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秋》为中国话剧发展史书写了重要一笔(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颖[1](2021)在《民国时期山西电影研究(1935年-1940年)》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山西,在阎锡山的统治下未染军阀混战的硝烟,并趁此机会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在“开发西北”的号召与“山西省政十年建设”的推动下,诞生了西北影业公司。本文将目光聚焦于民国时期的山西电影研究,正是将西北影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地方电影史和电影社会史两个维度出发,力求还原历史的生动性、复杂性与多样性,对地方电影史进行文化建构,乃至于整个“战时中国电影”的历史性勾勒,找到其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作用,最终呈现中国电影历史全局视野。西北影业公司作为民国时期山西这片土地上唯一一个电影制作公司,对山西的电影发展意义重大。在对公司的成立背景、存续期间的管理组织以及拍摄的影片进行梳理和考证的同时,将山西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政治环境加以分析,探寻民国山西电影的发展环境。对民国时期山西电影人的交往探究,主要以学缘、地缘与业缘的不同作用将影人的交往进行梳理,通过西北影业公司三次人员的聚合与流散,以及山西这一时期文化界中与西北影业公司电影人产生联系的重要人物进行分析,探寻电影人对推进山西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民国时期,山西在多重文化景观建设中都有电影人的身影,他们在话剧、影剧报刊等方面为山西的文化做出重要贡献,搭建出生动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山西文化整体风貌。整篇文章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论述,结合对民国时期山西社会历史背景的宏观认识,以及整体中国战时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认为民国时期山西电影在西北影业公司的影响下呈现出电影发展的发轫期,在多重文化景观建设中为山西的文化环境注入活力。作为地方性电影文化机构,西北影业公司对中国整体电影格局与培育地方文化意义重大。
张颖[2](2020)在《《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文中提出中国“新文学”的诞生是从“世界文学”到“中国文学”,再由“中国文学”到“世界文学”的繁杂转变过程,这个转变的发生是十分隐秘的。外国文学的译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翻译文学的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确立与发展的重要研究方法与手段。本文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刊载外国文学译介作品的期刊《译文》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社会等因素入手,梳理《译文》从创刊到停刊的发展历程,考察由《译文》月刊中译介作品所构成的世界文学样貌,探讨此样貌形成的历史、社会和文学等因素,进而研究《译文》对于中国新文学产生的价值与影响,并对《译文》杂志进行总体的、客观的评价。第一章从我国现代文学译介的发展历史入手,通过史实、史料对《译文》的创刊原因及社会背景进行考察。《译文》的诞生是中国“新文学”建立的需要,是近现代外国文学译介积累的发展,是“杂志潮”与“翻译年”共同推动下的产物,也是在“文化围剿”政策影响下文人的生存之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鲁迅、茅盾与黎烈文共创《译文》。虽然期间经历了一次“停刊”风波,《译文》仍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印记。第二章通过文本分析与统计的方法,从原作国别、原作家构成、译介作品体裁、文论译介以及译作主题五个方面对《译文》中刊载的352篇译介作品进行详细考察,描述《译文》所呈现出的20世纪30年代世界文学的文学样貌。《译文》对苏俄文学的“突显”,对弱小民族文学的重视,对欧美文学的“遮蔽”,对日本文学的借鉴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文学在《译文》中的“消失”都展现着20世纪30年代各国文学在《译文》译者眼中的地位与层次。《译文》所选译的外国作家群体构成也异彩纷呈,有精英文学家、平民文学创作者,也有优秀的女性作家等等。他们对于政治和文学的见解不甚统一,各具特色的作家构成了《译文》译者眼中的世界文学作家版图。此外,《译文》摆脱了以文学创作为主的翻译选材模式,加入了大量文论的译介,生成了创作与文论共存的世界文学样貌,文论译介也是《译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从译介题材的角度对《译文》作品进行分类,考察《译文》译者眼中世界文学作品的流行主题。第三章以多元文化理论中的翻译操控论为基础,从意识形态、诗学、编译者以及赞助人四个方面对《译文》所呈现出的世界文学样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即考察其形成的原因与路径。袭卷世界的“红色”浪潮、国民党当局的反革命思想与人民大众“革新救国”的意识形态共同影响着《译文》中所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同时,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书写现实的小说的译介、新文学发展的“学习”诉求与改造社会的中国式追求都从诗学的角度影响着《译文》的世界文学译介选材。此外,具有时代特征的编译者构成了《译文》中世界文学样貌的内部影响因素。最后,笔者考察了充当“赞助人”的执政党、编辑出版方、共产党以及读者如何以各自的方式操控着译者的译介选择。第四章讨论了《译文》及其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的价值,探讨《译文》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考察《译文》对于后世翻译文学及新文学创作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客观地分析了《译文》作为同人杂志所具有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对排他的办刊思想、译者自身的外语局限以及因而所产生的并不成熟的世界文学想象,给《译文》一个客观的、全面的历史评价。
