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0年上海市医院用药状况分析

1998-2000年上海市医院用药状况分析

一、1998年~2000年上海地区医院用药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珏[1](2020)在《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研究(194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犯改造与男犯改造的区别不仅在于监管场所的男女隔离,而且在于两者在改造难度、改造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建国70年来我国在女犯改造上进行了理论和实务的长期探索,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出现了不同于男犯改造的理论成果。了解这段历史时期女犯改造的变迁情况,无论对于女犯改造思想理论的整理和研究,还是以史为鉴、指导女犯改造实务工作都是极其宝贵的。但目前尚未发现针对建国70年来女犯改造文献整理分析的系统研究。从历史史料看,与女犯改造相关史料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文献史料,一类为口述史料。文献史料以上海保存最为丰富完整、公开透明。上海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在民国时期便建有女子“监狱”、管理上兼具中西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吸收和借鉴了其好的经验,在70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女犯改造工作的翘楚。上海有属于自己的监狱志,记载了1949年以来的监狱改造全貌,并且在2000年后每年均编写年鉴可供查阅。另外,上海有关政法类的报纸和书刊等文献资料也存有记载女犯改造的史料,这些均可公开查阅。口述史料是建国以来监狱监管实务工作中有关罪犯监管方法、工作体会等方面的口述资料,通过它可以更细致地了解不同时期监狱管理的实际情况。但目前,这类资料极少,仅在报纸或档案中零星出现。但建国以来上海从事女犯监管的退休人员健在的仍有不少,他们对不同时期监狱工作的实际情况最为熟悉,这些潜在资料是研究这段历史的最好补充。因而,及时地对健在的历史见证者进行访谈、固定这些口述史料极为紧迫、也很必要。鉴于以上原因,本文拟通过书面和口述史料的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系统研究上海1949~2019年这70年的女犯改造情况。论文将综合采用史料收集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个案访谈法、数量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和提炼,以期对女犯的犯罪预防、犯罪改造等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参考。全文包括导言和五个章节。导论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明确了选题的意义,对文章中提到的“女犯”和“女监”概念进行界定,以便后续论述的展开。第三部分对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中外理论界、实务界对女犯改造和女犯改造历史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研究内容的提炼,发现在建国后上海女犯改造历史研究领域是一块空白。第一章对建国后上海女犯改造的历史阶段进行划分,分为初创与停滞阶段、恢复与重振阶段、改革与创新阶段。初创阶段的女犯管理没有单独的关押机构,在管理手段上与男犯管理差别不大,比较强硬。经历了文革的停滞阶段后,女犯改造进入恢复与重振阶段,法制体系逐渐完善,工作制度逐渐完备,并建立了专门的女犯监狱,形成分类改造模式。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进入改革和创新阶段,女犯改造开始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教育改造的比重,并创新性地研发了全国独有的女犯评估量表,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女犯改造品牌。第二章论述了上海女犯改造70年指导思想的变迁,从以惩治为主过渡到以管理安全为主,最终确定到以再社会化为主的思想变化历程。以惩治为主指导下的女犯改造思想,来源于建国初期反革命罪犯数量多,阶级斗争激烈的历史状况,形成了男女无差别对待的女犯改造表现形式。以管理安全为主指导下的女犯改造思想,来源于改革开放后犯罪类型的增多、女犯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和向西方学习借鉴的成果。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对女犯改造的要求就是守住安全底线,但同时也兼顾宽严相济的刑罚执行手段,并尝试对表现较好的女犯以人文关怀的形式实现文化改造。以再社会化为主指导下的女犯改造思想强调通过狱内改造帮助女犯实现回归后顺利开始社会生活的目标。第三章详细论述了70中上海女犯政治改造、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和文化改造的变迁历程。政治改造作为具有统领作用的改造手段,始终贯穿于女犯改造中,并且与国家政治思想工作同步发展和跟进。监管改造是监狱工作的基础,内容丰富和多样,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教训,但总体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改造和文化改造在总体上其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不断丰富的过程。劳动改造则从以生产效能为主演变为以培养劳动技能为主的变迁过程。第四章介绍了与女犯改造相关的法律环境、生活卫生环境、管理环境和改造主体环境的变迁。法律环境方面,针对女犯的减刑假释、通信会见、探家、安置等法律制度均发生了变化。生活卫生环境方面,对女犯人权保障不断增强,在女犯伙食、医疗卫生、生产生活、囚被服和作息时间等方面均有较大进步。管理环境方面,监狱警戒和应急条件明显提升,惩戒和证据保全条件逐步完善,体现了监狱执法不断规范。主体环境方面,其变迁进程表现为监狱民警来源的正规化、工作制度的规范化、培养机制不断优化,科研能力也不断增强。第五章是对前述四章的总结和思考,论述了女犯改造变迁的动力,分析了女犯改造与同时期男犯改造相比较的特点,以及研究70年变迁历史带来的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反思,对女犯改造和女性犯罪预防工作的启示。

阎婷[2](2019)在《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研究》文中指出现今社会,对于不断加剧的医疗纠纷,无论政府还是医界虽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均未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恶性伤医案件一次又一次地触痛人们的神经,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国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回首历史,分析医患纠纷的发展情况,以寻找解决现今的医疗纠纷的锁钥。纵观中国古代,医患关系比较和谐,甚少医疗纠纷。至民国时期,在大规模复制西方立法和司法经验的情况下,政府在立法、司法上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医生从业资格及行医行为的举措,同时在实践中,无论中西医均出现了医疗纠纷大量涌现的情况。在此期间,中医不仅要面临时代的剧烈变迁,还要面临西学东渐带来的西医对中医的强烈挤压,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比起前辈,民国中医界面对的环境要复杂得多,不得不在痛苦与纠结中抗争。因此,民国中医医疗纠纷呈现出与古代医疗纠纷以及西医医疗纠纷不同的特点,相应地,民国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也有其独到之处。本文旨在研究民国中医医疗纠纷,以期对现今医疗纠纷的解决有所帮助。文章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资料来源包括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上海《申报》、《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共5辑,包括12万页资料)、“晚清期刊、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相关论文、着作等。本文包括导言,一至四章以及结语。在搜集大量史料、分析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中医医疗纠纷发生的历史,分析了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各种形态,探究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产生的法制背景与社会文化背景,根据案例等梳理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各种解决机制,并结合明清医疗纠纷及西医医疗纠纷分析了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本文导言部分以研究的缘起为始,定义了医疗纠纷的概念。在文献综述部分,列举了古代、近代以及现代有关中国古代医疗纠纷的研究情况;从民国时期的研究及现代的研究两方面梳理了对民国时期医事立法及医疗纠纷的研究情况。本文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研究的角度以及史料的完整性等方面对上述研究情况进行了评议,上述研究存在研究制度史较多以及对中医医疗纠纷进行专门研究不足等情况。第一章为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形态,首先以案例的形式列举了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各种形态,包括业务过失,非法行医,虚假广告,名誉权纠纷,诊金纠纷,假药、劣药及配药错误,诬告陷害,欺诈,共8类。文章以案件发生的时间为序,将本文涉及的从1911年至1948年发生的64件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汇总为表格,对案件的争议缘由、处理方式及结果做了简要说明,并对是否进行鉴定、鉴定者以及是否反诉、是否有律师参与案件等情况做了标注。表格中的内容显示,业务过失以及非法行医为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案件的主要缘由。第二章为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产生的背景,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产生的背景既包括当时的法制背景,也包括民国时期动荡而复杂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政府仿照西制建立现代卫生管理体制,加强了对中医药的立法及行政管理。然而由于民国时期的卫生行政体制基本是模仿西制的,所以整个民国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真正地设置专门的中医管理机构。虽然1937在卫生署下设置了中医委员会,但实际上有职无权,形同虚设。即使如此,对于中医医疗纠纷的行政管理也并非由完全由卫生行政机关进行,因为专门的卫生行政机关地位变化频繁,独立的卫生行政机关与警察机关时分时合,形成了民国时期警察机关大量介入中医医疗纠纷的独特景象。民国时期颁布了大量涉及中医的卫生行政管理的法规,虽然这些法规良莠不齐,但总体而言对建立合格的中医队伍、预防医疗纠纷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在民国之前,我国几无对中医资质的管理规定,民国政府将中医的资格的取得以及开业纳入到政府的行政管理之中。总体而言,对中医登记资质的要求比较宽松。中医行医过程中,不仅要遵守中医药法律,也要遵守其他法律,否则既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也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在司法制度方面,民国时期各项司法制度的进步,大大方便了医疗纠纷的双方进行诉讼,这也是较之以前民国时期医疗讼案数量激增的原因之一。同时,医界对于国家的司法制度并非无动于衷,而是在尊重国家司法制度的前提下,对于涉及医权的司法制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也为在医疗纠纷中保障医权做了不懈努力。在文化背景方面,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医开始了政治边缘化,这些原本应该受人尊敬的人,生存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医界的境遇与当时的大环境息息相关,战乱的影响、混乱的治安、萧条的经济、西医的打压以及政府的压制,都严重恶化了中医的生存空间。对于各方面的压力,中医界并非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种种自救措施。第三章为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医疗纠纷的解决是多方参与的结果,除了当事人之外,国家权力、医学团体、医界同行、律师、媒体、患方的亲朋好友甚至社会人士都可能对纠纷的解决产生影响。在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医方主要为医生个体,未见以中医院为当事人的医疗纠纷。患方虽然来自于各个阶层,但是有着共同的特点——对医生缺乏信任、告医踊跃。对于这样的患者,中医们也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预防纠纷,亦会采取呼吁保障医权、求助法律、聘请律师等手段以保障自身权利。参与解决医疗纠纷的国家机关包括司法机关、与卫生行政管理相关的行政机关等,即使卫生行政机关独立于警务系统后,两者在管辖权上仍有交集,两者联合办案的记录并不鲜见。