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用向日葵部分性状与籽实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轩微[1](2021)在《播期与密度对油用向日葵生理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
刘文杰[2](2020)在《播期、密度对向日葵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播期和密度是影响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两大主要因素,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是向日葵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本文以目前新疆主推油用向日葵品种KWS303和食用向日葵SH363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向日葵生育进程、植株形态、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冠层特性、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石河子地区光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向日葵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推迟播种,向日葵的出苗速度加快,全生育期缩短。在B1密度水平下KWS303的全生育期A3播期比A1播期缩短了7d,SH363在B1密度水平下A3播期比A1播期缩短了10d;在B2密度水平下KWS303的全生育期A3播期比A1播期同样缩短了7d,SH363在B2密度水平下A3播期比A1播期缩短了5d;在B3密度水平下KWS303的全生育期A3播期比A1播期同样缩短了7d,SH363在B2密度水平下A3播期比A1播期缩短了7d;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密度增加,向日葵的株高呈增加趋势,播期推迟灌浆期的主茎绿叶数、茎粗增加,对花盘直径的则影响较小。相同播期随密度的增加,灌浆期的主茎绿叶数、茎粗花盘直径则减少。在播期密度双因素互作下株高、灌浆期主茎绿叶数,茎粗、花盘直径最大值分别是A3B3、A3B1、A3B1、A3B1处理组合。3.密度对向日葵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冠层高度影响较大,在相同播期内,从苗期到开花期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从灌浆初期到灌浆结束,叶面积指数又迅速下降,在高密度处理下,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较差,养分竞争较大,加速叶片衰老,叶面积指数相应下降更快。在灌浆期油用向日葵KWS303在A2B2处理,食用向日葵在A2B1处理下仍然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密度对叶倾角的影响大于播期,在现蕾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播期条件下冠层高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各密度条件下均在播后60天左右冠层高度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在接近成熟期,各密度处理之间冠层高度存在显着差异,高密度条件下个体竞争导致花盘变小,花盘鲜重降低,重力较小,相应勾头级别较低,总体冠层高度偏高;而低密度条件下,花盘发育较好,重力大,勾头级别高,相应冠层高度降低;在播期试验研究发现,随着播期的延迟,同密度处理条件下的冠层高度也相应增加。4.各处理向日葵叶片的平均SPAD值都呈单峰曲线变化,油用向日葵KWS303的总体趋势是从开花到花后10天叶片平均SPAD值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增加,食用向日葵SH363从开花到花后5天叶片平均SPDA值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或不显着增加,从花后10天到终花期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或者不显着的降低趋势。两个品种叶绿素含量(SPAD)都随着密度的增加呈显着或者不显着减小。5.花期净光合速率则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这是由于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增加,植株的生长空间减小,叶片的遮挡,造成受光不均匀,使得向日葵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减小。通过播期对花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各播期之间也存在显着或不显着差异,其中A1与A3,A2与A3之间差异达显着水平。各密度之间B1与B3,B2与B3之间则达到极显着水平。3个播期中A2的Pn值最高,A3最低,通过二因素统计分析得出,在互作效应中密度对Pn的影响大于播期。6.油用向日葵和食用向日葵在A2B1处理组合下,向日葵个体发育良好,单株干物质最高。随着播期的推迟与密度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加再减小趋势,最终的产量均以A2B2组合最高。播期对油用向日葵KWS303粗脂肪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SH363粗蛋白含量在A2播期最高为25.54%。密度对KWS303粗脂肪含量的影响表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加含量逐渐增加趋势,密度对SH363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则表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加含量增加。
