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料库为基础的英语语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哲[1](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研究表明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林承志,吕杰琛,潘涵[2](2021)在《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英语口语语法教材的编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对于传统英语语法教材,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英语口语教材保留了会话场景的视觉和听觉模态,从而能够更加真实、准确且与时俱进地还原语言交际过程。该文在分析传统英语语法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英语口语语法教材的概念,并重点阐述了其优越性以及可行性。
李雪婷[3](2020)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调查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文中提出“听,说,读,写,翻译”是英语教学的五个主要方面,其中写作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事实证明,学生的作文中总会出现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何将学生犯下的各种错误系统化,并使之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宝贵资源,是学者和英语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写作错误的整理、归类以及分析错误成因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年级英语A班的218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收集了学生英语作文218篇(共计42662个单词),自建了小型语料库;并以对比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以及中介语理论为基础,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方法,探讨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本文主要回答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此次调查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写作文本中出现的常见错误是什么,写作错误与成绩呈何种相关性?(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写作错误差异性是什么?(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作文文本中的写作错误成因是什么?(4)问卷调查中的四个维度(写作态度、写作习惯、写作难点、教师批改方式)与学生英语写作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就错误量的总体分析而言,两个年级的词汇(wd)错误最多,词形(fm)错误量位居第二,句子(sn)的错误量位居第三。大一、大二英语作文中的错误量与学生的作文成绩之间存在着极高的负相关关系。此外,大二年级在词形(fm)、词汇(wd)、动词短语(vp)、名词短语(np)、搭配(cc)、介词(pp)和副词(ad)这七个维度上的错误量多于大一年级,在其余如句子(sn)、代词(pr)和形容词(aj)这三个维度上,大二年级的错误量少于大一年级。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且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很感兴趣,并认为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但是大部分学生觉得英语写作有难度,体现在词汇量不大,语法运用能力不足,句子结构比较单一,中式英语反复出现等。此外,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学生写作错误出现的深层原因是由于学生自身不良的写作态度与写作习惯造成了写作的错误,以及学生难以掌握的写作难点导致了写作错误的产生。在本文的最后一章,笔者通过从以上调查中得到的反馈,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教师应增加并强化目标语言的输入,使学生深入了解英汉文化差异,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2)教师要重视语言基础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目标语规则,降低语内迁移的影响;(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交际策略,避免过度使用回避策略;(4)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态度;(5)加强学生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指导与训练。此外,笔者建议教师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本文还为大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提供如下建议: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注意卷面整洁和书写规范;注重英语思维训练;鼓励广泛阅读;加强写作训练,利用批改网批改等。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少,目标学校单一等,本文以上结论尚有待未来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刘希桐[4](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动词的使用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语言学习是由输入到内化再到输出的一段过程,而写作作为输出部分的重要组成之一,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从英语句子的构成来看,最核心的部分则是动词,然而动词的变化也极其复杂,因此本研究将二者相结合,旨在探索高中生写作中动词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动词的使用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目前阶段学习者掌握所学习内容的情况,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其次可以帮助学习者认清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方法和错误进行及时地修正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最后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加了解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犯的错误,以此找到学习目的语的规律。本研究以中介语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以长春市某高中高一年级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期中考试试卷中的写作文本,建立两万词符的小型语料库。以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2.1w为研究工具,对语料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九种类型。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使用的错误类型中,主谓一致错误出现的频率最高,占23.61%;动词的时态错误仅居其次,占18.98%;动词的不定式错误出现的频率为13.89%;而动词的语气、语态错误出现的频率较少,仅为4.40%和1.62%。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目的语本身的复杂性,从而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较多。最后,以以上研究为基础从教师和教学两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一、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基础;二、教师和学习者都应该正确的看待错误;三、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四、加强英汉对比教学;五、阅读辅助写作教学以及运用语料库等手段辅助英语教学。
