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型仪器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

让大型仪器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

一、让大型仪器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王肖波,汪健,赵莉[1](2021)在《科研仪器平台的运行效率评价: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科学评价是保障科研仪器平台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科研仪器平台运行效率评价的关键指标仍有待梳理。基于现有研究和实践经验,以中国科学院建设的75…家科研仪器平台为对象,构建包含27个投入产出指标的遴选体系;根据专家评价法选取8个投入产出特征指标,包括队伍结构、人力投入、领导作为、运行状态、仪器效率、工作总量、科研服务和开放程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平台的日常运行和支撑服务开展两个阶段效率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样本平台的运行效率处于上升趋势,第一阶段的效率水平相对较高,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则偏低,且技术水平效率处于下降趋势,整体效率仍有待提高。基于对中科院模式下科研仪器平台运行管理效率的实证分析,提出科研仪器平台的发展应注重技术管理与运行管理的融合与互补,以满足不同利益攸关方的需求,加强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提供有效支撑。

郭竞[2](2017)在《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激烈的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各地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将统筹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重要的举措,加大了对创新平台的资源投入,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国区域创新平台也存在重复建设、服务质量不高、创新产出低下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深入分析创新平台运行水平的影响因素,建立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平台运行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将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的影响因素划分为知识分享、资源整合、组织协作三个方面,并对三方面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接着基于上文的理论分析,从知识分享程度、资源整合能力、组织协作水平、平台运行的直接及间接绩效五个层面构建了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比较现有研究方法优劣的基础上,选取本文的绩效评价方法,并构建结构模型。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河北省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创新平台运行过程中,知识分享程度、资源整合能力及组织协作水平对平台运行绩效均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但各因素对平台的运行绩效的影响有差异性。具体表现为资源整合能力对平台运行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大,知识分享程度对平台运行绩效的影响程度居中,组织协作水平对平台运行绩效的影响最小;虽然河北省内区域创新平台整体表现良好,但平台间运行绩效差别较大,在知识分享、资源整合、组织协作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化与提升空间。最后,根据前文分析结果,分别从提升知识分享程度、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增强组织协作水平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的对策建议。

张仁开[3](2016)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文中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学的理念来考察创新系统而形成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创新系统”的“生态学隐喻”;它的提出和兴起,既是创新模式演进的规律使然,也是全球创新实践的共同选择。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界掀起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潮和持续关注,但从“演化”的视角来审视区域或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学术领域。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生物进化视角揭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的一般模式和动力机制;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分析逻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要素E-关系R-功能F三维模型(ERF模型),并以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例,从构成要素(创新物种)、网络联系(创新网络)、系统功能(创新功能)等三个层面,探讨其演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同时,设计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系统演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演化状况进行综合测度;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提出推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创新生态系统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梳理阐释了生态系统、演化经济地理学、自组织理论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发展脉络及其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详细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结构模型及其主要功能。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创新主体(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复杂的知识、技术、文化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大小和特定结构的功能复合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发展驱动和文化引领等功能,一般由知识生产群落(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也包括一些具有知识生产功能的企业研究机构)、知识应用群落(主要是各类企业)、知识扩散群落(主要是指各类服务机构和组织)和创新环境要素(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构成。第二,基于“演化”的基本要义,分析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协同性、路径依赖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或再生期等几个阶段。演化过程和路径通常受到不同因素和多种动力的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6类:一是创新组织(大学、高校、科研院所及中介服务机构等)自身进化因素,二是科技进步因素,三是经济社会因素,四是创新政策及体制因素,五是创新文化环境因素,六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包括:一是技术拉动,即科学技术进步对创新主体发展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拉动;二是市场推动,即创新产品或创新需求所带来的市场发展变化,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中发展演化;三是政策促动,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中,政府的创新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四是环境扰动,即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往往受到其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第三,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逻辑,分析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演化分析可从微观的组织、中观的网络和宏观的系统三个维度展开。据此,文章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集“微观要素E(Element)"-“中观关系R(Relation)"-“宏观功能F(Function)"于一体的3D模型(ERF模型):在微观层面或要素(Element)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组织(创新物种)等构成要素的进化,多样性和优势种是其演化的双重逻辑;在中观层面或关系(Rela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要素(创新组织)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即系统内部创新网络的变动,地方化和全球化是其演化的两个向度;在宏观层面或功能(Func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发展,集聚和扩散是其演化的两大机制。基于ERF模型,设计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创新要素(物种)演化指数”、“创新关系(网络)演化指数”、“创新功能演化指数”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1个具体指标构成。第四,运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对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模式和成熟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而言,上海创新生态系统处于高阶演化状态,呈现五大演化特征:一是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二是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三是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四是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五是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从创新物种演化看,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在市场转型中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但也打上了政府强势干预的“烙印”;从创新关系演化看,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网络和外部联系逐步增强,地方化和全球化在博弈中逐步均衡,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得以提升;从创新功能演化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产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要突破口。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提出了促进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路径,但政府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最能动的参与主体,可以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调控,从而使其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上海应培育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培育创新优势种、提升创新包容度、延伸创新食物链。

