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质疑“图书馆学研究不应脱离现实”

对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质疑“图书馆学研究不应脱离现实”

一、关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再思考——质疑《图书馆学研究不应脱离实际》(论文文献综述)

单舒扬[1](2021)在《中国古代阅读思想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有着悠久的阅读历史,灿烂的阅读文化,深厚的阅读传统,丰富的阅读思想。从我国数千年以来历史中的阅读行为里,从自古以来多如繁星的阅读相关话语着述里,研究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对于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全民阅读社会构建、书香中国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树立俱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中国古代阅读思想生长于“中国古代”的特定时空下,具有鲜明的历史印记和民族特色,本文研究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基础决定思想政治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思维主线,使用以古鉴今、西为中用的研究方法,先从沿历史轨迹梳理着手,大体上以时代为脉络,以各时期代表性学术流派为划分,梳理并总结各历史时期的阅读思想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科学性与局限性,而后从宏观上对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加以总结,从阅读取向、阅读阐释、阅读目的三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阅读思想的特点,最后立足现代,从阅读研究、阅读活动、阅读推广、经典阅读、文化自信树立五方面获得现代启示。

魏辅轶[2](2021)在《中国图书馆学理论跨世纪的三次“重逢”与“莫比乌斯陷阱”》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张晓林和宓浩、范并思和孟广均、程焕文和杜定友这六位学者的图书馆学理论思想在逻辑基础、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方面的三次碰撞,以及20至21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中资源、服务和技术三个基本面代表性理论的三次"重逢"现象,即"知识服务"与"知识交流"学说的意外重逢,"图书馆2.0"与"信息资源管理"在技术发展道路上的必然相遇,"资源为王"与"三要素"的主动相遇。提出:知识服务未能在图书馆落地的原因在于缺乏需求研究,以及过度的个人依赖导致缺乏可以复制的成功模式;"图书馆2.0"运动是一场图书馆的去中心化运动,同时对图书馆人才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以"资源为王"为标志的寻根思潮的出现和兴起有其历史原因,但在发展中可能会遇到成本困难和理论质疑。通过时间线索的展示,提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过程可能陷入了一种"莫比乌斯陷阱",这是由理论之间的张力导致的连续反馈运动形成的。最后通过分析需求与资源、服务和技术的逻辑关系得出结论:需求是联系三个基本面的核心因素,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只有通过需求研究将三个基本面锚定在一起,并形成理论的有序沿革与传承,才能突破"莫比乌斯陷阱"。参考文献36。

孔建华[3](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大众化、普及化、全球化、智能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为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也潜在地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民众情绪宣泄的窗口。网络舆情的出现为公民寻求体制外的利益表达渠道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暴露了传统行政管理的缺陷,促使政府为适应现代化治理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题中之义。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既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信息化浪潮中我国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研究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治理理论对诸多网络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治理方式进行抽象分析和实证考察,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探索具有现实解释力与指导力的规律,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治理的一般路径、模型。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主要是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综述。从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特征分析、类型划分、形成演变、影响效应、功能作用等方面总结归纳了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从论文年际变化、核心机构、高产作者、期刊分布、关键词分析及研究路径评析等角度,总体性呈现了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基本样貌与分析进路。特别是借助cite space等可视化分析软件,利用关键词、主题词等之间的关联,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主题相关性,并对既有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发力点进行了评析和展望。2.网络舆情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依据与分析框架。对舆情、舆论、网络舆情、网络舆论、舆情管理、舆情治理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它们的相互区别与联系;进而从网络舆情问题研究范式转化、治理理论的切入及网络舆情风险的演化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当下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理论依据;继而论述了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等三种分析框架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3.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及表现特征。通过数据调查统计、典型个案描述,分析网络舆情的现状。网络舆情的形成是主观和客观、现实与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剧增,公共信任危机逐渐增强,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蔓延,网络言论控制措施失当,网络非理性表达占据优势。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群体认同则构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心理动因。网络舆情具有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成因复杂化与价值多元化的突出特征。4.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在具体分析国家面临的网络舆情形势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科学方式,网络舆情危机研判机制,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从实然和应然两种视角分析和论述了不同层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选择及背后的深层逻辑。5.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探讨的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表征及根源。选择网络舆情治理系统工程中的关键一环——政府回应作为问题标靶,进行了深度解剖,以期找到治理的切口。政府部门管理的碎片化、网民权力意识多元化、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是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新环境。回应不及时、回应效度及信度低、网络舆情生成前以堵为主、网络舆情生成中公关失效、网络舆情危机生成后转移视线等成为政府网络舆情管理行为失当的主要表征。在官僚体制内部,缺少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在信息收集与监控过程中缺位,回避舆论压力,采取冷处理,回应不及时。官僚制自身的缺陷、官僚体制的惯性、公务员的双重角色困境及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等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在网络舆情回应中的行为失当与被动境地,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究其根源,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既有制度性的结构缘由,也有能动性因素。6.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强调网络舆情治理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多方协同参与,推动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及公民共同联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依然非常重要,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角色。提出依然要强调政府作为元治理的角色地位,社会组织是网络舆情治理的辅助力量,新闻媒体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宣传者,社区组织承担着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重任。从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提出实现当代中国网络舆情善治的可行性方略。

