干部管理实行“三三”制度

干部管理实行“三三”制度

一、干部管理实行“三三”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同乐[1](2022)在《晋察冀边区的“三三制”村政权建设》文中研究说明村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石。晋察冀边区经1938-1940年村政建设,广大乡村实现了由村长制到村民委员会制的过渡,大批抗日人士走上了村长的岗位。为推进全民族抗战和边区民主建政进程,1941年之后的晋察冀边区村选贯彻了"三三制"思想,在更加扩大的民主范围和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村政建设。村级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政权观日渐成熟。它适应了全民族总动员的抗日斗争的客观需要,适应中国社会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国情,使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代表进入基层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行使议政从政的权利,促进了乡村社会治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乡村民众的抗日救国积极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后村政建设积累了经验,树立起了"模型"。

李智[2](2021)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认同是最强的力量。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文化观念下产生的对政治体系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认同。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不断累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因此,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要更加重视提升农民的政治认同。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大多从当下的现实状况着手,从历史角度入手分析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相对减少。延安时期,中共中央进行了获取农民政治认同的历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新时代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现实启示。回望历史,在陕甘宁边区,党为了获取农民群众的支持,进行了诸多实践:开展了土地革命、发展农业生产、恢复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等利益认同实践;开展了完善选举制和监督制的制度认同实践;开展了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政治修养的价值认同;加强党自身建设,提升政党形象的政党认同;此外,论述了农民对于这些措施的反馈即政治参与:参加选举、参与政权、参与党群组织。知史鉴今,以启未来。针对农民政治认同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要,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历史实践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当前我们增强农民政治认同,应加强民生建设,确保农民利益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提升农民政治意识;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农民认同度。

李春憬[3](2020)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文中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我国践行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民主形式之一。公民公平参与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动力。在我国的协商民主中,公民的公平参与是“短板”。从协商渠道而言,在我国的七大协商民主渠道中,与公民主体直接相关的是基层协商,在其他六渠道中,公民的参与感较低。从协商民主的运行过程来看,公民在发起协商、参与协商过程、影响协商结果等方面,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从协商能力来看,公民主体之间,公民与其他主体之间,协商能力差异明显,协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使得公民在协商民主中的参与,成为一种“在场的缺席”。相对于政党、政府、政协、人大、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各方主体而言,公民如何公平地参与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我国的协商民主是有根、有源、有生命力的,马恩列关于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提供了理论资源。马恩列关于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的思想,奠定了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向;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实践提供了借鉴。我国的协商民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协商民主的渠道、形式、制度不断完善,基本上满足了现代社会公民参与的诉求,保障了人民民主。公民主体的协商意识不断增强,协商能力不断提升,在协商民主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参与效能感越来越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公民主体在协商民主中的不公平参与问题越来越凸显。公民参与渠道的有限性、参与机会的不公平、参与资源的不均等、参与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的公平参与。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不公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复杂性下的共识困境,协商民主制度供给的不足,公民理性协商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公民协商能力不足,造成了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参与存在不公平现象。对于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来说,实现公民的公平参与需要回归公民本身,从公民主体出发,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是公民政治社会参与的基础,公民参与意识的养成,有助于激发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公民践行主人翁地位的需求;培养公民的政治权利意识,激发公民主动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政治义务意识,激发公民理性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促使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成为一种自觉。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加强公民的协商能力建设,主要是提高公民的赋理协商能力、协商沟通能力、利益表达能力、偏好转换能力、组织联盟能力等。完善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渠道建设,健全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将公民纳入政党协商、政府协商、人大协商、政协协商中,支持和鼓励公民通过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实现公民参与的组织化;发展作为公民公平参与主场的基层协商民主,发展作为公民公平参与新场域的网络协商民主。增加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公共信息共享制度、公益代表人制度、协商监督制度、协商跟踪制度、协商回应制度、协商评估制度等。优化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打造包容联动发展的经济环境、构建权威与民主平衡的政治环境、构建相对独立自主的社会环境、营造崇尚宽容妥协的文化环境、构建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环境。加强党对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领导,发展政党依规协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协商水平。总之,我们要使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成为一种常态,使之成为一种共识、一种模式、一种生活。