刘继霞,山军建,王平[3](2019)在《向日葵育种目标的探讨》文中指出为明确向日葵育种目标,对油用向日葵和食用向日葵进行了不同密度试验,进而根据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表现及特征特性,对当前向日葵育种方向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向日葵品种选育除了要求优质、高产,抗性好,植株紧凑,叶片小,田间通风透光性好,抗倒伏,耐密植且适宜机械化操作外,油用向日葵还要求籽实含油率高、油酸含量高,食用向日葵还要求籽粒商品性好且机械收获后籽粒不易脱皮、商品性保持不变。通过对向日葵育种目标的探讨,有助于向日葵品种的更新换代,更好地服务于向日葵生产,促进向日葵产业的发展。
国世佳[4](2019)在《施肥对向日葵产量与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究阴山北麓地区向日葵高产、优质合理的施肥量,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向日葵产量、肥料利用效率、灌浆规律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N2P2K2施肥条件下,食用向日葵的氮肥利用率为37.75%,磷肥利用率为17.08%,K20肥利用率为38.08%,每生产100 kg向日葵籽粒吸收N 4.91kg、P2O5 1.70kg、K2O 8.38kg;油用向日葵的氮肥利用率为39.03%,磷肥为12.44%,钾肥为 43.53%;每生产 100 kg 向日葵籽粒吸收 N 6.78kg、P205 1.96kg、K20 8.64kg。(2)施肥对向日葵单盘粒重、籽仁率影响无显着性差异,盘茎与百粒重是影响油用向日葵产量的主要因素。N2P2K2条件下食葵产量为6169.87 kg/hm2,增产量为 1263.44 kg/hm2,油葵产量为 4049.95 kg/hm2,增产量为 713.56 kg/hm2。(3)食用向日葵开花后16~21d是籽粒干物质积累最快时期,施氮处理推迟2~5d;油用向日葵开花后15~19d是籽粒积累最快时期,施氮处理推迟3~4d;食用向日葵与油用向日葵在36~48d后进入脱水期。(4)食用向日葵在开花后17~24d是粗脂肪积累最快时期,施氮处理推迟1~3d;油用向日葵在开花后16~21d是粗脂肪积累最快时期,施氮处理推迟2~3d。亚油酸与油酸含量变化过程相反;硬脂酸形成于籽粒建成初期。(5)过量施N降低籽粒粗脂肪含量,食用向日葵施N粗脂肪含量表现为N1>N0>N2>N3,油用向日葵施N粗脂肪含量表现为N2>N0>N1>N3。产量能够弥补粗脂肪、粗蛋白含量的不足。氮肥对油酸为负影响,对亚油酸为正影响。磷肥对油酸为负影响,对棕榈酸为正影响。钾肥对油酸为正影响,对亚油酸为负影响。从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综合考虑,食用向日葵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44.43~172.67kg/hm2,磷肥 71.65~108.39kg/hm2,钾肥 120.76~169.33kg/hm2。油用向日葵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20.57~151.33kg/hm2,磷肥58.69~86.94kg/hm2,钾肥90.89~133.52kg/hm2。
李洋,朱统国,李晓伟,王丽,王曙文,李玉发,何中国,王佰众[5](2019)在《浅谈吉林省向日葵育种历程及未来育种方向》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吉林省在向日葵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分三个阶段回顾了过去近五十年的向日葵选育历程,分别于20世纪70年代填补了我国无向日葵杂交种的空白,80年代加强籽实产量和含油率提升的育种工作,90年代至今在新品种选育和"二比空"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并对抗性育种和栽培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进行简要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未来吉林省向日葵育种方向应重视种质资源的保护、创制及利用工作,尤其是针对目前菌核病危害严重的问题,尝试在野生近缘种中寻找相关抗性资源,并对其进行发掘和利用,结合"三系"杂种优势模式,借鉴国外育种公司繁育及营销的成功经验,推动我省向日葵育种工作乃至产业的健康发展。希望对吉林省向日葵的育种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梁春波[6](2018)在《油用向日葵杂交组合子实含油率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油用向日葵子实含油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各性状对子实含油率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方法]对4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组合)的生育日数(X1)、株高(X2)、茎粗(X3)、叶片数(X4)、花盘直径(X5)、单株粒数(X6)、百粒重(X7)、籽仁率(X8)、结实率(X9)、单株粒重(X10)和子实含油率(Y)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论]子实含油率与籽仁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籽仁率、单株粒重、茎粗、叶片数、单株粒数、生育日数、结实率、花盘直径。[结论]高油向日葵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首先关注籽仁率进行选择和调控,同时充分考虑百粒重对子实含油率的负向作用,在可接受的百粒重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育种材料。
