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节油的精细化工利用(Ⅵ)——农用生物活性物质松节油的合成

松节油的精细化工利用(Ⅵ)——农用生物活性物质松节油的合成

一、松节油的精细化学利用(Ⅵ)——松节油合成农用及家用生物活性物(论文文献综述)

徐士超,董欢欢,曾小静,赵振东[1](2019)在《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及活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从萜类杀虫剂的拒食、趋避、毒杀和生长调节等活性,萜类抗菌剂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以及萜类除草剂抑制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除草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等角度出发,综述了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和活性研究进展,对萜类植物源农用活性物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基于目前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对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和应用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深入探讨萜类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有望为新型高活性植物源农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杨晨[2](2018)在《磷酸铝基Ni系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加氢的研究》文中认为α-蒎烯是松节油的主要成分,它的主要氢化产物——顺式蒎烷,是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因此,制备高选择性的顺式蒎烷产品一直是林产化学研究的热点。提高顺式蒎烷选择性的方法包括制备性能优异的催化剂以及优化加氢条件。负载型Ni催化剂对α-蒎烯加氢反应有良好的性能,而选择适宜的载体,是提高Ni催化剂性能的关键。α-蒎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溶剂,但在材料合成领域的应用较少。因此,将α-蒎烯用于功能材料的合成,对拓宽松节油的应用同样意义颇深。磷铝分子筛是常用的催化剂载体,其具有良好的结构形貌和优良的热稳定性,在催化领域应用广泛,但在松节油的深加工方向应用甚少。将磷铝分子筛用于松节油深加工,对拓展它的应用和进一步提升松节油的深加工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α-蒎烯为溶剂,合成磷酸铝分子筛,并负载Ni系催化剂,用于α-蒎烯加氢反应。使用XRD、BET、SEM-EDS、TEM、TG-DSC、XPS、TPR、TPO和IR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α-蒎烯为溶剂进行磷酸铝的合成,包括:(1)使用三乙胺为模板剂,常规加热合成了AFI型磷铝分子筛(记为APO-BAA)。产物呈棱柱状,比表面积289.36m2/g,主要为介孔结构,热稳定性良好。成核过程和生长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5.65 kJ/mol和92.94kJ/mol。(2)使用三乙醇胺为模板剂,常规加热合成了具有鳞石英型磷酸铝(记为APO-BBA)。产物呈片状,比表面积131.43 m2/g,主要为介孔结构,热稳定性良好。(3)以松属胺类去氢枞胺为模板剂,微波加热合成了无定形磷酸铝(记为APO-BCB)。产物比表面积272.00m2/g,孔容达0.7cm3/g,具有多级孔分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焙烧仍能保持无定形结构。2、以上述磷酸铝为催化剂载体,负载Ni系催化剂,用于α–蒎烯加氢反应,包括:(1)制备了Ni/APO-BAA催化剂,对负载条件-催化剂组成-催化剂性能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使用杂项设计对加氢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和顺式蒎烷选择性分别为98.5%和96.2%,且重现性良好。催化剂使用7次后能维持良好的性能。α-蒎烯转化、顺式蒎烷生成和反式蒎烷生成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三个过程的活化能分别为42.01、41.13和54.62kJ/mol.(2)制备了Ni/APO-BBA催化剂,对载体制备条件/负载条件-催化剂组成-催化剂性能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通过BBD设计对加氢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和顺式蒎烷选择性分别为94.8%和95.1%,且重现性良好。催化剂使用5次后能维持较好的性能。(3)制备了Ni/APO-BCB催化剂,并用于α-蒎烯加氢反应。适宜的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和顺式蒎烷选择性分别为98.2%和95.9%。(4)通过化学还原法负载非晶态Ni-P,制备了Ni-P/APO-BAA催化剂,通过BBD设计和XPS分析确定最佳负载条件及Ni-P生成的影响因素。将催化剂用于α-蒎烯加氢反应,在优化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和顺式蒎烷选择性达到99.0%和97.9%,达到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且重现性良好。催化剂使用10次后能维持较好的性能。α-蒎烯转化、顺式蒎烷生成和反式蒎烷生成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三个过程的活化能分别为62.64、61.90和91.93kJ/mol。3、对本研究制备的不同催化剂进行对比,并与其他催化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使用磷酸铝作为载体得到的Ni系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得以增强。催化剂性能达到或优于目前常见Ni系的催化剂,Ni-P/APO-BAA的性能接近贵金属催化剂。性能提升的原因可能是载体制备过程中α-蒎烯作为溶剂给予的引导作用。

