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三类地段冒出七千房价(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军[1](2022)在《中国农民城》文中认为2019年9月,浙江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朱晓军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奇迹之城,历时两年,对龙港"造城者"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书写。从一路带领龙港发展的陈定模、李其铁,到进城创业一心创造财富的陈智慧、杨恩柱……《中国农民城》用一个个人物揭开龙港成长之谜,在呈现个体命运的同时,尽显龙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起云涌。朱晓军用朴素的创作风格和真诚的叙事力量谱写了龙港传奇,细致而宏观,轻盈而厚重,龙港这座城在他笔下发出了别样光芒。
杜成材[2](2017)在《晚清至民国贵州安顺吉昌屯堡契约文书研究》文中指出贵州屯堡聚落出现于明清卫所制度开设之后,因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至今仍保留着屯军的文化特色。《吉昌契约文书汇编》的整理出版,作为历史研究中可靠的文献材料,为从吉昌屯管窥贵州屯堡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可能。屯堡土地契约文书是土地制度的反映,历史上的吉昌屯是我国明清时代西南地区屯田制度的缩影。论文在对吉昌屯堡的土地契约文书的分析中,探讨贵州屯堡社会中的人地关系,了解屯堡地方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认识晚清民国时段内安顺屯堡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民间惯习。屯堡契约文书,记载的是屯堡聚落内部同一家族中和不同家族之间的土地房产流动情况,呈现出浓郁的区域色彩。文章首先考察了安顺屯堡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对中央王朝在滇黔驿道沿线设立卫所屯军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卫所的建立,为中央王朝有效管理西南边地奠定了行政基础。根据家谱和地方志记载,明洪武朝以来参与朝廷屯军和移民实边行动的湖广、安徽、江西等地区的汉人,成为屯堡人祖先的主要来源。他们聚集在驿道沿线区域,战时征战,非战时期从事农业生产,逐渐建立村寨生息繁衍,形成较为稳定的屯堡聚落,随之形成大姓、着姓、僻姓共存的局面。汉移民进入安顺后,在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既保留内地的优秀文化传统,又适应了边地的文化因子。边界地区汉人社会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屯军形成的忠义思想,从市场体系进入契约关系中,使抽象的契约关系与具体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相伴生。其次,对屯堡契约的类型进行了考察,阐述屯堡契约文书的书写样式、流传情况、主要类型及历史节点分布。对不同类型的契约按照年代分布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影响契约签订的社会和自然因素。对屯堡契约文书中涉及晚清民国时段的契约,从书写体例、契约的要素、契约相关人的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地区同时代的契约进行了比较。重大的社会动荡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切实影响到契约的签订,呈现出某些年份契约集中分布的情形。再次,结合具体的契约实例,分析了买卖契约的各个要件,典当契约的回赎情况以及常见的典当行为,分关文书的程式、订立原因和分家方式。村落内部的买卖契约显示出村落人际关系网络,契约运行机制的维护,依靠了文化和宗族的力量。土地和房产在宗族内部和宗族之间的流动,呈现出阶层性。大宗族之间、同一宗族内部的财产流动频繁,跨阶层流动并不多见。最后,分析了妇女参与订立的契约文书,女性订立契约和充当契约中人,显示出晚清民国时期,妇女并非是男权社会的附庸,享有一定程度的婚姻自主权,她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逐步得到提高,部分地享有与男子一样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安顺吉昌屯堡契约文书,是晚清民国时期屯堡地方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的真实反映。契约文书记载的财产流动情况,体现了王朝体制在西南边地执行过程中具有的地方特色,也是汉文化在西南边地存在的表现。
孙跃杰[3](2016)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指出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邱志仁[4](2016)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其话语内核不能脱离“现代性”的实践关切。本文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下,以上海市档案馆工部局卫生处英文档案(档号U1-16)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工部局卫生处在医院医疗卫生、工业卫生、难民收容卫生、卫生知识宣传方面的工作展开研究,试图解读“卫生现代性”在租界这一特殊的社会文化空间之下,是如何获得具体实践的。第一章从生命伦理学中“生命与政治”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侨民公共卫生与华人公共卫生的伦理问题,对卫生处解决华人公共卫生难题的伦理实践进行了考察,展现了卫生处当之无愧成为上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开拓者。第二章主要从“生命与身体”的角度论述租界医院的医疗卫生,展现了工部局为治疗和护理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的实践。第三章从“生命与生产”的角度,分析租界工厂的工业卫生,通过对租界工厂检查权的中外交涉的重新考量,展现工部局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何帮助和拯救工人们的生命。第四章从“生命与战争”的角度,研究难民收容所的卫生,从中可以看到工部局面对难民问题时,为保持秩序、对抗疾病所采取的措施。第五章从“生命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工部局为传播卫生知识、构建城市卫生文化所做的努力。全文着重表现了工部局卫生处对于生命权利、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正是现代性的生命伦理学观念支配了工部局的这些工作内容和方针,而这些工作则在租界乃至上海促成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观念的形成。在工部局卫生处构建租界医院医疗卫生体系、工业卫生体系、难民生命应急救助体系和多媒介生命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现代性、殖民性与民族主义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呈现出一幅曲折而又瑰丽的历史画面。
