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弹簧振子模型应用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赛[1](2021)在《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承的一维周期结构带隙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梁、杆类结构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不仅起到连接、承载作用,还是振动的传播媒介。梁不但传播振动,而且自身也会受到振动的影响。振动的存在不仅对机械设备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就目前而言,实现低频段的振动控制仍有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兴起的声子晶体理论,为低频段的减振降噪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小尺寸控制大波长”的特性,更是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承的—维声子晶体梁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所以对其带隙特性展开研究很有必要性。以单振子局域共振欧拉梁为对象,利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出振子反作用力引起的带隙计算公式,谱元法对带隙特性计算,发现振子动态反作用力引起了 Bragg型和局域共振型两种带隙,带隙调控规律研究指出两种带隙之间存在转化现象,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佐证了带隙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对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承的声子晶体链带隙特性进行理论研究,揭示了带隙形成与衰减因子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等效参数思想的引入简化了研究模型、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和揭示了带隙形成与动态等效参数的关联,透射率的求解对有限周期结构研究和声子晶体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利用归一化的处理方法探究了声子晶体中相关参数变化对衰减因子的影响规律;利用谱元法对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承声子晶体欧拉梁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第一带隙从0赫兹起始的特性,并且梁的前两个带隙只会发生带隙宽度和位置的改变,不会发生带隙种类的转换;将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撑的声子晶体梁应用于柴油发电机组底座的减振中,结果表明此模型对于柴油发电机组底座的低频减振具有一定的效果,在带隙段,最大减振效果可以达到100dB。
别丽丽,陈述,侯恕[2](2021)在《以匀速圆周运动为主线的“简谐运动”的高端备课》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高端备课的视角,以匀速圆周运动为主线重构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简谐运动"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张志奇[3](2020)在《高速受电三质量块模型的实验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列车运行时,安装在列车顶部的受电弓通过与架空接触线的滑动接触为高速列车供能,这一过程也称之为“受流”。受流质量可以反映弓网接触状况,它不仅制约着列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还影响着弓网系统的使用寿命。受流质量可以通过弓网接触力进行评估,一般而言,接触力平均值和标准差越小代表受流质量越高。为了计算弓网接触力,需要对受电弓进行合理的建模然后进行弓网仿真分析,以这两点为目标,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目前主流的受电弓三质量块模型,结合准静态加载、自由振动实验和等效能量法计算,获取弓头、上框架和下框架的等效质量、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共9个模型参数。实验过程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将实验步骤严格规范化,且每组实验都至少进行3次,取得了详实可靠的数据用于后续下框架等效阻尼影响因素分析、弓网动力学仿真以及三质量块参数仿真的分析。(2)受电弓下框架等效阻尼对弓网接触力有重要影响,本文仿真结果显示下框架等效阻尼增加可以降低弓网接触力的标准差,即提高受流质量。然而,目前下框架等效阻尼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文中通过下置弹簧法与悬挂弹簧法两种实验方法,分别在有/无阻尼器的情形下进行对照实验,明确了下框架等效阻尼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阻尼器,下臂下铰摩擦,气囊,并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占比分别为47.4%,41.6%,11.0%。基于该研究结论,提出采用双阻尼器的设计方案可使弓网接触力的标准差降低3.7%。(3)受电弓的动力学特性会影响弓网接触力,使用加速度/激励的频率响应函数用以表征受电弓的动力学特性。基于DSA380受电弓的三质量模型与武广线二维接触网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250、300、350 km/h三个速度等级下DSA380受电弓运行时的弓网接触状况。仿真结果表明,最高速度下,弓网接触力最大值Fmax,接触点最大垂向位移范围RVPPC,定位器最大抬升量MUS,接触力标准差与接触力平均值的比值(σ/Fm)均符合标准的规定,仅就仿真结果而言350 km/h是安全的运行速度。此外,仿真显示接触力标准差,接触点垂向位移范围与定位器最大抬升量均随着受电弓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受电弓运行速度越快,弓网间震荡越剧烈。(4)目前三质量块模型参数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实验数据虽然能够真实反映目标受电弓的特征,但是测试周期长而且测试成本高,此外,弓网耦合仿真时三质量块模型参数的优化结果应用于实测受电弓时不具备即时行。因此,使用仿真的方法复现三质量块参数实验测试的流程,并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比对从而搭建准确的仿真平台,使用该仿真平台求解三质量块模型参数这一研究思路对降低受电弓的生产成本、优化受电弓结构、节省现场测试时间与测试经费、解放人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杨宁[4](2020)在《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下非接触爆炸试验是检验舰船及舰载设备抗冲击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试验过程中设备基座的加速度响应计算得到的冲击响应谱是设备抗冲击能力设计校核工作的重要依据。