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析我国高教事业发展中的十大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荀怡倩[1](2019)在《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毛泽东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为重要的两篇文献,这两篇文献至今仍然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从所涉及的内容以及时间关系来看,《论十大关系》又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内容与《论十大关系》是一致的,只是更加强调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的内容。因此,国内学界一般都把《论十大关系》看成是毛泽东积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把该文献看成是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最重要文献。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是总题目,是统摄十大关系的总纲。本文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为主要文本,以建国后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为主要背景,以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参照,希望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哲学基础与时代背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的主体内容及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这一思想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这一思想在今天的重要启示意义。本文认为,毛泽东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与群众路线思想,其哲学基础包括实事求是思想、对立统一规律思想以及群众路线思想等。形成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包括国际上时代主题的变化,西方国家对华封锁以及中苏矛盾的发展,以及国内面临的百废待兴重建任务等。这一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结果,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思想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理论贡献之一。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其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主要从实现这一思想的基本路径方面对此进行阐述。这主要包括: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双百方针,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坚持多党合作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等五个方面。毛泽东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无疑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新中国才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整套工业体系,奠定了新中国的物质基础,才能够建立起稳定的政治环境,才能够在文化教育事业上培养出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大国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够奠定中国的国际地位,为社会主义建设赢得国际空间。毋庸讳言,毛泽东本人并没有始终正确地贯彻和落实这一思想,或者说他对这一思想的片面理解在实践中也产生了偏差,甚至产生了大量的严重失误。本文主要从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分析了这些偏差。本文认为,产生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路线政策的失误;缺乏党内民主;迷信群众运动;个人迷信的发展;缺乏法制观念;社会理性精神的匮乏等等。本文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其根本政治前提、坚持党内的民主集中制是其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其基本保障等方面对这些失误进行了反思。本文认为,认真研究和反思这一思想对于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所提出的这一问题仍然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看,尽管我们今天已经确立了比较完整的制度架构,这套制度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毋庸讳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提出来的若干重大问题,我们今天仍然还有不少没有解决好,或者说解决得不够好,仍然值得继续探索和努力。比如,新时期如何创新群众路线问题,如何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问题,如何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海外爱国力量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等等,都仍然是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显然,上述问题都是一些重大而复杂的问题,绝非某篇学术论文,或者某本专着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也不是某一学科可以解决的。同时它也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非常复杂艰难的实践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本文只是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思想角度对此展开一些思考,以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张灯[2](2019)在《毛泽东生活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生活观是毛泽东对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以人民为主体,以革命和建设为基本手段,以民族解放和人民生活幸福为价值旨归,探寻生活世界变迁规律,解决中国现实生活问题。毛泽东生活观具有主体性、民族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四个核心特质。论文以毛泽东生活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着、毛泽东着作为主要研究文本,采用文献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比较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分析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整体结构、主体定位、精神意蕴与矛盾法则。研究发现,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突显群众主体的革命生活实践活动,从唯物辩证的内在统一把握生活世界的整体结构,其表现为四个统一: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及文化生活的统一,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其主体定位彰显了人民是生活世界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利益至上;其精神意蕴显示了敢于胜利的信仰力量,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其矛盾法则立足于对立统一性关照生活世界的矛盾,重视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指出不同质的矛盾要使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毛泽东生活观既面向中国,又放眼世界;既把握了生活世界的发展规律,又探索了解决中国人民生活困境的方向,深刻地影响着二十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毛泽东生活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可以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因此,研究毛泽东生活观,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全面认识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闫昌锐[3](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认为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覃泰树[4](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探索及历史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要矛盾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在社会不同发展历史时期的特殊性表现,如何根据我国的不同发展时期,及时判断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并以此为据,明确我国的工作中心,制定出针对性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事关我国伟业成败和兴衰的最根本因素。实践证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就是不断解决人民需要发展和变化的问题,就是不断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在历史实践层面的必然回应。研究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规律,这对不断拓展和深化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促进我国实现“中国梦”,皆有重大的现实和时代价值。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研究的意义和对矛盾等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阐述党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探索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通过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论述到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通过立足中国具体国情所作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进行梳理总结,这些都是党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主要思想理论来源。