杨国立[4](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李永明[5](2019)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中心,其服务随着社会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变化,经历了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存储、生产、应用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机构,需要进一步做好以知识为基础和内容的知识服务,促使其由知识宝库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基础设施。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是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用户情境,充分发挥馆员的知识和智慧,支持或辅助用户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图书馆知识服务离不开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图书馆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融入用户情境、辅助或支持用户问题解决的这些特性,都要求用户参与到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以保证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已有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历程、服务模式、实施对策等相关研究中,用户需求、用户情境、用户参与等用户因素被提及或被重视,但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图书馆服务中有关用户参与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但总体来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方面的研究甚少。为了促进图书馆积极吸引、鼓励、引导、协同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确保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知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一步深入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拓展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本研究借助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与开展情况,筛选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角色转变、用户价值转变和用户行为转变,细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结合图书馆知识服务流程,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映射,深入剖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结果表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可分为使用性参与、评估性参与和建设性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融入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但是用户参与的深度、广度和强度都有待提升;图书馆可以根据知识服务流程寻求用户参与切入点,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第二,解释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可为图书馆制定政策吸引、引导、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依据。设计爬虫采集开放式虚拟社区有关用户参与主题的问答数据,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识别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调研,组织专家小组讨论,抽取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方法,通过建立邻接矩阵、计算可达矩阵、分解层级关系等一系列步骤,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综合上述分析,理清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各层级主次要因素,对于进一步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机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研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综合相关理论,引入用户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假设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设计问卷获取数据,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分析,利用Amos验证假设模型,实证探索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通过用户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不仅确立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还丰富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理论。第四,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是建立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是构建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依据。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及启示,提出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框架,并从角色定位、方式选择、氛围营造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图书馆吸引、鼓励、支持和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参考。基于用户参与类型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对象定位,将用户融入知识服务过程。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促进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鉴于情景因素对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影响,营造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氛围,集多种资源、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促进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上述研究结论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丰富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还可以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正确鼓励、支持、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鉴于知识服务项目各有不同,本研究只是从整体情况考量,后续将关注不同知识服务项目中的用户参与,继续扩展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林澳[6](2019)在《中美九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馆学产生于具体的图书馆工作实践,历史长河中有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为图书馆学的演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图书馆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学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融入多种学科知识,瞩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研究重点逐渐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方向转移,成为了用户利用信息网络的重要方式。图书馆学的盎然生机依托于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起始于1920年的专科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图书馆学硕士点从无到有,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步入硕士层次的高等教育。身为图书馆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骨干力量。铸就什么类型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程设置的影响,而课程知识体系又决定着课程设置的走向。图书馆学自身具有浓烈的人文气息,但在当前网络技术兴旺发达的背景下,开始向科学技术方面倾斜。如何明确学科定位,把握好两者的临界点,为图书馆学的蓬勃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切实实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亟待探讨解决的难题。因此,本文以课程知识体系为切入点,将目光聚焦在9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内容上,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研究过程当中,笔者坚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综合运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分四个部分展开具体研究。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首先从整体上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交代了基本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相关研究概念进行了基础的界定,对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展开了说明。这一部分为全文研究搭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选取了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华盛顿大学以及雪城大学进行调查,调研内容包括培养方案、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学分等。将课程分为理论与基础课程、技术与方法课程、综合与应用课程和与其他学科交叉课程这四个类型进行分析,意在厘清课程知识体系。第四章选取了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和黑龙江大学进行调查,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个维度展开了分析,试图找出我国图书馆学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不足。这一部分为全文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分别对中美两国图书馆学近5年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够通过分析研究热点与硕士课程设置之间的相关度来查验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分析发现美国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和课程设置间重复率较高,而我国课程的设置则覆盖率不够,呈现出“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这一部分充实了研究的可靠性。第四部分即第六章,指出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针对基础课程过多、课程内容重复、忽视实践、知识范围狭窄等弊端提出了改善意见,希望能立足具体实际,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图书馆学的后续教育工作展开提供指导。这一部分对全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综上所述,本文重点探讨了中美两国9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学科研究热点和课程设置间的相关性,发现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指向性的改进意见。

