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目标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袁洪[1](2021)在《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贺志军[3](2019)在《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增长,各国产业开始向外扩张,即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以及中部崛起战略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推出,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我国国内开始出现产业转移现象,也成为政府和各学者关注的对象。江西省还定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是江西省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是江西省吸引外来产业来赣发展的主要影响原因。江西省地处中部地区联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海西经济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江西省要抓住机遇,积极引进外来产业,更应抓住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实验示范区等重大战略举措,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快速、高效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规范化发展。本文选取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转移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江西省及各地市承接产业转移为切入点,研究主要通过描述性分析、理论与实证、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江西省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文章首先界定产业转移的内涵及发展历史,从江西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尤其是各产业的发展出发,以产业转移理论为基础,分析产业转移与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理论、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等,以此为基础,对江西省的产业转移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分析了江西省目前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以及江西省各地市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同时详细分析江西省以及各地市的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其次,选取2009年-2016年的数据为对象,对江西省产业转移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升级进行面板模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上对江西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江西省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方面对江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抑制作用,说明江西省承接的国内产业基本都是低端产业,技术含量低下的产业,对江西省的发展没有促进作用。最后给出江西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政策建议。
王欢[4](2019)在《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与协同发展》文中认为基于绿色发展与协同发展理念,本文在以往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界定了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等相关概念,理清了绿色发展、协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确定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Topsis模型测算全国30个省市2003年—2017年绿色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引入变异系数度量绿色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并分析原因;在评价现有的协同示范区协同效果的基础上,融入绿色发展与协同发展理念,提出缩小区域间差异的政策建议,推动全国整体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结论如下:1.全国绿色发展总体呈上升态势,从2003年的0.2927上升到2017年的0.3250,且子指标中城市生活改善力水平最高,上涨的幅度也最大,经济增长绿化水平最低,波动幅度最大的是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水平;从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最高,对全国绿色发展水平贡献值对大,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略高于西部地区,拉低整体绿色发展水平,但中、西部地区绿色发展上升幅度较大,与东部地区差异逐渐缩小;从地区层面来看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的绿色发展水平15年间始终排在前三位,而甘肃、贵州、河南等地受到经济背景、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的制约,绿色发展水平落后。2.全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大致呈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降低的特征。从总体上看:2003年—2017年间,全国绿色发展水平地区不平衡程度较高,但从2009年以后逐年递减,差异系数从2003年的0.4224下降到2017年的0.3008;从地区角度来看,东部省份间差异性最大,而中西部省份间差异性较小,其中东部和西部差异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绿化水平空间差异较大,而中部地区差异主要是由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水平差异较大。将绿色发展水平不平衡性归为历史、自然、经济基础、人口、技术等一系列导致差异扩大因素,及政策干预、教育因素等促进差异收敛因素。3.协同发展有利于缓解区域间绿色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协同示范区协同指数进行测算研究得出:长江三角洲协同区所代表的发达地区之间协同的发展质量最好,之间的发展差异性最小且发展水平最高,协同指数最高;京津冀所代表的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之间的协同由于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差距过大,导致协同程度最低,差异性最大;呼包鄂榆代表的发展中地区之间的协同总体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也较小。通过对比协同示范区成功的经验以及发展问题所在,发现提升我国整体绿色发展水平,缩小区域不平衡性,需要以协同理念为方法论的指导。
韦玉琼[5](2017)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浙江制造业中的地位和演化》文中提出以资本与劳动的比值作为判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指标,分析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值构成与吸纳就业人数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仍然在浙江工业结构中占有较大份额;浙江制造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简单扩大再生产的特征;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直在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并在近年改变了纺织业一家独大的不良产业结构。未来的浙江工业发展,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并突出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战略,同时加强农民工培训提升其生产效率。