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回顾和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七大期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历史进程,本章把该进程分为探索与转化、客观与正确、偏离与失误、恢复与发展共四个时期。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党在十八大以来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历程,并着重说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依据,分析其内涵和转变意义;第五部分通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艰辛曲折历程为基础,总结和分析执政的党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朱玉超[5](2018)在《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贡献》文中提出艾思奇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一生辗转多地,从上海到延安再到北京,着书立说、编辑报刊、任职文化部门、担任教员,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马克思主义,献给了党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正是这样的研究领域和工作岗位,使艾思奇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并有理论上的升华。本文以艾思奇生平为线索,以艾思奇着述为主要研究资料,以艾思奇在上海、延安、北京三个时期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为考察对象,对艾思奇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作的贡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以期为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全文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绪论部分主要从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及方法、创新之处几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章“艾思奇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章开宗明义,从总体上阐明了艾思奇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为下文分期展开研究艾思奇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之路作了铺垫。首先,从艾思奇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之路的历史渊源谈起,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学传承、思想文化积淀、个人实践经历进行了相关考察。其次,从艾思奇一生主要经历的概括中,揭示出他与思想政治教育解不开的情缘: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功底、等身的专业着述、开拓性的专业贡献奠定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作为党报党刊编辑及文化界代表、教育战线上的马列教员及教育家,他所从事的宣传教育工作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不论是作为哲学家、理论宣传家还是教育家,他首先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正是在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铸就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品格,成就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家的艾思奇。最后,从艾思奇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论述中,进一步证明他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第二章“上海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探索与贡献(1932-1937)”。本章聚焦艾思奇参加革命工作的第一个时期即上海时期。在分析当时国内形势、上海时局以及中国共产党所面临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对艾思奇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探索和贡献进行了总结:首先,他发表时政文章揭露社会现实、宣传爱国主义以及利用进步社团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提高大众觉悟。其次,他通过哲学着述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科普文章普及科学知识,运用文艺文章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开启大众智慧。再次,他通过解答大众疑惑,服务大众日常生活:释惑现实疑难,帮助大众树立向上信念;批判错误观点,使人们拨开思想迷雾;为青年读书学习提供指导,帮助青年提高认识能力。特别是这一时期的着作《大众哲学》,奠定了他在理论界的地位,也凝结了他初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辉煌结晶。《大众哲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展示了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价值,堪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经典之作。第三章“延安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继续探索与贡献(1937-1946)”。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艾思奇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首先,他通过与毛泽东的学术互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论述、对国民党愚民哲学的揭露与批判等一系列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其次,他重点从抗战信心的培育、历史事件的启示、模范人物及其精神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开展抗战教育,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再次,他通过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阐发、对思想方法的研究和宣传,以及对整风方法的探讨,助力延安整风运动,推动党的思想统一。最后,他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推进文艺工作;探讨文艺理论,推动文艺大众化。他发挥自己在学术、编辑、写作、文艺等各方面的才能,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第四章“北京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探索与贡献(1949-1966)”。本章在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世情国情党情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对艾思奇在北京时期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总结:首先,他在研究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哲学着作,以及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中,继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其次,他通过引导党员干部的思想改造、承担干部学员的理论教学任务、专注“秀才班”理论教学,开展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最后,他又在关注青年思想理论修养的提升、重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推动工农群众学习哲学的高潮中,致力于各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五章“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这一章是在经过前面分期研究之后的系统总结。旨在对艾思奇探索之路的思想内涵、突出特色、宝贵经验及现实启示进行总结,以便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艾思奇探索之路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与方法都有涉及且有独到之处。而且,艾思奇时刻以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重任;以一心为民传承思想政治教育宗旨;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人格魅力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探索之路,并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养;深入大众的实际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发挥语言魅力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是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研究和总结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贡献,目的是为了从大师思想中获得启示,以指导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为党的事业凝心聚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立志成为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努力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动机制。
