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粉尘综合治理 预防粉尘事故(论文文献综述)
胡涛[1](2020)在《陕西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尘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它不仅造成尘肺病,而且会发生爆炸,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给矿工、煤矿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推进煤矿粉尘防治管理风险对社会发展、煤矿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统计陕西省尘肺病报告现状,深入陕西58处煤矿现场对定点粉尘浓度进行检测,调查煤矿防尘设施与粉尘防治管理情况,得出陕西省煤炭行业的尘肺病基数大、总人数多、新增发病人数多;煤矿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分布情况和超标点重点控制场所;煤矿在粉尘防治管理上存在着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足、粉尘防治经费投入不足、煤矿日常监测不力、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学习培训不到位、防尘和降尘设施不足等问题。其次,论述陕西煤矿企业粉尘管理现状,得出陕西省煤矿目前防尘粉尘管理特点,分析粉尘防治管理风险因素,使用工作分解结构和风险分解结构对煤矿粉尘防治管理进行分解,再对煤矿粉尘防治管理实施过程风险因素和预防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辨识,构建WBS-RBS耦合矩阵,然后对粉尘防治管理风险因素的重复性进行剔除,得出陕西粉尘防治管理风险因素。再次,以煤矿粉尘防治管理风险因素为基础,通过风险矩阵法对陕西煤矿粉尘防治管理二级单元风险因素进行等级量化值,同时运用Borda序值法重新排序二级单元风险因素,评估得到煤矿粉尘防治管理各级的重大风险。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一级煤矿粉尘防治管理主单元、一级单元、二级单元的风险权重。最后,使用加权计算法计算,得出陕西省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综合风险评价结果,其风险等级为较高。最后,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对识别出的煤矿粉尘防治管理较高级别以上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对风险控制效果进行验证。通过研究,本文提出的陕西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评价方法,对有效地减少煤矿尘肺病发病率,提高粉尘防治管理风险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苏子馨[2](2020)在《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在化工、科技、军事、钢铁、建筑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一次性能源。通过历代煤炭人的不懈努力,煤炭开采安全水平有了长足提高,但煤矿事故还是时有发生,作业环境安全状况仍需要不断探讨和改进。由于煤矿生产环境多深处地表之下,空间受限,环境特殊,作业难度较高,生产环境安全隐患具有多样性,且比其他行业更具有隐蔽性。目前从受限空间角度进行的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安全研究还很欠缺,从受限空间角度对煤矿井下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基础薄弱,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的。本文以MDS煤矿采掘工作面为例进行煤矿受限空间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通过矿井资料查阅并结合受限空间相关文献,从空间环境情况、内部配置、存储及作业所用物质、进行的作业、人体工工程学因素5个方面对受限空间特点进行调查,对照相关标准对空间特点进行分析将其转化为风险因素,并将风险因素按照大气、化学、坠落、物理和人体工程学分为5类,整理得到初步的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其进行修正后得到最终的指标体系。在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择相对完善的风险指数矩阵法进行风险定性评价,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了改进后进行风险定量评价,将二者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并排出各因素的风险等级。最后针对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等级,分类、分级提出了风险管控对策。对MDS煤矿采掘工作面进行风险识别并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修正后得到5类风险20个风险因素,进一步的评价结果表明,物理风险和大气风险为煤矿井下作业安全的最大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管控:化学风险多为中等和一般风险,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管控;坠落风险多为一般风险,通过采取一些常规保护措施能够较好地降低其风险程度;人体工程学风险与其他风险相比事故严重程度较低,但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多属于中等风险。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20)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提出晋政办发[2020]4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020年5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结合实际,制定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总方案及两个专题实施方案、11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陈海燕[4](2020)在《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的爆炸危险评价及受限空间燃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增多,涌现出大批抛光打磨作业企业。此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粒度一般较小,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的特点,易引起燃烧、爆炸。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日益频发,在这些粉尘爆炸事故中,金属粉尘尤其铝粉尘爆炸占据大量比例,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抛光打磨作业场所发生铝粉爆炸事故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应用尖点突变理论,将导致铝粉爆炸事故的人、机、管、环等外部因素及铝粉自身固有危险性(内因)作为爆炸事故的两个控制变量,构建了铝粉爆炸事故尖点突变模型,探讨了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对铝粉爆炸事故的致因过程,得到了铝粉爆炸的11个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并据此建立了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爆炸外部不安全因素危险性评价方法,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递归运算,最终得到作业场所外部不安全因素危险性总隶属函数值,由此可判断作业场所的安全等级。(2)通过实验研究了铝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揭示了微米级铝粉粒径与最低着火温度之间的关系。