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平和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氯氮平和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一、氯氮平、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丛佳林[1](2021)在《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抵抗与整体认知功能及不同认知维度之间的相关性,验证假说“胰岛素抵抗处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与糖代谢紊乱的十字路口”的合理性。2.结合前期研究基础,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并探讨不同证候要素与胰岛素抵抗、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在上述假说的基础上建立起与中医证候的联系。3.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3年随访,观察认知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素的动态关联性。方法:1.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就诊的8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和87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 NSS)评估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 gnitive Battery,MCCB)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测验共包含7个认知维度、9项测试。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糖脂代谢相关实验室指标,计算HOMA-IR值,并以对照组HOMA-IR值的上1/4位点值1.88作为判断IR的切割点,将病例组划分为IR组(51例)与无IR组(36例)。将各组数据录入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2.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纳入第一部分研究中8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前期研究中多中心收集的2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精神分裂症中医证素观察评定表”进行四诊信息采集,内容包括40项临床症状、14项舌象、6种脉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证候要素提取,统计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并观察中医证素与HOMA-IR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3.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27例,3年后随访,36例完成面对面访视。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基线-随访MCCB总分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划分为认知下降组(19例)与认知未下降组(17例),比较两组3年随访后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FINS、HOMA-IR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比较其它基线资料、代谢指标未见显着差异。IR组的空间广度测验(SS)、视觉空间记忆测试(BVMT-R)、MC CB总分较无IR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IR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产生显着影响,且导致整体认知水平降低。IR组与无IR组在PANSS评分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MCCB总分、工作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呈负相关(r=-0.227,r=-0.272,r=-0.282,P值均<0.05),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MCCB总分(t=-2.343,p=0.022)、工作记忆(t=-2.200,p=0.031)、视觉学习和记忆(t=-2.122,p=0.037)呈现相关性。40项临床症状中出现频率位于前5位的是神疲乏力(42.97%)、心悸(38.38%)、少气懒言(37.30%)、胸闷(36.22%)、失眠多梦(31.89%)。脉象中以沉脉(39.19%)、弦脉(31.35%)出现频率最高。舌色以舌淡占比最高(49.46%),舌型以舌有齿痕占比最高(23.24%)、舌苔以苔薄白占比最高(37.03%)。经因子分析后共得出气虚(27.83%)、气滞(18.91%)、痰(16.76%)、阴虚(12.70%)、阳虚(8.91%)、火(8.10%)、瘀血(6.76%)7类证候要素,病位以肝、脾、肾、心多见。27例以痰证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IR组(17例)与无IR组(10例)比较在HOMA-IR值(P=0.017,P<0.05)、BVMT-R(P=0.037,P<0.05)得分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提示痰证与胰岛素抵抗及工作记忆认知维度存在相关性。认知下降组的随访MCCB总分较认知未下降组显着降低(P<0.05)。认知下降组痰湿证素比例较基线明显增加(P<0.05),其证素演变显示出了由单一证素向复合证素转变的趋势(P<0.01)。下降比例较多的认知维度为视觉记忆和言语记忆,其中视觉记忆下降可能与痰湿证素有关,言语记忆下降可能与气虚证素相关,但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会加重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及工作记忆、视觉记忆等认知维度的损害程度。2.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痰为主,且痰证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工作记忆认知维度存在相关性,可能是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病理因素。3.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会随着病程进展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过程中,中医证候要素呈现虚实夹杂、复合相兼的变化态势。痰证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相关,且在各认知维度中,痰证可能与视觉记忆损害存在紧密关联。4.验证了假说“胰岛素抵抗处于精神分裂症糖代谢障碍与认知障碍的十字路口”的合理性,并建立了中医证候与假说之间的联系。

王磊[2](2021)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共纳入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封闭病房内住院的,疾病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患者162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根据血浆Hcy水平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划分为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患者组(即共病组)83例,和不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组(即单病组)79例。所使用的量表包括自编调查问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采用PANSS量表评定患者的临床精神症状,采用RBANS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病组的PANSS量表阴性症状分和总分高于单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66,P<0.001;t=-2.559,P=0.011)。2.共病组的即刻记忆、注意、延时记忆和RBANS量表总分均低于单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64,P<0.001;t=2.051,P=0.042;t=3.159,P=0.002;t=3.161,P=0.002)。3.经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BANS量表总分与HHcy、年龄、病程、婚姻史、PANSS量表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和总分呈负相关(r=-0.234、-0.297、-0.183、-0.184、-0.305、-0.205、-0.286,P<0.05或P<0.01),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0.249,P<0.01)。