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鱼类调查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兴[1](2021)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西藏怒江上游样区鸟兽多样性及活动节律研究》文中认为怒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复杂,生物资源丰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保护的重要地域。但怒江流域野生动物有关研究极少,为补充完善该区域鸟兽资源等基础信息,2019年10月-2020年8月在怒江上游(洛隆县-八宿县段)样区按照公里网格布设方法安装了96台红外相机,对样区内鸟类和兽类开展了11个月的野外监测,并分析了样区鸟兽多样性和部分物种的活动节律,比较了涉及到的2个地理单元部分样区的鸟兽多样性。主要结果有以下3个方面:累计获得91713张图像数据,6446个相机工作日,3883张鸟兽独立有效照片。共鉴定出5目12科30种鸟类,独立有效照片933张;4目9科18种兽类,独立有效照片2112张。独立有效照片数排在前5位的鸟类为灰腹噪鹛(Garrulax Henrici,RAI=7.619)、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6.437)、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RAI=3.218)、白眉朱雀(Carpodacus dubius,RAI=2.989)和林岭雀(Leucosticte nemoricola,RAI=2.791);排在前5位的兽类为岩羊(Pseudois nayaur,RAI=24.926)、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RAI=20.296)、赤狐(Vulpes vulpes,RAI=6.010)、灰尾兔(Lepus oiostolus,RAI=5.156)和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RAI=3.087)。列入国家或(和)西藏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7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极危物种1种,濒危物种6种,易危物种5种,近危物种12种;中国特有种8种。鸟兽分布型共9种,数量最多的为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和高地型。不同的海拔区间的物种数、鸟兽独立有效照片数、鸟兽多样性指数、鸟兽均匀度指数均差异不显着(物种数:P=0.478>0.05;鸟兽独立有效照片数:P=0.748>0.05;鸟兽多样性指数:P=0.177>0.05;鸟兽均匀度指数:P=0.340>0.05)。怒江上游切割山地调查样区和伯舒拉岭山地调查样区鸟兽的相似性系数为0.685。前者的鸟类多样性、兽类多样性高于后者。岩羊、血雉、白马鸡和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具有明显的昼行性;马麝、中华鬣羚和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具有昼行性;狼(Canis lupus)、雪豹(Panthera uncia)和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具有夜行性;赤狐具有明显的夜行性。岩羊在不同海拔区间下的日活动节律差异不显着(P=0.589>0.05),马麝在不同海拔区间下的日活动节律差异显着(P=0.000<0.05)。本次调查初步研究了怒江上游的鸟兽多样性以及部分物种的日活动节律,为怒江流域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参考。研究区域鸟兽多样性丰富,且珍稀物种众多,研究和保护价值高,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以研究区域为代表的怒江流域鸟兽多样性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
吴雨恒[2](2019)在《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保护区作为生态系统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了解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在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动态规律,是实现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关键之一。蝴蝶种类丰富、分布范围广,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类群。本研究于2016至2018年,沿海拔由低到高分别选取了河谷灌丛(SF)、常绿阔叶林(EBF)、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MBF)、落叶阔叶林(DBF)、针阔混交林(MCBF)5种典型生境,对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蝴蝶进行系统调查。并基于生物多样性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保护区内的蝴蝶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以阐明八大公山蝴蝶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动态,为保护区蝴蝶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蝴蝶资源记述及区系分析本研究共记录蝴蝶6164只,隶属于5科107属191种。就物种数而言,蛱蝶科物种最为丰富(100种),其后依次是弄蝶科(32种)、灰蝶科(28种)、凤蝶科(19种)、粉蝶科(12种)。就个体数而言,粉蝶科的个体数最高,占总个体数的30.69%,其后依次是蛱蝶科(28.18%)、凤蝶科(21.43%)、灰蝶科(12.13%)和弄蝶科(7.56%)。保护区内蝴蝶的种-多度等级呈对数级数分布,大多数物种仅记录到很少的个体,43.46%(83种)的物种记录数低于5只,16%(31种)的物种记录数仅1只,而多度排名前3的物种:黑纹粉蝶、宽边黄粉蝶和碧翠凤蝶分别占群落总个体数的9.72%、6.81%和5.55%。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记载,系统的整理出了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名录(307种),区系分析的结果显示,保护区蝶类以东洋种为主,占总物种数的68.73%。(2)不同生境的蝴蝶群落结构分析低海拔的SF与EBF蝴蝶群落多样性指数较高,记录到的蝴蝶个体以凤蝶亚科为主(SF:25.89%;EBF:36.61%)。高海拔的DBF与MCBF的蝴蝶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记录到的蝴蝶个体以粉蝶亚科的物种为主(DBF:48.38%;MCDF:51.14%)。中海拔的MBF的蝴蝶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介于两者之间,均匀度指数最高,无明显的优势类群(凤蝶亚科:17.79%;粉蝶亚科:15.10%)。此外,相似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生境间存在很高比例的共有种(59%以上),但这些物种在不同生境的个体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3)蝴蝶群落的月间动态保护区内蝴蝶群落的月间动态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整体来说,46月为上升期,蝴蝶群落的物种数、个体数及多样性指数均逐渐上升,通常在7月达到峰值,89月逐渐下降,这与各月温度变化表现出极显着的相关性。不同蝴蝶类群的主要发生期存在差异,凤蝶科、弄蝶科和蛱蝶科物种主要发生在7月;而粉蝶科物种主要发生在6月,灰蝶科物种则没有明显的发生高峰。随季节变化,不同生境的蝴蝶群落的月间动态基本一致,都具有很高比例的物种更替;相对于低海拔,高海拔生境蝴蝶群落的活跃期更短,物种的时间周转率更高。
普布,参木拉,达娃[3](2019)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及区系研究》文中提出文章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资源及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捕获293个标本;分类鉴定出9种蝶类,隶属5科8属。其中粉蝶科2属3种,占总个体数的51.12%,为优势类群;灰蝶科2属2种,占总个体数的21.16%;眼蝶科1属1种,占总个体数的16.72%;蛱蝶科2属2种,占总个体数的9.90%;凤蝶科1属1种,占总个体数的1.02%.经区系分析;古北种6种,占总种数的66.67%;广布种3种,占总种数的33.33%;未发现东洋种。该地区蝶类以古北区种为主体。