由于民国的保甲制度的存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也会出现保甲人员的身影。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医界团体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中医团体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起到了保障会员权益、为医疗案件提供医学依据、为会员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等作用。当然,众多中医团体之间也存在问题,最突出的是党争严重,甚至影响到了案件鉴定的公平性。在其他方面,由于律师具备法律知识,记者易于控制舆论,律师与媒体在医疗案件的解决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另外,中医同道以及案外民众等也可能以检举人或者诉讼参与人等的身份影响纠纷的解决。在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方面,最为剧烈的方式即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民国时期中医医疗讼案呈现如下几个特点:自诉案件所占比重较大,反诉的情况较多,少见民事诉讼(多为刑事诉讼,且多为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医方败诉情况较少,涉讼患方阶层广泛,争议内容涉及产科及儿科的情况较多。相较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对中医医疗纠纷的处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范围上,都更胜一筹。除此之外,我国民间向来有调解息讼的传统,这一传统沿至民国时期仍在发挥作用,只是途径有所改变。民国时期的调解与和解,既有自行和解、社会调解、中医团体调解等民间行为,也有调解委员会调解、法院的诉前调解与诉讼中的和解等官方行为。鉴定也是许多医疗纠纷的解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由于中医的特殊性,其鉴定方式、鉴定机构与西医不同,呈现出其特有的鉴定风格。记录完整的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案例并不多见,本文选取两例记录比较详尽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为了解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个微观、直接的视角。第四章为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特点,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无论是与明清相比还是与民国时期的西医医疗纠纷相较,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纵向上看来,中国的医患关系越往古代似乎越和谐,至明清时期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逐渐增多。与明清相比,中医医疗纠纷在民国时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表现为医疗纠纷数量急剧增多、医疗纠纷种类多样、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丰富。这些转变发生的原因包括:患方对医生的态度发生转变、熟人社会的转变、法制的进步、媒体及医学团体等的兴起等几方面。横向上看,民国时期的中医医疗纠纷与西医医疗纠纷亦相差巨大,差异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体现为诊疗场所不同、患者地位不同、观念差异等方面的医学模式的差异,其次是中西医与传统社会关系不同,作为舶来品的西医面临着解决水土不服、融入中国传统社会的困境。再次,中西医与西方法律文化的关系不同,同源于西方文化的西医,与西方法律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中医却在鉴定和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民国时期,尽管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对于医患双方而言有着颇多的无奈与不公,但随着法制进步、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也发展出了既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也力求适应现代法律制度的多种解决路径。对后世而言,民国时期的中医界及法律界一步步探索着发展之路,为后世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提供了经验。

郭妍[3](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郭磊贤[4](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向小丹[5](2017)在《来沪女性婚姻移民权利资格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婚姻迁移一直是中国女性迁移的重要形式。改革开放前,女性的婚姻迁移距离较短,基本在同县乡方圆20公里范围内。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人口迁移和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女性婚姻迁移规模和迁移距离也随之大幅增加,全国范围的婚姻市场开始形成,出现了“跨省婚姻迁移”现象。相对于传统的同地婚,跨省婚姻迁移是一种新的婚姻和家庭模式。这是中国现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新现象和新趋势。随着跨省女性婚姻移民群体的大规模出现,她们面临的生活困境也逐渐显现。以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群体为例,她们不仅有婚姻基础薄弱、婚姻家庭阶层偏低等国内外婚姻迁移中较普遍的问题,而且存在较严重的福利身份缺失、就业率低、家庭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都是在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因此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生活困境产生的制度机制是什么?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权利资格视角出发,探讨转型中来沪女性婚姻移民权利资格的变化以及生活困境形成的社会制度原因,同时丰富和升华权利资格理论,进一步完善“权利资格理论”这条研究脉络。国内关于女性婚姻移民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宏观研究,揭示了女性婚姻移民迁移的趋势,对全国或某一地区发生婚姻迁移的人口数量、人口特征、地理分布及变化进行深入描述和分析,但对具体场景中的个人生存境遇与生活状况的形成解释力不够。微观研究,重视描述女性婚姻移民迁移后的生命经历和生活状况,却又忽视了这一群体所处的制度文化环境。为弥补既有研究的缺陷,本研究尝试从中观层面出发,着重探讨与剖析女性婚姻移民群体所处的社会制度对她们个人生存境遇与生活状况的影响。国内关于城市移民的研究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国内主流的城市移民文献,以及政策的讨论仍然认为移民主要是男性,仍趋向于采用建立在男性经验之上的移民模式,城市移民女性作为迁移者、劳动者和依赖者,她们的特殊需要与脆弱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二城市移民的研究对象以单一的劳动力移民为主,对于其他类型的移民如婚姻移民等,研究不多;三虽然也关注了城市移民的权利身份问题,但主要停留在“市民权”、“社会权”单一层面上,还不能全面立体多层次的揭示城市移民生活困境错综复杂的成因。生活困境可看做基本能力的一种严重丧失,而基本能力的普遍丧失与一系列不同权利的不充分有关。把生活困境置于权利体系中来阐释,有利于将生活困境同政治、法律和制度等社会因素联系起来,突破单一视角的局限。因此,本研究将深入权利结构,运用权利资格理论视角对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困境进行分析。着名的马尔萨斯理论用粮食供应下降来解释饥荒产生的原因,认为饥荒是由于人口增长和食物供应失败导致的。森用经验证据挑战了这一理论构建的因果关系。森的权利资格理论突出了权利分配对饥荒的影响,成功解释了虽然粮食供应没有显着下降,饥荒仍然会发生的原因。阿玛蒂亚·森的权利资格理论着重强调的是合法权利,即法律、法规等明确赋予的正式权利。那么,正式制度赋予了权利资格,权利贫困就不会发生吗?将阿玛蒂亚·森的权利资格理论代入经验事实中,我们发现仍有许多解释不了的现象。例如,《继承法》明确规定男女拥有平等的继承权,为什么继承财产的大多数是儿子。又如,“夫妻投靠”等政策,给予了来沪女性婚姻移民户口,为什么她们的生活仍然面临困境?追根溯源,森的权利资格理论根源于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主导的权利假设只在位于国家公民关系内的正式权利领域起作用,因此错过了非正式权利和非国家的影响。结果就是这个简洁的分析框架,重视了正式制度因素,排除了非正式制度因素;重视了国家因素,排除了市场和家庭因素。因此,森的权利资格理论只能照亮一个复杂现象的一小部分。面对既有研究的局限,根据田野调查发现,受既有理论的启发,本研究提出“权利资格体系”这个新的分析框架,从国家、家庭和市场三方面的赋权来探讨城市移民的生活困境问题。如果把由国家正式制度赋予的权利资格看作是正式权利,那么由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赋予的权利资格就可以定义为非正式权利。研究发现:首先,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生活困境根源于转型中国家、家庭、市场赋权不足所导致的社会保障权贫困、劳动权贫困和财产权贫困;其次,人们不仅从正式制度中获取权利束,还从非正式制度中获取权利束。当非正式权利与正式权利发生冲突时,由习俗、风俗、道德观念等具有约束力的非正式制度赋予的非正式权利降低了正式权利的有效性。

李陈[6](2015)在《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当今世界一种主要的人居环境。自1996年联合国《全球人类住区报告:城市化的世界》发布以来,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导致城市人居环境发生迅速变化。但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①中国快速城镇化建立在经济粗放增长之上,创新型社会、信息化社会建设任重道远;②受户籍制度限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存在,半城镇化现象显着;③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④城镇化发展导致区域差异有所扩大。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出现的问题,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论文一共7章,第1-2章为绪论和理论,第3-5章为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第6章为综合评价研究,第7章是结论与对策。第1章绪论,包括城市人居环境研究背景、基本概念、研究进展与述评、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和主要创新点。第2章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社会理论和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回顾与评价,参考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卫生组织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由于人居环境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需将多维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凝聚到若干个主要方面,本文确立以居住、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三个方面间题为导向,主要运用地理学时空分析的手段做评价研究。第3章中国城市居住条件评价。回顾中国城市居住条件演化过程,分析城市居住困难群体的空间格局,发现中国城市居住困难群体仍存在一定规模。以中国特大城市上海为例,对其建国以来的居住条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上海的居住条件经历“整体居住困难-本市居住条件改善-外来人口居住问题/本市少数居住困难问题”的变化过程。利用上海“城中村”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影响居住条件的因素,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因素影响最大。第4章中国城市环境质量评价。论文回顾了中国生态环境污染过程,利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和A模式、B模式和C模式等理论对城市环境污染进行理论解释。建立环保部2014年空气质量指数数据库对161座城市空气质量空间格局进行探讨,发现中国城市空气整体污染较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对比1981年和2014年监测城市空气质量,发现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北高南低”的格局变化不大。从直接污染源、重大事件、地形和气候、形成原因等角度进行定性解释,进一步利用空气质量数据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每增加排放1吨,空气质量指数将增加9.25%-9.70%。