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章纬[1](2020)在《基于Nrf2/p62通路介导的的抗氧化及自噬研究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白癜风是临床常见的以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选择性破坏和进行性丢失的免疫性疾病,易诊难治。白癜风患者皮损局部的黑素细胞被破坏的机制十分复杂,进一步研究证实氧化应激是白癜风发病的起始因素,白癜风患者的皮损局部以及整体水平均处于高于正常人的氧化应激状态,然而通常认为起关键作用的自身免疫因素则可能是氧化应激导致黑素细胞被破坏后的继发现象。氧化应激时,Nrf2通过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ent response element,ARE)序列结合进一步促进其下游的HO-1、CAT、SOD等Ⅱ相解毒酶/抗氧化酶的表达,从而发挥抗氧化、抗炎及调节免疫作用,从而保护组织细胞免于氧化应激的损伤。然而,过量的ROS不但是包括Nrf2在内的其它应激反应系统的激活剂,同样也是自噬的激活剂。因自噬过程关键蛋白p62启动子区同样有ARE结合位点,Nrf2入核后可与p62启动子区的ARE结合,上调p62的表达参与细胞自噬的完成。相关研究表明Nrf2/p62通路异常导致的自噬障碍增加了白癜风黑素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从而促进了白癜风的发展。临床上我们观察到我科协定方补乌煎剂对白癜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说:中药补乌煎剂通过激活Nrf2/p62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自噬保护黑素细胞抗氧化应激的损伤。目的:1.从临床角度出发,以白癜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以补乌煎剂联合光疗为干预手段,以Nrf2/p62通路为切入点,围绕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调节免疫以抑制CD8+细胞对黑素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补乌煎剂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初步作用机制。2.通过体外实验分子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以体外氧化应激模型下正常人黑素细胞系HEM-a为研究对象,Nrf2/p62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补乌煎剂含药血清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体内实验:根据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的纳入标准选取70例患者,另外选取健康志愿者1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5人失访,最终对照组32例采用308准分子光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补乌煎剂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疗程结束后(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I评分及色素积分,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生化法或ELISA检测治疗前后氧化-抗氧化指标(MDA、SOD、CAT、GSH-Px、HO-1);ELISA 法检测外周血趋化因子 CXCL10、CXCL16水平;流式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及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RT-qPCR 检测 Nrf2、p62mRNA 表达。体外实验:采用人正常黑素细胞系HEM-a培养传代后,取2到5代细胞,以不同浓度 H2O2(0.1 mM,0.25 mM,0.5 mM,1.0 mM,2.0 mM)处理人正常黑素细胞系HEM-a细胞(0h、24h、48h),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确定体外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模型最佳H2O2浓度。中药复方补乌煎剂含药血清选取不同浓度(5%、10%、20%、40%)剂量组,CCK-8法检测黑素细胞增殖活性,确定最佳含药血清浓度。实验分为对照组(HEM-a细胞+正常大鼠血清)、模型组(HEM-a细胞+H2O2+正常大鼠血清)、BWJJ组(HEM-a细胞+H2O2+20%BWJJ含药血清)、自噬激动剂组(HEM-a细胞+H2O2+RAP+正常大鼠血清)、RAP+BWJJ组(HEM-a细胞+H2O2+RAP+20%BWJJ含药血清)、自噬抑制剂组(HEM-a细胞+H2O2+CQ+正常大鼠血清)、CQ+BWJJ组(HEM-a细胞+H2O2+CQ+20%BWJJ含药血清)。倒置显微镜观察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形态;ELISA或生化法测定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HO-1、GSH-PX含量和SOD、CAT活性;采用流式检测ROS荧光强度、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细胞凋亡比例;电镜观察自噬小体;激光共聚交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溶酶体的数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LC3-II/LC3-I、p62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细胞内Nrf2、p62mRNA表达。结果:1.体内实验1.1治疗12周后,白癜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2,P<0.05);1.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色素积分的比较: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皮损VASI评分下降(P<0.01,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VASI评分比较(P<0.01)。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色素积分较治疗前增加(P<0.01,P<0.05);治疗后,两组色素积分比较(P<0.01)。1.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氧化-抗氧化指标表达: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白癜风患者外周血MDA显着升高(P<0.01),SOD、CAT、GSH-Px、HO-1水平显着降低(P<0.01);治疗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MDA较治疗前显着下降,SOD、CAT、GSH-Px、HO-1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1.4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XCL10与CXCL16的表达: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XCL10、CXCL16含量与健康组显着上升(P<0.01);治疗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XCL10、CXCL16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1.5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的变化: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CD3+CD4+T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CD3+CD8+T细胞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1),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CD3+CD8+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CD4+/CD8+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1.6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比例:治疗前,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比例显着低于健康组,与健康组比较(P<0.01);治疗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比例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1.7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PBMC中Nrf2、p62mRNA表达:治疗前,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Nrf2、p62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健康组,与健康组比较(P<0.01);治疗后,白癜风患者Nrf2、p62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2.体外实验2.1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系HEM-a细胞在H2O2作用下细胞活性呈浓度依赖性降低,依据IC50值,选取1mMH2O2处理HEM-a细胞24h建立最佳体外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模型。