邱爽[4](2018)在《大别山脉地区毛翅目昆虫分类学与区系研究》文中认为毛翅目Trichoptera,成虫俗称石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并为昆虫纲第六大目。毛翅目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并作为指示生物在水质监测与水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超过14,548个现存种,分49科616属,截止到2018年,我国发现1,418个种,分属30科121属。在欧美国家,对毛翅目昆虫生理、生态、行为与系统发育等研究较为完善。在我国,毛翅目昆虫分类及其相关研究仍较为薄弱。本研究中,作者以大别山脉为研究地区,对区域内毛翅目昆虫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及区系研究,主要工作与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作者于2014和2015年的三月至十月对大别山地区17个样点用灯诱法进行了27次采样,总共采集到毛翅目标本8,279头。经过鉴定,本研究一共采集到23科50属130个种,已知种108种;结合当前文献记载,大别山一共有23科51属138种毛翅目昆虫,占中国已知毛翅目科数的76.67%、属的41.32%与种的9.73%,显示出较高的多样性。本研究发现新种与疑似新种22个,包括复杂蝶石蛾Psychomyia complexa n.sp.、剑形蝶石蛾Psychomyia ensiformis n.sp.、麻城蝶石蛾Psychomyia machengensis n.sp.、蕊形齿叉蝶石蛾Tinodes stamens n.sp.(已发表)、弯枝拟细翅石蛾Molannodes arcuatus n.sp.、双叉裸齿角石蛾Psilotreta furcata n.sp.、四叉裸齿角石蛾Psilotreta tetrafurcata n.sp.、长肢幻石蛾Apatania protracta n.sp.(已发表)、拟马氏腹突幻石蛾Apatidelia paramartynovi n.sp.(已发表)、大悟长刺幻石蛾Moropsyche dawuensis n.sp.(已发表)、大叶乌石蛾Uenoa megalobata n.sp.、短背原石蛾Rhyacophila brevitergata n.sp.(已发表)、拟冠原石蛾Rhyacophila haplostephanodes n.sp.(已发表)、长枝原石蛾Rhyacophila longiramata n.sp.(已发表)以及数个未定种。本次研究于湖北省采集到118个种,河南省49个种,安徽省68个种。其中,省级新记录湖北增加72个,河南增加22个,安徽增加26个,我国新记录增加4个。本研究中所有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其余标本保存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2.对所采集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绘制了全部雄性外生殖器插图以及部分翅脉插图,同时讨论了每个新种与疑似新种的系统发育位置。对一些形态强烈特化的新种如拟冠原石蛾Rhyacophila haplostephanodes与长枝原石蛾R.longiramata,则为其建立了新种组。3.结合鉴定结果与采集数据进行了时空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种类随时间变化明显,于科级水平即有较大差异。绝大多数科于六、七、八月采集种类与数量较多,而幻石蛾科、鳞石蛾科、舌石蛾科、螯石蛾科与原石蛾科则于三、四、五月或者九、十月更占优势。对17个地区样点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大别山东南部与西北部样点各自形成一支,而研究区域中央一个样点则独自成支,该结果可能与气候、水系相关,并受到采样强度的影响。搜集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的海拔分布信息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多生存于海拔500–1000米处,推测这是由于低海拔地区人类活动过于频繁,高海拔地区则河流较少,气温较低且风速较大,均不如中海拔地区适宜毛翅目昆虫繁衍。4.搜集了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在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分布信息,并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以东亚成分为主,占76.09%;东洋成分其次,为10.87%;东洋+古北成分占7.25%;古北成分占4.35%,东洋+古北+非洲、东亚+古北+新北成分各占0.72%。东亚成分中,1.90%为中日成分,59.05%为中国特有但不为大别山特有,39.05%为大别山特有种。同时,聚类分析显示,大别山地区的毛翅目昆虫与我国华中区联系最为紧密,而与我国其他气候区联系较小,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于温度与湿度不同造成的。对大别山特有种之近似种分布分析也显示大别山地区的昆虫与东洋区的联系较古北区更紧密。结合区系研究结果与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地质学等资料,对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的起源与演化进行了讨论,认为其起源于中国东部,并受到冰川期昆虫迁移以及我国季风影响形成了目前的区系。本研究首次对大别山脉地区的毛翅目昆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获得了较为全面的毛翅目昆虫资料。首次对大别山脉地区的毛翅目昆虫进行了分布分析,发现其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首次对大别山脉地区的毛翅目昆虫区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初步确认其起源于中国东部。
唐卓[5](2016)在《利用红外相机研究卧龙雪豹和绿尾虹雉及其同域野生动物》文中指出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关键的中间层次。长期以来,关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的野生动物的系统观测研究较少,对其物种多样性了解不多;而且由于气候和人为干扰的变化,历史资料已经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目前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本论文利用红外相机技术获得最近的一手数据,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雪豹(Panthera uncia)和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的活动规律及其同域高山野生哺乳动物与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以促进卧龙自然保护区高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13年11月–2016年3月,作者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银厂沟、梯子沟和魏家沟安装20台Ltl-6210MC红外相机,海拔高度3536 m–4481 m,生境类型包括高山灌草丛、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滩。研究内容包括:(1)引入相对多度指数和各种活动强度指数量化评价雪豹和绿尾虹雉的年与季节性活动节律、日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夜间活动能力及月相对其夜间活动的影响、生境和坡位选择及其活动对温度的选择。(2)关于高山野生哺乳动物与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在物种名录的基础上,分析物种组成,计算各个物种的相对多度指数,并和早期文献中记载的物种对比;通过物种数和相机工作日数量的关系确认物种取样的充分程度;统计各个物种的时空分布,比较哺乳动物和鸟类在不同时空的相对多度指数与物种数大小并讨论分析其原因。研究结果如下:(1)雪豹有效探测43次,相对多度指数6.09;年活动高峰是1月,日活动高峰是18:00–20:00,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差异。雪豹活动最适宜的参考温度范围为–10℃到–3℃,偏好高山流石滩尤其是高山流石滩的山脊。雪豹夜行能力较强,月相对其夜间活动有显着影响(P<0.01)。(2)绿尾虹雉有效探测106次,相对多度指数15.02;年活动高峰是7月,日活动高峰是08:00–10:00和18:00–20:00,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差异。绿尾虹雉活动最适宜的参考温度范围为0℃至10℃,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7月至9月在高山集群。绿尾虹雉偏好高山流石滩尤其是高山流石滩的非山脊。(3)相机工作日7056个,红外相机的照片和视频文件约12万个。野生动物有效探测2251次,从中鉴定出8目15科37种野生动物,包括哺乳纲4目7科13种,鸟纲4目8科24种,物种取样比较充分,物种多样性水平和濒危程度较高。在野生动物的相对多度指数上,银厂沟低于梯子沟和魏家沟,而梯子沟的物种数最高;相对多度指数和物种数在各个月份和季节有明显差异。