王婷婷,张晓东,鲁雪林,张国新,董梅英,王秀萍[7](2018)在《河北省滨海盐渍土地区油葵综合性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盐渍逆境胁迫是影响盐渍土地区油葵产量和品质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培育耐盐优质油葵品种是盐渍土油葵育种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采用防雨棚盐碱原土鉴定法,研究土壤含盐量为6 g·kg-1下9份油葵品种苗期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出苗率和出苗指数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苗期耐盐性初步鉴定,了解不同品种苗期耐盐性能力差异;之后在滨海盐渍化土壤大田条件下观测生育期、植株形态、产量、籽粒品质等10个农艺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为滨海盐渍土地区油葵耐盐种质资源的挖掘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6 g·kg-1盐碱原土处理下,不同油葵品种的各测定指标与对照(1 g·kg-1左右的中壤耕层土)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的变化率有显着差异,说明油葵品种对盐分的耐受能力差异较大。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油葵品种进行耐盐性排序,‘T562’、‘滨葵1号’的耐盐性最好,‘先瑞1号’的耐盐能力最弱。在田间盐渍土地区,油葵农艺性状表现各异,各性状至少与2个其他性状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生育期与产量构成因子呈极显着负相关,表明油葵在盐渍土环境下生长时间越长受害就越严重,越不利于油葵产量提高。根据各农艺性状的表现将滨海盐渍土种植的油葵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按成熟期、产量、品质综合分为高油中产晚熟品种、早熟中产低油品种和高产中熟中等含油量品种3个类群。主成分分析将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分成3个主成分,可将其归纳为生育期和形态因子、产量因子和籽粒品质因子,其总变异累积贡献率达69%。对不同油葵品种的综合表现进行加权求和,‘滨葵1号’排名第1。结合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滨葵1号’和‘T562’可以作为优质品种在滨海盐渍土地区栽培及油葵耐盐育种中加以利用。
葛玉彬[8](2016)在《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是世界上主要的一年生食用和油用作物,是人类饮食消费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所含的生育酚能够减少慢性病对人类的危害。本研究利用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8个食用向日葵自交系,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组配16个杂交组合,构成遗传分析群体,采用环境互作在内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分析了食用向日葵10个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遗传规律、基因效应及作用特点;采用多元条件分析方法分析了农艺性状对产量遗传贡献率。旨在为食用向日葵自交系改良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所观测的11个性状中,株高、生育期、单盘粒数、结实率、百粒重、单盘粒重、皮壳率和结实率等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加性主效应控制,加性效应中,产量最低,出仁率和皮壳率最高;显性效应中,产量性状表现为显性主效应控制,显性×环境互作方差分量比率也较大,盘径的显性效应最大,皮壳率和出仁率的最小。2.参试亲本R121828、R1210368、R1011393、KJR1301和101033R对单盘粒数表现极显着正向加性效应,亲本T1210395、KJR1301和101033R对茎粗表现极显着正向加性效应;杂交组合产量性状显性方差分量比率远高于加性方差分量比率,是影响杂交组合产量的主要遗传因素。盘径和产量性状的F1和F2均表现出极显着的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预计的世代数都约为2,基因型杂种优势相对能稳定遗传。50%的杂交组合产量在两试点均表现显着或极显着正向显性主效应,稳定性好,是增产潜力较大的杂交组合。3.除生育期和皮壳率外,产量与结实率、百粒重、单盘粒数、单盘粒重和出仁率等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均较大,分别在0.534-0.728和0.536-0.731之间。产量仅与株高表现极显着加性正相关,而与生育期表现极显着加性负相关;同时与株高、盘径、生育期、结实率、单盘粒重、百粒重等性状间呈显着的显性正相关,与单盘粒数呈显着的显性负相关。4.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除皮壳率和出仁率外,其它性状F1和F2均表现出显着或极显着主效应群体平均优势;所有性状在F1和F2代表现出极显着的主效应群体超亲优势,但多数表现负向。F1杂种优势的强度与F2优势减退程度正相关,个别性状F2残留优势仍十分可观。5.茎粗对产量加性遗传效应的贡献率最高;盘径对3个亲本产量加性效应的贡献率最大,这些亲本的产量加性效应可利用盘径进行间接选择。多数杂交组合的盘径和百粒重对其产量具有较高的贡献值,这两个性状的显性效应可作为杂交组合产量的选择指标;结实率可作为杂交种显性效应的辅助选择性状,就提高杂交种的产量而言,显性基因效应比加性基因效应更为重要。
李培江[9](2016)在《向日葵种质资源评价及抗感品种对黑茎病菌的基因表达差异》文中研究指明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是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向日葵遗传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通过人工培育,在不同生境上形成许多品种,主要有食用型、油用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向日葵黑茎病菌(Leptosphaeria lindquistii)是向日葵的一种检疫性真菌病害。据报道,此病害在我国新疆等局部地区时有发生。近年来,国内外对黑茎病菌的形态鉴定、病症分析及特异分子检测研究较多,也有零星的向日葵黑茎病抗性育种的分子机制研究报道。本研究以食用和油用型向日葵种子各20种为材料(24种来自美国,为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赠送,16种购自国内)。