第5章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构建中国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数据库,利用熵值法对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进行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发现地级以上城市整体进步较大;利用Nich指数、ESDA空间自相关和集中度指数对基础设施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团块状”分布,基础设施集中度指数缩小;利用Theil指数、GINI系数和变异系数对城市公共服务差异进行测度,发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发展迅速,公共服务差异指数缩小。论文特别对上海的基础设施承载力过程进行评价研究,从地理区位、浦东开发、快速城镇化、重大事件(世博会)等角度对上海基础设施承载力变化进行了解释,结果显示上海基础设施承载力压力度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过程。第6章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回顾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标准,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居住条件、城市环境质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因素,构建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6座大中城市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第7章结论与对策。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得出主要结论:①城市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住宅配套设施拥有率有所提高,但大城市高房价和城市居住困难群体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统筹解决。②中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空气质量南北差异明显,1981-2014年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变化不大。③中国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差异缩小,特大城市基础设施超载。④中国36座大中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呈现“东中西”的梯度差异特征,经济越发达,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相对越高。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和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关系数达到0.620,处于强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可持续性原则,提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王新越[7](2014)在《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逐步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组织等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呈现出“旅游化”的趋势。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景观在空间上的拓展,城镇生活方式的普及等等,都为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物质、文化等基础,也为旅游化的形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伴随着“十二五”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目前工业化对我国城镇化的主导作用已经开始减弱,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先后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它们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新型城镇化可以以旅游化为引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旅游化的进程,二者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旅游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旅游学、产业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函数法、聚类分析与灰色预测等定量方法,按照“内涵—机理-测度-协调关系—类型”的思路,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与功能、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旅游化的产生与形成,并在现代旅游产业概念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旅游化的内涵。旅游化就是指通过旅游活动与旅游文化的普及、旅游空间与领域的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要素发展完善、旅游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等功能得以全面发挥的基础上,使其发展成为国家或区域支柱产业,并广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因此,“旅游化”不仅是一种现象、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通过分析旅游化与旅游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阐释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解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根据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强弱将二者相互作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然后,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对城镇化的要求,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从旅游化内涵出发,统筹考虑旅游产业规模和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功能,构建旅游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影响城镇化系统和旅游化系统的评价因子;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1年城镇化和旅游化评价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再根据建立的旅游化、城镇化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省市城镇化、旅游化发展水平,重点分析2000年以来各地区城镇化、旅游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结构性动因。研究表明,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国内旅游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与旅游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最后,根据2000-2011年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定量分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确定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采用耦合函数法和协调发展度的方法,建立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评价模型,评价2000-2011年各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二者正在逐渐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东部地区已经形成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隆起带,北京、上海和浙江是二者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再对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类型的研究,将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现状,划分为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3个基本类型,并选择典型地区对该种类型的发展模式运行效果进行预测与检验;再针对不同类型提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方向与主要动力,为国家和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沈惊宏[8](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导致土地、淡水、人力、能源等资源供给紧张,出现了诸如工业增长幅度回落,商务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等问题。为此,需寻求成本更低、空间更大的经济腹地,以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新形势下长三角地区变得更加开放,合作范围更加广泛,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组成的泛化下的长三角日趋形成。本文正是通过对泛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可达性和城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探求其演变规律、作用因素和空间特征,从而为泛长三角空间结构整合及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从省域、市域和市区三个层面分析了泛长三角不同尺度下的经济发展过程。研究发现,四省(市)在经济综合发展、投资发展、消费发展和出口发展方面各有所长。市域经济主要从发展差异的数理特性和空间结构作分析,其中数理特性主要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差异程度,空间结构从极化格局、离散格局和收敛发散格局各三个方面研究。结果发现,绝对差异扩大,表现为三级抬高过程,并且逐级加速扩大差距;相对差异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差异程度演变趋势类似于相对差异,经历三个阶段即先降后升再降。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归根到产业原因上主要是由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差异过大引起的,早期第二产业对推动基尼系数的抬升作用最大,九十年代中后期第三产业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至21世纪初期开始有取代第二产业之势态。研究表明,泛长三角出现空间极化和空间离散主要由GDP前10位城市和后10位城市作用所致;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导致各城市分别呈向上发散、向上收敛、向下发散和向下收敛。城市市区经济综合实力指数一直呈上扬趋势,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区综合实力空间格局上经历了由相对平衡到极化到趋扩散过程。运用GIS分析技术和哈弗模型等方法从时间可达性(包括全域时间、局域时间、邻域时间)、费用可达性(包括基于最短路径的费用可达性即最短费用、不计时间不计路程的费用可达性即最小费用)、吸引机会和综合可达性共计四个层面七个角度研究了42个城市可达性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全域时间可达性呈核心-边缘结构,且可达性中心有向东和向北调整态势;局域时间可达性地区差异较大,可达性较好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而较差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泛长三角外围;邻域时间可达性分别从邻域可达性值与所辖行政区面积和Voronoi面之比将其划分为严重萎缩型、急剧扩张型、基本稳定型、向上浮动型和向下浮动型五种类型;最短费用逐渐减少,空间上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内核有南移的趋势;最小费用呈现下降到上升的走势,有强烈的铁路网络指向特征,分布由不均向均衡演变;吸引机会指数较强的城市大都分布于长江沿岸和环杭州湾地区,外围城市吸引指数有降低的趋势,首位城市异位,但吸引中心并没有改变:综合可达性经历了相对均衡到极化再到扩散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呈核心-边缘结构,南部可达性始终最小,应该重视该区域新增长极的布点,有利于浙南的发展,五类圈层构成的核心-边缘结构在泛长三角东部被“切断”,因此加强安徽区域交通可达性及经济的提升是改善整个泛长三角地区可达性的主要举措。