陈翠霞[4](2016)在《高校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探讨了化工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制度化管理、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和专业实验队伍建设管理等方面改善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开展教育教学、培养科技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规范实验室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服务的功能。

林咏梅,吕建华[5](2015)在《高校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文中提出探讨了化工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制度化管理、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和专业实验队伍建设管理等方面改善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开展教育教学、培养科技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规范实验室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服务的功能。

崔朋,方红霞,李长江,王永垒,吴强林[6](2015)在《地方应用型院校分析测试平台转型发展的路径探讨》文中提出探讨了通过明确发展定位、加强测试技术人才培养、创新服务模式、实验室资质认证以及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促进分析测试中心转型发展的思路,旨在提高分析测试平台仪器设备利用率,提升服务教学、科研和区域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周增骏[7](2015)在《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资本化是突破高校知识价值创造障碍,实现利益相关者多方共赢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运用智力资本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围绕“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机制”这一主题提出了以下三大研究问题:(1)高校知识资本化绩效的关键维度有哪些?(2)高校自身拥有的智力资本通过怎样的路径影响知识资本化绩效?(3)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知识资本化的组织模式是什么?本文采用文献理论研究、探索性多案例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性的分析论证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主要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基于对知识资本化的核心目标——知识增值和价值创造的探讨,提出了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绩效的三个关键维度:产学合作研发、成果商业化以及协同创新增效。在此基础上,对问卷中的知识资本化绩效变量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的三个因子正好与理论预设的绩效维度相符,验证了作者对知识资本化绩效的定义及维度划分。(2)探索了高校智力资本的三个维度影响知识资本化绩效的作用路径,剖析了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机制。基于537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数据,首先检验了高校智力资本禀赋对知识资本化绩效的直接影响效应,得出智力资本的各个维度对知识资本化绩效都有显着正向影响的结论。接着检验了知识管理能力在智力资本影响知识资本化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除了人力资本正向影响知识编录这条路径的假设检验不显着之外,其余涉及解释变量通过中介变量影响被解释变量的路径均通过了假设检验,这表明知识编录和知识转移在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机制中起到了关键的中介转化作用。不仅如此,实证模型还验证了知识编录对知识转移的正向促进作用,揭示了知识资本化通过知识编录与知识转移实现价值创造的增值机理。此外,在剖析知识资本化机制的过程中,本研究还发现高校的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不仅对知识资本化绩效存在直接影响路径,还通过智力资本的其他维度,继而借助知识管理实践实现了对绩效的间接影响,揭示了涉及智力资本内部构念关系的知识资本化机制。(3)基于协同创新的理论范式,高校知识资本化实践不仅需要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还需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保障其顺利运行。本研究认为应当突破高校的组织边界,引入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科技信息中介、科技服务中介、金融中介等知识资本化的利益相关者,基于知识价值创造的最终目标建立起一套异质性组织深度协同的高校知识资本化组织模式。不仅如此,还应当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等相关法律进一步深化知识资本化实践,实现1+1+1+…+1>N的协同创新非线性价值溢价。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了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机制的理论模型,突破了协同创新、智力资本和知识管理三大领域的理论边界,将三者通过资源投入——过程管理——价值创造的逻辑融入高校知识资本化的动态过程中,拓展了三大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围;(2)通过大样本实证研究揭示了知识资本化的价值增值机理,突破了以往定性研究对知识资本化虚拟价值创造机制的宏观认知。聚焦知识管理实践中的知识编录和知识转移阶段,通过基于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完整地阐述了知识资本化的价值创造逻辑,为以知识价值创造为主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3)突破了传统的企业视角,探索了高校在多利益相关主体的协同参与下,通过资源互动与生态共演实现的非线性协同溢价。建立了一套针对高校协同创新实践的理论框架,进一步丰富了基于不同类型组织的协同创新理论研究。