罗京[6](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产业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陕西关中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发生演变。作为陕西战略重心,关中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对本区域经济,对陕西经济发展更具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关中产业结构演变作深入系统地研究。通过对关中产业结构历史发展进程与当前现状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关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用产业结构理论对陕西经济重心的关中经济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相对于全国其他经济区,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发展速度缓慢,产业竞争优势发挥不足。因此,加快关中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是关中产业竞争力提升,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路径。经历建国之初和改革开放,陕西关中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多改变,以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本文从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关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这两个方面为出发点,阐述关中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的发展,从而为关中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准方向。其次,从关中产业结构的发展进程中,发现关中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再次,本文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分为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以及市场体制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关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要加快关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就必须转化思想注重新兴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协同发展和传统服务业与现代化并重发展,大力发展关中特色文化产业,以期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提升关中产业结构的调整。
刘涛[7](2014)在《产业空间重构与河南省经济非集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以来,中国工业开始在三大地区间重新配置,然而在此过程中,河南省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速差距不断拉大。增速差距按产业分解,河南省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速差距拉大60%源于制造业增速差距,18%源于第三产业增速差距。为了厘清河南省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与中部地区增速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本文对河南省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更长时间的考察。两个令人疑惑的问题浮现出来:一是河南省制造业在2007年之前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都远快于中部地区,2007年之后“突然”与中部地区制造业增速差距不断拉大;二是导致河南第三产业长期滞后的因素是河南省经济活动不向城市集聚,这与新经济地理学所述的在任何空间维度经济活动最大的空间特征都呈现集聚状态,形成了鲜明反差。梳理国内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方面的文献鲜见在省级层面对产业空间重构机制研究的文献,更未见到对一些省份经济活动不向城市集聚研究的文献。但对河南省经济问题的研究,无法绕开上述两个问题。为此本文整理了自1999年以来,全国各省(市)20个二位数制造业数据以及全国28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经定量分析和量化回归研究,本文发现:1.2004年以来,东部地区制造业整体上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重构的态势,但实际发生产业空间重构的省份在2007年之前仅有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2007年之后浙江开始产业空间重构,但其他东部省份则无此现象。在产业空间重构毗邻效应的影响下,中西部地区省份只有在空间上毗邻产业空间重构省(市)的才受此影响,制造业增速加快。远离产业空间重构省(市)的中西部地区省份制造业增速前后并无明显变化;2.河南省制造业主导产业80%属于在省级层面分散布局的产业。这类产业在一个省份发展到一定程度受产业自身空间属性的影响,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有限。上述两个原因共同导致了,在河南省制造业规模远大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的情况下,2007年之后却与中部地区制造业增速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3.河南省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不仅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使河南省在城镇化问题上面临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更复杂的局面。对河南省经济活动未向城市集聚的量化回归分析显示,河南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造成河南经济活动不向城市集聚的主要原因。河南省经济不向城市集聚是受到它产业结构影响,并非是和空间经济理论背离,反而是对小地理空间范围内经济集聚度受产业外部性影响的一个验证。
石秋艳[8](2014)在《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演化的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并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在有关学者对海洋产业结构演化的研究基础之上,运用三轴图分析法,构建了海洋产业结构演进模式图,可直观清晰地看出我国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显示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已实现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化阶段进行分析。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对策。
葛晓巍,叶俊涛[9](2014)在《刘易斯拐点下农民工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化——基于苏、浙、粤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考察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面临刘易斯拐点时,产业结构和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行业,有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单位产值对农民工的吸纳量来看,与制造业相比,第三产业内的贸易餐饮业对农民工的吸纳力较强。在制造业内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有较大的产值比例并有资本密集化倾向,但这种表现为资本增加速度快于劳动力增加速度的倾向并没有改变行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所以在工资上涨的背景下,制造业吸纳农民工的能力依然较强,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吸纳力不降反升。因此,沿海发达地区应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政府部门应该提供更多服务提高农民工生活水平以吸引并留住农民工,企业则应改变单纯投入生产要素的生产方式而转向提高生产率来保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吴争程[10](2012)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非粗放型、低层次的产业.通过产业内部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文章以福建泉州为例,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地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直接过渡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是要走劳动与知识结合的道路,从而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
二、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目标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目标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转移的国外研究 |