王鹤林[3](2017)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脑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工业及香料原料,具有开窍醒神、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和脑血管病。在香料上是名贵的定香剂和配置高级香水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及香料工业。龙脑可由α-蒎烯经酯化-皂化反应制得,而松节油中含有大量的α-蒎烯。我国松节油资源极其丰富,价格低廉,因此,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在我国松脂深加工行业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制备了 3种固体超强酸SO42-/TiO2-SiO2、SO42-/TiO2-Al203、S04--/TiO2-La3+催化剂,首次应用于α-蒎烯酯化-皂化合成龙脑反应。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固体超强酸SO42-/TiO2-SiO2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TiO2-SiO2催化剂,以α-蒎烯的酯化-皂化反应为探针反应。采用TEM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简单研究XRD、Py-1R和NH3-TPD与制备条件n(Ti)/n(Si)和硫酸浸渍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物料摩尔比等工艺条件对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合成龙脑的工艺条件,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反应时间7h,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为α-蒎烯的7%,n(α-蒎烯):n(草酸)=1:0.4时,SO42-/TiO2-SiO2固体超强酸酸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α-蒎烯的转化率达到100%,龙脑的收率可达58.14%,重复使用5次后,α-蒎烯的转化率均为100%,龙脑的收率为53.60%以上。(2)固体超强酸SO42-/TiO2-Al203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龙脑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系列SO42-/TiO2-Al20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运用XRD,NH3-TPD,FT-IR,Py-IR,XPS,SEM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复合催化剂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初步探讨了固体超强酸SO42-/TiO2-A1203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得到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n(TiO2):(Al203)=1:2、硫酸浸渍浓度1mol/L、催化剂焙烧温度500℃,同时考察物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催化合成冰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物料摩尔比为1:0.4,催化剂用量为α-蒎烯质量的7%,采用程序升温方式(65℃ 1 h,75℃ 4 h,90℃ 1 h)进行加热的条件下,SO42-/Ti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α-蒎烯的转化率高达100%,龙脑的收率高达59.74%,SO42-/Ti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重复使用6次的情况下,α-蒎烯的转化率均不变,龙脑的收率下降2.99%,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良好。(3)纳米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的制备及其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催化剂。通过TEM、XRD、XPS、NH3-TPD、Py-IR和TG表征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酸强度、酸性质和重复使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稀土元素La改性后的催化剂的Bronsted酸位点明显增加,且S04--/TiO2-La3+催化剂为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平均粒径在50nm以内。以催化α-蒎烯酯化皂化合成龙脑为探针反应,评价该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最适条件下,α-蒎烯的转化率为100%,龙脑的收率为6 2.60%,并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较好的活性及稳定性。

王红琴,王亚明,蒋丽红,晋艳琼[4](2016)在《[Rh(COD)Cl]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松节油加氢反应》文中提出采用恒温搅拌回流的方式制备了[Rh(COD)Cl]2,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催化剂适宜制备条件:n(COD)∶n(RhCl3·3H2O)为3.5∶1,回流温度80℃,回流时间3 h。将制备的[Rh(COD)Cl]2作为催化剂用于松节油的氢化反应,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优选出适宜反应条件,即4 g松节油,催化剂用量为松节油质量的2.5%,反应压力2.5 MPa,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45℃。在此反应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98.21%,产物顺式蒎烷对映选择性为97.46%,收率为95.72%。

王红琴[5](2016)在《铑催化剂催化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研究》文中提出松节油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天然资源及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和β-蒎烯,它们是一对同分异构体,化学性质极其活泼,可进行氢化、氧化、聚合等反应。蒎烯催化加氢可制得蒎烷,蒎烷是制备芳樟醇、香茅醇和维生素E的重要中间体,广泛用于香料及医药生产中。聚烷存在顺反蒎烷两种异构体,由于顺式体的反应活性远高于反式体,故工业上所使用的蒎烷要求以顺式体为主。我国松林资源丰富,松节油产量高,但其深加工利用率低,因此研究松节油不对称加氢催化剂用于制备高附加值的顺式蒎烷具有广阔的前景,对加快我国松脂深加工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用于松节油催化加氢制备蒎烷的催化剂主要有镍系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但镍系催化剂催化蒎烯加氢反应时所需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均较高,对反应设备要求高,操作条件苛刻,安全性差,且产物中顺式蒎烷含量较低,对映选择性较差,因此,开发新型催化剂,在较低温度、压力下实现蒎烯加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制备了[Rh(COD)C1]2配合物,以活性炭为载体将其多相化,并用于催化α-蒎烯和β-蒎烯加氢反应。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中不同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COD/Rh摩尔比为3.5:1,回流温度为80℃,回流时间3h;将适宜条件下制备的[Rh(COD)(Cl]2催化剂用于催化α-蒎烯加氢反应,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加氢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为45℃,反应压力为2.5MPa,催化剂用量为2.5%,反应时间为4h。在适宜工艺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达98%以上;顺式蒎烷对映选择性平均值高于97%;且重现性较好。(2)进行一系列探索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型铑催化剂对β-蒎烯的加氢活性要比对α-蒎烯的加氢活性高,故后期实验均以β-蒎烯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载体种类、氧化剂浓度和Rh负载量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以C为载体,氧化剂浓度为copt%,Rh负载量为Wopt%。(3)以C为载体,将[Rh(COD)C1]2催化剂多相化,并用于β-蒎烯加氢反应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β-蒎烯加氢反应条件得出适宜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为Topt℃,反应压力为PoptMPa,催化剂用量为β-蒎烯质量的xopt%,反应时间为topth。该条件下β-蒎烯转化率达99%以上;顺式蒎烷对映选择性分别约为89%。在此条件下进行重现实验,结果表明重现性较好。催化剂寿命考察实验表明:催化剂可连续使用4次。(4)采用IR、XPS、BET对催化剂及载体进行了表征。BET结果表明,原始载体BET比表面积为1076.85m2/g,氧化后载体BET比表面积为923.81m2/g,且载体C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IR、XPS结果表明,[Rh(COD)Cl]2催化剂成功地固载在载体C上,活性组分流失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修祥鱼[6](2016)在《蒎烷标准制定》文中指出我国是松节油的生产大国,松节油的主要成分为蒎烯,蒎烯催化加氢可制得蒎烷,蒎烷是合成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各林化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统一,为了进一步提升林产品质量水平,完善现有林产品标准体系,使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有据可依,有必要建立蒎烷产品标准,为蒎烷产品质量的控制与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开展蒎烷标准的制定研究,具体过程、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蒎烷行业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分别到湖南、浙江、广西、广东、福建等国内蒎烷的主要生产企业调研,首先是采样、检测、统计分析与验证检测,形成征求意见搞,随后通过广泛征求各有关专家及企业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再通过行业专家标准审定专家组审定,并进行修改后,完成了报批稿的研究。2、研究规定了蒎烷外观、颜色和水分的技术要求。外观的标准技术要求为透明,无杂质,无悬浮物,看不见水分;颜色要求≤30铂-钴颜色,水分≤0.50%;3、研究规定了蒎烷的相对密度为0.860.870,折光率为1.46001.4700,按GB/T4472-2011规定的实验方法,考察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批次的蒎烷产品的密度,获得了蒎烷的密度对于每摄氏度(1℃)温差的温度校正系数为0.00071。按GB/T6488-2008规定的实验方法,考察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批次的蒎烷产品的折光率,获得了蒎烷折光率对于每摄氏度(1℃)温差的温度校正系数为0.00043;4、研究规定了蒎烷含量的技术要求,优级蒎烷含量≥97%,一级蒎烷含量≥95%,二级蒎烷含量≥93%,确定了蒎烷的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方法的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

