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裂缝与断裂的分形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涛[1](2021)在《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古岩溶十分发育,成为岩溶水储存和运移的主要场所与通道。目前,矿山对奥陶系岩溶研究多集中于含水层富水性和渗透性,缺乏对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致使矿山开采过程中岩溶水患预测不准、岩溶水害时有发生。淮南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为一 NWW展布的对冲式断褶构造带,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随着煤田逐渐向深部开采,奥陶系岩溶水害威胁程度日趋严重,古岩溶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因此,系统开展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不仅对淮南煤田及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矿区的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岩溶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进一步认识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岩溶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古地理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岩芯观测、薄片鉴定、室内实(试)验、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并对古岩溶发育程度进行了预测。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系统研究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发育特征、充填特征和分布特征:①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中主要发育有溶孔、裂缝、溶洞和岩溶陷落柱等四种古岩溶,且以裂缝和溶洞为主;②裂缝和大溶洞多为充填型,半充填和未充填型次之,小溶洞多为半充填型,其次是未充填型,全充填型最少;③裂缝、大溶洞和岩溶陷落柱主要沿着断层带分布,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2)确定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期次、形成时间、形成环境和侵蚀性流体来源:①沉积岩溶形成于早奥陶世到中奥陶世,主要发生在海平面附近,是海水和大气降水共同溶蚀作用的结果;②风化壳岩溶形成于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主要与大气降水的长期淋滤作用有关,在奥陶系地层顶部形成了风化壳孔缝洞系统,且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四带”结构,即地表残积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③压释水岩溶形成于中石炭世至早三叠世,发生在地下中高温、埋藏封闭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在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有机酸和酸性压释水有关;④热液岩溶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晚白垩世期间的地下高温、深埋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地下深部的岩浆热液活动有关;⑤混合岩溶形成于早白垩世至晚古近纪,发生在潘集和陈桥背斜的碳酸盐岩露头区的断裂带周围,其形成主要是大气淡水与深部地层水以及热液流体的混合溶蚀作用有关。(3)系统阐述了碳酸盐岩岩性、岩层结构、侵蚀性流体、断裂构造、古地貌与古水文、岩浆活动、以及岩溶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①溶蚀试验表明,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灰岩>角砾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②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发现,侵蚀性流体溶蚀能力主要受流体温度、酸性气体成分(包括CO2和H2S等)和压力、以及混合流体比例等控制;③多期构造运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早燕山期和晚燕山期的断裂构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区中部地区是拉张裂缝和古岩溶发育的最佳位置;④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古岩溶的垂向发育特征,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⑤岩浆活动和岩溶作用时间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和演化也起着重要作用。(4)以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圆台形顶板塌陷判据公式,模拟分析了岩溶陷落柱基底溶洞和顶板塌陷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了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至古近纪的热液溶蚀和混合溶蚀有关,印支期和早、晚燕山期形成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和碳酸盐岩半暴露区对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与演化起到了关键作用。(5)建立了 GIS-AHP耦合模型,预测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分布: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整体为中等~极强,仅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表现为中等偏弱~弱,古岩溶发育强~极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矿区。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区内岩溶陷落柱、奥陶系含水层突(涌)水点实际揭露位置,验证了预测模型、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正确性,为深部岩溶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图[106]表[36]参[327]