1.2.2 产业转移的国内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产业转移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转移 |
2.1.2 产业承接 |
2.1.3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及影响机制 |
2.2.1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 |
2.2.2 产业转移与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业转移与梯度理论 |
2.2.4 “中心–外围”理论 |
3 江西省产业转移及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江西省承接外商和国内投资现状分析 |
3.1.1 江西省承接外商投资的概述 |
3.1.2 江西省承接内资的现状概述 |
3.1.3 江西省产业转移资产投资行业现状 |
3.2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2.1 江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2.2 江西省招商引资对产业结构的数据分析 |
3.2.3 江西省与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对比分析 |
3.2.4 江西省各地市产业转移及产业结构现状 |
3.2.5 江西省及各地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 |
4 江西省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说明及处理 |
4.3 数据描述性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3.2 平稳性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个体效应检验 |
4.4.2 固定效应模型及结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江西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建议 |
5.2.1 建立健全相关产业承接体制机制 |
5.2.2 打造品牌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
5.2.3 优化投资环境,改进基础设施 |
5.2.4 增强区域间交流合作 |
5.2.5 产业结构合理化,积极发挥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 |
5.2.6 构建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绿色产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与协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数据来源说明 |
1.4 创新与展望 |
1.4.1 创新点 |
1.4.2 未来展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2.1.1 绿色发展意义及相关理论 |
2.1.2 绿色发展测算研究分析 |
2.1.3 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研究 |
2.2 国内文献研究 |
2.2.1 绿色发展意义及相关理论 |
2.2.2 绿色发展测算研究分析 |
2.2.3 地区发展不平衡性的研究 |
2.2.4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的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绿色发展理论 |
3.2 协同发展理论 |
3.2.1 协同发展理论 |
3.2.2 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 |
3.3 绿色发展、协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
第四章 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算与分析 |
4.1 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4.2 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测算模型 |
4.3 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变动趋势 |
4.3.1 全国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及变动趋势 |
4.3.2 三大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及变动趋势比较分析 |
4.3.3 分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及变动趋势具体分析 |
4.4 地区绿色发展能力主要制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演变及原因 |
5.1 地区绿色发展水空间差异现状 |
5.2 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演变趋势 |
5.2.1 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测度 |
5.2.2 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演变趋势 |
5.3 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轨迹的原因分析 |
5.3.1 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扩大的原因:因果累积效应 |
5.3.2 差异收敛的原因:人心所向、政策干预 |
第六章 区域协同发展评价与宏观机制研究 |
6.1 协同示范区协同程度测算 |
6.1.1 协同示范区 |
6.1.2 协同示范区协同指数的测算 |
6.2 协同示范区发展现状水平分析 |
6.2.1 长江三角洲协同区 |
6.2.2 呼包鄂榆协同发展区 |
6.2.3 京津冀协同区 |
6.3 区域协同发展宏观调控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浙江制造业中的地位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界定及概况 |
(一)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界定及劳动密集产业概况 |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和变化 (表1) |
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度的变化 |
五、总结及建议 |
(一) 总结 |
(二) 建议 |
(6)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产业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概述 |
2.1 关中经济区域的界定 |
2.2 产业与产业结构及其划分标准 |
2.2.1 产业 |
2.2.2 产业结构 |
2.2.3 产业分类的划分标准 |
2.3 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的相关理论 |
3. 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 |
3.1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 |
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关中产业结构的演变的历史进程 |
3.3 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 |
4. 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产业结构演变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产业结构演变中存在的问题 |
4.1.1“就重避轻”是关中产业结构最突出的问题 |
4.1.2 关中三次产业增速分布不协调 |
4.1.3 关中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 |
4.1.4 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还不高,高级化水平不够 |
4.2 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产业结构演变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4.2.1 实施“重工业偏向”发展战略,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
4.2.2 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 |
4.2.3 经济发展水平、利用外资水平、创新水平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
4.2.4 城市化发展水平落后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
5 关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5.1 遵循科学发展观,对关中经济区实行差异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2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优化整合产业资源,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