通过构建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测算城市场空间结构及演变,主要从城市影响区空间形态、城市影响区面积和城市场扩散值三方面演变作分析。分析发现,主体城市影响区沿江沿湾分布,空间形态经历了“之”到“几”到“皮皮虾”再到“鳊鱼”状的空间演变过程。城市场五类影响区中场强极强区、场强较强区、场强一般区面积增大,场强较弱区和场强极弱区面积减小;各省域影响区面积增大不一、增幅各异;各市域影响区布局不均,影响区面积大的城市多分布在江苏省和浙江省,而影响区面积较小的多分布在安徽省。城市场扩散值主要从城市节点(点)、扩散通道(线)和城市区面(面)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城市节点场强增大,变化幅度逐年减小,空间布局不均匀,长三角地区城市节点场强强度一般大于其外围城市;区域中场扩散值演变最显着出现在新的扩散通道上;扩散值在区域面上的演变表现为整个区域场强增强,场强强度演变地域差异较大,沿江和沿湾地区扩散值的高值都要高于其他地域。之后,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城市化等七个角度以及交通干线的建设分别分析了城市综合实力和扩散通道两大方面因素对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依据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并通过对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发现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大致经历了行政中心孕育发展、行政中心极化发展、点轴扩散发展、网络化过渡发展和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的科学含义,从泛长三角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中提炼出该地区的五种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分别是疏点类型、散块类型、条带类型、团块类型和板块类型。依据泛长三角经济、交通可达性、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作用因素尤其是2010年城市场空间结构,本着“以点建轴,以轴布面”的思想,对泛长三角城市节点、产业发展轴线和产业城市群分别进行了空间整合。构建了由沿海、沿江、沪-宁-合、沪-杭-衢共同组成一个犹如“发梳”型一级产业发展轴;在“发梳”一级轴线框架下,把二级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和宁波作经济扩散源,以此建构二级产业发展轴线。在泛长三角场强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内核区)、邻接区和外缘区基础上,把泛长三角城市经济区分为内核城市群、邻接城市群和外缘城市群三类型。进一步,为实现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出了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相关对策以及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必要措施。

史志高[9](2012)在《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文中指出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李蓬[10](2009)在《山东省部分农村外来妇女HIV感染现状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1990年以来由外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或境外(缅甸、越南)迁入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并与当地成年男性结婚的妇女(简称外来妇女)HIV感染率水平、高危行为发生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水平;探索外来妇女感染HIV的危险因素;了解外来妇女在迁入地二代传播发生情况。方法1.选择外来妇女分布比较集中、当地相关机构比较配合的山东省三个地市的三个县(区)为调查现场,抽取调查现场内外来妇女参加现况调查,其中50%进行问卷调查;2.以现况调查发现的HIV阳性外来妇女和2004年潍坊市的青州市报告的部分HIV阳性外来妇女为病例组、以年龄、迁入时间和原籍所在地为匹配因素,按1:4频数配比原则,选取HIV抗体检测阴性外来妇女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3.通过问卷调查和知情人访谈了解外来妇女迁入山东省的原因和人员流动趋势;4.对本研究中HIV阳性外来妇女、阳性外来妇女在山东省的配偶和子女开展个案调查。结果1.共采集外来妇女血液标本2515份,HIV抗体阳性5份,阳性率为0.20%(0~0.39%);共对其中1519名外来妇女进行问卷调查。HIV阳性外来妇女全部为2000~2005年来自HIV流行严重地区的外来妇女,占1994-2005年所有来自HIV流行严重地区外来妇女总数的0.25%(5/1968),占2000~2005年来自HIV流行严重地区外来妇女总数的0.78%(5/638);2.多因素分析提示外来妇女在原籍的既往婚姻史(OR=14.0,95%CI:3.67~56.75)是外来妇女HI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估计的归因危险百分比是92.8%;3.18例HIV阳性外来妇女感染途径的构成比依次为经性途径感染61.1%(11/18)、经性途径感染或共用针具注射吸毒感染16.7%(3/18),经手术途径感染5.6%(1/18),另有感染途径不详16.7%(3/18);4.二代传播发生情况:母婴传播发生率为8.3%(1/12)、配偶间性传播发生率为27.8%(5/18);5.外来妇女文化程度低,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占84.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6.8%;不同时期来自非HIV高流行地区的外来妇女艾滋病知晓率高于HIV高流行地区;6.外来妇女迁入山东省农村地区的原因主要为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不同时间迁入外来妇女构成情况分别为1990~1994年546人(占35.9%)、1995~1999年472人(占31.1%)和2000~2005年501人(占33.0%);7.外来妇女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为13.0%、吸毒行为发生率为0。结论1.本次调查的外来妇女HIV感染率水平较高,高于调查现场普通人群感染率;2.外来妇女在原籍的既往婚姻史是其HIV感染的危险因素;3.HIV阳性外来妇女造成了山东省当地二代传播;4.外来妇女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迁入人数多、部分外来妇女在原籍存在有感染HIV的行为因素,成为促进山东省HIV流行日趋严重的潜在危险因素。

二、1998年~2000年上海地区医院用药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年~2000年上海地区医院用药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㈠理论意义
        ㈡实践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㈠对“女犯”的解读
        ㈡对“女监”的界定
    三、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㈠研究成果概述
        ㈡研究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的几个阶段
    第一节 新中国女犯改造事业的初创与停滞
        一、建国早期女犯改造的初创阶段
        ㈠关押机构“大集中小分散”
        ㈡管理手段强硬
        二、文革时期女犯改造的停滞阶段
        ㈠文革前的社会背景
        ㈡冲击与亮点并存——“开门改造”试点
    第二节 新中国女犯改造事业的恢复与重振
        一、改革开放后女犯改造的恢复阶段
        ㈠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情况
        ㈡改革开放后的法制与监狱工作恢复
        二、20世纪80年代开始女犯改造的重振阶段
        ㈠从数据看女犯改造形势已发生变化
        ㈡从管理看分类改造已形成
    第三节 新中国女犯改造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一、21世纪女犯改造的改革阶段
        ㈠整合资源为女犯改造服务
        ㈡加大对女犯的文化教育比重
        二、新时代女犯改造的创新阶段
        ㈠打造上海特色的女犯改造品牌
        ㈡研发具有可推广性的女犯评估量表
第二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指导思想的变迁与体现
    第一节 以惩治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与体现
        一、以惩治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
        ㈠旧上海侵犯女性人格尊严的思想
        ㈡20世纪50年代改造旧时代的运动思想
        二、惩治思想在上海女犯改造中的体现
        ㈠女犯关押机构未形成独立监狱设置
        ㈡看守人员未形成专业化队伍
        ㈢改造手段与男犯基本无异
        ㈣携带儿童服刑的特权逐渐被剥夺
        ㈤对孕产妇女犯的规定趋于规范
    第二节 以管理安全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与体现
        一、以管理安全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
        ㈠划分警戒度的监狱管理理念
        ㈡以分类促安全的监狱管理理念
        二、管理安全思想在上海女犯改造中的体现
        ㈠严峻社会形势带来的新要求——安全底线
        ㈡管理手段之新尝试——宽严相济
        ㈢文化改造之初体验——人文关怀
    第三节 以再社会化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与体现
        一、以再社会化为主的女犯改造指导思想
        ㈠再社会化改造的思想理念
        ㈡罪犯再社会化改造的发展历程
        二、再社会化为主的思想在上海女犯改造中的体现
        ㈠与地区衔接促进监所内外联动
        ㈡将“循证矫正”理论引入女犯改造
        ㈢实践“个体定制化”改造方式
        ㈣探索民警与女犯“同频共振”
第三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的内容变迁
    第一节 政治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政治改造
        ㈠20世纪50年代初期改造反革命为主要目标
        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为主要目标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政治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政治改造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政治改造
    第二节 监管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监管改造
        ㈠监管工作有较为规范的制度支撑
        ㈡出现了分类管理的雏形
        ㈢监管和教育工作界限不明朗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监管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监管改造
        ㈠在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基础上注重人性化
        ㈡女犯整体结构的变化导致手段变革
        ㈢变性人之殇——监管改造面对的新形势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监管改造
        ㈠民警管理工作规范度提升层级
        ㈡女犯管理模式在稳定中求变革
        ㈢通过狱务公开检验女犯监管改造工作成效
    第三节 教育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教育改造
        ㈠以女犯思想动态的掌握为核心
        ㈡以文化教育为重要内容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教育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教育改造
        ㈠以普及法律常识教育为媒介
        ㈡重视综合素质提升
        ㈢以“个别谈话”解决个体问题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教育改造
        ㈠通过系列读书活动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㈡“高低并轨同行”提升个体女犯学历
        ㈢开展精品技术教育
    第四节 劳动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劳动改造
