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我校166篇次论文被SCI、ISTP、EI收录(论文文献综述)
郭书剑[1](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黄海群[2](2018)在《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己经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它既受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又受到青年教师群体构成及其内在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青年教师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水平师资的短缺、青年教师己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以及学校转型变革等多种状况,能否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该类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的时代强音下,青年教师发展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为此,笔者力图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选择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维度——科研发展动力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充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论、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以及高校管理理论,而且还可以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队伍,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办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思考方向和现实参考。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以“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叙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构建”为研究路径,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现状、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策略,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构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从结构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借助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理论视角,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因素,为构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托。其二,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建省为例,旨在较为总体地了解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福建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类公立本科高校之间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状况的差别,以进一步探讨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有利因素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三,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史,旨在把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经历及其高校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放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过程中与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相联系而开展相关探析。本部分试图使我们不仅能够去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活世界,还能去关注他们所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乃至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其四,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动力充足与否,其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本部分试图拓宽研究视野,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分析探究影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深层因素。其五,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激发转型变革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既需要外部学术制度、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支撑,又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科研自觉与践行,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地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立交桥式的动力机制。
施凯莉[3](2017)在《引文索引数据库在国内学科排名应用中的合理性研究 ——以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追求一流的学科或科研的卓越是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的新观念,如何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引文索引数据库是学科评价过程中的有效工具,ESI数据库是学科排名的工具,我们一般将ESI前1%的大学和学科视为“一流”。但是,我国对ESI数据库的研究长期以来越过了对ESI数据库的元评价。只有理性地认识ESI数据库,才能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更好地推动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进程。本研究试从引文索引数据库本身的合理性、国内应用的合理性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在理论上,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出发,立足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功能、合理性与局限性,分析了引文索引数据库在我国重点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应用于学科排名的工具性。在实践上,结合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个案研究,针对性地提出我国高校应用引文索引数据库的问题与改进策略。从Y大学“学科办”教师的深度访谈中,我们了解到ESI数据库在技术上依赖于InCites数据库,导致潜力值计算的不精确,以及对合作论文作者贡献度没有区分引起的“被引频次”重复计算等问题。但是从实质合理性出发,应用人员普遍认同ESI数据库的应用能够推动学科建设,而且Y大学材料科学潜力值从未购入ESI数据库之前的0.572提升到了1.106,但是应用人员基于统计的数据分析不仅掩盖了学科结构的不平衡,在现实中还刻意筛选热门学科而回避自己的劣势学科,是有违平均主义的。从Y大学为提升材料科学的学科排名甚至设想从原本的化工学院中划分出一个独立的材料科学学院来看,Y大学已经被限定在ESI学科分类的话语体系中无法自拔了。通过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整体合理性分析与Y大学的个案研究,我们发现,现实中引文索引数据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先分类后排名将论文同质化,将同一期刊上的论文质量同质化、所属学科同质化是与现实情况不符的,也不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2)被引频次将引证关系同质化,即引文索引数据库将文献间的引证关系通过“被引频次”的方式表现出来后,使原本文献间必然的联系在质性上难以区分;(3)科研人员缺位;(4)功能本末倒置;(5)引文失范行为。对此,我们应该发挥科研人员应用引文索引数据库的主体性,相信科研人员的学术理性,并建立引文规范机制,约束国内引文索引数据库应用人员的行为。我们在追求量的累积的道路上距离质的卓越越走越远,我们应该给学科的自由发展留有余地。
任珂[4](2017)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分析 ——基于N学院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既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办学领域的焦点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教学与科研关系上表现出不同的关系模式。本论文以新建本科院校N学院为案例,采用调查研究和制度分析方法研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揭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特殊性,并从制度分析角度对这种特殊性进行解释。对N学院的调查研究发现:(1)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表现为科研论文数量急剧攀升,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科研成果获奖数量稳定增长;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缓慢,教研项目数量总体上微弱递增,教学成果奖则显着递减。(2)学校升本之后,虽然教师们对学校定位以及教学与科研的认识有了一定改变,但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较低,教师的科研内在动力不足。尽管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实践中却存在着大量的二者分离现象——科研并没有促进教学、教学也没有促进科研的开展。(3)学校、院系政策及学科性质差异是影响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全民科研”的制度激励导致“科研至上”,不断挤压着教学的生存空间,逐渐使教学边缘化。