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艺术生产”主体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荣洁[1](2021)在《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文中提出
周璇[2](2021)在《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是文学消费活动的两个纠缠不已的历史属性。不同的文学生产、媒介技术与文化语境条件下,这两个历史属性呈现为不同状态,并构成不同的属性关系。在这种属性状况与属性关系的历史作用下,文学消费以其对广义的文学生产活动的参与不断影响着文学活动的历史状况。而从文学媒介演化、文化语境变迁的历史条件角度探索这两个属性状况及属性关系状况,是文学理论有待展开的论题。文学消费奠基于文学生产活动,并基于文学生产活动的生产一般性与艺术特殊性辩证统一而获得了文学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辩证统一的二重性。文学消费二重性也体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造”观念批判和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的理论视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也受到文学媒介的建构,并随着文学媒介演进而呈现出历史转化的文化实践面貌。因此,文学消费问题需要从历史与时间维度相结合的视角展开探讨。现代文学消费现象是在15世纪印刷媒介普及、文化进入现代阶段的历史前提下展开的。19世纪,随着文学生产的繁荣、印刷媒介的加速发展,在相对自主化的文学场域的建构中呈现出了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辩证统一的二重性面貌。20世纪,媒介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的具有媒介化特征的面向大众文化需求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大众文化。由于大众文化在其媒介化特征中显示出了朝着符合人性化媒介趋势的媒介融合方向发展的特征,因此,大众文化又可以表述为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在大众文化全面展开的阶段,它所依赖的电子媒介挤压了印刷媒介的生存空间,并强化了文学消费中的商品消费要素及其经济秩序,导致文学消费呈现出了二重性的对立态势。商品消费要素受到强化的文学消费于是作为一个问题被凸显了出来,并由此进入了理论研究视野。新世纪,数字媒介的普及与由其驱动的媒介融合进程的开启,将大众文化推进到了媒介融合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出现的数字化亚文学消费与传统的印刷媒介文学消费构成了文学消费的新旧两种形态。新的数字化亚文学消费因其文学产品形态中物质载体的消失而呈现出了二重性融合的态势。传统印刷文学消费则继承并延续了之前大众文化电子媒介阶段的二重性对立态势。新世纪的文学消费活动由此呈现出了二重性融合态势及其对立态势并存的二重分化状况,并以此向文学消费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学消费的二重分化状况影响着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的文学发展:两种文学消费形态的分化使文学场域转化为由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与印刷文学场域构成的复合性结构;媒介融合进程中文学消费的泛媒介化趋势推动了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导致了前印刷媒介阶段的文学交往功能的数字化复兴。同时,印刷文学场域与数字化场域中的两种文学消费活动形态也在发展中显示出了大众文化趣味的感性趣味强化与日常趣味趋同化的问题。由于前者是90年代大众文化电子媒介阶段文化消费二重性对立态势延续的结果,后者是新世纪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的产物,因此,这些媒介融合阶段的大众文化趣味问题所带来的非理性、“媚俗”等文学消费道德问题,就在贯穿始终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与新世纪叠加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强化下,显示为90年代以来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中的文学消费中的道德取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立足于历史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在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历史转化与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去建构文学消费的新理性与新感性。
田义[3](2021)在《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定以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作为题目,主要考察电子媒介对文学生态产生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绝非任何程度的“外部冲击”可以形容,而是深入到文学生态的内部,真正意义上参与了文学生态的变革。展开来说,主要关注从口头媒介、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变革的过程中文学生态出现的新局面、新现象和新动态,继而深入挖掘隐匿于这些影响背后的深层机理,思考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应对不利于文学发展的局面。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不拘囿于以电子媒介作为母体直接催生出来的新文学形态,或者与电子媒介有着间接关联的新文学现象,而是以宏观视野考察整个文学生态的变化。对此,本文依托文艺学、媒介学、传播学、符号学、文化学、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在内的多个学科、多种领域的知识,拟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绪论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电子媒介”、“电子媒介时代”及“文学生态”概念进行界定,阐明选题的缘由除了现实依据外,J·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也是重要原因;第二部分探究选题的背景,即媒介何以可能影响文学生态,对于这一问题,是从媒介的三个主要性质出发——媒介是一种文化偏执、媒介即生产力、媒介带有启蒙性和专制性来探究的;第三部分概括选题研究现状,并且从“量”和“质”的角度分别总结得失之处;第四部分阐明研究理路,阐释论文架构,以及论述创新点。第一章——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在本章起始阶段,论述文学生态的关键词由“文学生产”取代“文学创作”的合理性,以及交代考察文学生产而非文学创作的原因。继而,选取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分别是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建构、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以及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它们不仅是文学生产活动的结构性成分,而且较为典型地彰显电子媒介之于文学生产的复杂影响。在对当代文学生产方式建构的研究中,主要考察媒介对文学生产方式建构作用的理论依凭,从理论溯源的层面,结合当下的创作实情,分析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在对文学生产主体后现代性的探讨中,一方面,通过对比印刷媒介确立的自律主体,综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从而确立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主体的非自律文化身份;另一方面,从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哲学溯源层面,探寻审美转型的发生及其缘由。在对文学生产客体变迁的讨论中,探析文学生产客体从自然、世界到新闻事件的媒介化转变,厘清变迁的原因。第二章——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本章将研究视角转移到电子媒介对文学文本的影响上来,在本章伊始,对“文本”、“电子文本”概念做出了界定。然后,选择了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和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包括超文本、网络文学和超链接,它们不仅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脑网络与现代文艺交融的产物,而且还直观地反映出文学的电子化和技术的审美化是如何参与到电子诗性的营构中。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具体表现为叙事载体由原子转向“比特”,叙事体制从主客对立转向“主体间性”,叙事立场由精英化转向民间化。电子文本的叙事显示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表现出非理性、非主体性和反抗性的特征。