汪含[4](2020)在《中共对地主实行统战政策探究 ——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日本侵华的大背景下,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在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复杂环境时,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取得抗战的胜利,仅仅依靠我们的人民军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因素,全民族共同参与抗战。因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阶级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并据此在抗战年代制定了不同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实施,离不开各阶级的支持,而从地主阶级的角度深入中共的政策,更能以小见大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实施统战政策中经验的灵活性与不足之处。山东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敌后战场,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例更有代表意义,有利于推进统战理论的建设。本文坚持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政策依据与实施条件的深入探究,系统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分析了中共对地主统战政策的实施与推进,其中具体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采取了“三三制”政策、征收救国公粮政策、“减租减息”政策,并分析了地主阶级对政策的应对;论述了中共对地主实行统战政策的效果,由地主的心态变迁映射出中共实施统战政策的积极影响和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共对地主实行统战政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通过这些进而反映出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共联合地主实施的各项政策,使得地主阶级的心态经历了由怀疑、消极对抗到委屈、服从,最终到信任、支持的转变过程。地主阶级心态的转变体现了中共领导的积极作用,也折射出中共政策实施中的缺陷,同时展示出中共在面对政策带来的种种问题时敢于承认、坚决纠正反思的决心和态度。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站起来抗战的积极性,团结了各阶级的力量,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党的建设问题等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罗金[5](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晋察冀根据地是华北战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最早的地区,根据地基层政权建设的各方面政策较为完善和齐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具有有创新性的政权体系,因而成为新中国的一个良好“模型”。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总结共产党领导晋察冀根据地基层政权建设积累下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经验,为当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和启发。本课题研究的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背景。在本章中着重阐述了在中日矛盾和国共矛盾的爆发的大背景下,共产党对全面抗战路线的选择,以及召开洛川会议如何制定下敌后战略的政治军事方针,明确抗战根据地建设抗日与改革的双重目标。第二部分梳理了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过程,主要经历了从初步建立到曲折发展最终全面巩固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三部分论述了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围绕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的组织结构、民主选举的贯彻实行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包括基层权力机关即村民大会和基层行政机关即村公所及其职能、“三三制”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在基层的贯彻实行和基层干部的学习教育及作风建设。第四部分阐明了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代启示。在历史意义方面,晋察冀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成功建设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更为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经验,以供其它根据地进行借鉴和参考。除此之外,在晋察冀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过程当中,还培养了大批优秀基层干部,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培育了接班人,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坚实基础。在现代启示方面,晋察冀边区作为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代表和典范,其宝贵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当代民主政治极具启示意义,包括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加强党对政权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注重基层干部的优良作风与廉政建设和坚持群众基层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等。

杨雪纯[6](2020)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省区域为主体的抗日民主政权,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全面抗战前后,山东因独特的地理战略地位成为各方势力的角逐场,夺取革命政权艰辛不易。山东省委组织的重建和各地党组织的恢复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山东的展开、遍布全省的抗日武装起义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这些都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政权工作准备了条件。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苦曲折的复杂过程:在“三角斗争”中初创政权;在反“扫荡”和反摩擦中发展政权;在迎接抗日战争胜利中巩固政权。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共山东党组织坚持系统论观点,由战工会下辖的政治、军事、财政经济、教育、民众动员五个工作组领导民众根据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施政纲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全方位、多领域的政策措施。即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党的建设;实行民主选举和“三三制”;依法施政。促进战时财政经济发展:发展手工业,提高农业生产;极力扶持对外贸易,发展内地合作事业;调剂金融,抵制伪币。普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实行战时国民教育;“文化服从政治”,以红色文化团结人民、服务时代。发展和保障民生:减租减息增资,筹粮赈灾,救济难民。支援军事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拥军优属,动员参军。中共山东党组织在执政过程中将各方面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和把握,利用不同领域建设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推动政权建设更快、更好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时间较晚,环境较复杂,在充分借鉴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其政权建设带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整体性、开创性、民主性,即政权与各领域工作相互作用,共同服务抗战主题;创造“三位一体”的战邮将分散的根据地紧密连接;在发扬民主中率先重视人权。山东抗日根据地建设政权的实践为新中国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经验:坚持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重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群众运动;以统一战线整合执政资源。

于丽娜[7](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追求中国人民的生活幸福和政治民主为目标。在充分借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民主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对民主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内在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主的强烈诉求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利用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理论上不断成熟以及当时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局部执政的有利条件,对民主的内容作了新的概括,对民主的重要性作了新的提升,对民主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民主思想。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结合抗日战争的复杂形势,在积极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全面抗战,带领抗日根据地人民积极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对民主的建设和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实行“三三制”政权建设等,有力推进了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思想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在理论上,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更加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奠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在实践上,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权益、有效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态、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政治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以发展党内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保障,以推进协商民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经,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赵丽英[8](2019)在《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政权建设(1945-194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权建设是政党为了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而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组织形式。