(4)N学院“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导向,却导致教师中普遍存在“既轻科研,也轻教学”的思想和行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表现出严重的异化现象。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异化是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科研奖励制度为代表的潜在的学术资本与以职称评审制度等为代表的文化资本共同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完成了学术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且二者有相互强化的功效。“科研至上”的制度理念以及实际带来的学术资本收益远远高于教学。教学制度则没有从最大程度上转换为真正的个人利益,使教学处于“观念上重要,实际上边缘”的境地,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结果被偏置一隅。政府主导的各项评估制度、市场导向的大学排名制度以及关于规范教学和科研行为的禁令性制度,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强制执行与价值规范作用,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权威。内在制度的学术资本化以及外在强激励的学术锦标赛共同塑造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依赖,目的是为了获取学校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并实现资本最大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异化的根源,在于“项目制”的国家治理方式在高等教育治理领域的蔓延。“项目制”是一种对“服从规则”的正面鼓励,遵循事本主义的行为逻辑,新建本科院校希望借助“项目”实现学术资本增殖,获取利益最大化,以获得体制性的身份认同,从而对项目制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与行为实践。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制对科层制的依附则实现了对新建本科院校学术权力的合力控制。新建本科院校在项目制“暗箱操作”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一些反控制行为。其原因在于项目制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地方性知识背景产生了巨大冲突,强化了新建本科院校官僚科层的组织氛围,扭曲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学术性价值取向,也割裂了教学与科研的整体性。解决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异化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一是要把新建本科院校当作育人机构来对待;二是要设计出教学与科研同等回报的成本——收益制度;三是要建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学术制度,将教学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中,建立教师的教学学术培养制度,并积极搭建教学学术的支持机构。此外,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需要在科教融合理念引导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以实现教学与科研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进行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制度创新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把新建本科院校处于边缘地位的教学提升到与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学习共同体”(或“科教共同体”),以削弱项目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黄发来[5](2017)在《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研究 ——基于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调查》文中认为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符合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跨文化、跨国界、跨民族融合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回应者。目前,大部分学者在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时主要围绕发达国家,甚少有人会研究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重要基地,也是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研究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着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不仅可以拓展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而且能促进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好发展。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首先对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接着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对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进行微观层面的调查,从而了解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来看,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追溯到传教士创办的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它是连接中西文化的桥梁。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包括有传教士办学、港人办学和本土办学,其中圣保禄学院是移植了中世纪大学的教育模式,东亚大学是移植英式大学的教育模式。然而,它们都是以办学者意愿的地理传移,并没有真正地为澳门人才培养作出贡献。从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来看,澳门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虽然数量的增长较快,但质量的提升较慢,所以澳门高等教育主要是外延式发展,而非内涵式发展。本文分析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别从四个维度开展研究,即学生流动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并且借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模型分别对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本文发现澳门高等教育学生国际化和师资国际化水平较高,但学生国际化的双边流动相对失衡,院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其次,澳门高等教国际化较为单一,对外依赖性较强;其三,课程国际化在国家层面和院校层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此外,澳门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对落后,不利于其与国际接轨;最后,科研国际化整体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微观层面,本研究选取了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作为案例研究,结合设计访谈和问卷调查。首先,从学生视角方面,调查发现澳门大学的授课语言以英语和粤语为主,而澳门科技大学的授课语言以英语和普通话为主。其次,澳门大学国际化水平较高,而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化水平较低。其三,内地学生对院校国际化水平的满意度高于澳门学生。从教师视角方面,调查发现澳门大学国际化是先天优势和后天培养相结合,而澳门科技大学是先天不足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其次,两所院校都很重视教师的科研成果;其三,两所院校的国际化规划都是实行自上而下的模式。最后,在上述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总结,从而提出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孙艳丽[6](2016)在《学术共同体、国家与市场 ——一个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于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已不容置疑。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议题。在我国,自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之后,科研成果数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高水平的、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偏少,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弱,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阻碍高校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接轨,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因素是什么。这是本研究的问题起点。在科学研究的特征方面,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已经很难通过科学家的单打独斗发现知识、解决问题。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常态,而已有的、有关科研团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建构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设,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做量化分析。较少回归到具体的科研团队中进行质性探究。