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凌志系列轿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诊断与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重庆市人民政府[1](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渝府发[2021]1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7月19日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在创造经济价值、优化供给结构、承载创新活动和集聚高端要素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罗建辉[2](2021)在《点燃式发动机失火及氧传感器故障模拟系统开发》文中指出
杨沁杰[3](2021)在《面向多传感器故障的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线控转向(Steer by Wire,SBW)系统移除了方向盘和转向轮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采用总线技术来代替传统的机械式转向系统传递信号,电子控制单元(Electrical Control Unit,ECU)根据传动比和汽车状态反馈得到的补偿转角共同确定转向轮目标转角,并通过相关控制算法驱动转向电机运转,使得转向车轮转角最终与目标转角相等,从而实现汽车转向。获取汽车状态和转向轮转角都需要用到传感器,但SBW系统中的这些传感器较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出现多种类型的故障,从而影响转向控制策略,使得转向性能下降,乃至造成系统失稳,这使得现有的SBW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功能安全水平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SBW系统中存在多个传感器故障,研究利用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来抑制传感器故障对SBW系统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介绍SBW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转向工作原理,搭建转向模块的动力学模型和车辆动力学模型,针对SBW系统存在参数摄动和发生传感器故障的情况下,搭建用于仿真试验的线控转向汽车动力学模型。其次,介绍SBW系统中的转向控制策略。采用理想传动比控制和线性二次调节器控制,以横摆角速度作为反馈,设计前轮主动转向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理想传动比的SBW系统其驾驶轻便性和转向灵敏性比固定传动比的机械式转向系统好,采用基于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的SBW系统其操纵稳定性比未采用的SBW系统好。为了说明传感器故障对前轮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的影响,设定转角传感器和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出现突变故障,仿真结果表明传感器故障会严重破坏汽车的姿态,从而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说明了传感器容错控制的必要性。再次,本文针对SBW系统发生多个传感器故障提出一种多目标约束故障估计器来估计SBW系统的传感器故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集故障检测器、故障估计器和故障补偿器于一体的主动容错控制框架。其中,故障检测器用来检测系统是否发生故障;故障估计器利用故障检测器获得的残差来估计出传感器的故障大小和时变特性;故障补偿器利用故障估计值和SBW的故障输出对故障传感器进行容错控制。最后,为了证明本文提出的SBW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利用双移线试验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容错控制策略能够在传感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确保发生故障的SBW系统仍然有与无故障SBW系统相接近的转向特性,保证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安全性。
梅辉[4](2021)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力学特性分析及控制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是一种可以根据车速和方向盘转矩按需提供助力转矩的转向系统,具有安全性高、轻量化和节能的优点。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热点,高品质的EPS对改善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高EPS的性能为目标,对EPS的关键部分进行力学特性分析,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研究,并结合台架试验对EPS的相关性能进行测试,验证了 EPS的助力特性和轻便性。本文主要工作内容有:(1)EPS力学特性分析:首先,基于轮胎和悬架模型对转向阻力矩、方向盘力矩和助力矩进行分析,探讨稳态圆周行驶下三者间的关系,同时根据车辆结构参数,设计助力特性曲线;其次,建立基于Lugre模型的齿条压块摩擦模型,通过仿真描述摩擦副间的Dahl效应和Stribeck效应;最后,通过能量法计算齿条的等效质量,建立齿条横向运动的传递函数。(2)EPS控制策略设计:基于驾驶人的转向意图和执行动作,分析并制定了不同转向控制模块功能释放的逻辑顺序;结合传统PID控制和先进模糊控制,设计一种二输入三输出的模糊PID控制器,并对转向电机的目标电流进行控制,利用MATLAB建立控制策略;基于对EPS的力学特性分析,为了改善控制效果,建立摩擦补偿和惯性补偿控制策略。