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外供暖管网设计可视化模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田玲玲[1](2021)在《建筑综合热惰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晓巩[2](2021)在《基于仿真技术的换热站循环水泵降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对资源高效利用的关注以及我国供暖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供暖系统的运行节能势在必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是循环水泵的节能降耗。循环水泵节能降耗的研究关系到系统的供暖质量和节能潜力的挖掘。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以往水泵选型存在设计粗犷、计算不够严谨、余量选幅过大等问题,这使得供暖系统初期投资成本大大增加,中后期的调整和运行调度也困难重重。本课题主要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深度分析研究供暖系统换热站内循环水泵能耗过高问题,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循环水泵的节能运行方案,以降低循环水泵运行电耗,为供热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效增益。首先,对定州市盛世豪庭小区供暖系统运行现状进行实验测试,对采集到的运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得出循环水泵能耗偏高的原因。其次,以换热站循环水泵运行数据为切入点,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小区供暖系统的仿真分析模型,控制仿真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的误差在工程允许的范围。最后,为解决换热站循环水泵能耗过高的问题,利用仿真模拟分析的方法,结合阀门调节的相关特性,对盛世豪庭小区供暖分析模型进行模拟调节,得出需要变化的阀门开度值,将仿真结果应用到案例工程当中,得到了较为理想的降耗结果。利用计算机仿真平台建立了供暖系统分析模型,结合实际收集的运行数据对水泵的效率和能耗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总结出具有实操意义的仿真模拟降耗策略。该策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换热站循环水泵的耗能问题。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凭借自身调试供暖系统的简单便捷、调试效果清晰明了、减少实际供暖系统的运行调度工作量等优势解决了供热行业出现的诸多难题,为实际工程供暖周期内循环动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能耗水平进行分析评估并给出改善意见,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刘婧睿[3](2021)在《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热节点模型及运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偏远,多采用传统的燃煤供暖方式,造成较重经济负担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若能合理高效地利用太阳能解决当地居民的冬季采暖问题,是减少供暖能耗、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建筑密集型城镇受用地面积限制,难以建立集中的太阳能集热场地。若利用城镇中单体建筑的屋顶进行太阳能集热,在满足用户自身热需求后,可将多余热量汇入城镇供热管网,由管网连接各用户,实现各用户热量的消纳。由此形成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不仅解决了太阳能收集场地受限问题,还可通过集群效应协调不同用户间的热量利用差异,在提高太阳能供暖稳定性的基础上,使太阳能最大化利用。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中各用户与管网之间的连接部分组成热节点。区别于传统区域供热系统中节点仅承担管网单向输配热量给用户,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单体建筑用户作为“产消者”,其取、放热的特点使用户与管网之间存在双向的热量交换,因此系统中的热节点状态会根据室外气象条件、用户供暖需求及同一热网中其余用户的情况而变化,具有随机性及不可控性,热节点也反映出太阳能逐时波动的属性。故对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热节点进行分类、研究其运行特性是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设计优化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中管网与用户间存在的双向热量交换的特点,通过分析系统中单个用户内部设备之间以及用户与管网热量的平衡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用户系统的运行模式:模式Ⅰ自给自足模式、模式Ⅱ管网供热模式与模式Ⅲ供能运行模式,同时提出了基于热平衡的日热盈亏指标;建立了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中用户热节点的数学模型以及相应的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模块库,可根据具体系统形式建立仿真求解模型用以求解节点;通过系统仿真研究分析了双管系统中热量从回水管到供水管DP-RS(the heat flows from the return-into supply-pipe of a double-pipe system),双管系统中热量从供水管到供水管DP-SS(the heat flows from a supply-into supply-pipe of double-pipe system),和单管系统SP(the heat flows in a single pipe-system)三种用户与管网不同的连接形式、不同管网供水温度以及热媒流量对用户及热节点的影响,包括太阳能有效集热量、用户热盈亏、管网温度波动等,进而得到各节点随机动态接入后系统的热力协调过程和响应特征;最后,基于热平衡理论提出了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热节点类型划分依据,建立相应的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热节点库,可在进行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管网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调用该热节点库中的节点。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建立了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节点库,包括取热节点、放热节点与流通节点三大类节点。根据管网系统形式(双管/单管)、用户与管网连接形式、管道水流方向与管道温度波动的不同,具体分为五种取热节点、九种放热节点,且给出每种类型节点的节点特征、适用条件与相应的节点方程。