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体位的安置及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树松[1](2021)在《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微创心脏外科是近些年涌现的一个很大的新领域,因其具有有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整体得到快速发展。临床中电视胸腔镜被越来越多,且因其微创、安全得到患者与临床的认可。电视胸腔镜辅助的外科手术是构成微创心脏外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微创胸外科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际上有关相关报道不乏其话题,国内也有多家单位对这项技术进行研究后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心脏外科收治患者疾病危重,临床需要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同时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将电视胸腔镜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疾病患者中,成功治疗心脏外科疾病。该文通过综述分析电视胸腔镜技术在心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具体从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手术基本条件及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展开具体论述,其中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包括胸腔镜在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冠心病、心脏肿瘤及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最终分析存在问题并作出展望,以指导后期临床治疗。
成欣[2](2021)在《非连枷胸多发肋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比》文中指出目的:对比研究以镍钛合金肋骨环抱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非连枷胸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收治,诊断为多发肋骨骨折的非连枷胸患者,共计387例,其中符合研究条件者144例(AIS≤3)。手术组病例70例,非手术组病例74例。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的相关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受伤原因、骨折肋骨根数、AIS评分、ISS评分、血气分析(入院时、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第3天的p H值、Pa O2、Pa CO2及Pa O2/Fi O2)、病房VAS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胸腔积液、迟发性血气胸、肺部感染、肺不张、断端肋骨移位等)、镇痛时间、总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出院随访VAS评分等临床指标,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综合评价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非连枷胸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折肋骨根数、AIS评分、ISS评分等基本临床资料相比较,手术组与非手术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受伤原因及骨折肋骨根数存在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胸腔积液、迟发性血气胸、肺不张、断端肋骨移位等并发症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肺部感染率低于非手术组(8.6%vs 21.6%,P=0.03),且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在入院时、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第3天分别行血气分析检测,经比较,手术组在入院时、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第3天的p H值、Pa O2、Pa CO2及Pa O2/Fi O2改善情况好于非手术组,两组的血气指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手术组患者入院时VAS评分为6.59±2.06,治疗后1天VAS评分为3.85±0.96,治疗后3天VAS评分为1.71±0.43;非手术组患者入院时VAS评分为7.10±1.89,治疗后1天VAS评分为2.99±0.91,治疗后3天VAS评分为1.23±0.31。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镇痛时间为(4.58±1.03d vs 6.74±0.65d,P<0.05)。经比较,手术组镇痛改善效果好于非手术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手术组总住院时间短于非手术组(9.34±2.56d vs 11.6±3.67d,P<0.05);手术组住院费用高于非手术组(31268±4631¥vs 18652±3542¥,P<0.05)。此两项结果存在差异,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手术组随访VAS评分改善情况及骨折愈合程度均好于非手术组,两者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连枷胸多发肋骨骨折的治疗,使用镍钛合金环抱器行手术内固定安全可靠,血气指标改善较非手术治疗更显着,手术效果好于非手术治疗,可以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改善VAS评分、减少肺部感染率,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获得更好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永洪[3](2021)在《机器人与胸腔镜辅助治疗肺肿瘤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肺肿瘤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逐渐微创化,目前胸腔镜应用较为普及,而机器人技术也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为了解两者效果差异,现应用meta分析法比较机器人辅助胸外科(robotic-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与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外科(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治疗肺部肿瘤的效果。方法:网络检索8个中外文医学数据库: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中国生物医学光盘(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RATS与VATS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4月。