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屈原在自然景物描写上对《诗经》的继承和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邹广胜[1](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郭浩健[2](2021)在《半山体和诚斋体诗歌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安石和杨万里都是各自时代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的诗歌分别代表了北宋和南宋诗歌风格、审美趣味的嬗变和创新,代表着宋代诗坛求新求变,自成一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半山体和诚斋体诗歌为研究对象,针对以往学术界集中于对二者的个案研究,立足于二者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运用比较分析法,以期对二者诗歌的整体风貌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由引言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为三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半山体与诚斋体诗歌内容之比较。本章以写景咏物诗、咏史怀古诗、社会政治诗、诙谐理趣诗、佛理禅思诗五种题材为研究对象,从诗歌的思想内容、诗人的创作心态、思想感情等方面入手,对半山体和诚斋体诗歌有一个全方位的深入了解。第二章,半山体和诚斋体艺术特色之比较。二者在语言特色和诗歌韵味方面有着共通之处,都主张感悟起兴,有感而发,以自然和生活入诗,同时二者的艺术风格又存在和而不同的一面,在审美趣味、修辞手法、诗艺雕琢上表现出各自的创作个性。第三章,半山体和诚斋体诗学渊源之探析。二者共同的诗学渊源主要有二:《诗经》与唐音。在继承《诗经》遗风方面,半山体将其政治讽谏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诚斋诗则侧重于学习其委婉曲折的表达技巧和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在向唐音复归方面,本文将重点探讨二者向杜甫、白居易两位唐代诗人的师法,通过二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侧重点加深对其诗歌创作的了解。
杨海洋[3](2020)在《唐五代山水田园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水田园是中国传统文学的表现内容之一,通过对清新自然山水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热爱向往之情,整体上呈现出清新明快的风格特征。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众多描写山水田园的词作,成为山水田园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对山水田园文学在词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笔者统计,在唐五代时期一共约有200首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词作,这些作品属于山水田园词的早期形态,本文将分为四章来论述山水田园词在唐五代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第一章主要论述山水田园题材的发展以及在词中的初期表现形式,山水和田园一直是中国文学中重要表现内容之一,在魏晋时期山水和田园由于精神旨趣的一致开始融合,之后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流派。在唐代《教坊曲》中就存在描写自然和生活的曲牌名,其中就蕴含着山水田园词的早期形态。第二章主要论述敦煌曲中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作品,作者用自已真挚的情感赞美自然山水和欢愉的日常生活;此外敦煌曲中也存在描写隐居生活之作,这些作品颇具文人闲雅情调,对山水田园词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章是分析中唐以后山水田园词的发展情况,中唐时期文人开始主动效仿民间曲调,创作一些描写山水风光和风俗人情之作,在词中展现文人情调;晚唐五代时期词人也创作一些描绘南方山水风景之作,而且还在词中开创性地描写乡村生活图景,将山水田园词发展推向高潮,对后代产生重要影响。第四章会对比分析唐五代时期的作品与宋代山水田园词的异同,宋代的山水田园词和唐五代时期相比在创作内容和整体风格上都极为相似,而且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笔者从基本内容、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怀三个方面来论述。
