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垂线法分割地形图(论文文献综述)
朱尚军[1](2021)在《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矿区开采沉陷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及采动损害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传统测量方法提取矿区地表形变存在获取数据是离散、低密度,不能完整有效的对建筑物损坏等级进行评价,并且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矿区开采沉陷地表形变监测时,当工作面地表被大量植被覆盖、工作面上方地表积水时,常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点云数据去噪困难、甚至点云数据缺失。此时利用常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开采沉陷无法获取开采沉陷地表形变场等问题。在概率积分模型辅助下,本文拟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积分模型辅助的煤矿开采沉陷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方法(3DLS-PIM)以及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矿区建筑物形变监测及采动损害评估方法,实现了对开采沉陷地表形变盆地的预计,得到开采沉陷地表全盆地形变。本文通过上述研究主要获得如下成果:1)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精度影响因素及规律。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基本原理并且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误差来源。结合HS-650扫描仪进行了内外符合精度评价、仪器不等高、仪器扫描目标物的距离以及点云密度的设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校内仿真实验,并由此设计出HS-650扫描仪在煤矿区进行实地测量时的观测方案。为下文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模型建立与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2)提出了基于QPSO算法的球形标靶几何中心估计方法。针对传统的方法在求取球心坐标过程中存在计算量大、线性化过程复杂等问题,构建了基于QPSO算法的标靶球拟合算法。模拟实验验证了 QPSO算法应用于标靶球球心拟合具有一定的抗随机误差的能力,并且有助于提高坐标转换精度和监测的结果准确性;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基于QPSO算法的标靶球球心拟合模型的实用性。3)构建了基于概率积分法辅助的开采沉陷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方法(3DLS-PIM)。在QPSO算法与概率积分模型的辅助下,建立了基于3DLS-PIM的开采沉陷监测辅助条件方程及参数估计方法,并介绍了基于3DLS-PIM的开采沉陷监测方法的监测原理与应用流程。通过模拟实验探讨了基于QPSO的3DLS-PIM参数求解效率、波动性、抗随机误差能力、抗粗差能力以及抗缺失点能力;并开展了一种基于概率积分法辅助的煤矿开采沉陷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方法的案例研究,验证了联合3DLS-PIM模型的矿区三维形变监测方法的工程应用价值。4)发展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矿区建(构)筑物采动损害监测与预测方法。介绍了基于三维激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精度设计方法、建筑物移动与变形计算与采动损害评估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设计了三维激光扫描仪观测方案,依据观测方案对建筑物进行了变形提取与采动损害评估,随后对工程实例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最后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直接监测提取矿区建筑物形变值与基于3DLS-PIM模型预测值进行对比,两种方法对于建筑物的评估结果一致,验证了3DLS-PIM模型的正确性和可实用性。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煤矿区地表的建(构)筑物采动损害监测与预测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图43表21参111
黄凌霄[2](2019)在《黄河宁夏典型河段及水库水动力与水质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具有连续弯道的大柳树-沙坡头河段和地形复杂的鸭子荡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RNGk-ε紊流数学模型,结合实测结果进行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对这两个典型研究对象进行了水流运动、泥沙输移、河床变形和水质对流扩散等问题的研究。首先,利用图像拼接算法、边缘检测算法结合CAD软件和Google Earth软件对水岸边缘进行精准检测,高效地获取研究区域经纬度信息,结合实测高程信息编程生成所需地形文件。其次,通过Bowyer-Watson算法对初始地形进行Delaunay三角化的网格剖分,构造不规则三角网模型TIN,由离散高程点生成不规则三角网,实现网格剖分后的三角形网格地形插值。再次,建立三维水沙水质数学模型和平面二维水沙水质数学模型,并将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通过瞬态项、对流项、扩散项和源项写成统一的通用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体积法中的五种格式对通用控制方程进行离散,使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SIMPLEC算法结合欠松弛技术对离散后的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利用GMES算法结合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实现离散方程组的求解。最后,对大柳树-沙坡头河段和鸭子荡水库进行了 RNG k-ε紊流数学模型的验证,对大柳树-沙坡头河段进行了四种工况的平面二维和三维水流运动、河床变形数值模拟,对鸭子荡水库进行了四种类型八种工况的平面二维水流运动数值模拟和三维水质对流扩散数值模拟。对实测的大柳树-沙坡头河段断面高程和断面泥沙粒径进行分析之后,将该河段的平面流场、断面流场、横向流速和河床变形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两者结果符合较好。