李昉[3](2020)在《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一种文明的诞生,是由一代又一代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共同构成的。舞剧典型形象的创造,归根结底就是塑造这些鲜活的生命体。中国舞剧以这鲜活的生命体为载体,传递精神信仰,增进民族凝聚力。借助舞剧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以一种可被全世界接纳和追随的姿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典型理论结合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形态分析理论来研究舞剧时可以得出:中国舞剧文化艺术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以“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中为本、为体,以外为末、为用的不断地对外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舞剧系列典型形象的创造,证明了中国舞剧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艺术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独有的典型形象发展脉络,承载的是国民精神的精华。中国舞剧典型形象蕴含了中国舞剧人对于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表现手法探索的不懈探索,形成了“道”(人文内涵)与“技”(艺术技能)并重的艺术追求。构成了以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为特征的五大典型形象“类型群”。中国舞剧的典型形象创造一直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舞剧性格的成长性、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中国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语言风格的营造需要“表意优先”、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中国当代舞剧为形成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张晓芳[4](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指出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黄建华[5](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研究指明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丁亚平,姜庆丽[6](2019)在《论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的现状与走向》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成绩耀眼夺目,国产电影不仅在创作数量上激增,在票房收入上也频现佳绩。二〇一八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累计六百零九点八亿元,较二〇一七年的五百五十九点一一亿元,增长了约百分之九点一。回顾近几年的电影创作,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在国内市场上各领风骚,以《无名之辈》、《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我不是潘金莲》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影片显现出惊人的市场能量,
杨绍军[7](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常嘉容[8](2018)在《杂剧在元代的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元杂剧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趣;同时也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是元代社会的“活化石”。尽管对于它的研究历来屡见不鲜,可遗憾的是,传播作为其存在方式的最好证明和实现价值的主要手段却往往被研究者们所忽略。因此,本文立足于传播学视角,将杂剧艺术视为重要的传播媒介,通过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其进行了考察与研究。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从历史变迁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杂剧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第二章从信息生产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杂剧在元代的传播主体;第三章从艺术审美、文化发展、舆论引导、控制教化四个方面概述了杂剧的媒介功能;第四章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具体阐述了杂剧在元代的传播路径;第五章借助个案分析,对杂剧在元代的传播内容进行了考察;第六章根据不同的演出环境,具体分析了杂剧在元代的受众群体;第七章通过大量的史料文物对于杂剧在元代的传播效果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充分利用传播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文献阅读和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元杂剧在鼎盛时期的生成过程,以及它们是如何进行传播和扩散的。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当下的戏剧文化传承以及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借鉴。