(3)EPS建模仿真:以双小齿轮助力式EPS为研究对象,建立转向盘和转向轴、扭矩传感器、助力电机、齿轮齿条动力学模型,建立整车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整体模型;通过仿真验证助力模块建模的准确性,分析不同控制器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验证补偿控制器的控制效果。(4)EPS台架试验:为了进一步验证采用上文控制策略的EPS的实际性能,搭建了可变负载的转向试验台,对试验台的组成和数据测量原理进行分析。开展了助力电流跟随试验、转向空载试验和转向轻便性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 EPS的助力特性、平顺性和轻便性。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5](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王小飞,郭杏莉[6](2015)在《汽车电子助力转向EPS系统检测与诊断》文中认为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是一种新的系统,文章主要对汽车电子转向系统类型进行介绍,并且阐述了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出现故障时的检测诊断过程。
耿国庆[7](2014)在《大客车新型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控制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为高速公路客运主力运输装备的大客车产销量迅速增长。由于大客车载员多,运距长,油耗大,其安全性和能耗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大客车普遍采用固定助力特性的液压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为HPS),转向泵输出流量设计原则以满足最大转向阻力工况(即原地转向或低速转向)时的转向轻便性为主,因此,汽车在中高速行驶时由于转向阻力矩减小但输出的助力并未减小,导致方向盘“发飘”,“路感”明显降低,在过弯道、变道、紧急避让等工况下容易出现过度转向现象,引起碰撞、翻车等事故。此外,大客车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否处于转向状态,HPS转向泵一直在发动机驱动下高速运转,而汽车大部分时间处于直行工况,转向泵输出的液压能经管路和各种阀类元件后成为热量而散发了,增加了HPS系统的无效能耗。目前,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上逐渐推广应用的电动助力转向和电动油泵式转向系统虽具有良好的操纵安全性、轻便性和节能性,但由于所能提供的助力较小,不能满足前轴载荷较大的大客车的转向助力需要。在国外,中大型客车用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已得到良好应用,显着改善了整车安全性和节能性。在我国,相关研究开发工作近几年才开始,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许多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还未见到较好的应用实例。因此,研究开发适合大客车的新型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既满足大客车在不同车速时的转向轻便性和路感要求,又克服HPS高能耗的缺点,成为车辆工程技术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一种大客车新型电控液压转向系统(Electric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为ECHPS),该转向系统将新型电液比例阀内置于传统HPS动力转向器,通过随速调节比例阀开度实现可变助力特性,可有效提高大客车高速行驶时的操纵安全性,并降低转向系统在不转向时的无效能耗。由于大客车行驶工况复杂多变,所以对新型ECHPS的可变助力特性的实时精确控制要求高;考虑到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要求电液比例阀具有良好的结构集成性和性价比,所以电液比例阀的设计研制难度较大。为了解决大客车新型ECHPS在实际应用的瓶颈技术问题,必须在ECHPS设计方法、控制理论与应用及关键零部件设计等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本文从大客车ECHPS的理想助力特性研究与设计、新型电液比例阀设计研制、基于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理论的ECHPS控制及主要关键技术、ECHPS与整车性能匹配仿真、控制器硬件和软件开发、台架试验和实车道路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在深入研究车辆转向阻力矩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包含转向系统、整车和轮胎模型的大客车AMESim模型,仿真得到采用HPS时大客车各车速下的等效转向盘力矩;在综合分析通用汽车、丰田汽车、吉林大学等研究的乘用车驾驶员偏好的转向盘手力特性普遍规律基础上,充分考虑大客车新型ECHPS的性能要求和工作特性,结合大客车实际行驶典型工况,首次在大客车道路试验中在线实时调节转向系统转向助力大小,获得了各安全车速范围内大客车驾驶员偏好的转向盘输入手力,填补了该研究领域试验数据的空白;结合仿真与试验结果,对大客车ECHPS的助力特性进行设计,获得了满足大客车性能需求的理想可变助力特性曲线。第二,针对ECHPS系统中液动力、.摩擦力对电液比例阀稳态特性影响明显的技术难题,创新设计了衔铁与阀芯一体式的新型电液比例阀;利用电磁场分析专业软件Ansoft建立比例阀电磁仿真模型,对比例阀中关键结构参数:隔磁环倒角角度、隔磁环位置等进行仿真优化,将优化改进后的比例阀进行稳态控制特性试验研究。试验与仿真特性曲线基本吻合,表明所设计的新型电液比例阀具有良好的水平位移-力特性、稳态控制特性等性能。