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停车场调查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阙方洁,朱爱军,朱小康,王登忠[1](2021)在《基于典型调查的杭州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杭州市的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主要参考《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2015年6月修订)》。该标准中的配建指标值以修订时的停车需求预测为基础而制定,且相较于同类城市处中等水平。经过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指标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复杂多样的停车需求,需要引入停车共享、盘活存量等理念,进行新的指标结构性调整。本文选取杭州市典型建筑物类型,对配建停车场进行机动车停车调查,并就供给率、需求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现行配建指标运行情况,最终成果直接应用于新一轮的杭州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配建标准的修编制订中。
黎晓璐[2](2021)在《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发展和更新,在旧城区改造工作中,片区的建筑功能及停车需求发生变化,原停车设施无法满足,乱停车行为会占用旧城区路网而加剧拥堵。过度增设停车设施引起的交通增量也会加剧拥堵。要确定停车设施的合理规模,需兼顾路网交通和停车缺口进行分析,将停车引起的交通增量对路网的交通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针对这类中观层面的旧城区停车规模的量化分析问题,已有停车配建标准较多设置下限值,较少设置上限值,无法兼顾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不完全适用;已有研究方法大多是基于宏观层面的城市路网,对基础数据的完整度和精度的要求较高,或是涉及参数的获取难度大,也无法适用。因此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较为实用的量化分析方法,既能考虑周边路网的约束及交通影响,又要降低数据获取难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量化依据。本文基于上述两个要求,研究了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分析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回顾已有研究,总结研究思路。针对路网承载力、停车规模、两者相互作用关系、仿真模型参数标定的研究思路进行总结,梳理路网和停车的相互关系和分析方法,明确其应用特点和数据要求等;2.建立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停车规模量化分析模型。分析路网承载力、停车规模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关系拆解为三个部分,建立停车规模量化模型,得到当前路网承载力下的合理停车规模数量和分析新增停车需求。其中,以时空消耗法二维模型计算路网容量初始值,定义了停车的交通影响折减系数,修正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并讨论参数取值;3.建立停车规模的仿真分析方法。基于仿真软件Vissim4.3,参考路网容量研究方法中的交通分配模拟法,提出分层叠加的停车规模仿真分析思路,得到路网现状限制下的新增停车需求阈值和相应的停车规模数量。结合相关研究选取初始参数集,确定校核指标,讨论了敏感性分析和参数标定的方法。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选用遗传算法和VBA进行参数标定,选用聚类分析进行取值讨论;4.案例分析。针对案例进行交通量和停车调查,完成了调查方案制定、数据调查与分析。根据停车规模量化分析模型,计算得到合理停车规模和新增停车需求值。根据停车规模仿真分析方法,搭建仿真路网模型,完成参数敏感性分析和参数标定,以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设置3个方案进行停车到达交通量的叠加分析,得到各方案下的新增停车需求阈值,并根据结果选出最优方案。两种方法的停车需求分析结果数值较为接近,表示分析方法有效,思路可供参考。
李爽[3](2021)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根据我国国情形成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受身体机能的限制,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住区户外空间作为老年人活动最多的场所,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及养老生活品质均有影响。我国既有住区中的多层住区大部分建造年代较早,对户外空间适老化设计较少,而新建的高层和混合住区,虽对户外空间进行了一定的设计,但对老年人使用方面的考虑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近年来国内对于户外空间适老化的研究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其中更多的是停留在以老年人的行为、心理、生理特征为基础,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社会学角度或者基于养老模式的视角来进行定性的主观分析,缺乏定量的数据化结论。本文调研邯郸市现有住区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住区,包括多层住区、高层住区和混合住区,分析住区的户外空间,汇总现有研究观点并收集专家学者意见,构建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和参与性为四个潜变量,下设25个观测变量的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研究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建立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研究模型,整理调查数据并输入模型得出不同因子的影响权重,分析了不同影响因子对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影响权重值大小及原因,根据数据结果和住区户外空间现状,提出相应的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优化策略。达到了对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目的,有别于以往对住区适老化研究缺乏数据分析的现状,为之后的住区适老化研究补充了理论与方法,对于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改造具有指导意义。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首先,调研分析邯郸市的住区特点,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建立了邯郸市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模型;其次,根据模型分析影响因子的权重值大小,结合住区户外空间现状,提出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和参与性方面的优化策略。
