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LDI-TOF-MS法测定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论文文献综述)
冯学珍[1](2021)在《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化学合成的ACE抑制剂,如赖诺普利、卡托普利等由于其副作用使其应用受限,从海洋食源生物中筛选ACE抑制肽成为众学者研究的热点。ACE抑制肽在酶解活性肽组分中存在含量相对较少、分离纯化步骤繁琐等问题,且有关抑制肽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裙带菜为研究对象,基于“蛋白改性-亲和介质制备-生物亲和纯化”的思路,运用超声预处理改性裙带菜蛋白,采用磁性金属有机骨架(Magn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固定化ACE构建亲和介质,亲和分离获得新颖ACE抑制肽,研究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以解决亲和材料制备复杂、使用前仍需活化等问题。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超滤、凝胶过滤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等对裙带菜蛋白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高抑制ACE活性组分,经质谱仪鉴定其氨基酸序列为:Tyr-Lys-Tyr-Tyr(YKYY),IC50=71.88±1.43μM,经检索为已报道的抑制肽。实验纯化步骤相对较少,用于酶解的菠萝蛋白酶更安全、经济。(2)运用超声预处理对蛋白进行改性,改性蛋白酶解后产物具有更高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和ACE抑制率:在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工作间歇比1:2(s/s)的条件下,裙带菜蛋白(4.0mg·m L-1)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由41.2±2.0%提高至88.1±2.1%,DH由9.2±0.2%提高至15.6±0.3%,肽含量由13.6±0.2%提高至19.5±0.2%。运用紫外、红外、荧光光谱等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可诱导裙带菜蛋白结构由α-螺旋转向β-折叠,蛋白结构变得松弛,酶解产物中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增加;同时,显着提高了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活性、表面疏水性等性质。(3)采用磁性MOF材料(Fe3O4@ZIF-90)吸附-交联猪肺ACE,最佳固定化条件为:蛋白浓度为10.0 mg·m L-1,固定化pH值为8.0,温度为45℃,时间为2.0 h,Fe3O4@ZIF-90-ACE活力可达0.028±0.006 U·g-1。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8.3,最适温度为45℃,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ACE增强了对温度的抵抗力,提高了酶的最适温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ACE具有较好的热、pH和储存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的相对酶活保留率为54.05%,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光电子能谱等方法从结合能、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成键等方面探讨了Fe3O4@ZIF-90分离、固定化ACE机理,结果表明Zn2+可与ACE中的咪唑基(His)、硫醇基(Trp)和吲哚基(Cys)等配位结合亲和分离猪肺ACE,ACE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结合固定在Fe3O4@ZIF-90上。(4)采用Fe3O4@ZIF-90-ACE磁性亲和分离结合RP-HPLC从裙带菜蛋白酶解液中分离纯化获得具有较高抑制ACE活性组分,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为未报道的ACE抑制肽:Lys-Asn-Phe-Leu(KNFL),IC50=225.87±2.7μM。与传统分离纯化方法相比,亲和纯化时间短,过程简化,亲和介质Fe3O4@ZIF-90-ACE的制备无需活化,且固定化粗提ACE具备成本低、稳定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5)运用初始速率法、等温滴定量热法、紫外、荧光、圆二色谱和分子对接等方法,解析抑制肽KNFL与ACE的作用机理。抑制肽KNFL对ACE的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模式;KNFL与ACE多位点结合,且结合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二者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模式为熵、焓双驱动模式,KNFL可与ACE的活性中心和非活性中心发生氢键相互作用,使ACE分子直径增加;KNFL对ACE产生荧光猝灭效果,影响ACE的Trp-、Tyr-残基周围的微环境;使ACE的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向β-折叠结构转变,引起肽链重排,导致ACE空间构象发生变化,ACE活性下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对接复合物进行稳定性考察,通过根均方偏差、均方根涨落和回旋半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对接复合物在模拟条件下是稳定的,最终建立KNFL与ACE相互作用模型,KNFL与ACE通过多步的诱导契合和构象选择形成相对稳定的复合物。
陈江[2](2021)在《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共聚物膜表面特性》文中研究表明氯乙烯(VC)等单体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研究的发展,为制备由聚氯乙烯(PVC)和不同特性聚合物链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提供了基础。目前,碘仿调控的单电子转移-蜕化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在活性PVC及嵌段共聚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较多,而碘转移聚合制备活性PVC并进一步扩链制备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没有报道。本文采用碘转移细乳液聚合方法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酸十八酯、聚氯乙烯-聚(丙烯酸十八酯-co-氟代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研究(氟代)丙烯酸酯碘转移细乳液聚合动力学和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并考察由PVC和不同亲水亲油特性聚合物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旋涂膜和静态呼吸图法膜的形貌和表(界)面特性。首先,以碘仿为链转移剂、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分别为主/助乳化剂,通过碘转移细乳液共聚合成丙烯酸十八酯均聚物(PSA)和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酯(FA-SA)无规共聚物,考察了聚合活性及细乳液聚合动力学,发现SA均聚和FA-SA共聚都表现出较好的聚合可控性,符合一级动力学,具有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征;FA/SA质量比对初期聚合速率影响不大;聚合温度为60℃时,聚合速率较快,聚合转化率较高;随着AIBA浓度增大,聚合速率相应增大。随后以得到的PSA和FA-SA无规共聚物作大分子链转移剂,进行VC碘转移扩链聚合,制备PSA-b-PVC和P(FA-SA)-b-PVC共聚物,采用GPC、1HNMR和离子色谱分析确定了嵌段共聚物的组成,DSC表征说明嵌段共聚物中的PSA或P(FA-SA)链段具有结晶特性。其次,将氯乙烯嵌段共聚物溶液或乳液通过溶剂自然成膜或旋涂成膜制备共聚物膜,进行接触角测量和形貌观察,探究链段结构对膜形貌和界面特性的影响。FA-SA无规共聚物的静态水接触角和十六烷接触角均随FA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FA含量在30~70%范围内,共聚物膜的静态水接触角大于110°,十六烷接触角大于60°,表面张力小于15 mN·m-1,表现出优异的疏水疏油特性。含氟共聚物膜(表)界面特性与含氟组分表面富集能力有关,受到成膜温度、成膜溶剂特性等影响。成膜温度在15~6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和PVC嵌段含量增加,P(FA-SA)-b-PVC共聚物中含氟链段的相迁移增加;相比四氢呋喃和甲苯,三氟三氯乙烷为成膜溶剂时,P(FA-SA)-b-PVC共聚物中的含氟链段向表面迁移能力更强,形成更明显的针状突起结构。聚乙烯醇-b-聚氯乙烯(PVA-b-PVC)、聚丙烯酸-b-聚氯乙烯-b-聚丙烯酸(PAA-b-PVC-b-PAA)、聚丙烯酰吗啉-b-聚氯乙烯-b-聚丙烯酰吗啉(PACMO-b-PVC-b-PACMO)等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制备的涂层形貌各不相同,主要受到亲水/亲油链段特性和嵌段比等影响。亲水性较强的PAA-b-PVC-b-PAA共聚物旋涂后形成光滑平整的共聚物膜;PVA-b-PVC共聚物旋涂膜表面形貌随PVA嵌段含量增加先出现孔洞而后消失;PACMO-b-PVC-b-PACMO共聚物在旋涂过程中会出现静态呼吸图(BF)多孔结构。最后,利用静态BF法制备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蜂窝多孔膜,探究溶剂、共聚物组成、共聚物溶液浓度、湿度等对膜形貌的影响。筛选得到PSA-b-PVC和PACMO-b-PVC-b-PACMO共聚物的优选成膜溶剂为氯仿,PVA-b-PVC共聚物较好的成膜溶剂是四氢呋喃;提高相对湿度有利于形成有序蜂窝多孔形貌,并使孔径增大。PACMO-b-PVC-b-PACMO共聚物的亲水链段有助于稳定水汽在共聚物溶液界面凝聚沉积的水滴,在较低的溶液浓度下就能形成孔径均一的多孔结构。提高PSA-b-PVC共聚物分子量,有利于增加膜的形貌规整性。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因为受到亲水/疏水链段平衡关系的影响,只有合适嵌段比的共聚物才能形成有序蜂窝多孔膜,亲水链段含量较大时反而不利于制备蜂窝多孔膜。将制得的蜂窝多孔膜应用于构筑超疏水表面和作为拉曼增强活性基底,发现PSA-b-PVC共聚物膜撕去表层后粗糙度增加,静态水接触角达到160°,实现膜性能从一般疏水到超疏水的转变;PACMO-b-PVC-b-PACMO共聚物多孔膜在沉积纳米银后能作拉曼增强的活性基底,探针分子罗丹明6G浓度低至10-9 M时拉曼光谱仍有检测信号,极大提升了拉曼光谱的检测极限。综上,本文为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合成、嵌段共聚物结构和膜表(界)面特性关系的建立及氯乙烯嵌段共聚物功能膜的制备提供了一定基础。
