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级调味油的生产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陈鑫沛,王东营,孟雨东,马宇翔,汪学德[1](2022)在《小茴香调味油的研制与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茴香是我国传统香料之一,有着独特的风味,能够调味增香,还具有抗菌消炎的医用价值;葵花籽油气味清淡,颜色透明,而且营养丰富。文章以葵花籽油为基础油,加入小茴香并辅以葱、姜、蒜调整风味,采用浸提的方式进行小茴香调味油的工艺设计,以获得小茴香调味油的最佳生产工艺,加速其工业布局。根据感官评价结果,进行6项单因素试验分析以及2组正交试验分析,获得小茴香调味油的最佳生产工艺为:小茴香添加量12 g,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0 min,葱添加量6 g,姜添加量5 g,蒜添加量6 g。此外,对成品小茴香调味油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酸价为2.163 mg KOH/g,过氧化值为0.124 g/100 g,均符合国家标准;对其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其细菌与大肠杆菌均未检出。结果表明,该生产工艺安全可靠,可为小茴香调味油的生产提供思路。
王鑫羽,张丹,张军英,张千霞[2](2017)在《食用油精炼中含油废水治理措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食用油精炼是以菜籽毛油、大豆毛油、葵花籽毛油为原料,利用脱胶、碱炼、脱色和脱臭等精炼工序来去除毛油杂质的工艺。目前,植物油脂废水最重要、最稳定的处理法是生物法。本文以某植物油加工企业为例,通过分析其生产工艺流程和废水排放特征,对比各种生物法处理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SBR法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具有工艺简单、造价低廉、运行稳定、抗冲击能力强和不产生污泥膨胀等优点,可以显着提高含油废水治理水平。
王秀娟,汪磊,崔颖,游新勇,王国泽[3](2014)在《凉菜调味油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调味油是人们生活饮食的必需品,其品种也多种多样、各具特点,并且已从原来的附属产品发展为专业化生产。通过分析市面上已有调味油的概况、营养价值,进而阐述几种新型的凉菜调味油,同时预测和展望其应用前景,旨在为今后凉菜调味油的研制指明方向。
刘日斌[4](2014)在《低温萃取工艺对芝麻油及芝麻粕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以白芝麻为原料,研究了亚临界流体萃取(SCFE)和超临界流体萃取(SFE)两种低温芝麻油萃取工艺,并分析了其对芝麻油、芝麻粕品质变化的影响,得到的结论主要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芝麻油工艺条件。料液比4:50(W/V)、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50MPa、CO2流速7L/min、萃取时间5h。该条件下,整籽芝麻和脱皮芝麻油提取率分别为86.7%和89.3%。同时,分析了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力对芝麻油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35℃或35MPa的萃取效果较好,对芝麻素的提取率分别为64.7%和69.0%,对芝麻林素的提取率分别为76.3%和80.8%,均高于对应条件下芝麻油的提取率。芝麻油中生育酚的含量随着萃取温度的提高或者萃取压力的增大先下降后上升。以纯CO2萃取为参照,分析了12种夹带剂对芝麻油提取率和芝麻油中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夹带剂均能提高芝麻油的提取率,其中乙酸乙酯的效果最好,比纯CO2的高15.0%。但是,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和生育酚的含量均比纯CO2的低些。正交试验优化了亚临界丁烷萃取芝麻油的工艺条件,结论为:萃取次数6次、单次萃取时间30min、萃取温度50℃、料液比1:4(W/V)。该条件下,整籽芝麻和脱皮芝麻油提取率分别为95.6%和95.3%。对比了SCFE、SFE、冷榨工艺(CP)、水代法(AE)和螺旋热榨法(SP)5种制油工艺对芝麻油的提取率、品质和芝麻粕的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SCFE和SFE的提取率均较高,超过86%,其他三种工艺油脂的提取率均小于80%;低温萃取工艺(SCFE、SFE)和冷榨工艺所得芝麻油三种抗氧化物质含量较高,色泽浅、过氧化值低较低,脱皮后芝麻油酸值降低。水代法和热榨法所得的芝麻油香味浓郁,含芝麻酚,抗氧化稳定性好,但是色泽较深、芝麻素和生育酚含量较低。水代法麻渣的水溶蛋白指数(NSI)最高,为19.5%;低温提取工艺(SCFE、SFE和冷榨法)芝麻粕的NSI介于8.7%12.6%之间,热榨芝麻饼NSI最低,为4.8%。SCFE和SFE两种工艺所得芝麻粕氨基酸组成与原料芝麻的氨基酸组成相近,说明这两种工艺对氨基酸组成基本没有影响,并且必需氨基酸组成与FAO和WHO推荐值比较接近。水代法和热榨法所得芝麻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含量由原来的3.20%降低至1.63%和1.67%,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