第三,针对大客车行驶工况复杂多变,ECHPS对电磁、液压动态参数敏感,外部干扰强的特点,利用反演动态面控制在处理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方面的显着优势,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的电液比例阀控制策略,通过递推方式构造Lyapunov函数以保证系统稳定性,在虚拟控制律设计中引入一阶滤波器消除高阶微分项;将RBF神经网络在逼近不确定函数方面的优势与动态面控制相结合,设计了电液比例阀RBF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系统,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对动态信号输入下阀芯位移输出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运用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显着了提高比例阀阀芯位置控制精度,缩短了响应时间,抗干扰能力强,解决了全工况下阀芯位移适时精确控制的难题。第四,建立了大客车新型ECHPS整车控制系统模型,对各典型工况下车辆操纵稳定性进行仿真。通过对比分析,在低速转向时,采用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的ECHPS具备与HPS同样良好的转向轻便性,在中高速时,ECHPS平均转向盘转矩增大,路感增强。表明所设计的大客车新型ECHPS控制系统能较好的满足车辆低速转向轻便和中高速转向时的路感要求。同时,设计了转向盘大角速度输入下,将动态面控制切换至满足车辆紧急转向时操纵安全要求的电流补偿力矩控制策略,仿真表明电流补偿控制能提高车辆紧急转向时助力效果,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性。第五,研究开发了以英飞凌XC886为微处理器,包括车速信号、位移信号处理模块、电液比例阀驱动模块的ECHPS控制器硬件,控制单元具有实时数据信号采集和系统控制功能,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开发了控制器的软件程序,包括EHCPS主程序、车速、位移信号采集、PWM输出子程序,将控制硬件与软件进行集成调试,达到了预期效果,为ECHPS台架和实车试验奠定了基础。最后,对新型ECHPS进行了可变助力特性台架试验,并首次进行了装配ECHPS系统的SLK6118型大客车实车转向轻便性、空载和满载蛇形、转向盘中间位置等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以及ECHPS和HPS能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吻合。结果表明,新型ECHPS具有与传统HPS同样良好的低速转向轻便性;在蛇形工况,车速为70km/h时,与传统HPS相比,转向盘输入转矩峰值和标准差分别增强了20.36%和19.15%,表明采用新型ECHPS后,驾驶员“手感”明显加强。在转向盘中间位置试验车速为70km/h时,侧向加速度为Og处的转向盘转矩梯度值增大了55.31%,表明新型ECHPS显着增强了驾驶员中高速时的路感;在能耗对比试验中,相同试验工况下,ECHPS能节约100W/min功率,表明新型ECHPS具有良好的节能性。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基于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的大客车新型电控液压转向系统结构紧凑,易于在HPS系统基础上实现工程化应用,具有良好的低速转向轻便性和中高速转向路感,可显着提高传统HPS的节能性。
张克明[8](2004)在《凌志系列轿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诊断与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凌志系列轿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及诊断与检测方法。
王晓峰[9](2021)在《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与容错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线控转向系统与汽车传统的转向系相比,同时具备转向轻便性、舒适性、安全性、操纵性以及稳定性,具有更高的性能,随着汽车系统智能化,线控化发展进程,势必会取代传统的机械转向系。本文主要针对线控转向系统的路感模拟及系统容错控制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对线控转向系统变角传动比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研究了转向灵敏度不变,仅与车速变化相关的变角传动比特性,并结合单电机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CarSim/Simulink软件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整车模型。其次,对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传感器测量法、动力学模型估算法和参数拟合法等路感模拟控制算法的优点和不足,考虑到“人-车-路”闭环系统各个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不同驾驶员的偏好与转向系统对道路信息的反馈,提出了新的转向路感模拟控制算法(权重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兼顾了转向轻便性及驾驶员对道路信息的获取。然后,针对线控转向系统转向电机故障检测问题,利用Simulink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模型,根据扩展卡尔曼滤波对转向电机参数进行实时辨识,并设置门限值作为判断电机故障的依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转向电机进行实时故障检测,增强了线控转向系统安全性。最后,为了避免线控转向系统因传感器故障及驾驶员误操作导致危险工况发生,提高线控转向系统容错性,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对车辆转向信息进行实时估计,并实时监测估计信息与传感器测量信息之间的误差,当误差超出阈值范围,则采用估计值代替传感器测量值,以此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因传感器故障带来关键参数的缺失。另外根据转向信息,以ω-β策略和β-β策略为依据,实现对驾驶员误操作的过滤。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传感器进行故障检测,对转向系统进行容错以及对驾驶员误操作进行过滤,提高了转向系统的安全性。图[66]表[7]参[82]