铝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着铝粉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铝粉浓度为4.55kg/m3时,铝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为585℃。进一步研究了粒径、浓度、压强对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规律,在得到最佳分散压力和敏感浓度的基础上,拟合出了铝粉粒径与铝粉最低着火温度的关系式。(3)运用20L球形爆炸装置,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粒径和水含量对铝粉爆炸下限的影响规律;同时也得到了粒径、点火延迟时间、浓度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敏感度排序是依次降低的。分析了爆炸产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较小爆炸压力下存在未反应铝粉团聚在一起呈絮状;在较大爆炸压力下铝粉爆炸产物较分散;相同浓度条件下铝粉爆炸过程则主要受氧气扩散和铝粉颗粒的熔融控制。(4)利用数值模拟,以昆山铝粉爆炸事故的除尘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袋式除尘器内粉尘浓度分布,得到了悬浮于集尘桶内铝粉的浓度分布和集尘桶内铝粉受潮后发生自热反应的温度场分布状况。结合实验所得铝粉最低着火温度和爆炸下限,建立了除尘器集尘桶安全状态评价模型,对除尘系统温度以及粉尘浓度的监测提供了依据。
金悦[5](2020)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对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危险源辨识,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分别从事故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客观规律三方面深入分析。通过整理2013年至2018年全国煤矿井下事故类型以及死亡人数数据,从中分析瓦斯、顶板、水害、粉尘、机电五种事故发生原因及各基本原因之间的关联。在危险源辨识基础上对作业人员的可靠性深入分析,探究人的可靠性与事故发生之间的联系。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安全知识等是造成作业人员可靠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人的可靠性研究,从作业人员技术认知角度提升考虑,建立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查询系统。便于对井下一线工人的安全教育,减少由于作业人员对安全知识了解不够而产生的事故。系统分为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平台设计两个方面。选用My SQL数据库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库,PHP技术作为系统设计支撑。系统功能设计部分分为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用户操作三个部分。系统架构部分有检索以及存储两个部分。该论文有图30幅,表5个,参考文献72篇。
张萌萌[6](2020)在《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对煤矿粉尘危害实施有效地监管监控,本文依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矿职业危害评价技术与分级管理方法》对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方法进行研究。目前多采用定性、半定量方法进行安全评价,导致分级管理模糊、含混、不准确,因此对煤矿粉尘危害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分级管理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拟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煤矿粉尘危害评价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仿真建立粉尘危害分级机制,并应用于实际矿井进行验证。本文从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危害影响因素、工人自身情况和防护措施四个方面分析了煤矿粉尘危害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专家进行咨询,通过对指标的筛选与删除最终确立了煤矿粉尘危害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和三级指标39个。本文运用决策实验法分析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采用5级标度法对因素间的强弱关系进行判断,运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等,为因果关系图的绘制提供依据。通过因果反馈关系绘制系统动力学流图,根据变量的类型及流程图编制系统动力学方程,最终构建煤矿粉尘危害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为能够有效评价煤矿粉尘危害状况,多次对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对变量进行赋值研究不同状态下煤矿粉尘危害指数的变化趋势,对煤矿粉尘危害状况分为优(02),良(24),中(46),差(68),很差(810)五个级别,并根据危害状况的不同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本文将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方法分别应用于山西与新疆的某个煤矿,通过对煤矿实际情况的考察,对煤矿的相关变量进行取值并输入模型进行模拟,得到的粉尘危害状况级别与评价报告所得结论相似,验证了所建立的分级管理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后对两个煤矿分别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整改后进行第二次模拟,比对后发现煤矿粉尘危害状况均有明显的改善,为煤矿对粉尘的治理和监管提供了有效依据。该论文有图16幅,表23个,参考文献69篇
李姗姗[7](2020)在《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范围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正在推动职业事故和职业病的类型与数量在诸多发展中国家持续上升,而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形势更为严峻。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涉及每位劳动者、每个家庭的核心权益,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现代化工业建设中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突破政府单一治理成效不显着难题成为安全管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议题。合作治理模式对于跨部门、跨领域的公共问题凸显出极强的适应性和突出的治理成效,构建多主体、多向度的合作互动关系成为现代社会治理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基于心理距离视域,探析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主体、结构与关系,在厘清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心理距离概念范畴,剖析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基础上,结合质性研究,构建不同层级关系的多维心理距离情境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刻画了多主体交互机理并耦合多主体、多层级间的关系,明晰了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机理。