章灵杰[6](2017)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代中国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实践证明,是否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繁荣起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新农村建设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此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逐步展开,各地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进行了探索实践。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更是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要求完善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本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梳理了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城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研究现状、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城乡一体化基本内涵引出城乡一体化产生的背景,回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城乡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并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及现实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第三部分阐述了城乡一体化的开展及其主要成效。分析国外城乡建设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下的新农村建设现状,总结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第四部分剖析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农村建设者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认识偏差;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医保养老问题突出,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第五部分阐述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鼓励更多农民返乡创业,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强农民的能力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优化农村生态人居环境。
张凌梓[7](2017)在《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德育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在社会转型期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高校德育以提升实效成为人们的共识。共生理论自提出以来,因其对多元共存、互动共生等理念的强调,对共生系统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包容性及生成性等基本特征的揭示,为我们重新认识高校德育诸要素间及要素内部各因子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为解决高校德育内外部不和谐因素提供了新思路。然而,在高校德育研究领域还缺乏对共生理论价值的深入挖掘,有鉴于此,本研究从共生的视角出发对高校德育诸要素及其内部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审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二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三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以共生理论为参照,高校德育应做出怎样的改革。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高校德育与其所处环境存在罅隙,表现在高校与家庭和社会缺乏互动合作以及高校内部环境德育要素缺乏整合;二是德育各主体包括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有效交往不足;三是德育内容缺乏整合,片面强调政治性德育内容而忽视生活化德育内容,片面强调知识性德育内容而忽视情意性德育内容;四是德育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突出表现在德育途径与德育目标两张皮和德育实施中的“目中无人”。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德育系统中各要素的分离,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德育功利化和规范伦理学下,德育目标中只见社会不见个人,德育内容中只见道德规范传授不见道德主体自我建构;单子式人学观下,德育实施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德育系统内部系统观缺位下,德育目的、内容、途径等要素相互独立而存在。因此,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促进德育系统各因素的整合。以共生理论为参照,必须建立和发展高校德育系统的共生属性,即建构高校德育共生系统,以德育要素间互动共生关系的加强来改善高校德育的整体功能。这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优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加强家庭、社会和高校的互动以打造“家庭-社会-高校”一体化的共生环境;二是以加强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和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专业化建设为抓手提升高校德育共生单元的质量;三是促进高校德育共生单元间的互动共生,这主要包括德育主体间的交往共生、德育内容的多元整合及提升德育实施途径的针对性等方面。
陈文海[8](2015)在《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研究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高职院校正从传统的规模扩张转向体系建设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转型升级的关键。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不只是专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该如何“立德树人”,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本研究正是建立在求解“高职院校如何‘立德树人’”这一问题的基点上,从现实中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存在的“他组织困境”为起点,尝试运用自组织理论解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内在逻辑,并以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德育体系建构的个案为蓝本,探讨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趋向,建构原则和实践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德育改革创新和体系建构提供参考。本研究的第一部分(第二章)开篇是“提出问题”。以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构的现实图景为立论前提,通过调查、访谈和观察,梳理当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现状和“他组织困境”,分析了“他组织困境”的表现和成因,指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是摆脱现实困境的需要,是德育体系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的自觉回应。本研究第二部分(第三、第四章)中篇为“分析问题”。以自组织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理论探析和个案剖析两部分,对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在理论探析部分,先进行整体的趋势分析,再进行静态的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动态的机制分析,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可能思路、内外部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在个案剖析部分,以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德育体系”建构的历程为个案,分析其德育体系从他组织阶段到混沌过渡阶段再到自组织阶段的建构历程、做法和经验,从实践中生成理论,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本研究第三部分(第五章)尾篇求“解决问题”。以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的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趋向是正效、高效和长效“德育场”,并探讨了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六个基本原则和四个实践策略,以为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最后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归纳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当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构逐步引起重视,但依然普遍存在着“他组织困境”。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院校外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体制制约、院校自身主体性缺失是主要原因。第二,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受到外部和内部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发挥序参量支配作用的因素是大学“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第三,开放与差异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基本条件,变量间竞争与协同的非线性作用是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基本动力,混沌与生成是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渐变与突变是德育体系演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而整体与具体是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基本方法。第四,自组织的建构方法是一种以自组织为主,他组织为辅的整合的建构方法。要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建构自组织德育体系。实践中要结合高职特点,推进四重转变: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从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变,从实践体系向文化体系转变,从管理体系向治理体系转变,建构“五位一体”德育场。