程国岩[10](2021)在《电动车底盘稳定性协调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底盘的主动安全系统作为电动车最重要的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整体的安全性能。底盘的侧向稳定系统ESP和纵向稳定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TCS(驱动防滑系统)作为底盘稳定系统的重要组成,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满足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良好性能,ABS、TCS和ESP之间的集成是车辆未来的发展趋势。当车辆在复杂工况下行驶时,由于系统间相互耦合的影响,三者同时工作会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通过合理的对三者之间进行协调控制,在解决纵向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本文以电动车底盘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底盘侧向稳定系统和纵向稳定系统的协调控制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介绍了电动车国内外发展现状、底盘子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子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底盘协调控制的研究现状。其次,以电动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参数化建模方法使用Car Sim软件建立了车辆的整车模型,并通过国标试验对模型仿真精度进行了验证。然后,针对底盘侧向稳定系统ESP,选择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分析车辆失稳的原因,确定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变量,并通过车辆线性二自由度模型推导出控制变量的理论计算公式;采用逻辑门限值控制算法对纵向稳定系统ABS、TCS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利用Simulink搭建各系统的控制算法模型,最后分别在制动、驱动工况下,通过Simulink/Car Sim联合仿真,对各自的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证明了各系统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车辆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并推导出协调横摆力矩的计算公式,制定ABS、TCS和ESP的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在复杂制动工况和复杂驱动的工况下,对子系统单独控制和协调控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协调控制器可以在复杂工况下维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
二、凌志系列轿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诊断与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凌志系列轿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诊断与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3)面向多传感器故障的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线控转向系统 |
1.2.2 容错控制技术 |
1.2.3 容错控制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2 线控转向系统建模 |
2.1 线控转向系统 |
2.2 系统动力学模型 |
2.2.1 方向盘总成动力学模型 |
2.2.2 路感模拟总成动力学模型 |
2.2.3 转向执行总成动力学模型 |
2.3 车辆动力学模型 |
2.4 容错控制系统建模 |
2.4.1 不确定性系统模型 |
2.4.2 传感器故障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线控转向控制策略 |
3.1 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
3.2 传动比前馈控制策略 |
3.3 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 |
3.4 转向电机PID控制策略 |
3.5 数值仿真分析 |
3.5.1 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3.5.2 传感器故障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主动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
4.1 主动容错控制整体架构设计 |
4.2 故障检测器设计 |
4.3 故障估计器设计 |
