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体治理中鲢鳙生物操纵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方程,张建禄,黄吉芹,王开锋[1](2022)在《滤食性鱼类对淡水生态系统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滤食性鱼类为主要放养对象的非经典生物操纵方法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效果明显,但在清除浮游藻类的同时也会带来其他问题。本文分析了非经典生物操纵方法中几种滤食性鱼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角度分析,将滤食性鱼类与其他水生动、植物混养协同优化水体生态系统结构,增强对水体的修复效果,维护生态平衡。
史小丽,杨瑾晟,陈开宁,张民,阳振,于洋[2](2022)在《湖泊蓝藻水华防控方法综述》文中认为由于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叠加影响,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仍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水生态环境问题.蓝藻水华暴发会引发湖泊生态系统的灾害和饮用水安全风险,因此湖内蓝藻水华防控必不可少.现有蓝藻水华防控长效方法主要基于营养盐控制理论、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理论和生物操纵理论,技术措施包括内源营养盐控制、生态修复、生物操纵.应急处置方法可以削减局部水域蓝藻水华强度,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方法.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治理案例,梳理了单项蓝藻防控技术运用的边界条件、蓝藻削减效果及防控成本.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蓝藻水华防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流域污染削减和湖内防控相结合的治理策略.湖泊水质与水生态的持续跟踪监测以及水质和水生态预测模型的构建,是动态调整治理方案、保障治理效果长效稳定的基础.
谷孝鸿,李红敏,毛志刚,陈辉辉,沈睿杰,曾庆飞[3](2021)在《蓝藻水华与淡水鱼类的生态相互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鱼类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暴发导致的水环境恶化、适宜栖息地丧失等生态问题,对鱼类生存及渔业经济带来巨大威胁和影响.蓝藻和鱼类的生态作用是相互的,利用鱼类调控蓝藻过度增长的生物操纵技术在某些富营养化水体治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此背景下,全面评估蓝藻水华对淡水鱼类种群的影响,以及鱼类对蓝藻生长的控制与驱动效应,是进一步推进淡水生态系统治理与保护研究的关键.本文系统归纳分析了蓝藻水华对淡水渔业的危害、有害蓝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鱼类的毒性效应以及鱼类对蓝藻的生态调控作用,并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复杂蓝藻生物质或原位蓝藻水华对鱼类影响的综合效应和相关的水生态风险评价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生物操纵技术的可行性应依据所治理水体的基本环境和生物特征,结合具体实践进行判断和决策.本文旨在为蓝藻水华的生态风险评估、淡水鱼类资源的保护,以及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张哲[4](2021)在《以鲢鳙鲴为核心的微宇宙构建及氮磷迁移转化》文中指出本研究针对湖泊富营养化引起水生态系统紊乱等问题,在模拟的富营养化水体中,通过鲢鳙鲴联合以及加入大型溞这种浮游动物,进一步完善碎屑生态链与食物网,并以此为核心构建微宇宙。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研究微宇宙中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研究温度与扰动方式对微宇宙的影响及磷的迁移转化,以期为实际水体生态调控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鲴鱼摄食消化微囊藻的机理研究。温度升高会造成鲴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升高,以及芽孢杆菌属(Bacillu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相对丰度增加,以此来提高鲴鱼对微囊藻的摄食消化能力。在摄食消化率最高的30℃组,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也达到最高值,甲基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也分别达到了15.5%与12.6%。(2)微宇宙的建立及氮素的迁移转化研究。微宇宙结构中鲢鳙鲴和大型溞的增加,对水体的调控效果明显,降低了水中营养盐的浓度以及水体微囊藻的密度,还提高了沉积相中鞘鞍醇杆菌属(Novosphingobium)、芽殖杆菌属(Gemmobacter)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实验结束时,鲴鲢鱅与大型溞组TN、TP浓度与藻细胞密度达到1.613 mg/L、0.093 mg/L与2.113×106cell/L,都低于其它实验组。微宇宙中氮素的迁移转化途径为:有13.80%的15N以藻类碎屑及鱼类粪便的形式留在沉积相中;26.42%15N通过微生物的氨化作用以15N-NH4+和15N-NO3-形式存在于水相;25.34%15N通过微囊藻吸收以及食物网留在生物相中;36.12%15N会通过微生物作用移出系统。(3)温度与扰动方式对微宇宙的影响。扰动与高温未对微宇宙水体营养盐浓度的降低产生影响,也无法造成微囊藻的不断增殖,但间歇扰动使得微囊藻数量水平高于各组,最终实验结束时,低温间歇扰动组达到6.01×107cell/L,远高于其它组,而高温会进一步降低微囊藻密度。(4)微宇宙中磷素的迁移转化规律。沉积相中的无机磷与有机磷会在厌氧环境和解磷菌的作用下,向水相迁移;水相中的磷会被微囊藻吸收,并通过食物网部分进入生物体内,部分随粪便重新回到沉积相。这降低了沉积相中磷的含量,促进了磷的循环。温度升高会促进磷向水相迁移,持续扰动会使沉积相的磷以颗粒态磷的形式向水相迁移,间歇扰动会造成水相中颗粒态磷迁移回到沉积相并固定下来。
