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大学科技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建设一流大学科技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一、兴办一流大学科技园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吴倩[1](2013)在《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选择与功能定位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11计划”的提出,将“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之间协同创新赋予了历史使命,同时也让社会和学界开始关注大学在协同创新发挥的作用。大学科技园以大学为依托,作为联结大学、科研院所、产业界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种已有的协同创新平台。本文旨在研究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的机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大陆地区未来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将实证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中国台湾五个境外国家及地区、三种类型、六个个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境外大学在不同类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和功能;接着依据文献分析法,研究中国大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科技园和大学互动情况;然后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对两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领导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度了解这两家大学科技园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与已有研究相结合,探究出中国大陆地区整体大学科技园和大学协同创新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最后通过重新构造大学科技园以及重新诠释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和功能,提出促进中国大陆地区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的对策。通过本研究,产生以下几个主要观点:(1)境外大学科技园分为“大学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三种主要类型,大学在这三种类的大学科技园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了不同的功能,其中“大学主导型”大学科技园和大学表现最优,其它两种类型皆存在问题。(2)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管理运作普遍采用“三级四层”组织结构,大学科技园分类与境外相同。(3)中国大陆地区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目前主要通过技术转移、学科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三条途径实现。(4)中国大陆地区大学和“政府主导型”大学科技园、“市场主导型”大学科技园之间协同创新问题出现得较多,主要集中在导向与定位、体制与机制、供给与需求、服务与文化方面。(5)为了促进协同创新在大学科技园中开展,大学科技园应被定位为“2011协同创新基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一同建立起“2011计划”协同创新体系;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科技园之间结盟,应形成“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联盟”;大学科技园内部重新规划,建立起“协同创新体”建设发展模式、“大学群”主导机制、“大学科技园管理运作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结构。(6)大学在未来大学科技园的不同阶段,担任不同的角色。在创办阶段担任“主办方”;在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扮演“助推者”;在衰退阶段或者在大学科技园遇到发展困境时作为“协调员”。(7)大学在未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中除了发挥一些已有功能外,还应该鼓励大学学术创业,助力园内服务体系,以及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汪娟[2](2013)在《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城市作为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沙市一直重视创新发展,近年来更是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在长沙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那么,如何来定位长沙市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哪些方面来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如何有效运作和管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是长沙市在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根本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将为长沙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将充实、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对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推进动力、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三个层次,深入地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质、构成及其运行规律,解决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由什么构成、如何去推进、怎样去运作、如何有效治理等重要问题。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技术创新相关主体、要素、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和功能系统构成,主体系统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构成;功能系统包括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扩散系统,科技价值实现系统等。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长沙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长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发挥长沙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的重要保障。构建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长沙市已经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长沙市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长沙市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重要成绩,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如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冗余,科技创新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不连续,重大和原始科技创新稀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沙市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依靠一定的动力机制来推进的。本文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认为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拉动力,科技发展内在需求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和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促进力,企业发展与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自动力,政府政策导向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掌控力。目前,国内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对三种模式特点和适应性的分析,依据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条件和环境分析,为了体现出长沙市的特点,我们认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应该选择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模式,这一推进模式可以具体应该表述为:市场主导、政府扶引、企业主体、协同推进。长沙市技术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靠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间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来推进的,本文分别对这些主体的行为和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行为选择,揭示了在什么条件下政府相关部门会选择积极推进城市技术活动的策略,并从政绩考核机制、晋升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反向激励等四方面,提出了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技术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其次,分析了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博弈策略,提出了加大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再次,分析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有效激励科研组织和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安排。构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文章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基于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任务、条件和环境的分析,提出适合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组织模式是“官产学研金”合作方式,并深入阐明了五者之间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不仅探讨了科技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提出了提高长沙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而且分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阐明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同时也考察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提出了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方式和措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结构入手,研究了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深刻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特征和规律。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健全相应的支撑系统。