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白乳胶成本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宁[1](2021)在《木质无框蜂窝板封边条剥离强度研究》文中提出木质无框蜂窝板作为常见的绿色材料之一,具有轻质、高强、成本低、可定制化生产等优点,但是木质无框蜂窝板在家具生产中的应用并不多见,其中封边工艺是影响其推广的主要问题之一,本论文就木质无框蜂窝板在家具生产中的封边剥离强度展开研究,优化了剥离检测方法,然后以软质封边条封边(PVC为例)和硬质封边条封边(铝合金为例)两大类,分别探究工艺因素对封边剥离强度的影响规律,对木质无框蜂窝板在家具生产中封边工艺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论文首先对封边条剥离强度检测方法进行分析,软质封边条剥离强度检测在相关行业标准《QB/T 4448-2013家具表面软质覆面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中,存在当封边条弯折180度时,弯折强度大于剥离强度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和封边条弯折过大而断裂的问题,据此,设计了一个通过两个定滑轮保证剥离角度为90度的试验装置,进行检测。硬质封边条剥离强度检测在相关行业标准《QB/T 4448-2013家具表面硬质覆面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中,存在当封边条弯折强度大于剥离强度时,检测结果主要为封边条弯折强度的问题,据此,设计了一个通过上下夹具固定剥离的试验装置,进行检测。2.针对木质无框蜂窝板软质封边条封边工艺,选取了板件芯层类别、板件厚度、胶黏剂种类、封边条厚度这四个工艺因素进行了具体研究,以40mm厚蜂窝板展开实验(上下表板5mm芯层30mm),结果表明:①芯层为1号边的板件封边剥离强度均值为1628N/M,约为芯层为2号边的1.67倍。主要原因在于1号边芯层能提供一定的胶合强度,2号边芯层几乎不提供胶合强度。②随着板厚的增加,木质无框蜂窝板封边剥离强度呈减小的趋势,40mm厚板件相较于25mm厚板件,封边剥离强度均值为1628N/M,降低了 21%,主要原因为表板剥离强度大于芯层剥离强度。③在采用PUR热熔胶、EVA热熔胶和聚氨酯发泡胶封边时,PUR热熔胶封边剥离强度均值为2762N/M,EVA热熔胶封边剥离强度均值为1629N/M,聚氨酯发泡胶封边剥离强度均值为773N/M,其中PUR热熔胶与EVA热熔胶封边工艺相对简单。④随着PVC封边条厚度的增加,封边剥离强度呈略微增强的趋势,其中0.8mm厚封边条剥离强度均值为1629N/M,1.2mm厚封边条剥离强度均值为1650N/m,而2mm厚封边条剥离时,封边条弯折强度对剥离强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检测结果不完全为剥离强度。经过分析总结,在采用1.2mm厚封边条、PUR热熔胶,封40mm厚板件芯层为1号边时,板件封边剥离强度最高,并且通过对比实验,在最优工艺的条件下,木质无框蜂窝板封边剥离强度大于木质有框蜂窝板传统封边工艺封边时的剥离强度。3.针对木质无框蜂窝板硬质封边条封边工艺,选取了板件芯层类别、板件厚度、胶黏剂种类、封边条形态这四个工艺因素进行了具体研究,同样以40mm厚蜂窝板展开实验,结果表明:①芯层类别对硬质封边条封边剥离强度无影响。②板厚对于硬质封边条剥离强度影响较小,主要原因在于板件芯层部位可以形成一层胶膜,保证了芯层与表板的胶合强度相差不大。③在采用环氧树脂胶和白乳胶封边时,环氧树脂胶封边剥离强度均值为10687N/M,白乳胶封边剥离强度均值为8075N/M,其中白乳胶封边固化时间相对较长。④采用U型封边条封边时剥离强度均值为10687N/M,采用几型封边条封边时剥离强度均值为10905N/M,剥离强度相差不大,但封边效果不同。硬质封边相较于软质封边条封边,封边工艺相对复杂,但封边剥离强度远大于软质封边条,同时还可以起到加强板件的作用。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得出了木质无框蜂窝板封边时相对较优的封边工艺,丰富了对木质无框蜂窝板封边工艺方面的研究,对木质无框蜂窝板在家具行业的应用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张倩,沈一丁,杨凯,陈绪永,李凯斌,刘一鹤[2](2021)在《色粉纸用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合成及性能》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色粉纸表面固砂的性能要求,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异辛酯(EHMA)为软单体、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羟丙酯(HPA)为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酯树脂乳液(WSAE-G),进一步将其作为色粉纸表面固砂用黏合剂和成膜剂。讨论了GMA用量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和黏度等的影响。利用DLS和TEM对乳液乳胶粒子的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使用TG、DSC以及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胶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对固砂产品表面进行SEM测试。结果表明:GMA用量为1%(以混合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下同)时,乳液粒径为142.4 nm,PDI为0.063,乳液分散稳定指数(TSI)为0.162287。TEM显示,乳液具有清晰的核壳结构。胶膜拉伸强度达9.057 MPa。制得的色粉纸层间结合力为244.9 J/m2,所形成的固砂层均匀、磨砂性较好且不易掉砂。
王安琪[3](2020)在《多温度组合型石蜡基相变蓄热板的制备及使用性能》文中指出能源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源合理利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是社会发展中重要课题。相变材料是一种利用潜热进行蓄热节能的材料,近年来,相变材料在能源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本研究突破传统单一相变温度相变材料工程应用的局限性,以不同型号相变石蜡与膨胀珍珠岩分别为相变介质与载体制备石蜡基相变蓄热材料。通过实验检测方法测定出石蜡基相变蓄热材料的化学结构与材料表观等性质,并通过DSC曲线以及TG曲线分析其热物性。利用Design Builder分别进行多温度组合型石蜡基相变蓄热板在我国不同城市进行节能效果模拟。本研究选用32#与25#相变石蜡在熔融状态下与膨胀珍珠岩通过真空浸渍吸附相变石蜡,吸附相变石蜡后的相变石蜡/膨胀珍珠岩相变材料采用白乳胶进行封装获得石蜡基相变蓄热材料。DSC结果表明,膨胀珍珠岩吸附及白乳胶的封装对相变石蜡相变温度影响微弱,封装后的32#与25#石蜡基相变蓄热材料相变焓分别为121.2 k J/kg与72.13k J/kg。石蜡基相变蓄热材料相变焓略有降低,但通过TG测试封装后的石蜡基相变蓄热材料热稳定性大幅提升。32#石蜡基相变蓄热材料热重损失减小15.33%,25#石蜡基相变蓄热材料热重损失减小11.98%。石蜡基相变蓄热板才用以白乳胶作为粘黏剂,通过冷压成型方法制备石蜡基相变蓄热板。采用稳态法测得在保证石蜡基相变蓄热板中白乳胶包覆性的前提下,导热系数最大值为0.183 W/(m·K)。通过蓝宝石DSC测试方法,其中25#石蜡基相变蓄热板比热容为2.543 J/(g·K),32#石蜡基相变蓄热板比热容为2.694 J/(g·K)。将32#石蜡基相变蓄热板、25#石蜡基相变蓄热板以及混凝土结构组成多温度组合石蜡基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通过恒温加热测得多温度组合型石蜡基相变蓄热结构蓄热温度滞留时间约为100min。利用Design Builder软件对多温度组合型石蜡基相变蓄热围护结构建筑节能使用性能进行模拟测试。模拟结果表明多温度组合型石蜡基相变蓄热围护结构在建筑节能应用中效果显着。在对比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代表城市对建筑温控效果后发现,多温度组合型石蜡基相变蓄热围护结构可适用于我国不同地区气候环境,且对建筑能耗节约效果显着。
范闪[4](2020)在《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皮革行业是我国轻工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制革及其产品企业发展迅速,一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制革、毛皮及其制品地区之一。这个过程也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博弈过程。90年代,我国进入了环境与经济发展并重的阶段,制革及其产品企业生存压力增大,环保压力、成本增加、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国际上欧盟委员会更新了关于《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旨在引领全球由线性经济转入循环经济、把废物变为资源、赋予消费者权利等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基于以上国内问题、国际要求,皮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企业、行业专家关注的重点,进行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河北东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羊皮制革的三种工艺(传统铬鞣、逆转铬复鞣、无铬鞣)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其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等输入输出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得到数据清单,利用eFootprint评价软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另外,对制鞋企业-新百丽集团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针对当今主流的冷粘皮鞋的裁断、帮面和底工工序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输入输出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得到数据清单,运用eFootprint软件对三款皮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三款皮鞋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差异。