4.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HHcy影响,具体为HHcy与即刻记忆(β=-0.208,P=0.005)、注意(β=-0.190,P=0.021)、延时记忆(β=-0.200,P=0.008)等认知功能因子分及RBANS量表总分(β=-0.156,P=0.031)相关。此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精神症状也会影响其认知功能,具体为PANSS量表总分与即刻记忆(β=-0.220,P=0.003)、延时记忆(β=-0.223,P=0.003)认知功能因子分及RBANS量表总分(β=-0.263,P<0.001)相关,PANSS量表阴性症状分与视觉广度(β=-0.198,P=0.007)、言语功能(β=-0.290,P<0.001)及注意(β=-0.323,P<0.001)等认知功能因子分相关。结论:伴发HHcy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临床精神症状较不伴发HHcy的患者更严重,尤其是阴性症状。伴发HHcy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总体认知功能障碍较不伴发HHcy的患者更严重,主要表现在即刻记忆、注意和延时记忆等方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到HHcy和临床精神症状影响,分别与两者具有一定相关性。

张琦[3](2021)在《精神分裂症糖脂及嘌呤代谢与精神病理相关性的纵向研究》文中认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是一种异质性的致残性重型精神障碍。目前,早期SCZ患者的病程管理和代谢不良反应等问题已成为本领域的热点。本研究首次提出一种基于糖脂和嘌呤代谢来识别SCZ的机器学习研究方案,将两种成熟算法应用于SCZ早期预后并对比,然后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代谢指标的可能影响。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识别SCZ的纵向研究。在本章节中,我们首先通过RF和SVM去证实糖脂和嘌呤代谢指标在识别首发未用药SCZ(First-Episode Drug-Naive Schizophrenia,FEDNS)和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的可行性,以最佳的机器学习模型验证代谢异常与SCZ精神病理症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依据金标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量表总分的减少率将SCZ定义为高、低疗效两组,基于糖脂和嘌呤代谢指标分别以RF和SVM识别不同时点(基线、6周和1年)的SCZ和HC组,探究分类器分类与已定义疗效组别的相关性。我们发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分类器的准确率和SCZ检出率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SCZ与HC两组在糖脂和嘌呤代谢水平的差异逐渐减少;相关分析显示分类器的准确率与疗效高低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进一步反映了糖脂和嘌呤代谢水平变化与早期预后中精神病理症状改善密切相关。第二、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的抗精神病药物与SCZ早期代谢相关性研究。在本章节中,我们首先使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验证影响SCZ预后疗效的显着性代谢指标,结果表明,从基线到6周,空腹血糖改变量在疗效高低两组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从基线到1年,总胆固醇及胰岛素抵抗改变量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但是,仅在6周时发现,空腹血糖改变量与抗精神病药物每日剂量具有显着性负相关(r=-0.658,df=17,p=0.028),在此基础上,采用SVR确定空腹血糖改变量与剂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定量关系(R2=0.386)。上述发现反映了短期内抗精神病药物可通过影响代谢水平而改善精神病理症状,但长期内需重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张京华[4](2018)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随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广泛应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得到较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不良反应,例如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等。后者不仅影响患者依从性,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甚至由此引发严重的躯体疾病。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影响其远期预后。而采用新的、更适合中国人群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对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得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情况调查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以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最新的基于我国人群的研究证据所制定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试图描述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以及患病特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自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表内主要统计入组患者的一般统计学资料如性别、年龄等,以及入院后测量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等,还包括如所用药物、用药时间、是否存在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是否吸烟、精神疾病病程、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情况等。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 I-74)调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符合入组条件患者共完成183例,其中伴发代谢综合征者人数为77例(42%)。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年龄较大、吸烟、使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时间较长,则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更高。腰围异常、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血脂紊乱为代谢综合征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患者在腰围异常、血脂紊乱方面较男性患者高发,男性患者高血压比率高于女性患者。在所调查患者的抗精神病用药情况中,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为大多数,氯氮平、利培酮和奥氮平以及喹硫平的使用率达73.2%,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中氯丙嗪、奋乃静以及舒必利的使用率达20.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伴发代谢综合征比率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组代谢综合征发病比率较高。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 I-74)调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依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测算,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及总评分方面,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得分均低于非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得分。