赵贞,徐勇鹏,陈忠林[8](2014)在《高校“大型仪器独立操作资格”制度的管理与实践》文中提出为提高大型仪器的管理、使用效率,由研究生提出申请,通过培训和一系列严格考核后,获得"仪器独立操作资格证书"即可独立使用该仪器。结合该学院大型仪器的教学、管理、开放服务等特点,推出培训新制度,探讨其效果,并探讨现行大型仪器的开放式、科学化先进管理方式,将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开放服务,实现资源的专管共享及优化配置。

裴玉湾[9](2014)在《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开展科技服务和进行生产实验的重要基地。可以说,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是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近三十年的革新开放,越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变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越南高等教育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矛盾还十分突出。尤其是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已经成为越南高等教育面临的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其中,加强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促进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是越南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以及研究技术路线。针对目前越南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薄弱、设备使用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在各位中国老师和越南同事的帮助下,对越南部分工科院校的实验室管理情况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遴选了10个具有一定认同度的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构成越南高等工科院校的实验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按这个评价体系,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平均值法对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目前越南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改进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实验设备管理体系和制度、建立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以及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等;为促进越南高校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本文应用信息技术,设计了一个实验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包括:系统应用架构、系统组织架构和系统功能架构等,以促进提高自动管理工作程度。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点:一是结合越南工科院校实验教学的特点以及目前实验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包括10项评价指标的实验设备管理评价体系;二是针对越南高校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方案;三是应用WEB和SQL服务器平台(在越南很普遍使用)建立了一个支持自动化设备管理模型。