结合实测资料,对该河段的水流运动、河床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该河段水流的流场、泥沙的运移和河床的变形会根据入口流量、悬移质含沙量、k值、ε值和出口水位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对实测的鸭子荡水库库底高程、水库等高线和水库三维地形进行分析之后,将该水库的水流流场和断面垂线平均流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两者结果符合较好。结合实测资料,对该水库的水流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该水库中水流的流场和流速受进水量、取水量、风速和风向的支配。对实测的鸭子荡水库取水塔附近的七种水质指标进行采样和分析之后,将该水库中CODCr和TN浓度分布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两者结果符合较好。结合实测资料,对该水库的水质对流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该水库中水质浓度的分布受进水量、取水量、风速和风向、水库中水质的初始浓度分布、入水口进水水质浓度的不同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上述研究结果为研究类似连续弯道和类似水库的水沙运移规律和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李叠磊[3](2017)在《东洞庭湖沉积层级配特征与大面积采挖前后砂砾石量确定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洞庭湖不仅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更蕴含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近些年由于对洞庭湖地区矿产资源的频繁开采,更有甚者在未经政府部门容许的情况下对洞庭湖地区矿产资源私自非法开采,导致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严重受损。对矿产资源储量的估算是重要工作之一,矿产资源储量的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例如几何法(包括算数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剖面法、等高线法、三角形法等)、统计分析法以及SD法等。本文的详细研究内容如下:(1)东洞庭湖砂砾石层的级配特征研究。东洞庭湖接受长江、湘江来水。两江(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流速、流向交错,具有季节变化性,导致东洞庭湖湖泊沉积物颗粒级配与其他地区不一致。(2)东洞庭湖砂砾石矿的资源储量评价理论研究。自然层序上,一般粗颗粒在下、细颗粒在上。变化的流量、复杂的流速、流向交错共同作用下,东洞庭湖湖区砂砾石矿的富存、成层必有其自身规律。(3)东洞庭湖区砂砾石矿的大面积自由采挖量确定的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没有进行资源储量勘探评价却大面积自由采挖的可能实际情况,分析砂卵石矿层孔内原位钻进取样、水下测量原理,综合形成东洞庭湖区砂砾石矿的大面积自由采挖量确定的关键技术。通过对东洞庭湖区进行钻探、土样采集分析、室内筛分试验等一系列研究措施,可得出如下结论:(1)陆地钻孔取得的土样大部分级配良好,五个区块的砂卵石最大粒径在36mm-40mm之间,砂卵石含量比重较大,水上钻孔取得的土样d10基本小于0.075mm,级配不均。(2)根据对陆地钻孔与水上钻孔的土样分析,开挖后湖床砂卵石含量大幅减小,含泥量大幅增大,可知在经过挖沙船在挖砂过程中带走大量砂砾石,而大面积采挖的砂砾石量可根据陆地的原始砂卵石储量与采挖过后湖床的砂砾石储量对比得到。
张杰[4](2016)在《基于ArcEngine建筑物保护煤柱留设自动化及三维可视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是煤炭资源,煤炭为我国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但是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问题。煤炭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如果不合理的开采极易造成地表的变形,引起房屋损坏,甚至可能危及群众的生命安全。例如安徽省淮南矿区因为不合理的开采导致的地表塌陷成湖,房屋产生裂痕。合理的开采煤炭资源,避免地表沉降的主要方法是留设煤柱,通过在主要开采区域的主要建筑物、水体、铁路下留设保护煤柱,是我国避免因不合理的开采导致的地表塌陷的主要措施。《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详细介绍了煤柱留设的三种方法,即垂线法,垂直断面法和数字标高投影法,详细介绍了煤柱留设的原理和主要参数。我国煤柱留设主要靠人工进行计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够满足时代的要求,不能实现操作的自动化。因此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开发自动化程度高的煤柱留设系统就特为重要。文本主要是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煤柱留设的方法中,选取垂线法设计保护煤柱,应用C#语言在ArcEngine平台上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现保护煤柱留设的自动化和三维可视化。本文主要介绍了系统软件的理论基础,垂线法设计保护煤柱的原理、主要的数据类型、ArcEngine平台和GIS、系统的设计过程等。通过对垂线法的原理进行分析,论证了实现煤柱保护自动化和可视化的理论基础。本文用到了DEM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不规格三角网和规则格网,选取合适的数据类型。通过对ArcEngine平台和GIS的介绍和分析,找到实现煤柱留设系统自动化和三维可视化的技术基础。通过系统的设计过程确定系统的要求和要实现的目标,并详细阐述系统的原理、开发的过程、开发的要求。整个过程中数据的准备和系统的开发是重点,在确定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确保系统对各种数据的读取和处理功能。通过系统的开发,实现保护煤柱留设的自动化和三维可视化,并能够输出压煤范围和数量。
陶婷[5](2016)在《星际软着陆动力下降与障碍规避制导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动力下降与着陆避障制导是星际软着陆任务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决定着整个任务的成败。除了燃耗最优的性能要求以外,未来的月球和火星着陆任务需要探测器具备全天候在事先近乎未知的复杂地形实施自主安全着陆的能力。因此,亟需在“嫦娥3号”月球着陆制导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能力拓展,以兼顾对不同光照条件甚至低能见度的适应能力。本学位论文从软着陆制导方案、障碍检测与最佳着陆点选择、制导算法性能对比与误差分析三个方面出发,对动力下降与障碍规避制导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以“嫦娥3号”着陆制导为典型方案进行了详细描述与分析,针对其不足并结合正在发展的三维成像闪光雷达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并基于月球环境模型分别建立了探测器在动力下降与避障着陆各阶段的动力学模型。然后,为理清典型方案中控制模式的基本思想和制导算法的主要特点,对其各阶段所采用的制导算法和障碍检测与安全着陆点选择算法进行了总结与仿真分析,所得仿真结果与“嫦娥3号”的实际飞行结果基本一致。接着,采用高斯伪谱法分别设计了动力下降燃耗最省的标称轨迹和闭环最优制导律,以及基于改进的障碍检测与着陆点选择策略的燃耗最优避障着陆制导律,并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着陆避障能力的优越性。最后,对上述两种方案的制导律性能以及模型误差对制导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地对比分析,并利用蒙特卡洛和线性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初始误差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改进方案的制导律在燃耗和制导精度上都优于典型方案,且随机初始误差的影响程度会在制导过程中得到有效抑制。
