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一、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苏逸菲[1](2019)在《两种偶氮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微量铜和阿维菌素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偶氮类分子探针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近年来多被用于食品中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的检测。为了检测口蘑中微量铜的总量以及苹果中的农药阿维菌素的残留量,利用新合成的偶氮类分子3,5-二甲酸-4’-羟基偶氮苯为显色剂,建立了紫外可见光谱测量口蘑中微量铜总量的方法。此外,以偶氮类分子1,3,5-三(5’-对苯氧基偶氮)苯-1,3-二羧酸为荧光探针,建立了荧光光谱检测农药阿维菌素的残留量的新方法。采用“一锅法”合成两种偶氮探针:3,5-二甲酸-4’-羟基偶氮苯和1,3,5-三(5’-对苯氧基偶氮)苯-1,3-二羧酸。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电喷雾质谱的表征方法,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研究了 3,5-二甲酸-4’-羟基偶氮苯的紫外可见光谱及其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优化测定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口蘑中微量铜的单波长和双波长检测方法。单波长法的结果表明:以320 nm为检测波长,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21~2.5 μg·mL-1内遵从比尔定律,铜与显色剂形成1:1的配合物,加标回收率为97.0~101.3%,RSD为0.93~1.50%,检测限为0.064 μg·mL-1。双波长法的结果表明:以380nm为测定波长,以342nm为参比波长,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19~3.6 μg·mL-1内遵从比尔定律,加标回收率在99.5~100.4%之间、RSD为0.30~1.00%,检测限为0.059 μg·mL-1,两种方法测得口蘑中铜含量分别为5.80±0.49 mg·100g-1、5.89±0.05 mg·100g-1 与 ICP 检测结果 5.89±0.09 mg·100g-1 相近。在考察探针1,3,5-三(5’-对苯氧基偶氮)苯-1,3-二羧酸及加入阿维菌素后的荧光光谱的基础上,优化了苹果中阿维菌素残留测定的条件,最佳的测定条件为:荧光探针浓度为6.0×1 0-6 mol·L-1,缓冲溶液用量为0.80 mL,以420nm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测定,其线性范围为4.4×10-3~6.0×10-2μg·mL-1。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3×10-3μg·mL-1,定量限为 4.4×10-3 μg·mL-1,回收率为 98.8~103.1%,RSD 为 0.29~2.20%。本论文建立了检测口蘑中微量铜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及检测苹果中阿维菌素残留的荧光光谱法,因其操作简单、分析成本低、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有望用于食品中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的检测。

汤家华,程乐华,邢会会[2](2018)在《溴邻苯三酚红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铜》文中研究指明在铝合金中加入铜,能增加铝合金的强度,提高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抗力,因此测定铝合金中铜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溴邻苯三酚红是一种重要的显色试剂,已用于羟自由基[1]、碘[2]、蛋白质[3]、乙二胺四乙酸(EDTA)[4]、钼[5]、硒[6]、铌[7]、铝[8]等的测定。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较为广泛[9-10]。研究发现:在弱酸和聚乙烯醇(PVA)介质中,

刘芝花,肖冬飞,侯冀川,宋旭东[3](2017)在《高铬铸铁中元素分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高铬铸铁中Cr、Mo、Ni、Mn、Cu、Si、P、C及S共9种常规元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涉及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光电光谱法等。

李娟,王丽[4](2016)在《双波长光度法测定水中铜锌的含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了一种以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铜锌含量的分析方法 .以铬黑T(EBT)为显色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敏剂,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p H=9的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体系中,铜与锌都能与铬黑T显色剂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铜络合物和锌络合物在540 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15 284 L·(mol·cm)-1,16 438 L·(mol·cm)-1,都在01.2 mg·L-1遵循比尔定律.