结论:在本研究中,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合并出现代谢综合征比率较大,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偏大、用药时间较长、吸烟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尤其奥氮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应该强化戒烟治疗,并对年龄偏大、药物治疗时间较长、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尤其奥氮平的患者,建议检测的有关代谢指标,以减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青颖[5](2016)在《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中提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长期的、使人衰弱的并且复杂的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其患病率在世界不同文化地理区域中约为0.5-1%。由于该疾病发病机理不明、并发症危害严重以及患者暴力行为影响恶劣,精神分裂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仍旧依赖精神科医生的主观判断,但是,由于受到自身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精神科医生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精神分裂症的误诊和漏诊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临床上亟需客观的诊断生物标志物来辅助医生的问诊,以提高诊断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一致性,为后期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生物学反应、病理过程或者治疗干预药理学反应中起指示作用的指标,具有客观检测和评估的特性。传统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血压和血糖等指标,而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则是指以DNA、RNA、蛋白质或者代谢物为代表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与分子诊断密不可分,我们既可以使用分子诊断技术来发现生物标志物,又可以将生物标志物作为分子诊断测试的基础。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生物芯片等高通量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地蓬勃发展,大量与精神分裂症生物标志物相关的数据涌现出来。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或者一组生物标志物成功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因此,本博士学位论文旨在以已有研究为基础,靶向筛选潜在的精神分裂症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对已报道的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遗传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再结合本课题组已有的研究基础与背景,靶向性地关注到xMHC区域、14-3-3蛋白家族以及FGF21蛋白这三者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以“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为原则,灵活运用不同的检测平台与技术手段,对这三者的基因表达和/或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xMHC区域和14-3-3蛋白家族分别表现出特有的基因表达特征以及基因表达与蛋白质表达特征,而代谢调控子FGF21的蛋白在精神分裂症血清中异常高表达;由xMHC区域中的6个基因和14-3-3蛋白家族的7个成员分别通过Logsitic回归构建而成的模型具有很好的诊断效力:其中,(1)由xMHC区域中的6个基因构建的诊断模型在发现集中的AUC=1,诊断效力最好,而该模型在验证集中的诊断效力仍然不错,AUC=0.8161,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8108和0.8537;(2)由14-3-3蛋白家族7个基因构建的诊断模型表现同样优秀,该模型在发现集中的AUC=0.9745,灵敏度为1,特异度为0.8571,而该模型在验证集中的AUC=0.79,表现虽然不甚理想,但是我们依然期待未来在大规模的样本集合中评估它的表现;而对于FGF21蛋白,其作为单一变量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效力确实不佳,因此我们建议可以将它与血清中的其它细胞因子或蛋白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诊断模型,以期能够表现出较好的诊断效力。本研究最终筛选出2个表现优秀的诊断模型,未来我们计划在更大规模的人群中对二者进行诊断效力的评估与验证,希望可以从中获得优秀的诊断生物标志物,进而开发出可以在临床上率先展开测试的分子诊断方法。本研究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目标,为该疾病的分子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同时也有助于深入探究精神分裂症的致病机理,为个性化治疗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提供支持。

杨景雷[6](2011)在《精神分裂症的体液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全世界不同文化地理区域中均为1%左右。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遗传因素约占80%。目前在发病机理的研究上,研究人员只是提出了各种可能的假说,分子机制仍未最终阐明。临床上,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依赖于医生对病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表型的主观判定。由美国精神病学会、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制订的诊断系统DSM- IV、ICD-10是目前精神分裂症的基本诊断工具,通过量表对症状表型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精神分裂症表现为一组临床症状,个体差异性大,不同患者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不同。缺乏准确的表型定义造成的结果是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出现偏差。系统生物学是研究复杂疾病的有效策略,它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不同层面的技术平台。代谢组学是生物系统内源性代谢物的综合分析,体现某一具体时刻的基因功能、酶活性和生理状态。疾病状态通常表现出代谢平衡的破坏,代谢组学研究一方面发现生物体液内的生物标记物,为临床诊断、疾病分型、疗效评价、毒理研究等提供化学标签;另一方面,通过发掘生物标记物背后的代谢网络变化,为相关研究提供线索。本课题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TOFMS)为分析平台,考察了精神分裂症病人与健康对照在血清和尿液代谢物组层面的差异。血清中甘油酸、二十碳烯酸、3-羟基丁酸、丙酮酸和胱氨酸组成的诊断模块,在62对年龄性别匹配的病人和对照组成的训练集中曲线下面积为0.945,在50例病人和48例对照组成的独立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为0.895,表明对血清样本中这些物质的定量具有辅助临床诊断的潜力。特别是,将尿液中的3-羟基丁酸加入到这一诊断模块,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都达到1,表明该模块的分类效果等同于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体液中差异代谢物背后的代谢网络为精神分裂症病理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和线索。血清中高浓度的中长链脂肪酸和尿液中中短链脂肪酸表明患者体内脂代谢被上调,这可能源于大脑血糖供应不足,血清和尿液中3-羟基丁酸的富集证明了这点,因为后者是大脑能量的又一供体。这些为精神分裂症的能量代谢紊乱提供了代谢组层面的证据,有利的补充了基因组和蛋白组的理论假设。血液中的胱氨酸为神经细胞谷胱甘肽提供半胱氨酸,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中胱氨酸的降低可能源于大脑氧化压力的增加,后者招募大量胱氨酸进入谷胱甘肽合成途径以对抗活性氧。谷氨酸是大脑中最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在系统能量不足时转化为α-酮戊二酸进入TCA循环产生ATP。一般的,脑组织中的谷氨酸被包裹于血脑屏障而不受血液系统中因饮食导致的谷氨酸水平波动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中谷氨酸浓度异常升高,正常代谢之外的谷氨酸用于补充能量异或调节谷氨酸-GABA平衡,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在建立体液分子标记物组成的疾病诊断工具的同时,我们还考察了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血清代谢物组的变化,发现服用氯丙嗪、氯氮平和利培酮后患者代谢物组趋于健康对照,而使用两种药物的患者其血清代谢物组与健康对照更为接近。这表明血清代谢物组有潜力用于药效评价并指导用药。