        ㈠女犯劳动改造强度大
        ㈡以生产效能为主要评价标准
        ㈢劳动改造与其他改造手段高度熔合
        二、文革时期的上海女犯劳动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劳动改造
        ㈠准确定位适合女犯的劳动项目
        ㈡“监企分离”适度改变女犯劳动改造方向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劳动改造
        ㈠以生产安全为衡量劳动改造的红线和底线
        ㈡质量控制成为核心环节
        ㈢将女犯技能培训与劳动改造紧密结合
    第五节 文化改造的变迁
        一、建国早期上海女犯的文化改造
        二、文革时期上海女犯的文化改造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女犯文化改造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上海女犯文化改造
        ㈠以亲情专题系列教育为抓手
        ㈡以警囚互动为形式
        ㈢以科学评估为前提
第四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的环境变迁
    第一节 女犯改造之法律环境的变迁
        一、女犯减刑、假释等权利的变迁
        ㈠减刑假释法律制度的变迁
        ㈡女犯减刑假释执行情况的变迁
        二、女犯通信、会见权利的变迁
        ㈠基本通信、会见制度逐渐规范
        ㈡资源共享搭建特殊会见平台
        ㈢通讯模式电子信息化
        三、女犯探家、安置权利的变迁
        ㈠“周末监禁”、探家等回归前的探索与尝试
        ㈡通过安置政策确保顺利回归
        四、女犯其他法律权利的变迁
        ㈠申诉、控告权利得到法律保护
        ㈡法律援助保障女犯权益
        ㈢保护狱内的其他合法权利
        ㈣关注外籍女犯合法权利保护
        五、女犯深挖工作的变迁
    第二节 女犯改造之生活卫生环境的变迁
        一、女犯伙食条件变迁
        二、女犯医疗卫生条件变迁
        ㈠女犯医疗机构专业化
        ㈡对重点时间段和重点病犯的管理不断加强
        ㈢规范疾病预防和病情档案整理工作
        三、女犯生活和生产条件变迁
        四、女犯囚被服、作息时间变迁
    第三节 女犯改造之管理环境的变迁
        一、警戒条件的变迁
        ㈠提高监狱二大门科技水平以加强警戒
        ㈡监管信息技术化的实现为警戒工作护航
        ㈢加强对重大事件的组织策划和管理
        ㈣集约警务与增强责任意识并举
        二、应急条件的变迁
        ㈠应急预案演习种类不断完备、形式更加科学
        ㈡通过单位联动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㈢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中的单元格
        三、惩戒条件的变迁
        四、证据保全条件的变迁
    第四节 女犯改造之管理者环境的变迁
        一、女犯改造管理者的变迁
        ㈠监狱管理者来源正规化
        ㈡监狱管理者工作制度详细化
        ㈢监狱管理者培养机制化
        二、女犯改造科研环境的变迁
第五章 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的思考
    第一节 女犯改造变迁的动力
        一、政治是女犯改造变迁的原动力
        ㈠国家的政治走向决定女犯改造的政策指导方向
        ㈡国家的政治变革引起女犯改造的重要变化
        ㈢国家的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引发女犯改造方式的变化
        二、经济为女犯改造变迁提供物质基础
        ㈠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女犯改造的物质条件
        ㈡国家的经济进步促进女犯改造的物质环境改善
        ㈢国家的经济政策变革可能造成女犯改造具体措施的改变
        三、法制为女犯改造变迁提供规则支持
        ㈠国家的法制精神是女犯改造的制度渊源
        ㈡国家的法制原则是女犯改造原则的形成依据
        ㈢国家的重大法制事件可能引起女犯改造制度的变化
        四、文化为女犯改造变迁提供精神助力
        ㈠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女犯改造的精神基础
        ㈡国家的文化氛围制约女犯改造的变迁速度
        ㈢国家的文化进步是女犯改造变迁的起点
    第二节 女犯改造变迁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一、女犯改造变迁的三大特点
        ㈠在法制层面比男犯相对宽松
        ㈡在改造手段上比男犯更多样
        ㈢在文化领域比男犯更易受影响
        二、主要原因分析
        ㈠政治改造上把女性社会责任融入
        ㈡监管改造上能兼顾女性生理特点
        ㈢教育改造上与女性特色贴近匹配
        ㈣劳动改造上向培养适宜女犯的实用技能倾斜
        ㈤文化改造上用女性元素构建氛围
    第三节 女犯改造变迁历史带来的启示
        一、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反思
        ㈠社会文化决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㈡女性法律地位的提升是社会地位提升的体现
        ㈢女犯改造的进步依赖于女性整体社会地位的提升
        二、对女犯改造的启示
        ㈠改造精神上注重树立培育自立女性的矫治理念
        ㈡改造原则上注重形成有利于女犯回归的矫治目标
        ㈢改造手段上注重建立符合当地发展的矫治模式
        ㈣预防警囚“互害”模式的产生
        三、对女性犯罪预防的启示
        ㈠从“女权主义”分析女性犯罪原因
        ㈡改变女性的依附从属地位
        ㈢增强女性的个人能力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形态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分类
        一、业务过失
        二、非法行医
        三、虚假广告
        四、名誉权
        五、诊金纠纷
        六、假药、劣药及配药错误
        七、诬告陷害
        八、欺诈
    第二节 对中医医疗纠纷形态的分析
        一、本文涉及的案例汇总
        二、对中医医疗纠纷形态的简要分析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法制背景
        一、民国时期中医药立法与行政管理
        二、司法制度概况
    第二节 社会文化背景
        一、混乱的医界
        二、动荡的时局与治安
        三、中医存废的争论
        四、无处不在的竞争者
        五、政府的压制
        六、中医的自救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
    第一节 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参与者
        一、医方与患方
        二、国家机关
        三、中医团体
        四、律师与媒体
        五、其他人士
    第二节 中医在纠纷过程中对自身权利的保障
        一、保障医权
        二、运用法律、聘请法律顾问及律师
    第三节 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
        一、进行诉讼
        二、由行政机关处理
        三、调解与和解
        四、医疗损害鉴定
        五、从两个案例看中医医疗纠纷的解决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的特点
    第一节 与明清民间医疗纠纷相比较
        一、明清的民间医疗纠纷
        二、中医医疗纠纷从明清至民国发生的转变
        三、中医医疗纠纷从明清至民国发生转变的原因
    第二节 与民国时期西医医疗纠纷相比较
        一、民国时期西医医疗纠纷的概况
        二、民国时期中西医医疗纠纷的差异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3)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3.1 期刊生存状态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3.2 期刊刊期情况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7.1.1 总体历程分析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1.4 研究纲领要点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1.4.4 引入“治理”因素
    1.5 研究对象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1.6.1 科学问题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难点
    1.7 篇章结构
第2章 理论框架
    2.1 核心变量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2.1.3 密度与设施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2.3.1 模型前提假设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3.3.3 初步解释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4.1 研究语境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4.2.1 历史时期划分
        4.2.2 空间层次界定
        4.2.3 主要文献材料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4.4 过程特征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5.1 技术思路
        5.1.1 基本原理
        5.1.2 测度分析方法
        5.1.3 数据来源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5.2.1 上海市域部分
        5.2.2 苏州市域部分
        5.2.3 沪苏走廊地区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5.3.1 各级居民点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6.4 评价与启示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7.1.2 成绩和经验
        7.1.3 牺牲和代价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7.3.1 基本判断
        7.3.2 对策建议
        7.3.3 空间框架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来沪女性婚姻移民权利资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女性婚姻移民迁移态势
        1.1.2 上海市女性婚姻移民迁移态势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深度访谈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
        1.4.2 资料收集方法
        1.4.3 资料分析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1.5.1 城市移民
        1.5.2 跨省婚姻迁移
        1.5.3 来沪女性婚姻移民
        1.5.4 生活困境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移民研究
        2.1.1 女性婚姻移民研究述评
        2.1.2 城市移民研究述评
    2.2 权利资格理论的起源
        2.2.1 权利资格理论萌芽
        2.2.2 近代权利资格理论
        2.2.3 现代权利资格理论
    2.3 森的权利资格理论
        2.3.1 既有饥荒理论阐述
        2.3.2 森的权利资格理论阐述
        2.3.3 森的权利资格理论评价
    2.4 新的分析框架:权利资格体系(entitlement system)
        2.4.1 国家、家庭、市场与权利资格
        2.4.2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2.4.3 非正式权利
        2.4.4 权利资格体系的构成
第三章 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的形成与现状
    3.1 夫妻投靠政策的演变
        3.1.1 全国夫妻投靠政策的演变
        3.1.2 上海夫妻投靠政策的演变
    3.2 上海市女性婚姻移民人口构成特点
        3.2.1 女性占绝大多数
        3.2.2 来自距离上海较近的东部地区
        3.2.3 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3.2.4 职业层次较低