程小雪,袁永俊,胡丽丽,邱鹏,董思杨,豆剑伟,陈海风[5](2014)在《中温浸提法制备食用花椒调味油及其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采用中温浸提法制备食用花椒调味油。应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柠檬烯、芳樟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考察了花椒颗粒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花椒调味油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中温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中温制备的花椒调味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40min、料液比1∶8、颗粒度60目,在此条件下柠檬烯的得率为3.046 5mg/g、芳樟醇的得率为2.738 7mg/g;中温制备的花椒调味油其香气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和其衍生物,含量较高的为:α-苎烯、桧烯、月桂烯、柠檬烯、反-罗勒烯、γ-萜品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
胡丽丽[6](2013)在《花椒调味油制备的研究》文中指出花椒属芸香科花椒属(Zanthoxy L.)植物的果皮,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香辛料。花椒调味油是将花椒提取物加入植物油中,利用植物油作为溶剂将花椒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制备成不同等级的花椒调味油。花椒调味油兼具花椒的特有香味和麻味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酒店餐饮业和百姓家庭的日常饮食,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但由于花椒调味油的生产方式多样,没有统一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标准,致使市场上花椒调味油的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花椒调味油的品质。本文以花椒为原料,菜籽植物油为提取溶剂,分别探讨了高温热榨、中温制备、低温冷榨等不同制备工艺过程中工艺条件对花椒有效成分的溶出影响,并利用感官鉴定对花椒调味油的品质进行评定,最终初步确定一种高级花椒调味油的生产工艺,获得了高品质的花椒调味油产品;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不同生产工艺下的产品进行组分鉴定和比较;对花椒调味油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为制定花椒调味油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最后探讨了花椒调味油贮存期中有效成分种类、相对含量和花椒调味油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有机溶剂提取花椒油树脂做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对不同有机溶剂提取花椒得到的花椒油树脂得率和感官品质进行了比较和评定;利用GC-MS对花椒精油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按归一化法得到其在检出物中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乙醚作为提取剂所得到的的花椒油树脂得率为7.34%;粘稠状,花椒香气浓郁、麻味浓重;β-月桂烯、柠檬烯、gamma-萜品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乙酸松油酯相对含量均较高,说明乙醚作提取溶剂优于无水乙醇、正己烷、丙酮等提取剂。2对中温制备花椒调味油的工艺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花椒颗粒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花椒调味油的香气成分柠檬烯和芳樟醇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得到了中温制备花椒调味油的最优工艺组合。即浸泡温度95℃、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8、目数60目,在此条件下柠檬烯的得率为3.0465mg/g、芳樟醇的得率为2.7387mg/g。利用气质联用仪对中温制备的花椒调味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中温制备的花椒调味油其香气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和其衍生物,含量较高的为:α-苎烯、桧烯、月桂烯、柠檬烯、反-罗勒烯、gamma-萜品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此外花椒的麻味成分酰胺类物质在GC-MS中能被检测出。3研究了高温热榨工艺中不同温度花椒调味油中特征香气成分柠檬烯和芳樟醇的得率和花椒调味油的理化指标酸值、过氧化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利用GC-MS对高温热榨工艺所得的花椒调味油进行组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花椒调味油在浸提温度为160℃提取40s得到的花椒调味油的品质好,此时花椒调味油中柠檬烯得率为0.3547mg/g,芳樟醇得率0.3191mg/g,酸值为0.5227KOHmg/g,过氧化值为4.7184mmol/kg,折光率为1.4724,感官评分为8.2分,花椒调味油香气浓、麻味明显,透明油状,品质较好。