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要以新姿态创新成果

法学研究要以新姿态创新成果

一、法学研究要以新姿态创新业绩(论文文献综述)

单豪杰[1](2017)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具备“六种力量”,这就给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当怎样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又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解决党在国有企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协调国有企业经济使命与政治使命关系的题中之义,是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内在要求,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是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党组织关系的必备前提。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党建功能弱化、纪律松弛、“两个责任”履行不力,企业党务工作者党建意识淡薄、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素质低下能力不足;选人用人问题多,“四风问题”禁而不绝等。国企党建出现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现代企业制度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国企党建的冲击。二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三是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未能有效衔接。四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机制创新滞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不断强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好党对国有企业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形式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

白金亚[2](2017)在《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中国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竞争是市场的核心,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如何有效发挥市场竞争机制需要一个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一套完整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市场经济健康有效运行的前提,在实现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离不开以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法中关于市场秩序规制法律制度也即竞争法律制度的保障。竞争中立制度作为国际竞争法与竞争政策在推动市场公平竞争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国际上如火如荼的国际经贸治理规则的新一轮谈判的展开,竞争中立制度越来越需要我们的重视。正文第一章介绍了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中国化的研究基础,特别是详细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评析。对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中国化研究的主要背景进行了介绍,即:国企改革之内忧,国际经贸治理规则之外患。由此引出研究主题:即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的中国化。第二章重点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竞争中立的基本理论,厘清复杂理论的逻辑脉络,挖掘竞争中立理念及其制度的基本内涵。通过分析国际经验和国内现实,明确竞争中立制度的含义,即竞争中立制度是政府为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建立公平竞争市场为目标,不为特定市场主体创设不当竞争优势或劣势条件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体系。紧接着分析论证了竞争中立制度的特征,一般适用范围,基本构成,非竞争中立的表现形式以及竞争中立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考察了澳大利亚、OECD、TPP、欧盟以及发展中国家等不同版本的竞争中立在理念、制度和规则方面的差异及其背后隐含的逻辑理路,通过总结和分析不同版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凸显不同发展阶段竞争中立理念及其制度选择的差异性,继而提出中国实施竞争中立制度的应有方向。第四章分析论证了竞争中立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实施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路径提供理论支持。首先分析了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现状,包括法律实践,政策实践,具体实践以及我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竞争中立制度,之后对竞争中立制度在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最后以上海为例分析探索竞争中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五章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路径。首先明确了我国在竞争中立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之后勾勒出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基本构成,包括基本概念、适用范围、行为规则、实施机制、配套机制以及实施步骤。最后提出我国在国际经贸治理规则制定中的应对策略,即理性认识竞争中立制度对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影响,倡导回归多边合作体系以防止区域孤立主义的滥用以及以竞争中立制度在国际经贸治理领域的兴起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应对策略。

刘新跃[3](2010)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是党和国家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学界的使命。在全国700多所本科高校中,600多所在地方,因此,研究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世界各国都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给予高度重视,每年都有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受地域、经济、文化、管理理念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管理创新主体认识模糊、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不明确、教师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不够、多元主体整合“系统失效”,不能产生“1+1+1〉3”的整体效应等。本文在问卷调查和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博弈论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以安徽省的实际情况为样本,从管理主体角度,构建两条研究线索。一是纵向的,分析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教师三类主体管理创新存在问题与管理创新的方向,扫清耦合的各种障碍,理清现在各主体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简化中间环节,打通耦合的通道;二是横向的,探究三类主体和谐耦合的模式,寻找合适耦合的路径。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主体。在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作用、地位及价值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主体具有多元性,它应包括教育行政机关、高校、高校教师等三类不同的主体角色。利用物理学中“耦合”的概念,探讨三类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阐述各种管理主体和谐耦合的渠道,重构三类主体结构图,以共同的目标为指向,将三者放在同一个工作平台上去统筹,为下面的研究内容奠定基础。(2)研究教育行政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基于问卷调查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体现与缺陷,探寻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的现实依据,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创新作为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去考察,顺应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大势,积极融入主流。