许亦男[4](2021)在《基于公共停车资源供给的市民停车选择行为及预测研究 ——以Y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态势迅猛且数量居高不下。同时,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膨胀,私家车的出行比例也不断提高。然而,城市公共停车资源因受制于城市空间和土地价格等因素并未得到相应发展。由于机动车保有量和公共停车资源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城市停车泊位缺口越来越大。伴随城市化进程而来的公共停车资源配置矛盾日益严重,其供给模式和方案亟待优化。在对公共停车资源相关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城市公共停车资源配置现状为研究背景,以市民停车选择行为及预测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共停车资源供给视角,以Y市为主要研究地域,了解Y市公共停车资源供给的基本情况,解读相关政策。首先,结合公共物品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建构“诱发情境—主体动因—影响因素—行为改变策略”分析框架,以市民停车选择行为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揭示其特性与偏好,从现实需求论证了市民停车选择行为预测与公共停车资源供给优化的必要性。其次,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聚焦公共停车资源供给不足情境下的市民有限停车选择行为进行效用函数定义与深度剖析,构建其影响因素框架,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多元Logit回归分析数据,进行验证性和归纳性研究,标定参数建立市民停车选择预测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借助VISSIM虚拟仿真构建动态交通分配模型拟合分析,并提出供给优化对策,以期推动复合式智慧停车治理模式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市民停车选择行为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框架建构和分析,基于非集计模型,对各类情境中不同停车选择行为及偏好的效用函数标定具体表达形式,并利用此模型了解停车者的行为特点,为停车需求的预测、停车供给的优化、停车矛盾的缓解提供参考。通过充分挖掘闲置公共停车资源,提高车位周转率,优化停车环节,在缓解城市停车难、交通拥堵方面打开视野,试图构建复合式智慧停车管理模式,提高政府、企业、公民等参与主体的参与效能,改善市民停车行为,以“开发、挖掘、扬弃”为理念优化公共停车资源供给优化方案,不断提高城市公共停车资源可持续合理配置和发展。
秦亚莘[5](2020)在《区域停车共享实施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基本每家每户都拥有汽车,城市的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交通拥堵加剧。而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停车资源不足、城市乱停车等问题愈发严重,共享停车被认为是缓解停车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共享停车理论被提出多年却更多的停留在探索层面,原因是共享停车在落地实施过程中,因为参与各方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导致困难重重。鉴于此,本论文以已成功实施共享停车的王府井为案例,试图从落地实施的工作模式、调研与分析方法、停车资源优化模型等角度,提出一整套的区域共享停车落地实施方法与技术,希望为共享停车后续理论和实践带来启迪和借鉴。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不同于以往根据问题拟定方案进行实验的研究方法,本论文基于扎根理论倒叙的研究方法,从已成功实施共享停车的王府井案例中追溯,总结提炼停车共享工作模式。最终建立了共享停车落地实施工作模式理论模型,为共享停车落地实施提供了工作思路和构架。其次,针对理论模型中调研摸底阶段的调研建档、深度访谈需要的技术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开展居民需求登记建档、路侧停放车辆调研构建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匹配,逐步压实实际停放需求;通过对基于时间序列的停车场需求预测模型的研究,构建了共享停车位供给量预测方法。为共享停车落地实施提供了需求量和供给量精确的基础数据支持。之后,为了科学公平地配置共享停车资源,本文建立了基于共享停车用户和共享平台管理者两个方面的停车资源优化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从停车用户角度出发,基于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的相关概念替代传统的随机效用理论构成停车用户效用满意度最优的目标函数,对参与停车共享的居民停车方式选择进行预测和分配;下层模型从共享平台管理者出发,基于系统最优均衡,利用浮动调节共享停车价格,改变停车场选择概率,使停车场停车位空闲指数差异均值最小,构建下层目标函数。最终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得到共享停车资源分配方案。最后,以北京王府井区域为对象,验证本论文提出的共享停车实施工作模型理论模型、调查及分析方法和共享停车资源优化双层规划模型,以及实施共享停车后的治理效果。本论文最终为共享停车落地实施的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杨羽婷[6](2020)在《TOD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行为影响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其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因此,引导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已是大势所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模式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在TOD区域可以通过公共交通直接到达大多数目的地,强调了公共交通对居民出行的吸引力,降低了人们对于私家车的过度依赖,从而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现有研究并没有对站点是否属于TOD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同时,大多数研究中自选择的影响被忽视,基于此对TOD区域居民出行行为的研究会有不可忽视的偏差存在。对此,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如何区分车站是否属于TOD车站类型;TOD车站与非TOD车站之间的出行行为有何差异。围绕上述问题,论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确定TOD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轨道交通车站影响区域半径后,从交通便捷度、多样性、连接性这三个方面选择了10个指标,根据POI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计算该范围内的指标,建立了TOD指标评价体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求和,通过30个聚类评价指标确定最佳聚类数目后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站点进行划分,将车站分为了TOD车站和非TOD车站,并对聚类结果选取典型车站进行详细分析。其次,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控制居民自选择行为的影响。本文假设经济属性会造成居民自选择行为,因此在倾向评分匹配中需要得知出行者经济属性相关的数据信息。利用地铁AFC数据识别出行者的家、工作地、活动地,从居住成本和消费成本两方面构造得到出行者经济属性。