王亚平[6](2015)在《自主采摘机器人竞赛平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通过中国机器人大赛自主采摘机器人比赛平台系统的研究,引导采摘机器人项目改进,推进机器人比赛项目向高技术、高层次发展,为大学生和机器人爱好者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同时对促进机器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课题以采摘机器人视觉定位和机械手视觉伺服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竞赛平台采摘机器人目标果实识别和定位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搭建了自主采摘机器人平台样机,重点对三维空间位置果实快速识别定位和机械手关节运动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通过分析采摘任务要求,设计采摘机器人的整体结构,搭建了机器人硬件平台,针对机械手的结构建立运动学模型,并且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求解。确定了机器人系统整体控制方案、并完成了控制系统电路设计和电路板制作。其次,对三维空间果实识别定位进行研究,在RGB颜色空间确定了阈值分割最优色差模型,实现对目标果实进行有效分割提取。采用游程编码法进行图像连通区域分析,选取最佳采摘对象。对于目标果实外形、纹理区分不明显,匹配时出现多候选匹配情况,先用基于由粗到精匹配法,先通过形心特征匹配锁定候选匹配点;再用邻域灰度互相关测度去除误匹配提高了匹配精度。并设计了采摘机器人果实双目定位系统。最后,对视觉系统引导下机械手的运动控制进行研究。先利用双目视觉系统测出的目标果实的空间坐标,通过机械手运动模型逆运动学求解得出机械手目标姿态对应的关节角度值,并在关节空间对机械手的动作轨迹进行了轨迹插值;再对采摘机械手部分控制器进行设计;基于模糊PID控制实现了机器人关节角度位置的伺服跟踪控制,并通过simulink仿真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最后,对机器人进行了联合调试与采摘实验,验证了采摘机器人系统的性能与精度。
张文波[7](2015)在《基于ArcGIS Engine的保护煤柱留设自动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资源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由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山体滑坡和房屋损坏等。其中,最直接关乎老百姓衣食住行和生命财产安全的莫过于煤矿开采对建(构)筑物的破坏,如山西省的数千“悬空村”。在煤矿开采影响区域内的建(构)筑物下留设保护煤柱是我国煤炭行业所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保护煤柱设计方法有传统的垂线法、垂直断面法和数字标高投影法,及应用新技术或新方法的数值模拟法、影响椭圆法等。其中,垂线法和垂直断面法为最常用方法。从留设方法角度考虑,应用垂线法设计保护煤柱时,常会遇到受护对象边界复杂的情况,这直接使得需要采集的松散层厚度值、底板标高、地表高程和煤层倾角等基础数据的数据量庞大,垂线段错综复杂难以连接出保护煤柱边界,最终连接出的保护煤柱边界不合理等;应用垂直断面法时,因其是按照煤层走向与煤层倾向分别作剖面图以求取保护煤柱边界的图解法,难免会伴有作图复杂、精度低的弊端。从工程角度考虑,在受护对象边界形状复杂、面积比较大、松散层等厚线和部分区域地表等高线等基础资料缺乏时,常可能将工期拖延至正常情形下工期的数倍,并需要反复修改前期已完成的工作。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来克服保护煤柱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上述细节问题和困难:凸包算法基础上对建筑群进行非凸包式自动圈定,即凹多边形生成算法研究;研究受护对象边界的各种长度、角度及其组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总结出用以指导实际项目操作的受护对象边界修正准则;研究TIN、DEM模型和空间内插方法,寻找最佳的基于离散点的等值线生成方案;通过分析等值线性质,找出实现标高、煤层倾角和煤层走向等数据自动读取的方法;研究受护对象边界形状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均可以实现垂线法与垂直断面法设计保护煤柱的保护边界自动绘制方案。基于以上研究,提升了保护煤柱留设的效率和精度,完善了垂线法和垂直断面法设计保护煤柱的细节处理原则,实现了设计过程的自动化。
樊友亮[8](2014)在《基于南方CASS软件工程量计算方法的探讨》文中提出本文根据大宝山矿现状及CAD、南方CASS软件在矿的广泛应用,就工程量计算方法的探讨。
赵芳[9](2014)在《测树因子遥感获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是森林管理与经营的基础,查清、落实好森林资源质量和数量可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依据。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林业发展特点的较为完整的森林调查体系。目前,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获取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者们的研究方向,并对森林的变化规律、变化状况进行监测,从而更加全面、客观的管理与经营森林信息。本研究尝试着对森林资源调查信息获取的传统方法的改变,分别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及遥感反演技术对测树因子信息进行提取,立足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森林信息的获取的效率,使森林资源调查做到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科学化,为实现做到“数字森林”提供最基础的数据保障,为全面实现数字化健康森林体系做好有力基石。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本研究以近景摄影测量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分别利用普通数码照相机和3D数码照相机对单株立木进行拍照,结合地面摄影测量理论和方法对单株立木求解其胸径值:(1)利用数字图像量测,运用数字图像比例关系来解算胸径,估测精度为87.65%。