徐季雄[6](2016)在《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文中指出水体景观是九寨沟的核心,水质的状况影响着水生态系统的演替和景观的美学价值。浮游植物作为水体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能对水体状况进行迅速响应,对水环境监测和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于2014年7月25日至8月6日选取九寨沟自保护区内的主要12个湖泊,对各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长海和五花海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的湖泊,共鉴定浮游植物138种,隶属7门69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为42属108种,绿藻门15属17种,蓝藻门5属6种,其它门共7属7种,其中偶然性浮游植物-着生硅藻占主要类群,真性浮游植物多为中心纲的硅藻和其他门类的藻类。各湖泊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除了则查洼沟内的长海,其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真性浮游植物长海小环藻(Cyclotella changhai)和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日则沟和树正沟内的多数湖泊均以偶然性浮游植物-着生硅藻为主。树正沟的各湖泊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相似,均以硅藻门的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Cyclotella changhai,Delicata delicatula,Denticula tenuis为主要优势种。日则沟内的湖泊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各不相同,部分湖泊出现非硅藻门的优势种,其中箭竹海主要优势种为甲藻门的裸甲藻(Gymnodinium sp.),熊猫海的优势种有甲藻门的多甲藻(Peridinium sp.)和金藻门的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五花海的优势种出现绿藻门的衣藻(Chlamydomonas sp.)。长海和五花海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研究显示:长海浮游植物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受到人为干扰较小,主要受到湖泊本身构造和水体理化条件的影响呈现规律性变化,浮游植物丰度(ind./L)受到长海小环藻的影响,在水平分布上沿入水口至出水口方向逐渐增多,沿岸区高于湖心区,垂直分布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浮游植物生物量(mg/L)受到长海小环藻和角甲藻的共同影响,在水平分布上呈现湖泊中部生物量高于出水口和入水口区域的格局,垂直分布上水面表层生物量最高,随着深度下降,呈现先增加后减小。五花海浮游植物丰度的水平空间分布上的趋势,显示观景平台附近的浮游植物丰度最大,主要是衣藻和偶然性浮游硅藻为主,呈现边缘区域向湖心区扩散减小的趋势。综合各种水质评价方法,可以得到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湖泊的多数水体清洁,贫营养化。五花海沿岸区域轻度污染。通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组成来判断湖泊生态类型,熊猫海和箭竹海湖泊藻型化趋势明显。
孙瑞红[7](2013)在《基于碳排放清单的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足迹及碳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不可逆的命题,并对其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作为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未来发展必须在气候变化、旅游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碳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环境影响的关键工具,通过碳足迹评价可以找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减排关键因子,提出有针对性的碳减排措施。碳管理关注以最低成本实现碳减排,是碳足迹评价的后续性工作。本文引入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清单,全面统计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边界内的碳排放,评价其碳足迹,找出碳减排关键因子和潜力因子并进行碳减排管理,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管理提供新思路。碳足迹评价和碳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方向和新热点,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相对于全球变化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影响研究,旅游地人类活动碳足迹评价及其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研究较少;并且由于旅游业不是国民核算体系的传统部门,国内外缺少对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和旅游业碳排放准确而全面的统计。旅游碳足迹评价多集中在能源消耗方面,对自然保护区中废弃物和土地利用产生的碳排放较少涉及,基于碳排放清单的旅游碳足迹评价研究集中在国家等大尺度层面,对自然保护区类的区域小尺度研究需要推进。其次,旅游碳足迹评价多是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某一主体或某类活动碳排放的具体分析,而对自然保护区特定边界内人类活动碳足迹的研究欠缺,其碳排放分析多集中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交通上碳排放分析上,对保护区内部碳排放的具体状况难于全面了解。再次,保护区碳管理的研究多集中低碳管理、减碳政策及措施分析上,对碳管理机制缺乏宏观和整体分析。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提出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的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区域适宜性的碳管理机制。论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环境生态学、旅游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演绎、模型构建、实证研究、GIS和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论文参考国际上通用的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结合对自然保护区内游客活动的过程分析,提出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依据清单对九寨沟各排放源的碳排放与碳储存进行分析。其次,设计碳足迹评价模型,对九寨沟的碳足迹和碳平衡的动态变化进行分对九寨沟碳排放进行统计分析。再次,基于流程管理提出自然保护区的碳管理机制,对九寨沟现有的碳管理进行改进。论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人类活动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影响,确定碳减排的关键因子,探索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管理机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论文研究结论如下:首先,2012年九寨沟人类活动碳排放集中在建设用地。依据九寨沟2012年碳排放清单对九寨沟碳排放的碳汇构成、主体构成、地点分布进行分析,发现:从碳源构成看,能源消耗是九寨沟碳排放主要来源,2012年能源碳排放占九寨沟碳排放总量的81.86%,其余为废弃物碳排放。从主体及活动类型看,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占总量的88.89%,其中最主要来自保护区经营性公司的商业活动,其他依次为游客的游览活动和管理局的管理维护活动;居民生活碳排放来自村寨日常生活和私家车驾驶。从地点分布看,保护区公路的碳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44.89%,主要是燃油消耗;其次为保护区旅游区(22.43%),主要是废弃物排放;再次为沟口(20.62%)、村寨(10.4%)、诺日朗中心碳排放最小(1.67%)。