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在GEF示范项目中的应用

建筑节能设计在GEF示范项目中的应用

一、建筑节能设计在GEF示范项目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潘奕璇[1](2021)在《寒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文明不断进步,随之改变的是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居住条件的需求。除此之外,城市发展还面临着巨大而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破坏也将成为不能回避的话题。寒冷地区作为国家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地区,针对城市能源短缺问题,推进住宅建筑在寒冷地区的节能设计与研究,不仅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城市能源问题,同时也得到了市场和民众的认同。然而,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节能住宅标准和做法基本是建立在单体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当中,区域规划的节能设计理念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一味地进行单体节能设计与改造并不能完全适应未来城市实现全面超低能耗的要求,因此必须从总体规划出发,寻求区域性的节能新途径。本文在遵循以前从整体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的基础上,力求以较新的设计理念,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来解决寒冷地区未来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实际住宅建筑问题。首先通过查阅收集大量中外相关理论文献与资料,对寒冷地区相关住宅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力图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寻找能够适应寒冷地区的住宅建筑超低能耗设计优化方案;并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价,为未来城市超低能耗发展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全文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我国目前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发展的历程与概况,以及发展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对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参考西方国家与我国现如今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优秀设计案例,提出了寒冷地区的住宅建筑在进行超低能耗设计时应秉持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以节能性设计为主,辅以节能性材料来完成整个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设计过程。建立从建筑单体出发,进而影响总体规划设计的新思路,为超低能耗标准下区域优化方案做基础。第二部分重点研究阐述在寒冷地区超低能耗设计背景下的住宅建筑基础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实地项目考察,详细阐述分析当前我国在进行超低能耗设计时的具体节能措施与建筑做法,为未来最终实现超低能耗城市建设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选择相关的计算软件,对研究项目中的住宅建筑按照现行节能标准从模型建立、参数设置、结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涉及与计算,并分析当前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做法以及其节能效率,为未来住宅建筑在超低能耗标准下住的住区设计提供借鉴思路。第四部分针对第三章研究项目中同一建筑单体重新进行超低能耗标准下的相关设计分析,从住宅建筑单体的外墙、屋顶、门窗、细部构造等不同节点,分析住宅建筑在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具体节能做法。第五部分根据对研究项目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具体节能设计,对住区整体规划进行优化,对总图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根据相关软件日照分析计算,对住区建筑进行重新排列设计,分析对比总体规划中当前节能标准下与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容积率、绿化率等各项指标,为城市在未来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中提供有效可行的优化改造方案和总体布局规划思路。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全文针对寒冷地区,从节能角度出发对建筑单体到总体布局进行优化改造,为未来住宅建筑超低能耗发展提供较新的设计规划思路。

刘科[2](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鱼文宏[3](2020)在《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逐渐得到重视,绿色生态住区成为未来城镇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国内绿色住区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规划设计主体较为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安市作为最早探索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的城市之一,加之地处西北,其生态住区的建设及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以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现阶段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研究理论(理论着作、相关会议、评价体系等)和实践案例,通过对2019年2月1日正式实行的最新版《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的解读,建立了基于节地与室外环境、能源与环境、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四个层面的评价体系。并依据此评价体系对西安市三个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其各方面的落地情况、综合效益与推广价值,提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与重点难点。最后综合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从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和时代背景三方面探究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在结论中结合园区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设计要点,涵盖小区选址、交通配套、场地利用、采光通风、生态绿化、资源节约、装配技术等多个方面。