执政党在建立政权之后,往往采取有利于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生活、巩固已有政权。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政权建设(1945-1946),时间为张家口第一次解放时期。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分析与综合研究等方法,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政权建设(1945-1946)问题。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主要从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张家口政权建设的影响、张家口市旧政权状况、张家口的解放与接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政权建设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从中国共产党打碎旧政权组织机构、实行军事管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权体系三方面进行论述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政权的建立。第四部分从实行普选制调动人民群众参政积极性和成功运用“三三制”民主政权原则两方面论述张家口政权建设的特点。第五部分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政权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政权建设要坚持民主原则,要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相结合,要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研究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政权建设对于探索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运用新民主主义理论进行城市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同时研究晋察冀边区首府的政权建设对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孙延青[9](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认为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陈诚[10](2020)在《政治文明语境下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协商民主的理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与中国久已存在的协商民主实践完全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①她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为指导,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总结自民主革命时期以来党领导协商民主的历史经验,使协商民主在推进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协商民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为指导,这是我国协商民主发展的显着优势。马克思政治文明理论的本质是让绝大多数人民享有民主,在当代中国,民主具有两种形式,即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他们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因此,马克思关于政治文明的思想始终指导着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政治文明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内在的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民主。协商民主作为中国两种民主形式之一,自然也是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民主。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政治文明思想,领导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人民享有民主从理论变为现实,列宁强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法制保障。列宁倡导并促成了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协商民主的开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政治文明思想指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创立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探索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两种实现形式,即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紧密结合,集中体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中,并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价值取向。为协商建立新中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地位,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做主,他设计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是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进一步推进了协商民主的发展。江泽民明确提出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的两种形式,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推进了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胡锦涛积极倡导党际关系和谐,推进了协商民主的程序化建设,为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中共几代领导人政治文明思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显着特征是大力发展协商民主,习近平详细论述了发展两种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程序建设和实践推进,取得了显着的成效。①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显着优势。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指导下的中国协商民主理论一直强调,这是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所决定的。而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来源,不论雅典民主还是希腊民主抑或卢梭的民主共和理论均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基层群众是排除在民主之外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为弥补代议制民主的不足而产生的,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民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本质区别,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国协商民主的独有优势。中国有其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文化基因,由此形成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天下为公、兼容并蓄,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就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广泛的民主协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关于和的理念、和而不同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更新发展,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给养和文化底蕴。中国协商民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西方协商民主相比,优势明显。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继承了雅典民主、古希腊民主和协商的文化传统,但在非理性代议制民主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一个文化根基薄弱的理论是难以支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加强对政治文明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中国协商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优势。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尽管学者们着书立说,大力倡导发展协商民主,但至今尚未见到有任何国家的执政党在执政实践中切实贯彻协商民主的理念,也未见到哪个国家的竞选者把协商民主作为竞选口号。