王磊[7](2008)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的药物基因组学和高血压的遗传学研究》文中指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MIM181500)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以及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该疾病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在全世界各个人群中普遍存在,发病率均在1%左右。利培酮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治疗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服药后没有效果或效果不很明显。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本论文第一部分,我们进行精神分裂症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选用经利培酮治疗八周后的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样本,利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利培酮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了CYP2D6、HTT、HT1A三个基因中功能性的多态性位点与利培酮治疗疗效、血浆中利培酮代谢率的相关关系。发现了CYP2D6的C188T多态性与血浆中利培酮的代谢率有关;HTT的2个多态性与BPRS减分率的改善有关;HT1A的-1019 C/G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后PANSS阴性症状减分率有关。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的复杂疾病之一,影响20-30%的人口。目前公认高血压与自律神经活性的调节有关,但具体的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是若干个系统(信号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压的候选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上皮细胞钠通道、儿茶酚胺/肾上腺素、肾血管舒缓素-激肽等几个主要系统中。近来很多证据显示NPY基因与血压有一定的关系。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中,我们系统了研究了NPY1R(Neuropeptide Y1 recepto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从中选出两个高频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双胞胎对和血压极值这两个独立样本中进行分型。发现这其中的3’-UTR多态性位点与多种自律神经活性相关;又发现启动子多态性位点及3’-UTR位点与血压值显着相关。随后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均会影响报告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暗示了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均为功能性位点。对3’-UTR区的多态性位点进行MicroRNA靶位点预测,结果显示此多态位点位于hsa-miR-511的结合序列内部,不同的等位基因会造成3’-UTR mRNA与hsa-miR-511在结合的构象及能量上均有差异。提示我们,也许3’-UTR区域不同的等位基因会影响hsa-miR-511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血压值。

田楠[8](2008)在《常见抗精神病药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约1 %。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受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蛋白质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基因转录后的最终表现形式,基于蛋白质的研究手段提供了诠释精神分裂症致病机制的最佳方法。血浆(或血清)和脑脊液等体液样品可以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随时抽取,是疾病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前后的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蛋白质组的变化,我们发现:载脂蛋白A-I,运甲状腺素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治疗后显着上调,而α1-抗胰蛋白酶在治疗后表现为显着性下调。本研究是对先前我们小组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的血浆蛋白质组比较研究的一个独立验证。结合先前的研究,我们认为急性反应期蛋白表达水平改变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体系的改变有关;载脂蛋白A-I的变化是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过程相关的;运甲状腺素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可能不是由药物引起的变化,它们所参与的维生素A的代谢调控通路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存在重要的调控机制。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几乎任何一种临床药物都会产生潜在的、复杂的肝脏损伤。我们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抗精神病药物处理的大鼠肝脏进行分析,期望找到关于药物导致肝脏损伤机制以及抗精神病药物选择/筛选的有益信息。本研究中我们分别给与Sprague-Dawley大鼠34天的氯丙嗪、氯氮平、思瑞康三种抗精神病药物处理,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建立了大鼠肝脏蛋白质组2Dgel数据库,并鉴定了123个蛋白点对应80种蛋白。通过与未经药物处理的大鼠肝脏蛋白质组比较,251个清晰的蛋白点参与匹配分析,经统计分析发现33个蛋白点对应26种蛋白在抗精神病药物处理的大鼠肝脏中表达量显着改变,特别是3-巯基丙酮酸转硫酶,抗氧化物酶,细胞色素b5,细胞角蛋白,14-3-3蛋白,δ4-3酮类固醇5β还原酶以及3α羟类固醇脱氢酶变化极其显着(P值<0.01)。本研究结果支持抗精神病药物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的论点;另外我们还发现胆汁酸异常可作为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损伤的信号标记。结合最近的研究,我们提出假说:抗精神病药物处理后可能在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存在相同的氧化应激改变。这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支持。尽管本研究仍不能完全揭示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影响的精确机制,但为今后联合其他方法(如代谢组学)揭示药物毒性机制以及药物的选择/筛选提供了证据及方向。

