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信息教育琐议(论文文献综述)
乔玉蕊[1](2021)在《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衣与僧衣信仰研究》文中指出佛衣、僧衣是佛及佛弟子为区分佛与外道而制成的衣物。针对不同身份,冠以不同称谓。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进程,佛衣与僧衣深受汉地服饰、少数民族服饰风格影响,其表现形式、着衣法式在不同朝代各具特色,这一点尤其在各代造像风格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当然,这一系列特征的表现与功用,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造像、以及出土文书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敦煌莫高窟唐五代时期的洞窟壁画、造像以及发现的绢画等,均有关于佛衣和僧衣形象、形制的描绘;藏经洞发现的许多修功德窟赞文、斋会文、发愿文等,亦有关于佛衣供养的功德记文献记载。由此大概可以将此类相关资料分为以造窟塑像类活动所形成的图像类供养内容,以及以斋会、灵验故事等流传文本所体现的文献类供养与信仰内容。本文主要从佛衣与僧衣概念辨析、敦煌家窟的造像与佛衣供养、敦煌寺院的佛衣斋会活动、“唱衣”活动以及佛衣灵验相关内容作为切入点,论述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衣与僧衣信仰。一方面展现了唐五代佛教与敦煌社会生活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通过佛衣与僧衣信仰的研究管窥敦煌地区佛教发展的特点,以及唐五代敦煌地区独特的寺院经济发展模式。总体而言,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衣僧衣信仰渗透于敦煌地区的佛教活动及世俗信仰中,反映出唐五代寺院经济结构与民间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
赵睿童[2](2021)在《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化学课程资源是保证化学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2017版(2020修订)的高中化学课标明确指出不同地区的学校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蒙古族拥有多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然而目前这些课程资源却没有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如果它们被合理地应用到蒙古族地区的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反映蒙古族的文化传统和区域特色,使蒙古族地区学生的化学学习生活化、兴趣化和情境化,还可以促进化学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从而传承与发扬蒙古族文化。因此,对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成了现实之需。本研究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尝试开发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并将其应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以期达到上述效果。本研究在梳理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并根据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流程,然后结合实际教学,设计单元教学案例;最后以两个无显着性差异的平行班为被试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设计的有效性。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等内容,重点综述国内外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从理论层面了解现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接着通过教师问卷和教师访谈从实践层面了解当前蒙古族文化相关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和化学课程资源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以杜威-经验课程思想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对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为整个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该部分首先将蒙古族文化按照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进行分析与分类;接着通过对不同蒙古族文化相关的化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与教材进行衔接,整理出每种蒙古族文化对应的化学课程资源表;最后通过整合开发出的蒙古族文化相关的化学课程资源,选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设计出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和常规教学设计。第四部分: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教学实践研究。该部分将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教学设计和常规教学设计应用到无显着性差异的两个教学班级展开教学实证。实证结束后,以单元试卷测试、学生问卷和师生访谈的形式对其成效进行检验。