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慎用曝光性新闻的关键性情节(论文文献综述)
王政[1](2020)在《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作品研究 ——以1998-2019年获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的获奖作品被广泛认为是最权威、最优秀的生产实践作品,之中解释性报道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对普利策奖展开了各个层面的研究,但是学界对于解释性报道奖的发展历程、价值内涵、评选标准、生产者特点、选题特点、写作特点等仍是知之甚少。针对研究空白,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与定性研究法对1998年至2019年普利策新闻奖解释性报道奖的获奖作品展开研究,探讨了获奖作品的特征及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试图回答三个问题: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与解释性报道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获奖作品的生产者特征、选题特征和写作特征是怎么样的,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又是什么?以及这些发现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启示?研究发现,“立意深远、文笔流畅、表达清楚、多元传播”是普利策委员会对获奖报道的基本标准要求。生产者特征上,尽管多元包容的媒体格局成为近年获奖趋势,但高级严肃报纸和东北地区媒体仍是奖项的主要赢家;大多获奖记者呈现出“职业经验丰厚的本国中年男性记者,且具有多元教育背景”的社会学属性。选题特征上,获奖报道显示出对中性选题的关注、静态选题的深挖、视野广阔的监督性和明显的本土化特征。写作特点上,获奖报道呈现出长篇幅与夹叙夹议的基本特征;报道以华尔街日报体和章回体为主要报道结构;文章归纳了作品对四类典型背景资料的运用以及五类典型解释手段。研究在对以上发现进行总结归因的基础上,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解释性报道提出了四条建议:完善评奖制度,引导具有解释意识的新闻业;培养专家型记者,重塑媒体威信;抓住融合新闻时代的发展契机;厘清新闻述评与解释性报道。
郑琳[2](2019)在《反转新闻中的真实图景再现》文中认为从2013年反转新闻开始引发大众关注至今,其一直以戏剧化的新闻传播形式活跃在媒体和社会中。反转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和对媒介公信力的打击,成为新闻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本研究对2013-2018年反转新闻的典型案例运用新闻话语研究和对话新闻学的理论视角,从内容量化维度和话语文本维度对反转新闻中的真实图景再现进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后真相时代中反转新闻在媒体报道中所呈现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对新闻报道的具体分析,探究反转新闻中信息是如何失真又如何归真的问题。并从信息的呈现状态、实现方式和真实图景再现等角度对反转新闻中的真实图景进行解读。通过对2013-2018年反转新闻典型案例的研究和总结,笔者提出了“反转新闻中的真实图景再现是一个从信息碎片到信息拼图的过程”这一观点。不同的传播主体通过对同质信息的集合,对关联信息的多次颠覆与拼接,实现信息的扩散与整合,实现反转新闻中的真实图景再现。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新闻信息的传受双方视角提出客观平衡报道和提高媒介素养两方面的建议,以期能够对认识反转新闻中的真实图景和减少反转新闻传播现状给社会、媒介和个人带来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向宏悦[3](2019)在《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评论作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网络媒体的作用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越发凸显,作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网络新闻评论也渐渐发展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基于媒体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评论能让他们更好地参与新闻市场的竞争;站在大众的立场来说,网络新闻评论是了解、获得信息的方式之一。与此同时,互联网络的普及降低了在线新闻评论的门槛,公众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在网上发表评论。作为当地重点新闻网站之一,红网影响力很大,它的二级频道“红辣椒评论”,在网络新闻评论的收集、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红辣椒评论一共举办了三届大学生评论赛事,收录大学生获奖评论作品近千余篇。作为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大学生撰写的评论作品体现了诸多特点:首先,在评论题材的选择上较为多元化,更为注重政府执政、社会民生以及媒体方面的话题;其次,不论是从用词、句子还是修辞,都展现出生动形象的评论语言特色;再次,大学生作者也具有理性、创新、批判以及灵活的良好思维品质;最后,通过巧妙的标题、独特的角度以及恰当的评论方式体现了精良的评论技巧。从“红辣椒评论”中收录的大学生获奖评论作品的分析来看,大学生的评论写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写作中深度的缺乏、话题的选取超出驾驭能力以及欠严谨的语言表达。尽管如此,“红辣椒评论”举办的大学生评论比赛依然吸引了数所高校与多家媒体的参与,通过比赛,大学生评论写作的热情得到了很好的鼓励,各高校与媒体之间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同时,比赛在高校开展新闻评论教育、大学生自我提升以及新闻评论写作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卜鹏[4](2018)在《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产业元年,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迎来了一次大爆发。在虚拟现实技术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国外一些主流媒体开始尝试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新闻报道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国内媒体机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受众提供立体化和全方位的新闻体验,丰富了新闻的报道形式。