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晕、眩晕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吴志强[1](2021)在《白芍止晕丸治疗痰湿中阻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
韩冰[2](2021)在《CDFI联合TCD测量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联合经颅多普勒(TCD)测量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管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提高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认识,并确定诊断的有效率,从而为临床开展新的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5月-2021年01月来益都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为本次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颅内动脉血管信息,分别检测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以及椎动脉颅内段(VAi)等部位血流频谱信号,在频谱形态清晰、信号稳定的情况下记录血流方向、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流速以及频谱形态信息;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超声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以及椎动脉椎骨段、颈段顺序进行检测,在多普勒超声图像上观察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走向,观察内膜情况,是否有硬化斑块以及内膜-中膜的厚度等,并在最佳的图像上测量血管的内径;观察整个血管腔的血流方向,血流充盈情况以及狭窄阻塞、变形等情况,调整脉冲多普勒取样框宽度,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将120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别采用CDFI联合TCD与DS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单独使用CDFI检测病变率为80.6%,敏感为82.6%,特异性为84.7%,单独使用TCD检测病变率为83.4%,敏感为84.9%,特异性为82.7%,CDFI联合TCD检测病变检出率为95.6%,敏感为94.3%,特异性为95.4%。(2)血管狭窄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血管狭窄的数量共40例,其中颅内前循环狭窄10例,占比8.3%,颅外颈内动脉狭窄14例,占比11.7%,椎基底动脉狭窄16例,占比13.3%;对照组患者中分别出现颅内前循环狭窄和颅外颈内动脉狭窄各1例,占比0.83%,两组动脉血管狭窄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颈内动脉系统处于轻度狭窄时,椎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与平均流速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内动脉系统处于中重度狭窄时,椎基底动脉及两侧椎动脉血流变化明显,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椎动脉一侧出现狭窄时,椎动脉狭窄远端处血流降低,健侧椎动脉血流出现代偿性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与平均流速差异不明显,P>0.05。(4)分析两组椎动脉内径显示,左侧椎动脉均显着高于右侧椎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两侧内径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计算椎动脉不对称率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椎动脉不对称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患侧椎动脉血流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双侧椎动脉阻力指数(RI)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VA/BA FVR)存在显着性差异,患侧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不对称指数反映两侧椎动脉血流差异,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分析椎动脉走行异常对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椎动脉穿入异常,其椎动脉血流速度与平均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椎动脉走形异常<90度(弯曲程度严重)时,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平均速度,椎动脉走形异常>90度(弯曲程度较轻)时,椎动脉的血流速度与平均速度无明显差异。(7)超声检测VBI患者与DSA检查结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CDFI联合TCD检测VBI患者椎动脉狭窄、走形异常以及发育不良等检测结果具有明显的相符性。结论:(1)CDFI联合TCD检测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能够有效的反映椎动脉和颈动脉狭窄、行走异常以及血管病变的结果,且与DSA结果总体一致;(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能与椎基底动脉病变和颈内动脉系统狭窄(尤其是双侧动脉狭窄)密切相关;(3)当椎动脉发育不良发生时,健侧的椎动脉往往会代偿性增加血流速度,当健侧代偿不完全时,可能诱发椎基底动脉功能不足眩晕症状的出现。
亚妮[3](2021)在《《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观察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的ESCV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的变化情况,科学评价采取短刺手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否快速有效地缓解眩晕及疼痛,改善功能,明确短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方法:选择于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治疗前采集患者的ESCV以及TCD相关指标,治疗时采用《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分别于治疗1周、2周后观察比较患者的ESCV以及TCD相关指标,TCD指标观察基底动脉和双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通过对研究对象治疗前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评分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比较,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评分结果均有所增加,平均总分也从16.47±2.461分提高至22.69±3.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评分结果均有所增加,平均总分也从16.47±2.461分提高至25.83±2.4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比较显示,除头痛外,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以及总分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的RVA-Vm、RVA-Vs、LVA-Vm、LVA-Vs、BA-Vm、BA-Vs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的 RVA-PI、RVA-RI、LVA-PI、LVA-RI、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RVA-Vm、RVA-Vs、LVA-Vm、LVA-Vs、BA-Vm、BA-Vs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 RVA-PI、RVA-RI、LVA-PI、LVA-RI、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进一步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的LVA-Vm、BA-Vm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的RVA-Vs、RVA-Vm、RVA-PI、RVA-RI、LVA-Vs、LVA-PI、LVA-RI、BA-Vs、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在安全性方面,试验全程均未有患者报告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一、通过临床试验可以得出初步结论: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少而精,具有较为确切、特异的临床效果;二、《灵枢》短刺法因其简单、直接、强刺激的手法操作特点,在临床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具有一定优势;三、在试验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可靠。