(2).通过建立的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节点库,在给出用户侧与管网侧参数后,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可求解出节点的状态。放热节点对应的建筑特征为层数较低、敷设集热器面积较大的建筑如农村住宅、商场裙楼等;取热节点对应的建筑特征为层数较高、敷设集热器面积较小的建筑如小区多层住宅、办公楼等。(3).研究得到单管系统SP连接形式下用户侧太阳能有效集热量相较于双管系统RS连接形式增加了2.3%,相较于双管系统SS连接形式减少了5.4%。产生太阳能有效集热量与盈余热量由小到大依次是:DP-SS连接、SP连接、DP-RS连接。(4).研究了用户与节点的运行特性,随管网供水温度的提高,三种连接形式下用户的日热盈亏逐渐降低;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适宜的工作条件均是供水温度不超过70℃,此时系统具有较好的运行性能。随管网热媒流量的增加,三种连接形式下SP连接的供水温度波动幅度最大,DP-SS连接最小。单管系统的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相较双管系统提前了2小时。本文所提出的研究结论可进一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用户纳入的供热管网系统,为分布式太阳能管网的设计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杜永良[4](2021)在《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及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排水管网具有保护环境和城市减灾的双重功能,其管理完善与否将影响着城市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随着“数字孪生”与“新基建”的提出,“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排水管网在内的地下空间设施多维可视化管理与建设已提上日程。与其它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世界实体一样,排水管网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人们需要从多个尺度、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观察和认知。针对排水管网的不同业务需求,如何构建排水管网的多尺度模型,实现排水管网的多尺度可视化管理与规划建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排水管网不同的业务需求,研究排水管网的多尺度几何语义一致性表达方法,提出包含“源-网-厂-汇”的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排水管网的多尺度可视化表达,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的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与可视化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分析了包含“源-网-厂-汇”整个排水过程的排水管网的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采用UML类图对排水管网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语义描述。(2)借鉴CityGML(Cit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城市地理标记语言)的多尺度表达思路,并结合排水管网不同的业务需求,设计了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Levels of Detail,LODs)模型,定义了不同LOD层级排水管网所要表达的语义信息和几何信息。(3)根据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模型所表达的内容以及结合不同类型排水管网要素的特性,建立了一套涉及“源-网-厂-汇”完整的排水管网要素多尺度建模方法。对数量较多和具有相似固定结构的排水管网要素进行隐式表达,通过多尺度符号化建模方法建立这些要素不同LOD层次的模型符号库;对难以用模型符号表达的大型复杂排水管网要素进行显式表达,通过二维矢量拉伸、3ds Max构模和Revit BIM建模等多软件混合建模方法构建这些要素的不同LOD层次实体三维模型。(4)针对离散的且数据格式具有差异的排水管网要素模型,探讨其集成可视化的方法。以某一区域的排水管网数据为例整合不同LOD层次排水管网要素模型,构建了涉及“源-网-厂-汇”整个排水过程的不同LOD层次排水管网场景。针对离散的LOD层次排水管网场景,提出了一种视距相关的多尺度场景连贯可视化方法,实现了离散LOD排水管网场景的连贯可视化表达。同时,对不同LOD层次排水管网场景进行了一些应用分析,检验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所建模型的实用性。
李刚[5](2020)在《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除霜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技术成熟、高效环保型供冷供热空气调节设备在建筑节能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然而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在寒冷地区冬季制热运行时的结霜现象会降低系统制热量、影响舒适性体验,结霜严重时甚至造成系统宕机或对热泵系统产生不可逆损伤。因此深入研究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除霜特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设计并搭建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除霜特性可视化实验平台,对不同环境工况下、不同除霜方法下的空气源热泵蒸发器整体结霜和除霜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可视化分析研究。以蒸发器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结霜特性实验,分析蒸发器结霜过程中霜层形态特征和形成、生长规律,研究蒸发器结构和空气参数对结霜特性的影响。以蒸发器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空气法除霜特性实验和电加热辅助空气法除霜特性实验,分析空气源热泵蒸发器除霜特性和除霜过程影响因素。采用Ansys Fluent仿真软件以数值模拟手段和空气源热泵连续结霜/除霜循环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滞留液滴形成、生长机理以及化霜滞留水对系统再结霜状况的影响和滞留水形成冰点后对再次除霜时间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以蒸发器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蒸发器表面霜层形成、生长过程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与单一冷表面基本一致,但蒸发器的流路布置和管排方式导致的霜层堆积和空气绕流现象会影响霜层在蒸发器不同区域的分布,特别霜层沿垂直翅片方向的快速生长会加剧堵塞相邻翅片间的空气流道,影响蒸发器换热性能。