方馨,倪晓静,王甜,赵风斌[5](2021)在《保水渔业应用于水环境治理的现状及前景探讨》文中指出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全球学者在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做了诸多研究,相应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不断显现并成功应用于城市河道和小型湖泊的治理及生态修复工作中。但对于大型湖库及饮用水源地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始终缺少适宜的解决办法。保水渔业的提出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并在千岛湖等诸多湖库的富营养化实践工作中取得了成功。不仅提升了水环境质量,还有效解决了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效益与渔业养殖的对立矛盾。本文从保水渔业的技术发展背景、概念提出及发展历程、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及技术优劣势进行梳理和探讨。根据我国当前水环境现状及未来工作目标,对保水渔业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做出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保水渔业能够被更多人熟知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的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低碳、环保且兼具经济、生态效益的新技术。同时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水环境保护与渔业发展对立矛盾的突出问题,为我国"十四五"渔业转型及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新思路。最后,受保水渔业的启发,对近海水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提出技术研究建议,供海洋环境研究者参考。
张曙光[6](2020)在《鲫(Carassius auratus)对沉水植物占优水体光、温分布及水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杂食性鱼类分布广、食性杂,对水生态系统影响深远,其入侵可能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为了解杂食性鱼类对水生态系统光、温分布及其水质的影响,本文以鲫(Carassius auratus)为对象,于室外构建了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中型水生态系统,设置鲫组、无鱼对照组以及遮光处理组,通过测定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叶绿素a、透明度、溶解氧、pH、光照、温度等指标以研究杂食性鱼类对以苦草为主要初级生产者水体的光温、分布及水质的影响,同时也通过改变光照以了解光、温分布变化所引起的水质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鲫组中水体溶解氧的平均浓度为7.47 mg/L,与对照组中的溶解氧含量无显着性差别(p>0.05);有鲫组中水体透明度均值为20.37 cm,较对照组低19.13 cm,鲫的存在降低了试验水体48.4%的透明度,鲫的存在显着降低了水体的透明度水平(p<0.05);有鲫组中水体pH平均值为8.59,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别(p>0.05)。2、鲫处理组水中总氮平均为4.44 mg/L,氨氮为0.16 mg/L,与对照相比鲫未显着改变水中总氮和氨氮的含量(p>0.05);鲫处理组中水体总磷浓度平均值为0.16mg/L,较对照组高0.08 mg/L,鲫的存在致使水体中的总磷浓度上升了100%,且始终高于对照组;分析也表明鲫也显着提高了水中磷酸盐的含量(p<0.05)。3、有鲫组的叶绿素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鲫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叶绿素a浓度)(p<0.05)。有鲫组水体的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10.15μg/L,同对照组相比高3.71μg/L,鲫的存在使得水体中的叶绿素a浓度上升了57.6%。鲫降低了水体透明度进而对水下的光,温分布条件有一定改变,但与对照相比,光,温差异不大(p>0.05)。4、遮光组中水体溶解氧的平均浓度为7.90 mg/L与对照差异不显着(p>0.05);遮光处理后水体的透明度为41.39 cm,pH的均值为8.41,与对照差异不显着(p>0.05)。遮光组水中总氮的平均浓度5.2 mg/L,相比对照组上升了42.5%;遮光组水中氨氮平均浓度为0.17 mg/L,相比对照组上升70%;遮光组水中总磷平均浓度为0.1mg/L,比对照组升高了25%;遮光组中水体叶绿素a的平均浓度为6.9μg/L与对照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遮光处理后,水体的表层及底层温度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但遮光组中水下照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以沉水植物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水体中,减少或去除杂食性鱼类,如鲫,有利于降低水中总磷、减少浮游植物生物量、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降低富营养化程度,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可为水产气象或鱼类调控,提供参考。