文章主要从人才支撑、平台建设、市场机制、政府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人才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撑因素,文章在研究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基础上,提出了健全长沙市科技人才体系的政策建议。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和集群创新的基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长沙市现有科技园区、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文章分析了长沙市的科技市场发展状况及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长沙市科技市场体系的思路和措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从政府的引导机制、扶持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长沙市政府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长沙市这一特定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散内容进行了综合集成,并且对研究较缺乏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对先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性、创新性应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本文对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从长沙市创新系统的现实状态、推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四个层面来进行,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如可以对城市化、产业集聚中的竞争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而且本文主要是利用长沙市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没有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进一步研究。

陈万里[3](2011)在《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大学科技园从诞生至今,起到了创新和引领等多方面的作用,正在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可。它毕竟是新生事物,在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产生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究竟如何解决,不少学者和建设者们作了有益的探索,但观点和看法莫衷一是。在充分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典型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经验,借助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一些必须解决的重要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依据系统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沿两条主线展开研究:一是文献和数据的搜集、分析、研究,对比学者专家的理论与观点,确认课题研究的前沿。二是在四川5·12大地震后本单位恢复重建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大学科技园实地考察、管理者访谈,厘清大学科技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界定大学科技园、管理与治理等概念,重点介绍了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三元参与和孵化器三个主要理论基础。探讨了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走过的道路和借鉴经验。对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和治理现状进行了评估,追述了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总结了主要成就、问题以及治理障碍的内在原因。然后就科技园建设的难点、热点问题,如战略治理、组织模式治理、资本运营和风险防控治理及创新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和研究。最后基于政府、依托大学和园区中介组织3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在研讨过程中主要参考以及运用了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投资与金融理论、区域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并借助了演绎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归纳研究方法和决策目标层次分析法多种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得出的主要成果与结论如下:(1)提出了大学科技园风险防控治理的概念与观点,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现有大学科技园区管理理论的某种拓展创新。(2)建立了关于大学科技园“六元决策治理”分析框架,区分了园区决策是“治理问题”,具体执行决策是“管理问题”;尤其是阐述了大学科技园治理的内涵,形成了新的理论研究成果。(3)经过实践、调查、总结,抽象出大学科技园宜治、强治、失治与恶治四种基本治理状态,这是一种新的思维分析尝试。(4)分析了大学科技园文化的信息、教育、商业和多元特征。得出了大学科技园文化应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以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为根基,以国际先进大学园区文化为借鉴,形成多元文化共同融合的大学科技园区域文化的新结论。(5)通过翔实的数据与分析,得出现时大学科技园综合评估不成熟,单项评估更为合理的论断。同时,运用数学方法对大学科技园专业项目的战略重点进行了选择运算,并对其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作以阐述。

周济[4](2008)在《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大学科技园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实现现代化,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必须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中国必须发展自己强大的高等教育。要走出一条既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兴办大学科技园,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创举,符合我国国情,富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

冯伟[5](2008)在《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随着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跨过工业经济时代,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此背景下,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关键。而大学作为拥有先进科学知识与人才的科研单位是推动国家高科技产业进步的主要动力。如何使大学适应自己正在承担的创新功能把大学里的先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大学的新发现和新思想推广到社会,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财富是当前被关注的重要领域。大学与科技园的紧密结合,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孕育出了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其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科技工业园模式被其它各国所认可,并被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许多学者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内对其进行探索研究。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依托大学科技资源、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知识优势和创新优势,创办大学科技园,促进高科技的人才培养,实现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学科建设协调发展是许多国家发展科技、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世界多个着名科技工业园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和对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现状的调查,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存在以下主要矛盾:1、土地资源稀缺与园区扩张的矛盾;2、园区物质环境建设与创新环境建设的矛盾;3、城市膨胀与园区区位选址的矛盾;4、园区的功能组成与空间构成的矛盾;5、园区空间建设与投资风险的矛盾;6、园区盲目模仿建设的矛盾等。为此,作者以大学科技园的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为研究课题,通过梳理大学科技园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脉络,以实态调查的方法获得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规划设计数据,以比较论证的方法归纳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和空间构成,并从规划特点、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提出大学科技园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论文以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探讨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的互动关系,融贯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理性认知大学科技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适宜的大学科技园功能组成。第二,全面调查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规划与建设现状,深入分析大学科技园区规划与建设数据资料,归纳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空间形态类型,并提出适合我国经济国情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布局合理化建议。第三,探索大学科技园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总结大学科技园规划特点与主要原则,提出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趋势。

李海萍[6](2007)在《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至今共经历了初创、成长和高潮三个发展阶段,在推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减轻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定位不够明确、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和动机过于功利化、投融资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应对大学科技园进行准确定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企业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并正确处理好四对关系。

