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VPN技术的分布式校园网络应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尹小青,郎红娟[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统一服务平台应用安全研究》文中提出大数据统一服务平台采用技术种类繁琐,访问人群多种多样,因此加强服务平台应用安全已经成为大数据统一服务平台面临的重要问题。文中详细地阐述了大数据概念及其应用,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新的安全问题,从大数据统一服务平台接入安全、存储安全和数据交换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深层次的安全防御体系,以保障大数据统一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安全的服务。
俞富荣[2](2021)在《VPN技术在局域网中的组网的应用探讨》文中指出在众多资源共享平台中局域网是非常关键的构成,并且其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进下,对局域网关注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企业运行会受到局域网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此局域网安全性提升成为重要课题。对此,VPN技术凭借其更低的成本、更加灵活以及能够实现通道加密等优势,在局域网中应用非常广泛。本课题主要介绍VPN技术原理、组网方法和优劣势等,使其在局域网组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应用。
吴九鹏[3](2021)在《碳化硅MPS二极管的设计、工艺与建模研究》文中认为电能是当今人类消耗能源的主要形式,并且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因此,对电能进行处理和变换的电力电子技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半导体功率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元件。近年来,基于碳化硅(SiC)材料的新一代功率器件异军突起,以其击穿电压高、导通电阻小、开关速度快等特点,逐渐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青睐。在碳化硅器件进步的过程中,高效的器件设计方法、稳定而低成本的流片工艺、器件在异常工况下的行为特征和可靠性,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而碳化硅二极管就是研究这些问题的绝佳平台。目前最流行的碳化硅二极管包括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Junction Barrier Schottky diode,JBS diode)以及混合PiN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Merged PiN Schottky diode,MPS diode)。它们在正向导通、反向阻断性能和浪涌、雪崩可靠性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众多研究者针对MPS/JBS二极管的元胞设计和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已有多家厂商开发出了成熟的商业产品。但是目前针对碳化硅二极管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SiC MPS二极管中稳定可靠的P区欧姆接触工艺、芯片外延层参数的设计和提取、器件在浪涌等大功率电热耦合过程中的电学和热学行为的表征和结温信息的获取等,都存在众多值得优化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流片完成了多种SiC MPS/JBS二极管,并针对制备完成的器件开展了系统的表征测试和建模分析的工作,主要包括:(1)SiC MPS/JBS二极管结构参数的设计与工艺开发;(2)对制备完成的SiC MPS/JBS二极管的静态、动态、浪涌可靠性的测试;(3)建立针对带有场限环终端的垂直型功率器件的外延参数提取方法;(4)建立针对浪涌过程的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本文具有以下创新点:(1)通过设计、流片、测试具有两种元胞排布和多组尺寸参数的SiC MPS二极管,本文充分理解并掌握了SiC MPS二极管研发技术。本文同时从仿真和实际层面揭示了器件元胞设计、静态特性与浪涌可靠性之间的联系。根据电流和温度的不同,本文将SiC MPS二极管在浪涌过程中的电学行为简化为三个模态,并详细分析了各个模态的形成和转化机理,加深了对器件浪涌特性的理解。本文同时开发了一套基于注入型P+区的SiC MPS二极管流片工艺,最大限度地兼容了SiC JBS二极管的工艺流程。根据此工艺流程制备完成的器件具有稳定的电学特性,并在浪涌电流冲击等极端工况下展现出了媲美商业器件的高可靠性。(2)本文改进了芯片外延层参数的传统设计和提取方法。通过引入辅助函数并结合数值方法,本文提出了无需电子和空穴的碰撞电离系数相等的假设、直接处理二重积分形式的雪崩击穿判据并计算击穿电压的算法。基于该算法,本文给出了适用于4H-SiC材料、根据耐压设计目标确定最佳外延参数的拟合公式,方便了外延层设计。本文同时改进了提取芯片外延参数的传统C-V法。通过考虑场限环终端(Field limited rings,FLRs)对耗尽区几何形状和器件C-V特性的影响,优化后的外延参数反推算法相比于传统C-V法能计算出更准确的外延掺杂浓度和厚度,有助于对器件进行逆向工程分析。(3)本文基于传统RC热路模型,提出了适用于浪涌过程的分布式热源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本模型通过改变热学支路的拓扑结构来模拟分布式热源,通过令电学支路和热学支路的参数先后发生改变来实现电学和热学过程的解耦。本模型可从器件的静态正向电学特性和热阻抗测试结果出发,无需实际进行浪涌测试,即可准确而快速地预测其在浪涌过程中的电学行为和内部各部分的结温变化。本模型考虑了热源分散在芯片各处而非集中在主结这一事实,也考虑了各层材料的热阻和热容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相对于传统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具有更高的精度。本文提出的器件设计、工艺流片、建模分析等研究手段,为器件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这些手段能加快器件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加深器件研究者对器件工作机理的理解。可以预见,本文及其后续研究,将提供越来越多的针对功率器件的研究手段和机理模型,有助于提升功率器件研究工作的效率。