2.2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在不同浓度BWJJ含药血清0h、24h、48h干预下,与模型组比较,5%、10%、20%、40%BWJJ含药血清组作用HEM-a细胞0h相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5%、10%、20%BWJJ含药血清作用24h及48h后HEM-a内相对细胞活力值均上升,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20%BWJJ组比较,40%BWJJ组细胞相对细胞活力随着药物浓度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因此本实验选择活力最高的20%BWJJ作用24h为含药血清最佳浓度和时间。2.3倒置显微镜观察补乌煎剂最佳浓度含药血清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形态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1.0 mM过氧化氢的刺激24h后,黑素细胞树突明显短缩,脱落;而在20%浓度BWJJ保护下,可阻止黑素细胞树突的回缩。结果显示,20%浓度补乌煎剂含药血清可阻止氧化压力下黑素细胞树突的短缩。2.4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SOD、CAT活力和HO-1、GSH-PX含量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SOD、CAT活力下降,HO-1、GSH-PX含量下降(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SOD、CAT活力上升,HO-1、GSH-PX 含量上升(P<0.01);CQ 组 SOD、CAT 活力下降,HO-1、GSH-PX 含量下降(P<0.01、P<0.05);RAP 组 SOD、CAT 活力上升,HO-1、GSH-PX含量上升(P<0.01)。③与CQ组比较,CQ+BWJJ组SOD、CAT活力上升,HO-1、GSH-PX含量上升(P<0.01)。④与 RAP 组比较,RAP+BWJJ 组 SOD、CAT 活力及HO-1、GSH-PX含量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2.5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ROS荧光强度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ROS含量显着上升(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细胞内ROS含量下降(P<0.01);CQ组细胞ROS含量上升(P<0.01);RAP组细胞内ROS含量下降(P<0.01)。③与CQ组比较,CQ+BWJJ组细胞内ROS含量下降(P<0.01)。④与RAP组比较,RAP+BWJJ组细胞内ROS含量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2.6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HEM-a模型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着下降(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着上升(P<0.01);CQ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着下降(P<0.01);RAP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着上升(P<0.01)。③与CQ组比较,CQ+BWJJ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上升(P<0.01)。④与RAP组比较,RAP+BWJJ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P<0.05.)。2.7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凋亡比例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HEM-a模型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上升(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含药血清组细胞凋亡比例显着下降(P<0.01);CQ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上升(P<0.01);RAP组细胞凋亡比例显着下降(P<0.01)。③与CQ组比较,CQ+BWJJ组细胞凋亡比例下降(P<0.05)。④与RAP组比较,RAP+BWJJ组细胞凋亡比例无显着性差异(P>0.05)。2.8透射电镜观察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数量减少,可见到大量的空泡化的线粒体和少量的自噬小体。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和RAP组在细胞核附近可见典型的双层膜包裹部分胞质形成的自噬小体,CQ组可见大量空泡化的线粒体,细胞核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CQ+BWJJ组空泡化的线粒体数量减少,可见少量的自噬小体。2.9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自噬流的影响:mRFP-GFP-LC3腺病毒转染HEM-a细胞后,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20%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作用下HEM-a细胞自噬小体(黄色荧光斑点)和自噬溶酶体(红色荧光斑点)的数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黄色荧光斑点的自噬体及红色荧光斑点的自噬溶酶体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和自噬激动剂RAP组黄色荧光斑点的自噬体及红色荧光斑点的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增多,自噬抑制剂CQ组红色荧光斑点的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减少。与CQ组比较,CQ+BWJJ组黄色荧光斑点的自噬体及红色荧光斑点数量增加。与RAP组比较,RAP+BWJJ组黄色荧光斑点的自噬体及红色荧光斑点的自噬溶酶体数量减少。2.10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Nrf2、LC3 Ⅱ/Ⅰ、P6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rf2、LC3 II/I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Nrf2、LC3 Ⅱ/Ⅰ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CQ组Nrf2、LC3Ⅱ/Ⅰ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RAP组Nrf2、LC3Ⅱ/Ⅰ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③CQ+BWJJ组较CQ组Nrf2、LC3 Ⅱ/Ⅰ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④RAP+BWJJ组较RAP组Nrf2、p6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LC3 Ⅱ/Ⅰ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2.11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Nrf2、P6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rf2、p62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Nrf2、P62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1);CQ组Nrf2、P62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P<0.01);RAP组Nrf2、P62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1)。③与CQ组比较,CQ+BWJJ组Nrf2、p62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1)。④与RAP组比较,RAP+BWJJ组Nrf2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62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1.BWJJ联合308准分子治疗进展期白癜风可以明显降低白癜风的VASI评分控制疾病的进展及增加色素积分促进白斑的复色。2.BWJJ联合308准分子能升高外周血HO-1、SOD、CAT、GSH-Px水平,降低外周血MDA含量,上调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及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比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及调节免疫的作用。3.BWJJ联合308准分子光可上调外周血PBMC中Nrf2、p62mRNA表达,BWJJ联合308准分子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Nrf2/p62抗氧化通路有关。4.BWJJ能升高抗氧化酶SOD、CAT活性、HO-1、GSH-PX含量,降低氧化应激模型下的HEM-a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细胞凋亡比例,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5.BWJJ能上调氧化应激模型下的HEM-a细胞的自噬水平,同时降低自噬激动剂RAP作用下过高的自噬水平,具有双向调节作用。6.BWJJ可以保护黑素细胞抵抗氧化应激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p62信号通路激活细胞的自噬水平而发挥保护作用有关。