曾文水[7](2006)在《基于生物链模型理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知识经济登上历史舞台,国家创新能力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之际,世界各国政府都在不失时机地采取各种对策加速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大学科技园作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建设与发展大学科技园,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能力,正是我国当前的战略选择。由于大学科技园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因而从战略的高度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很有意义。 论文以生物链模型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管理学、创新孵化理论等多种系统分析理论,结合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在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的一些基础理论,包括孵化器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理论和三元参与理论,这些理论是研究大学科技园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构建了大学科技园区生物链模型,该模型把大学科技园区各行为主体组成一个类似于自然界的生物群落,那些有较大影响力的因素是大学科技园的活性因子,它们构成了大学科技园区的“生物链”,通过研究并掌握这些活性因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及演化机理,就能从根本上把握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规律。随后本文在生物链模型基础上,立足于活性因子的分析,总结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当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尚未形成有效激活这些活性因子的机制。最后本文本着动态、全面的原则并以发展的眼光,从政府、大学科技园和大学三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激活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战略对策,并构建了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网络,指出它是我国大学科技园获得良性发展的有效机制。

黄亲国[8](2006)在《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兼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科技园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我国部分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其所依托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综合应用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围绕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这一主线,主要侧重从高等教育学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大学科技园。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在对大学科技园等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考察了世界大学科技园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相关的理论。(2)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发展背景、组织特性、功能结构、发展模式等问题,总结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主要特征,并有选择地对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特点及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3)在初步构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互动关系框架的基础上,从大学科技园与大学技术转移、大学学科建设、大学创业教育三个维度,分别结合相应的案例分析,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4)在上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分别从大学、政府和大学科技园本身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大学科技园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社会组织,它具有创新性、服务性、依托性、缓冲性的组织特性,其基本功能是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和人才孵化,其中企业孵化是核心。(2)大学科技园替代大学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比大学直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更具有优势,是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有效形式和理性选择。(3)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技术转移、学科建设、创业教育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推动大学发展和创新的有效载体。(4)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应具备一定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所依托的大学必须具备充足的创新资源,园区所在地必须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5)大学科技园有助于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6)大学、政府、企业都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行为主体,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不仅仅取于某一主体的独立作用,而更取决于三者的协同创新。

刘向东[9](2005)在《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经济大国莫不是海洋大国。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海洋问题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高度关注的议题。我国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海洋。1995年江泽民主席指出:“我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我国已经确定,在21世纪初期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时,适时启动和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海洋综合国力强大的海洋强国。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青岛市聚集了大量的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科研机构,是我国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城最具潜力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我市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从海洋科学城走向海洋产业城”的初步构想,市政府已经把发展海洋科技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跨世纪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的两大重点,并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以下简称“创城”)。 青岛市的“创城”工作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明确支持。2001年1月21日,科技部召开第35次部务会议,研究组建青岛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等问题。会议支持青岛建设海洋科技城。因此,尽快把青岛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产业城,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快推进实施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大量调研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应用新产业区理论以及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等,追索了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区位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政府促进园区发展的法规政策,试图为规划设计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总体思路。

郝远[10](2005)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的中国高校科技产业,是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制度创新,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历史和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化历史上的创举。但是随着高校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存在的各种矛盾不断暴露出来,突出表现为本身定位不够明确、产权关系未理顺、管理体制不规范、规模偏小、资金匮乏、缺乏风险意识、没有投入退出机制等,其中核心和本质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因此,以我国国情为背景,从制度视角科学准确地把握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客观现状和发展规律,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制度选择,对于高校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为社会经济服务方面的重要功能,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认为,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模式,高校科技产业不仅要办,而且要努力办好。通过全面分析和大量调查,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特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运用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分析了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背景和原因,从高等教育理论角度研究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功能,结合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过程提出两个“链条”理论,即“对象化”链条和“组织化”链条,作为制度分析的主线,依次分析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制度选择,高校创办科技企业的制度选择,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与退出的制度选择,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与环境的制度选择。在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和制度影响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高校向社会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和科技成果内部化等方式创办高校科技企业的原因,通过对高校科技企业的性质评价,梳理了高校创办科技企业方式的制度选择; 通过对高校科技企业经营性质和所有制性质及影响因素数据进行对比,探索了高校科技企业实行有限合伙制的制度创新,探讨了大学科技园与高校科技成果孵化问题。利用实证分析方法,建立生存状态转移模型和高校科技企业退出时机选择模型,对高校科技企业生存与死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反映企业生存与死亡状况的基础资料和影响高校科技企业的退出时机选择的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做出系统的方向性说明,提出产权多元化是高校科技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有效制度形式。从政策与环境的制度选择视角研究了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选择与发展