李乐乐[3](2020)在《基于磁性固相萃取的β-内酰胺酶SHV家族特异性质谱检测新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制备一种可快速特异性识别β-内酰胺酶SHV家族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建立一种选择性分离、富集及快速鉴定SHV的检测方法以实现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1)利用溶剂热法合成粒径约为300 nm的Fe3O4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并用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对Fe3O4进行修饰制备Fe3O4-COOH NPs。然后使用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在Fe3O4-COOH NPs表面包裹SiO2薄膜制备Fe3O4@SiO2。随后以Fe3O4@SiO2为基底,以SHV家族特异性表位VDAGDEQLER(VR-10)为模板分子,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TES]、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Ureidopropyltriethoxysilane,UPTES)和3-[双(2-羟乙基)氨基]丙烷三乙氧基硅烷[Bis(2-hydroxyethyl)amino propyltriethoxysilane,BHAPTES]为功能单体,在TEOS的交联作用下,通过温和的溶胶-凝胶聚合制备SHV家族特异性的分子印迹材料Fe3O4@SiO2@MIP,并对材料进行表征和吸附性能评价。(2)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blaSHV-1、blaSHV-18、blaTEM-1,并结合表达载体pET-28a(+),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重组菌由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高表达水溶性耐药蛋白:SHV-1、SHV-18和TEM-1。并将得到的蛋白经Ni2+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和脱盐柱脱盐。利用材料对纯化的蛋白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及吸附动力学实验,观察材料的吸附性能。(3)以0.05 mg/mL SHV-1水/丙二醇溶液为处理对象、以Fe3O4@SiO2@MIP为萃取剂、以水为淋洗液、以水/氨水(25~28 wt%)溶液为洗脱液,系统优化影响磁性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MSPE)效果的萃取剂用量和洗脱液中氨水的体积分数。以非产酶标准菌株E.coli ATCC 25922为处理对象,菌体裂解液与水/丙二醇混合并添加0.05 mg/mL SHV-1或SHV-18,在最优条件下经MSPE处理,取微量洗脱液沉积在靶板上,经MALDI-TOF MS检测SHV-1及SHV-18。用建立的MSPE方法对菌株K.pneumonia HFK 417(经基因测序验证产SHV-1)和标准菌株K.pneumonia ATCC 700603(产SHV-18)产生的SHV进行净化富集,评价本研究建立的MSPE-MALDI-TOF MS方法对SHV的检测性能。结果(1)成功合成了粒径约为320 nm的Fe3O4 NPs,并得到了在水中均匀分散的Fe3O4-COOH NPs,进一步在Fe3O4-COOH NPs表面包裹了一层SiO2薄膜,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SiO2,经分子印迹技术得到了SHV家族特异性的分子印迹材料Fe3O4@SiO2@MIP。表征结果显示:透射电镜下观察到Fe3O4@SiO2@MIP呈明显的核壳结构,大小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FT-IR和XPS谱图表明该材料的成功制备;XRD谱图显示该材料具有与Fe3O4相同的晶相,表明MIP的制备过程没有改变Fe3O4原有的晶相结构;磁滞曲线表明该材料具有超顺磁性特征,磁响应性高,可由外加磁场快速分离。吸附等温曲线显示Fe3O4@SiO2@MIP对模板分子的吸附量高达50 mg/g,印迹因子高达7.33;与TEM家族特异性表位VDAGQEQLGR(VDR-10)相比,该材料对模板分子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表明该材料是通过形状匹配和官能团识别对模板的特异性吸附,为其通过表位识别特异性吸附SHV奠定了基础。(2)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并导入了宿主菌中,重组菌经IPTG诱导可得到高表达的水溶性蛋白并成功经纯化得到了3种耐药蛋白水溶液。等温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对比非印迹材料,Fe3O4@SiO2@MIP对SHV-1和SHV-18表现出较高的吸附量,但对TEM-1的吸附量较低,表明该印迹材料对SHV-1和SHV-18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动力学评价发现该材料对SHV-1和SHV-18在9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而对TEM-1在210 min内才能达到吸附平衡且吸附量低,Fe3O4@SiO2@MIP对SHV高的吸附量、良好的选择性和快的吸附速率,为基于该材料的磁性固相萃取技术的建立和MALDI-TOF MS对SHV的特异性检测奠定了基础。(3)MSPE优化结果显示:萃取剂用量为10 mg、氨水体积分数为20%时,质谱检出的SHV-1峰响应最高,得到的质谱图中质谱基线平滑、非特异性蛋白得到了有效去除、SHV-1响应信号显着增强。此外,建立的MSPE-MALDI-TOF MS方法进行实际样品检测后得到的质谱检测结果显示:SHV质谱峰在质谱图中清晰呈现,质谱检出的分子量分别对应SHV-1和SHV-18的理论分子量,从而证实本研究建立的耐药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的MIP可对SHV产生特异性吸附,联合优化的MSPE技术建立了β-内酰胺酶SHV家族特异性质谱检测新方法,经验证本方法可实现耐药机制的直接检测,这可能为细菌耐药性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丰富了磁性纳米材料的医学应用价值。
蒋媛[4](2020)在《以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其超两亲分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组装体因其在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和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分子胶束和囊泡由于具有增强稳定性、改善生物相容性和延长血液循环持续时间的优势,已被证明是有前途的纳米载体。此外,已将刺激响应性基团引入聚合物中,以便它们可以对生理环境中的特定触发做出响应,使其在药物和基因传递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关于pH、光、温度和氧化还原响应性等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研究报道,但是对于酶响应性的两亲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双酶响应性超两亲分子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本论文用“先线形链法”和以黄原酸酯为链转移剂调控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三代具有酶响应性的以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NVP)为亲水线形链、酯基封端的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VP-b-Gn(n=2,3),并用1H NMR谱、GPC和MALDI-TOF-MS对这些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1H NMR谱、TEM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这些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和酶响应性性能。结果表明,第二代和第三代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都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球形纳米胶束;在α-糜蛋白酶的作用下,胶束解组装释放出所包载的亲脂性小分子芘。酶浓度越高,胶束解组装越快。随着嵌段共聚物树枝化基元代数的增加,胶束稳定性增加,胶束粒径增大,而酶解速率减慢。而且通过加入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可以看出,包载芘的聚合物溶液的荧光几乎没有变化,孵育48h后胶束并未发生解组装,表明这些嵌段共聚物具有α-糜蛋白酶特异响应性。将第二代、第三代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VP-b-Gn(n=2,3)树枝状基元外围的酯基保护基团脱除,得到树枝状基元外围为羧基负离子的嵌段共聚物PGn-(n=2,3),将PGn-(n=2,3)和带正电荷的氯化月桂酰胆碱(LCh)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复合得到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用1H NMR谱、TEM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这些超两亲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和酶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这些超两亲分子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囊泡,这些囊泡在酶处理后显示出良好的响应性,能在乙酰胆碱酯酶或α-糜蛋白酶作用下实现对负载的疏水性染料尼罗红的释放;并且当两种酶(乙酰胆碱酯酶、α-糜蛋白酶)同时存在时,酶解速率大大加快,囊泡形貌变化更明显,表明这些超两亲分子具有双酶响应性。通过向LCh+/PG3-/NR(n=2,3)中加入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在相同条件下,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并未发生尼罗红的释放,说明LCh+/PG3-(n=2,3)具有乙酰胆碱酯酶特异响应性。另外,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存在下,LCh+/PG3-/NR和乙酰胆碱酯酶溶液的荧光强度减弱,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氯化月桂酰胆碱的水解被抑制,进一步说明了LCh+/PG3-(n=2,3)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特异性响应。
鲍学铭[5](2020)在《HRP酶引发麻纤维表面RAFT接枝聚合改性》文中研究表明生物酶催化体系因其反应效率高、反应底物专一,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绿色无污染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高分子聚合与材料接枝改性等领域。但由于酶促自由基聚合过程中自由基浓度较高,导致反应往往存在产物结构难以控制,易出现不可控的歧化与链终止等问题。本论文将酶引发聚合与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相结合,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乙酰丙酮(ACAC)和双氧水(H2O2)的复合引发体系在木质素基纤维材料表面激发活性自由基,并以不同方式接枝结构可调控的功能性聚合物长链。论文首先研究HRP/ACAC/H2O2三元体系引发不同乙烯基单体的RAFT聚合反应,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不同时间下产物数均分子量(Mn)及分子量分散系数(PDI),绘制并观察其聚合一级拟合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在链转移剂DDMAT的存在下,产物分子量分布较窄,数均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线性增长。同时,上述反应的聚合一级动力学曲线呈现较好的线性增长趋势,符合RAFT可控聚合的特征。在上述基础上,课题通过在黄麻表面酯化接枝丙烯酰氯(AC)从而引入双键作为接枝反应位点,随后利用HRP/ACAC/H2O2三元体系催化黄麻纤维表面进行“graft from”RAFT可控接枝聚合改性。论文选择作为黄麻主要组成的木质素和纤维素,模拟黄麻表面酯化反应以及可控接枝改性。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在其红外光谱中观察到接枝物的特征吸收峰,如酯键的C=O峰以及酰胺键的Amide I峰,初步证明了上述反应的可行性。随后对黄麻纤维表面酶促“graft from”RAFT可控改性进行研究。以“皂返滴定法”测定黄麻表面酯基接枝率与AC用量的关系曲线。通过FTIR谱图观察到AC改性黄麻纤维表面C=O键强度显着增强,而聚丙烯酰胺(PAM)改性黄麻纤维表面出现酰胺键的特征吸收峰。XPS、EDS测试结果表明AC-黄麻表面C元素含量显着提高,而PAM-黄麻表面出现大量N元素。综合以上结果,证明了黄麻纤维表面成功进行酶促“graft from”可控聚合改性。对比传统酶引发自由基聚合,通过对酶引发黄麻纤维RAFT可控聚合的接枝率以及溶液单体转化率的测定,研究链转移剂(DDMAT)对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添加DDMAT后,黄麻纤维表面接枝率呈现较好的线性增长趋势,且聚合一级动力学曲线线性拟合程度较好,符合RAFT聚合的可控特点。课题进一步研究利用自由基偶合的方式完成黄麻纤维表面酶引发“graft to”RAFT可控聚合物链接枝改性。首先选择木质素作为黄麻纤维的模拟化合物,并通过FTIR、GPC对接枝产物进行测试。聚丙烯酰胺及聚丙烯酸丁酯改性木质素的FTIR谱图中分别出现丙烯酰胺的Amide I峰和丙烯酸丁酯的C=O振动峰。GPC结果表明改性木质素分子量均较空白对照样明显提高,初步验证了黄麻纤维酶促偶合改性的可行性。对于黄麻纤维表面的可控聚合物链偶合改性,其EDS和XPS结果中N、C元素含量的变化亦证明了黄麻纤维表面完成了可控乙烯基聚合物链偶合改性。同时,黄麻纤维表面的润湿性因接枝不同亲疏水性的均聚物而发生改变:在接枝聚丙烯酰胺后,黄麻纤维因表面存在大量亲水性链,其亲水性进一步提高;在接枝聚丙烯酸丁酯后,黄麻表面因酯基的强疏水性而转变为疏水性。