由两名作者分独筛选文献、整理数据,并对目标文献做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8个队列研究(由于机器人手术的特殊性,目前尚没有与胸腔镜手术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共6243例患者,RATS组(实验组)2779例,VATS组(对照组)34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ATS组与VATS组相比,手术时间[MD=17.75,95%CI(4.92,30.58),p=0.007]、术中出血量[MD=-54.65,95%CI(–72.92,–36.37),p<0.00001]、淋巴结清扫站数[MD=0.88,95%CI(0.54,1.21),p<0.00001]、术后第一天引流量[MD=-82.34,95%CI(-97.92,-66.77),p<0.00001]、胸腔引流总量[MD=-41.51,95%CI(-69.4,-13.63),p=0.004]、住院时间[MD=-0.49,95%CI(-0.76,-0.22),p=0.0004]、住院费用[SMD=2.63,95%CI(1.70,3.56),p<0.00001]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中转开胸率[RR=0.97,95%CI(0.69,1.35),p=0.84]、术后并发症[RR=0.94,95%CI(0.69,1.28),p=0.69]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众多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可以看出,RATS较VATS手术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但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站数、术后第一天引流量、胸腔引流总量、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比较上,RATS却更有优势。在中转开胸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两者无显着差异。
陈大理[4](2021)在《机器人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与胸腔镜和开胸手术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obotic-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已成为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根治性手术的选择之一。但是,关于RATS行NSCLC根治术的争论,特别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之间的比较是目前胸外科微创手术的焦点。况且,RATS的长期随访结果尚不充足,尤其高昂的费用,使得大量的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对其望而却步。本研究将依托我们大样本量的临床病例数据,充分探讨RATS分别与VATS、开胸手术(Open thoracotomy,OT)之间在围术期效果、术后并发症、病理结果和长期生存等方面的差异,进而探讨RATS的最佳适应症。方法:本研究共包含五章内容。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讨论RATS与VATS、OT之间的临床效果,包括短期和中期随访结果。因计划开胸手术在我中心已逐步减少,考虑到开胸病例可能较少,遂将RATS分别与VATS、OT进行比较,而非将三组病例同时进行分析。我们连续性的选取了在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间,于我中心胸外科(二)就诊并手术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符合要求的病例进行筛选。因本研究回顾性的特点,引入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尽可能减少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偏移影响。随访数据主要通过电话联系患者或患者家属获取,此外还可通过医院的门诊电子病例系统进行补充,随访截止日为2021年01月31日。第三章是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微创手术中转开胸分别与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OT之间在人口学指标、围术期效果、术后并发症和长期预后等方面的差异。引入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去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此外,比较RATS和VATS的中转原因差异,探寻微创手术中转开胸的危险因素。第四章是关于RATS与OT、VATS的成本效益分析。通过Tree Age Pro 2011软件构建Markov模型,对I-III期NSCLC从手术至术后第5年的疾病转归进行模拟。该模型通过引入成本变量,与临床疗效进行联合分析,探讨在我国2019年的GDP水平下(意愿支付(Willingness-to-Pay,WTP)阈值为$3万/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QALY)),RATS相较于OT和VATS的成本效益性。因本章中OT组所使用的围术期数据来源于第一章,故而本章中RATS和VATS均不包含其中转开胸的病例,相应的模型数据需重新分析获取。第五章专门对RATS和VATS之间成本效益性进行亚组分析。首先根据切除范围分为肺叶切除组和扩大肺叶切除组,其次对肺叶切除组进一步基于人口学指标进行亚组分析。探讨在何种情况下RATS获得成本效益性的概率更高。我们将根据此定量分析,探讨RATS治疗NSCLC的最佳适应症。上述倾向性评分匹配和长期生存曲线的绘制通过R软件完成,其余的统计学分析均通过SPSS软件进行。结果:第一章:共纳入OT组和RATS组的病例数分别为265例和437例。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生成包含了128对病例的队列。在围术期结果方面,RATS组在的手术时间(135.7 min vs.193.8 min,P<0.001)和术后住院日(8.9 d vs.11.5 d,P<0.001)上显着短于OT组。相较于RATS,OT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更多(274.3 ml vs.82.5 ml,P<0.001)。在总住院费用方面,RATS较OT显着更高($18754.6 vs.$15456.3,P<0.001)。生存分析提示,两组间在PFS(风险比(Hazard ratio,HR)=1.09,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0.71-1.68,P=0.69)和OS(HR=0.68,95%CI 0.36-1.29,P=0.24)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章:共纳入1174例病例中,RATS组有447例(38.1%),VATS组有727例(61.9%)。倾向性评分共匹配了396对病例,匹配后二者的基线资料齐平。RATS在如下几方面的围术期指标上显着优于VATS,包括手术时间(124.2 min vs.166.1 min,P<0.001)、术中出血量(80.2 ml vs.130.4 ml,P<0.001)和术后住院时间(8.5d vs.10.0d,P<0.001)。在匹配后,RATS的术中中转率亦明显低于VATS(2.3%vs.16.2%,P<0.001)。此外,在住院成本方面VATS明显优于RATS($17,955.9 vs.$14,154.4,P<0.001)。在匹配了基线资料后,RATS在严重并发症方面(3.5%vs.7.6%,P=0.013)仍显着优于VATS,而在其他指标上的差异失去了统计学意义。