李百强[2](2020)在《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资源丰富,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是天然气赋存的重要储集层类型,成岩相一定程度上控制低渗、特低渗储层分布,因此,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研究与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马五-5~马五-1亚段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发育,本论文研究工作以盆地中东部马五-5~马五-1亚段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观察、常规和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实验、压汞实验并结合分形理论等方法,分析了区内主要的储集岩石和储集空间类型、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成岩环境和成岩作用,进一步明确了主要成岩相类型及岩石学识别标志;利用同位素、常、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测试方法明确了不同成岩相的地球化学识别特征;依据测井资料及Forward软件编程方法,研究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定量识别技术;基于单井成岩相分析,通过测井技术预测了各成岩相的时空展布特征,并利用平面叠合图技术,分析了成岩相对储层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区内主要发育早期大气淡水溶蚀、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以及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4类成岩相,其岩石学识别标志依次为膏盐溶蚀泥—粉晶白云岩+膏盐模孔隙和示底孔隙+示底构造,岩溶角砾泥—粉晶白云岩+角砾间孔隙和溶蚀孔洞+角砾结构,残余砂屑粉—细晶白云岩+晶间孔隙+残余结构和雾心亮边结构,斑状细晶含灰白云岩+晶间孔隙和生物钻孔+豹斑构造和生物扰动构造。δ18O,δ13C、87Sr/86Sr,Fe、Mn、Al、Ti、Sc和Cs等常、微量元素以及∑REE、∑LREE、∑HREE、∑LREE/∑HREE、δCe和δEu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分析方法是识别不同成岩相的有效地球化学途径。DEN—Pe、RLLD—Pe交会图(缺乏相关测井资料时可采用RLLD—AC交会)方法是定量识别不同成岩相的有效测井方法。马五-5亚段主要发育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广泛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中部及东南部,其次为分布于西南部的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马五-4和马五-3亚段主要发育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前者仅分布于区内西南部,后者扩大至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马五-2亚段广泛分布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马五-1亚段两种溶蚀亚相规模相当,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在北部孤立发育,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连片分布。优质储层发育的最有利成岩相为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其次为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吴俊[3](2020)在《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碳酸盐岩盖层直接决定了油气聚集效率和保存时间,其规模及分布影响油气藏的富集特征。揭示盖层分布特征和封盖性能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意义重大。本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和柯坪露头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盖层为例,通过岩心→岩石薄片→成像测井(FMI)→钻测井逐级标定,建立4类FMI定性判别模式(含块状、含层状、含斑状和含线状)和定量识别标准(RDRS≥1000Ωm且GR≤15 API)。碳酸盐岩盖层岩石类型分为4大类:泥晶灰岩、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云质灰岩和细粉晶白云岩。鹰山组共发育5套盖层,单层厚度几米至几十米不等。碳酸盐岩盖层具有垂向上相互叠置且侧向上连续性较差的特点。盖层的孔隙类型以微裂缝和粒内孔为主,晶间孔和晶内孔次之。盖层的孔隙结构划分为6种类型。塔河地区盖层孔隙的分形维数随孔隙直径减小而降低,柯坪露头区随孔隙直径减小而增大,但都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盖层封盖性能增强。平均遮盖系数和平均分形维数呈现指数或线性关系。毛管压力封堵控制着盖层的性能,上覆盖层和下伏储层之间的排替压力差≥3 MPa是封盖有效性的临界值。盖层的封盖性能主要受控于大孔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侧向上连续性好且厚度大的盖层明显地受层序和沉积作用的控制,主要分布在海侵体系域的中上部,对应开阔台地的滩间海与局限台地的泻湖。连续性较差或单层厚度小的盖层主要受后期成岩改造的制约。碳酸盐岩盖层发育6种成岩作用类型:方解石胶结、溶解作用、机械压实、化学压实、白云石化和去白云石化。成岩路径决定塔河地区和柯坪露头区盖层封盖性能的差异性。提高盖层封盖性能的情况分为:(1)在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中胶结作用先于机械压实作用,(2)当内碎屑/球粒灰岩的颗粒尺寸增大,意味着更大比例的粒间孔被胶结,(3)高度胶结的砂屑灰岩的胶结物含量>15%,(4)高丰度的缝合线被残余沥青充填,导致微孔隙和后期流体运移的通道被堵塞,形成油气向上运移的遮挡层。依照岩石类型、盖层厚度、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和成岩改造,碳酸盐岩盖层的封盖性能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I类碳酸盐岩盖层即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和高度压实的泥晶灰岩的封盖性能最佳。
朱猛[4](2020)在《川南叙永地区构造特征与页岩裂缝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地质构造与页岩裂缝特征为判定页岩气藏是否有开采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在川南叙永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叠加改造规律及构造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裂缝变形特征与发育规律,进一步探讨了构造作用对页岩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并对研究区页岩裂缝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叙永地区地层分布和构造形态整体受控于NEE向和近NS向褶皱构造的发育,同一方向褶皱呈隔挡式组合发育,而近NS向褶皱叠加于NEE向褶皱之上形成了次级穹窿构造、盆形构造和马鞍状构造,且褶皱变形表现出“南强北弱,西强东弱”的特征。断层构造以逆断层为主,主要为NEE向-近EW向和NNW向-近NS向两个方向,且NNW向-近NS向断层多切割破坏NEE向-近EW向断层发育。根据构造变形特征、褶皱构造曲率分析和断层构造分形分析的定量评价,可将研究区划分为西部强叠加构造变形区褶、北部盆形弱变形区、中部鞍状中等变形褶皱区、中部盆形弱变形褶皱区、南部强变形断褶带、东部强变形断褶带和东部穹窿弱变形区7个构造分区。研究区构造主要经历了印支期NNW-SSE向强烈挤压变形阶段、燕山早期NS向挤压改造阶段、燕山晚期近EW向构造挤压和叠加改造阶段以及喜马拉雅期NS向弱挤压与改造阶段4个构造演化阶段。研究区页岩中裂缝与其他岩层中的方位是一致的,发育NNE向、NNW向、NE向和NWW向四组优势裂缝,其中以NE向和NWW向为主。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较好,发育有顺层裂缝、高角度斜交裂缝和垂层裂缝三类裂缝,垂向上龙马溪组LM1-LM3层位裂缝最为发育。裂缝的广义分形谱和奇异谱对裂缝分布的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有很好的表征,通过储层的广义分形谱和奇异谱的定量评价,研究区裂缝密集区较稀疏区更为发育,裂缝的非均质性较弱,裂缝整体发育较好。印支期近NS向的构造挤压作用使得NNE向和NNW向裂缝一般发育在近NEE向褶皱核部,而燕山期近EW向的构造挤压作用以及地层抬升作用引发的强烈脆性变形使得全区多发育NWW和NE向裂缝。靠近褶皱核部与复杂构造发育区,裂缝发育密集,次生构造发育,在褶皱翼部和构造简单区裂缝稀疏发育、页岩完整。该论文有图98幅,表21个,参考文献146个。