王丽丽[6](2020)在《异淀粉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改性淀粉对其结构和上浆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纺织经纱上浆过程中,聚乙烯醇(PVA)浆料越来越多地被淀粉浆料所取代,但由于淀粉天然结构的缺陷导致其浆膜脆硬,对疏水性纤维黏附性差,无法很好地满足上浆的要求。为了改善淀粉的上浆性能,通常会采用物理添加浆纱助剂和淀粉化学结构改性的方法。本课题利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对淀粉分子的水解特性制备分支极限糊精(BLD),并将其用作淀粉浆料增塑剂,研究其对淀粉浆膜机械性能及淀粉糊化、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异淀粉酶对淀粉侧链的水解作用,研究部分脱支对淀粉分子结构和糊化性能及对涤/棉粗纱黏附性的影响;将异淀粉酶对淀粉的脱支作用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可以催化淀粉分子上的羟基产生自由基的特性相结合,引发阳离子单体2-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到部分脱支淀粉分子链上,达到改善淀粉上浆性能的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酶法脱支和酶法接枝聚合复合改性的接枝淀粉制备方法;利用HRP酶催化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制备接枝淀粉,研究原淀粉精细结构对接枝淀粉分子结构的影响规律及接枝淀粉分子结构对其上浆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研究了分支极限糊精对淀粉浆膜及淀粉糊化和老化性能的影响。以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对淀粉分子的水解特性并通过乙醇沉降法制备6种不同分子结构的BLD,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PAD)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BLD的分子结构;分别测定加入和未加BLD淀粉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分别测定淀粉糊化温度和糊化焓及淀粉糊黏度,并通过共聚焦激光显微镜(CLSM)观察BLD和糊化淀粉的超微结构;利用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淀粉老化动力学方程研究BLD对玉米淀粉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BLD的分子量大小顺序为:C9<W9<C8<W8<C7<W7,其中C7、C8、C9和W7、W8、W9分别表示来源于玉米淀粉(C)和蜡质玉米淀粉(W),最终沉降时乙醇浓度分别为70%、80%、90%的BLD;BLD可降低淀粉浆膜的断裂强度,提高断裂伸长率,分子量较小的C9和W9有更好的增塑作用;BLD通过进入淀粉分子内部与淀粉发生相互作用,提高了玉米淀粉的糊化温度(包括糊化开始、糊化峰值和糊化终止温度),降低了糊化焓;C7、C8和C9提高了玉米淀粉糊的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C7和C8使得玉米淀粉糊的崩解值增加,而C9则使其降低;BLD通过延缓淀粉的老化速率抑制淀粉的老化,分子量越小的BLD抑制淀粉老化的效果越明显。其次,研究了异淀粉酶部分脱支淀粉对其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蜡质玉米淀粉和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异淀粉酶对其进行部分脱支改性,分别通过还原糖法和1H NMR测定部分脱支处理前后淀粉的DE值和分支度;利用DSC测定部分脱支前后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焓;考察脱支改性前后的蜡质玉米淀粉和玉米淀粉对涤/棉粗纱的黏附力。结果表明:经异淀粉酶部分脱支改性后,淀粉分子的直链淀粉含量和DE值均较原淀粉增加,而分支度则有所降低;经异淀粉酶脱支处理后,淀粉的糊化温度(包括糊化开始、糊化峰值和糊化终止温度)均较原淀粉有所升高,而糊化焓则有所降低;部分脱支改性的蜡质玉米和玉米淀粉对涤/棉粗纱的黏附性均较原淀粉低。再次,研究了HRP酶催化部分脱支淀粉接枝2-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TAC)改性。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异淀粉酶对淀粉侧链的水解作用及HRP酶可以催化淀粉分子上的羟基产生自由基的特性,引发阳离子单体ATAC与部分脱支淀粉成功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备接枝淀粉;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淀粉进行定性表征,利用1H NMR对接枝淀粉进行定量表征,计算得到接枝淀粉的摩尔取代度和接枝率;利用热重(TGA)和DSC测定接枝淀粉的热性能;考察原淀粉及接枝淀粉对涤/棉粗纱的黏附性。结果表明:随着脱支时间的增加,接枝淀粉的摩尔取代度和接枝率也同时增加;接枝淀粉的热稳定性较原淀粉差;脱支处理10 min后再接枝得到的接枝淀粉对涤/棉粗纱的黏附力由原淀粉的91.72 N增加到98.20 N,提高了约7%。然后,研究了原淀粉精细结构对接枝淀粉结构的影响。以6组不同种类的淀粉为原料,包括2种玉米淀粉(CS和WCS)、3种大米淀粉(RS1、RS2和RS3)、4种小麦淀粉(WS1、WS2、WS3和WS4)、2种木薯淀粉(TS1和TS2)、3种土豆淀粉(PS1、PS2和PS3)及1种绿豆淀粉(MS),利用HRP酶可以催化淀粉分子链上的羟基产生自由基的特性,引发丙烯酰胺(AM)成功接枝到淀粉分子链上,制备接枝淀粉;通过1H NMR对接枝淀粉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计算得到接枝淀粉的分支度、摩尔取代度和接枝率;利用高效液相体积排阻色谱(SEC)测定原淀粉的分子尺寸大小?Rh和直链淀粉含量,并对原淀粉分子结构参数与接枝淀粉结构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两种淀粉生物合成模型对原淀粉的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链长分布进行拟合,将直链淀粉链长分布和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情况参数化,分别得到四个结构参数(βAp,i、βAp,iii、hAp,i和hAp,iii)和六个结构参数(βAm,i、βAm,ii、βAm,iii、hAm,i、hAm,ii和hAm,iii),对小麦淀粉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精细结构参数与其接枝淀粉分子结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接枝淀粉RS1-g-PAM的分支度最大为4.3%,TS2-g-PAM的摩尔取代度和接枝率最低分别为0.021和0.9%,WS4-g-PAM的摩尔取代度和接枝率最高分别为0.139和6.1%;接枝淀粉的接枝率与原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间存在正相关;接枝淀粉的接枝率与βAm和βAp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直链淀粉结构和支链淀粉结构均会影响淀粉的接枝效果,βAm中βAm,i的影响相对强烈,说明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容易发生在聚合度低的直链淀粉上,βAp中βAp,i的影响相对明显,说明接枝反应更易在支链淀粉的外链上发生。最后,研究了接枝淀粉结构对其上浆性能的影响。利用HRP酶可以催化淀粉分子上的羟基产生自由基的特性,引发丙烯酰胺单体(AM)接枝到不同种类的淀粉(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土豆淀粉和木薯淀粉)分子链上,制备了4种不同种类的接枝淀粉;通过FT-IR对接枝淀粉进行定性表征;利用1H NMR对接枝淀粉进行定量表征,计算得到接枝淀粉的分支度、摩尔取代度和接枝率;测定原淀粉和接枝淀粉的黏度、对纯棉粗纱的黏附力及浆膜的机械性能,并对接枝淀粉分子结构(分支度和接枝率)与上浆性能(浆液黏度、对纯棉粗纱的黏附性和浆膜的机械性能)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蜡质玉米淀粉的接枝淀粉分支度最低为3.30%,摩尔取代度和接枝率最高,分别为0.0686和3.01%;与原淀粉相比,4种接枝淀粉浆液的黏度和对纯棉粗纱的黏附力均有所增加,浆膜的断裂强力有所降低,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接枝淀粉的黏度与接枝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接枝率越高,接枝淀粉的黏度越大;纯棉浆纱的断裂强力与接枝率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接枝率越高,纯棉浆纱的断裂强力越大;接枝淀粉膜的断裂伸长率与分支度存在负相关关系,接枝淀粉的分支度越高,淀粉膜的断裂伸长率越低。
张莹双[7](2020)在《基于聚丙烯酸酯二元醇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国家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管控的逐渐增强,水性聚氨酯(WPU)的环保性受到各行业的青睐,使水性聚氨酯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人们期待水性聚氨酯具有更多元化的应用领域。但WPU在耐水性、耐热性及光泽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扩大应用范围,应对其进行改性。聚丙烯酸酯(PA)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化学性和基材附着力。因此,用聚丙烯酸酯对WPU进行改性,可制备性能更加优良的丙烯酸酯型水性聚氨酯(WPU)乳液。目前,丙烯酸酯改性WPU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共混改性,复合乳液共聚,接枝共聚等。但针对这些方法改性的WPU结构而言,其软段通常不是由聚丙烯酸酯构成,不具有良好的两相结构,并且与一般的聚醚型水性聚氨酯及聚酯型水性聚氨酯结构不同。使用聚丙烯酸酯二元醇作软段,由于其两端带有羟基,可以与异氰酸酯发生反应,因而在聚氨酯主链上引入了聚丙烯酸酯链段,软硬段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是一种新型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方法。基于这种方法,进一步研究丙烯酸酯种类以及不同乙烯基单体间的共聚,从而更深一步地研究WPU的改性。本文采用退化碘转移聚合方法(DITP),以丙烯酸酯单体为原料,4,4’-偶氮双(4-氰基戊醇)(ACPO)为引发剂,α,α’-二碘对二甲苯(DIX)为链转移剂,甲苯为溶剂,合成出聚丙烯酸酯二元醇。并使用核磁共振谱图(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I-IR)等测试仪器对聚丙烯酸酯二元醇的结构进行表征。