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常识读本》读后感(论文文献综述)
黄德海[1](2021)在《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文中研究表明金克木,一代学人,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学贯东西,知兼古今,以小学学历而卓然成家,和季羡林、张中行、邓中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本文按年谱体例分上、中、下三编,以学习时代、为师时代、神游时代为界,细致梳理先生近九十年的传奇人生,得窥先生读书与治学的独到之处。青年学者黄德海以至诚之心、文学之笔,沿途追索,处处志之,甚而独出新裁,引领读者跟随先生足迹,去读书"偷学问",开阔视野。如此,经由两代学人之循循善诱,令人得悟先生自学之方法及自强之信念。这一部编年录,演化成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对于喜欢读书之人,甚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都有诸多启迪意义,亦给后生晚辈留下一份珍贵的生命记录。
李晓宁[2](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王盈琪[3](2020)在《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学术界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同时将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文化结构角度分析,本文在文化的具体分类上采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标准。具体而言,包括东北解放区的现代科学技术、军事工业、卫生医疗、政治制度文化、军事制度文化以及艺术、音乐、戏剧、文学、新闻出版以及教育等文化现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继而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背景,为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点阐述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在史实梳理的基础之上进行归纳。最后论述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经验,得出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对于新时代文化的重要启示,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真正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深入阐释: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及创新点等方面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的概念界定、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对文化提出了基本的观点。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文化,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文化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于本文的文化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对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论述,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现实基础三个方面展开。东北解放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日本殖民者对东北地区的奴化教育以及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重要的历史背景。另外,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以及东北解放区同时进行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分类标准,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东北解放区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军事工业以及卫生医疗的发展。东北解放区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文化和军事制度文化。东北解放区的精神文化包括创作出的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新闻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第五部分,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爱国性是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地域性、多样性以及时效性。随着东北解放区的文化的发展,彰显了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得以塑造,同时促进了东北解放区军事实力、经济建设、红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社会进步。纵观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能够得到基本的启示,文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服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综上所述,东北解放区的文化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主,一切为人民服务,代表了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文化与旧社会文化工作的本质区别。东北解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必将对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彦明[4](2020)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 ——以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阅读能够为学生学习、生活、思考、品德修养的方方面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成长和终身学习起到奠基性、支撑性作用。本研究运用教育叙事法,将研究视角聚焦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选择任教的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七个来源于实践的事例还原了学生真实的课外阅读状态,描绘了学生真实的阅读场景。论文的创新之处是将视角对准了学生个体,区别于以往面向学生群体的研究视角,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从方法、时空、关系三个维度论述了低起点现实困境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的路径。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得出结论: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基础和工具。课外阅读与教育教学、学生成长、学习习惯是一体互融,互相促进与制约的关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语文教师应建立课外阅读的整体思维和课程意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指引、督促检查是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目标的关键。教师的引导、父母的培养、同伴的影响是学生形成课外阅读认知内驱力的三个主要的、重要的外部刺激因素。习惯是基础,兴趣是动力。课外阅读的低起点一定程度上会制约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造成对课外阅读认识上的偏狭,但却无碍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语文教师运用合适的方法、有趣的书籍、适当的督促,是能够培养起学生对课外阅读浓厚的兴趣的。有适读的书、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有适宜阅读的环境和氛围是阅读开始的三个必要物质条件。
