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例肺隔离症误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林,郭飞[1](2021)在《肺隔离症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肺隔离症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影像学特点、相关病理及临床特征,评价MSCT在术前评估、识别供血动脉预防术中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例肺隔离症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肺隔离症在MSCT影像学图像特征,对照分析其病理及临床特征。结果:在12例患者病变中,9例患者病变位于左肺下叶基底段,3例患者病变位于右下肺后基底段。CT平扫发现软组织密度伴囊变者10例,斑片状混杂密度影者2例,病变内见钙化者3例;增强扫描病灶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TA显示病变的供血动脉,由胸主动脉发出供血动脉8例,其中1例有3支供血动脉,由腹主动脉发出供血动脉1例,由腹腔干发出供血动脉3例,供血动脉管径2~10 mm。在本组病例中MSCT对12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1.7%(11/12)。结论:肺隔离症以支气管肺组织发育不良、异常体循环供血为主要病理特征,MSCT能对病灶形态、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等进行准确显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MSCT在术前评估、识别供血动脉预防术中出血中也有重要价值。
赵茹月[2](2021)在《245例肺活检良性疾病的病理表现及随访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肺活检为肺良性疾病的病理表现及临床随访特点。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经活检病理表现为肺良性疾病的患者,整理肺良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结果,记录非手术病例及全部肉芽肿性病例的最终随访诊断结果,分析病理诊断与最终临床诊断结果差异。结果1.共有245例患者纳入研究,99例(40.41%)来自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标本,59例(24.08%)为支气管镜活检标本,87例(35.51%)为肺部分切除活检标本。肺良性疾病常见的病理表现包括一般急慢性炎123例(502%),肉芽肿性炎64例(26.1%),机化性肺炎24例(9.8%),其他良性病变34例(13.9%),分别为错构瘤7例,炎性假瘤8例,肺隔离症6例,不典型增生3例,淀粉样变3例,孤立性纤维肿瘤3例以及硬化性血管瘤4例。2.与一般急慢性炎相比,肺活检病理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p<0.05);病理为一般急慢性炎与病理为肉芽肿性炎的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为其他良性病变的患者除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比例低于机化性肺炎外(p<0.05),其他临床特征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123例病理为一般急慢性炎的患者,26例行肺部分切除术,5例行射频消融术。其余92例患者完成随访79例,明确诊断50例,分别为感染性疾病38例,包括20例细菌性肺炎,3例结核,10例曲霉菌,1例隐球菌,1例毛霉菌,3例未定类真菌;非感染性疾病12例,包括5例肺癌,2例间质性肺炎,2例结缔组织病,2例机化性肺炎,1例肺囊肿。未明确的29例患者,27例随访后病情稳定,2例因其他疾病去世。4.64例病理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的患者完成随访60例,明确诊断46例(76.67%),其中结核31例,结节病9例,真菌2例,细菌性肺炎2例,1例结核及真菌混合感染,1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随访未明确的14例肉芽肿性炎患者,6例行手术切除,其余8例中3例复查CT较前无变化,2例未用药复查CT后病变自行缓解,3例因无临床症状未进行复查。5.本研究中病理表现为机化性肺炎的24例患者,21例为FOP,14例经手术切除,追溯病史,2例考虑为SOP,继发因素分别为感染和肿瘤,其他12例考虑为COP。10例肺穿刺标本表现为机化性肺炎的患者,4例考虑为COP,3例考虑感染继发的SOP。结论肺活检为肺良性疾病的主要病理表现为一般急慢性炎,其次为肉芽肿性炎及机化性肺炎,病理为上述表现的患者需要临床进一步随访明确病因,未明确病因的病理经临床治疗或未经治疗后大部分预后良好。
郭权威,颜峻,钟承华,况军,莫益俊,谭剑峰,李东方,张建华[3](2020)在《肺隔离症4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例肺隔离症患者,3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1例行介入下血管塞封堵迷走供血动脉,对其诊治过程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过程中的体会。结果 4例肺隔离症患者均接受治疗,1例患者接受介入下血管塞封堵迷走供血动脉后恢复顺利;1例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恢复顺利;2例患者接受胸腔镜下隔离肺叶切除术,其中1例恢复顺利,1例因胸腔进行性出血行胸腔镜下开胸止血术,后恢复顺利。术后3月复查胸部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显示,3例行胸腔镜下隔离肺叶或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异常肺叶及供血动脉消失,行介入下血管塞封堵异常血管的1例患者的迷走供血动脉被栓塞,栓塞血管远端已无血流供应,隔离肺组织充血表现较前明显好转,4例患者随访7~31个月,未见复发。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介入栓塞治疗均优于胸腔镜手术治疗。结论胸腔镜手术是目前处理肺隔离症的主要方式,介入栓塞治疗肺隔离症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以咯血为主要症状,凝血功能异常且病情较重者效果佳。