陈科洛[5](2019)在《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微观孔隙模型》文中研究说明滇黔北地区处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构造上位于扬子板块西南边缘滇黔北坳陷,是南方海相页岩的有利地区,发育多套海相页岩。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由于富含有机质而普遍被视为优质烃源岩和储集岩。页岩以微米-纳米孔隙为主、渗透率极低的特点而与常规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明确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将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帮助,三维模型的建立也将为页岩后期三维定量化研究打下基础。研究通过对滇黔北地区Y9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取芯段的观察分析,以陈旭建立的华南上奥陶统—兰多维列统生物带划分原则,划分出了 WF2-LM3共6个笔石带并建立了 Y9井的生物地层系统。页岩气储层特征主要包括矿物组分和岩相特征、有机质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特征六个部分。研究通过对龙马溪组样品进行XRD分析后发现:以长石+石英、黏土矿物、碳酸盐岩矿物为三端元组分的划分方法,共划分出硅质页岩、黏土质页岩、钙质页岩、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黏土质钙质混合页岩和钙质硅质混合页岩六种页岩岩相,其中硅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TOC较高,均值大于3%。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以I型干酪根为主,Ro主要介于2.0%~3.0%,处于过成熟阶段,TOC含量主要介于0.5%~8%。研究通过GRI法测定储层孔渗后发现:储层孔隙度介于1%~4%,渗透率极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多样,包括矿物铸模孔、粒间孔、粒内孔、黄铁矿晶间孔、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孔,其中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孔为主要孔隙类型。通过氮气吸附实验分析了页岩的孔隙结构,发现:页岩比表面积介于4.365~23.015 m2.g-1;孔体积介于 0.005~0.049 cm3·g-1,平均孔径介于 1.475~4.046nm;氮气等温吸附曲线指示页岩以槽状孔和微孔为主,与电镜分析结果一致。现场测试获取龙马溪组下段黑色页岩段含气量介于1.33~3.67m3/t,主要受控于干酪根类型、TOC含量、矿物组分、热演化程度、和矿物结构五大方面。研究以分形理论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矿物组分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黏土矿物层间孔与有机质孔为主要孔隙类型的特点和高演化特征,以Materials Studio为平台,利用伊利石分子模型和石墨烯层状模型搭建页岩分子级孔隙模型,最后通过分形FHH公式和数理统计理论的指导,将模型验证问题转换成了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并最终验证了分子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牛雪梅[6](2019)在《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文中研究表明麦盖提斜坡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多次发生改变,从而发育多期次活动的断裂构造,成为斜坡带的一个显着特征。麦盖提斜坡不同期次断裂构造的构造变形样式各异,形成演化复杂,对其构造样式、组合关系、形成时代、演化过程和成因机制的认识难度大。而斜坡区已发现的油气藏均发育在断裂构造带,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将麦盖提斜坡区奥陶系断裂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构造地质学、构造解析学理论和方法,断层及相关褶皱理论以及平衡剖面技术等为手段,对麦盖提斜坡断裂活动和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展开研究。主要取得的认识有:(1)断裂活动对岩性的改良有很大的作用,断裂上盘下盘对沉积厚度有影响,进而控制了烃源岩分布及储盖组合情况,而且向下切穿寒武系烃源岩,可以作为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2)麦盖提斜坡的绝大多数圈闭均发育在断裂带内。断裂发育演化史与各个成藏要素之间的时空匹配关系有着紧密联系,直接决定着油气的运移和赋存情况。在古潜山背景上接受沉积,断裂活动微弱,在古潜山的上方和周围不仅有构造类型的圈闭,而且还发育地层圈闭、古潜山圈闭。(3)深大断裂可能导致油气沿断裂大量散失,使古油气藏被破坏、再调整。
张雨桐[7](2019)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不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几年的勘探研究表明,盆地深部的寒武系碳酸盐岩同样可以发育大型油气藏,这一发现开拓了塔里木盆地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其中,盆地深部的不整合界面对于油气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本论文基于地震资料解释和对野外露头区不整合面的观察,并结合前人工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深层不整合界面,尤其是寒武系相关的不整合,包括不整合类型、不整合面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并分析了不整合对于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认为,寒武系下伏界面T90的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有整合、假整合、挤压褶曲不整合和边缘超覆不整合四种,并且在盆地大部分地区T90界面上下地层为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仅在中央隆起带、盆地南部等局部地区发育。T74界面是上奥陶统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面,在中央隆起带表现明显。这两个不整合界面是寒武系-中下奥陶统层系最重要的不整合,分别对应柯坪运动和加里东中期Ⅰ幕运动,柯坪运动与区域性地幔热隆有关,加里东中期Ⅰ幕运动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参照T74界面的构造演化史、中奥陶世末盆地剥蚀量以及寒武纪古水深资料,恢复了T81和T90界面形成后的形态演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了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塔北、阿瓦提、巴楚、塔中、塘古孜巴斯、塔西南地区的隆起或坳陷的形成时期。由于T90和T74界面与烃源岩和储层的空间位置不同,两界面对深部油气藏的影响存在异同。相同点在于都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并为油气提供储集空间;不同点表现在T90界面主要影响了寒武系烃源岩和储层的形成,而T74界面主要改善了奥陶系储层的储集性能。进一步分析认为,塔北南坡、顺托果勒、塔中北坡以及麦盖提地区是形成深部油气藏的有利区,可以作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地区。