此外,本文对后疫情时代的住区空间进行了研究改进,提出了基于室内室外健康环境、无接触归家的设计策略,丰富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在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本篇论文总结研究西安地域条件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为建筑师、开发商以及相关人员提供未来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推动国内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研究进程,进一步完善充实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张宇[5](2020)在《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以南通三建被动式绿色住宅示范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建筑高能耗的背景下,响应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强化建筑节能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住宅作为建筑商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住宅需要提供舒适宜居的室内环境。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其气候的特殊性,夏季需要制冷,冬季需要采暖,能源消耗严重。本文的目的是总结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被动式设计策略、优化住宅的体验感从而达到绿色住宅的标准。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即符合绿色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又能缓解当前住宅高能耗的实际情况,通过改变建筑群体、单体布局、体型系数、开窗方式及节能构造的合理确定等方式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创造出宜居的室内环境。本文从绿色住宅的评价体系和理念出发归纳出一些适合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一方面探究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在保证住宅舒适度的前提下对节约住宅能耗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探究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对提升绿色住宅等级方面的作用。以南通三建被动式绿色住宅示范项目为实例,归纳出示范项目中运用的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得出示范项目的节能率为86.6%,远远超过同地区普通住宅的节能率;再通过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相关条例,发现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的运用在绿色住宅星级评定中有很多加分项,示范项目为2星绿建。最后得出结论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对住宅能耗的节约和提升绿色住宅星级评分都有很大的作用。

马倩[6](2020)在《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农村地区居住建筑的能耗与日俱增,农村住宅的节能减排工作已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京津冀地区在建筑节能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先后颁布了促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激励措施,并通过大量实际项目开展试点工程,在全国处于先行区域。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覆盖面较广的农宅作为研究对象,对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清洁供暖与节能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当前京津冀农村地区的区域范围、气候条件、建筑特点与经济技术条件的全方位分析,并参考我国现有规范,设定了京津冀地区农宅超低能耗目标:即通过被动式设计策略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相较于现有农宅采暖与供冷综合节能75%。在此目标下,本文选取了京津冀农村地区类型最多的“U字形”三合院农宅为代表,在能耗模拟软件De ST中建立了模拟用基准农宅的模型。通过建筑气候模拟软件Climate Consultant对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适应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De ST定量化模拟,确定了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中各要素的最佳取值:在满足舒适性、经济性与节能性的条件下,农宅最佳朝向角度应取南偏东10°;外墙传热系数的最佳值为0.36W/(m2·K),屋面传热系数的最佳值为0.40W/(m2·K);窗户推荐采用双层普通玻璃塑钢窗,传热系数为2.7 W/(m2·K),南向可适当增大窗墙比,夏季采用深色内遮阳;附加阳光间宜采用双层普通玻璃塑钢窗,利用竹帘遮阳,夏季增加通风散热,当阳光间只作为集热蓄热构件时,进深600mm为宜,当阳光间兼具使用功能时,进深宜选取1200mm~1500mm。同时,本文对当前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种类与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农宅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并针对于单一技术的不足对各类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进行了系统集成分析。最后,结合研究成果进行了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实践。能耗模拟结果表明:该超低能耗农宅对比现有农宅,本体节能率可达到61%;当采用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时,可实现农宅综合节能75%的超低能耗目标;当采用光伏-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后,农宅全年采暖供冷能耗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率为100%,远远超越了农宅综合节能75%的超低能耗目标。研究成果对推动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和参考。

袁玉玫[7](2020)在《乌鲁木齐市建设行业与世界银行合作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建设美丽中国,要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战略,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理念,要加快边疆发展。新疆是“一带一路”经济带核心区,作为“桥头堡”的乌鲁木齐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继续促进乌鲁木齐市建设行业与世界银行在基础设施、绿色、节能减排等方向的合作,来更好地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促进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本文研究目的在于促进乌鲁木齐建设行业与世界银行合作力度,拓展合作方向;并为建设行业正在实施和以后的世界银行贷赠款项目、与其它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项目及其它行业相关类型项目提供借鉴,使政府及行业相关部门能从与世界银行合作项目的实施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进而转变城市管理理念,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本研究以乌鲁木齐建设行业承担的世行贷赠款项目为案例,对乌鲁木齐市建设行业与世界银行合作管理现状为研究,先归纳总结管理中的特点和优点,再从建设内容及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沟通协调、目标管理,制度架构、管理机构及人员、理念更新等方面着眼,发现管理过程、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和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国内和世行关注的重点不同,前期设计科学性不够、论证不足,绩效评价和沟通协调制度有待完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缺乏稳定有效的合作制度,机构和人员设置有待完善,合作理念未能与世行协调同步等。