王萌[5](2020)在《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省略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口语中常见的现象。在口语语篇中,说话人通过省略部分已知信息,凸显新信息,以达到话语的经济性和省力的效果。以往的相关研究多从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单维视阈入手解读省略的产出和理解过程,鲜见对说话人在语言表征中省略的分布特征、理据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在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双重视阈观照下,以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的省略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说话者的角度切入,旨在探讨省略的分布特征、认知—功能理据和影响因素。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的省略现象具有何种分布特征?(2)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省略现象的认知—功能理据是什么?(3)与本族语者相比,影响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此种省略分布特征的因素是什么?说话人在口语语篇中产出省略现象是以受话人的理解为前提,“产出—理解”的一体性是以认知—功能的结合为基础。认知与功能研究均从意义出发研究语言使用,认知语言学主要探讨“语言从何而来”,功能语言学侧重语言的社会化研究,即“语言具有何种功能”,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具有一体性与互补性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口语中省略现象研究的认知—功能一体化模型,在认知—功能视阈下,结合互动观、ICM思想、语境观以及语言的层级系统,溯源口语语篇中省略现象的产出过程。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自建三个小型语料库,并以英语本族语者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特征为参照,来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中省略的分布特征。为满足样本采集点的广度需求,第一个语料库的口语语料来自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便于对受试学生进行访谈,深入挖掘省略产出的理据及影响因素,第二个语料库的口语语料来自国内某高等院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第三个语料库收集了英语本族语者的口语语料,作为参照分析的母本。本研究通过将语料库研究与访谈研究结合的方法,通过将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以深入解析省略产出的分布特征、认知—功能理据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具体发现如下:(1)对照本族语者口语中产出的省略现象,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者在口语中产出省略现象的分布特征既具共性,又存差异。在省略产出的频次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中产出省略的频次远低于本族语者。在省略的句法位置分布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在口语语篇中出现并列短语省略的频次均为最高;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小句省略的频率偏低,在语篇中出现了主语省略误用的现象;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在口语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先行语复现现象,但英语专业学生在语篇中的复现频率高于英语本族语者。在先行语的语境来源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产出的口语中绝大多数先行语出自于语篇语境。在先行语和省略部分的位置分布方面,二者均倾向于将先行语前置于省略项。(2)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省略现象的产出有其认知—功能理据。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具有结合的基础,省略产出是以受话人的理解为前提,“产出—理解”的一体性与融合性以认知与功能的结合为基础。具体而言,省略产出受认知驱动,经验观、注意观和突显观是影响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认知因素。首先,经验观是省略产出的核心驱动因素。语言产出是对人与世界互动结果的表达,人作为认知主体是体验周围世界的轴心。说话人不会将所有与话题相关的概念内容全部产出,而是根据过往的经历与经验将已经提及或无需赘述的信息省略,力求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其次,注意观也是影响说话人在口语中省略部分内容的认知动因。说话人只关注口语中的显性概念内容,对隐性概念内容并不加以关注,这证实了注意观对语言产出的影响。最后,突显观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突显观引导了说话人通过省略已经提及或双方共知的概念内容,以突显新的概念内容。省略的一大功能是有利于突显新内容,能够让受话者迅速掌握交际内容中的重要信息。省略产出在口语语篇中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省略部分的概念意义虽无形式呈现,但由于与先行语具有回指关系,因此省略部分体现的概念功能等同于先行语体现的概念功能。省略的人际功能取决于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若二者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较近,省略则有利于双方的磋商与交流,有助于缩短交流时间用以突出新的概念内容。若二者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较远,说话人会适当将被省略的信息补全以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口语语篇中的省略具有语篇功能。省略作为一种衔接形式与组篇机制,使得语篇中的信息以有序的方式产出,既有利于说话人产出的语篇具有连贯的效果,也有助于受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信息流激活并建立新的框架。(3)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二语资源的匮乏、母语的负迁移、说话人的意图和语境因素。二语资源的匮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试学生语言表达的精炼性。当受限于二语资源的提取程度与口语产出的自动化程度这两种因素时,省略产出也会受到影响。受试学生由于不确定某种语言表达式是否可以省略,或者受到某些词汇或语法知识掌握不牢等因素影响时,则会避免使用省略表达式,力图以完整的形式产出话语内容。母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主语省略上,主语省略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受试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受到母语在线思维的干扰,会出现将汉语中主语省略误用到英语表达中的现象。交际意图的达成度也影响了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省略的产出。在受话人理解的前提下,省略可为说话人达到省力和话语经济性的效果。当说话人意图通过先行语复现来达到某些语用目的时,会将先行语复现在语篇中。此外,语境因素也影响了口语语篇中的省略产出,其主要体现在先行语出现的语境。先行语出现在语篇语境时,说话人倾向于将再次出现的概念内容省略,以达到省力和话语的经济性效果。当先行语出现在物理语境时,交际双方可通过物理语境中受话者的反应(如表情、手势或非语言特征)来表现受话人的理解程度,进而判断出是否对省略的内容加以补充。当先行语出现在百科语境中时,省略现象会大为减少。若先行语不是出自双方共有的百科知识时,可能会导致受话人的理解产生歧义。本研究在认知—功能的视阈下,以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以语料库与访谈研究相结合的多元互补路径,深入挖掘了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特征、认知—功能理据以及影响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提出英语口语教学的针对性建议,旨在为今后的外语口语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赵宏伟[6](2020)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比英汉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异同并揭示其产生的动因。本文认为,从概念意义上看,致使结构是由使因事件和结果事件整合而成的一个致使情景,结果事件过程均可以在外部致使力作用下产生,致使情景在及物性结构中体现为一类由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构成的复合过程。