以聚丙烯酸酯二元醇为大分子二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并加入小分子扩链剂1,4-丁二醇(BDO)和亲水性扩链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成功制备出WPU乳液。使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热重分析仪(TG)等仪器对合成的WPU乳液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不同聚丙烯酸酯二元醇的合成及其制备水性聚氨酯分别以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正丁酯(n-BA)及苯乙烯(St)为原料,采用DITP的方法合成四种聚丙烯酸酯二元醇,再分别用这四种聚丙烯酸酯二元醇作软段,制备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合成的四种聚丙烯酸酯型聚氨酯乳液进行表征,优化选择最佳的水性聚氨酯乳液。(2)聚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二元醇的合成及其制备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乙酯(PEA)二元醇作软段合成的聚氨酯胶膜较软,为提高聚氨酯胶膜的硬度,设计将EA单体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及丙烯腈(AN)进行共聚,得到无规共聚物二元醇,再将其作为软段进行WPU的制备,结果表明硬单体的添加使WPU胶膜的硬度明显增大。(3)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PEA-PAA)二元醇的合成及其制备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乙酯二元醇作软段合成水性聚氨酯过程中需要添加亲水扩链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而DMPA不易溶于酮类溶剂,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时DMPA溶解度较高,但DMF在后续过程中较难除去,故合成一种自带一定量羧基的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二元醇,从而在制备WPU过程中无需再加入DMPA。
朱玉杰[8](2019)在《RAFT型聚丙烯酸酯分散剂及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文中提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聚合通过引入可逆链转移过程赋予自由基聚合以活性聚合的功能,为控制聚合过程和聚合产物的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可制备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和扩链合成嵌段等规整的复杂构造聚合物。本文采用RAFT聚合与聚合物色谱法(GPEC)相结合技术研究了不同单体在自由基聚合中头加成几率及对RAFT聚合嵌段效率的影响,并采用RAFT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类聚丙烯酸聚醚酯的聚合物,作为分散剂制备了高固含稳定的聚醚多元醇(POP)。在自由基聚合中,单体加成的区域选择性是一个基本问题,但对高活性单体常被忽略。本文采用RAFT聚合嵌段衍生技术与GPEC法测定了三种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两种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在RAFT聚合中由头加成产生的无效RAFT休眠种的含量,并根据RAFT聚合动力学模型,估算了各单体在60℃下头加成几率,探究了单体结构对头加成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中取代基的数量或类型对头加成几率有显着影响,由于较大的空间位阻,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和苯乙烯头加成几率(约在2~4×10-4)比丙烯酸酯类单体(约在1~2×10-3)小一个数量级。对丙烯酸酯单体,较高的头加成几率会在高聚合度产物中产生较高含量的无效RAFT休眠种(~10%),显着地影响其后续的嵌段效率。本文还设计并采用RAFT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聚丙烯酸聚醚酯RAFT试剂,用作分散聚合制备POP的分散剂。探讨了大分子RAFT分散剂的结构、用量、加料方式对POP的稳定性、粘度和粒径大小的影响。大分子RAFT型分散剂的结构,包括聚醚侧链的分子量、聚醚酯的含量和分散剂的聚合度,对POP的合成有显着影响。大分子RAFT分散剂的加料方式对POP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分散剂聚合度为20,聚醚侧链分子量大于400、摩尔含量大于20%时可以提供良好的稳定作用,制得稳定的POP。分散剂用量最低至6%也可制得稳定的POP,固含量达42%时粘度为2250 m Pa.s(未脱单体)。利用GPEC技术研究了POP的分散聚合过程,表明反应初期大分子RAFT型分散剂即快速消耗,生成嵌段物稳定剂。受非均相的隔离作用,大分子RAFT型分散剂的反应几率较均相反应低,在聚合终了,连续相中仍有部分分散剂存在,这也为聚合过程提供良好的稳定性。
宋柯[9](2019)在《双重敏感型聚合物-藤黄酸共价连接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根据肿瘤病理环境,及目前生物激发性载体响应性不够智能的问题,设计双重敏感型聚合物-药物连接物聚乙二醇单甲醚-缬氨酸-瓜氨酸-胱胺二硫键-藤黄酸(Poly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Valine-Citrulline-Cystine disulfide bond-Gambogic acid,PVSG),与单重敏感型聚合物-药物连接物聚乙二醇单甲醚-胱胺二硫键-藤黄酸(Poly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Cystine disulfide bond-Gambogic acid,PSG)进行比较,用于传递藤黄酸抗肝肿瘤研究,期望减少藤黄酸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强其靶向性能。方法:以二硫键及瓜氨酸-缬氨酸片段为连接桥,以简单的酰胺缩合方法合成出PSG及PVSG,以质谱、核磁、红外及MALDI-TOF-MS进行了表征,以差示量热扫描法(Differential Thermal Scanning Method,DSC)进行熔点测定,优化处方条件,以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进行了粒径、电位表征,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粒子形貌,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饱和溶解度及释放度考察,以MTT法、AO-EB双染、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学考察。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蛋白吸附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成功合成PSG及PVSG。DSC显示聚合物-药物连接物中藤黄酸以分子或无定形形式存在,无游离藤黄酸。PSG-NPs粒径为117.80±9.27 nm,PDI为0.315±0.049,PVSG-NPs粒径为148.3±3.21 nm,PDI为0.190±0.061,两者电位均为0。TEM结果显示两种粒子均为球状纳米粒,形态均匀。饱和溶解度实验表明PVSG-NPs在纯水、5%葡萄糖和生理盐水的等效藤黄酸饱和溶解度分别为3.80 mg/mL、2.05 mg/mL、2.13 mg/mL,相比藤黄酸(7.25×10-4、4.44×10-4、4.58×10-44 mg/mL),均提升了2000倍以上的溶解度。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双重敏感条件下PVSG-NPs 72 h可释放81.95±3.93%,其而PSG-NPs累积释放量为39.92±0.84%。MTT实验表明,GA对HepG2细胞的IC50为2.930±0.166μM(24 h)、1.648±0.173μM(48 h)、0.676±0.038μM(72h),PSG-NPs对HepG2细胞系的半数抑制率为15.298±1.848μM(24 h)、13.573±3.229μM(48 h)、7.505±0.5μM(72 h),PVSG对HepG2细胞系的半数抑制率为4.447±0.912μM(24 h)、1.074±0.143μM(48 h)、0.651±0.086μM(72 h),流式细胞术显示,PVSG-NPs各浓度诱导凋亡效果高于GA,其主要抑制HepG2细胞G0/G1期生长。蛋白吸附性实验显示,4 h时32μg/mL(eq.GA)的PVSG-NPs对BSA的吸附率为48.17±2.15%,而同浓度PSG-NPs及L-GA对BSA吸附率为98.35±0.16%,95.15±0.26%。结论:PVSG-NPs与PSG-NPs均粒径较小,水溶性高,有良好的隐身作用,PVSG-NPs在室温下稳定性较差,但响应性能强于PSG-NPs,其对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在48 h后高于GA,但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小于GA,尤其在高浓度下,其具备优良的选择性,但PSG-NPs对三种正常细胞及HepG2细胞的毒性均不高。此外PVSG-NPs的生物相容性要强于GA及PSG-NPs,表明其不易与BSA吸附。实验表明PVSG-NPs在生物响应性上优于PSG-NPs,选择性良好,制备简单,是具备优良前景的纳米药物载体,同时为双重敏感制剂提供了新思路。
田芙蓉[10](2019)在《聚丙烯酸分子质量标准物质的研制》文中提出阴离子型聚电解质由于其独特的pH、低价金属离子及温度响特性,可用于分散剂、增稠剂、吸附剂、水性涂料的制备等多种领域,以上特性的用途指向均与其平均分子质量及分布密切相关,因此,准确测量阴离子型聚电解质分子质量对于其更精细化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聚合物平均分子质量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凝胶色谱法,由于国内尚无适于阴离子型聚电解质的分子质量标准物质,采用聚乙二醇或聚苯乙烯等传统标准物质校准仪器常引入较大误差。而聚丙烯酸(PAA)属于阴离子型弱聚电解质,且可通过调节使其具有与强聚电解质相同的性质,所以,本文采用不同分子质量的两种聚丙烯酸(PAA450K、PAA1250K)作为候选物,研制适用于该分子量级阴离子型聚电解质的分子质量标准物质。对特性量值的定值是标准物质研制过程最重要的步骤,其决定了量值的准确性及可溯源性。本研究中选定的特性量值为平均分子质量,聚丙烯酸为特性量值的载体,结合其特性,采用无固定相的离心场场流分离仪作为分离相、多角度静态光散射仪作为分子质测量仪,在适宜的分离条件及样品分散条件下可准确测定聚丙烯酸的数均及重均分子质量。本研究中首先采用各类表征方法对两种不同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进行结构及纯度分析,判定其是否可作为标准物质候选物。其次,通过研究影响聚丙烯酸在溶液中分散状态的因素确定溶液分散的最佳条件,以及基于离心分离场的分离原理确定使场流分离效率达到最高的条件。最后,采用该套仪器研究两种聚丙烯酸候选物平均分子质量的均匀性及稳定性,结合各步骤引入的不确定度,完成对聚丙烯酸平均分子质量的定值。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1)结合FT-IR、Raman光谱对两种聚丙烯酸候选物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结构与理论相符;XRD、TG、及灰分测试结果可得出两种候选物均具有一定结晶性及良好的热稳定性且纯度极高,满足标准物质候选物纯度及稳定性要求。(2)采用黏度法与动态光散射法结合SEM表征分别研究了各因素对聚丙烯酸在水溶液中分散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pH=9、所含NaCl浓度为0.2 mol·L-1、超声时间为5min15min时,PAA450K溶液处于适宜测量的稳定状态;当溶液pH=10、所含NaCl浓度为0.25 mol·L-1、超声时间为5min15min时,PAA1250K溶液处于适宜测量的稳定状态。(3)结合保留时间与表观分子质量的变化,可得出离心场场流分离仪对PAA450K、PAA1250K的分离效率分别在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1、离心场转速为3500 r·min-1及流动相流速为为0.6 mL·min-1、离心场转速为1600r·min-1时达到最大,在以上条件下,静态光散射仪可分别准确测量两种PAA的平均分子质量。(4)两种PAA分子质量特性量值的均匀性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F检验法分别检验其均匀性、判定温度对其均匀性的影响,可知两种PAA分子质量的均匀性均合格且在-50℃70℃内其分子质量未发生明显的不均匀变化;采用线性模型分别检验其稳定性、判定温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可知12个月内,其稳定性无明显变化趋势,且分别在-50℃70℃下保存2个月,其平均分子质量均无明显变化趋势。