在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中,深入探究由电子媒介驱动的图像文化和复制技术对诗性语言造成危机的深层机理。第三章—一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在本章伊始,论述把文学传播开辟为独立专题的必要性,阐明文学传播在电子媒介时代的双重性质。而后,重点考察两个问题: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与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在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中,论证媒介技术会对文学传播发生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电子媒介在时空结构、实时能动方面带给文学传播的变化。在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中,主要探析注意力的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产生的影响:首先,探寻注意力商品化的深层机理,涉及到注意力自身的文化性质,对信息生产的决定性地位,以及注意力商品化形成的原因;其次,探究注意力商品化对传统文学传播等级制度的颠覆,以及对新的等级秩序的重构;最后,探讨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价值取向转型的影响。第四章——电子媒介视阈下的文学接受。对文学接受活动的考察,主要划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与特征,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网络文学欣赏论与网络文学批评论。在第一节中,对“文学接受”概念进行界定,概括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以及罗列文学接受活动的特征。在第二节中,论述在主导传媒的变革下,读“屏”、听书与文学IP产业链驱动下的多样化接受构成了当代文学全新的接受方式,全新的接受方式刷新了公众的思维方式、体验形式与认知模式。在第三节中,考察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一的网络文学欣赏论,从实时欣赏与自由欣赏两方面谈及两者带来的全新的欣赏心理和阅读情境。在第四节中,探析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二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从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谈起,指出当前阶段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不足,继而通过对比大众批评、传媒批评和学院派批评的优势与劣势,探讨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制定。第五章——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对文学消费活动的考察,其缘由不仅在于文学消费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文学消费凸显了当下的时代语境,它的背后凝结了消费社会、媒介变革、解构思潮和后现代文化等多种力量。本章主要包括三节: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第一节是从文学消费的发生谈起的,阐明文学消费的非理性特征与时尚化特征,继而探究文学消费发生的深层原因。第二节主要考察媒介变革对文学消费主体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救赎与沉沦,即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主体之死”。第三节探究电子媒介对文学消费客体的建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空间增殖、矛盾的调节与加剧。在结语中,从学理层面证明本文以媒介视域审视文学生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概括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生态革命性变化的具体表现,包括涌现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生态景观,文学生态的变革负载了技术理性价值,强调与过去的断裂、对传统的颠覆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也总结了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指出在电子媒介时代,创作主体应该坚守对自由的追求和高雅的文学观念,避免耽溺于电子媒介散发的声色犬马,尽力摆脱消费文化带来的纸醉金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学经典。
漆飞[4](2021)在《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论文以当代批判理论的共同体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当代美学的问题域中聚焦审美共同体的问题研究,在内容上呈现为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美学之维、审美共同体的共识与差异、主体化与去主体化、边界与去边界等具体问题,以及审美共同体的理论批判五个章节。审美共同体研究以生命政治作为总体性的研究进路。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经由微观政治与感性生命场域的重返生成了对政治和美学的不同理解路径。当代批判理论家不同程度地改写、颠覆和超越福柯对于生命权力的后现代式考察,以生命经验的感性之维重构当代生命政治与感觉共同体之间的理论关联。朗西埃转换了福柯的生命政治论题,以对政治与治安的讨论激活对感性共同体分配机制、去身份化和异质感知构成等问题的阐发,经由感性领域的重构生成了不同于福柯的感性政治进路。阿甘本、奈格里、哈特、埃斯波西托等人则基于对生命感知潜能的总体性观照,重新思考感觉共同体与审美感知、主体经验之间的张力,建构了不同生命政治进路下的审美共同体批判思想。共识与差异是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当代批判理论接续和吸收早期批判理论和后批判理论对于宏大叙事、总体性和同一性逻辑的解构,但其并不全然地消解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感觉和情感共通的审美共同体范式。通过颠覆和超越存在论对于共在的反思,当代批判理论家将总体性问题视为一种新的本体论,以独一性、任意独一性、独一复多来重新规定审美共同体内部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阿甘本以任意独一性来指认无法被表征的非本质差异性,埃斯波西托以疫责的空无属性来回应它与普遍性的关系,奈格里和哈特则将差异视为具有生成共同性的重要机制,赋予其生产性的潜能。感知、经验、语言和情感多维度地参与审美共同体的主体表达,基于差异的多元共同体形构出诸多不同类型的去主体化范式。对生命的伦理-美学诉求贯穿在当代批判理论关于审美共同体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始终,通过秉承福柯晚年对于自我生存的去主体化思考,当代批判理论家以“去同一化”和“去身份化”来重新界定共同体内部感性生命存在的具体内涵。朗西埃以无分之分作为感觉共同体的解放主体,奈格里与哈特基于情感、认知和审美等感性系统来具有生产潜能的主体范式,以容纳差异的诸众来形塑审美共同体的发生,阿甘本则将纯粹潜能作为生命感知的触发机制,以语言和艺术的可交流性作为去主体化的具象呈现方式。“去身份化”是审美共同体的具有解放潜能的主体感性表达,其既没有返回到启蒙现代性时期被高扬的主体性,也未完全地落入后批判理论对于主体的全面批判和解构。基于审美共同体对于差异性和去主体化的内部构成,其外部存在形态呈现为从有边界的、实体的、稳定的向去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的等方面的转变。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是审美共同体存在形态问题的核心所指,埃斯波西托以免疫机制的否定性特征预设了一种非实体化感觉共同体的出现,作为边界机制的免疫范式彰显出对感性生命的纳入与排除逻辑,阿甘本以难民的现实问题激活了对生命政治边界的思考。媒介、信息和技术共同地参与着审美共同体的建构,传统基于血缘、宗族和地缘等自然关系纽带的共同体范型被松动,基于流动性的情感、感觉和意义的虚拟化审美共同体正在生成之中。审美共同体以情感和感性系统为内核建立起新的认同价值体系并延伸出诸多不同的表达范式,其自身也蕴藏着向审美乌托邦、异托邦、世界主义等诸多形态转变与对话的可能性。当代批判理论家经由共同体审美和感性维度的阐发,营构出一种基于容纳差异、去主体化的、无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生成的审美共同体范式,这一范式不仅构成了对于后现代以降总体性危机的重新反思和回应,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对当代美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在回应后现代之后的总体性问题时,当代批判理论彰显出极强的现实介入品性和批判色彩,然而这一介入性常常体现为理论与思辨层面的介入性。在面向现实语境中的具体问题时,审美共同体思想呈现出其限度,一方面是在理论介入现实时存在转换的矛盾性和难以现实化,另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不可转换性。