低温环境工况下(<0℃),空气温度越低、空气含湿量越低,蒸发器表面的结霜厚度越小。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换热器结霜越多,而且相对湿度对霜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影响要高于温度对其影响。采用低温风化霜时,空气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融化速率越快。温度对于霜层融化阶段的影响更加显着,当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45%和60%的情况下,除霜温度均由3℃提高至5℃,化霜时间分别缩短29.3%和39%。除霜过程滞留水的清除过程占整个除霜时间的20%-40%左右。电加热方式对霜层融化过程的影响更为显着,当分别采用1000W,1600W功率电加热棒辅助10℃空气化霜时,蒸发器霜层融化速率分别提高了33%和41.7%,化霜水流动时间缩短了20%和30%,滞留水的消除时间分别提高了24%和48%,总速率分别提高了22.9%和37.1%。由于重力、粘附力、气液界面表面张力作用,化霜水流动过程中会形成液桥,最终发展成滞留大液滴,对系统再结霜过程和再除霜过程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空气源热泵连续结霜/除霜循环实验获得了采用抑制冰点时间控制法和无冰点化霜时间控制法下的最佳除霜时间。
林凯[6](2020)在《集中供暖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集中供暖系统是我国北方冬季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也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设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集中供系统的服务面积在逐年增加,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1)集中供暖系统自身监测点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监控参数失真;2)现有集中供暖系统中的热量分配不均,无法实现按需供暖、精确供暖,导致热能浪费严重;3)供暖系统运行模式多以人工调控为主,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建立标准化、合理化、智能化的集中供暖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围绕集中供暖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对集中供暖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剖析,设计了以物联网为架构,以智能检测设备和执行机构为基础,借助工业以太网为数据传输依托,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可视化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为核心的集中供暖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系统架构。2.针对集中供暖系统中的电能计量成本普遍较高、检测精度较低等问题。以非线性回归和数据挖掘理论为手段,分析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相关电参数数据的特点,确定了以电动机线电流为自变量,有功功率为因变量的一元回归建模方式,并构建了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一元四次非线性聚类电参数辨识模型。通过现场试验证实了该模型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为了解决传统集中供暖系统中频发的谐波干扰问题,研究了谐波产生的原因,从隔离干扰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三个角度阐述了系统抗干扰设计的主要思路,即“控制系统与动力系统分离,强、弱电隔离”。3.结合集中供暖用户的实际需求,详细介绍了集中供暖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的硬件电气结构设计和硬件分层结构设计。围绕“运行参数实时监测、运行设备智能控制、供暖系统安全预警和供暖能耗统计分析”四大基本功能,系统论述了硬件设备选型及实现过程。4.为了提高智能化程度,提出了以现场监控子系统和监控中心系统为核心的集中供暖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软件设计总体架构,并详细介绍了平台功能目标的软件实现过程。平台的搭建不仅避免了传统集中供暖系统必须在现场控制的弊端,真正实现了“无人值守”,而且不同于传统以“人工经验”为主导的运行模式,平台探索了“能耗数据驱动”运行策略,实现了供暖系统节能优化运行。本文所述集中供暖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设计相比于传统集中供暖控制系统,不仅实现了对供暖过程的整体监控,而且着重对供暖能耗进行收集、统计与分析,为供暖系统能耗分析提供了详尽的数据样本。通过潍柴集团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为对象进行初步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林书帆[7](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商业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能源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它是人们生活中的必要条件,也是生产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生活质量。现在时代在飞速发展,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多,中国已经变为一个能源消耗量巨大的国家,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为了使能源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在面对工业、建筑、交通这三大通常来讲是高能耗产业发布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节能减排变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大力建议节约能源。而暖通空调能耗在建筑能耗以及社会总能耗的占比是十分大的,所以要对其进行节能研究。随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业越来越普遍的使用,使用BIM技术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深化设计已经变为一种最新的能够建筑物进行节能的方式。