最后,选定两种有代表性的制鞋工艺(冷粘鞋、模压鞋)进行了从“摇篮”到“大门”的全生命周期研究,为今后鞋类产品进入国际交易市场,要求的产品足迹报告打下基础。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国内与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相同的工艺流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类型指标相同。但经过eFootprint软件的评估,我国的铬鞣制革在水资源消耗及人体毒性-致癌方面较国外的环境影响贡献值小。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制革用水量和铬粉的用量具有严格限制,且国内的制革专家和高等院校对清洁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2)制鞋过程经过SimaPro软件的评估,结果显示底工工序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值最大,行业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应针对底工工序进行技术改进和提高。制鞋行业对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废气的排放方面,如何减少废气的产生、如何收集处理废气、开发无毒无害胶粘剂成为今后高校和行业研究的重点。(3)构建了制革行业企业的生命周期清单:每投入一吨盐湿皮,需要输入水30吨,化工原料400kg,电200kWh,成品革758kg,副产品470kg;产生废水29吨,CODCr50kg,氨氮12kg,硫化物8.3kg,悬浮物158kg,总铬1.85kg。CODCr的排放主要来源于软化工序,占比68%;氨氮的排放主要来源于脱灰和软化工序,占比47%;硫化物的排放主要来源于浸灰脱毛工序,占比43%;悬浮物的排放主要来源于浸灰脱毛工序,占比29%;总铬的排放主要来源于主鞣工序,占比74%。原料皮主鞣工段对于环境的影响最大,占比51%,然后是复鞣工段,占比25%,最后是准备工段,占比24%。(4)利用eFootprint软件,采用欧盟的PEF评价指标对三款冷粘鞋的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定量分析:女士休闲鞋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最大,其次是裁断工序,制帮工序最小。在PEF评价的15种环境影响类型中,女士休闲鞋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三种类型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4.18E+001MJ、1.52E+000kg、4.23E-001kg CO2 eq;女士凉鞋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最大,其次是帮面工序,裁断工序最小。女士凉鞋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1.97E+001MJ、5.26E+000kg、1.40E+000kg CO2 eq;女士短靴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与帮面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影响相近,裁断工序最小。女士短靴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2.36E+001MJ、1.29E+000、1.67E+000kg CO2 eq。(5)通过对特定款式的冷粘鞋与模压鞋从“摇篮”到“大门”具体案例的分析,建立了两种工艺鞋的数据清单,并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冷粘棉鞋耗费的主要材料包括:3000g盐湿皮、89295g工业用水、211.34g铬粉、耗费电力4.575kWh、辅料712.6g、胶粘剂共计59.4g;成品鞋重873.4g;主要产生废水、污泥、革屑、废气等,其中主要的废弃物包括:废水 54922g、CODCr137.7g、氨氮 38g、总铬 1.06g、VOC 共计 46.361g。模压棉靴耗费的主要材料包括:4680g盐湿皮、139300g工业用水、329.7g铬粉、耗费电力7.137kWh、辅料637.2g、胶粘剂共计1231.5g;成品鞋重873.4g;主要产生废水、污泥、革屑、废气等,其中主要的废弃物包括:废水85678.32g、CODCr137.7g、氨氮38g、总铬1.06g、VOC共计871.04g;两种工艺的评价结果均为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三方面评价指标结果对环境负荷最大。臭氧层消耗、人体毒性-致癌、人体毒性-非致癌三方面评价指标的环境负荷最小。(6)进行了制革及其下游行业企业(制鞋)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提出了采用主观赋权重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LCA评价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环境评价方法。避免了制革及下游行业企业(制鞋)因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缺失及误差带来的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LCA评价软件单一因素的影响,而且实现了根据不同案例进行指标权重的灵活调整,使得最终确定的指标权重更加科学合理;指标合成方法能够实现制革及下游行业企业(制鞋)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及不同层面水平的对比和原因分析。本论文构建了制革及制鞋的生命周期数据清单,引进了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对皮革行业环境污染的定性定量分析,对皮革行业的绿色产业链升级、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皮革行业的数据清单丰富了我国CLCD背景数据库;通过不同评价软件、评价方法的比较,找出eFootprint软件需要改进的环节,为完善我国生命周期评价软件提供参考。
张耘[5](2018)在《聚乙烯醇基胶黏剂和封闭型异氰酸酯的制备及性能表征》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以及人们环保理念的日益提升,人们对于绿色的追求愈发强烈,在国家积极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绿色环保胶黏剂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以聚乙烯醇基胶黏剂和异氰酸酯为代表的的环保胶黏剂的应用潜力日渐巨大。本文以聚乙烯醇为基体,醋酸乙烯酯跟丙烯酸丁酯通过聚合反应制备环保水基胶黏剂,并探究最佳性能;以戊二醛为交联剂,聚乙烯醇和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环保木材胶黏剂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分别以乙酸乙酯和乙醇为溶剂,制备封闭型异氰酸酯,并探究其对白乳胶以及酚醛树脂胶黏剂的性能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乳液胶黏剂,发现不同含量的氧化还原引发剂(H2O2-TA)对聚合物乳液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且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乳液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从2.34提高到2.97 MPa。研究发现,在单体(VAc和BA)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并且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聚合逐渐完全。当引发剂用量为1.0%时,乳液胶膜的热稳定性达到最佳,核壳结构也变得清晰。(2)在戊二醛交联作用下,聚乙烯醇跟木质素通过交联反应生成聚合物,试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和木质素发生了反应,并且随着交联剂的加入量增加,反应也越来越激烈,并趋于完全。氧化剂过硫酸钾的量为2.5%、氧化温度为60℃、聚乙烯醇:木质素=4:1、交联温度为70℃、交联剂用量达到5%时,胶黏剂的胶合性能达到最佳。从XRD衍射图谱中可以观察到聚乙烯醇和木质素在反应后2θ=19.8°处峰值出现了明显的减弱,也间接表明发生了强烈的交联。(3)分别以乙酸乙酯、乙醇为溶剂,以己内酰胺为封闭剂制备两种类型的封闭型异氰酸酯,并探究其含量分别对白乳胶以及酚醛树脂胶黏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溶剂的封闭型异氰酸酯对白乳胶和酚醛树脂均有增强效果,并且在含量为15%时效果最优,但是随着其含量的提高,无效粘结成分增多,增强效果下降。以乙醇为溶剂、己内酰胺为封闭剂制备的封闭型异氰酸酯在5%时对白乳胶与酚醛胶均有增强效果,但随着含量的提高,无效粘结成分增多,增强效果下降。