张洁[7](2015)在《酸处理杭锦2#土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松节油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松脂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其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香料、药物及精细化学品方面,整个关联产业已占到GDP的10%。松脂经粗加工可制得松香和松节油,有关松香的研究已比较成熟,而松节油深加工涉及酯化、异构化、水合、聚合、歧化等多种反应。松节油异构化可制得莰烯、柠檬烯、蒈烯等物质,主要用于合成樟脑、萜烯树脂和香料等。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腐蚀性小、环境友好、产品后处理简单等优点,在松节油异构化反应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固体酸催化剂成本高,寿命短等原因,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杭锦2#土是一种复合型硅铝酸盐粘土矿物,该粘土矿物储量丰富、易于开采、价格低廉,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对杭锦2#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无机污染物的吸附以及有色物质的脱色方面,用于催化剂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将杭锦2#土应用于松节油异构反应的研究极少,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松节油异构化反应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该论文尝试将杭锦2#土应用到松节油异构化反应中,分别采用硫酸、盐酸和磷酸处理杭锦2#土制备了系列催化剂。将所制备催化剂运用在间歇反应器中,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尝试创新反应工艺,将松节油异构化反应用于固定床反应器上,确定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与反应条件,为松节油异构化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通过XRD、FTIR、NH3-TPD、TG-DTA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1)分别采用盐酸和硫酸处理杭锦2#土制得活性白土,水洗处理前后催化剂的反应的活性不同。两种酸处理后经水洗处理,催化剂的活性均明显提高。这可能是由于水洗处理使催化剂表面溶出的物质脱去,比表面积增大,酸性增强,酸量增多造成的。(2)以上述制得的活性白土为载体,分别用硫酸和磷酸浸渍处理,制得SO42-/活性白土和PO43-/活性白土两种固体酸催化剂,将其应用到松节油异构化反应中,SO42-/活性白土催化剂的活性高于PO43-/活性白土催化剂。(3)采用浸渍法制备SO42-/杭锦2#土固体酸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酸浸浓度为1.5mol·L-1,酸浸温度90℃,酸浸时间4h,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4h。松节油异构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为(松节油的质量百分比)3%。该条件下蒎烯的转化率100%,莰烯选择性51.9%。平行实验3次后,蒎烯转化率均为100%,莰烯选择性基本不变,实验重现性良好。(4)将SO42-/杭锦2#土催化剂应用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酸浸浓度为3.0mol·L-1,酸浸温度90℃,酸浸时间4h,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2h。松节油异构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5℃,质量空速为0.8 h-1,载气流速为70ml/min。该条件下,蒎烯的转化率为100%,莰烯选择性为52.6%。