邹乐述[4](2021)在《加密流量中的应用感知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杜骏震,常松丽[5](2021)在《试论校园网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随着校园网创新业务的深入应用,校园网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在技术应用层面上,校园网络的安全防御应通过网络架构优化设计、通信传输安全保护、访问控制、边界防护、入侵防御、安全审计、可信验证、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终端安全、统一身份认证、网络监控、终端管控和态势感知等技术来构建,实现在安全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下的校园网计算环境、区域边界和通信网络的整体安全防御。
李斌[6](2021)在《某县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城市配网供电线路自动化改造,尤其是县域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建设迫在眉睫。配网自动化系统可在限定时间内实现对故障点位置的准确判断和自动隔离,迅速恢复非故障点区域的电力供应,缩短配变停电时长,减少用户因停电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提高城市配电供应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同时,也为供电企业提高了运维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减少了运行维护成本,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障了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因此,对县域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改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学习参考其他市、县级城市电网建设和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某县级市线路网架现状、一次设备情况、不同区域对供电可靠性不同要求,从方案设计和运行效果两方面对某县供电公司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国内外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理论研究概况以及系统实施的优点和难度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以及主要实现方式。其次,本文结合某县级市配网现状,明确了该县配网自动化的改造目标和设计原则,对该县配网自动化的系统架构、主站、配电终端、通信建设等方案进行了设计。重点设计了适合于某县供电公司自动化运行的通信方案,阐述了通信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本文最后对该县供电公司建成后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从数据监测、故障处理、信息推送等功能实现及系统运行效果方面进了展示。结果显示系统运行良好,设计方案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严谨[7](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研究与仿真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第五代移动网络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互联网中吞吐的海量流量数据种类繁多,增加了网络流量分类问题的难度,对分类器的速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实现网络态势感知,及时发现网络异常情况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对于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检测和抵御网络入侵,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基于端口的分类方法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分类性能不可靠,基于深度包检测技术的分类方法不适用于加密网络流量的分类。而基于机器学习分类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同时克服了深度包检测无法识别加密网络流量的问题,是近年来流量分类问题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机器学习的框架内,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在两种深度学习模型中引入深度流检测技术,提出了结合深度流检测与深度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工作如下:1.研究了传统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分析了各个方法的技术原理,总结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现有的方法的缺陷,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堆叠式自动编码器两种深度学习模型中引入深度流检测技术,设计了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将数据流特征下沉到数据包,把数据包特征和数据流特征统一在一个网络模型中,综合了数据包中字节的空间相关性和数据包序列间的时间相关性,提高模型的分类性能,同时避免批量误判。