通过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实例,我们可以懂得如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独特的优势来向受众呈现更加贴近的新闻报道,对促进和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例证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闻报道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实践、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优势、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应用中的因素、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应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对系统和完整的理论分析,从报道形式、叙事方式和呈现平台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从环境层面、技术层面、组织层面和伦理层面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新闻报道中的影响因素和应用前景提出了个人的思考和建议。本论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期望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中VR新闻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为VR新闻研究开辟新视野、提供新方法,并能够给我国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新的思考与启示。
王亚楠[5](2018)在《论媒体在公众与法治互动中的建设性》文中指出如今,在依法治国政策的推进下,公众对“法治”的认识愈加深刻,愈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法治建设的实践中,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自身权益。然而,在公众与法治的互动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双方在话语体系、思维方式、价值标准上的巨大差异,给互动平添许多沟通与理解的障碍;互动双方高度的不信任,使信息传递不能有效的传播和接受;法治固有的体制缺陷以及公众法治参与能力的不足等,制约了互动的深度和质量。而公众倾向于使用的自媒体,又存在个人色彩浓厚、意见倾向明显、圈层交往限制等问题,极易加深偏见与情绪的传播,因此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沟通平台。鉴于民意和法意当下的矛盾,专业媒体应当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利用百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与良好声誉,挥自身专业性、公共性、公信力及影响力优势,在民意与法意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平台,为权利发声,对权力监督。本文主要结合历史与案例分析,探讨专业媒体在公众参与法治互动中的建设性,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寻找方法以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作用,促进民主与法治社会的进步。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目的、意义、方法,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的趋势及问题,阐释选题的立意与创新点。第二部分论述媒体在公众与法治互动中的角色意义,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家与社会等多个向面下厘定媒体的角色和地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媒体在公众与法治互动中可以发挥建设性的影响层面,包括对促进立法民主化、依法行政、司法公正,以及构建法治公民社会的积极作用。第四部分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在法治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下具体印证媒体在公众与法治互动中建设性表现及作用方式。第五部分对媒体发挥建设性的机制进行辨析,分析媒体在公众与法治互动中的局限性,总结媒体的失范性表现并探究相应的对策。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内容、观点及不足。
徐海霞[6](2017)在《新闻反转剧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近几年,新闻反转剧现象甚嚣尘上,愈演愈烈。2011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初次统计出新闻反转剧现象。此后,几乎每年都有相关统计出炉。2013年新华网评选出“十大新闻反转剧”;2014年新华网评选出“四大新闻反转剧”,观察者网评选出“八大新闻反转剧”;2015年人民网评选出“十大新闻反转剧”;2016年7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更是评选出“上半年20起反转新闻”;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经济网评选出“十大反转新闻”。新闻反转剧各自具有不同的起因和发展经过,但当其发展成一种新闻现象,被以年度、半年度的形式进行评选,当新闻出现时,公众甚至不再直接相信新闻的信息,而是慢慢地等待新闻发生反转,并无奈地开玩笑道:如果新闻不反转就不再是新闻。面对如此荒诞、岌岌可危的新闻传播环境,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其做更加深入、透彻地分析。本文通过对2015——2016年新闻反转剧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反转新闻本质是新闻失实,具有“集中于社会新闻”、“事件信息与舆论一同‘反转’”等特征。并且,新闻反转剧因其“反转”特质,形成模式更加复杂,具有“一次反转”和“两次反转”两种模式,“一次反转”中又分为“单中心体反转”和“双中心反转”。新闻反转剧具有事件信息和舆论双重反转,不断产生的原因也较为复杂,涉及到媒体策划新闻、倾向性表达,公众群体极化、参照点选取不当,社会信任危机、怨恨情绪高涨等诸多因素。反转新闻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仅给事件当事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还侵犯其隐私,也伤害公众善意和信任,削弱了媒体公信力,损害了新闻自由。因此,我们不能对新闻反转剧现象放任不管,应从媒体、公众及社会方面同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媒体加强新闻专业主义,完善新闻报道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及时疏导网络热点事件,正确引导舆论;公众不断提高信息生产和消费素养;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并通过提高制度的公正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有效解决社会结构性问题。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促进我国传播生态朝着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开哲[7](2015)在《舆论监督与新闻审判之间的平衡与制约》文中提出网络时代下,舆论事件引发大众关注的频率也来越高。一些从前属于司法层面的案件,从发生到结束甚至结束之后,媒体的报道持续不断。这期间,一些本来很平常的人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张金柱"、"孙志刚"、"许霆"、"邓玉娇"、"许霆"、"彭宇"……这些名字甚至已经成为传媒界、法学界研究的"标本"。标本背后,其实涉及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舆论监督VS新闻审判。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审判现象已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中普遍存在,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舆论监督代表着社会进步,唤醒民众维权意识、推动法制社会发展;但当前现状下,舆论监督却似乎"一不小心"容易走向了"新闻审判":预设立场、引导舆论、干扰司法独立,严重的甚至用利用舆论和民意"绑架"司法,造成了司法困境。作为新闻机构以及新闻从业者将如何正确辨析"舆论监督"和"新闻审判"之间的关系?新闻从业者如何让"舆论监督"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不陷入新闻审判怪圈。本文将具体展开分析论证。