二、MALDI-TOF-MS法测定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LDI-TOF-MS法测定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论文提纲范文)
(1)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
1.2.1 ACE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
1.2.2 ACE在血压调节系统中的作用 |
1.3 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
1.3.1 海洋来源的ACE抑制肽 |
1.3.2 ACE抑制肽的制备 |
1.3.3 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 |
1.3.4 ACE抑制肽的构效关系 |
1.3.5 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1.4 裙带菜的研究进展 |
1.4.1 裙带菜的主要化学成分 |
1.4.2 裙带菜的药理作用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裙带菜蛋白的提取 |
2.3.2 裙带菜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3.3 蛋白酶的筛选 |
2.3.4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 |
2.3.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ACE抑制肽 |
2.3.6 高活性组分的结构鉴定 |
2.3.7 ACE抑制肽的分子对接 |
2.3.8 检测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及马尿酸的标准曲线 |
2.4.2 裙带菜蛋白的提取及酶解蛋白酶的筛选 |
2.4.3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 |
2.4.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2.4.5 结构鉴定分析 |
2.4.6 分子对接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预处理改性裙带菜蛋白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裙带菜蛋白的超声预处理 |
3.3.2 水解度(DH)的测定方法 |
3.3.3 多肽含量的测定方法 |
3.3.4 浊度和粒径的测定方法 |
3.3.5 裙带菜蛋白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3.6 裙带菜蛋白的光谱分析 |
3.3.7 裙带菜蛋白的功能特性的研究 |
3.3.8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裙带菜蛋白的超声预处理 |
3.4.2 裙带菜蛋白浊度的测定和粒径分布 |
3.4.3 裙带菜蛋白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4.4 裙带菜蛋白的光谱分析 |
3.4.5 裙带菜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
3.4.6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亲和介质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Fe_3O_4@ZIF-90 的制备 |
4.3.2 猪肺ACE的提取 |
4.3.3 Fe_3O_4@ZIF-90 固定化 ACE条件优化 |
4.3.4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性质研究 |
4.3.5 Fe_3O_4@ZIF-90 及固定化ACE的表征 |
4.3.6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机理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Fe_3O_4@ZIF-90-ACE的制备工艺研究 |
4.4.2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性质研究 |
4.4.3 Fe_3O_4@ZIF-90-ACE的稳定性研究 |
4.4.4 Fe_3O_4@ZIF-90 及固定化ACE的表征 |
4.4.5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亲和介质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超滤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3.2 Fe_3O_4@ZIF-90-ACE亲和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3.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3.4 ACE抑制肽的结构鉴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滤法分离 |
5.4.2 磁性亲和分离 |
5.4.3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 |
5.4.4 MALDI-TOF/TOF MS分析 |
5.4.5 ACE抑制肽KNFL的构效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CE抑制肽的抑制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研究 |
6.3.2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
6.3.3 ITC法测定ACE抑制肽与ACE结合的热力学参数 |
6.3.4 紫外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5 荧光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6 圆二色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7 分子对接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8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分析 |
6.4.2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
6.4.3 ACE抑制肽与ACE结合的热力学分析 |
6.4.4 紫外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5 荧光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6 圆二色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7 分子对接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8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9 ACE抑制肽KNFL与 ACE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共聚物膜表面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碘代化合物调控的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 |
2.1.1 碘代化合物调控的活性自由基聚合类型 |
2.1.2 碘代化合物调控的含氟单体活性自由基聚合 |
2.1.3 碘代化合物调控的含氯单体活性自由基聚合 |
2.1.4 碘代化合物调控的其它单体活性自由基聚合 |
2.2 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2.2.1 碘仿调控的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2.2.2 其它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氯乙烯嵌段共聚物 |
2.3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特性 |
2.3.1 本体自组装 |
2.3.2 溶液自组装 |
2.3.3 呼吸图法自组装 |
2.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3 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PSA均聚和FA-SA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3.2.3 PSA-b-PVC和P(FA-SA)-b-PVC共聚物合成 |
3.2.4 聚合过程分析和聚合物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A和FA-SA细乳液(共)聚合动力学 |
3.3.2 PSA-b-PVC和P(SA-FA)-b-PVC共聚物的组成 |
3.3.3 PSA-b-PVC和P(FA-SA)-b-PVC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3.3.4 PSA-b-PVC和P(FA-SA)-b-PVC共聚物的热性能 |
3.4 小结 |
4 氯乙烯嵌段共聚物成膜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聚合物膜的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FA-SA)-b-PVC共聚物膜的疏水疏油特性 |
4.3.2 成膜温度对P(FA-SA)-b-PVC共聚物膜表面元素浓度梯度的影响 |
4.3.3 不同溶剂对P(FA-SA)-b-PVC共聚物膜形貌的影响 |
4.3.4 两亲性氯乙烯嵌段共聚物膜的表面形貌 |
4.4 小结 |
5 呼吸图法制备氯乙烯嵌段共聚物蜂窝多孔膜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蜂窝状有序多孔膜的制备 |
5.2.3 银复合蜂窝多孔膜的制备 |
5.2.4 多孔膜结构和特征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有机溶剂对多孔膜形成的影响 |
5.3.2 聚合物溶液浓度对多孔膜形成的影响 |
5.3.3 环境湿度对多孔膜形成的影响 |
5.3.4 嵌段共聚物嵌段比对多孔膜形成的影响 |
5.3.5 多孔膜的(超)疏水性能 |
5.3.6 多孔膜表面拉曼增强应用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完成论文 |
硕士期间所获荣誉与奖项 |
(3)基于磁性固相萃取的β-内酰胺酶SHV家族特异性质谱检测新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特异性识别β-内酰胺酶SHV家族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实验试剂 |
2 主要实验仪器 |
3 β-内酰胺酶特异性表位的筛选 |
4 Fe_3O_4 NPs的合成 |
5 Fe_3O_4-COOH NPs的制备 |
6 Fe_3O_4@SiO_2 的制备 |
7 Fe_3O_4@SiO_2@MIP的制备 |
8 材料的表征 |
9 吸附实验 |
结果与讨论 |
1 MNPs的合成 |
2 MNPs的表征 |
3 吸附等温线和选择性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SHV-1、SHV-18、TEM-1 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鉴定及磁性材料的吸附性能评价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实验试剂 |
2 菌种及质粒 |
3 主要实验仪器 |