本文首先对BIM技术的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介绍,作为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及手段,使用BIM技术对某商业建筑进行暖通空调方面的模拟与研究,分别在暖通空调系统的方案比选方面对能耗进行分析研究,还有室内及室外风环境的模拟分析,其中进行室内及室外风环境的模拟,其主要就是进行CFD模拟,通过进行室内风环境的模拟,可以对设定的温度、湿度等相关参数进行验证,从而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优化,而室外风环境的模拟对于在室外放置的一些设备提供了实际依据。本文通过实际的商业建筑案例,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进行了实际的应用与研究,对该商业建筑进行了详细能耗分析,并进行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应用研究,通过对不同方案的分析比对以及费用对比,突出节能方案,并且在研究中,充分体现了BIM技术带来的优势,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进行分析,并提升了节能潜力,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的方法并进行了应用研究,最后,本文对在未来BIM技术不仅在暖通空调领域的使用,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应用,还希望该研究方法能够进一步完善进步。
王连进[8](2019)在《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集中供热的覆盖面积正逐步扩大,同时居民对集中供热个性化和舒适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现有集中供热系统存在着诸如以下问题:由于监控测点数量不足,监控参数数量少,导致用户出现的问题发现不及时;现有供热管网热能分配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现有的供热管网控制大多数是依靠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手动调节控制,集中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低,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差等。针对供热管网出现的以上问题,本文在分析供热管网运行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华能青岛热电有限公司的《供热管网节能平衡关键技术开发》项目需求,设计开发了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及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构建了供热管网调节的数学模型。在分析供热管网的供热过程机理的基础上,优选质—量调节方法,并完成了该调节方法在供热过程中的数学建模和模型参数识别,为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2)针对华能青岛热电有限公司供热管网项目的工艺流程和实际需要,对现有DCS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进行分析综述,结合现有技术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整套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方案,为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的实现提供了解决方案。(3)通过对监控软件功能分析,采用组件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供热管网监控软件体系,选用美国Opto22公司的SNAP-PAC平台,设计开发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以整个供热管网为监控对象,实现对供热管网各监控测点的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以及对整个供热工艺流程的控制管理。本文在对供热工艺流程分析及理论建模基础上,实现了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开发与集成。相比于传统PLC监控平台,该系统具有目标用户针对性强,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情况下还具有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的特点,设计内容符合项目需求,并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金高屹[9](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绿色校园改造适宜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绿色校园是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保护环境,减少校园整个生命周期的污染,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具有环境教育功能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校园。不同于单体建筑,绿色校园的主体是校园,不仅仅包括不同功能的单体建筑,又包括一定的区域环境,同时还会涉及到教育及住宿等不同的功能性使用要求。当前我国大学校园建筑存量大,能耗高,建筑年代普遍较为久远,大多数校园修建于上个世纪中期,存在着年久老化导致的能耗加剧问题,功能改变导致的空间废弃问题,早期建设技术限制导致建筑运行不节能等等问题,因此对高校的绿色校园改造对于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大学校园的绿色改造不应生搬硬套。我国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气候环境、地形地貌不同,导致改造采取的技术策略也不尽相同,为了使建筑更充分地利用和适应我国不同的气候条件,做到因地制宜的目的,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对我国进行的气候区划分,共分为七个气候区,其中夏热冬冷地区属于南北交界,此区域夏热且冬冷,四季分明,具有北方的寒冷同时具有南方的炎热,在进行建筑改造时,既需要考虑严寒的建筑保暖,又要考虑到酷暑的建筑通风和围护结构隔热,具有较高的的复杂性和可研究性,因此本次研究着眼于分析夏热冬冷地区。结合《校园绿色评价标准》中的大学部分绿色建筑的技术评价项,通过对该区域案例校园常用绿色技术的调查研究,分析技术的适宜性,利用适宜性技术在CGB集成技术平台中对实际建筑进行改造模拟,判断改造技术的适宜性,进而针对选取的实际案例校园给出适宜性绿色改造的修正措施与意见。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第一章。从宏观的角度梳理大学绿色校园相关政策背景以及规范编制。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及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进行文献和相关规范查阅,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从而确定研究方式,为校园节能改造确定客观条件。第二部分即全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对夏热冬冷地区校园建设条件进行分析。为获得校园使用者对绿色校园建设的直观感受,对样本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样本校园的部分实地调查,整合案例院校所用绿色建筑技术,并通过适宜性分析,筛选出适用于大学绿色校园改造的适宜性技术。第三部分是全文的第四章。首先论述了CGB软件集成的实现方式,通过前文筛选出的适宜性改造技术导入CGB技术平台进行校园部分区域改造方案的模拟。通过模拟结果,验证绿色校园改造技术的适宜性。第四部分是全文的第五章。通过对武汉某大学校园及重庆某大学校园的现状分析,结合前文对改造技术的软件模拟,对案例校园提出整体适宜性技术改造策略,从而为其他校园的适宜性改造提供可参考技术路线。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第六章。梳理前文对实际项目的适宜性改造策略,总结出改造的策略体系,从建筑环境、围护结构、资源利用等方面分别提出适宜性改造的重点,同时此章总结了此次的研究工作,通过分析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