丁燕燕[5](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董波[6](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申腾飞[7](2020)在《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文中指出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贯彻,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校园自残、自杀、无辜伤害他人生命的事件层出不穷,中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问题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我们对生命起源、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已经很久了,但从教育视角进行生命探究还是近些年才兴起的,特别是把生命和中学语文教学这种特定的教学行为联系起来。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并实现生命的价值。语文的人文属性,使其在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展现出其他科目无与伦比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基于国内外的生命教育理论,本研究将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联系当下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在课堂开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论述。首先,阐述生命教育的提出缘由和生命教育的相关定义,并结合文献资料与实习期间的教学经验,对生命教育在中学的必要性做出相关的论述;然后,结合实习期间的教学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去研究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缘由;最后,针对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出现的问题,参考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深入挖掘文本生命意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把生命教育潜移默化的放进中学语文中,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使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真正的落到实处。
韩瑞瑞[8](2019)在《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及其当代启示(1949-1952)》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一个革命党转变成为执政党,从一个局部范围的执政党转变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为巩固新生政权,党中央在意识形态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等都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为保障这些新目标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进程,而且为后世留下了“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宝贵理论资源与实践经验。本文一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从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以及现实需要三方面分析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背景条件。第二章按照初步发起阶段、正式实施阶段、推向高潮阶段的顺序,梳理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发展阶段。第三章在认真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阐明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常识、理论常识以及经典理论着作等方面;并分析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鲜明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发与自觉相结合、组织与计划相统一等方面。第四章辩证分析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成效与不足。一方面,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开展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和普及,不仅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水平,而且促使马克思主义上升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并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新中国的各项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也存在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升、学习机制存在矛盾、强迫反省等失误和偏差。第五章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成功开展与实施为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供了启示和借鉴。讲过去的事并回应当下的问题,从历史到现实,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一直延续且从未间断。在当代,开辟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新境界,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紧围绕党的学风、文风和党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并在党发展的关键时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张颖欣[9](2018)在《当代中国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末以来,我国民间开始兴起传统经典教育。无论城乡、不分职业,从儿童到耄耋老人,社会上掀起诵读学习传统经典、体验践行传统经典价值的热潮。旨在接续传统,重建道德秩序,探索全新教育模式,抵御现代性危机。由于发展迅速而且规模较大,部分学界人士将其称为“读经运动”。当代传统经典教育虽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陷入重重困境,引起各方争议。