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并不是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出行者经济属性,而是通过出行者家和活动地点周边房屋价格和休闲娱乐消费来估计该出行者的经济水平。根据前面得到的站点划分结果以及出行者经济属性数据,在验证选择性的存在后对其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并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居住在TOD车站周边和居住在非TOD车站周边的居民进行出行行为分析。将出行类型分为4类:从TOD车站进站到TOD车站出站、从TOD车站进站到非TOD车站出站、从非TOD车站进站到TOD车站出站、从非TOD车站进站到非TOD车站出站,从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对居民工作日和周末的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后的结果,从出行距离和出行频次两方面对TOD车站周边居民和非TOD车站周边居民进行出行行为分析,以更好的研究TOD与非TOD区域出行者出行行为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TOD与非TOD区域居民出行行为有着较明显差别。
刘月[7](2020)在《多模式交通网络下P+R与K+R设施布局优化与配置》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机动化和城市化的阶段,小汽车出行比例居高不下,由此滋生了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等问题。同时,由于城市扩张,人口逐渐向城市外围迁移,导致了职住分类现象的加剧。轨道交通作为“走廊式”的交通工具,无法实现“门到门”的服务,需要其他方式换乘作为它的延伸。而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P+R)是解决该问题,引导小汽车流量向轨道交通线网转移的有效手段。但是,国内停车换乘设施规划未得到足够重视,运营状况良莠不齐,存在供需不匹配的现象,另外随着网约车等方式的兴起,临停换乘(Kiss and Ride,K+R)行为也日益增多,传统的方法也无法满足新增的需求。因此,研究P+R和K+R特征和布局规划,能为实际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论文首先分析了停车换乘设施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多源数据为依据,归纳了不同地区P+R设施的空间布局特点和规模大小,挖掘K+R接驳聚集点的空间特征。基于调查数据,阐述了停车换乘设施的客流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出行式通勤出行者的出行时长、出行距离特点,作为客流方式选择预测模型的基础。论文以促进小汽车-轨道交通转换为目标,提出了以“空间分析-方式选择预测-选址优化”为主体的停车换乘设施布局选址架构。首先应用ARCGIS工具,采用空间分析理论对客流吸引力、设施周边可达性、建造成本这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借助密度分析,网络分析,重分类等方法,计算各单因子的适宜建造指数,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适宜建造指数的计算,以此为基础可得到设施初始备选集。接着,对备选点位的停车换乘需求进行预测,论文重点考虑停车换乘方式与单一小汽车出行效用的比较,从方式转移的特点出发,应用基于方式划分的方式选择预测模型,结合意向调查数据,建立了方式划分模型,给出了效用函数的确定和参数标定结果。利用效用方程计算停车换乘方式选择概率,以此为基础进行停车换乘需求预测。同时,分析效用方程的参数值,探讨出行者个人属性和出行方式属性值对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然后,对停车换乘设施进行了分类分级,并设定了各层级设施的承载能力。以满足需求最大化、换乘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停车换乘设施层级优化选址模型。该模型将P+R和K+R设施进行联合规划,解决了当停车换乘需求溢出时,需求的转移问题。从停车换乘设施的层级类型、位置选择、需求转移等方面进行了配置。最后,选取成都为案例,实践了停车换乘设施的选址布局方法,应用空间分析理论得到了各个站点的适宜建造指数,应用方式选择预测方法,计算了站点的停车换乘需求量,最后应用多目标优化选址模型,给出了选址布局方案,进行了方法的验证。
孟素素[8](2020)在《S医院院区内外交通组织优化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院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场所,医院交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就医满意度的高低,医院周围路网交通流量大、人流车流交叉且医院出入口车流进出频繁,医院内部流线混乱,不可避免会给医院带来交通拥堵问题。医院交通拥堵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居民正常的出行,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运转,甚至影响了急救通道的顺畅,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医院交通拥堵问题亟需解决。首先,本文以S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等手段对该医院的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该医院院区内外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院内交通拥堵主要是由于从南门到北门和西门的狭窄道路为双向行驶,高峰时经常引发车车冲突;从门诊区域到南门的道路人车混行、流线混乱引发人车冲突;内外衔接区域缺乏交通指引,医院内部交通对通过性交通的干扰大,医院出入口进出车辆严重影响了外围道路的交通,引发拥堵;院外交通拥堵主要是由于医院外部交通流分布不均造成的,靠近门诊急诊的出入口承担了医院交通量的近60%,西门和北门出入口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于S医院院区内外的交通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院内交通提出了单行线交通组织优化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人车分离等方式改善院内车车冲突和人车冲突的交通问题;内外衔接区域采用渠化的交通优化方法,采用信号管控与停车让行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院外交通问题提出了交通分流措施,在高峰期可以采用必要的诱导方式,使得南门的车流量分流到北门和西门,使各个出入口得到充分利用。最后,建立了S医院交通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优化后的方案与现状的平均延误时间和平均排队长度进行对比,所提出的单行线交通组织方案使得院内狭长道路的平均延误时间减少了45%,人车分离方案使得院内从南门到门诊前面的停车场的延误时间减少了36%,渠化方案使得医院内外衔接区域的平均延误时间减少了52.6%,交通诱导方案使得车辆在出入口平均排队长度减少了36.4%。由此可见,四个优化方案都是切实可行的,可以有效缓解S医院院区内外交通拥堵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医院交通改善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亚超[9](2020)在《县域城镇典型路内停车碳排放特性及配置优化方法》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迅速进入县域城镇的家庭中,县域城镇也出现了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问题。