张安晓[10](2018)在《基于能耗和舒适度的寒冷地区中小学校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认为中小学校作为公共建筑的一种类型,由于人员密度较大且设施多样化,能源和资源需求量较大。中小学校的使用者主要为处于身体发育和成长阶段的学生,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讲及读写,对建筑室内舒适度要求较高,建筑耗能较大;校园室外空间作为学生户外课程和休憩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有一定的舒适度要求。在冬冷夏热两极气候明显的寒冷地区,季节性差异更增加了提高学校室内外物理环境的难度。然而,现有的中小学校设计往往侧重于建筑形式和空间,忽视方案的性能表现;另外,在方案阶段建筑师缺乏相应的学校性能优化工具,难以实现对多重性能的同步优化。因此,本文以寒冷地区中小学校性能优化为出发点,基于能耗和舒适度指标,开展中小学校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首先,论文通过对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和中小学校能耗及舒适度现状的研究,得到寒冷地区中小学校的用能和物理环境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同时,基于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本质和方法工具,结合能耗及舒适度多项指标,构建寒冷地区中小学校多目标优化问题及求解流程。其次,从校园微气候计算问题出发,通过分析中小学校校园设计要素,选取中学校园案例建立校园微气候计算模型。通过物理环境实测验证ENVI-met校园微气候模型,提出校准方法;并进一步从校园周边城市形态、校园建筑布局及景观设计三个方面探讨校园设计要素对校园夏季和冬季微气候的影响,为学校建筑能耗和舒适度的计算奠定基础。第三,基于寒冷地区中小学校的案例调研,从三个尺度层面建立学校建筑能耗及舒适度计算模型,分别为建筑单体层面、建筑单元空间层面和建筑构件层面。同时通过模拟比较包含不同设计变量的模型,进一步分析学校建筑设计要素对能耗和舒适度的影响。第四,针对寒冷地区学校优化设计问题,从优化算法、优化过程和解集质量三个方面对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实验研究,确定适合本文问题的SPEA2优化算法、算法参数及进化代数,明确一步优化和分步优化的优缺点,并通过Hypervolume方法对筛选出的最佳多目标优化算法解集质量进行检验。最后,针对目前优化设计工具的不足,基于上述计算模型和优化算法研究,编制开发中小学校多目标优化设计软件平台。该平台基于三维建模软件Rhinoceros,采用Grasshopper可视化编程工具和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结合相应优化算法开发。平台可根据学校设计方案输出校园微气候数据,并对学校建筑性能进行定量计算、评价和优化,获得满足多目标优化的最优设计解集,为中小学校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最后通过寒冷地区一学校案例,检验了平台优化效果,表明软件平台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二、室外供暖管网设计可视化模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外供暖管网设计可视化模拟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仿真技术的换热站循环水泵降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1.3 供暖工程中存在的工程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供暖系统节能运行研究现状 |
1.2.2 循环水泵节能降耗的研究进展 |
1.2.3 供暖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情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供暖系统工程测试 |
2.1 工程测试 |
2.1.1 测试目的 |
2.1.2 工程概况 |
2.1.3 实验步骤 |
2.2 实验结果 |
2.2.1 实验结果 |
2.2.2 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供暖系统的仿真模型 |
3.1 数学模型 |
3.1.1 分支数学模型 |
3.1.2 链接节点压力数学模型 |
3.1.3 离心水泵数学模型 |
3.1.4 离心水泵能耗的计算模型 |
3.1.5 阀门的数学模型 |
3.1.6 水力工况数学模型 |
3.2 仿真平台 |
3.2.1 Cyber Sim仿真平台 |
3.2.2 Cyber Control仿真平台 |
3.2.3 编码程序语言及其调用原则 |
3.3 供暖系统的仿真模型 |
3.3.1 分支仿真模型 |
3.3.2 链结节点压力的仿真模型 |
3.3.3 离心水泵的仿真模型 |
3.3.4 阀门的仿真模型 |
3.3.5 水力工况的仿真模型 |
3.4 盛世豪庭小区供暖系统仿真模型 |
3.4.1 系统组态 |
3.4.2 仿真调试 |
3.4.3 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循环水泵的降耗调节与运行 |
4.1 盛世豪庭循环水泵能耗偏高的原因分析 |
4.1.1 大流量运行 |
4.1.2 供热管网的水力失调 |
4.1.3 变频调速节能原理分析 |
4.2 循环水泵降耗措施 |
4.2.1 管网水力平衡调整仿真 |
4.2.2 循环水泵配置优化 |
4.2.3 降耗结果分析 |
4.3 工程应用 |
4.3.1 盛世豪庭小区供暖系统实地调整 |
4.3.2 初、末寒期单泵运行的可行性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热节点模型及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供热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太阳能供热系统及区域供热系统的仿真模拟研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原理及用户侧系统数学模型 |
2.1 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原理介绍 |
2.2 用户侧热平衡分析 |
2.3 用户侧系统数学模型 |
2.3.1 单体建筑用户热负荷数学模型 |
2.3.2 太阳能有效集热量的数学模型 |
2.3.3 蓄热水箱数学模型 |
2.3.4 板式换热器数学模型 |