直接获得的加速度数据往往含有趋势项误差,导致计算的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漂移,漂移后的谱值可能会比真实值大1-2个数量级,对设备考核造成影响。本文针对趋势项误差导致的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漂移问题,提出了两种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并开展冲击验证试验,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舰载设备抗冲击试验中的冲击环境通常由加速度信号计算得到的冲击响应谱表征。研究了冲击环境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传统的振动信号测量手段,在冲击环境下测量数据中往往含有趋势项误差成分,导致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漂移,不能准确描述试验过程中的中低频冲击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研制了簧片仪、冲击摆和弹簧振子等中低频冲击环境测量装置,作为加速度传感器的补充测量手段。研究发现直接观测加速度信号中是否含有趋势项存在困难,通过对信号应用傅里叶变换分析和数值积分方法分析处理,发现含趋加速度信号中往往含有高能低频分量,积分得到的速度和位移曲线出现严重零漂问题。信号的长度会影响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的漂移情况,较短的冲击信号含有较少的趋势项成分,其中低频谱线的漂移情况也会随之得到改善。提出了傅里叶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和小波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两种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推导了两种方法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与完备性。接着开展了修正方法冲击验证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试验加速度数据中含有趋势项误差成分,弹簧振子在冲击试验过程中工作状态稳定,测得试验数据真实可靠。对试验数据应用上述两种修正方法开展修正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修正方法均能够有效修正趋势项导致的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漂移问题,修正后的冲击响应谱回归低频谱线等位移特征,且高频谱线几乎未受影响。与傅里叶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相比,小波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修正能力更强,小波方法修正后的谱线斜率与标准6dB/oct斜率百分比最小为0.59%,修正后的谱线与弹簧振子等位移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995,具有强相关性。修正后的冲击响应谱中低频谱线回归等位移特性,更准确的反映了冲击试验中低频冲击环境,为设备的评估校核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相当的应用价值。
糜雪[5](2020)在《中国、美国和新西兰高中物理教材结构的比较研究 ——以“振动与波”主题为例》文中提出教材在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教材对比既可以促进教材编写者了解各国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优良的教材编写风格;也可以帮助教材使用者梳理教材的结构体系,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引入应用于分析教材结构的解释结构模型(简称ISM),以中国《物理》教材(简称人教版)、美国《Holt Physics》教材以及新西兰《Physics for you》教材这三国高中物理主流教材的“振动与波”主题下的内容为例展开研究:提取关键要素、形成要素间关系、求可达矩阵、绘制层级有向图,并根据层级有向图,从关键要素的选择、起始要素的安排、结点要素的安排以及要素间形成关系这四个角度对三种教材的同一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展现不同教材的特色,挖掘各教材的优点与不足。本文通过对三种教材结构的比较研究,分析归纳出关于三国教材编写的相同之处,主要有:(1)知识内容的编排重视基础性和广泛性。(2)知识的呈现方式兼顾科学性与趣味性。(3)重视实验教学的功能性。同时,由于不同国家的课程目标、学生认知、社会需求等有所不同,三种教材在知识要素的选取、概念的陈述、知识要素间的形成路径和呈现方式上都显示出了各自的特色。基于对三种教材的研究比较,为我国教材编写者和一线物理教师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教材改革和利用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1)知识编排要循序渐进,知识框架要趋于完整。(2)知识呈现的视角要多元化。总之,教材编排和教学设计过程中知识要素间的形成路径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王璇[6](2019)在《用于直升机舱内降噪的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研究》文中认为直升机舱内噪声十分严重,如何降低直升机舱内的噪声水平已经成为现代直升机研制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直升机主减速器齿轮啮合产生的中频振动及诱发的舱内宽频噪声控制为背景,研究局域共振型主减速器周期撑杆的减振及降噪特性。本文研究工作包括以下部分:(1)提出一种局域共振型主减速器周期撑杆方案。基于传递矩阵法分别建立了单振子、串联双振子和并联双振子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动力学分析模型,根据边界条件获得整体撑杆的振动传递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对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周期撑杆带隙随局域振子材料参数、尺寸参数和周期数目以及振子阻尼等因素的变化规律。(2)针对模型直升机,提出了并联双振子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方案,使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了该周期撑杆随着橡胶、铅套和阻尼等参数对撑杆纵向及横向带隙特性的影响规律。(3)进一步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并联双振子主减周期撑杆的机舱声振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了机体结构振动至舱内声压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普通撑杆和周期撑杆的振动响应和舱内声学响应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撑杆用于直升机舱内降噪的有效性。(4)提出了基于模型直升机平台的样例主减周期撑杆激振系统试验方案,搭建了完整的试验平台。基于该试验平台,开展了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的宽频激振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的减振有效性。