第五部分:针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结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路,同时也为落实基于蒙古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黄小菊[3](2021)在《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小道”,由小说走向经典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反程朱理学的泰州学派、王阳明心学以及李贽童心说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风潮,小说和戏曲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得到蓬勃的发展。文人对小说戏曲开始改观,不再视为“史之余”而是作为独立的文类。《三国志演义》借《三国志》之名进入文人的视野,罗贯中的文人化改编使其天然的具有精英阶层的烙印,而文人以通俗历史看待《三国志演义》,将其视为普及历史教化民众的通俗读物,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等“演义”系统诸本增加其历史性,而叶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朱鼎臣刊本在射利的目的下降低阅读的难度,降低发行的成本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局限于精英文人而是对文化水平低下的普通识字民众也敞开了阅读大门,极大了推动了《三国志演义》的传播。直到李贽打破文人对小说的成见,叶昼模仿李贽批评《水浒传》评点《三国志演义》,真正的跳出历史,将其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点,刊刻者也改变传统按卷编排的形式,将二百四十段的《三国志演义》合并为一百二十回,虽然此时的回目还不对偶,不甚精美,两段也只是简单的合并,并没有完全融合,但是按回编目的形制标志着对《三国志演义》文体定位的改变,对《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其后毛宗岗父子学习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大范围的删改,使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得到统一、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和思想主旨得到升华,成为了真正的经典文本,取代了之前流传的所有刊本,成为主流文本。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志演义》版本演义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版本体系所呈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和特色。认为《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化经历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和学术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三国志演义》经典化文本的确立共同起着推动作用。以书坊主为主要发行者和整理者的《三国志演义》天然的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不同的书坊因为面向读者不同侧重也不同,江南刊本在兼顾商品属性时注重其文学性与历史性,因此呈现出文人化、历史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三国志演义》成为通俗历史读物,提高了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建阳刊本以低廉的价格与江南刊本形成竞争优势,又通过增加图像的形式降低阅读门槛,插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英雄故事吸引普通民众的兴趣,对《三国志演义》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阅读,而是取代《三国志平话》等民间戏曲成为普通大众了解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的主要渠道。随着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的兴起,文人对《三国志演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早期视为通俗历史读本到注意演义与历史的区别,不再将《三国志演义》当作“史之余”和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历史演义本身的文学价值。对历史演义文体全新认识是《三国志演义》摆脱历史的束缚,回归小说评论语境的关键,为《三国志演义》经典化作了理论准备。毛评本《三国志演义》总结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学术化的经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同时对“拥刘反曹”主题思想和强化,使得《三国志演义》与传统儒家观念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相符合,被上下阶层共同接受。《三国志演义》版本在经济和思想文化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经典文本毛评本,经典文本的确立为进一步扩大《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奠定了条件,是《三国志演义》经典地位确立的基础。