在研究视角方面,多运用组织学、管理学方面的理论体系对科研团队进行研究,而较少从知识生产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本研究从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以E大学某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负责人的科研团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内容分析、文本分析、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在对已有的、有关知识生产模式的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本研究中的知识生产模式界定为“知识生产的目的与问题来源”、“学术评价模式”、“知识生产的组织结构”三个方面,围绕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对“影响科研团队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E大学某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模式表现出学术共同体、国家和市场共同建构特征。这种共同建构既不同于知识生产的“三重螺旋(Triple Helix)"结构特征,也不同于伯顿·克拉克所说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朝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模式,而是三种不同知识生产模式的组合。但是,三种模式的组合并不是一个均衡的分布,在知识生产的目的方面,团队整体层面,从科研项目的数量方面看,以“基于学科线性逻辑基础上以学理探究为目的”的科学研究项目最多,其次是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研究项目,而国家战略导向下的科学研究项目最少。从科研项目经费方面看,市场导向下的科研项目占比最多,但是,随着年限的增加,这—占比不断降低。在团队成员个人层面,不同的团队成员对各类研究项目的偏好不同。在团队的科研评价方面,“以国家为主导,以学术与市场为辅的多元评价体系”是团队成员所在学校、学院以及团队内部学术评价的价值导向。在这样一种科研模式和评价体系之下,“趋于组织化的社团”成为团队的组织结构特征,很难说其完全失去了社团的特征,但无论是在团队的日常运作中,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组织特征越来越显着也是无可置疑的。当三种基于不同逻辑的知识生产模式集于一体时,我们不能说这种模式就一定不会产生绩效,团队十多年发展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为国家、市场服务方面,团队都做出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如何在现有的成绩基础上追求卓越,做出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我们正视团队知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团队的知识生产存在着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些问题?研究通过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发现:在知识生产的目的与问题来源方面,团队成员偏爱“基于学科线性逻辑基础上以学理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有“好奇”基础上的学理探究的因素,但研究目的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同样存在;而对于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科学研究,由于研究的路径不畅、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国家导向,企业中的员工由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提出问题等因素,最终导致团队成员虽然愿意做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科学研究,但无法很好地实现,国家战略导向下的知识生产又因为学术积累不够、以及某些特殊主义因素的影响,导致年轻的团队成员不敢轻易申请该类项目。在学术评价方面,“以绩效为核心、以国家为主导”具有明显“新管理主义”倾向的“多元评价体系”是团队学术评价中的主要特征。这种评价体系虽然提升了团队的绩效,但同时也对团队成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是由学术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造成的,另一方面越来越泛化的荣誉与奖励体系也加重了成员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团队成员的学术浮躁心态自然而生,而且过重的压力也造成团队人员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人超负荷地工作,越来越优秀,集聚了所有的荣誉与奖励,另一部分人则是“温水煮青蛙”得过且过。同时,评价体系中对国家主导下的评价与奖励体系的重视,还导致科学研究中出现了“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具有组织特征的社团”是团队在组织结构方面的主要特征。无论是在团队负责人及成员的遴选中,还是学术例会、小组讨论会中,团队的运作都表现出以学术为导向,成员间平等、互助的社团特征。但是,在科研分工、团队管理中,“团队中的团队”组织结构、团队成员间的层级化特征、职责明确的管理分工与责任人制度又使团队具有了鲜明的组织特征。但是,组织与社团本应遵循不同的逻辑,当两者融为一体时,冲突便不可避免。团队成员作为社团中的“成员”与作为组织中的“雇员”双重身份而引起的冲突,知识共享与独享的冲突,以及团队成员作为“教学人”与“学术人”之间的冲突是团队运作中面临的主要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团队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团队中的年轻人逐渐成长起来拥有了自己的学术方向之后,团队的走向究竟应该如何,是否要解散团队等,成为团队负责人最大的矛盾与困惑。为了使团队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行高水平的、大型的科研项目研究,团队负责人提出以“文化”与“愿景”化解矛盾的策略。但是,在社会整体的科研制度与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团队负责人所有的努力都只能是解“一时之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团队面临的冲突与矛盾。团队如何在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基础上进行更为卓越的科学研究,研究认为,对于以应用硬科学为学科基础的科研团队而言,三重螺旋结构下的科学研究模式最为理想,但是,这种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多数以不同知识生产模式的组合进行知识生产的团队而言,或许让“学术研究回归学术”,让“学术研究回归市场”是团队在冲突中求得生存的核心与关键。当然,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同,难以准确把握团队知识生产过程。在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难以真正实现与研究对象的“同吃同住”。在研究内容方面,科学研究中的学而优则仕问题、马太效应问题等都没有太多的涉及。这些都有待以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张玮佳[7](2015)在《我国公派出国留学对大学教师学术成果影响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一种趋势。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大学教师出国留学和交流的比例也在不断的扩展。对于高等教育领域来说,正是大学教师的流动,知识才能够跨越国界得到广泛传播,使各种背景的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交流和融合,并且不断促进新的知识诞生。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来说,大量的大学教师出国留学不仅仅从国外带回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了现代化的思想和实验手段,更为最要的是大学教师能够通过留学,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水平,缩小我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因此,对大学教师出国留学有关问题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通过对大学教师出国留学学术成果影响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人力资本投资等理论,而且有利于国家制定更加合理的留学政策,调整各类教师出国人员的人数比例和期限长短,使大学教师出国真正能够发挥促进其学术成果应有的贡献。另外,此研究还能够对大学招聘和培养教师方面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最后,能够使大学教师在对待出国留学问题上的更加理性和成熟。本研究以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以及多学科的研究视角,首先对大学教师出国留学的有关概念、理论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叙述。其次,回顾了大学教师出国留学相关政策和法规,并且总结了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教师整体的发展情况及其特征。随后,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和访谈研究,逐步指出当前大学教师出国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且分析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因素,并提出未来国家、地区和大学对大学教师出国留学问题方面的主要政策调整,以及规划大学教师自身应该做出的努力路径,以便使大学教师出国留学能够真正发挥促进学术成长的贡献。
