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营造我们温馨的家(论文文献综述)
张洛冲[1](2021)在《湖南卫视《朋友请听好》情感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中,速度带来的多变性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为人类精神本质需要的情感在其中的生存现状也变得岌岌可危。面对着外部环境所造成的人际间情感淡漠及情感需求与日俱增的现实境遇,作为指引社会舆论的风向标,电视媒体关注情感危机现象,推出了包括《朋友请听好》在内的一系列情感类节目,旨在为人们搭建一个情感能量互动与情感心理满足的交流平台。本文以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朋友请听好》为研究文本,主要运用叙事学等方面理论,以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电视节目建构情感叙事的方式及内涵。论文认为《朋友请听好》在叙事策略的安排上与情感紧密贴合,多维度的情感主题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在他者的关照中引发自我观照;通过外显叙事者与内隐叙事者一明一暗的叙事行动成就了情感的传递;多重的叙事视角代表了多元的叙事方式,共同合力丰富着叙事内容,并引导着观众情感走向;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选择与重组,打造出复杂的叙述层次,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朋友请听好》的情感叙事凸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多元性与开放性。开放性主要体现为主体与客体共同完成叙述文本、多层叙述达到意义的延伸、时空开放激发情感唤起三方面。艺术叙事与生活叙事的意义中和、博采众长的文本形态结合、串联历史与现实挖掘人物情感共同构成多元性特征。《朋友请听好》情感叙事的意义表现为从私人性到公共性、从共情到共鸣、从生物性到社会性,即节目情感叙事完成了私人话语到公共话语的递进,通过叙事符号的挖掘在集体记忆的运作中进一步巩固认同的力量,并利用媒介融合的多维场景完成个人情感表达向社会情感交往的进一步开放。
高浩[2](2021)在《基于行为空间交互关系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0%)1,从2000到2017年,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提高约3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约7个百分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同时,随着高龄老人及失智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介护型养老设施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公共空间作为除居室空间以外的老年人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是维系老年人在设施内精神文化生活最重要的空间,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养老设施的居住功能、无障碍配置以及是否满足现行规范等的客观层面,以老年人心理及情感等精神需求为导向的更高层面的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从物质空间与老年人日常行为两个方面出发,以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心理学中交互关系理论作为理论支持,选取西安具有代表性的3家介护型养老设施,分别对其老年人公共活动行为与公共活动空间现状调查,总结交互客体对象公共空间及主体对象老年人及其行为的类型与特征,通过“行为-场景”法建立行为场景模型,探讨公共活动空间与老人公共活动行为之间的交互关系;围绕交互过程引发与反馈两阶段对3家设施内老年人公共活动行为与行为领域形成特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引发阶段内老年人有多样化行为活动需求但公共活动空间缺少引导性设计,反馈阶段老人具有产生多元化领域需求但公共活动空间缺少承载多元化领域空间等问题。最后,提出在引发阶段内增强集中式公共活动空间的衔接与过渡,采取灵活的空间划分,以及增强分散式公共活动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增加引导性设计等设计策略,在交互关系的反馈阶段内提出明确集中式公共活动空间层级关系,避免各种行为领域之间相互干扰,以及简化分散式公共活动空间流线关系,强化行为领域空间边界等设计策略。以期未来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空间的设计营造在满足基本的功能条件下,可以站在更高层面上来使老年人内心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以满足。
阳金金[3](2021)在《英国学校反欺凌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校园欺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破坏学校秩序,威胁校园安全。随着我国校园欺凌现象越来越严重,校园欺凌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家高度重视治理校园欺凌。纵观相关研究发现,学界对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大多涵盖校园欺凌的立法探究、政府资助、社会支持等方面,以学校为主体探究学校防治校园欺凌的文献并不多,因此,本研究选择从学校入手开展相关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社会持续关注欺凌问题,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形成了以学校治理为主导,家庭、社会、政府协同治理的局面。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英国研究者不断对具体措施进行调整,获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本研究希望通过研究英国学校反欺凌的措施,剖析英国校园欺凌防治的可借鉴之处,从而为我国的校园欺凌防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文本。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并选取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它们分别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本文将从这四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学校治理校园欺凌的策略。此外,本文以谢菲尔德项目为典型案例,对其进行文本分析,挖掘谢菲尔德项目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有效治理校园欺凌提供借鉴。研究发现,英国学校在反欺凌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与学校为主导力量、政府加强立法、社会提供相关资源、家长参与有一定关系。政府制定反欺凌政策、学校制定反欺凌举措为学校开展欺凌防治工作提供框架支持;社会专业组织为学校提供反欺凌资源,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有力平台和支撑;家长履行反欺凌职责,积极参与学校治理校园欺凌工作,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反欺凌工作顺利进行。
窦星辰[4](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内涵丰富、结构多元、特征鲜明,具有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时代体现,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话语是作为语言实践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用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交流过程中使用的符号体系,具有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价值观引领使用和保障使用的符号系统,包括内容体系、表达体系、传播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五个方面,具有输导功能、转换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和引领功能,呈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科学性与人本性、恒定性与动态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等特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背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背景,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体现时代性,即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同时直面新时代的新问题。一方面,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复杂化、话语权主体位移、公众认同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带来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话语主体“空场”、话语“泛意识形态化”、普遍性掩饰了“精准性”、话语转换无序等现实问题,有“主导”与“主体”关系认识不到位、教育者素质及转换能力有待提升、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话语环境的影响等多重归因。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益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思想为思想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理论指南,吸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话语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以突出思想性、坚定自信心、提升亲和力、掌握主导权和彰显实效性为目标建构的话语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是个复杂的工程,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与政策引领机制、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多维联动,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目标明确、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新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全媒体时代,要培养平等对话交流的新型话语主体,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丰富话语载体、拓展话语空间以创新话语介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和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以优化话语环体,充分利用全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新时代的中国是发展中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建构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精神家园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源同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明确话语为人民、话语说中国,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积极应对“话语陷阱”,努力提升文化话语权,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建构“话语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健步走向世界。