刘海珂[5](2014)在《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金属元素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进步和各类标准的不断完善,当前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含量时常需要达到ppb级,这一级别的金属含量分析就必须要用到大型仪器了,而大型仪器通常价格高昂。固相分光光度法因其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测量成本低等优点,为痕量组分的分析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本文介绍的固相分光光度法将富集、显色、测定过程集中进行,适用于缺少相关仪器且需要测量痕量金属含量情况,可应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准确性高。本文作者主要研究了在痕量金属含量分析过程中,运用固相分光光度法中的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可行性和所需条件。试验了pH值、缓冲溶液、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等对分析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各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本方法特点是先将待测离子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再利用阴、阳离子树脂吸附有色络合物,利用自制装置将吸附了络合物的树脂装入2mm的微量比色皿中,参比为树脂试剂空白,然后记录有色络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本方法集分离、富集、显色、检测于一体,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回收率满足痕量金属元素分析要求。本文研究了以下四种体系:一、Cu(Ⅱ)-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体系测定铝合金样品中微量Cu(Ⅱ),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28×105L·mol-1·cm-1,检出限为0.037μg/mL(3σ)。Cu2+浓度为0.5μg/mL时,测定的精密度为1.3%(n=11)。运用此法在测定铝合金样品中的铜含量时,加标回收率在94%-104%之间;二、Pb(Ⅱ)-二甲酚橙体系测定钢铁样品和土壤样品中微量Pb(Ⅱ),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2×106L·mol-1·cm-1,检出限为0.0065μg/mL(3σ)。Pb2+浓度为0.18μg/mL时,测定的精密度为2.2%(n=11)。将此法用于钢铁和土壤样品中的铅含量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106%之间,结果满意;三、Cr(Ⅵ)-二苯碳酰二肼-OP体系测定土壤样品中微量Cr(Ⅵ),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5×106L·mol-1·cm-1,较液相方法提高60倍(ε=2.5×104L·mol-1·cm-1),检出限为0.0047μg/mL(3σ)。Cr(Ⅵ)浓度为0.1μg/mL时,测定的精密度为1.9%(n=11)。将此法用于土壤样品中的铬(Ⅵ)含量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9%-102%之间;四、Fe(Ⅱ)-邻菲哕啉-OP体系测定土壤和工业废水中Fe(Ⅱ),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9×106L·mol-1·cm-1,较液相方法提高近90倍(ε=2.1×104L·mol-1·cm-1),检出限为0.0044μg/mL(3σ)。Fe2+浓度为0.1μg/mL时,测定的精密度为2.6%(n=11)。将此法用于样品中的总铁含量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3%-103%之间。同时试验了共存离子对四种体系的影响,常见离子对体系测定无明显干扰,部分离子干扰测量可加入掩蔽剂消除干扰。此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易于现场检测,为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现场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准确的方法。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6](2012)在《《光谱实验室》2011年第28卷总目次》文中认为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 -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Haidia,Beijing 100081)[7](2012)在《《光谱实验室》2011年第28卷分类索引》文中提出

但德忠,冷庚,皇甫鑫[8](2010)在《环境样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环境样品分析"的第10篇综述。评述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环境样品分析各个方面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生物样品分析,城市污泥、垃圾堆肥和垃圾渗滤液分析,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及不确定度等。引用参考文献1607篇。

郭建波[9](2010)在《双波长法测定环境水中的铅、磷酸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污染和富营养水体污染,历来是水环境监测的重点。铅是一种具有蓄积性、多亲和性的毒物。人们多通过食物摄取、自来水饮用等方式把铅带入人体,我国对于生活饮用水中铅含量明确规定不得超过10μg/L。磷虽然是生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但水体中磷含量过高,会造成藻类的过度繁殖,直至数量上达到有害的程度,称为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坏。因此,研究监测及分析环境水体中铅,以及磷酸盐含量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第一部分:分别概述了污染物铅和磷酸盐的危害,以及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提出上述污染物检测新方法研究工作的新思维。第二部分:通过铅和二甲酚橙在醋酸-醋酸盐体系(pH5.8)中发生反应,引入双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替代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当掩蔽剂硫脲和柠檬酸铵存在时,该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结果表明,试剂和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35 nm和575 nm,铅含量在0.168μg/mL-2.5μg/m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检出限为0.050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2.458×104 L·mol -1·cm-1 ,比单波长法(ε= 1.191×104 L·mol -1·cm-1)提高2倍。通过对多个样品的分析得到其相对标准偏差<2.55%,回收率在95.04%-99.85%之间。第三部分:铅和二甲酚橙在醋酸-醋酸盐体系(pH5.8)中发生反应,当掩蔽剂硫脲和柠檬酸铵存在时,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该反应基础上,应用主次波长分光光度法替代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计算曲线稳定。log y·logc在0.022μg/mL-2.5μ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检出限低至0.007μg/mL。通过对多个样品的分析得到其相对标准偏差<1.67%,回收率在98.79%-107.6%之间。第四部分:PO43--Mo7O246--Sn2+体系在pH值为1.52.5发生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该反应基础上,应用主次波长分光光度法替代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的磷酸盐。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计算曲线稳定。log y·logc在0.012μg/mL-0.4μ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4μg/mL。通过对多个样品的分析得到其相对标准偏差<5.67%,回收率在96.4%-100.7%之间。该法适于基层应用和推广。