刘慧[8](2014)在《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地球科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其显着的生存性需求和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作为传统艰苦专业的特殊性,其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逐步降低的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却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的人才吸引不力、培养环节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环节的人才选留困境等。本文在呼吁更具自主性的招生政策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同时,重点聚焦现行的招生和就业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运用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职业兴趣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历史演进、当前现状和职业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探索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和教育体制,一方面帮助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及早和有效开展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科发展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困境提供数据和信息,以期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和现实,为学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本研究以地球科学领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职业规划理论为研究理论框架,以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演变作为研究背景,客观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1、当前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知和认可度不高的历史性根源是什么,该如何客观理解?2、当前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体现如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寻求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阐述学科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以问卷调查分析的量化研究探索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对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和当代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规律和价值观要素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的历史角度的理解和现实角度的质性、量化分析,都旨在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专业特色和意义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学科发展的需要角度阐述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从地质学专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科内涵的演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学科发展对于人才综合技能、全局眼光、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对应这样的需求,阐述当前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科研思维和质量、理论创新和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与开发、人才质量、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差距。学科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本文就此提出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促进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30届校友毕业去向为数据支撑,分析建国以来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分布及变化规律、职业价值观呈现,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本专业就业以及在基础科研方向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基于典型人物访谈阐述地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从中获得“名人效应”对于专业兴趣引领的积极作用、应用地质学前景和地质学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启示。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地球科学专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堪忧,职业规划进展较为滞后,职业价值观呈务实和自我倾向,大学生专业认识、择业要素、职业期待、价值体现等诸多职业规划要素与学生个人属性呈显着相关性;第五章通过深入的学生访谈,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方式、成长环境、职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提升地球科学专业的本专业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工作,社会实践的缺失成为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的重要因素,揭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固化,需要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念。第六章在文献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量化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科普创作来弘扬地学文化;通过新生导学、名师引领来提升专业兴趣;探索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完善地学领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为蓝本,提出地球科学专业的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用于开展更符合国情和贴近时代的职业规划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两个方面阐述本次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意义。
高慧[9](2014)在《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校科技产出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不仅决定着高校的地位和声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在促进高校科技发展过程中,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无疑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作为高校为组织、支持和管理其科技活动以获取外部资源、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等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尽管在促进高校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的强势冲击,以及后学院科学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对高校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提出的挑战,高校科技管理政策越来越不能够适应当今高校科技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优化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基本策略。基于对目前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现状的分析,本文以政府、市场和高校三个权利主体在科技管理政策中的利益博弈关系为分析视角,综合运用资源依赖理论、科学经济学理论和后学院科学理论,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发展逻辑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在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优化策略。对于丰富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理论,指导高校科技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内涵与功能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高校科技组织管理政策、高校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高校科技成果奖励政策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结构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研究框架。其次,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演变逻辑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是政府、市场与高校在历时性上的博弈互动和在共时性上的协调妥洽的发展统一的过程。第三,对政府、市场和高校三个权利主体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形成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市场、高校的博弈行为及其博弈关系。第四,选择“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省属本科院校三所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科技管理政策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特征。第五,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的评价指标,运用实证方法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发现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优化的若干策略。本文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框架。二是提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发展逻辑是政府、市场和高校在历时性上的博弈互动,在共时性上的协调妥洽的理论观点。三是构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的证据理论模型。
