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层层“剥笋”——美国《新闻周刊》评论

以小见大,层层“剥笋”——美国《新闻周刊》评论

一、以小见大 层层“剥笋”——评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魏懿[1](2016)在《阴郁的创伤书写者—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 18901980)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知名的作家,同时也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性小说家之一。她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作了26篇短篇小说与一部长篇小说《愚人船》。波特在深入挖掘现代社会人类内心世界方面所展现的技巧却获得了一致的称赞。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出处于动荡不安的二十世纪的西方世界,并揭示了现代西方人内心的迷茫、惶恐与焦躁。凯瑟琳·安·波特获得过美国文坛众多的奖项,例如古根海姆奖、全美图书奖、普利策奖以及美国文学艺术院颁发的、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小说家的金质奖章等,这些奖项的获得充分说明了波特为美国文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波特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她的作品已成为了美国现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在创伤理论视域下研究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主题以及其创伤书写手法。创伤理论作为二十世纪末逐渐兴起的文艺理论,将现代心理学、临床医学、神经学、叙事学等众多学科统一起来,旨在探索创伤书写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同时,创伤理论也将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心理分析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为文学文本的分析、人物心理的刻画、作者创作的意图以及读者的心理构建等方面的探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阐述视角。创伤理论通过创伤机制对人物心理的影响来激发读者对于作品主题的思考与解读,进一步了解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创伤因素、创伤影响、创伤体验、创伤症状以及创伤事件本质,从而更好地挖掘作家的创作动机和主题思想。这有助于深入了解作品中的创伤人物,并使作家、读者、文本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全新的阐释与审视的视角。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具有十分鲜明的创伤叙事特征。首先,就个人生活经历而言,波特有着并不快乐的童年,四次失败的婚姻以及孤独凄凉的晚年。这些在波特众多短篇小说中都有鲜明的反应。波特以细腻的文笔展现了个体在人生不同阶段中所遭遇的各种创伤体验。其次,就所处的时代而言,波特的一生经历了美国南方传统社会的失落,目睹过经济大萧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西方世界信念价值的毁灭,见证过二战前法西斯纳粹势力在欧洲的崛起。这些为波特后期的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愚人船》的创伤叙事提供了素材,成为了波特解读当时西方世界的叙述视角。可以说,波特的个人小环境和其所生活的社会大环境都为她的小说创作注入了创伤的基因。第三,波特小说中的众多人物具有明显的创伤症候表现。这些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噩梦、闪回、莫名的恐惧、死亡的幻想等从创伤理论的角度看,都是心理创伤症候的外在体现。这些创伤症候是人物的内在主观心理活动与外在客观环境互动的表现。最后,作为一名以精致文风着称的女作家,波特精致细腻的写作风格在其创伤书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波特通过感官化的书写即颜色、嗅觉、听觉、触觉等将原本抽象而不易把握的创伤体验形象化,营造出极具张力的画面意境从而提升了创伤书写的艺术性。此外,波特在刻画创伤人物时还大量运用顿悟与沉默,使人物的心理创伤表现变得更为复杂深邃。从创伤书写的视角来解读和欣赏波特的小说美学,可以使读者更好地领略波特的精致文风,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伤理论为研究波特及其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国内外目前缺少对于波特作品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国内对于波特尚无博士论文和任何专着面世。本论文试图通过探讨波特的主要作品来展现波特的创伤叙事主题与艺术创作手法,这对于全面整体地研究波特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研究美国现代文学,尤其是美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与流变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创伤理论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具体作品的分析,同时注重文本细读,波特作为一名以精致文风着称的作家,其作品大多精雕细琢,只有对其进行细致的个案文本分析才能使其小说中所蕴藏的创伤因素得以深入的解读与探究。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美国南方文学以及波特家族兴衰史的角度探讨波特的双重南方情节以及该情节在其小说创作中的体现。第二章解读波特主要短篇小说中的创伤书写,并按创伤叙事的主题类型进行分析。第三章解读波特唯一的长篇小说《愚人船》中的创伤叙事,包括其与西方愚人文学和波特短篇小说的互文关系、小说的内外双层结构以及“愚人”身上所隐喻的创伤内容。第四章着重分析波特的创伤书写的艺术手法,探讨其创伤书写所蕴藏的艺术性。本论文旨在以创伤理论为视角解读和研究波特小说作品中的创伤叙述——包括创伤的事件、创伤的症状、创伤的影响、创伤的感受等,探寻导致这些创伤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以及隐藏在创伤表面之下的时代根源。这不仅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波特其人及其作品,同时也通过其具体的作品分析使读者了解创伤、追寻致伤的根源。