兼顾英汉语差异,参考类型学对致使结构的分类,在系统功能语法并协互补思想指导下,将致使结构分为词汇型致使和句法型致使。词汇型致使指致使行为与致使结果在语言中体现为单一词汇形式的结构;句法致使指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在语言中分别体现为不同词汇形式的结构,其致使义的表达是词汇资源和语法资源互动的结果。句法致使可进一步分为表达致使义的英语复合宾语句(对应汉语兼语句)、动结式和双宾语结构。文章在对致使概念界定和分类基础上,从微观上描写了英汉各类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宏观上基于及物性理论构建了英汉致使意义系统网络,并在过程语义配置结构框架下对致使结构进行了功能句法分析,最后从语法化、信息结构、概念化方式和语言类型特点等角度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异同的动因。研究发现如下:通过考察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内部语义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发现英汉在致使行为体现形式及致使结果已然性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体现致使行为的致使动词无论在意义还是构成上都不尽相同,语义上,英语致使词语均表达使动型,汉语则表达使动型和使成型两类;构成上,英语致使词语以单纯词为主,蕴含结果已然性特征,而汉语以双音节合成词为主,除自身蕴含结果已然性外,某些单音节词需通过附加动态助词“着、了、起”等标示结果的已然性,以满足汉语的双音韵律特征。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在及物性结构中均表达致使动作、致使关系和致使心理三个复合过程,但英汉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存在一定差别。除英汉典型词汇致使结构外,汉语存在表达唯施事过程和唯受事过程的两类特殊句式。英汉句式结构上的差别是由汉语特有的动结式复合词和动宾复合词所致。通过考察两类复合词在双音化趋势下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英汉词汇致使语义句法差异的动因。致使范畴下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具有相同的语义认知基础,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结构语序上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相似性,但在致事来源、动词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基于相关语义参数对英汉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事生命度优先选择序列不同。在事物型致事和事件型致事的选择上,英语倾向于前者,汉语倾向于后者,这与英汉思维习惯及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有关。除英汉共有的使令义动词和非使令义动词(纯致使义和助使义)外,汉语还存在一类隐性使令义动词。英汉两类结构体现的及物性过程类型相同,但语义配置结构不同。致使过程通常期待的参与者是一个嵌入过程小句,但汉语隐性使令义动词构成的兼语句致使过程期待的结果参与者为个体,致使结果在过程中充当环境成分,在小句中充当目的状语,构成“施事+过程+受事”一类语义配置结构。另外,英汉致使关系过程的语义配置不同,英语常表现为隐性结果谓词,汉语结果谓词则为显性。以上差异是由英汉语言结构类型不同所致,对进入该结构的致使动词或结果谓词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通过微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语义要素语义特征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体现语义成分的句法单位不尽相同。宏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功能语义句法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动结式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及句法功能上均存在较大差别,英语仅表达致使关系过程,缺失致使动作过程和致使心理过程,这与体现英汉致使结果的句法单位性质有关。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不同及英汉结构组配灵活性的不同。英语动结式是对致使概念的直接映射,表现为典型分离式(SVOR),语序较为固定,汉语基本语序表现为黏合式(SVRO),且语序具有较大灵活性,表现为大量特殊句式,如倒置动结式、重动句和有标记致使位移句,从而造成英汉动结式句法功能上的差异。通过对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历时考察,及对汉语特殊句式形成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英汉语言类型和信息结构在二者差异中的主导作用。英汉双宾语结构包括双名结构和与格结构。从致使义角度看,双名结构表达致使拥有、致使失去和致使感知义,与格结构表达致使被拥有和致使被感知义。二者并不存在转换关系,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形式。英汉双名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词语义、句式语义和句式结构上。由于英汉语对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汉语双名动词存在“一词两反义”现象;英语双名结构仅表达右向传递义,而汉语可以表达左、右向传递义,这与英汉语形义匹配模式不同有关;出于语义、语音和语用上的考虑,汉语双名结构通常附加方向义标记词以明确传递方向、和谐韵律、实现交际意图,从而造成英汉语义配置结构及句式结构上的不同。英汉与格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句式语序的不同,英语与格结构是对与格概念的直接映射,而汉语语序更加灵活多样,介词及其引出的接受者可置于过程前,起强调作用。语序的不同与英汉表达信息结构的不同有关,通过表达有标记信息结构,可以达到实现特殊语用效果的目的。英汉致使结构作为一个语义范畴网络,存在典型与非典型形式,由典型到非典型形式的过渡构成一个连续统。根据形式语义紧密度参数,分析了英汉致使范畴不同体现形式间的形式语义关系,发现英汉语不同致使结构在形式语义紧密度上呈渐变趋势,各自构成一个形式语义连续统。纵观致使范畴在英汉语中体现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致使概念词汇化模式的不同及结构语序的不同。不同词汇化模式是由英语综合型、汉语分析型语言类型所致,不同语序与英汉语对致使事件的概念化方式不同有关。总体来讲,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并从多维视角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异同的动因,不仅完善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框架在描述致使范畴上的不足,为描述该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加深了对英汉致使结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同时为英汉互译提供了参考。
周毛太[7](2020)在《藏语形容词的功能分类及其情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分词软件和人工统计相结合的方式,在大型真实语料库中搜集1134个藏语形容词,并构建了较权威的藏语形容词信息库。以信息库为前提,采用藏语传统词类划分与现代语言学词类划分为基础,以多种角度对藏语形容词的功能及情感属性进行分类与研究。望对藏文信息处理的基础性工作有所帮助。本文将应用分类和归纳的方式对藏语形容词的情状范畴、构词功能、语义功能、情感属性、句法功能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并梳理各功能的下位分类,以及它们的典型特征和非典型特征。本文分为五个章节进行撰写,首先围绕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来论述藏语形容词的功能分类对藏文信息处理发展的价值。通过权威的英、汉、藏文词典和专着对形容词所给的概念作出比较,并界定藏语形容词的概念。其次,从情状范畴的视角对藏语形容词作深层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形容词的构词功能划分为性质性形容词、名词性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三类,并深化总结与归纳名词性形容词的十二种派生构词类型和状态形容词的十种重叠式。按形容词的语义把它划分为静态形容词、动态形容词、主观形容词三种,更进一步把静态形容词下位划分为性质、形状、颜色、味觉、度量、位置、时间、年龄等八类;动态形容词下位划分为状态和拟声两类;主观形容词划分为感觉、评价、情感三类。从情感层面又将情感形容词下位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情感。最后,针对藏语形容词在语境中充当的不同角色,把它的句法功能分为形容词作定语、形容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宾语三种。其中又将形容词作定语细分为前置定语和后置定语。