黄鑫[8](2019)在《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产油气盆地,前人针对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已开展大量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中顺北地区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顺北区块内,沿断裂带部署的多口钻井在中下奥陶统获得了工业油气流,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的发现,为当下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芯、薄片观察,从顺托果勒低隆起整体入手,结合录井、测井资料,总结认识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的储集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类型、储层物性和电性特征;岩芯、薄片下识别储层成岩作用,结合地球化学手段,分析储层成岩演化序列和储层演化模式,进一步厘清储层成因机制,从而认识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集岩石类型主要包括微晶灰岩、生屑微晶灰岩、颗粒灰岩以及藻粘结灰岩。主要发育溶蚀孔隙、溶蚀孔洞、裂缝、洞穴等储集空间。根据成因和储集空间类型,将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划分为岩溶缝孔洞型储层和岩溶洞穴型储层。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岩溶缝孔洞型储层更发育;分层位看一间房组地层中岩溶缝孔洞型储层更发育,鹰山组上段地层中岩溶洞穴型储层更发育。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受多种成岩作用影响,其中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对研究区储层起着重要的建设作用。通过成岩作用分析,建立研究区内成岩演化序列。由于顺北地区取芯有限,无法取足量样品进行地化地化分析,通过岩芯、薄片、阴极发光特征,在顺北地区有限的地化数据基础上,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与邻区顺南、跃进具有相同特征的样品进行对比地化分析,认为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受加里东中期热液作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气水岩溶作用、海西晚期热液作用,其中海西早期大气水岩溶作用对储层发育影响最大,提出顺北地区海西早期储层演化模式和顺南西南部为同一模式,属于沿断裂渗透岩溶模式。总结全文研究,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发育与断裂活动、岩溶作用关系紧密,认为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受断裂控制、多期次多类型流体共同作用形成,认为断裂和岩溶作用发育区域为储层发育有利区域。
尚培[9](2019)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塔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南翼的阿克库勒凸起之上,受盆地多个构造时期的差异构造演化影响,阿克库勒凸起内的构造高部位发生了多次迁移,导致了塔河内不同地区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盖层分布和断裂发育的的差异性。因此,研究区奥陶系发育多期油气充注和调整改造,油气物理化学性质和油藏成藏期次平面分布存在较强非均质性。论文基于前人对塔河地区奥陶系岩石学、储层特征和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从成岩观察、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入手,识别和判断于奇西、艾丁、塔河主体区和托普台地区不同时期成岩流体的类型和来源,探究大气淡水、地层水和热液流体等成岩流体对储层的改造机制;从原油地球化学性质、流体包裹体分析参数厘定油气成藏期次和多期断裂活动特征,对比和总结上述地区内成藏要素差异性,厘定研究区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本次研究在岩芯和薄片岩石学观察基础上,在于奇西地区识别出了溶缝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DFC),该溶缝充填有沥青;早期裂缝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FC1);压溶缝合线(Sty),其错断FC1;早期溶洞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VC1);细晶白云石(Dol),大量白云石沿缝合线发育,少量发育于VC1边缘;垮塌角砾岩中的方解石胶结物(CC3);去白云石化作用(Dedol),白云石晶体有明显的港湾状,经茜素红浸染方解石胶结物呈红色;石英颗粒(Q),部分溶洞中充填暗河沉积物;缝洞中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CC4),疑似与暗河沉积物同期;晚期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FC5),该裂缝中充填有大量沥青。艾丁地区识别出早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1),并见示顶底构造,早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1),晚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2)切割示顶底构造和FC1,压溶缝合线(Sty)切割FC1但与FC2无交切关系,晚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2)分布于缝合线附近,推测为缝合线扩溶形成。塔河主体区识别出早期近地表环境渗流带形成早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1),第二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2)错段第一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1),然FC1与VC1关系不明,FC1与VC2被压溶缝合线(Sty)切割,同时沿压溶缝合线发生白云石化作用(Dol),第二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2)切割缝合线及白云石,第三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3)亦切割缝合线及白云石,最晚一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4)发育于方解石粗脉FC3中央。托普台地区识别出早期方解石脉(FC1),而后被压溶缝合线(Sty)所错段,沿压溶缝合线发育白云石(Dol),之后发生硅化作用使白云石呈破碎状分布于隐晶硅质中,并于硅质中心发育溶洞充填方解石(VC1),方解石脉(FC2)切割隐晶硅质,VC1和FC2均晚于硅化作用但两者相对顺序暂不明确,FC2和方解石脉(FC3)在白云岩段中发育,FC3呈橘黄色阴极光晚于FC2,重晶石(B)发育在FC3中心为最晚期成岩事件。在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序次观察基础上,结合各期次成岩矿物阴极发光特征、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和碳氧同位素分析,识别出塔河地区成岩流体主要有同期海水、大气淡水、地层水、深部热流体。其中,于奇西地区大气淡水对奥陶系储层改造贡献最多,塔河主体区大气淡水和地层水对储层改造贡献最为明显,托普台地区奥陶系储层接受大气淡水和深部热流体改造最为明显,为油气提供了更多储集空间。在成岩序次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奥陶系流体包裹体的岩石学观察和荧光观察,对油包裹体及其同期盐水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投影法,厘定研究区油气充注年龄,结果表明于奇西地区主要存在三期油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52.5-447.8Ma)、燕山期(150.2-100.2Ma)和喜山期(19.8-1.4Ma);艾丁地区主要存在两期油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35.2-426.6Ma)和海西晚期(289.5Ma);塔河主体区主要存在三期油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54.8Ma)、印支燕山(259-95Ma)和喜山期(20.4-5.3Ma);托普台地区主要存在三期油成藏一期天然气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33.7-420.5Ma)、印支-燕山期(249.4-110Ma)和喜山期(20.1-12.1Ma)。