董冠中,周振强,刘青锋,赵璞,何苡[4](2020)在《43例成人肺内型肺隔离症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成人肺内型肺隔离症的影像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成人肺内型肺隔离症患者的术前X线胸片、胸部增强CT、CT血管造影资料及手术治疗疗效。结果 20例术前行X线胸片检查,示肺叶病变部位肿块、轮廓清晰,诊断肺内型肺隔离症5例(25.0%),误诊为肺囊肿10例、支气管扩张症5例。43例术前行胸部增强CT扫描,示病变位于右肺上叶1例、左肺下叶基底段23例、右肺下叶基底段19例;异常供血动脉来源于胸主动脉26例、腹主动脉14例、肋间动脉2例、无异常动脉供血1例;肺叶病变部位团片状影,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囊状低密度影及多发血管影;诊断肺内型肺隔离症25例(58.1%),误诊为肺囊肿15例、原发性肺癌3例。35例术前行CT血管造影,可见供应病变部位的异常起源单支或多支血管;诊断肺内型肺隔离症26例(74.3%),误诊为原发性肺癌5例、支气管扩张症4例。43例均行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3~65个月,4例失访,余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肺内型肺隔离症易误诊,胸部增强CT扫描及CT血管造影有助于其诊断,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
谢明汛,张枢书,龚明福,戴书华,廖翠薇[5](2020)在《罕见部位肺隔离症CT表现及误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比较少见的先天性肺部发育畸形[1],大约占先天性肺畸形的0.2%~6.4%,可分为叶外型肺隔离症和叶内型肺隔离症,以叶内型肺隔离症比较常见,大约占75%[2],本病特点为异常的体循环动脉供血和无功能的肺组织,本病好发于两肺下叶脊柱旁沟内,以左肺下叶多见,有文献报道PS多发生在左下肺后基底段(66.4%),其次为右下肺后基底段(20.2%),发生在两上肺及右中肺者少见[3],且临床常出现误诊情况。现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2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的相关资料,着重分析其中4例罕见部位肺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图像、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罕见
熊鑫,刘领,崔健,吴文杰,李秀业,杨霁,薛兵[6](2019)在《肺隔离症临床诊治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 PS)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PS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初诊误诊11例,误诊率为91.67%,误诊时间14 d~20年。初步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3例,肺癌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1例,肺大泡、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1例,肺囊肿并感染、结核性胸膜炎、真菌感染、血管畸形、PS各1例。本组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5例,其中伴发热、胸痛、喘憋、心悸各1例;表现为胸闷伴气促、胸痛各1例;表现为干咳3例,其中伴咯血、腰痛、发热各1例;临床无明显症状2例。经肺部增强CT或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确诊为PS 5例;经术中或术后病理确诊为PS 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PS 2例。6例行手术治疗;6例拒绝手术,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4个月~5年,6例预后良好;4例基础疾病较多,仍间断咳嗽、咳痰、反复感染,每年住院或急诊治疗2~5次;1例间断咯血,每次予抗感染、止血及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 PS发病率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可伴有肺外症状,及时行CTA或胸部增强CT有助于早期诊断,提高正确诊断率。
王玉霞,于露,曾庆萃,龙怀聪[7](2019)在《成人肺隔离症患者的误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近两年成人肺隔离症患者临床的误诊率、误诊疾病及确诊方法,评估目前国内肺隔离症临床诊疗水平,提高临床医生对少见病肺隔离症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万方医学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间刊载的肺隔离症相关文献42篇,共包括成人肺隔离症患者707人,其中23篇提及误诊,6篇文章提及误诊率。对肺隔离症的误诊率、误诊成其他疾病情况、确诊手段、最终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涉及误诊率的23篇文献中肺隔离症病例总数为382例,对23篇文献总共163例误诊病例的汇总分析,肺隔离症常被误诊为肺癌(23. 31%)、支气管扩张(22. 7%)、肺囊肿(19. 63%)等。所有患者并未因误诊而致死亡。肺隔离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性、医务人员的认识不足等,是肺隔离症被误诊最常见的原因。术中手术探查(67. 48%),术后病理检查(19. 02%)及术前CT血管造影(13. 5%)是最终确诊的主要手段。结论近两年肺隔离症误诊率较前有所下降,但肺隔离症仍是临床少见病,缺乏临床特异表现,易漏诊误诊,目前肺部增强CT显示出异常的供血血管是明确诊断的关键,提高对肺隔离症的重视,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卢佳利[8](2019)在《49例肺隔离症临床特点与诊治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总结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肺隔离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23.0对所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肺隔离症患者49例,男性28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1.33:1,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时平均年龄为31.3±17.3岁,主要集中在20岁到40岁之间。