洪威[6](2017)在《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特性及甲醛治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有机气体检测仪和甲醛检测仪对广西典型城市(桂林、柳州、南宁)的家具城、商场、宾馆、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及甲醛浓度进行了检测与分析;采用Airpak对以饰面人造板为污染源的模拟空间中的甲醛浓度分布状况进行了模拟。在环境舱、模拟空间中研究了温度、湿度、换气率对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传质理论建立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模型;运用Box-Behnken方法研究了白乳胶低甲醛化改性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D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白乳胶的低甲醛化的改性机理及热解机理进行探讨;采用Placket-Burman实验设计、中心复合设计(CCD)研究了甲醛治理用CuxO/Bi2O3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探讨了复合材料样品的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反应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四类公共场所的甲醛、TVOC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家具城>商场>宾馆>文化娱乐场所,其中,南宁家具城的甲醛、TVOC最高平均浓度分别可达0.174 mg/m3和0.617 mg/m3,是标准规定限值的1.74倍和1.03倍。(2)模拟空间内甲醛浓度的空间分布与污染源位置、空气流速、温度等显着相关;饰面密度板在常温(20℃)、高温(35℃)密闭模拟空间中的甲醛浓度分别为0.144 mg/m3、0.496 mg/m3,在通风(2.5h-1)条件下其甲醛浓度分别为0.085 mg/m3、0.355 mg/m3;模拟空间中饰面密度板释放的甲醛浓度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为12.9%。(3)饰面密度板、饰面胶合板、饰面刨花板的甲醛释放过程可分为迅速释放、缓慢释放、释放饱和三个阶段,释放的甲醛浓度随着温度或湿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随换气率的增加而降低,最高浓度分别为1.290 mg/m3、0.550mg/m3和0.520 mg/m3。(4)模拟空间中饰面密度板、饰面胶合板、饰面刨花板释放的甲醛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释放的甲醛浓度值在夏季达到最高(0.107 mg/m3~0.252 mg/m3),在冬季的甲醛平均浓度值相对较低(0.006 mg/m3~0.037 mg/m3),对模拟空间所造成的甲醛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饰面密度板>饰面胶合板>饰面刨花板。(5)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模型为:模型预测的饰面密度板、饰面胶合板、饰面刨花板的甲醛浓度值与实测值最大误差分别为10%、10%、12%,呈现出较好的拟合效果。(6)改性剂可以有效降低白乳胶游离甲醛含量,对应的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磺胺浓度>N,N-二甲基乙二胺浓度>硫酸铝浓度>聚乙烯醇浓度;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磺胺浓度为15%、N,N-二甲基乙二胺浓度为3%、硫酸铝浓度为3%、聚乙烯醇浓度为3%;经该工艺改性后白乳胶的游离甲醛含量降低了 88.9%;改性过程中白乳胶中的甲醛与N,N-二甲基乙二胺、磺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能为:7C4H12N2+16CH20=5C7H17N+4C2H4N202+CHNO+7H2O;2C6H8N2O2S+3CH2O=C3H4N2O+2C6H7SO2N+2H2O。(7)改性前后白乳胶的总体热解过程可以分为干燥失水、快速热解和缓慢热解三个阶段;未改性白乳胶在热解温度为220℃~410℃和410℃~500℃范围内的活化能(E)、焓变(AH)、熵变(△S)、吉布斯自由能(AG)分别为 113.82 KJ/mol、108.68 KJ/mol、-137.24 J/(mol·K)、193.53 KJ/mol 和 87.28 KJ/mol、81.48 KJ/mol、-162.31 J/(mol·K)、216.20 KJ/mol,改性白乳胶在热解温度为210℃~440℃范围内的活化能(E)、焓变(AH)、熵变(△S)、吉布斯自由能(AG)分别为 142.79 KJ/mol、137.94 KJ/mol、-92.35 J/(mol·K)、191.86 KJ/mol,较改性前均有所提高;改性前后白乳胶的热分解反应均属于非自发的吸热反应。(8)CuxO/Bi2O3复合材料对于甲醛气体的去除有显着效果;工艺因素对CuxO/Bi2O3复合材料去除甲醛的影响强弱顺序为:乳酸浓度>聚乙二醇600浓度>烧结时间>硝酸铋掺杂量>沉积温度>无水乙醇>沉积时间>烧结温度>电解液pH>电流密度;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硫酸铜浓度为0.4 mol/L,乳酸浓度为4.28 mol/L、无水乙醇浓度为15%、聚乙二醇600浓度为4.87%、电解液pH为10.5、电流密度为8 mA/cm2、沉积时间60 min、沉积温度为70℃、硝酸铋掺杂量为45.83 g、烧结温度为350℃、烧结时间为193.93 min,对应的甲醛去除率为87.61%;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其甲醛去除率仅下降了 4.1%,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稳定性。(9)CuxO/Bi2O3复合材料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成分为Cu2O、CuO和Bi2O3,实现了三者的共沉积;所制备的CuxO/Bi2O3复合材料结构均匀致密,在300nm~800nm的光响应范围明显扩大,在近紫外区和红外区均有较强的光响应能力。
毕海江[7](2014)在《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材料制备及其隔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防服是使救火员远离火焰和热辐射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现有消防服仅仅通过增加重量及厚度来达到隔热指标要求,制约了消防员的活动性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在拥有防水、隔热、阻燃、透气等传统的优良性能的基础上,为了降低隔热层厚度还需要高性能的隔热材料,使新型消防服在满足消防员的工效需求的同时使用更加方便高效。气凝胶在固体材料中密度最小,具有极高的孔隙率。由于气体的导热系数远小于固体,这使得在固体材料中气凝胶的导热系数最低。经改性后的气凝胶不仅能承受高强度,而且耐高温,它的优异特性决定其能够作为超级隔热材料应用于服装领域。消防服在投入使用前需经过一系列隔热及耐火性能指标测试,利用改性后气凝胶所具有的高强度、高韧性以及良好的隔热特性就可以满足消防服的性能要求。本文拟合成气凝胶多孔隔热材料,并通过改变改性剂使其性能更为优异,利用制得的气凝胶与增强纤维结合制备气凝胶毡隔热材料。本文采用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原理,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经过常压干燥制备疏水性Si02气凝胶。对气凝胶进行改性研究,获得性能更优的气凝胶材料。对制得的样品进行密度和孔隙率、表面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疏水性、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热稳定性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由三甲基氯硅烷(TMCS)改性得到的样品性能更优:密度仅为0.115g/cm3,孔隙率为94.77%,接触角为158°,比表面积为1067m2/g,平均孔径13.40nm,介孔分布更多,只有少量的微孔和大孔,是典型的介孔材料。通过粘结剂(白乳胶)与表面活性剂(KH-550)的作用对已制得的气凝胶进行定型和增强,并与经过热处理的增强纤维结合,常压干燥制备出Si02气凝胶毡。改变增强纤维的热处理温度、混合溶液中白乳胶含量以及气凝胶含量,研究其对气凝胶毡导热系数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优制备配方。结果表明,当纤维表面的柔顺剂等挥发完全后,温度的升高使样品导热系数降低;随着白乳胶含量的降低,样品的导热系数也会降低;当气凝胶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气凝胶充分溶解在溶液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导热系数低的优点,得到的样品导热系数更低。即当热处理温度为500℃C,白乳胶含量为3m1,气凝胶含量为10g时,样品导热系数最低,为0.048W/m·K。为了进一步验证样品的隔热性能,对制得的气凝胶毡样品在低辐射条件下进行隔热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辐射强度为10kW以及15kW的情况下,气凝胶毡样品上、下表面升温速率较缓。由于下表面温度并没有达到吸收热量极限,温度会继续上升,但趋于平缓;辐射强度在20kW时,上、下表面升温速率迅速提升,各个样品的上表面吸收热量接近,温度趋于一致。由于达到隔热效果的极限,所以下表面温度逐渐变得平稳并在某一时刻达到稳定。通过比较不同样品在相同辐射条件下的隔热性能可知,由前文最优配方制得的气凝胶毡样品隔热效果最好。
李佳佳[8](2013)在《酸解乙酰化淀粉性质的研究及其在胶粘剂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以木薯淀粉与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采用酸解和乙酰化处理,探究酸解乙酰化处理对不同淀粉物化性质的影响,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变性淀粉,并以该复合变性淀粉为原料,与醋酸乙烯酯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配合交联剂、尿素等其他助剂制备淀粉基木材胶粘剂。本论文分别对酸解乙酰化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条件、胶粘剂的配方与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将该胶粘剂与酸解淀粉胶粘剂和市售白乳胶进行了性质对比。首先,研究了酸解乙酰化改性对木薯淀粉性质的影响。将酸解乙酰化淀粉与酸解淀粉、乙酰化淀粉、原淀粉的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酸解乙酰化复合改性显着提高了淀粉糊的透明度与冷、热糊稳定性,降低淀粉的膨胀度、糊化温度及峰值黏度,抗凝沉性明显增强,复合改性对木薯淀粉的晶型、基本结构和颗粒形貌影响不大。然后,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对其进行酸水解预处理,再对该酸解淀粉进行乙酰化处理制备酸解乙酰化淀粉。