基于研究区原油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油气成藏期次平面图,塔河地区奥陶系原油均存在的较强空间非均质性。YQX1和YQX101井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图同时具备完整的正构烷烃系列和UCM“鼓包”的现象,说明于奇西地区至少存在两期油气充注,与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厘定该井区油气充注期次,YQX1井发育三期油气充注,两者的结果是一致的。虽然YQX2等井同样检测到了第三期油气充注的证据,但因晚期油气充注量较少未能改变其重质油藏的现状,而YQX1井奥陶系接受大量轻质油充注从而形成中—轻质油藏。说明研究区主要受输导体系和局部盖层因素影响,有效输导能够保证第三期油气充注到该井区,同时有效盖层的存在保证了第三期油气充注到奥陶系有效聚集。全区第一期和第二期充注油受控于古隆起-古斜坡构造枢纽带和构造脊以及潜山岩溶储集体,原油金刚烷与原油气相色谱显示于奇西艾丁塔河主体第一期油在后续构造抬升过程中发生了生物降解而稠油化,而托普台地区由于盖层存在而保存了轻质油藏,第三期发育轻质油充注并与早期重质油藏发生混合改造。T74、T50和T24界面断裂平面分布图显示研究区在加里东晚、海西晚、喜山期断裂活跃,T81界面相干属性沿层切片显示NE向断裂为重要的沟源断裂,整体具有“断接式”输导体系、统一的海相烃源灶供烃和晚期沿NW、NNE向张扭性断裂带复式聚集规律。
贾京坤[10](2019)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是目前深层-超深层资源勘探的热点和难点。沉积盆地中压力场的研究是探明油气成藏机理的核心问题,但针对演化复杂的古老海相地层,地层压力的研究往往缺乏有效手段。本论文以奥陶系现今地层压力为约束条件,利用孔隙度-垂直有效应力关系图版(鲍尔斯图版)与原油裂解生气-天然气充注双因素增压模型分析超压成因机制,并探索应用差异应力法恢复盆地构造挤压变形时期地层古压力,辅以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和盆地模拟法,重建顺托果勒低隆起中上奥陶统地层压力的演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简要探讨了研究区不同二级构造单元间压力演化及成因机制差异的影响因素。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现今地层压力在纵向上可划分为5个压力系统,奥陶系超压横向上受构造单元控制,断层附近或裂缝发育地层区压力系统封隔层遭到破坏而呈现为常压-弱超压,远离断层区则发育超压-强超压。根据鲍尔斯图版和测井组合综合分析,流体膨胀和构造挤压是研究区超压形成的主要成因。针对流体膨胀,本论文基于天然气成因分析建立了双因素增压模型,以原油裂解生气动力学实验为基础,计算原油裂解生气和天然气充注对地层压力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气充注是中上奥陶统在喜山晚期超压形成的主要因素,贡献率最高可达94%。针对构造挤压成因,本论文以方解石双晶的显微变形特征为突破口,探索应用差异应力法恢复顺南缓坡地区构造挤压变形过程中的孔隙流体压力,该地区中上奥陶统在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地层压力系数分别为1.15~1.19和1.35~1.41。以现今地层压力和超压成因分析为约束,辅以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和盆地模拟法重建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不同二级构造单元间演化趋势类似,但超压成因与增压幅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表明,中上奥陶统地层压力整体上经历了常压-弱增压-泄压-增压-泄压-增压/常压的演化历史。顺北缓坡目的层早期受烃类充注与地层温度等因素曾形成超压,现今则因低地温梯度与后期构造断裂活动而处于常压-弱超压环境;顺托低凸起超压综合了油气充注、流体相态变化及构造挤压等多种因素;而顺南缓坡地层超压主要受早期构造挤压与晚期天然气充注等因素的影响;喜山期顺托-顺南地区地层稳定沉降,剩余压力得以保存,导致现今该区域仍多表现为超压环境。造成超压成因机制差异的原因主要与不同地区间的热机制与构造运动差异有关,相对应地促使不同地区的油气成藏时期、类型与强度也存在显着差异。
二、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裂缝与断裂的分形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裂缝与断裂的分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古岩溶 |
1.2.2 古岩溶形成期次及其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古岩溶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2.4 古岩溶识别与预测研究现状 |
1.2.5 华北煤田古岩溶研究现状 |
1.2.6 淮南煤田岩溶研究现状 |
1.2.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与构造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含水层系统 |
2.3.1 新生界松散孔隙含(隔)水层系统 |
2.3.2 基岩裂隙-溶隙含水层系统 |
3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 |
3.1 奥陶系地层与岩性特征 |
3.1.1 地层厚度及结构 |
3.1.2 岩性特征 |
3.1.3 岩石矿物特征 |
3.2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类型及特征 |
3.2.1 溶孔 |
3.2.2 裂缝 |
3.2.3 溶洞 |
3.2.4 岩溶陷落柱 |
3.3 奥陶系古岩溶充填特征 |
3.3.1 充填物类型 |
3.3.2 充填特征 |
3.4 奥陶系古岩溶分布特征 |
3.4.1 平面分布特征 |
3.4.2 垂向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
4.1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背景 |
4.1.1 奥陶系地层沉积背景 |
4.1.2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
4.1.3 岩浆活动 |
4.2 古岩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2 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
4.2.3 微量元素特征 |
4.3 古岩溶充填物形成环境分析 |
4.3.1 盐度-温度-深度计算 |
4.3.2 形成环境分析 |
4.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期次古岩溶形成环境与发育模式 |
5.1 沉积岩溶 |
5.1.1 地质背景 |
5.1.2 古气候 |
5.1.3 古水文 |
5.1.4 沉积岩溶发育模式 |
5.2 风化壳岩溶 |
5.2.1 地质背景 |
5.2.2 古气候 |
5.2.3 古地貌 |
5.2.4 古水文 |
5.2.5 风化壳岩溶发育模式 |
5.3 压释水岩溶 |
5.3.1 地质背景 |
5.3.2 古水文地质条件 |
5.3.3 压释水岩溶发育模式 |
5.4 热液岩溶 |
5.4.1 构造运动 |
5.4.2 岩浆活动 |
5.4.3 热液岩溶发育模式 |
5.5 混合岩溶 |
5.5.1 地质背景 |
5.5.2 古气候 |
5.5.3 古地貌 |
5.5.4 古水文 |
5.5.5 混合岩溶发育模式 |
5.6 奥陶系古岩溶演化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
6.1 地层岩性与结构 |
6.1.1 碳酸盐岩岩性 |
6.1.2 岩层结构 |
6.2 侵蚀性流体 |
6.2.1 大气淡水 |
6.2.2 地层压释水 |
6.2.3 热液流体 |
6.2.4 混合流体 |
6.3 断裂构造 |
6.3.1 构造分期 |
6.3.2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6.3.3 模拟结果分析 |
6.3.4 多期构造运动对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