贺淼[8](2014)在《含蒎烯体系的汽液相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给松节油中蒎烯体系的分离提纯过程提供基础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和理论依据,所完成的研究内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和结论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首先,设计了一套主要由汽液双循环Rose釜构成的测定蒎烯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分别测定了46.7kPa和66.7kPa压力下α-蒎烯+β-蒎烯、α-蒎烯+对伞花烃和β-蒎烯+对伞花烃三个二元体系和α-蒎烯+β-蒎烯+对伞花烃一个三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采用Herington规则,以面积检验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的实验数据均满足热力学一致性。其次,为得到一个高效的最优化算法回归最佳的汽液相平衡模型参数,对新型的布谷鸟搜索算法(CS)进行自适应改进,在保留CS算法强大的全局寻优能力的同时,克服其局部搜索能力较弱的缺点,得到了一种自适应布谷鸟搜索算法(ACS)。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单峰函数还是多峰函数,无论是低维函数还是高维函数,ACS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局部搜索能力均优于CS算法。第三,分别基于Wilson模型、NRTL模型和UNIQUAC模型,分别以α-蒎烯+β-蒎烯、α-蒎烯+对伞花烃和β-蒎烯+对伞花烃三个二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的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之间的相对偏差的平方和为目标函数,采用ACS算法搜索寻优,得到上述三个汽液相平衡模型的二元交互参数。关联计算结果表明,上述三个模型计算的汽相组成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偏差均小于0.0022,平衡温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偏差均小于0.55K,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用基团贡献法UNIFAC模型预测的结果,说明上述三个模型及ACS算法高效可靠。最后,将二元体系的交互参数推广至三元体系,用于预测α-蒎烯+β-蒎烯+对伞花烃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结果表明,NRTL模型预测结果最佳,汽相组成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偏差小于0.0045,平衡温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偏差均小于0.46K,Wilson模型和UNIQUAC模型的预测结果稍差。综上可得如下结论:测定上述蒎烯体系的实验方法可行,实验结果可靠;ACS算法寻优能力较强;Wilson模型、NRTL模型和UNIQUAC模型预测上述二元蒎烯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的精度明显高于基团贡献法UNIFAC模型的预测结果;NRTL模型预测上述三元蒎烯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的精度高于Wilson模型和UNIQUAC模型的预测结果;实验及预测结果可为上述蒎烯体系的分离提纯提供可靠的汽液相平衡基础数据。

李丹丹[9](2014)在《铑膦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a-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节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天然资源,也是一种宝贵的化工原料。我国有着含量丰富的脂松节油,其主要成分α-蒎烯和β-蒎烯,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化学反应性能非常活泼,可进行氢化、氧化、异构化等多种反应。蒎烯催化加氢可制得蒎烷,蒎烷是香料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制备芳樟醇、香茅醇、玫瑰醚和二氢月桂烯醇等香料的重要中间体。蒎烷存在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因为顺式蒎烷的反应活性远高于反式蒎烷,所以工业上所用的蒎烷要求以顺式蒎烷为主。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条件较温和,尤其贵金属均相催化剂在不对称加氢方面具有优越的性能,但产物分离、催化剂回收比较困难。离子液体具有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强、不挥发、可“固载”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特点,用于两相催化兼有均相催化效率高和多相催化易分离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高效”溶剂和催化剂的“载体”,为解决均相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分离、回收问题开创了一条新途径。本论文制备了RhCl(PPh3)3配合物,以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将此催化体系用于α-蒎烯加氢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效果,且与产物易分离、可循环使用。本论文具体做了以下4方面的研究:(1)加氢反应介质的考察对加氢反应介质进行了考察,发现无离子液体时,虽然催化性能较高,但反应结束后,催化剂与产物互溶,与产物分离困难。而以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时,催化效果较好,且催化剂溶解在离子液体中,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催化剂体系很容易与产物分离,并可以重复使用。(2) RhCl(PPh3)3制备条件的考察分别以工业级[BMIM]PF6、工业级[BMIM]BF4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考察膦铑摩尔比、回流温度、回流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工业级[BMM]PF6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时,较优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膦铑摩尔比为N2,回流温度为T3,回流时间为t2;以工业级[BMIM]BF4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时,较优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膦铑摩尔比为N’1,回流温度为T1,回流时间为t’2。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催化剂符合RhCl(PPh3)3的结构。(3)α-蒎烯加氢反应工艺条件的考察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以工业级[BMIM]PF6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时各工艺条件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以工业级[BMIM]PF6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Ez,反应压力为P1,催化剂与α-蒎烯的质量比为M3,离子液体用量为L3,转速为800r/m,反应时间为J2。此条件下,α-蒎烯的转化率为99.49%,顺式蒎烷的对映选择性为96.73%。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以工业级[BMIM]BF4离子液体为加氢反应介质时各工艺条件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I5、反应压力为P’2、催化剂用量为m3,离子液体用量为Q1,转速为800r/m,反应时间为G3,该条件下,α-蒎烯的转化率为99.31%,顺式蒎烷的对映选择性为98.38%。

柳中梅,彭素红,朱珠[10](2013)在《浅议松脂产业立体异构产品的开发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根据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可将松脂系列产品分为五个级别,归纳了我国有关松脂系列立体异构产品开发利用的现状,揭示了目前我国市场上还没有松脂系列立体异构工业产品的事实。并从凸显松脂系列产品天然属性、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其下游产品开发等角度,分析了开发松脂立体异构产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松节油的精细化学利用(Ⅵ)——松节油合成农用及家用生物活性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节油的精细化学利用(Ⅵ)——松节油合成农用及家用生物活性物(论文提纲范文)

(1)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及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萜类植物源杀 (驱) 虫活性物
    1.1 萜类拒食活性物
        1.1.1 单萜
        1.1.2 倍半萜
        1.1.3 多萜
    1.2 萜类驱避活性物
    1.3 萜类毒杀活性物
    1.4 萜类昆虫生长调节活性物
    1.5 其它萜类杀虫活性物
2 萜类植物源抗菌活性物
3 萜类植物源除草活性物
4 结论与展望