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5 目的基因bla SHV-1、bla SHV-18、bla TEM-1的扩增 |
6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7 转化感受态细胞 |
8 单克隆培养 |
9 目的基因bla_(SHV-1)、bla_(SHV-18)、bla_(TEM-1)的表达 |
10 SHV-1、SHV-18、TEM-1 蛋白纯化 |
11 Fe_3O_4@SiO_2@MIP和 Fe_3O_4@SiO_2@NIP对 SHV-1、SHV-18、TEM-1 的吸附性能评价 |
12 Fe_3O_4@SiO_2@MIP的吸附动力学 |
结果与讨论 |
1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质粒的构建 |
2 SHV-1、SHV-18、TEM-1 蛋白表达及纯化 |
3 Western Blot鉴定纯化蛋白 |
4 吸附等温线和选择性评价 |
5 吸附动力学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SPE-MALDI-TOFMS快速检测病原菌中β-内酰胺酶SHV家族的应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实验试剂 |
2 主要实验仪器 |
3 MSPE的优化 |
4 样品前处理 |
5 MSPE-MALDI-TOF MS的方法学验证和实际样品的检测 |
结果与讨论 |
1 MSPE的优化 |
2 MSPE-MALDI-TOF MS的方法学验证及应用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4)以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其超两亲分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两亲分子概述 |
1.2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 |
1.2.1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pH响应性 |
1.2.2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光响应性 |
1.2.3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氧化还原响应性 |
1.2.4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酶响应性 |
1.2.5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多重响应性 |
1.3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 |
1.4 课题提出的意义 |
第2章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b-树枝状(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共聚物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2.2.2 [1-(O-乙基黄原酸)乙基]苯的合成 |
2.2.3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1的合成 |
2.2.4 2-丙烯酰胺基-3-苯基丙酸甲酯的制备 |
2.2.5 聚合物P_2的合成 |
2.2.6 聚合物P_2脱保护 |
2.2.7 PNVP-b-G_1的合成 |
2.2.8 PNVP-b-G_1脱保护 |
2.2.9 聚合物P_3的合成 |
2.2.10 聚合物P_3的脱保护 |
2.2.11 PNVP-b-G_2的合成 |
2.2.12 PNVP-b-G_2的脱保护 |
2.2.13 聚合物P_4的合成 |
2.2.14 聚合物P_4的脱保护 |
2.2.15 PNVP-b-G_3的合成 |
2.3 共聚物(PNVP-b-G_n,n=1-3)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及酶响应性研究 |
2.3.1 样品溶液的配制 |
2.3.2 聚合物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 |
2.3.3 包载芘的聚合物胶束制备 |
2.3.4 荧光法监测芘的酶响应释放实验 |
2.3.5 聚合物胶束粒径随时间、酶浓度的变化 |
2.3.6 酶的特异性研究 |
2.3.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VP-b-G_n(n=1-3)的表征 |
2.4.2 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定 |
2.4.3 聚合物纳米胶束的自组装及临界胶束浓度(CMC) |
2.4.4 荧光法监测芘的酶响应释放 |
2.4.5 酶的特异性研究 |
2.4.6 粒径和TEM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双酶响应性的超两亲分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3.2.2 样品溶液的配制 |
3.2.3 羧基封端的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3.2.4 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超两亲分子聚集体的制备 |
3.2.5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Zeta电位仪研究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的复合 |
3.2.6 用粒径仪研究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的复合 |
3.2.7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聚集体对尼罗红的包载 |
3.2.8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聚集体酶响应解组装研究 |
3.2.8.1 用荧光光谱仪监测包载尼罗红聚集体的乙酰胆碱酯酶响应解组装 |
3.2.8.2 荧光光谱法监测包载尼罗红聚集体的α-糜蛋白酶响应解组装 |
3.2.8.3 荧光光谱法监测包载尼罗红聚集体的双酶响应解组装 |
3.2.9 荧光光谱法测定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特异性 |
3.2.10 抑制剂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3.2.11 使用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酶响应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羧基封端的嵌段共聚物PG_n~-的合成 |
3.3.2 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超两亲分子聚集体的浊度和Zeta电位分析 |
3.3.3 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超两亲分子聚集体的粒径测定及形貌观测 |
3.3.4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聚集体酶响应性解组装 |
3.3.5 荧光光谱测定LCh~+/PG_3-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特异性响应 |
3.3.6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酶解后粒径分布和TEM观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HRP酶引发麻纤维表面RAFT接枝聚合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
1.1.1 HRP酶催化机理 |
1.1.2 HRP的应用 |
1.2 黄麻 |
1.2.1 黄麻纤维基本概述 |
1.2.2 黄麻纤维改性方法 |
1.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聚合 |
1.3.1 RAFT聚合反应机理 |
1.3.2 RAFT聚合的应用 |
1.3.2.1 合成特殊结构共聚物 |
1.3.2.2 材料表面RAFT可控修饰改性 |
1.3.3 RAFT可控聚合引发体系研究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HRP酶引发亲水性单体RAFT溶液聚合 |
2.3.2 HRP酶引发疏水性单体RAFT乳液聚合 |
2.3.3 黄麻纤维的前处理 |
2.3.4 丙烯酰氯改性木质素、纤维素及黄麻纤维的制备 |
2.3.5 酶引发“一浴一步法”可控“graft from”改性木质素、纤维素及黄麻纤维 |
2.3.6 酶引发乙烯基单体聚合改性木质素模拟化合物 |
2.3.7 酶引发“一浴两步法”制备乙烯基单体“graft to”可控改性木质素共聚物 |
2.3.8 酶引发“两浴两步法”制备可控“graft to”改性木质素共聚物 |
2.3.9 酶引发黄麻纤维表面“一浴两步法”可控聚合改性 |
2.3.10 酶引发黄麻纤维表面“两浴两步法”可控聚合改性 |
2.4 测试方法 |
2.4.1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1HNMR) |
2.4.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测试 |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4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4.5 扫描电镜(SEM)测试 |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测试 |
2.4.7 织物增重率测试 |
2.4.8 乙烯基单体转化率测试 |
2.4.9 接触角测试 |
2.4.10 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测试 |
2.4.11 热重测试 |
2.4.12 酯基含量测试 |
第三章 酶引发黄麻纤维表面“graft from”RAFT可控聚合研究 |
3.1 酶引发乙烯基单体可控聚合 |
3.1.1 酶引发亲水性乙烯基单体可控溶液聚合 |
3.1.2 酶引发疏水性乙烯基单体可控乳液聚合 |
3.2 HRP酶催化黄麻纤维表面乙烯基单体RAFT可控聚合改性 |
3.2.1 丙烯酰氯用量对黄麻表面接枝的影响 |
3.2.2 丙烯酰胺改性模拟化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
3.2.3 丙烯酰胺改性黄麻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4 丙烯酰胺改性黄麻纤维微观表面形貌 |
3.2.5 丙烯酰胺改性黄麻纤维EDS测试 |
3.2.6 不同改性黄麻纤维的XPS测试 |
3.2.7 不同改性黄麻织物的接触角测试 |
3.2.8 链转移剂的存在对酶引发黄麻RAFT可控接枝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酶引发黄麻纤维“graft to”RAFT可控偶合改性 |
4.1 酶引发黄麻纤维表面“一浴两步法graft to”可控偶合接枝改性 |
4.1.1 木质素模拟化合物的飞行时间质谱测试 |
4.1.2 酶引发木质素RAFT可控偶合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4.1.3 木质素及改性木质素分子量测试 |
4.1.4 可控偶合改性黄麻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4.1.5 可控接枝链偶合改性黄麻纤维的表面微观形貌 |
4.1.6 可控聚合物长链偶合改性黄麻纤维的XPS测试 |
4.1.7 可控聚合物长链偶合改性黄麻纤维的EDS测试 |
4.1.8 可控聚合物长链偶合改性黄麻纤维的接触角测试 |
4.2 酶引发黄麻纤维表面“两浴两步法”可控偶合改性 |
4.2.1 酶引发“两浴两步法”制备可控乙烯基聚合物改性木质素红外图 |
4.2.2 酶引发“两浴两步法”制备可控乙烯基聚合物改性木质素核磁图 |
4.2.3 酶引发“两浴两步法”制备可控乙烯基聚合物改性木质素热性能研究 |
4.2.4 酶引发“两浴两步法”制备可控乙烯基聚合物改性木质素XPS研究 |
4.2.5 酶引发“两浴两步法”偶合改性二氢丁香酚的核磁氢谱测试 |
4.2.6 酶引发“两浴两步法”偶合改性木质素的GPC测试 |
4.2.7 可控偶合改性黄麻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8 可控聚合物长链偶合改性黄麻纤维表面元素含量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之处 |