张颖[8](2014)在《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文中研究指明文学经典的相关讨论自1980年代以来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逻辑出发就文学经典问题展开长期对话,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至今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仍有着巨大的话语容量和探讨空间。但在现有的讨论中,许多研究忽视了“文学经典”问题在国内出现的语境,同时缺乏对较长时段的文学经典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是由西方文化研究带来的伪问题还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节点、“文学经典”作为评价标准是否还具有适用性、当下文学研究是否进入了“后经典时代”以及文学经典的戏仿大话是经典的“终结”还是“新生”等问题至今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学经典理论建构亟待完善。近四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与其身处的媒介文化语境直接相关。以媒介体制、技术和传播内容等为主要因素的媒介文化是文学经典在当代传播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文学经典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对论争的发生及发展、论争方式与形态、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梳理,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文化语境和总体状况,系统分析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得失,进而阐明文学经典在当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描述和总结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论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动态和立体的分析。第一章,中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从中西“经典”词源流变分析入手,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对西方文学经典研究谱系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思考国内文学经典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国内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进行历史回溯,并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中媒介文化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出现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二章,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主要讨论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为中心的相关论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1980年代的报刊出版等活动共同决定了媒介文化的精英化和启蒙性的特征,并参与到了以启蒙话语为主要价值指向、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为中心、以作品重读和文学史重写为主要形式的文学经典论争过程。当代文学的写作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及理论的大量翻译都参与到了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的过程中,与潜滋暗长的大众文化一同构成了对经典建构的挑战。在官方/民间/精英、古代/现代/当代、中国/西方等多组力量的对比与互动中,19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以继承和颠覆的传统。第三章,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主要讨论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1990年代的文学经典研究在文学研究学院化和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以视觉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经典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文学经典在不断扩展其影响范围的同时,其标准和文本的权威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文学经典的合法地位已不再单纯地借由文学史来确立,文学批评的转型、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加剧,制约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变得多元而复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经典建构的努力。第四章,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本章在以社会文化的媒介化为总体特征的语境中分析2000年以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性力量,开启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电子媒介传播,推动社会文化走向了媒介化、全球化。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将关注点转向了当代文学,在媒介的推动下,以层出不穷“文学事件”为主要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关于文学经典认知的混乱。同时,带有总结性和建构性的文学经典研究活动以当代文学60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件为契机展开;另一方面,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展开了本土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探索,文学经典作为文学和文化价值判断的体系重获理论活力。结语,文学经典的理论重构。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价值意义及不足,强调了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重建是理解和解决文学经典论争的关键。对文学经典理论的重建应该充分考虑其本土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借鉴现有的理论资源,在社会媒介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从文学经典理论、文学经典秩序和文学经典阐释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经典理论和实践体系。