廖国庆[7](2020)在《人工湖湖滨缓流带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白云湖是广州市中心城区最大的人工补水湖,是政府重点民生工程。根据水质监测,白云湖水质常年为劣V类,主要超标项目有TN、TP、NH3-N,水透明度小于20-45cm。水质问题一直制约着白云湖景区形象的提升。白云湖水域面积1.06平方公里,设计水补给量非汛期为80~90万m3/日,汛期为40万m3/日,常年处于补水出水的动态过程,给水质改善带来难度。本研究以白云湖为研究对象,以本地物种恢复为主,通过采取水体围隔、底泥原位修复技术、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水生动物群落构建以及生物操纵等技术措施,优化配置食物链(网)结构,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形成“沉水—挺水—浮叶植物—鱼类—螺类”等清水草型水生态系统示范区,水体清澈见底,主要水质指标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橡胶围隔装置成功在白云湖建立了5000 m2水生态构建示范区,有效分割水域,减少水体交换和内源负荷的释放,为开展相应的水生态构建措施提供了良好基础;2.底泥原位修复技术对示范区底泥进行改善,可减少底泥对示范区水体产生二次污染;3.沉水植物群落构建是水生态示范区构建的关键,适宜在人工湖——白云湖生长的沉水植物为苦草、狐尾藻等;4.采取生物操纵手段,构建水生动物群落。主要投放的水生动物有:滤食性鱼类鲢鱼、鳙鱼,肉食性鱼类乌鳢和鳜,底栖动物螺、贝类等。5.通过水生态系统构建,示范区消除了劣V类水质,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水生高等植物、鱼类、底栖动物种类趋于优化,食物网结构趋于复杂,水生态系统趋于健康稳定。
顾兆俊,刘兴国,程果锋,王小冬[8](2019)在《生态沟渠在淡水池塘养殖废水治理中的作用及构建技术》文中指出文章研究了我国淡水池塘养殖的水域环境现状、淡水池塘养殖的自身污染及其影响,并通过国内外对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调控技术的现状研究,表明了利用生态沟渠来防治水产养殖污染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几种主要的生物操纵技术及其应用方式,研究了池塘养殖废水排放沟渠的生态化构建技术。
张哲,高月香,张毅敏,朱月明,杨飞,孔明,于江华[9](2019)在《生物操纵理论在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湖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开发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导致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十分严重,蓝藻水华频繁爆发,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问题。现在国内外利用生物方法来控制藻类已成趋势,以食物网理论为基础的生物操纵成为湖泊富营养化修复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因此本文通过介绍经典与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的提出,现阶段的研究,以及其缺陷和出现的问题,来为我国处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参考。
陈玲玲[10](2019)在《鲴鲢鳙鱼联合操纵生态系统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湖泊中藻类生物量和氮、磷营养盐浓度过高导致的水质富营养化问题,依托国家重大水专项“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2012ZX07101-007)以及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鲴鲢鱅鱼类组合控藻的氮素迁移规律和生态效应研究(GYZX160105),开展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 Bleeker)、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鱅(Aristichthys nobilis)为核心的食物网结构治理富营养水的室内模拟实验。探究鲴鲢鱅联合操纵系统对藻类生长、氮、磷营养元素迁移转化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为鲴鲢鱅鱼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5N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室内静态模拟实验,探究鲴鱼与鲢鱅鱼混养对系统中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5N标记物微囊藻进入系统后迁移的途径主要为:(1)约20%的15N标记物下沉作为沉积腐质经微生物作用以溶解态氮营养盐进入水体,水体中15N又被浮游植物微囊藻生长吸收;(2)沉积腐质及微囊藻分别被鲴、鲢、鱅鱼摄食,标记物15N同化成鱼类生物体的组成部分,最终鲴鲢鱅组中鲢、鱅、鲴的15N转化百分比分别为7.15%,6.73%,7.85%;(3)少部分15N经微生物作用以移出系统。