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凉山州的贫困与反贫困(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遥[1](2021)在《代际传递视角下的凉山彝区贫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大规模的扶贫工作成功消灭了凉山彝区的绝对贫困,但长期贫困积累下来的伴生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凸显,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体系建设上的资源分配不均也带来了潜在的返贫风险,地区发展水平长期落后所带来的致贫不利因素可能通过代际传递继续影响凉山彝区的人民。因此,解决好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是精准扶贫工程能否发挥长效作用的关键。近年来,对于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但从目前研究来看,大多以理论分析和宏观国家层面研究为主,基于某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对于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实践分析多以国内政策为主,缺少对国际经验模式的研究与借鉴。本文将从后精准扶贫时代的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入手,通过对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的现状分析,从凉山彝区各阶段扶贫政策中提炼出能够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措施,同时结合国际已有的贫困代际传递阻断模式经验,最终提出针对凉山彝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建议:均衡全面发展教育;着力建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移风易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展彝区特色产业体系;优化政策设计。要抓住脱贫攻坚战释放的发展机遇,解决好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进一步扩大脱贫攻坚战胜利果实,为脱贫地区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包黎[2](2021)在《凉山州精准扶贫中县级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研究 ——以凉山州Z县为例》文中提出“一村一幼”是在精准扶贫中,由四川省省委、省政府结合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提出的。从2015年10月开始,凉山州“一村一幼”政策执行已有5年之久,其基本实现了“保基本、全覆盖”的发展要求,缓解了凉山州贫困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填补了凉山州学前教育的“空白”。同时,“一村一幼”政策实施过程中开展的“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奠定了彝族幼儿的语言基础,打破了语言交流障碍,促进了与义务教育的有效衔接。“一村一幼”不是一项临时的教育扶贫政策,它更是为民族贫困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降低返贫发生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凉山州经济发展缓慢、交通条件较差、生活环境艰苦和政府官员执行能力不足等原因,“一村一幼”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一村一幼”经费投入不足、辅导员教学不稳定、各幼教点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均衡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是促进“一村一幼”政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县级政府是政策执行的具体实施者和责任主体,有责任有义务执行好“一村一幼”政策。因此,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行政发包制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一村一幼”政策执行较早,发展相对成熟的典型案例——凉山州Z县政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Z县“一村一幼”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详细阐述了Z县政府在“一村一幼”政策执行中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改善Z县政府执行行为的几点建议,为促进凉山州及其他民族地区“一村一幼”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借鉴。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全文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讲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梳理了精准扶贫中“一村一幼”政策实施过程中县级政府政策执行行为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凉山州“一村一幼”实施的背景、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通过介绍,让读者对凉山州“一村一幼”政策执行情况有大致的了解。第四章主要对Z县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情况和出现问题的分析。第五章针对Z县政府政策执行情况,为凉山州乃至其他民族地区“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的优化提出几点改善建议。
周作昂[3](2020)在《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中国的精准扶贫战略和政策实践,在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效,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抓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将精准扶贫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促进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并基于社会学、经济学方法和劳动力市场、反贫困理论,充分利用统计调查数据资料,从宏观和微观多个层面开展四川省区域性实证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精准扶贫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难题,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聚焦精准扶贫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主题,按照问题的提出——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思路进行。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反贫困、劳动力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构建本文的理论基础框架。然后,结合我国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全国、县域、村级和农户四个层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以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为三个维度,全面分析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的经济学影响和实践效应。再后,以四川省为例,利用农业普查、贫困调查、乡村振兴监测等微观数据和统计资料,开展精准扶贫对就业影响的区域性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和评估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影响逻辑和实施效果。最后,围绕精准扶贫促进就业提出解决我国贫困人口就业难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全文包括九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不足。本文既系统梳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和创新研究,旨在为贫困、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研究范式,同时为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城乡扶贫促进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梳理本文的理论基础。一是全面梳理马克思、缪尔达尔、纳尔逊、阿马蒂亚·森等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实践研究的研究立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为分类对症施策、提升可行发展能力提供理论支撑;二是重点提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就业歧视、理性选择等关于劳动就业的理论,为研究我国精准扶贫实践下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提供分析思路;三是强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的关系,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我国农村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我国农村贫困和就业现状及精准扶贫政策实践的发展演进,重点分析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与就业状况,从时间、空间、结构上对农村贫困和就业进行比较分析,为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影响效应及区域性实证研究打好基础。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深度贫困问题还比较严峻,农村贫困人口还有一半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升,但占比仅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七成。