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仅重视人民的选举权利,更重视人民持续参与日常政治生活的权利,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完美结合,大力倡导和持续推进协商民主,坚持人民在协商民主中的价值中心地位、利益中心地位、实践中心地位,并把它贯彻到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协商民主的发展,促使党的执政方式发生新变化,推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强调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没有制度和法律保障的民主是难以为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体制优势集中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自上而下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协商民主,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达到的。国外协商民主虽然倡导者众多,但是基于理论探讨为主,实践操作层面还处于零散状态,制度化只是局部的,个案的,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中国协商民主首先是从高层协商开始的,新中国的建立,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民族、各阶层人士经过广泛协商的结晶,并由此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成为中国协商民主的专门机构,使高层协商实现了常态化发展,高层协商就全国而言主要有政协协商、政党协商、人大协商,并延伸到省、市、县。1987年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协商制度,经过多年实践,社会协商逐步规范有序;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基层民主开始启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村民自治的兴起,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成了自上而下、全覆盖、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民主体制机制,并形成了以国家宪法法律为保障、国家政治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为规范、政策文件为支撑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和程序规范,有较大的制度和体制优势。认识并继续完善发展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干部管理实行“三三”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部管理实行“三三”制(论文提纲范文)

(1)晋察冀边区的“三三制”村政权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晋察冀边区“三三制”村政权建设背景
    (一)从苏维埃制向抗日民主制转型的历史趋势
    (二)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共产党民主政治追求在全民族抗战形势下的体现
二、晋察冀边区“三三制”村政权建设的实施
    (一)“三三制”村政权建设的思想指导
    (二)“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基础——村选
        1. 村选中贯彻“三三制”政权建设精神
        2. 在村选中肃清宗派主义残余,彻底实现“三三制”
    (三)“三三制”村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三三制”村政权的初建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 保证村选中“三三制”认真普遍彻底实行的举措
    (四)“三三制”村政的组织改革
    (五)“三三制”村政建设中党的领导
三、“三三制”村政建设的意义
    (一)“三三制”村政权建设推进了边区村级政权政治民主化
    (二)“三三制”扩大了基层农村的抗日统一战线
    (三)“三三制”村政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政权观的发展已日渐成熟
    (四)“三三制”村政建设树立起抗日民主政权的“模型”
结语

(2)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政治认同
        1.5.2 农民政治认同
第二章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2.1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依据
        2.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1.2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政治认同的思想
    2.2 中央苏区关于农民政治认同的实践
        2.2.1 开展苏区建设,保障农民权益
        2.2.2 建立各项政治制度,保障农民政治权利
        2.2.3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2.2.4 加强党自身建设,增强农民信服力
第三章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获取农民政治认同的实践举措
    3.1 开展边区建设,保障农民权益
        3.1.1 实行土地革命,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3.1.2 恢复边区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3.1.3 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农民负担
        3.1.4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3.1.5 改造二流子,净化农村社会环境
    3.2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农民政治权利
        3.2.1 完善选举制度,保障农民选举权
        3.2.2 完善监督制度,保障农民监督权
    3.3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政治修养
        3.3.1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知识水平
        3.3.2 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政治觉悟
    3.4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农民认同度
        3.4.1 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规范自身行为
        3.4.2 完善党内各项制度,规范权利运行
        3.4.3 加强党内思想建设,保持队伍先进性、纯洁性
    3.5 实现政治参与,彰显农民政治认同
        3.5.1 参加选举活动
        3.5.2 参与政权建设
        3.5.3 参与党群组织
第四章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获取农民政治认同的成效评析
    4.1 成效
        4.1.1 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4.1.2 确立了党在农村的政治权威
        4.1.3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持
        4.1.4 进一步推进了土地革命,改变农村阶级关系
    4.2 不足
第五章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经验启示
    5.1 基本经验
        5.1.1 坚持保障农民利益是实现农民政治认同的前提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是实现农民政治认同的支撑
        5.1.3 坚持制度建设是农民政治认同的保障
        5.1.4 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农民政治认同的工作准则
    5.2 现实启示
        5.2.1 加强民生建设,确保农民利益实现
        5.2.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提升农民政治意识
        5.2.3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农民政治权利
        5.2.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农民信任度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协商民主的内涵和特征
        一、协商民主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三、协商民主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形式
        一、公民参与的内涵
        二、公民参与的形式
    第三节 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的内涵
        一、公民公平参与
        二、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
第二章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资源
    第一节 马恩列的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思想
        二、列宁关于公民公平参与国家管理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
        一、协商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
        二、充分保障公民协商主体的地位
        三、重视协商民主的多层次发展
        四、注重引导公民进行广泛的政治社会参与
    第三节 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
        一、民本思想体现着民众参与的主体价值观
        二、和合思想体现着求同存异的协商理念