(2)通过分析水环境和底质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探究在模拟实验中鲴鱼与鲢鱅鱼混养对系统中磷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鲴鱼与鲢鱅鱼混养会降低系统中底质中磷的含量,加速磷的循环,使磷元素向生物相迁移。实验结束时,鲴鲢鳙组底质和水体中总磷含量分别为37.58mg/kg、0.187mg/L,去除率分别52.36%、7.43%,分别为鲢鱅组的70.72%、85.39%。(3)通过对底质中细菌进行16S高通量测序,探究鲴鱼与鲢鱅鱼混养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鲴鱼与鲢鱅鱼混养鲢鳙鱼系统中的物种的相对丰度,强化其对水环境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束时,鲢鳙组和鲴鲢鳙组中芽胞杆菌属(Bacillus)相对占比分别为19.67%、33.70%,鲴鲢鳙组上升明显,同时,对照组中TP、TN和NH3-N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分布密切相关,鲢鳙组和鲴鲢鳙组中环境因子TP和NH3-N均与绿菌门(Chlorob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呈正相关性,且解释量较大。
二、水体治理中鲢鳙生物操纵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体治理中鲢鳙生物操纵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滤食性鱼类对淡水生态系统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 |
2 滤食性鱼类对淡水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2.1 近年来滤食性鱼类对淡水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 |
2.2 滤食性鱼类对淡水生态系统修复中存在的问题 |
3 滤食性鱼类对淡水生态系统修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
(2)湖泊蓝藻水华防控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湖泊蓝藻水华治理的理论基础 |
1.1 氮磷营养盐控制理论 |
1.2 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理论 |
1.3 生物操纵理论 |
2蓝藻水华防治技术与边界条件及效益分析 |
2.1 营养盐控制 |
2.1.1 外源营养负荷削减的程度 |
2.1.2 内源污染物的削减 |
(1)底泥疏浚 |
(2)底泥抽槽 |
(3)底泥洗脱 |
(4)引水稀释和冲刷 |
(5)湖泊下层水排除 |
(6)原位化学钝化 |
2.2 生态修复 |
2.2.1 生境修复 |
(1)基底修复 |
(2)水位调控 |
2.2.2 水生植物群落构建 |
(1)沉水植物 |
(2)漂浮植物 |
(3)挺水植物 |
2.2.3 生物操纵 |
(1)经典生物操纵 |
(2)非经典生物操纵 |
(3)软体底栖动物滤食 |
2.3 应急措施 |
2.3.1 物理法物理法包括了曝气、超声、硬质堤坝或软围隔、机械捞藻、压力控藻、引清调度等,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蓝藻水华暴发时才会使用. |
(1)曝气法 |
(2)超声控藻 |
(3)物理阻隔 |
(4)机械捞藻 |
(5)压力控藻 |
(6)引清调度 |
2.3.2 化学法 |
2.3.3 物化法 |
2.3.4 生物法 |
3总结与展望 |
(3)蓝藻水华与淡水鱼类的生态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蓝藻水华对淡水渔业的危害 |
1.1 影响渔业产量及品质 |
1.2 破坏鱼类适宜栖息地 |
1.3 影响鱼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
2 有害蓝藻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 |
2.1 蓝藻次生代谢产物 |
2.1.1 异味物质 |
2.1.2 生物活性物质 |
2.2 鱼类主要暴露和积累途径 |
2.2.1 直接接触 |
2.2.2 食物网传递和积累 |
2.3 蓝藻毒素对鱼类的生理生化影响及分子机制 |
2.4 蓝藻水华对鱼类的综合毒性效应 |
2.5 鱼类对蓝藻毒素的解毒机制 |
3 鱼类摄食对蓝藻生长的生态效应 |
3.1 鱼类摄食对蓝藻生理生态的影响 |
3.2 生物操纵技术在蓝藻水华治理中的生态效果与争议 |
3.3 滤食性鱼类对湖泊浮游-底栖食物网耦合的影响及其应用潜力 |
4 总结与展望 |
(4)以鲢鳙鲴为核心的微宇宙构建及氮磷迁移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经典生物操纵 |
1.2.2 非经典生物操纵 |
1.2.3 微宇宙系统 |
1.2.4 稳定同位素技术与氮的迁移转化 |
1.2.5 磷的迁移转化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鲢、鳙鱼 |
2.1.2 细鳞斜颌鲴 |
2.1.3 62Dm大型溞 |
2.1.4 铜绿微囊藻 |
2.1.5 实验药剂 |
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
2.2.1 实验装置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主要测试方法 |
2.3.1 常见水质理化指标 |
2.3.2 藻细胞密度 |
2.3.3 摄食消化率与肠道消化酶 |
2.3.4 同位素处理检测 |
2.3.5 微生物群落检测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鲴鱼摄食消化微囊藻的机理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2 温度对摄食率、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鲴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宇宙的构建及氮素的迁移转化 |