在淋巴结清扫方面,RATS在清扫淋巴结数(11.8 vs 8.8,P<0.001)、淋巴结站数(5.2 vs.4.1,P<0.001)、N1淋巴结站数(2.5 vs.1.6,P<0.001)和N2淋巴结站数(2.7 vs.2.4,P=0.016)等方面均显着优于VATS。生存分析提示,匹配前,两组间在PFS(HR=1.16,95%CI 0.90-1.48,P=0.24)和OS(HR=1.33,95%CI 0.93-1.90,P=0.12,图2-3B)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齐平基线资料后,RATS与VATS之间在PFS和OS等方面仍无统计学差异。第三章:基于第一、二部分病例数据,共纳入1177例手术,其中MIS组912例(404例RATS和508例VATS),中转组180例,OT组85例。总体中转率为16.5%。RATS的中转率显着低于VATS(2.4%vs.25.1%)。VATS的中转原因主要为困难淋巴结(38.2%)、胸腔大血管受累(28.8%)和致密胸腔粘连(14.7%)。多因素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以下人口学特征可能为非计划中转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RATS术式(vs.VATS,OR=0.037,95%CI 0.016-0.087,P<0.001)、肿瘤直径<5cm(OR=0.274,95%CI 0.152-0.493,P<0.001)、术前无症状(OR=0.311,95%CI 0.178-0.545,P<0.001)、BMI<25kg/m2(OR=0.537,95%CI 0.343-0.842,P=0.007)和肺叶切除术(vs.全肺切除术,OR=0.079,95%CI 0.017-0.370,P=0.00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中转与MIS、OT之间在术后并发症和长期生存方面的结果相似。第四章:通过倾向性匹配的队列分析和基于单个病例数据的荟萃分析,获得模型在围术期和状态转移概率方面的数据。成本效益分析显示OT组的患者需耗费的医疗成本为$21246.31,同时获得了3.06 QALYs。相较而言,RATS额外增加的医疗成本为$3104.82,也多获得0.28 QALYs。RATS相较于OT的ICER为$10967.41/QALY。本模型中,接受VATS手术的患者在5年时间内支付的医疗费用为$18891.88,获得了3.58QALYs。而RATS多花费$4006.86,其QALYs则增加了0.05,ICER为$80.324.98/QALY。概率敏感性分析提示,WTP阈值为$3万/QALY时,RATS相较于OT和VATS,其分别获得成本效益性的概率为0.64和0.21。第五章:肺叶切除组中,接受VATS的患者需耗费的医疗成本为$19166.00,同时获得了3.55 QALYs。相较而言,RATS额外增加的医疗成本为$3744.62,多获得0.07QALYs。此时,RATS相较于VATS的ICER为$55937.49/QALY。在扩大肺叶切除组中,RATS在多花费$3398.36情况下,其QALYs则增加了0.22,其获得的ICER为$15333.96/QALY。概率敏感性分析,在上述两个组中,RATS获得成本效益性的概率分别为0.58和0.36。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RATS相较于VATS的ICER最接近WTP阈值($30000/QALY)的四个亚组分别是病理分期≥IIb期($31785.3/QALY)、肿瘤直径≥3cm($37928.1/QALY)、非腺癌($38048.3/QALY)和BMI≥25kg/m2($38848.0/QALY)。RATS获得成本效益性概率最高的4个亚组分别为病理分期≥IIb期(0.463)、非腺癌(0.449)、肿瘤直径≥3cm(0.462)和BMI≥25kg/m2(0.430)。结论:1.RATS在围术期相关指标方面,较OT存在明显优势;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二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效果是具有可比性的。更重要的是,RATS在预后方面的表现是与OT相当的。2.本研究发现,作为治疗可手术的NSCLC的两种微创术式,RATS在围术期结果和术后并发症方面较VATS稍占优势。相较于VATS,RATS的淋巴结清扫效果更好,即更易达到肿瘤学要求。从随访结果看,RATS的随访结果是与VATS相似的。RATS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高昂的住院成本。3.相较于MIS和OT,术中中转开胸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预后亦无明显影响。此外,我们共发现7个关于中转开胸的人口学独立预测因素。对于术前提示存在中转高风险的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RATS较VATS更值得推荐。4.从我国医疗支付的角度,在$30000/QALY的WTP阈值下,RATS相较于OT存在明显的成本效益性。相对的,在无术中中转开胸情况下,RATS相较于VATS却不具有成本效益性。5.从我国医疗支付角度,RATS在扩大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方面较VATS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益性。亚组分析提示,在常规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中,RATS在如下几类患者中获得成本效益性的概率更高,包括病理分期为IIb-III期、非腺癌、肿瘤直径≥3cm和BMI≥25kg/m2。因此,上述几个条件可能成为RATS的最佳适应症。
赵训杰[5](2021)在《胸腔镜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导致胸腔镜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期以指导临床。[方法]汇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的临床病例5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是否≥107min,将研究对象分为手术时间延长组、非手术时间延长组。将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BMI、病理分型、胸骨下角的大小、术中出血量、胸廓前后径与胸廓左右径之比、右侧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点下方1cm处(肋缘下操作点)到颈静脉切迹的直线距离(c-a-D)、胸部CT隆突平面胸骨到主动脉前缘切迹的垂直距离(s-a-d)等方面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进行赋值,然后再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总结分析影响手术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将上述数据行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在BMI、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胸廓前后径与胸廓左右径之比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胸骨下角、c-a-D、s-a-d、病理类型方面的存在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如下:手术时间延长组胸骨下角大小为(68.32±2.50)°小于非手术时间延长组胸骨下角(70.03±3.02)°(P<0.05);手术时间延长组s-a-d大小为(19.77±5.17)cm明显小于非手术时间延长组s-a-d(25.70±5.54)cm(P<0.05);手术时间延长组c-a-D大小为(31.15±2.88)cm大于非手术时间延长组c-a-D(28.67±2.09)cm(P<0.05);手术时间延长组中胸腺增生10例,胸腺瘤12例;非手术时间延长组中胸腺增生23例、胸腺瘤6例,上述两组在病理类型方面存在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胸骨下角大小、s-a-d、c-a-D、病理类型,将四个指标赋值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所得结果示:病理类型[OR=6.78,95%CI=(1.18,39.14),P=0.032]、s-a-d[OR=0.81,95%CI=(0.70,0.95),P=0.007]、c-a-D[OR=1.65,95%CI=(1.14,2.38),P=0.008]、胸骨下角大小[OR=0.86,95%CI=(0.66,1.14),P=0.295],其中 