病程1天到20年不等,其中23例病程大于3个月,12例病程为1-3个月,14例病程小于1个月。2.CT检查主要表现为肿块影、支气管囊状扩张、肺不张影像表现,胸部增强CT三维重建或CTA可清晰显示异常供血血管。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肺隔离症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76.7%。3.肿瘤标记物检测可发现有多个肿瘤标记物升高,其中CEA、CA125、CA199、NSE升高为主。纤支镜下表现为炎症改变或者正常。肺功能主要表现为轻度通气功能障碍或正常。4.49例病例中,22例术前出现误诊(44.9%)。CT表现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术前均误诊为支气管扩张(100%)。CT表现为肿块影的患者的术前误率为4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6例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6例行开胸手术,30例行胸腔手术,1例行肺隔离症封堵术,2例采取保守治疗。开胸手术及胸腔镜手术两种手术方式在年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为7(3)天,胸腔镜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3)天,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比开胸手术组短。胸腔镜手术组1例(3.3%)出现术中大出血,无术后再次手术病例。开胸手术组,2例(12.5%)术后因进行性血胸需再次手术治疗。6.术后病理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急、慢性炎症、支气管囊肿,其中1例合并肺结核,1例合并真菌感染,1例合并微小非典型腺瘤增生。7.1例肺隔离症患者行染色体全基因组芯片检查,结果示16号染色体短臂p11.2缺失,14号染色体长臂q32.33重复。结论1.肺隔离症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到40岁之间,病变主要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难以通过实验室检查与其他疾病鉴别,依靠CTA、增强CT三维重建、DSA确诊,手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确诊或通过病理确诊。2.CT表现为支气管扩张较CT表现为肿块影更容易出现误诊。3.胸腔镜手术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胸手术短,手术并发症较少,胸腔镜手术治疗PS效果更佳。
潘坚萍[9](2019)在《儿童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的临床情况分析》文中提出目 的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肺气道异常疾病,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占出生人口的1:25 000至1:35 000。大部分患儿是无症状的,可因压迫、继发感染等出现咳嗽、发热甚至是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且在影像学上与其他疾病,尤其是支气管源性囊肿和肺隔离症不易区别,易被漏诊和误诊。因此,我们回顾了本院2012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确诊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结果、诊治和预后等方面的情况,与同一时期肺隔离症、支气管源性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通过数据分析对这些疾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这些疾病。方 法收集了 2012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由病理确诊的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56例,肺隔离症49例和支气管源性囊肿26例。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诊断治疗等几方面对这3类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了解这些疾病在儿童中的临床特征情况。结 果1.在56例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患儿中,有22例(39.29%)因呼吸道感染而被发现,另有31例(55.36%)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和体检所发现。病理结果显示,23例为Ⅰ型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41.07%),33例为Ⅱ型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58.93%)。两种类型的患儿,在性别比例、年龄、病变部位和有/无临床症状上并无显着差异,但有/无症状的患儿在年龄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2.在49例肺隔离症患儿中,有18例(36.73%)因呼吸道感染而被发现,有28例(55.36%)通过产前超声检查所发现。有/无症状的患儿在性别比例上没有显着差异(χ2=2.163,P=0.14137),而在年龄分布上有差异(D=0.4810,P=0.005)。3.在26例支气管源性囊肿患儿中,有症状的患儿中有13例(50.00%)因呼吸道感染而被发现,有4例因颈部肿块而被发现,无症状的患儿中有5例通过产前超声检查所发现,有3例因胸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通过统计学分析表明,有/无症状的患儿在性别分布上并没有显着差异(χ2=0.462,P=0.497)。结 论1.本次研究的56例CCAM包括23例Ⅰ型和33例Ⅱ型,Ⅰ型和Ⅱ型CCAM患儿在性别、年龄分布、病变位置、有/无症状方面的差异无显着意义。2.CCAM与支气管源性囊肿、肺隔离症在呼吸道感染症状上的差异无显着意义,但在性别分布、有无症状的比例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3.