研究了酸预处理对淀粉糊黏度、透明度、膨胀度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所得淀粉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酸预处理后制备的复合改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膨胀度、糊黏度显着降低,起始糊化温度高于乙酰化淀粉但低于酸解淀粉,糊稳定性与抗凝沉性增强,透明度与溶解度增加且随着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酸水解预处理对复合改性淀粉的结晶结构影响较小。其次,以酸解乙酰化淀粉为原料,合成酸解乙酰化淀粉接枝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接枝共聚淀粉胶粘剂的最佳制备工艺:选择蜡质玉米淀粉为胶粘剂制备原料,酸预处理盐酸浓度为0.75mol/L,醋酸酐添加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6%,淀粉乳浓度为25%,单体用量为30mL、滴加时间为1.5h,反应时间3h,引发剂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2.5%,接枝反应温度为70℃,在此工艺下制备的木材胶粘剂的干湿强度分别为3.7MPa与2.1MPa。红外光谱图与X-衍射图谱表明,接枝产物的结晶结构消失,淀粉与单体接枝成功。再次,在酸解乙酰化淀粉接枝共聚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交联剂、尿素、硼砂等助剂及升温糊化温度对胶粘剂干湿强度的影响,确定了胶粘剂的较优工艺参数:当PVA、交联剂、硼砂、尿素用量分别占淀粉干基质量的40%、0.5%、0.6%、30%,糊化温度为75℃时,在此工艺下制备的胶粘剂的干湿剪切强度分别达到4.5MPa与3.2MPa。最后,将酸解乙酰化淀粉胶粘剂分别与相同酸解程度的酸解淀粉胶粘剂、市售白乳胶进行性质对比。结果表明酸解乙酰化淀粉胶粘剂在外观、粘度、初干时间、木材污染性、灰分含量、固形物含量、抗剪切稳定性等性质与市售白乳胶接近;冻融稳定性稍差于白乳胶,但仍符合使用要求;流动性较酸解淀粉胶粘剂有很大改善;酸解乙酰化淀粉胶粘剂是半固态半流态物质,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
胡磊[9](2012)在《热固型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采用氧化和酸解的预处理方式,与醋酸乙烯酯等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配合其他助剂制备了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然后与市售白乳胶进行性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淀粉基胶粘剂的诸多性质与市面上的白乳胶比较接近,甚至优于白乳胶。首先,研究了双醛淀粉的制备工艺和性质,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以产物中的醛基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较优的工艺条件:高碘酸钠与淀粉的物质的量之比1.1:1,反应溶液pH=3.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h,淀粉乳浓度为8%,制得的双醛淀粉中醛基含量可达到87.36%。性质研究表明,双醛淀粉的偏光十字随着醛基含量的升高而逐渐消失,双醛淀粉的起糊温度升高,峰值粘度降低,冷糊粘度也极大降低;双醛淀粉的结晶结构逐渐被破坏。其次,研究了蜡质玉米双醛淀粉胶粘剂的制备工艺,以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和乳化剂,以醋酸乙烯酯等物质为反应单体,配合其他助剂制备木材胶粘剂。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是:醛基含量为20%,淀粉和接枝单体的质量比为1:2.5,PVA用量为淀粉干基的75%,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乙酯(EA)的配比为4:1,最终得到木材胶粘剂的干强度和湿强度分别是3MPa和2.5MPa。红外图谱和X-衍射图谱表明,淀粉与单体接枝成功,接枝反应产物的结晶结构消失。再次,确定了酸解淀粉胶粘剂的制备工艺条件,采用酸解的预处理方式,在接枝反应前加入聚乙烯醇(PVA),反应中不通N2,选用一定配比的复合单体进行接枝反应,并确定了接枝反应的较优工艺参数:盐酸浓度为2.0mol/L,淀粉乳浓度为20%,引发剂用量为淀粉干基用量的1.2%,保护胶体用量为淀粉干基的40%,混合单体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乙酯(EA)的配比是3:1,接枝反应温度是70℃,以此制备的胶粘剂的干湿剪切强度分别达到4.2MPa和3.6MPa。最后,将淀粉基胶粘剂与市面上的白乳胶进行性质对比。淀粉胶的外观、木材污染性、灰分含量、固形物含量、粘度、稳定性等性质与白乳胶比较接近或优于白乳胶;淀粉胶的热稳定性弱于白乳胶,凝沉性较强;淀粉胶的粒径稍大于白乳胶;三种胶粘剂均属于剪切稀化流体,淀粉胶的剪切稀化特性更加明显。
郝笑梦[10](2012)在《环保包装纸板强化技术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保包装材料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纸板作为重要的一类低碳环保包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被赋予其新的特征,出现了各种功能性纸板。在重型包装领域,对纸板材料进行相应的强化技术处理,可以代替木、胶合板等材料。本文以常见的瓦楞纸板作为基材,进行纸板表面化学强化研究,同时结合纸板结构进行性能研究,为纸板强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对比分析纸板强化的两大类方法:结构强化和化学强化,确定以纸板表面化学强化为主,结构强化为辅的研究思路。对结构纸板进行统一建模,建立了层合纸板结构模型。分别以LS-2氧化淀粉、PS-255涂料胶黏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羧甲基纤维素(CMC)、CZMQ-02、硅酸钠作为表面施胶剂,对纸板表面进行化学强化试验,研究了各表面施胶剂的涂覆厚度、浓度对纸板强度的影响,建立了瓦楞纸板边压强度-强化助剂浓度-助剂厚度关系三维图,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的成模性,分析表面施胶剂性能的优劣。以纸板边压强度的提高程度和施胶后的表观性能为评定标准,选择LS-2表面施胶淀粉、CMC、CZMQ-02三种表面施胶剂复配进行纸板表面强化,通过正交试验,以边压强度为主要评价指标,获得具有粘合作用的最佳复配条件:混合溶液浓度为9%、CMC浓度为0.5%、CZMQ-02/LS-2配比为1:10、施胶温度为85℃。对获得的强化助剂配方进行应用,将双瓦楞、蜂窝与瓦楞纸板利用强化助剂粘合,得到瓦楞/瓦楞、蜂窝/瓦楞两种形式的复合结构纸板,进行边压、侧压、平压、戳穿试验,使用强化助剂粘合后的纸板结构边压强度得到了显着提高,平压强度有一定提高,但幅度不大,而戳穿强度和白乳胶粘合纸板相比,基本上无变化。进行蠕变性能试验,得到了强化助剂粘合的双瓦楞纸板蠕变模型。经过助剂强化的纸板经过长时间试验,应变比未强化的小很多,抗蠕变性能提高。分别分析强化助剂粘合的瓦楞/瓦楞、蜂窝/瓦楞结构,对其屈曲载荷进行分析,结合proe建模,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强化纸板屈曲分析,获得瓦楞/瓦楞、蜂窝/瓦楞结构的屈曲载荷;通过workbench中对强化纸板结构的应变、应力云图分析,可以发现纸板结构中的薄弱单元,为继续增强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降低白乳胶成本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白乳胶成本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木质无框蜂窝板封边条剥离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木质蜂窝板简介 |
1.1.2 木质蜂窝板结构和制作工艺 |
1.1.3 木质蜂窝板特性 |
1.1.4 封边技术简介 |
1.1.5 传统封边技术 |
1.1.6 无缝封边技术 |
1.1.7 蜂窝板封边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2 木质无框蜂窝板封边条剥离强度检测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1 木质无框蜂窝板 |
2.1.2 封边条 |
2.1.3 试验设备 |
2.2 软质封边条剥离强度检测方法(PVC为例) |
2.3 硬质封边条剥离强度检测方法(铝合金为例) |
3 木质无框蜂窝板软质封边条剥离强度研究(PVC为例) |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设计 |
3.4 芯层边部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3.4.1 试验过程与结果 |
3.4.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3.5 板厚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3.5.1 试验过程与结果 |
3.5.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3.6 胶黏剂种类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3.6.1 试验过程与结果 |
3.6.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3.7 封边条厚度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3.7.1 试验过程与结果 |
3.7.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3.8 试验因素分析 |
3.9 与木质有框蜂窝板PVC封边剥离强度对比 |
3.9.1 试验过程与结果 |
3.9.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3.10 本章小结 |
4 木质无框蜂窝板硬质封边条剥离强度研究(铝合金为例) |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设计 |
4.4 芯层边部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4.1 试验过程与结果 |