其次,九寨沟土地利用经历森林采伐、旅游开发、停止采伐恢复植被、退耕还林、减少经营用地等重大变化,使得九寨沟土地碳储量相应地出现了先减少后增长的局面。从1986年到2012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储量总量增长了5%。九寨沟保护区的平均碳密度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尤其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是国内平均3-4倍,碳汇作用非常突出。土壤是九寨沟碳储量的主要来源,其碳储存是九寨沟碳储存总量的69%,是土地植被碳汇的2.2倍。林地是九寨沟最大碳库,贡献了85%的碳储量。再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九寨沟碳足迹增长的趋势不可能改变,即使是出现灾害疾病经济危机等大事件,其影响也会是阶段性的,随着旅游恢复碳足迹仍旧会增长。根据库格涅茨曲线进行九寨沟碳足迹的峰值分析,则九寨沟人类生活碳足迹的峰值可能出现在9000-10000hm2之间,此后可能会逐步下降。第四,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良好,虽然生态碳平衡指数自1975年来整体呈增加态势,但到2012年仅为0.078,说明人类活动对九寨沟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很小。这意味着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提供的具有生产力的土地总供给与吸纳人类活动碳足迹之间存在巨大的生态盈余,不仅可以支撑九寨沟未来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也可以为我国生态环境做出巨大贡献,提供大量碳汇。第五,九寨沟碳管理应该包含碳源控制、碳汇建设和碳平衡推进。九寨沟碳管理的具体实施应从土地利用的优化、居民和游客人数控制、利益主体的减排责任分担,产业与消费结构转型、碳汇与减碳技术、政策支持等几方面着手。第六,论文发现九寨沟存在环境邻避现象。2012年九寨沟47.3%碳足迹被转移至保护区之外,只有52.7%还在保护区之内。52.7%碳排放所产生的碳足迹为2041.0497hm2,仅占九寨沟具有生物生产力面积的3.13%。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足迹的外部转移反映了环境成本的转移或转嫁,或者是环境外部性问题和自然保护区的邻避效应的存在。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邻避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减少碳足迹的环境影响防止某些土地利用由碳汇向碳源转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碳汇从而提升碳汇交易的收益。综上,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选题创新:将碳足迹、碳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几个研究热点结合起来,选题又切中九寨沟旅游增长过快环境压力加大的现实问题,选题具有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二是方法创新:提出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二是视角创新:将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活动碳排放和居民、商业、管理部门的碳排放综合考虑,将碳足迹评价和碳管理机制综合分析。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后续深入:一是由于数据有限而无法进行碳足迹的时间变动分析;二是碳排放系数法和NPP法虽适用性强但不够准确,以后可以尝试实测法弥补该不足;三是论文对碳管理机制的研究还没有深入,有待继续丰富完善。
尤庆敏[8](2009)在《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分类学研究》文中认为硅藻是藻类植物中种类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是海洋和淡水中主要的初级生产力,在全球的碳和硅循环中具重要作用,同时在生物监测、古生态重建和地层关系上得到广泛应用。管壳缝目(Aulonoraphidinales)是硅藻植物中较进化的类群,目前我国对该类群的研究比较薄弱,仅在西藏、湖南、黑龙江等少数地区有比较系统的调查工作。本论文在查阅和分析了管壳缝目硅藻在我国记录的详细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着重对采自我国管壳缝目硅藻研究较薄弱的15个省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云南、甘肃和新疆)的600多号硅藻标本进行显微观察和拍照,依据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Simonsen(1979)分类系统,结合我国淡水硅藻的研究现状,对其中的管壳缝目硅藻进行了形态分类学研究。并运用SPSS 13.0软件,对世界范围内的窗纹藻科硅藻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研究。同时分析了我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特征。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600多号硅藻标本的观察,查阅国内外大量分类文献的基础上,鉴定出管壳缝目(Aulonoraphidinales)硅藻3科11属130种28变种1变型,通过文献收录管壳缝目硅藻3种6变种1变型,总计研究管壳缝目硅藻3科11属133种34变种2变型:其中杆状藻科(Bacillariaceae)5属84种10变种1变型,包括杆状藻属(Bacillaria)1种1变种、菱形藻属(Nitzschia)51种5变种、菱板藻属(Hantzschia)17种1变种1变型、盘杆藻属(Tryblionella)10种1变种、细齿藻属(Denticula)5种2变种;窗纹藻科(Epithemiaceae)2属15种15变种1变型,包括窗纹藻属(Epithemia)7种12变种1变型、棒杆藻属(Rhopalodia)8种3变种;双菱藻科(Surirellaceae)4属34种9变种,包括波缘藻属(Cymatopleura)3种5变种、双菱藻属(Surirella)25种3变种、长羽藻属(Stenopterobia)1种1变种、马鞍藻属(Campylodiscus)5种。对每一个种进行详细的特征描述,并结合光镜和扫描电镜下新发现的分类性状,对种内或种间关系进行讨论。附图版78幅,照片965张,其中光镜(LM)照片775张,扫描电镜(SEM)照片190张。2.发现1个新种:光亮型窗纹藻(Epithemia arguiformis You & Wang);拟定3个新种,均为菱板藻属种类(尚未定名);新组合1种2变种1变型,分别是狭窄盘杆藻(Tryb.angustatula(Lange-Bertalot)nov.comb.)、渐窄盘杆藻尖变种(Tryb.angustata var.acuta(Grunow)nov.comb.)、弯曲长羽藻头端变种(Sten.curvula var.capitata(Fontell)nov.comb.)、侧生窗纹藻顶生变种二齿变型(Epithemia adnata var.proboscidea f.bidens(A.Cleve)nov.comb.);中国新记录27种5变种,隶属于3科8属。3.首次在我国提出建立盘杆藻属(Tryblionella),该属与菱形藻属(Nitzschia)的主要区别在于:壳面粗壮,宽阔,常具褶曲,线纹常被断开。确定该属在中国有10种1变种:尖锥盘杆藻(Tryb.acuminata)、细尖盘杆藻(Tryb.apiculata)、渐窄盘杆藻(Tryb.angustata)、渐窄盘杆藻尖变种(Tryb.angustata var.acuta)、狭窄盘杆藻(Tryb.angustatula)、暖温盘杆藻(Tryb.calida)、细长盘杆藻(Tryb.gracilis)、匈牙利盘杆藻(Tryb.hungarica)、莱维迪盘杆藻(Tryb.levidensis)、岸边盘杆藻(Tryb.littoralis)和维多利亚盘杆藻(Tryb.victoriae)。支持Round et al.(1990)将盘杆藻属(Tryblionella)从菱形藻属(Nitzschia)中调出的观点。4.选取窗纹藻科29个种和5个外群种为分类运算单位,选择包括硅藻细胞壁形态、壳缝及表面纹饰等在内的25个性状,应用SPSS 13.0的最近邻居法(Nearest neighbor)和组间连接法(Between groups method)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4个种类分成了6大类,与传统形态分类系统基本吻合,其中细齿藻属(Denticula)种类与菱形藻属(Nitzschia)种类聚在一起,而不是与窗纹藻属(gpithemia)和棒杆藻属(Rhopalodia)种类聚在一起,这与Grunow(1862)和Simonsen(1979)的分类系统相吻合。本文在我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形态分类中,也采用这种分类方法:将细齿藻属(Denticula)与菱形藻属(Nitzschia)一起放入杆状藻科(Bacillariaceae)中,而不是放入窗纹藻科(Epithemiaceae)中。