提高产前超声检查和生后的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有助于CCAM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梁艳山[10](2019)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肺隔离症患者21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分析、总结21例肺隔离症患者CT平扫及在不同后处理技术中的的影像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显示21例肺隔离症患者均位于下肺后基底段,发病部位:左肺12例,右肺9例;疾病类型:叶内型13例,叶外型8例。CT平扫病灶呈现囊性者4例,均为多房性,内含液性成分,囊壁厚薄不一等;呈实性肿块者4例,有明显强化,边缘清楚;显示为囊实性混合肿块者13例,实质性成分内出现多个囊性区合并有气体,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1例患者病灶毗邻血管增粗。经MIP轴位、VR后处理,21例患者均发现来自体循环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共22支,19支由胸主动脉供血,引流入肺静脉系统,2支由腹主动脉上段供血,1支由腹腔干供血。结论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肺隔离症的外观形态、血管分布情况,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影像学资料。
二、2例肺隔离症误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例肺隔离症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肺隔离症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型指标 |
2.2 肺隔离症患者的MSCT各影像学表现 |
2.3 病理结果 |
3 讨论 |
(2)245例肺活检良性疾病的病理表现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170例肺肉芽肿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随访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肺隔离症4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和方法 |
1.1临床资料 |
1.2研究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43例成人肺内型肺隔离症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 果 |
2.1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
2.1.1 X线胸片 |
2.1.2 胸部增强CT扫描 |
2.1.3 CT血管造影 |
2.2 手术治疗情况 |
2.3 随访情况 |
3 讨 论 |
(5)罕见部位肺隔离症CT表现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临床资料 |
二、检查方法 |
三、图像分析及后处理 |
结果 |
讨论 |
(6)肺隔离症临床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误诊情况 |
1.4 确诊经过 |
1.5 治疗及预后 |
2 讨论 |
2.1 疾病概述 |
2.2 临床表现 |
2.3 影像学表现 |
2.4 鉴别诊断 |
2.5 治疗 |
2.6 误诊原因分析 |
2.7 防范措施 |
(7)成人肺隔离症患者的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资料 |
二、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误诊率 |
二、误诊疾病类型 |
三、误诊后果 |
四、确诊手段 |
讨论 |
(8)49例肺隔离症临床特点与诊治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英文缩写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隔离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儿童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的临床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临床资料收集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表现 |
3.2 诊断 |
3.3 治疗 |
4 讨论 |
5 结论 |
6 不足与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肺隔离症在多层螺旋CT |
2.2 病例分析 |
3 讨论 |
四、2例肺隔离症误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肺隔离症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征[J]. 朱林,郭飞.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09)
- [2]245例肺活检良性疾病的病理表现及随访研究[D]. 赵茹月. 山东大学, 2021(09)
- [3]肺隔离症4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J]. 郭权威,颜峻,钟承华,况军,莫益俊,谭剑峰,李东方,张建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03)
- [4]43例成人肺内型肺隔离症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 董冠中,周振强,刘青锋,赵璞,何苡.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05)
- [5]罕见部位肺隔离症CT表现及误诊分析[J]. 谢明汛,张枢书,龚明福,戴书华,廖翠薇.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0(02)
- [6]肺隔离症临床诊治体会[J]. 熊鑫,刘领,崔健,吴文杰,李秀业,杨霁,薛兵. 临床误诊误治, 2019(12)
- [7]成人肺隔离症患者的误诊分析[J]. 王玉霞,于露,曾庆萃,龙怀聪. 临床肺科杂志, 2019(07)
- [8]49例肺隔离症临床特点与诊治回顾性分析[D]. 卢佳利.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9]儿童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的临床情况分析[D]. 潘坚萍. 浙江大学, 2019(03)
- [10]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梁艳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