易虹[9](2014)在《论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第一次将改造主观世界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提了出来。他关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历史优秀思想为重要因素,以中国社会革命、建设的需要为实践根源,深刻论述了改造主观世界是关乎人自身发展和客观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思想不仅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是促进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理论武器。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社会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但精神生活却面临诸多困境,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人们丧失了道德伦理和反思意识。我们只有从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出发,培养与时代需求相符合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以解决人们的思想困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首先从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思想的历史定位入手,从历史角度剖析了这一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以及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说明了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该思想产生的必然性、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阐释,体现出这一思想是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通过对这一思想的理论特色的探索,梳理和总结出这一思想不仅是实践性、辩证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而且是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统一,还是认识论、价值论和行动论的统一;通过对该思想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意义的探析,论述了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研究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能够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党建思想的研究领域,引发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思想,对提升人的心灵境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李志亮[10](2014)在《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实践述论(1949-1956)》文中提出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党要认识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人民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并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此,党必须准确地把握国内外大势以及自身历史方位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实践分为前三年和后四年两个历史时期.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从建国后百废待兴,物价不稳,社会秩序亟待改进的现实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平抑物价,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恢复国民经济,并推动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通过调查研究,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进行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顺利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1949-1956年的调查研究丰富与发展党的调查研究理论。党以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握基本国情,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初步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党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一时期的调查研究目的明确,点面结合,注重整体调研,调研方法丰富。当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左”倾思想,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一把手”效应以及调查研究不够系统等问题,影响了调查研究的效果。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注重吸收与借鉴过去调查研究的经验与教训实践,在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提升调查研究的水平和成效,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简析我国高教事业发展中的十大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析我国高教事业发展中的十大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说明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 |
第一节 马恩列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三节 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三章 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
第二节 坚持双百方针,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
第三节 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
第四节 坚持多党合作制度,充分调动民主党派的积极性 |
第五节 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充分调动国外一切积极因素 |
第四章 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效果 |
第一节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正面成果 |
第二节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偏差 |
第五章 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反思与启示 |
第一节 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反思 |
第二节 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毛泽东生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适应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
二、解决现实生活世界困境的要求 |
三、毛泽东生活哲学的现实性力量 |
四、研究毛泽东生活观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解读法 |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 |
三、比较与创新相统一方法 |
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一、从哲学的视域系统梳理毛泽东生活观的主要内容 |
二、全面概括毛泽东生活观的独特内涵及其主要特质 |
三、以唯物辩证的整体视角和方法研究毛泽东生活观 |
第二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 |
第一节 形成过程 |
一、萌芽阶段(1921 年前) |
二、形成阶段(1921—1937 年) |
三、应用展开阶段(1937—1949 年) |
四、复杂发展阶段(1949—1976 年) |
第二节 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把握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根本看法 |
第三节 特质 |
一、能动的主体性 |
二、鲜明的民族性 |
三、深刻的实践性 |
四、彻底的革命性 |
第三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整体性把握 |
第一节 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 |
一、整体把握人类社会历史规律 |
二、历史规律与人类生活发展相结合 |
第二节 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 |
一、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统一 |
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
第三节 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统一 |
一、物质生活是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方式的统一 |
二、政治生活是党内、国家和人民政治生活的统一 |
三、文化生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统一 |
第四节 实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 |
一、生死观:为人民利益而生而死 |
二、人际观: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生活情谊 |
三、消费观: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履行勤俭原则 |
四、读书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第四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主体定位 |
第一节 主体定位:人民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主体 |
一、主体思想的形成 |
二、主体思想的内容 |
三、主体思想的作用 |
第二节 主体动力: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一、理论基石: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过程 |
二、创新发展:只有人民才是生活世界的建造者 |
三、实践方法: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
第三节 主体价值:人民利益至上 |
一、价值取向: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
二、价值目标: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
三、价值评价: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
第五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精神意蕴 |
第一节 生活态度: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一、精神要义:生活向上、艰苦奋斗 |
二、精神动力:救国为民 |
三、精神实践: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
第二节 理想信念:科学的共产主义 |
一、形成信仰:从大本大源到马克思主义 |
二、树立目标:从精神之个人主义到改造中国与世界 |
三、实践理想:从新村社会到共产主义 |
第三节 工作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 |
一、“两个务必”的综合成因 |
二、“两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
三、“两个务必”的实践路径 |
第六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矛盾法则 |