姚雯雯[4](2020)在《金朝进士群体研究》文中指出金朝士人通过词赋、经义、策论最高级别考试或特恩赐第获得进士身份,形成进士群体,参与国家政治运作,对金朝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金朝民族融合背景下,辩正和完善进士相关信息,进一步探讨进士群体在金朝政治、教育、社会中的具体作用,对全方位、多层次了解金朝社会全貌有重要意义。论文由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对本文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进行概述,界定本文研究对象为正式参加科举考试的经义、词赋、策试三科进士和特赐进士,诸科及第、经童、武举不在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章,讨论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首先,从社会学群体概念入手,阐述金朝进士群体的构成要素,包括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一致的身份特征与认同感、共同利益和价值伦理取向。其次,考查金朝进士诸科相关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与科考内容,理解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第二章,对金朝进士取士科次、人数、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考释。在前贤研究基础上,从金朝进士内涵出发,对各类进士称谓进行辨析,厘清各种“进士”称谓,着重探讨各种不同进士代表的特定身份。厘清辞科进士、前进士、里人进士、乡进士等称谓内涵,对辨析金朝史料中进士身份有所助益。金朝共开科37次,进士实际录取人数预估在5500-6443人之间。第三章,对现存几种进士名录中有争议的进士信息进行考证。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金朝进士信息。依据文献和墓志对金朝进士进行增补25位新进士。第四章,探讨金朝进士群体的政治参与情况。金朝统治者不同时期对进士群体的定位与需求有较大差异,经历了临时救急、事务执行、政治共议、权力挤压四个过程。探索进士群体影响金朝政治运作形式逐步朝“文治”方向发展,将汉制政治文化传统逐渐渗透至金朝政治运作中。治理基层社会是绝大多数进士入仕迁转必经之路。对金朝进士出身地方官员考绩标准、教化作用、基本职能进行解读,考查进士任职基层社会的政治影响。第五章,探讨金朝进士群体的文化参与情况。进士在社会各阶层中发挥教育职能,承载和传承金朝文化。首先关注进士在皇族教育中的文化载体作用,在与女真最高统治阶层的教育互动中,传递儒家理念文化,获取文化认同。其次观察进士群体在官学、私学教育中的积极表现,从教育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两个身份,探寻进士群体为士人阶层创造继续参与政权的教养环境所做努力。第六章,从社会活动的历史情境出发,讨论金朝进士群体内部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多样的交友活动。进士群体通过构建社会网络,实现彼此身份认同,进而形成对金朝进士群体价值观念和独特风格的整体认识。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基础上,对金朝进士群体的政治参与、文化参与、社会交往形成结论,最终对其历史贡献进行评价。
贾旭东[5](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郭子英[6](2020)在《东周时期楚国屈氏家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屈氏家族是东周时期楚国存在时间最长的家族,伴随着楚国的强盛而兴起,又随着楚国的灭亡而日渐衰微。楚武王之子莫敖瑕受封于屈地后,后代因以为氏,并世袭其莫敖一职。春秋中前期,屈瑕、屈重、屈完、屈御寇、屈巫臣等人先后辅佐楚王,随着若敖族被灭,屈氏发展到鼎盛时期。此后虽因巫臣之祸家族发展受挫,但于春秋中后期再度复兴。战国时期屈氏家族地位稳固,是楚国三大姓之一,直到战国末年,屈氏家族才因楚国被灭而逐渐淡出史册。屈氏家族始祖为楚武王之子屈瑕,屈瑕受封之地在今江陵附近,屈瑕首任并为后代所世袭的莫敖一职具有家族族长与为楚国教育王族后代的双重职责。屈氏家族兴起于春秋前期,在家族代表人物屈瑕、屈重、屈完、屈御寇、屈巫臣等人的努力下实现了家族基业从初奠以达鼎盛。发生于春秋中期的巫臣之祸使屈氏家族遭受重创、几近灭亡,直到楚康王时期小宗屈荡(屈叔沱)一支取代原有大宗屈巫臣一支,成功实现家族复兴。战国时期屈氏家族同楚国国势一起由盛转衰,此时期屈氏家族代表性人物屈原在楚国中衰的转折期即楚怀王时期,意欲力挽狂澜以振兴楚国。综合探讨发现屈氏家族在继承制度上存在直系与旁系之间波动的现象,具有封邑内部组织不发达的特征,世代相传忠君爱国的优良家风为其最重要的家族特点。屈氏家族在整个东周时期,为楚国的繁荣昌盛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为东周时期楚国第一家族。屈原创立楚辞,更是将屈氏家族文化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他是屈氏家族的杰出代表,更是楚文化中不可逾越的高峰。
段立强[7](2020)在《明代买地券研究》文中认为买地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随葬明器。对明代买地券的研究,在推进研究明代的丧葬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现状、契约流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可有效补充纸质文献的不足。因此,本文以出土的明代买地券为研究对象,在坚持实证史学基础上,借鉴数理统计方法,系统梳理明代买地券的时空分布、形质、书写格式、券文内容以及类型,进而总结明代买地券的意义。首先,空间分布上,出土的明代买地券反映了该习俗在明代直辖地区均有流行,尤盛于四川、湖北、江苏、江西一带;时间上则涵及整个明代,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成正比。形质与书写格式上,并未有统一要求,多受现世契约与碑刻样式的影响。买地券券文内容,主要包含葬主祭主、神只鬼魅及买地券仪式与功能。其中,依据券主身份,发现该习俗为明代各阶层所普遍接受;买地券中的神只多与道教有关的特征,以及券文中频繁出现的鬼魅,侧面反应了佛教、道教与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在明代已出现“合流”趋势。其次,明代买地券类型多样。包括:依据买地券书写模板的三种书籍为标准,可分为《地理新书》型、《茔原总录》型与《三元总录》型;依据券文所载立券时间,可分为入葬型与生圹型两类;依据文书数量划分为单券型与双券型;依据购地钱数划分的虚拟用钱型与现世用钱型以及依据墓主死亡方式划分的普通型与隐讳型。最后,明代买地券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民俗学、契约史、宗教史意义。明代买地券揭露了明中晚期世风日下的现状,也反映了明代民间的孝观认知,同时也是古人“事死如事生”思想的新解释和明代民间崇信风水现象的直接体现。明代买地券类型的流变,间接反映了现世契约的流变,此外,它还见证了宗教的稳定传承与发展。