李峥[9](2017)在《从抗战时期上海话剧看导演制的成熟》文中研究说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中这个中国话剧发展史上特殊的黄金时代,话剧导演制度全面成熟。在当时的中国话剧版图上,上海话剧导演群体在极为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完成了对导演艺术与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对推动中国现代话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着眼于抗日战争时期上海话剧导演群体,选取“四大导演”费穆、黄佐临、朱端钧、吴仞之和“四小导演”胡导、洪谟、吴天、吴琛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代环境、历史背景等外部因素和上海剧界变动、演剧职业化等内部因素分析了导演制度与艺术走向成熟的原因与动力。抓住意识形态控制较弱、艺术商品化浪潮兴起的两个时代特殊之处,上海话剧导演群体抓住了仅有的艺术自由生长空间,不约而同选择在迎合公共趣味、发展艺术商品化的过程中,展现多元的艺术风格及流派。而该时期的话剧导演群体在抗战期间所作出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也在美学意义与功能层面上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
焦欣波[10](2017)在《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研究 ——以剧本创作及改编为中心》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中国戏剧文学研究中,突破与超越文体和单篇作品范围界限的故事类型研究,一直是个空白。本文运用历史文献法、个案分析法、比较法以及诸多文学戏剧理论批评方法,从共时和纵向两个角度既着眼于戏剧创作及其改编的“历史场景”的学术性探究,又承继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参照当下文艺思潮、戏剧理论的发展趋向,使一切新观点建立在扎实充沛的史料梳理、新的阐释视角和新材料的发掘之上。并且,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改编”的角度切入,以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十分鲜明的阶段性、历史性特征为结构框架,以京剧和话剧为主要研究对象,清晰地剖析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的思想性、审美性、艺术性以及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力图展示水浒戏剧在20世纪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演化轨迹,揭示戏剧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无限可能性。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伊始于民国初年的“戏曲改良”和“新潮演剧”实践活动,在“小说界革命”、“曲界革命”和社会政治变革的强力推动下,产生了一批富于探索性的水浒新剧。尽管说这种探索沿续着固有的传统戏曲“程式化”表演,但新的独有的时代思想以及受日本新剧影响的艺术风格已经浸润其中。真正成熟的第一部“水浒话剧”(文明戏)《宋江》,是“五四”时期新旧剧交锋对“水浒戏”影响的结果,而反响最强烈、影响最深远的且具有深厚人道主义启蒙精神的“水浒戏”是欧阳予倩的话剧(文明戏)《潘金莲》。“五四”时期剧作家的这种创作精神,使“水浒戏”由历史的客观性真实转向现代意义上的主体性真实,开启了千年以来“水浒戏”的新纪元。事实上,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创编的繁荣肇起于1930年代,他们既有与时代政治诉求紧密相关的“水浒戏曲”和“水浒话剧”,也有逆历史进步潮流的注重“高台教化”功能的改良水浒戏。这一时期最为明显的创作特征是“水浒旧剧”的“革命化”选择及其实践,由欧阳予倩和马彦祥所形成的“侠义英雄+群体反抗”的叙述模式,成为水浒戏剧在20世纪的历史性选择。不得不说,这种创作方法“结束”了水浒英雄“单打独斗”的“局面”,着手与底层百姓共同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和历史的重任。“水浒戏剧”因其反抗特质同样成为抗战时期剧作家创作的对象,“侠之大者”的精神和民族正气再次得以弘扬。在国家意识的强烈笼罩下,水浒戏剧以民间立场和民间价值观念塑造出一批丰富多彩的英雄形象和感人故事,“水浒侠义”的人格魅力、行动规范和价值取向,广泛熏染了抗敌战士、知识分子和普通大众。更为可贵的是,在抗战后期以《潘巧云》为代表的水浒戏剧消解了水浒英雄“冷冰冰”的“气概”,某种程度上回归到理性启蒙的创作道路上。基于民族“戏曲现代化”艺术改革和重构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实现文艺为“战争、教育、生产服务”的政治目的,延安时期水浒戏剧创作及其改编既受原有故事超稳定结构的约束,又不得不通过多种艺术方式,对传统故事给予革命意识形态的整合、改造和遮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戏剧文学的创作题材、审美意识和思想内涵,但也使得传统戏曲被现代化、大众化的同时,迅速被革命化、政治化和概念化。