杨文硕[5](2011)在《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 ——以温州个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基本观点可以一句话概括为:民间金融作为一种习惯法实践,它首先是社区生活中一连串的行动和事件,其次才是一套持续与政策、法律等环境因素持续互动的规范和原则。全文以五个部分论述了这一观点,即问题、视角、方法、个案和总结。本文以民间金融的“习惯法实践”为研究问题,包含两个学术对话目的。一是与偏重宏大视角的研究定势对话,避开前人常用的金融抑制、信息不对称、制度变迁等宏观进路,将民间金融引入习惯法研究,从微观层次重新审视当下民间金融的草根状况。二是与倚重理论逻辑、倾向国家主义的习惯法研究范式和本体论进行对话,分析当下民间金融习惯法的规范和原则,揭示其行动中“日用而不知”的实践逻辑,建立一个多元主义的贴近生活实况的解释框架,积累有助于法治化治理的知识准备。对上述研究问题和对话目的,本文运用了实践视角使习惯法研究回归于各种社区因素的实际活动,在紧迫性、独立性和总体性三个维度上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解析习惯法实践的逻辑,它比理论的逻辑更贴近社会世界的真实,能够更加明晰地描述和解释研究主题,深化学术对话。为了保证实践经验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本文引入了关键性个案研究方法,具体技术路线为:从田野调查中提炼出过程和事件,作为推进分析的纵轴,再加以深描展现出重点场景和关系,作为推进分析的横轴,通过“过程—事件”与“场景—关系”的互补形成一幅鲜活生动的习惯法实践图景。本文选取了自改革开放至今温州市“瓯南县”几位农民老板的一段经营生活作为关键性个案,主线是林永清白手起家、经商致富、晋身精英、投机大亏、逃债失踪以致家族企业濒临破产的金融经历,副线为其家族、生意圈中的人们参与民间金融的种种生活际遇。这一以农民老板为中心的个案研究展现了当今汉族地区习惯法的恢复发展状况,管窥了温州区域性金融市场的治理得失,揭示了习惯法实践发生逻辑变换的鲜活情形。本文围绕实践逻辑对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内核作了总结。习惯法实践与习惯法内涵不同,前者是行动者对习惯法不断模仿、习得、应用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后者的外在形态和内在逻辑被实践机制不断建构和结构化。为了表述这种实践逻辑的变换,本文按照瓯南社区内场域和惯习的更新归纳了一个基本类型,并将习惯法实践分为务农、经商和参政三个子型。务农型习惯法实践发生于自然村落以血缘信任为核心,其“动员—参与”机制集中表现为村落首属群体与带头人之间的民间金融互动。小农生存的逻辑主导着这一子型,它是习惯法实践最根本的起始逻辑。经商型习惯法实践是习惯法传统被引入个私经济领域之后的产物,其信任机制沿着“熟人—半熟人”网络扩展至本地生意圈,其“动员—参与”机制集中表现为民企精英之间的民间金融互动,商人谋利的逻辑主导着这一子型。参政型习惯法实践出现于“温州模式”逐步被国家认可之后,少数民企精英运用各种参政策略(如慈善募捐、领导商会、当人大代表等)成为“商而优则仕”的双料精英,其信任机制沿着“熟人—半熟人”网络进入基层政治,其“动员—参与”机制集中表现为民企精英、双料精英与乡村干部或者基层政府之间的互动。公众人物追逐政治权力的逻辑主导着这一子型,部分基层干部加入精英共同体成为维护习惯法新秩序的权威。为了发展上述基本类型的描述力,本文基于个案经验将其扩展为一个关于实践状态的具体类型。习惯法的实践状态是叠加的而非先后替代的,起始实践形态对后续实践形态有显着的影响力,如经商型习惯法实践依然带有务农形态依赖首属群体的底蕴。与之相对应,习惯法的实践逻辑是渐变的而非彼此隔离的,而且起始逻辑与派生逻辑之间可能发生逆向流动,如农民老板在权力逻辑的竞争中落败之后会转向生存逻辑,从血缘信任中聚集新的资源。上述基本类型和具体类型在微观层次上更细致地说明了习惯法的实践逻辑外化为原则、规范乃至行动的隐秘机制。基于总结,本文建议在技术和理念层面突破瓶颈,促进民间法治资源转化为法治产品,并从习惯法进入法律方法和进入法治理念两方面进行了讨论。
杨惠[6](2010)在《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春秋时期管仲就曾说过:“地者,政之本也”。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作为国家凭借公权力干预私人土地利用自由,以克服土地市场失灵和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的一项制度安排,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当今世各国所普遍遵循的、基本的土地公共管理制度。而在我国的土地公有制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更肩负着对土地市场的基础性权利——土地使用权的初始界定的责任。因此,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被视为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一次伟大革新。然而,在该制度推行十年后的今天,伴随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推进,耕地抛荒、小产权房、以租代征等违法现象的频频涌现,却昭示着围绕土地的各种利益冲突正在越来越强硬的管制下不断尖锐。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宣告“改革征地制度”、“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同时又要确保“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用途不改变,确保基本农田用途不改变”,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我国土地公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存在的理由、价值、功能,现行制度的缺陷及未来的走向进行全面的反思已成必然。本文力图澄清这样几个问题:承认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是什么?一项符合市场需要的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应当坚持何种价值取向与制度功能?我国现行的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设计是否符合土地市场的需要?如果不符合,其制度根源在哪里?我们又当如何按市场的需要重塑这一制度?围绕这些问题,本文主要研讨了以下内容:第一章,基本概念的诠释。本章对土地、土地用途、土地用途管制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及土地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征收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阐述。