2.4 供热管网数学模型 |
2.4.1 管网数学模型的矩阵描述 |
2.4.2 管网三大定律 |
2.4.3 管网水力计算数学模型 |
2.4.4 管道导热微分方程 |
2.5 评价指标选取 |
2.6 本章小结 |
3 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用户热节点模型及求解方法 |
3.1 用户与管网连接节点数学模型 |
3.1.1 双管RS连接与双管SS连接的取热节点方程 |
3.1.2 双管RS连接的放热节点方程 |
3.1.3 双管SS连接的放热节点方程 |
3.1.4 单管连接的取、放热节点方程 |
3.2 系统各部分组件对应的仿真计算模块 |
3.2.1 太阳能集热系统仿真计算模块 |
3.2.2 板式换热器仿真计算模块 |
3.2.3 管道仿真计算模块 |
3.3 用户热节点模型及求解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用户及热节点特性分析 |
4.1 典型建筑选取 |
4.1.1 建筑模型及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
4.1.2 建筑用户热负荷计算 |
4.1.3 仿真求解参数设置 |
4.2 不同连接形式对用户热特性影响分析 |
4.2.1 太阳能集热器有效集热量 |
4.2.2 用户日热盈亏 |
4.3 管网供水温度对用户及热节点影响分析 |
4.4 管网热媒流量对用户及热节点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用户热节点类型划分及节点库 |
5.1 用户热节点类型划分依据 |
5.2 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用户热节点库 |
5.2.1 取热节点 |
5.2.2 放热节点 |
5.2.3 流通节点 |
5.3 用户侧参数对节点类型影响研究 |
5.3.1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对节点类型的影响 |
5.3.2 建筑层数对节点类型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图表目录 |
B 建筑围护结构材料构成 |
C 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节点库 |
D 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 |
致谢 |
(4)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及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排水管网研究现状 |
1.2.2 管网可视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排水管网分析及数据模型 |
2.1 排水管网分析 |
2.1.1 排水管网系统及其特点 |
2.1.2 排水管网语义模型 |
2.2 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数据模型 |
2.2.1 细节层次模型 |
2.2.2 CityGML多细节层次模型 |
2.2.3 排水管网多细节层次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 |
3.1 排水管网隐式表达与显式表达 |
3.1.1 隐式表达 |
3.1.2 显式表达 |
3.2 排水管网要素多尺度符号化建模 |
3.2.1 管点多尺度符号化建模 |
3.2.2 管线多尺度符号化建模 |
3.3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多尺度重建 |
3.3.1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多尺度建模 |
3.3.2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BIM模型与3D GIS集成 |
3.3.3 排水管网建筑要素三维瓦片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模型集成可视化 |
4.1 排水管网多尺度集成可视化 |
4.1.1 排水管网集成可视化 |
4.1.2 视距相关的多尺度排水管网场景连贯可视化 |
4.2 不同尺度排水管网几何语义模型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除霜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空气源热泵结霜研究现状 |
1.2.1 霜层形成及生长机理 |
1.2.2 结霜过程影响因素 |
1.2.3 结霜对系统性能影响 |
1.3 空气源热泵除霜研究现状 |
1.3.1 除霜技术及其特性 |
1.3.2 除霜过程及控制策略 |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可视化实验平台的研制 |
2.1 实验台设计 |
2.1.1 实验台简介 |
2.1.2 主要设备选型 |
2.2 实验台工作原理 |
2.2.1 结霜实验 |
2.2.2 除霜实验 |
2.3 数据的测量与实验台调试 |
2.3.1 测点的布置 |
2.3.2 实验测量仪器的选取 |
2.3.3 实验台的调试 |
2.3.4 误差分析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特性研究 |
3.1 蒸发器表面霜层生长特性实验 |
3.1.1 霜层生长可视化分析 |
3.1.2 霜层生长与换热器的相互影响 |
3.2 环境参数对蒸发器表结霜影响 |
3.2.1 环境温度对结霜状况的影响 |
3.2.2 相对湿度对结霜状况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气法除霜特性研究 |
4.1 除霜过程可视化分析 |
4.2 空气法除霜实验 |
4.2.1 蒸发器预结霜处理 |
4.2.2 空气除霜实验过程 |
4.2.3 空气除霜效果影响因素 |
4.3 电加热辅助空气法除霜特性研究 |
4.3.1 自然对流下电加热除霜可视化分析 |
4.3.2 电加热辅助空气除霜法实验过程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滞留液滴对系统连续运行影响研究 |
5.1 滞留大液滴的形成机理数值模拟 |
5.1.1 模型的选择 |
5.1.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1.3 Fluent参数的数值 |
5.1.4 模拟结果 |
5.2 滞留液滴对系统连续运行的影响 |
5.2.1 滞留液滴在结霜/除霜过程中的特征 |
5.2.2 滞留液滴和冰点对连续结霜/除霜循环中影响 |
5.3 最佳除霜时间的确定 |
5.3.1 抑制冰点时间控制法 |
5.3.2 无冰点时间控制法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集中供暖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发展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内发展现状及评述 |
1.3 论文章节安排及主要创新点 |
1.3.1 论文章节安排 |
1.3.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平台总体设计 |
2.1 集中供暖系统概述 |
2.2 设计原则 |
2.3 设计目标 |
2.3.1 总体目标 |
2.3.2 功能目标 |
2.4 平台设计整体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技术研究 |
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参数辨识模型研究 |