张晓芳[7](2018)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风向标——历届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议是学术的一种在场交流。历届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的召开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当时的学术研究情况,总结这些会议有助于理解图书馆学的发展脉络。1984年杭州会议探讨了图书馆学的元问题,开启了多元化理论局面;1991年庐山会议、2000年常州会议和2003年郑州会议,面对新的话语环境积极反思过去、规划未来;2007年重庆会议、2011年深圳会议和2017年湘潭会议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三次探索性会议,在跨学科和多视角话语融合中,从职业化、人文化、多元化等维度重新定位图书馆学的研究方向。

刘春云,龚蛟腾,方雯灿[8](2018)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去虚无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存在"虚无化"倾向:历史虚无主义者排斥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理论虚无主义者热衷图书馆学理论的"空而论道",学科危机论者断定图书馆学学科走向边缘化。究其原因乃是近代学术转型割裂了古今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错位误导了图书馆学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架空了图书馆学话语权。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去虚无化"任重而道远,需要坚持走传承与开新并举、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术与人文并重、拓展与坚守并行的发展路径。

陈一[9](2017)在《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信息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既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导致全球图书馆业态都发生剧烈的变化。为了应对新型环境与保持图书馆传统价值,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图书馆共同趋势。但转型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策、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又被理论和实践所忽略,这就使得图书馆转型也伴随着风险,乃至灾难的发生。本文认为,为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科学认识转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识别并治理风险,防止转型灾难。论文结合组织发展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图书馆发展理论以及不确定性理论展开研究,使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语义强度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社会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使图书馆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又使得在转型过程中又必定会伴随着不确定性,“发展与不确定性”矛盾推动风险演化。通过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现状,确定转型风险测度,找出其中的风险来源。通过对图书馆从业人员对图书馆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以及对风险因素的多维度分析,总结出图书馆转型风险的主要特征。研究重点在于凝练出我国图书馆转型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构建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馆员”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到风险演化体系中。探索构建治理手段专业、合法,风险控制有效、高效的图书馆转型风险迁移路径。为探索我国图书馆转型方向,规避图书馆转型风险提供参考。本研究一共分为9章: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转型研究现状。调研发现,国内外有关图书馆转型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而且研究轨迹比较类似。从宏观上讨论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冲击,分析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到探索具体的转型策略,以及对一些典型转型案例的探讨。关于转型中的风险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忽略。第2章阐述了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图书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距离全面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通过转型来适应新常态、新业态。在服务经济增长、国民素质提升、文化强国、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发展对图书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图书馆在投资、人口数量与结构、人力资源与技术、其他行业竞争以及内部治理方面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通过转型,使得图书馆优化工作流程,节约运作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论文将我国图书馆转型主要归纳为: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第3章确立了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并分析了转型风险来源。论文通过转型效率、转型成本、转型效益以及转型文化来测度风险。从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三个角度总结了转型实践中的遇到的不确定性,其中涉及图书馆经费、人力、法律、价值定位等各个层面。第4章筛选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论文利用系统性、完整性、重要性原则进行风险因素筛选。在参考国际组织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图书馆转型现状的梳理,对各类转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纳,同时根据各社交媒体平台关注用户的留言反馈,留意媒体的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包含图书馆业务、战略、财务、人才、法律、运营、技术、价值等在内的40种风险因素。并就这40项风险因素,向业内人士展开意见征询。采用因子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终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归纳为运营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价值风险6个类别,共29项风险因素。