4.1 微宇宙的构建 |
4.2 实验设计 |
4.3 各组水质与藻类研究 |
4.4 沉积相微生物群落研究 |
4.4.1 样品采集与检测 |
4.4.2 多样性与差异性研究 |
4.4.3 微生物群落研究 |
4.5 氮素的迁移转化研究 |
4.5.1 水相、生物相和沉积相~(15)N同位素含量变化研究 |
4.5.2 微宇宙中各相~(15)N同位素储存量变化研究 |
4.5.3 氮素迁移转化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温度与扰动方式对微宇宙的影响及磷的迁移转化 |
5.1 实验设计 |
5.1.1 实验条件设置 |
5.1.2 沉积相磷形态提取 |
5.2 各微宇宙实验组水质与藻类变化研究 |
5.3 各实验组水相中磷与沉积相总磷的变化研究 |
5.3.1 水相中磷研究 |
5.3.2 沉积相中的总磷研究 |
5.4 各组沉积相中磷形态和含量的变化研究 |
5.4.1 沉积相中各形态无机磷 |
5.4.2 沉积相中各形态有机磷 |
5.5 沉积相微生物研究 |
5.5.1 磷相关菌属群落变化研究 |
5.5.2 微生物菌属与不同磷形态变化相关性研究 |
5.6 磷素迁移转化规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保水渔业应用于水环境治理的现状及前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保水渔业的技术原理及发展历程 |
(一)保水渔业的技术背景 |
(二)保水渔业概念的提出及其辩证发展历程 |
二、保水渔业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
三、保水渔业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的技术优势及技术瓶颈分析 |
(一)保水渔业在水环境治理中的技术优势 |
(二)保水渔业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技术瓶颈 |
四、保水渔业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建议 |
(一)保水渔业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
(二)保水渔业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发展建议 |
五、保水渔业给海洋环境修复带来的一些启发 |
(6)鲫(Carassius auratus)对沉水植物占优水体光、温分布及水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本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水样测定方法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鲫对水体理化指标的影响 |
3.1.1 鲫对溶解氧的影响 |
3.1.2 鲫对透明度的影响 |
3.1.3 鲫对pH的影响 |
3.2 鲫对营养盐的影响 |
3.2.1 鲫对总氮的影响 |
3.2.2 鲫对氨氮的影响 |
3.2.3 鲫对总磷的影响 |
3.3 鲫对叶绿素a的影响 |
3.4 鲫对水体光温分布的影响 |
3.4.1 水体表层、底层温度变化 |
3.4.2 水体表层、底层照度变化 |
3.5 遮光对水质和光温分布的影响 |
3.5.1 遮光对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
3.5.2 遮光对水体营养盐及叶绿素a的影响 |
3.5.3 遮光对水下温度的影响 |
3.5.4 遮光对水下照度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鲫对水体理化指标的影响 |
4.1.1 鲫对水体溶解氧的影响 |
4.1.2 鲫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4.1.3 鲫对水体pH的影响 |
4.1.4 鲫对水体氮磷营养盐的影响 |
4.1.5 鲫对水体叶绿素a的影响 |
4.2 鲫对水体光温分布的影响 |
4.2.1 鲫对水体温度分布的影响 |
4.2.2 鲫对水体水下照度分布的影响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人工湖湖滨缓流带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水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
2.1.2 国内水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
2.1.3 水生态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
2.2 主要研究概念 |
2.2.1 生物操纵理论 |
2.2.2 食物网理论 |
2.2.3 水生植物 |
2.2.4 水生动物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生态平衡 |
2.3.2 恢复生态学 |
3 白云湖及示范区现状分析 |
3.1 白云湖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现状分析 |
3.1.1 水资源现状 |
3.1.2 水环境现状 |
3.1.3 水生态现状 |
3.2 示范区场地分析 |
3.2.1 场地分析 |
3.2.2 场地现状 |
4 白云湖水生态构建技术应用研究 |
4.1 水体分隔与消浪稳流技术研究 |
4.1.1 水体分隔与消浪稳流的意义 |
4.1.2 围隔分类及应用 |
4.1.3 围隔结构与材料 |
4.2 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研究 |
4.2.1 底泥污染物分类 |
4.2.2 底泥修复方法分类 |
4.2.3 底泥原位修复药剂选择 |
4.2.4 底泥原位修复效果分析 |
4.3 示范区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研究 |
4.3.1 沉水植物群落构建 |
4.3.2 挺水及浮叶植物群落构建 |