学界需对这一全国性的文化与教育事件给予充分重视,及时关照大众诉求、发现传统经典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找出成因、寻求进路,以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新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有益部分。从性质上来看,传统经典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和文化影响力而展开的大众道德教化途径之一。厘清传统经典教育的概念、界定对其进行研究的时空范畴,有利于清晰地分析本文的研究对象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进路。在教育视域与历史视域下审视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当代这场声势浩大的民间教化并非空穴来风,其产生与发展反映出由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自然生发出的时代诉求。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经历了从酝酿,到试点,到迅猛推广,再到快速发展的过程。20世纪末以来,在国际儒学联合会支持下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王殿卿主持了“中华美德教育”项目;1995年赵朴初等九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的提案,呼吁对传统经典教育采取保护性措施;王财贵自1994年开始在台湾地区尝试“儿童读经”。这些前期的酝酿为后来中国传统经典教育在民间复兴做好了准备。王财贵在积累一定“读经”教育经验后,在南怀瑾的帮助下迅速将他的“儿童读经”理念推广到国内20多个省市。受王财贵“读经”理念影响,1998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其资助的希望小学发起“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受到校方与家长的积极支持。从此,针对儿童的中国传统经典教育以多种形式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其承载形式有课余的非营利性传统文本诵读,有民间营利性国学培训,也有专业封闭式纯读经教育活动,参与人员和相关机构数量也与日俱增。与儿童传统经典教育同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还有发起于高校诸多学生社团组织的传统经典诵读与研学活动,这是当代成人层次传统经典教育的开始。1996年山东大学颜炳罡与其学生在山东大学内创办“明心国学社”,由此对在校师生持续十几年义务进行儒家经典教育,为传统经典教育走进民间培养了众多师资人才。在成人中开展的传统经典教育涉及面广泛,推进平稳。随着官方主导地位的逐渐确立、高校和科研机构逐渐成为中坚力量、现代书院成为德性教化重地、民间学会与教育机构积极担当、民间自发开展多渠道自组织教育等,社会各层面的传统经典教育陆续开展,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在20余年的传统经典教育探索实践中,这场借助本土文化与理论资源开展的大众德性教化活动逐渐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凝聚了民间与官方的力量、爱国人士的民族情怀和专业人士的多方努力,共同推动传统经典回归大众视野,全面彰显了当代中国的凝聚力;通过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老模式新呈现等教育方式的探索,吸引大量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广泛的大众基础。而且,经过20余年的各方努力和实践,传统经典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秩序意识下树立社会道德秩序,打造和谐社会秩序基础。第二,在现代性漩涡中重建大众德性价值认同,试图将大众的价值判断标准拉出世俗的物质世界,转向对真善美精神世界的关注。第三,大众通过对传统文本的诵读认知,一方面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追求健全人格的养成,参与者个体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形塑。第四,为应对商品经济模式,“商业伦理”被作为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受到关注,不仅推动理论阐释,而且众多企业通过学习与践行传统文本进行了商业伦理的实践性探索。第五,随着传统经典文本在民间重获新生,本土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得到重视与重新深度发掘。当然,发端于民间的当代传统经典教育不同于近代以来历次官方推动的“读经”活动,大规模民间自发开展存在的盲目性也注定其探索历程中面临种种困境与争议。第一个方面,传统经典教育模式合理合法性困境与争议。一是传统中的经典教育模式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存在巨大差异,传统的读经方式如“背诵”受到现代教育学界的审视、质疑与批评;二是某些仿照传统的经典教育模式在当代社会合法性受到质疑,从第一个无任何办学资质的“孟母堂”组织儿童“在家上学”形式出现,到参与封闭式纯读经的“郑维生”出现困惑和成长问题,“现代私塾”这种缺乏行业规范标准、资质界定、审查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办学模式其合法性一直在各方争论中。第二个方面,传统经典教育文本定位与甄选的困境与争议。传统经典文本在当代再次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境遇:在相当大规模群体对传统经典文本报以极大热情的同时,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延续的否定声音依然强劲。出人意料的是儒家蒙学读本《弟子规》竟在21世纪初短短几年内由无人知晓变为家喻户晓,也由此成为争议最大的单本。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关于《弟子规》的巨大争议均是通过网络平台展开;而学术期刊中对它的学术研究立场,基本都是基于现实分析的其积极作用的阐述与总结,质疑者寥寥。导致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陷入诸多困境与引发争议的原因,深入分析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当代中国思想界文化立场对立,对传统经典文本认知异化、对大众诉求缺乏共情的理解,社会观念撕裂等导致了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步调失衡;二是在当代民间传统统经典教育实际开展中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失范,“读什么”与“如何读”一直是困扰各界的难题,没有传统理论基础的当代中国家长也无从应对与辨别突然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国学培训;三是法律制度保障与保护不足,表现在对相关机构监管不力、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不力等方面。内容如此庞杂、问题如此复杂的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如何走向正规?如何合理利用传统理论资源?如何更好地形成积极的文化影响力?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民间德性教化体系?为了回应这些问题,探索传统经典教育的进路势在必行。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路径的优化,需要根据其存在的现实困境与争议,在端正立场、敦促传统经典教育现代转型、建构传统经典教育内容体系、完善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与监督五个方面进行进路设计。第一,端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基本立场。要建立适度的本土立场,树立自觉的文化立场。第二,敦促传统经典教育现代转型。要实现具有生命力的现代转型,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须进行现代理念转化与传统经典教育范式创新。