刘昱东[10](2013)在《“两弹一星”工程管理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两弹一星”工程是20世纪中叶中国实施的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项目。原理和技术封锁、国内基础薄弱、苏联有限援助是该工程实施的三个特殊时代背景。高度计划、集中统一的社会体制又成为其独特的管理背景。实用思想至上、政治目标主导则成为其实施的文化背景。本文在综合分析以上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两弹一星”工程在管理体制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其打破一般大科学工程“行政+技术”的管理模式,在已有的两类管理要素中加入了政治要素,使政治、行政和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灵活而高效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作用,通过总体任务的设定、相关学科的建设、科学研究的组织、工程制造的开展、人才的管理和质量的监控等一系列过程表现出来。而促进这种体制形成的动力机制,则是以实用思想为主导的科技价值观和政治功利性与科技功利性之间内部张力的推动。据此,本文比较了“两弹一星”工程与美国“曼哈顿”工程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之处,认为这两大科学工程在整体计划的基础上,分别存在着全国协同和市场调度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造成其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区别的根本原因,则是大科学工程管理中政治要素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二、让大型仪器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大型仪器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2)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区域创新平台研究现状综述
        1.2.1 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研究
        1.2.2 创新平台影响因素研究
        1.2.3 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创新平台的相关理论
    2.1 区域创新平台的内涵及特点
        2.1.1 区域创新平台的内涵
        2.1.2 区域创新平台的特点
    2.2 区域创新平台的分类及功能
        2.2.1 区域创新平台的分类
        2.2.2 不同类别创新平台的功能
    2.3 区域创新平台的主体及其基本模式
        2.3.1 区域创新平台的主体
        2.3.2 区域创新平台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3.1 知识分享对运行绩效的影响
        3.1.1 创新平台知识分享的阶段演化分析
        3.1.2 知识分享的作用机理
    3.2 资源整合对运行绩效的影响
        3.2.1 资源整合的范围
        3.2.2 创新平台资源整合过程分析
        3.2.3 资源整合的作用机理
    3.3 组织协作对运行绩效的影响
        3.3.1 组织协作的内涵
        3.3.2 组织协作的作用机理
第四章 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选取
    4.1 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方法选取
        4.2.1 结构方程模型
        4.2.2 因子分析法
    4.3 模型及假设图的构建
        4.3.1 运行绩效结构方程模型
        4.3.2 路径假设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北省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
    5.1 河北省区域创新平台发展现状
    5.2 河北省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2.1 数据收集
        5.2.2 信度及效度分析
        5.2.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2.4 结果分析
    5.3 河北省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综合评价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运行绩效评价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高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的对策建议
    6.1 提升知识分享程度
    6.2 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6.3 增强组织协作水平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3)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类型及特征的研究
        1.2.2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1.2.3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绩效及其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内容框架及创新
        1.4.1 内容框架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理论
        2.1.1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2.1.3 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2.1.4 生态系统的功能
        2.1.5 生态系统的演替
    2.2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2.2.1 经济地理学的“演化转向”:演化经济地理学
        2.2.2 惯例·新奇·适应: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2.2.3 组织·网络·空间: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场景
        2.2.4 技术·制度·文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解析视域
    2.3 自组织理论
        2.3.1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2.3.2 协同学理论(Synergetics)
        2.3.3 超循环理论(Super circle Theory)
    2.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4.1 系统与复杂系统
        2.4.2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2.4.3 CAS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1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3.1.1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界定
        3.1.2 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异同