        3.2.5 居住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及近郊
        3.2.6 户籍来源以农业户口为主
    3.3 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困境
        3.3.1 婚姻基础薄弱
        3.3.2 福利身份缺失
        3.3.3 家庭矛盾突出
        3.3.4 婚姻家庭阶层偏低
        3.3.5 就业率低
第四章 社会权利资格
    4.1 社会权资格缺失
        4.1.1 养老和医疗保障缺失
        4.1.2 无法享受城市低保
        4.1.3 社会保险参与率很低
        4.1.4 动迁安置没有补偿资格
        4.1.5 社会保险待遇差别大
    4.2 转型中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4.2.1 城市福利资格的获取——“夫妻投靠”政策
        4.2.2 转型中的农村社会福利
    4.3 转型前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4.3.1 转型前城市社会福利由国家/单位提供
        4.3.2 转型前农村社会福利由集体提供
    4.4 本章小结
        4.4.1 家户制度的回归与个体权利资格的失落
        4.4.2 福利待遇属地化与移民权利资格的失落
第五章 财产权利资格
    5.1 建立家庭生活的困境
        5.1.1 家庭矛盾突出
        5.1.2 家庭地位低
        5.1.3 婚入家庭阶层偏低
    5.2 家庭财产继承制:继承资格缺失
    5.3 夫妻财产制:从家庭主义到个人主义的转向
        5.3.1 家庭财产制
        5.3.2 夫妻共同财产制
        5.3.3 婚后财产转化制
        5.3.4 废除个人财产转化制
        5.3.5 保护婚后个人财产
    5.4 居住权: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5.4.1 从夫居——失去原生家庭居住权
        5.4.2 具有依附性的居住权
        5.4.3 引发矛盾的居住权
    5.5 本章小结:无处赋予的财产权
        5.5.1 一般共同所有制和个人财产转化制
        5.5.2 财产继承资格缺失
        5.5.3 脆弱的居住权
        5.5.4 转型中财产权的失落
第六章 劳动权利资格
    6.1 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的就业困境
        6.1.1 就业率低
        6.1.2 工作不稳定
        6.1.3 职业层次低
    6.2 就业制度转型:从“统包统配”到“劳动合同制”
    6.3 家庭照顾:从“去家庭化”到“再家庭化”
        6.3.1 转型前的公共托幼系统
        6.3.2 转型中公共幼托服务的全面瓦解
        6.3.3 薄弱的亲属网络
    6.4 本章小结:从“完全劳动权”到“限定劳动权”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发现
        7.1.1 国家、家庭、市场与权利贫困
        7.1.2 非正式权利与正式权利
    7.2 相关讨论
        7.2.1 制度转型中的断裂——集体性福利机制的失落
        7.2.2 家户制度与个人权利的冲突
        7.2.3 权利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7.2.4 政策设计的性别视角
    7.3 政策启示
        7.3.1 以个人为单位保障女性婚姻移民的生存与发展
        7.3.2 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
        7.3.3 加强儿童保育和老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
    7.4 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名单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深刻影响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
        1.1.2 经济发展为城市人居环境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1.1.3 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问题在中国城市再现
    1.2 基本概念
        1.2.1 城市人居环境
        1.2.2 城市病
        1.2.3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和宜居城市
    1.3 研究进展与述评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际研究进展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设计
        1.4.3 研究限制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思想:生态哲学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引导
    2.2 城市社会理论
        2.2.1 古典社会学派理论
        2.2.2 人类生态学派理论
        2.2.3 居住分异理论
    2.3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3.1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雏形
        2.3.2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确立
        2.3.3 国内学者对城市人居环境理论的丰富
        2.3.4 基于多学科多视角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
    2.4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框架
        2.4.1 联合国人居署的研究框架
        2.4.2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框架
        2.4.3 人居环境: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2.4.4 论文研究框架说明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居住条件评价
    3.1 引言
    3.2 文献回顾
    3.3 中国城市居住条件演化特征
        3.3.1 总体居住水平显着提高
        3.3.2 住宅配套设施有所改善
        3.3.3 大城市高房价现象突出
        3.3.4 居住困难问题亟待改善
    3.4 中国城市居住困难群体空间格局
        3.4.1 住房拥挤户和无房户
        3.4.2 住宅配套设施缺失户
        3.4.3 建筑年代久远的住房
        3.4.4 城市住宅租房户规模
    3.5 上海居住条件演化过程
        3.5.1 上海居住条件演化过程
        3.5.2 居住困难群体时空分布
        3.5.3 影响上海居住条件改善的因素分析
    3.6 上海“城中村”居住条件分析
        3.6.1 调查数据
        3.6.2 “城中村”居住条件
        3.6.3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
    4.3 环境污染问题
    4.4 环境问题的理论解释
        4.4.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4.4.2 A模式、B模式和C模式
    4.5 城市空气质量时空分析
        4.5.1 空气质量指数界定
        4.5.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4.5.3 AQI空间特征
        4.5.4 AQI时间特征
    4.6 城市空气质量历史对比分析
        4.6.1 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历史状况
        4.6.2 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对比结果
    4.7 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4.7.1 已有研究成果
        4.7.2 直接污染源分析
        4.7.3 特殊事件影响分析
        4.7.4 地形和气候因素影响
        4.7.5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4.8 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4.8.1 数据库建立
        4.8.2 相关分析
        4.8.3 回归模型
        4.8.4 回归结果与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
    5.3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
        5.3.1 数据与方法
        5.3.2 总体评价
        5.3.3 城市基础设施评价
        5.3.4 城市公共服务评价
    5.4 基础设施承载力研究
        5.4.1 研究方法
        5.4.2 数据收集
        5.4.3 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
    6.1 学者、住建部和EIU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方法
        6.1.1 国内外学者的评价方法
        6.1.2 住建部的评价方法
        6.1.3 经济学家智慧团体(EIU)的评价方法
    6.2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特征
    6.3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6.3.1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
        6.3.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6.4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6.4.1 主因子分析
        6.4.2 聚类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
    7.1 主要结论
        7.1.1 中国城市居住条件改善明显,但仍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困难户
        7.1.2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空气质量南北差异明显
        7.1.3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差异缩小,特大城市基础设施超载
        7.1.4 中国36座大中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呈现“东中西”的梯度特征
    7.2 对策建议
        7.2.1 城市居住困难户的对策
        7.2.2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对策
        7.2.3 基础设施承载力的改善
        7.2.4 城市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7)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综合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所用研究方法
        1.3.3 研究逻辑框架
        1.3.4 主要创新点
2 旅游化与城镇化基础理论
    2.1 旅游化的内涵解析
        2.1.1 旅游化的内涵
        2.1.2 旅游化与城镇化
        2.1.3 旅游化与工业化
        2.1.4 旅游化与信息化
        2.1.5 旅游化与农业现代化
    2.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2.2.2 我国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理论依据
        2.3.1 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
        2.3.2 消费结构演变理论
        2.3.3 精神与心理需求理论
        2.3.4 协调发展理论
3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3.1 影响旅游化与城镇化形成发展的共同因素
        3.1.1 国家政策
        3.1.2 区位条件
        3.1.3 经济基础
        3.1.4 社会基础
        3.1.5 历史基础
        3.1.6 文化基础
        3.1.7 全球化与区域化
    3.2 旅游化对城镇化的作用
        3.2.1 旅游产业规模与城镇化
        3.2.2 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与城镇化