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与世界银行进行合作时,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首先应通过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和项目储备库制度、重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提高风险意识来加强合作管理制度建设,促进与世界银行有效衔接;其次,要完善合作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在加强合作顶层设计的同时,继续进行组织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第三,要重视世行的合作宗旨和发展战略,认识到贷赠款的作用除了弥补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外,要以项目为平台进行知识分享与合作,加大知识合作成果的推广力度,具有积极意义的是要优化合作模式来拓展合作空间。

李江铃[8](2019)在《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期间,国内各大高校主要通过锅炉房实现稳定热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加剧,锅炉房逐渐被闲置废弃,失去了往日的光彩。[38]锅炉房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空间的多样性与形象的标识性,在工业建筑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绿色改造是以节约能源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使用功能等为目标,对既有建筑进行维护、更新、加固等活动。[26]相对于推倒重建,对废旧锅炉房进行绿色改造,植入新的功能业态,提升其使用价值;在空间改造与立面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绿色建筑理念,结合绿色设计方法,合理利用锅炉房建筑的独特特点,在延长建筑寿命的同时减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单位时间的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符合功能、环境、生态的多重要求,符合当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本文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实践,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与模拟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绿色改造的发展现状与案例实践,在项目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过程中的绿色改造策略进行演绎分析与归纳总结。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绿色改造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同时明确选题背景与意义。其次,对相关绿色改造案例进行调研分析,并总结与项目相关的绿色改造方法。然后,在梳理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项目现状的基础上,明确项目改造的可行性与改造目标。最后,对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进行拆解研究,内容包括绿色改造设计策略、绿色改造技术策略与改造绿色设计评估三个方面。研究在确立绿色改造理念与原则的基础上,综合绿色改造技术方法,进行绿色改造设计演绎,并进行改造绿色设计评估,以验证绿色改造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研究为废旧锅炉房改造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向和设计参考,对于既有工业建筑的绿色改造及旧建筑的可持续再生具有较高的类比价值和代表意义。

陆帅[9](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全寿命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装配式住宅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装配式住宅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较多质量问题,如构件安装定位准确性、节点接缝可靠性等。对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设计工作是其起点,并且设计对工程寿命期目标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目前设计普遍缺乏全寿命期理念。基于此,本研究从装配式住宅设计内涵出发,将全寿命期理念引入设计工作,制定全寿命期设计准则,识别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及其实现障碍,制定相应策略,旨在为装配式住宅设计工作提供指引。首先,对装配式住宅设计工作进行内涵分析,总结其具有三点设计特征:模块化、高集成性、生产-施工间的顺次相互依赖性。依据传统结构设计准则结合装配式住宅特征制定11条全寿命期设计准则,为可生产性设计、可运输性设计、可吊装性设计、可施工性设计、设计专业间协同性设计、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人性化设计、可维护性设计、空间适应性与可变性设计、环境友好型设计、全寿命期费用优化设计。随后,以国家、行业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规范标准为基础来源进行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的识别,共识别出39个一级指标、64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并对设计关键要素进行内涵分析。接着,运用Q方法,得出影响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的主要障碍为工业化设计能力不足、规范标准存在空白且适用性不佳、供应链协同设计机制缺乏、住宅通用体系未完整建立,并基于上述障碍分析提出相关解决策略。最后,对案例项目进行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程度和障碍分析,对比案例分析结果和实际结果,验证了设计关键要素设置和实现障碍分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将全寿命期理念引入装配式住宅设计工作,制定了全寿命期设计准则,并进行了设计关键要素的识别及实现障碍分析,丰富了装配式住宅设计理论体系。实践价值在于识别出的设计关键要素和基于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制定的策略可以为装配式住宅的设计工作提供具体指导,从而达到提升设计质量、规范行业发展的效果。