4.4.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4.5 板厚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5.1 试验过程与结果 |
4.5.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4.6 胶黏剂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6.1 试验过程与结果 |
4.6.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4.7 封边条形态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7.1 试验过程与结果 |
4.7.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4.8 试验因素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色粉纸用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合成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水性丙烯酸酯树脂胶膜的制备 |
1.4 乳液凝胶率 |
1.5 乳液粒径测试 |
1.6 核壳粒子的形貌 |
1.7 乳液稳定性测试 |
1.8 乳液离心稳定性 |
1.9 乳液储藏稳定性 |
1.1 0 乳液黏度测试 |
1.1 1 乳液转化率 |
1.1 2 FTIR测试 |
1.1 3 TG测试 |
1.1 4 DSC测试 |
1.1 5 胶膜吸水率测试 |
1.16胶膜力学性能测定 |
1.17 SEM测试 |
1.18色粉纸物理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MAA加入方式和加入量的确定 |
2.2 乳液性能测试 |
2.2.1 乳液胶粒形貌表征 |
2.2.2 不同GMA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3 胶膜结构及性能表征 |
2.3.1 FTIR分析 |
2.3.2 TG分析 |
2.3.3 DSC测试 |
2.3.4 胶膜断裂面TEM测试 |
2.3.5 胶膜力学性能测试 |
2.4 色粉纸制备及性能研究 |
2.4.1 色粉纸制备 |
2.4.2 自制色粉纸性能测试 |
2.4.3 成本及性能对比 |
2.4.4 色粉纸表面对比测试 |
3 结论 |
(3)多温度组合型石蜡基相变蓄热板的制备及使用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变材料简介 |
1.2.2 相变材料的制备 |
1.2.3 相变材料热性能强化 |
1.2.4 相变材料建筑节能应用 |
1.2.5 相变材料传热数值模拟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2 石蜡基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原材料与实验仪器 |
2.1.1 原材料的选择 |
2.1.2 实验仪器 |
2.2 石蜡基相变材料制备实验 |
2.2.1 膨胀珍珠岩预处理 |
2.2.2 石蜡基相变材料的制备 |
2.2.3 膨胀珍珠岩吸附性测定 |
2.2.4 石蜡基定形相变材料恒温热循环稳定性 |
2.3 复合相变材料的组分及形貌分析 |
2.3.1 复合相变材料的化学组成及相容性 |
2.3.2 复合相变材料的表观形貌 |
2.4 复合相变材料的孔隙特征 |
2.4.1 压汞实验原理及实验参数 |
2.4.2 压力与孔径曲线 |
2.4.3 颗粒孔径尺寸分布 |
2.4.4 孔的表面积 |
2.4.5 颗粒孔隙率 |
2.4.6 透过率 |
2.5 石蜡基相变材料热物性能表征 |
2.5.1 石蜡基相变材料相变特征 |
2.5.2 热稳定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组合石蜡基相变蓄热板的制备及使用性能 |
3.1 石蜡基相变蓄热板的制备 |
3.2 石蜡基相变蓄热板的导热性能表征 |
3.2.1 导热系数测定原理 |
3.2.2 导热系数测定实验 |
3.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 石蜡基相变蓄热板比热测定 |
3.3.1 石蜡基相变蓄热板比热测定原理 |
3.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4 石蜡基相变蓄热板蓄热性能 |
3.5 组合石蜡基相变蓄热板保温性测试 |
3.5.1 组合石蜡基相变蓄热围护结构构建 |
3.5.2 组合石蜡基相变保温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4 多温度组合型石蜡基相变蓄热板建筑节能效果分析 |
4.1 能耗模拟软件简介 |
4.1.1 DOE-2简介 |
4.1.2 Autodesk Ecotect简介 |
4.1.3 DesignBuilder简介 |
4.2 建筑模型建立 |
4.2.1 建筑概况 |
4.2.2 参数设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温控及节能效果 |
4.3.2 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冬季温控节能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3.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
1.3.2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历程 |
1.3.3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主要软件工具 |
1.3.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 |
1.3.5 生命周期的研究机构 |
1.3.6 国外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
1.3.7 国内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 |
2 皮革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2.1 eFootprint软件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
2.2 制革行业概述 |
2.2.1 国内制革行业概述 |
2.2.2 国外制革行业概述 |
2.3 传统铬鞣制革数据清单及环境影响评价 |
2.3.1 铬鞣制革工序 |
2.3.2 国内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及解释 |
2.3.3 国外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及解释 |
2.3.4 国内外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对比及解释 |
2.4 制鞋行业概述 |
2.4.1 国内制鞋行业的运行情况 |
2.4.2 国内制鞋工业典型产品及生产工艺 |
2.5 冷粘鞋数据清单及环境影响评价 |
2.5.1 冷粘鞋的LCI清单 |
2.5.2 冷粘鞋的LCIA结果 |
2.5.3 冷粘鞋的LCA结果解释 |
2.6 本章小结 |
3 制革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3.1 案例企业概况 |
3.2 实验用主要药品、仪器及设备 |
3.2.1 主要药品清单 |
3.2.2 主要仪器清单 |
3.2.3 主要设备清单 |
3.3 传统铬鞣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3.1 水质检测方法 |
3.3.2 传统铬鞣工艺流程 |
3.3.3 传统铬鞣工艺LCI各工段水质检测清单 |
3.3.4 传统铬鞣制革各工段I/O清单分析 |
3.3.5 传统铬鞣的LCA结果及解释 |
3.4 逆转工艺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4.1 逆转铬复鞣工艺流程 |
3.4.2 逆转工艺LCI各工段水质检测清单 |
3.4.3 逆转工艺羊皮制革各工段I/O清单分析 |
3.4.4 逆转工艺的LCA结果及解释 |
3.5 无铬鞣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5.1 无铬鞣工艺流程 |
3.5.2 无铬鞣工艺各工段I/O清单分析 |
3.5.3 无铬鞣的LCA结果及解释 |
3.6 三种制革工艺的LCA结果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制鞋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4.1 案例企业的概况 |
4.2 清单数据 |
4.2.1 女士休闲鞋数据清单 |
4.2.2 女士凉鞋数据清单 |
4.2.3 女士短靴数据清单 |
4.3 数据的缺失或误差处理 |
4.4 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
4.4.1 女士休闲鞋的影响评价 |
4.4.2 女士凉鞋的影响评价 |
4.4.3 女士短靴的影响评价 |
4.5 三款鞋的LCA特征化结果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皮革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 |
5.1 产品的介绍 |
5.2 产品的技术代表性选择 |
5.3 产品LCA的数据集开发 |
5.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5.3.2 实景过程清单数据 |
5.3.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5.3.4 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层次分析法与LCA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
6.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2 研究方法 |
6.2.1 生态环境分析方法 |
6.2.2 Eco-indicator99和CML2001评估分析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写 |
附录B: 鞋用胶粘剂及处理剂的成分组成 |
附录C: 制革主要设备清单 |
附录D: 制鞋主要设备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聚乙烯醇基胶黏剂和封闭型异氰酸酯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乙烯醇 |
1.2.1. 聚乙烯醇的结构 |