总之,从多种角度对藏语形容词进行分类,并统计和归纳各功能的不同特征,全面掌握形容词词性对藏语学习软件、语音识别、智能软件、机器翻译、语言教学、搜索引擎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张悦琪[8](2020)在《“侧面-基体”视角下“have a N(v)”中动转名的转化限制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轻动词指词汇意义有限,充当谓语时需要与其他表达形式合作的动词。英语中最常见的轻动词短语结构是轻动词与名词的组合形式,其中,名词多由动词直接转化而来。常见短语结构包括“have a N(v)”、“take a N(v)”等。英语轻动词短语结构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该结构的句法、语义、语体特征等方面,然而,该结构中的名词由动词直接转化这一现象仍然需要更多的理论视角和理论解读。本文以英语轻动词短语“have a N(v)”结构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研究视角,旨在通过对“N(v)”进行“侧面-基体”分析,解释该结构对动词进入结构成为名词的限制条件。本文的分析工具是“侧面-基体”理论。该理论认为,名词的“侧面-基体”是某一认知域内某个区的侧面化,动词的“侧面-基体”是组件状态的过程性关系在感知时间跨度的侧面化,动转名词与其转化前动词的基体相同,两者的差异在于对同一基体施加了不同侧面。因此,基于该理论,通过描写转化前动词,即准入动词,即可得出动转名的相关限制条件。本文语料来自BNC语料库,共选出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界定标准的语料4503条,并根据“N(v)”转化前动词的语义特征将其分为8类。本文首先描写、分析各类动词的“have a N(v)”的句法、语义特征,以推导出准入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然后,基于Langacker认知语法的“侧面-基体”理论,对准入动词进行“侧面-基体”描写,以获得准入动词的“侧面-基体”特征;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have a N(v)”结构中动转名的转化限制条件。本文发现,“have a N(v)”结构中动转名的转化有两个基本限制条件,即时间侧面的有界性,以及组件状态侧面的同质性。第一条限制条件存在的原因在于可数名词在首要认知域的区域界限与完成体动词在时间侧面界限的对应性,第二条限制条件存在的原因在于组件状态侧面同质是部分语义得以代替整体语义以实现“have a N(v)”表达“主观小量”的前提。就研究意义而言,本文为“have a N(v)”结构中动转名现象提供了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理论解读,为同类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发现和语料分析对于英语轻动词短语教学、测试、辞书编纂等应用领域有文献参考价值。
尚随鑫[9](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使用错误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关注点逐渐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学习者所犯的错误也成了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点。错误分析作为研究二语习得的一种重要方法,改变了人们对于错误的认识,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对待错误。中学英语教学中,定语从句一直是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国内学习者定语从句使用错误的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大部分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都是测试法,很少有研究者基于语料库研究学习者英语作文中定语从句的使用及错误情况。本研究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回顾了不同时期人们对错误的不同观点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在错误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三所普通高中三个普通班级中的150名高三学生(每班50名)和60位英语教师(每所学校20位)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学生三种不同体裁(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英语作文各150份,共计450份英语作文,建立小型语料库,使用语料库分析方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目的是调查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的主要错误类型,分析作文体裁对学生英语定语从句使用数量及错误数量是否有影响,并探讨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定语从句中的错误可以分为关联词错误、从句内部错误以及从句及主句关系上的错误三类。其中,关联词错误主要表现为关系代词使用错误、关系副词使用错误以及关系词的不当省略;从句内部错误主要表现为从句谓语动词使用错误,从句谓语动词缺失和从句句子成分冗杂;从句及主句关系上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从句单独成句。研究数据显示,作文的体裁对高中生英语定语从句使用数量及错误数量的影响不大。这些错误的产生除了受到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的影响外,学习者自身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输入不足以及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存在问题等也都是这些错误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针对上述错误及错误产生的原因,在今后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应注意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重视目的语的输入和输出、夯实学生的基础,此外,学生还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梁砾文[10](2019)在《外语教育规划视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术英语是理工科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刚性需求”,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视角多局限于外语教学内部。本研究以外语教育规划为视角,从价值分析、目标分析和执行分析三方面建构中国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本土理论,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现有理论,并从实践角度,回答三大基础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以咨借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建构如何?(2)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内涵要素有哪些?(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路径如何?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定性的混合路径研究,以及探索性、验证性、阐释性的线性研究设计,采用文献法、探索性访谈、话语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最终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三角验证,保证研究结论的信效度,并通过遵守自愿、保密、忠实三大原则,确保本课题的研究伦理。本研究首先在理清三个核心概念“理工科研究生”、“外语教育规划”及“学术英语素养”的基础上,梳理相关理论,建立了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概念框架。其次研究者进行了探索性数据采集,包括国家及高校的规划文本、对理工科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学术英语教师进行的探索性访谈,为后续研究做准备。再次,本研究以话语分析为基础,结合访谈法,分析相关政策文本和探索性访谈数据,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即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建构。此外,研究者汇报了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量化研究工具的修编及验证模型的建构过程,回答第二个研究问题,即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内涵要素。