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识巧用LG光驱(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兴[1](2017)在《基于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材料制备及其结构性能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具有大变形、刺激响应等特点的智能材料,在众多领域中均有潜在的应用,如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电子器件等。目前,在形状记忆聚合物领域中,人们研究最广泛的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是通过直接加热的方式来实现其形状记忆效应。关于这种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虽已有很多,但还不能全面地了解热驱动形状记忆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仍需要深入探索。此外,相比于直接加热来实现形状记忆效应,光、电、磁等新型驱动方式有非接触、可远程控制等优势。因此,通过采用具有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等优点的物理方法来开发新型响应的形状记忆聚合物,以及可满足特殊需求的多响应型形状记忆聚合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本论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成功制备了共混型/复合型的形状记忆聚合物,深入研究了热致形状记忆共混物的结构性能关系及其形状记忆过程中的分子机理,获得了电场、水以及红外光响应的新型形状记忆聚合物,并阐述了相应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发生机制。首先,为了阐明热驱动形状记忆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双螺杆挤出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的聚乙烯-醋酸乙烯酯(Poly(ethylene-co-vinyl aetate),EVA)/聚乳酸(Poly(L-lactide),PLLA)共混物和动态交联EVA/PLLA共混物。研究表明:1)对于EVA/PLLA共混物,样品相结构的变化明显影响了其形状记忆性能,只有在共混物为双连续结构时,样品的形状记忆性能达到最佳。此外,由于EVA组分玻璃化转变对共混物样品的影响,在样品升温回复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临界温度(53℃)。当回复温度低于53 ℃时,PLLA抑制样品回复;当回复温度高于53 ℃时,PLLA促进样品回复;2)对于动态交联EVA/PLLA共混物,PLLA结晶的引入使得共混物内存在两种固定相结构,一种是EVA组分中化学交联的网络结构,一种是PLLA结晶作为物理交联点的网络结构。通过调节PLLA结晶度的大小,探索了物理交联网络和相形貌对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LLA的结晶能提高共混物的回复率,降低固定率,且具有高含量EVA的共混物表现出最优的形状记忆性能。进一步阐述了具有双连续结构的共混物在形状记忆过程中,其分子链结构、交联网络及结晶结构对形状记忆的作用。其次,为了获得三重形状记忆聚合物和电致形状记忆聚合物,采用密炼的方式制备了交联EVA/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共混物,以及在质量比为60/40的EVA/PCL共混物中引入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进一步获得了EVA/PCL/CNT复合材料。研究发现:1)对于交联EVA/PCL共混物,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DCP)含量的增加明显改善了 EVA化学交联的程度,使得EVA组分中的交联网络更加完善。同时交联反应也提高了 EVA组分的粘度,使得共混物趋于呈现典型的双连续相结构。结果表明,具有典型的双连续相结构和完善化学交联网络的样品能够从临时形状完全回复到初始形状,表现出三重形状记忆的效果。2)预先理论估计了 CNTs的分散状态,并通过直接观察确认了在EVA/PCL/CNT复合材料中CNTs选择性分散于EVA组分。进一步计算获得复合材料的逾渗阈值为0.95 wt%。当CNTs的导电网络比较完善时,复合材料在外加电场下能够产生足够的焦耳热,导致样品温度升高到其转变温度,使得复合材料表现出优秀的电致形状记忆效应。再者,为了获得水致形状记忆聚合物,利用了 EVA的高弹性和聚乙烯醇(Polyving akohol,PVA)的亲水性,通过采用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了 EVA/PVA共混物。结果发现由于EVA和PV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难以从共混物的相形貌中清晰地分辨出相应的组分;由于PVA的模量比EVA的高,共混物的模量会随着PV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又因水分子对PVA组分的亲和性及增塑作用,共混物的溶胀度和模量会随着样品浸水时间的增加而有明显的下降。正是基于共混物在不同含水程度下模量的差异,使得具有较高PVA含量的共混物能够表现出很好的水致形状记忆效应。最后,通过向聚氨酯(Polyurethane,PU)和PCL质量比为50/50的PU/PCL共混物中引入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GNP),成功制备了具有光电双驱的形状记忆PU/PCL/GNP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以PCL/GNP为母料制备的复合材料中GNP能够实现良好的分散且不影响PU/PCL的相容性;当GNP的含量比较高时,PCL的结晶结构会发生变化,同时GNP也能够在PU/PCL基体中形成逾渗网络结构。从电学性能测试结果可知GNP的逾渗阈值为1.62wt%,随着GNP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中GNP导电逾渗网络越加完善,在适当外加电场作用下,复合材料会表现出很好的电致形状记忆效应。此外,GNP的光热转换特性也使得复合材料在光照射下表现出优良的光热转换性能进而导致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复合材料比共混物具有更快的回复速度。进一步利用GNP的光热,具有取向结构的复合材料能够实现复杂形状变化和自驱动性能。
李晓[2](2017)在《大学生理想角色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斯·范梅南(Maxvan Manen)说过"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成长"意味着人格发展与社会化,是个体获得社会角色并发展个性的过程。社会化理论认为,大学期间的社会化是以"预期社会化"为主的,"预期社会化"的含义是:个体学习今后要扮演的角色,而不是在这段学习期间所要扮演的角色。但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前提是先按照社会期望的要求扮演好"大学生角色",然后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进而成为适应、推动甚至引领社会发展的"社会人"。"理想大学生"(Ideal college students)是大学生角色的应然状态,是一种理想角色。为了探索不同群体对大学生理想角色的期望及其冲突,进而对大学生理想角色的塑造以及冲突的化解提出了建议。本研究以社会角色理论、人格理论为框架,展现了"自我—学校—国家"三个不同期望系统对大学生理想角色之建构。研究主要采取以质性研究为主的混合研究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依据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友善助人、认真尽责、乐观进取、诚实守信、好学善学、有道德和价值观正确、责任担当、独立自主、自律克己、爱国守法、目标管理、创新创造等,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和人格理论对上述结果进行进一步归纳分析后又发现,被调查对象心目中大学生理想人格形象是以公民人格为核心的现代人格,以利他人格为核心的道德人格和以积极人格为核心的健康人格,大学生认同的自身理想角色形象分别是公民角色、勤学善学者角色、成年人角色和好人角色。研究发现,大学生理想角色的自我期待所蕴含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自身角色形象的期望符合个体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价值,兼具传统性和现代性双重特点,但是发现了大学生自我对大学生理想角色认识上存在的不足。