吴迪[10](2019)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量化目标导向的节能标准,德国被动房标准问世以来,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相关标准就是在被动房标准的启发下,根据国情进行调整演化的产物,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节能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标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的后期评价,难以落实到建筑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造成方案设计阶段仍以技术措施为导向、优化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将目标导向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落实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本文提出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课题,对于在建筑前期设计阶段有效控制能耗、提升设计效率、保证被动式超低能耗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德国被动房标准进行了研究,对欧洲其他国家针对自身国情调整被动房标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进而分析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以被动房标准为基础的演化过程。然后,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和现行节能设计方法的基本构成为逻辑依据,提出建筑前期方案设计阶段达成能耗目标的方法框架,包括能耗目标的分步实现、各阶段能耗目标的设定以及遴选适宜的设计策略等。确定了方法框架核心环节中“各阶段能耗目标值”及“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两个部分的研究步骤。基于上述框架和研究步骤,第4章在案例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居住建筑的类别,建立了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典型模型,筛选研究变量并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第5章基于典型模型、能耗模拟、统计学分析方法及我国既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对我国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各阶段能耗目标值进行推导。第6章基于全局敏感度分析方法,对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策略进行敏感度分析和排序。最后,应用研究成果对两个案例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演绎推理等定性分析方法,及能耗模拟、回归分析、统计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面向方案设计阶段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框架、各阶段能耗目标值及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策略敏感度排序三个创新点,以期推进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效率与进程。

二、建筑节能设计在GEF示范项目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节能设计在GEF示范项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寒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环境与能源问题
        1.1.2 住宅建筑能耗现状及发展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应用现状
        1.3.1 国外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研究概况
        1.3.2 国内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研究概况
    1.4 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点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相关基础理论
    2.1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概述
        2.1.1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相关理论
        2.1.2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分类
        2.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2.2 被动式住宅建筑
        2.2.1 被动式住宅建筑概念
        2.2.2 被动式住宅建筑发展历程
        2.2.3 被动式住宅建筑核心技术
    2.3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措施
        2.3.1 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
        2.3.2 门窗结构的节能措施
        2.3.3 地面层与地下结构的节能措施
    2.4 其它技术措施
        2.4.1 太阳能光伏技术
        2.4.2 地源热泵技术
        2.4.3 节能采光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阶段住宅建筑节能计算实例
    3.1 项目概况
        3.1.1 项目简介
        3.1.2 青岛地区气候特征
        3.1.3 设计理念与目标
    3.2 建筑设计及相关节能措施
        3.2.1 建筑方案设计
        3.2.2 建筑气密性设计
    3.3 住宅建筑模型节能计算
        3.3.1 节能计算软件的选择
        3.3.2 住宅建筑模型建立
        3.3.3 相关参数设置
        3.3.4 围护结构节能计算
        3.3.5 节能计算结果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超低能耗标准下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4.1 研究项目模型变参数分析
        4.1.1 变参数节能计算
        4.1.2 超低能耗标准参数设置
        4.1.3 变参数模拟计算与结果分析评价
    4.2 研究项目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4.2.1 外墙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4.2.2 屋顶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4.2.3 窗户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4.2.4 细部节点构造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4.3 超低能耗设计方案计算分析与评价比选
        4.3.1 设计方案建筑运行能耗计算
        4.3.2 建筑能耗分析与评价
        4.3.3 经济性指标分析与评价
        4.3.4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4.3.5 投资收益分析与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体布局方案优化与分析
    5.1 超低能耗设计方案总体规划分析
        5.1.1 超低能耗标准下总体规划分析与比较
        5.1.2 总体规划日照分析
    5.2 住宅群体层数优化设计方案
        5.2.1 建筑高度对日照影响
        5.2.2 层数优化方案
        5.2.3 层数优化方案后的日照分析
    5.3 总体布局优化设计方案
        5.3.1 日照优化设计原则
        5.3.2 总体布局优化设计
        5.3.3 总体优化设计方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3)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绿色生态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1.1.2 我国绿色住区的发展概况
        1.1.3 建设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重要性
        1.1.4 陕西省绿色生态住宅建设管理的发展变迁
    1.2 研究概念辨析