陆兴华,徐晖,罗钧[8](2019)在《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发展历程——区域图书馆联盟下的同构化发展阶段(1998—2014年)》文中认为1998年—201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是历史最大规模的扩张发展期,全省高校的总数达到全国前列,高职高专院校超过了本科院校的数量。在这一时期,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也进入了整体化建设的新时代,JALIS也完成了1—3期的建设,进入成年期,共完成了220个项目/子项目的建设。汇文系统的推广,实现了ILS向新一代管理系统的第三次迁移,实现了全省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同构化,使得JALIS的数字化服务覆盖全省高校,终结了纸质卡片目录,电子资源进入江苏所有高校图书馆。
屈冰琪[9](2019)在《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甲午战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将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重视。在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史学理论成果进行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与解读能力。同时高考命题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学术化,将史学研究成果整合处理作为命题材料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为适应高考命题趋势,以及贯彻新版课标要求,教师应在弥补历史教科书滞后性的基础上,将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笔者以“甲午战争”为例,重点论述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相结合的意义价值及具体途径。首先,在对比2003版与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包括统编版在内的五大版本教科书中有关“甲午战争”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其次,根据五大版本中“甲午战争”相关内容,有针对性、选择性的对近年来史学界有关“甲午战争”史学理论进行汇总整理。再次,摘选典型教学案例探讨如何使中学历史教学与史学研究成果有机结合。最后,对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反思,分别从运用成果对教师的要求以及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刘爱广[10](2019)在《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文中研究表明甲午一役,使得中国社会各阶层深切感触到“千年变局”意涵,此后,外患愈趋愈烈,国亡无日之感时时萦绕在中国上空。面对此一危局,传统知识体系营构出的思想资源,难以应对;中西海通后,欧风美雨携带各式西方知识涌入中国,晚清士人藉此编制出繁复多样的知识空间以御艰危时局。既往研究对于晚清民族建构思想来源的讨论多集中于传统资源与西方理论两者之间,实则两者之外,诸如波兰、朝鲜、土耳其、印度、埃及等域外亡国,亦在晚清中国思想脉络中充当了民族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亚非亡国中,埃及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近代又因“外债”亡国,与晚清中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为国人关注。甲午至武昌起义间,埃及亡国史透过报刊、教科书等媒介,借以弹词戏曲、竹枝词等表达形式广为流传,化为亡国象征,时常出现在政治讨论、启蒙话语塑造中。就讨论主题而言,“外债”“文明”“改革”是中心话题。埃及曾经的改革,因借“外债”终致失败亡国,成为时人形塑“外债”等于“亡国”象征的重要凭藉,推动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画卷的展开;埃及改革故事,也促使国人思考在主权沦丧、民族帝国主义思潮盛行背景下,改革似不是唯一救亡途径,尊西与恐西之间,体现出世人对民族不能竞于世界之忧思。在对西方文明敬畏游移间,国人接受了“文明”进化沉沦论说,同时,祭起“文明”大旗,创造出埃及、中国、印度为“文明古国”的传统,借此展开中国“文明”再造重生、凤凰涅盘的想象旅程。而如何认知英国统治下埃及的近代性问题,背后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内在矛盾,若英国占领统治埃及在进化秩序中是值得赞美的合理行为,是否意味着侵略行迹具有正当性;若不合理,则需要破解西方话语中建构出的占领—进步模式。这种对西方“文明”及侵略的矛盾态度,恰是晚清民族主义表陈中矛盾、两难状况的反映。以埃及亡国史为载体讨论晚清民族主义,不仅有利于突破“兴亡史鉴”认知视角的局限,通过这一载体亦可称呈现晚清民族主义歧异多元的画卷,触及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核心问题。体悟晚清中国致力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艰辛历程,展现通往现代民族国家这一终极目标的不同路径与取向。