姚泽金[9](2014)在《公共批评与名誉保护 ——论公共诽谤的法律规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批评与公共主体名誉权冲突,既体现为一种权利冲突,本质上更体现为一种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冲突。二者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兼具、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合一,价值和利益之权衡取舍,体现出不同政治伦理观和法律价值观。规范二者之冲突,实质上既是给公民和媒体批评国家机关、官员和公共人物的权利划定边界,也是为公共主体的名誉权保护确定范围,制度建构集中体现在名誉权法之中,西方称之为公共诽谤法。政治伦理的变迁和名誉权观念的演进决定着调整二者冲突的法律规范的性质,西方公共诽谤法制经历了从刑法规制,到民法规制,逐步走向宪法规制的过程,走出的是一条公共批评权利不断扩张、公共主体名誉保护不断弱化的道路。各国通过不同的制度建构实现了对公共批评优先保护、对公共主体名誉权适度抑制的冲突平衡机制。我国宪法对二者提供同等保护,并在言论自由条款的基础上特别规定了公民批评建议权条款,体现了宪法对于批评建议权的特别关照,但是名誉权法并未发展出平衡二者冲突的明确规范,依然按照普通公民、法人这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名誉侵权和刑事诽谤诉讼进行调整。宪法不能直接适用,现行规范模糊、缺失,由此造成了针对公共批评与公共主体名誉权冲突这类“例外情形”法律规制的困难。本人认为要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必须立足我国政治和社会转型现实,遵循我国现行成文法体制和基本规范,在规范主义的路径下和现有法律体制和机制框架内,探索一条与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相适应的冲突解决之道,逐步扩大公共批评空间、适度限制公共主体的名誉权保护,实现公共批评与公共主体名誉权冲突的平衡。平衡二者冲突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公共主体名誉权法律规制的合宪性控制。它面临双重任务,一是如何通过现行司法制度的能动性司法实践,创设规则,实现对不断上演的公共诽谤案件司法裁判的合宪性控制,二是如何通过修补实体法规范中的立法漏洞实现名誉权保护立法规范的合宪性控制。前者属于司法能动主义的规范建构,即在现行司法制度框架内,在名誉权诉讼中充分运用“构成要件”思考模式,法官通过对违法性要件和过错要件的合宪性解释,不断扩充“构成要件”的规范性容量,通过发现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抗辩理由,阻却名誉侵权和诽谤犯罪的成立,并通过司法解释或批复形式,确立此类“例外情形”案件的司法认定标准,以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减少个案裁判的自由裁量空间,确立“舆论监督”、“公共利益”和“公正评论”等抗辩规则,为公共批评中的不实、错误言论设置侵权诉讼的“重大过失”标准和刑事指控的“主观故意”标准,逐步扩张公共批评的权利空间,压缩公共主体名誉权的保护范围,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后者则是通过对名誉权法的民法规范和刑法规范的立法漏洞和缺陷的修补,排除可能给公共批评权利的正当行使所带来的不合理限制和约束,防止公共主体对于名誉权诉讼的滥用。一要废除“国家机关”享有名誉权之规定;二改变名誉侵权“被告就原告”管辖现状;三要将“诽谤罪”的适用范围严格限制在自然人,并严格适用“主观故意”标准。通过压缩现行规范的适用范围,减轻公共批评的法律负担和诉讼压力,逐步实现名誉权立法规范的合宪性控制。通过司法和立法的一扩一控,适度限制公共主体名誉保护的范围,逐步扩大公共批评的言论空间,建立以激励真实的事实披露、鼓励诚实的批评意见、宽容善意不失表达为机制的公共诽谤法律制度,为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创造条件。
董立娟[10](2013)在《地市级电视台受众四权保障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公民的基本人权越来越受到重视。温家宝总理在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政府改革,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四项权利的重要性,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表现,让民主制度更健全,民主形式更丰富,民主渠道更广阔的,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一系列的政府报告中屡次提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可见政府对民主权利保障方面的重视程度。作为地市级电视台,一方面是党和政府的口舌,充当着传达政府政令、引导舆论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是群众的代言人,对政府工作有监督作用。那么地市级电视台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协调其双重身份,来保障公民的四权呢?这是本论文思考的重点。论文从大众传播媒体与四项权利的关系入手,指出媒体对公民民主权利实现的重要性,以此来引出地市级媒体。地市级媒体的三贴近优势,使其在基层群众中有较高的影响力,所以地市级媒体更要去改进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该文主要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五个章节对地市级电视台如何保障公民四项权利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引论中,从理论的角度对国内外的民主权利状况进行初步的归纳。第一章首先对四项权利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之后对大众传媒与四项权利关系等进行了总结,提出大众传媒对公民四项权利实现的重要性。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地市级保障公民四项权利实现的意义,并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第三章,主要从地市级电视台入手,简单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主要论述地市级电视台促进公民四项权利实现优势条件。第五章是重点,主要指出地市级电视台如何保障公民四项权利。
二、慎用曝光性新闻的关键性情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慎用曝光性新闻的关键性情节(论文提纲范文)
(1)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作品研究 ——以1998-2019年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解释性报道的一般理论 |
2.1 解释性报道的定义 |
2.2 解释性报道崛起的缘由 |
2.2.1 时代的呼唤和民众的需要 |
2.2.2 客观主义理论和客观报道的沦陷 |
2.2.3 社会责任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