二、兴办一流大学科技园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办一流大学科技园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选择与功能定位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 关于大学科技园的研究
    2. 关于大学与产学研的研究
    3. 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
(三) 研究目标、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4. 创新点 二、大学科技园与其协同创新的内涵意蕴
(一) 大学科技园
    1. 大学科技园理论基础
    2. 大学科技园内涵界定
    3. 大学科技园的分类
(二) 协同创新
    1. 协同创新理论溯源
    2. 协同创新概念厘定
    3. 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之辨析
    4. 协同创新平台
(三) 大学科技园中协同创新的内涵界定 三、境外大学科技园中的大学角色与功能对比分析
(一) “大学主导型”大学科技园中的大学角色与功能
    1. 美国斯坦福研究园
    2. 英国剑桥科学园
(二) “政府主导型”大学科技园中的大学角色与功能
    1. 日本筑波科学城
    2. 台湾新竹科学园
(三) “市场主导型”大学科技园中的大学角色与功能
    1. 美国三角研究园
    2. 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
(四) 启示 四、三案例审视——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关系
(一)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关系的发展背景
(二) 经典案例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概况
    2. 清华大学对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支持
    3.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对清华大学的“反哺”
(三) 实证研究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1.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2. 访谈实录
(四) 实证研究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情况概述
    2. 访谈摘要
(五) 总结
    1. 三家大学科技园的类型对比
    2. 三家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关系比较 五、中国大陆地区大学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现状、问题及根源
(一)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与大学科技园互动现实情况
    1.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现状阐述
    2. 现阶段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所依托的大学情况分析
    3.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之间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二)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1. 导向与定位问题及根源
    2. 体制与机制问题及根源
    3. 供给与需求问题及根源
    4. 服务与文化问题及根源 六、促进协同创新 中国大陆地区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和功能重构
(一) 大学科技园之重构
    1. 大学科技园全新定位——“2011协同创新基地”
    2. 大学科技园外部重组——“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联盟”
    3. 大学科技园内部重塑——“协同创新体”、“大学群”、“大学科技园管理运作有限公司”
(二) 大学角色之认定
    1. “主办方”
    2. “助推者”
    3. “协调员”
(三) 大学功能之诠释
    1. 知识溢出——鼓励大学学术创业
    2. 化整为零——助力园内服务体系
    3. 多面辐射——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综述
    1.2.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与构成
    2.1.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2.1.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2.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2.2.1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
    2.2.2 长沙技术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2.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2.3.1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
    2.3.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
    2.3.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制度环境
    2.3.4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文化环境 第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考察和分析
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
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评估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数据来源说明
    3.2.4 长沙等省会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3.3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DEA-Tobit“两阶段法”
    3.3.2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指标设计
    3.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3.3.4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3.3.5 研究结论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考察
4.1 国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4.1.1 美国——企业主体型
    4.1.2 英国——知识带动型
    4.1.3 日本——技术引进型
    4.1.4 印度——政府推动型
4.2 国内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4.2.1 北京市经验
    4.2.2 上海市经验
    4.2.3 大连市经验
    4.2.4 深圳市经验
4.3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3.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3.2 国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第5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5.1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
    5.1.1 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拉动力
    5.1.2 科技发展内在需求的推动力
    5.1.3 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促进力
    5.1.4 企业发展与竞争的自动力
    5.1.5 政府政策导向的掌控力
5.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选择
    5.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的基本模式
    5.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模式的选择 第6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激励机制构建
6.1 长沙市政府推进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1.1 推进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1.2 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职能的明确界定
    6.1.3 促使政府推进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6.1.4 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6.2 长沙市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2.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2.2 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
6.3 长沙市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3.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3.2 促进科研机构积极投入技术创新的条件
    6.3.3 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
6.4 长沙市中介机构服务和支持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4.1 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现状分析
    6.4.2 促进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7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
7.1 技术创新基本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7.1.1 “产学研”合作模式
    7.1.2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7.1.3 “官产学研金”合作模式
7.2 长沙市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
    7.2.1 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2.2 官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2.3 金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3 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官产学研金”的具体合作方式
    7.3.1 产学研合作方式
    7.3.2 官与产学研结合方式
    7.3.3 金与产学研的结合方式 第8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
8.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 R&D 投入产出机制
    8.1.1 R&D 投入产出现状
    8.1.2 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机制
    8.1.3 完善 R&D 投入产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8.2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8.2.1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8.2.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8.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