耿明[10](2010)在《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和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本文对几种双指示剂催化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利用铬或铜离子对双指示剂体系的催化作用,根据催化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和铜的新方法。研究了最佳的试剂用量,最佳的反应介质,最佳的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绘制工作曲线。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用过氧化氢氧化中性红和溴甲酚紫体系测定痕量铜。在pH= 9.65的NH3-NH4Cl缓冲介质中,痕量铜能同时催化过氧化氢中性红和溴甲酚紫。通过测定460nm和590nm下吸光度值的变化及其与铜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0.0060~0.072μg/mL,检出限为8.0×10-12g/mL。对铜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方法用于面粉和大米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2、研究了用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和苯酚红体系测定痕量铬。在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利用铬(Ⅵ)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和苯酚红的指示反应,分别在430nm和550nm处测量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的吸光度的变化,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新方法。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3.30μg/25ml,检出限为:3.2×10-10g/m。该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水中痕量铬(Ⅵ)的测定。3、研究了用过氧化氢氧化次甲基蓝和罗丹明B体系测定痕量铬。在pH=4.8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利用痕量铬(VI)催化H2O2氧化次甲基蓝和罗丹明B褪色的指示反应,通过测量在555nm和665nm下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测定痕量铬(VI)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5~1.40μg/25mL,检出限为5.2×10-10g/mL。该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废水中痕量铬(VI)的测定,结果满意。4、研究了用过氧化氢氧化亮绿SF和苯酚红体系测定痕量铬。在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利用铬(VI)催化H2O2氧化亮绿SF和苯酚红褪色的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的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铬(VI)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432nm和640nm下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与铬(VI)呈线性关系。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得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8~0.360g/ml,相关系数R为0.99359,检出限为2.6×10-10 g/mL。本方法简单,体系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样品中痕量铬(VI)的测定,结果满意。5、研究了用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红和亚甲基蓝体系测定痕量铬。在pH =4.9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利用铬(Ⅵ)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红和亚甲基蓝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用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新方法。通过对催化体系与非催化体系吸光度的测定,确定该体系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34nm和670nm处。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8~0.112mg/L,R=0.99231,检出限为2.02×10-11 g/mL,相对标准偏差3.67%。该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用于样品中铬(Ⅵ)的测定,结果很理想。实验表明,利用双指示剂催化体系不仅提高了动力学分析方法灵敏度,还提高测定方法的选择性,扩宽了分析方法的范围。