s-a-d、c-a-D、病理类型为影响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c-a-D、s-a-d、病理类型是胸腔镜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梁志华[6](2021)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CT引导下的Hook-wire定位术在肺结节定位中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肺磨玻璃结节(GGN)的定位是临床技术难点。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深入探讨CT引导下的Hook-wire定位术在GGN定位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并总结分析Hook-wire定位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旨在寻找一种更好的GGN定位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目的回顾性分析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GGN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单、双钩Hook-wire定位术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164例GGN患者(共198枚病灶)的临床资料。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肺部疾病史,结节数量、病灶位置、结节直径、病灶距壁层胸膜的距离、结节的病理类型;Hook-wire定位术的相关资料,包括体位、定位套针类型、进针角度、穿刺针是否紧贴肋骨、进针深度、定位次数、定位术时间、定位成功率、术后并发气胸或肺内出血的发生情况等。(1)将患者按照定位套针类型的不同,分为单钩组和双钩组,t检验或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Hook-wire定位术相关资料的差异,评估定位技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2)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气胸或肺内出血,分别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进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而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并发气胸或肺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164例GGN患者的定位成功率为97.56%(160/164),术后气胸发生率为30.48%(50/164),肺内出血发生率为23.17%(38/164)。(2)单钩组患者的定位成功率为92.50%,显着低于双钩组的99.19%(χ2=5.695,P=0.045);单钩组患者术后发生气胸的发生率为17.50%,肺内出血发生率为10.00%,均显着低于双钩组的35.48%和27.42%(P<0.05);但两组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部疾病史、结节数量、定位套针类型、穿刺针是否紧贴肋骨、定位术次数、定位术的体位、定位术时间及进针深度可能与术后气胸的发生有关(P<0.05)。(4)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部疾病史(OR=3.782,95%CI=1.663-8.600,P=0.002)、穿刺针紧贴肋骨(OR=3.081,95%CI=1.041-9.116,P=0.042)、行多次定位术(OR=6.518,95%CI=1.241-34.234,P=0.027)及定位术时间较长(OR=4.181,95%CI=1.411-12.383,P=0.010)是患者术后并发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部疾病史、病灶距胸膜的距离、定位套针类型、定位术次数、定位术时间及进针深度可能与术后肺内出血的发生有关(P<0.05)。(6)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部疾病史(OR=2.551,95%CI=1.128-5.769,P=0.024)、病灶距胸膜的距离较远(OR=2.265,95%CI=1.005-5.105,P=0.049)、双钩Hook-wire定位(OR=4.768,95%CI=1.397-16.274,P=0.013)、行多次定位术(OR=4.627,95%CI=1.118-19.156,P=0.035)及进针深度较深(OR=2.459,95%CI=1.045-14.519,P=0.027)是患者术后肺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肺磨玻璃样结节CT引导下双钩Hook-wire定位术能够减低定位脱钩风险,但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术后气胸的发生与肺部疾病史、穿刺针紧贴肋骨、定位次数及定位术时间等危险因素有关。(3)术后肺内出血的发生与肺部疾病史、病灶距胸膜的距离、定位套针类型、定位次数及进针深度等因素有关。总之,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肺磨玻璃样结节定位方法。虽有轻微并发症发生,但多数能够有效控制,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郭小川,向毅[7](2021)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效果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07年10月~2019年5月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组(35例)与传统开胸组(26例)。胸腔镜组采用胸腔镜辅助行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和肺撕裂伤处修补术,传统开胸组采用开胸手术行肋骨骨折内固定和肺撕裂伤处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胸引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内固定骨折数、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术效果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监护时间、胸引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开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低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的手术效果优良率高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内固定骨折数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术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张雷[8](2021)在《婴幼儿胸腔镜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胸腔镜手术日益成熟,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美观,已广泛应用于成人,近几年胸腔镜应用于婴幼儿也得到了有效验证。