杨恩慧[5](2021)在《宋词黄昏意象研究》文中认为黄昏意象自《诗经》而始,经过了历代文人的歌咏,时至宋代,文人词作中对黄昏意象的使用已足够成熟和完善,且又具备有宋一代的独特性,故而黄昏意象在宋词中的使用情况值得作出研究。本文对于宋词黄昏意象的研究拟分为绪论、正论、余论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对于目前国内外在意象与黄昏意象、宋词与宋词意象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简要罗列相关的着作和论文作为举证;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同时,对其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也简单提出了可供发掘的新思路。其次将《全宋词》中出现的“黄昏”及相关意象的数据作出统计,并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正论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拟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意象与黄昏意象,这一章分为意象概说与宋前黄昏意象概说两小节。意象概说部分对意象的源流发展情况做出介绍,宋前黄昏意象概说部分主要是按朝代顺序梳理了黄昏意象在宋以前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介绍宋以前各时代对该意象的使用情况。第二章宋词黄昏意象与情感体悟,这一章分为三小节。第一节感官体验:凄凉与温暖;第二节心象感知:伤感与享受;第三节生命体悟:虚无与洒脱。这一章主要论述词人在黄昏时的情绪感受,通过对比的方式,结合对作品、背景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思考词人产生不同情感的深层次原因。第三章黄昏意象与文人悲歌心态,这一章分为三小节。第一节归思难收:离别与盼归;第二节进退俱忧:宦游与隐逸;第三节怀古伤今:抚今与追昔。本章是对上一章内容的延续,针对词人在黄昏时的情感体悟中“怨”的部分进行分析论述。这三种文学主题分别由两种事件所组成,而各组事件看似两两对立,实则情感多变、悲喜共存,从而组成了同一种文学主题。本章以期通过这几类文学主题,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词人情感,探讨词人悲歌心态产生的原因。第四章宋词黄昏意象与其他意象的联用,这一章分为三小节。第一节冷落黄昏庭院;第二节逦迤黄昏钟鼓;第三节潇潇黄昏暮雨。分别选取了庭院、钟鼓、雨三种意象进行论述,主要分析这些意象在与黄昏意象结合时所传递出的独特情感韵味。最后余论部分即对上述部分进行总结,并分析南北宋词人对该意象使用的阶段性差异,同时也寄托了笔者对于黄昏意象研究方面的一点希冀。词人们在千百年前便关注到意象表意的丰富性,他们使种种物象融合自身独特的心理体验,为其增添了丰富的时代和文化内涵。今人对意象的分析虽是学术角度的冷静,却也源于内心对千百年前诗意的动容,从而使意象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张唯玮[6](2021)在《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普及,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时机,成为自媒体发展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平台。其中,自媒体博主李子柒作为自媒体行业的佼佼者,不仅影像风格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而且凭借其自创的“古香古食”系列短视频获得海内外网友的关注和喜爱,截至2021年4月,全球粉丝数已经超过1.3亿,成为年轻一代利用短视频影像传播中国故事的典范。如何利用自媒体短视频的影像讲好中国故事也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因此,研究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挖掘其影像叙事特征、探索其利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的技巧与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影像叙事学为理论基础对李子柒短视频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影像叙事主体、影像叙事符号、影像叙事结构、影像叙事技巧等角度分析李子柒短视频影像叙事的特征,借鉴其影像叙事的成功经验对如何利用影像叙事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全文共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了李子柒短视频影像叙事中在影像人物的设定和叙事主题选择上的特点,分析发现其在影像叙事中影像人物比较单一,主要讲述的是以“我”为主角、以“奶奶”为核心的群像之间日常生活的故事,人物设定美丽、勤劳、纯朴,人物关系和谐温馨。叙事主题方面,李子柒短视频以美食和田园为主,用影像展现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农耕文化、节日文化、传统服饰文化等,丰富了中国故事的文化内涵;第二章主要从视觉符号、听觉符号两方面对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符号进行了分析。通过人物影像、实物影像的符号化、靓丽鲜艳的色彩、舒缓安宁的古风音乐、自然真实的环境声、特色方言等打造了一幅唯美而宁静的视听盛宴;第三章通过对李子柒短视频影像叙事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李子柒短视频在叙事时间凸显了顺时与自然、在叙事空间上增强了立体感与想象性、在叙事视角上旁观与主观丰富了故事关系;通过对叙事时空的压缩和对叙事视角的复合使用,展现出中国故事的真实与温馨;第四章分析了李子柒短视频影像叙事的技巧,发现在影像叙事技巧层面,李子柒短视频通过对空镜头的烘托、固定拍摄的大量使用、蒙太奇的组接与硬切的转场方式,创造出了流畅、自然的节奏,展现出中国故事的宁静层面,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美感。最后第五章结合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特色,对于如何利用短视频影像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从重视民间力量、打造有影响力的个人IP、建构“人类情感共同体”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丁俊[7](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李中奇[8](2021)在《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行动研究 ——基于儿童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一年级新生阶段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对儿童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大部分现有关于学生学习适应的研究是基于成人视角而展开的探讨,所提出的对策和观点也是从成人视角出发。一方面,这忽视了儿童作为学习适应性主体的话语权和能动性,另一方面,这些观点和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尚待行动检验。因此,本研究拟从儿童视角出发(既允许儿童站在主体角度去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充分表达自我观点和感受,研究者也站在儿童角度倾听儿童的声音,关照儿童诉求,解决儿童问题),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去探讨出能够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策略方案。本研究所运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马赛克方法、自然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前期,笔者通过为期10个月的时间阅读相关文献,梳理并整理出了有利于开展行动研究的策略方案,作为本研究策略来源的一部分。接着,笔者开展了行动研究前期调研以了解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初始水平以及实验班儿童在学习适应上的现状及问题;然后,笔者根据调研结果开展了第一轮行动研究和第二轮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期间,笔者运用马赛克方法(含儿童自主摄影法、儿童自主绘画法、材料刺激访谈法)展开儿童视角调研,以了解儿童在研究期间的想法、感受和建议,并据其调整行动研究的策略、目标和方向。然后笔者通过开展“提升小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前、中、后三次量表测验、任课教师访谈以及自然观察的“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方式来检验每轮行动研究取得的效果、提升的程度以及尚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有以下重要发现:第一,学习环境适应困难在小学新生中或具有普遍性,仅通过改善班级环境对学习环境适应的提升具有局限,而学生的人际环境(含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才应作为提升学习适应性的重点。第二,对初入小学的新生而言,学习兴趣也会成为制约学习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者通过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地提升儿童的学习适应水平。本研究总结出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策略如下:第一,成人应认识并尊重儿童视角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成人应尊重儿童的节奏、尽量使用儿童化语言、多倾听儿童的想法;第二,教师应创设儿童喜爱的课堂教学。笔者建议可从“使用直观多样的教具”、“设计生动美观的板书”、“创设多样有趣的教学形式”、“建立起友好的师生互动氛围”这四方面进行改进;第三,学习环境布置应符合儿童审美趣味特点的学习环境,并邀请儿童亲自参与环境打造。第四,营造儿童舒适的人际环境,这包含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友好的同伴关系。