4研究了低温冷榨工艺制备的花椒调味油过程中主要香气指标柠檬烯、芳樟醇得率和花椒调味油的感官品质变化并采用气质联用仪对花椒调味油进行组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制备的花椒调味油柠檬烯得率为3.9902mg/g,芳樟醇得率为2.6712mg/g,感官评分为9.15分,说明花椒调味油的品质较好。香气物质为:α-苎烯、桧烯、月桂烯、柠檬烯、反-罗勒烯、芳樟醇、(±)-反-4-苎烷醇、乙酸芳樟酯等。此外花椒的麻味成分酰胺类物质峰形明显。5对花椒调味油中所含风味物质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贮存条件下花椒调味油主要风味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以期探索花椒调味油的最佳贮存条件。结果表明:低温和避光有利于花椒调味油保存。
刘日斌,汪学德[7](2012)在《低温制取芝麻油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低温制取芝麻油的工艺方法;低温萃取既能提取品质优良的芝麻油,又能得到蛋白低变性的芝麻粕,保证了芝麻油充分利用和芝麻蛋白的综合利用;低温萃取方法主要包括:低温压榨、超临界萃取、亚临界萃取及碱提法等。从低温压榨、超临界萃取、亚临界萃取三种不同生产工艺介绍芝麻油的制取及其对芝麻油和芝麻蛋白的影响。
魏东,窦福良[8](2010)在《低温压榨芝麻油的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低温压榨芝麻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芝麻粉碎粒度20目、压榨温度50℃、时间60min、压力40MPa。在此条件下芝麻油提取率43.46%。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芝麻油样品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不含苯并芘,理化指标和氧化稳定性好于普通芝麻油。
彭阳生[9](2004)在《高级调味油的生产工艺》文中指出 调味油是集油脂与调味品于一身的一种食油产品,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使用方便等特点。作为油脂深加工产品的延伸,调味油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在进行专业化的调味油加工生产。
彭阳生[10](2003)在《高级调味油的生产工艺总结》文中研究说明论述了调味油的加工工艺、加工设备、操作技术、产品质量及产品市场前景。
二、高级调味油的生产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级调味油的生产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小茴香调味油的研制与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2 调味油的生产工艺 |
1.2.1 生产工艺操作要点 |
1.2.1.1 原料处理 |
1.2.1.2 调味 |
1.2.1.3 包装 |
1.3 调味油的生产工艺优化 |
1.3.1 单因素试验 |
1.3.1.1 小茴香添加量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1.3.1.2 浸提温度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1.3.1.3 浸提时间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1.3.1.4 葱添加量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1.3.1.5 姜添加量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1.3.1.6 蒜添加量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1.3.2 正交试验 |
1.3.2.1 工艺条件正交试验 |
1.3.2.2 工艺条件验证试验 |
1.3.2.3 辅料添加量正交试验 |
1.3.2.4 辅料添加量验证试验 |
1.4 调味油的感官评价 |
1.5 调味油质量指标测定 |
1.5.1 理化指标测定 |
1.5.2 微生物指标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 |
2.1.1 小茴香添加量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2.1.2 浸提温度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2.1.3 浸提时间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2.1.4 葱添加量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2.1.5 姜添加量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2.1.6 蒜添加量对调味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2.2 正交试验 |
2.2.1 工艺条件正交试验 |
2.2.2 工艺条件验证试验 |
2.2.3 辅料添加量正交试验 |
2.2.4 辅料添加量验证试验 |
2.3 小茴香调味油指标测定结果 |
3 结论 |
(2)食用油精炼中含油废水治理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炼工艺 |
1.1 脱胶及碱炼工序 |
1.2 脱色工序 |
1.3 脱臭工序 |
1.4 包装 |
2 污染特性分析及源强确定 |
3 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概述 |