        1.2.1 生态社区与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1.2.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绿色建筑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6.3 小结
    1.7 研究方案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述
    2.2 理论依据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全周期理论
    2.3 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2.3.1 国外评价体系
        2.3.2 国内评价体系
        2.3.3 2019 版《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文件解读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案例解读
    3.1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整体情况
    3.2 西安保利心语花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3.2.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3.2.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3.2.5 小结
    3.3 西安万科金域东郡
        3.3.1 项目概况
        3.3.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3.3.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3.3.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3.3.5 小结
    3.4 西安卓越坊
        3.4.1 项目概况
        3.4.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3.4.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3.4.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3.4.5 小结
    3.5 现有实践案例评析
        3.5.1 现有实践案例设计要点落地情况
        3.5.2 现有实践案例可借鉴之处
        3.5.3 现有实践案例不足之处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
    4.1 研究背景与依据
    4.2 基于地域特征的园区规划
        4.2.1 科学的项目选址
        4.2.2 完善的周边配套
        4.2.3 高效的交通组织
        4.2.4 集约的场地利用
    4.3 基于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
        4.3.1 建筑布局
        4.3.2 自然采光
        4.3.3 自然通风
    4.4 基于能源利用的景观设计
        4.4.1 绿化布局优化
        4.4.2 水资源利用优化
        4.4.3 生物多样性优化
    4.5 基于时代背景的新技术运用
        4.5.1 装配式技术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4.5.2 BIM全周期运营管理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4.5.3 智慧化技术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4.6 后疫情时代下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安全防疫策略
        4.6.1 室内健康环境
        4.6.2 室外健康环境
        4.6.3 无接触场景设计
    4.7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4.7.1 改变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4.7.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
        4.7.3 普及推广绿色生态节能技术
        4.7.4 加强社会生态节能共识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评价标准》解析与设计目标提炼
        5.1.2 典型案例演绎与设计要点落地情况解析
        5.1.3 设计策略研究
        5.1.4 后疫情对《评价标准》的反思
    5.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5)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以南通三建被动式绿色住宅示范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生态环境与能源
        1.1.2 中国城市化和住宅建筑
        1.1.3 住宅的高能耗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3.3 软件模拟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住宅
    2.1 研究的范围
        2.1.1 夏热冬冷地区
        2.1.2 绿色住宅
        2.1.3 被动式节能设计
    2.2 绿色评价体系
        2.2.1 国外绿色评价体系
        2.2.2 国内绿色评价体系
    2.3 绿色住宅
        2.3.1 绿色住宅的概念
        2.3.2 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住宅建筑的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
    3.1 建筑气候区划
        3.1.1 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气候区划
        3.1.2 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热工设计
    3.2 自然整体通风
        3.2.1 自然通风的作用
        3.2.2 自然通风的设计原理
        3.2.3 夏热冬冷地区自然通风节能设计
    3.3 自然采光
        3.3.1 自然采光的作用
        3.3.2 夏热冬冷地区自然采光的节能设计
    3.4 建筑遮阳
        3.4.1 建筑遮阳的作用
        3.4.2 建筑遮阳的方式
        3.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遮阳的节能设计
    3.5 其他策略
        3.5.1 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
        3.5.2 生态绿化
        3.5.3 热桥处理
        3.5.4 气密性处理
        3.5.5 太阳能的利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通三建超低能耗被动式绿色住宅示范项目的被动式设计
    4.1 项目背景
        4.1.1 项目简介
        4.1.2 方案简介
        4.1.3 南通地区气候简介
    4.2 场地规划中的被动式节能设计
        4.2.1 引导通风的平面布局
        4.2.2 风环境模拟
        4.2.3 日照分析采光与遮阳
    4.3 建筑单体的被动式节能设计
        4.3.1 建筑体形系数
        4.3.2 合理的平面设计
        4.3.3 造型与遮阳相结合的建筑立面
        4.3.4 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
        4.3.5 节能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对于绿色住宅评分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的总结与展望