6.4 古地貌与古水文 |
6.4.1 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 |
6.4.2 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 |
6.5 岩浆活动 |
6.6 岩溶作用时间 |
6.7 本章小结 |
7 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
7.1 基底溶洞形成过程分析 |
7.1.1 溶洞形成机理 |
7.1.2 溶洞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
7.2 顶板塌陷过程分析 |
7.2.1 顶板塌陷力学机制 |
7.2.2 顶板塌陷数值模拟 |
7.3 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
7.4 本章小结 |
8 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预测 |
8.1 预测方法 |
8.1.1 层次分析法 |
8.1.2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 |
8.2 预测模型建立 |
8.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8.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8.2.3 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
8.2.4 综合得分模型建立 |
8.3 预测结果分析 |
8.4 结果验证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
1.2.2 白云岩成因研究 |
1.2.3 碳酸盐岩成岩相研究 |
1.2.4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成岩相研究 |
1.2.5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沉积及构造演化特征 |
2.2.1 区域沉积特征及演化 |
2.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奥陶系地层划分 |
2.3.2 马五段地层划分与对比 |
2.4 小结 |
第三章 白云岩储层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分类标准 |
3.1.2 研究区岩石类型及主要岩相特征 |
3.2 储集空间类型 |
3.2.1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的划分 |
3.2.2 研究区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4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3.4.1 微观孔隙结构类型 |
3.4.2 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 |
3.5 储层岩石物理相类型及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成岩相特征与岩石学识别方法 |
4.1 成岩环境 |
4.1.1 近地表早期淡水环境 |
4.1.2 近地表—浅埋藏超咸水环境 |
4.1.3 近地表—浅埋藏变盐度海水环境 |
4.1.4 近地表表生期淡水环境 |
4.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4.2.1 早期淡水溶蚀作用 |
4.2.2 表生期风化岩溶作用 |
4.2.3 白云岩化作用 |
4.3 成岩相类型及其岩石学识别 |
4.3.1 成岩相划分依据以及划分结果 |
4.3.2 不同类型的成岩相特征及其岩石学识别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成岩相地球化学识别方法 |
5.1 常、微量元素测试技术 |
5.1.1 对应分析基本原理及计算过程 |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1.3 常、微量元素测试 |
5.2 同位素测试技术 |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2.2 氧、碳稳定同位素测试 |
5.2.3 锶同位素测试 |
5.3 稀土元素测试技术 |
5.3.1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
5.3.2 稀土元素测试结果 |
5.3.3 数据处理及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 |
5.3.4 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及铈、铕异常 |
5.3.5 稀土元素对不同成岩相类型的指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 |
6.1 不同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 |
6.1.1 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 |
6.1.2 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 |
6.1.3 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
6.1.4 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
6.2 成岩相定量表征与识别 |
6.2.1 测井曲线交会图分析及定量识别 |
6.2.2 测井定量识别成岩相方法及步骤 |
6.3 关键取芯井成岩相解释结果符合率验证 |
6.4 成岩相单井解释 |
6.5 小结 |
第七章 成岩相展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7.1 成岩相展布特征 |
7.1.1 成岩相剖面展布 |
7.1.2 成岩相平面展布 |
7.2 成岩相对储层分布的影响 |
7.2.1 成岩相对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的影响 |
7.2.2 成岩相对储层平面分布的影响 |
7.3 小结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盖层的识别与分类 |
1.2.2 孔隙结构表征和分形理论应用 |
1.2.3 盖层封盖性能研究 |
1.2.4 盖层封盖性能的控制因素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成果 |
1.5.1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 |
1.5.2 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运动及演化 |
2.3 地层分布与沉积特征 |
3 碳酸盐岩盖层识别与分布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泥晶灰岩 |
3.1.2 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 |
3.1.3 云质灰岩 |
3.1.4 粉细晶白云岩 |
3.2 碳酸盐岩盖层识别 |
3.2.1 钻井及岩心识别 |
3.2.2 成像测井识别 |
3.2.3 岩心和成像测井标定 |
3.2.4 岩心和常规测井标定 |
3.2.5 地震识别 |
3.3 分布特征 |
3.3.1 单井分析 |
3.3.2 连井展布 |
4 碳酸盐岩盖层孔隙结构与封盖性能 |
4.1 孔隙类型 |
4.1.1 微裂缝 |
4.1.2 粒内孔 |
4.1.3 晶间孔 |
4.1.4 晶内孔 |
4.2 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塔河地区 |
4.2.2 柯坪露头 |
4.2.3 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性 |
4.3 孔隙结构分形特征 |
4.3.1 分形维数计算 |
4.3.2 分形特征对比 |
4.4 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
4.5 封盖性能 |
4.5.1 封盖性能对比 |
4.5.2 封盖机制 |
4.5.3 封盖有效性 |
4.6 孔隙分形特征和封盖性能关系 |
4.6.1 分形特征与孔隙度关系 |
4.6.2 分形特征与孔隙结构类型的关系 |