通过问卷调研获取量化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交互耦合效度及驱动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从动态演化逻辑出发,运用系统仿真方法复现多主体随着时间变化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演化趋势。最后,基于实证和仿真结果针对性地设计了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助推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一是心理距离视域下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建构。(1)确定了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八类主体角色并对其权力、行为、责任边界进行了界定,从强关系层、相关层、弱关系层三个层级对不同主体的职能进行定位。(2)在此基础上,依据心理距离理论,从事件心理距离、主体间心理距离、层级间心理距离分别对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亲疏关系进行剖析。(3)依据耦合效应提出了“初级合作治理-成长合作治理-规范合作治理-理想合作治理”演化路径。二是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交互模型构建及量化研究。(1)通过质性研究厘清了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交互机理,从“交互形式-交互主导性-交互强度-交互持续性”四个层面对主体间的交互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体间的交互水平整体偏弱,主体之间未呈现良好互动。(2)交互主体心理距离亲疏关系整体呈现趋近态势,其中交互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事件处于咫尺关系(M=2.38),主体间与层级间心理距离整体处于亲近状态。(3)进一步地,不同主体与不同层级间耦合度偏低,合作程度处于“成长合作治理”阶段。三是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基于质性分析构建了囊括主体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心理距离的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框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原始型合作治理意愿最高。年龄小于20岁、离异、月收入高于5万、家庭月收入高于20万、学历水平在小学及以下、工作年限在3-5年之间、住宅面积在120-150m2区间内、家庭成员数为6人以上、政治面貌为民主党派、身份特征为市场主体的职业安全合作治理意愿较低。(2)主体心理因素中的经济性目标、安全性目标、政治性目标、信任成本、社会信任、个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均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3)事件心理距离、主体间心理距离、层级间心理距离在主体心理因素各个变量和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间的中介效应均显着。(4)环境因素中的政策类型、政策普及、政策识别、国民经济、收入水平、资金投入、渠道多样、技术支持、信息共享、文化氛围、社会舆论、道德规范对主体心理因素与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间关系的调节效应路径显着。四是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系统仿真分析。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多源类信息和耦合强度控制下的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交互学习系统,运用系统仿真方法,复现在不同要素影响下多主体随着时间变化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演化趋势。仿真结果显示,(1)在多源类信息交互干预下,多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的心理距离迅速缩聚,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水平迅速增高,且政策环境干预对主体间合作治理的达成最有效。(2)在不同耦合强度情境下,高值高耦合状态下的不同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的心理距离缩聚最快,并能快速促进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的实现;低值高耦合状态下的不同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会出现延迟;高值低耦合状态下的不同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低值低耦合状态下的不同主体对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水平与达成合作的速度均处于最低水平。(3)基于主体差异性,八类异质性主体在多源类综合因素影响下其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具体地,在高值高耦合控制器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市场主体、用人单位和医疗机构、用人单位和新闻媒体、政府和市场主体、政府和医疗机构、市场主体和医疗机构、新闻媒体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交互粘合度明显提升,政府和用人单位呈现“一致化”高交互状态;在高-低型低耦合控制器下,政府和社会组织、政府和社会公众、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交互呈现明显的劣化态势,市场主体和新闻媒体、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之间交互始终处于“隔阂”状态;在低值高耦合控制器下,劳动者和新闻媒体、劳动者和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交互粘合度不断增强,劳动者和医疗机构呈现“一致性”高交互状态,劳动者和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呈现高劣化交互态势。最后依据质化分析与量化分析结果,构建了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助推体系,分别从主体心理因素、情境因素、多维心理距离、多主体交互耦合与自身行为等方面提出了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助推策略,为有效实现不同主体间的合作治理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126幅,表108个,参考文献298篇。
刘鹏[8](2020)在《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色矿山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和发展方式,是践行“两山理论”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在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成为煤炭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露天煤矿绿色矿山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是绿色矿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绿色矿山建设进程的回顾,结合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要求,总结了露天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历史发展路径—“环保—高效—安全”,结合露天煤矿的具体生产特点和环节,确定了绿色露天煤矿建设的核心内涵,根据我国露天煤矿具体分布情况和具体特征,提出了我国露天煤矿绿色矿山分类建设、分类评价的总体方略和方针。