        三、中庸思想体现着执两用中的协商方法
    第四节 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
        一、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前提条件是政治平等
        二、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想状态是理性协商
        三、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基本保障是制度设计
        四、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重要载体是协商场域
        五、关于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形式的理论研究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发展历程
        一、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民主建设及民众参与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参与
        三、改革开放后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
        四、新时代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新发展
    第二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基本经验
        一、社会协商是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主要形态
        二、重视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利益引导和需求引导
        三、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是公民公平参与的保障
        四、拓展公民的公共生活场域是公民公平参与的关键
第四章 当前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参与渠道的有限性
        二、公民参与机会的不公平
        三、公民参与资源的不均等
        四、公民参与能力参差不齐
    第二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不公平的原因
        一、社会复杂性带来的共识困境
        二、协商民主相关制度供给不足
        三、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
        四、公民协商能力不足
第五章 推进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提升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能力素质
        一、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
        三、加强公民的协商能力建设
    第二节 完善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渠道建设
        一、健全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化渠道
        二、基层协商民主是公民公平参与的主场
        三、网络协商民主是公民公平参与的新渠道
    第三节 增加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供给
        一、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需求
        二、加强基于公民公平参与需求的制度建构
    第四节 优化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环境建设
        一、打造包容联动发展的经济环境
        二、构建权威与民主平衡的政治环境
        三、构建相对独立自主的社会环境
        四、营造崇尚宽容妥协的文化环境
        五、构建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环境
    第五节 加强党对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领导
        一、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二、党的领导是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根本保证
        三、提高党领导协商民主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共对地主实行统战政策探究 ——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学术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现状简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1.学术观点新颖
        2.研究思路新颖
一、政策依据与实施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一)中共联合地主的政策依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历史必然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二)中共开辟山东抗日根据
        1.中共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背景
        2.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二、中共对地主统战政策的实施与推进
    (一)“三三制”政策
        1.“三三制”政策及其具体内涵
        2.地主参与“三三制”政权建设
    (二)征收救国公粮政策
        1.征收救国公粮政策的背景及实施
        2.地主对于征收救国公粮政策的回应及山东抗日政府的应对
    (三)“减租减息”政策
        1.“减租减息”政策及其具体内涵
        2.“减租减息”政策的推行与地主阶级的应对
三、中共对地主实行统战政策的效果
    (一)中共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地主阶级的变化
        1.地主阶级生活状态的变化
        2.地主阶级拥有土地的变化
    (二)由地主的心态变迁探索中共政策实施的积极影响
        1.地主的心态变迁
        2.党员干部的积极行为使得地主转变态度
        3.中共的革命斗争对地主心态变迁的积极影响
    (三)中共联合地主实施政策中出现的问题
        1.泛滥的传统封建奴役思想与政策冲突问题
        2.上层政策的问题
        3.干部素质问题
四、中共对地主实行统战政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中共联合地主实施政策的历史意义
        1.践行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2.发展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中共联合地主实施政策的现实启示
        1.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2.对于坚持走“群众路线”具有指导作用
        3.继续弘扬新时代民族精神和统战理论
        4.深思统战下关于党的建设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背景
    2.1 中日矛盾与国共矛盾的爆发
    2.2 洛川会议与敌后战略的制定
    2.3 晋察冀根据地建设的双重目标
第三章 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过程
    3.1 基层政权的初步建立
        3.1.1 召开军政民代表大会
        3.1.2 颁布实施《双十纲领》
    3.2 基层政权的曲折发展
        3.2.1 日伪军对根据地的大“扫荡”
        3.2.2 第一届参议会召开
        3.2.3 精兵简政与整风运动
    3.3 基层政权的全面巩固
        3.3.1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3.3.2 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3.3.3 健全村代表会,普遍建立村政委会
第四章 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主要内容
    4.1 基层政权建设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
        4.1.1 基层权力机关及其职能
        4.1.2 基层行政机关及其职能
    4.2 基层政权的民主选举及其贯彻实行
        4.2.1 “三三制”在基层的贯彻实行
        4.2.2 村民代表会议制的贯彻实行
    4.3 基层政权的干部队伍建设
        4.3.1 基层干部的学习教育
        4.3.2 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第五章 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历史意义和现代启示
    5.1 历史意义
        5.1.1 支援了正面战场,在抗战中发了挥重要作用
        5.1.2 提供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丰富经验
        5.1.3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层干部
        5.1.4 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坚实基础
    5.2 当代启示
        5.2.1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加强党对政权的领导
        5.2.2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
        5.2.3 注重基层干部的优良作风与廉政建设
        5.2.4 坚持群众基层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政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专题研究
    三、相关界定
        (一)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存续时间与空间