第一节 承认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三、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分析矛盾:具体的事物实行具体的分析 |
一、定点分析:矛盾是共同点和特殊点的交汇点 |
二、定位分析: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
三、定性分析: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社会矛盾 |
第三节 解决矛盾: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
一、旧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民族民主革命方法解决 |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武装斗争方法解决 |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用民主专政方法解决 |
第七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唯物论价值——唯物史观的继承和丰富 |
一、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革命战争离开物质力量是不行的 |
二、规律是客观和可知的:坚持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第二节 认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和发展 |
一、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
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生活实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第三节 方法论价值——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论先导 |
一、根据生活决定意识原理,强调调查研究的方法 |
二、根据意识反作用原理,强调发挥自觉能动性方法 |
三、根据对立统一法则原理,强调矛盾分析法 |
四、根据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原理,强调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
第四节 实践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
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理论基础 |
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现实力量 |
三、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 |
四、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 |
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探索及历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的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矛盾与主要矛盾 |
1.6.2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的思想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
2.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2.3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阐述 |
2.4 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探索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七大期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历史进程 |
3.1 探索与转化:党在过渡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3.1.1 党在过渡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49 年...1956 年) |
3.1.2 对党在过渡时期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评价 |
3.2 客观与正确: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3.2.1 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56 年) |
3.2.2 对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评价 |
3.3 偏离与失误:党在八大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3.3.1 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57 年....1965 年) |
3.3.2 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66 年...1976 年) |
3.3.3 对党在八大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评价 |
3.4 恢复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七大期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3.4.1 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大期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78 年...1987 年) |
3.4.2 党在十四大至十七大期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88 年...2012 年) |
3.4.3 对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评价 |
第四章 党在十八大以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4.1 党在十八大以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 |
4.1.1 党在十八大以来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 |
4.1.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丰富内涵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 |
4.2.1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理论依据 |
4.2.2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依据 |
4.3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变化的意义 |
4.3.1 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4.3.2 是不断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
4.3.3 是促进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实践前提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
5.1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历史经验 |
5.1.1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来科学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
5.1.2 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国情和主要任务变化及时准确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
5.1.3 坚持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正确认识和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依据 |
5.1.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探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要义 |
5.1.5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及时准确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制定正确的政策 |
5.2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现实启示 |
5.2.1 科学回应及时准确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
5.2.2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采取相应政策,才能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5.2.3 正确认识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重要一环 |
5.2.4 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征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重点难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艾思奇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艾思奇走上革命之路的历史渊源 |
一、时代环境的铸就 |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
三、思想文化的熏陶 |
四、个人实践的积淀 |
第二节 艾思奇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
一、研究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奠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
二、从事职业:宣传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终身事业:革命实践中铸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品格 |
第三节 艾思奇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一、思想的作用在于“认识现实看清前途” |
二、政治学习和思想锻炼“一分钟都不能放松” |
三、教育可以“使三万双睡眼睁开” |
第二章 上海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探索与贡献(1932-1937) |
第一节 探索背景 |
一、国内形势 |
二、上海时局 |
三、党的任务 |
第二节 传播革命思想提高大众觉悟 |
一、针砭时弊,揭露社会现实 |
二、宣传爱国主义,追求民族解放 |
三、参加进步社团,开展政治宣传 |
第三节 宣传科学真理开启大众智慧 |
一、撰写哲学文章及着作宣传马克思主义 |
二、通过科普类文章普及日常科学知识 |
三、运用文艺类文章助力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节 解答大众疑惑服务大众生活 |
一、释惑现实疑难,树立向上信念 |
二、批判错误观点,拨开思想迷雾 |
三、指导读书学习,提高认识能力 |
第五节 《大众哲学》:初步探索的辉煌结晶 |