李晓燕[5](2020)在《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艺术与传播的关系日趋密切,建设艺术传播学已成现实之需,这就意味着寻找与艺术传播研究相关的思想资源将成为必然之需。杜威论着当中包含大量关于艺术传播问题方面的真知灼见。美国社会“庞大”物质基础与“贫乏”精神建筑之间的“分裂”,人类交流的“阻滞”,社会发展当中共同体的消失是杜威思考艺术传播问题,孕育艺术传播思想的逻辑前提。杜威以克服上述问题为基点展开理论思考,从而发展出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学界很少注意到杜威是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核心人物这样一个传播学史实。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第一重内涵表现为运用传播思维理念解决艺术难题的理论探索。杜威以传播的视域来考察艺术,提出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论。在对几种代表性的艺术起源学说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杜威提出艺术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交流之中的观点。杜威认为艺术发展离不开其所处传播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为优秀艺术作品的出现提供契机,为艺术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杜威以传播学的思维模式与逻辑框架来审视艺术的范围、功能等问题,运用传播场域的范畴为艺术范围的厘定提供出一个理论参照系。杜威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艺术作品被远距离地移置到其他传播场域已成常态,这会进一步弱化艺术的功能。杜威还揭示出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它是经验发展为圆满经验的过程,究其实质而言是艺术家与受众关于审美经验的共享性互动。社会因传播而存在并且就存在于传播之中是杜威提出的重要传播观点。杜威认为传播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共享性的社会互动,传播建构起人类的社会联系。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另一重内涵在于,以媒介视域进行的艺术考察。杜威对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艺术媒介的特性、艺术媒介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杜威认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不可分割,艺术生产是艺术家利用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所做的一种创造性探究。杜威对艺术媒介进行了跨视域的审视,认为艺术媒介要比新闻媒介更为自由,因为艺术家是有着“自由”精神的个体,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艺术作品可以为受众提供更深层次的社会真实。基于此,杜威提出艺术是现实社会语境中唯一的、人类可以进行自由交流媒介的观点。杜威还考察了艺术与文明传承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媒介在文明传承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传承文明的理想媒介。杜威认为人类以艺术为媒介不仅可以建构起良好的纵向性社会联系,还能够有效克服日常交流的“阻滞”,增进理解,艺术传播可以有效地起到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明遗产的作用。杜威认为现代媒介技术条件下所生产、传播的大众文化产品对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大众文化不可能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优秀艺术作品的传播可以促进人类思维水平与创造力的提升,推动共同体发展,使人类社会向着“伟大的共同体”方向迈进。杜威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系列独特的艺术传播思想是与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范式以及视域密不可分的,这些方法、范式与视域也一并构成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重要遗产。它为我们今后开展艺术传播研究,建设艺术传播学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与思想镜鉴。杜威艺术传播思想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在研究当中要对其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瑕不掩瑜,杜威艺术传播思想虽不完美,但是它却可以为艺术学难题的破解与艺术传播学发展拓展出新的理论空间与丰富“想象力”。
崔佳[6](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吴海燕[7](2020)在《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变革发展,文学创作论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从文学创造论到文学生产论、文学写作论的发展演变。这种发展演变并不是简单的后一种理论观念取代前一种理论观念,而是不断走向开放性和多样化的拓展,形成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多元共存的形态,反映了文学创作实践不断变革发展的现实。本文把上述文学创作论观念的嬗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梳理和考察,并且联系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进行深入阐释,以求对当代文学创作论的系统性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正文部分拟分四章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主要探讨经典文学视野中的文学创造论观念。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的观念由来已久,在当代文论中也处于突出地位。文学创造论观念以经典文学的创作实践经验为基础,突出文学创作的艺术独创性特点和经典化追求。新时期以来文学创造论观念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从立足于生活反映论到突出文学审美论,再到强化文学主体论,使这种文学创造论观念不断拓展和丰富。第二章主要探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学生产论观念。“艺术生产”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命题,在现代西方文论中也不断得到阐发。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带来文学创作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文学生产论观念也逐渐兴盛起来,并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建构。文学生产论观念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一种具有商品化、市场化特性的社会生产活动,它更为重视文学活动的生产性与消费性、个体性与社会性、艺术性与商品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这种理论观念反映了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文学发展的现实,也对这种文学现实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第三章主要探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论观念。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大众化的文学写作也迅速兴盛起来,与此相适应的文学写作论观念也逐渐形成和发展。文学写作论观念是对传统经典化和精英化文学创作观念的突破,它更为重视文学写作的大众化,是一种从“作家”到“写手”、从“创作”到“书写”的观念转变,突出文学写作的非神圣化、非神秘化以及开放性与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大众文学的繁荣发展。第四章是在前三章基础上,对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进行总体性的理论反思。以上几种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既构成了历时性的变革发展进程,也形成了当今共时性的多元共存格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与内在冲突,也各有一定的利弊得失。在理论反思与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应当寻求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融合,从而推进当代文学创作论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涂荣臻[8](2020)在《阿多诺美学思想中的中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多诺作为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令人瞩目。