(2)通过经典的共线方程建立像方坐标与物方三维空间坐标的关系式来解算拍照的单株立木的胸径值,估测精度为88.87%。(3)利用3D数码照相机能同时拍摄到一个像对的功能,采用水平正直摄影的方式进行拍摄,对同时拍摄到的像对照片解算胸径,虽然结果效果不佳,但是为利用3D相机求解树木参数提供一种思路。2、以航空摄影测量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首先对森林资源调查的各项测树因子进行提取,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单株尺度的树高、冠幅和林分尺度的林分平均高、林分平均冠幅、郁闭度等进行了估测,并利用该林分因子建立了航空蓄积量模型。然后对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所获取的各项测树因子建立模型,以估测单株立木胸径,最后进行精度验证,比较各个模型进度,其中以树高、冠幅来推算胸径的估测模型精度最佳。3、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分别利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和Landsat TM卫星影像估算生物量。其中不仅将光谱因子、植被因子和地形因子作为反演生物量的因子,还添加了纹理因子共同参与反演,同时,各个像元值采用平均中心像元法(3×3尺度),作为该中心像元的特征值。最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出最优森林生物量模型,并以此估算出北京市森林生物量及生物量分布图。通过研究获取测树因子的三种不同尺度,从局部到整体,对森林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各个森林调查因子的采集进行研究,这一研究对当前的森林资源管理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所提出的主要技术对改变传统森林资源调查费时、费力的现状,提高森林资源调查获取数据的水平、降低野外调查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黄梦雄[10](2013)在《基于结构化的等高线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GIS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图综合已然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地貌要素综合是地图制图综合的重要子课题,而地貌要素的综合重点难点都在表示地貌要素形态的等高线综合,所以等高线综合是地图综合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现实地貌中等高线错综复杂、千变万化,所以要进行等高线自动综合是比较困难的。目前等高线综合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单根线的等高线综合和成组等高线综合,在成组综合中主要有等高线结构化综合和基于地貌高程带的综合。这些等高线综合方法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完成等高线的综合,但是它们各有各的局限性和优缺点。另外,等高线是以一组位置相关且形态相似的曲线表达地貌形态的,所以在对等高线综合时,以成组的等高线综合更具有实际意义,并且更能确保综合结果的协调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原始等高线进行半自动化预处理,包括等高线断线、断点和飞点的错误拓扑关系的处理。2、结合简化的等高线拓扑关系模型,设计一种基于不完全二叉树的等高线拓扑关系模型,在建立模型中只需遍历一次等高线就可以完成模型的建立。3、通过单根线的D-P算法进行等高线特征点的提取,并基于它进行特征点的结构化综合,同时探讨了特征点提取和综合中D-P阈值的确定。4、针对基于特征线的结构化综合中,等高线特征点筛选、特征线连接、谷底线的评价、微小谷地识别、微小谷地的删除以及相交处理等方法进行详细的讨论和研究,提出了山谷线分等级结构化思想,提高了微小谷地识别的效率。5、实现一简单的等高线综合系统,并通过两种基于结构化综合结果的对比,分析了各自存在的问题和优缺点,为结构化等高线综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完善的思路。
二、用垂线法分割地形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垂线法分割地形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矿区开采沉陷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及采动损害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形监测研究现状 |
1.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3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三维激光扫描基本原理 |
2.2 三维激光扫描误差来源 |
2.3 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方法精度分析 |
2.3.1 实验场地的选择 |
2.3.2 外符合精度评价 |
2.3.3 内符合精度评价 |
2.3.4 仪器不等高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
2.3.5 仪器扫描物体的距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
2.3.6 点云密度对测量结果精度的影响 |
2.4 基于QPSO算法的三维激光标靶球球心拟合方法 |
2.4.1 三维激光标靶球球心拟合基础理论 |
2.4.2 基于QPSO算法的三维激光标靶球球心拟合方法构建 |
2.4.3 模拟实验 |
2.4.4 工程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3 一种基于概率积分法辅助的开采沉陷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方法研究 |
3.1 基于3DLS-PIM的开采沉陷监测方法研究 |
3.1.1 基于3DLS-PIM的开采沉陷监测原理 |
3.1.2 基于3DLS-PIM的开采沉陷监测辅助条件方程及参数估计方法 |
3.1.3 基于3DLS-PIM的开采沉陷监测方法应用流程 |
3.2 工程应用 |
3.2.1 实验区环境与地质采矿条件概况 |
3.2.2 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方案与数据预处理 |
3.2.3 基于3DLS-PIM的开采沉陷监测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 基于QPSO的3DLS-PIM参数求解性能评价 |
3.3.1 模拟实验 |
3.3.2 工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矿区建筑物变形监测与采动损害评估研究 |
4.1 基于三维激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与采动损害评估原理 |
4.1.1 基于三维激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精度设计方法 |