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偶氮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微量铜和阿维菌素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铜检测研究进展
        1.1.1 检测方法
        1.1.2 分光光度法检测铜的偶氮显色剂
    1.2 农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1.2.1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1.2.2 荧光光谱法检测农药残留
        1.2.3 阿维菌素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2 主要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2 基于偶氮结构的两种探针的合成及其表征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3,5-二甲酸甲酯-4'-羟基偶氮苯的合成
        2.2.2 3,5-二甲酸-4'-羟基偶氮苯的合成
        2.2.3 3,5-三(5'-对苯氧基偶氮)苯-1,3-二羧酸的合成
        2.2.4 偶氮化合物的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3,5-二甲酸甲酯-4'-羟基偶氮苯的合成与表征
        2.3.2 3,5-二甲酸-4'-羟基偶氮苯的合成与表征
        2.3.3 3,5-三(5'-对苯氧基偶氮)苯-1,3-二羧酸的合成与表征
        2.3.4 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分析
        2.3.5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结果分析
        2.3.6 核磁氢谱测定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紫外可见光谱法检测口蘑中的铜
    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显色剂的配制
        3.2.4 单波长测定条件的优化
        3.2.5 双波长测定条件的优化
        3.2.6 ICP光谱仪检测口蘑中铜含量
        3.2.7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波长测定方法优化结果
        3.3.2 单波长方法学考察结果
        3.3.3 双波长方法学考察结果
        3.3.4 ICP方法学检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荧光光谱法检测苹果中的阿维菌素
    4.1 实验材料和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4.2.2 苹果的前处理
        4.2.3 荧光探针的配制
        4.2.4 荧光光谱测定条件的优化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荧光光谱法定性定量原理
        4.3.2 荧光测定激发波长的选择
        4.3.3 介质酸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4.3.4 缓冲溶液用量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4.3.5 方法考察结果
        4.3.6 样品测定结果
        4.3.7 方法可行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取成果目录
致谢

(2)溴邻苯三酚红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铜(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2.2 缓冲溶液酸度及用量的选择
    2.3 溴邻苯三酚红用量的选择
    2.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5 显色时间的选择
    2.6 配合物的稳定性
    2.7 共存物质的影响
    2.8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2.9 标准样品分析

(3)高铬铸铁中元素分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r
2 Mo
3 Ni
4 Mn
5 Cu
6 Si
7 P
8 C、S

(4)双波长光度法测定水中铜锌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1.1.1 实验仪器
        1.1.2 实验药品
    1.2 实验可行性
    1.3 实验因响因数
2 结果及讨论
    2.1 测定条件的确定
    2.2 双波长法和单波长法测定试样1和2中Cu2+、Zn2+含量
3 结论