2.本文采用了公开的加密流量数据集ISCX 2016 VPN-non VPN数据集作为实验的数据集,对数据集的数据量分布进行了分析,针对数据集存在的严重的类别不均衡问题,研究了常见的数据集平衡处理方法,根据具体的流量分类的研究场景,提出了基于流特征共享的SMOTE算法,综合考虑了数据包和流属性,使得上采样获得的新样本与原样本属于同一类别且归属于同一条流,使数据样本具有更好的数据连续性,基于提出的流特征共享的SMOTE算法改善了数据集中的流量类别不均衡问题。3.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和堆叠式自编码器两种深度学习算法,分别利用传统模型与改进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和分析。提出的方法在加密流量数据集ISCX 2016VPN-non VPN上取得了优秀的分类效果。在常规网络流量的分类实验中,提出的改进模型对所有类别的准确性均在90%以上,其中有12类的准确率高于99%,分类性能非常优秀,相对于传统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有明显提升,尤其是Email类和Skype类的F1分数比传统模型分别高出18%和14%。在含加密网络流量的混合网络流量分类实验中,提出的改进模型对所有类别的准确性均在90%以上,其中有11类的准确率高于90%,分类性能优秀,且无明显缺陷,相对于传统的堆叠式自动编码器有明显提升。其中对VPN:Chat类的F1分数比传统模型高15%,对VPN:Email类和VPN:Torrent类的召回率比传统模型均高出13%。
赵子健[8](2021)在《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校园智能门锁应用的研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物联网从提出至今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随着通信网络、嵌入式芯片和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分析、分布式存储等热点技术的融入,如今的物联网领域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万物互联”的趋势正在重塑农业、制造业、交通、物流以及家居等各个领域。本文以园区物联网的建设为背景,以校园智能门锁为实验对象,设计实现了一个整体的门锁应用系统,并在工作中初探了园区物联网的架构设计和应用解决方案。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并搭建了SiteWhere开源物联网平台和开源物联网MQTT服务器EMQ X Broker,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联网架构的设计与探索;(2)针对某厂家的ZigBee智能门锁进行了研究,设计编写了指令翻译中间件,实现了门锁网关UDP私有协议到MQTT物联网标准协议的转换,使不支持物联网标准协议的门锁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并相互通讯;(3)在物联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物联网应用层的功能,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完整的门锁管理控制系统,系统包括数据库、后台服务、前端界面以及为移动端提供API调用服务,门锁管理控制系统通过调用Site Where提供的REST API,实现了与物联网平台数据和命令的交互操作,同时也实现了系统与平台之间的解耦;(4)对以上所有的应用项目开发工作进行了IPv6方式的实际部署,并进行了功能验证,现已在校园内稳定运行。
张晓玲[9](2021)在《基于多载波调制的光接入网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速互联网、高清电视和实时娱乐等快速的增长,用户数据流量正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对带宽与时延等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5G环境下增强移动宽带(e MBB)服务、大规模机对机通信(MTMC)服务及超可靠低延迟实时服务(URLLC)等挑战,未来光网络传输系统需要提供高弹性的带宽,使网络能高效获取资源和提供自适应连接,以满足快速数据传输模式和特征多样性的网络演进。基于多载波调制的光接入网系统具有较高灵活性、可重构性及适应性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光接入网系统优选技术方案。为使4G平滑过渡到5G,除了5G备选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信号调制技术外,4G中广泛被应用的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以及数字滤波器嵌入复用/解复用技术,仍然是下一代光接入网关键的多载波技术。因此,本论文以多载波光接入网的物理层关键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接入场景,对基于多载波调制的光接入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对其如何提高系统传输速率、系统功率预算、收发器灵活性及不同业务连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论主要研究工作、贡献及创新点如下:1)本论文为提高系统传输速率,针对MZM调制特性,分别生成归零(RZ)和载波抑制的归零(CSRZ)光脉冲序列,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光时间和偏振交织(OTPI)的低成本高速率光传输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 d B带宽为25 GHz的MZM,可实现单波224 Gbit/s的线路传输速率,有效降低了系统对带宽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系统成本。