第5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测度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感知。研究发现,业内人士对图书馆转型风险整体认知水平较为一致,绝大多数的风险发生可能性及发生后产生的后果均值都在3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在转型过程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但对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后果认识并不十分明晰。论文基于不同的图书馆性质,受调查者不同的职业层级、职业背景以及图书馆不同的发展水平4个角度分析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差异,并从主观-客观、行业内-行业外、领导-管理这3个维度,6类属性对转型风险进行多维分析,从而更全面的认识风险本质。第6章总结了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运营风险:业务流程改变,领导力挑战,人力资源短缺;财务风险:投资保障不足,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法律风险: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技术风险:技术采纳迟缓,技术融合不佳;价值风险: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传统服务弱化。第7章归纳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论文发现,图书馆转型风险具有普遍性、可预知性和可变性。图书馆为巩固社会地位,提升社会价值,转型成为必然,而同时,业态环境中资本的投入水平、持续保障能力;新信息技术的更迭;法律政策的支撑水平等诸多不确定性又可能制约转型进展,可能给图书馆转型带来风险。发展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都必然存在,“发展与不确定性”这对矛盾相互作用,导致转型过程产生风险。同时,图书馆员和用户的感知差异对风险产生“催化”作用,可能共同推动风险向纵深演进。第8章探讨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在坚持风险识别前瞻性、风险管理专业化、风险迁移合法性以及风险治理社会化的原则的基础上,论文提出通过环境洞察把控风险,优化治理迁移风险,业务创新降低风险,制度建设规避风险。第9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刘宇,谢欢,顾烨青[10](2016)在《实践相关性与科学严谨性:论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应用性学科需要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分析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历史渊源和制度逻辑,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路径。[方法/过程]对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进行了学术史回顾,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同行对专业期刊的感知差异。[结果/结论]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研究强调实践相关性,形成了图书馆学的经验主义传统;改革开放后的图书馆学研究追求科学严谨性,形成了本质主义范式的图书馆学研究。本质主义范式的兴起导致了图书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逐步显现,图书馆学界内部也分化为实践派和学院派两大阵营,不同阵营倚赖不同的期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根源在于学术生产的体制化,学术界和实践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运行规则。科学严谨性和实践相关性并非完全对立,通过在图书馆学界推广"巴斯德象限"类型的研究可以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关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再思考——质疑《图书馆学研究不应脱离实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再思考——质疑《图书馆学研究不应脱离实际》(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阅读思想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点
    第三节 中国古代阅读研究现状
        一、古代阅读史及阅读方法、思想的研究现状
        二、古代治学家训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中国古代阅读思想诸面相
    第一节 儒学与道学
        一、孔孟的读书劝学
        二、荀学的以学养心
        三、老庄的阅读道学
    第二节 玄学与家学
        一、魏晋玄学与清谈风尚
        二、南北朝家学与士人读书
        三、女性阅读与女性思想解放
    第三节 理学与心学
        一、程朱的读书明理
        二、陆王的精深涵泳
        三、从心学理学异同到新儒学阅读思想变化
    第四节 虚学与实学
        一、空疏学风下的书斋笔记
        二、从事功之学到颜李学派
        三、经世致用下的乾嘉考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古代阅读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读物选择上的伦理取向
        一、古人选择什么书
        二、什么影响了选择
    第二节 意义诠释上的以意逆志
        一、“主体间性”:主体心性与志业的传递
        二、“相对客观”:文字内涵与意义的限制
    第三节 阅读目的上的实用理性
        一、学以修身
        二、学以齐家
        三、学以致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古代阅读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以古代阅读思想推动现代阅读研究
    第二节 以古代阅读思想启发现代阅读活动
    第三节 以古代阅读思想启发现代阅读推广
    第四节 以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启发现代经典阅读
    第五节 以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启示文化自信树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
    期刊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中国图书馆学理论跨世纪的三次“重逢”与“莫比乌斯陷阱”(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中国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1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跨世纪的三次“重逢”
    1.1“知识服务”与“知识交流”的重逢
        1.1.1 2000年:张晓林
        1.1.2 1988年:宓浩
    1.2“图书馆2.0”与“信息资源管理”的重逢
        1.2.1 2006年:范并思
        1.2.2 1985年:孟广均
    1.3“资源为王”与“三要素”的重逢
        1.3.1 2015年:程焕文
        1.3.2 1932年:杜定友
2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中的“莫比乌斯陷阱”
3 资源、服务和技术三个基本面的张力
4 需求:解开陷阱的钥匙
5 结语