结合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的核心内涵和露天煤矿具体特征,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各评价指标内在联系,从安全、高效、环保三个维度构建了“3-9-35-69”四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类指标计算模型和方法。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的原则,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及要求,设计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评分方法、等级划分和评价方式,并依据露天煤矿的特点,借鉴图论与网络结构里中心性的概念,考虑“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接触中心性”,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按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建立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模糊评价集,根据隶属度函数,确定了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了整体的隶属度,给出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计算公式,依据评价流程,运用Java语言,开发了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软件。以我国不同区域、类型的3个典型露天煤矿作为绿色度评价实例,通过收集露天煤矿具体评价指标值,运用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软件对3个露天煤矿进行综合评价,A矿绿色度评分为95.05分,属于一级绿色露天煤矿;B矿绿色度评分为82.05,属于二级绿色露天煤矿;C矿绿色度评分为74.25,属于三级露天煤矿。根据绿色度评价报告,进行了横向对比,并提出了相应的露天煤矿绿色度改善措施。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我国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提供了指导和依据,丰富了绿色矿山理论,有助于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程。该论文有图19幅,表15个,参考文献124篇。
肖迪[9](2020)在《基于横流风幕的软密封控尘系统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过程工业中无法固定密封环节,如中草药生产、烟草生产、分散铸造、矿物加工等,由于工艺或操作需要无法使用固定密封,存在严重的粉尘跑、冒、漏等现象,是造成安全事故和尘肺病频发的重要原因,至今没有简单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粉尘的高效控制与捕收。将风幕应用在无法固定密封环节开展烟尘的控制与捕收是风幕隔尘技术的创新应用。在对风幕发生装置的体积有严格限制的应用场合,风幕发生装置的体积下限和风幕均匀性、稳定性的关系还无研究数据可以借鉴;另外,在开放产尘源利用风幕直接收尘的实验数据与技术还不完备,有待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和装备开发。首先,本文以小体积横流风幕发生装置为研究目标,通过研究“轴向进气,径向排风”式风幕发生装置的横截面积、送风槽和导流叶片三个结构参数对风幕均匀性、扩散性和偏斜性的影响机制发现,增大横截面积可减小风幕发生装置全长上的静压差,提高风幕的均匀性,另外,导流叶片的分流和引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风幕的均匀性,在对体积有上限要求的应用条件下,保证风幕均匀的风幕发生装置适宜直径为110mm,导流叶片间距为60mm;一定长度的送风槽能有效整理出口风流的紊乱度,削弱射流对周围空气的卷吸作用,提高风幕的集中程度,35 mm长度送风槽满足本文应用条件需求;导流叶片通过对风流的机械导流作用强化风流的转向,改善风幕出射时严重的偏斜现象,60 mm间隔的导流叶片(斜叶片与送风柱轴向夹角45o,水平叶片末端向上偏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成3o)可以使风幕射流接近于水平。由此,探明了横流风幕发生装置的关键结构参数,该装置具备在较小体积下风幕均匀性高、扩散度小和偏斜性低的特点,较现有最小体积的风幕发生装置直径小约30%。其次,在横流风幕发生装置开发的基础上,本文探明了不同射流风速下横流风幕的射程及对横向干扰风流的阻隔尺度,为风幕量程的选择及可有效阻隔的干扰风速限值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风幕速度随射出距离增大先快速下降,后降幅趋于平缓,直至速度为零;随风幕射流速度增大,风幕对横向干扰风的阻隔作用逐渐显着,6.4m/s的风幕射流速度一般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然后,本文基于旋转风幕控尘理论,开发了软密封控尘系统。通过烟尘示踪实验定性分析了产尘区的流场特性和该系统对微细烟尘的控制效果,通过树叶粉末示踪实验定性分析了该系统对较大粒度粉尘的定向控尘能力,通过控尘效率实验定量研究了风幕射流速度、抽压比和风幕射流角度等对该系统控尘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送风量和吸风量越大,风流的卷吸作用越明显,对烟尘的抽排能力越强,所形成的示踪烟柱边界越显着。对于长×宽为1.0×1.0 m的软密封控尘系统,获得稳定风幕的射流风速为6.27-8.39 m/s;在抽压比为0.8-1.0时能获得较显着的控尘效果;随风幕射流角度的增加,系统的控尘能力先提高后下降,合适的风幕射流角度为10-20°。综合测试显示,风幕射流速度6.27 m/s、抽压比0.6、射流角度15°时,1.0×1.0 m的软密封系统控尘效率达到92.6%。目前,软密封控尘系统正在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安阳卷烟厂试用。该论文有图56幅,表16个,参考文献84篇。
宋丙丙[10](2020)在《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及企业将目光聚焦于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通过政策文件的方式强调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还明确提出它是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不仅如此,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既是响应国家号召的直接行为体现,也是公司生产工作得以安全、可靠开展的根本保障。BW公司如今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地增大、新的设备和产品不断地倒入、新人员也不断地加入,现有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多问题难以继续发挥作用,推动和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本论文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基于前辈们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与归纳总结,立足于工贸行业的视角,对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对同类行业顺利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首先,笔者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全面概述,阐明了当前发展现状和可能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创建方法和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其次,对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案例分析,分析了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现状。