当前我国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县域城镇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阵地。减少碳排放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研发新材料、新技术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称为技术性减排;二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城市规划布局、交通设施配置等,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进行调节,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称为结构式减排。停车设施作为县域城镇交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其合理配置可以有效促进县域城镇的节能减排,本文对县域城镇典型路内停车情境下的停放车辆停发过程特性、路段运行车辆受阻特性进行研究,建立路内停车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计算模型,并利用模型建立路内停车设施的配置优化方法,为县域城镇路段是否设置路内停车、设置何种型式路内停车提供参考,并通过路内停车配置的优化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本文第一章通过对县域城镇的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我国县域城镇路内停车设施配置的主要特征、矛盾、以及规划依据,明确了路内停车碳排放研究意义。并确定了将路内停车碳排放按产生源划分为由停放车辆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和由路段运行车辆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分别进行研究的思路。第二章分析了路内停车的停入驶离过程,总结了路内停车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调查了县域城镇现有路内停车设置的型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县域城镇路内停车典型停发情境。第三章通过调查获取了停放车辆的停发过程相关数据,着重分析了停发过程中受交通流影响产生的停驶特性,通过实验的方式测量了路内停车的基本碳排放量,结合基本碳排放与停驶过程建立了路内停车直接碳排放模型,并进行了标定。第四章通过调查获取了路内停车对路段运行车辆的阻滞相关数据,着重分析了路内停车对交通流的摩擦和阻滞效应,并标定了典型路内停车情境下的道路交通流模型和碳排放速度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路内停车的间接碳排放模型。第五章结合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模型给出了县域城镇路内停车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建立了基于碳排放核算的碳排放比较法和基于道路交通条件检验的饱和度坐标法两种路内停车设施配置方法,并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表明,碳排放可以作为指导路内停车设施配置的重要约束条件,且通过合理的路内停车设施配置可以有效促进县域城镇的节能减排。
尹超英[10](2020)在《多尺度建成环境及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建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经历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快速的城市化推动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进而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和机动化出行需求的井喷式增长,使得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受到了极大的考验。同时我国城市的蔓延式空间扩张及居民对小汽车依赖的增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公共健康威胁等一系列“城市病”的恶化,而愈演愈烈的“城市病”成为了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阻碍。因此,有必要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出发,明确城市建成环境与个体社会之间的交互作用,解析通勤行为在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幸福感影响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而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引导居民绿色出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为我国幸福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以城市建成环境发展为背景,结合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公共健康及社会学等相关领域,构建涵盖“建成环境—交通—健康—幸福感”四个层面的理论分析框架;按照“关键问题剖析—基础数据挖掘—系统分析建模—实证数据验证”的研究思路,从微观个体视角,分析建成环境、通勤行为、个体健康及幸福感间的互动关系,明确通勤行为在互动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揭示城市建成环境在引导居民绿色健康出行及提升居民幸福感中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4个方面:(1)以居民的单次通勤出行为分析对象,将居住地和工作地停车可用性融入分析职住地邻里层面建成环境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过程中,考虑家庭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的中介效应,剖析职住地建成环境对通勤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构建路径分析—离散选择一体化模型,并以长春市居民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比是否考虑停车可用性两种情景下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决策影响的差异,分析家庭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的中介作用,刻画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决策过程。(2)以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的影响为研究的切入点,将建成环境的研究尺度由邻里层面延伸到城市层面,同时在不同尺度建成环境特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分析过程中融入城市化率的调节效应,揭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构建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多层次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以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邻里层面和城市层面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不同城市化率下各外生变量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差异性,捕捉城市化率在城市建成环境、通勤行为及居民幸福感互动关系中的调节效应。