(3)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基础理论述略
        (二)国内外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述评
        (三)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展现与进路分析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来源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一、概念界定
        (一)舆情与舆论
        (二)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
        (三)舆情管理与舆情治理
    二、理论依据
        (一)网络舆情研究范式的转化
        (二)治理理论如何嵌入网络舆情治理
        (三)网络舆情的风险生成与内在逻辑
    三、分析框架
        (一)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
        (二)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
        (三)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现状、形成与特征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
        (一)网络舆情的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
        (二)网络舆情典型案例分析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
        (一)网络舆情形成的因素分析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
        (三)网络舆情形成的心理动因
    三、网络舆情的特征
        (一)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
        (二)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
        (三)成因复杂性与价值多元化
第三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
    一、网络舆情引致的形势与挑战
        (一)网络舆情影响司法审判
        (二)网络舆情演变为群体性危机
        (三)网络舆情催生出不稳定因素
    二、政府对网络舆情信息与危机的分析研判
        (一)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主要方式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研判机制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
        (一)中央层面的控制方式:前瞻性把控
        (二)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主动型化解
        (三)基层政府的规避之策:顶压式回应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
        (一)政府部门管理碎片化
        (二)网民权利意识多元化
        (三)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
    二、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回应行为失范
        (一)网络舆情发生前:以堵为主
        (二)网络舆情发生中:公关失效
        (三)网络舆情发生后:转移视线
    三、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主要表征
        (一)舆情研判不足
        (二)信息监控缺位
        (三)回应方式被动
    四、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根源所在
        (一)制度性根源
        (二)能动性因素
第五章 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纵向体系与合力构建
        (一)中央层面
        (二)地方政府
        (三)基层政府
    二、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互动
        (一)提升网络宣传平台的引导能力
        (二)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双向沟通机制
        (三)提升信息宣传的适时性和真实性
    三、注重吸纳社会组织协同参与
        (一)吸纳社会组织嵌入舆情治理
        (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舆情治理
        (三)提升社会组织舆情治理能力
    四、引导基层群众进行社区自治
        (一)加强网络舆情法律宣传
        (二)拓宽网络舆情疏导渠道
        (三)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问题界定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2.1.1 发展历程简述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2.2.1 发展历程简述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5.4.6 制定保障措施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贡献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致谢