柳佳逸[7](2019)在《孤岛微网分层调频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网作为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有效载体,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微网与传统电力系统存在运行模式、微源种类和控制策略的差异,使得微网运行过程产生了一些制约新能源利用和发展的新问题。针对如何提高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协调能力、调控能力和运行能力等问题,课题采用直接法,在孤岛微网暂态能量函数满足李雅普诺夫判据情况下,推导满足全局渐进稳定条件的非线性分层调频控制策略以实现全局渐进稳定条件下孤岛微网频率无差控制和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单元间的有功功率共享。鉴于孤岛微网的复杂性,直接构造其暂态能量函数十分困难。因此,利用Kuramoto模型中弹簧的势能和振子的动能能量守恒的原则,以微网系统的Kuramoto弹簧振子模型为突破口,来解决暂态能量函数的构造问题。本课题从同步电机运行特性出发,提出一种孤岛微网Kuramoto简化建模方法。针对微网中各DG单元运行特性的差异,形成微网系统一、二阶混合Kuramoto弹簧振子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实现功率共享目标,采用初级下垂控制来完成微网系统的功率分配。通过研究微网系统中各DG单元惯性特性,还原下垂控制的非线性特性,建立囊括底层设备和初级下垂控制的微网系统二阶Kuramoto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微网系统暂态能量函数构造方法,该方法核心思想为利用简单子系统的能量来表征由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总能量。依据上述思想,微网系统的暂态能量函数则可以其Kuramoto弹簧振子模型中“弹簧系统”和“振子系统”加权和的形式表征。此外,基于所构造的微网系统暂态能量函数推导满足全局渐进稳定判据的微网系统的二级调频控制策略。然而,所推导的控制器虽然实现全局渐进稳定下功率共享目标,也能够减小传统下垂控制产生的频率偏差,但是,由于DG分散情况下,初级控制难以获取调节量最优值,系统频率偏差仍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非线性分层调频控制策略的通信机制,该机制通过信息交互,获取一致且最优的调节量,在消除微网系统频率偏差的同时,还原DG单元间的功率共享特性,实现微网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所搭建的3机5节点微网,验证了分布式非线性分层调频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陈杰[8](2019)在《基于质量-弹簧振子系统的液压脉动衰减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压系统向着高压大功率方向发展,常用的柱塞泵、齿轮泵等泵源本身固有的流量脉动问题日益突出,对于液压系统可靠性、环境友好性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虽然目前开发出了一些低脉动的泵,通过对管路系统特别的加固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场合下前面的方法不适用。所以关于液压脉动衰减器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目前的趋势是研发结构更紧凑同时工作频带更宽的脉动衰减器。本文据此对一种基于质量-弹簧振子系统的液压脉动衰减器进行了研究,利用传递矩阵法研究了各参数对其衰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这种衰减器的一些设计准则。并且利用CFD的手段对其衰减性能更进一步研究,通过与传递矩阵法的模型对比,提出了通过用“声学长度”代替衰减器颈部的实际长度的方式,可以更准确的预测衰减器的谐振频率,对传递矩阵模型进行了修正。根据仿真中观察到的活塞表面存在压力中心偏移的情况,结合螺旋弹簧自由端受压也会偏斜的特点,提出可以通过用压力中心的偏移来补偿弹簧的受压偏斜,从而改善衰减器的衰减特性。通过仿真,验证了这一想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前面得到设计准则,设计加工了衰减器样机,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衰减器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都有着较好的脉动衰减能力。并针对实验中未观察到衰减器的谐振现象,提出了可能是活塞与活塞套之间阻尼过大的推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这一推测。
林志明[9](2019)在《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下降,各类疾病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此外,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对身体健康信息的实时监测存在迫切需求。人体传感网络的提出为人体的健康监测提供了有效地途径,可实现人体健康信息的实时获取和监测,有助于解决人体健康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健康医疗的发展方向。然而,分布于人体各处传感节点的供电需求成为阻碍传感网络持续监测、可穿戴和工作稳定的重要问题。传统传感器件及系统的能量供给大多采用电池或具有物理连线的电源,该方式大大限制了远距离健康监测,电池的定期更换也会带来诸多不便,这将对人体传感网络的实用性带来影响。此外,电池中含有毒有害的金属离子,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威胁。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子产品不断趋于小型化、集成化和低功耗,通过能量采集技术为人体传感器网络供电并开发自驱动的传感器,可实现自驱动的人体传感网络。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作为全新的能量采集和信息传感技术具有能量转换率高、输出高、材料选择多、结构灵活等优点,是能量采集和动态信息获取的有效方式。本论文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构建了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针对基于摩擦纳米发电的人体能量采集、信息传感、电源管理及系统集成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全文的具体研究要点如下:(1)人体能量采集将是建立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的核心组成。根据人体行走过程中脚对地面做功会消耗化学能,设计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相耦合的理论,利用弹性气囊的膨胀和收缩以驱动摩擦层的接触和分离,可实现最大功率为5.47 mW的功率输出。研究了气体体积、压力和频率对能量采集性能的影响。当气体体积为75 cm3、压力和频率分别为500 N和5 Hz时,采能鞋垫可输出528 V高电压和81.2μA高电流。探究了采能鞋垫作为可穿戴器件的稳定性和防水性,其可作为稳定供电电源驱动可穿戴电子器件。该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为可穿戴人体能量采集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路径。