王波[4](2021)在《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治疗头晕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合并头晕的患者行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以下简称PFO封堵术)后头晕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95名确诊为PFO并伴有头晕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成功实施PFO封堵治疗,以右向左分流(Right to Left Shunt,RLS)量、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自觉眩晕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平均单次头晕症状发作时间、头晕症状发作次数作为研究变量,回顾性研究患者术前1月及术后第6月的上述变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FO患者行封堵术后6月之后较术前的RLS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I评分较PFO封堵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单次头晕发作VAS评分较PFO封堵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单次头晕发作时间较PFO封堵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月头晕的发作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存在右向左大量分流的卵圆孔未闭患者,PFO封堵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头晕症状。
吴柏宽[5](2021)在《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查找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中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期刊类文献,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与关联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文献平台数据库,从2011年-2020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方法为检索词以题名“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含“针灸”或“针刺”或“刺络拔罐”。将检索到的结果排除明显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后,进行全文下载并阅读,严格地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将纳入的文献录入EXCEL表中并进行分类整理,EXCEL表中包含了腧穴出现频次统计、腧穴在经络分布统计(十四经)、奇穴与特定穴的统计、腧穴分布规律(头颈部、腰背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腑部)、评价方法和治疗方法(单法、双法、三法及以上)的结果。并将EXCEL表中的统计结果导入IBM SPSS Modeler 18.0以及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腧穴的关联分析与腧穴的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检索符合标准的文献147篇,纳入总的腧穴使用次数为990次。1.腧穴出现频次统计:25种腧穴使用频次≥10次,依据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10种腧穴分别为风池、颈夹脊穴、百会、天柱、大椎、风府、太冲、太阳、完骨、合谷;2.腧穴在经络分布统计(十四经):督脉217次,足少阳胆经200次,足太阳膀胱经1 14 次;3.奇穴、阿是穴与特定穴的统计:奇穴、阿是穴与特定穴的腧穴一共出现574次,奇穴取穴频次最多174次,输穴76次、原穴75次;4.腧穴分布规律:头颈部641次、上肢部125次、下肢部133次;5.评价方法: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使用的最普遍,第二是使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第三则是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做出的疗效评价;6.148篇治疗方法大多使用双法98篇,占比66%;7.腧穴关联分析的研究:风池-颈夹脊穴、风池-百会、风池-颈夹脊穴-内关出现的频次最多;8.腧穴聚类分析的研究:分析频次大于20次的穴位,结果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可分6类,第一类为足三里、三阴交、印堂、太阳;第二类为太冲、内关、大椎;第三类为风府;第四类腧穴为合谷、后溪;第五类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第六类为天柱、完骨。结论:1.本研究认为,风池、颈夹脊穴、百会为CSA取穴频次前三的腧穴。督脉、胆经、膀胱经为CSA取穴频次前三的经脉,且前六条经脉都为阳经。2.头颈部为CSA取穴中腧穴分布频次最多的部位、下肢部次之。3.根据穴性分类结果,奇穴取穴频次最高,输穴次之。奇穴又以位于头颈部的颈夹脊穴取穴频次最多,与腧穴在人体部位分布规律相互呼应。
张富渊[6](2021)在《平肝滋肾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阴虚阳亢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平肝滋肾颗粒对阴虚阳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症状、血压、血脂、血粘度、同型半胱氨酸、经颅多普勒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证实平肝滋肾颗粒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阴虚阳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一个思路和一种有效的方药。方法:本次选取符合课题要求(阴虚阳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72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6例。临床观察中给予治疗组患者“平肝滋肾颗粒”(天麻12g、钩藤10g、丹参30g、葛根30g、苏子30g、菊花10g、红花6g、生山楂20g、泽泻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磁石30g、决明子30g、杜仲10g、川牛膝10g、桑寄生15g、豨莶草30g、三七3g),每日一剂,早上、晚上各一次冲服。对照组患者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天3次,1次1袋冲服。两组患者均治疗28天,在治疗第一天及最后一天测评患者的症状、评分量表、血压、血脂、血粘度、同型半胱氨酸等各项指标。试验中因各种因素对个别不符合该课题患者予以剔除,最后对照组患者为32例,治疗组患者为33组。所有的这些数据通过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疗效比较:对照组患者中:7例显效,约占21.9%,17例有效,约占53.1%,总有效率75%。治疗组患者中:19例显效,约占57.6%,11例有效,约占3.3%,总有效率90.9%。综合来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效,但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眩晕综合评定量表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之前眩晕综合评定量表及中医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平肝滋肾颗粒可以减轻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眩晕症状及伴随症状,降低中医症候积分,且效果优于养血清脑颗粒。血压情况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在治疗前没有显着差异,具有比较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改善,治疗组对血压的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这说明平肝滋肾颗粒可以有效降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血压,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血脂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血脂无明显差别,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数值具有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疗效更加明显。