胡二平[9](2020)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人口正步入老龄化阶段,预计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猛增至19.6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形势愈发严重,半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逐年上升,居住与照料问题更为突出。老年人需要能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的养老机构来解决居住和照料问题。政府部门以及国家卫健委组织为解决这一现象颁布多项政策,倡导医养结合类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创新,规范行业标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当前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我国养老设施设计和养老服务体系还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如何设计出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也是建筑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当前研究主要分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类型讨论、医疗方面的功能配置与组织流线、老年康复景观设计等。但是,针对医养环境现状、医养结合的深度、以及老年人对医养环境的需求研究比较欠缺。“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老建筑发展需要数据支撑,要将需求和设计策略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收集有关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数据,分析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环境是否满足老年人需求,有针对性的优化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医疗与康养环境。本文以文献回顾为基础,将国内外关于医和养结合的相关政策和环境设计研究成果做了归纳总结,结合我国当前医养结合的模式,以及医疗和康养方面的主要关注点,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证案例调研中。本研究调研了郑州和开封两个城市共五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分析老人对环境的使用感受和认知评价等,分别从“医”与“养”两个角度展开对机构环境现状和使用满意度的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a.机构基本信息,例如机构建设时间和规模等;b.医疗服务现状,例如医疗空间配置、医养结合深度、医疗服务未满足度;c.康养服务现状,例如居住空间现状、活动空间现状、采光满意度、安静满意度、私密满意度等。根据实证调研,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郑州和开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现状和使用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状环境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筑环境优化策略。本文使用循证设计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以郑州和开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为例,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筑环境优化策略,对未来养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马波[10](2020)在《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实践”,是人与人灵魂的相遇。优质的教学取决于教师在情感支持、课堂组织和教学支持等方面与儿童的互动。大量的研究表明,高质量师幼互动对儿童诸方面发展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对家庭贫困、适应困难等处境不利儿童的发展作用更突出。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在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相关政策的落地,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乡村学前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有学可上”的基础上如何“上好学”既是未来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人民的期盼,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四川省“一村一幼”项目首先在该区域试点和推行。这些地区的师幼互动质量如何,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提升该区域的师幼互动质量等问题亟待探索。研究者在农村视角的指导下,采用混合研究的方法,运用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CLASS)对社会经济、交通、教育平均处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等水平的L县25个“一村一幼”幼教点的42个班级的67名辅导员的师幼互动质量进行了上述问题的研究。首先,研究者采用CLASS评估系统对67名辅导员的一日活动进行了观察和评估。发现:L县村幼教点的师幼互动质量整体质量不高,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并存的特点。从不平衡性来说,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情感支持得分最高、班级组织次之,教学支持得分最低;不同活动形式中的师幼互动质量得分存在不平衡性,游戏活动和户外集体活动在情感支持和班级组织领域的得分最高;集体教学活动在教学支持领域的得分略高;生活活动的师幼互动质量最低。从差异性来说,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发现,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存在低质量型、中低质量型、中等质量型和中高质量型四个剖面,以中低质量型为主,但仍存在一定比例有质量的师幼互动。不同结构质量的村幼教点其师幼互动质量差异显着。总体而言,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优势与挑战并存,如何发掘其师幼互动质量的优势,带动其弱势发展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其次,研究者采用田野考察和文本分析等方式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了影响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在外系统层面,一村一幼”政策对“一村一幼”过渡性、临时性的导向使得村幼教点在师资、教师身份待遇、教师培养、幼教点硬件设施设备、幼教点质量监督与管理等各个方面难以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对师幼互动质量产生重要而间接的作用。在大系统层面,研究者探讨了辅导员身份、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以及专业发展等职业困境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在中间系统层面,研究者考察了幼教点结构质量和班级结构质量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如研究发现村幼教点的屋舍拥挤与师幼互动质量有关,生活设施设备对班级组织质量、辅导员对儿童的关注程度等有显着性影响。班级是否有一定活动材料对师幼互动质量有显着性的影响,班级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班级规模过大时,师幼互动质量更低。在小系统层面研究者考察了辅导员的专业特质和个人特质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从专业特质来说,对于绝大多数非学前教育的辅导员而言,“学艺旁观”的“见习”对她们的教育观念、行为,师幼互动行为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尽管辅导员学历和专业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不显着,但并不意味着学历和专业不重要,学前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其情感支持和班级组织质量更高;辅导员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不足及师幼互动培训的缺失使得她们缺乏有效互动的策略,也直接影响着师幼互动质量。辅导员的工作经历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显着,本专业毕业后有其他学前(早期)教育机构工作经历的辅导员和小学转岗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更高;辅导员对教育的认识和儿童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她们的教育行为、与儿童互动的行为以及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对师幼互动质量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辅导员的人格特质影响着辅导员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外倾型的辅导员面对困境更加积极乐观,对儿童也更加热情,尽责型的辅导员在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总能够尽职尽责。第三,研究者在充分分析辅导员师幼互动质量特点和辅导员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村幼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方案》,并展开了一学期的准教育实验。通过两次前测和一次后测以及辅导员问卷发现,本次学习活动对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有显着作用,其中班级组织领域提升最多、情感支持次之,教学支持提升最少。这说明村幼教点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存在难易程度的差异,教学支持最难提升。