二、图书馆信息教育琐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信息教育琐议(论文提纲范文)
(1)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衣与僧衣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佛衣与僧衣概述 |
第一节 佛教之于佛衣、僧衣 |
第二节 佛衣、僧衣之概念辨析 |
第二章 敦煌地区的佛衣供养 |
第一节 石窟壁画中的佛衣与僧衣 |
第二节 佛经中记载佛衣供养 |
第三节 敦煌家窟与佛衣供养 |
第三章 寺院斋会活动中的佛衣信仰 |
第一节 斋会活动与佛衣信仰 |
第二节 “唱衣”活动 |
第三节 佛衣信仰及其灵验传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3.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4.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内容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思路 |
5.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调查 |
5.1 调查目的 |
5.2 问卷及访谈提纲的编制 |
5.3 调查实施 |
5.4 问卷的回收与检验 |
5.5 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5.6 调查结果总结 |
6.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原则 |
6.1 .针对性原则 |
6.2 民族性原则 |
6.3 情境性原则 |
6.4 探究性原则 |
7.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 |
7.1 蒙古族物质文化中的化学课程资源 |
7.2 蒙古族精神文化中的化学课程资源 |
7.3 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与教材对照表 |
7.4 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教学设计 |
8.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实证研究 |
8.1 研究设计 |
8.2 教学实证结果与数据分析 |
9.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化 |
二 《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 |
第一章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的文人化 |
第一节 “证文辞、通好尚”:嘉靖壬午本的文人化 |
第二节 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第三节 “羽翼信史”:《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人化的特点及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历史化 |
第一节 版本形制上的历史化 |
第二节 “按鉴音释”: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小结 |
第三章 志传本:《三国志演义》的通俗化 |
第一节 “志传”诸本形制特征及通俗化表现 |
第二节 “志传”诸本正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 |
小结 |
第四章 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的学术化 |
第一节 李卓吾评本前的《三国志演义》批评 |
第二节 李卓吾评本及其对《三国志演义》的批评 |
第三节 “人各一是非”:《三国志演义》学术化特色及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经典文本的确立 |
第一节 “雅俗共赏”:毛评本对《三国志演义》文体风格的修订 |
第二节 情节的修订 |
第三节 毛评本的评点思想及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4)金朝进士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范畴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金朝进士群体形成的制度基础 |
第一节 历史研究视域中的金朝进士群体 |
一、历史学视域中的“群体” |
二、金朝进士群体构成要素 |
第二节 金朝进士科制度沿革与发展 |
一、金朝词赋进士科设置、沿革及考试内容 |
二、金朝经义进士科设置、沿革及考试内容 |
三、金朝女真进士科设置、沿革及考试内容 |
第二章 金朝进士称谓、科次、人数考释 |
第一节 金朝各类“进士”称谓考释 |
一、词赋、经义、策论、策试、辞科进士考释 |
二、特恩赐第进士考释 |
三、前进士考释 |
四、金朝“乡贡进士”“里人进士”“乡进士” |
第二节 金朝进士科次及人数考释 |
一、金朝进士科开科数目 |
二、金朝进士录取人数 |
第三章 金朝进士辨正与增补 |
第一节 金朝存疑进士辨正 |
一、进士姓名辨正 |
二、进士登第科次辨正 |
三、进士籍贯辨正 |
四、进士经历辨正 |
五、进士重出辨正 |
六、非金进士而误收录者辨正 |
第二节 金朝进士增补 |
第四章 金朝进士群体的政治参与 |
第一节 金朝统治者对进士群体的定位与需求 |
一、金前期统治者对进士的定位与需求 |
二、金中期统治者对进士的定位与需求 |
三、金后期统治者对进士的定位与需求 |
第二节 进士群体参与中央官僚机构政治运作 |
一、进士群体任职中央官僚机构 |
二、汉进士任职中央官僚机构 |
三、女真进士任职中央官僚机构 |
第三节 进士群体参与金朝地方治理 |
一、“教民”为本,化民成俗 |
二、“养民”劝农,以民为本 |
三、“治民”以律,维护稳定 |
第五章 金朝进士群体的文化参与 |
第一节 进士群体参与皇族教育承载儒家文化 |
一、通过教育推动皇帝接受儒家治国思想 |
二、通过教育向储君和诸王传递儒家文化 |
第二节 进士群体参与官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 |