然后,在分析当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创新的方向和流程图,包括观念的创新、目标创新、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创新、决策过程创新、控制过程创新、项目经费管理创新、评价体制创新等。(3)研究高校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组织作用。在剖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组织作用的体现与缺陷,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分散化治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策划意识;加强学科管理创新,突出特色、凝练学科方向,服务地方,争取投入,加紧学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科研管理人员与机构管理方面创新,积极探索职员制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院系部两级科研管理的制度,建立教授工作室、积极推进课题制管理;加强项目经费管理创新,科学论证项目,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系统、科学的财务监管模式,认真考核经费使用效益;将学术评价与管理评价相结合,重点科学设计,同行评议与量化评价的指标;在管理中协调各种管理关系。(4)研究教师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基于问卷调查探讨教师主体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定位。分析教师主体创新存在的问题。利用博弈论原理分析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力作乏陈的原因。引用教师主体进行科研创新的激励原理,进行激励。重点探讨教师主体自我管理的方向、方法。(5)研究多元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和谐耦合。在前几章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各主体创新管理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多元主体的和谐耦合的建模分析,首先进行创新理念的植入,保证各主体作用方向一致;其次,进行耦合制度的设计,重构主体权利格局;再次从技术操作层面为多元主体的耦合提供平台和保障。通过和谐耦合,解决了多元主体“系统失效”问题,形成“1+1+1>3”的整体效应。论文围绕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中的多元主体,利用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对完善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理论方法与体系,提升地方高校哲学社科研究的创新能力,形成多元主体“1+1+1>3”的整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王伟[4](2004)在《转型时期政府公共权力效益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活动有许多追求,但效益是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追求。个人的活动如此,政府的活动亦如此。人类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结为有效益的个人活动或组织活动的确证和扩展。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因此必然会导致政府转型,导致政府在职能、体制及运行机制等诸方面的根本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转型也是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政府必须脱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而转向满足公共需要的社会目标上来,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主战场”上来。在当今世界的沧桑巨变和全球化激烈竞争中,要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转变政府职能是提高政府公共权力效益必不可少的前提。“再造”政府,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共权力运作的效益,这样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公共权力运作的科学性随着人类文明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增强,“野蛮”、“愚昧”的成分不断减弱。政府公共权力在对公共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并非杂乱无章,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政府公共权力效益问题迄今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由于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人类自身素质的局限性,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对政府公共权力这种珍贵资源的浪费、盲目行使和亵渎、失范、失衡、失效的现象。比如:在一些政府官员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现象有之,决策上“拍脑袋”造成重复建设、国家和社会巨额资产浪费的现象有之、在提拔干部中任人唯亲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现象有之以及贪污腐败现象还 200<WP=209>相当严重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大大削弱了政府公共权力的效能,不仅没有产生正面的效益,而且对公众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害,影响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从理论上看对政府公共权力效率、制衡、权力结构等的研究有不少,但对效益的研究却很不够。大量的政府公共权力实践忽视公共权力效益,理论上应当揭示实践中效益的本质和规律,为实践作出科学的回应和指导。选择政府公共权力效益作为一种独特视角进行研究,是一个既具理论价值又具实践价值的课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成果遵循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毫无疑问,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提升无论对政府自身存在与发展、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对加快社会转型、还是对提高公务员和社会公众素质、对参与国际化竞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把政府公共权力效益概念界定为:政府公共权力效益就是政府运用科学手段,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中以最小的投入,所获得的公共事业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的最大产出。政府公共权力效益既体现为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又体现为社会全体成员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最大限度的提高与实现。从成本效益理论角度分析,政府作为一种组织形态的运转,必然会带来人、财、物等静态的、动态的,物力的乃至精力、能力等方面的消耗,投入者的目的是为了产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由此,因此政府公共权力讲求效益也就成为必然,即政府要讲求投入产出比,讲求运用科学手段来降低资源的消耗。从委托代理和公共性理论角度分析,政府公共权力的运作必须体现委托人的利益——当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利益。政府必须向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和以提升社会整体公众生活质量为其宗旨。政府公共权力效益以社会性、变化性、不平衡与协调性、复杂性为其突出特征。政府公共权力效益实现的标准和标志从宏观上体现为政府及其环境的稳定和发展,这与公平和效率是同一类标准和标志的两个层面的体现。公 201<WP=210>平是稳定的基础,效率是发展的基础,对二者之间矛盾关系的调节、处理一直是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重要课题。从微观上衡量政府公共权力效益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政府充分体现了公共性、政府较好地贯彻了效率与公平原则、政府提供了既多又好的公共产品、政府清正廉洁依法行政、公共利益不断提高和公众有良好的“满意度”。传统的政府公共权力(包括计划经济的政府公共权力)不关注也不讲求其作为一种资源所产生的效益,只有以市场经济为配置资源方式的时期才特别重视和强调政府公共权力效益问题。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是:政府公共权力是有效益的。政府公共权力效益是对一般效益的具体化。因为效益是一种投入产出比,政府公共权力运作是有成本、有投入的,因此就要考虑效益问题。政府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其产生的目的在于为公共事业做更多更好的事情,创造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谋取更多更好的公共利益。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公众民主意识和公共选择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家式政府”的出现,追求效益型政府的趋势己成为必然。转型时期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研究以政府的公共性理论、公众与政府间的委托代理理论、政府的成本与收益理论为依托,提出并界定政府公共权力效益概念及其内涵,解析相关概念;循着早期阶段、专制阶段、近代回归阶