宋云[10](2013)在《华北科技学院10年来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情况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华北科技学院年鉴》提供的原始数据为依据,对华北科技学院10年的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反映出学校科研学术水平,并针对统计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今年我校166篇次论文被SCI、ISTP、EI收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我校166篇次论文被SCI、ISTP、EI收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2)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解析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
一、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
二、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 |
三、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激发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发展 |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
一、新制度主义流派概述 |
二、关于制度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关系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行为策略的选择 |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策略的选择 |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 |
三、调查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一、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选择与规划 |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
三、高校科研环境 |
四、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 |
五、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 |
六、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 |
七、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 |
八、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 |
九、青年教师的科研形式 |
十、青年教师对学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评价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解读 |
一、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的总体状况 |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种类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比较 |
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优势与劣势 |
第四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之旅——叙事研究的视角 |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设计 |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 |
二、研究者角色及研究取向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压力与困惑 |
一、大学求学中的学术经历:艰辛与收获 |
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
三、学术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制度变革中的供给与需求 |
一、学校招聘自主权的有限性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 |
二、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师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组织目标实现度与教师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
四、师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量化与教师创造性发挥之间的矛盾 |
五、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青年教师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
六、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
第五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学术工作管理政策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影响 |
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
二、产学研合作政策 |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
第二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组织与制度对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
一、狭隘学术观的制约 |
二、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的趋同 |
三、学术管理制度行政化的强势 |
第三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能力对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
一、青年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
二、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亟需提高 |
第六章 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机制 |
第一节 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引导与保障 |
一、真正落实好高等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省级与市级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 |
三、依法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
第二节 高校层面:组织支持和制度激励的双驱动 |
一、定位多维学术观,是拓宽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方向标 |
二、释放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是提升青年教师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源 |
三、发挥制度效能,是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助推器 |
第三节 个体层面: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
一、科学谋划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
二、自觉遵循师德规范、提升师德境界 |
三、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助力科研发展 |
结语 |
附录 |
附录Ⅰ 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调查问卷 |
附录Ⅱ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引文索引数据库在国内学科排名应用中的合理性研究 ——以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学科排名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深度访谈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 |
一、引文索引与引文索引数据库 |
二、ESI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
三、学科排名 |
第二节 理论基础: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 |
一、马克斯·韦伯及其着作 |
二、马克斯·韦伯理论的主线:合理性 |
三、合理性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二章 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 |
第一节 引文索引数据库功能与特征 |
一、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功能 |
二、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合理性 |
三、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应用概述 |
一、国外引文索引数据库及应用 |
二、国内引文索引数据库及应用 |
第三节 作为学科排名工具的引文索引数据库 |
一、引文索引数据库是学科排名的工具 |
二、在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推动下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应用 |
第三章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应用于学科排名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基本情况 |
一、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部门与职责 |
二、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进行学科动态分析 |
三、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进行潜势学科分析 |
第二节 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与组织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合理性分析 |
一、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形式合理性分析 |
二、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实质合理性分析 |
第四章 引文索引数据库应用于学科排名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
第一节 引文索引数据库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先分类后排名将论文同质优 |
二、被引频次将引证关系同质化 |