最后,研究者汇报了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工具修编和验证模型建构,以及影响因素与内涵要素间路径模型的建构过程,并结合定性数据,回答第三个研究问题,即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本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价值建构在宏观层面突出的表现为主体性丧失,在中观层面没有很好地融入研究生培养体系及高校国际化进程,在微观层面,没有很好地将“工具价值”转化为“人本价值”;(2)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体现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次。在静态层次上,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包括学术英语知识、学术英语技能和学术英语能力三个方面,在动态层次上,三方面要素通过实践相互转化;(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术英语信念、学术英语实践、学术英语环境和英语学习经历,其中学术英语信念作用最大,无论是内涵要素还是影响因素都并非孤立存在,不仅仅需要重视单个因素的直接效应,更要重视各因素在影响路径中的转化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修订了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概念框架,建构了理论模型。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尝试以外语教育规划为视角,从中国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及发展实践中建构相关理论,以期理顺我国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在外语教育规划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各要素间的关系,指导实践。但是,本研究依然存在研究对象范围有待扩大、研究内容有待深化以及研究工具有待改进等局限。今后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将研究对象拓展至更多地区和类型院校中的理工科研究生、进一步探讨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的转化机制、各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机制等课题、加强语料库技术、参与式观察、跟踪调查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等,以便更加深入地探寻这一课题,完善现有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语料库为基础的英语语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料库为基础的英语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术语界定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1 引言 |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
3.4 小结 |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4 小结 |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1 引言 |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4 小结 |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1 引言 |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3.1 研究问题 |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5 小结 |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1 引言 |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
7.3.1 术语界定 |
7.3.1.1 对称式习语 |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
7.3.2 研究问题 |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
7.5.1 共性溯源 |
7.5.2 个性溯源 |
7.6 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发现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
(2)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英语口语语法教材的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多模态语料库与口语语法教学 |
2 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英语口语语法教材的优越性 |
3 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英语口语语法教材的可行性 |
4 结束语 |
(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调查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错误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对比分析理论 |
2.2.2 错误分析理论 |
2.2.3 中介语理论 |
2.3 关于国内外大学生英语写作的研究综述 |
2.3.1 我国大学英语写作的实证性研究回溯 |
2.3.2 关于国外英语写作相关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英语写作错误分析的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错误的分类 |
2.4.4 错误的层次 |
2.4.5 错误产生的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本分析法 |
3.2.2 语料库分析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语料库检索软件 |
3.3.2 统计学分析软件 |
3.4 研究过程 |
3.4.1 预分析 |
3.4.2 数据收集 |
3.4.3 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写作样本调查结果与讨论 |
4.1.1 不同种类错误的总体情况和不同维度的错误分布情况 |
4.1.2 两个年级的写作错误差异性比较 |
4.1.3 同年级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写作错误差异性比较 |
4.1.4 错误量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4.1.5 小结 |
4.2 英语写作错误的实例分析 |
4.2.1 词形层面 |
4.2.2 词汇层面 |
4.2.3 句子层面 |
4.2.4 动词层面 |
4.2.5 名词层面 |
4.2.6 错误的原因 |
4.2.7 小结 |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1 问卷调查总体分析 |
4.3.2 大一、大二问卷调查的显着性差异分析 |
4.3.3 问卷的线性回归分析 |
4.3.4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语写作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启示 |
5.1 错误成因分析 |
5.1.1 文本分析下的错误成因 |
5.1.2 问卷调查下的错误成因 |
5.1.3 可能导致错误的其他因素 |
5.2 教学启示 |
5.2.1 重视语言基础学习 |
5.2.2 加强英语写作训练 |
5.2.3 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5.2.4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态度 |
5.2.5 正确使用交际策略 |
5.2.6 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其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写作语言失误分类标注表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语料库的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动词的使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错误 |
2.1.2 错误的分类 |
2.2 理论基础 |
2.2.1 错误分析理论(Error Analysis) |
2.2.2 中介语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写作错误分析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写作错误分析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语料库分析法 |