延安时期新编水浒戏剧成为陕甘宁边区及其它“边区”以及“解放区”文艺大众化、革命化的经典形态,对建国后的水浒戏剧改编起到了决定性影响。因此,“十七年”时期水浒戏剧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和“人民性”的美学规范,持续重构梁山英雄特别是梁山女性形象。可以说,“十七年”的新编水浒戏剧未能真正实现创作主体及其思想表达的独立性,它大规模的生产和创新都是在主流意识形态控制下实现的“创造性转化”。尽管说新时期初期魏明伦的《潘金莲》以荒诞手法为剧作家们提供了一种范式,但使水浒戏剧走向历史的“深处”并以批判性眼光反思“梁山精神”的,却是注重挖掘梁山好汉个体道德价值的《草莽劫》等作品。直到1990年代,水浒戏剧才完成商业化创作与市场化转型,凸显出“媚俗”与“类狂欢化”的美学特征,此时的水浒戏剧创作终于走出“历史—政治”隐喻这一思维惯性。纵观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则发现:其一,水浒戏剧的语言文体尽管吸收了西洋话剧形式和传统戏曲“程式”,但经过近百年剧作家的开拓、试验和探索,已形成一种内在的言语秩序和表达方式、感觉方式、体验方式、思想方式乃至精神结构。这种文体特征内隐于水浒戏剧的语言深层,外显于戏剧意义的表层,同时包含着与文本相关的社会思想与人文精神,体现着剧作人现代戏剧思维及形态的历史性变迁与心理结构的衍变。其二,作为一种“史诗性”的叙事方式,水浒戏剧以历史表述与历史隐喻的方式,不断形成民族的集体情感冲动,体现出民族寻求变革意识的伟大信念。其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与政治国家、革命运动休戚相关,水浒戏剧几乎丧失了“原初”的意义,被赋予强烈的革命色彩以及由此形成了一种政治神话符号。虽然1990年代这一“政治神话”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但在国家政治与市场商业的通力合作下,水浒戏剧仍然没有创作出表现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人类思想与感情的作品。
二、《立秋》为中国话剧发展史书写了重要一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秋》为中国话剧发展史书写了重要一笔(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山西电影研究(1935年-194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概念厘清与时空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调用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山西电影的特殊历史语境 |
一、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 |
二、山西电影业的发展与全国整体电影格局 |
(一)电影在山西的概况 |
(二)中国电影的整体格局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山西电影的重要制作机构 |
一、西北影业公司成立的背景 |
二、西北影业公司的内部管理组织 |
三、西北影业公司的影片生产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山西电影人交往与多重文化景观建设 |
一、地缘、学缘与业缘构建下:影人的聚合与流散 |
(一)在太原时期的第一次聚合 |
(二)“一九三六年在太原”:人才的第一次流散 |
(三)电影人“南下”与“北上”的中转站 |
二、电影人的交往对山西现代化的推进 |
三、电影与话剧的深度交切 |
(一)中国电影与话剧的历史亲缘性 |
(二)深度交切之于电影的历史影响 |
四、影剧报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相关理论问题的界定与厘清 |
第一章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视野中的《译文》 |
第一节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窃火传薪”之旅 |
一、洋枪洋炮打开的“窃火”之旅 |
二、现代译介的开端:《新青年》 |
三、渐入“多元”的20世纪30年代外国文学译介 |
四、1930年代的翻译文学论争与论战 |
第二节 30年代方兴未艾的翻译出版业 |
一、“杂志浪潮”兴盛的30年代 |
二、30年代翻译出版的“沉浮” |
三、文学期刊中的翻译单元 |
第三节 《译文》的创办及活动 |
一、《译文》的发起与创办 |
二、理想与现实的融合之选 |
三、曲折中前行的《译文》:停刊与复刊 |
第二章 《译文》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 |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国别(地区)样貌 |
一、被“突显”的苏俄文学 |
二、被“关注”的弱小民族文学 |
三、被“遮蔽”的欧美文学 |
四、被“中介化”的日本文学 |
五、被“消失”的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文学 |
第二节 世界文学的作家样貌 |
一、精英与平民作家的完美融合 |
二、日渐崛起的女性作家 |
三、意识形态各异的作家群 |
第三节 世界文学的体裁样貌 |
一、异彩纷呈的小说 |
二、关注儿童的童话与警世的寓言 |
三、以苏俄为风向标的诗歌与戏剧 |
四、以西班牙内战为焦点的报告文学 |
第四节 世界文学的文论样貌 |
一、以苏俄和进步作家为代表的作家作品论 |
二、以法、德为基础的文学理论与思潮 |
三、向苏俄学习的文学创作论 |
第五节 30年代世界文学的流行主题样貌 |
一、压迫与反抗的时代主题 |
二、写实的战争主题 |
三、永恒的情感主题 |
第三章 《译文》中的世界文学样貌溯源 |
第一节 多种意识形态交织下的《译文》 |
一、袭卷30年代的“红色潮流”的促进 |
二、国民党反革命思想的制约 |
三、中共无产阶级革命战线的引导 |
四、“革新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诉求 |