4.4 故障补偿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主动容错控制算法仿真验证 |
5.1 主动容错控制系统仿真结构 |
5.2 主动容错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5.2.1 故障检测结果 |
5.2.2 故障估计结果 |
5.2.3 容错控制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力学特性分析及控制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概述 |
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1 国外发展状况 |
1.3.2 国内发展状况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力学特性分析 |
2.1 转向助力特性分析 |
2.1.1 原地转向阻力矩 |
2.1.2 车辆行驶转向阻力矩 |
2.1.3 稳态圆周行驶方向盘力矩 |
2.1.4 转向助力矩 |
2.1.5 转向助力特性 |
2.1.6 助力特性曲线公式 |
2.1.7 助力特性参数设计 |
2.2 EPS齿条动态摩擦特性分析 |
2.2.1 EPS中主要摩擦部件 |
2.2.2 摩擦特性 |
2.2.3 Lugre模型 |
2.2.4 模型仿真 |
2.3 EPS齿条运动惯量分析 |
2.3.1 齿条运动等效质量 |
2.3.2 齿条运动传递函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EPS控制策略研究 |
3.1 EPS主要功能 |
3.2 EPS系统控制框架 |
3.3 助力电流控制算法 |
3.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4.1 确定模糊子集 |
3.4.2 确定变量论域 |
3.4.3 定义隶属函数 |
3.4.4 确立模糊控制规则 |
3.4.5 模糊推理和去模糊化 |
3.5 补偿控制设计 |
3.5.1 摩擦补偿 |
3.5.2 惯性补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仿真 |
4.1 EPS动力学建模 |
4.1.1 转向盘和转向轴模型 |
4.1.2 扭矩传感器模型 |
4.1.3 电机模型 |
4.1.4 齿轮齿条子模型 |
4.1.5 EPS系统动力学参数 |
4.2 车辆线性二自由度模型 |
4.3 基于Simulink的EPS系统建模 |
4.4 仿真分析 |
4.4.1 助力电流输出仿真 |
4.4.2 助力转矩输出仿真 |
4.4.3 车辆瞬态响应仿真 |
4.4.4 目标电流跟随性能仿真 |
4.4.5 摩擦补偿控制仿真 |
4.4.6 惯性补偿控制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台架试验 |
5.1 转向负载试验台搭建 |
5.2 试验数据的设定及采集 |
5.2.1 数据采集系统 |
5.2.2 方向盘转矩测量 |
5.2.3 方向盘转角测量 |
5.2.4 电机电流测量 |
5.2.5 车速设定 |
5.3 助力电流跟随试验 |
5.4 空载转向试验 |
5.5 转向轻便性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7)大客车新型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控制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汽车转向系统概述 |
1.1.1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
1.1.2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1.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1.1.4 线控助力转向系统 |
1.2 大客车ECHPS研究背景 |
1.3 ECHPS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ECHPS研究现状 |
1.3.2 ECHPS发展趋势 |
1.4 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客车ECHPS系统可变助力特性设计与研究 |
2.1 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研究现状 |
2.1.1 直线型助力特性曲线 |
2.1.2 折线型助力特性曲线 |
2.1.3 抛物线型助力特性曲线 |
2.1.4 助力特性曲线的选择 |
2.2 ECHPS理想助力特性分析 |
2.2.1 转向阻力矩形成机理 |
2.2.2 ECHPS理想助力特性设计要求 |
2.3 ECHPS理想的可变助力特性设计 |
2.3.1 理想助力特性设计方法 |
2.3.2 整车AMESim仿真模型 |
2.4 理想转向盘输入力矩的研究与试验 |
2.4.1 理想转向盘输入力矩研究国内外现状 |
2.4.2 大客车理想转向盘输入力矩试验 |
2.5 ECHPS可变助力特性曲线确定 |
2.5.1 ECHPS助力特性曲线特征参数确定 |
2.5.2 ECHPS曲线型可变助力特性曲线拟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ECHPS中电液比例阀设计与特性研究 |
3.1 比例电磁铁结构与原理 |
3.1.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简介 |
3.1.2 比例电磁铁结构与原理 |
3.2 新型电液比例阀设计 |
3.2.1 电液比例阀基本结构 |
3.2.2 比例阀阀芯受力分析 |
3.2.3 比例阀旁通流量设计 |
3.2.4 新型电液比例节流阀设计 |
3.3 电液比例阀有限元建模与优化 |
3.3.1 电液比例阀的电磁力特性分析方法 |
3.3.2 Ansoft电磁场分析软件简介 |
3.3.3 电液比例阀有限元模型磁场分析 |
3.4 电液比例阀相关参数的影响及研究 |
3.4.1 隔磁环倒角对瞬态特性影响 |
3.4.2 隔磁环位置对瞬态特性影响 |
3.4.3 隔磁环左端长度对瞬态特性影响 |
3.4.4 隔磁环倒角形状对瞬态特性影响 |
3.4.5 结构优化后的电液比例阀位移—力特性 |
3.5 电液比例阀稳态控制特性研究 |
3.5.1 电液比例阀稳态控制特性仿真分析 |