3.2.3 错误分析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3.2.1w |
3.3.2 作文测试卷 |
3.4 研究步骤 |
3.4.1 收集并输入语料 |
3.4.2 辨别并语料附码 |
3.4.3 错误统计及描述 |
3.4.4 错误讨论及总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写作中常见的动词使用错误 |
4.1.1 写作中动词使用错误情况及其频率 |
4.1.2 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 |
4.2 基于语料库的写作中动词使用特征实例分析 |
4.2.1 主谓一致性错误 |
4.2.2 时态错误 |
4.2.3 不定式 |
4.2.4 固定词组 |
4.2.5 情态 |
4.2.6 及物性形式 |
4.2.7 定式 |
4.2.8 语态&语气 |
4.3 写作中动词使用错误原因 |
4.3.1 语际错误——母语迁移 |
4.3.2 语内错误——目的语自身干扰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教学建议 |
5.2.1 教师层面 |
5.2.2 教学层面 |
5.3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所收集的学习者写作文本 |
(5)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研究 |
2.1.1 语篇的定义 |
2.1.2 衔接与连贯 |
2.2 省略的相关研究 |
2.2.1 省略的定义与分类 |
2.2.2 形式语法视角下省略的成因解读 |
2.2.3 语用视角下省略的交际动因解读 |
2.2.4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省略的功能解读 |
2.2.5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省略的意义解读 |
2.3 口语语篇中省略的相关研究 |
2.3.1 口语语篇的特征研究 |
2.3.2 口语语篇中省略特征的研究 |
2.3.3 中介语对于二语学习者英语口语产出的影响 |
2.4 研究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省略的认知—功能理论基础 |
3.1.1 省略的认知基础 |
3.1.2 省略的功能基础 |
3.1.3 认知与功能理论结合的基础 |
3.2 口语语篇中省略的认知—功能模型构建 |
3.2.1 省略的认知—功能一体性框架构建 |
3.2.2 省略的产出认知—功能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路径 |
4.2 研究工具 |
4.2.1 Praat录音软件 |
4.2.2 UAM Corpus Tool语料库标注软件 |
4.2.3 SPSS统计分析软件 |
4.2.4 NVivo质化分析软件 |
4.3 研究对象 |
4.4 分析框架 |
4.5 数据采集 |
4.5.1 语料库数据采集 |
4.5.2 数据统计方法 |
4.5.3 访谈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省略现象的分布特征 |
5.1 省略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频次 |
5.2 省略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句法位置分布 |
5.2.1 并列短语省略 |
5.2.2 主语省略 |
5.2.3 小句省略 |
5.2.4 先行语复现 |
5.3 先行语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语境来源分布 |
5.4 先行语与省略部分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位置分布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中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解读 |
6.1 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解读框架 |
6.2 省略产出的认知理据 |
6.2.1 省略的经验观 |
6.2.2 省略的注意观 |
6.2.3 省略的突显观 |
6.3 省略产出的功能理据 |
6.3.1 省略的概念功能 |
6.3.2 省略的人际功能 |
6.3.3 省略的语篇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中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 |
7.1 二语资源匮乏 |
7.2 语境因素 |
7.3 说话人的意图 |
7.4 母语的负迁移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1.1 省略产出的分布特征 |
8.1.2 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理据 |
8.1.3 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 |
8.2 研究价值 |
8.2.1 理论价值 |
8.2.2 实践价值 |
8.2.3 对今后教学的指导 |
8.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术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致使范畴概述 |
2.2.1 致使概念内涵 |
2.2.2 致使的语义层级性特征 |
2.2.3 致使类型及范围 |
2.3 致使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
2.3.1 生成语义学视角 |
2.3.2 生成语法视角 |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 |
2.3.4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
2.3.5 类型学视角 |
2.4 致使结构的英汉对比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致使结构的意义系统描述 |
3.2.1 元功能思想下致使过程意义 |
3.2.2 系统思想下致使意义系统 |
3.3 致使结构功能句法分析 |
3.3.1 功能句法理论 |
3.3.2 基于功能句法理论描述致使结构 |
3.4 小结 |
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对比 |
4.1 引言 |
4.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 |
4.2.1 英语词汇致使 |
4.2.2 汉语词汇致使 |
4.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4.3.1 英汉词汇致使动词的类型及构成方式对比 |
4.3.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层级 |
4.3.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致事对比 |
4.3.4 英汉役事及致使结果对比 |
4.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4.4.1 致使动作过程 |
4.4.2 致使关系过程 |
4.4.3 致使心理过程 |
4.5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异同及其动因 |
4.5.1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差异 |
4.5.2 英汉词汇致使形态差异与汉语双音化趋式 |
4.6 小结 |
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语义句法对比 |
5.1 引言 |
5.2 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 |
5.2.1 英语复合宾语句及致使义复合宾语句 |
5.2.2 汉语兼语句及致使义兼语句 |
5.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语义成分对比 |
5.3.1 英汉致使动词及致使力对比 |
5.3.2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的语义层级 |
5.3.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致事对比 |
5.3.4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役事对比 |
5.3.5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致使结果对比 |
5.4 致使义复合宾语和兼语句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5.4.1 致使动作过程 |
5.4.2 致使关系过程 |
5.4.3 致使心理过程 |
5.4.4 致使交流过程 |
5.4.5 致使行为过程 |
5.4.6 致使存在过程 |
5.4.7 致使气象过程 |
5.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异同及其动因 |
5.6 小结 |
6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语义句法对比 |
6.1 引言 |
6.2 英汉致使动结式 |
6.2.1 英语动结式及致使义动结式 |