吴玥[2](2020)在《毫火针联合净白饮治疗肝肾不足证白癜风自身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自身对照试验,对毫火针联合净白饮治疗肝肾不足证白癜风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较全面、规范、客观的评价,为临床寻找一种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手段。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毫火针联合中药净白饮治疗肝肾不足证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在同一白癜风患者身上选取皮损面积不小于5cm2的白斑,大致将其分为两半,一半为治疗组,另一半为对照组(每个病人身上所选靶皮损数量不超过3个)。治疗组治疗为毫火针+口服中药净白饮+外擦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为口服中药净白饮+外擦他克莫司软膏,4周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采集皮损图片,测量白斑面积,记录起效时间(皮损第一次出现色素时的治疗次数),以及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通过观察面积、起效时间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评价安全性。结果: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有效率有显着差异;2.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白斑面积差值与上一疗程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均有一定疗效,且随疗程增加,两组白斑面积均减少;组间比较:同样在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上一疗程差值相互比较,均得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有效;3.两组治疗起效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4.治疗组有3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较强瘙痒感,予以外擦润肤膏后缓解,未影响继续治疗,提示毫火针治疗不良反应小且可耐受。结论:1)毫火针联合净白饮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毫火针成本较低,操作便捷,安全性好。
郝倩雯[3](2020)在《基于氧化应激学说探讨补乌汤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肝肾不足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补乌汤加减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肝肾不足型白癜风疗效观察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观察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的皮损面积及皮损色素评分的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SOD、MAD、CAT和GSH-Px等氧化-抗氧化指标,探讨氧化应激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不足型白癜风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参加本课题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肾不足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补乌汤口服联合308准分子光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照射308准分子光,照光治疗均为一周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并分别在治疗前、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后测定两组患者的皮损面积和皮损色素评分,并根据皮损面积恢复情况判断疗效,记录有无不良反应。此外,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SOD、MDA、CAT和GSH-Px等氧化-抗氧化指标水平的变化,并选取15例健康人做正常基数值对照。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计54例进展期肝肾不足型白癜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健康人组15例,治疗前进行组件一般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治疗组、对照组和健康人组在性别、年龄统计学比较上未见显着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病程统计学比较上,未见显着差异,组间可以比较。1.白斑面积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组间可比性;治疗12周后,两组白斑面积和治疗前相比皆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着(p<0.05),治疗组白斑面积改善优于对照组;2.白斑色素积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组间可比性;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着(p<0.05),在色素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疗效比较: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85%;对照组总有效率42.30%,疗效上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氧化-抗氧化指标比较: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显着。治疗后,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不良反应及复发: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局部或全身过敏等严重不良发应;治疗结束后半年内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治疗组见1人病情反复,对照组有3人复发。结论:补乌汤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白斑面积、促进白斑色素恢复、减少复发,同时从实验室指标上观察可以调节机体的氧化-抗氧化水平失衡,补乌汤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肝肾不足型白癜风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氧化-抗氧化水平失衡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进展及促进色素的复色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苏银妹[4](2019)在《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评价针药结合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5名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I组、对照II组,各组例数为35例。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对照I组予单纯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对照II组予单纯火针治疗。疗程为12周,分别在治疗过程中的第4、8、12周记录患者白斑面积并对其白斑复色程度进行疗效评价;对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进行评价。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各组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90天后进行回访,了解患者复发情况。结果:1.本研究共有5例脱落病例,实际完成病例为100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I组33例,对照II组33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根据白斑面积大小的变化,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4.11%,对照I组为27.27%,对照II组为33.33%,三组间疗效进行两两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58%,对照I组为39.39%,对照II组为45.45%,治疗组分别与对照I组、对照II组比较,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I组与对照II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I组为60.60%,对照II为66.66%,各组间总有效率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与8周治疗后结果一致。3.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且各组内前后对比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I组、对照II组比较,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I组与对照II组比较,中医证候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比较: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的DLQI评分均下降,且各组内前后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I组、对照II组比较,DLQI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I组与对照II组对比,DL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其在改善患者皮损面积、中医证候、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方面均优于单纯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味及单纯火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雷婉月,陶运,刘阳,汤淑敏,王玲,李领娥[5](2019)在《用桃红四物汤对皮肤科疾病进行“异病同治”的效果研讨》文中提出桃红四物汤由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其主要功效是养血、活血、祛瘀,可治疗因血瘀、血虚引起的多种疾病。近年来,临床上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多种皮肤病,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本文主要研究用桃红四物汤对皮肤科疾病进行"异病同治"的效果。