刘浏[2](2015)在《“非虚构”写作论》文中指出从写作文本与其所书写的对象世界的关系观照,文体大体上可分为虚构文体和非虚构文体。非虚构文体不是横空出世的文体类型,它是经历漫长的社会变革与书写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非虚构”是对20世纪虚构文学的反拨,无论是80年代兴起的报告文学热,还是90年代新写实主义小说等都昭示着传统文学的精神回归。进入21世纪,非虚构写作特别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作品,促发了了非虚构热潮。《人民文学》的“非虚构”栏目和“人民大地”非虚构写作计划等,对非虚构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非虚构文体的更多关注,有关“非虚构”的争议颇为热闹。“非虚构”写作不仅是一种建立在文本内容真实基础上的书写方式和文体类型,也指称着以一切的传播手法表达非虚构书写意义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模式。本文通过对新闻、报告文学、纪实小说、亚纪实小说、私小说、传记与日记文学等几类非虚构文学体的全面考察,结合现代文学理论、文化理论,深入阐述非虚构文体的范畴、性质和特点等,对“非虚构”写作做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对于“非虚构”写作的研究注意跳出原有“纪实”﹢“文学”的窠臼,致力于跨学科的协调观照论析,从传播学五个要素——传播者、接受者、文本、传播媒介、效果入手,分析文学生态中媒介与非虚构写作的关系。媒介技术发展至今,非虚构作品已经不再只能是以纸质出版物形式呈现,而是可以以数据编码形式等多样态表达存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之上。相对于传统的文学载体,在媒介融合之后,全球化和无实物化使得文学以全新的姿态绽放魅力。新的传播意识和传播价值的新的设计,使得非虚构写作重新回归文学传播的主流地位。如果说过去普通读者之于非虚构写作的关系是“接受式”的,犹如传播学中的“魔弹论”所形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那么,随着新媒介技术和大众文化的深入发展,受众对非虚构的信息获取、审美需求与作家创作初衷之间就变成了“互动式”的关系,即拉扎斯菲尔德所说的“有限效果”。父辈文化中非虚构的“文本——人”的传播关系变为了“文本——空间——人”的传播。媒介话语对非虚构“商品”有增值意义,使得非虚构文化逐渐倚重视觉、依赖技术和消费,完成了从现代性向后现代的过渡,但这也绝不是非虚构写作的终点。论文共分为绪论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包含四章内容。第一章是对“非虚构”写作的全面体察,主要就近年来出现的“非虚构”热和学术界对非虚构相关问题的争论表述观点。对“非虚构”写作的历史进行梳理,对“非虚构”进行学理溯源。并且以典型文本为支撑对“非虚构”写作的范畴、类型、性质和意义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二章论述的是非虚构写作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与个性,主要表现在非虚构的“非”上。通过对“非虚构”写作内部指向和外部表征的分析,得出该文体的两个写作面向以及“非”的三层含义,阐述在新的文化语境中非虚构的非虚构性与虚构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第三章中,将“非虚构”写作置于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考察其传播学意义。通过对传播者、接受者、文本、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几方面的深入探究,考察“非虚构”写作与媒介的之间的深厚关联。同时,将“非虚构”写作两种表达方式——传统的书写文本与在媒介融合之后的大众传播文本进行比较,考察“非虚构”写作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传播维度等变化,为非虚构写作传播研究提供论据。第四章,是对“非虚构”写作媒介存在的论述,通过对以纪录片和影视政论片等典型的观察,论述新技术手段与非虚构写作联动后产生的新的文化样态和审美意义。