(2)磷酸铝基Ni系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加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松节油及蒎烯发展和应用的概述
        1.1.1 松节油的组成与应用
        1.1.2 α-蒎烯的应用研究概况
    1.2 α-蒎烯的催化加氢反应及催化剂研究概况
        1.2.1 贵金属催化剂催化α-蒎烯加氢
        1.2.2 Ni系催化剂催化加氢的应用概述
        1.2.3 Ni系催化剂用于α-蒎烯加氢
        1.2.4 α-蒎烯加氢机理及动力学
    1.3 磷铝分子筛的发展概况
        1.3.1 磷铝分子筛的合成研究
        1.3.2 磷铝分子筛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仪器试剂及分析表征
    2.1 主要试剂仪器
    2.2 材料制备
        2.2.1 磷酸铝的制备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
        2.3.1 物相组成分析(XRD)
        2.3.2 微观形貌分析(SEM-EDS&TEM-EDS)
        2.3.3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测定(N2-Sorption)
        2.3.4 热重分析(TG-DSC)
        2.3.5 红外光谱实验(FT-IR)
        2.3.6 程序升温还原(H2-TPR)
        2.3.7 程序升温氧化(O2-TPO)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4 催化剂的性能考察
        2.4.1 加氢反应的操作步骤
        2.4.2 加氢反应的评价指标
        2.4.3 产物的分析
第三章 以α-蒎烯为溶剂合成磷铝分子筛的研究
    3.1 引言
    3.2 使用不同物料和方法制备磷酸铝
    3.3 AFI型磷酸铝的合成
        3.3.1 溶剂对磷酸铝结构性质的影响
        3.3.2 APO-BAA晶化过程的研究
        3.3.3 结晶动力学研究
        3.3.4 焙烧暨脱模过程研究
        3.3.5 重现性实验
    3.4 鳞石英型磷酸铝的合成
        3.4.1 溶剂对产物结构的影响
        3.4.2 APO-BBA的制备条件考察
        3.4.3 APO-BBA的结晶动力学研究
    3.5 无定形多孔磷酸铝的合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i/APO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加氢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Ni/APO-BAA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2.1 催化剂表征
        4.2.2 负载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2.3 加氢条件考察及工艺优化
        4.2.4 催化剂寿命考察
        4.2.5 α-蒎烯在Ni/APO-BAA上加氢的动力学
    4.3 Ni/APO-BBA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3.1 催化剂表征
        4.3.2 负载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3 加氢条件考察及工艺优化
        4.3.4 催化剂寿命考察
    4.4 Ni/APO-BCB的催化性能研究
        4.4.1 催化剂表征
        4.4.2 催化剂性能考察
    4.5 催化剂性能对比及构效关系讨论
        4.5.1 载体对活性组分性能的影响
        4.5.2 不同模板剂作用下所得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5.3 不同溶剂作用下制得的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5.4 不同类型的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5.5 载体的适用性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i-P/APO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加氢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Ni-P/APO-BAA催化剂的表征
    5.3 Ni-P/APO-BAA催化性能研究
        5.3.1 负载条件对催化剂组成和性能的影响
        5.3.2 Ni-P/APO-BAA催化α-蒎烯加氢工艺研究
        5.3.3 催化剂寿命考察
    5.4 α-蒎烯在Ni-P/APO-BAA上加氢的动力学研究
        5.4.1 扩散作用的消除
        5.4.2 数据采集及处理
        5.4.3 反应级数的确定
        5.4.4 α-蒎烯转化和蒎烷生成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5.4.5 模型检验
    5.5 催化剂性能对比及构效关系讨论
        5.5.1 载体对Ni-P性能的影响
        5.5.2 P的掺入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5.3 本研究的催化剂与其他催化剂的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龙脑的结构、性能及用途
        1.1.1 龙脑的结构
        1.1.2 龙脑的性能及其用途
    1.2 龙脑的合成
        1.2.1 合成龙脑的原料
        1.2.2 合成龙脑的方法
    1.3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概述
        1.3.1 固体超强酸的定义
        1.3.2 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1.3.3 固体超强酸的酸中心模型
        1.3.4 固体超强酸的应用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产品分析
    2.1 实验主要原料及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及产品的分析方法
        2.3.1 X射线衍射仪测试(XRD)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5 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
        2.3.6 热重法(TG)
        2.3.7 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2.3.8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实验(Py-IR)
    2.4 原料和产物分析
        2.4.1 气相色谱法分析(GC)
        2.4.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第三章 SO_4~(2-)/TiO_2-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
    3.1 原料及产物的测定
    3.2 实验数据的处理
    3.3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SiO_2催化剂的制备
    3.4 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
    3.5 催化剂的表征
        3.5.1 催化剂的TEM分析
        3.5.2 催化剂的XPS分析
        3.5.3 不同n(Ti)/n(Si)的催化剂的XRD分析
        3.5.4 不同浸渍浓度的催化剂的NH_3-TPD分析
        3.5.5 不同浸渍浓度的催化剂的Py-IR分析
    3.6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3.6.1 n(Ti)/(Si)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3.6.2 浸渍液浓度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3.7 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适宜工艺条件的优化
        3.7.1 催化剂用量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3.7.2 反应时间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3.7.3 反应温度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3.7.4 物料摩尔比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3.7.5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3.7.6 重现实验
    3.8 SO_4~(2-)/TiO_2-SiO_2催化剂使用寿命的考察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O_4~(2-)/TiO_2-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
    4.1 实验部分
        4.1.1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4.1.2 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
    4.2 催化剂的表征
        4.2.1 催化剂的SEM分析
        4.2.2 催化剂的XPS分析
        4.2.3 不同Al含量的催化剂的XRD分析
        4.2.4 不同浸渍液浓度的催化剂的FT-IR分析
        4.2.5 不同焙烧温度的催化剂的NH_3-TPD分析
        4.2.6 不同焙烧温度的催化剂的Py-IR分析
    4.3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4.3.1 n(TiO_2)/(Al_2O_3)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4.3.2 浸渍液浓度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4.3.3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4.4 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的工艺条件优化
        4.4.1 催化剂用量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4.4.2 物料摩尔比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4.4.3 反应时间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4.5 重现实验
    4.6 SO_4~(2-)/TiO_2-Al_2O_3催化剂使用寿命的考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稀土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La~(3+)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
    5.1 纳米稀土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La~(3+)催化剂的制备
    5.2 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
    5.3 催化剂的表征
        5.3.1 催化剂的TEM和XRD分析
        5.3.2 催化剂的XPS分析
        5.3.3 催化剂的NH_3-TPD分析
        5.3.4 催化剂的Py-IR分析
        5.3.5 催化剂的TG分析
    5.4 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5.4.1 掺杂不同稀土元素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5.4.2 La~(3+)离子浓度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5.4.3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5.5 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的工艺条件优化
        5.5.1 催化剂用量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5.5.2 反应温度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5.5.3 物料摩尔比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5.5.4 反应时间对合成龙脑的影响
    5.6 SO_4~(2-)/TiO_2-La~(3+)催化剂使用寿命的考察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的情况
附录B α-蒎烯酯化-皂化合成龙脑GC-MS分析结果