一、担任学官助益官学教育 |
二、主政地方促进教育发展 |
第三节 进士群体参与私学教育传承儒家文化 |
一、家庭教育传递精英文化 |
二、私人授学保存儒家文化 |
三、书院教育彰显文化传承 |
第四节 进士群体的文学成就 |
一、进士群体的散文成就 |
二、进士群体的诗歌成就 |
第六章 金朝进士群体间的关系网络构造 |
第一节 金朝进士群体间的关系网络 |
一、进士群体间的学缘 |
二、进士群体间的联姻 |
三、进士出身官员的互荐 |
四、进士群体关系网络的个案观察:以刘从益交游圈为中心 |
第二节 金朝进士群体间关系网络构造方式 |
一、宴饮 |
二、互赠诗文 |
三、辩论、题画、求书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
(二)文本考释 |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
(四)诗学思想研究 |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
(一)1号简的处位 |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
(二)本文编联方案 |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
一、关雎组 |
二、葛覃组 |
三、木瓜组 |
四、柏舟组 |
五、东方未明组 |
六、墙有茨组 |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
七、十月组 |
八、宛丘组 |
九、皇矣组 |
十、总论组 |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
(一)《国风》类 |
(二)《小雅》类 |
(三)《大雅》类 |
(四)《周颂》类 |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
凡例 |
一、编联、形制类 |
(一)编联类 |
(二)形制类 |
二、字词考释类 |
三、文本思想类 |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
(二)诗学研究类 |
四、其他类 |
(一)简文作者类 |
(二)综述类 |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
二、关键词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6)东周时期楚国屈氏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屈氏渊源探究 |
第一节 屈氏始祖 |
一、屈瑕说 |
二、屈(?)(紃)说 |
第二节 楚国诸敖 |
一、释“敖” |
二、楚王称敖 |
第三节 莫敖 |
一、莫敖释义及起源 |
二、莫敖职守 |
三、莫敖地位变动原因 |
第四节 屈氏封邑 |
第二章 春秋前中期的屈氏家族 |
第一节 屈氏家族兴起背景 |
一、楚武王时期楚国专制王权的加强 |
二、楚国世族的崛起 |
第二节 屈氏家族基业之初奠 |
一、屈瑕扩土 |
二、屈重守成 |
三、屈完御齐 |
第三节 屈氏家族臻于鼎盛 |
一、屈氏连任息尹 |
二、屈氏借机扩张 |
第三章 春秋中晚期的屈氏家族 |
第一节 屈氏家族遭受重创 |
第二节 屈氏家族之复兴 |
一、连尹屈荡 |
二、屈建首任令尹 |
第三节 屈氏家族地位日益稳固 |
一、屈罢、屈春 |
二、莫敖大心、屈庐、屈固 |
第四章 战国时期的屈氏家族 |
第一节 屈氏家族持续繁荣 |
一、屈宜臼 |
二、莫敖子华 |
第二节 屈氏家族由盛转衰 |
一、屈原 |
二、屈匄(丐、盖) |
第三节 屈氏家族之衰弱 |
第五章 屈氏之家族特点及历史地位 |
第一节 屈氏家族特点及屈氏家风分析 |
一、家族特点 |
二、优良家风 |
第二节 屈氏家族历史地位分析 |
一、屈氏为东周时期楚国第一家族 |
二、楚文化的高峰——屈原与《楚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明代买地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买地券名称界定 |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二章 明代买地券主要内容 |
一、买地券分布情况 |
(一)空间分布 |
(二)时间分布 |
二、买地券形质与书写格式 |
(一)形状材质 |
(二)书写格式 |
三、买地券券文内容 |
(一)葬主祭主 |
(二)神只鬼魅 |
(三)仪式功能 |
第三章 明代买地券类型特点 |
一、书籍所载样式分类 |
(一)《地理新书》型 |
(二)《茔原总录》型 |
(三)《三元总录》型 |
二、立券时间分类 |
(一)入葬型 |
(二)生圹型 |
三、立券数量分类 |
(一)单券型 |
(二)双券型 |
四、购地钱数分类 |
(一)虚拟用钱型 |
(二)现世用钱型 |
五、死亡方式分类 |
(一)普通型 |
(二)隐讳型 |
第四章 明代买地券的意义 |
一、社会意义 |
(一)揭露世风日下的现状 |
(二)体现民间孝观的认知 |
二、民俗意义 |
(一)体现事死如事生思想 |
(二)反映崇信风水的现象 |
三、契约意义 |
(一)研究民间契约新文本 |
(二)反应契约文本的流变 |
四、宗教意义 |
(一)见证宗教稳定的传承 |
(二)体现宗教融合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发展历程——区域图书馆联盟下的同构化发展阶段(1998—2014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省高校图书馆互联网建设(1998—2003年) |
1.1 加强基础建设,高校图书馆全面拥抱互联网 |
1.2 推广汇文系统,快速实现管理系统的第3次迁移 |
1.3 图书馆目录数据的数字化终结传统卡片目录 |
1.4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
2 图书馆新技术引进与外延发展(2004—2014年) |
2.1 构建“JALIS+同构化”体系,带动全省高校馆共同前进 |
2.2 积极应用二维码、RFID等扫描新技术 |
2.3 积极介入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应用 |
2.4 开展自助式服务,研发资源发现系统 |
2.5 传统电子阅览室服务向IC转型升级 |
3 管理与服务体制在互联网+时代的改革探索 |