5.通过对管壳缝目硅藻种类在我国各省区分布状况的统计,并结合这些种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得出结论如下:我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绝大部分属于世界广布种,在我国的分布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分布较广,如线形菱形藻(Nitz.linearis)、两栖菱形藻(Nitz.amphibia)、小头端菱形藻(Nitz.capitellata)、小片菱形藻(Nitz.frustulum)、细长菱形藻(Nitz.gracilis)等,约占世界广布种数的60%;二是零星分布在几个地区,如细端菱形藻(Nitz.dissipata)、洛伦菱形藻(Nitz.lorenziana)、细尖盘杆藻(Tryb.apiculata)等,约占世界广布种数的25%;三是仅分布在1-2个地区,如平庸菱形藻(Nitz.inconspicua)、直菱板藻(Hant.virgata)等,约占世界广布种数的15%。后两种情况可能与我国藻类资源调查不足有关系;存在一些区域性分布种类,多为温带及亚热带生种类;一些首次在我国报道的新种类,是否为中国特有种,还需要进一步考证。6.通过对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生态特征分析得出:管壳缝目硅藻大多属于底栖和附着生活类型,在静水或缓流水体中的种类较丰富,同时,水体中的pH值和导电率也影响种类的生态分布:在pH值呈中性或碱性的水体及导电率呈中或中-高的水体中,管壳缝目种类丰富,生物量大。
李华,杜军,吴明森,郭静[9](2008)在《中华裂腹鱼的资源现状与保护措施》文中研究指明中华裂腹鱼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水系上游峡谷河段,属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目前中华裂腹鱼在嘉陵江水系上游的资源量在急速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水利工程、河道采矿和过度捕捞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强化渔政管理、加强科学研究以及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等主要措施,对中华裂腹鱼进行增殖保护。
朱成科[10](2007)在《九寨沟核心景区湖泊水环境与藻类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处于青藏高原东缘岷山山脉南段,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带,保护区内分布着共计118个显串珠状排列的高山湖泊,与泉、瀑、滩涟缀一体,享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美称。水资源是九寨沟的“灵魂”,保护水资源是九寨沟生态环境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本研究以四川科技厅启动的“九—黄”水资源保护重大项目为依托,于2005年5月~2006年1月对九寨沟核心景区五花海和珍珠滩水环境与藻类植物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人工模拟试验,进行了不同水温梯度对九寨沟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旨在为九寨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1.五花海、珍珠滩理化因子五花海、珍珠滩的各采样点总氮平均值分别为2.436 mg/L、2.404 mg/L;总磷平均值为0.039 mg/L、0.041 mg,/L;N/P分别为62.46:1、58.63:1。表明五花海、珍珠滩藻类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为P。五花海的CODMn在0.82~1.48 mgO2/L、BOD5在0.65~1.30 mgO2/L;珍珠滩CODMn在0.72~0.83 mgO2/L、BOD5在0.35~0.51 mgO2/L,表明这两水体水质为Ⅰ类水。两水体的溶氧含量比较高,综合这3项指标表明五花海、珍珠滩水体中有机物质含量较低。五花海水温在8.8~16.1℃,A1~A6采样点的均温分别为:10.71℃、12.67℃、12.13℃、10.35℃、10.73℃、11.28℃。珍珠滩水温在8.80~12.30℃,B1~B5采样点的均温分别为:10.35℃、10.41℃、10.56℃、9.69℃、10.18℃,五花海和珍珠滩两水体的pH均大于7。九寨沟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硬度较高,五花海总硬度在331.1~397.6 mg/L之间,平均值为345.6 mg/L;珍珠滩总硬度在343.0~347.6 mg/L之间,平均值为345.3 mg/L。2.藻类植物的变化规律研究五花海和珍珠滩的浮游植物共鉴定出5门,74属,种类为183种(包括变种)。在种类组成上,硅藻门有110种,占总数的60.11%;绿藻门有41种,占总数的22.40%;蓝藻门有25种,占总数的13.66%。浮游植物的类型为硅藻—绿藻—蓝藻类型。五花海、珍珠滩的水温在8~15℃,适宜硅藻门藻类的生长,从各采样点的优势种类名录也看出其优势种为硅藻。五花海湖滨沿岸带A2、A3和A6点,CODMn和BOD5明显高于其它点,有机物含量高,再加上沿岸带水温高于湖心,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Chl-a和生物量明显高于湖心。珍珠滩采样点多在同一断面,各采样点差异不显着。珍珠滩丝状绿藻生物量在5~9月的采样中呈线性增长方式。从浮游植物的Chl-a、细胞密度和生物量与水环境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来看,对五花海、珍珠滩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影响显着的因子有水温、TP。通过对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五花海和珍珠滩影响藻类生长的环境因子略有不同,每个水体各有3、4个环境因子入选,在入选的环境因子中,水温均表现出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对浮游植物贡献率最大的环境因子为水温,这为室内模拟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3.九寨沟藻类在不同水温梯度下生长变化规律研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14℃、17℃梯度组的藻类优势种由中型硅藻,逐渐被微型硅藻所替代,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可能对九寨沟湖泊的藻类的群落组成带来重要的影响。从生物量大小上来看,水温在17℃时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平均值最大,达到0.0115 mg/L,明显高于低温梯度0.0035 mg/L。丝状绿藻的生物量在8℃、1112、14℃和17℃的平均增量分别为0.0074 g、0.0125 g、0.0288 g和0.0387 g。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丝状绿藻的增加值明显升高。人工模拟水温梯度对九寨沟藻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及生物量和丝状绿藻的生物量都有明显的上升。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故更需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调节风景区小气候,达到减缓水温的升高。再者提高景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限制性营养元素磷的输入,以控制水体的藻类的生长。
二、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鱼类调查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鱼类调查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西藏怒江上游样区鸟兽多样性及活动节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物多样性 |
1.2 红外相机技术及其应用 |
1.3 西藏鸟兽多样性红外相机技术监测进展 |
1.4 怒江流域野生动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5 红外相机技术研究同域物种活动节律进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域和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洛隆县概况 |
2.1.2 八宿县概况 |
2.2 红外相机布设方案 |
2.3 图像处理 |
2.4 物种鉴定及保护级别 |
2.5 多样性指数 |
2.5.1 相对丰富度指数 |