陈广通[4](2020)在《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风景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在艺术生成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五四”是一个从古到今的转变过渡时代,作家们接受着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却又都保有着传统文艺不绝如缕的气息。文学中的风景也就在继承传统的表现形态下接受着现代观念的改造与重铸,这种改造与重铸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其中会包含有新的时代信息,新的呈现技巧,以此形成对于传统的承续和突破。文章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手段:风景中的时代信息》。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时代风潮的冲击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经过有意识地倡导,其中所包含的时代信息比古代更为丰富、浓厚,但是与前代不同的是,风景描写在反映时代潮流方面的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风景的运用是一种手段,它承载着时代风云的变幻。我们将从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里看到风景里的新文化运动催生出的主体确认,从第二个十年里看到风景对于工农“起义”方兴时期政治革命向往的助推,从第三个十年里看到异敌铁蹄践踏下风景凝聚出的民族精神守望,而且随着思想、政治、战争文化环境的发展,这些方面一直延伸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文学历史发展中。第二章《目的:风景中的隐逸心态》。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不可能不对个人心理产生影响。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们面对动荡不定的社会风波,一些人选择的是“随波逐流”,另一些人选择的是解甲归田。后者不把对于风景的描绘作为鼓吹个性解放和政治革命理想的象征手段,对于他们来说回归自然本身就是目的,他们的隐逸不仅有对于桃花源的向往,更有基于时代风潮下的美学追求、心理真实与现实作为。具体来说,有三种基本类型:倾向于纯粹艺术追求的审美型隐逸、在时代风浪里败退下来的逃避型隐逸以及人生永恒寂寞主题下的哲理型隐逸,三种类型相互交错,代表者分别是京派作家废名、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和后期浪漫派小说家徐訏。他们的隐逸精神表达都与风景有关,从不同方面看,他们无意将风景作为外在社会形势的影射,而是将隐逸自然作为艺术经营的策略,或当作一己内在的精神皈依,它本身成为了一个目的,历史形态往往只以依附的姿态在其中隐现。第三章《无目的的合目的:风景中的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风景描写并不缺少理趣传统,不过多是对于自然世界灵光一现式的“妙悟”,我们很难在其中梳理出一条相对完整的思想系统。“五四”前后,在传统与西方双重作用下,风景中的哲学思考逐渐多了起来,作家们的思考与中国思想传统有一脉相承之处,又与当时西方方兴未艾的现象学、以及稍后出现的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有着暗合之处,这些思索与探求是作家与自然交流时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可称之为“无目的的合目的”。在投入时代主潮或隐入个人世界的时代选择里,一些作家面对现实对于个人的制约和影响,反复思索着世界的本质、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三大哲学上的根本问题。虽然每个作家对这三大问题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综合众多作家的探索,我们可以发现这三方面已经构成了一个连贯的哲学体系。第四章《美学格调的丰富》。以风景催生出的风格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在传统文学中其多表现于诗歌创作,小说方面绝少仅见。或许是西学东渐,或许是对于传统的蓦然回首,新文学在小说中融入了诗歌的创作旨趣。在时代氛围的感召下,风景的描绘迅速扩展到各种文学体裁,其风格样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呈现出多种艺术形态,更加繁盛多样。如早期乡土小说的阴冷、社会剖析派的凋敝、解放区小说的明朗等等。第五章《叙事/抒情结构的建立》。中国古代小说多是情节结构,大部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只是作者信手拈来借以加强叙述的现场感,或者只是作为“赞”来运用。晚清以降,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经历了从情节到景观和心理的发展,但是风景作为结构的意义主要通过气氛烘托、环境营造等背景作用体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情节的陪衬。随着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作家们广览博收,基于更全面深刻表现人生与社会的愿望,将传统小说从“讲故事”转进到写风景与画心理,以至于在无意间改革了小说的叙事结构。大概在1920年代中后期以后,风景呈现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叙述结构的完备手段。这一手段不仅仅限于小说的讲述,也适用于诗歌的抒情。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详尽论说了中国小说从情节结构到心理和背景结构的发展过程,在其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风景究竟是以什么方式进入叙述的?