不同活动类型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也不同:集体教学活动的师幼互动质量得分提升最多,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次之,户外集体活动最少。不同专业背景、出勤次数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提升无显着性差异,但学历越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出勤次数更多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提升更多。此外,辅导员在自我评价中认为除了师幼互动能力的提升外,还在教育理念、持续学习、专业信心方面有所收获,对本次学习满意度较高。最后,研究者对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进行了总的讨论,尽管民族地区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不高,但在其区域内部,发现其师幼互动质量的多元实践样态,并借助其优势以本区域力量为主,支持村幼自助、自主发展。同时也应看到,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师幼互动学习项目,而是需要整个生态系统中各方的合力,才能更好的实现其质量发展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二、共同营造我们温馨的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同营造我们温馨的家(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卫视《朋友请听好》情感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有关情感叙事的文献研究 |
二、有关《朋友请听好》的文献研究 |
第三节: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研究方法 |
第五节: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
第一章 《朋友请听好》与情感叙事 |
第一节:情感及情感叙事内涵 |
第二节:《朋友请听好》的情感叙事形态 |
第二章 《朋友请听好》情感叙事策略 |
第一节:叙事主题引发自我观照 |
一、家庭伦理的情感诉求 |
二、个体爱情的情感抒发 |
三、友情关系的情感表达 |
四、个人经验的情感困惑 |
第二节:叙事主体互动成就情感传递 |
一、外显叙事者 |
二、内隐叙事者 |
第三节:叙事视角的多重转换 |
一、作为亲历者的内聚焦叙事视角 |
二、作为评说者的零聚焦叙事视角 |
三、作为旁观者的外聚焦叙事视角 |
第四节:叙事时空链接情感体验 |
一、叙事时间的交错相通 |
二、叙事空间的多维转换 |
第三章 《朋友请听好》情感叙事特征 |
第一节:开放性:突破边际的情感叙事 |
一、主客兼叙,边界消融 |
二、多层叙述,意义增殖 |
三、时空开放,激发情愫 |
第二节:多元性:对话中融合的情感叙事 |
一、艺术叙事与生活叙事的结合 |
二、文本形态的多样化结合 |
三、现实与历史的融合 |
第四章 《朋友请听好》情感叙事的意义传达 |
第一节:消费社会私人话语到公共话语的情感故事表达 |
第二节:认同危机下集体记忆的情感催化 |
第三节:媒介融合时代多维场景搭建情感舞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访谈记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基于行为空间交互关系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
1.1.2 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与措施 |
1.1.3 介护型养设老施公共空间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交互关系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介护型养老设施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交互关系中的相关概念 |
1.4.2 养老设施相关概念 |
1.4.3 公共空间相关概念 |
1.5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5.1 交互关系研究对象及范围 |
1.5.2 介护型养老设施研究对象及范围 |
1.5.3 公共空间研究范围 |
1.6 研究内容 |
1.6.1 针对交互关系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1.6.2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并获得基础数据 |
1.6.3 基于行为、空间数据信息构建行为场景模型 |
1.6.4 基于交互关系理论分析方法及实地调查提出设计策略 |
1.7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7.1 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 |
1.7.2 论文框架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生态心理学中的交互关系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1 交互关系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2 交互关系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介护型养老设施内老年人特征及行为类型 |
2.2.1 介护型养老设施内老年人身体特征 |
2.2.2 介护型养老设施内老年人行为类型划分 |
2.2.3 介护型养老设施内老年人行为领域划分 |
2.3 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的空间营造 |
2.3.1 公共活动空间的“家庭化”营造模式 |
2.3.2 公共活动空间分散式的“组团化”营造模式 |
2.3.3 公共活动空间功能的“复合性”营造模式 |
2.4 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交互关系相关案例研究 |
2.4.1 案例一:荷兰Humanitas Bergweg(生命公寓)养老设施 |
2.4.2 案例二:美国Maria Montessori认知症照护社区Sundance养老设施 |
2.4.3 案例三:北京朝阳区康语轩孙河养老设施 |
2.5 本章小结 |
3 介护型养老设施内交互对象的类型及特征调查 |
3.1 实地调研内容与计划 |
3.1.1 调查对象一:养老设施基本状况、交互客体对象(公共活动空间)现状 |
3.1.2 调查对象二:交互主体对象(老年人)行为活动规律 |
3.1.3 调研计划 |
3.2 案例一:康隆西城长者屋(简称长者屋)介护型养老设施 |
3.2.1 养老设施的基本状况 |
3.2.2 客体对象(公共活动空间)的现状 |
3.2.3 主体对象(老年人)的公共活动行为实态 |
3.2.4 主体对象(老年人)的公共活动行为类型 |
3.2.5 主体对象(老年人)的行为领域类型 |
3.2.6 公共活动空间与老年人典型行为关系的场景构建 |
3.2.7 使用者走访调查总结 |
3.3 案例二:康源和意(简称和意)介护型养老设施 |
3.3.1 养老设施基本状况 |
3.3.2 客体对象(公共活动空间)的现状 |
3.3.3 主体对象(老年人)的公共活动行为实态 |
3.3.4 主体对象(老年人)的公共活动行为类型 |
3.3.5 主体对象(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空间行为领域类型 |
3.3.6 公共活动空间与老年人典型行为关系的场景构建 |
3.3.7 使用者走访调查总结 |
3.4 案例三:九九照护之家(简称九九照护)介护型养老设施 |
3.4.1 养老设施基本状况 |
3.4.2 客体对象(公共活动空间)的现状 |
3.4.3 主体对象(老年人)的公共活动行为实态 |
3.4.4 主体对象(老年人)的公共活动行为类型 |
3.4.5 主体对象(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空间行为领域类型 |
3.4.6 公共活动空间与老年人典型行为活动的场景构建 |
3.4.7 使用者走访调查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4 介护型养老设施内典型活动行为与公共活动空间的交互关系研究 |
4.1 长者屋、和意、九九介护型养老设施及其公共活动空间对比 |
4.1.1 调研案例介护型养老设施基本现状对比 |
4.1.2 公共活动空间现状对比与分析 |
4.2 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空间特征总结 |
4.2.1 介护型养老设施集中式公共活动空间特征 |
4.2.2 介护型养老设施分散式公共活动空间特征 |
4.3 客体对象(公共活动空间)对主体对象(老年人行为活动)的引发影响对比分析 |
4.3.1 引发阶段中交互客体对交互主体的引发机制 |
4.3.2 公共活动空间对老年人典型主体目的性行为活动的引发影响对比分析 |
4.3.3 公共活动空间对老人空间定位型行为活动的引发影响对比分析 |
4.4 主体对象(老年人行为领域)对客体对象(公共活动空间)的反馈影响对比分析 |
4.4.1 反馈阶段中交互主体对交互客体的反馈机制 |
4.4.2 老年人个体型行为领域对公共活动空间的反馈影响对比分析 |
4.4.3 老年人群体型行为领域对公共活动空间的反馈影响对比分析 |
4.5 以老年人为主体的交互关系类型 |
4.5.1 老年人与公共活动空间的交互关系类型 |
4.5.2 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交互关系类型 |
4.5.3 老年人与护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类型 |
4.5.4 老年人与家属之间的交互关系类型 |
4.6 引发阶段内老年人的需求及公共活动空间的现状问题 |
4.6.1 老年人存在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
4.6.2 集中式公共活动空间过于开敞缺少合理的划分 |
4.6.3 集中式公共活动空间各层级之间缺少衔接与过渡 |
4.6.4 分散式公共活动空间布局、功能构成单一且缺少灵活性设计 |
4.6.5 分散式公共活动空间各空间过于独立、缺少引导性设计 |
4.7 反馈阶段内老年人的需求及公共活动空间的现状问题 |
4.7.1 老年人存在产生多元化行为领域的需求 |
4.7.2 集中式公共活动空间各行为领域之间相互干扰 |
4.7.3 集中式公共活动空间缺少个体型行为领域形成的承载空间 |
4.7.4 分散式公共活动空间缺少承载群体型行为领域形成的空间 |
4.7.5 分散式公共活动空间行为领域形成位置与承载空间位置不匹配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行为与空间交互关系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5.1 影响介护型养老设施内老年人行为空间交互关系的相关因素 |
5.1.1 非物质空间要素(软质要素) |
5.1.2 物质空间要素(硬质要素) |
5.2 通用性设计原则 |
5.2.1 保持公共活动空间内良好的行为空间交互关系 |
5.2.2 注重引发与反馈的双向设计模式 |
5.2.3 以营造公共活动空间领域多元化 |
5.2.4 老人积极自主活动作为设计 |
5.3 引发阶段内的集中式公共空间交互设计策略与建议 |
5.3.1 划分不同开放程度的活动空间 |
5.3.2 设置过渡空间增强各层级的衔接过渡 |
5.3.3 局部布置具有趣味性的装置引发老人共鸣 |
5.3.4 分时段按需灵活布置家具 |
5.4 引发阶段内的分散式公共空间交互设计策略与建议 |
5.4.1 整合零散空间、按时分配空间功能 |
5.4.2 增加知觉路径引导老年人主动参与活动 |