采取质性取向的内容分析法对优秀大学生事迹材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学校视角下"理想大学生"的角色成长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优势迁移式成长、非连续式成长、自我创造式成长、平衡发展式成长以及社会关注式成长,这五种类型的成长并非依据同一标准划定的,是互相交织、互为支撑共同存在于学校视角下"理想大学生"角色行为中的一个递进式螺旋结构。研究还从政策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视角对国家视角下大学生理想角色形象进行了梳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发展了"理想大学生"角色成长的核心概念,即"超越理性的自我决定式成长",建构了"大学学习生活场域中的理性实践者"这一大学生理想角色。本研究发展了命名为"角色成长中的自我妨碍"这一核心范畴,分析了 "迷茫""自信" "内向"等本土概念,从"自我"的角度诠释了大学生角色成长的障碍性因素。总体而言,"自我—学校—国家"关于大学生的理想角色的建构总体上是一致的,只是采用了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其冲突主要在个体角色实践之中,应该在角色自我教育以及角色实践中得以协同统一。与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社会化因素相比,"自我"在人格发展与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的自我角色意识、自我角色定位及其反映出来的大学生价值观是积极正确的,但是在达成理想角色的过程中由于自我调节的动力不足、策略缺乏等原因使得大学生角色的自我成长受阻,形成了大学生角色失范、大学生角色转移障碍等现象。本研究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角色建设提出了一定建议。学校层面应把握大学生角色扮演的社会"舞台"的特征,以"学生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变外在的角色塑造为大学生内生的角色创造需求,以大学生角色建设统合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教育活动,从各个环节强化大学生角色意识,并建立起大学生角色建设的机制,在教育内容上应该强化以独立人格培养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积极开展以人生观为核心的角色辅导教育,塑造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当代大学生理想角色;学生方面,应该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理想角色的达成,重在提高自身对理想角色的认知与了解,增强角色意识和角色使命感、责任感,提高角色承担的勇气。
王伟[3](2016)在《基于国产平台PCI-E多卡测试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是某计算机研究所专项科研项目,针对目前服务器的PCIe扩展槽数量有限,无法完成大量PCIe采集卡测试并结合国产平台(国产操作系统和CPU)开发一套测试系统完成PCIe采集卡多卡调度。开发的测试系统主要针对在一些对PCIe宽展槽要求比较多的场合,比如工厂里面检查大量PCIe设备的时候,服务器PCIe扩展槽数量有限缺点就暴露比较明显,需要解决PCIe插槽扩展。由于工厂里面同一款PCIe设备生产比较多,为了提高对设备检查效率的效率,这就要求驱动对设备的支持完成多卡调度。本课题着重这几个方面论述首先,论文讲解了国产操作系统和CPU的发展现状,当前迫切需要发展基于国产平台的应用市场。本论文依据国产操作平台根据当前的需求开发一套测试系统提出了系统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其次,介绍系统硬件和开发环境的搭建,在系统硬件部分详细介绍了设备总体结构,PCIe采集卡上电流程,算法FPGA模块,FPGA通信模块的设计。同时项目完成了开发环境的搭建。第三完成驱动对多设备的支持,课题采用PCIe扩展槽可以同时完成多款设备的同时测试,这就要求PCIe驱动对多设备的支持.同时依据现有操作平台对DMA读写通道性能提高,做到读写回环速度性能满足课题要求。第四完成测试系统的设计,测试系统要完成对测试界面的设计和动态库接口的设计以及算法接口的设计。第五还要完成对整个测试系统的测试,主要完成对驱动的调试和测试系统的调试,以及完成功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验证驱动的多卡调度、DMA通道和IO通道、以及DMA读写性能改进后的比较。通过对系统的测试,测试系统性能满足课题要求。
周慧[4](2016)在《高中化学教师TPACK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已逐步成为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2005年,美国学者米什拉(Punya Mishra)和科勒(Matthew Koehler)首次将技术知识纳入到教师知识结构中,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y Pedagogy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的概念。TPACK是信息化时代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的核心,是教师合理选取相关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基础,并直接影响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水平和发展。化学是我国普通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化学教育的目标、化学课程的内容、化学教学和学习的方式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化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水平决定了他们在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化学目标的实现。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包括:(1)在文献分析和初步访谈的基础上编制高中化学教师TPACK调查问卷,并验证问卷的效度和信度。(2)高中化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现状和特点如何?(3)影响高中化学老师TPACK水平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基于高中化学教师TPACK能力发展的差异性,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提升策略。本研究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对“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等核心词汇进行解释;并综合述评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我国高中化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的调查研究,本部分以TPACK理论框架为基础,自编问卷作为调查研究工具,施测对象为使用人教版教材的一线高中化学教师,调查内容包括高中化学教师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以及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这七个维度的情况。其中,调查问卷通过试测,进行修改并分析其内在一致性、结构效度。第四部分是以《原电池》的教学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将教学视频反复观摩、编码记录、统计分析,并结合课后访谈分析高中化学教师TPACK的现状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启示,包括研究结论、研究建议、研究的不足与展望以及研究可能的创新点。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本研究中编制的高中化学教师TPACK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检验本研究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测得问卷的整体和各维度指标的a信度系数处于0.810-0.954之间,特别是整体的a信度系数为0.954,说明本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为0.879处于0.8-0.9之间,说明问卷整体之间存在相互关联,比较适合做因素分析,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结果良好,最终未删减该问卷的题项。2.