(4)[Rh(COD)Cl]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松节油加氢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原料、试剂及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催化剂制备
        1.2.2 松节油加氢反应
    1.3 产物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制备条件优化
        2.1.1 催化剂适宜制备条件的确定
        2.1.2 验证实验
    2.2 松节油加氢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2.2.1 单因素试验
        2.2.1. 1 反应压力
        2.2.1. 2 反应温度
        2.2.1. 3 催化剂用量
        2.2.1. 4 反应时间
        2.2.2 正交试验
        2.2.3 验证实验
3 结论

(5)铑催化剂催化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松节油概述
        1.1.1 松节油分类
        1.1.2 松节油物化特性
        1.1.3 松节油的应用
    1.2 蒎烷物化特性及应用
    1.3 蒎烯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1.3.1 非贵金属催化剂
        1.3.2 贵金属催化剂
    1.4 铑催化烯烃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概况
        1.4.1 铑催化烯烃不对称氢化反应机理
        1.4.2 铑催化烯烃不对称加氢反应研究进展
    1.5 活性炭简介
        1.5.1 活性炭分类
        1.5.2 活性炭特性
    1.6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Rh(COD)Cl]_2制备的主要试剂、仪器及设备、实验方法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1.3 [Rh(COD)Cl]_2的制备方法及步骤
    2.2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的主要试剂、设备及方法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步骤
    2.3 蒎烯催化加氢反应试剂、设备及方法
        2.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3.2 实验方法
    2.4 载体及催化剂的表征
        2.4.1 红外光谱分析法
        2.4.2 BET比表面积测试法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5 原料及加氢产物分析
        2.5.1 气相色谱分析
        2.5.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第三章 [Rh(COD)Cl]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加氢性能
    3.1 催化剂的鉴定
        3.1.1 催化剂的IR分析
        3.1.2 催化剂的XPS分析
    3.2 原料α-蒎烯及其加氢产物的测定
    3.3 [Rh(COD)Cl]_2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
        3.3.1 COD/Rh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2 回流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3 回流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4 适宜制备条件的确定
        3.3.5 重现实验
    3.4 α-蒎烯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
        3.4.1 反应压力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3.4.2 反应温度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3.4.3 催化剂用量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3.4.4 反应时间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3.4.5 适宜反应条件的确定
        3.4.6 重现实验
    3.5 本研究与现有文献结果的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h(COD)Cl]_2/C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4.1 前期实验探索
    4.2 原料β-蒎烯及其加氢产物的测定
    4.3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1 载体种类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2 氧化剂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3 Rh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4 重现实验
    4.4 β-蒎烯催化加氢影响因素的考察
        4.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4.2 反应压力的影响
        4.4.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4.4 反应时间的影响
        4.4.5 适宜工艺条件的确定
    4.5 重现试验
    4.6 催化剂稳定性的考察
    4.7 本研究与现有文献结果对比
    4.8 载体及催化剂的表征
        4.8.1 比表面积及孔径结构分析
        4.8.2 红外光谱分析
        4.8.3 XPS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本论文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发表文章及荣誉
附录B 加氢产物GC-MS分析结果