从研究对象和目的来看,阿多诺的批判理论一方面是剖析、批判社会经验,从中获得有关社会的客观知识;另一方面是从意识形态批判中辨析、破除潜在的、隐含的社会强制,意图实现人与社会的解放。就具体的历史语境而言,面对社会现代性的诸多弊端和启蒙辩证法的逻辑演进困局,阿多诺以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作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把审美的要素作为思考社会历史经验的一个辩证环节,最终通过美学理论的建构重新反思个体经验的价值、恢复经验的“真诚”,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批判性介入。“中介”,这一辩证法的核心范畴,在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沟通主客体的重要因素,可以调解主客体之间截然对立的状态,走向二者的互融。从具体的理论演绎来看,中介作为阿多诺认识论的必要环节,有利于思考主体的塑造过程,焕发客体的活力,建立主客体的非同一性关系,实现认识论模式的变革。阿多诺将社会的异化状况视为人对自然控制的延伸,而借助概念的中介重新认识自然是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一步。自然哲学作为透视自然美的必要中介,则有助于恢复人对自然的审美经验。自然美也是自然与艺术之间的中介。艺术从对自然美的模仿中,可以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现代艺术的自律性与社会性的辩证使得阿多诺转向了艺术社会学的建构,而中介问题是其核心主题。美学理论作为解读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的必要中介,其辩证思维有助于剖析艺术中的真理性问题,最终达到理论对社会的批判,实现理论的社会功能。本文绪论部分围绕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中介问题,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综合前人的成就,寻找理论的生长点。主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和阐释阿多诺的认识论思想,为后面章节对阿多诺中介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阿多诺的理论不仅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反思、批判,也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种延伸。阿多诺的认识论前提是主客二分,但是这种二分又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作用的。首先,主体带有个体人性的要素,受到客体的中介,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观念。就客体而言,阿多诺提出“客体优先性”的概念,是对传统主体性哲学的一种反思与质疑,破除了主观理性抽象性的幻象。其次,阿多诺否认主客体混沌不分的状态,强调主体意识的自觉,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反思才能被认识,从而与旧的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确立了实践的意义。最后,阿多诺将概念的任务转向对主客体非同一性的认识,也成为否定辩证法的关键,有利于理论对实践的批判、介入。第二章从中介的角度考察阿多诺的自然审美理论。人类是借助自然的概念中介逐步丰富对自然的认知,但是这种概念认识并不能取代人类对自然的全部认识和感知。人类对自然的审美体验是以自然的概念为中介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自然美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概念自然和非概念自然之间的非同一性关系。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中介,在对自然审美经验把握和解读的基础上,可以透视其中的社会历史内涵。自然美作为自然与艺术之间的中介,也以其无规定性的特征成为艺术模仿的对象,进而可以缓和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对立,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第三章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艺术的自律性与社会性的辩证关系角度切入,重点研究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是如何在艺术中得以贯彻,成为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重要中介的。阿多诺认为,真正音乐社会学的问题是中介问题。推而广之,他的艺术社会学,就是要从生产、再生产、消费、接受与批评等角度探讨艺术意义的生成以及社会作用的问题。第四章则是深入到艺术建构的内在逻辑,研究美学理论在艺术意义的建构与解读中的中介作用。在阿多诺看来,艺术作品的哲学内容使得美学理论成为解读艺术内在意涵的必要中介。传统美学理论的体系性建构忽视了艺术的非概念成分,难以回应审美唯名论的冲击。美学的革新需要运用辩证思维,从艺术的历时性生成过程与具体的社会经验解读艺术作品的真理内容。另外,阿多诺美学的理论反思、建构逻辑与价值指向不仅合理地阐释审美经验的具体内容、重新恢复经验的活力,而且也指明理论的社会维度,有助于理论认识的有效增长。最后,文章的结论部分总结全文:从认识论上讲,阿多诺承认主客二分的客观性,一方面强调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又通过中介提出客体优先性的概念,建立主体与客体的非同一性关系。以中介问题为切入点的自然审美理论、艺术社会学的建构将有助于恢复经验的活力与“真诚”,为认识的有效增长提供必要内容。美学作为反思具体审美经验的必要中介,其辩证思维有利于解读艺术作品中的真理性内容,实现理论对实践的必要认识与重要指导,推动人与社会的自由与解放。
赵茜[9](2020)在《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与文艺社会学意义》文中指出基于写作“技术”、创作,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的“艺术生产理论”,敞开了现代技术社会文学艺术生产的文艺社会学新领域。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诉求下,艺术生产理论对当代社会的艺术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其现实意义再次彰显。艺术生产论并不是本雅明首创,他汲取了马克思生产论的重要思想,从而发展出自身独特的理论观点。本雅明从技术发展与艺术生产的多种关系中强调技术对艺术生产的决定性影响,因而确立了他独特艺术生产理论。基于消费主义和工业文化的社会背景,面对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的发展现状,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被赋予更加深刻的内涵,也体现了独特的艺术和人文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的艺术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颇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雅明一直秉持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且保持客观、严谨的研究态度,他从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特性出发,由认知世界的方式找寻世界存在的方式。这种研究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同时对加深认识文艺社会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及文艺社会学意义进行理论溯源、形成发展、批判意义和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探究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文艺社会学意义。首先,对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溯源。马克思生产理论对本雅明艺术理论的产生影响重大,本雅明艺术理论的建立是基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规律,将艺术生产放置于社会生产大环境中,总结出资本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同时将马克思异化理论融入艺术生产中,并结合当时所处时代背景,从社会、政治两方面考量它对艺术生产的影响,从而为研究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其次,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在本雅明强调技术决定性的理论基础上,从机械复制技术出现到科技不断发展产生的摄影技术再到新的艺术形式——电影的产生,通过梳理一系列由科技引发的技术更新,同时参照其着名艺术理论着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并对其深入解读后,形成对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阐释。