(2)人体在行走时由于重心的上下起伏,使其拥有大量的惯性能,将惯性能有效地采集为可穿戴电子供电是人体能量采集的有效途径。利用弹簧-振子的理论模型,设计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人体惯性能采集器。分析摩擦层数量和振动频率对采集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对采集器的能量转化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在振动频率为10 Hz时,最大的能量转化率为57.9%。利用理论模型分析人体行走速度对采集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能量采集器能够将人体的惯性能高效的转化为电能并为人体传感系统供电。该基于弹簧-振子模型的能量采集器为采集人体的惯性能提供了范例,可扩展到其他形式的能量采集。(3)人体的运动状态绝大数情况为低频运动,对应着低频人体机械能输出。将人体的低频能量输出转化为高频的电能输出将有利于能量采集效率的提升。基于单摆模型,提出了适用于低频下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分析了摩擦纳米发电机工作频率的影响因素。在单一激励作用下,可实现持续120 s的电能输出,输出频率达到2 Hz。实验验证所设计的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能量是平面模式发电机的14.2倍,低频下能量采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对单摆式摩擦纳米发电机所受激励频率、方向和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单摆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不仅可以作为收集人体能量的有效手段,更为采集器的倍频输出提供了新思路。(4)睡眠行为的监测对人体睡眠障碍等相关疾病的诊断以及健康状况的评估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传感特性,提出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的压敏、大面积、可清洗的智能纺织物,可用于睡眠行为监测和睡眠预警。探究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纺织物传感器的压敏、响应时间和稳定性等输出特性。研究了传感阵列信息获取的理论算法和系统集成,从多种实验角度发现和验证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传感阵列对人体睡眠行为的监测和预警。通过实验数据对人体的睡眠行为做出了评估和早期诊断。该智能纺织物的提出为人睡眠行为监测应用于临床医疗提供新途径并可拓展到其他领域如触觉传感、远程无线医疗以及临床护理。(5)人体的步态监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如步态异常是成为痴呆风险的重要预测指标。设计和构建了一种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可穿戴智能鞋垫用于人体的实时步态监测。提出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上下空腔结构压力传感器用以感知足压。探究了压力和频率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对屏蔽电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能够有效地消除环境中干扰信号。基于前后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时间差,提出了基于前后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时间差的步态识别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和判断包括踏步、走路和跑步等步态类别。探究了智能鞋垫应用于体育训练、疾病监测和摔倒报警的可行性。这一工作拓宽了摩擦纳米发电机在自驱动传感器上的应用范围。(6)人体的呼吸信号是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可穿戴的呼吸传感器有利于呼吸的实时监测和人体穿戴的舒适性。以纺织物为载体,研究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可穿戴电子纺织物用于人体呼吸的实时监测。通过实验分析了可穿戴电子纺织物作为传感器的压力、拉伸和弯曲的电输出特性。根据传感器输出频率和幅值与呼吸速率和深度的相关性,研究呼吸速率和深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到验证。该可穿戴电子编织物的提出为人体可穿戴呼吸传感提供了可能,有利于电子纺织物对人体生理信息传感的拓展。(7)鉴于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高电压、低电流和高阻抗的电输出特点,通过将变压器融入后端电源管理电路的方法,有效解决了阻抗不匹配所造成能量转化率低的问题。利用对电容器充电测试的方法,研究融入变压器的电源管理电路的能量转化效率。通过集成后端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分析单元,构建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为全新一代人体传感系统提供了范例。
黄博[10](2019)在《车—线—桥竖向振动等代解耦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高速铁路不断发展,车桥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考虑到车辆和桥梁的振动,已经提出了精细的车-桥相互作用模型,以评估列车过桥引起的桥梁动力响应,但仍有部分问题尚未解决:传统车-桥耦合模型和移动集中力模型中没有考虑轨道结构的影响;经典的移动集中力模型用于评估桥梁的动力响应时,通常会高估桥梁的振动,这一现象的内在机理未被完全揭示;传统的车-桥耦合模型只能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不利于揭示车-桥耦合效应内在机理也不便于实际工程的使用。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将移动车辆对桥梁的荷载模拟为更为合理的分布荷载,通过分析移动集中荷载和移动分布载荷下桥梁的振动问题,研究了分布荷载对桥梁振动的折减。研究表明移动分布荷载模型下的桥梁响应可以通过对移动集中荷载模型下桥梁的响应进行滤波来获得。滤波函数为分布荷载函数的傅里叶变换(FT)。基于该关系,给出了计算分布荷载效应的折减系数公式。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该折减系数公式不仅适用于移动载荷模型,而且适用于车-桥相互作用(VBI)问题。(2)基于车桥系统内在机理和等效粘滞阻尼的思想,提出了车-桥解耦模型,根据本文提出的车-桥解耦模型,在移动集中力模型中加入附加阻尼即可用于评估车-桥耦合模型下桥梁的动力响应。在大规模车-桥参数下,对车-桥竖向振动解耦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车-桥解耦模型与车-桥耦合模型之间的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6%。为了便于实际工程使用,以图表形式给出了解耦模型中的附加阻尼。(3)综合考虑轨道结构分布力和车辆结构对桥梁振动的影响,提出的车-线-桥竖向解耦模型,相对于复杂的车线桥耦合模型,该解耦模型只需要在移动力模型中加入附加阻尼即可,且该附加阻尼可以通过本文给出的图表快速查询,因此车-线-桥解耦模型极大地简化了计算且便于实际工程的使用。文中对该车-线-桥解耦模型与车-线-桥耦合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该解耦模型的计算精度。