3.5.2 电液比例阀稳态控制特性试验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液比例阀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
4.1 自适应反演控制基本理论 |
4.1.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
4.1.2 反演控制理论 |
4.2 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
4.3 神经网络控制理论 |
4.3.1 神经网络控制原理 |
4.3.2 神经网络RBF控制算法 |
4.4 电液比例阀系统建模 |
4.5 电液比例阀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结构 |
4.6 电液比例阀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系统设计 |
4.6.1 RBF神经网络控制设计 |
4.6.2 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系统设计 |
4.7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4.8 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ECHPS系统建模与控制仿真 |
5.1 新型ECHPS系统模型的建立 |
5.1.1 机械系统数学模型 |
5.1.2 三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 |
5.1.3 轮胎动力学模型 |
5.1.4 液压传动系统模型 |
5.2 新型ECHPS系统整车控制策略 |
5.2.1 电流补偿力矩控制 |
5.2.2 ECHPS系统整车控制模型 |
5.3 新型ECHPS系统整车仿真分析 |
5.3.1 低速转向轻便性仿真 |
5.3.2 中高速蛇形工况仿真 |
5.3.3 瞬态转向特性仿真 |
5.3.4 电流补偿力矩控制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ECHPS系统控制器设计 |
6.1 ECHPS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案 |
6.2 ECHPS系统控制器硬件设计 |
6.2.1 控制器电源模块 |
6.2.2 微处理器模块 |
6.2.3 车速信号处理模块 |
6.2.4 位移信号反馈处理及检测模块 |
6.2.5 继电器驱动模块 |
6.2.6 电液比例阀驱动模块 |
6.2.7 断线检测电路 |
6.2.8 硬件抗干扰设计 |
6.3 ECHPS系统控制器软件设计 |
6.3.1 软件集成开发环境 |
6.3.2 主程序设计 |
6.3.3 车速采集子程序 |
6.3.4 位移信号采集子程序 |
6.3.5 PWM输出子程序 |
6.3.6 软件抗干扰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型ECHPS系统台架试验与整车道路试验 |
7.1 ECHPS系统台架试验 |
7.1.1 台架试验设备 |
7.1.2 可变助力特性台架试验与分析 |
7.2 ECHPS系统整车操纵稳定性试验 |
7.2.1 实车试验平台设计 |
7.2.2 整车操纵稳定性试验与分析 |
7.3 ECHPS系统节能性试验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 |
(8)凌志系列轿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诊断与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用 |
2 系统控制电路的诊断与检测 |
2.1 LS400轿车动力转向系统控制电路的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
2.2 ES300、GS300、SC300及SC400轿车动力转向系统控制电路的检测方法与LS400轿车的主要不同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
3 系统主要部件的诊断与检测 |
3.1 电磁阀技术状况的检测 |
3.2 电控动力转向ECU的检测 |
(9)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与容错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1 机械转向系统 |
1.2.2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1.2.3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1.2.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1.2.5 主动转向系统 |
1.3 国内外线控转向系统发展概况 |
1.4 线控转向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变角传动比特性设计 |
1.4.2 路感模拟控制策略 |
1.4.3 线控转向系统容错控制策略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5.3 论文框架 |
2 变角传动比特性的研究及SBW动力学模型建立 |
2.1 变角传动比特性的研究 |
2.1.1 机械转向系统转向特性研究 |
2.1.2 变角传动比设计 |
2.1.3 变角传动比特性 |
2.2 线控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动力学模型 |
2.2.1 线控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
2.2.2 线控转向系统的布置方式 |
2.2.3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3 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 |
2.4 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控制策略的研究 |
3.1 路感模拟概述 |
3.2 路感控制策略的研究 |