笔者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理解为是一个由“用途分类+用途分区+用途变更许可”所组成的制度体系,并主张土地用途管制与土地征收应同为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管制工具,而从二者对财产权的影响程度与后果上看,土地用途管制更体现为实现公益的一种常态工具,而征收只能是“最后手段”、辅助工具。第二章,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正当性基础。本章从经济学、法学、宪政三个维度论证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存在的正当性。从管制经济学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眼,论证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克服土地市场失灵方面的经济合理性以及政府作用的限度;从土地所有权社会化及土地利用的环境资源问题所带来的行政权扩张入手,论证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存在的权利和权力依据;从宪法基本权限制的理由、逻辑及原则着手,论证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存在的合宪性及其宪法许可界限。第三章,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价值与功能。本章从资源稀缺引发的价值冲突与冲突衡平的立场出发,分析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中的秩序、效率与正义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主张抛弃“非此即彼”的价值选择,将符合市场需要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价值目标归结为以秩序的建构来实现正义的效率,即通过土地利用时间与空间秩序的建构来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总体福利最优和土地利用的潜在帕累托更优。同时,本章也立足于“健全市场”的需要,从“提供动力”与“提供协调”两个面向提出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应当具备产权明晰、信息传递、激励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整合五项功能。第四章,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域外演进。本章选取了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上有典型性的美、英、日、德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对其不同的特点及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隐藏在各国(地区)制度差异背后的自然基础及其政治、法律、文化传统,同时梳理了它们在制度进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在管制机制、管制手段、管制目标方面的趋同性,以作为反思和重塑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借鉴。第五章,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中国逻辑。本章对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生成进路、现行制度的基本特点及时下面临的逻辑困境展开了深入分析。在对制度生成的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将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本品格归纳为四点:以“耕地保护”为基本管制目标、以“地方垄断市场、中央调控地方”为基本管制逻辑、以“城乡分治”为基本管制结构、以“命令控制式”的计划干预为基本管制手段。并指出,尽管我国的土地市场已运行多年,但在“路径依赖”下,我国的土地资源配置其实尚未摆脱计划管制的传统思路,土地市场作为政府手臂延伸的功能远大于其资源配置的功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作为中央政府以耕地保护为出发点,自上而下推行的,旨在既要维系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地位,又要约束地方政府垄断权的一项管制工具,其在明晰产权、提供激励、平衡公私利益等方面的市场管制功能被弱化。随着土地市场的发展、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耕地抛荒、小产权房、以租代征等现象的泛滥,已然暴露出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所面临的合宪性、公平性及有效性困境,全面反思并重塑这一制度已显示出迫切的现实性。第六章,转型中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重塑。本章详细论证了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重建的具体思路。笔者认为,“市场化转型”国家制度变迁的难点和焦点在于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而政府经济职能转换的关键是要完成立法对政府经济职权的重塑,因此,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塑应当首先从对政府“土地用途管制权”的重新打造开始。笔者具体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权权力设计中存在的定位模糊、裁量空间不合理、权力结构不科学、运行逻辑混乱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重塑建议。在此基础上,按照建构一项面向市场、常态性、基础性的市场规制制度的要求,本文具体从土地管制用途的类型化、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土地发展许可制三个角度,详细论证了各构成制度的意义、现状及重塑的方向。针对土地用途类型化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应当重塑土地用途的类型法定,并按功能标准、形式标准、营利标准、权利标准及生产能力标准重新打造土地分类体系,以作为土地用途管制展开的前提。同时,基于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具有的作为“空间管制”与“规则导向的管制”的意义,基于土地发展许可制具有的作为“裁量权导向的管制”与“市场导向的管制”的意义,提出了建构土地用途分区基础上的发展许可制的设想。针对我国现行“原则性分区”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具体建议:重塑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法律地位、重塑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功能、重塑土地用途功能分区体系及重塑土地用途分区管制规则;针对我国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审批制度在发展管制上的功能缺陷,提出了重塑农用地转用许可制度、重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审批制度两个层面的具体构想。