分别测定并比较分析了两类型向日葵在籽实和籽仁的大小、籽仁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提取40种向日葵植株基因组DNA,用ITS通用引物ITS1/ITS4对其内转录间隔区进行了PCR扩增以及扩增产物双向测序,运用Clustalx 1.81和BioEdit 7.0.9软件参照GenBank中已登陆的向日葵ITS区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并结合MEGA 5.10软件构建进化树,用DNASP 5.0和Network软件进行多样性分析;以对黑茎病高抗(MT792G)和易感(康地KWS303)的向日葵作为植物材料,以我们分离并经ITS分子鉴定了的黑茎病分离物BXC1为病原菌,对抗、感向日葵品种进行接菌,接菌10天后当病症明显时,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所选的16个基因在抗、感向日葵病症茎组织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如下:1.形态和主要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食用型向日葵籽实和籽仁(长/短径籽实:1.75±0.21/0.79±0.08cm;籽仁:1.18±0.06/0.54±0.05cm)较油用型大(长/短径籽实:1.04±0.10/0.52±0.06cm;籽仁:0.88±0.07/0.45±0.04cm);前者种皮多为灰底白纹,而后者种皮多为黑色,籽实饱满充实;食用向日葵籽仁蛋白平均含量(19%)高于油用向日葵籽仁(15%);食用和油用向日葵籽仁含油量范围分别为30.03%42.37%和30.00%47.24%;向日葵籽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较高,共约占90%;70%食用向日葵籽亚油酸含量丰富,达到60%以上,58%油用向日葵籽中油酸含量较高,达到80%以上;籽仁总糖、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含量在食用和油用向日葵之间均无显着差异。食用和油用型向日葵籽一些主要成分(如蛋白含量、油脂成分)差异,可作为向日葵新品种选育目标。食用和油用型向日葵的划分主要还是依据于其种皮形态、籽粒大小以及嗑食方便性。2.ITS序列分析及聚类结果表明:向日葵ITS序列的长度为650bp,其中ITS1长267bp,5.8S长159bp,ITS2长224bp,ITS序列中存在9个碱基变异位点;GC含量达52.4%,具有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532。向日葵ITS序列的单倍型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一致,并首次表明食用和油用型向日葵基本分属两类,且食用型很有可能是从油用型向日葵演变而来。这一新颖结果为向日葵品种间亲缘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3.基因表达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P2A、MnSOD1、HDZTF、BCCP、ELT和PDE共6个基因在感性植株对照中的基因表达量均高于抗性对照植株;但当接菌后,感性植株的基因表达量显着下调,而在抗性植株的基因表达量却显着上调表达,表明这些基因的上调可能与其抗性有关;TST、CPC、CAT、CuZnSOD1、CuZnSOD2、MYBR和MYBF共7个基因在抗性对照植株中的基因表达量高于其相应感性对照植株,接菌后,这些基因表现出在感性品种中上调表达,而在抗性品种中下调表达,说明这些基因可能为易感基因;PAL2、POD及WRKY 3个基因在感性对照植株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抗性对照植株,接菌10天后,在抗性和感性品种中均发生了下调;说明这些基因可能是向日葵对黑茎病菌的一般性的响应基因。
雷中华,石必显,孙逊,吴伟,向理军[10](2015)在《中亚15份油葵种质资源的综合性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引入的油葵种质资源材料进行各性状的评价,为油葵育种材料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5份由中亚引入的油葵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株高、茎粗、叶片数、花盘直径、皮克率、百粒重、单株重、含油率、生育期以及分支类型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中亚油葵资源遗传变异丰富,9个主要的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在0.6%22.5%,以叶片数变异最大,生育期最小。不同的资源具有各自的优良特性,株型表现上具有优势的资源是1、4、7和3号材料;百粒重上15、8和3号表现突出;单株产量上具有优势的是3、14、4和2号;5和15号资源的含油率优势明显。【结论】参试的15份中亚资源中3、4及5号表现较为突出,在创建油葵新材料时可以对这些资源综合加以利用。
二、油用向日葵部分性状与籽实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用向日葵部分性状与籽实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播期、密度对向日葵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世界向日葵的生产和发展现状 |
1.2 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发展现状 |
1.3 环境因子对向日葵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1 温度 |
1.3.2 光照 |
1.3.3 水分 |
1.4 栽培因子对向日葵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4.1 密度对向日葵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4.2 播期对向日葵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域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方法与指标 |
2.3.1 生育进程的测定 |
2.3.2 植株生长及形态指标 |
2.3.3 群体叶面积指数(LAI) |
2.3.4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 |
2.3.5 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 |
2.3.6 单株干物质变化 |
2.3.7 考种测产 |