        3.1.3 创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征
        3.1.4 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3.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周期及特点
        3.2.1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主要特征
        3.2.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过程
    3.3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
        3.3.1 创新组织演化因素
        3.3.2 科技进步因素
        3.3.3 社会经济因素
        3.3.4 创新体制及政策因素
        3.3.5 创新文化环境因素
        3.3.6 自然环境要素
    3.4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
        3.4.1 技术拉动
        3.4.2 市场推动
        3.4.3 政策促动
        3.4.4 环境扰动
第四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建构
    4.1 ERF模型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4.1.1 地理学的演化思维与关系范式:ERF模型的理论渊源
        4.1.2 创新研究的“四大转向”:ERF模型的实践域境
    4.2 要素(E)维度:创新物种演化
        4.2.1 创新物种演化的双重逻辑:多样性与优势种
        4.2.2 创新物种演化的基本方式:遗传·变异·迁入·选择
    4.3 关系(R)维度:创新网络演化
        4.3.1 创新网络演化的核心实质:创新关系
        4.3.2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向度:地方化与全球化
        4.3.3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机制:竞争与协同
    4.4 功能(F)维度:创新功能演化
        4.4.1 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4.4.2 创新功能演化的基本机制:集聚与扩散
第五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研究
    5.1 建国以来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5.1.1 计划经济下的科技种植园(1949年-1980年代初期)
        5.1.2 市场转型中的创新体系构建(198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
        5.1.3 迈向成熟市场的创新生态培育(2010年代以来)
    5.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5.2.1 知识生产群落
        5.2.2 知识应用群落
        5.2.3 知识扩散群落
        5.2.4 创新环境要素
        5.2.5 创新人才要素
    5.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产出状况分析
        5.3.1 知识性产出
        5.3.2 技术性产出
        5.3.3 经济性产出
第六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研究
    6.1 创新物种演化: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适者生存
        6.1.1 科研院所:市场能力与公益服务能力的消长
        6.1.2 高等院校:过度行政化与过度市场化的悖论
        6.1.3 科技企业:市场竞争与创新追求的迷失
    6.2 创新网络演化:地方化与全球化的均衡博弈
        6.2.1 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网络的内部强化
        6.2.2 长三角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的区域扩张
        6.2.3 科技对外开放:嵌入全球创新网络
    6.3 创新功能演化:科技与经济融合的绩效追求
        6.3.1 科技成果转化: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
        6.3.2 R&D产业:创新功能的专业化与科技经济的一体化
第七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
    7.1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内涵及界定
    7.2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7.2.1 设计原则
        7.2.2 设计过程
        7.2.3 指标构成
        7.2.4 权重确定
    7.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方法及步骤
        7.3.1 数据来源
        7.3.2 方法与步骤
    7.4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结论及分析
        7.4.1 基于创新物种(E)演化的分析
        7.4.2 基于创新关系(R)演化的分析
        7.4.3 基于创新功能(F)演化的分析
        7.4.4 基于成熟度综合指数的分析
第八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思路研究
    8.1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总体判断
        8.1.1 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
        8.1.2 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
        8.1.3 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
        8.1.4 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
        8.1.5 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
    8.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愿景勾勒
        8.2.1 全球创新生态的物种库
        8.2.2 国际创新网络的动力源
        8.2.3 世界创新环境的调节阀
    8.3 促进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的对策
        8.3.1 培育创新优势种
        8.3.2 提升创新包容度
        8.3.3 延伸创新食物链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不足之处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高校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 管理和责任制度不够健全。
    2. 安全制度不严。
    3. 高端仪器的利用率不高。
    4. 设备的重复购置。
    5. 实验管理队伍建设不合理。
二、实验室管理的改善
    1. 制度化管理。
    2. 安全管理。
    3.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4. 加强专业实验队伍建设管理。
三、结论