5.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异淀粉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改性淀粉对其结构和上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纺织浆料研究现状 |
1.1.1 浆料 |
1.1.2 淀粉浆料 |
1.2 淀粉改性技术 |
1.2.1 化学结构改性技术 |
1.2.2 物理掺杂改性技术 |
1.3 HRP酶催化淀粉接枝改性 |
1.3.1 HRP酶 |
1.3.2 HRP酶催化淀粉接枝改性机理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分支极限糊精对淀粉浆膜及淀粉糊化和老化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分支极限糊精(BLD)的酶法制备 |
2.2.4 老化淀粉的制备 |
2.2.5 淀粉浆液浆膜的制备 |
2.2.6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OLDI-TOF-MS)测试 |
2.2.7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PAD)测试 |
2.2.8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试 |
2.2.9 淀粉浆膜机械性能测定 |
2.2.10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2.2.11 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试 |
2.2.12 共聚焦激光显微镜(CLSM)测试 |
2.2.13 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支极限糊精分子结构分析 |
2.3.1.1 分支极限糊精分子量大小分析 |
2.3.1.2 分支极限糊精链长分布分析 |
2.3.1.3 分支极限糊精糖苷键比例分析 |
2.3.2 分支极限糊精对淀粉浆膜机械性能影响的分析 |
2.3.3 分支极限糊精对淀粉糊化性能的影响分析 |
2.3.3.1 淀粉糊化温度和糊化焓分析 |
2.3.3.2 淀粉糊黏度分析 |
2.3.3.3 分支极限糊精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分析 |
2.3.4 分支极限糊精对淀粉老化性能影响的分析 |
2.3.4.1 淀粉相对结晶度分析 |
2.3.4.2 淀粉老化焓分析 |
2.3.4.3 淀粉老化动力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异淀粉酶部分脱支淀粉对其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部分脱支淀粉的制备 |
3.2.4 淀粉浆液的制备 |
3.2.5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3.2.6 异淀粉酶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
3.2.7 还原糖含量(DE值)测定 |
3.2.7.1 吸光度-还原糖浓度标准曲线绘制 |
3.2.7.2 样品测定 |
3.2.8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试 |
3.2.9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3.2.10 淀粉浆液黏度测定 |
3.2.11 淀粉浆液黏附性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异淀粉酶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
3.3.2 部分脱支对淀粉分子结构的影响分析 |
3.3.2.1 直链淀粉含量分析 |
3.3.2.2 还原糖含量(DE值)分析 |
3.3.2.3 分支度分析 |
3.3.3 部分脱支对淀粉糊化性能的影响分析 |
3.3.4 部分脱支对淀粉浆液黏度的影响分析 |
3.3.5 部分脱支对淀粉浆液黏附性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HRP酶催化部分脱支淀粉接枝2-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HRP酶活测定 |
4.2.4 部分脱支淀粉的制备 |
4.2.5 HRP酶催化部分脱支淀粉接枝2-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
4.2.6 还原糖含量(DE值)测定 |
4.2.7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试 |
4.2.8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4.2.9 热重(TGA)测试 |
4.2.10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4.2.11 淀粉浆液黏附性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对HRP酶活的影响 |
4.3.1.1 pH对HRP酶活的影响 |
4.3.1.2 温度对HRP酶活的影响 |
4.3.2 部分脱支淀粉分子结构分析 |
4.3.2.1 还原糖含量(DE值)分析 |
4.3.2.2 分支度分析 |
4.3.3 部分脱支淀粉接枝2-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物分子结构分析 |
4.3.3.1 HRP酶催化淀粉接枝2-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机理 |
4.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3.3.3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4.3.4 部分脱支淀粉接枝2-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物的热性能分析 |
4.3.4.1 热重(TGA)分析 |
4.3.4.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4.3.5 接枝淀粉对涤/棉粗纱黏附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淀粉精细结构对HRP酶催化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结构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淀粉提取 |
5.2.4 HRP酶催化淀粉接枝丙烯酰胺 |
5.2.5 高效液相体积排阻色谱(SEC)测试 |
5.2.6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模型拟合 |
5.2.7 直链淀粉链长分布模型拟合 |
5.2.8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淀粉分子结构分析 |
5.3.2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模型拟合 |
5.3.3 直链淀粉链长分布模型拟合 |
5.3.4 HRP酶催化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分析 |
5.3.4.1 HRP酶催化淀粉接枝丙烯酰胺机理 |
5.3.4.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5.3.5 淀粉精细结构与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HRP酶催化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结构对其上浆性能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2.3 HRP酶催化淀粉接枝丙烯酰胺 |
6.2.4 淀粉浆液浆膜的制备 |
6.2.5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6.2.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6.2.7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试 |
6.2.8 淀粉浆液黏度测定 |
6.2.9 淀粉浆液黏附性测定 |
6.2.10 淀粉浆膜机械性能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原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分析 |
6.3.2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分析 |
6.3.2.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6.3.2.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6.3.3 淀粉上浆性能分析 |
6.3.3.1 淀粉浆液黏度分析 |
6.3.3.2 淀粉对纯棉粗纱黏附性分析 |
6.3.3.3 淀粉膜机械性能分析 |
6.3.4 接枝淀粉分子结构与上浆性能相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7)基于聚丙烯酸酯二元醇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性聚氨酯简介 |
1.1.1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
1.1.2 水性聚氨酯性能 |
1.2 水性聚氨酯改性 |
1.2.1 植物油改性WPU |
1.2.2 硅改性WPU |
1.2.3 聚丙烯酸酯改性WPU |
1.3 丙烯酸酯二元醇合成 |
1.3.1 退化碘转移自由基聚合 |
1.3.2 其它活性聚合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DITP合成聚丙烯酸酯二元醇及其制备水性聚氨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测试仪器 |
2.2.1 主要原料 |
2.2.2 测试仪器 |
2.3 实验过程 |
2.3.1 DIX的合成 |
2.3.2 PMA二元醇的合成 |
2.3.3 PEA二元醇的合成 |
2.3.4 PBA二元醇的合成 |
2.3.5 PS二元醇的合成 |
2.3.6 WPU的合成 |
2.3.7 WPU胶膜的制备 |
2.4 表征测试 |
2.4.1 单体转化率 |
2.4.2 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2.4.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2.4.4 其他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聚丙烯酸酯二元醇的结构分析 |
2.5.2 乳液的外观及稳定性 |
2.5.3 乳液粒径分析 |
2.5.4 胶膜的耐水性测定 |
2.5.5 胶膜的热重分析 |
2.5.6 胶膜的DSC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ITP合成聚丙烯酸酯共聚物二元醇及其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2.1 DIX的合成 |
3.2.2 PEA二元醇的合成 |
3.2.3 PEA-PS二元醇的合成 |
3.2.4 PEA-PMMA二元醇的合成 |
3.2.5 PEA-PAN二元醇的合成 |
3.2.6 WPU的合成 |
3.2.7 WPU胶膜的制备 |
3.3 表征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EA二元醇的GPC分析 |
3.4.2 聚丙烯酸酯共聚物二元醇的红外分析 |
3.4.3 共聚物二元醇的DSC分析 |
3.4.4 乳液的粒径分析 |
3.4.5 胶膜的热重分析 |
3.4.6 胶膜的硬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ITP合成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二元醇及其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DIX的合成 |
4.2.2 PEA二元醇的合成 |
4.2.3 PEA-PAA二元醇的合成 |
4.2.4 WPU的合成 |
4.2.5 无DA的 WPU合成 |
4.2.6 WPU胶膜的制备 |
4.3 表征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体配比与反应时间对聚合物的影响 |