4.1.2 建筑物移动与变形计算与采动损害评估方法 |
4.2 基于3DLS-PIM的建筑物采动损害程度预测方法 |
4.3 工程实例 |
4.3.1 矿区建筑物变形监测概况 |
4.3.2 三维激光扫描仪观测方案设计 |
4.3.3 建筑物变形提取与采动损害评估 |
4.3.4精度评定 |
4.4 地表变形对不同结构房屋损坏的变形规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黄河宁夏典型河段及水库水动力与水质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水流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3 泥沙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3.1 动床阻力 |
1.2.3.2 水流挟沙力 |
1.2.3.3 推移质输沙率 |
1.2.3.4 恢复饱和系数 |
1.2.3.5 泥沙扩散系数 |
1.2.4 水质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形的前处理 |
2.1 图像拼接技术 |
2.1.1 SURF特征点检测 |
2.1.1.1 积分图像 |
2.1.1.2 Hessian矩阵 |
2.1.2 SURF特征描述 |
2.1.3 特征匹配 |
2.1.4 图像配准 |
2.1.5 图像融合 |
2.1.6 实验结果和分析 |
2.2 图像边缘检测 |
2.2.1 数学形态学基本运算 |
2.2.2 多尺度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检测 |
2.2.2.1 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检测 |
2.2.2.2 多尺度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检测 |
2.2.2.3 本文算法描述 |
2.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2.3 DXF文件生成结果 |
2.4 KML文件生成结果 |
2.5 地形文件生成结果 |
2.6 小结 |
第三章 网格剖分技术 |
3.1 网格的分类 |
3.2 Delaunay三角化法网格的生成 |
3.2.1 Delaunay三角化法的原理 |
3.2.2 Delaunay三角化法网格生成的算法 |
3.2.3 Delaunay三角化法网格的关键问题 |
3.2.4 Delaunay三角化法网格剖分的步骤 |
3.2.5 Delaunay三角化法网格剖分的实现 |
3.3 网格地形插值技术 |
3.3.1 地形数据的获取 |
3.3.2 基于散点的网格地形插值 |
3.3.3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网格地形插值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沙水质数学模型 |
4.1 三维水沙水质数学模型 |
4.1.1 水流运动方程 |
4.1.2 泥沙输移方程 |
4.1.3 水质变化方程 |
4.2 平面二维水沙水质数学模型 |
4.2.1 水流运动方程 |
4.2.2 泥沙输移方程 |
4.2.3 水质变化方程 |
4.3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
4.3.1 三维水沙水质数学模型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
4.3.2 平面二维水沙水质数学模型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
4.4 小结 |
第五章 控制方程的离散和求解 |
5.1 离散方法的概述 |
5.2 通用控制方程的离散 |
5.2.1 常用的离散格式 |
5.2.1.1 中心差分格式(Central Differencing Scheme,CDS) |
5.2.1.2 一阶迎风格式(First Order Upwind Scheme,FUS) |
5.2.1.3 混合格式(Hybrid Scheme,HS) |
5.2.1.4 指数格式(Exponential Scheme,ES) |
5.2.1.5 乘方格式(Power Law Scheme) |
5.2.1.6 二阶迎风格式(Second Order Upwind Scheme,SUS) |
5.2.1.7 QUICK格式 |
5.2.2 常用离散格式的性能对比 |
5.2.3 二维和三维通用控制方程的离散 |
5.2.3.1 二维和三维问题的控制体积 |
5.2.3.2 二维和三维问题的离散方程 |
5.3 离散方程的求解 |
5.3.1 流场数值计算的主要方法 |
5.3.2 基于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 |
5.3.2.1 交错网格和同位网格 |
5.3.2.2 动量方程的离散 |
5.3.2.3 速度修正方程 |
5.3.2.4 压力修正方程 |
5.3.2.5 欠松弛技术 |
5.3.2.6 同位网格上SIMPLE算法的计算步骤 |
5.3.3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SIMPLEC算法 |
5.3.3.1 SIMPLEC算法 |
5.3.3.2 通用控制方程在非结构网格上的离散 |
5.3.3.3 动量方程的离散 |
5.3.3.4 速度修正方程 |
5.3.3.5 压力修正方程 |
5.3.3.6 非机构网格上SIMPLEC算法的计算步骤 |
5.3.4 离散方程组的求解 |
5.3.5 定解条件 |
5.3.5.1 初始条件 |
5.3.5.2 边界条件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大柳树-沙坡头河段水沙运移数值模拟 |
6.1 大柳树-沙坡头河段实测数据分析 |
6.1.1 断面地形的分析 |
6.1.2 泥沙粒径的分析 |
6.2 大柳树-沙坡头河段平面二维水沙运移数值模拟 |
6.2.1 河段地形及网格划分 |
6.2.2 初始边界条件 |
6.2.3 模型的验证 |
6.2.3.1 水流运动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 |
6.2.3.2 河床变形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 |
6.2.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6.2.4.1 水流运动数值模拟 |
6.2.4.2 河床变形数值模拟 |
6.3 大柳树-沙坡头河段三维水沙运移数值模拟 |
6.3.1 河段地形及网格划分 |
6.3.2 初始边界条件 |
6.3.3 模型的验证 |
6.3.3.1 平面流场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 |
6.3.3.2 断面流场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 |
6.3.3.3 横向流速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 |
6.3.3.4 输沙特性的分析 |
6.3.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6.3.4.1 水流运动数值模拟 |
6.3.4.2 河床变形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鸭子荡水库水流运动和水质对流扩散数值模拟 |
7.1 鸭子荡水库断面实测数据分析 |
7.2 鸭子荡水库平面二维水流运动数值模拟 |
7.2.1 水库地形及网格划分 |
7.2.2 初始边界条件 |