这意味着平肝滋肾颗粒可以对患者的血脂产生影响,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血粘度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血粘度的比较,无显着差别。两组在治疗之后,血粘度较前都有所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平肝滋肾颗粒在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值得肯定。同型半胱氨酸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Hcy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cy值均较前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y亦有明显差别,治疗组效果比对照组更加明显。说明平肝滋肾颗粒可以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起到预防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进一步发展的积极作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椎动脉(LVA、RVA)和基底动脉(BA)流速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较前都有所增加,且治疗组血流速度增加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这说明平肝滋肾颗粒对椎-基底动脉后循环系统的血供有积极意义。头晕残障量表积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前的头晕残障量表积分无明显差异,但是治疗后,无论是同组之间还是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改变大于对照组,表明平肝滋肾颗粒可以通过躯体因子、心理因子、社会因子等多种维度改善眩晕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结论:平肝滋肾颗粒对于阴虚阳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作用确切,可以显着降低眩晕症状综合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头晕残障量表积分,还可以增加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血压、血脂、血粘度等指标,调节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张凯婷[7](2021)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纳入标准的6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健康宣教并且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组研究对象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每日一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西药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一片,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前后中医眩晕症状评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眩晕症状评分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眩晕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经治疗,两组眩晕障碍表评分均较前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血流速度均较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疗效评定标准的比较: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痊愈2人,显效19人,有效6人,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人,显效7人,有效17人,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予以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不仅可改善患者眩晕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改善两组患者TCD检查中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针灸疗法机理明确,疗效确切,准备工具简单,耗材少、性价比高,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曹丽芝[8](2020)在《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部血管超声对神经内科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和颈部血管超声(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CA)检查研究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变化及脑血管异常发生情况,为疾病的正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9月因主诉“眩晕”或“头晕”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454例患者。其中主诉为眩晕者219例、主诉头晕者2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基线资料特征及TCD、CA对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1)入组454例眩晕及头晕患者中,男性患者311例(68.5%),女性患者143例(31.5%)。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性别分布情况无差异(c2=1.462,P=0.227>0.05)。(2)年龄最大89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为59.14岁。患者年龄<40岁的有23例(5.0%),4060岁的有216例(47.6%),>60岁的有215例(47.4%)。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无差异(P=0.744>0.05)。(3)诱发性前庭综合征38例(8.4%),自发性前庭综合征416例(91.6%)。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诱发性前庭综合征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6.766,P=0.009<0.05)。(4)眩晕或头晕症状持续时间<1分钟的有16例(3.5%),持续数分钟的有101例(22.3%),持续数小时的有183例(40.3%),持续时间>24小时的有154例(33.9%)。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分布情况无差异(P=0.538>0.05)。(5)伴随症状发生率从高到低为:恶心227例(50.0%)、呕吐167例(36.8%)、走路不稳109例(24.0%)、共济失调102例(22.5%)、肢体麻木78例(17.2%)、眼震67例(14.8%)、头痛67例(14.8%)、耳鸣32例(7.0%)、听力下降10例(2.2%)、视物黑朦5例(1.1%)。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眼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既往史及合并疾病发生率从高到低为:高血压病297例(65.4%)、高脂血症230例(50.7%)、嗜烟史213例(46.9%)、糖尿病115例(25.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11例(24.4%)、嗜酒史100例(22.0%)、脑梗死94例(20.7%)、冠心病57例(12.6%)、房颤14例(3.1%)。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高血压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369,P=0.021<0.05)。(7)与血流速度正常值相比:40岁以下的眩晕及头晕患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R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增快,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的PSV减慢;40-60岁的眩晕及头晕患者MCA、ACA的PSV增快,PCA、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PSV减慢;60岁以上的眩晕及头晕患者MCA、ACA、PCA、BA的PSV增快,VA的PSV减慢。