在传统、现代到大众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探究艺术发展,从技术因素对不同艺术时期带来的影响中总结技术发展与艺术生产的关系。再次,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批判意义。将本雅明艺术批判放置于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中,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出该学派两种对立的批判理论——肯定性批判与否定性批判。两种批判理论所代表的两种批判性话语,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增添了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对两种话语的分别阐释,对不同批判理论代表人物的对比分析,同时对比两种批判的美学意义,从而看到本雅明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独特存在,最终彰显出本雅明艺术批判理论的现代性救赎意义。最后,本雅明艺术生产的中国社会文化实践。从艺术生产的消费主义、文化衰退和审美遮蔽中对中国当代艺术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将现代实践投射到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发展中,从文艺社会学理论角度展开对艺术实践的指导。通过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对现代艺术生产方向、艺术生产品质和审美接受提出现实性建议,为中国当代社会艺术生产和文化建设做出引领方向、提升质量以及培养审美接受等措施,从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和消费社会中,形成健康的文化发展形态,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为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指引现实方向,为引领学科建设方向做出科学性、前瞻性保障。以文艺社会学发展和现代文化建设为出发点,深入探究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意义,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对艺术生产的批判和救赎,为实现艺术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现实而必要的理论保证。
张冬[10](2020)在《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大荒文学”既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地理、人文内涵的区域文学现象,又是深度参与共和国文学发生发展历程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活动。简言之,北大荒文学既在空间意义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历史意义上毫无疑问地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发生和发展的生成性要素。建国不久,十万转业官兵刚下战场即开赴北大荒,从战争到建设,这本身就带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天辟地的象征意味;而此后北大荒社会主义大农场的建设,经过与其同步的文学生产的形象加工,迅速成为全国人民想象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资源。新时期伊始,北大荒文学又以知青文学等别样的姿态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变革和思想革新,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书写。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大转型中,北大荒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沉寂下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走向深化阶段,更为复杂的历史语境和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使人们对于文学的社会使命与自身品格,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经验,都展开了更为辩证和富有历史性的思考。如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路径,如何应对当下文学和文化变局中的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尤其是新时期以前的三十年文学经验及其变革,俨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紧要课题。这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我们走出相对窄闭的纯文学迷思,在社会结构中重新理解和建构文学的历史功能和人文价值。毫无疑问,新世纪以来文学生产的巨变,尤其是网络文学以及更多新媒介文化形态的出现,都明白地告诉人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学生态和文化格局已经或正在展开,在新的互联网媒介资本已经占据大部文学市场份额,而新的总体性前景未明的时刻,重新回顾、梳理北大荒的文学生产,分析、反思这一带有明确总体性意识的文学生态,自然就具有浓厚的当下性。北大荒文学生产是由人民群众的文艺实践推进,并得到社会主义大农场这一典型社会主义集体倡导和推动的文学事业,简言之,是典型的带有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性质的人民文学的生产。就此来说,始终内在于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北大荒文学,以其与民族文化、国家发展路径及命运的息息相关,以其制度探索和话语实践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构建的紧密关联,而在当下显示出重要的参照意义。论文第一章从总体上简要缕述了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阐明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以此来阐明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历史与人文基质。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方法,文学生产相关理论的梳理也在这一部分进行了简要回溯,基于这一理论出发点,本文阐明了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及其性质。论文第二章从北大荒时空场域的社会主义想象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展开,指出北大荒文学生产是通过将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图景化、意象化,以“解放”“平等”“开创”的社会主义想象完成自身的意向表达,并由此而参与特定社会关系形态的书写和塑造。着重强调北大荒文学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事业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提出北大荒文学的社会主义想象与书写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探索的文学生产制度性实践的意义。论文第三章着重从制度设计、媒介、社团与文艺活动几个层面,对北大荒文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生产制度实践的探索与经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分析。论文从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学政策、规划、制度入手,整理分析了各类相关的报刊杂志,并对涉及文学社团的组建、征文、研讨等各类文学活动的历史文献进行了考察,以更清晰、更全面地总结北大荒文学生产,为进一步分析北大荒文学生产的主体、内容、自身定位、艺术传播以及潜在问题等奠定基础。论文第四章探讨了北大荒作家群体不同构成部分在文学实践中身份意识的调整、转换和认同,对作家队伍的来源、性质以及生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揭示出北大荒作家队伍结构肌理的复杂性,指出了老作家的分化与移位、新作者的成长与培养,同时阐述了群众作者群体的生成和壮大。北大荒文学的作家群虽有内部分殊,但更有意识与记忆的共相。论文第五章从具体的文学文本出发,寻绎北大荒文学作品社会主义想象与话语实践的表征方式,论述北大荒文学生产语境下的作家和作品特征。着重阐述北大荒文学作品将客观现实和观念现实揉合到文学生产之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寻找平衡,以此为基础,北大荒文学作品展开了它的三重面相,即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和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论文第六章在总结社会主义阶段性完成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与成果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北大荒文学生产在不同时代特别是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的语境中面临的现状,指出潜流化的现实,并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北大荒文学生产置于多元现代性的语境之中,探索其在失位和复位之间寻求突围的途径。