第二节 引文索引数据库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
一、应用主体以政策制定者为主,科研人员缺位 |
二、应用中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功能本末倒置 |
三、应用中与利益挂钩,导致引文失范行为 |
第三节 引文索引数据库应用于学科排名的改进策略 |
一、发挥科研人员应用引文索引数据库的主体性 |
二、建立引文规范机制 |
三、给学科的自由发展留有余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分析 ——基于N学院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应然关系 |
2.1 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分类系统中的定位 |
2.2 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应围绕应用性特点来开展 |
2.3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应统一于教学学术 |
3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对N学院的调查研究 |
3.1 N学院的发展现状 |
3.2 N学院科研工作的主要成效 |
3.3 N学院教学工作的主要成效 |
3.4 对N学院教学和科研关系的调查分析 |
3.5 对N学院部分教师及管理者的访谈 |
3.6 对N学院进行调查及访谈的结论 |
4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内在制度分析 |
4.1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内在制度及其构成 |
4.2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正式制度(学术资本)与利益认同机制 |
4.3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非正式制度(学术习性)与价值认同机制 |
4.4 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依赖——学术资本化的制度逻辑 |
5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外在制度分析 |
5.1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外在制度及其构成 |
5.2 N学院的各项评估制度 |
5.3 大学排名制度对N学院的影响 |
5.4 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制度依赖——学术锦标赛的制度逻辑 |
6 项目制下新建本科院校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 |
6.1 项目制:从国家治理方式延伸到高等教育治理领域 |
6.2 项目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实践逻辑 |
6.3 项目制给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及科研带来的影响 |
7 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及制度变革 |
7.1 把新建本科院校当作育人组织来对待 |
7.2 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变革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附录Ⅱ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Ⅲ-1 访谈提纲(教师类) |
附录Ⅲ-2 访谈提纲(管理类) |
附录Ⅳ N学院科研奖励政策的核心条款 |
附录Ⅴ N学院权威学术期刊目录 |
附录Ⅵ N学院教学奖励相关文件 |
附录Ⅶ N学院绩效津贴实施方案中的工作量标准 |
附录Ⅷ H省省管高校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指标 |
附录Ⅸ H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
(5)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研究 ——基于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澳门高等教育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国内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研究 |
三、关于国外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研究 |
第二节 国(境)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澳门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特色的研究 |
二、关于澳门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简·奈特国际化策略循环图 |
二、范戴克和梅耶尔的国际化策略模型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
二、研究创新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16世纪至21世纪) |
第一节 传教士办学的澳门圣保禄学院 |
一、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的发源地 |
二、澳门圣保禄学院的国际化 |
第二节 华人办学的岭南教育和东亚大学 |
一、过眼烟云的岭南教育: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和内地解放 |
二、英式主流色彩的东亚大学 |
第三节 本土办学的多元化特色 |
一、大学与理工学院的双轨制 |
二、葡萄牙与澳门合作办学 |
三、澳门高等教育走上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学生流动国际化 |
一、世界各地学生流动国际化的概况 |
二、澳门高等教育学生国际化的现状 |
三、澳门高等教育双边学生流动的相对失衡 |
第二节 师资队伍国际化的研究 |
一、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的内涵 |
二、澳门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国际化的现状 |
三、澳门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课程国际化的研究 |
一、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内涵 |
二、澳门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概况 |
三、澳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
第四节 科研国际化的研究 |
一、科研国际化的内涵 |
二、澳门高校科研国际化的概况 |
第五节 利用SWOT工具分析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 |
一、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势 |
二、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劣势 |
三、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会 |
四、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威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澳门大学和澳科大国际化的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视角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问卷实施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取样 |
第二节 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化的调查分析 |
一、学生对国际化的认识程度 |
二、学生对院校国际化发展的评价 |
三、澳门大学学生对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的了解 |
四、澳门科技大学学生对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的了解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化的访谈分析:教师视角 |
第一节 访谈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院校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
一、国际化意识 |
二、国际化承诺 |
三、国际化规划 |
四、国际化实际运作 |
五、国际化评价 |
六、国际化强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调查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学术共同体、国家与市场 ——一个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团队”与“科研团队”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团队”与“科研团队”的概念界定 |
二、科研团队及影响科研团队进行卓越科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关于知识生产模式的理论体系及本研究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什么是知识 |
第二节 知识生产模式的类型及其特征 |
一、纯粹的科学研究与知识生产 |
二、国家战略导向下的线性知识生产模式 |
三、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知识生产 |
四、“三螺旋”结构下的知识生产模式 |
五、本研究中对知识生产模式的界定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设计 |
一、具体的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团队知识生产的目的与问题来源 |
第一节 团队成立时知识生产的目标 |
一、作为重点建设学科的化工过程机械学科 |
二、学理探究、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 |
第二节 团队实际运作中的知识生产目的与问题来源 |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二、不同目的导向下的知识生产模式组合 |
三、不同知识生产模式在数量与经费方面的表现 |
第三节 团队成员对不同目的导向下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偏好 |
一、对“基于学科线性逻辑”的科学研究的偏好 |
二、因人而异的市场化知识生产 |
三、国家战略导向下的知识生产 |
第四节 影响团队成员知识生产目的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
一、对“基于学科线性逻辑”的科学研究偏好的原因 |
二、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知识生产的动机与研究障碍分析 |
三、影响团队成员申请国家战略导向下科研项目的因素 |