陈刚[6](2018)在《加味桂枝代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经络瘀阻型白癜风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加味桂枝代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经络瘀阻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络瘀阻型白癜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在外用白驳酊的基础上,对照组予甘草锌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桂枝代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6月。比较2组治疗后1月、3月、6月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色素评分,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月、3月、6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37.50%、75.00%、78.13%,对照组分别为15.63%、46.88%、53.13%;同一时间点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皮损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皮损面积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5);2组皮肤色素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皮肤色素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9.3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加味桂枝代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内服联合白驳酊外用治疗经络瘀阻型白癜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少白癜风皮损情况,加速皮肤中黑色素的恢复,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耿忆薇[7](2018)在《自噬在疏风活血方体外调节黑素代谢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阐明疏风活血方在体外对黑素代谢的影响;探索自噬在黑素代谢中的作用;探寻自噬在疏风活血方调节黑素代谢的作用。方法使用L-Dopa法染色鉴定黑素细胞,每日观察细胞形态;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使用NaOH法测定黑素合成;使用细胞裂解法检测TYR活性;使用Westernblot法细胞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Ⅱ表达。结果1.与C组相比,疏风活血方对体外培养的B16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同浓度RS组与R组相比,B16的细胞增殖率更低,但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疏风活血方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起促进作用(P<0.05),同浓度RS组与R组相比,B16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黑素含量更高,但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的B16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起促进作用(P<0.05);疏风活血方及雷帕霉素组均能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B及Beclin1的含量,上调两蛋白的作用依次为0.98mg/ml S组、0.98mg/ml RS组及Rap 50组。2.与C组相比,疏风活血方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同浓度RS组与R组相比,黑素细胞的细胞增殖率更高,但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S组各浓度药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在低浓度时呈促进作用(P<0.05);在中高浓度时呈抑制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浓度S组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有促进作用(P<0.05),中浓度(0.49mg/ml)S组对黑素合成无明显影响(P>0.05),高浓度(0.98mg/ml)S组对黑素合成呈抑制作用(P<0.05)。同浓度RS组与R组相比,黑素含量较S组增加,但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浓度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的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均起促进作用(P<0.05);疏风活血方及雷帕霉素均能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B及Beclin1,上调两蛋白的作用依次为0.25mg/mlS组、0.25mg/ml RS组Rap 50组。结论1.疏风活血方可能通过自噬途径对体外培养的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起调节作用,对其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起促进作用;能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B、Beclin1。2.疏风活血方能通过自噬途径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代谢起调节作用,对其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主要起促进作用;能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B及Beclin1。3.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能对两细胞模型黑素代谢起调节作用,对B16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对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增殖起促进作用;对两细胞模型的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均起促进作用,并能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B和Beclin1。
卢传坚,韩凌[8](2017)在《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皮肤病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针对皮肤科常见疾病,如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癜风、湿疹、荨麻疹、痤疮、黄褐斑等,文中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中医经典方剂治疗这些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包括六味地黄丸、当归饮子、消风散等。通过文献总结概括,以期更好的明确中医经典方剂的作用机制,为提高中医药治疗皮肤科疾病研究水平,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文献依据。
唐艳丽[9](2012)在《茶多酚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与实验室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外用茶多酚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茶多酚治疗白癜风的分子机制以及紫外线辐照的保护作用。方法:临床观察外用3种不同浓度(1%、3%、7%)茶多酚治疗白癜风患者的疗效,每2月随访一次,4月后观察皮损复色情况。应用ELISA检测茶多酚对角质形成细胞受紫外线辐照前后分泌细胞因IFN-γ、TNF-α、TGF-β、IL-1β的影响。结果:外用绿茶提取物治疗白癜风的总有效率为45.13%,显效率为16.81%。但3种不同浓度茶多酚治疗白癜风有效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病程≤0.5年白癜风患者86例,外用茶多酚治疗后,总有效率65.12%,显效率24.41%;0.5年<病程≤1.5年患者76例,总有效率38.16%,显效率17.11%;病程>1.5年白癜风患者64例,总有效率26.56%,显效率6.25%。病程≤0.5年白癜风患者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不同部位中以面部疗效最佳,总有效率47.56%,明显优于躯干、四肢与肢端(P<0.05)。实验室研究发现,40mg/L为茶多酚不影响HaCaT细胞生长的最高浓度。该浓度茶多酚加入HaCaT细胞后,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IFN-γ、TGF-β的浓度均未发生明显改变。HaCaT细胞经过20mJ/cm2的紫外线辐照后,可见IFN-γ的明显下降,P=0.021。加入40mg/L的茶多酚后,同样剂量辐照未引起IFN-γ的显着下降,可见茶多酚可在一定程度拮抗紫外线辐照引起的IFN-γ浓度改变。结论:外用茶多酚治疗白癜风有效,特别是面颈部的、病程较短的白癜风患者,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小。茶多酚可在一定程度拮抗紫外线辐照引起的IFN-γ浓度改变。