    8.2.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8.3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8.3.1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现状
    8.3.2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存在的问题
    8.3.3 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8.3.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9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及仿真分析
9.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型
    9.1.1 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结构分析
    9.1.2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因果关系分析
9.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反馈机制
9.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9.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变量与流图
    9.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涉及的主要公式
    9.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仿真实证研究 第10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10.1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分析
    10.1.1 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
    10.1.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总量及结构分布
    10.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
10.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10.2.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目标及人才需求预测
    10.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人才培育机制:政府引导下的“高研 -中介 - 企业”三位一体模式
10.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引进机制的构建
    10.3.1 长沙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原则及需求主体
    10.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体系构建
10.4 长沙市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10.4.1 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原则
    10.4.2 区域人才优化配置机制理论分析
    10.4.3 长沙市创新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模式探讨 第11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集群平台构建
11.1 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平台及集群机制的理论分析
    11.1.1 推进城市技术创新必须构建必要的空间平台
    11.1.2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及其主要类型
    11.1.3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的集群创新功能和作用
11.2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2.1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
    11.2.2 评价结果判定标准
    11.2.3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1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空间集群平台运行机制的优化
    11.3.1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科技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1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产业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11.4 长沙市科技集群平台和产业集群平台协同发展机制
    11.4.1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11.4.2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 . 第12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机制建设
12.1 推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市场建设研究
    12.1.1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12.1.2 长沙技术市场的构建
12.2 推进技术创新的人才市场建设研究
    12.2.1 人才市场分析
    12.2.2 长沙人才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12.2.3 长沙人才市场的完善
12.3 推进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建设研究
    12.3.1 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分析
    12.3.2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12.3.3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的构建和运行 第1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支撑体制构建
13.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
    13.2.1 战略规划
    13.2.2 政策导向
    13.2.3 宣传引导
1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扶持机制
    13.3.1 财政扶持
    13.3.2 税收扶持
    13.3.3 公共投资
13.4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服务机制
    13.4.1 人才机制服务
    13.4.2 创新环境建设
13.5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制
    13.5.1 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的法规体系建设
    13.5.2 知识产权保护
    13.5.3 信用管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3)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大学科技园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大学科技园运行和发展等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逻辑关系
        1.4.1 论文研究框架结构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逻辑关系
        1.4.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大学科技园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大学系统
        2.1.2 大学科研组织创新
        2.1.3 校办产业及校办企业
        2.1.4 大学科技园与科技园区
        2.1.5 大学科技园管理与治理
    2.2 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理论基础
        2.2.1 创新系统理论
        2.2.2 三元参与理论
        2.2.3 孵化器理论
    2.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实践与经验借鉴
        2.3.1 发达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特色与经验
        2.3.2 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实践和借鉴
        2.3.3 中国典型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情况
        2.3.4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的启示
第3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现状评估
    3.1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简要历程
        3.1.1 起步阶段(1986-1995)
        3.1.2 成长阶段(1996-1999)
        3.1.3 推进阶段(2000-今)
    3.2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的主要成就
        3.2.1 发展规模和效益
        3.2.2 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3.2.3 其它成就
    3.3 中国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的主要问题
        3.3.1 发展战略定位
        3.3.2 组织结构模式
        3.3.3 资本运营与评估
        3.3.4 风险预防控制
    3.4 中国大学科技园治理障碍的内在原因
        3.4.1 制度缺陷的原因
        3.4.2 团体利益的原因
        3.4.3 文化思想的原因
        3.4.4 学术沟通的原因
第4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治理及创新
    4.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理论
        4.1.1 战略及战略目标
        4.1.2 战略定位
        4.1.3 战略治理及创新
    4.2 战略治理过程
        4.2.1 战略治理组织与准备
        4.2.2 战略治理程序
        4.2.3 战略治理误区
    4.3 普适性大学科技园战略定位
        4.3.1 综合类普适性大学科技园的战略定位
        4.3.2 综合类高端及初端大学科技园的战略定位
第5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组织模式治理及创新
    5.1 大学科技园的组织模式理论
        5.1.1 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和提出的问题
        5.1.2 原有理论拓展出新的六元治理组织模式观点
    5.2 大学科技园的组织模式现状
    5.3 大学科技园六元主体决策治理分析框架和治理状态
        5.3.1 问题的提出
        5.3.2 治理要素和治理主体
        5.3.3 大学科技园六元主体决策治理的分析框架
        5.3.4 大学科技园六元主体决策治理状态
    5.4 大学科技园与自组织、周边区域关系
        5.4.1 成员自组织
        5.4.2 大学科技园与母体大学的空间关系
        5.4.3 大学科技园和周边区域相互影响与作用
    5.5 大学科技园与文化塑造
        5.5.1 大学科技园文化辨析
        5.5.2 大学科技园组织信用的培育
        5.5.3 大学科技园文化型经理人倡导
第6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资本运营治理及创新
    6.1 大学科技园的资本运营与评估理论
        6.1.1 大学科技园的资本运营理论
        6.1.2 大学科技园的评估理论及观点
    6.2 大学科技园资本运营的作用
        6.2.1 大学科技园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