高中化学教师的TPACK整体水平为中等偏上,总体的均分为3.02分(5分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整体上来说,高中化学教师在单一元素知识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在复合元素知识上的得分。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化学教师对于技术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自身学习技术的能力缺乏自信,而且他们普遍认为技术仅仅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并未将化学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知识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3.不同教龄和不同胜任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师的TPACK水平出现显着性差异,且在两个因素上的差异表现出一致性,并且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化学教师的TPACK水平,但是高中化学教师的TPACK水平在性别、学校地域、学校等级、最高学历、职称、任教年级等因素上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本研究对我国高中化学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以及国家教育与培训部门均有所启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加强化学专业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树立主体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TPACK水平,完善自己的专业化发展。除此之外,国家教育与培训部门还应改善教育培训模式,构建良好的技术教育环境,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把有关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能力纳入到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中,进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老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黄兵[5](2016)在《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文中提出术语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于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附属于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理论不断趋于丰富和完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术语学研究呈现出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多元化特点,内部出现了诸如计算术语学、社会术语学、文本术语学、术语学交际理论和社会认知术语学等新的研究方向。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术语学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至20世纪末已出现了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俄罗斯术语学派和捷克布拉格术语学派,加拿大魁北克术语学研究方向和北欧术语学研究方向等。我国术语学研究相对来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国外术语学理论引介与评述和国内术语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阶段。从历时角度看,我国的术语学研究正沿着“引介”、“结合”与“创新”的路径发展。术语是专业领域内概念的符号指称,每个科学领域或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术语体系。术语存在的价值在于传播和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跨语际传播和交流尤为重要。目前,汉语中除了本土已有的术语外,其余大部分术语主要从英语翻译引介而来。关于英语术语的引介研究主要涉及到术语翻译方法、翻译原则、术语翻译标准及译名规范化的研究。总的来讲,这些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及全面的协调性。虽然我国译名审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某些学科专业仍然存在术语定名不规范,甚至混乱的局面。本文着重解决当前英语术语汉语定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术语误译、术语译名同实异名现象、异实同名现象、英语缩略术语汉语定名、英语术语汉语定名应遵循的标准及术语定名后的推广与应用等实践性问题。本文旨在解决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误译术语的定名问题。术语误译违背了术语的科学性原则,减少术语误译是当前术语工作的任务之一。英语术语汉语定名过程中,由于常常将实质上并不等价的英汉术语视为等价术语,或按照术语的字面意义进行概念转换,或者对术语所称谓的概念的理解错误或理解不透彻而造成术语误译。术语误译的种种情况可归结为对原术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够,违背了术语学研究中概念先于术语的原则。针对术语误译现象,本文提出应在充分理解原术语所称谓的概念的基础上,更新旧译名,完善欠妥译名,纠正错误译名,使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具有科学性,同时还应适当兼顾约定俗成原则。本文旨在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同实异名现象。术语(能指)与概念(所指)之间的单参照性关系决定了在一定的学科专业领域或某一特定学科的分支学科内术语具有单义性。然而,术语的单义性原理在术语实践中常常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尤其表现为表达同一概念的源语术语在译语中有多个译名形式存在的同实异名现象。造成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不统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翻译主体作为理解者的认知水平、不同翻译方法的选取、概念特征的多维性以及地域差异引起的。减少术语定名的同实异名现象是术语标准化,也是外来术语定名规范化的任务之一。本文从确定正名与异名、加强学科之间的协调、加强地域之间的交流、协作以及不同标准术语定名工作和研究的协作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减少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存在的同实异名现象。本文旨在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异实同名现象。术语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多义术语和同音异义术语违背了术语的单义性原则。英语多义术语和同音术语、称谓不同概念且形式不同的英语术语、以及英语中的相对同义术语在同一学科领域内定名为同一汉语术语是造成术语异实同名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如下解决异实同名术语定名的策略:英语多义术语和同音术语定名应根据不同专业领域或学科范围表达的概念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在某一专业或学科领域内应根据汉语中表达的不同概念分别定名:表达不同概念且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英语术语在同一专业领域里应分别定名;英语相对同义术语应根据语义差异分别定名;正确把握术语元素的多义现象有助于术语的准确定名。本文旨在解决的第四个问题是英语缩略术语的汉语定名问题。相对来讲,英语缩略术语的表意性较为抽象,不利于术语的推广及其承载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如何在把握英语缩略术语的形式特点、语义内容及所表达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汉语定名是我国目前术语工作的任务之一。