二、弹簧振子模型应用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弹簧振子模型应用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承的一维周期结构带隙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梁结构减振措施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主动减振 |
1.2.2 被动减振 |
1.3 声子晶体的概念、起源和特征 |
1.3.1 声子晶体的概念、起源 |
1.3.2 声子晶体的特性 |
1.3.3 声子晶体的分类 |
1.4 声子晶体的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声子晶体的带隙形成机理 |
1.4.2 声子晶体带隙的理论计算方法 |
1.4.3 声子晶体的应用现状 |
1.5 课题研究思路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声子晶体的理论基础和带隙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声子晶体的理论基础 |
2.2.1 梁在外力作用下的波动方程 |
2.2.2 Bloch定理和布里渊区 |
2.2.3 声子晶体的周期性 |
2.3 声子晶体带隙的计算方法 |
2.3.1 集中质量法 |
2.3.2 传递矩阵法 |
2.3.3 一维结构带隙求解的谱元法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振子欧拉梁弯曲振动中的带隙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欧拉梁的局域共振带隙及振动的计算 |
3.2.1 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振子的反作用力引起的带隙 |
3.2.2 一维声子晶体局域共振梁的带隙特性 |
3.2.3 振子参数局域共振梁带隙的影响因素 |
3.3 局域共振梁有限周期结构的带隙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承的声子晶体链带隙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模型 |
4.3 负的等效参数 |
4.4 透射率 |
4.5 模型在不同参数下的禁带和云图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承的声子晶体梁带隙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承的声子晶体欧拉梁模型及公式推导 |
5.2.1 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承的声子晶体欧拉梁模型 |
5.2.2 传递矩阵法 |
5.2.3 含固支的双振子局域共振欧拉梁的弯曲波带隙特性分析 |
5.3 弹性支持的局域共振梁的带隙特性 |
5.4 局域共振梁有限周期结构的带隙特性 |
5.5 弹簧振子参数对局域共振欧拉梁的弯曲波带隙调控 |
5.5.1 弹簧振子参数k_1对带隙的影响 |
5.5.2 弹簧振子参数k_2对带隙的影响 |
5.5.3 弹簧振子参数k_t对带隙的影响 |
5.5.4 弹簧振子参数m_1对带隙的影响 |
5.5.5 弹簧振子参数m_2对带隙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声子晶体梁在柴油发电机组中的实际应用 |
6.1 引言 |
6.2 产品的介绍 |
6.3 实物模型的简化 |
6.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速受电三质量块模型的实验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受电弓结构 |
1.4 受电弓的简化模型 |
1.4.1 受电弓的非线性模型 |
1.4.2 受电弓的全柔模型 |
1.4.3 受电弓的多刚体模型 |
1.4.4 受电弓的刚柔混合模型 |
1.4.5 受电弓的质量块模型 |
1.4.6 受电弓的实体结构 |
1.5 课题的主要工作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三质量块模型参数测量与分析 |
2.1 归算参数等效原理 |
2.2 实验设备 |
2.3 归算参数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1 弓头等效参数 |
2.3.2 上框架等效参数 |
2.3.3 下框架等效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下框架等效阻尼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方案及过程 |
3.2 理论模型 |
3.3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DSA380的线路仿真测试 |
4.1 接触网模型 |
4.2 弓网接触模型 |
4.3 受电弓的动力学特性 |
4.4 弓网动力学仿真 |
4.4.1 接触力的时程曲线 |
4.4.2 接触力的频率分布 |
4.4.3 接触力的统计结果 |
4.4.4 不同频段滤波后的接触力标准差 |
4.4.5 RVPPC与MUS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三质量块参数 |
5.1 三质量块模型的3级弹簧振子系统 |
5.1.1 弓头弹簧振子系统 |
5.1.2 上框架对应的弹簧振子系统 |
5.1.3 下框架对应的弹簧振子系统 |
5.2 悬臂梁的静力学与动力学仿真 |
5.3 受电弓上臂的静力学分析与动力学仿真 |
5.3.1 仿真前处理 |
5.3.2 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冲击响应谱的应用 |
1.3 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冲击环境测量及冲击信号分析 |
2.1 冲击环境描述方法 |
2.1.1 冲击响应谱基本概念 |
2.1.2 冲击响应谱计算方法 |
2.2 冲击环境测量技术 |
2.2.1 加速度传感器 |
2.2.2 簧片仪 |
2.2.3 冲击摆 |
2.2.4 弹簧振子 |
2.3 信号对于冲击响应谱的影响 |
2.3.1 信号趋势项误差对于冲击响应谱的影响 |
2.3.2 信号长度对于冲击响应谱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提出 |
3.1 傅里叶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 |
3.1.1 傅里叶变换与伪速度冲击响应谱关系 |
3.1.2 弹簧振子等位移线修正傅里叶变换幅值谱 |
3.2 小波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 |
3.2.1 小波理论 |
3.2.2 小波参数的选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波冲击试验机冲击验证试验 |
4.1 试验方案确定 |
4.1.1 理想正负双正弦加载 |
4.1.2 冲击验证试验系统组成 |
4.1.3 试验步骤 |
4.2 试验工况信息 |
4.3 试验数据分析 |
4.3.1 冲击加速度数据分析 |
4.3.2 弹簧振子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应用 |
5.1 傅里叶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的应用 |