7.2.3 模型的验证 |
7.2.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4.1 类型1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4.2 类型2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4.3 类型3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4.4 类型4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7.3 鸭子荡水库水质实测数据分析 |
7.4 鸭子荡水库三维水质对流扩散数值模拟 |
7.4.1 水库地形及网格划分 |
7.4.2 初始边界条件 |
7.4.3 模型的验证 |
7.4.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7.4.4.1 类型1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7.4.4.2 类型2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7.4.4.3 类型3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7.4.4.4 类型4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3)东洞庭湖沉积层级配特征与大面积采挖前后砂砾石量确定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洞庭湖区地层特征研究现状 |
1.2.2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途径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途径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洞庭湖地层特征 |
2.1 任务目的及技术路线 |
2.1.1 任务目的 |
2.1.2 技术路线 |
2.2 工程概况 |
2.2.1 工作区位置及交通 |
2.2.2 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环境 |
2.2.3 本次工作情况 |
2.3 钻探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
2.3.1 勘探点的布置 |
2.3.2 钻探施工工作 |
2.3.3 钻探工程编录工作 |
2.3.4 采样工作 |
2.3.5 岩芯保管 |
2.4 工作区地质及钻探成果 |
2.4.1 区域地质背景 |
2.4.2 工作区岸上钻探地层结构特征 |
2.4.3 工作区水下钻探地层结构及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下地形测量及体积计算 |
3.1 水下地形测量 |
3.1.1 已有资料及应用情况 |
3.1.2 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
3.1.3 地形图测绘 |
3.1.4 成果质量检查 |
3.1.5 完成的时间及实物工程量 |
3.1.6 其它说明 |
3.2 体积计算 |
3.2.1 已有资料及应用情况 |
3.2.2 计算软件 |
3.2.3 计算方法 |
3.2.4 计算结果 |
3.3 结论 |
3.3.1 水下地形测量 |
3.3.2 体积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砂石储量评估 |
4.1 基本原理与方法 |
4.1.1 基本原理 |
4.1.2 卵石、砂粒组百分含量与含泥量确定 |
4.2 采挖前砂卵石矿基础储量确定 |
4.3 采挖后砂卵石基础储量确定 |
4.4 已挖移砂卵石量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4)基于ArcEngine建筑物保护煤柱留设自动化及三维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章小结 |
2 保护煤柱的留设和技术路线 |
2.1 保护煤柱的留设原理 |
2.2 保护煤柱留设资料 |
2.3 垂线法 |
2.4 技术路线 |
2.5 本章小结 |
3 平台支持 |
3.1 ArcGIS技术支持 |
3.1.1 ArcGIS技术支持 |
3.1.2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 |
3.1.3 Shapefile文件 |
3.1.4 几何对象 |
3.2 ArcGISEngine平台 |
3.3 本章小结 |
4 数据模型与数据组织 |
4.1 SHP数据 |
4.2 三维模型 |
4.2.1 数字地面模型 |
4.2.2 数字地面模型类型 |
4.3 离散数据网格化 |
4.4 标高、厚度、倾向和倾角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总体设计 |
5.1.1 系统需求分析 |
5.1.2 系统的设计原则 |
5.2. 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
5.2.1 二三维图形加载模块 |
5.2.2 数据处理模块 |
5.2.3 数据输出模块 |
5.3 系统应用实例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星际软着陆动力下降与障碍规避制导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历次成功的动力下降与着陆典型方案综述 |
1.3 着陆避障的必要性与技术挑战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1 软着陆动力下降制导方法研究现状 |
1.4.2 软着陆障碍检测与规避制导方法研究现状 |
1.4.3 线性协方差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动力下降与障碍规避制导方案描述与建模 |
2.1 引言 |
2.2 动力下降与障碍规避制导方案 |
2.2.1 典型方案 |
2.2.2 改进方案 |
2.3 坐标系与坐标转换矩阵 |
2.3.1 坐标系定义 |
2.3.2 坐标转换矩阵 |
2.4 着陆环境模型 |
2.4.1 引力场模型 |
2.4.2 月球自转 |
2.4.3 地形模型 |
2.5 动力学模型 |
2.5.1 动力下降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
2.5.2 主减速段动力学模型 |
2.5.3 粗避障段动力学模型 |
2.5.4 精避障段动力学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的动力下降与着陆避障制导方法 |
3.1 引言 |
3.2 动力下降段的自适应线性正切制导律 |
3.2.1 制导律设计 |
3.2.2 仿真分析 |
3.3 快速调整段线性制导律 |
3.3.1 制导律设计 |
3.3.2 仿真分析 |
3.4 粗避障段的障碍检测与规避制导 |
3.4.1 基于光学灰度图像的障碍检测 |
3.4.2 安全着陆点选择策略 |
3.4.3 粗避障段的四阶多项式制导律 |
3.5 精避障段的障碍检测与规避制导 |
3.5.1 基于三维高程图的障碍检测 |
3.5.2 安全着陆点选择策略 |
3.5.3 精避障段的PID制导律 |
3.6 缓速下降段的PD制导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的动力下降与着陆避障制导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动力下降标称轨迹制导 |