2.2.4 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
2.3 解释性报道的基本特点 |
2.3.1 侧重揭示新闻的含义及影响 |
2.3.2 整合背景材料,挖掘新闻以外的新闻 |
2.3.3 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 |
2.3.4 坚持用事实说话 |
3 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的设立及获奖作品生产者研究 |
3.1 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的设立 |
3.1.1 普利策新闻奖简介 |
3.1.2 奖项的评选标准 |
3.1.3 奖项的由来与发展 |
3.2 获奖作品生产者情况研究 |
3.2.1 高级严肃报纸是奖项的主要赢家 |
3.2.2 多元包容的媒体格局成为获奖趋势 |
3.2.3 东北部媒体占据绝对多数 |
3.2.4 获奖记者情况分析 |
3.3 获奖报道生产者特征背后的内在原因 |
4 获奖作品选题研究 |
4.1 解释性报道选题的四大常规领域 |
4.1.1 经济类选题 |
4.1.2 科教文卫类选题 |
4.1.3 政法类选题 |
4.1.4 社会类选题 |
4.2 解释性报道选题的基本特点 |
4.2.1 聚焦负面选题,不乏中性选题 |
4.2.2 深挖静态选题 |
4.2.3 视野广阔的监督性 |
4.2.4 本土化特色突出 |
4.3 获奖报道选题特征背后的内在原因 |
5 获奖作品写作特点研究 |
5.1 长篇幅是获奖作品的显着特征 |
5.2 报道结构以章回体和华尔街日报体为主 |
5.2.1 获奖报道主要结构之章回体 |
5.2.2 获奖报道主要结构之华尔街日报体 |
5.3 依托新闻事实的夹叙夹议 |
5.4 四类典型背景资料 |
5.4.1 社会类背景资料 |
5.4.2 历史类背景资料 |
5.4.3 人物类背景资料 |
5.4.4 知识类背景资料 |
5.5 五类典型解释手段 |
5.5.1 用引语来解释新闻 |
5.5.2 用数据来解释新闻 |
5.5.3 用图示来解释新闻 |
5.5.4 用文件来解释新闻 |
5.5.5 用案例来解释新闻 |
6 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启示 |
6.1 解释性报道在中国新闻评奖制度中的缺位 |
6.2 中国发展解释性报道的现实意义 |
6.2.1 经济类新闻:突破涉税报道局限性 |
6.2.2 政法类新闻:平衡“政”与“法” |
6.2.3 科教文卫类新闻:开创健康传播新路径 |
6.2.4 社会类新闻: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宏观意义 |
6.3 对中国发展解释性报道的建议 |
6.3.1 完善评奖制度,引导具有解释意识的新闻业 |
6.3.2 培养专家型记者,重塑媒体威信 |
6.3.3 抓住融合新闻时代的发展契机 |
6.3.4 厘清新闻述评与解释性报道的区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反转新闻中的真实图景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对象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反转新闻的概念界定 |
1.2.2 关于反转新闻的特征和类型 |
1.2.3 关于反转新闻的产生动因 |
1.2.4 关于反转新闻的影响及对策 |
1.2.5 关于反转新闻中的新闻真实性研究 |
1.3 基本观点与逻辑结构 |
1.3.1 基本观点 |
1.3.2 逻辑结构 |
1.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2. 反转新闻的概念、过程及特点 |
2.1 反转新闻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反转新闻 |
2.1.2 反转新闻中的“真实图景” |
2.2 反转新闻的传播过程 |
2.2.1 反转新闻始发阶段情况分析 |
2.2.2 反转新闻反转阶段情况分析 |
2.2.3 反转新闻类型及性质分析 |
2.3 反转新闻的传播特点 |
2.3.1 报道主体多元化,新旧媒体共同作用 |
2.3.2 生产类型集中,偏向性明显 |
2.3.3 原因和事件为主要的反转要素 |
2.3.4 反转周期短,以单次反转为主 |
2.3.5 本质是新闻失实,把关不严是主要诱因 |
3. 典型案例研究:2018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 |
3.1 2018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概述 |
3.2 内容量化维度分析 |
3.2.1 新闻传播主体分析 |
3.2.2 新闻报道数量及情感分析 |
3.2.3 新闻报道话题及受众话题分析 |
3.3 话语文本维度分析 |
3.3.1 宏观结构分析 |
3.3.2 微观结构分析 |
3.4 研究小结 |
3.4.1 始发阶段的信息失真 |
3.4.2 反转阶段的局面扭转 |
3.4.3 结束阶段的真相还原 |
4. 真实图景再现:从信息碎片到信息拼图 |
4.1 信息碎片:信息呈现的一种状态 |
4.1.1 主体和渠道碎片化 |
4.1.2 内容和表达碎片化 |
4.1.3 认知和价值碎片化 |
4.2 信息拼图:信息再现的一种方式 |
4.2.1 拼图主体:从单一到多元的共同主体 |
4.2.2 拼图内容:从线性到立体的信息整合 |
4.2.3 拼图方式:从集合到“对话”的“真实再现” |
4.3 从信息碎片到信息拼图 |
4.3.1 整体层面:从信息碎片到信息拼图的发展过程 |
4.3.2 局部层面:信息碎片和信息拼图时空并行的共生状态 |
4.3.3 真实图景:从假象真实到判断真实 |
5. 建议与对策 |
5.1 客观平衡报道,避免报道中二元对立形象的建立 |
5.1.1 把握事实信息的平衡 |
5.1.2 把握观点信息的平衡 |
5.1.3 提供基本的事实判断 |
5.2 提高媒介素养,避免情绪宣泄式的二次传播 |
5.2.1 认知:除了新闻内容,我们还看什么? |
5.2.2 怀疑: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进行传播? |
5.2.3 判断:我们该如何知道真相?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13-2018年反转新闻典型案例 |
附录2 2013-2018年反转新闻样本数据 |
附录3 “2018年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新闻报道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评论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评论之星”选拔赛赛况及作品分类 |
第一节 评论赛事情况 |
第二节 参赛作品分类 |
第二章 参赛评论作品的特色 |
第一节 评论作品的选题特色 |
一、监督政府执政聚焦法制建设 |
二、反思教育发展心系医疗民权 |
三、批评媒体乱象探讨纸媒出路 |
第二节 评论作品的语言特色 |
一、用词凝练表达活泼 |
二、语句浅显说理明确 |
三、修辞恰当论证有力 |
第三节 评论作品的思维品质 |
一、冷静客观的理性思维 |
二、观点独到的创新思维 |
三、大胆质疑的批判思维 |
四、因“事”制宜的灵活思维 |
第四节 评论作品的其他技巧 |
一、巧妙的评论标题 |
二、独特的评论角度 |
三、恰当的评论方式 |
第三章 参赛评论作品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一节 大学生评论写作的不足 |
一、事件分析浅层次 |
二、部分话题难驾驭 |
三、少数表达欠打磨 |
第二节 大学生评论写作问题的成因 |
一、互联网环境的影响 |
二、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制约 |
三、大学生角色定位的局限 |
第三节 大学生评论写作的对策 |
一、加强剖析的深度 |
二、选取恰当的话题 |
三、润色文章的表述 |
第四章 参赛评论作品对大学生新闻评论实践的启示价值 |
第一节 对新闻评论写作的启示 |
一、新闻评论作品要提高评论质量 |
二、新闻评论作品要具有价值增量 |
三、新闻评论作品要加强社会影响 |