2.5.2 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 |
2.5.3 G-F指数 |
2.6 物种相似性系数 |
2.7 夜行性分析 |
2.8 日活动节律分析 |
2.9 不同海拔区间下的日活动节律分析 |
2.10 统计学检验 |
3 研究结果 |
3.1 取样统计 |
3.2 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度和物种区系 |
3.2.1 兽类组成及相对丰富度 |
3.2.2 鸟类组成及相对丰富度 |
3.2.3 区系特征 |
3.2.4 物种累计曲线 |
3.2.5 珍稀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 |
3.2.6 不同海拔梯度中鸟兽物种多样性比较 |
3.3 两个地理单元调查样区多样性对比 |
3.3.1 基本统计对比 |
3.3.2 物种组成对比 |
3.3.3 相似性系数 |
3.3.4 多样性指数对比 |
3.4 夜行性分析和日活动节律比较 |
3.4.1 雉类夜行性分析和日活动节律比较 |
3.4.2 有蹄类夜行性分析和日活动节律比较 |
3.4.3 食肉类夜行性分析和日活动节律比较 |
3.5 不同海拔下的日活动节律 |
3.5.1 岩羊在不同海拔下的日活动节律 |
3.5.2 马麝在不同海拔下的日活动节律 |
4 讨论与结论 |
4.1 怒江上游区域鸟兽多样性的两次调查比较 |
4.2 调查样区不同海拔梯度多样性的差异 |
4.3 调查样区鸟兽区系特征 |
4.4 同域物种的日活动节律 |
4.5 雪豹和金钱豹同域分布 |
4.6 高海拔红外相机技术监测效果的影响因素 |
4.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红外相机数据统计 |
附表2 红外相机监测鸟兽名录 |
附图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2)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目的 |
1.1 生物多样性 |
1.2 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保护 |
1.3 物种多样性的概述与测度 |
1.4 昆虫物种多样性 |
1.5 蝴蝶物种多样性 |
1.6 蝴蝶多样性监测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1 国外蝴蝶多样性监测的研究进展 |
1.6.2 国内蝴蝶多样性监测的研究进展 |
1.7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1.7.1 地理位置和功能区划 |
1.7.2 地理气候条件 |
1.7.3 植被资源 |
1.7.4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资源研究现状 |
1.8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章 蝴蝶资源记述及区系分析 |
2.1 引言 |
2.2 调查方法 |
2.2.1 标本采集 |
2.2.2 标本制作 |
2.2.3 标本鉴定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3.1 稀疏性分析 |
2.3.2 群落物种-多度格局分析 |
2.3.3 区系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蝴蝶资源调查结果 |
2.4.2 蝴蝶资源种类记述 |
2.4.3 蝴蝶资源种类区系分析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不同生境蝴蝶群落结构分析 |
3.1 引言 |
3.2 调查方法 |
3.2.1 样线设置 |
3.2.2 样线调查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α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2 β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3 NMDS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生境蝴蝶群落的物种组成 |
3.4.2 不同生境蝴蝶群落多样性分析 |
3.4.3 不同生境蝴蝶群落相似性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蝴蝶群落的月间动态 |
4.1 引言 |
4.2 调查方法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3.1 时间周转率分析 |
4.3.2 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蝴蝶群落特征的月间动态 |
4.4.2 不同生境的蝴蝶群落的月间动态 |
4.4.3 不同月份蝴蝶群落相似性分析 |
4.4.4 蝴蝶群落月间动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5.2.1 蝴蝶资源的保护 |
5.2.2 关于蝴蝶调查的若干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I:附表 |
附录 II: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及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地点 |
1.2 采集方法 |
1.3 标本鉴定 |
1.4 丰富度指数 |
2 结果 |
2.1 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 |
2.2 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蝴蝶科属种丰富度 |
2.3 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蝶类的区系组成及分析 |
3 讨论 |
(4)大别山脉地区毛翅目昆虫分类学与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绪论 |
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2 毛翅目昆虫概述 |
2.3 研究区域简介 |
2.4 研究目的意义 |
3.研究地域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地域 |
3.2 研究方法 |
4.种类记述 |
4.1 环须亚目Annulipalpia |
4.2 合须亚目Integripalpia |
4.3 “尖须亚目” “Spicipalpia” |
4.4 总结与讨论 |
5.区系分析 |
5.1 种类多样性 |
5.2 时空分布 |
5.3 区系组成 |
5.4 讨论 |
6.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各样点物种及标本数量分布表 |
(5)利用红外相机研究卧龙雪豹和绿尾虹雉及其同域野生动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2 雪豹研究现状 |
1.2.3 绿尾虹雉研究现状 |
1.3 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卧龙自然保护区自然状况 |
2.1.2 卧龙自然保护区社会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红外相机技术简介 |
2.2.2 红外相机数据获取 |
2.2.3 红外相机数据处理 |
2.2.4 红外相机数据分析 |
第3章 卧龙自然保护区雪豹活动规律 |
3.1 研究结果 |
3.1.1 雪豹拍摄情况分析 |
3.1.2 雪豹年活动节律和季节性活动节律 |
3.1.3 雪豹日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 |
3.1.4 雪豹夜间活动强度和月相活动强度 |
3.1.5 雪豹的生境和坡位选择 |
3.1.6 雪豹活动对温度的选择 |
3.2 讨论 |
3.2.1 红外相机技术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雪豹研究中的应用 |
3.2.2 卧龙自然保护区雪豹的活动规律 |
3.2.3 卧龙自然保护区雪豹的研究方向 |
第4章 卧龙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活动规律 |
4.1 研究结果 |
4.1.1 绿尾虹雉拍摄情况分析 |
4.1.2 绿尾虹雉年活动节律和季节性活动节律 |
4.1.3 绿尾虹雉日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 |
4.1.4 绿尾虹雉的生境和坡位选择 |
4.1.5 绿尾虹雉活动对温度的选择 |
4.2 讨论 |
4.2.1 卧龙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的活动规律 |
4.2.2 卧龙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现状、本研究局限和研究方向 |
第5章 卧龙自然保护区高山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多样性 |
5.1 研究结果 |
5.1.1 动物物种多样性与相对多度 |
5.1.2 动物时空分布 |
5.2 讨论 |
5.2.1 动物物种多样性与相对多度 |
5.2.2 动物时空分布 |