        3.2.3 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与城镇化
        3.2.4 旅游产业的文化功能与城镇化
        3.2.5 旅游产业的教育功能与城镇化
        3.2.6 旅游产业的生态功能与城镇化
        3.2.7 旅游产业的组织功能与城镇化
    3.3 城镇化对旅游化的作用
        3.3.1 人口城镇化与旅游化
        3.3.2 经济城镇化与旅游化
        3.3.3 社会城镇化与旅游化
        3.3.4 空间城镇化与旅游化
        3.3.5 生态环境城镇化与旅游化
        3.3.6 生活方式城镇化与旅游化
        3.3.7 城乡一体化与旅游化
        3.3.8 城镇创新研发能力与旅游化
    3.4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类型
        3.4.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
        3.4.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
        3.4.3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
4 城镇化的界定与测度
    4.1 城镇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数据来源
        4.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4.2 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4.2.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4.2.3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4.3 城镇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4.3.1 全国城镇化构成要素
        4.3.2 31 省市城镇化构成要素
    4.4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4.4.1 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4.4.2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4.4.3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5.旅游化的界定与测度
    5.1 旅游化评价指标与方法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2 数据来源
        5.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5.2 旅游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5.2.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5.2.3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5.2.4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其他指标
    5.3 旅游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5.3.1 全国旅游化构成要素
        5.3.2 31 省市旅游化构成要素
    5.4 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5.4.1 全国旅游化发展水平
        5.4.2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5.4.3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6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动力机制与协调发展关系
    6.1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分析
        6.1.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
        6.1.2 旅游化各子系统与城镇化各子系统
    6.2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6.2.1 面板数据检验
        6.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6.2.3 模型选择
        6.2.4 结果分析
    6.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6.3.1 耦合度模型
        6.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等级划分
    6.4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协调发展度的时空变化
        6.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6.4.2 协调发展度的时间变化
        6.4.3 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变化
7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类型与发展方向
    7.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
        7.1.1 发展方向与理念
        7.1.2 运行条件
        7.1.3 运行效果预测与检验
    7.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
        7.2.1 以旅游化为主动力模式
        7.2.2 以城镇化为主动力模式
    7.4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
        7.4.1 发展方向与理念
        7.4.2 运行条件
        7.4.3 模式细分
8 结语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录
表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1.1.2 长江三角洲泛化的必然性
        1.1.3 经典空间结构模式应用的不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长江三角洲范围的扩展
        1.3.2 泛长江三角洲提出的背景分析
        1.3.3 泛长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
        1.3.4 泛长江三角洲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和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
        2.1.2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2.1.3 可达性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2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第三章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结构演变
    3.1 泛长江三角洲省域经济发展现状
        3.1.1 经济综合概况
        3.1.2 投资发展概况
        3.1.3 消费发展概况
        3.1.4 出口发展概况
    3.2 泛长江三角洲市域经济发展的数理特性与空间结构
        3.2.1 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的数理特性
        3.2.2 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
    3.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市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3.3.1 指标体系构建
        3.3.2 主成分分析
        3.3.3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4.1 可达性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时间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4.2.1 全域时间可达性
        4.2.2 局域时间可达性
        4.2.3 邻域时间可达性
    4.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费用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4.3.1 最短路程的费用可达性
        4.3.2 最小费用可达性
    4.4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吸引机会空间结构及演变
    4.5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综合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与作用因素
    5.1 空间扩散
        5.1.1 空间扩散的特性
        5.1.2 空间扩散的效应
        5.1.3 空间扩散的表现类型
        5.1.4 空间扩散在城市体系中的应用
    5.2 构建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
        5.2.1 建模思想起源
        5.2.2 构建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
        5.2.3 实现算法
    5.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
        5.3.1 泛长三角区域空间形态及其演变
        5.3.2 泛长三角城市影响区大小演变
        5.3.3 泛长三角城市场扩散值演变
    5.4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作用因素
        5.4.1 泛长三角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作用因素
        5.4.2 泛长三角城市经济扩散通道作用因素
    5.5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意义
        5.5.1 对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5.5.2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化类型
    6.1 泛长江三角洲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
        6.1.1 城市行政中心孕育发展阶段
        6.1.2 城市行政中心极化发展阶段
        6.1.3 城市经济点轴扩散发展阶段
        6.1.4 城市网络化过渡发展阶段
        6.1.5 泛长江三角洲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阶段
    6.2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类型
        6.2.1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本质
        6.2.2 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经典模式
        6.2.3 区域空间结构基本要素
        6.2.4 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组合
        6.2.5 构建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类型的意义
        6.2.6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化类型构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及发展对策
    7.1 泛长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7.1.1 核心城市发展有待加强
        7.1.2 行政区划体制下的矛盾日益尖锐
        7.1.3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协调
        7.1.4 经济结构与地区布局不够合理
        7.1.5 区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明显
    7.2 泛长江三角洲发展战略与目标
        7.2.1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
        7.2.2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目标
    7.3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