其次,研究了高功率预算和高速率光接入系统,对EML的啁啾,光纤色度色散与自相位调制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光接入网系统中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其联合响应特性,通过优化EML的偏置电压,使其啁啾与光纤的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的联合响应达到平衡状态。设计了一个具有高度灵活性,且对调制格式透明的数字滤波器嵌入复用/解复用的IM-DD多载波光接入网系统,利用非线性补偿算法和10G EML调制器,实现了传输速率为25 Gbit/s、功率预算高达26 d B的多载波光接入系统。2)针对光双边带系统色散鲁棒性问题,研究了具有高色散鲁棒性的光单边带光接入网系统。针对基于强度调制和光滤波、双臂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DMZM)和双平行双臂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三种光单边带调制方法,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OFDMA的载波压制光单边带(CS-OSSB)光接入网系统方案,并讨论分析了激光器线宽,载波信号功率比(CSPR)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OSSB技术相比,所提出方案的接收机灵敏度可提高4 d B。另外,首次提出了载波重利用瑞利后向散射(RB)减轻的双向OSSB低成本直接探测光接入系统,在OLT端采用数字正交滤波器嵌入复用和解复用技术生成OSSB信号,使系统具有较好色散鲁棒性,由于数字正交滤波器的灵活特性满足ONU多用户灵活接入,并通过仿真和实验,有效实现ONU端无色及RB影响的减轻。3)针对多载波调制系统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提出了截断DFT扩展降低PAPR的OSSB光接入系统,采用高效频谱效率的FBMC与OSSB调制相结合技术,该系统具有多载波系统灵活的带宽分配,同时具有较高色散鲁棒性。其PAPR性能不仅优于DFT扩展FBMC,甚至优于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技术,因此对电放大器,调制器等线性度要求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数字-模拟转换器(DAC)/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对量化精度的要求。分析了不同截断因子对传输性能和PAPR的影响,验证了传输速率50 Gbit/s,传输距离为50 km的截断DFT扩展的FBMC-OSSB光接入系统。所提出的创新方案对未来50G低成本多载波光接入网的演进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4)为了在下一代光接入网系统中提供动态和灵活的多业务连接,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数字滤波器多路接入(DFMA)灵活全光虚拟专用网(VPN)的IM-DD低成本的光接入网系统,可同时支持上行通信和ONU之间的全光VPN通信。利用DFMA对调制格式透明和滤波器灵活分配的特点,所提出的光接入系统具有高度灵活的特性。由于滤波器灵活特性能支持动态回收和再分配VPN通信,通过采用不同的调制格式,成功实现了并发DS,US和VPN的DFMA经25 km光纤链路传输,验证了所提出的灵活并发低成本DMFA的全光VPN通信在多载波光接入网系统中的可行性。
吴畏虹[10](2021)在《软件定义骨干网段路由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网络业务在类型、数量与覆盖领域上均取得了飞速发展。例如4G与5G网络的商用极大的丰富了移动网络业务服务数量与类型,推动了固网业务的发展;云计算的发展降低了网络业务的部署门槛,提升了业务的服务水平;卫星网络的加速部署促进了天地一体化进程,延伸了网络业务深度;智能终端的兴起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扩展了网络业务覆盖领域。骨干网是网络业务互联互通的基础,网络业务以骨干网为核心,逐渐的向多个行业进行延伸,构建起了目前多样化的网络业务系统。而相比之下,骨干网由于规模较大、涉及多域互联、协议更新成本较高等问题,其发展与演进相对网络业务较为滞后,并逐渐与新兴业务的需求出现矛盾,成为网络业务发展的瓶颈。本文着眼于细粒度与高精度流量调度、功能化服务与多元服务质量保障等新兴的网络业务需求,对于骨干网的软件定义化技术展开深入研究,面向骨干网特征与新兴网络需求中的矛盾提出了解决方案,推进了骨干网的软件定义化进程。本文首先针对网络业务对于网络的细粒度与高精度流量调度需求,面向概括性SRv6(G-SRv6,Generalized SRv6)网络中,IPv6段路由(SRv6,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策略列表压缩的性能问题展开了研究。G-SRv6基于SRv6段公共前缀进行压缩,其压缩性能受到网络编址策略与路由调度策略的限制。本文面向G-SRv6压缩性能受限的问题,创新性提出了 G-SRv6网络的双功能动态标记与优化方法,对于SRv6段的功能进行逻辑拆分,实现G-SRv6路径表示的动态性,以获取更好的压缩效率,并通过神经网络进行压缩策略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G-SRv6中流量获得压缩的概率和在获得压缩情况下的压缩效率,能够为源路由提供更多的调度信息承载能力,提升了网络流量的调度精度。本文其次针对用户业务对于网络的功能化的需求,着眼于主动性一对多传输功能,分别面向骨干网中的有状态场景与无状态场景展开了研究,以解决骨干网场景下组播会话需要进行组播组申请与预交互导致的会话主动性与实时性缺失问题。面向有状态场景,本文提出了源组播,设计了虚拟组机制解耦了组播地址的会话标识功能与传输处理标识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主动发起会话并能够进行完备性会话管理的能力,通过虚拟组的形式保证了会话管理与会话传输的独立性。面向无状态场景,本文提出了分播,为网络提供了无状态的一对多会话能力。分播直接基于SRv6设计了平行处理逻辑,设计了多个全新的功能化SRv6段,为用户进行多目的地址承载与处理提供了数据平面支撑。