林星[7](2004)在《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以近代福建城市为研究对象。在福建这个独特的区域内,以福州和厦门为龙头,以开埠为契机,福建城市开始了百年缓慢而曲折的近代化历程。全文以城市近代化作为主线,力图全面深入地反映近代福建城市经济的成长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变迁,探析城市发展演进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导论部分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进而说明本文的相关概念、研究框架、理论方法和基本史料。 本文试图对福建近代城市的历史作多角度的长时段的分析,将分段叙述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时间为顺序,以鸦片战争后的开埠、中华民国建立和抗日战争爆发作为切点,将近代福建城市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主要从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角度阐述城市发展的概况。各章之中分节讨论贸易商业、金融、工业、城市建设等。上篇包括以下几章: 第一章是福建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与早期历史。主要探讨生态环境对福建城市的影响和古代福建城市的历史沿革、发展概况和特点。第二章是晚清福建城市的演进。时间跨度是1843年开埠到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这一阶段是福建城市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发展的起步时期。主要叙述开埠后福建城市贸易商业、工业、金融、城市建设方面的初步近代化。第三章是民国前期福建城市的变迁。时间跨度是1912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一阶段是城市初步发展时期。主要阐述民国建立后福建城市贸易商业、工业、金融、城市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是民国后期福建城市的曲折发展。即从抗战爆发到1949年。这一阶段福建城市处于相对停滞状态。沿海城市发展滞缓,内地城市有了一些发展。 下篇是横向的专题研究,选择一些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力图从多层面反映城市的变迁。包括以下几章: 第五章是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主要探讨福州和厦门作为福建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及其作用,以及城市和附近乡村的互动关系。第六章是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变化。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和迁移,人口的结构,城市中的外国人,以及城市社会的职业与阶层结构出现的变化。第七章是城市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发展。讨论的是近代教育的发展、新闻文化事业的兴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第八章是城市社会风俗的演变。主要阐述衣食住行,宗教信仰,婚丧嫁娶,闲暇生活等方方面面风俗的嬗变。 结语部分是对福建城市发展的整体考察。着重对福建城市近代化的动力、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近代化成效及制约因素进行探讨。
二、杭州三类地段冒出七千房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三类地段冒出七千房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民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苍凉方岩下 |
1 |
2 |
3 |
4 |
第二章江南垟的“猴子” |
1 |
2 |
3 |
4 |
5 |
第三章九人班底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对岸是天堂 |
1 |
2 |
3 |
4 |
第五章让百姓都知道 |
1 |
2 |
3 |
4 |
第六章穷而强悍的陈家堡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挑战的最终是自己 |
1 |
2 |
3 |
第八章屋顶的钟楼 |
1 |
2 |
3 |
第九章先干起来再说 |
1 |
2 |
第十章退地风波 |
1 |
2 |
3 |
第十一章由波谷到波峰 |
1 |
2 |
3 |
4 |
第十二章十万引擎推动下 |
1 |
2 |
3 |
第十三章落地就要生根 |
1 |
2 |
3 |
第十四章飞起来的翘头鸟 |
1 |
2 |
3 |
第十五章连出两张错牌 |
1 |
2 |
3 |
4 |
第十六章龙港是艘船 |
1 |
2 |
3 |
尾声 |
(2)晚清至民国贵州安顺吉昌屯堡契约文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缘起 |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资料和方法 |
第一章 明清以来的安顺屯堡聚落 |
第一节 安顺屯堡聚落的历史来源及变迁 |
第二节 安顺地理环境与屯堡聚落分布 |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屯堡人的生计方式 |
小结 |
第二章 吉昌屯堡契约的形态特征及其所属年代统计 |
第一节 吉昌屯堡契约文书的样式和流传 |
第二节 吉昌屯堡契约的时段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吉昌屯堡契约的类型与内涵 |
第一节 买卖契约 |
第二节 典当契约 |
第三节 分关契约 |
小结 |
第四章 吉昌屯堡契约文书中的家庭主妇 |
第一节 一定程度的婚姻自主权 |
第二节 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田野调查搜集的契约文书 |
二、田野调查搜集的契约图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濒危 |
1.1.2 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契机。 |
1.1.3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遗产研究任务紧迫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当前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2 当前国内工业遗产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3 当前关于新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156 项目”与洛阳城市变迁历史 |