5.2.3 红外相机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九寨沟概况 |
1.2 浮游植物概况 |
1.3 影响浮游植物的因子 |
1.4 九寨沟藻类研究现状 |
1.5 水质评价概况 |
1.6 草型湖泊与藻型湖泊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长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
2.1 研究方法 |
2.1.1 样点布设 |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3 水质理化测定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长海水体理化数据 |
2.2.2 长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2.2.3 长海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水平分布 |
2.2.4 长海浮游植物优势种 |
2.2.5 长海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垂直分布 |
2.2.6 长海水质状况评价 |
2.3 讨论 |
第3章 五花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1.1 采样点布设 |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水质理化测定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五花海水体理化数据 |
3.2.2 五花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3.2.3 五花海浮游植物丰度水平分布 |
3.2.4 五花海浮游植物优势种 |
3.2.5 五花海水质评价 |
3.3 讨论 |
第4章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湖泊浮游植物比较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点布设 |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3 水质理化测定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断面水体理化数据变化 |
4.2.2 各断面浮游植物种类变化 |
4.2.3 各断面浮游植物丰度变化 |
4.2.4 各断面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 |
4.3 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碳排放清单的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足迹及碳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碳足迹综述 |
2.1.1 国内外碳足迹相关研究 |
2.1.2 国外旅游碳足迹研究 |
2.1.3 国内旅游碳足迹研究 |
2.1.4 国内外碳足迹的研究评述 |
2.2 国内外相关碳管理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碳管理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碳管理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碳管理研究评述 |
3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构建 |
3.1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 |
3.1.1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的主要内容 |
3.1.2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的流程 |
3.1.3 自然保护区的碳足迹评价模型 |
3.2 自然保护区碳清单设计 |
3.2.1 自然保护区内的碳排放分析 |
3.2.2 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设计流程 |
3.2.3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设计 |
3.3 碳足迹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
3.3.1 碳足迹评价指标选取 |
3.3.2 自然保护区的碳足迹计算方法 |
4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构建 |
4.1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的理论支撑 |
4.1.1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的基本理论 |
4.1.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的框架 |
4.1.3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动因 |
4.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理分析 |
4.2.1 碳源碳汇的动力机制 |
4.2.2 利益相关者机制 |
4.2.3 碳交易与碳汇交易机制 |
4.2.4 清洁发展机制 |
4.3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 |
4.3.1 碳管理机制构建的核心 |
4.3.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构建 |
5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研究方案设计 |
5.1 九寨沟概况分析 |
5.1.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
5.1.2 选取九寨沟进行实证研究的依据 |
5.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 |
5.2.1 农林放牧和林业采伐阶段 |
5.2.2 保护区成立和旅游起步阶段 |
5.2.3 旅游快速增长且负面影响显现阶段 |
5.2.4 旅游发展与保护并举阶段 |
5.2.5 灾后重建旅游恢复并超越阶段 |
5.3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指标选取 |
5.3.1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边界确定 |
5.3.2 九寨沟碳排放清单设计 |
5.3.3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设计 |
5.4 九寨沟碳足迹及碳管理评价方法和数据获取 |
5.4.1 九寨沟碳足迹的评价方法 |
5.4.2 数据获取 |
6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能源碳排放研究 |
6.1 自然保护区能源的碳排放的相关概述 |
6.1.1 自然保护区能源碳排放的相关研究 |
6.1.2 九寨沟的能源使用和车辆运营 |
6.1.3 不同能源碳排放系数的确定 |
6.1.4 不同能源的消耗及碳排放计算方法 |
6.1.5 数据来源 |
6.2 九寨沟保护区观光车辆碳排放研究 |
6.2.1 九寨沟观光车辆运营分析 |
6.2.2 九寨沟观光车辆燃油消耗分析 |
6.2.3 九寨沟观光车辆碳排放分析 |
6.2.4 九寨沟观光车辆的生态效率分析 |
6.2.5 九寨沟观光车辆最优碳排放分析 |
6.2.6 结论及建议 |
6.3 九寨沟保护区内居民私家车碳排放研究 |
6.3.1 居民私家车消费的经济背景 |
6.3.2 居民私家车消费增长及原因分析 |
6.3.3 九寨沟私家车碳排放分析 |
6.3.4 居民私家车碳排放与观光车辆碳排放的生态效率比较 |
6.3.5 结论及建议 |
6.4 九寨沟保护区工作车辆碳足迹研究 |
6.4.1 九寨沟保护区工作车的运营概述 |
6.4.2 九寨沟保护区工作车辆的燃油消耗及碳排放分析 |
6.4.3 工作车辆不同主体的碳排放分析 |
6.4.4 工作车与观光车辆、私家车碳排放比较分析 |
6.4.5 结论及建议 |
6.5 九寨沟电力使用产生的碳排放 |
6.5.1 国内外电力碳排放的基本概况及相关研究 |
6.5.2 九寨沟电力碳排放分析 |
6.5.3 管理局办公用电碳排放和居民用电碳排放分析 |
6.5.4 结论 |
6.6 九寨沟保护区其他能源碳排放研究 |
6.6.1 九寨沟其他能源类型及使用情况 |
6.6.2 九寨沟其他能源的碳排放分析 |
6.6.3 其他能源与电力、移动源燃油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
6.6.4 结论 |
7 九寨沟废弃物和土地利用碳排放 |
7.1 九寨沟废弃物碳排放分析 |
7.1.1 国内外旅游废弃物研究进展 |
7.1.2 研究方法及数据获取 |
7.1.3 九寨沟废弃物碳排放 |
7.1.4 结论 |
7.2 九寨沟不同土地类型碳排放与碳储存 |
7.2.1 九寨沟不同植被土地类型的碳汇及碳储量变化 |
7.2.2 九寨沟不同土地土壤碳汇及碳储量变化 |