对于分播的传输,设计了多目的地址指示聚合传输,对于网络提供了直接基于用户数据进行一对多传输的能力,利用新设计的SRv6段对于携带的多目的地址进行路由行为的聚类表示,并将聚类信息插入数据包内部。基于P4与真实交换机进行了原型系统实现与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源组播与分播能够以可接受的开销带来主动性的一对多传输功能,并且与现有方案对比,在状态利用与传输处理开销上有一定的优势,使骨干网具备了与网络强耦合的一对多传输功能,推进了骨干网的功能化演进。本文最后针对骨干网中对于服务质量多元化的需求,面向目前网络服务质量保障策略的单一性问题,着眼于带宽与时延的独立性服务质量保障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带宽-时延解耦的集中式队列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保障模型,通过对于带宽与时延进行多元化分析,实现解耦的差异化服务质量,能够对于应用感知IPv6网络(APN6,Application-aware IPv6 Networing)等方案提供面向用户服务需求的实际保障能力。方案对网络节点的队列进行管理,提出了队列时延管理机制,在队列内部实现了独立于带宽队列时延的差异化服务。本文设计了综合参数Dijkstra路由算法,从路由计算上为用户的传输时延提供了差异化服务,并综合考虑了多种参数进行路由决策,提升网络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承载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对于带宽和时延进行独立且有效的差异化服务保障,并能够给网络带来更多的业务承载能力,提升高优先级业务的整体服务质量。
二、基于VPN技术的分布式校园网络应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VPN技术的分布式校园网络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统一服务平台应用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数据概念及其应用 |
1.1 大数据概念 |
1.2 大数据应用服务 |
1.2.1 大数据存储服务 |
1.2.2 大数据挖掘分析服务 |
2 大数据时代面临的安全问题 |
2.1 数据存储威胁多样化 |
2.2 持续上升的漏洞数量 |
2.3 病毒、木马传播途径智能化 |
2.4 专业技术层次不同、管理手段简单 |
3 大数据统一服务平台应用安全架构设计 |
3.1 大数据接入安全设计 |
3.2 大数据存储安全设计 |
3.3 大数据数据交换安全设计 |
4 结语 |
(2)VPN技术在局域网中的组网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VPN技术原理 |
2 VPN技术主要特征 |
3 局域网运用VPN技术过程中主要技术分析 |
4 VPN技术在局域网中应用方法相关探究 |
(3)碳化硅MPS二极管的设计、工艺与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碳化硅材料 |
1.1.1 .碳化硅材料的晶体结构 |
1.1.2 .碳化硅材料的特性参数 |
1.2 .碳化硅功率二极管的发展历程 |
1.2.1 .SiC JBS二极管 |
1.2.2 .SiC MPS二极管 |
1.3 .碳化硅功率二极管浪涌过程结温估算 |
1.4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SiC MPS二极管的仿真设计与工艺开发 |
2.1 .SiC MPS/JBS二极管的元胞结构 |
2.2 .外延层掺杂浓度和厚度的设计 |
2.2.1 .基于雪崩击穿判据计算外延层击穿电压 |
2.2.2 .击穿电压固定下的允许外延厚度 |
2.2.3 .外延层耐压固定下的最佳外延层参数 |
2.3 .SiC MPS二极管的仿真设计 |
2.3.1 .器件数值仿真技术和模型简介 |
2.3.2 .仿真设计优化 |
2.4 .SiC MPS二极管的工艺开发 |
2.4.1 .SiC MPS二极管的工艺步骤 |
2.4.2 .P型欧姆接触工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iC MPS二极管的特性测试 |
3.1 .静态测试结果 |
3.1.1 .自制器件之间的静态特性对比 |
3.1.2 .自制器件与商业器件的静态性能对比 |
3.2 .动态特性测试结果 |
3.3 .浪涌可靠性测试结果 |
3.3.1 .单次浪涌可靠性测试 |
3.3.2 .器件的高温静态Ⅰ-Ⅴ特性分析 |
3.3.3 .二极管浪涌过程电学行为模式 |
3.3.4 .自制器件与商业器件的浪涌可靠性对比 |
3.3.5 .二极管抗浪涌电流冲击能力比较 |
3.3.6 .重复性浪涌可靠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场限环终端的功率器件外延参数提取算法 |
4.1 .传统反推算法及其局限性 |
4.2 .场限环下方耗尽区的扩展规律 |
4.3 .耗尽区纵向扩展深度和横向扩展宽度之间的关系 |
4.4 .反推算法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热耦合浪涌结温计算模型 |
5.1 .热阻、热容和RC热路模型 |
5.1.1 .基本概念 |
5.1.2 .热阻抗的测量与结构函数 |
5.2 .浪涌结温的直接计算法 |
5.2.1 .商业器件的热阻抗测试 |
5.2.2 .浪涌过程的计算 |
5.3 .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的理论基础 |
5.4 .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的具体实现步骤 |
5.4.1 .RC网络传递函数的计算 |
5.4.2 .结温计算的具体步骤 |
5.5 .计算实例 |
5.5.1 .器件的热学特性的建模 |
5.5.2 .器件的电学特性的建模 |
5.5.3 .浪涌过程的结温计算 |
5.5.4 .衬底减薄技术对浪涌能力的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和录用的文章 |
授权和受理的专利 |
(5)试论校园网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信网络安全保护的内涵解析 |
(一)网络架构的优化设计 |
(二)通信传输的安全保障 |
(三)可信验证系统 |
二、区域边界安全防护的设计 |
(一)区域边界总防护策略 |
(二)各区域的边界防控 |
三、计算环境安全防护的设计 |
(一)主机安全 |
(二)数据安全 |