(5)高校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 1 管理和责任制度不够健全
    1. 2 高端仪器的利用率不高
    1. 3 设备的重复购置
2实验室管理的改善
    2. 1 制度化管理
    2. 2 安全管理
    2. 3 仪器设备管理
    2. 4 专业实验队伍建设管理
3结论

(6)地方应用型院校分析测试平台转型发展的路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目前地方院校分析测试中心存在的问题
    1.1服务定位不够明晰、服务机制模式有待改进
    1.2基础设施不健全,采购规划有待加强
    1.3测试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2分析测试中心转型发展路径探讨
    2.1科学定位,明确服务目标
    2.2依托合作基地与平台,加快转型发展
    2.3突出特色,加强协同创新,彰显服务优势
    2.4规范管理,加强培训,提高管理运行水平
3结论

(7)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知识的资本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
        1.1.2 高校在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资本化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1.3 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障碍
        1.1.4 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促进高校知识资本化进程
    1.2 研究问题
        1.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1.2.3 拟研究问题
        1.2.4 拟创新点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1.3.1 知识资本化
        1.3.2 协同创新
    1.4 章节安排、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章节安排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2.1.1 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2.1.2 智力资本的构成和分类
        2.1.3 智力资本的测量与评估
        2.1.4 智力资本理论的演化与发展
        2.1.5 小结
    2.2 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2.2.1 知识的内涵和分类
        2.2.2 知识管理的内部增值机理——知识编录视角的研究
        2.2.3 知识管理的外部增值机理——知识转移视角的研究
        2.2.4 小结
    2.3 跨组织协同理论演进
        2.3.1 三螺旋理论
        2.3.2 协同创新理论
        2.3.3 小结
    2.4 现有文献综述小结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3 探索性多案例分析
    3.1 案例研究方法论
        3.1.1 研究方法概述
        3.1.2 研究方案设计
    3.2 东北大学知识资本化实践案例
        3.2.1 案例背景介绍
        3.2.2 知识资本化实践过程
    3.3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知识资本化实践案例
        3.3.1 案例背景介绍
        3.3.2 知识资本化实践过程
    3.4 南京工业大学知识资本化实践案例
        3.4.1 案例背景介绍
        3.4.2 知识资本化实践过程
    3.5 多案例比较与总结
    3.6 本章小结
4 面向协同创新的商校知识资本化机制理论模型
    4.1 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机制概念框架
    4.2 智力资本对知识资本化绩效的影响理论假设
        4.2.1 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化绩效
        4.2.2 组织资本与知识资本化绩效
        4.2.3 关系资本与知识资本化绩效
        4.2.4 智力资本各维度间的相互关系与知识资本化绩效
        4.2.5 智力资本对知识资本化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
    4.3 智力资本影响知识资本化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构建
        4.3.1 知识管理实践——知识编录与知识转移
        4.3.2 智力资本与知识编录
        4.3.3 智力资本与知识转移
        4.3.4 知识编录与知识资本化绩效
        4.3.5 知识转移与知识资本化绩效
        4.3.6 智力资本影响知识资本化绩效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机制的研究方法论
    5.1 问卷设计
        5.1.1 基本内容
        5.1.2 设计过程
        5.1.3 可靠性说明
    5.2 变量测量
        5.2.1 智力资本禀赋
        5.2.2 知识管理实践
        5.2.3 知识资本化绩效
    5.3 数据采集
    5.4 主要实证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机制的实证研究
    6.1 样本描述性统计
        6.1.1 被访者的基本信息
        6.1.2 所在科研团队的基本情况
    6.2 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6.2.1 变量的信度分析
        6.2.2 变量的效度分析
    6.3 相关分析
    6.4 回归分析
    6.5 结构方程建模
        6.5.1 初步数据分析
        6.5.2 初始模型构建
        6.5.3 模型初步拟合
        6.5.4 模型修正与确定
    6.6 本章小结
7 提升高校知识资本化绩效的政策建议
    7.1 建立适应知识资本化需求的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7.2 创新人事改革特区,打造适应协同创新的师资队伍
    7.3 充分发挥知识的杠杆效应,构建基于资源整合的软硬件环境
    7.4 广泛吸纳利益相关者,构建适应协同创新的知识资本化联盟
    7.5 构建形式多样的个性化知识社区,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7.6 创建互动共演的知识资本化生态系统,实现知识价值创造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8.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8)高校“大型仪器独立操作资格”制度的管理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管理办法
    1.1 运行模式
    1.2 独立操作资格认证管理办法
    1.3 培训与考核
2 实践成效
3 大型仪器的开放式科学化管理及相应机制
    3.1 大型仪器的档案及使用记录管理
    3.2 建立简单易学、人性化的仪器操作提示
    3.3 专管共用, 实现资源开放共享
    3.4 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3.5 大型仪器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4 结束语

(9)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高校试验设备管理综述
        1.2.1 国外高校试验设备管理概况
        1.2.2 国内高校试验设备管理概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可能的创新点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
        2.1.1 设备及设备管理
        2.1.2 设备管理的内容
        2.1.3 设备管理的意义
        2.1.4 设备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2.2 高校实验设备管理
        2.2.1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2.2.2 实验设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2.3 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的特点、内容和要求
    2.3 绩效评价理论
        2.3.1 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2.3.2 绩效评价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的现状调查评价
    3.1 越南高等学校概述
    3.2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状况调查
        3.2.1 关于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体制
        3.2.2 关于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的构成
        3.2.3 关于实验教学开展的方式
        3.2.4 与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设备管理状况的比较调查
    3.3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绩效评价
    3.4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的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3.4.1 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的存在问题分析
        3.4.2 实验设备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的优化策略
    4.1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的优化目标和内容
        4.1.1 优化目标
        4.1.2 优化内容
    4.2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设计
        4.2.1 关于实验设备管理体系
        4.2.2 关于实验设备管理制度
        4.2.3 几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4.3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策略
    4.4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信息化管理架构设计
        4.4.1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信息化管理应用架构设计
        4.4.2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信息化管理组织架构设计
        4.4.3 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信息化管理功能架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越南语版第一调查表形式
    附录2:汉语版第一调查报形式
    附录3:第一种调查结果综合
    附录4:越南语版第二调查表形式
    附录5:汉语版第二调查表形式
    附录6:第二调查综合结果