作家们都以什么手段使其成为了结构?成为结构以后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形态?本章将探讨范围设定在1920年代中后期以后(也适当兼顾之前的个别作家),从提领、转捩与总括,“主导动机”和弥散式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刘敏[5](2020)在《论汪曾祺小说的古典韵味》文中研究说明汪曾祺深深根植于传统,自觉继承着中国传统文学的智慧,并出色地将传统资源应用到当AI写作作。本文以汪曾祺上世纪八十代复出之后的小说为重点研究对象,依托中国古今演变研究视角,在形式内容的视野下,就汪曾祺小说的语言修辞、取材谋篇、行文节奏及意境营造等文学形式要素,深入挖掘汪曾祺小说创作取源于古典文学的具体成分。并立足文本细读,阐释汪曾祺对古典文学传统资源的借鉴和现代运用,以及由此形成的创作风格和古典韵味。本文力图将传统与现代、古典文论和现代汉语结合起来,系统论述以汪曾祺为代表的当代作家向中国古典文学中汲取创作资源,并获得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一种当AI写作作方式,即基于现代知识分子独立精神上对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小说在现代精神召唤下焕发出来自传统的迷人的古典色彩,更体现出传统的当代价值。全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汪曾祺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说明,同时论述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及写作价值。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汪曾祺小说语言修辞对古典文学的承续,即取归有光之清淡文笔写浓情,得桐城文派作文之雅洁之趣,承四字句传统以达和谐美感,加入文言字、词以及建设语言的诗性结构,实现着古调与今语的融合,有着古典诗文中的质朴之味,又能在简约中散发幽情;第二章考察汪曾祺小说的取材谋篇和行文节奏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借鉴和现代应用,主要从取材世俗化承续晚明小品传统和行文节奏浸染桐城派“文气”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从意境角度考察汪曾祺小说对古典诗词传统的借鉴和吸收,体现为“诗骚”传统的复归,境外之意的渗透以及“和”的审美理想的显现。汪曾祺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将古典诗歌的传统因子引入当下,使其小说在古典气息的浸润下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第四章探流溯源,从汪曾祺的文化选择入手,考察他向传统复归的文化选择和“打通与融合”的文学观,并结合汪曾祺的教育背景和传统文学素养对他整个文学活动动因作出诠释和评价。结语部分以汪曾祺为个案探寻古典文学的传统血脉和精神渊源在当下的延续,用古今贯通的眼光来考察汪曾祺小说创作对古典传统因子的衍化与更新,进而为当代作家引古典文学资源入当AI写作作,提供借鉴和启发,同时更为当代学人如何借助古典文学唤回文化自信,又如何吸取传统资源提升当代文学审美品格等一系列问题带来思考。
张珊[6](2020)在《《文选》“二谢”作品研究》文中认为谢灵运和谢朓作为谢氏家族中文学成就较为突出者,在南朝诗坛具有广泛影响力,对后世亦产生不可估量的文学影响。在《昭明文选》中,谢灵运共有40首诗入选,谢朓则有21首诗、2篇文被萧统选录。在游览、行旅类诗歌中,谢灵运入选数量均位居首位,在杂诗、行旅类诗歌中,谢朓入选数量位居其次,可见在萧统眼中,他们均可视为此类诗的代表诗人。二人被选录的作品,或由于思想内容,或由于艺术形式,符合萧统的思想志趣及选录标准。因此结合萧统的文学偏好和《文选》中选录的作品,探讨他的文学观念、审美标准及政治意图更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本文从谢氏家族的文化熏陶、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二谢”的政治遭际,探讨他们思想意趣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深化对二人作品的了解、对萧统选录标准的把握。结合《文选》在唐代的传播,探析《文选》中二人作品在唐代的接受,深入挖掘其人、其作的审美特征及文化价值。本文绪论对“二谢”研究现状作出梳理,并将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具体分析二人入选的诗歌类型,《文选》的诗歌共24类,谢灵运以10类居于榜首,谢朓则以8类的数量位列其次,在入选数量上,二人分列第二、五位,可见萧统对他们作品的推崇。根据萧统在《文选》中的诗歌分类,每一节对二人入选的每种类型诗歌的发展渊源作出梳理,对诗歌内容等作出分析,在与未入选作品的对比中总结入选作品的共同特征。第二章通过对入选作品的内容情感、艺术形式归纳,探究它们在语言清丽、艺术浑融、情景并茂等方面的精妙。这些作品不仅精于锤炼、善于用典、巧用拟人等手法,而且写景角度多变,呈现出自然山水的清新风貌。在求同存异原则的指导下,对他们意象、观察角度、情景交融程度等方面的不同细加分析,展现二人独特的艺术风貌。第三章对谢朓入选的《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齐敬皇后哀策文》两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的特征分析,并梳理笺文和哀策文的流变,以期对文体内涵作出阐释。第四章由“二谢”入选作品的共同特征,探究萧统的选录标准,并结合他本人思想志趣,细化、深化对这一标准的认识。