3.1.1 电参数辨识原理 |
3.1.2 电参数辨识模型的电压系数 |
3.1.3 电参数辨识模型最优阶次的选定 |
3.1.4 一元四次非线性聚类电参数辨识模型 |
3.1.5 辨识性能比较分析 |
3.2 电气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 |
3.2.1 变频器产生干扰的原因分析 |
3.2.2 干扰的危害 |
3.2.3 抗干扰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台硬件设计及实现 |
4.1 硬件设计总体架构 |
4.1.1 硬件电气结构设计 |
4.1.2 硬件分层结构设计 |
4.2 平台功能硬件实现 |
4.2.1 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
4.2.2 运行设备智能控制 |
4.2.3 供暖系统安全预警 |
4.2.4 供暖能耗统计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台软件设计及实现 |
5.1 软件设计总体架构 |
5.2 平台功能软件实现 |
5.2.1 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
5.2.2 运行设备智能控制 |
5.2.3 供暖系统安全预警 |
5.2.4 供暖能耗统计分析 |
5.3 平台应用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三 相异步电动机实测数据 |
致谢 |
(7)基于BIM技术的商业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BIM发展现状 |
1.3.1 国外BIM发展现状 |
1.3.2 国内BIM发展现状 |
第2章 BIM技术 |
2.1 BIM技术的介绍 |
2.2 BIM技术在不同阶段的应用 |
2.2.1 规划 |
2.2.2 设计 |
2.2.3 施工 |
2.2.4 运维 |
2.3 模型建立及数据转换 |
2.3.1 模型的建立 |
2.3.2 数据转换 |
2.4 使用BIM技术的优势 |
2.4.1 便于应用研究 |
2.4.2 数据的集成 |
2.4.3 进度提升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技术的研究框架 |
3.1 技术路线 |
3.2 技术支持 |
3.3 研究内容 |
3.3.1 基于BIM技术的暖通空调系统分析 |
3.3.2 基于BIM技术的室内外风环境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工程案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气候分析 |
4.3 基于BIM技术的暖通空调系统分析 |
4.4 基于BIM技术的室内外风环境分析 |
4.4.1 室外风环境分析 |
4.4.2 室内风环境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8)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供热管网调节控制方法研究 |
2.1 集中供热系统 |
2.1.1 集中供热系统组成 |
2.1.2 供热管网工艺流程 |
2.2 供热管网运行调节模型及调节方法 |
2.2.1 运行调节模型 |
2.2.2 调节方法 |
2.3 供热管网供热过程建模 |
2.3.1 供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
2.3.2 数学模型参数的识别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方案及硬件组成 |
3.1 系统概况 |
3.2 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方案 |
3.2.1 DCS技术及存在问题分析 |
3.2.2 现场总线技术及存在问题分析 |
3.2.3 工业以太网技术 |
3.2.4 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方案 |
3.3 系统硬件组成 |
3.3.1 SNAP-PAC-R2 控制器及配置 |
3.3.2 I/O模块及配置 |
3.3.3 电源模块 |
3.3.4 现场仪表的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供热管网监控软件体系 |
4.1.1 监控组态软件 |
4.1.2 监控软件功能模块 |
4.1.3 组件技术 |
4.1.4 基于组件技术的供热管网监控软件体系 |
4.2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软件总体结构 |
4.2.2 软件平台及开发工具选择 |
4.2.3 数据采集程序实现 |
4.2.4 应用程序与控制器通讯 |
4.2.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及运行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绿色校园改造适宜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政策导向 |
1.1.2 地方政策与规程编制 |
1.2 研究相关发展与现状 |
1.2.1 绿色校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2 CGB集成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绿色校园建设技术应用现状 |
2.1 夏热冬冷地区校园建设条件 |
2.2 大学校园实地调研 |
2.2.1 实地研究对象的选取与概况 |
2.2.2 实地问卷调研 |
2.2.3 绿色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
2.3 调研案例绿色校园建设技术统计与分析 |
2.3.1 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
2.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2.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2.3.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2.3.5 室内环境与污染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校园绿色改造技术适宜性分析 |
3.1 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场地 |
3.1.1 校园规划 |
3.1.2 校园室外环境 |
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3.2.1 校园建筑及其围护结构 |
3.2.2 能源综合利用 |
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3.3.1 节水器具与设备改造 |
3.3.2 节水系统优化 |
3.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3.4.1 装饰性构件优化 |
3.4.2 建材的选择 |
3.5 室内环境与污染控制 |
3.5.1 室内环境质量改造 |
3.5.2 污染物控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GB平台的大学绿色校园适宜性改造模拟 |
4.1 CGB技术软件集成的实现方式 |
4.1.1 CAD技术的选用 |
4.1.2 GIS技术的选用 |
4.1.3 BIM技术的选用 |