1.2.2. 聚乙烯醇的醇解度和聚合度对PVA性能的影响 |
1.2.3. 聚乙烯醇的结晶性以及热稳定性 |
1.2.4. 聚乙烯醇的市场及应用前景 |
1.3. 醋酸乙烯酯 |
1.4. 木质素 |
1.5. 聚乙烯醇胶黏剂的改性研究 |
1.5.1. 交联改性 |
1.5.2. 共聚改性 |
1.5.3. 乳液、保护胶体改性 |
1.6. MDI封闭型聚氨酯 |
1.6.1.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简介 |
1.6.2. 聚氨酯简介 |
1.6.3. 异氰酸酯的封闭机理 |
1.6.4. 封闭异氰酸酯的解封闭机理 |
1.6.5. MDI封闭型聚氨酯应用现状 |
1.7. 本论文的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1.8. 技术路线图 |
2. 引发剂用量对(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乳液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药品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乳液胶黏剂的合成 |
2.3.2. 引发剂原理 |
2.3.3. 胶合板的制备与强度测试 |
2.4. 乳胶液和粒子的表征方法 |
2.4.1. 乳胶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4. 样品的热重分析 |
2.4.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4.6. 动态热机械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乳液的基本性能 |
2.5.2. 红外分析 |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5.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5.5. 热重分析 |
2.5.6. 差示扫描量热和动态热机械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戊二醛交联聚乙烯醇/木质素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药品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胶合板的制备与强度测试 |
3.3.2. 胶液和粒子的表征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胶液的基本性能 |
3.4.2. 红外分析 |
3.4.3. X射线衍射分析 |
3.4.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MDI封闭型聚氨酯的制备及其对酚醛树脂和白乳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药品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预聚体合成 |
4.3.2. 聚氨酯性能测试 |
4.3.3. 制胶与压板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力学性能测试 |
4.3.6. 甲醛释放量测试 |
4.3.7.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聚氨酯及原料的红外表征 |
4.4.2. 聚氨酯胶黏性能分析和力学测试 |
4.4.3. 甲醛释放量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特性及甲醛治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意义 |
1.2 室内甲醛的主要来源 |
1.3 典型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现状 |
1.4 室内甲醛污染的模拟研究 |
1.5 人造板甲醛释放规律的研究 |
1.6 VOCs释放模型的研究 |
1.6.1 经验半经验模型 |
1.6.2 传质模型 |
1.7 甲醛污染的治理方法研究 |
1.7.1 甲醛污染的源头治理 |
1.7.2 甲醛的末端净化治理 |
第2章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及测试方法 |
2.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2.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材料、试剂及实验仪器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试剂 |
2.3.3 实验仪器 |
2.3.4 测试装置 |
2.4 甲醛、TVOC的分析测试方法 |
2.4.1 典型公共场所室内甲醛、TVOC浓度测试方法 |
2.4.2 环境舱中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规律研究方法 |
2.4.3 模拟空间中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规律研究方法 |
2.4.4 评价标准 |
2.4.5 统计方法 |
2.5 模拟空间中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的Airpak模拟 |
2.6 白乳胶的低甲醛化改性、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
2.6.1 白乳胶的改性 |
2.6.2 白乳胶样品的性能测试方法 |
2.6.3 白乳胶样品的表征分析方法 |
2.7 Cu_xO/Bi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
2.7.1 Cu_xO/Bi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
2.7.2 Cu_xO/Bi_2O_3复合材料的甲醛降解性能测试方法 |
2.7.3 材料样品的表征分析方法 |
第3章 广西典型公共场所的空气污染状况分析及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典型公共场所室内的污染现状分析 |
3.2.1 典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 |
3.2.2 典型公共场所的空气污染综合水平分析 |
3.2.3 典型公共场所室内空间污染水平分析 |
3.3 常温(20℃)和高温(35℃)的模拟空间中饰面人造板甲醛污染的Airpak模拟 |
3.3.1 模拟空间的简化模型 |
3.3.2 模拟空间内空气流动特点分析 |
3.3.3 模拟空间的网格化分析 |
3.3.4 模拟空间的温度分布模拟结果 |
3.3.5 模拟空间的空气流动模拟结果 |
3.3.6 模拟空间中甲醛浓度的模拟结果 |
3.3.7 模拟空间甲醛浓度模拟值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规律及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1 温度对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的影响 |
4.2.2 湿度对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的影响 |
4.2.3 换气率对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的影响 |
4.3 常温(20℃)和高温(35℃)下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过程研究 |
4.3.1 常温(20℃)和高温(35℃)的密闭(Oh~(-1))环境舱中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 |
4.3.2 常温(20℃)和高温(35℃)的通风(2.5h~(-1))环境舱中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 |
4.4 模拟空间内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规律研究 |
4.4.1 模拟空间的甲醛日平均浓度变化规律 |
4.4.2 模拟空间的甲醛月平均浓度变化规律 |
4.5 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模型的研究 |
4.5.1 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模型的建立 |
4.5.2 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模型的参数确定 |
4.5.3 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模型的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造板粘结用白乳胶的低甲醛化改性机理及热解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白乳胶低甲醛化改性研究 |
5.2.1 白乳胶低甲醛化改性方案 |
5.2.2 白乳胶改性前后的综合性能分析 |
5.2.3 白乳胶改性工艺的二次响应面分析 |
5.3 白乳胶的表征及热分析 |
5.3.1 FT-IR分析 |
5.3.2 GC-MS分析 |
5.3.3 TG-DTG分析 |
5.3.4 DSC分析 |
5.3.5 改性前后白乳胶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
5.3.6 改性前后白乳胶的热解热力学研究 |
5.4 结论 |
第6章 甲醛治理用Cu_xOBi_2O_3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Cu_xO/Bi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 |
6.2.1 Cu_xO/Bi_2O_3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Placket-Burman实验方案 |
6.2.2 Cu_xO/Bi_2O_3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二次响应面实验方案 |
6.2.3 Cu_xO/Bi_2O_3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二次响应面分析 |
6.2.4 Cu_xO/Bi_2O_3复合材料甲醛降解性能的持效性 |
6.3 Cu_xO/Bi_2O_3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光催化降解甲醛机理探讨 |