我国农村就业人员占比下降但农村劳动力规模特别是农民工总量仍然较大,就地就近就业和省内就业人数增加、占比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九成集中在二、三产业。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成效显现,西部地区是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重点地区;精准扶贫推动农村居民就近就地择业成为新的选择,对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第四章: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该部分主要从宏观视角和全国层面探讨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和实践效应。扶贫对就业的影响路径,沿着“贫困人口出现——贫困原因分析——实施扶贫开发——重点发展扶贫产业和转移就业——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展开。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就业促进是反映精准扶贫成效的战略举措,精准扶贫通过就业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主要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本投入,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可行能力;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城乡结构,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通过增加就业收入、提升就业福利、增强工作稳定性、创造发展机会,提升劳动力就业质量。研究发现,精准扶贫通过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系列举措,全国上千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和稳定脱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就业结构逐步优化;精准扶贫对就业质量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对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福利水平提升、工作持续稳定、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五章:四川省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政策实践。在全国精准扶贫对就业影响机理和效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四川省作为区域实证研究的案例,对精准扶贫的政策实践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分析四川省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政策实践对贫困人口就业促进的成效,为后文的微观实证分析打好基础。研究发现,四川省的精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比较完整,推出一系列产业和转移就业政策组合拳,累计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和转移就业带动300多万人实现脱贫增收,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00多万。四川省坚持以产业扶贫引领脱贫攻坚,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扶贫产业,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重视农产品品牌打造,增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支撑保障;通过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强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具体举措,就业扶贫成效显着。第六-八章:四川省精准扶贫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这三个部分在前面宏观和区域视角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四川省农业普查、人口普查、乡村振兴监测、88个贫困县县域数据和历年统计年鉴资料,发挥数据资源优势,从县域、村级和农户三个层面,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工具变量模型,开展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和转移就业扶贫对四川省贫困地区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影响效应的区域性实证研究,探索精准扶贫特别是就业扶贫推动就业质量提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精准扶贫对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具有显着影响;在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方面,规模较大的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在促进贫困就业和贫困村退出方面的影响不明显,反而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显着提高了该村退出贫困的概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的影响都较为显着。本文提出针对不同的生产经营主体,制定差异化的就业扶贫政策,主要向类似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这样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体倾斜,对贫困劳动力重点开展农业相关的培训,适当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第九章:结论、建议与展望。该部分是对全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和提炼,依据精准扶贫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总结研究结论,探讨对策建议,提出本文未尽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主题和视角创新。精准扶贫和就业促进都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本文将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结合起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和作用机制,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从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三个维度着手,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影响路径和实践效应,为贫困、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研究范式,在主题选择和研究视角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二是研究资料分析创新。本文对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有关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所涉及,有关数据资料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体现。通过详细梳理各类扶贫政策,充分利用各类调查统计数据,既对全国和区域层面的宏观数据进行描述,又从县域、村级、农户等中观和微观视角开展实证分析,特别是充分使用了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乡村振兴监测、贫困调查等丰富的微观调查数据资料,对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影响逻辑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验证。因此,在研究资料整理和使用方面来说,本文具有一定创新性。三是研究结论应用创新。不同于单独的措施建议,本文基于扶贫与就业协同推动的基本思路,融合扶贫脱贫、就业促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坚持“三个围绕”即围绕精准推进扶贫,围绕就业稳定脱贫,围绕发展长效脱贫。认为既要从全国和宏观层面出台普适性的政策措施,又要分区分类分级出台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措施;既要重视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又要适时扩大范围,实现城乡扶贫统筹推进;提出就业扶贫政策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体倾斜的对策建议。从研究结果的应用角度来看,本文具有一定创新性。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因资料不足和研究水平限制,对扶贫与就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理分析还不透,对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还不深,对相对贫困和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还不够,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