第二节 多种诗学要素碰撞下的《译文》 |
一、在新旧作家作品中寻找“现实主义”的痕迹 |
二、书写现实的小说译介 |
三、满足“新文学”发展的“学习”诉求 |
四、文学社会功用的中国式追求:改造社会 |
第三节 编译者与《译文》的世界文学样貌 |
一、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编译者 |
二、多重诉求的编译者 |
三、以鲁迅为编译中心的形成 |
第四节 赞助人与《译文》的世界文学样貌 |
一、执政党对于出版管制的影响 |
二、编辑、出版方的推动与制约 |
三、共产党的文化宣传策略的影响 |
四、以读者为主导的期刊发行 |
第四章 《译文》的价值、影响与时代局限性 |
第一节 跨时代的价值 |
一、记录新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史 |
二、树立开放与融合的文学主张 |
三、译介中展现出的学术价值 |
第二节 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追踪 |
一、为鲁迅研究提供丰富素材 |
二、成就新文学的人才储备 |
三、滋养新文学的翻译与创作 |
四、开创翻译杂志的先河与范式 |
五、《译文丛书》对《译文》的继承与发扬 |
第三节 带有时代烙印的局限性 |
一、同人杂志的局限 |
二、语言能力的局限 |
三、并不成熟的世界文学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译文》创刊号封面、插画、目录 |
附录二 《译文》译作统计(时间顺序) |
附录三 《译文》中译作统计(国别(地区)分类) |
附录四 《译文》中译介的小说 |
附录五 《译文》中译介的文论 |
附录六 《译文》中主要译者的译介统计 |
附录七 1930-1937年国内发行文学期刊及译作情况统计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
一、为何要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
二、如何来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
第二节 选题范围及理论依据 |
一、选题范围 |
二、理论依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第一条进路:中国舞剧相关文献综述 |
二、第二条进路:艺术典型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三、第三条进路:舞蹈形态分析相关文献综述 |
四、拟解问题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时代特征研究 |
第一节 “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49-1966) |
一、“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二节 “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78-1989) |
一、“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三节 “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90-2012) |
一、“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四节 “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2013-2019) |
一、“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形态构成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舞剧形象的主要构成类型 |
一、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 |
二、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 |
三、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 |
四、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 |
五、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 |
第二节 中国当代舞剧革命者典型形象分析 |
一、从“报私仇”到“为人民”——《红色娘子军》的吴清华 |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傲雪花红》的刘胡兰 |
三、奏响民族救亡最强音——《铁道游击队》英雄群像 |
四、“双面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 |
第三节 中国当代舞剧奉献者典型形象分析 |
一、《敦煌》守护人的“爱的奉献” |
二、“不荒芜”的《戈壁青春》 |
三、奉献精神筑成双重生命的《天路》 |
四、伟大出自平凡——《草原英雄小姐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未来创造展望 |
第一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历史经验反思 |
一、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二、在舞剧性格的成长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三、在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第二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时代风尚体悟 |
一、“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
二、“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舞剧本体求索 |