二、法学研究要以新姿态创新业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学研究要以新姿态创新业绩(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国有企业党建理论依据
        一、国有企业党建理论渊源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理论
        三、习近平国有企业党建理论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党建内涵界定
        一、国有企业党建的内涵
        二、国有企业党建的特征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 协调国有企业经济使命与政治使命关系的题中之义
        一、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党的建设
        二、抓好党的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衔接是时代的要求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协同国有企业经济使命与政治使命必备前提
    第二节 加强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关键
        一、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的关键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的关键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是增强国有企业影响力的关键
    第三节 加强国企党的建设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有助于破解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
        二、加强党建有助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
    第四节 融合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国企党组织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
        一、国企党建工作是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保证
        二、国企党建工作是彰显我国国有企业特殊优势之所在
第三章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障碍
    第一节 部分国有企业党建政治功能弱化
        一、党组织自身定位不清晰
        二、政治功能与企业经济属性不协调
        三、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不突出
    第二节 部分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党建意识淡薄
        一、缺乏先锋意识
        二、组织观念淡薄
        三、服务意识欠缺
    第三节 部分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素质低下能力不足
        一、人员不足,队伍老化
        二、意志消沉,作风涣散
        三、本领欠缺,能力不足
    第四节 中央巡视工作中暴露出的国有企业党建问题
        一、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严
        二、纪律松弛,“两个责任”履行不力
        三、“近亲繁殖”,选人用人存在严重不正之风
        四、顶风违纪,“四风问题”禁而不绝
第四章 国企党建面临新挑战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造成的冲击
        一、政企分开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的冲击
        二、产权多元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的冲击
        三、新公司法对传统国企党的建设的冲击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不到位是弱化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因
        一、国有企业广大职工群众主体地位不突出
        二、“新三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老三会”功能和作用
        三、过分集中“一言堂”现象时有存在
    第三节 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未能有效衔接
        一、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存在矛盾
        二、国有企业党组织人事管理方法方式陈旧,不能适应新的需求
        三、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各有侧重缺乏统一
        四、将党的建设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仍需完善
    第四节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机制创新滞后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机制滞后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任用机制滞后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滞后
        四、国有企业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路径选择
    第一节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二、确保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
        三、强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节 坚持党的建设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不偏离
        一、党的建设要明确定位支持“新三会”依法行使职权
        二、要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抓党建
        三、要围绕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抓党建
        四、要围绕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抓党建
    第三节 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管理权
        一、坚持党组织对人事工作的领导权
        二、坚持党组织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
        三、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好民主管理制度维护工人阶级合法权益
        一、坚持和完善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二、坚持和完善好职工董事制度
        三、坚持和完善好职工监事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1.5 问题的提出:竞争中立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1.5.1 竞争中立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一环
        1.5.2 竞争中立制度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第2章 竞争中立制度的基本理论
    2.1 竞争中立制度的含义
    2.2 竞争中立制度的特征
        2.2.1 竞争中立制度以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实现市场公平竞争为目标
        2.2.2 竞争中立制度的核心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2.3 竞争中立制度通过规范政府在市场中的特定行为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2.2.4 竞争中立制度主要规范不当的国有企业竞争优势和私有企业竞争劣势
        2.2.5 竞争中立制度主要是一种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措施
    2.3 竞争中立制度的适用范围
    2.4 竞争中立制度的基本构成
        2.4.1 竞争中立制度的行为规则
        2.4.2 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保障机制