简绍BW公司的基本情况,阐述了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依据规范和实施PDCA思路的创建流程,并汇总分析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得分状况;通过帕累托分析法,筛选和梳理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最主要突出的问题,并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后,针对问题和成因,提出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的具体改进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主要问题在于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薄弱、作业现场安全问题多、职业健康管理薄弱、隐患排查和治理环节方面薄弱、应急救援管理方面弱的环节。(2)形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原因在于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司缺少激励机制,员工不能够积极和主动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安全管理的基础薄弱;风险评价不够科学和完善及隐患排查治理趋于表象,隐患不能有效治理和排除;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安全保障不到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不能顺利有效开展。(3)针对以上的问题和成因,制定具体改进措施。大力贯彻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建立基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多层次激励、差别化激励和公司的声誉激励机制,激励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完善职业健康管理,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来保障员工健康;完善和标准化公司的操作规程,提高员工操作技能,让操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降低消除潜在隐患和预防发生事故;建立应急团队及程序并完善应急物资,加强应急管理和快速响应;加大安全成本投入,为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战略目标奠定强力基础。
二、加强粉尘综合治理 预防粉尘事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粉尘综合治理 预防粉尘事故(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矿粉尘防治管理研究现状 |
1.2.2 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4 问题的提出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陕西省煤矿粉尘危害及防治现状 |
2.1 陕西省煤矿粉尘危害现状 |
2.1.1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 |
2.1.2 陕西省煤矿尘肺病报告现状 |
2.2 煤矿粉尘现场检测与分析 |
2.2.1 检测点的设置 |
2.2.2 煤矿粉尘浓度检测结果 |
2.3 陕西省主要煤矿防尘设施调查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煤矿粉尘防治管理风险因素识别 |
3.1 陕西省煤矿粉尘防治管理调查 |
3.2 陕西省煤矿企业粉尘管理特点 |
3.3 陕西省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因素识别 |
3.3.1 粉尘防治管理风险因素分析 |
3.3.2 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WBS-RBS分解 |
3.3.3 WBS-RBS耦合矩阵构建 |
3.4 陕西煤矿粉尘防治管理风险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评估 |
4.1 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进行风险分析 |
4.1.1 确定风险影响程度 |
4.1.2 确定风险概率 |
4.1.3 确定风险等级 |
4.1.4 确定Borda序值 |
4.2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因素权重 |
4.2.1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权重的步骤 |
4.2.2 确定主单元风险权重 |
4.2.3 确定一级单元风险权重 |
4.2.4 确定二级单元风险权重 |
4.2.5 确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权重 |
4.3 陕西省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陕西省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控制 |
5.1 陕西省煤矿企业粉尘管理风险控制设计 |
5.2 粉尘防治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
5.2.1 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
5.3 陕西省N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控制效果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矿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受限空间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图 |
2 风险识别流程设计与评价方法改进 |
2.1 煤矿井下受限空间介绍 |
2.2 风险识别方法介绍与识别流程设计 |
2.2.1 常见风险识别方法 |
2.2.2 风险识别流程设计 |
2.3 风险评价方法介绍与改进 |
2.3.1 常见风险评价方法 |
2.3.2 风险评价方法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识别 |
3.1 MDS煤矿概述 |
3.1.1 煤矿概况 |
3.1.2 矿井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
3.2 风险识别过程 |
3.2.1 空间特点识别问卷编制 |
3.2.2 空间特点-风险因素转换 |
3.3 本章小结 |
4 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评价 |
4.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1.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
4.1.2 初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1.3 风险指标体系修正 |
4.2 定性评价 |
4.3 定量评价 |
4.4 评价结果比较 |
4.5 风险接受准则和优先级排序 |
4.6 本章小结 |
5 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管控对策 |
5.1 分类管控对策 |
5.2 分级管控对策 |
5.2.1 特别重大风险管控对策 |
5.2.2 重大风险管控对策 |
5.2.3 中等风险管控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的爆炸危险评价及受限空间燃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铝粉爆炸事故致因分析及危险性评价 |
2.1 突变理论概述 |
2.2 铝粉爆炸事故尖点突变模型研究 |
2.3 作业场所铝粉爆炸危险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铝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试验研究 |
3.1 铝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
3.2 最低着火温度试验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铝粉爆炸特性的试验研究 |
4.1 铝粉爆炸下限试验装置及方案 |