(5)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1.1.2 用户参与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的重视
        1.1.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参与有待探索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与工具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图书馆用户参与研究综述
        2.1.1 基本文献计量分析
        2.1.2 图书馆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2.1.3 图书馆服务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述评
        2.2.1 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述评
        2.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研究价值
第3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分析
    3.1 图书馆知识服务及用户参与的内涵
        3.1.1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
        3.1.2 用户参与的内涵
    3.2 用户参与视角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调查
        3.2.1 图书馆服务项目概况
        3.2.2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3.2.3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筛选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价值分析
        3.3.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角色转变
        3.3.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转变
        3.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价值转变
    3.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类型
        3.4.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划分
        3.4.2 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交叉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4.1 案例分析:来自知乎社区的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启示
        4.1.1 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选择
        4.1.2 编码方式与过程
        4.1.3 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4.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确立
        4.2.1 知乎社区与既有文献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4.2.2 结合访谈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参与影响因素抽取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结构关系分析
        4.3.1 方法选择
        4.3.2 分析过程
        4.3.3 解释模型
    4.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用户参与行为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模型
    5.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5.1.1 理论模型
        5.1.2 研究假设
    5.2 实证分析
        5.2.1 量表设计及数据采集
        5.2.2 探索性分析
        5.2.3 验证性分析
    5.3 研究结论与启示
        5.3.1 研究结论
        5.3.2 研究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
    6.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构建
        6.1.1 激励机制与知识服务绩效的关系
        6.1.2 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激励机制
    6.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对象定位
        6.2.1 使用性参与角色定位
        6.2.2 评估性参与角色定位
        6.2.3 建设性参与角色定位
    6.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
        6.3.1 面向认知的激励方式
        6.3.2 面向情感的激励方式
        6.3.3 面向动机的激励方式
    6.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氛围营造
        6.4.1 用户参与的平台氛围营造
        6.4.2 用户参与的互动氛围营造
        6.4.3 用户参与的合作氛围营造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图书馆知识服务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2 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判别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6)中美九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可行性分析
    1.4 本文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知识体系
        2.1.2 课程体系
        2.1.3 课程知识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多元智力理论
        2.2.3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3 美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的调査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
    3.2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3.2.1 培养方案
        3.2.2 核心课程
        3.2.3 选修课程
        3.2.4 课程知识体系
    3.3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3.3.1 培养方案
        3.3.2 核心课程
        3.3.3 选修课程
        3.3.4 课程知识体系
    3.4 华盛顿大学
        3.4.1 培养方案
        3.4.2 核心课程
        3.4.3 选修课程
        3.4.4 课程知识体系
    3.5 雪城大学
        3.5.1 培养方案
        3.5.2 核心课程
        3.5.3 选修课程
        3.5.4 课程知识体系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的调查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选择
    4.2 南京大学
        4.2.1 培养方案
        4.2.2 必修课程
        4.2.3 选修课程
        4.2.4 课程知识体系
    4.3 中山大学
        4.3.1 培养方案
        4.3.2 必修课程
        4.3.3 选修课程
        4.3.4 课程知识体系
    4.4 吉林大学
        4.4.1 培养方案
        4.4.2 必修课程
        4.4.3 选修课程
        4.4.4 课程知识体系
    4.5 华中师范大学
        4.5.1 培养方案
        4.5.2 必修课程
        4.5.3 选修课程
        4.5.4 课程知识体系
    4.6 黑龙江大学
        4.6.1 培养方案
        4.6.2 必修课程
        4.6.3 选修课程
        4.6.4 课程知识体系
    4.7 本章小结
5 中美图书馆学硕士课程设置和学科研究领域相关性探讨
    5.1 美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及相关性分析
        5.1.1 近5年美国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研究领域与主题
        5.1.2 美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设置和学科研究领域的相关性分析
    5.2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及相关性分析
        5.2.1 近5年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研究领域与主题
        5.2.2 中国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设置和学科研究领域的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6.1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
        6.1.1 过于重视基础课程
        6.1.2 教学课程趋同化
        6.1.3 综合与应用课程不足
        6.1.4 课程知识覆盖面窄
        6.1.5 轻视实践课程
    6.2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问题解决对策
        6.2.1 设立补修制度
        6.2.2 整合选修课程
        6.2.3 增加研究方法与学术前沿方面的课程
        6.2.4 重视实践课程
        6.2.5 调整知识比例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7)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风向标——历届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导言
1 从探讨图书馆学元问题开始
    1.1 1984年杭州会议
    1.2 杭州会议之后
2 在话语转换中反思与生长
    2.1 1991年庐山会议
    2.2 2000年常州会议
    2.3 2003年郑州会议
3 面对现实寻求新的定位
    3.1 2007年重庆会议
    3.2 2011年深圳会议
    3.3 2017年湘潭会议
4 关于会议研究的探讨
    4.1 学术会议的作用
    4.2 会议研究的作用
5 结语

(8)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去虚无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虚无化”倾向探迹
    2.1 历史虚无主义:中国古代无图书馆学
    2.2 理论虚无主义:图书馆学理论“空而论道”
    2.3 学科危机论:图书馆学走向边缘化
3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虚无化”成因追踪
    3.1 近代学术转型割裂了古今图书馆学
    3.2 理论与实践错位误导了图书馆学研究
    3.3 信息技术发展冲击了图书馆学话语
4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虚无化”消解觅途
    4.1 图书馆学“去虚无化”要传承与开新并举
    4.2 图书馆学“去虚无化”要理论与实践结合
    4.3 图书馆学“去虚无化”要技术与人文并重
    4.4 图书馆学“去虚无化”要拓展与坚守并行
5 结语