(3)以多尺度建成环境为着眼点,将建成环境的健康效应融入到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分析过程中,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表征个体健康,考虑家庭小汽车拥有、非机动化通勤及个体健康的中介效应,构建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刻画不同尺度建成环境特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基于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剖析城市层面与邻里层面建成环境的健康效应,并基于通勤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建成环境影响下个体健康在提升居民幸福感中发挥的作用,揭示建成环境对通勤行为、个体健康及居民幸福感的影响。(4)以微观个体行为为基本立足点,从倡导绿色健康出行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角度出发,分析建成环境与个体社会的交互作用,揭示多尺度城市建成环境影响下通勤行为、个体健康及居民幸福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建成环境—通勤—健康—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以丰富建成环境与个体行为关系的理论分析体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探索如何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改善通勤出行结构,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如何塑造长远的可持续城市形态和交通之间的关系,促进个体健康、提升居民幸福感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图22幅,表18个,参考文献192篇。
二、停车场调查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停车场调查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典型调查的杭州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调查方法 |
2.1 调查研究思路 |
2.2 调查样本选取 |
2.3 调查数据的获取 |
1)连续式停车调查及后台数据获取 |
2)问卷调查 |
3 建筑物停车特性分析 |
3.1 停车饱和度 |
3.2 停车周转率 |
4 典型类型建筑物停车需求分析 |
(1)最大停车量法 |
(2)高峰生成率法 |
4.1 住宅 |
4.2 办公 |
4.3 商业 |
4.4 旅馆 |
4.5 学校 |
4.6 医院 |
5 结论与展望 |
(2)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路网承载力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城市停车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城市停车与路网交通的相互影响研究现状 |
2.3.1 停车的交通影响研究现状 |
2.3.2 受路网影响的停车规模研究现状 |
2.4 仿真模型参数标定方法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第3章 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停车规模控制模型 |
3.1 路网承载力研究方法 |
3.2 静态交通研究方法 |
3.3 相互作用关系 |
3.4 问题描述 |
3.5 模型构建 |
3.5.2 路网容量初始值 |
3.5.3 停车的交通影响的折减 |
3.5.4 路网容量与停车供给的关系 |
3.6 小结 |
第4章 停车规模量化的仿真模型与参数标定 |
4.1 软件平台简介 |
4.2 仿真分析思路 |
4.3 模型参数标定 |
4.3.1 初始参数集选取 |
4.3.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3 参数标定 |
4.4 北展核心区仿真参数标定过程 |
4.4.1 参数敏感性分析过程 |
4.4.2 参数标定过程 |
4.5 小结 |
第5章 北展核心区停车规模控制研究 |
5.1 案例背景 |
5.1.2 交通数据采集 |
5.1.3 停车数据采集 |
5.2 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停车规模控制模型 |
5.3 区域停车规模的仿真分析 |
5.3.1 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
5.3.2 模型参数标定结果 |
5.3.3 方案设计 |
5.3.4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养老政策导向 |
1.1.2 住区户外空间与老年群体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理论研究 |
1.3.2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空间评价中的应用 |
1.3.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住区户外空间 |
2.1.2 适老化研究 |
2.2 相关理论及技术方法 |
2.2.1 老年社会学基本理论 |
2.2.2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2.3 结构方程模型 |
2.3 老年人特征及对住区户外空间的需求 |
2.3.1 老年人生理特征及对住区户外空间的需求 |
2.3.2 老年人心理特征及对住区户外空间的需求 |
2.3.3 老年人行为特征及对住区户外空间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市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现状调研 |
3.1 邯郸市住区现状 |
3.1.1 邯郸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
3.1.2 邯郸市住区调研现状 |
3.2 典型住区的选取与分类 |
3.3 典型住区户外空间分类及适老化现状 |
3.3.1 多层住区 |
3.3.2 高层住区 |
3.3.3 混合住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研究体系构建 |
4.1 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研究体系的构建 |
4.1.1 潜变量的选取及其理论依据 |
4.1.2 观测变量的选取及体系构建 |
4.2 问卷制定与收集整理 |
4.2.1 调研问卷的制定 |
4.2.2 调研问卷的收集 |
4.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3.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4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郸市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数据模型分析 |
5.1 多层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数据分析 |
5.1.1 多层住区模型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5.1.2 多层住区模型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5.1.3 多层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影响权重分析 |
5.2 高层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数据分析 |