孙文心[4](2020)在《我国农村扶贫立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精准扶贫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使我国具备了到2020年消灭绝对贫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能力。党和政府在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提出,要建立农村扶贫长效机制,解决将会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问题。在新的贫困形势下,保证农村扶贫工作的长效进行将成为今后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因此必须通过扶贫立法来保障农村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以凉山州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发展经验,讨论我国农村扶贫立法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我国扶贫法律的理论基础,在借鉴国外扶贫立法经验的前提下,提出完善我国农村扶贫立法的建议。因此,完善我国扶贫立法应当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要在坚持精准扶贫的前提下,更新立法理念,确立贫困人口在农村扶贫中的主体地位;第二,通过制定我国农村扶贫纲领性法律、完善农村扶贫配套法律制度、并以地方性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作为重要补充性,构建完善的农村扶贫法律体系;第三,聚焦于我国农村扶贫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事权划分不清,问责机制缺失等问题,通过法律规范农村扶贫权力运行体系,保证农村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最后,重点关注贫困主体的权利救济问题,确保贫困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杨竟艺[5](2020)在《凉山彝区返贫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时代所赋予的问题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是其困难的再现,但“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问题才是关键”。(1)正因为“问题是时代的先导”,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具体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开创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新局面,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高度重视现实中的重大民生问题。贫困自建国以来都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脱贫攻坚提到了国家战略发展新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将脱贫攻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要让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勠力同心、摆脱贫困的牵挂,也如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的新年贺词中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2)消除贫困是我党的重要使命,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消除贫困并非一蹴而就,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就必须防止返贫。当然,防止返贫就必须正确认识脱贫与返贫,即脱贫并不意味着没有返贫,也不是说返贫就意味着脱贫没有成效。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脱贫攻坚”和“防止返贫”的关系,既要努力攻坚,又要防止返贫,坚决杜绝边攻坚边返贫现象。目前,虽然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政策性、运动式扶贫的一些举措缺乏稳定脱贫和长效脱贫的可持续性,致使精准脱贫后的返贫问题突出,尤其是在我国的深度贫困地区。凉山彝区是我国人口最为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彝族聚集地,在经历“一步千年”的社会跨越之后,彝区长期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始终无法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同步,致使凉山彝区的贫困面貌长期难以得到改变,其贫困面之大、贫困时之长、贫困度之深、返贫率之高、脱贫之难等都成为了中国脱贫攻坚中的典型代表。虽凉山彝区倍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也成效显着,但“返贫”却并没因成效而止步,它不但给彝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压力重重,而且给贫困人口的精神带去诸多桎梏,使彝区人民摆脱贫困的期盼化成泡影。但彝区人民并没有屈服于现状,而“总是追求预期的目的来创造自己的历史。”(3)无可辩驳,事物发展的轨迹无疑“都带有自己的历史痕迹”。(1)无论是在凉山彝区的“大水漫灌”的扶贫开发中,还是在“精准滴灌”的脱贫攻坚中,无论是“输血”还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虽都凝集着向凉山彝区贫困宣战者的辛劳与付出,但“返贫”和防止“返贫”仍是当下彝区人民难以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凉山彝区“返贫”为问题导向,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理论成果,运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等方法,本着以长效摆脱凉山彝区贫困并实现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为目标,在详细梳理与充分阐释国内外相关返贫问题研究、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之后,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凉山彝区返贫问题及防范对策展开全面论证与分析。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角对反贫困的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理论与思想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作为全文的精神统领。其次,根据凉山彝区的贫困与扶贫状况分析“低坝地区”、“二半山区”和“高山地区”的返贫状况,并分析其返贫的主要特征即“时间的短暂性”、“对象的相似性”、“地域的广泛性”、“数量的递增性”等;再次,重点从内外两个关键因素分析了返贫的主要原因。不但从外在因素全面剖析了政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返贫原因,而且还详细地分析了扶贫者和贫困者两个内在因素。最后,针对凉山彝区的返贫原因从政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提出了防止返贫的主要对策建议,系统地提出了诸如“禁毒防艾”防控、消解“贫困文化”等的系列措施和机制构建。
明亮,王苹[6](2019)在《凉山彝族地区反贫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原因,凉山彝族地区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治理是我国反贫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凉山扶贫起点比全国整体意义上的扶贫开发要早,其发展进程得益于我国扶贫政策、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的不断完善。在脱贫攻坚和精准脱贫时代,民族地区已成为国家贫困治理的主战场,相关经验对于全国和全世界反贫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当前,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尊重民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地性,处理好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关系。
董俊材[7](2019)在《四川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原因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至今,五年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呈现了新局面、新面貌,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剩1660万人,比上年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7%,较上年减少1.4个百分点。当前我国精准扶贫成就瞩目,翻开了贫困治理进程的新篇章。从总体上看,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目前我国贫困治理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剩下的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都分布在深度贫困地区,它们都是贫困治理中“最难啃的骨头”。凉山州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其贫困治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目前,凉山州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有11个,贫困人口共计49万,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返贫风险大,是今后当地政府贫困治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论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深度贫困地区当地实际出发,运用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凉山州深度贫困的现状及特征进行描述,将凉山州深度贫困的特征归纳为:复杂性、传递性、依赖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凉山州深度贫困的原因,进行内外因交互作用分析。内因决定了凉山州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包括历史文化的阻碍和当地发展机会与能力限制两方面。而外因则会影响凉山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是贫困治理机制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当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两方面。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影响内因,二者相互作用。论文在研究凉山州深度贫困现状与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治理深度贫困的对策,主要从凉山州深度贫困治理的原则要求,贫困治理的思路浅析,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展开。目前我国贫困治理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四川省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作为深度贫困的典型代表,生存环境恶劣、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论文有针对性地从内外因方面努力揭示其致贫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努力为其他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治理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参考。