5.1.1 傅里叶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的MATLAB实现 |
5.1.2 弹簧振子等位移线 |
5.1.3 数据修正结果分析 |
5.2 小波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的应用 |
5.2.1 小波变换-弹簧振子修正方法的MATLAB实现 |
5.2.2 数据修正结果分析 |
5.3 修正效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美国和新西兰高中物理教材结构的比较研究 ——以“振动与波”主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材 |
2.1.2 教材结构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外对于物理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
2.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法在教材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2.3 理论基础 |
2.3.1 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
2.3.2 有意义学习理论 |
2.3.3 双重编码理论 |
第3章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法的教材研究过程 |
3.1 提取关键要素 |
3.2 明确要素间的形成关系 |
3.3 由邻接矩阵求可达矩阵 |
3.4 制作层级有向图 |
第4章 基于ISM法的振动部分的教材结构分析 |
4.1 中国人教版教材振动部分的知识结构分析 |
4.2 美国教材振动部分的知识结构分析 |
4.3 中国和美国教材振动部分知识结构的分析比较 |
第5章 基于ISM法的波部分的知识结构分析 |
5.1 中国人教版教材波部分的知识结构分析 |
5.2 美国教材波部分的知识结构分析 |
5.3 新西兰教材波部分的知识结构分析 |
5.4 中国、美国和新西兰教材波部分知识结构的分析比较 |
第6章 基于ISM法的声音部分的教材结构分析 |
6.1 美国教材声音部分的知识结构分析 |
6.2 新西兰教材声音部分的知识结构分析 |
6.3 美国和新西兰教材声音部分知识结构的分析比较 |
第7章 结论和启示 |
7.1 结论 |
7.2 启示 |
7.3 不足与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用于直升机舱内降噪的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直升机主减隔振技术研究发展现况 |
1.2.2 周期结构研究现况 |
1.2.3 周期结构在主减撑杆上的应用研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局域共振型主减撑杆减振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方案 |
2.3 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的动力学模型 |
2.3.1 单振子 |
2.3.2 串联双振子 |
2.3.3 并联双振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动力学仿真 |
3.1 概述 |
3.2 单振子局域共振型周期撑杆动力学仿真 |
3.2.1 算例仿真 |
3.2.2 振子刚度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2.3 振子质量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2.4 振子阻尼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2.5 周期数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3 串联双振子局域共振型周期撑杆动力学仿真 |
3.3.1 算例仿真 |
3.3.2 振子刚度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3.3 振子质量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3.4 振子质量分布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3.5 振子阻尼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3.6 周期数目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4 并联双振子局域共振型周期撑杆动力学仿真 |
3.4.1 算例仿真 |
3.4.2 振子刚度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4.3 振子质量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4.4 振子间距比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4.5 振子阻尼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4.6 周期数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局域共振型周期撑杆有限元仿真特性 |
4.1 引言 |
4.2 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有限元模型 |
4.3 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对带隙特性的影响分析 |
4.3.1 局域振子弹簧刚度对带隙特性的影响分析 |
4.3.2 局域振子铅套质量对带隙特性的影响分析 |
4.3.3 阻尼因素对串联双振子局域共振型带隙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装有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的舱内宽频降噪仿真研究 |
5.1 引言 |
5.2 安装有主减周期撑杆的模拟机舱声振动力学模型 |
5.2.1 主减速器 |
5.2.2 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 |
5.2.3 机身 |
5.2.4 舱内场点 |
5.2.5 直升机模型试验台 |
5.2.6 仿真系统总装配图 |
5.3 直升机模型机体结构模态分析 |
5.4 主减撑杆至舱内场点噪声传递函数 |
5.5 主减撑杆振动响应仿真分析 |
5.6 直升机模拟机舱声学响应仿真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的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振动特性试验系统 |
6.2.1 试验系统方案 |
6.2.2 试验撑杆模型 |
6.2.3 激励系统 |
6.2.4 测控硬件 |
6.2.5 试验系统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孤岛微网分层调频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微网暂态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基于Kuramoto模型的电力网络暂态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微网系统调频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Kuramoto振子理论的微网建模 |
2.1 基于弹簧振子理论的Kuramoto模型概述 |