眩晕组及头晕组相比:40岁以下的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PCA、VA、BA的P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的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PCA的P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有颈部动脉斑块者366例(80.6%);有脑血管狭窄者283例(62.3%),其中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60例(13.2%)、单纯颈动脉系统狭窄67例(14.8%)、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均狭窄156例(34.4%);椎基底动脉狭窄223例(49.1%),MCA狭窄170例(37.4%),颈内动脉狭窄85例(18.7%),ACA狭窄49例(10.8%),PCA狭窄47例(10.4%),锁骨下动脉狭窄42例(9.3%),颈外动脉狭窄20例(4.4%),颈总动脉狭窄12例(2.6%);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183例(40.3%),一侧VA发育优势62例(13.7%),一侧VA先天发育不良32例(7.0%),VA走行变异16例(3.5%),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2例(2.6%),ACA先天发育不良3例(0.7%),双侧VA发育纤细1例(0.2%);我们将椎基底动脉狭窄、一侧VA发育优势、PCA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一侧VA先天发育不良、VA走行变异、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双侧VA发育纤细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者266例(58.6%)。眩晕患者和头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MCA狭窄、单纯颈动脉系统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眩晕/头晕患者以自发性发作性前庭综合征为主,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恶心、呕吐,眩晕患者共济失调、眼震的发生率高于头晕患者。眩晕/头晕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变化主要表现为颈动脉系统的PSV增快,椎基底动脉系统的PSV减低;眩晕患者与头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存在差异。脑血管狭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是眩晕/头晕的重要发病原因;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发生率高于头晕患者,头晕患者单纯颈动脉系统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发生率高于眩晕患者。
赵丹[9](2020)在《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性眩晕(风阳上扰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性眩晕(风阳上扰型)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针刺结合刺血拔罐与常规针刺治疗的疗效差异,探讨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颈性眩晕患者提供显效快、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从而有效缓解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将收集的61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得出数据并予以整理,最后对比两组疗效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6.66%。经SPSS22.0统计软件检验,两组的组间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治疗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中均有改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也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刺血拔罐与常规针刺对于颈性眩晕患者均可以提高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缓解临床症状及功能,但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更加突出。应用针刺配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不仅显效迅速,安全无副作用,而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张叶[10](2020)在《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肝阳上亢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肝阳上亢型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CSA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共纳入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痹病科门诊符合肝阳上亢型CSA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中药组、针刀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予头痛方治疗,1剂/日,早晚两次温水冲服;针刀组予“颈七刀”治疗,每周一次;观察组予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方法同上;三组观察时间均为3周。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中双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血流速度进行记录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颈性眩晕与日常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相关指标和主要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进行记录分析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三组患者头痛、头晕、颈肩痛、视物模糊、听觉异常、恶心呕吐等方面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头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证候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在头痛、头晕、颈肩痛、视物不清、听觉异常等证候方面改善情况优于中药组(P<0.05),针刀组在改善患者颈肩痛证候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中药组在改善恶心呕吐证候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2)TCD血流动力学分析:三组治疗后TCD中LVA、RVA、BA血流速度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中药组、针刀组(P<0.05)。(3)颈性眩晕与日常功能评分:在治疗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三组患者头痛、眩晕、颈肩痛、日常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均较前明显好转(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眩晕、头痛、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在改善眩晕、头痛、颈肩痛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4)VAS评分:治疗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三组患者头痛及颈肩痛VAS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中药组、针刀组(P<0.05),针刀组在改善颈肩痛VAS积分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P<0.01)。(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针刀组总有效率为76.67%;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治疗本病优于针刀组、中药组(P<0.05)。(6)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可显着改善肝阳上亢型CSA患者的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及听觉异常等中医证候,能明显提高患者TCD中LVA、RVA、BA的血流速度,能够明显改善CSA患者的颈性眩晕评分及日常功能评分以及VAS评分,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临床治疗肝阳上亢型CSA的一种治疗方案。
二、头晕、眩晕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晕、眩晕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CDFI联合TCD测量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体征 |
1.3 检查方法 |
1.4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 |