(1) 建立资源整合的“图文信息中心”。 |
(2) 图书馆软硬件运管分离的托管服务。 |
(3) 校园云服务。 |
(4) 外包服务。 |
4 结语 |
(9)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甲午战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追求历史真实性的需要 |
(二)符合高考命题趋势 |
(三)提升教师自我修养的要求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史学界关于“甲午战争”研究现状分析 |
(二)史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贡献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贡献 |
第一章 各版本“甲午战争”内容比较研究 |
一、2003版与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 |
(一)修订背景 |
(二)课程目标比较 |
(三)课程结构比较 |
二、各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甲午战争”内容的差异 |
(一)各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具体编排 |
(二)“甲午战争”具体内容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甲午战争”相关史学研究及主要观点 |
一、“甲午战争”相关人物、事件研究 |
(一)对李鸿章的再认识 |
(二)关于甲午战争序幕的探讨 |
(三)关于甲午战争实际赔款研究 |
(四)对黄海海战细节的考证 |
二、关于甲午战争的背景及影响 |
(一)关于甲午战争的背景 |
(二)关于甲午战争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史学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 |
一、比较教学法 |
二、神入教学法 |
三、转换史学范式 |
四、史料教学法 |
五、问题导学法 |
小结 |
第四章 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
一、对高中历史教师的要求 |
(一)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时吸收史学研究成果 |
(二)研究高考命题规律,提升史学理论成果运用的有效性 |
(三)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能力 |
二、中学历史教学吸收史学研究成果须注意的问题 |
(一)符合历史课标要求 |
(二)追求真实的历史 |
(三)遵循“适度”原则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 晚清民族主义研究的整体性回顾 |
(二) 晚清域外史地知识传入研究回顾 |
(三) 亡国史研究的学术回顾 |
(四) 前人研究的空间与本文努力的方向 |
三.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一) 概念界定 |
(二) 行文思路 |
四. 重点、难点及研究路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路径 |
第一章 甲午后埃及亡国史的初步传播 |
第一节 引论:甲午前埃及历史知识来源 |
第二节 传播网络与途径:以报刊为中心的分析 |
第三节 初步普及:历史教科书中的埃及 |
第二章 1903年前后埃及亡国史的引介与回响 |
第一节 《埃及近世史》的译介、流传及影响 |
一、《埃及近世史》在晚清的版本与叙事 |
二、《埃及近世史》在晚清中国之反响 |
三、余音 |
第二节 北村三郎《埃及史》的翻译与书写 |
一、着者与译者:北村三郎和赵必振 |
二、由《土耳机史》到《埃及史》 |
三、《埃及史》的主题、移译与表述 |
第三章 埃及亡国史的“国族化”表述 |
第一节 自我书写与创造下的埃及亡国史 |
一、埃及亡国史型变 |
二、再现亡国场景 |
三、酹酒苏彝落日红:苏彝士运河的象征意义 |
第二节 文明的对话、追溯及反思 |
一、漂浮在过去的“文明”古国 |
二、古昔盛时今沉沦:文明更替中的埃及 |
三、“文明”视域下黄帝/中国文明西来说再探讨 |
第三节 辛亥前后:亡国话语的政治运用与社会普及 |
一、时事政论中的埃及 |
二、弹词戏曲中的埃及亡国史 |
三、1915年前后埃及亡国史的再现 |
第四章 为何是埃及?基于域外亡国史的整体考量 |
第一节 域外亡国史在晚清传播的脉络 |
第二节 域外亡国声音的回荡 |
第三节 追寻埃及的特殊性 |
结语 重塑埃及:晚清民族主义思想的世界性资源及反思 |
参考文献 |
四、图书馆信息教育琐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衣与僧衣信仰研究[D]. 乔玉蕊. 兰州大学, 2021(02)
- [2]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 赵睿童. 西南大学, 2021(01)
- [3]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D]. 黄小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金朝进士群体研究[D]. 姚雯雯. 吉林大学, 2020(08)
- [5]《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东周时期楚国屈氏家族研究[D]. 郭子英. 苏州大学, 2020(03)
- [7]明代买地券研究[D]. 段立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发展历程——区域图书馆联盟下的同构化发展阶段(1998—2014年)[J]. 陆兴华,徐晖,罗钧. 新世纪图书馆, 2019(12)
- [9]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甲午战争”为例[D]. 屈冰琪. 河南大学, 2019(01)
- [10]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D]. 刘爱广.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