2.1 新中国156项工业与城市建设背景 |
2.1.1 新中国156项工业建设的大背景 |
2.1.2“一五”时期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概览 |
2.1.3“一五”时期典型新兴工业城市规划概览 |
2.2 一场从零开始的造城运动——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发展轮廓 |
2.2.1 洛阳在建国初期城市发展的基础状况 |
2.2.2 新时代的开创——新中国156项工程选址洛阳后第一期城市规划 |
2.2.3 充实与提高——20 世纪80年代后洛阳城市发展 |
2.3 洛阳(涧西区)156 时期城市发展详解 |
2.3.1 洛阳涧西区工业择址 |
2.3.2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洛阳涧西区规划详解 |
2.3.3“苏联模式”or“洛阳模式”?洛阳市初期城市规划成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研究 |
3.1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览 |
3.1.1“156 项”工程在河南省的建设情况 |
3.1.2 洛阳“156 项”工程总体状况 |
3.2 洛阳“156 项”工程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热电厂建设历史 |
3.2.1 洛阳热电厂建厂背景 |
3.2.2 洛阳热电厂建厂历史 |
3.2.3 洛阳热电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3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历史 |
3.3.1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背景 |
3.3.2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历史 |
3.3.3 洛阳滚珠轴承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4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历史 |
3.4.1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背景 |
3.4.2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历史 |
3.4.3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5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矿山机器厂建设历史 |
3.5.1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背景 |
3.5.2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历史 |
3.5.3 洛阳矿山机器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6 洛阳“156 项”工程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河南柴油机厂建设历史 |
3.6.1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背景 |
3.6.2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历史 |
3.6.3 河南柴油机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7 洛阳“156 项”工程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历史 |
3.7.1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背景 |
3.7.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历史 |
3.7.3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类构成分析 |
4.1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框架的构建 |
4.1.1 基于生产与辅助设施分类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
4.1.3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
4.2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
4.2.1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物质遗产构成 |
4.2.1.1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整体规划 |
4.2.1.2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建筑研究 |
4.2.1.3 洛阳156工程厂区生产线与生产设备 |
4.2.1.4 洛阳156工程厂区大型构筑物 |
4.2.2 洛阳156工业生产厂区非物质遗产构成 |
4.2.2.1 洛阳156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创新 |
4.2.2.2 洛阳156工业企业管理 |
4.2.2.3 洛阳156工业遗产档案 |
4.2.2.4 洛阳156工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
4.3 洛阳156工程配套设施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
4.3.1 洛阳156工程配套科研高教遗产 |
4.3.1.1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整体风貌 |
4.3.1.2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典型案例研究 |
4.3.2 洛阳156工程住宅街坊建筑分析 |
4.3.2.1 洛阳156苏式街坊初始建设情况概览 |
4.3.2.2 洛阳156苏式街坊典型案例研究 |
4.3.3 洛阳156工业遗产其他配套设施 |
4.3.3.1 商业配套构成 |
4.3.3.2 文教卫生设施 |
4.3.3.3 对外接待建筑 |
4.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风貌 |
4.4.1 城市功能分区与路网绿化 |
4.4.2 广场景观与沿街整体风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初探 |
5.1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 |
5.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 |