第二节 对大学生评论人才自我提升的启示 |
一、培养良好的新闻素养 |
二、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
三、勤于参赛以证明自我 |
第三节 对各高校开展新闻评论教育的启示 |
一、校内外结合开展评论课程 |
二、规范化制度提升教学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及方法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1.创新点 |
2.难点 |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及应用实践 |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1.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
2.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在特征 |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属性 |
1.技术属性 |
2.媒介属性 |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实践 |
1.国外媒体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闻报道实践 |
2.国内媒体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闻报道实践 |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优势 |
(一)改变新闻产品形态,创新传播内容 |
1.360 度全景报道让新闻内容更丰富 |
2.“沉浸式新闻”再现新闻场景 |
(二)重构新闻叙事方式,让受众全新感知新闻 |
1.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交互性叙事方式,使受众更加贴近新闻 |
2.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多线索叙事方式,让新闻报道更加全面 |
(三)融合多种媒介技术,营造“在场感”和交互性体验 |
1.沉浸技术与视频制作技术相结合,为受众营造“在场感” |
2.交互技术与硬件显示技术相结合,为受众提供交互性体验 |
(四)建构受众全知视角,提升传播效果 |
1.虚拟现实技术为受众提供“第一视角”,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 |
2.虚拟现实技术为受众建构全知视角,使受众多视角感知新闻 |
三、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应用中的因素 |
(一)环境影响因素 |
1.政策导向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产生影响 |
2.媒体市场环境影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规模 |
(二)技术影响因素 |
1.媒介生成技术影响虚拟现实技术的生产效果 |
2.硬件接收技术影响虚拟现实技术的体验效果 |
(三)组织影响因素 |
1.媒体机构规模影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程度 |
2.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影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效果 |
(四)伦理影响因素 |
1.新闻真实性考量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
2.生理和心理反应考验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塑造的虚拟环境 |
四、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
(一)生产成本高昂和盈利模式模糊导致VR新闻规模受限 |
1.生产成本高昂限制VR新闻生产规模 |
2.盈利模式模糊导致VR技术投入和产出失衡 |
(二)技术短板导致新闻形式较为固定,影响用户体验 |
1.制作技术有局限导致新闻形式较为固定 |
2.体感技术不完善导致用户感知效果欠佳 |
(三)专业人才稀缺导致VR技术应用质量受限 |
1.思维型人才稀缺导致VR技术缺乏应用深度 |
2.复合型人才稀缺导致VR新闻作品质量受限 |
(四)VR技术使用不规范导致新闻面临伦理风险 |
1.未经技术处理的360度全景式呈现会带来隐私风险 |
2.VR技术使用不规范会带来不良感官刺激 |
五、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应用中的发展思路 |
(一)降低技术成本,尝试VR广告盈利模式 |
(二)提升技术普及度,增强用户媒介体验感 |
(三)组建专业制作团队,提升VR新闻质量 |
(四)规范使用VR技术,监管VR新闻生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5)论媒体在公众与法治互动中的建设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一章 媒体在公众与法治互动中的角色意义 |
第一节 法治及法治建设概述 |
一、法治的内涵 |
二、我国的法治建设 |
第二节 公众与法治的互动 |
一、公众与法治的关系 |
二、我国法治对公众参与的保护 |
三、公众与法治互动的现状 |
第三节 媒体参与的意义及角色分析 |
一、媒体参与的实践需要 |
二、媒体参与的理论支持 |
三、媒体参与的法律保护 |
四、媒体参与的角色分析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媒体发挥建设性影响的层面 |
第一节 立法层面 |
一、启动立法议程阶段 |
二、完善立法草案阶段 |
三、查验立法漏洞阶段 |
第二节 行政层面 |
一、政策制定与行政立法 |
二、权力运行与信息公开 |
第三节 司法层面 |
一、保护权利与程序正义 |
二、社会认同与实体正义 |
三、推进司法改革 |
第四节 法治社会层面 |
一、提高公众法治参与能力 |
二、提高公众媒介素养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体发挥建设性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选择的依据 |
第二节 案件梳理及媒体参与评析 |
一、社会主义法制与刑事严打时期下的聂案侦办 |
二、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背景下的聂案逆转 |
三、全面依法治国与完善再审制度背景下的聂案复查 |
第三节 案例总结:媒体的建设性及作用方式 |
一、聂案中媒体的建设性表现 |
二、媒体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方式 |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媒体发挥建设性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媒体在公众与法治互动中的有限性 |
一、政策环境 |
二、经济环境 |
三、社会环境 |
四、技术环境 |
第二节 媒体参与的问题分析 |
一、煽情化与娱乐化报道 |
二、媒体失声与失衡 |
三、新闻侵权与媒介审判 |
四、道德绑架与新闻烂尾 |
第三节 媒体参与的对策分析 |
一、改善信息传播环境 |
二、改善媒体自身的法治参与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新闻反转剧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写作难点及解决的方案 |
2 新闻反转剧现象概述 |
2.1 新闻反转剧概念界定 |
2.2 新闻反转剧的特征 |
2.2.1 新闻类型集中于社会新闻 |
2.2.2 话题的特性高于事件本身具有的新闻价值 |
2.2.3 有“视频”为证与新闻真实的不对应 |
2.2.4 新闻事件或人物被“标签化” |
2.2.5 媒体和公众全程参与 |
2.2.6 事件信息与舆论一同“反转” |