5.4.3 提高公共活动空间的可见性与可达性 |
5.4.4 设置标识、标语等鼓励老人自主参与 |
5.5 反馈阶段内的集中式公共空间交互设计策略与建议 |
5.5.1 明确划分行为领域承载空间促使多元化行为领域共存 |
5.5.2 转角、边界等增加小尺度空间 |
5.5.3 设置记忆角等空间鼓励老人自主改造空间 |
5.5.4 多种行为领域空间并列营造 |
5.6 反馈阶段内的分散式公共空间交互设计策略与建议 |
5.6.1 空间布局简洁与清晰化、多样性空间串联设计 |
5.6.2 运用色彩设计增强不同行为领域之间的边界感 |
5.6.3 功能复合化设计、营造多样化领域空间 |
5.6.4 边缘空间激活设计、促进形成新的行为领域 |
5.7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介护型养老设施与公共活动空间的基本特征、入住老人类型及行为规律 |
6.1.2 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空间对老年人行为活动的引发影响特征 |
6.1.3 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内老年人行为领域的形成对公共活动空间的反馈影响特征 |
6.1.4 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空间内的内交互关系类型总结 |
6.1.5 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空间内的现存问题总结 |
6.1.6 基于交互关系引发阶段内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6.1.7 基于交互关系反馈阶段内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6.2 论文局限性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目录 |
图目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长者屋养老设施UWB实时定位图 |
附录二:和意养老设施 UWB 实时定位图 |
附录三:九九照护养老设施UWB实时定位图 |
附件四:长者屋养老设施行为规律实态 |
附件五:和意养老设施行为规律实态 |
附件六:九九照护养老设施行为规律实态 |
附录七:基于行为空间交互关系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调查问卷 |
致谢 |
(3)英国学校反欺凌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我国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
(二)校园欺凌危害深远 |
(三)英国校园欺凌防治取得成效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一)欺凌 |
(二)校园欺凌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校园欺凌类型的研究 |
二、校园欺凌成因的研究 |
三、校园欺凌防治策略的研究 |
(一)国内对于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的研究 |
(二)国外对于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的研究 |
(三)对英国校园欺凌防治策略的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反校园欺凌政策 |
一、全国范围内的反欺凌政策 |
(一)政府制定反欺凌手册 |
(二)政府出台反欺凌宪章 |
(三)政府颁布反欺凌要求 |
二、地方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反欺凌政策 |
(一)英格兰反欺凌政策 |
(二)苏格兰反欺凌政策 |
(三)北爱尔兰反欺凌政策 |
(四)威尔士反欺凌政策 |
三、英国反欺凌政策的特点 |
(一)强调学校的主体地位 |
(二)重视保护儿童权利 |
(三)注重家校合作 |
第四章 英国反校园欺凌之预防策略分析 |
一、制定反欺凌举措 |
二、开展反欺凌教育 |
(一)加强师资培训 |
(二)开设有关课程 |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
(一)优化校园环境 |
(二)鼓励学生互相尊重 |
(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 |
(四)加强校园监控 |
四、本章小结 |
(一)注重开展德育教育 |
(二)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实施全校参与的反欺凌运动 |
第五章 英国反校园欺凌之干预策略分析 |
一、学校处理校园欺凌的策略 |
(一)教师惩戒欺凌者的权利 |
(二)教师处理校园欺凌的方法 |
(三)学校实施报告机制 |
(四)教师实施记录举措 |
二、案例分析——以谢菲尔德欺凌干预项目为例 |
(一)案例典型性 |
(二)项目背景 |
(三)项目内容 |
(四)项目评估 |
(五)项目效果 |
(六)项目经验 |
三、本章小结 |
(一)依法惩戒 |
(二)因材施惩 |
(三)注重保护学生隐私 |
(四)注重上报欺凌事件 |
第六章 英国反校园欺凌之监督策略分析 |
一、学校安置辅导学生 |
二、评估反欺凌实践 |
(一)自我评估 |
(二)上级评估 |
三、英国反校园欺凌举措的实施效果 |
四、本章小结 |
(一)重视对校园欺凌的系统化评估 |
(二)关注学生个别化境况和特殊需求 |
(三)注重提供替代性教育 |
第七章 英国校园欺凌的综合防治体系 |
一、政府提供反校园欺凌举措依据 |
(一)颁布相关法律 |
(二)评估学校反欺凌工作 |
二、学校作为防治校园欺凌的主体 |
三、家庭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辅助 |
(一)家长的反欺凌职责 |
(二)家长参与治理校园欺凌 |
四、社会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支撑 |
(一)提供反欺凌资源 |
(二)调动警方力量 |
第八章 英国学校反欺凌实践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英国学校反欺凌实践的经验 |
(一)政府制定务实、与时俱进的政策 |
(二)发挥学校在治理欺凌中的主体地位 |
(三)营造尊重、平等的文化氛围 |
(四)重视对反欺凌实践的评估 |
二、英国学校反欺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一)制定和完善应对校园欺凌的法律 |
(二)要求各校制定反欺凌举措 |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
(四)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相配合的综合防治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主要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理论解读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话语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2.1.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结构 |
2.2.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 |
2.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 |
2.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体系 |
2.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保障体系 |
2.2.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体系 |
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功能 |
2.3.1 输导功能 |
2.3.2 转换功能 |
2.3.3 激励功能 |
2.3.4 辩护功能 |
2.3.5 引领功能 |
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 |
2.4.1 政治性与学术性 |
2.4.2 科学性与人本性 |
2.4.3 恒定性与动态性 |
2.4.4 统一性与多样性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及意义 |
3.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3.1.2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 |
3.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与归因 |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存在现实问题 |
3.2.2 新媒体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
3.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 |
3.3.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3.3.2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 |
3.3.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 |
3.3.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3.3.5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思想资源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思想 |
4.1.1 话语的社会属性理论 |
4.1.2 话语的阶级属性理论 |
4.1.3 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理论 |
4.1.4 话语功能理论 |
4.1.5 话语权力与话语传播理论 |
4.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4.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4.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4.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4.3 可资利用的中西文化资源 |
4.3.1 中华传统教化思想 |
4.3.2 西方话语资源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5.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 |
5.1.1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5.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
5.1.4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5.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 |
5.2.1 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
5.2.2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 |