谢灵运、谢朓的作品虽然类型不一,但都具有思想雅正,抒发真情实感,艺术形式华美,典故质实丰富等方面的特点,与萧统《文选序》《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陶渊明集序》等文中提出的观点较为一致,表现出他文学实践与思想的谐和。结合《文选》与《诗品》对二人评价的异同,又可参视萧统、钟嵘等人的文学互动及文学演变规律。第五章通过《文选》在唐代的独特地位,探析“二谢”入选作品在唐代的接受情况。王维、李白、大历诗人等都表现出对其人其诗的不同程度接受,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可见《文选》对二人作品的经典化。本文将“二谢”作品研究与《文选》结合,从《文选》选录的二人作品入手,深入探析共同的思想特征及艺术特色,并对选录标准作出分析,结合在唐代的接受情况,探讨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崇高地位以及《文选》对作品的经典化。
邱丹[7](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指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孙玉霞[8](2020)在《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文中研究指明陶渊明的诗文及其生活态度一直受人们的崇尚和追求。人们欣赏他任真自然的处事方式,崇尚他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模拟他亲自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吟咏他自然平淡的田园诗歌,这一切源于他自身独具特色的思想观念。本文则以陈寅恪的“新自然说”为阐发基点,论述其具有“新自然”特征的人生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自然”美学思想,通过陶渊明人生的生活实践与诗文的艺术实践,探析其美学思想的深层内涵与艺术表现,并着重挖掘其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文章整体从四大部分对其美学思想作论述。第一章阐释了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从中分析出其“新自然”的人生观念。该章首先将陶渊明置于魏晋南北朝的特殊时代背景中,阐释其时代特殊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以陈寅恪的“新自然说”为理论基点,结合陶渊明对自身家族传统和儒道玄思想文化的汲取,论述其独具特色的“新自然”人生观念的形成。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背景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内涵。该章在第一章“新自然”的人生观理论基础上,从陶渊明诗文中所提到的三处“自然”入手,从中分析阐释其“自然”所蕴含的“真”、“自由”与“顺然运化”的独特美学思想内涵,以此论述其“自然”美学思想之“新”。其中对三者的内在意蕴作了细致的辨别,即以“本真”与“率真”、“贵身”与“超脱”和“顺其自然”来辨析三者内蕴的独特性,并且分别以“求而不贪”的仕隐观、“旷达淡泊”的名利观和“委运任化”的生命观为表现,对三者的内蕴作具体实践的阐释。第三章则是在第二章独特的“自然”美学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文的艺术表现上探析其美学思想的独特外化表现。该章承接其“真”、“自由”、“顺然运化”的美学思想内涵,从“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和“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三部分阐释了其美学思想的诗文艺术表现。对于“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的美学表现来说,主要从“示己志”的创作目的、“虚静”与“娱悦”的创作态度和“无意为文”的创作追求对其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进而通过对“质而实绮”的语言运用、“自然而然”的文法构思和“静穆冲和”的风格创设来论述其“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最后通过对其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象从创设到表现的探析,阐释其诗文对其美学思想的具象表达与运用,该部分则主要从审美意象的过程创构之“真”、审美意象的具象表现之“自由”,以及“得意忘象”的审美意象之追求来论述其“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特征。第四章则是针对陶渊明美学思想内涵和其艺术表现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与评价。该章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后世历朝历代的评价来解读其历史演变及其意义,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阐释陶渊明美学思想历久弥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部分以批评的视角正视其美学思想的局限之处,以便对其美学思想做客观辩证的分析。