隗祎[10](2012)在《白癜风患者应激障碍调查及应激障碍调节药物对黑素细胞的影响》文中认为白癜风是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通常认为自身免疫损伤是其最重要的发病机制,最新的研究观察到T细胞亚群有增殖分化异常及平衡失调,尤其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T调节细胞(Treg)水平降低与白癜风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和调节剂就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白癜风的主要药物。精神神经损伤也是白癜风的致病因素,但该领域的研究始终是个薄弱环节,针对降低精神神经损伤而进行的药物研发也处于空白状态。众所周知,各种发病诱因对机体来说就是各种不同的应激原,精神神经刺激也是一种应激原。应激是机体对内外环境中各种不同的应激原作出的非特异性防御适应反应,机体出现包括精神、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一系列综合应答。应激负荷过强或过于持久,也可导致机体生理机能紊乱引发疾病,有学者甚至认为75%~90%的人类疾病与应激机制激活有关。本研究即从精神神经应激与白癜风发病关系入手,以白癜风患者发病前应激事件发生状况与患病后应激障碍伴发状况——应激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异常——调节精神神经应激障碍的药物对黑素细胞增殖与功能的影响为轴线,以白癜风患者体内存在的精神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及物质异常为线索,有针对性的进行药物筛选以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为白癜风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在应激反应过程中,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是最重要的应激反应系统,主要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ocortical, HPA)轴相关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 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皮质激素水平产生变化为特征,因此对HPA轴功能状况的观察是用来评价应激程度的最经典方法。应激反应时还诱导产生其它多种应激相关激素和肽类物质,如β—内啡肽(β-endophin,β-EP)、血管活性肠肽、神经肽Y (neuropeptide-Y, NPY)等,其中NPY就是交感神经系统代表性物质,在心理及躯体应激反应的核心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被称为“应激分子”,它对HPA轴的活动具有肯定的调节作用。此外应激损伤后机体会启动内源性损伤保护因子进行调节,其中褪黑素(melatonin, MLT)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神经营养、应激后神经损伤修复及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现已得到公认。NGF是最早发现的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作为一种嗜神经多肽,NGF不仅作用于神经系统,在非神经系统中也产生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GF在许多皮肤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GF的来源十分广泛,不同来源的NGF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NGF是典型的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由靶组织产生和分泌,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就是中枢神经来源的NGF家族中一个重要成员,也是目前研究最多,对其功能了解最为清楚的。调控BDNF表达的因素很多,应激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应激条件下,BDNF水平发生不同的变化,细胞机制研究提示BDNF水平下降是与应激障碍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现象,在应激相关性抑郁症时血清BDNF水平降低。MLT是由松果体合成分泌的激素,生物学作用广泛,具有较显着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发现MLT能通过有效促进前脑皮质细胞表达BDNF及其受体,激活细胞内保护性信号通路,减轻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MLT血清浓度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波动,与HPA轴激素的昼夜节律正好相反,许多研究也证实HPA轴是MLT发挥调节作用所经由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证明HPA轴的三个水平均存在MLT受体,MLT通过MLT受体对HPA轴的三个水平进行直接调节。研究发现长期慢性的生活应激事件可引起松果体功能失调导致MLT分泌紊乱,在某些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中均出现MLT水平降低,提示下降的MLT水平与应激障碍密切相关。这些重要的应激相关激素及神经保护因子在许多应激障碍性疾病中作为神经内分泌变化的客观指标用来反映机体的应激水平以及应激后发病机制的研究,但在白癜风患者中其表达水平如何尚未见报道。假设在白癜风患者中,血清应激相关激素及神经保护因子水平存在异常,那么理论上说通过纠正这些异常就有可能达到临床治疗白癜风的效果。黑素细胞来源于神经嵴,是皮肤、毛发以及眼睛颜色的基础,人类皮肤的颜色主要与表皮中黑素细胞合成黑素以及黑素传递至周围角质形成细胞有关。黑素在黑素细胞的黑素小体中合成,由黑素合成的主要限速酶——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生成多巴和多巴醌,再经过一系列反应而合成,然后再通过黑素细胞的树突运输到附近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形成表皮的色素。酪氨酸酶是黑素合成的关键酶,是黑素细胞分化成熟的一个特征性标志,其活性与黑素合成含量呈正相关,因而增加黑素细胞数量、激活酪氨酸酶和加速黑素合成的治疗手段对白癜风的复色有治疗效果。但是目前白癜风动物模型尚不令人满意,现行的动物实验造模方式主要是5%过氧化氢脱色法,并不完全符合白癜风的病理变化,因此关于药物治疗白癜风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外试验,观察对黑素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目前“精神神经损伤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该研究领域的基础仍较薄弱,可参考文献不多,因此本课题尽量采用国内外公认的经典方法进行研究,从最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始做起。首先研究应激是否能对白癜风患者造成损伤以及白癜风患者患病后伴发的应激障碍是否明显高于正常人;再进一步对白癜风患者应激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异常进行检测,观察白癜风患者应激效应激素——血清皮质酮(CORT)水平以及神经保护因子褪黑素(ML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是否发生了变化,了解白癜风患者的应激反应状态;随后观察地塞米松(Dex)、MLT、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白癜风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上述三种药物体外诱导正常人前体T淋巴细胞向Treg分化进行观察,探讨它们是否通过调控Treg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中药复方目前在国内白癜风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滋补肝肾、理气活血类药物是治疗白癜风的最常用药物。本研究以降低精神神经应激损伤为指导思想,对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中药复方治疗白癜风的药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在中药中,酸枣仁重镇养心安神,钩藤疏肝驱风安神,是常用的调节神经功能障碍的单味中药,本实验中以滋补肝肾、理气活血中药复方——益气活血合剂为基本方,分别加入酸枣仁及钩藤,组成复方1号和复方2号,观察药物体外干预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功能的影响。已知患者血清中含有的许多物质和细胞因子对白癜风病情的发生发展发挥着调控作用,文献报道也证实加入患者血清后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增殖和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解上述待筛选药物在患者血清存在时对黑素细胞的作用,本研究还将待筛选药物分别与治疗前患者血清共同干预,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增殖与黑素合成的影响。第一部分白癜风患者应激生活事件和应激损伤状况调查目的:1.