1.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的比较 |
2.2 CDFI联合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DSA检出率的比较 |
2.3 超声检测血管狭窄率的比较 |
2.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发育不良及不对称之间的关系 |
2.5 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
2.6 椎动脉血流供血不足与椎动脉走行异常的关系 |
2.7 超声检测VBI患者与DSA检查结果对比 |
第三章 讨论 |
3.1 VBI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3.2 CDFI联合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检出率分析 |
3.3 CDFI联合TCD检测VBI眩晕患者不同位置动脉血管狭窄后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
3.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发育不良及不对称之间的关系 |
3.5 椎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走形异常之间的关系 |
3.6 CDFI联合TCD检测VBI患者与DSA检查结果对比 |
第四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大脑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写词表 |
致谢 |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医学伦理申请审批表 |
(3)《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风池穴的古典文献记载和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
1 中医对风池穴的认识 |
1.1 风池穴的名称渊源、定位及归经 |
1.2 风池穴的作用功效与主治病症 |
1.3 风池穴的针刺手法 |
1.4 风池穴的其他外治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风池穴的研究 |
2.1 层次解剖结构 |
2.2 风池穴的作用机制 |
2.3 风池穴的安全性研究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 概述 |
2 流行病学调查 |
3 发病机制 |
3.1 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 |
3.2 机械性压迫学说 |
3.3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
3.4 其他致病学说 |
4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
4.1 非手术治疗 |
4.2 手术治疗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二 研究方案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脱落标准 |
7 中止试验标准 |
8 治疗方案 |
8.1 选穴处方 |
8.2 器械 |
8.3 操作方法 |
9 疗效观察指标 |
10 观察时间 |
11 安全性指标 |
12 统计学方法 |
三 技术路线图 |
四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分布 |
1.2 年龄分布 |
1.3 病程分布 |
1.4 证型分布 |
2 试验结果 |
2.1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结果比较 |
2.2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TCD结果比较 |
五 讨论 |
1 一般资料结果讨论 |
2 试验结果讨论 |
3 中医理论探讨 |
4 现代医学机制解释 |
5 《灵枢》短刺法的优势特点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治疗头晕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心脏发育及卵圆孔未闭的生理学概述 |
1.2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简述 |
1.3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进展 |
1.4 头晕概述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收集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随访检测指标 |
2.2.1 右向左分流量 |
2.2.1.1 造影剂及制备方法 |
2.2.1.2 检测设备及参数 |
2.2.1.3 检测方法 |
2.2.1.4 右向左分流量分级标准 |
2.2.1.5 Valsalva动作 |
2.2.2 DHI评分量表 |
2.2.3 VAS评分量表 |
2.2.4 头晕发作时间及频次 |
2.3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
2.3.1 术后处理 |
2.3.2 封堵器的选择原则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头晕缓解效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卵圆孔未闭与脑卒中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中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证候分型 |
4 中医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 |
4.1 针刺治疗 |
4.2 针法与灸法联合治疗 |
4.3 针刺联合中药 |
4.4 针刺联合推拿 |
4.5 针刺联合针刀 |
4.6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 |
4.7 针刺联合拔罐 |
5 小结 |
二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 |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颈椎病的定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进展 |
4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4.1 机械压迫性学说 |
4.2 交感神经学说 |
4.3 体液学说 |
4.4 血液流变学 |
4.5 血管自身病变 |
5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
5.1 非手术治疗的基本疗法及应用原则 |
5.2 手术治疗 |
6 小结 |
前言 |
第二部分 数据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数据预处理 |
3.2 文献规范化 |
3.3 腧穴名称规范化 |
4 数据分析 |
4.1 使用的软件 |
4.2 数据分析的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统计结果 |
6. 讨论 |
6.1 结果分析 |
6.2 数据挖掘小结 |
7 问题与展望 |
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平肝滋肾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阴虚阳亢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试验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眩晕程度分级 |
2.3:中医诊断标准 |
2.4:中医辨证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5.病例的脱落和剔除 |
6.中止试验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病例分组 |
2.给药方案 |
三、观察指标 |
3.1:安全性观察指标 |
3.2:疗效性观察指标 |
四:疗效判定标准 |
4.1 综合疗效评价 |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五: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一般情况比较 |
1.1 最终入组人数比较 |
1.2 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比较 |
1.3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
2.疗效性比较 |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观测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对比 |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
2.6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比较 |
2.7 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
2.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HI总评分比较 |
2.9 安全性检测 |
讨论 |
1.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背景 |