张灵馨[9](2020)在《冯契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冯契作为中国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建构了自身的“智慧说”体系,对中国哲学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对中国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冯契自觉地将对美的问题的思考纳入其中,美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他追求自由、通往“智慧”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冯契的美学理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相关,与他对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如果不了解他的“智慧说”的哲学体系,就无法全面、准确地看待他美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冯契论“美”与他的“智慧说”相关,“智慧说”是他哲学乃至对美学问题思考的基础。冯契对真善美与人的自由之间关系的探讨,重点关注了美与自由和理想之间的关系。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中,他抓住了“言志说”与“意境”理论两条线索,将这两者看作是中国传统抒情艺术的代表,在与西方注重造型艺术的对比中,突显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对“言志说”与“意境”理论的阐发中,他将“言志说”与理想论相结合,强调艺术要为人生服务,既要表现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又要表现艺术理想。他将“意境”看作是超越形式之上的境界和感受,以此来突出中国美学的特色。在对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中,冯契对中国近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的外缘与内因进行了分析,关注了近现代美学家如王国维、朱光潜、鲁迅、宗白华等人对美学研究做出的贡献,同时,关注了近代艺术革命的问题。他不仅自身有对美学问题的独特理解,早年也亲自进行过一些文艺创作,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他所从事的相关美学工作也推动了相关美学教育的发展。总体而言,冯契对美学问题的关注拓宽了中国哲学研究的视域,也为美学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他提出的审美理想对于完善自由人格、推动美育发展、提高人生境界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温雅[10](2019)在《陆机诗歌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诗人独特的审美创造成果,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陆机的诗歌意象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自然意象较多,虚幻意象极少。天文意象、动物意象、建筑意象、人物意象作为陆诗的典型意象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抒情模式。天文意象在陆机诗歌中多是感叹时光流逝,引发诗人关于人生的思考;动物意象表现的是诗人思亲怀乡之情和环境的艰苦;建筑意象侧重的是陆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特指人物意象侧重于表现歌咏赞颂,泛指人物意象对应的是诗人宦海沉浮的心路历程。陆机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可以用他的文学理论来概括:“其遣言也贵妍”代表的是意象的雕琢修饰,陆机在创作中极其重视修饰语的运用;“启夕秀于未振”代表的是新奇雅化,追求生僻、雅化意象;“颐情志于典坟”代表的是引经据典,意象用典灵活,来源广泛;“若五色之相宣”代表的是意象设色丰美,陆机诗歌色彩丰富,给人鲜明的视觉效果。陆机诗歌意象组合方式分为并置式、跳跃式、对比式、递进式、烘托式。其中并置式是陆机诗歌中出现最频繁的组合方式。这些意象的形成不仅与魏晋南北朝模拟风气盛行、玄学畅炽、士人对美的执着追求的影响有关,也和诗人矛盾的性格与复杂的个性气质、“缘情而绮靡”与“应、和、悲、雅、艳”的审美追求是分不开的。在这样的审美眼光的观照下,陆机创作出了诸多意象丰富,意蕴深厚的诗作。
二、论屈原在自然景物描写上对《诗经》的继承和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屈原在自然景物描写上对《诗经》的继承和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
第一节:魏晋风度 |
第二节:魏晋书韵 |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
第一节:文如其人 |
第二节:书如其人 |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半山体和诚斋体诗歌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1.半山体的研究现状 |
2.诚斋体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一、半山体与诚斋体诗歌内容之比较 |
(一)写景咏物诗 |
(二)咏史怀古诗 |