调查白癜风患者发病前及病情复发前应激生活事件及应激损伤状况;2.对白癜风患者患病后伴发的常见应激障碍--焦虑或抑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55例白癜风患者和11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流行病学量表调查与评定。应激生活事件调查采用杨德森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 LES),内容包括生活事件发生与否、种类、性质、数量、影响程度及持续时间;焦虑评定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14项版本,抑郁评定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24项版本,根据评分值来评定焦虑或抑郁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1.应激生活事件数量:发病前或复发前1年内,除了社交方面总事件或负性事件数量,白癜风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家庭方面、工作学习方面事件以及总事件数量,两组差异均无显着意义(P>0.05),2.应激生活事件评分:发病前或复发前1年内工作学习方面总事件及负性事件评分、总生活事件与总负性生活事件评分均值、工作学习方面总事件与负性事件评分均值,白癜风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焦虑及抑郁评分、肯定焦虑及肯定抑郁发生率、总焦虑及总抑郁发生率比较,白癜风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结论:1.白癜风患者发病前或病情复发前接受的应激事件数量并不多于正常人,但某些类型的应激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要显着大于正常人,提示白癜风患者可能存在应激损伤易感基因,应激损伤可能在白癜风发病及病情复发中发挥作用。2.白癜风患者焦虑或抑郁评分及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人,提示白癜风患者患病后伴发应激障碍者多于正常人,表明应激障碍与白癜风发病密切相关。第二部分白癜风患者血清中重要的应激相关激素及神经保护因子测定目的:1.对白癜风患者血清中重要的应激相关激素水平及神经保护因子水平进行测定,了解白癜风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有无异常变化。2.了解白癜风患者患病后伴发的应激障碍与神经内分泌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90例病例组和87例对照组血清中应激相关激素神经肽Y (NPY)、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水平以及血清神经保护因子褪黑素(ML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采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法对白癜风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与血清COR1、MLT、BDNF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血清应激相关激素及神经保护因子水平:血清CORT水平比较,白癜风组(3.169±1.006)低于正常对照组(4.095±0.976),差异有显着意义(t=6.210,P=0.000);血清NPY水平比较,白癜风组(23.197±26.139)高于正常对照组(9.051±14.923),差异有显着意义(t=4.401,P=0.000);血清ACTH水平比较,白癜风组(981.821±432.091)高于正常对照组(549.54±342.36),差异有显着意义(t=7.361,P=0.000);血清MLT水平比较,白癜风组(61.513±28.193)低于正常对照组(75.497±35.576),差异有显着意义(t=2.903,P=0.004);血清BDNF水平比较,白癜风组(340.767±133.465)低于正常对照组(389.867±132.408),差异有显着意义(t=2.306,P=0.022)。2.应激最终的效应激素——血清CORT水平与其它应激相关激素及神经保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90例白癜风患者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血清CORT水平与血清BDNF水平呈正相关(r=0.447,P=0.000),与NPY (r=0.189, P=0.074)、ACTH (r=0.089, P=0.404)、MLT (r=-0.064, P=0.546)水平无显着相关。3.神经内分泌异常与应激障碍之间的相关性:55例白癜风患者血清CORT水平与焦虑评分(r=-0.752,P=0.000)及抑郁评分(r=-0.626,P=0.000)呈负相关;血清BDNF水平与焦虑评分(r=-0.815,P=0.000)及抑郁评分(r=-0.571,P=0.000)也呈负相关;但患者血清MLT水平与焦虑评分(r=0.082,P=0.550)及抑郁评分(r=0.009,P=0.946)无显着相关。结论:1.白癜风患者存在应激效应激素——血清CORT水平降低,其上游的应激相关激素NPY、ACTH水平升高,提示患者的神经内分泌通路存在异常,并可能在该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结果也为糖皮质激素等内分泌激素治疗白癜风提供了实验依据。2.白癜风患者中血清MLT、BDNF水平降低,纠正血清MLT、BDNF异常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白癜风的一个新途径。3.白癜风患者的应激障碍与其血清CORT和BDNF水平呈显着负相关。第三部分调节应激障碍药物对黑素细胞增殖与功能的影响目的:1.了解待筛选药物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MC增殖、Tyr活性及黑素含量的影响;2.观察Dex、MLT、NGF体外诱导Treg分化作用,对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别用cck-8法、多巴氧化法和NaOH法进行MC增殖、Tyr活性和黑素含量的检测,磁珠分选正常人外周血中CD4+CD25-的前体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比值。结果:1.Dex、MLT、NGF对体外培养的MC的影响及体外诱导Treg分化的作用1.1Dex、MLT、NGF单独干预对MC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相比,地塞米松、NGF对MC增殖、Tyr活性和黑素含量均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而MLT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1.2Dex、MLT、NGF分别与治疗前患者15%血清共同干预对MC的作用先对血清浓度进行筛选,发现2%、5%及10%血清促进MC细胞增殖,而15%及20%血清抑制MC增殖,故选取15%血清进行后面的实验。与健康人(51.912±6.080)相比,加入患者血清后,MC增殖率显着增高(P<0.01);与治疗前(76.904±9.519)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清(98.065±14.079)对MC增殖有显着促进作用(t=3.980,P=0.011)。与治疗前患者血清共同干预,NGF对MC增殖、Tyr活性和黑素含量均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地塞米松对MC增殖和黑素含量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对Tyr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而MLT对MC增殖Tyr活性和黑素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1.3Dex、MLT、NGF体外诱导Treg分化与空白对照(5.390±0.082)相比,NGF组(6.170±0.104)促进前体T淋巴细胞向Treg分化(t=17.298,P=0.003),Dex组(4.140±0.573)抑制前体T淋巴细胞向Treg分化(t=4.348,P=0.049),MLT组(5.880±0.219)对体外诱导Treg分化无显着影响(t=3.500,P=0.073)。2.中药对体外培养的Mc的影响2.1中药单独干预对MC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相比,益气活血合剂对MC增殖和黑素含量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对Tyr活性无明显影响;复方1号及复方2号对Tyr活性和黑素含量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对MC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复方1号(169.679±31.862)及复方2号(139.458±20.926)分别与益气活血合剂(148.193±19.738)相比,对黑素含量的影响并无显着差异(P>0.05)。进一步对组方中各单味药的作用分别进行检测。①对MC增殖的影响:黄芪、鸡血藤使MC增殖率增高,钩藤使MC增殖率降低(P<0.05);②对Tyr活性的影响:丹参、酸枣仁能增强Tyr活性(P<0.05);③对MC黑素合成的影响:黄芪、丹参、酸枣仁使黑素含量增高(P<0.05),而鸡血藤、钩藤对黑素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2.2中药分别与治疗前患者15%血清共同干预对Mc的作用共同干预时,益气活血合剂使MC增殖率增高,但对Tyr活性和黑素含量无明显作用,而复方1号及复方2号对MC增殖、Tyr活性和黑素含量均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与益气活血合剂相比,复方2号能显着增加黑素含量(t=3.811,P=0.012)。结论:1.NGF对MC增殖、Tyr活性与黑素合成均有显着促进作用,且对体外诱导Treg分化有促进作用,提示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2.药物既可以通过促进MC增殖途径(如Dex、黄芪、益气活血合剂),也可以通过增强Tyr活性(如丹参、酸枣仁、复方1号、复方2号)而增加黑素含量。3.复方1号、复方2号与血清共同干预时对MC增殖、Tyr活性及黑素含量均有显着促进作用,提示这两种复方在体内促黑素合成功效可能更好。4.理气活血方剂加入镇静安神类药物钩藤可以增强促黑素合成功效。5.与健康人15%血清相比,患者血清对MC增殖有显着促进作用,表明患者血清中既有致病因子,也有各种促进恢复或维稳的调控因子,各种因子相互影响,组成一个复杂精妙的调控网络,其共同作用的综合效果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转归。