由于婴幼儿在解剖、生理等方面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别,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尤其是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可能无法耐受单肺通气,因此婴幼儿胸腔镜手术对于麻醉管理的要求更为严格。低氧血症是胸腔镜手术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的并发症[1],大多数以低氧血症为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以单因素为主,如导管的选择及插管位置,麻醉药物和患者体位的变化等。多因素分析相比单因素的独立分析而言,结果更为可靠。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较少,尤其是婴幼儿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多因素相关文献更少。本研究着重研究单腔导管用于婴幼儿胸腔术中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旨在探寻引起胸腔镜术中低氧血症的影响因素,降低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以期为小儿胸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目的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院小儿外科0-72月患儿为观察对象,观察婴幼儿胸腔镜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婴幼儿胸腔镜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为预测和防治婴幼儿胸腔镜术中低氧血症提供可靠参考,从而提高婴幼儿胸腔镜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169例婴幼儿胸腔镜下先天肺囊腺瘤、肺隔离症、膈肌修补、漏斗胸矫形等手术临床病历资料,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21例,最终收集148例患者的性别、月龄、术前HGB、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单肺通气侧、超声心动图/胸部CT以及不同时间点MAP、HR、Sp O2。先对这些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从而筛选出P<0.1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单腔气管导管用于小儿胸腔镜手术术中低氧血症相关因素,为预测和防治小儿胸腔镜手术低氧血症的发生提供参考。结果148例病例术中低氧血症(Sp O2<90%)的发生率为25%(共37例)。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29)0.05),各年龄段之间低氧血症发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29)0.05),各手术分级之间低氧血症的发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29)0.05)。在单因素分析中有4个因素与术中的低氧血症有关,分别是插入气管导管前MAP(r=-0.136 P=0.099)和Sp O2(r=0.221 P=0.007)、插入气管导管后Sp O2(r=0.319 P=0.000)和术中低氧血症时的MAP(r=-0.151 P=0.067)。在logistics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中有2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插入气管导管前Sp O2(OR=2.404 P=0.045)和插入气管导管后Sp O2(OR=6.137 P=0.000)。结论插入气管导管前、后患儿Sp O2<97%是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插管前后患儿血氧饱和度的降低,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将增加。
李子凡[9](2021)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远期疼痛分析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兴的胸部微创手术,与传统经侧胸胸腔镜手术相比,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相当,但围术期疼痛更轻微。近几年,该术式在胸外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该手术方式是否能减轻术后远期疼痛仍缺少相关证据。该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等方法,比较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肋间入路行前纵隔肿瘤切除的疗效和术后远期疼痛。方法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共197例患者接受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其中,术前患有慢性疼痛者3例,术中中转正中胸骨切开手术10例,失访患者17例,共30例患者被排除,最终共167例患者纳入研究,42例(25.1%)接受经剑突下入路手术,125例(74.9%)接受经侧胸肋间入路手术。疼痛程度以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表示,随访日期距手术日期间隔的平均时间为33.6月。在两手术组之间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在匹配组间比较两组手术的疗效与术后远期疼痛程度。结果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新发重症肌无力(MG)、肿瘤复发或死亡。在两组间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经剑突入路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各42名患者入组,组间人口基线特征变量无明显差异(P>0.05)。经侧胸肋间入路组与剑突下入路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指标增涨、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远期疼痛发生率、术后远期疼痛等级与疼痛NRS评分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与经侧胸肋间入路手术疗效相当。在我们的研究中,剑突下组相比于侧胸组在减轻术后远期疼痛方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优势。