一、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二、展示了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三、发挥了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第三章 延安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继续探索与贡献(1937-1946) |
第一节 探索背景 |
一、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下的社会形势 |
二、党在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 |
第二节 以哲学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在与毛泽东的学术互动中深化哲学研究 |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认识及推动 |
三、对国民党愚民哲学的揭露与批判 |
第三节 以抗战教育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抗战信心的培育 |
二、历史事件的启示 |
三、模范人物及其精神的影响 |
第四节 以延安整风推动党的思想统一 |
一、学习理论的阐发推动党的学风建设 |
二、思想方法的研究和宣传助力党员思想进步 |
三、整风方法的探讨助力整风运动的开展 |
第五节 以文艺工作促进大众思想进步 |
一、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推进文艺工作 |
二、探讨文艺理论推动文艺大众化 |
第四章 北京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探索与贡献(1949-1966) |
第一节 探索背景 |
一、建国及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主题下的社会形势 |
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 |
第二节 深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神圣园地 |
一、研究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 |
二、研究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哲学着作 |
三、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
第三节 投身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 |
一、引导党员干部的思想改造 |
二、承担干部学员的理论教学任务 |
三、专注“秀才班”理论教学 |
第四节 致力各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关注青年思想理论修养的提升 |
二、重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
三、推动工农群众学习哲学的高潮 |
第五章 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艾思奇探索之路的内涵与特色 |
一、思想内涵 |
二、突出特色 |
第二节 艾思奇探索之路的经验总结 |
一、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养…… |
二、深入大众的实际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立足点 |
三、语言魅力的发挥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 |
四、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是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
第三节 艾思奇探索之路的现实启示 |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为党的事业凝心聚力 |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立志成为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
三、努力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四、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动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6)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 |
(一)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 |
(二)国内城乡建设理论 |
三、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理论梳理 |
一、城乡一体化的涵义 |
二、城乡一体化的产生背景 |
三、城乡一体化的现实必要性 |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两极分化根本途径 |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
(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
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辨析 |
第三章 城乡一体化的开展及其主要成效 |
一、国外城乡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一)国外城乡发展的实践 |
(二)国外城乡发展经验的启示 |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效 |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
(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
(四)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
第四章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存在一定认识偏差 |
二、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发展水平较低 |
四、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
五、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
第五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 |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 |
二、引导农民返乡创业,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 |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
四、加强农民能力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
五、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优化农村生态人居环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德育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当前高校德育的主要问题 |
(一)德育与其所处环境存在罅隙 |
(二)德育各主体有效交往不足 |
(三)德育内容缺乏有机整合 |
(四)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
二、当前高校德育问题的致因分析 |
(一)单子式个体人学观的后遗症 |
(二)规范伦理学的不良后果 |
(三)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 |
(四)德育系统内部系统观的缺位 |
三、高校德育共生系统的构建 |
(一)创建“家庭-社会-高校”一体化的共生环境 |
(二)提升高校德育共生单元质量 |
(三)促进高校德育共生单元间的互动共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研究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扫描:“立德树人”成为高职转型升级、质量提升的核心主题 |
二、聚焦:高职院校德育的体系困境 |
三、价值: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四、综述: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几个重要概念界定 |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现实图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建设的“他组织困境”与转型诉求 |
第一节 德育体系“他组织困境”的表现 |
一、体系建构的预定化,造成过程机械僵化 |
二、推动力量的外在化,引起内生动力不足 |
三、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导致体系不够稳定 |
四、德育过程的专门化,造成体系缺乏合力 |
五、实施结果的共性化,导致体系缺乏特色 |
第二节 德育体系“他组织困境”的归因 |
一、院校外部原因分析:管理体制的约束 |
二、院校内部原因分析:主体性的失落 |
第三节 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理性诉求 |
一、自组织建构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摆脱现实困境的需要 |
二、自组织建构是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 |
三、自组织建构是高职院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的自觉回应 |
第三章 理论探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范式转换: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的自组织转型 |
一、组织形态转型:从他组织德育体系到自组织德育体系的转型 |
二、组织方式转变:从他组织“建设”到自组织“建构” |
三、理论假设:以自组织方式建构自组织德育体系 |
第二节 变量解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影响因素 |
一、外源变量:影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外部因素 |
二、内源变量:影响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部要素 |
三、支配变量: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在基核 |
第三节 机制探究: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内在机理 |
一、机制建设: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变革的突破口 |
二、开放与差异: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条件 |
三、竞争与协同: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动力 |
四、混沌与生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 |
五、渐变与突变: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途径 |
六、整体与具体: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方法 |
第四章 个案剖析: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研究场域:走进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一、历时视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外部环境与历史 |