宣洁琨[9](2007)在《多巴胺D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巴胺D3受体(DRD3)是一种G蛋白偶联的D2样受体,多表达于与认知、情绪等脑机能密切相关的边缘区域。早期的神经化学和尸检研究表明DRD3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过程。药理学研究也发现,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对DRD3都有较高的亲和力。这些证据都提示该受体可能是重要的抗精神病药物作用靶点。利培酮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最近的研究报道了DRD3基因中Ser9Gly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存在关联,但结果并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探讨DRD3基因多态性在抗精神病药物反应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全面地分析了DRD3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的相关性。在接受8周利培酮治疗后的130位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我们采用直接测序法对DRD3基因中的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了基因分型,并检测了其中5个SNPs与利培酮疗效的相关性。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用于评定利培酮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考虑到非遗传因素的影响,我们首先对患者的临床参数进行了评价,并将与利培酮疗效显着相关的BPRS初始值作为协变量列入关联分析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个SNP与BPRS总分变化值间具有显着关联,而且这些SNPs组成的单倍型在利培酮治疗的有效组和无效组间的分布也无明显差异。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人群中DRD3基因的多态性对利培酮疗效无显着影响,因而在利培酮反应的个体差异中无显着作用。

崔界峰[10](2005)在《达维胶囊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影响》文中指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精神科常见的原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病之一,因其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脱离现实,整个精神丧失了统一性、完整性,症状多样,故而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在近五十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抗精神病药物严重的副反应,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以精神分裂症之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分类,大致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癫证”、“狂证”等范畴。中医药有其独有的优势,与抗精神病药合用,可显着减轻抗精神病的各种副反应,并对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疗效显着。我们在临床上应用中药复方达维胶囊,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观察了达维胶囊的一般中枢药理作用,和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行为药理学作用,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模型相应脑区及血清中的神经递质(5-HT、NE、DA)含量,测定了血清LPO水平及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达维胶囊的一般中枢药理作用 1.1 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用DigBehv自发活动视频分析系统,来测定达维胶囊给药前和给药3天后小鼠自主活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给药3 天后与对照组相比,达维大剂量组与安定组小鼠总路程明显缩短,P<0.01;各组给药前后自身比较,达维中、小剂量组在给药前后总路程有所缩短,但差异不显着,而达维大剂量组及安定组小鼠在给药后活动总路程明显缩短,P<0.01。 1.2 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阈剂量致睡眠时间的影响 达维胶囊给药3天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40mg/kg),测定对睡眠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达维大剂量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安定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达维中、小剂量组虽有所缩短,但差异不显着;达维大、中剂量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安定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1,达维小剂量组虽有所延长,但差异不显着。 1.3 对小鼠戊四氮所致惊厥的影响 达维胶囊给药3天后,腹腔注射戊四氮(110mg/kg),测定对惊厥小鼠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苯妥英钠组小鼠惊厥潜伏期、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达维大、中、小剂量组未见差异;苯妥英钠组小鼠死亡率明显降低,而达维大、中剂量组虽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着。 2 达维胶囊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影响 2.1 对苯丙胺所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达维胶囊给药3天后,腹腔注射苯丙胺(6mg/kg),测定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后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总路程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氯氮平组小鼠总路程缩短,P<0.05,氟哌啶醇组总路程明显缩短,P<0.01,而达维胶囊组作用不明显。 中文摘要 52.2 达维胶囊对氯胺酮所致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腹腔注射氯胺酮30mg/kg,qd,共14天,造模后第8天开始给药,在第14天造模后24小时,做强迫游泳实验,记录后3min内小鼠游泳累计不动的时间。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强迫游泳保持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相比,达维大、中、小剂量组和氯氮平组,小鼠强迫游泳保持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氟哌啶醇组保持不动时间稍有缩短,但P>0.05。2.3 达维胶囊对 5-HTP 所致小鼠 5-HT 症候群模型甩头次数的影响在给药前及给药后第3,10天时,帕吉林皮下注射75mg/kg,再腹腔注射5-羟色氨酸20mg/kg,25分钟后,记录5分钟内甩头次数。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后3天时氯氮平组甩头次数显着减少,P<0.01;给药后10天时,氯氮平组甩头次数显着减少,P<0.01,氟哌啶醇组显着减少,P<0.05;达维大、中、小剂量组虽有减少,但差异不明显;给药后3天及10天时,自身前后比较,达维大、中、小剂量组,氯氮平组,氟哌啶醇组甩头次数显着减少,P<0.05。2.4 达维胶囊对隔离孤养小鼠攻击行为模型的影响将小鼠单笼饲养56天后,随机分组配对,固定一方为宿主鼠,一方为入侵鼠,分别在给药前与给药3天后进行配对攻击行为观察。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前各组攻击潜伏期、累积攻击时间、累积攻击次数和攻击行为评分等无显着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达维大、中、小剂量组,丁螺环酮组小鼠攻击潜伏期、累积攻击时间、累积攻击次数均明显减少,评分明显降低,P<0.01或P<0.05。各实验组给药前后自身比较显示,除模型组外,其它各实验组上述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0.01或P<0.05。3 达维胶囊抗精神分裂症作用机理研究3.1 达维胶囊对氯胺酮所致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大、小鼠大脑和血清中 5-HT、NE、DA含量变化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小鼠大脑组织和血清中,以及大鼠前额叶皮质中5-HT、NE 及 DA含量。3.1.1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内 5-HT 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达维大、中、小剂量组小鼠脑内5-HT、NE和DA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大剂量组小鼠脑内5-HT含量明显降低P<0.01。氯氮平组、氟哌啶醇组小鼠脑内5-HT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达维大、中、小剂量组、氯氮平组、氟哌啶醇组脑内NE及DA含量均未见明显变化。3.1.2 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 5-HT 浓度明显升高,NE 浓度明显降低,DA浓度未见明显差异。与模型?