(三)应用安全 |
四、安全管理中心的设计 |
(一)统一身份认证 |
(二)终端统一管理 |
(三)安全运行维护 |
(四)统一网络监控 |
(五)综合日志审计 |
(六)安全态势感知 |
五、结语 |
(6)某县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配网自动化及相关理论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
1.2.2 国内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
1.3 配网自动化系统概述 |
1.3.1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 |
1.3.2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
1.3.3 配网自动化的主要实现方式 |
1.4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优点与难点 |
1.4.1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优点 |
1.4.2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难点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改造目标 |
2.1 主站建设目标 |
2.2 配电终端建设目标 |
2.3 配网通信系统建设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3 某县级市配电网现状分析 |
3.1 某县级市区域概况 |
3.2 配网一次网架现状 |
3.2.1 区域线路概况 |
3.2.2 10 千伏馈线联络接线形式 |
3.3 配网一次设备现状 |
3.3.1 开闭所现状 |
3.3.2 环网柜 |
3.3.3 柱上断路器 |
3.3.4 配电变压器 |
3.3.5 运行及保护方式 |
3.4 配网通信系统现状 |
3.4.1 骨干通信网现状 |
3.4.2 配网通讯网现状 |
3.5 配网管理相关系统应用现状 |
3.5.1 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 |
3.5.2 国网GIS系统 |
3.5.3 调度EMS系统 |
3.5.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
3.5.5 营销SG186 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4 配网自动化系统主站方案 |
4.1 系统主站概述 |
4.2 主站模式选配 |
4.3 主站系统架构 |
4.3.1 主站系统架构 |
4.3.2 主站硬件配置 |
4.4 主站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5 馈线自动化及配电终端建设方案 |
5.1 馈线自动化模型概述 |
5.1.1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
5.1.2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 |
5.2 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 |
5.2.1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 |
5.2.2 就地型(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 |
5.3 配电终端建设方案 |
5.3.1 配电终端建设原则 |
5.3.2 配电终端方案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设计 |
6.1 通信系统特点和要求 |
6.2 主要通信方式介绍 |
6.2.1 光纤通信 |
6.2.2 载波通信 |
6.2.3 双绞线通信 |
6.2.4 无线宽带通信 |
6.2.5 无线公网通信(GPRS通信) |
6.3 配网自动化通信方案的选择 |
6.3.1 几种通信方式的比较 |
6.3.2 通信方式的选择 |
6.4 配网自动化通信结构设计 |
6.4.1 主站至变电站通信 |
6.4.2 变电站至配电终端通信 |
6.5 光纤通信方案设计 |
6.5.1 网络结构 |
6.5.2 组网方案 |
6.5.3 变电站OLT设备、SDH设备建设改造方案 |
6.5.4 EPON光通信建设方案 |
6.6 无线接入方案设计 |
6.6.1 基于无线公网VPN技术的通信网建设 |
6.6.2 通信流量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实现及应用 |
7.1 配网自动化功能实现 |
7.1.1 配电线路实时监控功能 |
7.1.2 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处理 |
7.2 形成智能配电网初步技术体系 |
7.3 建立完善调控一体业务应用体系 |
7.4 建成配电网通信数据网 |
7.5 工程实施前后配电网指标对比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研究与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
1.1.2 研究工作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网络流量分类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网络流量分类问题以及相关概念 |
2.2 传统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 |
2.2.1 基于端口识别的分类方法 |
2.2.2 基于深度包检测的分类方法 |
2.2.3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 |
2.2.4 现有网络流量分类方法的对比 |
2.3 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 |
2.3.1 神经网络的表示 |
2.3.2 常用激活函数 |
2.3.3 反向传播算法 |
2.3.4 最优化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流量分类模型的设计 |
3.1 深度流检测技术 |
3.1.1 流特征测量 |
3.1.2 流特征筛选 |