杨韵逸[3](2014)在《《南方周末》时局版新闻报道的特色、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方周末》时局是一个以时政报道为特色的新闻版面。自2007年11月15日创版以来,《南方周末》时局在6年的新闻报道中,始终坚持以“洞察权利运行,分享政治智慧”为版面理念,站在“讲政治,看时局”的高度为受众进行时政新闻报道。笔者不揣冒昧,将研究对象聚焦在时局版6年的时政新闻报道上,并用3个章节的内容对《南方周末》时局的特色、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中国的时政新闻报道定义进行简要论述,并勾勒当下中国时政报道的简图,为后文的展开做必要的铺陈。笔者认为,当下时政新闻媒体只有积极思考符合受众口味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才能充分展现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第二部分,对《南方周末》时局的特色进行深入研究。6年的发展,使得《南方周末》时局版在新闻线索搜集方面形成了专业快速的网络,其选题角度贴近国计民生,符合受众的口味。它在新闻采写方面更是颇具风格特色,不仅以扎实的采访前资料准备为采访打好坚实基础,还以新闻报道体现版面的“时局”定位;以新闻现场及核心信息源为报道核心,体现时政新闻的真实性;以多视角的信息呈现,体现时局报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以优秀的报道结尾,延伸了时局报道的意味和空间;编辑以丰富的经验,为时局新闻把关、加分。时局版的特色,一方面,由其所秉承的新闻专业主义理想所致;方面,是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果。在内外合力的驱使下,造就了如今《南方周末》时局。第三部分,对《南方周末》时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受制于新闻纪律等外部压力,《南方周末》时局存在选题范围窄化、“硬新闻”数量减少、版式特色有待加强、关注机制不完善和数字出版差强人意等问题。要解决当下时局存在的问题,就要从采编内容和采编方式两个方面着手改造,使《南方周末》时局在受众面前呈现一幅新的面孔。

王娟[4](2008)在《审美视野下新闻特稿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闻特稿是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刻主题、富有文学表现力、具有新闻价值和新闻本质属性的一种新闻文体,它不仅具有新闻的告知功能,同时具有文学的审美功能。新闻特稿采用文学手段,最接近于文学中的纪实文学,但又不等同于纪实文学,它具有自己的美学的品格——真实性;另一方面,新闻特稿是一种新闻文体,“西方新闻专稿被称为‘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1],它的形式和功能比消息更多样化。它的兴起是时代客体、欣赏主体和创造主体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传统意义,还是普利策新闻奖所确定的标准,“特稿”之“特”在于其用文学手法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特稿”不仅是对于“新闻事件的特别报道”,也是能让人产生阅读上的快感和情绪上的共鸣的报道。而“快感”、“共鸣”则正是人们的一种“审美”感受。可见,新闻特稿不仅使人们具有消息的审美感受:“新近”、“新鲜”、“新奇”,实现新闻事态价值,而且使人们具有其独特的审美感受:“快感”、“共鸣”。新闻情态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文学手法的运用。“叙事美”是新闻特稿的独特属性。受众传统的心理喜欢故事,而现代消费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外界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人们对信息要求的苛刻,使得人们更加青睐于新闻故事。这种非虚构的故事化形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故事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人的现实行为有意无意地受到所接受的故事的影响,是对故事的模仿,响应,回答或反叛。”采用文学手段决定了特稿具有不同于消息的独特审美特征:叙事性、细节描写的形象性、手段的综合性。新闻特稿独特的审美特征,特稿记者对受众审美心理的把握,蕴含在特稿中的美学要素都决定了新闻特稿这一审美创造所独有的价值。新闻特稿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但它是一种高级趣味的审美,而不是迎合更不是引导受众低级趣味的审美,现在新闻特稿审美出现了一种质的变化趋势,导致了新闻特稿审美价值的沦陷。新闻特稿的审美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的审美,新闻特稿中的美和美感与文艺中的美和美感有着很大差异。特稿可以借鉴文艺中的一些手法,但是不能混淆二者之间的界限,新闻特稿的理性体现在新闻特稿题材的求真求实求善中。

郝洪[5](2008)在《《人民日报》地方版研究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12年新闻改革实践及思考》文中认为《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于1995年1月1日创刊,2006年12月30日停刊,历时12年。作为《人民日报》第一个地方版,以及全国性报纸唯一持续生存达12年之久的地方新闻版,它承载了一代报人的新闻理想和对新闻改革的探索,给中国新闻史留下了精彩一笔,也留下了诸多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民日报》华东版12年创业发展脉络的梳理,及其新闻改革创新的路径追索,探求《人民日报》创办地方版的缘起和效应——《人民日报》究竟为什么要办华东版?华东版是否达到了改革者预期的目标?它在实践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挑战,又曾遭遇了何种困境?它的发生发展给整个传媒业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人民日报》需不需要地方版?什么样的地方版模式是其现实最佳选择?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发现,是社会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直接催生了《人民日报》地方版。在《人民日报》华东版的新闻创新和生存困境背后,是一张有着特殊政治地位的全国性党报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上的合理诉求,但是,这一诉求与其自身运行机制和新闻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冲撞。它的创办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党报的新闻改革,却终因新闻管理体制及中央党报这一特殊的政治属性,因为自身运行机制上的局限及外界所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而消逝。这并不意味着《人民日报》不需要地方版,来自市场的压力和《人民日报》自身在新闻传播产业上的责任担当,都需要它在扩大地方市场、提升影响力方面探索出一条更现实可行的道路。