4.6.3 不同分形维数与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4 平均分形维数和平均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5 孔隙直径比例与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6 分形维数与实际产量的关系 |
5 碳酸盐岩盖层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
5.1 层序与沉积 |
5.2 成岩路径对比 |
5.2.1 成岩事件相似性 |
5.2.2 成岩阶段差异性 |
5.3 提高封盖性能的成岩要素 |
5.3.1 胶结和压实次序 |
5.3.2 胶结作用强度 |
5.3.3 缝合线、白云石化和焦性沥青联合 |
5.4 破坏封盖性能的成岩因素 |
5.4.1 与构造相关的溶蚀作用 |
5.4.2 微裂缝密度 |
5.5 多种因素叠加控制岩石封盖性 |
6 碳酸盐岩盖层演化综合地质模型 |
6.1 碳酸盐岩盖层封盖性能的分类 |
6.2 盖层孔隙结构和封盖性能演化模型 |
6.2.1 阶段1:同生阶段 |
6.2.2 阶段2:第1 次浅-深埋藏阶段 |
6.2.3 阶段3:表生暴露阶段 |
6.2.4 阶段4:第2 次浅-深埋藏阶段 |
6.3 碳酸盐岩盖层演化地质模型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川南叙永地区构造特征与页岩裂缝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页岩气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与交通位置 |
2.2 研究区地层及目标层位 |
2.3 区域构造特征与演化 |
2.4 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分析 |
3 叙永地区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
3.1 褶皱构造发育规律 |
3.2 断裂构造发育规律 |
3.3 研究区构造分区 |
3.4 研究区构造形成机制 |
3.5 小结 |
4 页岩裂缝特征与定量评价 |
4.1 裂缝发育特征 |
4.2 裂缝发育的构造控制作用 |
4.3 储层微观裂缝定量评价 |
4.4 储层裂缝预测 |
4.5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微观孔隙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页岩储层特征与孔隙演化 |
1.2.3 页岩孔隙模型搭建方法 |
1.2.4 页岩中分子模拟技术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区域沉积特征 |
2.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特征 |
3.1 华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生物地层特征 |
3.1.1 Dicelleograptus.complexus带(WF2) |
3.1.2 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WF3) |
3.1.3 N.extraordinarius-N.ojsuensi带(WF4) |
3.1.4 Normalograptus persculptus带(LM1) |
3.1.5 Akidograptus ascensus带(LM2) |
3.1.6 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LM3) |
3.2 滇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生物地层特征 |
3.3 滇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页岩气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 |
4.1 矿物组分与岩相特征 |
4.1.1 矿物组分特征 |
4.1.2 岩相特征 |
4.2 有机质特征 |
4.2.1 有机质类型 |
4.2.2 有机质丰度 |
4.2.3 有机质成熟度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4 储层孔隙类型 |
4.5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5.1 孔隙直径 |
4.5.2 孔隙结构表征参数 |
4.5.3 吸附回环 |
4.6 含气性特征 |
4.6.1 现场实测含气量 |
4.6.2 含气量控制因素 |
4.7 孔隙发育主控因素 |
第5章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构建 |
5.1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搭建 |
5.2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验证 |
5.2.1 分形维数D |
5.2.2 置换率η |
5.2.3 分形修正系数C_1、C_2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来源及意义 |
1.2 发展趋势 |
1.2.1 研究区块现状 |
1.2.2 研究区断裂带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断裂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 实际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4 油气显示 |
第3章 断裂特征及活动期次 |
3.1 区域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特征 |
3.2 断裂系统、分级及构造样式 |
3.2.1 断裂系统 |
3.2.2 断裂分级 |
3.2.3 构造样式分类 |
3.2.4 断层相关褶皱 |
3.3 主要断裂特征及其演化史 |
3.3.1 玛东断裂带 |
3.3.2 巴什托普断裂带 |
3.3.3 玛扎塔格断裂带 |
3.3.4 鸟山断裂带 |
第4章 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
4.1 断裂控制地层分布 |
4.1.1 断裂对烃源岩的影响 |
4.1.2 断裂对储盖组合的影响 |
4.2 断裂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4.2.1 断裂影响圈闭的形成及改善 |
4.2.2 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
4.2.3 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破坏和改造作用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不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盆地不整合界面研究进展 |
1.2.2 不整合的分布样式 |
1.2.3 不整合与油气的关系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沉积地层特征 |
2.2 构造演化简史 |
2.3 盆地构造格架 |
第3章 不整合面类型及分布 |
3.1 不整合面类型 |
3.2 T_7~4不整合面发育特征 |
3.3 T_9~0不整合面发育特征 |
3.3.1 不整合类型 |
3.3.2 不整合类型平面分布 |
第4章 深层不整合面形态演化 |
4.1 不整合面形态恢复 |
4.1.1 寒武-奥陶纪古水深 |
4.1.2 中下奥陶统地层剥蚀量恢复 |
4.2 盆地剖面演化过程分析 |
4.3 T_7~4界面平面演化过程分析 |
4.4 T_8~1界面平面演化过程分析 |
4.5 T_9~0界面平面演化过程分析 |
4.6 盆地内部坳陷和隆起的演变 |
第5章 不整合面形成及演化动力学 |
5.1 不整合面的形成 |
5.2 盆地应力场 |
5.3 不整合面演化动力学分析 |
第6章 深层不整合面对油气的影响 |
6.1 寒武系烃源岩 |
6.1.1 沉积环境 |
6.1.2 样品分析 |
6.1.3 平面分布 |
6.2 深层油气储集条件 |
6.2.1 震旦-寒武系储集层 |
6.2.2 奥陶系储集层 |
6.3 不整合面对油气的输导 |
6.4 油气勘探有利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裂带上储层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位置 |