中国传统经典教育的现代转型,不仅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彰显,而且是文化时代性建构的实践。第三,建构民间传统接经典教育内容体系。首先,以原典为本时代为据进行传统经典甄选,树立困则思变、变中守常、求全保真的甄选原则,以此对传统经典文本进行选择或摘选,划分层次。其次,与时偕行地对传统文本进行现代诠释,既要强调传统文本的文字考据,又要加强诠释的现代语境意识,还要注重不同文化文本的对读;要和而不同兼容友善地对中国传统经典进行定位,既要明确中国传统主要理论资源——儒学经典在整个中国传统资源中的定位,也要确定中国传统理论资源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处中的定位,还要明确传统经典在当代社会中的定位,并力求传统经典与民间信仰共筑。第四,完善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方式、方法。一要大力打造传统经典的文化影响力,以文化人;二要建构传统经典教育课程体系;三要确立传统经典教育开展原则;四要修正传统经典教育方法,要做到适当导读、灵活背诵、分层教学、汇通诵读。第五,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与监督。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新兴体制外办学模式的准入、审查等机制,还要加强针对未成年人的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组织与活动的监管。总之,传统经典教育是当代道德教育资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仅是人文教育中的传统资源,它不能代替知识技能教育、不能作为儿童教育的全部内容。同时,传统经典教育是一个民族与其全体民众共建情感系统的载体,是社会大众寻找精神与心灵家园的路径。当代传统经典教育虽然始发于民间,但其终点并非止于民间。民间基础是其得以生根的优良土壤,而培育成荫则需多方努力。经过20余年的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探索,结合官方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支持,传统经典文本的诸多内容已被纳入体制内教育教材,传统经典教育渐渐由纯民间开展转向传统经典教育体制化。这是很多体制内学者一直呼吁的局面,即由国家通过相应法规制度保障传统经典教育在体制学校内,凝聚各领域专家学者智慧,集合各职能部门力量,统一协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中国传统经典教育。但这并非意味着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结束,作为体制教育的补充,它仍可在个人人格塑造、当代大众文化形成、社会道德秩序建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刁宁[10](2018)在《中美中学语文读本比较研究 ——以《新语文读本》和《美国语文读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语文读本研究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进入20世纪,伴随着教材研究的兴起,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读本,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开明国语读本》、《开明文言读本》、《高中国文补充读本》等一系列读本,为传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也使读本逐渐摆脱了原来“教科书附庸”的地位,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语文学习材料。作为中国语文读本的优秀代表,《新语文读本》以其深度的思想内涵与系统的体系结构而着称于世,在当代语文教育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新语文读本》的“新”是针对传统工具训练主义的语文教育观而言的,其意在弘扬人文精神,彰显一直压抑在科技工具主义语文教育观之下的人文素养。整套中学语文读本选文兼具时代性与经典性,力求打开文学的深度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实现精神成长。在文体方面,《新语文读本》力求全面,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均有涉猎,意在综合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以“读”为中心的独立系统,这是有开拓意义的。但正如《新语文读本》的主编钱理群所意识到的一样,《新语文读本》带有明显的“理想学生”以及“精英教育”的色彩,体系上偏重于模仿文选型的教科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本的读者范围,影响了读本功能的发挥。作为当代的教育强国,美国也较为重视语文读本的编写与研究,《美国语文读本》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与我国的语文读本不同,美国语文读本一向以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着称,选文简明轻快,以有趣的故事为主,这为我们比较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点。本文尝试从编写体系,选文系统以及助读系统三个方面入手,对二者进行详细的研究,重点探求《美国语文读本》是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怎样引导和保持阅读兴趣以及这种方法是否可以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中国语文教育实践。具体来说,论文分为五章,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绪论,简要叙述了研究的现状与进行读本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从读本的发展历史入手,全面系统地了解读本的编写历史以及当代语文读本的发展趋势,并详细介绍了《新语文读本》与《美国语文读本》两部读本。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从读本的编排体系入手,在立足我国语文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我们需要研究的关键内容:读本自身的结构体系。长期以来,我国语文读本一直受“阅读是为了写作”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整体设计还是具体设计都注重模仿文选型教科书,偏爱单元系统排列的方式,外表系统而内在无序的情况比较明显。在这一方面,《美国语文读本》的体系建构则是采用了简明的螺旋式上升的结构方式,较为清晰流畅。第四部分是论文第三章,从读本的选文系统入手,了解中美语文读本各自的特点并分析原因。《新语文读本》文学色彩浓厚,偏重于深度阅读,力图引导学生探索挖掘文本的内涵。选文上偏爱文学经典,重视选择多样化的文体,诗歌、小说、散文、戏曲均有广泛的涉猎,意在系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美国语文读本》则是呈现诗歌与文章交替的形式,以一个又一个新颖而又富有趣味的小故事,帮助读者建构共同的价值观念,重视德育以及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第五部分是论文第四章,着眼于读本的助读系统,从阅读提示语以及注释两个方面细致分析了二者背后语文教育观念的差异。《新语文读本》重视人文性和经典性,助读系统精准丰富,力图引发读者、编者与作者的三方平等对话。《美国语文读本》则是量少而精,重视对选文的帮助和理解,停留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并不追求对选文的创造性理解。第六部分是论文第五章,从语文教育实践的角度探索怎样构建有深度的趣味读本以及如何高效地使用语文读本。毫无疑问,《新语文读本》和《美国语文读本》均是优秀语文读本的代表。《美国语文读本》扎根于美国特殊的国情和英语言文化之中,长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选文自身的魅力来吸引读者。由于内容新颖有趣,体系框架系统完整,对于《美国语文读本》读者大都是采取直接朗读的手法,并不需要刻意的学习和指导。《新语文读本》人文性和经典性鲜明,具有一定的深度,选文解读不仅需要指导有时甚至需要大量的资料。很显然,一味借鉴文选型教科书或是单纯模仿外国语文读本并不是有效的方法,只有从整体设计入手,丰富活动设计,以“读”为中心,全面构建包括方法、解读、问题以及活动在内的完整阅读体系,才是语文读本下一步发展的方向。第七部分是论文的结语,回顾和总结了整体比较研究的成果,提出了读本编写应该以“读”为核心,以吸引学生阅读兴趣为最高原则。从体系设计入手,通过选文系统与助读系统相互协调来慢慢探索适合我国的读本体系。