2.3.8 向日葵品质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播期、密度对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播期、密度对向日葵生育进程的影响 |
3.1.2 播期、密度对向日葵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 播期、密度对向日葵冠层结构的影响 |
3.2.1 叶面积指数 |
3.2.2 冠层叶倾角 |
3.2.3 冠层高度 |
3.3 播期、密度对向日葵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对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
3.3.2 对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3.3.3 对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3.4 播期、密度对向日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4.1 不同播期密度下向日葵单株干物质动态变化 |
3.4.2 不同播期密度对向日葵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3 不同播期密度对向日葵品质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播期、密度对向日葵生育进程的影响 |
4.1.2 播期、密度对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
4.1.3 播期、密度对向日葵冠层结构的影响 |
4.1.4 对向日葵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5 对向日葵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6 对向日葵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向日葵育种目标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调查内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密度对油用向日葵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
2.2 密度与油用向日葵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 密度对食用向日葵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2.4 密度与SH363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 向日葵育种方向探讨 |
3.1 优质、高产是育种重要目标 |
3.2 适合机械化操作 |
4 结论 |
(4)施肥对向日葵产量与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向日葵的生产概况 |
1.1.1 国外向日葵的生产概况 |
1.1.2 国内向日葵的生产概况 |
1.1.3 内蒙古中西部向日葵产业现状 |
1.2 施肥对向日葵产量、籽粒灌浆及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 |
1.2.1 施肥对向日葵产量的研究进展 |
1.2.2 施肥对向日葵籽粒灌浆的研究进展 |
1.2.3 施肥对向日葵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 |
1.2.3.1 氮磷钾对向日葵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研究进展 |
1.2.3.2 氮磷钾对向日葵脂肪酸组分的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试验方案 |
2.1 试验材料 |
2.1.1 参试品种与肥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方法 |
2.2.3 田间进程及管理 |
2.3 试验记录与测定方法 |
2.3.1 生育期取样记录 |
2.3.2 籽粒形成测定 |
2.3.3 产量指标测定 |
2.3.4 品质指标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对向日葵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
3.1.1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
3.1.1.1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
3.1.1.2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3.1.2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
3.1.2.1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
3.1.2.2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3.2 施肥对向日葵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1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2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施肥对向日葵籽粒形成的影响 |
3.3.1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籽粒形成的影响 |
3.3.1.1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盘茎增长的影响 |
3.3.1.2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籽粒十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1.3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籽粒含水量的影响 |
3.3.2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籽粒形成的影响 |
3.3.2.1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盘茎增长的影响 |