4 SBR法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
5 结语 |
(3)凉菜调味油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调味油简介 |
1.1 芝麻油 |
1.1.1 小磨香油 |
1.1.2 机制香油 |
1.1.3 普通芝麻油 |
1.2 色拉油 |
1.3 橄榄油 |
1.4 胡麻油 |
1.5 葵花油 |
2 调味油的营养价值 |
2.1 辣椒调味油 |
2.2 胡椒调味油 |
2.3 花椒调味油 |
2.4 蒜调味油 |
2.5 葱调味油 |
2.6 香椿调味油 |
2.7 黑豆调味油 |
3 市场上已有的凉菜调味油 |
3.1 老干爹香辣脆油辣椒 |
3.2 老干爹辣三丁油辣椒 |
3.3 老干爹油辣椒 |
3.4 其他 |
4 新型凉菜调味油 |
4.1 笮菛凉菜调味油 |
4.2 五香调味油 |
4.3 其他 |
5 问题及展望 |
(4)低温萃取工艺对芝麻油及芝麻粕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芝麻及芝麻产品 |
1.1.1 芝麻 |
1.1.2 芝麻油 |
1.1.3 芝麻粕 |
1.2 芝麻传统制油工艺及特点 |
1.2.1 水代法 |
1.2.2 压榨法 |
1.2.3 溶剂浸出法 |
1.3 芝麻油低温萃取工艺研究进展 |
1.3.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1.3.1.1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
1.3.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原理 |
1.3.1.3 夹带剂作用原理 |
1.3.1.4 SFE 萃取取植物油研究进展 |
1.3.2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1.3.2.1 亚临界流体特性 |
1.3.2.2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 |
1.3.2.3 SCEF 萃取植物油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临界 CO_2萃取芝麻油工艺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原料 |
2.1.2 主要试验试剂 |
2.1.3 主要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芝麻油的超临界 CO2萃取方法 |
2.2.1.1 芝麻湿法脱皮 |
2.2.1.2 芝麻油的超临界 CO2萃取工艺及步骤 |
2.2.2 测定方法 |
2.2.2.1 芝麻原料和芝麻粕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2.2.2.2 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的测定 |
2.2.2.3 芝麻油中芝麻酚含量的测定 |
2.2.2.4 芝麻油中γ- 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
2.2.2.5 草酸的测定 |
2.2.2.6 芝麻水溶性蛋白的测定 |
2.2.2.7 芝麻蛋白 NSI 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芝麻原料基本组分及其抗氧化物质组分分析 |
2.3.3 SFE 芝麻油单因素试验及试验优化 |
2.3.3.1 静态萃取时间的影响 |
2.3.3.2 原料水分的影响 |
2.3.3.3 萃取温度的影响 |
2.3.3.4 萃取压力的影响 |
2.3.3.5 CO_2流速的影响 |
2.3.3.6 料液比的影响 |
2.3.3.7 SC-CO_2萃取芝麻的正交试验与优化 |
2.3.4 SFE 对芝麻油中木酚素含量的影响 |
2.3.4.1 萃取温度对芝麻油中芝麻木酚素含量的影响 |
2.3.4.2 萃取压力对芝麻油中芝麻木酚素含量的影响 |
2.3.4.3 萃取时间段对芝麻油中芝麻木酚素含量的影响 |
2.3.5 SFE 对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的影响 |
2.3.5.1 萃取温度对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的影响 |
2.3.5.2 萃取压力对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的影响 |
2.3.5.3 萃取时间段对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的影响 |
2.3.6 SFE 对芝麻粕 NSI 值的影响 |
2.3.6.1 萃取温度对芝麻粕 NSI 值的影响 |
2.3.6.2 萃取压力对芝麻粕 NSI 值影响 |
2.3.7 相关性分析 |
2.3.8 夹带剂对超临界 CO_2萃取芝麻油的影响 |
2.3.8.1 不同夹带剂对芝麻油提取率的影响 |
2.3.8.2 不同夹带剂对芝麻油中木酚素含量的影响 |
2.3.8.3 不同夹带剂对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亚临界丁烷萃取芝麻油工艺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验试剂 |
3.1.3 主要试验设备和仪器 |
3.2 试验材料 |
3.2.4 亚临界芝麻油制取方法 |
3.2.4.1 芝麻湿法脱皮 |
3.2.4.2 亚临界丁烷萃取工艺流程 |
3.2.4.3 亚临界丁烷萃取操作步骤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亚临界丁烷萃取芝麻单因素试验 |
3.3.1.1 萃取温度的影响 |
3.3.1.2 萃取时间的影响 |
3.3.1.3 萃取料液比的影响 |
3.3.1.4 萃取次数的影响 |