二、《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常识读本》读后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常识读本》读后感(论文提纲范文)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学习时代 |
明末清初 |
道光年间 |
1861年 |
1894年 |
1906年 |
1907年 |
1911年 |
1912年 1岁(6) |
1913年 2岁 |
1914年 3岁 |
1915年 4岁 |
1916年 5岁 |
1917年 6岁 |
1918年 7岁 |
1919年 8岁 |
1920年 9岁 |
1921年—1925年 10—14岁(10) |
1926年 15岁 |
1927年 16岁 |
1928年 17岁 |
1929年 18岁 |
1930年 19岁 |
1931年 20岁 |
1932年 21岁 |
1933年 22岁 |
1934年 23岁 |
1935年 24岁 |
1936年 25岁 |
1937年 26岁 |
1938年 27岁 |
1939年 28岁 |
1940年 29岁 |
1941年 30岁 |
1942年 31岁 |
1943年 32岁 |
1944年 33岁 |
1945年 34岁 |
中编 为师时代 |
1946年 35岁 |
1947年 36岁 |
1948年 37岁 |
1949年 38岁 |
1950年 39岁 |
1951年 40岁 |
1952年 41岁 |
1953年 42岁 |
1954年 43岁 |
1955年 44岁 |
1956年 45岁 |
1957年 46岁 |
1958年 47岁 |
1959年 48岁 |
1960年 49岁 |
1961年 50岁 |
1962年 51岁 |
1963年 52岁 |
1964年 53岁 |
1965年 54岁 |
1966年 55岁 |
1967年 56岁 |
1968年 57岁 |
1969年 58岁 |
1970年 59岁 |
1971年 60岁 |
1972年 61岁 |
1973年 62岁 |
1974年 63岁 |
1975年 64岁 |
1976年 65岁 |
1977年 66岁 |
1978年 67岁 |
1979年 68岁 |
1980年 69岁 |
1981年 70岁 |
下编 神游时代 |
1982年 71岁 |
1983年 72岁 |
1984年 73岁 |
1985年 74岁 |
1986年 75岁 |
1987年 76岁 |
1988年 77岁 |
1989年 78岁 |
1990年 79岁 |
1991年 80岁 |
1992年 81岁 |
1993年 82岁 |
1994年 83岁 |
1995年 84岁 |
1996年 85岁 |
1997年 86岁 |
1998年 87岁 |
1999年 88岁 |
2000年 89岁 |
2001年 |
2002年 |
2011年 |
(2)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 |
五、资料的来源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
一、近郊农村 |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
小结 |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
小结 |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
一、舞队之中 |
二、舞场之外 |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
第三节 书画协会 |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
二、以书画结友 |
第四节 围圈踢毽 |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
二、结伴踢毽 |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
二、手绘方庄地图 |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
一、掌上四合院 |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
小结 |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
二、网络互动 |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
四、画中“方庄”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文化观点 |
2.1.2 列宁主要文化观点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化理论 |
2.2.1 毛泽东主要文化观点 |
2.2.2 中共其他领导人主要文化观点 |
第3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产生的背景 |
3.1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自然条件 |
3.1.1 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
3.1.2 东北地区地理环境 |
3.1.3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 |
3.2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3.2.1 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建设 |
3.2.2 伪满洲国的奴化教育 |
3.2.3 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 |
3.3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3.3.1 国共两党争夺东北 |
3.3.2 东北解放区建设 |
第4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 |
4.1 东北解放区物质文化 |
4.1.1 科学技术 |
4.1.2 军事工业 |
4.1.3 卫生医疗 |
4.2 东北解放区制度文化 |
4.2.1 政治制度文化 |
4.2.2 军事制度文化 |
4.3 东北解放区精神文化 |
4.3.1 创作文艺作品 |
4.3.2 新闻与出版 |
4.3.3 发展教育 |
4.3.4 建设文化场馆 |
第5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 |
5.1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 |
5.1.1 表达文化的爱国性 |
5.1.2 体现文化的阶级性 |
5.1.3 突出文化的地域性 |
5.1.4 反映文化的多样性 |
5.1.5 强调文化的时效性 |
5.2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作用 |
5.2.1 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 |
5.2.2 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形象 |
5.2.3 提供了推进东北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动力 |
5.2.4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
5.2.5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社会进步 |
5.2.6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红色文化的发展 |
5.3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启示 |
5.3.1 文化事业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 |