本文分别针对由截干法、首字母缩略法和拼缀法构成的不同形式的英语缩略术语提出了不同的定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名的优选序列,即音义完美融合的定名>全义定名>形义定名/音义定名>全音定名>全形定名。在探讨如何解决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本文着重从翻译学、语体学、语言学、美学和社会文化学几个视角阐述了英语术语汉语定名应遵循的标准。从翻译学来讲,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遵循极似标准,具体体现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层面;语体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除了应遵循单义性、科学性外,还应遵循专业性、准确性、系统性和简明性标准;语言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用字规范、造字规范、充分发挥汉字的表意性,使定名具有理据性:美学上,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在准确反映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具有听觉美、视觉美和意象美:社会文化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受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等语言外因素的制约。本文最后针对某些公共文化领域规范使用术语意识不强或滥用术语等现象,提出了应从加强政府部门的干预与主导职能、加大媒体的宣传与引导力度以及学术规范与辞书倡导三个方面来解决术语,尤其英语术语汉语定名推广运用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不是终结性的,而是开放性的。如何建立华语圈的术语关联,如何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加强术语管理,对外来术语作动态的记录和描述,以及如何加强译者术语能力的培养,减少术语定名的混乱现象,从而提高术语工作效率等都是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冯玲娟[6](2016)在《基于LearnSite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各种新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而探索并实现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是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搞好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所以在基础教育上更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打好坚实基础。当前迫于高考压力,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度不够,加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新意,而且信息技术属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一般先讲授演示,然后学生模仿操作,这种教学方式减少了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降低。并且在上机过程中,一般都是以单个技术类任务为目标,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颠倒,实行“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研究在对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研究现状以及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总结的基础上,以西安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翻转课堂的理念,结合LearnSite教学平台特点,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并根据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实践,调查其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能够解决高中信息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改善教学效果。首先,本研究通过对翻转课堂国内外相关已有研究进行现状整理,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值得借鉴的地方,接着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做了梳理。其次,对基于LearnSite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对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LearnSite教学平台特点,对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以及教学资源进行初步设计,为教学实验做好准备。并在调查实验对象基本学习情况以及需求的基础上,搭建并测试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接着将设计开发的教学资源上传到LearnSite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按照准实验研究法,开展基于LearnSite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最后,实验结束后,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作品、成绩、学习兴趣、合作意识方面的对比,探讨此次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效果、局限以及实施翻转的注意事项。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调查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教学以及平台的满意度。通过研究总结发现,翻转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课堂任务完成、学习兴趣、合作意识以及成绩方面都有提高,有的方面虽然效果不明显,但是从整体上来说,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局限笔者从学习环境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教学内容层面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研究以及对LearnSite教学平台满意度问卷的分析中可以看出,LearnSite作为一个免费的、开放的教学平台确实能够为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持。
陈江华[7](2016)在《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先进的技术及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遇时,难免会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挑战。近年来翻转课堂的研究为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一个新鲜元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一理念从提出到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已风靡全球,成为当前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在翻转课堂中,由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与技术创设的环境中,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微机原理与应用》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微型计算机系统、微机处理器及系统结构、微机计算机存储系统、总线技术、输入输出技术及中断系统、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微机的维护与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如何有效进行教学、机房管理,计算机的维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微机原理与应用》这一课程相结合并应用于我校2013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实验班的教学实践中,为期一学期的八章课程内容,主要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期末成绩以及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一条新途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通过使用技术设备在家或宿舍观看视频或讲座,以此来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学生在课堂时间做的是传统上所谓的“作业”及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能提供一对一辅导,阐明任务,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帮助。