        6.2.2 园区科技企业资本运作的分析和启示
        6.2.3 关于某些金融理论的认识见解
    6.3 大学科技园评估研究及项目重点选择
        6.3.1 大学科技园评估研究及应用情况
        6.3.2 大学科技园评估基础与条件分析
        6.3.3 科技园专业项目战略重点选择方式研究
第7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风险防控治理及创新
    7.1 大学科技园的风险防控理论
        7.1.1 关于风险防控理论
        7.1.2 危机与危机管理理论
        7.1.3 本文的风险防控理论观点
    7.2 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大学科技园区突发风险案例
        7.2.1 汶川大地震的破坏与思考
        7.2.2 园区组织的应对作用
        7.2.3 园区内部体系的自修复能力
    7.3 大学科技园突发风险的治理过程
        7.3.1 园区突发风险治理阐述
        7.3.2 园区突发风险的实时应对
        7.3.3 园区突发风险的事后处理
        7.3.4 遭遇园区突发风险损失的运作分担
    7.4 大学科技园突发自然风险的启示及防范
第8章 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的对策建议
    8.1 中国大学科技园未来发展趋势
    8.2 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的对策建议
        8.2.1 基于政府层面考虑的对策与建议
        8.2.2 基于依托大学层面考虑的对策建议
        8.2.3 基于园区管理机构、中介组织层面考虑的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4)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大学科技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科技园建设步入稳步发展阶段
二、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之路, 以服务为宗旨, 在贡献中发展
    1. 高举“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旗帜
    2. 坚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3. 走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
三、坚持科学发展, 改革创新, 努力开创大学科技园工作新局面
    1. 加强政策研究, 改善宏观指导
    2.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积极为拓宽投融资渠道创造条件
    3. 推进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战略联合体
    4. 深化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5. 构建创业基地和实践基地,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6. 促进开放合作, 推动国家

(5)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况及水平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2 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发展概况
    2.1 知识经济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1.1 “知识”的理论基础
        2.1.2 知识经济的理念
        2.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
    2.2 高科技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2.2.1 高技术的概念
        2.2.2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2.3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概况
        2.3.1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2.3.2 21世纪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2.3.3 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化主要模式
3 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与大学科技园的兴起
    3.1 科技工业园的概念
    3.2 科技园区的理论基础
        3.2.1 增长极理论和边缘扩散理论
        3.2.2 地区创造性理论
        3.2.3 苗床理论
        3.2.4 技术创新理论
        3.2.5 空间扩散理论
        3.2.6 产业群聚理论
        3.2.7 三元参与理论
    3.3 世界范围的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趋势
        3.3.1 科技工业园规划设计的主体
        3.3.2 世界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趋势
        3.3.3 成功的科技工业园案例分析
    3.4 以大学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
        3.4.1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3.4.2 大学科技园的基本特征
        3.4.3 我国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关系
    3.5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4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与选址
    4.1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
        4.1.1 一般科技工业园的区位条件
        4.1.2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条件
    4.2 影响大学科技园的选址成因
        4.2.1 大学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4.2.2 创办大学科技园的主体
    4.3 大学科技园的选址类型
        4.3.1 周边式选址类型
        4.3.2 邻近式选址类型
        4.3.3 独立式选址类型
        4.3.4 综合式选址类型
5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
    5.1 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分析
        5.1.1 国外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作用
        5.1.2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作用
    5.2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5.2.1 孵化企业
        5.2.2 整合创新
        5.2.3 人才培育
        5.2.4 技术辐射
        5.2.5 产业聚集
        5.2.6 信息交流
        5.2.7 经济带动
    5.3 影响大学科技园功能组成的主要因素
        5.3.1 大学科技园产业行为的特征
        5.3.2 大学科技园内科技企业的特征
        5.3.3 信息的非正式交流
6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空间构成
    6.1 大学科技园的空间构成
        6.1.1 孵化器空间
        6.1.2 室验平台
        6.1.3 生产空间
        6.1.4 贸易空间
        6.1.5 管理服务空间
        6.1.6 居住空间
        6.1.7 生活配套设施
    6.2 影响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构成的主要因素
        6.2.1 功能与区位
        6.2.2 在园企业的特点
        6.2.3 从业职员的特点
7 我国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7.1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分布概况及主要问题
        7.1.1 我国城市科技实力现状
        7.1.2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的分布现状
        7.1.3 我国大学科技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7.1.4 我国大学科技园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7.2 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布局的合理化建议
        7.2.1 建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主增长极和次增长极
        7.2.2 减少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欠发达地区的建设数量
    7.3 目前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空间形态类型
        7.3.1 城区单栋建筑型
        7.3.2 城区高密度建筑群型
        7.3.3 城区中密度建筑群型
        7.3.4 城区低密度建筑群型
        7.3.5 郊区中密度建筑群型
        7.3.6 郊区低密度建筑群型
    7.4 我国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建筑空间调查研究
    7.5 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7.5.1 土地资源与发展方向的矛盾
        7.5.2 物质环境与创新环境的矛盾
        7.5.3 城市膨胀与区位选址的矛盾
        7.5.4 信息化建设的错位决策
        7.5.5 盲目的模仿硅谷景象
        7.5.6 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 适宜的大学科技园的规划设计模式
    8.1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特点
        8.1.1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综合性
        8.1.2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战略性
        8.1.3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地域性
    8.2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任务与原则
        8.2.1 大学科技园的规划任务
        8.2.2 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原则
    8.3 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8.3.1 现状分析与资源评价
        8.3.2 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
        8.3.3 研发产业规划
        8.3.4 基础设施规划
        8.3.5 土地利用规划
        8.3.6 道路交通规划
        8.3.7 生态环境规划
    8.4 我国大学科技园未来的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与发表论文
    附录2: 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
    附录3: 国家大学科技园网址
致谢

(6)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科技园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 大学科技园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 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动机过于功利化, 投融资渠道不畅
三、创新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对大学科技园进行准确定位
    (二)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企业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