3.3.2 亚临界丁烷萃取芝麻工艺条件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制取工艺对芝麻油及芝麻粕品质影响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验试剂 |
4.1.3 主要试验设备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芝麻油制取方法 |
4.2.1.1 水代法 |
4.2.1.2 螺旋热榨法 |
4.2.1.3 超临界 CO2萃取 |
4.2.1.4 亚临界丁烷萃取 |
4.2.1.5 芝麻湿法脱皮 |
4.2.1.6 螺旋冷榨法制取 |
4.2.2 测定方法 |
4.2.2.1 芝麻和芝麻产品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4.2.2.2 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的测定 |
4.2.2.3 芝麻油中芝麻酚含量的测定 |
4.2.2.4 芝麻油中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
4.2.2.5 芝麻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
4.2.2.6 芝麻油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芝麻油不同制取方法提取效果比较 |
4.3.2 不同工艺所得芝麻油理化指标分析 |
4.3.3 不同工艺芝麻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
4.3.4 不同工艺所得芝麻油抗氧化稳定性分析 |
4.3.5 不同工艺所得芝麻粕成分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芝麻原料和不同工艺芝麻粕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中温浸提法制备食用花椒调味油及其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与试剂 |
1.2设备与仪器 |
1.3实验方法 |
1.3.1花椒调味油的制备 |
1.3.2分析方法 |
(1)柠檬烯、芳樟醇检测 |
(2)花椒调味油成分分析 |
1.3.3定性及定量分析 |
1.3.4花椒酒调味油感官评价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颗粒度对花椒调味油感官品质、柠檬烯和芳樟醇得率的影响 |
2.2不同浸提温度对花椒调味油感官品质、柠檬烯和芳樟醇得率的影响 |
2.3不同料液比对花椒调味油感官品质、柠檬烯和芳樟醇得率的影响 |
2.4浸提时间对花椒调味油感官品质、柠檬烯和芳樟醇得率的影响 |
2.5花椒调味油制备工艺条件优化正交试验 |
2.6花椒调味油化学成分分析 |
3结论 |
(6)花椒调味油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花椒的概述 |
1.1.1 花椒用途和形态特征 |
1.1.2 花椒的资源分布 |
1.1.3 花椒的化学成分 |
1.1.4 花椒的主要药用价值 |
1.2 花椒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花椒的国内研究 |
1.2.2 花椒的国外研究 |
1.3 花椒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 |
1.3.1 有机溶剂浸提方法 |
1.3.2 超临界萃取技术 |
1.3.3 水蒸气提取方法 |
1.3.4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 |
1.3.5 固相微萃取法 |
1.3.6 压榨法 |
1.4 现有的花椒产品 |
1.4.1 花椒籽油 |
1.4.2 花椒调味油 |
1.4.3 花椒粉 |
1.4.4 花椒微胶囊产品 |
1.4.5 花椒精 |
1.5 花椒调味油的研究现状 |
1.5.1 花椒调味油的制取工艺 |
1.5.2 影响花椒调味油品质的因素 |
1.5.3 花椒调味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不同提取溶剂对花椒油树脂成分组成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花椒油树脂的提取方法 |
2.3.2 花椒油树脂得率的测定 |
2.3.3 花椒油树脂成分GC-MS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花椒油树脂成分GC-MS分析结果 |
2.4.2 花椒油树脂得率及感官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温浸提法制备高级花椒调味油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中温制备花椒调味油的基本工艺流程 |
3.3.2 花椒香气物质检测方法技术指标确定 |
3.3.3 气相色谱仪样品处理与色谱条件 |
3.3.4 柠檬烯和芳樟醇得率测定 |
3.3.5 花椒调味油感官评价 |
3.3.6 单因素试验 |
3.3.7 正交实验 |
3.3.8 验证试验 |
3.3.9 理化指标测定 |
3.3.1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样品处理与色谱条件 |
3.3.11 数据处理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柠檬烯和芳樟醇的气相色谱图 |
3.4.2 柠檬烯和芳樟醇方法学考察结果 |
3.4.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4.4 正交试验结果 |
3.4.5 花椒调味油GC-MS分析 |
3.4.6 中温制备花椒调味油的理化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浸提工艺优化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浸提工艺的优化设计——多级逆流提取 |