二、论“艺术生产”主体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艺术生产”主体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学消费问题的提出 |
1.1.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问题 |
1.1.3 “文学消费”的界定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学消费问题的研究历程 |
1.2.2 国内文学消费问题的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奠基于文学生产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1 奠基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1.1 文学生产的二重性:一般生产与特殊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
2.1.2 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互构 |
2.1.3 文学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的辩证统一 |
2.2 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造”批判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2.1 “艺术创造”观念对文学消费问题的遮蔽 |
2.2.2 “艺术创造”观念的批判与“艺术生产”理论的发展 |
2.2.3 “艺术创造”批判中间接呈现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3 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理论视域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3.1 “有限生产次场”中作为审美接受的文学消费 |
2.3.2 “大生产”场中作为商品消费的文学消费 |
2.3.3 统一于文学场域二重结构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第3章 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媒介建构及其历史转化 |
3.1 建构于文学媒介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3.1.1 受到文学媒介形塑的文学审美接受 |
3.1.2 受文学媒介制约的文学商品消费 |
3.1.3 见于文学媒介的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的辩证统一 |
3.2 媒介变迁中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历史转化 |
3.2.1 印刷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辩证统一 |
3.2.2 电子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对立态势 |
3.2.3 数字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分化与融合 |
第4章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与文学消费 |
4.1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 |
4.1.1 大众文化的六种定义 |
4.1.2 生产社会化的大众文化 |
4.1.3 在社会化生产中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 |
4.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现象 |
4.2.1 大众文化启幕前的80 年代:二重性被建构的文学消费 |
4.2.2 大众文化全面展开的90 年代:二重性呈对立态势的文学消费 |
4.2.3 大众文化进入媒介融合阶段的新世纪:二重性对立、融合的文学消费 |
第5章 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二重性分化的文学消费对文学的影响 |
5.1 文学消费的形态分化与文学场域的结构变迁 |
5.1.1 数字化文学消费推动数字化亚文学繁荣发展 |
5.1.2 亚文学繁荣发展催生出数字化文学亚场域 |
5.1.3 文学场域成为印刷文学场域与数字化文学亚场域组成的复合结构 |
5.2 文学消费的泛媒介化趋势与数字化亚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 |
5.2.1 媒介融合使数字化亚文学产品形态呈现泛媒介化趋势 |
5.2.2 数字化亚文学消费泛媒介化发展推动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 |
5.3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与文学活动的功能变迁 |
5.3.1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二重性融合态势消弭了消费者与生产者间的时空距离 |
5.3.2 时空距离的消弭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得以进行直接的、双向的交流 |
5.3.3 直接的、双向的媒介交流复兴并发展了口头文学的交往功能 |
第6章 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文学消费中的文化趣味变迁 |
6.1 印刷文学场域:文学消费二重性对立态势中的大众感性趣味强化 |
6.1.1 在大众生产与媒介化特征中建构的大众文化感性趣味 |
6.1.2 文学商品消费性质强化趋势中大众感性趣味的强化 |
6.2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中大众日常趣味的趋同化 |
6.2.1 在数字化媒介融合进程中凸显的大众文化日常趣味 |
6.2.2 文学接受体验同质化趋势中大众文化日常趣味的趋同化 |
第7章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道德建构 |
7.1 文学道德 |
7.1.1 文学道德的定义 |
7.1.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道德取向问题 |
7.2 见于二重性分化的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道德取向:非理性与“媚俗” |
7.2.1 印刷文学场域:文学消费感性化趣味的大众文化道德非理性取向 |
7.2.2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文学消费日常趣味的大众文化道德“媚俗”取向 |
7.3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消费的道德建构:新理性与新感性 |
7.3.1 在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历史转化中建构文学消费的新理性 |
7.3.2 在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建构文学消费的新感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背景 |
三、选题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
四、选题的研究理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口袋妖怪”:电子媒介与文学生产方式的新变化 |
第二节 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 |
第三节 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 |
第二章 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 |
第一节 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 |
第二节 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 |
第三节 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 |
第三章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 |
第一节 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 |
第二节 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
第四章 电子媒介视域下的文学接受 |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及特征 |
第二节 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 |
第三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欣赏的方式 |
第四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形态与标准 |
第五章 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 |