    2.5 非竞争中立的表现形式
    2.6 竞争中立制度的理论基础
        2.6.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2.6.2 公平竞争理论
        2.6.3 经济民主理论
第3章 竞争中立制度的国际比较
    3.1 澳大利亚:通过国内改革实施竞争中立制度
        3.1.1 澳大利亚竞争中立制度的适用范围
        3.1.2 澳大利亚竞争中立的实施机构与实施机制
    3.2 OECD:作为国际倡导性规则的竞争中立制度
        3.2.1 OECD建议的竞争中立适用范围
        3.2.2 OECD建议的竞争中立行为规则
        3.2.3 OECD总结的实现竞争中立的途径
        3.2.4 OECD建议的竞争中立的实施机制
    3.3 TPP:作为国际约束规则的竞争中立制度
        3.3.1 TPP竞争中立制度的适用范围
        3.3.2 TPP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机制
    3.4 欧盟的国家援助控制制度:作为地区约束规则的竞争中立制度
        3.4.1 欧盟竞争中立制度的基本构成和适用范围
        3.4.2 欧盟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机制
    3.5 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立制度
    3.6 总结与启示:竞争中立制度的多元性
        3.6.1 对澳大利亚竞争中立制度的评价
        3.6.2 对OECD竞争中立制度建议的评价
        3.6.3 对TPP竞争中立制度的评价
        3.6.4 对欧盟竞争中立制度的评价
        3.6.5 对国际上竞争中立制度比较后的启示
第4章 竞争中立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1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现状
        4.1.1 我国竞争中立的法律实践
        4.1.2 我国竞争中立的政策实践
        4.1.3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具体实践
        4.1.4 我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竞争中立制度
    4.2 竞争中立制度在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4.2.1 竞争中立制度是推动经济民主的必要且可行制度工具
        4.2.2 竞争中立制度是建立统一市场、实现市场公平竞争的必要且可行步骤
        4.2.3 竞争中立制度是竞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4.2.4 竞争中立制度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且可行制度工具
        4.2.5 竞争中立制度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且可行制度工具
        4.2.6 竞争中立制度是政府在市场中更好发挥作用的必要且可行方式
        4.2.7 竞争中立制度是实现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必要且可行路径
        4.2.8 实施竞争中立制度是参与国际经贸治理相关规则制定的必要且可行步骤
    4.3 探索竞争中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以上海为例
        4.3.1 国家和上海有关经济政策的出台为上海探索竞争中立提供了政策依据
        4.3.2 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是上海探索竞争中立的有生力量
        4.3.3 上海经济优势为上海探索竞争中立提供了经济基础
        4.3.4 探索竞争中立是上海“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5章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路径
    5.1 我国在竞争中立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5.1.1 正视我国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5.1.2 竞争中立理念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一致
        5.1.3 竞争中立制度的设计要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5.1.4 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要与一国法治背景相适应
        5.1.5 确定中国竞争中立的实施思路
    5.2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基本构成
        5.2.1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基本概念
        5.2.2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适用范围
        5.2.3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行为规则
        5.2.4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机制
        5.2.5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配套措施
        5.2.6 我国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步骤
    5.3 我国在国际经贸治理规则制定中的应对策略
        5.3.1 理性认识竞争中立制度对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影响
        5.3.2 倡导回归多边合作体系以防止区域孤立主义的滥用
        5.3.3 以竞争中立制度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第6章 结论
附录
    附录1 我国现行有效的宪法法律法规中涉及竞争中立理念的内容
    附录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历次全会决议(公报)涉及竞争中立理念的内容
    附录3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至第三十二次会议中涉及竞争中立理念的内容
    附录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2016)涉及竞争中立理念的内容
    附录5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公布的文件涉及竞争中立理念的内容(2014-2017)
参考文献
致谢

(3)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界定
        1.1.1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区别
        1.1.2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其他机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
        1.1.3 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研究背景
        1.2.2 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研究意义
    1.4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1.4.1 章节安排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管理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2.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理论定位
        2.1.1 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界定
        2.1.2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界说
        2.1.3 耦合的概念
    2.2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功能
        2.2.1 推动功能
        2.2.2 协调功能
        2.2.3 导向功能
        2.2.4 创新功能
    2.3 高校哲学社科研究管理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2.3.1 管理创新主体的系统
        2.3.2 管理创新主体的特性
        2.3.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多元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
    3.1 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依据
        3.1.1 国外政府机构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
        3.1.2 政府管理创新的启示
    3.2 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问卷调查