5.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2.4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5.2.5 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
5.2.6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 |
5.3.1 突出思想性 |
5.3.2 坚定自信心 |
5.3.3 提升亲和力 |
5.3.4 掌握主导权 |
5.3.5 彰显实效性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联动机制 |
6.1 组织领导与引领保障机制 |
6.1.1 组织领导机制 |
6.1.2 宣传引领机制 |
6.1.3 政策保障机制 |
6.2 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 |
6.2.1 舆论监督机制 |
6.2.2 社会协同机制 |
6.2.3 公众参与机制 |
6.3 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 |
6.3.1 全科育人机制 |
6.3.2 管理育人机制 |
6.3.3 队伍建设机制 |
6.3.4 综合评价机制 |
6.4 多维联动机制综合分析 |
第七章 应用全媒体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 |
7.1 培养新型的话语主体 |
7.1.1 提高施教者的基本素养 |
7.1.2 培养新型主体关系 |
7.2 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 |
7.2.1 掌握话语之“因” |
7.2.2 整合话语资源 |
7.2.3 丰富话语内容 |
7.3 创新话语介体 |
7.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
7.3.2 话语表达生活化、生动化、多样化 |
7.3.3 拓展话语空间 |
7.4 优化话语环体 |
7.4.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 |
7.4.2 营造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 |
7.4.3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 |
7.4.4 优化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 |
7.4.5 打造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 |
7.4.6 建造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 |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国际视野 |
8.1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思路 |
8.1.1 建构由中国人民言说的话语体系 |
8.1.2 建构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 |
8.1.3 建构为中国人民代言的话语体系 |
8.1.4 建构立足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 |
8.2 凝聚中国话语优势 |
8.2.1 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8.2.2 应对“话语陷阱” |
8.2.3 提升文化话语权 |
8.3 建构“话语中国” |
8.3.1 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 |
8.3.2 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声音 |
8.3.3 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教师)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学生)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宋词黄昏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一)对意象与黄昏意象的研究 |
(二)对宋词及宋词中意象的研究 |
二、本选题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 |
一、意象与黄昏意象 |
(一)意象概说 |
(二)宋前黄昏意象概说 |
二、宋词黄昏意象与不同情感体悟 |
(一)感官体验:凄婉与温馨 |
(二)心象感知:伤感与愉悦 |
(三)生命体悟:虚无与洒脱 |
三、宋词黄昏意象与文人悲歌心态 |
(一)归思难收:离别与盼归 |
(二)进退俱忧:宦游与隐逸 |
(三)怀古伤今:抚今与追昔 |
四、宋词黄昏意象与其他意象联用 |
(一)门掩黄昏庭院 |
(二)逦迤黄昏钟鼓 |
(三)潇潇黄昏暮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李子柒短视频的研究 |
(二)关于影像叙事的研究 |
(三)关于如何用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 |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 |
(一)影像 |
(二)影像叙事 |
(三)李子柒短视频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李子柒短视频影像人物的设定与叙事主题分析 |
第一节 李子柒短视频中影像人物的设定 |
一、以“我”为主角的叙事主体 |
二、以“奶奶”为核心的故事人物群像 |
三、以“美丽、勤劳、朴实”为特征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二节 李子柒短视频叙事主题的选题特征分析 |
一、美食系列为主 |
二、一生系列和东方非遗传承系列为辅 |
三、“制作”内容为最高频 |
第三节 李子柒短视频叙事主题的文化特征分析 |
一、“重养”“重美”的中华传统饮食文化 |
二、“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农耕文化 |
三、家国情怀的传统节日文化 |
四、古典优雅的传统服饰文化 |
第二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符号分析 |
第一节 视觉符号:唯美 |
一、人物影像符号化 |
二、实物影像的符号表达 |
三、靓丽鲜艳的色彩呈现 |
第二节 听觉符号:宁静 |
一、背景音乐:舒缓安宁的古风纯音乐 |
二、音响:自然、真实、宁静的环境声 |
三、语言和言语:特色亲切的方言与岁月静好的生活对话 |
第三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叙事时间:突显顺时与自然 |
一、叙事时长:大部分作品4-6 分钟 |
二、叙事时序:遵循生活、自然规律的顺时序 |
三、叙事时距:多种叙事时距创造不同故事节奏 |
四、叙事频率:以一代多的概括叙述 |
第二节 叙事空间:增强立体感与想象性 |
一、镜头空间:多景别的变化与切换 |
二、形象空间:实体环境的符号化和想象化 |
第三节 叙事视角:旁观与主观丰富故事关系 |
一、外视角:旁观记录故事发展 |
二、内视角:亲身经历和感受真实生活 |
第四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技巧 |
第一节 影像拍摄技巧 |
一、空镜头烘托叙事氛围 |
二、固定拍摄营造叙事风格 |
第二节 影像剪辑技巧 |
一、蒙太奇组接顺序性 |
二、硬切的转场方式 |
第五章 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看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第一节 重视民间力量,传播东方生活与文化 |
一、创建专业的民间传播队伍 |
二、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要重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
第二节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个人IP,形成品牌传播效应 |
一、利用影像打造个人IP |
二、利用影像叙事打造中国故事的品牌传播 |
第三节 构建“人类情感共同体”,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 |
一、寻找共有的话题 |
二、激发共通的情感 |
三、注入共享的美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行动研究 ——基于儿童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立论依据 |
1.1 研究缘起 |
1.1.1 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性 |
1.1.2 对小学一年级新生阶段的重要认识 |
1.1.3 个人的从教经历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3.1 入学适应 |
1.3.2 学习适应 |
1.3.3 幼小衔接 |
1.3.4 儿童视角 |
1.4 理论基础 |
1.4.1 入学适应相关理论基础 |
1.4.2 儿童视角相关理论基础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内小学学习适应文献综述 |
1.5.2 国内幼小衔接文献综述 |
1.5.3 国内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文献综述 |
1.5.4 国外入学适应文献综述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行动研究法 |
2.4.2 马赛克方法 |
2.4.3 文献分析法 |
2.4.4 自然观察法 |
2.4.5 访谈法 |
2.5 研究工具 |
2.5.1 “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问卷调查 |
2.5.2 “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马赛克材料刺激访谈提纲 |
2.5.3 “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教师观察提纲 |
2.5.4 “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教师访谈提纲 |
2.6 行动研究方案 |
2.7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3 行动研究前期调研 |
3.1 学习适应性前置测验 |
3.2 “学习适应性”教师观察 |
3.3 学习适应的儿童视角调研 |
3.3.1 第一阶段——确定调研儿童 |
3.3.2 第二阶段——开展儿童自主摄影 |
3.3.3 第三阶段——开展儿童材料刺激访谈 |
3.4 行动研究前期调研小结 |
3.4.1 发现问题 |
3.4.2 问题归因分析 |
4 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目标 |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策略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过程——儿童参与理想班级环境建设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问题的归因 |
4.3.3 措施与行动 |