    5.1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的被动式节能设计
    5.2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被动式设计的发展方向
    5.3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被动式设计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6)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有关“京津冀地区农宅”的界定
        1.2.2 有关“超低能耗建筑”的界定
        1.2.3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评价指标的确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外超低能耗建筑研究
        1.3.2 国内外农村住宅节能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京津冀地区农宅现状分析与典型农宅模型建立
    2.1 京津冀地区农宅现状分析
        2.1.1 京津冀地区农宅建筑现状分析
        2.1.2 京津冀地区农宅用能现状分析
    2.2 典型农宅模型建立
        2.2.1 典型农宅选取
        2.2.2 农宅能耗模拟软件选择
        2.2.3 农宅围护结构参数设置
        2.2.4 农宅运行参数设置
        2.2.5 农宅初始能耗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津冀地区农宅能耗影响因素分析与超低能耗设计研究
    3.1 基于Climate Consultant的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分析
        3.1.1 气候分析工具及舒适模型选择
        3.1.2 京津冀地区气候条件分析
        3.1.3 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分析
    3.2 京津冀地区农宅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2.1 农宅朝向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2 外窗与窗墙比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3 外墙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4 屋顶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5 遮阳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6 附加阳光间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3 农宅节能效益分析
        3.3.1 农宅本体节能性分析
        3.3.2 农宅节能经济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3.4.1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指导原则
        3.4.2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围护结构推荐做法
第4章 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遴选
    4.1 概述
    4.2 京津冀地区可再生能源种类与利用现状分析
        4.2.1 太阳能
        4.2.2 生物质能
    4.3 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适用技术
        4.3.1 太阳能利用技术
        4.3.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4.4 京津冀地区农宅可再生能源互补利用技术
        4.4.1 太阳能—生物质能采暖系统
        4.4.2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
        4.4.3 光伏发电—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实践
    5.1 设计说明
        5.1.1 农宅设计思路
        5.1.2 农宅平面设计
        5.1.3 剖面与立面设计
    5.2 超低能耗农宅能耗模拟
    5.3 超低能耗农宅节能效益分析
    5.4 超低能耗农宅可再生能源潜力计算
        5.4.1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计算
        5.4.2 光伏-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乌鲁木齐市建设行业与世界银行合作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世界银行
        2.1.2 建设行业
        2.1.3 乌鲁木齐市建设行业与世界银行合作管理
        2.1.4 绩效评价
        2.1.5 公共产品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2.2.3 目标管理理论
第3章 乌鲁木齐建设行业与世界银行合作现状
    3.1 合作项目概述
        3.1.1 世行贷款乌鲁木齐城市交通改善项目
        3.1.2 世行贷款乌鲁木齐集中供热节能改造项目
        3.1.3 世行贷款乌鲁木齐城市交通改善项目二期
        3.1.4 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项目(GEF)
    3.2 合作管理的机构
    3.3 合作管理的流程
    3.4 合作管理的制度
    3.5 合作管理的效果
第4章 乌鲁木齐建设行业与世界银行合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项目合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1 项目建设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4.1.2 合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3 合作方向中存在的问题
        4.1.4 项目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4.2 合作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4.2.1 管理架构及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4.2.2 项目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作用中的问题
        4.2.3 部门沟通协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2.4 队伍管理及人员素质的问题
    4.3 管理理念中存在的问题
        4.3.1 “重资轻智”现象普遍
        4.3.2 合作理念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乌鲁木齐建设行业与世行合作管理中存在问题成因
    5.1 对世行项目管理特点认识不够,与世行合作经验不足
        5.1.1 与世行要求的重点不同
        5.1.2 与世行合作前期设计科学性不够,论证不足
        5.1.3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5.1.4 绩效评价设计有局限,未充分发挥作用
    5.2 合作机制不完善
        5.2.1 缺乏完善有效的合作管理制度
        5.2.2 机构权责配置和人员设置不科学
        5.2.3 沟通协调制度有待加强
        5.2.4 未建立起有效的项目储备制度
    5.3 国内合作管理理念未能与世行协调同步
第6章 完善乌鲁木齐建设行业与世行合作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合作管理制度建设,促进与世行有效衔接