4.3.1 多级逆流提取原理 |
4.3.2 多级逆流提取工艺 |
4.3.3 多级逆流提取效果评定指标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提取时间和次数对花椒调味油品质影响 |
4.4.2 提取时间和次数对柠檬烯、芳樟醇溶出规律影响结果 |
4.4.3 多级逆流提取工艺的效果评定 |
第5章 高温浸提工艺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柠檬烯和芳樟醇得率和感官评价结果 |
5.3.2 酸值、过氧化值和折光率测定结果 |
5.3.3 高温制备花椒调味油的GC-M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花椒调味油低温制备工艺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柠檬烯、芳樟醇得率和感官评分结果 |
6.3.2 花椒调味油的理化指标结果 |
6.3.3 低温制备花椒调味油的GC-MS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花椒调味油中风味物质的稳定性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7.2.1 材料 |
7.2.2 主要仪器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光照对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 |
7.3.2 温度对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 |
7.3.3 测定指标 |
7.3.4 数据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光照对风味物质影响结果 |
7.4.2 温度对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 |
7.5 低温避光保存花椒调味油理化指标 |
7.6 本章实验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低温制取芝麻油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低温压榨芝麻油的制取 |
1.1 低温压榨基本原理 |
1.2 低温压榨工艺流程[4] |
2 超临界流体萃取芝麻油 |
2.1 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原理 |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流程 |
3 亚临界流体萃取芝麻油 |
3.1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原理 |
3.2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工艺流程 |
4 小结 |
(8)低温压榨芝麻油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芝麻油生产工艺流程 |
1.3.2 操作方法 |
1.3.3 测定方法 |
1.3.4 实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芝麻油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
2.1.1 芝麻含水量对芝麻油提取率的影响 |
2.1.2 芝麻颗粒度对芝麻油提取率的影响 |
2.1.3 压榨温度对芝麻油提取率的影响 |
2.1.4 压榨时间对芝麻油提取率的影响 |
2.1.5 压榨压力对芝麻油提取率的影响 |
2.2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2.3 低温压榨芝麻油的品质鉴定 |
3 结论 |
(10)高级调味油的生产工艺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风味调味油的生产工艺 |
2 工艺操作过程 |
2.1 蒜味调味油加工 |
2.2 花椒调味油加工 |
2.3 复合调味油 |
2.3.1 风味料的准备 |
2.3.2 风味料的配方 |
2.3.3 提取 |
3 风味调味油生产的设备 |
4 风味调味油产品质量 |
四、高级调味油的生产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茴香调味油的研制与工艺优化[J]. 陈鑫沛,王东营,孟雨东,马宇翔,汪学德. 中国调味品, 2022(01)
- [2]食用油精炼中含油废水治理措施分析[J]. 王鑫羽,张丹,张军英,张千霞.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12)
- [3]凉菜调味油的研究进展[J]. 王秀娟,汪磊,崔颖,游新勇,王国泽.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11)
- [4]低温萃取工艺对芝麻油及芝麻粕品质影响的研究[D]. 刘日斌. 河南工业大学, 2014(05)
- [5]中温浸提法制备食用花椒调味油及其成分分析[J]. 程小雪,袁永俊,胡丽丽,邱鹏,董思杨,豆剑伟,陈海风. 中国酿造, 2014(02)
- [6]花椒调味油制备的研究[D]. 胡丽丽. 西华大学, 2013(04)
- [7]低温制取芝麻油的研究进展[J]. 刘日斌,汪学德. 粮油食品科技, 2012(06)
- [8]低温压榨芝麻油的工艺研究[J]. 魏东,窦福良. 食品科学, 2010(22)
- [9]高级调味油的生产工艺[J]. 彭阳生. 中小企业科技, 2004(01)
- [10]高级调味油的生产工艺总结[J]. 彭阳生. 中国油脂,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