5.3.2 文化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 |
5.3.3 文化必须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
5.3.4 文化发展要坚持文化自信 |
5.3.5 文化发展要有时代性与针对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 ——以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课外阅读个案研究类 |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类 |
四、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具体方法 |
第一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低起点课外阅读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一、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基本情况 |
二、任教、资料收集情况 |
三、本校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特点 |
第二节 课外阅读低起点的现实困境 |
一、疑惑:你们为什么不读课外书? |
二、释疑:课外阅读低起点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辩思:课外阅读低起点对课外阅读习惯与兴趣培养的影响 |
一、课外阅读低起点制约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
二、课外阅读低起点无碍课外阅读兴趣的养成 |
第二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 |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方法之维 |
一、故事一“逼”着我们看课外书:适当的督促是培养阅读习惯的“紧箍咒” |
二、故事二“这一本书就像阅读钥匙”:感兴趣的书籍是唤起阅读兴趣的“催化剂” |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时空之维 |
一、故事一“现在我要扑去书海里”:着力于阅读的当下,着眼于未来 |
二、故事二“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是我最美好的事”:阅读氛围与环境营造的重要性 |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关系之维 |
第三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叙事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叙事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核心素养下的随迁子女课外阅读提升建议 |
一、加强随迁子女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
二、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多渠道共同努力协同推动 |
第三节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实践反思 |
一、阅读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
二、阅读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6)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
1.1.1 相关概念 |
1.1.2 选题原因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生命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
第一节 生命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生命教育的提出及其在中学的开展 |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 |
二、生命教育在中学开展的必要性 |
第三节 中学生命教育的内涵 |
一、生命教育的定义 |
二、生命教育的特征 |
三、生命教育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适合开展生命教育 |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资源丰厚 |
三、语言是反映生命的符号系统 |
四、语文课堂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内容 |
一、认知生命的教育 |
二、热爱生命的教育 |
三、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 |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现状 |
一、偏重工具性、人文性不足 |
二、对生命教育资源的挖掘不够 |
第三章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生命教育 |
第一节 在中学实施生命教育的要素及原则 |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要素 |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则 |
第二节 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
一、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课堂的渗透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及其当代启示(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条件 |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客观条件 |
(一) 延安时期的学习经验 |
(二) 人民高涨的学习热情 |
(三) 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是学习运动的科学向导 |
(二) 毛泽东思想是学习运动的行动指南 |
三、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现实需要 |
(一) 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
(二)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 |
(三) 肃清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
第二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发展过程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初步发起 |
(一) 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计划 |
(二) 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计划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正式开展 |
(一) “破”旧式教育 |
(二) “立”新式教育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推向高潮 |
(一) 开展社会发展史学习运动 |
(二) 掀起学习经典着作的热潮 |
第三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内容和特征 |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主要内容 |
(一) 学习政治常识 |
(二) 学习理论常识 |
(三) 学习经典着作 |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基本特征 |
(一)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二) 自发性与自觉性相结合 |