龚洋[8](2019)在《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置于“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将脱贫攻坚建设放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建设的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被提到了同等重要位置的情况下,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扶贫有机统一的生态扶贫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生态扶贫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出发,重点对川西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扶贫方式、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做了探析。第一章是对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就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做了阐释。第二章是界定本文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本章内容主要对生态脆弱、生态贫困、生态扶贫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可持续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释,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关于川西生态脆弱区基本情况及生态扶贫的意义。本章内容根据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的特征和内涵,阐述了川西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情况与经济贫困现状。同时,阐述了生态扶贫对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四章是关于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事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境。本章内容从政策与资金,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生态扶贫的成绩,从参与主体、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角度解读了生态扶贫的困境,为提出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对策奠定分析基础。第五章是关于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对策建议。本章内容就该区生态扶贫的各种困境,提出了合理的对策思考。其中包括增强主体能动性、加强环境保护、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加强制度建设等。
杨建[9](2019)在《基于地理视角的空间贫困陷阱实证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重点,也是各国努力想要解决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对于贫困的研究经历了由传统贫困,即收入贫困,到综合贫困,再到空间贫困研究的一个过程。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群体、区域等主体因贫困而不断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无法自拔,这种情况被称为“贫困陷阱”。与此同时,国内外的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了地理环境对于贫困的影响,从而衍生出“空间贫困陷阱”或“地理贫困陷阱”的概念。贫困在广义上是一种相对概念,就多维贫困的标准而言,贫困不仅仅指收入不足,还体现为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影响下缺乏必要的医疗、教育、交通、住房、社会保障等生存和发展资源。为此,笔者以贫困为研究对象,对四川的空间贫困陷阱情况进行探究,将多维贫困与空间贫困结合起来,探究四川空间贫困陷阱的现实情况以及贫困陷阱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性和分异性。通过对四川各区县进行空间贫困陷阱研究,有利于了解四川在地理空间上的多维贫困和空间贫困分布状态,巩固脱贫反贫成果,探求地理环境在形成贫困中的作用和机理;其次,探究空间贫困陷阱区主要的限制因素、分布状况,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减弱空间贫困陷对某一区域的影响,以此促进整个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文以四川省各区县作为研究单元,将地理资本环境对贫困的影响充分考虑至其中,以2015年四川省各区县的贫困发生率作为因变量,从自然地理资本、社会地理资本、经济地理资本等维度中选取了各区县的坡度、地形起伏度、城镇化率、就业率、人口密度、路网密度等13个指标作为自变量,首先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地理贫困因子与贫困发生率做相关分析;其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对贫困的地理贫困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借助ArcGIS软件将贫困因子回归系数可视化,展示空间贫困陷阱的分布规律及差异,以空间贫困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选取的13个地理资本指标要素都与贫困发生率相关,指标选取都有效。其中,自然地理资本是四川区域性贫困发生的主要因素,空间贫困受地形起伏度、坡度的影响大,成都平原的优越性充分显现。(2)受地理资本的影响,四川西部和北部地区贫困的分布呈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主要受坡度、海拔、地形起伏度、距离省会城市(成都)远近的影响。(3)通过GWR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得出,地理资本空间贫困陷阱区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秦巴山地和乌蒙山区。“地形起伏度”使得川西部分区县、四川的乌蒙山区部分区县和处于川东北的秦巴山区成为空间贫困陷阱区;城镇化率对川西地区贫困发生的影响较大;“距离省会(成都)的距离”对川西高原和川东北秦巴山区的空间贫困影响较大;“人口密度系数”在人口素质与质量方面对川西部分区县、川北秦巴山区和川东南的泸州、宜宾的部分区县影响较大。
樊夏朵[10](2019)在《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效果及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基于四川凉山州H村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2018年贫困发生率为1.7%,相比于2012年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1。在此过程中,保险业也发挥了有力地引导作用,助推多个贫困地区成功脱贫,包括河北阜平、河南兰考等多个保险扶贫成功模式。但是,今后几年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剩下的多是脱贫难度较大的深度贫困地区,以及不断出现的返贫现象,我国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所以对深度贫困地区实地调查,针对性地创新保险扶贫路径很有必要,能更好地助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也能体现保险业服务国家大局、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增强保险业发展后劲。本文以保险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首先探索分析了保险参与精准扶贫的优势和作用方式,然后通过对深度贫困地区四川凉山州H村的实地调查,分析其贫困概况、扶贫进展及保险扶贫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评估凉山州H村目前的保险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最后借鉴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保险扶贫模式的经验,提出保险参与产业扶贫、卫生扶贫、民生扶贫和教育扶贫的创新路径以及配套的政策建议。本文包括七个部分,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观点如下:第一章是文章的导论。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现阶段国内外关于保险精准扶贫的研究现状及简要述评,以及对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简要介绍,最后就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详细说明。第二章是关于保险实施精准扶贫的理论分析。首先是界定精准扶贫和保险扶贫的概念,精准扶贫是我国首先使用的一种全过程精准的特殊的目标瞄准扶贫方式,本文所指的保险扶贫主要包括能起到扶贫作用的保险险种保障和保险资金运用。其次是关于保险实施精准扶贫的理论,包括可行能力贫困理论、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以及保险扶贫项目的评估框架和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主动脱贫理论。最后分析了保险参与精准扶贫的优势和作用方式,优势主要有保险扶危济困的天然属性,目标靶向的精准性,以及杠杆机制和市场化机制带来的公平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国保险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作用方式主要通过保险扶贫保障体系、保险扶贫增信体系和保险扶贫投资体系这三方面。第三章是四川凉山州H村贫困状况及保险扶贫现状的调查分析。首先分析凉山州H村的贫困概况,包括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贫困户的家庭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等。