        6.1.1 重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6.1.2 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
        6.1.3 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6.1.4 完善合作项目储备库和滚动计划
    6.2 健全合作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6.2.1 加强合作顶层设计,提升统筹力度
        6.2.2 加强组织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
    6.3 更新合作理念,拓展合作空间
        6.3.1 探索合作新模式,拓展合作空间
        6.3.2 加大知识合作成果的推广力度
第7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项目选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发展概述
        1.2.2 国内研究发展概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绿色改造案例研究
    2.1 废旧锅炉房绿色改造案例分析
        2.1.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1.2 徐州矿大建筑设计咨询研究院办公楼
    2.2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为建筑创作空间案例研究
        2.2.1 上海现代申都大厦
        2.2.2 天津天友绿色设计中心
        2.2.3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楼
    2.3 绿色改造案例总结
        2.3.1 绿色建筑创作空间设计要求
        2.3.2 废旧锅炉房适应性改造模式
        2.3.3 绿色改造技术归纳
        2.3.4 改造绿色评价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
    3.1 项目可行性研究
        3.1.1 项目背景
        3.1.2 现状分析
        3.1.3 改造目标
    3.2 绿色改造设计策略
        3.2.1 绿色改造理念
        3.2.2 绿色改造原则
        3.2.3 多方案设计比较
        3.2.4 最终方案
        3.2.5 绿色改造设计策略总结
    3.3 绿色改造技术策略
        3.3.1 结合当地气候的绿色改造技术分析
        3.3.2 被动式绿色改造技术
        3.3.3 主动式绿色改造技术
        3.3.4 绿色改造措施汇总
    3.4 改造设计绿色评估
        3.4.1 专项模拟计算
        3.4.2 整体对标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 国内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认证案例
    附录二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现状图纸
    附录三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施工图(选录)
    附录四 改造方案结构核算
    附录五 不同被动式技术策略焓湿图逐月分析图
    附录六 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项目室外光环境模拟对比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全寿命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环境—政府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
        1.1.2 行业现状—高速发展伴随质量问题频发
        1.1.3 本文选题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全寿命期理论
        1.2.3 装配式住宅研究现状
        1.2.4 装配式住宅设计研究现状
        1.2.5 研究不足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内涵分析
    2.1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阶段定义
    2.2 装配式住宅设计特征分析
        2.2.1 模块化
        2.2.2 高集成性
        2.2.3 生产-施工间的顺次相互依赖性
    2.3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准则
        2.3.1 设计准则的制定
        2.3.2 设计准则的内涵分析
第三章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识别
    3.1 设计关键要素初步识别
        3.1.1 设计关键要素识别来源
        3.1.2 设计关键要素识别结果
    3.2 设计关键要素调整修正
        3.2.1 专家访谈
        3.2.2 调整修正结果
    3.3 设计关键要素内涵分析
        3.3.1 可生产性设计(A)
        3.3.2 可运输性设计(B)
        3.3.3 可吊装性设计(C)
        3.3.4 可施工性设计(D)
        3.3.5 设计专业间协同性设计(E)
        3.3.6 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F)
        3.3.7 人性化设计(G)
        3.3.8 可维护性设计(H)
        3.3.9 空间适应性与可变性设计(I)
        3.3.10 环境友好型设计(J)
        3.3.11 全寿命期费用优化设计(K)
    3.4 设计关键要素验证
        3.4.1 焦点小组讨论的适用性
        3.4.2 焦点小组讨论的过程
        3.4.3 焦点小组讨论结果
第四章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
    4.1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初步识别
    4.2 研究设计
        4.2.1 Q方法的概念与特点
        4.2.2 Q方法的适用性
        4.2.3 Q方法步骤
    4.3 数据分析
        4.3.1 因子分析
        4.3.2 因子负荷
        4.3.3 理想化因子排列
    4.4 结果讨论
        4.4.1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
        4.4.2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策略
第五章 南京市丁家庄A28保障房项目案例分析
    5.1 案例项目概况
        5.1.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5.1.2 项目技术结构体系
        5.1.3 项目分析信息来源
    5.2 案例项目分析
        5.2.1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程度分析
        5.2.2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分析
    5.3 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缘起
        1.1.1 建筑节能的宏观背景
        1.1.2 德国被动房的产生及其影响
        1.1.3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1.1.4 研究缘起
    1.2 概念界定
        1.2.1 被动房
        1.2.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1.2.3 设计辅助决策
        1.2.4 寒冷地区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1.3.2 建筑设计决策研究
        1.3.3 方案设计阶段的能耗模拟与优化研究