3.2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 |
3.2.1 传统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3.2.2 改进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3.3 基于堆叠式自动编码器的分类模型 |
3.3.1 传统的堆叠式自编码器网络模型 |
3.3.2 改进的堆叠式自编码器网络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流量分类模型的实验与分析 |
4.1 实验环境 |
4.2 数据集及其预处理 |
4.2.1 数据清洗 |
4.2.2 数据标准化 |
4.3 类别不均衡问题 |
4.4 网络流量分类模型的评估指标 |
4.5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的对比实验 |
4.5.1 分类性能报告 |
4.5.2 混淆矩阵 |
4.5.3 改进验证 |
4.5.4 实验结论 |
4.6 基于堆叠式自动编码器的分类方法的对比实验 |
4.6.1 分类性能报告 |
4.6.2 混淆矩阵 |
4.6.3 改进验证 |
4.6.4 实验结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校园智能门锁应用的研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关键技术研究 |
2.1 物联网的架构与方案选型 |
2.1.1 物联网的三层架构 |
2.1.2 物联网的方案选型 |
2.2 物联网平台 |
2.3 物联网的网关与中间件 |
2.3.1 传统的物联网网关 |
2.3.2 物联网的中间件 |
2.3.3 物联网网关与边缘计算 |
2.4 物联网中的网络协议 |
2.4.1 网络协议分类与介绍 |
2.4.2 MQTT协议 |
2.5 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格式 |
2.5.1 JSON |
2.5.2 其他可选的数据传输格式 |
第三章 物联网平台和MQTT服务器的搭建与测试 |
3.1 引言 |
3.2 SiteWhere物联网平台的介绍: |
3.3 SiteWhere物联网平台的搭建: |
3.4 EMQ X Broker的高可用搭建 |
3.5 SiteWhere物联网平台部分功能展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门锁指令翻译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架构的分析与改造 |
4.3 协议的分析与设计 |
4.3.1 私有协议报文分析 |
4.3.2 私有协议报文分析与MQTT协议报文的转换 |
4.4 指令翻译中间件的实现 |
4.4.1 指令翻译中间件的总体架构 |
4.4.2 指令翻译中间件的实现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门锁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技术选型 |
5.3 系统的功能设计和角色分析 |
5.3.1 门锁管理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 |
5.3.2 门锁管理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 |
5.3.3 门锁管理控制系统的角色分析 |
5.4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5.5 SiteWhere REST API的调用 |
5.5.1 相关概念介绍 |
5.5.2 获取JWT通过认证 |
5.5.3 其他API功能调用 |
5.6 部分重要功能的实现流程 |
5.6.1 远程开锁流程 |
5.6.2 手机开锁流程 |
5.6.3 下发白名单流程 |
5.6.4 设备检测流程 |
5.6.5 上传流水流程 |
5.6.6 上传预警流程 |
5.7 部分功能系统截图展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门锁应用项目的部署与测试 |
6.1 门锁应用项目的实际部署 |
6.2 门锁应用项目的测试与结果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多载波调制的光接入网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光接入网的技术演进与挑战 |
1.2.1 光接入网的技术演进 |
1.2.2 光接入网的挑战与技术难题 |
1.3 多载波调制光接入网研究背景与意义 |
1.4 多载波调制光接入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高功率预算多载波光接入网系统 |
1.4.2 低成本光单边带多载波调制光接入网系统 |
1.4.3 高效频谱效率FBMC低峰均功率比光接入网系统 |
1.4.4 多业务全光VPN多载波光接入网系统 |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功率预算的多载波光接入IM-DD系统研究 |
2.1 直接检测系统的传输特性分析 |
2.1.1 DML-DD传输特性分析 |
2.1.2 EML-DD传输特性分析 |
2.1.3 MZM-DD传输特性分析 |
2.2 OTPI高速IM-DD光传输系统 |
2.2.1 OTPI高速光传输系统基本原理 |
2.2.2 实验系统构架和参数设置 |
2.2.3 系统传输参数优化与性能 |
2.3 DOF嵌入的高功率预算多载波高速IM-DD光接入研究 |
2.3.1 DOF嵌入的多载波光接入IM-DD技术原理 |
2.3.2 DOF嵌入的高功率预算多载波高速光接入的实现 |
2.3.3 DOF嵌入的高功率预算多载波高速光接入系统构架 |
2.3.4 DOF嵌入的高功率预算多载波高速光接入网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损伤抑制的低成本光单边带多载波光接入研究 |
3.1 光单边带技术 |
3.2 基于OFDMA的 CS-OSSB光接入网系统 |
3.2.1 OFDMA的 CS-OSSB光接入网系统原理 |
3.2.2 OFDMA的 CS-OSSB光接入网系统构架 |
3.2.3 OFDMA的 CS-OSSB光接入网系统参数配置 |
3.2.4 传输性能分析 |
3.3 ONU无色多载波双向OSSB光接入网系统 |
3.3.1 ONU无色双向OSSB光接入网系统的工作原理 |