(三)社会政治诗 |
(四)诙谐理趣诗 |
(五)佛理禅思诗 |
二、半山体与诚斋体艺术特色之比较 |
(一)二者诗歌艺术特色的相同点 |
1.自然晓畅,平淡隽永的语言特色 |
2.含蓄悠远,意味深长的诗歌韵味 |
(二)二者诗歌艺术特色的不同点 |
1.审美趣味 |
2.修辞手法 |
3.诗艺雕琢 |
三、半山体与诚斋体诗学渊源之探析 |
(一)《诗经》之遗风 |
1.半山体:反映社会现实,化用语言词汇 |
2.诚斋体:表达委婉含蓄,语言平淡自然 |
(二)向唐音复归 |
1.师法杜甫 |
2.师法白居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唐五代山水田园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处 |
第一章 山水田园词的渊源 |
第一节 山水、田园题材的融合 |
一、山水田园题材的发展演变 |
二、山水田园词 |
第二节 《教坊记》中的曲牌名 |
第二章 敦煌曲子词中的山水田园词 |
第一节 对自然山水和生活场景的描绘 |
一、清新自然的山水风景 |
二、朴素闲适的日常生活 |
三、逍遥自在的垂钓荡游生活 |
第二节 敦煌曲中蕴含的闲适和隐逸情怀 |
第三章 中唐以后的山水田园词 |
第一节 刘禹锡、白居易——文人创作山水田园词的先行者 |
一、南方淳朴的乡间生活 |
二、平淡质朴的艺术风格 |
三、山水田园的“精神治愈” |
第二节 《渔歌子》的发展 |
一、张志和《渔歌子》(五首) |
二、无名氏和《渔父》十五首 |
三、释德诚《拨棹歌》 |
第三节 晚唐五代时期的山水田园词 |
一、江南之地的风土人情 |
二、渔父形象 |
三、文人隐逸情怀的抒发 |
第四章、唐五代与宋代的山水田园词的异同 |
第一节 基本内容的丰富发展 |
一、曲牌的继承和拓展 |
二、生活场景真实再现与突出的文人韵味 |
第二节 清新自然的创作风格 |
一、清丽明快的组词 |
二、真实自然的趣味 |
第三节 隐居理想与旷达人生观 |
一、渴望隐居生活 |
二、旷达洒脱的人生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要点 |
第一章 手段:风景中的时代信息 |
第一节 自由主(个)体的确认 |
第二节 政治革命的再现 |
一、早期革命小说的开创之功 |
二、社会剖析派的“提纯”努力 |
三、“十七年”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守望 |
第二章 目的:风景中的隐逸心态 |
第一节 出世之美:废名 |
第二节 时代的弃儿:戴望舒 |
第三节 在寂寞与恐惧之间:徐訏 |
一、寂寞与恐惧中的风景 |
二、寂寞风景中的哲学 |
三、隐逸思想的来源 |
四、革命现实与不如归去 |
第三章 无目的的合目的:风景中的哲学 |
第一节 关于世界的本质 |
第二节 认识自我与世界的方式 |
第三节 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
一、自然是人类本质生成的基础 |
二、自然是人类灵魂回归的家园 |
三、自然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象征 |
第四章 美学格调的丰富 |
第一节 繁盛的景象 |
第二节 缺陷与不足 |
第三节 格调的来源与繁盛的原因 |
第五章 叙事/抒情结构的建立 |
第一节 提领、转捩与总括 |
第二节 主导动机 |
第三节 弥散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论汪曾祺小说的古典韵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汪曾祺小说研究综述 |
相关概念说明 |
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修辞之道承续古典诗文传统 |
第一节 归有光淡笔写浓情的启迪 |
一、自然朴素,婉转多情 |
二、简洁准确,意蕴丰厚 |
第二节 承续“雅洁”的修辞传统 |
一、“雅洁”为修辞手段 |
二、“雅洁”为修辞理念 |
第三节 传统文学语言的当代运用 |
一、善用四字句传统 |
二、加入文言字、词 |
三、建构语言的诗性结构 |
第二章 取材谋篇承接明清散文传统 |
第一节 取材世俗化承接晚明小品传统 |
一、汪曾祺与晚明小品 |
二、选材世俗化 |
第二节 行文节奏浸染桐城文派之“气” |
一、汪曾祺与桐城派“文气” |
二、以神统形的谋篇布局 |
第三章 取意融合古典诗歌传统 |
第一节 “诗骚”传统的复归 |
第二节 追求境外之意 |
第三节 “和”的审美理想 |
第四章 文化选择及传统渊源 |
第一节 文化选择与文学观 |
一、向传统复归的文化选择 |
二、“打通与融合”的文学观 |
第二节 传统人文教育熏陶下的当代作家 |
一、系统的古文教育 |
二、其他人文教育熏陶 |
三、内在传统文学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文选》“二谢”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类型 |
第一节 述德、公宴、祖饯 |
一、述德诗:歌颂祖先功绩,表明栖隐志趣 |
二、公宴诗:描摹宴饮情形,暗寓归隐之志 |
三、祖饯诗:抒发深情厚谊,生发豪迈心志 |
第二节 游览 |
一、游览诗内涵与发展脉络 |
二、“二谢”游览诗内容 |
三、“二谢”游览诗情景关系 |
第三节 哀伤、赠答 |
一、赠答诗:联络情感,劝勉鼓励 |
二、哀伤诗:沉痛哀悼,慨叹命运 |
第四节 行旅 |
一、行旅诗内涵 |
二、“二谢”行旅诗选录情况 |
三、“二谢”行旅诗内容 |
四、“二谢”行旅诗意象 |
第五节 乐府、杂拟 |
一、杂拟诗 |
二、乐府诗 |
第六节 杂诗 |
一、杂诗选录情况 |
二、杂诗内容 |
第二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艺术审美——清丽自然 |