3.3.2.2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2.3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籽粒含水量的影响 |
3.4 施肥对向日葵籽粒脂肪积累的影响 |
3.4.1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籽粒脂肪积累的影响 |
3.4.1.1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籽粒粗脂肪积累的影响 |
3.4.1.2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籽粒脂肪酸组成成分积累的影响 |
3.4.2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籽粒脂肪积累的影响 |
3.4.2.1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籽粒粗脂肪积累的影响 |
3.4.2.2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籽粒脂肪酸组成成分积累的影响 |
3.5 施肥对向日葵籽粒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
3.5.1 施肥对食用向日葵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
3.5.2 施肥对油用向日葵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施肥与向日葵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4.2 施肥对向日葵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3 施肥对向日葵籽粒粗脂肪积累的影响 |
4.4 施肥对向日葵籽粒脂肪酸组成成分的影响 |
5 结论 |
5.1 施肥与向日葵产量的关系 |
5.2 施肥与向日葵籽粒灌浆的关系 |
5.3 施肥与向日葵品质形成的关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浅谈吉林省向日葵育种历程及未来育种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吉林省向日葵的育种历程 |
2 吉林省向日葵的未来育种方向 |
2.1 向日葵种质资源的保护、创制及利用 |
2.2 向日葵抗病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
2.3 向日葵“三系”杂种优势的利用 |
3 结语 |
(6)油用向日葵杂交组合子实含油率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杂交种 (组合) 主要性状的比较 |
2.2 不同向日葵杂交种 (组合) 子实含油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2.3 油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对子实含油率的通径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7)河北省滨海盐渍土地区油葵综合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苗期耐盐性鉴定试验 |
1.3 田间试验设计及性状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碱胁迫对油葵苗期生长的影响 |
2.2 滨海盐渍土油葵苗期耐盐性评价 |
2.3 滨海盐渍土油葵主要农艺性状表型的差异 |
2.4 滨海盐渍土油葵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5 滨海盐渍土油葵主要农艺性状间的聚类分析 |
2.6 不同油葵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2.6.1 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分析 |
2.6.2 品种主成分分析评价 |
3 讨论与结论 |
(8)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向日葵研究现状 |
1.1.1 向日葵品种类型划分 |
1.1.2 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 |
1.1.3 国内外向日葵生产现状 |
1.2 植物数量性状混合线性遗传模型研究进展 |
1.2.1 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分析方法 |
1.2.2 其它遗传模型及分析方法 |
1.3 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遗传 |
1.3.1 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 |
1.3.2 产量性状遗传研究 |
1.4 向日葵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立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遗传效应分析 |
3.1.1 10 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平均表现及遗传变异分析 |
3.1.2 10 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遗传方差组成及遗传力分析 |
3.1.3 亲本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加性遗传效应分析 |
3.1.4 食用向日葵主要性状间的遗传相关 |
3.1.5 杂交组合显性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
3.2 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遗传贡献分析 |
3.2.1 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净遗传贡献率估算 |
3.2.2 农艺性状对亲本产量加性效应的贡献分析 |
3.2.3 农艺性状对杂种产量显性贡献的随机效应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遗传研究 |