一、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坚持“以人为本” |
二、舞剧语言风格的营造坚持“表意优先” |
三、舞剧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回顾 |
二、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
小结 |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
上编·作品卷 |
下编·研究资料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5)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四节 章节大纲 |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
一、政局环境 |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
一、政治社会环境 |
二、文化建设政策 |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
一、剧团的脉络 |
二、活动情况 |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
小结 |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
一、大鹏国剧队 |
二、海光国剧队 |
三、陆光国剧队 |
四、明驼国剧队 |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
一、大宛国剧队 |
二、龙吟国剧队 |
三、干城国剧队 |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
一、劳军戏演出 |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
一、国光剧团 |
二、台湾京崑剧团 |
小结 |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
二、「京剧改革」论争 |
三、京剧演出活动 |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
小结 |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
四、复兴国剧特刊 |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
一、中国文化大学 |
二、台湾戏曲学院 |
三、台湾艺术大学 |
小结 |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
(7)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杂剧在元代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杂剧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邈远的历史——元杂剧的源流追溯 |
一、巫觋歌舞 |
二、百戏倡优 |
三、歌舞戏与滑稽戏 |
四、宋杂剧与金院本 |
五、从南戏到元杂剧 |
第二节 鼎盛的背后——元杂剧兴起的原因 |
一、政治环境:杀伐征战与社会动荡 |
二、经济环境:商贸繁盛与城市发展 |
三、思想环境:文化政策与时代风貌 |
四、科技条件:印刷刊刻与交通运输 |
五、艺术张力:形式流变与文化传承 |
第二章 杂剧在元代的生产 |
第一节 过往的余晖:传奇故事 |
一、早期历史的重塑 |
二、唐代传奇的改造 |
三、两宋故事的增饰 |
第二节 失意的底色:儒士文人 |
一、顾影自怜:才人的产生 |
二、相濡以沫:书会的建立 |
第三节 愁苦的挣扎:低官下吏 |
一、低下乐官——广博的杂剧传播者 |
二、微贱儒吏——深刻的杂剧生产者 |
第四节 自卑的超越:优伶戏班 |
一、独立枝头:女伶歌妓 |
二、走街串巷:家庭戏班 |
第三章 杂剧在元代的媒介功能 |
第一节 作为艺术发展的审美功能 |
一、严谨细腻的音乐结构 |
二、丰富灵变的剧本结构 |
三、独特完备的演唱结构 |
四、细密精致的角色体系 |
第二节 作为创作生产的文化功能 |
一、时代精神的反映 |
二、市民意识的呈现 |
三、理学思潮的流变 |
第三节 作为引导社会的舆论功能 |
一、民间舆论的形成 |
二、对于舆论的控制 |
第四节 作为控制手段的教化功能 |
一、封建统治的需求与强化 |
二、教化功能的失范与衰微 |
第四章 杂剧在元代的传播路径 |
第一节 口耳相传——生生不息的杂叙话谈 |
一、口头传播的复兴 |
二、口头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传抄刊刻——知识分子的共享空间 |
一、文本传播的延续 |
二、文本传播的影响 |
第三节 勾栏戏台——市井乡野的娱乐生活 |
一、舞台传播的发展 |
二、舞台传播的特点 |
第五章 杂剧在元代的传播内容 |
第一节 以《西厢记》为代表,对于爱情的讴歌 |
一、主要内容及人物塑造 |
二、思想倾向及价值观念 |
第二节 以《梧桐雨》为代表,对于历史的慨叹 |
一、主要内容及人物塑造 |
二、思想倾向及价值观念 |
第三节 以《窦娥冤》为代表,对于法制的憧憬 |
一、主要内容及人物塑造 |
二、思想倾向及价值观念 |
第四节 以《黄粱梦》为代表,对于逍遥避世的向往 |
一、主要内容及人物塑造 |
二、思想倾向及价值观念 |
第六章 杂剧在元代的接受与欣赏 |
第一节 仪凤伶官乐——宫廷贵族的视觉盛宴 |
一、宫廷演剧的接受情况 |
二、宫廷演剧的接受特点 |
第二节 歌舞盛优娼——市井百姓的生活之娱 |
一、城市演剧的接受情况 |
二、城市演剧的接受特点 |
第三节 老稚相呼景——乡野村夫的赛会庆典 |
一、乡间演剧的接受情况 |
二、乡间演剧的接受特点 |
第七章 杂剧在元代的传播效果 |
第一节 诗文史料中的生动描述 |
一、广泛的受众基础 |
二、普遍的文艺消费 |
三、受众与编演者的互动 |
第二节 历史文物中的艺术再现 |
一、雕刻壁画 |
二、庙宇戏台 |
三、图案纹饰 |
第三节 鉴赏品论中的深度渗透 |
一、燕南芝庵与《唱论》 |
二、夏庭芝与《青楼集》 |
三、周德清与《中原音韵》 |
四、钟嗣成与《录鬼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从抗战时期上海话剧看导演制的成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上海话剧的独特格局与背景 |