5.2.1 优化关中地区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集群 |
5.2.2 加速发展新兴产业 |
5.3 以丝绸之路为契机,带动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 |
5.3.1 打造以丝绸之路为品牌的文化产业 |
5.3.2 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5.3.3 明确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的相互作用 |
5.3.4 建设配套的文化旅游设施,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 |
5.4 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强化中心城市功能,调整产业结构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7)产业空间重构与河南省经济非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安排 |
三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产业空间重构理论与文献回顾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产业转移理论与文献回顾 |
(三) 产业转移文献述评 |
二 经济集聚理论与文献回顾 |
(一) 经济集聚理论回顾 |
(二) 经济集聚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
(三) 经济集聚文献评述 |
三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空间重构对中部各省产业增速差距影响 |
一 相关情况说明 |
(一) 产业划分、指标选择、产业空间重构界定 |
(二) 中国制造业近期发展概述 |
二 制造业空间重构规律、影响及原因 |
(一) 四大区域间制造业重构概述 |
(二) 省级层面制造业空间重构规律 |
(三) 产业空间重构中毗邻效应原因 |
三 二位数制造业空间重构分析 |
(一) 二位数制造业空间重构概述 |
(二) 中部六省二位数制造业增速差异分析 |
四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各省经济城市集聚状况考察 |
一 各省经济城市集聚的内涵和衡量指标 |
(一) 经济城市集聚的内涵 |
(二) 衡量指标 |
二 中国各省经济城市集聚现状与历史对比 |
(一) 中国各省经济城市集聚现状 |
(二) 各省经济城市集聚度的历史对比 |
三 河南省城市和县域经济空间结构 |
(一) 河南省各地市经济集聚状况考察 |
(二) 河南省经济活动在县(县级市)集聚状况考察 |
四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非集聚对河南省的影响 |
一 经济非集聚对河南省经济结构的影响 |
(一) 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 |
(二) 河南与全国经济结构的对比分析 |
(三) 经济非集聚对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影响 |
二 经济非集聚对河南省城镇化的影响 |
三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南省经济非集聚的量化回归分析与启示 |
一 定量回归分析 |
(一) 待检验假说 |
(二)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模型设定 |
(三) 回归结果分析 |
二 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七章 结束语 |
一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二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主持课题目录 |
(8)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演化的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分析 |
1.1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演化过程的相关数据 |
1.2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三轴图”分析法 |
1.3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演化过程的阶段性分析 |
2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实施对策 |
2.1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健全相关产业政策 |
2.2 优化产业资源空间布局,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
2.3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 |
2.4 建立与海洋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
(9)刘易斯拐点下农民工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化——基于苏、浙、粤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化 |
( 一) 产业间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及变化 |
( 二) 产业内部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及变化 |
三、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及劳动密集度的变化 |
( 一 ) 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
( 二 ) 农民工进入制造业各行业的结构变化 |
1. 农民工进入制造业各行业的劳动密集度的变化 |
2. 农民工进入行业的产值结构变化 |
四、总结及建议 |
(10)知识经济背景下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主要观点 |
1.1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很长时间内将继续 |
1.2 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 |
2 知识经济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位 |
2.1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夕阳产业, 而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 |
2.2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直接过渡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
3 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之路 |
3.1 泉州知识经济发展情况 |
3.2 泉州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情况 |
3.3 知识经济背景下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建议 |
3.3.1 引导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型劳动密集企业转型 |
3.3.2 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学习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
3.3.3 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深化校企合作 |
四、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目标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 袁洪. 武汉科技大学, 202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 贺志军.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4]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与协同发展[D]. 王欢.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5]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浙江制造业中的地位和演化[J]. 韦玉琼. 现代商业, 2017(36)
- [6]改革开放以来关中产业结构演变研究[D]. 罗京. 西安工程大学, 2015(06)
- [7]产业空间重构与河南省经济非集聚研究[D]. 刘涛. 河南大学, 2014(01)
- [8]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演化的过程研究[J]. 石秋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4(02)
- [9]刘易斯拐点下农民工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化——基于苏、浙、粤的调查[J]. 葛晓巍,叶俊涛. 经济学家, 2014(02)
- [10]知识经济背景下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J]. 吴争程.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