    (三) 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的方向
    (四) 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四、结语

(7)基于生物链模型理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3 本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综述
    2.1 大学科技园的相关概念
        2.1.1 大学科技园的涵义
        2.1.2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2.1.3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
    2.2 研究大学科技园的基础理论
        2.2.1 企业孵化器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基于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理论
        2.2.5 三元参与理论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区生物链模型理论
    3.1 自然界生物链对社会经济组织的启示
    3.2 大学科技园区生物链模型的提出
    3.3 大学科技园区生物链模型的构建
        3.3.1 大学科技园区生物群落(A-B-C)
        3.3.2 生物链中的活性因子分析
    3.4 生物链中各活性因子的演化机理
        3.4.1 资本、技术及人才的超流动性
        3.4.2 孵化器的催化作用
        3.4.3 区域网络的支撑
        3.4.4 精英人才的带动
        3.4.5 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效应
        3.4.6 风险资本的参与
第四章 基于生物链模型理论的大学科技园相关问题分析
    4.1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4.1.1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4.1.2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分析
    4.2 基于生物链模型理论的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问题
        4.2.1 科技园建设重形式轻内容,忽视生物链的稳定与平衡
        4.2.2 作为企业要素的技术与作为环境要素的市场结合不够紧密
        4.2.3 作为生物链活性因子的风险资本运用不足
        4.2.4 缺乏鼓励创新、竞争与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4.2.5 作为企业要素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第五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研究
    5.1 政府对策研究
        5.1.1 提供政策支持,构建生物链的环境要素
        5.1.2 建立综合服务支撑体系,保持生物链平衡稳定发展
        5.1.3 设立建设大学科技园的相关标准
        5.1.4 培育大学科技园在风险资本方向的融资能力
    5.2 园区对策研究
        5.2.1 建立科技园控股公司等新型科技园管理机构
        5.2.2 拓展大学科技园的项目融资途径
        5.2.3 引入民间资本,激活科技园发展
        5.2.4 完善文化环境建设,营造科技园创新氛围
    5.3 大学对策研究
        5.3.1 转变大学对大学科技园的管理职能
        5.3.2 建立有利于师生创业的大学人才管理体制
        5.3.3 建立新型的科研管理体制和人才评价机制
        5.3.4 健全产权激励机制
        5.3.5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要有新思路、新方法
    5.4 构建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网络,促进大学科技园良性发展
    5.5 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发展实证分析
        5.5.1 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建设概况
        5.5.2 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的办园特色
        5.5.3 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的创业环境建设
        5.5.4 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分析
结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8)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兼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的评述
    三、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一章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世界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第二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历程与背景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历程及特征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宏观背景
    第三节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微观背景
第三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与发展模式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
    第二节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模式分析
    第三节 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比较
第四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关系(上)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关系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技术转移
第五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关系(下)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学科建设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创业教育
第六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问题分析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对策研究
结论
    一、本研究的初步结论
    二、主要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9)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中华民族的未来取决于海洋
        1.1.2 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海洋
        1.1.3 开发海洋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1.1.4 创建海洋科技城是时代赋予青岛的历史使命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论文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海洋科技
        1.3.2 海洋产业或者海洋经济
        1.3.3 海洋科技产业城
2.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2.1 科学城的基本概念
    2.2 科学城的建设依据
        2.2.1 国外大学城和工业区的启示
        2.2.2 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业与科学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3 科学城的区位优势
        2.3.1 鲜明的科技特征与性质
        2.3.2 雄厚的智力资源
        2.3.3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2.3.4 发达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
    2.4 科学城的区位理论
        2.4.1 早期个别科学城的区位
        2.4.2 中期科学城的区位
        2.4.3 成熟期的科学城
        2.4.4 产业集聚区与地域形象的塑造
    2.5 新产业区理论与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2.5.1 区域经济的发展: 理论演讲
        2.5.2 新产业区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5.3 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2.5.4 新产业区理论视角
    2.6 城市创新系统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2.7 与海洋产业城建设相关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
        2.7.1 地域分工论
        2.7.2 空间投资论
        2.7.3 增长极模式
        2.7.4 点轴开发模式
        2.7.5 都市圈经济模式
    2.8 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边界分析
        2.8.1 硅谷悖论与模仿陷阱
        2.8.2 成长困境与优惠双刃
        2.8.3 政策租金与理性边界
        2.8.4 产权诉求与创新动机
    2.9 产业集成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3.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比较借鉴
    3.1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和分布
        3.1.1 科学园区的发展历程
        3.1.2 全球科学工业园的地区分布
    3.2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基本类型
        3.2.1 孵化器
        3.2.2 科学城
        3.2.3 科学园
        3.2.4 科学工业园
        3.2.5 高科技产业带
        3.2.6 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工区
        3.2.7 技术城
    3.3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比较研究
        3.3.1 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3.3.2 政府扶持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3.3.3 计划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3.4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3.4.1 政府主导型
        3.4.2 大学管理型
        3.4.3 公司运营型
        3.4.4 基金管理型
    3.5 世界科学工业园的运行机制
        3.5.1 “官、学、研”协办机制
        3.5.2 多元融资机制
        3.5.3 企业准入机制
        3.5.4 要素流动机制
        3.5.5 风险投资机制
        3.5.6 创业孵化机制
    3.6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法规政策
        3.6.1 制定统一政策
        3.6.2 加强园区立法
        3.6.3 提供财政支持
        3.6.4 实行优惠政策
4. 青岛市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4.1 优越的地理区位与悠久的海洋经济传统
        4.1.1 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4.1.2 海洋科技教育独占鳌头