(6)蒎烷标准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松香标准现状及发展需求分析
        1.1.1 我国松香工业标准的现状以及构成
        1.1.2 国外的松香行业标准简介
        1.1.3 我国的松香行业的标准的实用性及先进性
        1.1.4 松香行业发展标准的需求分析
    1.2 松节油的标准样品制备以及特征组分的研究
        1.2.1 思茅松松节油的标准样品定值研究
        1.2.2 马尾松松节油的标准样品定值研究
        1.2.3 湿地松松节油的标准样品定值研究
    1.3 松节油的来源、应用及其中所含蒎烯的理化性质
        1.3.1 松节油的主要来源
        1.3.2 松节油的主要应用
        1.3.3 松节油中所含蒎烯的物理化学性质
    1.4 蒎烯加氢制备顺式蒎烷研究概况
        1.4.1 蒎烯加氢反应制蒎烷的特征
        1.4.2 蒎烯加氢反应的工艺研究
    1.5 蒎烷的物化性质及应用
        1.5.1 蒎烷的性质简介
        1.5.2 蒎烷的主要应用
    1.6 标准制定中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操作方法研究现状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7.1 制定蒎烷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1.7.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蒎烷的外观、颜色及水分测定与分析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蒎烷的外观测定方法
        2.2.2 蒎烷颜色的测定方法
        2.2.3 蒎烷样品水分的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蒎烷外观的技术指标分析
        2.3.2 蒎烷颜色的技术指标分析
        2.3.3 蒎烷样品所含水分的技术指标分析
        2.3.4 蒎烷样品外观、颜色、水分的统计计算及分析
        2.3.5 蒎烷样品外观、颜色及水分数据统计及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蒎烷的相对密度、折光率测定与分析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蒎烷的相对密度的测定及校正系数的确定
        3.2.2 蒎烷的折光率的测定及校正系数的计算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蒎烷相对密度的技术指标及校正系数确定
        3.3.2 蒎烷相对折光率的技术指标及校正系数确定
        3.3.3 蒎烷样品相对密度、相对折光率的统计计算及分析
        3.3.4 蒎烷样品相对密度、相对折光率数据统计及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蒎烷含量测定与分析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色谱分析条件
        4.2.2 对照品及蒎烷样品溶液的制备
        4.2.3 计算
        4.2.4 蒎烷样品的线性关系考察及主要成分分析
        4.2.5 蒎烷样品的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试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蒎烷样品的含量技术指标分析
        4.3.2 蒎烷样品的线性关系考察
        4.3.3 蒎烷样品的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的分析
        4.3.4 蒎烷含量气相色谱图示例
        4.3.5 蒎烷样品含量的统计计算及分析
        4.3.6 蒎烷含量标准的验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蒎烷标准
致谢

(7)酸处理杭锦2#土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松节油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1.1 松节油的概况
        1.1.2 国内、外松节油深加工的研究现状
    1.2 松节油异构化反应的研究现状
    1.3 异构化反应催化剂
        1.3.1 SO_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1.3.2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1.3.3 杂多酸催化剂
        1.3.4 粘土催化剂
        1.3.5 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1.4 杭锦2~#土概况
        1.4.1 杭锦2~#土的结构与性质
        1.4.2 杭锦2~#土的研究现状
    1.5 异构化反应在固定床工艺上的应用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酸处理杭锦2~#土制得催化剂在松节油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2.3 催化剂的表征
        2.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酸处理杭锦2~#土制得活性白土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2.3.2 酸浸渍活性白土制得催化剂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间歇反应器中SO_4~(2-)/杭锦2~#土催化剂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3.2.5 催化剂重现性和稳定性的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松节油异构化的影响
        3.3.2 反应条件对松节油异构化的影响
        3.3.3 催化剂重现性考察
        3.3.4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3.3.5 异构化反应产物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定床反应器中SO_4~(2-)/杭锦2~#土催化剂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硫酸处理杭锦2~#土
        4.2.3 催化剂的表征
        4.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松节油异构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4.3.2 异构化反应工艺条件对松节油异构化反应的影响
        4.3.3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4.3.4 异构化反应产物分析
    4.4 间歇反应器与固定床反应器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含蒎烯体系的汽液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松节油体系相平衡研究进展
        1.2.1.1 松节油的理化性质和组成
        1.2.1.2 松节油体系相平衡的研究现状
        1.2.2 汽液相平衡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1.2.2.1 直接测定分析方法
        1.2.2.2 间接测定分析方法
        1.2.2.3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1.2.3 汽液相平衡的关联计算方法
        1.2.3.1 活度系数法
        1.2.3.2 状态方程法
        1.2.3.3 基团贡献法
        1.2.4 应用于相平衡计算的算法
        1.2.4.1 最小二乘法
        1.2.4.2 遗传算法
        1.2.4.3 布谷鸟搜索算法
    1.3 课题来源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分析方法
        2.1.2.1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2.1.2.2 面积归一法
        2.1.3 实验装置
        2.1.4 实验步骤
        2.1.5 温度计的校正
        2.1.6 实验装置可靠性检验
    2.2 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2.2.1 低压体系汽液相平衡的计算
        2.2.2 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实验结果
        2.2.3 汽液相平衡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2.3 三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布谷鸟搜索算法及其改进
    3.1 布谷鸟搜索算法
        3.1.1 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实现
        3.1.2 布谷鸟搜索算法的机理分析
        3.1.2.1 布谷鸟巢寄生繁殖机理
        3.1.2.2 莱维飞行搜索原理
        3.1.2.3 越界鸟窝的处理
        3.1.3 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具体流程
    3.2 自适应布谷鸟搜索算法
        3.2.1 参数P_α的自适应策略
        3.2.2 参数β的自适应策略
        3.2.3 越界鸟窝的新处理方法
    3.3 算法综合性能的比较分析
        3.3.1 测试函数
        3.3.2 数值模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与预测
    4.1 基本原理
    4.2 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4.2.1 Wilson模型
        4.2.2 NRTL模型
        4.2.3. UNIQUAC模型
        4.2.4 UNIFAC模型
        4.2.5 模型拟合结果比较
    4.3 三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推算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二元体系实验值与Wilson模型计算值比较
    附录2 二元体系实验值与NRTL模型计算值比较
    附录3 二元体系实验值与UNIQUAC模型计算值比较
    附录4 二元体系实验值与UNIFAC模型计算值比较
    附录5 三元体系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比较
个人简历