5.2.1 高层住区模型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2 高层住区模型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3 高层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影响权重分析 |
5.3 混合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数据分析 |
5.3.1 混合住区模型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2 混合住区模型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3 混合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影响权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邯郸市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优化策略 |
6.1 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模型分析结果解释 |
6.2 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优化策略 |
6.2.1 安全性 |
6.2.2 便捷性 |
6.2.3 舒适性 |
6.2.4 参与性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4)基于公共停车资源供给的市民停车选择行为及预测研究 ——以Y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共停车资源 |
2.1.2 公共停车资源供给 |
2.1.3 停车选择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行为决策理论 |
2.2.3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公共停车资源供给现状 |
3.1 公共停车资源供给的特点 |
3.1.1 专责授权管理:交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
3.1.2 创新技术支撑:深化智能停车系统助力资源配置 |
3.1.3 停车产业化发展:整体规划布局资源智慧管理 |
3.2 公共停车资源供给存在的问题 |
3.2.1 现有资源无法满足停车需求 |
3.2.2 停车信息资源不够透明 |
3.2.3 停车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 |
第4章 市民停车选择偏好与行为决策 |
4.1 市民停车场选择偏好 |
4.1.1 停车场类型偏好 |
4.1.2 停车场类型偏好交叉特征分析 |
4.2 市民停车选择行为决策 |
4.2.1 出行目的 |
4.2.2 停车时长 |
4.2.3 停车选择首选关注因素 |
第5章 调整公共停车资源供给的市民停车选择行为预测模型建构 |
5.1 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建构 |
5.1.1 模型变量选取与测量维度 |
5.1.2 研究假设 |
5.1.3 框架建构 |
5.2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5.2.1 调查方法 |
5.2.2 问卷设计 |
5.2.3 数据收集与样本统计特征分析 |
5.3 停车选择行为模型构建 |
5.3.1 停车选择研究中的非集计模型 |
5.3.2 多元Logit概率模型 |
5.3.3 模型变量选择 |
5.3.4 模型参数标定与检验 |
5.3.5 结果分析 |
第6章 市民停车选择行为的虚拟仿真实验 |
6.1 仿真模型构建 |
6.1.1 模型选取 |
6.1.2 模型过程 |
6.2 实例仿真分析 |
6.2.1 停车资源与交通小区建模 |
6.2.2 基础路网建模 |
6.2.3 仿真参数标定 |
6.2.4 结果分析 |
6.3 仿真拟合结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一类区:保守供给泊位,鼓励合乘停放 |
7.2.2 二类区:组团布局规划,创新智能共享 |
7.2.3 三类区:保障基本需求,适度满足通勤 |
7.3 研究展望 |
7.3.1 不足之处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Y市市民停车行为决策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区域停车共享实施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成果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共享停车理论与方法 |
2.2 扎根理论 |
2.3 停车位共享需求预测研究 |
2.4 停车选择行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共享停车实施工作模式研究 |
3.1 基于扎根理论的区域共享停车实施工作模式研究方法 |
3.2 面向扎根理论的访谈实验设计 |
3.3 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 |
3.3.1 开放式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式编码 |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4 模型阐述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共享停车实施调查及分析方法研究 |
4.1 调查方案设计 |
4.1.1 停放特征调查 |
4.1.2 基于共享模式的停车选择行为调查 |
4.2 压实停放需求分析方法 |
4.3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
4.3.1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4.3.2 时间序列建模流程 |
4.3.3 基于实测数据的停车需求时变预测模型分析 |
4.4 停车位供给量配置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共享停车实施方案设计方法研究 |
5.1 建模背景及双层模型适用性分析 |
5.2 模型总体思路 |
5.3 共享停车资源优化模型 |
5.3.1 基本假设 |
5.3.2 模型指标定义 |
5.3.3 上层规划模型——基于前景理论的停车用户效用满意度最优 |
5.3.4 下层规划模型——区域范围停车位空闲指数差异均值最小化 |
5.3.5 双层规划模型 |
5.4 模型算法及求解 |
5.4.1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整体算法设计 |
5.4.2 基于MSA的上层模型求解 |
5.4.3 基于嵌套优化算法的下层模型求解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研究——北京王府井地区共享停车实施 |
6.1 项目概况 |
6.1.1 案例背景 |
6.1.2 调查内容 |
6.2 基础数据分析 |
6.2.1 区域占道停车分析 |
6.2.2 区域商业配建停车场分析 |
6.2.3 共享停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3 共享停车资源优化模型仿真分析 |
6.3.1 停车用户分类 |
6.3.2 不同停车用户选择不同停车场的感知效用函数 |
6.3.3 仿真结果分析 |
6.4 王府井最终治理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TOD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行为影响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TOD评价方法 |
1.2.2 自选择行为分析 |
1.2.3 出行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数据概述 |
2.1 基础数据 |