4.2 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遗传效应 |
4.3 食用向日葵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4.4 食用向日葵杂种优势分析 |
4.5 食用向日葵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遗传贡献率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向日葵种质资源评价及抗感品种对黑茎病菌的基因表达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向日葵概述 |
1.1.1 向日葵的经济价值 |
1.1.2 向日葵的药用价值 |
1.2 向日葵发展现状 |
1.3 向日葵农艺性状研究 |
1.4 ITS在DNA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
1.5 向日葵黑茎病研究进展 |
1.5.1 向日葵黑茎病病原菌概述 |
1.5.2 向日葵感染黑茎病的症状表现和危害程度 |
1.5.3 向日葵黑茎病国外发生情况及研究现状 |
1.5.4 向日葵黑茎病国内发生情况及研究现状 |
1.6 PCR技术及应用 |
1.7 向日葵抗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油用与食用向日葵籽形态及主要成分差异辨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形态的测定 |
3.2.2 脂肪的提取和含油量的测定 |
3.2.3 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测定 |
3.2.4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3.2.5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形态比较 |
3.3.2 大小比较 |
3.3.3 向日葵籽仁含油量 |
3.3.4 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 |
3.3.5 可溶性蛋白含量 |
3.3.6 碳水化合物含量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向日葵内转录间隔区(ITS)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的准备 |
4.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2.3 ITS扩增 |
4.2.4 PCR产物测序 |
4.2.5 序列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向日葵ITS区的PCR扩增 |
4.3.2 向日葵ITS的变异分析 |
4.3.3 单倍型分析及聚类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抗感品种接种黑茎病菌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PDA培养基的配制 |
5.2.2 菌株的培养 |
5.2.3 向日葵幼苗培养 |
5.2.4 黑茎病BXC1接种 |
5.2.5 样品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5.2.6 cDNA的合成 |
5.2.7 qPCR |
5.2.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黑茎病BXC1接种抗感向日葵品种的病斑特点 |
5.3.2 接种处理对向日葵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10)中亚15份油葵种质资源的综合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 |
1. 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引入油葵生物学性状 |
2. 2 引入油葵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
2. 3 引入油葵经济性状比较及显着性 |
2. 4 引入油葵主要9 个性状的遗传变异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油用向日葵部分性状与籽实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播期与密度对油用向日葵生理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赵轩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播期、密度对向日葵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刘文杰. 塔里木大学, 2020(11)
- [3]向日葵育种目标的探讨[J]. 刘继霞,山军建,王平. 北方农业学报, 2019(03)
- [4]施肥对向日葵产量与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D]. 国世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浅谈吉林省向日葵育种历程及未来育种方向[J]. 李洋,朱统国,李晓伟,王丽,王曙文,李玉发,何中国,王佰众. 东北农业科学, 2019(01)
- [6]油用向日葵杂交组合子实含油率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梁春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3)
- [7]河北省滨海盐渍土地区油葵综合性状分析[J]. 王婷婷,张晓东,鲁雪林,张国新,董梅英,王秀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5)
- [8]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遗传分析[D]. 葛玉彬.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9]向日葵种质资源评价及抗感品种对黑茎病菌的基因表达差异[D]. 李培江. 西南大学, 2016(02)
- [10]中亚15份油葵种质资源的综合性状分析[J]. 雷中华,石必显,孙逊,吴伟,向理军. 新疆农业科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