黎信,司红睿[6](2002)在《以小见大 层层“剥笋”——评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述评》文中研究指明 新闻述评把新闻和评论融为一炉,“夹叙加议”是这种新闻文体的主要特点。“叙”指报道新闻事实;“议”,顾名思义,指“议论”,或者说发表意见。问题是怎样把“叙”和“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美国,一些有影响的新闻报刊的通常做法是以小见大,层层“剥笋”。《中国企业进军世界市场》一文(原载2O01年9月3日美国《新闻周刊》,本刊附文有删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

二、以小见大 层层“剥笋”——评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小见大 层层“剥笋”——评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阴郁的创伤书写者—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创伤世纪的见证者——凯瑟琳·安·波特的生平
    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凯瑟琳·安·波特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凯瑟琳·安·波特研究综述
        二 国内凯瑟琳·安·波特研究综述
    第三节 创伤叙事文学与创伤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
第一章 凯瑟琳·安·波特与美国南方文学
    第一节 “向后看”与“向前看”——美国南方文学的创伤记忆
    第二节 新旧南方间的摇摆——凯瑟琳·安·波特的双重南方情结
        一 老南方的虚幻光芒——老祖母的创伤叙述
        二 新南方的真实困境——现实的迷茫与焦虑
第二章 丰富的创伤主题——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童真的失落
        一 无名的孩子: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缺失
        二 童真不再:初识真实世界
    第二节 背叛的爱情与冲突的家庭
        一 爱情与婚姻的背叛:“复仇”还是“宽恕”
        二 冲突的家庭:时代变革中的夫妻关系
    第三节 南方世家的创伤史
        一 家族的记忆:逝去的荣光与种族的伤痛
        二 创伤的代际传递:两代女性的创伤叙事
    第四节 善与恶的思辨
        一 良知的谴责:创伤的梦境
        二 人性之恶:创伤的制造与扩散
    第五节 灰色的时代与倾斜的世界
        一 灰色的时代:战争与死亡的纠缠
        二 斜塔:摇摇欲坠的西方世界
第三章 创伤世界之隐喻——长篇小说《愚人船》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宏大的创伤叙事互文
        一 继承与发展——《愚人船》与西方愚人文学的指涉关系
        二 碎片的整合——《愚人船》与波特短篇小说的创伤叙事互文
    第二节《愚人船》的创伤循环结构
        一 何时向幸福出航——变相的逃亡
        二 没有延伸的城市——创伤的升级与循环
    第三节 “愚”之背后的创伤隐喻
        一 受伤的“小恶魔”
        二 灵与肉的分裂
        三 西方世界的毒瘤:种族与阶级的划分
        四 爱的“无能”与情的“纠结”
第四章 凯瑟琳·安·波特的创伤书写手法
    第一节 感官化的描写
    第二节 顿悟的表现
    第三节 沉默因素的运用
结语
附录: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作品目录
参考书目
致谢

(2)“非虚构”写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文献综述
    二 创新之处
    三 基本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非虚构文体:表征与意义
    第一节 “非虚构”现象
    第二节 文化生态流变与非虚构转向
    第三节 “非虚构”溯源
    第四节 非虚构的范畴、类型、性质和意义
第二章 “非”,之于非虚构
    第一节 合而不同:非虚构与新闻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的两个面向
    第三节 “非”的探讨
第三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非虚构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的传播学意义
    第二节 非虚构媒介环境:文本——空间——人
    第三节 传播手段与图像转向
第四章 纪录、表现:当代非虚构写作的媒介存在
    第一节 多元纪录,复调表达
    第二节 话语的聚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着和论文
后记