4.4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过程——创设儿童喜爱的课堂教学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问题的归因 |
4.4.3 措施与行动 |
4.5 第一轮行动研究小结与反思 |
4.5.1 开展“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中期测验 |
4.5.2 教师观察 |
4.5.3 任课教师访谈 |
4.5.4 小结与反思 |
5 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第二轮行动研究 |
5.1 第二轮行动研究实施目标 |
5.2 第二轮行动研究实施策略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实施过程——改善同伴关系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问题的归因 |
5.3.3 措施与行动——开展同伴关系的团体辅导 |
5.4 第二轮行动研究实施过程——改善师生关系 |
5.4.1 问题的提出 |
5.4.2 问题的归因 |
5.4.3 措施与行动——创设“心语树洞”,开展师生交流 |
5.5 第二轮行动研究小结与反思 |
5.5.1 开展“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后测 |
5.5.2 教师观察 |
5.5.3 任课教师访谈 |
5.5.4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6 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的儿童视角策略总结 |
6.1 认识并尊重儿童视角的价值 |
6.1.1 尊重儿童的节奏 |
6.1.2 使用儿童化语言 |
6.1.3 倾听儿童的想法 |
6.2 创设儿童喜爱的课堂教学 |
6.3 创造儿童喜爱的学习环境 |
6.3.1 环境布置应符合儿童特点 |
6.3.2 邀请儿童参与环境打造 |
6.4 营造儿童舒适的人际环境 |
6.4.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6.4.2 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 |
7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步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第一次团辅班会课教学设计 |
附件8:第二次团辅班会课教学设计 |
附件9:第三次团辅班会课教学设计 |
附件10:第四次团辅班会课教学设计 |
附件11:儿童视角调研相关过程性资料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老龄化现状及养老特点 |
1.1.2 中国老龄化现状 |
1.1.3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前景和研究趋势 |
1.2 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定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回顾法 |
1.4.2 实证调研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1.6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研究回顾 |
2.1 相关概念和现状阐述 |
2.1.1 老年人的特点 |
2.1.2 养老机构的类型特征 |
2.1.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类型特征 |
2.2 国内外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2.1 国内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2.2 国外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 |
3.1 国内外老年人环境评估量表简述 |
3.2 医疗方面的环境评估方法 |
3.2.1 医疗空间配置方面的评估方法 |
3.2.2 医养结合深度方面的评估方法 |
3.2.3 医疗需求未满足度方面的的评估方法 |
3.3 康养方面的环境评估方法 |
3.3.1 居住空间的评估方法 |
3.3.2 活动空间的评估方法 |
3.4 调研和分析方法 |
3.4.1 观察表 |
3.4.2 问卷 |
3.4.3 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证案例 |
4.1 案例1 开封市某邦健康公寓 |
4.1.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1.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2 案例2开封某光老年之家 |
4.2.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2.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3 案例3 河南省某养老公寓 |
4.3.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3.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4 案例4 某馨阳光城老年公寓 |
4.4.0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4.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4.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4.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4.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4.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5 案例5 郑州某弘养老院 |
4.5.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5.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5.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5.5 调研数据分析与讨论 |
4.6 案例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5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优化策略 |
5.1 医疗空间 |
5.1.1 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建议 |
5.1.2 细节设计层面的建议 |
5.1.3 智能化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 康养空间 |
5.2.1 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2 细节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3 智能化设计层面的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快速发展的“一村一幼”幼教点,其学前教育质量亟待保障 |
二、师幼互动质量是“一村一幼”幼教点质量发展的关键 |
三、“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尚待探索 |
四、研究者的研究困惑与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一村一幼”幼教点的概念界定 |
二、师幼互动的概念梳理 |
三、师幼互动质量的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及其质量的已有研究 |
一、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政策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 |
二、民族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
三、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及其质量的已有研究 |
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建构与质量探讨的相关研究 |
五、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农村学前教育及其质量研究 |
一、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及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
二、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现状 |
三、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及其培养的相关研究 |
四、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我国师幼互动质量研究回溯 |
一、从师幼互动研究看师幼互动质量 |
二、在幼儿园质量研究中看师幼互动质量 |
三、专门化的师幼互动质量研究 |
四、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课堂互动评估系统及师幼互动质量研究综述 |
一、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 |
二、运用CLASS进行师幼互动质量现状探讨的已有研究 |
三、已有研究对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探索 |
四、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五、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视角转换与研究方法论 |
第一节 基于农村视角的师幼互动质量研究 |
一、城市视角下被异化为“问题学前教育”的农村学前教育 |
二、本研究的基本主张与研究立场:研究农村学前教育应立足农村视角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论 |
一、研究问题与思路 |
二、研究方法论 |
三、混合研究范式在本研究的运用 |
四、研究伦理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研究设计一: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现状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程序 |
研究设计二:影响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考察 |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及伦理 |
研究设计三:探寻提升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 |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
三、研究过程及伦理 |
第二部分 |
第五章 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现状研究 |