4.1.4 软件集成的技术途径 |
4.2 绿色校园改造措施分类 |
4.2.1 校园规划改造 |
4.2.2 校园建筑改造 |
4.2.3 校区室外环境改造 |
4.2.4 建筑构造改造 |
4.2.5 设备节能改造 |
4.2.6 施工和后期运营管理 |
4.3 绿色校园改造适宜性模拟运行 |
4.3.1 校园规划改造模拟 |
4.3.2 校园建筑改造模拟 |
4.3.3 校园环境改造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绿色校园适宜性改造实例探索 |
5.1 武汉某大学适宜性改造策略分析 |
5.1.1 背景信息 |
5.1.2 前期分析 |
5.1.3 适宜性改造技术的应用 |
5.2 重庆某大学适宜性改造策略分析 |
5.2.1 背景信息 |
5.2.2 适宜性改造技术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能耗和舒适度的寒冷地区中小学校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校能耗与舒适度现状 |
1.1.2 气候适应性设计 |
1.1.3 我国寒冷地区中小学校建筑节能和舒适度提升潜力 |
1.2 概念界定 |
1.2.1 中国寒冷地区 |
1.2.2 能耗和舒适度 |
1.2.3 中小学校建筑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总结与评价 |
1.4 研究目标、内容、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工作框架 |
1.4.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寒冷地区中小学校的多目标性能优化 |
2.1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 |
2.2 寒冷地区中小学校能耗及舒适度现状 |
2.2.1 能耗现状 |
2.2.2 热舒适度现状 |
2.2.3 光舒适度现状 |
2.2.4 问题与反思 |
2.3 寒冷地区中小学校能耗及舒适度评价指标 |
2.3.1 能耗评价指标 |
2.3.2 热舒适度评价指标 |
2.3.3 光舒适度评价指标 |
2.4 寒冷地区中小学校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 |
2.4.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阐述 |
2.4.2 多目标优化工具 |
2.4.3 寒冷地区中小学校多目标优化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冷地区校园微气候计算模型 |
3.1 中小学校校园设计要素 |
3.2 校园微气候模型的建立 |
3.2.1 校园案例选取 |
3.2.2 模型及参数设置 |
3.3 校园微气候模型的验证 |
3.4 校园微气候模型的模拟与结果分析 |
3.4.1 模拟方案 |
3.4.2 校园设计要素与校园微气候的关系探究 |
3.4.3 校园微气候设计策略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寒冷地区学校建筑能耗及舒适度计算模型 |
4.1 学校建筑单体计算模型 |
4.1.1 建筑单体类型及设计要素 |
4.1.2 建筑单体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4.1.3 建筑单体设计要素与能耗及热舒适度关系探究 |
4.1.4 学校建筑单体设计策略的讨论 |
4.2 学校建筑单元空间计算模型 |
4.2.1 单元空间类型及设计要素 |
4.2.2 单元空间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4.2.3 单元空间设计要素与能耗及光热舒适度关系探究 |
4.2.4 学校建筑单元空间设计策略的讨论 |
4.3 学校建筑构件计算模型 |
4.3.1 构件设计要素 |
4.3.2 构件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4.3.3 构件设计要素与能耗及光热舒适的关系探究 |
4.3.4 学校建筑构件设计策略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寒冷地区学校设计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 |
5.1 多目标优化算法 |
5.1.1 SPEA2与HypE算法 |
5.1.2 算法参数 |
5.2 多目标优化过程 |
5.2.1 一步优化与分步优化 |
5.2.2 进化代数 |
5.3 多目标优化解集 |
5.3.1 Pareto最优解 |
5.3.2 解集质量评价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小学校多目标优化设计软件平台的开发 |
6.1 软件平台框架 |
6.2 学校建模模块 |
6.2.1 模块功能设定 |
6.2.2 模块程序编制 |
6.3 方案性能评价模块 |
6.3.1 模块功能设定 |
6.3.2 模块程序编制 |
6.4 方案性能优化模块 |
6.4.1 模块功能设定 |
6.4.2 模块程序编制 |
6.5 软件平台应用 |
6.5.1 设计问题 |
6.5.2 优化平台操作流程 |
6.5.3 优化平台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寒冷地区中小学校教学建筑单体调研信息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室外供暖管网设计可视化模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综合热惰性影响因素研究[D]. 田玲玲.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2]基于仿真技术的换热站循环水泵降耗研究[D]. 张晓巩.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3]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热节点模型及运行特性研究[D]. 刘婧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排水管网多尺度几何语义建模及可视化研究[D]. 杜永良.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5]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除霜特性研究[D]. 李刚. 青岛大学, 2020(01)
- [6]集中供暖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 林凯. 青岛大学, 2020(01)
- [7]基于BIM技术的商业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研究[D]. 林书帆.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3)
- [8]供热管网自动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D]. 王连进. 青岛大学, 2019(02)
- [9]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绿色校园改造适宜性技术研究[D]. 金高屹.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基于能耗和舒适度的寒冷地区中小学校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张安晓.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