二、氯氮平、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氮平、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研究思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设计及内容
4. 研究优势及创新性
第一部分 胰岛素抵抗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因子分析及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与中医证素相关性的3年随访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糖代谢紊乱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观察评定表
附录二 认知功能成套测验操作手册

(2)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 精神分裂症
    1.2 同型半胱氨酸
    1.3 同型半胱氨酸与精神分裂症
    1.4 研究问题及假设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2 样本量的计算
    2.2 研究方法
        2.2.1 自制调查问卷
        2.2.2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2.2.3 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2.2.4 血浆Hcy水平的检测及分组
        2.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3.结果
    3.1 共病组与单病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的比较
    3.2 临床精神症状得分在共病组与单病组间的比较
    3.3 认知功能得分在共病组与单病组间的比较
    3.4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精神分裂症糖脂及嘌呤代谢与精神病理相关性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神分裂症代谢异常研究的临床重要性
    1.2 精神分裂症代谢异常的研究现状
        1.2.1 糖代谢异常
        1.2.2 脂质代谢异常
        1.2.3 嘌呤代谢异常
    1.3 精神分裂症代谢异常受抗精神病药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1.4 机器学习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工作
    1.6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糖脂和嘌呤代谢识别精神分裂症的纵向研究
    2.1 研究数据
        2.1.1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情况
        2.1.2 代谢指标采集方法
    2.2 基于代谢指标的机器学习研究
        2.2.1 数据预处理
        2.2.2 外周代谢标记物的研究意义
        2.2.3 随机森林算法原理
        2.2.4 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
        2.2.5 留一交叉验证法
        2.2.6 分类评价指标
        2.2.7 Spearman相关分析
    2.3 基于两种机器学习算法识别不同时点精神分裂症
        2.3.1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纵向识别结果
        2.3.2 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纵向识别结果
        2.3.3 机器学习识别与精神病理症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分裂症早期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
    3.1 研究数据
        3.1.1 抗精神病药物主药种类及每日剂量记录
        3.1.2 抗精神病多药性影响代谢异常的研究意义
    3.2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抗精神病药物与早期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
        3.2.1 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2.2 支持向量机回归
        3.2.3 回归模型评价指标
    3.3 研究结果
        3.3.1 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3.3.2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3.3.3 支持向量机回归评价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二、结果
    2.1 入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比较
    2.4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
    2.5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与代谢综合征
    2.6 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症者与非代谢综合征生活质量比较
    2.7 精神障碍患者脂肪肝患病率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三、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中常用缩写列表
第一章 研究背景:综述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1.1.1 精神分裂症简史
        1.1.2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1.1.2.1 遗传因素
        1.1.2.2 环境因素
        1.1.2.3 病因机理假说
        1.1.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
        1.1.3.1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1.1.3.2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1.2 生物标志物概述
        1.2.1 生物标志物的历史
        1.2.2 生物标志物的分类和类型
        1.2.3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策略与筛选流程
        1.2.3.1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策略
        1.2.3.2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流程
        1.2.4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
        1.2.5 生物标志物与个性化医疗
    1.3 血液生物标志物与精神分裂症
        1.3.1 血液生物标志物在精神分裂症领域的已有研究
        1.3.2 血液生物标志物的优势
第二章 研究内容: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2.1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x MHC区域基因表达谱研究
        2.1.1 背景与思路
        2.1.2 材料与方法
        2.1.2.1 研究对象
        2.1.2.2 实验材料
        2.1.2.3 研究方法
        2.1.3 研究结果
        2.1.3.1 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
        2.1.3.2 精神分裂症x MHC区域基因表达谱分析
        2.1.3.3 多元统计分析
        2.1.3.4 精神分裂症x MHC区域11个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结果
        2.1.3.5 构建诊断生物标志物模型
        2.1.4 讨论
        2.1.4.1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x MHC区域基因表达呈整体下调趋势
        2.1.4.2 精神分裂症x MHC区域基因表达相关性网络异常活跃
        2.1.4.3 9 个x MHC区域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
        2.1.4.4 xMHC区域基因表达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2.2 精神分裂症外周血白细胞 14-3-3 家族基因与蛋白质表达的研究
        2.2.1 背景与思路
        2.2.2 材料与方法
        2.2.2.1 研究对象
        2.2.2.2 实验材料
        2.2.2.3 研究方法
        2.2.3 研究结果
        2.2.3.1 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
        2.2.3.2 一元统计分析
        2.2.3.3 多元统计分析
        2.2.3.4 构建诊断生物标志物模型的分析
        2.2.4 讨论
        2.2.4.1 精神分裂症的 14-3-3 家族基因/蛋白质表达失调
        2.2.4.2 精神分裂症的 14-3-3 蛋白家族成员拥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2.2.4.3 14-3-3 家族成员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2.4.4 14-3-3 家族有潜力作为精神分裂症的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
    2.3 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质表达研究
        2.3.1 背景与思路
        2.3.2 材料与方法
        2.3.2.1 研究对象
        2.3.2.2 研究方法
        2.3.3 研究结果
        2.3.3.1 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
        2.3.3.2 ELISA方法检测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浓度
        2.3.3.3 FGF21 蛋白浓度与代谢物水平的相关性
        2.3.3.4 ROC曲线分析血清FGF21 蛋白的诊断效力
        2.3.4 讨论