        3.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3 政治方向与学术自由调查
        3.2.4 基金投入与资源配置调查
        3.2.5 宏观调控与部门特殊利调查
        3.2.6 科研管理流程调查
        3.2.7 科研评价与行政化倾向调查
    3.3 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的体现与不足
        3.3.1 价值危机
        3.3.2 资源危机
        3.3.3 制度危机
        3.3.4 公信危机
        3.3.5 质量危机
    3.4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创新的方向
        3.4.1 观念的创新
        3.4.2 投入机制创新
        3.4.3 制度创新
        3.4.4 主体角色创新
        3.4.5 决策过程创新
        3.4.6 评价体制创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主体的组织作用
    4.1 非教育部门对组织作用的影响
        4.1.1 教育的公共性与行政化管理倾向
        4.1.2 高校功能分化与差别对待
        4.1.3 编制管理与教师身份性薪酬
    4.2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组织作用的体现与优化
        4.2.1 发展战略组织与科研理念优化
        4.2.2 科研资金组织与资金管理优化
        4.2.3 科研人力组织与管理机制优化
        4.2.4 学科组织与基层单位组织优化
        4.2.5 情感组织与学术权力优化
    4.3 创新的方向
        4.3.1 理念创新
        4.3.2 学科管理创新
        4.3.3 科研管理人员与机构管理创新
        4.3.4 项目经费管理创新
        4.3.5 评价的管理创新
        4.3.6 协调管理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师主体的基础性作用
    5.1 教师主体基础性作用问卷调查
        5.1.1 对象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创新动力与环境调查
        5.1.4 科研自主与科研生涯规划调查
        5.1.5 生存发展需求与待遇调查
        5.1.6 自由和自律性调查
    5.2 教师主体基础性作用的体现与阻碍
        5.2.1 学术自由平等与科研主体不公平
        5.2.2 科研自主与科研生涯规划性不强
        5.2.3 生存发展需求影响教师主体创新
        5.2.4 教师主体存在不思进取,学术自律性差现象
        5.2.5 创新动力与创新的社会环境不容乐观
    5.3 教师主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力作少之原因分析
        5.3.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5.3.2 静态博弈
        5.3.3 静态博弈下的高校社科研究的“囚徒困境”
    5.4 教师主体管理创新的外部条件
        5.4.1 激励概述
        5.4.2 激励科研人员自我管理
        5.4.3 激励科研创新
        5.4.4 营造科研外部环境
        5.4.5 公平绩效考核制度
        5.4.6 做好成果转化工作
    5.5 教师主体自我管理
        5.5.1 自我管理的理念
        5.5.2 自我管理的方向
        5.5.3 自我管理的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元主体的和谐耦合
    6.1 观念植入
        6.1.1 多元主体管理理念的共同创新
        6.1.2 契合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规律
        6.1.3 创新文化理念
    6.2 制度设计
        6.2.1 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间相互促进制度设计
        6.2.2 高校与教师间相互促进的制度设计
        6.2.3 相互监督制约机制的设计
    6.3 技术保障
        6.3.1 先进的技术是耦合的平台
        6.3.2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耦合的保障
        6.3.3 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是耦合的实现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现状与创新建议
    7.1 安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概况
        7.1.1 安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概况
        7.1.2 安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概况
        7.1.3 安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7.2 安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4)转型时期政府公共权力效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理论依据及其概念解析
    (一) 政府公共权力效益作为论题的理论依据
    (二) 政府公共权力效益概念
    (三) 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特征与体现
    (四) 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价值
    (五) 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标准及其实现标志
二、 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现象及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 政府的公共性及其效益的早期认识
    (二) 政府公共性及效益认识的专制阶段
    (三) 政府的公共性及效益认识的回归与发展
    (四) 政府的公共性与效益理论的未来趋势
三、 政府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及效益行为分析
    (一) 政府公共权力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
    (二) 政府公共权力委托行为效益分析
    (三) 政府的代理活动及其效益分析
    (四) “经济人”假说与政府公共权力效益分析
    (五) 政府代理活动的效益损失与矫正
四、 影响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相关因素
    (一) 政府公共权力的“主体”因素
    (二) 社会政治因素
    (三) 社会经济因素
    (四) 社会文化因素
    (五) 政府公共权力的“对象”因素
五、 我国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发展与现状
    (一) 我国政府公共权力效益发展的进程
    (二) 我国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现状分析
    (三) 我国政府公共权力效益问题原因分析
六、 提高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基本对策
    (一) 创建高效能的政府
    (二) 选择运用有效的政府公共权力模式
    (三) 解决好政府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
    (四) 进一步推进政府公共权力依法行政
    (五) 促进政府公共权力的民主化运作
    (六) 建立高效率的政府公共权力传动载体
    (七) 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评估
    (八) 政府公共权力的制约与反对腐败
    (九) 建立多元社会治理体系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七. 实现政府公共权力效益的条件与保障
    (一) 以科学理论指导政府公共权力运作
    (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三) 加强党的领导与制度建设
    (四) 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略
    (五) 选择创设有利于政府公共权力效益产生的环境
    (六) 建立专门的政府公共权力效益评估机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后记

四、法学研究要以新姿态创新业绩(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 单豪杰. 兰州大学, 2017(03)
  • [2]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中国化研究[D]. 白金亚.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3]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D]. 刘新跃.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6)
  • [4]转型时期政府公共权力效益问题研究[D]. 王伟. 吉林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法学研究要以新姿态创新成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