        4.1.3 海洋产业与临海工业基础十分雄厚
        4.1.4 海洋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4.1.5 各级政府对创建海洋科技产业程已初步形成共识
    4.2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良好的外部环境
        4.2.1 经济全球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发展趋势
        4.2.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青岛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契机
        4.2.3 举办奥运为青岛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
        4.2.4 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青岛市的现代化进程
    4.3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制约因素
        4.3.1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4.3.2 科研结构存在诸多失衡现象
        4.3.3 海洋科技成果突出表现为“两低”现象
        4.3.4 海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强度不够
        4.3.5 海洋科技管理体制缺乏整和力和贯通力
        4.3.6 社会支撑体系待完善
5. 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的远景设想
    5.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定位
        5.1.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
        5.1.2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特征
        5.1.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功能定位
    5.2 总体思路
        5.2.1 指导思想
        5.2.2 基本原则
        5.2.3 基本思路
    5.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发展目标
        5.3.1 总体发展目标
        5.3.2 阶段性发展目标
    5.4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建设指标
        5.4.1 建设标准要全面
        5.4.2 标准设定要量化
        5.4.3 目标的实现要有阶段性
    5.5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本设想
        5.5.1 建立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创新系统
        5.5.2 发展目标定位
        5.5.3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
        5.5.4 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
        5.5.5 形成科技产业城各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的创新网络
        5.5.6 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5.5.7 正确处理好与其它创城目标的关系
    5.6 积极攻克重大海洋科技关键技术
6. 构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础框架
    6.1 加快建立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6.2 总体构想
        6.2.1 定位
        6.2.2 目标
        6.2.3 任务
    6.3 建设方案
        6.3.1 组建方案
        6.3.2 建设内容
    6.4 组织结构和运行管理机制
        6.4.1 机构设置
        6.4.2 管理体制
        6.4.3 运行机制
    6.5 推进青岛国家海洋科技产业园建设
        6.5.1 意义
        6.5.2 功能与特点
        6.5.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6.5.4 建设内容
        6.5.5 投入及收入分配方式
    6.6 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
        6.6.1 目的意义
        6.6.2 功能与定位
        6.6.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状况
        6.6.4 青岛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本情况
        6.6.5 加快青岛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7. 海洋科技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7.1 科技产业化
        7.1.1 科技产业化的含义
        7.1.2 科技产业化的原则
        7.1.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7.1.4 国外海洋科技产业化的两点启示
    7.2 海洋科技必须走产业化之路
    7.3 海洋科技向海洋产业转化的运行机制
        7.3.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条件、机制与特点
        7.3.2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7.3.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应用模式
    7.4 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7.4.1 主要原因
        7.4.2 对策建议
8. 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战略重点与保障措施
    8.1 战略重点
        8.1.1 释放区位优势,培植优势海洋产业,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8.1.2 加快海洋功能区划,为创城提供科学依据
        8.1.3 抓好技术开发,突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8.1.4 促进高科技产业生长
        8.1.5 建设科技型产业化基地
        8.1.6 组建规模化的海洋产业集团
    8.2 保障措施
        8.2.1 增强海洋意识,努力经营好海洋科技资源
        8.2.2 明确阐明创城的意义,争取获得国家支持
        8.2.3 整合科技队伍,理顺管理体制
        8.2.4 健全政策法规,搞好协调管理
        8.2.5 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
        8.2.6 加快“两园一区”建设,努力扶持海洋高新技术企业
        8.2.7 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服务体系
        8.2.8 释放区位优势,实现优势海洋产业跨越式发展
        8.2.9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海洋合作
        8.2.10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整理,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3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1.2 研究目标的设定和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路线和研究过程
    1.4 研究的思想基础
    1.5 研究的方法选择
2 高校发展科技产业制度选择的背景分析
    2.1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2.2 制度经济学理论对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背景和原因分析
    2.3 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功能研究
3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制度选择研究
    3.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分析
    3.2 科研成果转化的特点分析
    3.3 科研成果转化的制度影响分析
    3.4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制度选择的原因分析
4 高校创办科技企业的制度选择研究
    4.1 高校科技企业的性质评价
    4.2 高校创办科技企业的制度选择
    4.3 大学科技园区与高校科技成果孵化的问题分析
5 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与退出的制度选择路径研究
    5.1 第二曲线思想与高校科技产业发展
    5.2 第二曲线思想与高校科技产业战略业务退出问题研究
    5.3 高校科技产业生存与死亡问题分析
    5.4 模型分析:生存状态转移模型
    5.5 模型分析:高校科技企业退出时机选择分析
    5.6 产权多元化-高校科技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有效形式
6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与环境的制度选择研究
    6.1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选择与发展方向问题
    6.2 构建支持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文化法律环境
    6.3 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7 结论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科研获奖及鉴定目录

四、兴办一流大学科技园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在大学科技园中的角色选择与功能定位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D]. 吴倩.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3)
  • [2]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汪娟. 湖南大学, 2013(09)
  • [3]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问题研究[D]. 陈万里.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7)
  • [4]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大学科技园发展[J]. 周济. 中国科技产业, 2008(12)
  • [5]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D]. 冯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6]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创新[J]. 李海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02)
  • [7]基于生物链模型理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研究[D]. 曾文水. 西北工业大学, 2006(11)
  • [8]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兼论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关系[D]. 黄亲国. 厦门大学, 2006(01)
  • [9]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D]. 刘向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10]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D]. 郝远.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建设一流大学科技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