        2.3.4.1 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2.3.4.2 精神分裂症血清FGF21 蛋白表达水平与5种代谢物的水平呈显着正相关
        2.3.4.3 FGF21 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力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3.1 主要结论
    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会议摘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精神分裂症的体液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精神分裂症概述
        1.1 精神分裂症诊断分型
        1.1.1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1.2 精神分裂症分型
        1.2 精神分裂症致病机理研究
        1.2.1 致病因素
        1.2.1.1 遗传因素
        1.2.1.2 环境因子
        1.2.2 机理假说
        1.3 精神分裂症治疗
        1.3.1 药物治疗
        1.3.2 疗效评价
    2 代谢组学
        2.1 代谢组学的历史沿革
        2.2 代谢组学的研究对象
        2.3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2.3.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3.2 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
        2.3.3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2.3.4 生物学信息的提取
        2.4 代谢组学的应用
    3 代谢组学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
    4 本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
        4.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4.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样本
        1.1 样本采集标准
        1.2 样本采集方法
        1.3 样本信息
    2 实验材料
        2.1 试剂
        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试剂制备
        2.3.2 衍生化处理
        2.3.3 GC-TOF 检测条件
        2.3.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体液代谢标记物研究
        1 血清中的精神分裂症代谢标记物研究
        1.1 数据信息
        1.2 模式识别
        1.2.1 无监督模式
        1.2.2 有监督模式
        1.3 分子诊断
        1.3.1 差异代谢物
        1.3.2 血清诊断模块
        2 尿液中的精神分裂症代谢标记物研究
        2.1 数据信息
        2.2 模式识别
        2.2.1 无监督模式
        2.2.2 有监督模式
        2.3 分子诊断
        2.3.1 差异代谢物
        2.3.2 尿液诊断模块
        3 血尿代谢物组的综合分析
    第二节 代谢组学在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1 代谢组学在抗精神病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1.1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清代谢物组的影响
        1.2 疗效评价
第四章 结论
    1 能量代谢紊乱
    2 胱氨酸与谷胱甘肽代谢
    3 谷氨酸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工作总结
    2 全文结论
    3 论文创新点
    4 思考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的药物基因组学和高血压的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综述
    第一部分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基因组学
        1. 精神分裂症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1.2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及亚型
        1.3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1.4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假说
        1.4.1 神经递质假说
        1.4.1.1 多巴胺(Dopamine, DA)假说
        1.4.1.2 谷氨酸(Glutamate,Glu)假说
        1.4.1.3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假说
        1.4.1.4 其他神经递质假说及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
        1.4.2 神经发育假说
        1.5 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5.1 连锁分析
        1.5.2 连锁不平衡分析
        1.5.2.1 连锁不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1.5.2.2 影响连锁不平衡的因素
        1.5.2.3 基于随机人群和核心家系的研究
        1.5.2.4 单倍型分析
        1.5.2.5 统计学检验和统计效力
        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基因组学
        2.1 药物基因组学简介
        2.1.1 药物基因组学产生的背景
        2.1.2 影响药物反应的遗传因素
        2.1.3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药物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2.1.3.1 候选基因的研究
        2.1.3.2 全基因组连锁不平衡作图
        2.1.4 药物基因组学的前景及面临的问题
        2.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2.2.1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2.2.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2.3 抗精神病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2.3.1 抗精神病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
        2.3.2 抗精神病药物靶点的多态性
    第二部分 高血压的遗传学
        1. 高血压简介
        1.1 高血压概述
        1.2 高血压的分类
        1.3 国内外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1.4 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4.1 遗传因素
        1.4.2 肥胖
        1.4.3 高盐摄入
        1.4.4 饮酒
        2.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2.1 交感神经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2.2 血管内皮细胞与高血压
        2.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高血压
        2.4 肽类物质与高血压
        2.4.1 心钠素
        2.4.2 神经肽
        3. 高血压遗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1 候选基因克隆
        3.2 定位候选基因克隆与全基因组扫描
        3.3 中间表型
        3.4 动物模型
第二篇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利培酮药物基因组学候选基因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给药
        1.2.2 血样采集和DNA 提取
        1.2.3 血浆利培酮、9-羟利培酮以及催乳素浓度测定
        2. 基因序列、遗传标记的选择及基因分型
        3.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 候选基因
        4.1 CYP2D6 基因(Cytochrome P450 2D6)
        4.2 5-HTT 基因(Serotonin transporter)
        4.3 HT1A 基因(The 5-hydroxytypamino 1A receptor)
    第二部分 NPY1R 基因与自律神经活性和高血压的关系
        1. 候选基因的选择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信息
        2.2 DNA 提取
        2.3 多态性遗传标记的发掘、选取和分型
        2.4 统计分析
        2.5 NPY1R 基因启动子、3’UTR 区克隆、质粒构建和纯化
        2.6 细胞培养、瞬时转染和荧光酶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NPY1R 基因的SNP 发掘
        3.2 自律神经活性表型的测定和遗传力的计算
        3.3 基因分型结果
        3.4 NPY1R 启动子区和3’UTR 区多态性的功能活性
        3.5 3’UTR 多态性159764 与hsa-miR-511
        4.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常见抗精神病药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1.1.1 精神分裂症的简介
        1.1.2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及亚型划分
        1.1.3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1.2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研究现状