4.2.1 基本思路 |
4.2.2 动力下降最优制导问题描述 |
4.2.3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最优轨迹求解过程 |
4.2.4 最优标称轨迹仿真 |
4.2.5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最优闭环制导律 |
4.2.6 最优闭环制导仿真 |
4.3 基于三维成像闪光雷达的一次障碍检测与燃耗最优避障着陆制导 |
4.3.1 基本思路 |
4.3.2 基于三维成像闪光雷达的一次障碍检测算法 |
4.3.3 改进的安全着陆点选择策略 |
4.3.4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燃耗最优避障着陆制导律 |
4.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种方案中制导算法性能对比与误差分析 |
5.1 引言 |
5.2 两种方案中制导算法性能对比 |
5.2.1 问题描述 |
5.2.2 仿真分析 |
5.3 模型误差对着陆状态的影响 |
5.3.1 问题描述 |
5.3.2 自转因素 |
5.3.3 仿真分析 |
5.4 初始状态误差对着陆制导精度的影响 |
5.4.1 问题描述 |
5.4.2 线性协方差分析方法 |
5.4.3 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自主采摘机器人竞赛平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及意义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自主采摘机器人系统总体组成 |
2.1 机器人本体结构介绍 |
2.1.1 机器人移动平台机构介绍 |
2.1.2 驱动电机选型 |
2.1.3 采摘机械手结构介绍 |
2.2 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2.2.1 控制方式选择 |
2.2.2 控制系统框架结构 |
2.2.3 目标检测单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器人视觉采集系统设计 |
3.1 自主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要求 |
3.2 视觉定位方式选择 |
3.3 定位视觉系统构成 |
3.4 视频图像采集软件实现 |
3.5 视觉系统定位的模型与参数标定 |
3.5.1 摄像机模型 |
3.5.2 摄像机参数 |
3.5.3 摄像机参数的标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像处理与目标果实定位 |
4.1 果实识别与特征提取 |
4.1.1 图像预处理滤波 |
4.1.2 颜色空间选择 |
4.1.3 目标果实提取 |
4.1.4 粘连目标果实分割 |
4.1.5 区域特征分析 |
4.2 目标定位 |
4.2.1 立体校正 |
4.2.2 立体匹配 |
4.2.3 空间三维坐标计算 |
4.2.4 定位实验与误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摘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 |
5.1 采摘机器人机械手运动学模型分析 |
5.1.1 采摘机器人机械臂数学模型 |
5.1.2 采摘机械臂正运动学模型 |
5.1.3 机械臂逆运动学模型简化与求解 |
5.2 机械手运动轨迹插补 |
5.2.1 轨迹插值方法 |
5.2.2 关节空间轨迹插值 |
5.3 机器人关节位置伺服控制器设计 |
5.3.1 控制器结构 |
5.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5.3.3 关节角度控制器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与调试 |
6.1 系统控制硬件设计 |
6.1.1 主控制器 |
6.1.2 运动控制器及相关驱动模块 |
6.1.3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6.2 机器人主控计算机VC调试软件设计 |
6.3 下位机运动控制软件设计 |
6.3.1 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
6.3.2 串口通讯下位机实现 |
6.4 采摘实验调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系统模块原理图 |
附录B 采摘机器人部分程序代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ArcGIS Engine的保护煤柱留设自动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平台支持与系统设计 |
2.1 ArcGIS 技术支持 |
2.1.1 ArcGIS Engine 平台 |
2.1.2 空间分析技术 |
2.1.3 Shapefile 文件 |
2.1.4 空间参考和几何对象 |
2.2 系统设计 |
2.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2 系统总体架构 |
2.2.3 系统界面设计 |
第三章 建筑群自动圈定及其边界修正 |
3.1 建筑群自动圈定 |
3.1.1 凸包概念 |
3.1.2 折半分治法与 Graham 扫描法 |
3.1.3 非凸包式圈定 |
3.2 受护对象边界修正 |
3.2.1 不合理造成的结果 |
3.2.2 修正准则的制定 |
3.2.3 修正准则的实现 |
第四章 等值线生成与基础数据读取 |
4.1 数字地面模型 |
4.2 规则格网与不规则三角网 |
4.2.1 规则格网模型 |
4.2.2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
4.2.3 GRID 与 TIN 的异同 |
4.3 等值线生成 |
4.3.1 空间内插 |
4.3.2 等值线生成模型 |
4.4 基于等值线的数据读取 |
4.4.1 等值线性质 |
4.4.2 标高和厚度读取 |
4.4.3 非等直线的标高读取 |
4.4.4 煤层走向与倾向读取 |
4.4.5 煤层倾角等数据的读取 |
第五章 保护煤柱图形绘制 |
5.1 垂直断面法 |
5.1.1 垂直断面法原理 |
5.1.2 解析法转换 |
5.1.3 宽度无差异边界绘制 |
5.1.4 保护煤柱边界绘制 |
5.2 垂线法 |
5.2.1 垂线法原理 |
5.2.2 宽度有差异边界绘制 |
5.2.3 保护煤柱边界绘制 |
5.3 实例应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南方CASS软件工程量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剥离及开采施工工程量计算的特点 |
1.1 工程量大 |
1.2 单价不同 |
1.3 分别计量 |
1.4 连续计量 |
2 不同的工程量计算方法 |
2.1 断面法 |
2.2 方格网法 |
2.2.1 不处理边坡的情况 |
2.2.2 用三角网织出边坡的情况 |
2.3 DTM法 (不规则三角网法) |
2.3.1 三角网的构建 |
2.3.2 三角网的调整 |
2.4 三角网法计算工程量 |
3 总结 |
(9)测树因子遥感获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 |
1.2.2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 |
1.2.3 遥感卫星技术发展 |
1.3 本章小结 |