4.2 铝粉爆炸下限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铝粉其它爆炸特性参数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受限空间铝粉浓度及温度数值模拟研究 |
5.1 CFD数值模拟概述 |
5.2 袋式除尘器模型及边界条件 |
5.3 袋式除尘器内铝粉浓度分布模拟 |
5.4 袋式除尘器温度分布数值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作业场所及受限空间铝粉爆炸危险性评价实例应用 |
6.1 昆山铝粉爆炸事故 |
6.2 昆山爆炸事故外部不安全因素危险性评价 |
6.3 除尘器集尘桶铝粉爆炸尖点突变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 |
2 掘进工作面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
2.1 危险源基本概念 |
2.2 工作面环境特点与工序 |
2.3 工作面危险源辨识 |
2.4 工作面危险源评价流程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掘进工作面事故分析 |
3.1 事故树方法介绍 |
3.2 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
3.3 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分析 |
3.4 水害事故分析 |
3.5 粉尘事故分析 |
3.6 机电事故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可靠性分析 |
4.1 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 |
4.2 人的不安全行为基本理论 |
4.3 掘进工作面人的可靠性分析 |
4.4 作业安全能力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5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查询 |
5.1 查询系统的构成 |
5.2 数据库与技术选择 |
5.3 查询系统设计 |
5.4 查询系统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分级管理理论研究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粉尘危害SD建模 |
3.1 煤矿粉尘职业危害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因果关系分析及因果关系回路图绘制 |
3.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粉尘危害分级 |
4.1 煤矿粉尘危害影响因素赋值 |
4.2 模拟并修正模型 |
4.3 分级机制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的实证分析 |
5.1 山西某煤矿粉尘危害分级应用 |
5.2 新疆某煤矿粉尘危害分级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合作治理相关概念及应用研究 |
2.2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研究 |
2.3 职业安全健康心理距离相关研究 |
2.4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系统性评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基础 |
3.1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主体权力、行为、责任边界分析 |
3.2 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心理距离概念及结构分析 |
3.3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主体交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体系建构 |
4.1 关键研究变量的质性分析 |
4.2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4.3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交互模型建构 |
4.4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模型建构与假设提出 |
4.5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综合模型建构 |
4.6 本章小结 |
5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相关研究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
5.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5.2 正式调研与样本情况 |
5.3 正式量表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交互实证分析 |
6.1 不同主体交互现状分析 |
6.2 交互主体心理距离亲疏分析 |
6.3 交互耦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机理实证分析 |
7.1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
7.2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及其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7.3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直接驱动效应分析 |
7.4 心理距离的中介效应分析 |
7.5 环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7.6 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驱动模型变量关系假设检验 |
7.7 本章小结 |
8 心理距离视域下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系统仿真研究 |
8.1 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多主体系统仿真模型建构 |
8.2 多源类信息干预机制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仿真 |
8.3 基于耦合强度的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仿真 |
8.4 基于主体差异的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仿真研究 |
8.5 本章小结 |
9 心理距离视域下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助推策略 |
9.1 多主体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助推策略总体思路 |
9.2 基于主体心理因素的多主体合作治理助推策略 |
9.3 基于情境因素的多主体合作治理助推策略 |
9.4 基于多维心理距离的多主体合作治理助推策略 |
9.5 基于多主体交互耦合与自身行为促进助推策略 |
9.6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矿山概念及内涵 |
2.2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理论基础 |
2.3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3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综合评价基础 |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4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方法介绍 |
4.2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模型 |
4.3 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软件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5 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实例研究及绿色度改善路径 |