4.3.3 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效果 |
4.4 湖滨缓流区水生动物群落配置及食物链构建研究 |
4.4.1 食物网构建技术应用 |
4.4.2 生物操纵应用 |
4.4.3 水生动物群落构建效果 |
4.5 湖滨缓流区水质净化与水生态构建效果研究 |
4.5.1 水生态监测的内容与意义 |
4.5.2 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
4.5.3 食物网构建效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生态沟渠在淡水池塘养殖废水治理中的作用及构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水产养殖废水治理的意义 |
2 淡水池塘养殖的自身污染及其影响 |
3 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调控技术 |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 池塘养殖废水排放沟渠生态化构建技术 |
5.1 生物操纵技术 |
5.1.1 经典生物操纵技术 |
5.1.2 鲢、鳙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 |
5.1.3 栽种水生植物 |
5.1.4 投放蚌、贝类 |
5.1.5 培植微生物类群 |
5.2 生物操纵技术的应用 |
5.3 沟渠生态化构建工艺 |
(10)鲴鲢鳙鱼联合操纵生态系统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控藻法 |
1.2.1 植物化感法 |
1.2.2 微生物溶藻法 |
1.2.3 水生动物控制法 |
1.2.4 国内外非经典生物操纵方法的应用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铜绿微囊藻 |
2.1.2 鲢、鳙鱼 |
2.1.3 细鳞斜颌鲴 |
2.1.4 实验装置 |
2.1.5 主要分析仪器和设备 |
2.1.6 主要化学药剂 |
2.2 主要测试方法 |
2.2.1 理化指标测试 |
2.2.2 叶绿素a浓度 |
2.2.3 藻细胞密度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鲴鲢鱅混养对水环境和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
3.1 实验方案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各鱼类组合中藻类生物量指标变化 |
3.2.2 各鱼类组合水体中营养盐浓度变化 |
3.2.3 各鱼类组合中生物相和非生物相中δ~(15)N值的变化 |
3.2.4 各鱼类组合中氮素值相关性分析 |
3.2.5 各鱼类组合中不同相~(15)N的储存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鲴鲢鱅混养对系统中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
4.1 实验方案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各鱼类组合中水质变化 |
4.2.2 各鱼类组合底质中磷含量的变化 |
4.2.3 各鱼类组合中磷的迁移转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鲴鲢鱅混养对底质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5.1 实验方案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物种多样性分析 |
5.2.2 组成成分及相对丰度分析 |
5.2.3 物种差异性分析 |
5.2.4 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水体治理中鲢鳙生物操纵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滤食性鱼类对淡水生态系统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J]. 方程,张建禄,黄吉芹,王开锋. 河北渔业, 2022
- [2]湖泊蓝藻水华防控方法综述[J]. 史小丽,杨瑾晟,陈开宁,张民,阳振,于洋. 湖泊科学, 2022
- [3]蓝藻水华与淡水鱼类的生态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谷孝鸿,李红敏,毛志刚,陈辉辉,沈睿杰,曾庆飞. 科学通报, 2021(21)
- [4]以鲢鳙鲴为核心的微宇宙构建及氮磷迁移转化[D]. 张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保水渔业应用于水环境治理的现状及前景探讨[J]. 方馨,倪晓静,王甜,赵风斌. 中国渔业经济, 2021(02)
- [6]鲫(Carassius auratus)对沉水植物占优水体光、温分布及水质的影响[D]. 张曙光.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7]人工湖湖滨缓流带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研究[D]. 廖国庆.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生态沟渠在淡水池塘养殖废水治理中的作用及构建技术[J]. 顾兆俊,刘兴国,程果锋,王小冬.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26)
- [9]生物操纵理论在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 张哲,高月香,张毅敏,朱月明,杨飞,孔明,于江华. 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2019
- [10]鲴鲢鳙鱼联合操纵生态系统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D]. 陈玲玲.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