陈猛[10](2020)在《达芬奇机器人、胸腔镜与开胸三种术式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综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Da Vinci Robotic surgery)、胸腔镜手术(Thoracoscopic surgery)和开胸手术(Thoracotomy Surgery)三种不同术式,分析评价其在纵隔肿瘤(Mediastinal Tumor)外科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施行纵隔肿瘤切除的174例患者,收集其治疗过程中的全部临床资料。按照研究对象实施不同术式分为三组:达芬奇机器人组65例,胸腔镜组61例,开胸组4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评价三组纵隔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涉及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Sex)、年龄(Age)、身高(Height)、体重(Weight)、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肿瘤部位(Tumor Site)、肿瘤最大直径(Maximum Tumor Diameter)以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麻醉风险分级等;外科手术治疗所涉及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手术总时间(Total operative time)、术中总失血量(Total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手术切口大小(Surgical Incision Size)、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Postoperative Thoracic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胸腔引流液总量(Total Thoracic Drainage Fluid Volume)、术后住院总时间(Total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手术总费用(Total Cost of Surgery)、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方面(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以及切口感染等)、术后24h、48h和72h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和术后切口疼痛评分;以及涉及术后3天复查外周血感染指标其中包括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E)百分比、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 PCT)的水平测定等。结果:1.三组患者临床资料中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以及体重指数等方面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三组患者临床资料中肿瘤部位在前纵隔(X2值=2.290,P=0.136)、中纵隔(X2值=1.508,P=0.078)及后纵隔(X2值=1.682,P=0.273)的患者构成情况在整体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三组的肿瘤最大直径的患者不存在显着性差异(F值=2.146,P=0.156);三组在胸腺瘤(X2值=1.850,P=0.274)、畸胎瘤(X2值=2.963,P=0.206)、纵隔囊肿(X2值=1.728,P=0.492)、神经源性肿瘤(X2值=2.965,P=0.058)、其他类型肿瘤(X2值=3.028,P=0.063)的患者构成情况在整体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三组临床资料的麻醉风险分级(包括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三组患者在手术总时间(F值=13.851,P<0.01)、术中总失血量(F值=55.998,P<0.01)、切口大小(F值=301.290,P<0.01)、胸腔引流液总量(F值=54.752,P<0.01)、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F值=51.541,P<0.01)、住院总时间(F值=32.788,P<0.01)、手术总费用(F值=75.924,P<0.01)方面在整体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X2值=7.237,P=0.022)和肺不张(X2值=5.347,P=0.034)的患者构成情况在整体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而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在心律失常(X2值=2.186,P=0.249)、切口感染(X2值=1.026,P=0.183)及其他术后并发症(X2值=2.397,P=0.109)的患者构成情况在整体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5.三组患者的VAS评分中24h(F值=397.720,P<0.01)、48h(F值=95.798,P<0.01)、72h(F值=16.409,P<0.01)在整体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三组患者的切口疼痛评分中0级(X2值=24.528,P<0.01)、1级(X2值=32.865,P<0.01)、2级(X2值=27.305,P<0.01)、3级(X2值=44.296,P<0.01)的患者构成情况在整体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6.三组患者的白细胞(WBC)计数(F值=35.425,P<0.01)、中性粒细胞(NE)百分比(F值=46.152,P<0.01)、C反应蛋白(CRP)(F值=197.140,P<0.01)、降钙素原(PCT)(F值=125.427,P<0.01)在整体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纵隔肿瘤手术切除的要求,达芬奇机器人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在诸多方面有较明显优势,临床应用在逐步增加,但在术式选择中主要依据患者病情情况及意愿,以实现更加精准化治疗;而目前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和革新,达芬奇机器人和胸腔镜手术具有明显代表性,胸腔镜的普及性较为广泛,已然成为主要手术方式,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经济水平和认知度增加后,实际临床应用会逐步达到普及。
二、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体位的安置及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体位的安置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手术基本条件 |
2 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的运用 |
2.1 胸腔镜在先天性心脏病中运用 |
2.2 胸腔镜在后天性心脏瓣膜病中运用 |
2.3 胸腔镜在心房颤动中运用 |
2.4 胸腔镜在冠心病中运用 |
2.5 胸腔镜在心脏肿瘤中运用 |
2.6 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
3 问题与展望 |
(2)非连枷胸多发肋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病历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机器人与胸腔镜辅助治疗肺肿瘤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5 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 |