2.2 微网系统各单元Kuramoto建模 |
2.2.1 同步发电机单元Kuramoto建模 |
2.2.2 逆变器单元Kuramoto建模 |
2.2.3 综合负荷单元Kuramoto建模 |
2.3 微网系统Kuramoto建模仿真分析 |
2.3.1 微网系统仿真模型 |
2.3.2 微网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2.4 Kuramoto振子同步过程与微网暂态过程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网系统暂态能量函数构造方法研究 |
3.1 微网系统暂态能量函数概述 |
3.2 微网系统暂态能量函数的构造前提 |
3.2.1 微网系统各单元惯性特性研究 |
3.2.2 逆变器型DG单元的二阶Kuramoto模型 |
3.3 微网系统暂态能量函数构建方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网非线性分层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
4.1 微网系统分层调频控制策略概述 |
4.2 微网初级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
4.3 微网二级非线性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
4.3.1 微网二级非线性调频控制策略设计 |
4.3.2 微网二级非线性调频控制策略特性分析 |
4.3.3 非线性调频控制策略的参数优化 |
4.4 微网非线性分层调频控制策略阶段性仿真 |
4.4.1 离网扰动下的控制特性 |
4.4.2 负荷变化下的控制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布式的非线性分层调频控制策略 |
5.1 基于稀疏通信的拓扑结构的设计 |
5.2 分布式非线性分层调频控制策略通信机制的设计 |
5.2.1 基于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理论的通信机制 |
5.2.2 非线性分层调频控制策略通信机制的设计 |
5.3 分布式非线性分层调频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5.3.1 分布式非线性分层调频控制器特性分析 |
5.3.2 DFSF调频控制器与DAPI调频控制器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就 |
致谢 |
(8)基于质量-弹簧振子系统的液压脉动衰减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脉动衰减器的主要类型及其研究综述 |
1.2.2 液压管道动态流动计算方法简述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压管路系统及脉动衰减器传递矩阵模型 |
2.1 引言 |
2.2 液压系统基本参数 |
2.2.1 液压油 |
2.2.2 齿轮泵 |
2.3 液压系统基本单元的数学模型 |
2.3.1 直管道 |
2.3.2 节流孔 |
2.3.3 分支管 |
2.4 液压脉动衰减器 |
2.4.1 H 型脉动衰减器 |
2.4.2 基于质量-弹簧振子系统的脉动衰减器 |
2.5 液压管路系统总体模型 |
2.5.1 脉动衰减效果评价指标 |
2.5.2 H 型脉动衰减器系统 |
2.5.3 基于质量-弹簧振子的脉动衰减器系统 |
2.6 参数分析 |
2.6.1 基于质量-弹簧振子的脉动衰减器参数分析 |
2.6.2 H 型衰减器特性简要分析 |
2.7 两种脉动衰减器简要对比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质量-弹簧振子系统的脉动衰减器CFD模型 |
3.1 引言 |
3.2 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
3.3 脉动衰减器Fluent模型 |
3.3.1 几何模型 |
3.3.2 运动壁面处理 |
3.3.3 边界条件的给定 |
3.3.4 初始条件的设定 |
3.3.5 其他设定 |
3.3.6 管道中的压力脉动 |
3.3.7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Fluent模型与经典数学模型的对比及修正 |
3.4.1 两种模型的对比 |
3.4.2 对经典模型进行修正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质量-弹簧振子系统的脉动衰减器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活塞表面压力中心偏移的研究 |
4.2.1 改变脉动衰减器分支的倾角 |
4.2.2 对脉动衰减器颈部进行偏移 |
4.2.3 弹簧的影响 |
4.2.4 压力中心偏移与弹簧偏斜的耦合 |
4.3 颈部入口处局部损失优化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压脉动衰减器的样机设计与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样机的设计 |
5.3 实验台的搭建 |
5.4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5.4.1 脉动衰减器的衰减效果 |
5.4.2 活塞间隙对传递损失的影响及误差分析 |
5.4.3 弹簧刚度对传递损失的影响 |
5.4.4 活塞质量对传递损失的影响 |
5.4.5 实验结果讨论及改进构思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自驱动传感系统 |
1.1.1 物联网发展与能源问题 |
1.1.2 分布式能源的熵理论 |
1.1.3 自驱动传感网络 |
1.1.4 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 |
1.2 人体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
1.2.1 电磁发电机 |
1.2.2 静电发电机 |
1.2.3 压电纳米发电机 |
1.2.4 摩擦纳米发电机 |
1.3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理论研究 |
1.3.1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理论源头 |
1.3.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模式 |
1.3.3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机理 |
1.4 摩擦纳米发电机应用于人体能量采集 |
1.5 摩擦纳米发电机应用于人体传感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2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可穿戴人体能量采集器 |
2.1 空气腔体-气囊式人体运动能量采集鞋垫 |
2.1.1 引言 |
2.1.2 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的结构设计及制备 |
2.1.3 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的工作原理 |
2.1.4 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的测试方法 |
2.1.5 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的性能测试 |
2.1.6 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的应用实例 |
2.1.7 本章小结 |
2.2 基于弹簧-振子的可穿戴人体惯性能量采集器 |
2.2.1 引言 |