2.3 新闻反转剧形成模式 |
2.3.1 一次反转 |
2.3.2 二次反转 |
3 新闻反转剧现象成因 |
3.1 新闻反转剧中媒体操作失范 |
3.1.1 利益操纵,策划、编造新闻 |
3.1.2 迎合受众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习惯,抢发快讯 |
3.1.3“拿来主义”,忽视核实查证 |
3.1.4“再查证”路径不正确 |
3.1.5 刻板印象,主观臆断 |
3.1.6 倾向性表达,表示立场 |
3.2 新闻反转剧中公众行为失范 |
3.2.1 UGC:碎片化的信息,使事实受到肢解 |
3.2.2 认知参照点选取不当,错误判断 |
3.2.3 角色污名化:基于“刻板印象”内置标签 |
3.2.4 网络意见领袖议程设置,引导舆论走向 |
3.2.5 理性悬置,催生“群体极化” |
3.3 社会根源 |
3.3.1 媒体时代下的“注意力”竞争更加激烈,引发媒体焦虑 |
3.3.2 社会结构性问题突出,社会价值共同体的解构 |
3.3.3 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
4 新闻反转剧现象消极影响 |
4.1 危害当事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 |
4.2 伤害公众善意和信任,加剧社会焦虑 |
4.3 削弱媒体公信力 |
4.4 损害新闻自由 |
5 新闻反转剧规避策略 |
5.1 媒体:重塑新闻专业主义,做好把关人的角色 |
5.1.1 加强新闻专业主义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
5.1.2 完善新闻报导机制,确保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
5.1.3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
5.1.4 及时疏导网络热点事件,进行舆论引导 |
5.2 公众: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
5.2.1 提高信息消费素养 |
5.2.2 提高信息生产素养 |
5.3 政府:多举措治理媒体、网络及社会隐患 |
5.3.1 制定更为详细、强有力的法律法规 |
5.3.2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正确、及时地引导舆论 |
5.3.3 解决社会结构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舆论监督与新闻审判之间的平衡与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审判的概念厘定 |
(一)“新闻审判”的由来 |
(二)中国的“新闻审判” |
(三)“新闻审判”现象的特征 |
二、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平衡 |
(一)新闻对司法的影响 |
(二)从“彭宇案”看我国“新闻审判”的生成机制 |
三、“新闻审判”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新闻审判”对司法独立的影响 |
(二)“新闻审判”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
四、把握舆论引导和新闻审判二者之间的度 |
(一)提升媒体舆论引导的自律性 |
1.严格自律,在源头上把关新闻,杜绝“新闻审判” |
2.新闻媒体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意识 |
3.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 |
4.新闻报道要与司法程序保持协调一致,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
(二)培养大众的理性批判思维 |
五、结语 |
(8)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中心问题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溯源 |
第一节 什么是“经典” |
一、汉语中的“经典”流变 |
二、西方“经典”流变 |
第二节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 |
一、俗语文学:现代经典的建构 |
二、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 |
三、回归正统:经典的重评与重构 |
四、文化与社会:文学经典研究的范式转变 |
五、“拓宽”还是“扞卫”:文学经典的危机 |
第三节 国内“五四”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 |
一、颠覆与重构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
二、媒介文化:新时期新问题 |
第二章 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
第一节 文学经典论争:作为问题的凸显 |
一、“经典”一词在研究中的使用 |
二、作品“重印”、“重评”中渐次展开的文学经典研究 |
三、“重写文学史”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 |
第二节 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与文学经典论争场域的重建 |
一、1980年代社会分化中的媒介转型 |
二、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 |
三、出版活动的复苏与文学话语场域的重建 |
第三节 以出版为依托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
一、以史料挖掘重启文学经典研究 |
二、以“重评”展开的文学经典讨论 |
三、以“重写文学史”确立的现代文学经典 |
四、在“影响的焦虑”中被质疑的文学经典 |
五、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竞争 |
第四节 文学经典的解构性话语力量的潜滋暗长 |
一、“人民”话语中的大众 |
二、通俗文化中的大众话语权 |
三、文学期刊的分流与启蒙话语的分化 |
第三章 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介文化转型 |
一、媒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
二、媒介功能拓展与分化 |
三、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转变 |
四、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向 |
第二节 文学研究转型与文学经典论争的学术语境 |
一、“经典”作为研究话语使用的总体状况 |
二、文学经典论争主体的转变 |
三、不断重写的文学史中文学经典的变动 |
四、文学批评的转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 |
五、激活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西方理论话语 |
第三节 “百年文学经典”建构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
一、选本引发的经典论争 |
二、“文学大师”之争 |
三、“百年文学经典”之争 |
第四节 媒介文化大众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 |
一、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冲击:以金庸小说经典化为例 |
二、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文本的冲击: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之争 |
三、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价值的冲击 |