        (二)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
    四、研究方法与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突破的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一部分 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抗战前中共对革命政权的曲折探索
    二、全面抗战前后山东成为各方势力的角逐场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政权的前提
        (一)山东省委的重建和各地党组织的恢复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山东展开
        (三)遍布全省的抗日武装起义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第二部分 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过程
    一、在“三角斗争”中初创政权:1937年10 月~1940年8月
    二、在反“扫荡”和反摩擦中发展政权:1940年9 月~1943年8月
    三、在迎接抗日战争胜利中巩固政权:1943年9 月~1945年8月
第三部分 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内容
    一、发展民主政治
        (一)党的建设
        (二)民主选举与“三三制”
        (三)依法施政
    二、促进战时财政经济发展
        (一)发展手工业,提高农业生产
        (二)极力扶持对外贸易,发展内地合作事业
        (三)调剂金融,抵制伪币
    三、普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
        (一)实行战时国民教育
        (二)以红色文化团结人民、服务时代
    四、发展和保障民生
        (一)减租减息增资
        (二)救“灾”爱民
    五、支援军事战争
        (一)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
        (二)拥军优属,动员参军
第四部分 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评价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特点
        (一)整体性——政权与各领域工作相互作用,共同服务抗战主题
        (二)开创性——创造“三位一体”的战邮将分散的根据地紧密连接
        (三)民主性——在发扬民主中率先重视人权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重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三)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群众运动
        (四)以统一战线整合执政资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7)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溯源和现实背景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溯源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
        (二)思想资源: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民主思想中的有益成分
        (三)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初步探索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内在要求
        (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民主的诉求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现实可能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
        (二)延安时期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三)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有利条件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的新发展
    一、对民主内容的新概括
        (一)揭示了民主的具体内涵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本质要求
        (三)党内民主是民主的重要内容
        (四)合作与协商是民主的基本形式
    二、对民主重要性的新提升
        (一)民主是改善民生的政治基础
        (二)民主是“保证抗战胜利的中心一环”
        (三)实行民主,才能“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
    三、对民主实现途径的新认识
        (一)“必须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努力才能完成”
        (二)“必须先有党内民主,人民的民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三)“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实践的新发展
    一、积极推进人民民主
        (一)实行普选的民主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二)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
        (三)完善民主监督制度,防止以权谋私
    二、不断扩大党内民主
        (一)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二)发展党内民主,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
        (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全党思想
    三、切实发展党际民主
        (一)贯彻“三三制”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充分听取党外民主人士意见,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的批评和监督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贡献、具体成效和现实启示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理论贡献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思想,奠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具体成效
        (一)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
        (二)有效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态
        (三)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政治基础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的现实启示
        (一)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二)党内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保障
        (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8)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政权建设(1945-194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张家口政权建设的历史背景
    2.1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张家口政权建设的影响
        2.1.1 抗战胜利给张家口政权建设提供了和平环境
        2.1.2 日伪残余势力给张家口政权建设带来挑战
    2.2 张家口旧政权状况
        2.2.1 旧政权的机构变动
        2.2.2 旧政权的统治情况
    2.3 张家口的解放与接管
        2.3.1 张家口的解放
        2.3.2 张家口的接管
    2.4 晋察冀边区首府的建立
        2.4.1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开始运作
        2.4.2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迁驻张家口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张家口政权的建立
    3.1 打碎旧有伪政权机构
        3.1.1 摧毁日伪蒙疆自治政府
        3.1.2 处理旧政权机关人员
    3.2 实行军事管制制度
        3.2.1 军事管制的主要任务
        3.2.2 张家口军事管制制度的实施
    3.3 建立民主政权体系
        3.3.1 明确人民政权性质
        3.3.2 建立人民政权体系
    3.4 初步建立民主制度
        3.4.1 张家口市参议会参议员的选举
        3.4.2 张家口市政府的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张家口政权建设的特点
    4.1 普选制对民众参政积极性的调动
        4.1.1 中国共产党积极向民众宣传普选制
        4.1.2 实行普选制的效果和影响
    4.2 “三三制”民主政权组织原则的运用
        4.2.1 “三三制”民主政权组织原则的提出及其含义
        4.2.2 “三三制”民主政权组织原则在张家口的成功运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张家口政权建设的经验启示
    5.1 政权建设要坚持民主原则
        5.1.1 政权建设要调动人民群众的参政积极性
        5.1.2 政权建设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5.2 政权建设要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相结合
        5.2.1 政权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5.2.2 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共同发展保障政权的稳定