(3)《南方周末》时局版新闻报道的特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1. 有关时政报道的研究
        2. 有关时政媒体的研究
        3. 有关《南方周末》的研究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1. 定量分析
        2. 内容分析
        3. 个人访谈
    (四)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五) 中国时政报道的定义及现状
        1. 中国有关时政新闻的定义
        2. 中国时政新闻的报道现状
二、《南方周末》及时局版简史综述
    (一) 《南方周末》的三次转型
    (二) 《南方周末》时局版的诞生与发展
三、《南方周末》时局版特色研究
    (一) 《南方周末》时局版特色
        1. 新闻线索渠道多元,选题关注国计民生
        2. 新闻采写准备充分,新闻报道特色突出
        3. 时局编辑触角敏感,编辑富有大局意识
    (二) 《南方周末》时局版特色成因
        1. 时政新闻媒体竞争
        2. 新闻专业主义影响
        3. 深度报道操作要求
        4. 受众购买期许影响
四、《南方周末》时局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 存在的问题
        1. 选题范围日趋窄化
        2. “硬新闻”呈减少趋势
        3. 版式特色有待强化
        4. 关注机制不够完善
        5. 数字出版差强人意
    (二) 《南方周末》时局版的发展策略
        1. 采编内容改革创新
        2. 采编方式改革创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审美视野下新闻特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新闻进入审美的视野
    0.2 美学进入新闻的视野
    0.3 新闻特稿的研究概况
    0.4 新闻特稿的界定
        0.4.1 深度报道说
        0.4.2 故事说
        0.4.3 性质说
    0.5 新闻特稿—新闻审美的产物
第1章 新闻特稿“叙事美”兴起
    1.1 新闻特稿文体的发展和特点
        1.1.1 新闻特稿文体的发展阶段
        1.1.2 新闻特稿的特点
    1.2 新闻特稿兴起的缘由
        1.2.1 时代的需要
        1.2.2 接受主体的审美趣味
        1.2.3 新闻情态价值的实现
第2章 新闻特稿的审美创造
    2.1 认识新闻特稿独特的审美特征
        2.1.1 文学性
        2.1.2 创造性
    2.2 把握受众独特的新闻特稿审美心理
        2.2.1 感觉化引起受众的审美感知
        2.2.2 叙事引起受众的审美情感
    2.3 新闻特稿的审美要素分析
        2.3.1 广阔深厚的思想意蕴美
        2.3.2 异彩纷呈的人物美
        2.3.3 匠心独运的情节美
第3章 新闻特稿的真善美
    3.1 新闻+文学的双刃剑
        3.1.1 新闻和文学之间的冲突
        3.1.2 冲突的现实表现
    3.2 美是真善的感性呈现
        3.2.1 真善是内核
        3.2.2 感性是形式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人民日报》地方版研究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12年新闻改革实践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的产生过程及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行业变革
    第三节 国外报纸成功经验
    第四节 选择上海
第二章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节 《人民日报》地方版的梦想与现实
    第二节 1995—1998创业期
    第三节 1999—2002困惑期
    第四节 2003—2006新发展期
    第五节 附录图表
第三章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的创新
    第一节 区域报道
    第二节 舆论监督
    第三节 言论
    第四节 新闻策划
    第五节 新闻摄影
第四章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的发展困境
    第一节 定位之困
        1、区域市场定位选择背后的计划经济思维
        2、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文化差异大
        3、区域全方位报道策略下的新闻广告平衡难题
        4、区域报道平衡的追求与"真新闻"的缺失
        5、区域市场定位之下的广告营销难题
    第二节 体制之困
        1、"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两不管状态
        2、党报身份局限与新闻改革的"天花板现象"
    第三节 运行机制之困
        1、新闻报道上的矛盾
        2、广告市场的冲突
        3、捆绑发行的羁绊
        4、事业发展上的掣
第五章 《人民日报》华东版的启示
    第一节 需多角度分析地方版可行性
        1、社会效益需求角度分析
        2、经济效益需求角度分析
        3、报业市场空间角度分析
        4、新闻改革需求度分析
    第二节 市场化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改革前提
    第三节 地方版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1、地方版的三种模式
        2、子报形式地方版模式的优
    第四节 市场定位需回答的三个问题
        1、区域化还是本土化
        2、"速度"还是"深度"
        3、"有效发行"还是"无效发行"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以小见大 层层“剥笋”——评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阴郁的创伤书写者—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D]. 魏懿.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2]“非虚构”写作论[D]. 刘浏. 苏州大学, 2015(07)
  • [3]《南方周末》时局版新闻报道的特色、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韵逸. 湖北大学, 2014(03)
  • [4]审美视野下新闻特稿的研究[D]. 王娟. 湘潭大学, 2008(05)
  • [5]《人民日报》地方版研究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12年新闻改革实践及思考[D]. 郝洪. 复旦大学, 2008(04)
  • [6]以小见大 层层“剥笋”——评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述评[J]. 黎信,司红睿. 中国记者, 2002(01)

标签:;  ;  ;  ;  ;  

以小见大,层层“剥笋”——美国《新闻周刊》评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