2.中医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探索及意义 |
3.导师对眩晕的认识及组方分析 |
4.平肝滋肾颗粒的现代药理研究 |
5.研究结果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献综述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登记表 |
附录三 中英文缩略对照 |
附录四 |
附表1:观察数据登记表 |
附表2:安全性指标 |
附表3:疗效指标 |
附表4:不良反应观察表 |
附表5: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综合评定量表 |
附表6:眩晕肾虚阳亢证候积分量表 |
附表7:头晕残障测量表(DHI) |
附录五 致谢 |
(7)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研究 |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现代研究 |
2.祖国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
研究方法 |
1.病例选择 |
2.纳入标准 |
3.排除标准 |
4.剔除脱落标准 |
5.病例分组 |
6.治疗方法 |
6.1 基础治疗 |
6.2 各组治疗情况 |
6.3 具体治疗方法 |
7.疗程 |
8.意外情况处理 |
9.观察指标 |
10.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分析 |
2.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
2.1 治疗前后中医眩晕证候积分比较 |
2.2 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
2.3 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比较 |
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讨论 |
1.针刺选穴依据 |
1.1 百会 |
1.2 神庭 |
1.3 风池 |
2.温灸盒灸的作用 |
3.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药理作用 |
4.治疗结果的分析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部血管超声对神经内科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Triage-TiTrATE-Test诊断法 |
2.2 急性前庭综合征 |
2.2.1 诱发性急性前庭综合征 |
2.2.2 自发性急性前庭综合征 |
2.2.3 HINTS试验 |
2.3 诱发性发作性前庭综合征 |
2.3.1 BPPV |
2.3.2 CPPV |
2.4 自发性发作性前庭综合征 |
2.5 慢性前庭综合征 |
2.6 小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入组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入组患者基本情况 |
3.2.2 临床基本资料收集 |
3.3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性别 |
4.2 年龄 |
4.3 眩晕及头晕患者现病史特点 |
4.3.1 有无诱因 |
4.3.2 眩晕或头晕症状持续时间 |
4.3.3 伴随症状 |
4.4 既往史及合并疾病 |
4.5 TCD脑血流速度 |
4.6 TCD、CA示脑血管异常发生情况及分布 |
第5章 讨论 |
5.1 眩晕及头晕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 |
5.2 眩晕及头晕患者现病史特点分析 |
5.3 眩晕及头晕患者既往史及合并疾病发生率分析 |
5.4 眩晕及头晕患者辅助检查结果分析 |
5.4.1 TCD脑血流速度分析 |
5.4.2 TCD、CA示脑血管异常发生及分布情况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性眩晕(风阳上扰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发病机制 |
1.3 西医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3 刺血拔罐的临床研究概况 |
3.1 古医籍记载 |
3.2 机理探讨 |
3.3 适应范围 |
3.4 临床操作 |
4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1.6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试验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定标准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脱落及剔除情况 |
3.2 基本情况对比 |
3.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各项评分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总评分比较 |
3.5 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
3.6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1 刺血拔罐法治疗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的机理 |
2 刺血拔罐法治疗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的选穴依据 |
3 针刺治疗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的选穴依据 |
4 疗效观察评估指标 |
5 结果及结论分析 |
5.1 基本资料 |
5.2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各项评分 |
5.3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
5.4 临床综合疗效 |
6 本课题的局限性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肝阳上亢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试验设计 |
1.1 样本量估算 |
1.2 随机方法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脱落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3.3 疗效判定标准 |
3.4 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记录 |
3.5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三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
4.2 三组患者治疗后数据比较与分析 |
4.3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CSA病因病机探讨 |
2 对CSA肝阳上亢型的认识 |
3 头痛方治疗肝阳上亢型CSA的理论依据 |
4 “头痛方”组方用药及分析 |
5 “颈七刀”分析 |
6 导师经验总结 |
7 结果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表 |
文献综述 |
1 辨证分型 |
2 中医治疗 |
3 现代医学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头晕、眩晕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芍止晕丸治疗痰湿中阻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吴志强.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CDFI联合TCD测量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价值分析[D]. 韩冰. 青岛大学, 2021
- [3]《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亚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治疗头晕的疗效分析[D]. 王波.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5]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D]. 吴柏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平肝滋肾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阴虚阳亢型)的临床观察[D]. 张富渊.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1(09)
- [7]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张凯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部血管超声对神经内科眩晕及头晕患者的诊断价值[D]. 曹丽芝. 吉林大学, 2020(08)
- [9]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性眩晕(风阳上扰型)的临床研究[D]. 赵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肝阳上亢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张叶.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