6.3.1 XRD分析 |
6.3.2 SEM分析 |
6.3.3 UV-vis分析 |
6.3.4 Cu_xO/Bi_2O_3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醛机理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材料制备及其隔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常用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气凝胶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3 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研究现状 |
1.3 气凝胶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 |
1.3.1 溶胶-凝胶法 |
1.3.2 气凝胶疏水改性制备方法研究 |
1.3.3 气凝胶的干燥工艺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SiO_2气凝胶的合成及改性剂对其性能影响 |
2.1 引言 |
2.2 改性原理及性能表征实验设计 |
2.2.1 改性原理 |
2.2.2 性能表征实验设计 |
2.3 疏水性SiO_2气凝胶制备实验 |
2.3.1 实验试剂选取 |
2.3.2 实验设备介绍 |
2.3.3 疏水性SiO_2气凝胶合成步骤 |
2.4 改性剂对疏水性SiO_2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
2.4.1 改性剂对气凝胶物化特性的影响 |
2.4.2 改性剂对气凝胶表面微观形态的影响 |
2.4.3 改性剂对气凝胶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的影响 |
2.4.4 改性剂对气凝胶疏水性的影响 |
2.4.5 改性剂对气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iO_2气凝胶毡的制备及不同因素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SiO_2气凝胶隔热毡制备实验 |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选取 |
3.2.2 实验设备介绍 |
3.2.3 SiO_2气凝胶隔热毡制备方案设计 |
3.2.4 SiO_2气凝胶隔热毡合成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热处理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3.2 白乳胶含量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3.3 气凝胶含量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辐射条件下气凝胶毡隔热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隔热性测试整体设计思路 |
4.3 气凝胶毡隔热性测试实验装置介绍 |
4.3.1 锥形量热仪 |
4.3.2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
4.4 气凝胶毡隔热性测试实验方案 |
4.4.1 实验样品的选择 |
4.4.2 实验参数的选取 |
4.4.3 测试方案设计 |
4.5 实验结果 |
4.5.1 相同样品在不同辐射条件下的隔热性能比较 |
4.5.2 不同样品在相同辐射条件下的隔热性能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酸解乙酰化淀粉性质的研究及其在胶粘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木材胶粘剂 |
1.1.1 木材胶粘剂概述 |
1.1.2 木材胶粘剂的发展 |
1.2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概述 |
1.3 淀粉基木材胶粘剂 |
1.3.1 淀粉基胶粘剂概述 |
1.3.2 淀粉基胶粘剂原料淀粉的改性研究 |
1.3.3 淀粉基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
1.4 立题意义 |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酸解和乙酰化改性对木薯淀粉性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酸解淀粉的制备 |
2.3.2 乙酰化淀粉的制备 |
2.3.3 酸解乙酰化淀粉的制备 |
2.3.4 乙酰基含量的测定 |
2.3.5 颗粒形貌扫描电镜观察 |
2.3.6 结晶性质分析 |
2.3.7 红外特征分析 |
2.3.8 淀粉糊透明度的测定 |
2.3.9 淀粉糊膨胀度的测定 |
2.3.10 Brabender粘度特性的测定 |
2.3.11 淀粉糊凝沉性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分析 |
2.4.1 扫描电镜分析 |
2.4.2 结晶性质分析 |
2.4.3 红外特征分析 |
2.4.4 淀粉糊透明度分析 |
2.4.5 淀粉糊膨胀度分析 |
2.4.6 Brabender粘度特性分析 |
2.4.7 淀粉糊凝沉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酸预处理对蜡质玉米乙酰化淀粉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酸解淀粉的制备 |
3.3.2 乙酰化淀粉的制备 |
3.3.3 酸解乙酰化淀粉的制备 |
3.3.4 乙酰基含量的测定 |
3.3.5 结晶性质的测定 |
3.3.6 红外特征的测定 |
3.3.7 Brabender粘度特性的测定 |
3.3.8 淀粉糊透明度的测定 |
3.3.9 淀粉糊凝沉性的测定 |
3.3.10 淀粉糊溶胀度的测定 |
3.3.11 淀粉糊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结晶性质分析 |
3.4.2 红外特征分析 |
3.4.3 Brabender粘度特性分析 |
3.4.4 淀粉糊透明度与凝沉性分析 |
3.4.5 淀粉糊溶胀度分析 |
3.4.6 淀粉糊冻融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酸解乙酰化淀粉胶粘剂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酸解乙酰化淀粉的制备 |
4.3.2 酸解乙酰化接枝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合成 |
4.3.3 接枝产物的提纯 |
4.3.4 酸解乙酰化胶粘剂样品的制备 |
4.3.5 胶粘剂的性能测试 |
4.3.5.1 试样制备 |
4.3.5.2 干强度的测定方法 |
4.3.5.3 湿强度的测定方法 |
4.3.5.4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
4.3.6 酸解乙酰化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4.3.6.1 结晶性质分析 |
4.3.6.2 红外特征分析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胶粘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
4.4.1.1 淀粉原料与酸解预处理的影响 |
4.4.1.2 乙酰基含量的影响 |
4.4.1.3 淀粉乳浓度的影响 |
4.4.1.4 单体与淀粉质量比的影响 |
4.4.1.5 单体滴加时间的影响 |
4.4.1.6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4.4.1.7 接枝反应温度的影响 |
4.4.2 胶粘剂结晶性质分析 |
4.4.3 红外图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酸解乙酰化淀粉胶粘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胶粘剂的制备 |
5.3.2 性能测试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PVA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5.4.2 交联剂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5.4.3 硼砂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5.4.4 稀释剂尿素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5.4.5 糊化温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性质测定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实验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胶粘剂的制备 |
6.3.1.1 酸解乙酰化淀粉胶粘剂的制备 |
6.3.1.2 酸解淀粉胶粘剂的制备 |
6.3.2 性能测试 |
6.3.3 胶粘剂性质的测定 |
6.3.3.1 外观 |
6.3.3.2 初干时间 |
6.3.3.3 固形物含量 |
6.3.3.4 灰分含量 |
6.3.3.5 木材污染性 |
6.3.3.6 稳定性试验 |
6.3.3.7 Brabender粘度曲线 |
6.3.3.8 样品流变性质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4.1 外观分析 |
6.4.2 初干时间分析 |
6.4.3 灰分含量分析 |
6.4.4 木材污染性 |
6.4.5 稳定性分析 |
6.4.5.1 冻融稳定性分析 |
6.4.5.2 稀释稳定性分析 |
6.4.5.3 粘度稳定性分析 |
6.4.5.4 粘结强度稳定性分析 |
6.4.5.5 抗剪切稳定性分析 |
6.4.6 Brabender粘度特性分析 |
6.4.7 流变性质分析 |
6.4.7.1 胶粘剂的流变特性 |
6.4.7.2 胶粘剂的粘弹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热固型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胶粘剂概述 |
1.2 木材胶粘剂概述 |
1.2.1 人工合成木材胶粘剂 |
1.2.2 天然可再生木材胶粘剂 |
1.3 淀粉基木材胶粘剂概述 |
1.3.1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