5.1 北方某大型露天煤矿A矿绿色度评价 |
5.2 南方某小型露天煤矿B矿绿色度评价 |
5.3 北方某小型露天煤矿C矿绿色度评价 |
5.4 不同区域、类型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7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横流风幕的软密封控尘系统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章小结 |
2 课题研究思路及方案 |
2.1 风幕隔尘技术概述 |
2.2 软密封控尘技术原理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3 风幕发生装置性能与风幕特性初步研究 |
3.1 小圆柱送风柱的风幕性能 |
3.2 楔形风道方形送风柱的风幕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4 风幕发生装置实验和模拟研究 |
4.1 实验研究方法 |
4.2 数值模拟方法 |
4.3 分析与讨论 |
4.4 横流风幕发生装置关键结构参数 |
4.5 横流风幕的其他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5 软密封控尘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
5.1 实验装置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4 软密封控尘系统对微细烟尘的抽排能力 |
5.5 软密封系统阻控较大粒度粉末逃逸的能力 |
5.6 操作参数对控尘性能的影响 |
5.7 现场应用与项目效益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安全生产 |
2.1.2 标准化 |
2.1.3 安全生产标准化 |
2.2 安全生产标准化核心内容 |
2.3 安全生产标准化理论基础 |
2.3.1 PDCA循环 |
2.3.2 海因里希法则 |
2.3.3 系统原理 |
2.3.4 人本原理 |
2.4 相关述评 |
3 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现状 |
3.1 BW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
3.1.3 主要生产设备 |
3.2 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依据规范 |
3.3 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流程 |
3.3.1 P(策划)阶段 |
3.3.2 D(实施)阶段 |
3.3.3 C(检查)阶段 |
3.3.4 D(改进)阶段 |
3.4 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状况 |
4 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主要问题与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主要问题 |
4.1.1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薄弱 |
4.1.2 作业安全问题多 |
4.1.3 职业健康管理薄弱 |
4.1.4 隐患排查和治理环节薄弱 |
4.1.5 应急救援管理弱 |
4.2 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 |
4.2.2 缺失激励机制 |
4.2.3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
4.2.4 风险评价不完善,隐患治理趋于表象 |
4.2.5 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保障不到位 |
5 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改进措施 |
5.1 大力贯彻安全教育,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 |
5.1.1 坚持全员安全教育基本原则 |
5.1.2 制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
5.1.3 丰富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
5.1.4 建立安全教育绩效考评机制 |
5.2 发挥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安全遵守和创新 |
5.2.1 基于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多层次激励 |
5.2.2 差别化激励 |
5.2.3 声誉激励 |
5.3 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保护员工健康 |
5.3.1 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
5.3.2 制定定期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 |
5.3.3 合理设置职业危害防治设施 |
5.3.4 承担主体责任,保障劳动者健康 |
5.4 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标准化 |
5.4.1 编制操作规程内容标准化 |
5.4.2 操作规程考核标准化 |
5.4.3 贯彻落实操作规程标准化 |
5.5 加强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
5.5.1 加强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
5.5.2 加强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
5.6 加强应急救援管理 |
5.6.1 建立应急救援团队 |
5.6.2 完善应急物资 |
5.6.3 编制应急响应程序 |
5.6.4 制定应急演练计划 |
5.7 加大安全投入,安全生产保障到位 |
5.7.1 加大政府资金政策支持 |
5.7.2 支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参与 |
5.7.3 企业应分析安全投入的收益 |
5.7.4 完善年度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加强粉尘综合治理 预防粉尘事故(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煤矿企业粉尘防治管理风险研究[D]. 胡涛.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煤矿井下受限空间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D]. 苏子馨.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6)
- [4]抛光打磨作业场所铝粉的爆炸危险评价及受限空间燃爆特性研究[D]. 陈海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安全评价研究[D]. 金悦.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4)
- [6]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方法研究[D]. 张萌萌.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7]心理距离视域下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姗姗.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8]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路径研究[D]. 刘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横流风幕的软密封控尘系统及性能研究[D]. 肖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BW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研究[D]. 宋丙丙.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