2.2.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及制备 |
2.2.3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2.2.4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测试方法 |
2.2.5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测试 |
2.2.6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实例 |
2.2.7 本章小结 |
2.3 单摆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
2.3.1 引言 |
2.3.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及制备 |
2.3.3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2.3.4 单摆模型分析 |
2.3.5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测试 |
2.3.6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实例 |
2.3.7 本章小结 |
3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传感器应用于人体健康监测 |
3.1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传感阵列对人体睡眠的监测 |
3.1.1 引言 |
3.1.2 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1.3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3.1.4 传感阵列的信息采集系统 |
3.1.5 传感阵列对人体睡眠监测实验 |
3.1.6 本章小结 |
3.2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智能鞋垫对人体步态的监测 |
3.2.1 引言 |
3.2.2 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2.3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3.2.4 智能鞋垫的步态监测 |
3.2.5 智能鞋垫用于训练和疾病监测 |
3.2.6 本章小结 |
3.3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纺织物对人体呼吸的监测 |
3.3.1 引言 |
3.3.2 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3.3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3.4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3.3.5 传感器对人体呼吸的监测 |
3.3.6 本章小结 |
4 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的系统集成 |
4.1 引言 |
4.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源管理 |
4.3 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系统集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以及获奖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车—线—桥竖向振动等代解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轨道结构分布力对桥梁振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2 车辆对桥梁振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简支梁桥在移动力、移动车辆作用下的振动 |
2.1 简支梁在移动集中力模型下的振动 |
2.2 共振项分解法(DER) |
2.3 简支梁的竖向共振分析 |
2.4 简支梁在移动简化移动车辆作用下的振动 |
2.5 欧洲规范提出的附加阻尼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轨道荷载分布对桥梁振动的影响 |
3.1 轨道结构荷载的分布作用 |
3.2 移动集中力和移动分布力作用下桥梁的振动 |
3.2.1 桥梁的运动微分方程 |
3.2.2 桥梁受到的模态力 |
3.2.3 桥梁振动的频域解 |
3.2.4 分布荷载的滤波函数 |
3.3 移动力模型中轨道荷载分布作用的折减系数 |
3.4 车桥耦合模型中轨道荷载分布作用的折减系数 |
3.5 算例 |
3.5.1 轨道荷载分布对移动荷载模型的影响 |
3.5.2 轨道荷载分布对车-桥耦合模型的影响 |
3.6 荷载分布效应的折减系数的检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辆对桥梁振动的影响 |
4.1 等效粘滞阻尼 |
4.1.1 具有粘滞阻尼的谐振动 |
4.1.2 粘滞阻尼耗散的能量 |
4.1.3 等效粘滞阻尼 |
4.2 附加阻尼模型 |
4.2.1 桥梁在移动荷载下的模态力和动力响应 |
4.2.2 车辆在桥面激励下的振动 |
4.2.3 车辆对桥梁的附加阻尼 |
4.2.3.1 共振车速下弹簧振子耗散的能量 |
4.2.3.2 车辆振动耗散能量的等效阻尼比 |
4.3 算例 |
4.4 附加阻尼模型精度验证 |
4.4.1 车-桥参数选取 |
4.4.2 验证框架 |
4.5 附加阻尼比图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线-桥解耦模型 |
5.1 验证框架 |
5.2 车速-桥梁最大加速度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弹簧振子模型应用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含谐振单元和弹性支承的一维周期结构带隙特性研究[D]. 王红赛. 扬州大学, 2021(08)
- [2]以匀速圆周运动为主线的“简谐运动”的高端备课[J]. 别丽丽,陈述,侯恕. 湖南中学物理, 2021(04)
- [3]高速受电三质量块模型的实验与仿真研究[D]. 张志奇.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中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研究[D]. 杨宁.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5]中国、美国和新西兰高中物理教材结构的比较研究 ——以“振动与波”主题为例[D]. 糜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用于直升机舱内降噪的局域共振型主减周期撑杆研究[D]. 王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8)
- [7]孤岛微网分层调频控制策略研究[D]. 柳佳逸.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基于质量-弹簧振子系统的液压脉动衰减器特性研究[D]. 陈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研究[D]. 林志明. 重庆大学, 2019(01)
- [10]车—线—桥竖向振动等代解耦研究[D]. 黄博.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