(9)铑膦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a-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松节油概述
        1.1.1 松节油的来源及分类
        1.1.2 松节油的物化性质
        1.1.3 松节油的应用
    1.2 α-蒎烯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1.2.1 均相催化剂
        1.2.2 多相催化剂
    1.3 RhCl(PPh_3)_3简介
        1.3.1 RhCl(PPh_3)_3的制备及性质
        1.3.2 RhCl(PPh_3)_3的应用简介
    1.4 离子液体简介
        1.4.1 离子液体概述
        1.4.2 离子液体中烯烃不对称催化加氢反应
    1.5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产品分析
    2.1 RhCl(PPh_3)_3制备的主要实验试剂、实验仪器、试验方法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1.3 RhCl(PPh_3)_3的制备方法及步骤
    2.2 α-蒎烯催化加氢反应试剂、设备及方法
        2.2.1 主要试剂、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产品分析
        2.3.1 有机元素分析法
        2.3.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IR)
        2.3.3 原料和产品纯度分析
第三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考察
    3.1 催化剂的鉴定
        3.1.1 催化剂的元素分析
        3.1.2 催化剂的红外图谱分析
    3.2 原料、产物的测定及催化剂性能评价
        3.2.1 原料及产物测定
        3.2.2 催化剂性能评价
        3.2.3 反应介质的考察
    3.3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考察
        3.3.1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考察Ⅰ
        3.3.2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考察Ⅱ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hCl(PPh_3)_3催化α-蒎烯加氢反应
    4.1 以[BMIM]PF_6为反应介质的α-蒎烯加氢反应
        4.1.1 反应温度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4.1.2 反应压力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4.1.3 催化剂用量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4.1.4 [BMIM]PF_6用量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4.1.5 反应时间对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4.1.6 最适宜反应条件的确定
        4.1.7 重现实验
        4.1.8 催化剂使用寿命的考察
    4.2 以[BMIM]BF_4为反应介质的α-蒎烯加氢反应
        4.2.1 反应温度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4.2.2 反应压力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4.2.3 催化剂用量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4.2.4 [BMIM]BF_4用量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4.2.5 反应时间对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
        4.2.6 重现实验
        4.2.7 催化剂使用寿命的考察
    4.3 机理探讨
    4.4 本研究与现有文献结果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节
        4.5.1 以[BMIM]PF_6为加氢介质的α-蒎烯加氢反应
        4.5.2 以[BMIM]BF_4为加氢介质的α-蒎烯加氢反应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5.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α-蒎烯加氢产物GC-MS分析结果

(10)浅议松脂产业立体异构产品的开发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松脂系列立体异构产品开发利用的现状
    1.1 松香立体异构产品的开发利用现状
    1.2 松节油立体异构产品开发利用现状
        1.2.1 α-蒎烯立体异构产品的开发利用现状
        1.2.2 β-蒎烯立体异构产品的开发利用现状
2 开发松脂系列立体异构产品的必要性
    2.1 松脂系列产品的立体异构事实存在
        2.1.1 光学异构体事实存在
        2.1.2 顺反异构的存在
    2.2 凸显天然产物特性的需要
    2.3 提高附加值的需要
3 开发松脂系列立体异构产品的可行性
    3.1 技术进步是基础
    3.2 经济发展是契机

四、松节油的精细化学利用(Ⅵ)——松节油合成农用及家用生物活性物(论文参考文献)

  • [1]萜类植物源农药的筛选及活性研究进展[J]. 徐士超,董欢欢,曾小静,赵振东.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9(01)
  • [2]磷酸铝基Ni系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加氢的研究[D]. 杨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3)
  • [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合成龙脑[D]. 王鹤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4][Rh(COD)Cl]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松节油加氢反应[J]. 王红琴,王亚明,蒋丽红,晋艳琼.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6(06)
  • [5]铑催化剂催化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研究[D]. 王红琴.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5)
  • [6]蒎烷标准制定[D]. 修祥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3)
  • [7]酸处理杭锦2#土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松节油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D]. 张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4)
  • [8]含蒎烯体系的汽液相平衡研究[D]. 贺淼. 福州大学, 2014(10)
  • [9]铑膦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a-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丹丹.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8)
  • [10]浅议松脂产业立体异构产品的开发及发展趋势[J]. 柳中梅,彭素红,朱珠. 广州化工, 2013(19)

标签:;  ;  ;  ;  

松节油的精细化工利用(Ⅵ)——农用生物活性物质松节油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