一、清新流丽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语言艺术——精炼生动 |
一、对仗工整 |
二、词句锤炼 |
三、隶事用典 |
四、拟人比喻 |
第三节 表现手法——技巧浑融 |
一、视听相融 |
二、动静虚实 |
第四节 艺术构思——各有千秋 |
一、意象 |
二、观察角度 |
三、情景交融程度 |
小结 |
第三章 《文选》选录谢朓文 |
第一节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
一、笺文内涵及《文选》选录情况 |
二、《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
三、与谢灵运未入选作品的对比 |
第二节 《齐敬皇后哀策文》 |
一、哀策文发展轨迹 |
二、《齐敬皇后哀策文》 |
第四章 由《文选》选录“二谢”作品探析选录标准 |
第一节 内容——真情实感,雅正思想 |
一、真情实感 |
二、雅正思想 |
第二节 形式——华美精巧,质实广博 |
一、艺术形式 |
二、典故 |
第三节 《诗品》与《文选》对“二谢”作品评价 |
一、《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的关系 |
二、《文选》《诗品》对“二谢”评价的互动 |
第五章 《文选》选录“二谢”作品在唐代的接受 |
第一节 《文选》在唐代的接受概况 |
一、“文选学”日渐兴盛 |
二、科举制度与《文选》的盛行 |
三、“二谢”在唐代接受概况 |
第二节 “二谢”对王维的影响 |
一、谢灵运对王维影响 |
二、谢朓对王维影响 |
三、王维对“二谢”发展 |
第三节 “二谢”对李白的影响 |
一、谢灵运对李白影响 |
二、谢朓对李白影响 |
第四节 “二谢”对大历诗人的影响 |
一、大历诗人群体特征 |
二、句意的化用 |
三、艺术形式及技巧的发展 |
四、人生道路的选择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附录一 《文选》选录诗歌作品统计 |
附录二 《诗品》对“二谢”评价对比表 |
附录三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拟人化诗句 |
附录四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比喻化诗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 |
第一节 “动荡与自觉”的时代背景 |
一、魏晋政局与士族群体 |
二、“自觉”的审美文化与自然审美 |
第二节 “多元与自由”并存的思想基础 |
一、从经学到玄学与儒、道、佛融合的哲学基础 |
二、从功利性到重个性、重性情的无功利性文学思想基础 |
第三节 “新自然”的人生观念 |
一、家族的人生观念之继承 |
二、儒、道、玄思想的汲取 |
三、“新自然”的人生观念 |
第二章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内涵 |
第一节 “质性自然”之“真” |
一、“真”的内蕴——“本真”与“率真” |
二、“真”的表现——“求而不贪”的仕隐观 |
第二节 “复得返自然”之“自由” |
一、“自由”的内蕴——“贵身”与“超脱” |
二、“自由”的表现——“旷达淡泊”的名利观 |
第三节 “神辨自然”之“顺然运化” |
一、“顺然运化”的内蕴——“顺其自然” |
二、“顺然运化”的表现——“委运任化”的生命观 |
第三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诗文艺术表现 |
第一节 “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 |
一、“示己志”的创作目的 |
二、“虚静”与“娱悦”的创作态度 |
三、“无意为文”的创作追求 |
第二节 “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 |
一、“质而实绮”的语言运用 |
二、“自然而然”的文法构思 |
三、“静穆冲和”的风格创设 |
第三节 “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 |
一、审美意象的创构之“真” |
二、审美意象的具象表现之“自由” |
三、“得意忘象”的审美意象之追求 |
第四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后世对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评价 |
第二节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当代影响 |
一、对当代理想人格建构的影响 |
二、对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 |
三、对当代人类生命境界追求的影响 |
第三节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局限之处 |
一、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局限 |
二、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局限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陶渊明专着及研究陶渊明着作 |
二、其他参考着作 |
三、相关研究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9)冯契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冯契美学思想研究之缘起 |
二、冯契美学思想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港澳台及国外研究现状 |