        1.2.1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1.2.2 研究现状
    1.3 蛋白质组学
        1.3.1 蛋白质组技术概述
        1.3.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及相关技术
    1.4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疾病及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1.4.1 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
        1.4.2 药物开发蛋白质组学研究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
    2.1 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目的
        2.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蛋白质组二维凝胶图谱建立
        2.2.2 治疗前后的血浆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2.3 讨论
        2.3.1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运甲状腺素蛋白(TTR)
        2.3.2 载脂蛋白A-I(ApoA-I)
        2.3.3 α1-抗胰蛋白酶(α1-AT)
        2.3.4 本研究中的优点与局限性
第三章 抗精神病药物处理大鼠的肝脏蛋白质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大鼠肝脏组织蛋白提取
        3.2.3 肝脏蛋白浓度测定
        3.2.4 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
        3.2.5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SD-大鼠肝脏蛋白质组二维凝胶数据库
        3.3.2 大鼠肝脏差异表达蛋白及其功能分类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 溶液配方

(9)多巴胺D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中常用缩写列表
第一篇 引言
    1. 精神分裂症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1.2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及亚型
        1.3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1.4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假说
        1.4.1 神经递质假说
        1.4.1.1 多巴胺(Dopamine, DA)假说
        1.4.1.2 谷氨酸(Glutamate,Glu)假说
        1.4.1.3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假说
        1.4.1.4 其他神经递质假说及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
        1.4.2 神经发育假说
        1.5 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5.1 连锁分析
        1.5.2 连锁不平衡分析
        1.5.2.1 连锁不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1.5.2.2 影响连锁不平衡的因素
        1.5.2.3 基于随机人群和核心家系的研究
        1.5.2.4 单倍型分析
        1.5.2.5 统计学检验和统计效力
    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基因组学
        2.1 药物基因组学简介
        2.1.1 药物基因组学产生的背景
        2.1.2 影响药物反应的遗传因素
        2.1.3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药物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2.1.3.1 候选基因的研究
        2.1.3.2 全基因组连锁不平衡作图
        2.1.4 药物基因组学的前景及面临的问题
        2.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2.2.1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2.2.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2.3 抗精神病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2.3.1 抗精神病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
        2.3.2 抗精神病药物靶点的多态性
第二篇 实验部分
    1.D RD3 基因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关联分析
        1.1 候选基因的选择
        1.2 材料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2.2.1 临床给药
        1.2.2.2 血样采集和DNA 提取
        1.2.2.3 血浆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浓度测定
        1.2.2.4 遗传标记的选取
        1.2.2.5 基因分型
        1.2.2.6 统计分析
        1.3 实验结果
        1.3.1 研究对象的临床参数
        1.3.2 单个SNP 位点对利培酮疗效的影响
        1.3.3 SNPs 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与单倍型分析
        1.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达维胶囊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综述部分
    综述一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的认识
        2 祖国医学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学进展
        1 现代医学
        2 祖国医学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 按实验方法分类的动物模型
        2 按症状类型分类的动物模型
        3 按可能的神经递质机制分类的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部分
    前言
    第一部分 达维胶囊的一般中枢药理作用
        实验一达维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二达维胶囊对戊巴比妥钠阈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三达维胶囊对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达维胶囊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影响
        实验一达维胶囊对苯丙胺所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达维胶囊对氯胺酮所致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达维胶囊对5-HTP所致小鼠5-HT症候群模型甩头次数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达维胶囊对隔离孤养小鼠攻击行为模型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达维胶囊抗精神分裂症作用机理研究
        实验一达维胶囊对氯胺酮所致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大鼠前额叶皮质、小鼠大脑和血清中5-HT、NED、A 含量变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达维胶囊对氯胺酮所致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大鼠血清中LPO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达维胶囊对氯胺酮所致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氯氮平、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D]. 丛佳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D]. 王磊.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精神分裂症糖脂及嘌呤代谢与精神病理相关性的纵向研究[D]. 张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特征分析[D]. 张京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
  • [5]靶向筛选精神分裂症潜在血液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 青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精神分裂症的体液代谢组学研究[D]. 杨景雷.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7]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的药物基因组学和高血压的遗传学研究[D]. 王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3)
  • [8]常见抗精神病药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田楠.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9]多巴胺D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相关性研究[D]. 宣洁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
  • [10]达维胶囊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影响[D]. 崔界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氯氮平和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