    5.3 要处理好城市政权与乡村政权建设的关系
        5.3.1 乡村政权建设作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必要性
        5.3.2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城市政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7.5 镇压反革命
第8章 “支前征粮”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第9章 “双减反霸”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10.1 土改的必要性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12.1 建政特点
    12.2 历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政治文明语境下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关于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 关于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优势: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对中国协商民主的宏观指导
    一、马克思政治文明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指南
        (一) 马克思政治理念文明思想
        (二) 马克思政治制度文明思想
        (三) 马克思政治行为文明思想
        (四)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政治文明的价值归属,是发展协商民主终极价值的指针
    二、列宁政治文明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建立巴黎公社类型的民主共和国
        (二) 政治意识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党际关系的探索
    三、毛泽东政治文明思想:中国协商民主发生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 毛泽东对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政治文明理论的探索
        (二) 探索实现中国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路径
        (三)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蕴含着两种民主形式
        (四)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价值取向
    四、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协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指针
        (一) 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二)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
        (三) 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四) 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调动党内外的积极性
    五、习近平政治文明思想:推进协商民主快速发展的理论指导
        (一) 坚持党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领导
        (二) 大力发展协商民主是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显着特征
        (三) 发展协商民主,构建和谐党际关系
        (四)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终极价值
    六、和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比较优势
        (一)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向度
        (二) 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向度
        (三) 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的比较优势
第二章 文化优势:中国协商民主的深厚文化底蕴
    一、“和而不同”理念是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根源
        (一)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二) 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文化的多重意蕴
        (三) “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四)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文化滋养
    二、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中的协商因子赋予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本土化的内涵
        (一) 中国古代时间轴意义上的“政治协商”
        (二)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中民主因素和协商因子产生的基石
        (三) 中国古代的政治协商传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启示
    三、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
        (一) 从民本思想到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二) 从多元协商意识到社会主义协商制度,协商民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历史传承性和当代创新性
    四、和西方文化的比较优势
第三章 领导优势:中国协商民主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中国两种民主形式的创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积累
        (一)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协商民主积累了丰富经验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
    二、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深化
        (二) 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三) 以党内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的发展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党的执政方式的新变化
        (一) 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二) 协商民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三) 人民政协: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渠道
    四、和国外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比较优势
第四章 制度和体制优势:中国协商民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体制优势:中国协商民主自上而下多层次发展
        (一) 高层协商体制:常态化发展
        (二) 社会协商:逐步走向规范化
        (三) 基层协商:在发展中寻求创新
    二、制度和法律优势:中国协商民主稳步发展的内在支撑
        (一) 高层协商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二) 中国特色社会协商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三) 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三、文明互鉴:中外协商民主的个案比较研究
        (一) 西方协商民主的个案研究
        (二) 中国协商民主的个案研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科研情况
致谢

四、干部管理实行“三三”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晋察冀边区的“三三制”村政权建设[J]. 张同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认同研究[D]. 李智.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D]. 李春憬. 山东大学, 2020(08)
  • [4]中共对地主实行统战政策探究 ——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例[D]. 汪含.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 罗金.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6]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D]. 杨雪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研究[D]. 于丽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政权建设(1945-1946)[D]. 赵丽英. 燕山大学, 2019(06)
  • [9]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10]政治文明语境下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研究[D]. 陈诚. 扬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干部管理实行“三三”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