        7.3.1 新时期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的认识要点
        7.3.2 构建城市层级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实力(点)
        7.3.3 规划交通运输网络,优化产业发展轴线(线)
        7.3.4 合理调整区域分工,构筑三层级城市群(面)
    7.4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对策
        7.4.1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7.4.2 泛长江三角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7.4.3 内核区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
    7.5 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
        7.5.1 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需求
        7.5.2 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条件
        7.5.3 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必要措施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结构
        8.1.2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可达性空间结构
        8.1.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
        8.1.4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演化类型
        8.1.5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和发展对策
    8.2 可能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附录 城市间时间距离表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9)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一) 国家战略
        (二) 企业跟进
        (三) 社会普及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一) 研究总览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四) 研究的启发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一) 华人学者
        (二) 西方学者
        (三) 研究的启发
    第三节 研究对象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一) 研究材料
        (二) 分析指标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一) 依托国内媒体
        (二) 依托东亚媒体
        (三) 依托欧洲媒体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三) 后续的构想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一、书信与邮局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一) 固定电话时代
        (二) 手机时代
        三、互联网时代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一) 以时间为序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二) 六小阶段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二) “上海热线”运行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三) 规划电子商务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一) 文明上网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二) 网络服务社会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一) 单机时代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一) 独立网站开通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一) 网上交流
        (二) 网上书店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一、集中整顿网吧
        (一) 管理办法出台
        (二) 工商清查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一) 政府上网年
        (二) 网络生存预演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一) 建设“光城”战略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三) 整顿无证网吧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一) 自由进入阶段
        (二) 加强管理
        (三) 上学与上网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一) 高科技憧憬
        (二) 泡沫破灭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一、电邮魅力
        二、现代信息服务
        (一) 新的需求
        (二) 新的技术
        三、QQ与即时通讯
        (一) 小软件
        (二) 大产业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一、信息服务格局
        (一) 电子政务
        (二) 电子商务
        (三) 电子服务
        二、文明上网工程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一、BBS与网上家园
        (一) 营造虚拟社区
        (二) 注重交流秩序
        二、舆论场
        (一) 牵动社会舆论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三、社交场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一) 城乡差异
        (二) 国别差异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一) 网民互动
        (二) 网站发布
        (三) 网络公开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一) 舆论热点不断
        (二) 言论自由有度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一) 消除治安隐患
        (二) 推行实名登记
        三、治理网络色情
        (一) 强化内容审查
        (二) 强化技术监管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四、拯救网络沉迷
        (一) 减少冲突
        (二) 加强引导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一、手机联网
        二、手机社交
        三、手机分享
        四、手机产业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一) 电子邮件
        (二) 即时通讯软件
        (三) BBS论坛
        (四) 博客与微博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一) 信息更新
        (二) 话题讨论
        (三) 博客圈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一) 模式创新
        (二) 技术支撑
        (三) 虚拟世界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一) 网上知识竞赛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一) 三年行动计划
        (二) 建设无线城市
        (三) 三网融合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一、互联的世界
        二、自由或限制
        三、信息的革命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一) 研究焦点
        (二) 媒介的焦点
        (三) 社会的焦点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一、全媒体时代
        二、网络汇聚舆论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四、网络话语生态
        (一) 网络报道灵活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二、联接日常生活
        三、公共参与渠道
        四、政府监督渠道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一) 本研究的不足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确定关键词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一) 标题检索
        (二) 分析指标
        (三) 研究构想
    第三节 结论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一) 快速发展期
        (二) 相继的高峰
        (三) 稿件波动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三) 转向社会新闻
        (四) 转向法制新闻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一) 期盼网络经济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五) 均衡化趋势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二、中文着作(含译着)
    三、中文论文
    四、外文着作及论文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六、深度访谈材料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10)山东省部分农村外来妇女HIV感染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一、研究现场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数据整理、录入和分析
    五、质量控制
结果
    第一部分 现况调查
    第二部分 病例-对照研究
讨论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介

四、1998年~2000年上海地区医院用药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女犯改造70年变迁研究(1949-2019)[D]. 陈珏.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民国时期中医医疗纠纷研究[D]. 阎婷.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3]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5]来沪女性婚姻移民权利资格体系研究[D]. 向小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6]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D]. 李陈.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7]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新越.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8]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沈惊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9]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 史志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10]山东省部分农村外来妇女HIV感染现状调查[D]. 李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08)

标签:;  ;  

1998-2000年上海市医院用药状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