然后分析研究凉山州H村的致贫原因分布和贫困户收入构成情况,最大的致贫原因是由于婚丧嫁娶陋习导致的缺乏资金发展生产,大多数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第二部分是凉山州H村的扶贫进展及初步效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重视住房改造,开展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方式,实现了贫困户收入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第三部分是凉山州H村目前的保险扶贫方式及发展现状,分析医疗保险、农业保险、小额意外伤害保险“扶贫保”以及小额信贷保险的实施路径和发展现状。第四章是对凉山州H村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效果评估。从保险扶贫项目的直接效果、精准度、内在激励作用、经营持续性和可复制性五个方面来评估。发现凉山州H村目前实施的保险扶贫项目中,各个险种的扶贫直接效果差异较大,农业保险中的马铃薯、能繁母猪保险和医疗保险中的新农合,其保障程度、保障范围都较好,但“扶贫保”保障程度较低,且特色产业缺乏保障。现有保险扶贫项目的内在激励作用有限,不能带动农户的主动脱贫信念。同时现有的保险扶贫项目也缺乏针对性,精准性不足,对于特色产业中的西门塔尔牛和大棚种植,都缺乏相关保障。保险扶贫项目在经营持续性和可复制性方面也存在不足。最后分析了造成保险扶贫效果不好的障碍因素,包括基层网点服务不足、考核机制不合理、贫困人口保险意识缺乏,以及扶贫配套政策不健全、缺乏风险分担机制和政府部门联动机制。第五章是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不同模式及其经验借鉴。首先是河北阜平“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模式,借鉴其农业保险全覆盖的扶贫路径,联办共保的创新模式,农险+贷款的联动机制,以及扶贫配套网络体系的构建。兰考“一揽子保险”模式中,借鉴其组合保险和“保险+就业”的扶贫路径,以及将已脱贫人口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考虑在内的保障方式。盐池“2+X”菜单式保险方案中,借鉴其灵活选择的保险方案,创新的授信机制和保险风险补偿金的设置。在赣州的医疗保险扶贫模式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创新利用扶贫资金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一站式结算系统及风险调节机制的设置。第六章是凉山州H村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研究。借鉴第五章的经验,从产业扶贫、卫生扶贫、民生扶贫和教育扶贫四个方面来探索保险参与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在产业扶贫方面,第一是要创新开展覆盖扶贫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新型农业保险,包括前端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自然灾害、农业设施和土地流转的风险;产业链中端的农产品储存的风险;以及后端的销售过程中的价格波动、农产品质量、线上订单违约等风险。第二是要创新信贷保险,除了基本的小额信贷保证保险、贷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外,探索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和养殖业“保单质押”活体抵押贷款。卫生扶贫方面,继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扶贫,同时创新利用扶贫资金为贫困人口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民生扶贫方面,开展各类人身保险,特别是针对特殊人群的特定保障,以及各类治安保险、巨灾保险,保险资金投资民生工程等方式。最后通过助学贷款保证保险、校方责任险、公益捐赠、定向招聘等方式参与教育扶贫。第七章是推动保险扶贫创新路径实施提升保险扶贫效果的政策建议。第一是要加强保险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建设,建立保险扶贫长效机制。包括将保险纳入贫困地区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完善财税政策、风险分担机制等配套措施;以及创新政企合作模式和加强政府部门联动机制。第二是要完善保险扶贫的监管机制,包括实施差异化监管和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第三是要提升贫困地区保险机构的服务能力。主要有提高险种开发针对性、提升基层网点服务水平、加强保险知识宣传等。最后从提升贫困户主动脱贫信念、提高保险扶贫项目可复制性、完善对新脱贫人口的保险扶贫政策三方面对策建议来保证保险扶贫成效的持续性。本文的主要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1)基于深度贫困地区凉山州H村的实地调研资料,深入分析了高原彝族地区的贫困根源及影响保险扶贫效果发挥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寻找保险与当地扶贫项目的切入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险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研究内容结合实际紧密,注重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及应用价值。(2)创新性地提出了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路径。论文研究认为,要实现保险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必须将保险与产业扶贫、卫生扶贫、民生扶贫、教育扶贫相结合,发挥合力作用。提出通过为扶贫产业链提供全流程的风险保障,助推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链实现脱贫;以及创新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和养殖业“保单质押”活体抵押贷款,拓宽贫困人口融资渠道。
二、凉山州的贫困与反贫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凉山州的贫困与反贫困(论文提纲范文)
(1)代际传递视角下的凉山彝区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代际传递 |
2.1.3 凉山彝族地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贫困恶性循环论 |
2.2.2 贫困文化理论 |
2.2.3 能力贫困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章 凉山彝族地区的基本概况及脱贫历程 |
3.1 凉山彝族地区的基本概况 |
3.2 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代际传递阻断历程 |
第四章 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的表现、成因及影响 |
4.1 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的表现及特征 |
4.1.1 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的表现 |
4.1.2 凉山彝区的贫困代际传递的特征 |
4.2 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的形成原因 |
4.2.1 个人因素 |
4.2.2 家庭因素 |
4.2.3 社会因素 |
4.2.4 基础设施建设 |
4.2.5 产业因素 |
4.2.6 政策因素 |
4.3 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的不利影响 |
4.3.1 对地区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
4.3.2 对家庭的不利影响 |
4.3.3 对贫困者个体的不利影响 |
第五章 国际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的“社会权利保障”模式 |
5.2 印度的“科技革命”模式 |
5.3 巴西的“发展极-增长点”模式 |
5.4 日本的“儿童福利”模式 |
5.5 国际阻断代际传递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阻断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建议 |
6.1 均衡发展教育 |
6.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6.3 推进移风易俗 |
6.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5 发展特色产业 |
6.6 优化政策设计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凉山州精准扶贫中县级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研究 ——以凉山州Z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精准扶贫 |
2.1.2 教育扶贫 |
2.1.3 政府政策执行 |
2.1.4 “一村一幼”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行政发包制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章 凉山州“一村一幼”政策实施的背景、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
3.1 凉山州“一村一幼”实施的背景 |
3.2 凉山州“一村一幼”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 |
3.3 凉山州“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的主要内容 |
3.3.1 提供“一村一幼”建设资金,设置资金管理相关制度 |
3.3.2 统筹推进“一村一幼”基础设施建设 |
3.3.3 组织“一村一幼”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章 凉山州Z县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的情况分析 |
4.1 凉山州Z县政府作为“一村一幼”政策执行个案研究的理由 |
4.2 凉山州Z县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的基本情况 |
4.2.1 “一村一幼”经费投入情况 |
4.2.2 “一村一幼”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4.2.3 “一村一幼”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
4.2.4 “一村一幼”的管理模式 |
4.3 凉山州Z县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过程中取得的具体成效 |
4.3.1 基本实现了“保基本、全覆盖”,适龄幼儿入园率逐渐提高 |
4.3.2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助力教学发展,打破语言交流障碍 |
4.3.3 幼儿良好面貌逐渐展现,家长教育观念也随之转变 |
4.3.4 营造良好的扶贫环境,社会公益组织帮扶力度不断加大 |
4.4 凉山州Z县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Z县政府对“一村一幼”相关政策的机械执行 |
4.4.2 Z县政府对“一村一幼”政策的变相执行 |