二、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rf2/p62通路介导的的抗氧化及自噬研究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白癜风的概述 |
2. 白癜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2.1 白癜风发生的氧化应激机制 |
2.2 白癜风发生的免疫机制 |
2.3 氧化应激与自噬机制 |
2.4 Nrf2-p62信号通路在氧化应激诱导细胞自噬过程中的作用 |
实验一 基于Nrf2/p62通路探讨补乌煎剂联合光疗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的临床疗效及其初步机制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临床资料 |
1.4 采集血液样本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指标观察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斑面积及色素积分的变化 |
3.3 治疗前后外周血氧化-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 |
3.4 治疗前后外周血CXCL16及CXCL10含量检测 |
3.5 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 |
3.6 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 |
3.7 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PBMC中Nrf2、p62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
4 讨论 |
4.1 补乌煎剂的组方依据 |
4.2 实验指标的意义与结果分析 |
5 结论 |
实验二 基于Nrf2/p62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探讨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 |
1 材料与试剂 |
1.1 细胞株 |
1.2 药物 |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实验药物 |
1.6 补乌煎剂含药血清的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传代、冻存 |
2.2 建立体外最佳浓度的HEM-a细胞氧化应激模型 |
2.3 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检测不同浓度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活力的影响 |
2.4 分组及给药 |
2.5 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ROS水平 |
2.6 ELISA或生化法检测检测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HO-1含量、GSH-PX和SOD、CAT活性 |
2.7 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凋亡检测 |
2.8 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2.9 电镜观察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线粒体和自噬小体 |
2.10 激光共聚焦观察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自噬小体形成情况 |
2.11 Western blot观察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Nrf2、p62蛋白的表达 |
2.12 RT-PCR检测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内Nrf2、p62、LC3-Ⅱ/LC3-ⅠmRNA的表达 |
3 数据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1mM H_2_O2刺激HEM-a 24h出现细胞活力50%抑制浓度 |
4.2 BWJJ最佳作用浓度及时间筛选 |
4.3 补乌煎剂最佳浓度含药血清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形态的影响 |
4.4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SOD、CAT活力和HO-1、GSH-PX含量的影响 |
4.5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ROS荧光强度的影响 |
4.6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膜线粒体电位水平的影响 |
4.7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凋亡比例的影响 |
4.8 透射电镜观察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影响 |
4.9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自噬流的影响 |
4.10 Western blot检测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Nrf2、LC3 Ⅱ/Ⅰ、p6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11 RT-qPCR观察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Nrf2、p6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5 讨论 |
5.1 HEM-a细胞的选择及氧化模型的建立 |
5.2 BWJJ含药血清的制备和药效学的确定 |
5.3 实验指标意义和结果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毫火针联合净白饮治疗肝肾不足证白癜风自身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收集 |
2.1 受试者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合并用药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估算 |
3.2 病例分组 |
3.3 治疗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3.6 统计原则及方法 |
3.7 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 |
4.1 受试者入组及脱落情况分析 |
4.2 治疗前两组白斑面积比较 |
4.3 临床疗效分析 |
4.4 不良反应 |
4.5 复发情况 |
4.6 研究结果分析 |
讨论 |
1 白癜风概述 |
1.1 白癜风的西医认识 |
1.2 白癜风的中医认识 |
2 毫火针治疗白癜风的理论基础 |
2.1 毫火针历史沿革 |
2.2 毫火针特点 |
2.3 毫火针作用 |
2.4 毫火针现代医学作用机制探讨 |
2.5 毫火针治疗白癜风机制探讨 |
3 净白饮组方原理及方药分析 |
3.1 净白饮组方原理 |
3.2 方药组成 |
3.3 方药分析 |
3.4 净白饮中药组方现代药理研究 |
4 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机制 |
5 结论 |
6 典型医案举隅 |
7 本研究创新点 |
8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白癜风的认识 |
1.1 中医对白癜风病名的认识 |
1.2 白癜风中医病因病机 |
2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
2.1 内治法 |
2.2 外治法 |
3 西医对白癜风的认识 |
3.1 白癜风概念及流行病学特征 |
3.2 白癜风发病机制 |
3.3 白癜风诊断标准及分型、分期 |
4 白癜风的西医治疗 |
4.1 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
4.2 外用药物治疗 |
4.3 物理疗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受试须知 |
附录2 毫火针联合净白饮治疗肝肾不足证白癜风自身对照研究病例报告表 |
附录3 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录4 不良反应记录表 |
附录5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基于氧化应激学说探讨补乌汤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肝肾不足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病例中止及退出标准 |
1.7 病例不良反应处理、报告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及治疗方法 |
2.2 实验注意事项及疗程 |
2.3 实验观察项目 |
结果 |
1.结果 |
1.1 白斑面积治疗前后分析 |
1.2 白斑色素积分治疗前后分析 |
1.3 疗效前后分析 |
1.4 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分析 |
2.不良反应及复发 |
3.小结 |
讨论 |
1.中医对白癜风的认识 |
1.1 白癜风的中医病名的渊源 |
1.2 白癜风的中医病因病机 |
1.3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进展 |
2.西医对白癜风的认识 |
2.1 白癜风流行病学特征 |
2.2 白癜风的西医病因病机 |
2.3 白癜风的西医治疗进展 |
3.补乌汤药物组成及分析 |
3.1 具体药物组成 |
3.2 单味药物分析 |
4.308准分子光临床应用 |
5.氧化及抗氧化指标检测的意义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我国医学对白癜风的认识 |
1.1 病名的渊源 |