(9)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相关术语界定
        0.2.1 图书馆转型
        0.2.2 不确定性和风险
        0.2.3 风险治理
    0.3 理论基础
        0.3.1 组织发展理论
        0.3.2 社会认同理论
        0.3.3 图书馆发展理论
        0.3.4 不确定性理论
    0.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方法
        0.4.3 研究内容
    0.5 研究创新点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图书馆转型研究
        1.1.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1.1.2 图书馆转型具体策略
        1.1.3 图书馆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1.1.4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1.2 国内图书馆转型研究
        1.2.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1.2.2 图书馆转型的具体策略
        1.2.3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1.3 研究评论
2 我国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
    2.1 图书馆发展转型动力考察
        2.1.1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常态
        2.1.2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业态
    2.2 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新要求
        2.2.1 图书馆服务经济增长
        2.2.2 图书馆服务国民素质提升
        2.2.3 图书馆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2.2.4 图书馆服务社会建设
        2.2.5 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2.3 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3.1 投资与预算
        2.3.2 人口数量与结构
        2.3.3 人力资源
        2.3.4 信息技术
        2.3.5 其他行业的竞争
        2.3.6 图书馆内部治理
    2.4 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
        2.4.1 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
        2.4.2 图书馆业务流程转型
        2.4.3 图书馆组织结构转型
3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与来源
    3.1 风险测度
        3.1.1 转型效率
        3.1.2 转型成本
        3.1.3 转型效益
        3.1.4 转型文化
    3.2 风险来源
        3.2.1 服务模式转型风险
        3.2.2 业务流程转型风险
        3.2.3 组织结构转型风险
4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筛选
    4.1 识别原则
        4.1.1 系统性
        4.1.2 完整性
        4.1.3 重要性
    4.2 风险因素筛选过程
        4.2.1 国际组织的调查
        4.2.2 图书馆观察
        4.2.3 意见征询
5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认知调查
    5.1 总体认知
        5.1.1 风险发生可能性认知
        5.1.2 风险产生后果认知
        5.1.3 风险因素测评
    5.2 风险认知差异
        5.2.1 图书馆性质
        5.2.2 图书馆职业层级
        5.2.3 图书馆职业背景
        5.2.4 图书馆发展水平
    5.3 多维分析
        5.3.1 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
        5.3.2 领导风险与管理风险
        5.3.3 行业内风险与行业外风险
6 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
    6.1 环境风险
        6.1.1 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
        6.1.2 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
    6.2 运营风险
        6.2.1 业务流程改变
        6.2.2 领导力挑战
        6.2.3 人力资源短缺
    6.3 财务风险
        6.3.1 投资保障不足
        6.3.2 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
        6.3.3 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
    6.4 法律风险
        6.4.1 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
        6.4.2 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
        6.4.3 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
    6.5 技术风险
        6.5.1 技术采纳迟缓
        6.5.2 技术融合不佳
    6.6 价值风险
        6.6.1 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
        6.6.2 传统服务弱化
7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
    7.1 图书馆转型风险特征
        7.1.1 普遍性
        7.1.2 可预知性
        7.1.3 可变性
    7.2 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
        7.2.1 演化路径
        7.2.2 演化模型
        7.2.3 转型风险函数
8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
    8.1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原则
        8.1.1 风险识别前瞻性
        8.1.2 风险管理专业化
        8.1.3 风险迁移合法性
        8.1.4 风险治理社会化
    8.2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
        8.2.1 环境洞察把控风险
        8.2.2 优化治理迁移风险
        8.2.3 业务创新降低风险
        8.2.4 制度建设规避风险
9 研究结论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10)实践相关性与科学严谨性:论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历史渊源
    2.1实践相关性与实用主义传统
    2.2科学严谨性与本质主义的兴起
    2.3对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反思
    2.4理论结合实践的探索
3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经验证据
4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制度逻辑
5理论结合实践的新思路
6结语

四、关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再思考——质疑《图书馆学研究不应脱离实际》(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阅读思想若干问题研究[D]. 单舒扬.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中国图书馆学理论跨世纪的三次“重逢”与“莫比乌斯陷阱”[J]. 魏辅轶.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01)
  • [3]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D]. 孔建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4]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5]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D]. 李永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中美九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研究[D]. 李林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8)
  • [7]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风向标——历届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回顾[J]. 张晓芳. 图书馆论坛, 2018(10)
  • [8]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去虚无化”[J]. 刘春云,龚蛟腾,方雯灿. 图书馆, 2018(03)
  • [9]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D]. 陈一.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实践相关性与科学严谨性:论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J]. 刘宇,谢欢,顾烨青. 图书情报工作, 2016(24)

标签:;  ;  ;  ;  ;  

对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质疑“图书馆学研究不应脱离现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