        1.3.4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从德国被动房标准到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2.1 德国被动房标准分析
        2.1.1 被动房标准
        2.1.2 被动房设计工具包(Passive House Planning Package,PHPP)
        2.1.3 被动房标准适用性
        2.1.4 被动房标准特点
    2.2 欧洲其他国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分析
        2.2.1 英国AECB标准
        2.2.2 挪威NS3700标准
        2.2.3 瑞士Minergie-P标准
    2.3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分析
        2.3.1 产生背景
        2.3.2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
        2.3.3 《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技术要点》
        2.3.4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2.4 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借鉴与调整
        2.4.1 对被动房标准的借鉴
        2.4.2 对被动房标准的调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构建
    3.1 方法构建的逻辑基础
        3.1.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3.1.2 现行节能设计方法横向分析
    3.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框架
        3.2.1 超低能耗目标的分步实现
        3.2.2 设定各阶段的能耗目标
        3.2.3 高效遴选设计策略
        3.2.4 基本流程
    3.3 方法框架核心环节分析
        3.3.1 各阶段能耗目标
        3.3.2 各阶段能耗目标值
        3.3.3 基准评价的能耗模拟软件
        3.3.4 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3.3.5 能耗目标值与敏感度分析的研究步骤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典型模型建立
    4.1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分类与案例调研
        4.1.1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分类
        4.1.2 案例调研与数据处理
    4.2 典型模型的建立
        4.2.1 几何特征提取
        4.2.2 典型模型建立
    4.3 典型模型变量设置
        4.3.1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案例库
        4.3.2 设计策略归纳与变量筛选
        4.3.3 形体生成阶段变量区间赋值
        4.3.4 综合完善阶段变量区间赋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能耗目标值研究
    5.1 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5.1.1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5.1.2 综合完善与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5.2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5.2.1 建筑能耗模拟
        5.2.2 能耗模拟结果检验
        5.2.3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5.3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5.3.1 既有标准能耗目标值分析
        5.3.2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5.4 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5.4.1 既有标准能耗目标值分析
        5.4.2 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6.1 敏感度分析方法
        6.1.1 全局敏感度分析
        6.1.2 逐步回归
    6.2 形体生成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6.2.1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模拟
        6.2.2 回归方程建立
        6.2.3 回归方程检验
        6.2.4 形体生成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6.3 综合完善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6.3.1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模拟
        6.3.2 回归方程建立
        6.3.3 回归方程检验
        6.3.4 综合完善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应用
    7.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归纳
    7.2 案例应用一: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低层住宅优化设计
        7.2.1 案例基本信息
        7.2.2 建筑形体优化与决策
        7.2.3 围护结构与HVAC系统优化与决策
    7.3 案例应用二: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高层住宅优化设计
        7.3.1 案例基本信息
        7.3.2 建筑形体优化与决策
        7.3.3 围护结构与HVAC系统优化与决策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寒冷与国外类似气候条件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案例库
附录 B 形体生成阶段回归正交试验安排
附录 C 综合完善阶段回归正交试验安排
附录 D 平面图(案例一)
附录 E 平面图(案例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建筑节能设计在GEF示范项目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D]. 潘奕璇.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3]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D]. 鱼文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以南通三建被动式绿色住宅示范项目为例[D]. 张宇.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D]. 马倩. 天津大学, 2020(02)
  • [7]乌鲁木齐市建设行业与世界银行合作管理研究[D]. 袁玉玫. 新疆大学, 2020(07)
  • [8]西建大废旧热力中心绿色改造策略研究[D]. 李江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全寿命期设计研究[D]. 陆帅. 东南大学, 2019(05)
  • [10]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D]. 吴迪. 天津大学, 2019

标签:;  ;  ;  ;  ;  

建筑节能设计在GEF示范项目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