5.1.3 天津大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 |
5.2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
5.2.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
5.3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构成层级 |
5.3.1 国内学界关于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探讨 |
5.3.2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 |
5.3.3 基于遗产群理念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
5.4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困境 |
5.4.1 遗产or地产——在用中的庞大厂区 |
5.4.2 保护or拆迁——老街坊的尴尬境地 |
5.4.3 民生改善的呼声与遗产化认知的艰难推进 |
5.4.4 保护路径的缺乏与起步缓慢的文创产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
6.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目标 |
6.1.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原则 |
6.1.2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模式 |
6.2 洛阳156工业遗产厂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
6.2.1 以营建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例 |
6.2.2 厂区整体搬迁促成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铜加工厂为例 |
6.3 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
6.3.1 长春路历史街区街区复兴方案 |
6.3.2 老街坊的活态保护——以10号街坊和36号街坊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论文思路及资料 |
第一章 生命与政治:上海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开拓者 |
第一节 伦理问题:侨民卫生与华人卫生的难题 |
一、卫生处的历史——侨民卫生与华人卫生 |
二、路径选择——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结合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卫生的现代性与殖民性 |
一、为谁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对象的探讨 |
二、现代性与殖民性——华洋政权的博弈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卫生处对于华人的职责和活动 |
一、卫生处的重要职责 |
二、卫生处处理华人公共卫生难题的活动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命与身体:租界医院的医疗卫生 |
第一节 伦理问题:贫民医疗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
一、贫民医疗与资源紧张伦理问题的出现 |
二、伦理路径——医院理事会的控制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财政资金的短缺 |
一、维多利亚疗养院的建立 |
二、去留之间 |
三、戴维斯(C.Noel Davis)医生的三封信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租界医院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
一、租界医院体系 |
二、医院医疗卫生的管理体系 |
三、工部局护理体系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命与生产:租界工厂的工业卫生 |
第一节 伦理问题:工业生产与生命健康 |
一、工业生产中伦理问题的出现 |
二、伦理路径选择——工业卫生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民族主义的对抗 |
一、民族主义的发难 |
二、工厂主的立场 |
三、民族主义的失败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租界工业卫生建设体系 |
一、工业卫生调查 |
二、上海电力公司的煤烟处理 |
三、工厂清洁 |
四、合作诊所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命与战争:难民收容所的卫生 |
第一节 伦理问题:中日战争与租界难民收容 |
一、战争与难民收容问题的出现 |
二、伦理路径选择——人道主义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人道主义救助与难民利益的矛盾 |
一、难民用水 |
二、难民遣送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难民生命应急救助体系 |
一、卫生稽查 |
二、传染病防护 |
三、食物保障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命与教育:卫生知识的传播 |
第一节 伦理问题:工部局对卫生传播责任主体的干涉 |
一、卫生传播责任主体的作为 |
二、伦理路径的选择——大众媒介话语权的掌控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技术维度对卫生知识传播的挑战 |
一、卫生教育电影计划 |
二、技术维度困境的根源——经费短缺 |
三、解决电影技术维度困境的尝试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多样媒介构建的生命教育体系 |
一、卫生年度报告 |
二、医学演讲 |
三、宣传册 |
四、照片 |
五、标语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结语:敬畏生命与卫生现代性 |
一、“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
二、卫生的现代性 |
三、城市的生命力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 ——以温州个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提出问题 |
一、研究缘起:发现民间金融习惯法 |
二、研究主题:民间金融习惯法如何运行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运用实践视角:民间金融的习惯法实践 |
二、引入关键性个案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本文的调研过程 |
二、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民间金融的多视角对话 |