2.2 盆地演化情况 |
2.3 研究区地层发育 |
2.4 T60不整合面发育情况 |
2.5 断裂活动特征 |
第3章 储层基本特征 |
3.1 岩石类型及特征 |
3.1.1 岩石类型 |
3.1.2 岩石类型分布特征 |
3.2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3.2.1 储集空间类型 |
3.2.2 储集空间分布特征 |
3.3 储层类型和测井响应 |
3.3.1 储层类型划分 |
3.3.2 井剖面上储层测井响应 |
3.3.3 井剖面上储层识别 |
3.3.4 储层发育分布情况 |
3.4 储层物性分析 |
第4章 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 |
4.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4.2 成岩演化序列 |
第5章 储层成因机理 |
5.1 加里东中期热液作用 |
5.1.1 加里东中期热液作用特征 |
5.1.2 加里东中期热液作用模式 |
5.2 海西早期岩溶作用 |
5.2.1 海西早期岩溶作用特征 |
5.2.2 海西早期岩溶作用模式 |
5.3 海西晚期热液作用 |
5.3.1 海西晚期热液作用特征 |
5.3.2 海西晚期热液作用模式 |
5.4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有利区带预测 |
5.4.1 中下奥陶统储层成因演化 |
5.4.2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
5.4.3 有利区带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成岩流体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和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 |
2.2.2 研究区沉积特征 |
2.3 研究区油气地质条件 |
2.3.1 研究区烃源岩分布 |
2.3.2 研究区储盖特征 |
2.3.3 研究区断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研究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成岩作用 |
3.2.1 于奇西地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2 艾丁地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3 塔河主体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4 托普台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
4.1 流体包裹体岩石学 |
4.1.1 流体包裹体类型 |
4.1.2 流体包裹体产状 |
4.1.3 不同成岩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和产状 |
4.2 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征 |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4 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 |
4.5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测试 |
4.6 油气充注年龄和成藏期次 |
第五章 成岩流体类型 |
5.1 碳酸盐岩矿物碳氧同位素 |
5.2 成岩流体类型及特征 |
第六章 研究区原油特征 |
6.1 原油物理化学性质 |
6.2 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 |
6.3 原油金刚烷特征 |
第七章 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 |
7.1 成岩流体对储层的影响 |
7.2 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 |
7.3 油气输导体系 |
7.4 油气成藏过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古压力恢复方法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压力场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沉积特征 |
2.3 石油地质特征 |
第3章 现今压力场特征和超压成因分析 |
3.1 现今压力系统 |
3.1.1 现场测压数据 |
3.1.2 泥浆密度 |
3.1.3 测井数据 |
3.1.4 封隔层分布及压力系统划分 |
3.2 超压成因判别 |
3.3 奥陶系原油裂解生气-天然气充注增压定量模拟 |
3.3.1 原油裂解生气-天然气充注双因素增压模型建立 |
3.3.2 原油裂解生气动力学实验结果 |
3.3.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3.4 现今压力分布特征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 |
4.1.1 顺北缓坡 |
4.1.2 顺托低凸起及顺南缓坡北部 |
4.1.3 顺南缓坡北部 |
4.2 流体包裹体相关分析测试 |
4.2.1 激光拉曼测试 |
4.2.2 储层定量荧光技术(QGF/QGF-E) |
4.2.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3 利用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
4.3.1 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 |
4.3.2 古压力恢复结果 |
第5章 差异应力法恢复古压力探索 |
5.1 方法和原理 |
5.2 主应力方向确定 |
5.2.1 样品采集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2.4 结果分析 |
5.3 构造挤压变形时期剩余流体压力估算 |
5.3.1 岩石力学实验 |
5.3.2 剩余流体压力估算 |
第6章 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压力演化 |
6.1 典型单井压力演化恢复 |
6.2 典型剖面剩余压力演化史 |
6.3 研究区奥陶系成藏关键时期压力分布特征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热机制差异 |
7.1.2 构造活动差异 |
7.1.3 油气成藏差异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裂缝与断裂的分形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D]. 张海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2]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D]. 李百强. 西北大学, 2020
- [3]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D]. 吴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川南叙永地区构造特征与页岩裂缝特征研究[D]. 朱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微观孔隙模型[D]. 陈科洛.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D]. 牛雪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不整合研究[D]. 张雨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D]. 黄鑫.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9]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D]. 尚培.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10]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研究[D]. 贾京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