3.2.1 动力学模型估算法 |
3.2.2 参数拟合法 |
3.2.3 传感器测量法 |
3.2.4 仿真分析 |
3.3 权重法模拟路感 |
3.4 转向轻便性仿真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线控转向系统容错控制的研究 |
4.1 转向电机的选择 |
4.1.1 永磁同步电机 |
4.1.2 直流无刷电机 |
4.1.3 电机性能的仿真分析 |
4.2 电机状态观测器的建立 |
4.2.1 卡尔曼滤波 |
4.2.2 扩展卡尔曼滤波 |
4.3 转向电机故障检测 |
4.4 线控转向系统容错控制 |
4.4.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容错控制算法 |
4.4.2 传感器容错控制策略 |
4.4.3 驾驶员误操作容错控制策略 |
4.5 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线控转向系统硬件在环试验方案设计 |
5.1 硬件在环方案 |
5.2 硬件选取 |
5.3 LabVIEW RT与CarSim联合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电动车底盘稳定性协调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底盘稳定控制子系统概述 |
1.3.1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
1.3.2 防抱死制动系统 |
1.3.3 牵引力控制系统 |
1.4 底盘集成控制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车辆整车动力系统搭建 |
2.1 CarSim软件介绍 |
2.1.1 车辆基本参数模型 |
2.1.2 空气动力学模型 |
2.1.3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
2.1.4 制动系统模型 |
2.1.5 轮胎模型 |
2.1.6 悬架系统模型 |
2.1.7 转向系统模型 |
2.2 模型仿真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 |
3.1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
3.2 车辆稳定性分析 |
3.2.1 车辆失稳分析及稳定控制方法 |
3.2.2 控制变量的确定 |
3.2.3 控制变量理想值计算 |
3.2.4 车辆失稳判断 |
3.2.5 横摆力矩控制策略 |
3.2.6 横摆力矩分配 |
3.3 仿真及分析 |
3.3.1 双移线试验 |
3.3.2 角阶跃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纵向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 |
4.1 ABS控制算法研究 |
4.1.1 车辆制动稳定分析 |
4.1.2 基于滑移率的ABS控制算法研究 |
4.1.3 逻辑门限值控制算法原理及其设计 |
4.1.4 ABS控制仿真分析 |
4.2 TCS控制算法研究 |
4.2.1 TCS控制策略分析 |
4.2.2 控制变量的确定 |
4.2.3 TCS控制策略确定 |
4.2.4 TCS控制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5.1 协调控制策略制定 |
5.2 协调制动力矩计算 |
5.3 输入和输出变量的确定 |
5.4 ABS和 ESP协调控制仿真分析 |
5.4.1 对开路面制动试验 |
5.4.2 圆周制动试验 |
5.5 TCS和 ESP协调控制仿真分析 |
5.5.1 转弯急加速试验 |
5.5.2 圆周驱动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凌志系列轿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诊断与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5)
- [2]点燃式发动机失火及氧传感器故障模拟系统开发[D]. 罗建辉.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3]面向多传感器故障的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研究[D]. 杨沁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力学特性分析及控制仿真研究[D]. 梅辉. 扬州大学, 2021(08)
- [5]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6]汽车电子助力转向EPS系统检测与诊断[J]. 王小飞,郭杏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6)
- [7]大客车新型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控制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 耿国庆. 江苏大学, 2014(05)
- [8]凌志系列轿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诊断与检测[J]. 张克明. 汽车电器, 2004(01)
- [9]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与容错控制策略的研究[D]. 王晓峰.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10]电动车底盘稳定性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 程国岩.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标签:转向系统论文;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论文; 路感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 转向不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