第三节 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审美之维 |
第一节 生命政治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微观政治与生命政治 |
二、生命权力与生命政治 |
三、治理术与生命政治 |
第二节 生命政治与感性共同体 |
一、感觉共同体的分配机制 |
二、感觉共同体的去身份化 |
三、感觉共同体的异质感知构成 |
第三节 作为否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
一、感性生命的原初典范 |
二、例外状态与共同体的界槛 |
三、朝向死亡政治的生命感知形式 |
第四节 作为肯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
一、以情感为核心的生命政治生产 |
二、超越生命政治的免疫式共同体 |
三、感知潜能与人类共在的张力 |
第二章 共识与差异: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 |
第一节 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非同一的星丛共同体 |
二、超越总体的绝对差异 |
第二节 歧感共同体与差异性感知的重组 |
一、重返感性经验的社会场域 |
二、可感性分配与审美感知的重构 |
三、制造差异的美学异托邦 |
第三节 容纳差异的多元共同体 |
一、超越存在的非同一共同体 |
二、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 |
三、共同性与差异的生成潜能 |
第三章 主体化与去主体化:审美共同体的主体性问题 |
第一节 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从先验主体到实践的主体 |
二、被建构的非中心化主体 |
三、人民作为去身份化的主体表达 |
第二节 生成性的诸众与艺术的生产 |
一、诸众与主体性的生产 |
二、非物质生产的感性装置 |
三、爱的政治与情感劳动 |
第三节 生命主体的感知潜能与语言经验 |
一、空无属性的赤裸生命 |
二、生命经验的纯粹表达 |
三、多元叠合时间中的潜能主体 |
第四章 边界与去边界:审美共同体的存在形态 |
第一节 从实体的/边界的向非实体的/去边界的转换 |
一、从共同体到共通体:感觉的共通 |
二、免疫范式的边界机制 |
三、难民与生命政治边界 |
第二节 从稳定的到流动的共同体 |
一、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 |
二、流动-生成中的情感纽带 |
第三节 审美共同体的形态转换与价值功能 |
一、审美乌托邦、敌托邦、异托邦 |
二、虚拟的感知远托邦 |
三、包容与对话的美学世界主义 |
第五章 审美共同体理论的限度 |
第一节 难以现实化的形式共通 |
一、作为规范性的生命-形式 |
二、感知潜能的非现实性 |
三、介于反乌托邦与虚无主义之间 |
第二节 主体性生产的转换困境 |
一、浪漫主义式的构成性力量 |
二、爱的政治是否可行? |
三、理想主义者的革命式乌托邦 |
第三节 想象式的边界机制 |
一、边界转换的有限性 |
二、归属的结构性难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名索引 |
附录二 概念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选题理论价值、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
(一)、选题理论价值 |
(二)、创新性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杜威学术生涯与其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 |
一、对共同体生活的印象与知识涉猎 |
二、多元的学术实践与成熟的学术研究 |
第二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形成的学术资源 |
一、对黑格尔学术思想的批判性吸收 |
二、对达尔文与实用主义思想的借鉴 |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发展轨迹 |
一、早期探索 |
二、发展成熟 |
第二章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范畴、起点、方法与范式 |
第一节 杜威艺术传播研究的关键范畴与逻辑起点 |
一、关键范畴 |
二、逻辑起点 |
第二节 多元方法与传统的融合:杜威艺术传播的研究方法 |
一、跨学科研究理念与对心理学、哲学方法的借鉴 |
二、“交融互通”的治学思想与对批判传统的吸收 |
第三节 杜威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确立 |
一、人文主义的艺术传播研究精神 |
二、以艺术传播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
第三章 传播视域下的艺术考察:杜威论艺术传播 |
第一节 杜威论传播与艺术的本质、起源、发展 |
一、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 |
二、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
第二节 艺术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 |
一、经验:艺术传播活动的现实起点 |
二、审美经验共享:艺术传播活动的深层机制 |
第三节 杜威传播论的艺术观念 |
一、传播的思维模式与艺术研究的传播逻辑框架 |
二、传播思维模式与研究框架下的艺术观念探析 |
第四章 媒介视域下的艺术审视:杜威的艺术媒介观念 |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生产与媒介技术 |
一、对古希腊轻视“技艺”传统的反思 |
二、媒介技术:艺术生产创造性探究的必要前提 |
第二节 跨媒介审视:杜威论艺术媒介的自由性 |
一、跨媒介视域的比较:艺术家身份的自由性 |
二、艺术媒介的自由性:从内容形式到表现手段 |
第三节 艺术媒介: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
一、对文明与艺术关系的阐释 |
二、艺术:文明传承发展的理想媒介 |
第五章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功能与价值 |
第一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人的全面发展 |
一、大众文化对人的不良影响 |
二、蕴含完满经验的艺术对人的提升 |
第二节 杜威论艺术传播与社会发展 |
一、人类自由交流的推进 |
二、社会共同生活的参与 |
第三节 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
一、艺术传播理论与方法论的启示 |
二、艺术传播思想的指引与启迪 |
结语 |
一、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总体面貌、特征与旨归 |
二、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缺憾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
第一章 经典文学视野中的文学创造论观念 |
一、生活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创造论 |
(一)生活反映论的理论基础 |
(二)文学是反映生活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反映生活的特点和规律 |
二、文学审美论为中心的文学创造论 |
(一)文学审美论的理论来源 |
(二)文学是体现审美价值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 |
三、文学主体论为内核的文学创造论 |
(一)文学主体论的理论背景 |
(二)文学是主体价值实现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主体创造的特点和规律 |
第二章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学生产论观念 |
一、市场经济改革与文学生产转型 |
(一)市场经济改革的时代背景 |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学生产转型 |
二、“艺术生产论”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
(二)西方文论中的“艺术生产”理论 |
三、文学生产论的理论观念 |
(一)文学的生产性与消费性 |
(二)文学生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
(三)文学生产的艺术性与商品性 |
(四)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第三章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论观念 |
一、大众文化兴起与文学写作的大众化 |
(一)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背景 |
(二)文学写作的大众化 |
二、文学写作论中的“作者”观念 |
(一)从“作家”到“写手”的观念转变 |
(二)文学写作者的身份意识 |
三、文学写作论中的“书写”观念 |
(一)文学“书写”的非神圣化 |
(二)文学“书写”的非神秘化 |
(三)文学“书写”的开放性与多元化 |
第四章 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的理论反思 |
一、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的二维观照 |
(一)历时性观照: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历程 |
(二)共时性观照:不同理论观念的多元共存 |