2.1.1 轨道交通刷卡数据 |
2.1.2 建成环境数据 |
2.1.3 居民出行调查数据 |
2.2 推测数据 |
2.2.1 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地识别 |
2.2.2 出行者经济属性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3 TOD指标体系确立及车站划分 |
3.1 TOD概述 |
3.1.1 TOD定义 |
3.1.2 TOD车站的吸引范围 |
3.2 TOD指标体系构建 |
3.2.1 TOD评价指标概述 |
3.2.2 单项指标选取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2.4 单项指标计算 |
3.3 车站评价方法 |
3.3.1 最佳聚类数确定 |
3.3.2 K-MEANS聚类 |
3.4 案例分析 |
3.4.1 最佳聚类数确定及K-MEANS聚类 |
3.4.2 聚类结果的空间分布 |
3.4.3 各聚类结果的详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居民自选择行为分析 |
4.1 自选择问题 |
4.2 倾向评分匹配方法 |
4.2.1 倾向评分值计算 |
4.2.2 匹配原则 |
4.2.3 匹配后分析 |
4.3 研究假设及验证 |
4.4 案例分析 |
4.4.1 基础数据分析 |
4.4.2 检验选择性的存在 |
4.4.3 倾向值打分及匹配 |
4.4.4 均衡性检验 |
4.4.5 倾向评分匹配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TOD与非TOD站点乘客出行行为分析 |
5.1 出行特征分析 |
5.1.1 时间分布特征 |
5.1.2 空间分布特征 |
5.2 出行距离分析 |
5.2.1 变量选择 |
5.2.2 模型方法 |
5.2.3 案例分析 |
5.3 出行频次分析 |
5.3.1 变量选择 |
5.3.2 模型方法 |
5.3.3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TOD实施的对策建议 |
6.3.1 合理的政策和规划 |
6.3.2 合理的选址和设计 |
6.3.3 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多模式交通网络下P+R与K+R设施布局优化与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对象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模式交通网络 |
1.2.2 P+R设施需求预测方法 |
1.2.3 P+R设施选址布局方法 |
1.2.4 P+R设施布局影响效果分析 |
1.2.5 K+R相关研究 |
1.2.6 既有研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停车换乘特性分析 |
2.1 停车换乘设施空间特征 |
2.1.1 P+R设施空间布局特征 |
2.1.2 K+R设施空间特性 |
2.2 停车换乘时间特性和方式选择特性 |
2.2.1 基础数据类型及作用 |
2.2.2 数据获取 |
2.2.3 停车换乘设施客流时变特性 |
2.2.4 出行方式选择特性 |
2.3 停车换乘设施类别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停车换乘设施选址整体架构及空间分析 |
3.1 停车换乘设施选址整体架构 |
3.1.1 停车换乘设施选址原则 |
3.1.2 停车换乘设施选址影响因素 |
3.1.3 停车换乘设施选址模型及方法综述 |
3.1.4 停车换乘设施选址布局目标 |
3.1.5 停车换乘设施选址布局流程 |
3.2 停车换车设施空间分析 |
3.2.1 空间分析模型的选择 |
3.2.2 设施周边可达性适宜性评估 |
3.2.3 潜在客流吸引力适宜性评估 |
3.2.4 建造成本适宜性评估 |
3.3 综合适宜建造指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停车换乘设施多目标选址优化模型 |
4.1 停车换乘方式选择预测模型 |
4.1.1 停车换乘设施需求预测模型比选 |
4.1.2 多项Logit模型介绍 |
4.1.3 多项Logit模型建立 |
4.1.4 多项Logit模型数据获取与处理 |
4.1.5 多项Logit模型参数估计 |
4.1.6 不同变量水平下的概率预测值 |
4.2 停车换乘设施多目标选址优化模型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停车换乘设施层级结构划分 |
4.2.3 模型假设 |
4.2.4 符号说明 |
4.2.5 优化目标 |
4.2.6 约束条件 |
4.2.7 优化模型流程 |
4.3 模型求解算法 |
4.3.1 遗传算法简介 |
4.3.2 遗传算法运算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停车换乘设施布局方法与算例分析 |
5.1 停车换乘设施选址布局方法与流程 |
5.2 算例分析 |
5.3 基于空间分析理论的初选模型 |
5.3.1 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
5.3.2 初始备选点分析 |
5.4 停车换乘方式选择预测 |
5.5 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的选址布局模型 |
5.5.1 现状方案评价 |
5.5.2 优化方案 |
5.5.3 优化与现有P+R设施布局方案的对比 |
5.5.4 设施数量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
5.5.5 需求加载后选址方案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S医院院区内外交通组织优化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医院交通特性分析及改善方法概述 |
2.1 医院交通出行规律探讨 |
2.2 医院常见交通问题分析 |
2.3 医院交通改善方法概述 |
2.4 仿真软件的介绍 |
2.5 本章小节 |
3 S医院交通现状分析 |
3.1 S医院区域布局分析 |
3.2 医院车辆停放特征 |
3.3 S医院院区内外交通组织 |
3.4 S医院院区内外交通瓶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S医院院区内外交通优化分析 |
4.1 优化原则 |
4.2 S医院院区内外交通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5 S医院交通模型的构建与仿真 |
5.1 VISSIM仿真模型的构建 |
5.2 模型仿真分析 |
5.3 S医院交通改善方案和具体的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县域城镇典型路内停车碳排放特性及配置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新时代”县域城镇停车规划的低碳导向 |
1.1.2 我国县域城镇的路内停车交通现状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以低碳为导向的停车研究 |
1.2.2 机动车排放数据获取方法研究 |
1.2.3 交通碳排放计算模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及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城镇路内停车停发过程和典型停发情境 |
2.1 路内停车停发过程分析 |
2.1.1 路内停车过程中道路交通流对停放车辆的影响 |
2.1.2 路内停车过程中停放车辆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 |
2.1.3 路内停车过程中的碳排放 |
2.2 路内停车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概述 |
2.3 县域城镇路内停车设施型式调查 |
2.3.1 调查过程概述 |
2.3.2 县域城镇现有路内停车设置型式 |
2.4 路内停车典型停发情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停放车辆停发过程特性分析及直接碳排放模型建立 |
3.1 停放车辆的停发过程特性调查 |