6.2.2 汉语动补结构及致使义动结式 |
6.3 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对比 |
6.3.1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致使力对比 |
6.3.2 致使动结式的语义层级 |
6.3.3 英汉致使动结式致事对比 |
6.3.4 英汉致使动结式役事和致使结果对比 |
6.4 英汉致使动结式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6.4.1 致使动作过程 |
6.4.2 致使关系过程 |
6.4.3 致使心理过程 |
6.5 英汉致使动结式异同及其动因 |
6.5.1 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差异与阐释 |
6.5.2 英汉施受同体动结式差异与阐释 |
6.5.3 汉语致使动结式特殊句式形成机制 |
6.6 余论 |
6.6.1 致使义“得”字句 |
6.6.2 致使义“得”字句功能语义句法分析 |
6.7 小结 |
7 英汉致使义双宾语结构语义句法对比 |
7.1 引言 |
7.2 双宾语结构 |
7.3 双名结构 |
7.3.1 双名结构的语义层级 |
7.3.2 英汉致使义双名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7.3.3 英汉双名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7.3.4 英汉双名结构异同与阐释 |
7.4 与格结构 |
7.4.1 致使与格结构的语义层级 |
7.4.2 英汉与格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7.4.3 英汉与格结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7.4.4 英汉与格结构异同与信息结构 |
7.5 小结 |
8 从致使范畴看英汉致使结构异同 |
8.1 引言 |
8.2 英汉致使范畴形式语义连续统 |
8.2.1 英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
8.2.2 汉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
8.3 英汉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及动因 |
8.3.1 英汉致使结构形态分布差异 |
8.3.2 英汉致使动词词汇化差异 |
8.4 英汉致使结构语序差异及不同概念化方式 |
8.5 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2 本研究的贡献 |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加的夫语法影响过程及物性系统网络 |
附录B 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藏语形容词的功能分类及其情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藏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藏语形容词的概念及基本分类 |
2.1 形容词的基本概念 |
2.1.1 英语形容词的概念 |
2.1.2 汉语形容词的概念 |
2.1.3 藏语形容词的概念 |
2.2 形容词的分类 |
2.2.1 藏语形容词的基本分类 |
2.3 情状范畴内对藏语形容词分析 |
第三章 藏语形容词的构词功能分类 |
3.1 性质性形容词 |
3.2 名词性形容词 |
3.3 状态形容词 |
3.3.1 拟形形容词 |
3.3.2 拟声形容词 |
3.3.3 状态形容词的重叠式类型 |
第四章 藏语形容词的语义功能分类 |
4.1 形容词的语义分类对比 |
4.2 静态形容词 |
4.3 动态形容词 |
4.4 主观形容词 |
4.5 藏语形容词的情感属性 |
4.5.1 情感的基本概念 |
4.5.2 情感的分类 |
4.5.3 情感形容词的基本概念 |
4.5.4 形容词的情感属性分类 |
第五章 藏语形容词句法功能分类 |
5.1 形容词作定语 |
5.1.1 形容词作前置定语 |
5.1.2 形容词作后置定语 |
5.2 形容词作状语 |
5.3 形容词作宾语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8)“侧面-基体”视角下“have a N(v)”中动转名的转化限制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词类转化中的动转名 |
第二节 “have a N(v)”结构中的动转名研究 |
一、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
二、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侧面-基体”理论的核心概念 |
一、认知域与识解 |
二、侧面与基体 |
第二节 动词与动转名的“侧面-基体” |
一、动词的“侧面-基体” |
二、动转名的“侧面-基体” |
第三节 本文分析维度与分析流程 |
一、分析维度 |
二、分析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准入动词“侧面-基体”分析(一) |
第一节 移动类动词 |
一、“have a N(v)_(motion)”的句法语义特征 |
二、“V_(motion)”的句法语义特征 |
三、“V_(motion)”的“侧面-基体”分析 |
第二节 交谈类动词 |
一、“have a N(v)_(talk)”的句法语义特征 |
二、“V_(talk)”的句法语义特征 |
三、“V_(talk)”的“侧面-基体”分析 |
第三节 姿势类动词 |
一、“have a N(v)_(posture)”的句法语义特征 |
二、“V_(posture)”的句法语义特征 |
三、“V_(posture)”的“侧面-基体”分析 |
第四节 身体类动词 |
一、“have a N(v)_(corporeal)”的句法语义特征 |
二、“V_(corporeal)”的句法语义特征 |
三、“V_(corporeal)”的“侧面-基体”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准入动词“侧面-基体”分析(二) |
第一节 感知类动词 |
一、“have a N(v)_(perception)”的句法语义特征 |
二、“V_(perception)”的句法语义特征 |
三、“V_(perception)”的“侧面-基体”分析 |
第二节 摄食类动词 |
一、“have a N(v)_(consumption)”的句法语义特征 |
二、“V_(consumption)”的句法语义特征 |
三、“V_(consumption)”的“侧面-基体”分析 |
第三节 发声类动词 |
一、“have a N(v)_(sound)”的句法语义特征 |
二、“V_(sound)”的句法语义特征 |
三、“V_(sound)”的“侧面-基体”分析 |
第四节 其他类动词 |
一、HAVE A TRY |
二、HAVE A LOOK FOR |
三、HAVE A READ |
四、HAVE A THINK |
五、HAVE A KICK/HAVE A KNOCK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ave a N(v)”中动转名的转化限制条件 |
第一节 准入动词的“侧面-基体”特征 |
一、组件状态实体数 |
二、组件状态侧面连续/间隔 |
三、时间侧面有/无界及组件状态侧面同/异质 |
第二节 动转名的转化限制条件 |
一、时间侧面有界 |
二、组件状态侧面同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基于语料库的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使用错误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定语从句概念界定 |
2.2 错误分析相关研究 |
2.2.1 错误 |
2.2.2 错误分析理论 |
2.3 国内外英语写作错误分析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英语定语从句错误分析相关研究 |
2.4.1 国外相关研究 |
2.4.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语料库研究结果分析 |
4.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3 访谈结果分析 |
4.4 错误产生的原因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教学启示 |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书面表达题目 |
附录Ⅱ 高中生英语定语从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Ⅲ 高中英语定语从句语法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Ⅳ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外语教育规划视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 |
1.1.2 理工科研究生公共英语教育 |
1.1.3 研究者个人动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路径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章导言 |
2.2 外语教育规划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学术英语素养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本章导言 |