三、《冯契美学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冯契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一节 哲学上的“智慧说” |
一、广义认识论 |
二、知识与智慧 |
三、哲学和哲学史 |
四、科学和哲学 |
第二节 冯契论美及其相关概念 |
一、美的对象 |
二、美感与快感 |
三、美的多样性 |
四、美与真和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冯契论真善美与人的自由 |
第一节 冯契自由观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生成阶段 |
三、完善阶段 |
第二节 真善美与人的理想和自由 |
一、真、人生理想与自由 |
二、善、道德理想与自由 |
三、美、审美理想与自由 |
第三节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
一、中国哲学史上对理想人格问题的探讨 |
二、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特征 |
三、平民化自由人格与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冯契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冯契对“言志说”的研究 |
一、冯契对“言志”说与典型性格的分析 |
二、冯契对“言志说”与理想论的结合 |
第二节 冯契对“意境”理论的研究 |
一、冯契对“意境”内涵及演变的研究 |
二、冯契对近现代“意境”理论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冯契对中国近代美学的探索 |
第一节 冯契论中国近代美学的发展进程 |
一、中国近代美学发展的外缘因素 |
二、中国美学在近代的内部变革 |
第二节 冯契论中国近代美学家的理论及贡献 |
一、冯契论王国维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二、冯契论鲁迅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三、冯契论朱光潜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冯契的美学实践与理论价值 |
第一节 冯契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一、早年文艺创作中的美学思想 |
二、积极从事美学工作,推动美育发展 |
第二节 冯契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互相观照 |
二、对审美理想的价值追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陆机诗歌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意象相关概念及陆机诗歌意象概述 |
第一节 意象的概念和发展 |
第二节 陆机诗歌意象分类 |
一、实体意象 |
二、虚幻意象 |
第二章 陆机诗歌意象的类型特点和审美特征 |
第一节 陆机诗歌意象的类型特点 |
一、天文意象——时光流逝 |
二、动物意象——思亲怀乡 |
三、建筑意象——建功立业 |
四、人物意象——宦海浮沉 |
第二节 陆机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
一、其遣言也贵妍——意象的雕琢修饰 |
二、启夕秀于未振——意象的新奇雅化 |
三、颐情志于典坟——意象的引经据典 |
四、若五色之相宣——意象的设色丰美 |
第三章 陆机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 |
第一节 并置式意象组合 |
第二节 跳跃式意象组合 |
第三节 对比式意象组合 |
第四节 递进式意象组合 |
第五节 烘托式意象组合 |
第四章 陆机诗歌意象的成因 |
第一节 陆机诗歌意象的客观成因 |
一、模拟风气的盛行 |
二、玄学思想的渗透 |
三、士人对美的追求 |
第二节 陆机诗歌意象的主观成因 |
一、个人经历和个性气质 |
二、文学主张与审美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屈原在自然景物描写上对《诗经》的继承和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半山体和诚斋体诗歌比较研究[D]. 郭浩健.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唐五代山水田园词研究[D]. 杨海洋. 山东大学, 2020(09)
- [4]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D]. 陈广通. 吉林大学, 2020(08)
- [5]论汪曾祺小说的古典韵味[D]. 刘敏. 河南大学, 2020(02)
- [6]《文选》“二谢”作品研究[D]. 张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8]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D]. 孙玉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冯契美学思想研究[D]. 张灵馨.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陆机诗歌意象研究[D]. 温雅. 青岛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