第四章 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
第一节 文化媒介化 |
一、信息网络化 |
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
三、媒介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境遇 |
第二节 关于当代文学经典的论争 |
一、“大师事件”引发的时代与经典关系论争 |
二、“伟大的中国小说”:作家参与下的当代文学经典论争 |
三、被“炮轰”的文学界:媒介对文学经典论争的策划和影响 |
四、当代文学60年回顾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反思 |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与理论探索 |
一、文学经典“危机” |
二、文化研究引发的文学经典理论反思 |
三、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
结语:文学经典理论的重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公共批评与名誉保护 ——论公共诽谤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四、本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公共批评的法律属性与公共诽谤的界定 |
一、公共批评的界定 |
二、公共批评的权利性质 |
三、公共批评的功能 |
四、公共主体的名誉权内涵 |
五、公共诽谤的界定 |
第三章 公共批评权与名誉权关系的法理分析 |
一、公共批评权与公共主体名誉权关系冲突视角 |
(一) 权利冲突说 |
(二) 权利与权力冲突说 |
(三) 舆论监督说 |
二、公共批评与公共主体名誉权关系的互动视角 |
(一) “公共领域”思想 |
(二) 民主参与说 |
(三) 公共讨论说 |
三、政治宽容说 |
第四章 公共诽谤法的规范建构学说 |
一、规范法学的制度建构理论 |
(一) 绝对主义的言论自由理论 |
(二) 相对主义的言论自由理论 |
二、利益法学的制度建构:法益衡量法 |
(一) 公共批评中的利益冲突 |
(二) 公共主体的权利克减 |
第五章 我国公共诽谤的立法与司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公共诽谤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
(一) 诽谤罪立法对公共主体名誉权的过度保护 |
(二) 民事与刑事的界限问题 |
(三) 自诉与公诉界定模糊的问题 |
(四) 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
(五) 名誉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二、司法适用上存在的问题 |
(一) 模糊规范与司法适用的随意性 |
(二) 司法不独立与公权私用 |
三、网络诽谤与刑法追诉的正义性问题 |
(一) 网络诽谤案引发的法律争议 |
(二) 网络诽谤刑法追诉的正义性问题 |
第六章 公共诽谤的刑法规制和民法规制 |
一、公共诽谤的刑法规制 |
(一) 公共批评与刑事诽谤案件的增长 |
(二) 刑法诽谤罪的立法本意与价值功能 |
(三) 公共诽谤罪的成立要件 |
二、公共诽谤的民法规制 |
(一) 中国公共主体名誉侵权诉讼的现状 |
(二) 我国对公共诽谤的民法规制 |
(三) 公共诽谤诉讼主体与言论内容的特殊性 |
(四) 公共主体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与抗辩事由 |
第七章 公共诽谤的宪法化 |
一、美国的公共诽谤法的宪法化 |
二、德国的公共诽谤法的宪法化 |
三、美国与德国公共诽谤法宪法化的比较 |
四、中国改革诽谤宪法化的障碍 |
第八章 冲突解决之道 |
一、诽谤罪适用的严格限制与规范修改建议 |
二、诽谤罪的备而不用与除罪化趋势 |
三、公共批评的保护与公共诽谤法规则变革 |
四、我国宪法旨意与公共诽谤法律规制的合宪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地市级电视台受众四权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公民四权”国内起源 |
2.关于“公民四权”国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一、 公民四权概论 |
(一) 公民四权相关概念 |
1.知情权 |
2.参与权 |
3.表达权 |
4.监督权 |
(二) 公民四权建设与大众传媒之间关系 |
1. 从“实体性权利”到“程序性权利” |
2. 大众传播媒体是公民四权实现的载体 |
3. 作为培养公民精神的重要平台 |
二、 地市级电视台保障观众四项权利的意义 |
(一) 政治方面:构筑交流平台,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 |
1.保障公民“四权”,是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需要 |
2. 保障公民“四权”, 是健全表达机制的需要 |
(二) 媒体方面:遏制权力的滥用,塑造良好地媒体生态环境 |
(三) 公民本身:提高公民民主意识,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 |
三、 地市级电视台现状 |
(一) 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历史 |
1. 起步阶段 |
2. 发展阶段 |
3. 改革阶段 |
4. 集团化阶段 |
(二) 地市级电视台等级现状 |
(三) 地市级电视台优势条件 |
1.接近性和及时性 |
2.文化亲和性优势 |
3.城市认同感 |
四、 四项权利视阈下地市级电视台存在的问题 |
(一) 宣传工具属性根深蒂固,监督意识薄弱 |
(二) 信息传达量不足,公众参与机会少 |
(三) 有偿不闻,有碍公众知情权 |
(四) 拼凑新闻,旧闻充数现象泛滥 |
五、 地市级电视台如何保证观众四项权利 |
(一) 转变思想,增强民主意识 |
1. 从宣传为主到报道为主转变 |
2. 从灌输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 |
(二) 创建信息沟通渠道,尊重公众表达 |
1. 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 |
2. 地方电视台接受自己作为信息和讨论的共同载体的责任 |
(三) 问政精神,代公众监督 |
1. 热点问题设置议程,公开透明问政 |
2. 电视深度报道,履行舆论监督职责 |
3. 在新闻把关上,充分满足“三贴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慎用曝光性新闻的关键性情节(论文参考文献)
- [1]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作品研究 ——以1998-2019年获奖作品为例[D]. 王政.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2]反转新闻中的真实图景再现[D]. 郑琳. 广西大学, 2019(01)
- [3]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评论作品研究[D]. 向宏悦.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研究[D]. 卜鹏. 新疆大学, 2018(12)
- [5]论媒体在公众与法治互动中的建设性[D]. 王亚楠. 黑龙江大学, 2018(08)
- [6]新闻反转剧现象研究[D]. 徐海霞. 河北经贸大学, 2017(02)
- [7]舆论监督与新闻审判之间的平衡与制约[J]. 开哲. 东南传播, 2015(11)
- [8]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9]公共批评与名誉保护 ——论公共诽谤的法律规制[D]. 姚泽金. 中国政法大学, 2014(12)
- [10]地市级电视台受众四权保障研究[D]. 董立娟. 渤海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