4.4.2 聚丙烯酸酯二元醇红外分析 |
4.4.3 聚丙烯酸酯二元醇的DSC分析 |
4.4.4 乳液的粒径分析 |
4.4.5 乳液的红外分析 |
4.4.6 胶膜的TGA分析 |
4.4.7 胶膜的DSC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RAFT型聚丙烯酸酯分散剂及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 |
2.1.1 RAFT聚合机理 |
2.1.2 RAFT试剂 |
2.1.3 RAFT聚合机理中存在的问题 |
2.2 丙烯酸酯单体的聚合特性 |
2.2.1 丙烯酸酯类单体自由基聚合中的副反应 |
2.2.2 头加成对活性聚合的影响 |
2.3 聚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2.4 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
2.4.1 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简介 |
2.4.2 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合成工艺 |
2.4.3 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分散反应体系 |
2.4.4 分散聚合反应机理 |
2.5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3.2 实验内容 |
3.2.1 原料的预处理 |
3.2.2 RAFT试剂的制备 |
3.2.3 大分子RAFT分散剂的制备 |
3.2.4 不同单体聚合过程中头加成几率的研究 |
3.2.5 RPM1与第二单体的嵌段衍生反应 |
3.2.6 GPEC分析 |
3.2.7 大分子RAFT型分散剂与苯乙烯-丙烯腈的嵌段反应 |
3.2.8 聚合物聚醚多元醇(POP)的合成 |
3.3 分析与测试 |
3.3.1 核磁分析 |
3.3.3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测试 |
3.3.4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3.3.5 动态光散射(DLS)测试 |
3.3.6 扫描电镜分析测试 |
3.3.7 POP粘度测定 |
第4章 (甲基)丙烯酸酯和苯乙烯自由基聚合中头加成几率的测定 |
4.1 (甲基)丙烯酸酯和苯乙烯的RAFT聚合 |
4.2 第二单体的选择及聚合物色谱分离条件的确定 |
4.3 无效大分子RAFT试剂(DDS)含量的测定 |
4.4 各种单体聚合中头加成几率的计算 |
4.5 无效RAFT试剂(DDS)结构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RAFT型分散剂及其在POP合成中的应用 |
5.1 新型大分子RAFT型分散剂的制备 |
5.2 新型大分子RAFT型分散剂对合成POP的影响 |
5.2.1 大分子RAFT型分散剂用量对POP的影响 |
5.2.2 不同固含量POP的合成 |
5.2.3 新型大分子RAFT型分散剂结构对POP的影响 |
5.3 大分子RAFT型分散剂的加料方式对POP的影响 |
5.4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POP合成过程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双重敏感型聚合物-藤黄酸共价连接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肿瘤异质性 |
0.1.1 肿瘤细胞 |
0.1.2 肿瘤血管 |
0.1.3 肿瘤基质 |
0.1.4 周细胞覆盖差别 |
0.2 纳米粒子进入体内的挑战 |
0.2.1 胃肠道破坏 |
0.2.2 蛋白相互作用 |
0.2.3 肾排空 |
0.2.4 肝脏与内皮网状系统 |
0.2.5 血脑屏障 |
0.3 纳米粒子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
0.3.1 粒径 |
0.3.2 形貌 |
0.3.3 表面工程 |
0.4 纳米药物的未来 |
0.5 学位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 |
0.5.1 本课题立题依据 |
0.5.2 研究内容 |
0.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对两种聚合物连接物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 |
引言 |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单重及双重敏感型聚合物-药物连接物的制备及表征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mPEG-SS-GA(PSG)的合成 |
2.1.4 mPEG-VC-SS-GA(PVSG)的合成 |
2.1.5 DSC测定 |
2.2 实验结果 |
2.2.1 mPEG-SS-GA(PSG)的合成 |
2.2.2 mPEG-VC-SS-GA(PVSG)的合成 |
2.2.3 DSC测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单重及双重敏感型自组装纳米粒制备及表征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体外分析方法的确立 |
3.1.4 两种敏感型聚合物-药物连接物PSG、PVSG载药效率的计算 |
3.1.5 PVSG-NPs的处方工艺的确定 |
3.1.6 PSG-NPs与 PVSG-NPs的表征 |
3.1.7 藤黄酸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实验 |
3.1.8 藤黄酸自组装纳米粒的谷胱甘肽敏感度释放实验 |
3.2 实验结果 |
3.2.1 体外分析方法的确立 |
3.2.2 两种敏感型聚合物-药物连接物PSG、PVSG载药效率的计算 |
3.2.3 PVSG-NPs的处方工艺的确定 |
3.2.4 PSG-NPs与 PVSG-NPs的表征 |
3.2.5 藤黄酸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实验 |
3.2.6 藤黄酸自组装纳米粒的谷胱甘肽敏感度释放实验 |
3.2.7 藤黄酸自组装纳米粒的组织蛋白酶 B 敏感实验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藤黄酸及其自组装纳米粒的细胞学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用品准备及试验试剂的配置 |
4.1.4 细胞培养方法 |
4.1.5 四种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4.1.6 MTT法检测GA、PSG-NPs及 PVSG-NPs对四种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4.1.7 GA、PSG-NPs及 PVSG-NPs对 HepG2 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
4.2 实验结果 |
4.2.1 四种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
4.2.2 MTT法检测GA、PSG-NPs及 PVSG-NPs对四种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
4.2.3 AO-EB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形态结果 |
4.2.4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果 |
4.2.5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HepG2 细胞周期动力学作用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对敏感性胶束的蛋白吸附性研究 |
引言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检测波长的确定 |
5.1.4蛋白吸附实验 |
5.2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聚丙烯酸分子质量标准物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阴离子型聚电解质的研究背景 |
1.2.1 阴离子型聚电解质的性质 |
1.2.2 阴离子型聚电解质的用途 |
1.2.3 标准物质在阴离子型聚电解质分子质量测量中的应用 |
1.3 分子质量标准物质的研究背景 |
1.3.1 分子质量标准物质的概念及分类 |
1.3.2 分子质量标准物质的国内外现状 |
1.3.3 分子质量标准物质的制备流程 |
1.4 聚合物分子质量的定值方法 |
1.4.1 重均分子质量M_w的定值方法 |
1.4.2 数均分子质量M_n的定值方法 |
1.4.3 黏均分子质量M_η的定值方法 |
1.4.4 可同时进行多种分子质量定值的方法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PAA分子质量标准物质候选物的筛检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候选物的结构鉴定 |
2.3.2 候选物的纯度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3 PAA450K分子质量标准物质的研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仪器校准 |
3.3.2 各因素对PAA450K在溶液中分散状态的影响 |
3.3.3 各因素对PAA450K分子质量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
3.3.4 PAA450K平均分子质量均匀性的研究 |
3.3.5 PAA450K平均分子质量稳定性的研究 |
3.3.6 PAA450K平均分子质量的定值 |
3.3.7 PAA450K的浓度适用范围 |
3.4 本章小结 |
4 PAA1250K分子质量标准物质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仪器校准 |
4.3.2 各因素对PAA1250K在溶液中分散状态的影响 |
4.3.3 各因素对PAA1250K分子质量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
4.3.4 PAA1250K平均分子质量均匀性的研究 |
4.3.5 PAA1250K平均分子质量稳定性的研究 |
4.3.6 PAA1250K平均分子质量的定值 |
4.3.7 PAA1250K的浓度适用范围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MALDI-TOF-MS法测定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论文参考文献)
- [1]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D]. 冯学珍. 广西大学, 2021
- [2]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共聚物膜表面特性[D]. 陈江.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磁性固相萃取的β-内酰胺酶SHV家族特异性质谱检测新方法及其应用[D]. 李乐乐. 青岛大学, 2020(01)
- [4]以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其超两亲分子研究[D]. 蒋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HRP酶引发麻纤维表面RAFT接枝聚合改性[D]. 鲍学铭. 江南大学, 2020(01)
- [6]异淀粉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改性淀粉对其结构和上浆性能的影响[D]. 王丽丽. 江南大学, 2020
- [7]基于聚丙烯酸酯二元醇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研究[D]. 张莹双. 安徽大学, 2020(07)
- [8]RAFT型聚丙烯酸酯分散剂及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合成[D]. 朱玉杰. 天津大学, 2019(06)
- [9]双重敏感型聚合物-藤黄酸共价连接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 宋柯. 辽宁大学, 2019(07)
- [10]聚丙烯酸分子质量标准物质的研制[D]. 田芙蓉.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