1.2 白癜风病因病机的看法 |
1.3 治疗方法 |
2 西医对白癜风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方面 |
2.2 发病机制研究 |
2.3 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入选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观察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患者白斑面积变化分析 |
3.3 临床疗效分析 |
3.4 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分析 |
3.5 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分析 |
3.6 安全性评价 |
3.7 复发情况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桃红四物汤加味 |
2.1 方药前期研究 |
2.2 方药组成 |
2.3 方药分析 |
2.4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白癜风的研究 |
3 火针 |
3.1 关于火针的针具选择 |
3.2 火针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理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临床疗效 |
4.2 生活质量 |
4.3 安全性及复发情况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用桃红四物汤对皮肤科疾病进行“异病同治”的效果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桃红四物汤的药物组成、方义探究及药理作用 |
1.1 桃红四物汤的药物组成 |
1.2 桃红四物汤的方义探究 |
1.3 对桃红四物汤进行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结果 |
2 桃红四物汤在皮肤科疾病“异病同治”中的应用效果 |
2.1 用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 |
2.2 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荨麻疹 |
2.3 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痤疮 |
2.4 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
2.5 用桃红四物汤治疗银屑病和瘙痒症 |
2.6 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结节性红斑和白癜风 |
3 结语 |
(7)自噬在疏风活血方体外调节黑素代谢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白癜风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现代医学对白癜风的研究概况 |
1.2 中医药治疗白瘢风的研究概况 |
2. 疏风活血方治疗白癜风的研究概况 |
2.1 疏风活血方前期研究基础 |
2.2 疏风活血方中各中药的研究概况 |
3. 自噬在黑素代谢中作用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4. 总结 |
第二章 疏风活血方及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对黑素代谢的作用 |
引言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自噬在疏风活血方对黑素代谢中的作用 |
引言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1. 实验结论 |
2. 本实验的创新点 |
3. 本实验的不足及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1. 发表论文 |
2. 教学情况 |
3. 参与课题 |
致谢 |
(8)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皮肤病的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银屑病 (psoriasis) |
1.1 当归饮子 |
1.2 六君子汤 |
1.3 犀角地黄汤 |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
2.1 肾气丸 |
2.2 青蒿鳖甲汤 |
2.3 升麻鳖甲汤 |
2.4 六味地黄丸 |
3 白癜风 (vitiligo) |
3.1 六味地黄丸 |
3.2 加味桃红四物汤 |
4 湿疹 |
4.1 龙胆泻肝汤 |
4.2 丹栀逍遥散 |
4.3 三黄汤 |
5 荨麻疹 |
5.1 当归饮子 |
5.2 桂枝汤 |
5.3 消风散 |
6 痤疮 |
6.1 蒙药三子汤 |
6.2 三黄泻心汤 |
6.3 五味消毒饮 |
7 黄褐斑 |
7.1 逍遥散 |
7.2 当归芍药散 |
7.3 六味地黄方 |
7.4 小柴胡汤 |
8 小结 |
8.1 开展应用于皮肤科实验研究的中医经典方剂不多 |
8.2 现有中医经典方剂的研究水平仍主要集中在药效研究阶段 |
(9)茶多酚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与实验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材料与方法 |
(一)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试验材料 |
3. 入选标准 |
4. 试验方法 |
5. 疗效标准 |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药物 |
2. 主要试剂 |
3. 实验细胞 |
4. 主要实验仪器 |
5. 实验方法 |
6. 统计学分析 |
二 结果 |
(一) 临床观察结果 |
1. 3种不同浓度的茶多酚有效率之间的关系 |
2. 3种不同浓度茶多酚与白癜风患者病程的关系 |
3. 3种不同浓度茶多酚疗效与部位的关系 |
4. 复色模式 |
5. 不良反应 |
(二) 实验结果 |
1. 最佳紫外线辐照能量的确定 |
2. 最佳茶多酚作用浓度的确定 |
3. 茶多酚对HaCa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4. 茶多酚对紫外线辐照后HaCa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三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10)白癜风患者应激障碍调查及应激障碍调节药物对黑素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英文缩略语注释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白癜风患者应激生活事件和应激损伤状况调查 |
摘要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一、一般情况 |
二、生活事件发生情况及 |
三、白瘵风组与正常对照组焦虑发生情况及评分 |
四、白疗风组与正常对照组抑郁发生情况及评分 |
五、焦虑及抑郁评分与病程、白斑面积的相关性 |
讨论 |
第二部分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重要的应激相关激素及神经保护因子测定 |
摘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一、一般情况 |
二、血清NPY、ACTH与CORT水平 |
三、血清NPY、ACTH、CORT水平与病程、白斑面积的相关性 |
四、血清MLT、NGF水平 |
五、血清应激效应激素CORT水平与NPY、ACTH、MLT、BDNF水平的相关性 |
六、焦虑、抑郁评分与血清CORT水平、神经保护因子MLT、BDNF水平的相关性 |
讨论 |
第三部分 调节应激障碍的药物对黑素细胞增殖与黑素合成的作用 |
摘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一、Dex、MLT、NGF对体外培养的MC的影11?及体外诱导Treg分化的作用 |
二、中药对体外培养的MC的影响 |
讨论 |
全文结语 |
参考文献 |
创新之处 |
不足与后续研究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rf2/p62通路介导的的抗氧化及自噬研究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D]. 章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毫火针联合净白饮治疗肝肾不足证白癜风自身对照研究[D]. 吴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基于氧化应激学说探讨补乌汤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进展期肝肾不足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D]. 郝倩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D]. 苏银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用桃红四物汤对皮肤科疾病进行“异病同治”的效果研讨[J]. 雷婉月,陶运,刘阳,汤淑敏,王玲,李领娥. 当代医药论丛, 2019(07)
- [6]加味桂枝代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经络瘀阻型白癜风临床研究[J]. 陈刚. 新中医, 2018(09)
- [7]自噬在疏风活血方体外调节黑素代谢中的作用[D]. 耿忆薇.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8]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皮肤病的实验研究进展[J]. 卢传坚,韩凌.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7(02)
- [9]茶多酚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与实验室研究[D]. 唐艳丽.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10]白癜风患者应激障碍调查及应激障碍调节药物对黑素细胞的影响[D]. 隗祎.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