一、民间金融概念辨析与界定 |
二、民间金融的经济学视角 |
三、民间金融的社会学视角 |
四、民间金融的法学视角 |
第二节 民间金融的习惯法研究 |
一、习惯法概念辨析与界定 |
二、民间金融研究的法社会学转向 |
第三章 个案概况 |
第一节 流动着的瓯南地景 |
一、七山二水一分田 |
二、瓯南“没有被计划过” |
第二节 瓯南的“温州模式” |
一、白手起家的农民老板 |
二、无为又有为的基层政府 |
第三节 瓯南的民间金融习惯法 |
一、民间金融的恢复发展状况 |
二、民间金融习惯法的运行状况 |
本章小结 |
一、民间金融习惯法的法律性 |
二、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形态 |
第四章 白手创业 |
第一节 “呈会是大家信他的能力” |
一、创业冲动引发呈会复苏 |
二、发起人林永清 |
第二节 “今后呈会要讲利息了” |
一、参与者林永培和郑才炮 |
二、被动员者林世进 |
第三节 “银背也有一套学问” |
一、技改资金来自银背 |
二、银背短暂的“合法化” |
本章小结 |
一、习惯法实践的“动员—参与”机制 |
二、习惯法呈现实践叠加和逻辑渐变 |
第五章 跻身精英 |
第一节 “呈会已经变了味” |
一、呈会因过度投机而衰落 |
二、呈会成为创业后遗症 |
第二节 “把平台做高” |
一、华夏公司做慈善捐助 |
二、林永清当选商会会长 |
第三节 “政治优势是最大的担保” |
一、华夏公司建立党支部 |
二、林永清当选人大代表 |
本章小结 |
一、习惯法再次呈现实践叠加和逻辑渐变 |
二、习惯法嵌入体制获取政治合法性 |
第六章 债务风波 |
第一节 “林永清跑路了” |
一、林永培的应急对策 |
二、“黑社会”讨债砍人 |
第二节 “一家人一定要团结” |
一、对债务责任的内部争吵 |
二、对债务难题的解决共识 |
第三节 “你我瓯南人应该有信用” |
一、债务协商调解的展开 |
二、债务妥协方案的达成 |
本章小结 |
一、习惯法实践中的权力和策略 |
二、习惯法实践逻辑的新演化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总结:基于习惯法个案的实践逻辑 |
一、实践逻辑的基本类型 |
二、实践逻辑的具体类型 |
三、本文的贡献和局限性 |
第二节 讨论:民间金融习惯法的法治意义 |
一、民间金融习惯法的普遍主义萌芽 |
二、进入法律方法的习惯法 |
二、进入法治理念的习惯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个案主要人物的基本情况表 |
附录二:半结构化访谈方案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动机与目标 |
二、研究现状与本文的研究视角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一章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概念的诠释 |
一、土地 |
(一) 非法学视角下的土地 |
(二) 法学视角下的土地 |
二、土地用途 |
(一) 土地用途的界定 |
(二) 土地用途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三、土地用途管制 |
(一) 管制的界定及分类 |
(二) 土地用途管制的界定 |
(三) 土地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征收的关系 |
第二章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正当性基础 |
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经济学基础:基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分析 |
(一) 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建构的前提 |
(二) 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政府介入土地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
(三) 管制失灵与有限政府: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作用的限度 |
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法学基础:基于权利与权力向度的分析 |
(一) 财产法基础:土地所有权的社会化 |
(二) 环境资源法基础:环境资源议题的形成与行政权力的扩张 |
三、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宪政基础:基于宪法基本权限制视角的分析 |
(一) 宪法基本权限制的理由:土地用途管制权成立的合宪性依据 |
(二) 宪法基本权限制的逻辑:土地用途管制权运行效力的合宪性判断 |
(三) 宪法基本权限制的原则: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宪法许可界限 |
第三章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
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价值目标 |
(一) 价值之于法律制度的指引意义 |
(二) 稀缺、冲突与衡平: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价值选择的基点 |
(三)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价值体系的展开 |
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 法的功能释义 |
(二) 替代市场还是健全市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功能定位的基点 |
(三)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功能体系的展开 |
第四章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域外演进 |
一、美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演进 |
(一) 早期的土地分区管制 |
(二) 现代土地分区管制制度的确立 |
(三) 土地分区管制制度的发展 |
(四) 小结 |
二、英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演进 |
(一) 早期的土地使用管制 |
(二) 开发许可制的确立与发展 |
(三) 开发许可制的改革 |
(四) 小结 |
三、德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演进 |
(一) 早期建筑物计划的兴起与衰落 |
(二) 19世纪中叶都市计划的复兴 |
(三) 20世纪前期国土计划的推行 |
(四) 20世纪60年代后整合式国土规划制度的确立 |
(五) 小结 |
四、日本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演进 |
(一) 明治维新后都市计划的引入与制度化 |
(二) 二战后土地利用计划管制的发展 |
(三) 小结 |
五、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演进 |
(一) 日据时代(1895—1945)台湾地区都市计划制度之创设 |