1.3.2 氧化淀粉胶粘剂 |
1.3.3 淀粉接枝改性胶粘剂 |
1.3.4 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
1.4 立题意义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醛淀粉的制备与性质测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双醛淀粉的制备 |
2.3.2 醛基含量测定方法 |
2.3.3 双醛淀粉颗粒形态的测定 |
2.3.4 Brabender 粘度的测定 |
2.3.5 X-射线衍射测定 |
2.3.6 红外光谱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双醛淀粉制备工艺单因素研究结果 |
2.4.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1.2 pH 的影响 |
2.4.1.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4.1.4 淀粉乳浓度的影响 |
2.4.1.5 NaIO_4/淀粉的摩尔比的影响 |
2.4.2 偏光十字的结果分析 |
2.4.3 Brabender 粘度测定结果 |
2.4.4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2.4.5 红外图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醛淀粉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质测定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蜡质双醛淀粉的制备 |
3.3.2 蜡质双醛接枝淀粉的制备 |
3.3.3 接枝产物的提纯 |
3.3.4 胶粘剂样品的制备 |
3.3.5 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双醛淀粉胶粘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
3.4.1.1 双醛淀粉醛基含量的影响 |
3.4.1.2 醋酸乙烯酯(VAc)用量的影响 |
3.4.1.3 聚乙烯醇(PVA)用量的影响 |
3.4.1.4 单体(VAc/EA)配比的影响 |
3.4.2 X-衍射图谱分析 |
3.4.3 红外图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酸解淀粉胶粘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3 过硫酸铵的氧化和引发机理 |
4.3.1 热分解机理 |
4.3.2 过硫酸铵对淀粉的氧化机理 |
4.3.3 过硫酸铵引发淀粉产生自由基的机理 |
4.4 实验方法 |
4.4.1 蜡质玉米淀粉胶粘剂的制备 |
4.4.2 普通玉米淀粉胶粘剂的制备 |
4.4.3 木薯淀粉胶粘剂的制备 |
4.4.4 不同降粘方式制备胶粘剂 |
4.4.5 性能测试 |
4.5 胶粘剂制备工艺的确定 |
4.5.1 淀粉原料的选择 |
4.5.2 预处理方式的选择 |
4.5.3 保护胶体 PVA 的加入顺序的选择 |
4.5.4 接枝反应中通入 N2的选择 |
4.5.5 反应单体的选择 |
4.5.6 制备工艺的确定 |
4.6 工艺优化的结果与讨论 |
4.6.1 盐酸的浓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2 淀粉乳浓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3 单体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4 单体配比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5 引发剂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6 PVA 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7 接枝反应温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后胶粘剂的性质测定 |
5.1 前言 |
5.2 原料与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优化后胶粘剂的制备 |
5.3.1.1 DAS 胶粘剂的制备 |
5.3.1.2 酸解淀粉胶粘剂的制备 |
5.3.2 优化后胶粘剂性能的测定 |
5.3.2.1 外观 |
5.3.2.2 木材污染性 |
5.3.2.3 胶粘剂稳定性 |
5.3.2.4 固形物含量 |
5.3.2.5 灰分含量 |
5.3.2.6 Brabender 粘度 |
5.3.2.7 X-衍射图谱表征 |
5.3.2.8 粒度的测定 |
5.3.2.9 流变性能的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外观分析 |
5.4.2 木材污染性分析 |
5.4.3 稳定性分析 |
5.4.4 固形物含量分析 |
5.4.5 灰分含量分析 |
5.4.6 Brabender 粘度分析 |
5.4.7 X-衍射图谱分析 |
5.4.8 粒度分析 |
5.4.9 流变性能分析 |
5.4.9.1 胶粘剂的流变特性 |
5.4.9.2 胶粘剂的粘弹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环保包装纸板强化技术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纸和纸板化学强化研究 |
1.2.2 纸板结构强化研究 |
1.2.3 纸板力学性能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纸板的强化方法及层合理论 |
2.1 纸板强化技术现状 |
2.1.1 纸板强化技术种类 |
2.1.2 常见的强化纸板 |
2.1.3 纸板强化技术指标 |
2.2 纸板化学强化工艺 |
2.2.1 浆内施胶 |
2.2.2 表面施胶 |
2.2.3 施胶方法的选择 |
2.3 结构强化纸板模型 |
2.3.1 正交各向异性层合纸板的本构关系 |
2.3.2 正交各向异性层合纸板结构的刚度 |
2.3.3 层合纸板结构稳定性 |
2.4 纸板结构粘合原则 |
2.4.1 界面效应 |
2.4.2 界面理论 |
2.4.3 纸板结构粘合界面破坏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纸板的化学强化试验 |
3.1 纸板化学强化机理 |
3.1.1 表面施胶的作用机理 |
3.1.2 表面施胶的优点 |
3.1.3 常用的表面施胶剂 |
3.1.4 表面施胶剂的选择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3 试样的性能评定 |
3.3.1 边压强度试验 |
3.3.2 粘度测定 |
3.3.3 表观性能评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涂覆厚度对表面施胶纸板强度的影响 |
3.4.2 浓度对表面施胶纸板强度的影响 |
3.4.3 边压强度-助剂浓度-助剂厚度关系 |
3.4.4 浓度对粘合纸板强度的影响 |
3.4.5 微观结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配化学强化助剂研究及应用 |
4.1 复配原理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性能评定 |
4.3 正交试验 |
4.3.1 复配正交试验设计 |
4.3.2 复配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 复配施胶机理 |
4.5 强化助剂对纸板粘合结构的影响 |
4.5.1 平压强度试验结果 |
4.5.2 侧压强度试验结果 |
4.5.3 戳穿强度试验结果 |
4.5.4 强化纸板的蠕变特性 |
4.5.5 强化助剂的粘合性能 |
4.6 强化助剂成本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强化纸板屈曲分析 |
5.1 强化纸板屈曲的概念 |
5.2 ANSYS Workbench 简介 |
5.3 强化纸板 ANSYS Workbench 屈曲分析 |
5.3.1 建模 |
5.3.2 添加材料属性 |
5.3.3 导入workbench 划分网格 |
5.3.4 施加载荷、约束 |
5.3.5 屈曲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 |
6.1.1 结论 |
6.1.2 创新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试验数据 |
四、降低白乳胶成本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木质无框蜂窝板封边条剥离强度研究[D]. 王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色粉纸用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合成及性能[J]. 张倩,沈一丁,杨凯,陈绪永,李凯斌,刘一鹤. 精细化工, 2021(01)
- [3]多温度组合型石蜡基相变蓄热板的制备及使用性能[D]. 王安琪.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4]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 范闪.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 [5]聚乙烯醇基胶黏剂和封闭型异氰酸酯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 张耘.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特性及甲醛治理方法研究[D]. 洪威.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7]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材料制备及其隔热性能研究[D]. 毕海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8]酸解乙酰化淀粉性质的研究及其在胶粘剂中的应用[D]. 李佳佳.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9]热固型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 胡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环保包装纸板强化技术及其性能研究[D]. 郝笑梦. 江南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