3.3.2 ONU无色双向OSSB光接入网系统的仿真与结果 |
3.3.3 ONU双向OSSB光接入网系统的实验与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截断DFT扩展的FBMC光接入网系统研究 |
4.1 FBMC中原型滤波器的设计 |
4.1.1 EGF滤波器的设计 |
4.1.2 Mirabbasi-Martin滤波器的设计 |
4.1.3 Hermite滤波器的设计 |
4.2 FBMC的基本原理 |
4.3 多载波FBMC降低PAPR的实现方法 |
4.3.1 μ律压扩法降低PAPR的实现 |
4.3.2 限幅降低PAPR的实现 |
4.3.3 DFT扩展降低PAPR的实现 |
4.4 截断DFT扩展的FBMC-OSSB多载波光接入网系统 |
4.4.1 截断DFT扩展的FBMC低 PAPR原理 |
4.4.2 KK算法原理 |
4.4.3 系统构架和参数配置 |
4.4.4 传输性能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FMA的灵活全光VPN的光接入网系统研究 |
5.1 光接入网系统中全光VPN通信实现技术 |
5.1.1 基于FP-LD的全光VPN光接入系统 |
5.1.2 基于MP-BPF的全光VPN光接入系统 |
5.1.3 基于COF的全光VPN光接入系统 |
5.2 基于DFMA多载波光接入系统的VPN通信 |
5.2.1 DFMA光接入网构架 |
5.2.2 DFMA全光VPN光接入原理 |
5.2.3 VPN通信灵活性分析 |
5.2.4 VPN扩展性分析 |
5.3 基于DFMA光接入网全光VPN通信研究 |
5.3.1 基于DFMA光接入网全光VPN配置 |
5.3.2 基于DFMA光接入网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软件定义骨干网段路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1.1 骨干网定义 |
1.1.2 骨干网特征及其与业务间的矛盾点 |
1.2 骨干网软件定义化进程 |
1.2.1 基于SRv6的软件定义技术特征 |
1.2.2 IPv6+技术分类概述 |
1.3 论文内容概述 |
1.3.1 论文面向的骨干网软件定义化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与论文相关研究 |
2.1 源路由列表压缩机制与优化 |
2.2 主动性一对多技术与传输优化 |
2.2.1 IP组播增强 |
2.2.2 IP单播扩展 |
2.2.3 一对多传输优化 |
2.3 多维度服务质量保障 |
2.3.1 动态路由规划 |
2.3.2 动态队列配置 |
第三章 面向软件定义G-SRv6网络的双功能动态标记与优化方法 |
3.1 背景介绍 |
3.2 方案适用约束条件 |
3.2.1 非异构SRv6网络 |
3.2.2 软件定义系统 |
3.2.3 单一G-SRv6域 |
3.3 动态双标记机制 |
3.3.1 原理概述 |
3.3.2 概念定义 |
3.3.3 功能化模型 |
3.4 顺序节点对快照优化算法 |
3.4.1 定义与表示 |
3.4.2 算法流程 |
3.5 仿真测试与分析 |
3.5.1 仿真设定 |
3.5.2 SID列表压缩概率 |
3.5.3 已压缩SID列表压缩效率与压缩字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Rv6的主动一对多传输技术 |
4.1 背景介绍 |
4.2 有状态源组播会话机制 |
4.2.1 方案设计概述 |
4.2.2 SRv6多目的地址增强 |
4.2.3 源组播业务发起 |
4.2.4 组成员操作与确认机制 |
4.3 无状态分播机制 |
4.3.1 方案设计概述 |
4.3.2 SRv6平行处理逻辑扩展 |
4.3.3 目的地址指示聚合传输 |
4.4 仿真测试与分析 |
4.4.1 源组播仿真测试 |
4.4.2 分播仿真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带宽-时延差异化的集中式队列QoS保障模型 |
5.1 背景介绍 |
5.2 基础功能 |
5.2.1 用户需求获取 |
5.2.2 网络状态获取 |
5.3 队列时延管理机制 |
5.4 综合参数路由算法 |
5.4.1 CPR参数 |
5.4.2 CPR算法流程 |
5.5 仿真测试与分析 |
5.5.1 原型系统与环境设定 |
5.5.2 QDMS解耦功能 |
5.5.3 CPR传输时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章节5所包含算法 |
附录2 缩略语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基于VPN技术的分布式校园网络应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统一服务平台应用安全研究[J]. 尹小青,郎红娟. 现代电子技术, 2021(23)
- [2]VPN技术在局域网中的组网的应用探讨[J]. 俞富荣.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08)
- [3]碳化硅MPS二极管的设计、工艺与建模研究[D]. 吴九鹏. 浙江大学, 2021(09)
- [4]加密流量中的应用感知算法研究[D]. 邹乐述.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5]试论校园网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J]. 杜骏震,常松丽.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2)
- [6]某县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斌. 中北大学, 2021(09)
- [7]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研究与仿真实现[D]. 严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校园智能门锁应用的研究、设计与实现[D]. 赵子健. 兰州大学, 2021(09)
- [9]基于多载波调制的光接入网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D]. 张晓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10]软件定义骨干网段路由技术研究[D]. 吴畏虹. 北京邮电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