第一节 意识形态控制的变化 |
第二节 文化从业者的撤离与转入 |
第三节 新兴消费文化下的受众群体嬗变 |
第二章 话剧导演群体的风格凸显与流派形成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的导演制度与艺术发展 |
第二节 话剧演出职业化催生四大四小导演 |
第三节 多元并存的导演风格与美学个性 |
第四节 滥用噱头与“笑果”背后的心理共性 |
第五节 实践中产生的本土戏剧理论 |
第三章 职业导演群体对现代话剧的推动 |
第一节 导演工作规范与标准的建立 |
第二节 西方导演美学的引入与实践 |
第三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兼容并蓄 |
第四节 舞台装置技术的重识与新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抗战时期上海四大四小导演执导活动年表 |
附录二: 抗战时期上海四大四小导演剧目一览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致谢 |
(10)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研究 ——以剧本创作及改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水浒戏”创作及改编的历史与演变 |
二、“水浒戏”学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的文本阐释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初至“五四”时期的水浒戏剧转型及探索 |
第一节 清末民初思潮与“水浒新剧”的创作尝试 |
1. 清末“小说(曲)界革命”与“水浒”地位的提升 |
2. 民初“水浒新剧”的创作尝试 |
第二节 五四时期“水浒话剧”的诞生及其探索 |
1. “新旧剧”交锋与“水浒”话剧的诞生 |
2. 《潘金莲》与潘金莲的“翻案” |
第二章 1 930年代水浒戏剧的多元化主题与历史性选择 |
第一节 水浒戏剧的多元主题与文化透视 |
1. 政治诉求:人间正义与除“恶”反“封” |
2. 高台教化:在“戒色”与“爱情”之间 |
第二节 革命化叙事模式:水浒戏剧的历史性选择 |
1. 呐喊与批判:水浒戏与“革命”关系考察 |
2. 暴力或反抗:“旧剧改良”的“革命”选择及其实践 |
3. 范式及影响:“侠义英雄+群体反抗”的革命化叙事 |
第三章 抗战时期水浒戏剧的国家意识与民间立场 |
第一节 民族意志、国家意识与民族正气 |
1. “侠之大者”与国统区的民族正气 |
2. “奴才教育”与上海“孤岛”的狂欢式复仇精神 |
第二节 “民间立场”、“英雄侠义”与现代民族精神构建 |
1. “侠义”叙述与民间立场的抗战 |
2. 从“公义”弘扬到“私义”批判 |
3. 梁山英雄的两极化女性想象 |
4. “侠义”与现代民族精神构建冲突 |
第四章 延安时期新编水浒戏剧的叙事模式与革命想象 |
第一节 “新式英雄”塑造与“阶级仇恨”叙事模式 |
1. “反霸抗日”主题与“置换变形”的修辞策略 |
2. “新式英雄”塑造及英雄叙事模式 |
3. “阶级仇恨”:“丑化”“阶级敌人”与“美化”“人民群众” |
第二节 革命想象、革命伦理与革命“民族形式” |
1. “梁山泊”:革命“乌托邦”想象 |
2. 革命政治伦理与“女性私人痛苦” |
3. 革命叙述与革命的“内在结构” |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水浒戏剧改编与“工农兵”文艺方向 |
第一节 水浒戏剧改编的新美学规范 |
1. 深入与调整:1948年前后的水浒戏改编 |
2. 《新大名府》《新渔家仇》批判与“历史主义”创作倾向 |
3. “人民性”与新编水浒戏剧 |
第二节 “梁山英雄”再构及其身份之痛 |
1. “自觉改造”:英雄好汉的“革命精神” |
2. “自我成长”:英雄好汉的“革命人格” |
3. “身份之痛”:英雄好汉的“革命领袖” |
第三节 爱情伦理与亲情暴力 |
1. 女性及其“淫妇”叙述 |
2. 从“英雄夫妻”到“才子佳人” |
3. 弱化的“父亲”与强化的“正义” |
第四节 水浒戏整理与“戏改”及“工农兵”文艺指向 |
第六章 新时期水浒戏剧的创作突破与审美趋势 |
第一节 “水浒戏”的革命性“续写”与批判性“反思” |
1. “极左思潮”与延安文艺“经典”再改编 |
2. 延续“十七年”与1980年初期的再创作 |
3. 梁山的“信仰危机”与个体价值的“反思” |
第二节 消费时代的水浒戏市场化转型 |
1. 媚俗:回归“古典浪漫” |
2. “类狂欢”:市场消费与“后革命化”叙事 |
第三节 新时期“潘金莲”的双重镜像 |
1. 文化“批判者”:“潘金莲”与华夏文化“妇女病” |
2. 大众“牺牲品”:“潘金莲”的精神向度与情欲世界 |
余论“程式”、史诗与神话 |
一、“程式”与语言文体的承继和突破 |
二、“史诗性”呈现与叙述方式的嬗变 |
三、“神话”及其历史性批判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立秋》为中国话剧发展史书写了重要一笔(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山西电影研究(1935年-1940年)[D]. 杨志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D]. 张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D]. 李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 [6]论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的现状与走向[J]. 丁亚平,姜庆丽. 人文, 2019(01)
- [7]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8]杂剧在元代的传播研究[D]. 常嘉容. 兰州大学, 2018(09)
- [9]从抗战时期上海话剧看导演制的成熟[D]. 李峥. 上海戏剧学院, 2017(03)
- [10]20世纪中国水浒戏剧研究 ——以剧本创作及改编为中心[D]. 焦欣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