(5)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金属元素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1 固相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原理
        1.1.1 树脂相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原理
        1.1.2 萘相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原理
        1.1.3 石蜡相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原理
        1.1.4 凝胶相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原理
        1.1.5 泡沫塑料相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原理
        1.1.6 薄膜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原理
    1.2 固相分光光度法的显色方法
        1.2.1 固体吸附剂先吸附金属离子后加入显色剂显色
        1.2.2 先负载后配位显色
        1.2.3 显色后吸附
        1.2.4 吸附剂与显色剂同时作用
    1.3 固相光度法的光度测量方法
        1.3.1 单波长分光光度的测量方法
        1.3.2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测量方法
        1.3.3 导数分光光度法的测量方法
    1.4 固相光度法的反应机理与特性
        1.4.1 固相分光光度法的吸收曲线
        1.4.2 固-液两相分配平衡
        1.4.3 灵敏度
        1.4.4 精密度
    1.5 其他固相光度法
        1.5.1 流动注射固相光度法
        1.5.2 与化学计量学联用
    1.6 固相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7 课题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衡量Cu~(2+)的研究与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特制树脂定量取出与移取装置
        2.2.3 比色皿的选择
        2.2.4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吸收光谱
        2.3.2 pH的选择
        2.3.3 缓冲溶液选择
        2.3.4 缓冲溶液的用量
        2.3.5 显色剂的用量
        2.3.6 树脂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7 树脂吸附时间及稳定性
        2.3.8 共存离子的影响
        2.3.9 工作曲线
    2.4 定量分析技术指标
        2.4.1 灵敏度的测定
        2.4.2 检出限的测定
        2.4.3 精密度的测定
        2.4.4 样品分析及回收实验
    2.5 实验结论
第三部分 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Pb~(2+)的研究与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吸收曲线
        3.3.2 pH的影响及缓冲溶液的选择
        3.3.3 缓冲溶液的用量
        3.3.4 二甲酚橙的用量
        3.3.5 β环糊精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3.3.6 树脂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3.7 树脂吸附时间及稳定性
        3.3.8 共存离子的影响
        3.3.9 工作曲线
    3.4 定量分析技术指标
        3.4.1 灵敏度测测定
        3.4.2 精密度的测定
        3.4.3 检出限测定
        3.4.4 样品分析
        3.4.4.1 钢铁中Pb(Ⅱ)含量的测定
        3.4.4.2 土壤中铅含量的测定
    3.5 实验结论
第四部分 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Cr(Ⅵ)的研究与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吸收光谱
        4.3.2 酸度的选择
        4.3.3 缓冲溶液的选择
        4.3.4 缓冲溶液的用量
        4.3.5 显色剂的用量
        4.3.6 乳化剂OP的用量
        4.3.7 树脂搅拌时间及稳定性
        4.3.8 树脂用量的影响
        4.3.9 共存离子的影响
        4.3.10 工作曲线
    4.4 定量分析技术指标
        4.4.1 灵敏度的测定
        4.4.2 检出限的测定
        4.4.3 精密度的测定
        4.4.4 样品分析及回收实验
        4.4.4.1 样品处理
        4.4.4.2 土壤中Cr(Ⅵ)含量的测定
    4.5 实验结论
第五部分 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铁含量的研究与应用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吸收光谱
        5.3.2 酸度的影响
        5.3.3 显色剂的用量
        5.3.4 盐酸羟胺用量的影响
        5.3.5 缓冲溶液的用量
        5.3.6 乳化剂OP的用量
        5.3.7 树脂加入量的影响
        5.3.8 树脂搅拌时间及稳定性
        5.3.9 共存离子的影响
        5.3.10 工作曲线
    5.4 定量分析指标
        5.4.1 检出限的测定
        5.4.2 精密度的测定
        5.4.3 灵敏度的测定
        5.4.4 样品分析
        5.4.4.1 土壤中铁(Ⅱ)含量的测定
        5.4.4.2 工业废水中铁(Ⅱ)的测定
    5.5 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双波长法测定环境水中的铅、磷酸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铅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 磷污染现状及磷酸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Pb-XO 双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铅
    1 方法原理
    2 实验部分
    3 结果
    4 结论
第三章 Pb-XO 主次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铅
    1 方法原理
    2 实验部分
    3 结果
    4 结论
第四章 主次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磷酸盐
    1 方法原理
    2 实验部分
    3 结果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成果目录
致谢

(10)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和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动力学分析法概述
    1.2 动力学分析法分类
    1.3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
    1.4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的研究方向
    1.5 铬的研究进展
    1.6 铜的研究方法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痕量铜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双波长双指示剂测定痕量铬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铬-Cr(Ⅵ)-H_2O_2-次甲基蓝-罗丹明B体系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亮绿 SF-苯酚红催化光度法测痕量铬(Ⅵ)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苯酚红-亚甲基蓝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第七章 小结
    7.1 方法小结
    7.2 存在的问题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四、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偶氮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微量铜和阿维菌素检测中的应用[D]. 苏逸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1)
  • [2]溴邻苯三酚红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铜[J]. 汤家华,程乐华,邢会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8(05)
  • [3]高铬铸铁中元素分析研究进展[J]. 刘芝花,肖冬飞,侯冀川,宋旭东. 广东化工, 2017(07)
  • [4]双波长光度法测定水中铜锌的含量[J]. 李娟,王丽.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 [5]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金属元素的研究与应用[D]. 刘海珂. 内蒙古大学, 2014(09)
  • [6]《光谱实验室》2011年第28卷总目次[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 Haidian,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12(01)
  • [7]《光谱实验室》2011年第28卷分类索引[J].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35 -204,No.13 Gaoliangqiao Xiejie,Haidia,Beijing 100081). 光谱实验室, 2012(01)
  • [8]环境样品分析[J]. 但德忠,冷庚,皇甫鑫. 分析试验室, 2010(07)
  • [9]双波长法测定环境水中的铅、磷酸盐[D]. 郭建波. 南华大学, 2010(05)
  • [10]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和铜[D]. 耿明. 淮北师范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