第四章 团队的学术评价体系 |
第一节 学校、学院以及团队内部的学术评价体系及其价值导向 |
一、对“单一”和“多元”学术评价的界定 |
二、学校层面的学术评价 |
三、学院层面的学术评价 |
四、团队内部的学术评价 |
五、学术评价体系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学术评价体系的价值导向在制度层面的表现 |
一、学术职业内部逻辑主导的制度体系 |
二、行政力量参与或主导的学术奖励制度体系 |
三、市场参与下的学术评价制度体系的缺失 |
第三节 学术评价体系对团队知识生产的影响 |
一、团队绩效 |
二、团队成员的压力 |
三、学术评价体系对团队知识生产的影响 |
第五章 团队的组织结构与运作 |
第一节 团队负责人的确立与团队成员选择 |
一、团队负责人的遴选 |
二、团队成员选择 |
第二节 不同场景中团队成员的角色扮演 |
一、团队中的团队——研究小组中团队成员的角色扮演 |
二、学术例会中团队成员的角色扮演 |
三、学术年会中团队成员的角色扮演 |
四、周五午餐会中团队成员的角色扮演 |
五、角色扮演背后的秩序体系——具有组织特征的社团 |
第三节 团队的冲突与愿景 |
一、团队冲突的表现 |
二、团队负责人的矛盾与困惑 |
三、以“愿景”和“文化”化解“矛盾”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不同知识生产模式的组合 |
二、徘徊于学术共同体、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知识生产模式带来的问题与冲突 |
三、如何在冲突中追求卓越 |
四、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公派出国留学对大学教师学术成果影响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大学教师频繁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 |
1.1.2 大学教师出国留学存在问题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局限性 |
1.6.1 创新点 |
1.6.2 局限性 |
第二章 我国大学教师出国留学概述 |
2.1 我国大学教公派出国留学相关政策 |
2.1.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 |
2.1.2 改革开放时期至今 |
2.2 我国大学教师出国留学发展规模 |
2.2.1 1954--1960 年各种类别公派出国留学人员 |
2.2.2 1978--1985 年各种类别公派出国留学人员 |
2.2.3 1986--2015 年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与公派留学回国人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证调查 |
3.1 统计调查 |
3.1.1 统计调查的目的 |
3.1.2 统计调查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
3.1.3 调查结果 |
3.2 访谈调查 |
3.2.1 访谈调查情况概述 |
3.2.2 访谈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有出国留学政策存在问题 |
4.1 国家层面 |
4.1.1 国家公派留学以短期访学为主 |
4.1.2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对出国次数限制 |
4.1.3 国家公派留学重点集中于“重点”学科带来的的“非均衡”效应 |
4.2 大学层面 |
4.2.1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名额有限,不能满足多数大师教师的需求 |
4.2.2 大学教师学术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3 跨学科科研组织建设的不足 |
4.3 个人层面 |
4.3.1 大学教师在选择留学国家和留学单位方面的盲目性 |
4.3.2 公派出国留学大学教师“文化冲击”与归国后“逆向文化冲击” |
4.3.3 公派出国留学大学教师中的“中国社区”现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出国留学政策的建议 |
5.1 国家层面 |
5.1.1 强化公派出国留学工作导向性,提高层次性 |
5.1.2 调整国家公派留学的重点学科过于“重点”倾向 |
5.1.3 建立公派留学培训机制 |
5.1.4 建立大学教师留学跟踪培养机制 |
5.2 大学层面 |
5.2.1 制定出国留学总体规划 |
5.2.2 争取更多的大学教师出国留学名额,扩大出国留学形式。 |
5.2.3 改革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促进大学教师学术成果提高 |
5.2.4 跨学科科研组织的建设 |
5.3 个人层面 |
5.3.1 端正出国目的,培养和提高思想素养 |
5.3.2 大学教师完善出国计划,慎重选择出国国家和学校 |
5.3.3 形成创新性学习思维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注释 |
附录 1.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背景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
二、国内职业生涯教育及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力求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
一、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
二、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内涵发展历程 |
三、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战略地位 |
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现状 |
五、学科发展需求对于地学人才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演变---基于数据统计和典型生涯人物访谈的研究 |
第一节 地球科学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
第三节 建国后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就业价值观的演变 |
一、建国初期:一元化的传统职业价值观 |
(一) 建国初期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士W院士 |
二、改革开放后:务实求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 |
(一) 改革开放后的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教授 |
三、新世纪以来:个体幸福最大化的后现代价值观 |
(一) 后现代价值观体现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地质学家、自由职业者B先生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和启示 |
一、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分析 |
二、典型人物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 名人效应在专业兴趣引领中的作用 |
(二) 应用地质学的职业前景 |
(三) 地质学领域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 |
(四) 地球科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工作设计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
三、职业期待 |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
五、农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各要素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综合性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堪忧 |
二、职业规划进展不尽如人意 |
三、职业价值观呈现自我倾向和务实趋势 |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素随个人属性呈现差异性 |
第五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案访谈 |
一、A同学 立志科研,取法乎上 |
二、B同学 心系小家,胸怀大家 |
三、C同学 酷爱文学,取道地学 |
四、D同学 步步紧扣,精心规划 |
五、E同学 日行三省,孜孜以求 |
六、F校友 勇于挑战,敢于担当 |
七、X&Y校友 比翼双飞,各司其职 |
第二节 个案分析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专业的内在吸引构成职业选择的根本动力 |
二、社会实践缺乏成为职业规划滞后的广泛因素 |
三、中美比较视角的启示 |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 |
第六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及教育机制探索 |
第一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特点(实证总结) |
第二节 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
一、弘扬地学文化 |
二、专业兴趣培养 |
三、行业就业政策的鼓与呼 |
第三节 地球科学领域的霍兰德职业世界探索模式 |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角度的职业世界探索分析 |
二、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
二、价值追求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
三、职业市场均衡发展有赖于职业价值观教育 |
四、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
第五节 构建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
一、确保组织机构人力保障 |
二、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
三、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
四、全员参与职业规划教育 |
五、全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
六、建立就业实习评估机制 |
七、关注特殊人群职业辅导 |
第六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意义 |
一、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和紧迫需求 |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近30年校友职业分布 |
附录4 图表目录 |
致谢 |
(9)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 |
1.2.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校科技管理研究 |
1.3.2 政策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1.3.3 科技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内涵、功能及理论基础 |