2.4 Meta分 析结果 |
2.5 敏感性分析 |
2.6 发表偏倚评价 |
3 讨论 |
4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机器人辅助治疗肺癌的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机器人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与胸腔镜和开胸手术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机器人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术期和中期疗效比较 |
1.1 前言 |
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机器人与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术期和中期疗效比较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微创术式行肺叶切除术的中转风险比较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机器人手术与胸腔镜/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益分析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机器人手术的最佳适应证:与胸腔镜手术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亚组比较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在肺外科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自评表 |
致谢 |
(5)胸腔镜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胸腔镜手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方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展望及不足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Hook-wire肺结节穿刺定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
2.4 两组患者术后效果优良率的比较 |
3 讨论 |
(8)婴幼儿胸腔镜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婴幼儿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技术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远期疼痛分析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
2.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方法 |
2.3.1 手术方法 |
2.3.2 术后管理方法 |
2.3.3 随访及疼痛评分方法 |
2.3.4 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 |
2.3.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结果 |
3.1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3.1.1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基线资料对比 |
3.1.2 倾向性评分匹配及其效能检验 |
3.1.3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基线资料对比 |
3.2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间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相关资料对比 |
3.2.1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可行性资料对比 |
3.2.2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安全性资料对比 |
3.2.3 经剑突下入路组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组疗效资料对比 |
3.3 远期疼痛资料对比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1 NRS疼痛评估评分表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疼痛分析 |
参考文献 |
(10)达芬奇机器人、胸腔镜与开胸三种术式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成果 |
四、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体位的安置及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电视胸腔镜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J]. 李树松. 中外医疗, 2021(28)
- [2]非连枷胸多发肋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比[D]. 成欣.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机器人与胸腔镜辅助治疗肺肿瘤的Meta分析[D]. 王永洪.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4]机器人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与胸腔镜和开胸手术的比较[D]. 陈大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胸腔镜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D]. 赵训杰.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6]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D]. 梁志华.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7]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效果比较[J]. 郭小川,向毅.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1)
- [8]婴幼儿胸腔镜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D]. 张雷.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9]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疗效及远期疼痛分析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 李子凡.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达芬奇机器人、胸腔镜与开胸三种术式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评价[D]. 陈猛.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