4.4.3 Z县政府对“一村一幼”政策的象征性执行、不执行和延迟执行 |
4.5 凉山州Z县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5.1 Z县县域自然环境的制约 |
4.5.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
4.5.3 执行主体因素的影响 |
4.5.4 政策执行的体制机制因素的影响 |
4.5.5 师资力量的制约 |
第五章 县级政府对“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的优化 |
5.1 优化县级政府政策执行体制 |
5.1.1 优化县级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的管理制度 |
5.1.2 优化县级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
5.1.3 优化县级政府执行主体的考核、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
5.2 优化“一村一幼”政策设计,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化发展 |
5.2.1 制定科学的建园标准,促进教学资源均衡化和公平化 |
5.2.2 优化“一村一幼”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
5.2.3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一村一幼”教学质量 |
5.3 优化政府官员的政策执行行为 |
5.3.1 提高政府官员的公共服务意识 |
5.3.2 提升政府官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能力 |
5.3.3 提高执行主体的服从意识,减少个人利益倾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
2.1.2 关于劳动力就业的研究 |
2.1.3 关于扶贫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
2.1.4 关于扶贫、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2.1.5 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2.2.2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理论 |
2.2.3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我国农村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 |
3.1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
3.1.1 全国农村贫困基本特征 |
3.1.2 贫困地区农村贫困状况 |
3.2 我国农村就业现状 |
3.2.1 农村就业总体特征 |
3.2.2 贫困地区农村就业状况 |
3.3 农村贫困与就业的时空比较分析 |
3.3.1 时间序列比较 |
3.3.2 区域比较 |
3.3.3 结构比较 |
3.4 反贫困实践:精准扶贫的实施 |
3.4.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
3.4.2 产业扶贫与转移就业扶贫实践 |
3.5 本章小结 |
4.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 |
4.1 扶贫与就业的理论与实践关系 |
4.1.1 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 |
4.1.2 就业促进是反映精准扶贫成效的战略举措 |
4.1.3 精准扶贫通过就业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4.2 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 |
4.2.1 主要分析维度 |
4.2.2 对就业规模的影响逻辑 |
4.2.3 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逻辑 |
4.2.4 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逻辑 |
4.3 精准扶贫影响就业的实践效应 |
4.3.1 就业规模维度 |
4.3.2 就业结构维度 |
4.3.3 就业质量维度 |
4.4 本章小结 |
5.四川省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政策实践 |
5.1 四川省精准扶贫政策实践 |
5.1.1 主要政策梳理 |
5.1.2 实践成效 |
5.1.3 主要难点 |
5.2 四川省产业扶贫政策实践 |
5.2.1 政策梳理 |
5.2.2 实践成效 |
5.3 四川省就业扶贫政策实践 |
5.3.1 政策梳理 |
5.3.2 实践成效 |
5.4 本章小结 |
6.四川省精准扶贫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88 个贫困县的证据 |
6.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按照年份分类的样本描述 |
6.1.3 按照贫困程度分类的样本描述 |
6.1.4 按照贫困县退出时间分类的样本描述 |
6.2 实证分析 |
6.2.1 模型设定和描述统计 |
6.2.2 精准扶贫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分析 |
6.2.3 精准扶贫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
6.2.4 精准扶贫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就业扶贫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村级数据的证据 |
7.1 政策依据与主要载体 |
7.1.1 政策依据 |
7.1.2 重要载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7.2 数据来源、关键变量和模型设定 |
7.2.1 数据来源 |
7.2.2 关键变量 |
7.2.3 模型设定 |
7.3 实证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就业扶贫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农业普查微观数据的证据 |
8.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 |
8.1.1 数据来源 |
8.1.2 样本描述统计 |
8.2 关键变量和模型设定 |
8.2.1 关键变量 |
8.2.2 模型设定 |
8.3 实证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9.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精准扶贫是解决就业难题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
9.1.2 精准扶贫对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9.1.3 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
9.2 对策建议 |
9.2.1 围绕精准推进扶贫 |
9.2.2 围绕就业稳定脱贫 |
9.2.3 围绕发展长效脱贫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我国农村扶贫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农村扶贫的发展历程与地方实践 |
2.1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历程 |
2.1.1 我国精准扶贫阶段前的扶贫工作历程 |
2.1.2 新时代精准扶贫阶段扶贫工作历程 |
2.2 我国农村扶贫的地方实践——以凉山州为例 |
2.2.1 凉山州贫困原因分析 |
2.2.2 凉山州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成果 |
2.2.3 凉山州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制度成果 |
第3章 我国农村扶贫立法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成果 |
3.1 我国农村扶贫立法的指导思想 |
3.1.1 提出精准扶贫的历史背景 |
3.1.2 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 |
3.1.3 精准扶贫的对扶贫立法的指导作用 |
3.2 我国农村扶贫法律的价值追求 |
3.2.1 保障贫困人口基本人权 |
3.2.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3.3 我国农村扶贫立法成果 |
3.3.1 农村扶贫相关法律梳理 |
3.3.2 国家层面农村扶贫以政策为主 |
3.3.3 地方层面地方性法规发展迅速 |
第4章 我国农村扶贫立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扶贫立法理念缺乏对于贫困人口自身的关注 |
4.1.1 贫困人口在扶贫过程中地位不明确 |
4.1.2 贫困人口在扶贫过程中内生动力不足 |
4.2 农村扶贫法律体系尚不完整 |
4.2.1 农村扶贫开发纲领性法律缺失 |
4.2.2 地方性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内容不全 |
4.2.3 扶贫配套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
4.3 农村扶贫权力运行缺少法律规范 |
4.3.1 各级扶贫主体权责划分过于宽泛 |
4.3.2 缺少专职农村扶贫机构 |
4.3.3 缺失重大农村扶贫决策问责制度 |
4.4 农村扶贫法律救济机制不完备 |
4.4.1 农村扶贫行政调解缺少制度规范 |
4.4.2 农村扶贫行政救济制度不完善 |
4.4.3 农村扶贫刑民事司法救济力度不足 |
第5章 扶贫立法研究的域外借鉴 |
5.1 英国扶贫立法的经验借鉴 |
5.1.1 英国扶贫立法实践 |
5.1.2 英国扶贫立法经验 |
5.2 美国扶贫立法经验借鉴 |
5.2.1 美国扶贫立法实践 |
5.2.2 美国扶贫立法的经验 |
第6章 完善我国农村扶贫立法的建议 |
6.1 明确农村扶贫立法的基本理念 |
6.1.1 确立贫困人口主体地位 |
6.1.2 充分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 |
6.2 健全农村扶贫法律体系 |
6.2.1 制定《农村扶贫开发法》 |
6.2.2 《地方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作为有力补充 |
6.2.3 完善扶贫配套法律制度 |
6.3 规范农村扶贫的权力运行 |
6.3.1 明确农村扶贫行政主体角色职责安排 |
6.3.2 建立独立的专职农村扶贫机构 |
6.3.3 立法确立重大农村扶贫决策问责制度 |
6.4 完善贫困人口权利救济制度 |
6.4.1 健全农村扶贫行政调解救济制度 |
6.4.2 强化农村扶贫行政救济制度 |
6.4.3 优化农村扶贫领域刑民事司法救济制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凉山彝区返贫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主要拟定创新点 |