二、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与内在冲突 |
(一)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 |
(二)不同理论观念的内在冲突 |
三、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的视域融合问题 |
(一)文学创造论与文艺为人民的视域融合 |
(二)文学生产论与艺术规律论的视域融合 |
(三)文学写作论与文学审美论的视域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阿多诺美学思想中的中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中介与认识论批判 |
第一节 “客体优先性” |
第二节 “主体是客体的作用者” |
第三节 批判理论对实践的中介 |
第二章 阿多诺自然美理论中的中介观 |
第一节 概念作为认识自然的中介 |
第二节 自然美的无规定性 |
第三节 哲学作为解读自然美的中介 |
第四节 自然美作为自然与艺术的中介 |
第三章 中介与艺术社会学的建构 |
第一节 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救赎 |
第二节作为中介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 |
第三节 作为中介的艺术批评 |
第四章 美学理论作为解读艺术的中介 |
第一节 “传统美学的废退” |
第二节 审美唯名论的冲击 |
第三节 否定的辩证思维 |
第四节 恢复经验的真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与文艺社会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形成 |
第一节 马克思: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奠基 |
一、艺术生产理论的内核 |
二、异化理论的价值批判 |
第二节 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形成新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政治背景 |
第二章 艺术生产中的“技”“艺”探析 |
第一节 艺术:从传统走向大众 |
一、传统艺术生产 |
二、现代艺术生产 |
三、大众艺术生产 |
第二节 技术:从复制走向生产 |
一、机械复制 |
二、摄影与电影 |
三、艺术生产 |
第三节 技术发展与艺术生产 |
一、技术更新与艺术变革 |
二、技术理性与艺术生产 |
三、技术控制与艺术自律 |
第三章 本雅明艺术生产的现代性批判 |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之分野 |
一、否定性话语 |
二、肯定性话语 |
三、本雅明与阿多诺之辩 |
第二节 现代性批判意义 |
一、现代性批判 |
二、革命性救赎 |
第四章 艺术生产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批判性思考 |
一、消费主义 |
二、文化衰退 |
三、审美遮蔽 |
第二节 艺术生产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
一、辩证消费引导艺术生产方向 |
二、文化救赎提升艺术生产品质 |
三、美学思想培养艺术审美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术价值、应用前景 |
(一)对北大荒文学的总体性研究 |
(二)对北大荒文学的微观研究 |
(三)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
三、论文基本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开发北大荒与北大荒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开发北大荒:历史与社会的透视 |
(一)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 |
(二)北大荒开发的阶段进程 |
(三)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 作为生产的北大荒文学 |
(一)文学作为生产 |
(二)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 |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性质 |
第二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与社会主义想象 |
第一节 解放、平等与开创:北大荒时空场域内的社会主义想象 |
(一)革命的浪漫理想与解放的激情 |
(二)集体劳动与身份平等 |
(三)面向未来的新世界 |
第二节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 |
(一)文学的意象化与意向性 |
(二)北大荒文学的现实意象与社会意向 |
第三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制度性实践 |
第一节 制度设计的党性原则与去专业化写作 |
第二节 报刊杂志与文学生产空间的开辟 |
(一)《北大荒文艺》与北大荒文学的军旅气质 |
(二)《北大仓文艺》与文学作品的文化空间 |
(三)生产与生活的战歌:《农垦报》的文学副刊 |
第三节 群众性文艺活动与北大荒精神认同 |
(一)群众创作氛围的形成 |
(二)北大荒气质与北大荒精神 |
第四节 文学生产与集体主义的生成 |
第四章 北大荒作家群体的结构生成 |
第一节 结构肌理的差异性与复杂性 |
(一)北大荒作家队伍的人员构成 |
(二)作家队伍的结构重塑 |
(三)两个时期的作家队伍生产 |
第二节 分殊与共相:新老作家的发展曲线 |
(一)老作家的改造与移位 |
(二)文学生产制度下的新作家养成 |
(三)共相:意识与记忆的共同体 |
第三节 群众作者队伍与新型文学生产 |
(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学生产方式 |
(二)与时事政策相呼应的文学生产 |
(三)与农场群众性文艺活动结合的生成方式 |
第五章 现实与浪漫:北大荒文学作品的三重面相 |
第一节 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 |
(一)互文性概念的内涵 |
(二)北大荒文学互文性的表征与价值 |
第二节 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人物、结构与风格 |
(一)塑造与记录:把捉“时代新人”的典型元素 |
(二)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
(三)追求崇高: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美学风格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 |
(一)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 |
(二)北大荒文学:美学产品的意识形态规定性 |
第六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经验、潜流与问题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想象的阶段性完成 |
(一)新社会个体自觉的文学塑造 |
(二)社会主义文化氛围的形成 |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时代效应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制度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潜流与暗礁: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中的局限 |
(一)过度依赖特殊的历史语境 |
(二)平白的艺术表现方式 |
(三)刻板的政治宣传 |
第四节 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 |
(一)后革命时代的新问题 |
(二)突围与重生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论“艺术生产”主体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D]. 荣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D]. 周璇. 辽宁大学, 2021(02)
- [3]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D]. 田义. 扬州大学, 2021(02)
- [4]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D]. 漆飞. 兰州大学, 2021(09)
- [5]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研究[D]. 李晓燕. 东南大学, 2020(02)
- [6]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D]. 吴海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阿多诺美学思想中的中介问题研究[D]. 涂荣臻. 山东大学, 2020(10)
- [9]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与文艺社会学意义[D]. 赵茜.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10]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D]. 张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