二、现况概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历程 |
一、无序与模仿:组建初期的他组织阶段 |
二、内嵌与自发:过渡时期的混沌阶段 |
三、自主与自觉:新时期以自组织为主要特征阶段 |
第三节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成效与经验总结 |
一、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成效 |
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经验总结 |
三、自组织建构方法的反思与总结 |
第五章 实践路向: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目标趋向 |
一、德育场:一种自组织德育体系目的态 |
二、高职院校“德育场”的要素和结构 |
三、高职院校“德育场”的作用机制和功能 |
第二节 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原则 |
一、价值性原则,正确导向 |
二、整体性原则,形成合力 |
三、开放性原则,增强活力 |
四、实践性原则,回归生活 |
五、教育性原则,以人为本 |
六、主体性原则,内生发展 |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策略 |
一、教书育人,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 |
二、实践育人,从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变 |
三、文化育人,从实践体系向文化体系转变 |
四、管理育人,从管理体系向治理体系转变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与新意 |
二、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论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文章思路 |
第2章 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思想的历史定位 |
2.1 思想的来源 |
2.1.1 辩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
2.1.2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 |
2.1.3 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需要 |
2.2 思想的发生发展 |
2.2.1 萌芽时期(1920 年前) |
2.2.2 发展时期(1921-1935) |
2.2.3 成熟时期(1936-1945) |
2.2.4 完善时期(1946-1956) |
2.2.5 反复时期(1957-1965) |
2.2.6 倒退时期(1966-1976) |
第3章 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原因 |
3.1.1 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要求 |
3.1.2 共产党革命党地位的必然要求 |
3.2 思想的基本内容 |
3.2.1 转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3.2.2 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 |
3.2.3 改造学风、党风 |
3.2.4 重视精神力量 |
3.3 思想的基本方法 |
3.3.1 理论学习 |
3.3.2 批评与自我批评 |
3.3.3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
第4章 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思想的理论特色 |
4.1 实践性、辩证性与社会性 |
4.1.1 思想的实践性 |
4.1.2 思想的辩证性 |
4.1.3 思想的社会性 |
4.2 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 |
4.2.1 思想的中国化 |
4.2.2 思想的大众化 |
4.2.3 思想的时代化 |
4.3 认识论、价值论与行动论 |
4.3.1 思想中的认识论 |
4.3.2 思想中的价值论 |
4.3.3 思想中的行动论 |
第5章 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思想的主要贡献和时代价值 |
5.1 思想的主要贡献 |
5.1.1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
5.1.2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5.1.3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实意义 |
5.2 思想的时代价值 |
5.2.1 提升人的心灵境界 |
5.2.2 增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
5.2.3 练就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能力 |
第6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实践述论(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薄弱点和难点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实践依据 |
一、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开展调查研究实践的历史依据 |
(一)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思想 |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传统 |
二、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现实依据 |
(一)新旧交替中进行国家建设的需要 |
(二)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需要 |
(三)党自身地位与任务的重大转变 |
三、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马列主义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 |
(二)毛泽东思想中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要求 |
第二部分 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实践的历程 |
一、三年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实践(1949-1952) |
(一)在政治上的调查研究 |
(二)在经济上的调查研究 |
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调查研究实践(1952‐1956) |
(一)在经济上的调查研究 |
(二)在政治上的调查研究 |
(三)外交上的调查研究 |
(四)文化建设与国防建设中的调查研究 |
第三部分 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典型案例分析 |
一、三年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典型案例分析 |
(一)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
(二)关于争取财经状况的好转 |
(三)关于统一战线的制定与执行 |
(四)关于土地改革 |
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典型案例分析 |
(一)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
(二)关于 “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三)关于《论十大关系》的形成 |
(四)八大前后的调查研究 |
第四部分 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实践评价 |
一、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实践的特点 |
(一)调研目的明确 |
(二)点面结合,注重整体调研 |
(三)坚持方法论,丰富调研方法 |
(四)回乡调研与全国多地区调研相结合 |
(五)注意“求真”、“求新” |
(六)充分践行认识论的内容 |
二、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实践的作用分析 |
(一)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二)充分把握国情,提升政策有效性 |
(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
(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
三、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实践中的教训 |
(一)党内“左”倾思想影响了调查研究的成效 |
(二)调查研究缺乏一定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
(三)调查研究方法存在一定局限 |
第五部分 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实践的现实启示 |
一、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 |
(一)调查研究要贯彻和落实党的思想路线 |
(二)调查研究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
(三)要以调查研究保证科学决策 |
二、以调查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
三、坚持调查研究,增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
四、不断改进并发展调查研究工作,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一、学术论文 |
二、课题项目 |
三、论文辑刊 |
四、科研获奖 |
五、参加学术年会情况 |
致谢 |
四、简析我国高教事业发展中的十大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荀怡倩.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7)
- [2]毛泽东生活观研究[D]. 张灯. 华侨大学, 2019(11)
- [3]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探索及历史经验研究[D]. 覃泰树.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5]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贡献[D]. 朱玉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D]. 章灵杰.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2017(04)
- [7]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德育改革探索[D]. 张凌梓. 西南大学, 2017(02)
- [8]高等职业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研究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D]. 陈文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9]论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D]. 易虹. 武汉理工大学, 2014(12)
- [10]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实践述论(1949-1956)[D]. 李志亮.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