2.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内涵 |
2.1.1 科技政策及其分类 |
2.1.2 科技管理政策与高校科技管理政策 |
2.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分类和功能 |
2.2.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分类 |
2.2.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功能 |
2.3 理论基础 |
2.3.1 资源依赖理论 |
2.3.2 科学经济学理论 |
2.3.3 后学院科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历史发展逻辑 |
3.1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历史发展 |
3.1.1 碎片化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时期(1949-1977) |
3.1.2 政府主导下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恢复时期(1978-1985 ) |
3.1.3 政府与市场共同影响下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时期(1985-1998) |
3.1.4 政府、市场与高校共同影响下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时期(1999 年至今) |
3.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发展逻辑:政府、市场与高校“三维关系” |
3.2.1 政府、市场与高校:历时性的博弈互动 |
3.2.2 政府、市场与高校:共时性的协调妥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市场和高校与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形成 |
4.1 三角模型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
4.1.1 三角模型理论 |
4.1.2 三角模型理论的发展 |
4.1.3 三角模型理论与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研究 |
4.2 政府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作用机制 |
4.2.1 政府影响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方式 |
4.2.2 确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制定的基准 |
4.2.3 引导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方向 |
4.3 市场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影响 |
4.3.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市场影响 |
4.3.2 市场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产生影响的途径 |
4.4 高校制定科技管理政策的自身基础 |
4.4.1 高校办学定位决定科技管理政策的走向 |
4.4.2 高校科技实力决定科技管理政策目标 |
4.4.3 高校的学术性决定科技管理政策价值取向 |
4.5 政府、市场与高校的博弈机制 |
4.5.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中的价值取向:博弈中的矛盾性 |
4.5.2 政府、市场与高校的博弈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案例研究:基于不同高校政策文本的分析 |
5.1 案例院校选择与分析框架 |
5.1.1 中国高等院校的分类分层 |
5.1.2 选择案例高校的原则 |
5.1.3 三所院校的代表性和概况 |
5.1.4 分析框架的解释 |
5.2 A 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学术主导型 |
5.2.1 A 大学的科技组织管理政策 |
5.2.2 A 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
5.2.3 A 大学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
5.2.4 A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5.3 B 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学术与市场杂糅型 |
5.3.1 B 大学的科技组织管理政策 |
5.3.2 B 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
5.3.3 B 大学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
5.3.4 B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5.4 C 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市场主导型 |
5.4.1 C大学的科技组织管理政策 |
5.4.2 C 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
5.4.3 C 大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政策 |
5.4.4 C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5.5 比较与结论 |
5.5.1 政府科技政策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发挥决定性作用 |
5.5.2 不同层次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具有相似性 |
5.5.3 院校办学定位决定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价值取向 |
5.5.4 教学型高校的科技管理政策以研究型高校为目标 |
5.5.5 学术主导型科技管理政策对大学声望的影响较大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 |
6.1 基于证据理论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 |
6.1.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
6.1.2 基于证据理论的评价原理和过程 |
6.2 建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6.3 基于证据理论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实证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后学院科学时代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优化 |
7.1 后学院科学时代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主要问题 |
7.1.1 高校对资源的依赖使科技管理政策越来越强调“服务” |
7.1.2 科学的经济功能使高校科技管理政策趋向于强调“价值回报” |
7.1.3 学术资本主义使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强化了“货币激励” |
7.1.4 后学院科学时代自由独立之研究成为政府与市场的“附庸” |
7.2 后学院科学时代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中的若干矛盾 |
7.2.1 科技组织的科层化结构与扁平化结构的矛盾 |
7.2.2 科技项目“硬”经费过多与“软”经费过少的矛盾 |
7.2.3 科技成果奖励的金本位与学术本位的矛盾 |
7.2.4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与市场的矛盾 |
7.3 后学院科学时代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优化策略 |
7.3.1 以学术为中心,政府与市场为资源两翼 |
7.3.2 处理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几对关系 |
7.3.3 形成三阶段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估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10)华北科技学院10年来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情况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及收录情况分析 |
1.1 SCI收录情况 |
1.2 EI收录情况 |
1.3 ISTP收录情况 |
2 三大收录情况分析及学科分布情况 |
2.1 三大收录分析 |
2.2 学科分布情况 |
3 学校整体实力和教师水平分析 |
3.1 高质量的论文数量较少 |
3.2 会议收录的论文数量较多 |
3.3 必须重视科研团队的培养 |
4 结论 |
四、今年我校166篇次论文被SCI、ISTP、EI收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D]. 黄海群. 厦门大学, 2018(06)
- [3]引文索引数据库在国内学科排名应用中的合理性研究 ——以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为例[D]. 施凯莉. 扬州大学, 2017(02)
- [4]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分析 ——基于N学院的案例研究[D]. 任珂.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5]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研究 ——基于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调查[D]. 黄发来. 厦门大学, 2017(07)
- [6]学术共同体、国家与市场 ——一个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D]. 孙艳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我国公派出国留学对大学教师学术成果影响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张玮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8]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D]. 刘慧. 南京大学, 2014(05)
- [9]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D]. 高慧.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10]华北科技学院10年来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情况统计分析[J]. 宋云.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