7.2.3 九寨沟土地利用的碳储量分析 |
7.2.4 结论 |
8 九寨沟碳足迹时空变化与预测分析 |
8.1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 |
8.1.1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
8.1.2 2012年九寨沟碳足迹评价 |
8.1.3 2012年九寨沟碳足迹的空间分布特征 |
8.1.4 碳足迹的环境外部性分析 |
8.2 碳足迹动态变化及未来预测 |
8.2.1 九寨沟游客和居民人数的动态变化 |
8.2.2 九寨沟人类活动碳足迹的动态变化分析 |
8.3 九寨沟人类活动碳足迹的趋势预测 |
8.3.1 九寨沟人类碳足迹的趋势分析 |
8.3.2 基于库格涅茨曲线的九寨沟碳足迹峰值分析 |
8.4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平衡分析 |
8.4.1 2012年九寨沟生态碳平衡分析 |
8.4.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分析 |
8.4.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源碳汇及碳平衡变动原因分析 |
8.4.4 讨论 |
8.4.5 结论 |
9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管理 |
9.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模型 |
9.1.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减排关键因子分析 |
9.1.2 九寨沟碳减排的潜力因子分析 |
9.1.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模型 |
9.2 保护区参与碳交易的经济效益分析 |
9.2.1 碳汇交易与碳价格波动 |
9.2.2 自然保护区参与碳汇交易的经济效益分析 |
9.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减排实施 |
9.3.1 九寨沟土地利用的优化与保持 |
9.3.2 九寨沟居民人数控制与游客分流限制 |
9.3.3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减排责任分担 |
9.3.4 转变能源消耗结构,实现结构性减碳 |
9.3.5 加强环境教育,转变公众观念和消费方式 |
9.3.6 改善运营的技术性减碳 |
9.3.7 碳管理的制度与政策支持 |
10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后记 |
博士攻读期间科研工作情况表 |
答辩委员会签名 |
(8)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硅藻门植物的研究概况 |
1.1.1 硅藻门植物的研究历史 |
1.1.2 硅藻门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
1.1.3 我国硅藻门植物的研究概况 |
1.2 管壳缝目硅藻的研究及分类系统 |
1.2.1 关于"管壳缝目(Aulonoraphidinales)"一词的使用 |
1.2.2 管壳缝目硅藻的研究进展 |
1.2.3 管壳缝目硅藻的分类系统 |
1.2.4 我国管壳缝目硅藻的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硅藻的主要形态特征 |
2.1 硅藻门植物的主要特征 |
2.2 硅藻的细胞壁 |
2.2.1 细胞壁的类型和对称性 |
2.2.2 细胞壁的形态结构 |
2.2.3 壳缝及相关结构 |
2.3 硅藻的原生质体 |
2.4 硅藻的细胞分裂及复大孢子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标本来源 |
3.2 标本采集 |
3.3 光学显微镜(LM)的材料制备和观察 |
3.3.1 酸处理 |
3.3.2 硅藻封片与观察 |
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材料制备和观察 |
3.5 管壳缝目硅藻的形态描述和术语 |
3.6 采用的分类系统 |
3.7 标本采集记录 |
第四章 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
4.1 杆状藻科Bacillariaceae |
4.1.1 杆状藻属Bacillaria |
4.1.2 菱形藻属Nitzschia |
4.1.3 菱板藻属Hantzschia |
4.1.4 盘杆藻属Tryblionella |
4.1.5 细齿藻属Denticula |
4.2 窗纹藻科Epithemiaceae |
4.2.1 窗纹藻属Epithemia |
4.2.2 棒杆藻属Rhopalodia |
4.3 双菱藻科Surirellaceae |
4.3.1 波缘藻属Cymatopheura |
4.3.2 双菱藻属Surirella |
4.3.3 长羽藻属Stenopterobia |
4.3.4 马鞍藻属Campylodiscus |
第五章 窗纹藻科硅藻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
5.1 窗纹藻科分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5.2 数量分类学 |
5.3 材料与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特征 |
6.1 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地理分布 |
6.2 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生态特征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名索引 |
学名索引 |
图版和图版说明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发表论文 |
会议摘要 |
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10)九寨沟核心景区湖泊水环境与藻类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西南地区高原湖泊的水环境与浮游植物的研究概况 |
1.2 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 |
1.3 旅游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概况 |
1.4 九寨沟基本环境概况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第3章 五花海和珍珠滩的理化因子的变化 |
前言 |
3.1 材料与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五花海、珍珠滩浮游植物和丝状绿藻的变化 |
前言 |
4.1 材料与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水温梯度对九寨沟藻类的定量生长的影响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四、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鱼类调查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西藏怒江上游样区鸟兽多样性及活动节律研究[D]. 李家兴.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分析[D]. 吴雨恒.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3]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及区系研究[J]. 普布,参木拉,达娃. 西藏科技, 2019(04)
- [4]大别山脉地区毛翅目昆虫分类学与区系研究[D]. 邱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5]利用红外相机研究卧龙雪豹和绿尾虹雉及其同域野生动物[D]. 唐卓. 清华大学, 2016(02)
- [6]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D]. 徐季雄.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基于碳排放清单的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足迹及碳管理研究[D]. 孙瑞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8]中国淡水管壳缝目硅藻的分类学研究[D]. 尤庆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9]中华裂腹鱼的资源现状与保护措施[J]. 李华,杜军,吴明森,郭静. 水利渔业, 2008(02)
- [10]九寨沟核心景区湖泊水环境与藻类相关性研究[D]. 朱成科. 西南大学, 2007(06)
标签:自然保护区论文;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文; 红外相机论文; 物种多样性论文; 群落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