(三) 组织性与计划性相结合 |
第四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取得的成效 |
(一) 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水平 |
(二) 为新中国的社会建设补给科学理论资源 |
(三)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 |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几点不足 |
(一) 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升 |
(二) 学习运动存在诸多矛盾 |
(三) 运用斗争方式强迫反省 |
第五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的当代启示 |
一、紧紧围绕学风、党风、文风问题加强学习 |
(一) 夯实马克思主义学风 |
(二) 筑牢从严从实的党风 |
(三) 倡导实事求是的文风 |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一)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
(二) 坚持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观点 |
(三)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 |
三、在关键时刻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 |
(一) 在关键时期“真学”马克思主义 |
(二) 在关键时期“真懂”马克思主义 |
(三) 在关键时期“真信”马克思主义 |
(四) 在关键时期“真用”马克思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论文类 |
(三) 报纸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当代中国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概念界定与实践基础 |
一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概念界定 |
(一) 相关概念阐述与界定 |
(二) 研究范畴界定 |
二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实践基础 |
(一) 教育视域中的理论基础 |
(二) 历史视域中的现实基础 |
第二章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影响 |
一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发展 |
(一) 儿童读经开启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 |
(二) 多元社会化方式深化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 |
二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社会影响 |
(一) 彰显本土资源情感优势 |
(二) 重建传统经典当代价值 |
第三章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的困境及其成因 |
一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发展中的困境 |
(一) 传统经典教育模式合理合法性困境与争议 |
(二) 传统经典教育文本定位与甄选困境与争议 |
二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困境的成因 |
(一) 文化立场成因分析 |
(二) 本体成因分析 |
(三) 外在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当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优化路径 |
一 端正民间传统经典教育基本立场 |
(一) 适当的本土立场 |
(二) 自觉的文化立场 |
二 敦促传统经典教育现代转型 |
(一) 实现传统经典教育的理念转化 |
(二) 实现传统经典教育的范式创新 |
三 构建民间传统经典教育内容体系 |
(一) 原典为本时代为据的传统经典甄选 |
(二) 与时偕行生生不息的传统经典现代诠释 |
(三) 和而不同兼容友善的传统经典当代定位 |
四 完善民间传统经典教育方式方法 |
(一) 打造传统经典的文化影响力 |
(二) 构建传统经典教育课程体系 |
(三) 确立传统经典教育实施原则 |
(四) 修正传统经典教育方式方法 |
五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与监督 |
(一)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
(二) 建设体制外办学的相关制度 |
(三) 加强民间教育活动与组织的监管措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中美中学语文读本比较研究 ——以《新语文读本》和《美国语文读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语文读本概述 |
一、PISA阅读素养与语文读本 |
二、古老的传统与迟到的“准教材” |
三、《新语文读本》的诞生与影响 |
四、《美国语文读本》评介 |
第二章 《新语文读本》与《美国语文读本》编排体系 |
一、《新语文读本》重视文学素养 |
(一) 整体设计以文学展示世界 |
(二) 单元体系设计巧妙丰富的解读 |
二、《美国语文读本》重文学更重道德培养 |
(一) 整体设计以德育为中心 |
(二) 分册体系设计解读的三种不同指向 |
第三章 《新语文读本》与《美国语文读本》选文系统 |
一、两部读本的选文标准 |
(一) 中国语文课程标准对选文的要求 |
(二) 美国语文课程标准对选文的要求 |
(三) 《新语文读本》选文标准 |
(四) 《美国语文读本》选文标准 |
二、两部读本选文的价值取向 |
(一) 《新语文读本》培养精神成长 |
(二) 《美国语文读本》培育价值观念 |
三、两部读本选文的文体 |
(一) 《新语文读本》文体的“百花园” |
(二) 《美国语文读本》以叙事诗歌为主 |
第四章 《新语文读本》与《美国语文读本》助读系统 |
一、两部读本的提示语 |
(一) 《新语文读本》重视平等对话 |
(二) 《美国语文读本》重视帮助理解 |
二、两部读本的注释 |
(一) 《新语文读本》准确丰富 |
(二) 《美国语文读本》精确简要 |
三、两部读本的插图 |
(一) 《新语文读本》多漫画 |
(二) 《美国语文读本》纯素描 |
第五章 《新语文读本》与《美国语文读本》的启示 |
一、《新语文读本》文学经典选择启示 |
二、《新语文读本》使用情况调查启示 |
三、《美国语文读本》趣味文本选择启示 |
四、共同启示以阅读体验为核心 |
五、语文读本的使用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常识读本》读后感(论文参考文献)
- [1]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J]. 黄德海. 江南, 2021(05)
- [2]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3]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D]. 王盈琪. 吉林大学, 2020(01)
- [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 ——以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为例[D]. 李彦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D]. 申腾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8]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及其当代启示(1949-1952)[D]. 韩瑞瑞. 山东大学, 2019(09)
- [9]当代中国民间传统经典教育研究[D]. 张颖欣. 山东大学, 2018(09)
- [10]中美中学语文读本比较研究 ——以《新语文读本》和《美国语文读本》为例[D]. 刁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