第一节 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基本现状研究 |
一、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整体现状考察 |
二、“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整体水平 |
三、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与其他区域师幼互动质量的比较 |
四、总结 |
第二节 L县村幼教点一日活动中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研究 |
一、四种活动类型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比较 |
二、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特点分析 |
三、总结 |
第三节 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潜在剖面考察 |
一、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类别检验 |
二、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类型分布 |
三、不同师幼互动质量类型的特点分析 |
四、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在不同师幼互动质量类型的分布 |
五、总结 |
第四节 L县不同结构质量的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差异考察 |
一、硬件设施较好、有一定活动材料的班级其师幼互动质量更高 |
二、师幼民族构成单一、幼儿混龄跨度小于 3 岁、规模适宜的班级其与师幼互动质量更高 |
三、教育工作经历越丰富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更高 |
四、总结 |
五、本章总结 |
第六章 L县“一村一幼”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优势与挑战 |
第一节 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质量面临的挑战 |
一、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整体质量不高,教学支持尤低 |
二、一日活动中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面临不同的挑战 |
三、低质量型在村幼教点的占比较高,如何改善这部分质量难度较大 |
四、村幼教点结构质量对师幼互动质量有制约作用 |
五、辅导员专业素养与多元文化素养不足制约师幼互动质量 |
第二节 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具备的优势 |
一、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得分存在不平衡性 |
二、村幼辅导员之间在CLASS的得分存在差异性 |
三、本章总结 |
第七章 影响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考察 |
第一节 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政策管理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一、“本地人”的师资招聘和本区域文化对师幼互动质量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
二、村幼教点辅导员薪资政策制约着师幼互动质量 |
三、行政管理和监督松散对师幼互动质量不利 |
四、乡镇中心小学对村幼教点的业务质量与管理于师幼互动质量不利 |
五、总结 |
第二节 “一村一幼”辅导员职业困境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一、身份困境:不是教师的教师与师幼互动质量 |
二、工作性质困境:繁琐的工作内容与嘈杂的工作环境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三、专业文化氛围的困境:孤岛中的辅导员与师幼互动质量 |
四、总结 |
第三节 幼教点结构质量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一、幼教点硬件设施设备与师幼互动质量 |
二、“一村一幼”班级活动材料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三、“一村一幼”班级规模与师幼互动质量 |
四、班级儿童年龄跨度大对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有利弊影响 |
五、总结 |
第四节 “一村一幼”辅导员特质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一、“一村一幼”辅导员专业背景与师幼互动质量 |
二、“一村一幼”辅导员的教育观念与师幼互动质量 |
三、“一村一幼”辅导员人格特质与师幼互动质量 |
四、总结 |
五、本章总结 |
第三部分 |
第八章 村幼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项目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第一节 学习内容及序列: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特点分析 |
一、师幼互动学习内容的总体设计应考虑辅导员的已有知识经验 |
二、班级组织是低水平师幼互动教师向中等水平发展的切入口 |
三、辅导员的教学支持能力发展难度最大 |
四、辅导员的教学实践急需行为管理能力的发展 |
第二节 学习条件与学习方式:村幼教点教师特点分析 |
一、学习条件的保障应考虑乡村教师的多重身份 |
二、学习方式的选择应考虑辅导员的精神生活状态 |
第三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项目的理论基础 |
一、苏尔曼的教师知识观 |
二、维果茨基社会历史文化理论 |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四、技术协助策略 |
第四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项目方案 |
一、学习目标 |
二、学习者 |
三、学习内容与途径 |
四、条件保障 |
五、师幼互动学习方案的实施 |
第九章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效果研究 |
第一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效果评估 |
一、辅导员师幼互动质量得分前后测总体结果比较 |
二、不同活动类型师幼互动质量的前后测比较 |
三、不同专业特征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变化 |
四、不同出勤次数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的变化 |
五、不同视频使用情况的师幼互动质量变化 |
六、不同现场反馈次数的师幼互动质量变化 |
七、总结 |
第二节 辅导员对师幼互动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
一、辅导员对掌握师幼互动学习内容的总体评价 |
二、辅导员学习过程中的师幼互动转变 |
三、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转变 |
四、辅导员学习满意度调查 |
五、辅导员对本次学习项目的建议 |
六、总结 |
第三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
一、学习项目对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作用显着 |
二、师幼互动学习效果还表现在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之外 |
三、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
四、师幼互动学习需要对教师有积极的鼓励和及时有效的反馈 |
五、辅导员对本次学习整体满意度较高 |
六、本章总结 |
第十章 村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与教师学习的经验与反思 |
第一节 村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经验与反思 |
一、辅导员具备强烈的师幼互动学习动机 |
二、学习方案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 |
三、专业人员及时有效的反馈 |
第二节 支持辅导员有效学习的思考 |
一、平等视角下发现、正视、理解辅导员 |
二、“学不能被教,只能被辅助” |
三、辅导员的学习需要情感支持 |
四、总结 |
第四部分 |
第十一章 总的讨论与反思 |
第一节 “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的讨论与分析 |
一、“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总体不高 |
二、“一村一幼”情感支持质量存在虚高的可能性 |
三、“一村一幼”班级组织质量总体不高,但最有提升的可能 |
四、“一村一幼”教学支持质量最低且提升难度大 |
五、“一村一幼”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差异较大 |
第二节 提升“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的建议 |
一、“一村一幼”教育政策应解决辅导员的身份和待遇问题 |
二、“一村一幼”教育政策应支持辅导员的持续专业成长 |
三、区域行政管理应加强以师幼互动质量为主的过程性质量管理 |
四、行政管理应严格控制班额 |
五、加强幼教点基本设施设备和活动材料投放 |
六、加强“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课程和培训体系建设 |
七、教育实践中注重有质师幼互动在各活动类型中的延续和提升 |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共同营造我们温馨的家(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卫视《朋友请听好》情感叙事研究[D]. 张洛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行为空间交互关系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高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英国学校反欺凌实践研究[D]. 阳金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D]. 窦星辰. 河北大学, 2021(09)
- [5]宋词黄昏意象研究[D]. 杨恩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研究[D]. 张唯玮.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8]提升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行动研究 ——基于儿童视角[D]. 李中奇.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D]. 胡二平. 河南大学, 2020(06)
- [10]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D]. 马波. 四川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