(10)“两弹一星”工程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两弹一星”工程的管理特色
        1.1.2 “两弹一星”工程中的管理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实施背景
    2.1 现实需求与选择
        2.1.1 历史:中国实施大工程的传统
        2.1.2 现实:新中国政府的职能和需求
        2.1.3 决策:基于现实的选择
    2.2 科研环境
        2.2.1 科学研究人才
        2.2.2 科研与教育机构
        2.2.3 文化与组织背景
    2.3 经济与工业基础
        2.3.1 经济与工业基本状况
        2.3.2 产业部门发展状况
    2.4 苏联援助
        2.4.1 苏联的科学技术援助
        2.4.2 苏联的工业援助
        2.4.3 对苏联援助的评价
第三章 “三位一体”:“两弹一星”工程的管理体制
    3.1 “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
        3.1.1 组织决策层的组织结构
        3.1.2 实施执行层的组织结构
    3.2 “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3.2.1 “政治挂帅”:政治领导为主导
        3.2.2 “技术负责”:学术管理为核心
        3.2.3 行政支撑:科研单位的骨架
        3.2.4 “三位一体”:政治、行政和技术管理的有机结合
    3.3 “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作用
        3.3.1 政治要素直接介入管理
        3.3.2 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统一
        3.3.3 融合集体智慧集思广益
第四章 目标指引下的过程管理:“两弹一星”工程的管理过程
    4.1 以任务为牵引
        4.1.1 核武器研制任务
        4.1.2 导弹研制任务
        4.1.3 人造卫星研制任务
    4.2 以学科建设为支撑
        4.2.1 “研究”概念的界定
        4.2.2 构建学科体系
        4.2.3 教育体系的建设
    4.3 以科研组织为基础
        4.3.1 科研机构的设立
        4.3.2 科研任务的分工
        4.3.3 科研过程的实施
    4.4 以工程制造为核心
        4.4.1 原子弹的工程研制
        4.4.2 导弹的工程组织
        4.4.3 人造卫星的工程制造
    4.5 以人才管理为重点
        4.5.1 对科学大师和科技帅才有效集中任用
        4.5.2 对基层人才择优选拔和大胆任用
        4.5.3 以“金字塔”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机制
    4.6 以质量监控为保障
        4.6.1 对质量监控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4.6.2 质量监控工作的制度设置
        4.6.3 面向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
第五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运行机制分析
    5.1 “两弹一星”工程的计划与调整过程
        5.1.1 “两弹一星”工程计划的制定
        5.1.2 “两弹一星”工程计划的审查
        5.1.3 “两弹一星”工程计划的调整
    5.2 “两弹一星”工程运行的外部推力: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取向
        5.2.1 大科学工程面向实用的必然性及其影响
        5.2.2 “两弹一星”工程实用价值取向的缘由
    5.3 “两弹一星”工程运行的内部张力:政治功利性与科技功利性的博弈
        5.3.1 政治功利性与科技功利性的平衡
        5.3.2 政治管理要素介入大科学工程管理的意义
        5.3.3 政治目标与科技目标的“双赢”
    5.4 计划、市场与协同:“两弹一星”工程与“曼哈顿”工程
        5.4.1 计划科技体系中的统一领导
        5.4.2 全国合作单位的市场运作与协同展开
        5.4.3 两大科学工程的比较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表

四、让大型仪器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科研仪器平台的运行效率评价: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视角[J]. 王肖波,汪健,赵莉. 科技管理研究, 2021(12)
  • [2]区域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研究[D]. 郭竞.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3]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D]. 张仁开.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4]高校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J]. 陈翠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2)
  • [5]高校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J]. 林咏梅,吕建华. 化工时刊, 2015(12)
  • [6]地方应用型院校分析测试平台转型发展的路径探讨[J]. 崔朋,方红霞,李长江,王永垒,吴强林. 黄山学院学报, 2015(05)
  • [7]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知识资本化机制研究[D]. 周增骏. 浙江大学, 2015(01)
  • [8]高校“大型仪器独立操作资格”制度的管理与实践[J]. 赵贞,徐勇鹏,陈忠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11)
  • [9]越南典型工科院校实验设备管理研究[D]. 裴玉湾.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 [10]“两弹一星”工程管理创新研究[D]. 刘昱东.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让大型仪器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