3.2 概念界定 |
3.2.1 理工科研究生 |
3.2.2 外语教育规划 |
3.2.3 学术英语素养 |
3.3 相关理论 |
3.3.1 外语教育规划理论 |
3.3.2 学术英语素养理论 |
3.4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本章导言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对象 |
4.3.1 调查高校选取 |
4.3.2 调查样本 |
4.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4.4.1 研究设计理念 |
4.4.2 研究设计 |
4.4.3 研究方法 |
4.5 数据处理 |
4.6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4.7 研究伦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探索性数据采集 |
5.1 本章导言 |
5.2 规划文本收集 |
5.2.1 国家宏观层面 |
5.2.2 高校中观层面 |
5.3 探索性访谈 |
5.3.1 探索性访谈设计 |
5.3.2 探索性访谈实施 |
5.3.3 探索性访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分析 |
6.1 本章导言 |
6.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内涵 |
6.2.1 外语教育规划的价值内涵 |
6.2.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内涵 |
6.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研究框架 |
6.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研究 |
6.4.1 国家宏观层面 |
6.4.2 高校中观层面 |
6.4.3 个体微观层面 |
6.4.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价值规划评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内涵要素 |
7.1 本章导言 |
7.2 预测问卷的修编 |
7.2.1 预测问卷分量表的题项编制 |
7.2.2 预测问卷分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7.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正式问卷的维度构成与信效度检验 |
7.3.1 问卷的维度构成 |
7.3.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7.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的测量模型 |
7.4.1 正式调查及数据预处理 |
7.4.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 |
8.1 本章导言 |
8.2 预测问卷的修编 |
8.2.1《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题项编制 |
8.2.2《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8.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正式问卷维度构成与信效度检验 |
8.3.1 问卷的维度构成 |
8.3.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8.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 |
8.4.1 正式调查及数据预处理 |
8.4.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 |
8.5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8.5.1 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路径模型 |
8.5.2 学术英语环境与学术英语实践的影响路径 |
8.5.3 学术英语信念的影响路径 |
8.5.4 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9.1 本章导言 |
9.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规划价值分析 |
9.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规划内容分析 |
9.3.1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总体现状和特点 |
9.3.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知识的现状和特点 |
9.3.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技能的现状和特点 |
9.3.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的现状和特点 |
9.3.5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现状小结 |
9.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现状和特点 |
9.4.1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总体现状和特点 |
9.4.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信念的现状和特点 |
9.4.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实践的现状和特点 |
9.4.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环境的现状和特点 |
9.4.5 理工科研究生英语学习经历的现状和特点 |
9.4.6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现状小结 |
9.5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路径再思考 |
9.6 外语教育规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10.1 本章导言 |
10.2 研究结论 |
10.3 研究启示 |
10.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10.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邀请信 |
附录二 学术英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研究生导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研究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国家宏观规划历时文本关键表述 |
附录六 国家宏观规划共时文本关键表述 |
附录七 高校研究生教育规划文本关键表述 |
附录八 先导检测调查问卷 |
附录九 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十 学术英语教师转写文稿(节选) |
附录十一 研究生导师访谈转写文稿(节选) |
附录十二 研究生访谈转写文稿(节选) |
四、语料库为基础的英语语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英语口语语法教材的编写研究[J]. 林承志,吕杰琛,潘涵. 海外英语, 2021(03)
- [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调查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 李雪婷.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基于语料库的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动词的使用特征分析[D]. 刘希桐. 延边大学, 2020(05)
- [5]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D]. 王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D]. 赵宏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7]藏语形容词的功能分类及其情感研究[D]. 周毛太.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8]“侧面-基体”视角下“have a N(v)”中动转名的转化限制条件研究[D]. 张悦琪.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9]基于语料库的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使用错误的分析研究[D]. 尚随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外语教育规划视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研究[D]. 梁砾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