1.5 研究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返贫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返贫的相关概念阐释 |
2.1.1 贫困与扶贫 |
2.1.2 脱贫与返贫 |
2.2 返贫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制度贫困的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扶贫思想 |
2.2.3 习近平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重要论述 |
第3章 凉山彝区存在的返贫问题及返贫特征 |
3.1 凉山彝区贫困与扶贫状况 |
3.1.1 凉山彝区的区域概况 |
3.1.2 凉山彝区的贫困状况 |
3.1.3 凉山彝区的扶贫成效 |
3.2 凉山彝区的返贫状况分析 |
3.2.1 凉山彝区“低坝地区”的返贫状况 |
3.2.2 凉山彝区“二半山区”的返贫状况 |
3.2.3 凉山彝区“高山地区”的返贫状况 |
3.3 凉山彝区“返贫”的主要特征 |
3.3.1 返贫时间的短暂性 |
3.3.2 返贫对象的相似性 |
3.3.3 返贫地域的广泛性 |
3.3.4 返贫数量的递增性 |
第4章 凉山彝区返贫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返贫的外在关键因素分析 |
4.1.1 政策因素:缺乏长效脱贫的政策机制 |
4.1.2 经济因素:缺乏稳定产业与市场支撑 |
4.1.3 文化因素:“贫困文化”的影响深远 |
4.1.4 社会因素:社会帮扶与激励机制缺失 |
4.1.5 生态因素:恶劣自然环境与地质灾害 |
4.2 返贫的内在关键因素分析 |
4.2.1 扶贫者:意识淡薄、队伍弱化和责任缺失 |
4.2.2 贫困者:内生动力缺乏,“艾毒病学”返贫 |
第5章 凉山彝区防止返贫的主要对策建议 |
5.1 政策上加强关键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完善 |
5.1.1 科学构建防止返贫的政策和制度 |
5.1.2 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保障制度 |
5.1.3 坚定不移实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
5.1.4 健全“禁毒防艾”立体防控机制 |
5.2 经济上打造特色产业和培育市场机制 |
5.2.1 打造彝区自然禀赋的产业优势 |
5.2.2 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和文化产业 |
5.2.3 培育彝区优势产品的市场机制 |
5.3 文化上夯实基础教育和消解“贫困文化” |
5.3.1 完善基础教育设施设备 |
5.3.2 建立稳定教育发展机制 |
5.3.3 营造消解贫困文化氛围 |
5.4 社会上优化互助帮扶与激励保障制度 |
5.4.1 健全帮扶机制和优化互助合作机制 |
5.4.2 构建激发彝区内生动力的激励机制 |
5.4.3 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 |
5.5 生态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
5.5.1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治机制 |
5.5.2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6)凉山彝族地区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凉山州彝族地区深度贫困原因及特征 |
(一)凉山彝族地区贫困原因探析 |
(二)凉山彝族地区贫困特征 |
二、凉山彝族地区贫困治理实践历程 |
三、新时代凉山州脱贫攻坚的实践价值 |
(一)宏观政策环境 |
(二)脱贫攻坚主要经验 |
(三)多元参与贫困治理体系 |
四、结论和讨论 |
(7)四川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原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贫困治理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主要拟定创新点和难点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难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与定义 |
2.1.1 贫困 |
2.1.2 深度贫困 |
2.1.3 精准扶贫 |
2.2 贫困治理的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 |
第3章 凉山州贫困现状与特征 |
3.1 凉山州贫困治理的历史回顾 |
3.1.1 1950年——1978年救济型治理 |
3.1.2 1979年——1985年改革体制型治理 |
3.1.3 1986年——1993年经济开发型治理 |
3.1.4 1994年——2014年扶贫工程型治理 |
3.2 凉山州贫困的现状分析 |
3.2.1 凉山州区位概况 |
3.2.2 凉山州的贫困现状 |
3.3 凉山州的深度贫困特征 |
3.3.1 复杂性 |
3.3.2 传递性 |
3.3.3 依赖性 |
3.4 深度贫困的相关政策 |
第4章 凉山州深度贫困发生原因的探究与分析 |
4.1 内部根本原因决定凉山州经济发展长期落后 |
4.1.1 历史文化的阻碍 |
4.1.2 当地发展机会与能力的限制 |
4.2 外部直接原因影响凉山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4.2.1 贫困治理机制的结构性矛盾 |
4.2.2 凉山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
4.3 内外因交互作用分析 |
第5章 凉山州深度贫困的治理对策分析 |
5.1 凉山州深度贫困治理的原则要求 |
5.1.1 坚持“六个精准”的本质要求 |
5.1.2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
5.1.3 坚持整体治理的必然要求 |
5.2 凉山州深度贫困的治理思路浅析 |
5.2.1 凉山州深度贫困治理的根本在激发内生动力 |
5.2.2 凉山州深度贫困治理的关键在解决当地的结构性矛盾 |
5.2.3 凉山州深度贫困治理的保证在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
5.3 凉山州深度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 |
5.3.1 扶智与扶志相结合 |
5.3.2 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扶贫产业 |
5.3.3 加大深度贫困地区的组织领导力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生态脆弱 |
2.1.2 生态贫困 |
2.1.3 生态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3 川西生态脆弱区的现状及生态扶贫的意义 |
3.1 川西生态脆弱区的现状 |
3.1.1 生态脆弱现状 |
3.1.2 贫困现状 |
3.2 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的意义 |
3.2.1 有利于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
3.2.2 有利于促进川西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 |
3.2.3 有利于川西生态脆弱区居民脱贫致富 |
4. 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难 |
4.1 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取得的成绩 |
4.1.1 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大 |
4.1.2 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
4.1.3 经济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
4.1.4 减贫效果初步明显 |
4.2 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面临的困难 |
4.2.1 部分群众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
4.2.2 产业基础薄弱 |
4.2.3 生态贫困问题突出 |
5 加强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的建议 |
5.1 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主体能动性 |
5.1.1 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
5.1.2 加强思想引导,提高主体脱贫内生动力 |
5.2 缓解人地矛盾,加强环境保护 |
5.2.1 合理调整人口结构,做好异地搬迁工作 |
5.2.2 学习先进经验,加强环境保护 |
5.3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
5.3.1 因地制宜,挖掘优势资源 |
5.3.2 统筹规划,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
5.4 促进各方协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5.4.1 促进各方协调 |
5.4.2 完善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 |
5.4.3 完善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 |
5.5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生态扶贫制度保障 |
5.5.1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
5.5.2 加强对责任主体的考核和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地理视角的空间贫困陷阱实证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理资本 |
2.1.2 贫困陷阱 |
2.1.3 空间贫困陷阱 |
2.1.4 Pearson相关分析 |
2.1.5 Moran's I指数 |
2.1.6 GWR模型 |
2.2 理论基础 |
2.2.0 反贫困理论 |
2.2.1 多维贫困理论 |
2.2.2 空间贫困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学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特征 |
3.1.3 气候条件与水文条件 |
3.1.4 土壤与植被 |
3.2 社会经济环境 |
3.2.1 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情况 |
3.2.2 交通条件 |
3.2.3 经济环境 |
第4章 数据来源及数据预处理 |
4.1 指标选取和地理资本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的依据 |
4.1.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3 地理资本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数据来源和数据预处理 |
第5章 空间贫困陷阱数据分析 |