(二) 战后台湾地区土地规划管制制度的发展 |
(三) 小结 |
六、国外及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演进趋势的异同比较 |
(一) "异"的对比 |
(二) "同"的表现 |
第五章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中国逻辑 |
一、新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生成进路 |
(一) 新中国成立——1986年:"谁使用、谁管理"的多头分散的用地管理阶段 |
(二) 1986年——1998年:统一的"分级限额审批"的用地管理阶段 |
(三) 1998年——2004年: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确立阶段 |
(四) 2004年——2006年: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行政强化阶段 |
(五) 2007年以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市场化调整阶段 |
二、中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本品格 |
(一) 基本管制目标:耕地保护 |
(二) 基本管制逻辑:地方垄断市场,中央调控地方 |
(三) 基本管制结构:城乡二元分治 |
(四) 基本管制手段:"命令——控制"式的计划干预 |
三、中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逻辑困境 |
(一)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合宪性困境:从"小产权房"看城乡分治对宪法"平等保护"原则的抵触 |
(二)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公平性困境:从"耕地抛荒"看行政强制对分配公平的侵蚀 |
(三)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有效性困境:从"以租代征"看地方"选择性执行"对中央调控能力的消解 |
第六章 转型中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重塑 |
一、土地用途管制权重塑 |
(一) 土地用途管制权重塑之意义 |
(二)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权的现状 |
(三)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权的重塑 |
二、土地管制用途的类型化重塑 |
(一) 土地管制用途类型化的意义 |
(二) 中国土地管制用途类型化的现状 |
(三) 中国土地管制用途类型化重塑 |
三、土地用途分区管制重塑 |
(一) 实施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意义 |
(二) 中国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现状 |
(三) 中国土地用途分区管制重塑 |
四、土地发展许可制重塑 |
(一) 实施土地发展许可制的意义 |
(二) 中国土地发展许可制的现状 |
(三) 中国土地发展许可制重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理论方法 |
第四节 主要资料情况 |
上篇 |
第一章 福建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早期历史 |
第一节 福建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 |
第二节 古代福建城市的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晚清福建城市的演进(1843-1911年) |
第一节 贸易和商业的兴盛 |
第二节 近代金融业的产生 |
第三节 近代工业的起步 |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兴起 |
第三章 民国前期福建城市的变迁(1911-1937年) |
第一节 贸易和商业的发展 |
第二节 金融业的转型 |
第三节 工业的发展 |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开展 |
第五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
第四章 民国后期福建城市的曲折发展(1937-1949年) |
第一节 沿海城市的停滞 |
第二节 省会内迁与内地城市的短暂繁荣 |
第三节 抗战后城市的恢复和萧条 |
下篇 |
第五章 区域中心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经济中心的形成及其作用 |
第二节 城乡关系的透视 |
第六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变化 |
第一节 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和迁移 |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分析 |
第三节 城市中的外国人 |
第四节 城市社会的职业与阶层结构的变化 |
第七章 城市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的发展 |
第一节 近代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新闻文化事业的兴起 |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
第八章 城市社会风俗的演变 |
第一节 晚清社会风俗的初变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社会风俗的嬗变 |
结语: 对近代福建城市变迁的总体考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杭州三类地段冒出七千房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民城[J]. 朱晓军. 江南, 2022(01)
- [2]晚清至民国贵州安顺吉昌屯堡契约文书研究[D]. 杜成材.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3]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11)
- [4]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D]. 邱志仁.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7)
- [5]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 ——以温州个案为例[D]. 杨文硕. 上海大学, 2011(07)
- [6]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研究[D]. 杨惠. 西南政法大学, 2010(09)
- [7]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 林星. 厦门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