2 研究内容与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2.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1 主要研究内容 |
2.1.2 数据与资料收集 |
2.1.3 技术路线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门头沟葡山林区 |
2.2.2 鹫峰林场 |
2.3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3.1 普通数码相机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2.3.2 航空摄影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2.3.3 卫星遥感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3.4 地面数据的采集 |
2.4 本章小结 |
3 普通数码相机获取林木因子信息 |
3.1 地面摄影测量基本理论 |
3.1.1 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
3.1.2 内、外方位元素 |
3.1.3 共线条件方程 |
3.1.4 直接线性变换模型 |
3.1.5 非线性直接变换模型 |
3.2 数字图像测量理论 |
3.2.1 数码相机成像模型 |
3.2.2 像素当量 |
3.3 相机校验 |
3.4 利用数字图像量测单株立木胸径 |
3.4.1 实验准备 |
3.4.2 实验方法 |
3.4.3 量测结果 |
3.4.4 量测结果讨论 |
3.5 利用共线条件方程解算单株立木胸径 |
3.5.1 实验准备 |
3.5.2 实验原理 |
3.5.3 量测结果 |
3.5.4 量测结果讨论 |
3.6 利用3D相机量测单株立木胸径 |
3.7 本章小结 |
4 航空摄影技术森林测树因子提取与分析 |
4.1 基于航空摄影测量建立地形模型 |
4.1.1 地形模型的建立 |
4.1.2 三维可视化表达 |
4.1.3 小班区划 |
4.2 森林测树因子的提取 |
4.2.1 航片对单株立木树高量测 |
4.2.2 林分平均高的估测 |
4.2.3 树冠的提取 |
4.2.4 林分平均冠幅的估测 |
4.2.5 林分郁闭度的估测 |
4.3 单株立木模型的建立 |
4.3.1 胸径-树高模型建立 |
4.3.2 胸径-冠幅的模型建立 |
4.3.3 胸径-冠幅、树高模型建立 |
4.4 航空蓄积量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5 卫星遥感技术反演生物量 |
5.1 森林生物量的计算 |
5.1.1 像元光谱提取 |
5.1.2 地面数据采集与处理 |
5.2 建模因子的提取 |
5.2.1 纹理因子的提取 |
5.2.2 植被指数的提取 |
5.2.3 地形因子的提取 |
5.3 森林蓄积量的反演 |
5.3.1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预处理 |
5.3.2 建模因子的提取 |
5.3.3 森林蓄积量模型的建立 |
5.4 北京市生物量反演 |
5.4.1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反演生物量 |
5.4.2 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反演森林生物量 |
5.4.3 生物量估算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基于结构化的等高线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图综合研究 |
1.1.1 地图综合的概述 |
1.1.2 地图综合的研究现状 |
1.2 等高线综合在地图综合中的重要性 |
1.3 等高线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单一等高线的点压缩综合法 |
1.3.2 基于成组的等高线综合法 |
1.3.3 等高线综合中的不确定性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等高线预处理和研究方法 |
2.1 等高线 |
2.1.1 等高距 |
2.1.2 等高线分类 |
2.1.3 等高线特征 |
2.1.4 等高线拓扑关系 |
2.1.5 等高线形状简化 |
2.2 等高线预处理 |
2.2.1 等高线断线处理 |
2.2.2 等高线重复处理 |
2.2.3 等高线飞线处理 |
2.2.4 基于ArcGIS断线处理 |
2.3 结构化综合相关研究方法 |
2.3.1 等高线特征点提取 |
2.3.2 等高线特征线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等高线拓扑关系模型的建立 |
3.1 等高线拓扑关系的简化 |
3.2 等高线拓扑关系的计算 |
3.2.1 同时闭合情况 |
3.2.2 只有一条闭合情况 |
3.2.3 都不闭合情况 |
3.3 基于不完全二叉树的等高线拓扑关系模型 |
3.3.1 拓扑关系模型规则定义 |
3.3.2 拓扑关系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化综合算法的研究 |
4.1 基于特征点的结构化综合研究 |
4.1.1 等高线特征点的提取 |
4.1.2 基于特征点的结构化综合 |
4.2 基于特征线的结构化综合研究 |
4.2.1 特征点的筛选 |
4.2.2 特征线的追踪 |
4.2.3 山谷线的评价及结构化 |
4.2.4 微小谷地的删除 |
4.3 等高线相交检测和恢复 |
4.3.1 等高线间相交检测 |
4.3.2 等高线间相交恢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设计 |
5.1.1 总体设计 |
5.1.2 界面设计 |
5.2 综合实验 |
5.2.1 结构化综合实验 |
5.2.2 实验结果对比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用垂线法分割地形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矿区开采沉陷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及采动损害分析研究[D]. 朱尚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黄河宁夏典型河段及水库水动力与水质数值模拟研究[D]. 黄凌霄. 宁夏大学, 2019(02)
- [3]东洞庭湖沉积层级配特征与大面积采挖前后砂砾石量确定关键技术研究[D]. 李叠磊. 长沙理工大学, 2017(12)
- [4]基于ArcEngine建筑物保护煤柱留设自动化及三维可视化研究[D]. 张杰. 安徽理工大学, 2016(08)
- [5]星际软着陆动力下降与障碍规避制导方法研究[D]. 陶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6]自主采摘机器人竞赛平台系统研究[D]. 王亚平. 江西理工大学, 2015(02)
- [7]基于ArcGIS Engine的保护煤柱留设自动化研究[D]. 张文波.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8]基于南方CASS软件工程量计算方法的探讨[J]. 樊友亮. 科技视界, 2014(21)
- [9]测树因子遥感获取方法研究[D]. 赵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10]基于结构化的等高线综合研究[D]. 黄梦雄. 福州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