5.1 空间贫困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
5.1.1 Pearson相关分析 |
5.1.2 空间自相关及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5.2 数据结果分析 |
5.2.1 贫困发生率全局自相关分析 |
5.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3 地形起伏度对贫困发生率的空间回归分析 |
5.2.4 城镇化率系数对贫困发生率的空间回归分析 |
5.2.5 省会距离系数对贫困发生率的空间回归分析 |
5.2.6 人口密度系数对贫困发生率的空间回归分析 |
5.2.7 数据结果分析小结 |
第6章 对策和建议 |
6.1 自然资本致贫区 |
6.2 社会资本致贫区 |
6.3 经济资本致贫区 |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1 |
(10)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效果及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基于四川凉山州H村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简要说明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2.保险实施精准扶贫的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精准扶贫的界定 |
2.1.2 保险扶贫的界定 |
2.2 保险实施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
2.2.1 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 |
2.2.2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 |
2.2.3 保险扶贫项目的评估框架 |
2.2.4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主动脱贫理论 |
2.3 保险参与精准扶贫的独特优势 |
2.3.1 保险自身特点与职能对精准扶贫有天然优势 |
2.3.2 保险的精准属性符合扶贫工作的精准要求,提高扶贫精准度 |
2.3.3 保险能放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优化扶贫资源配置 |
2.3.4 保险扶贫比传统扶贫模式更具公平效率 |
2.4 保险参与精准扶贫的作用方式 |
2.4.1 通过保险扶贫风险保障体系,提供风险保障服务实现精准扶贫 |
2.4.2 通过保险扶贫增信体系,提供增信服务实现精准扶贫 |
2.4.3 通过保险扶贫投资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实现精准扶贫 |
3.四川凉山州H村贫困状况及保险扶贫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凉山州H村的贫困概况 |
3.1.1 贫困户基本情况 |
3.1.2 贫困户家庭人口情况 |
3.1.3 贫困户致贫原因分布 |
3.1.4 贫困户收入构成情况 |
3.2 凉山州H村的扶贫进展及取得的初步效果分析 |
3.2.1 多方措施共同作用,贫困户收入增加明显 |
3.2.2 完善基础设施,改造精神风貌,贫困户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
3.2.3 产业扶持,创新生产方式,实现农民多渠道增收 |
3.2.4 开展金融扶贫,提供农户贷款资金支持 |
3.2.5 实施教育扶贫政策,阻断代际间贫困传递 |
3.3 凉山州H村的保险扶贫路径及发展现状 |
3.3.1 医疗保险实施扶贫的路径及发展现状 |
3.3.2 农业保险实施扶贫的路径及发展现状 |
3.3.3 小额意外伤害保险“扶贫保” |
3.3.4 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实施扶贫的路径及发展现状 |
3.3.5 凉山州H村保险基层服务网点建设情况 |
4.凉山州H村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效果评估 |
4.1 保险精准扶贫项目的效果评估内容 |
4.1.1 保险扶贫项目的直接效果评估 |
4.1.2 保险扶贫项目的精准度评估 |
4.1.3 保险扶贫项目带来的内在激励作用 |
4.1.4 保险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
4.1.5 保险扶贫项目的可复制性评估 |
4.2 凉山州H村保险精准扶贫效果评估结果 |
4.2.1 凉山州H村不同保险扶贫项目的直接效果差异较大 |
4.2.2 凉山州H村的保险扶贫项目精准度不足,险种针对性不强 |
4.2.3 凉山州H村保险扶贫项目的内在激励作用有限 |
4.2.4 凉山州H村保险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有待提高 |
4.2.5 凉山州H村保险扶贫项目的可复制性评估 |
4.3 影响凉山州H村保险扶贫项目效果发挥的障碍因素 |
4.3.1 贫困地区保险基层服务网点严重不足 |
4.3.2 保险扶贫考核机制不健全 |
4.3.3 贫困人口保险意识缺乏,主动脱贫意识不足 |
4.3.4 保险扶贫配套政策不健全,配套支撑措施不明确 |
4.3.5 保险扶贫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不健全 |
4.3.6 保险扶贫的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机制不稳定 |
5.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不同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
5.1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阜平模式”的扶贫路径及成效 |
5.1.1 “阜平模式”中保险扶贫的创新做法 |
5.1.2 “阜平模式”的保险扶贫成效 |
5.1.3 “阜平模式”对H村的经验启示 |
5.2 河南兰考“脱贫路上零风险”模式的扶贫路径及成效 |
5.2.1 兰考“脱贫路上零风险”模式的创新举措 |
5.2.2 兰考“脱贫路上零风险”模式的保险扶贫成效 |
5.2.3 “脱贫路上零风险”模式对H村的经验启示 |
5.3 宁夏盐池“扶贫保模式”的扶贫路径及成效 |
5.3.1 “扶贫保模式”的具体保险方案 |
5.3.2 盐池“扶贫保模式”的保险扶贫成效 |
5.3.3 “扶贫保模式”对H村的经验启示 |
5.4 江西赣州医疗保险扶贫模式的扶贫路径及成效 |
5.4.1 赣州医疗保险扶贫模式的典型做法 |
5.4.2 赣州医疗保险扶贫模式的成效 |
5.4.3 医疗保险扶贫模式对H村的经验启示 |
6.凉山州H村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研究 |
6.1 保险参与产业扶贫的创新路径 |
6.1.1 通过农业保险为扶贫产业提供风险保障 |
6.1.2 通过信用保证保险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 |
6.1.3 凉山州H村产业扶贫项目中的保险切入方式 |
6.2 保险参与卫生扶贫的创新路径 |
6.2.1 通过基本医疗保险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
6.2.2 通过商业医疗保险为贫困人口提供补充保障 |
6.2.3 凉山州H村卫生扶贫的具体路径 |
6.3 保险参与民生扶贫的创新路径 |
6.3.1 通过各类人身保险为贫困人口提供人身保障 |
6.3.2 通过治安保险巨灾保险等帮助贫困人口应对外在风险 |
6.3.3 通过保险资金投资民生工程项目助推民生扶贫 |
6.4 保险参与教育扶贫的创新路径 |
6.4.1 通过为学生、教师提供保险保障应对教育风险 |
6.4.2 凉山州H村教育扶贫的保险切入方式 |
7.推动保险扶贫创新路径实施提升保险扶贫效果的政策建议 |
7.1 加强保险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建设,建立保险扶贫长效机制 |
7.1.1 将保险纳入贫困地区扶贫规划与政策体系 |
7.1.2 完善保险扶贫配套政策措施 |
7.1.3 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保险扶贫合作模式 |
7.1.4 加强保险机构与扶贫办及各政府部门的联动机制 |
7.2 建立健全差异化的保险扶贫监管机制 |
7.2.1 实施对贫困地区适度倾向的差异化监管制度 |
7.2.2 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险扶贫考核机制 |
7.3 提升贫困地区保险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 |
7.3.1 提高保险扶贫精准度,因地制宜开发扶贫险种 |
7.3.2 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网点建设,提高基层保险服务水平 |
7.3.3 加强保险知识宣传,提高政府及贫困人口的保险意识 |
7.4 多方施策,强化保险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
7.4.1 注重提升贫困户的主动脱贫信念 |
7.4.2 提高保险扶贫项目的可复制性,建立扶贫宣传推广机制 |
7.4.3 完善边缘贫困人口和新脱贫家庭的保险扶贫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H村保险扶贫入户调查问卷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凉山州的贫困与反贫困(论文参考文献)
- [1]代际传递视角下的凉山彝区贫困问题研究[D]. 李志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1(11)
- [2]凉山州精准扶贫中县级政府“一村一幼”政策执行研究 ——以凉山州Z县为例[D]. 包黎.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3]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D]. 周作昂.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我国农村扶贫立法研究[D]. 孙文心.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凉山彝区返贫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D]. 杨竟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6]凉山彝族地区反贫困研究[J]. 明亮,王苹. 民族学刊, 2019(06)
- [7]四川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原因与对策研究[D]. 董俊材.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7)
- [8]川西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研究[D]. 龚洋. 西华大学, 2019(02)
- [9]基于地理视角的空间贫困陷阱实证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杨建.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保险助推精准扶贫的效果及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基于四川凉山州H村的实地调查[D]. 樊夏朵.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