3.1.1 调查方案 |
3.1.2 调查数据初步处理 |
3.2 停放车辆的停发过程特性分析 |
3.2.1 动态交通影响下的平均停驶次数(?) |
3.2.2 动态交通影响下的平均停驶概率 |
3.2.3 动态交通影响下的平均停驶时长 |
3.2.4 驾驶员及寻找空档相关停驶时长(?) |
3.3 停放车辆的停发过程基本碳排放测量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方案 |
3.3.2 基本碳排放分析 |
3.3.3 静止与低速行驶工况下的碳排放分析 |
3.4 县域城镇路内停车直接碳排放计算模型 |
3.4.1 模型的提出 |
3.4.2 模型的标定 |
3.5 县域城镇典型路内停车情境直接碳排放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段运行车辆受阻特性分析及间接碳排放模型建立 |
4.1 路内停车对路段运行车辆的影响调查 |
4.1.1 调查方案 |
4.1.2 调查数据初步处理 |
4.2 路内停车对路段运行车辆的影响分析 |
4.2.1 路内停车对路段交通流的摩擦效应分析 |
4.2.2 路内停车对路段交通流的阻滞效应分析 |
4.3 典型路内停车情境下的交通流模型 |
4.3.1 表征路段上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基本模型 |
4.3.2 典型路内停车情境下交通流模型标定 |
4.4 车辆碳排放与速度关系模型 |
4.5 县域城镇路内停车间接碳排放计算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低碳为导向的县域城镇路内停车配置优化方法及应用 |
5.1 县域城镇路内停车碳排放计算方法 |
5.1.1 县域城镇路内停车总体碳排放核算方法 |
5.1.2 县域城镇路内停车总体碳排放估算方法 |
5.2 以低碳为导向的县域城镇路内停车优化和配置方法 |
5.2.1 路内停车优化或方案比选方法:碳排放比较法 |
5.2.2 县域城镇路内停车配置方法:饱和度坐标法 |
5.3 算例:县域城镇路内停车设施配置优化案例 |
5.3.1 算例 1:特定路段路内停车优化——碳排放比较法算例 |
5.3.2 算例 2:县域城镇路内停车配置优化——饱和度坐标法算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进展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10)多尺度建成环境及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建成环境与个体社会交互关系 |
2.1.1 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 |
2.1.2 建成环境与个体健康 |
2.1.3 建成环境与居民幸福感 |
2.2 居民出行行为影响因素 |
2.2.1 个人因素 |
2.2.2 家庭因素 |
2.2.3 政策因素 |
2.3 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 |
2.3.1 出行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
2.3.2 个人健康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
2.3.3 个人和家庭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建成环境与个体社会交互影响的研究设计 |
3.1 关键变量研究尺度界定 |
3.1.1 城市建成环境 |
3.1.2 通勤行为 |
3.1.3 个体健康 |
3.1.4居民幸福感 |
3.2 关键变量互动关系的基本认识 |
3.2.1 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 |
3.2.2 出行行为、个体健康和居民幸福感 |
3.3 基于实证视角的研究假设 |
3.4 本章小结 |
4 职住地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建模研究 |
4.1 研究问题剖析 |
4.2 路径分析—离散选择一体化模型 |
4.2.1 概念模型 |
4.2.2 模型构建 |
4.3 样本特征变量统计与描述 |
4.3.1 研究区域 |
4.3.2 个体样本特征 |
4.3.3 建成环境样本特征 |
4.4 结果分析 |
4.4.1 共线性检验结果 |
4.4.2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
4.4.3 模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尺度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建模研究 |
5.1 研究问题剖析 |
5.2 多层次序LOGISTIC回归模型 |
5.2.1 概念模型 |
5.2.2 模型构建 |
5.3 样本特征变量统计与描述 |
5.3.1 研究区域 |
5.3.2 个体样本特征 |
5.3.3 建成环境样本特征 |
5.4 结果分析 |
5.4.1 共线性检验结果 |
5.4.2 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
5.4.3 不同城市化率的影响因素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建成环境对通勤行为、个体健康和幸福感影响建模研究 |
6.1 研究问题剖析 |
6.2 广义结构方程模型 |
6.2.1 概念模型 |
6.2.2 模型构建 |
6.3 样本特征变量统计与描述 |
6.3.1 个体健康的分布特征 |
6.3.2 社会经济属性特征 |
6.3.3 建成环境样本特征 |
6.4 结果分析 |
6.4.1 共线性检验结果 |
6.4.2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
6.4.3 相关变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停车场调查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典型调查的杭州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研究[A]. 阙方洁,朱爱军,朱小康,王登忠.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 2021
- [2]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研究[D]. 黎晓璐.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住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D]. 李爽.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基于公共停车资源供给的市民停车选择行为及预测研究 ——以Y市为例[D]. 许亦男. 扬州大学, 2021(09)
- [5]区域停车共享实施方法与技术研究[D]. 秦亚莘.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TOD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行为影响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D]. 杨羽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多模式交通网络下P+R与K+R设施布局优化与配置[D]. 刘月. 东南大学, 2020(01)
- [8]S医院院区内外交通组织优化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D]. 孟素素.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县域城镇典型路内停车碳排放特性及配置优化方法[D]. 刘亚超. 东南大学, 2020(01)
- [10]多尺度建成环境及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建模研究[D]. 尹超英. 北京交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