学生可以合作交流、参与讨论、分享成果。因此,教师在讲台上作为“圣人”的观念已被彻底改变。相反,教师在学生身边真正成为指导者,通过师生对话来传播知识,它允许教师和学生多动手、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并为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本该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翻转课堂使得这种双向互动成为可能。本研究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导论。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进行论述,并就国内外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微机原理与应用》这一课程进行教学的可行性。第二章: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支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与设计。主要对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而后对学习者进行一个前期调查,结合学习者的特点、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科特点,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图,并对课前、课中及课后所包含的一些要素及活动进行详细描述。第四章: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制作与评价方式设计。这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把制作好的微课程上传至班级QQ群与百度网盘,同时提供相应的辅助学习资源,布置任务,供学生课前下载并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此外还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课程中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五章:翻转课堂的实施与评价。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在对《微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后,采用准实验的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进行调查,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前、后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的观察调查,为了得到更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与信息,将对学生和教师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深入交流。总结翻转课堂应用于《微机原理与应用》这一课程中的效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总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微机原理与应用》这一课程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后续研究的建议。最后对本研究的内容进行展望。
刘欣[8](2016)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制造业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以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飞速发展,促使模块化技术逐渐取代流水线技术成为新的主导技术。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和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层级制组织存在的技术基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制造业中,产业组织的模块化和地区产业专业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国际制造业领域开始兴起了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模式——模块化生产网络,它的形成加速了国际制造业分工格局的变动与调整,同时带动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仅仅通过组装加工以及生产低知识密集度的模块就可以嵌入复杂产品的全球生产链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只要融入模块化生产网络就必然实现本土制造业从附加值低、技术能力弱的低端环节向附加值高、技术能力强的高端环节的自动升级。众所周知,制造业是一个工业化国家重要的经济基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还进一步使许多发达国家(后工业化国家)重新认识了制造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再工业化”的国家战略,旨在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2011年6月,美国政府推出了“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以期重新夺回全球制造业的领导地位;2013年4月,德国政府启动了“工业4.0”战略,巩固自身的制造业竞争力;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也对外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被誉为中国版的“工业4.0”,以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变革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虽然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规模和总量上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强,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的不利条件。而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核心是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因此,如何推进经济转型、促进制造业升级问题将成为我国政府和学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现阶段,学术界对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影响相关问题的研究结论与看法莫衷一是。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形成是否会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产生影响?如果会产生影响,是促进还是阻碍升级?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模块化生产网络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嵌入程度与升级现状如何?如何实证检验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升级路径?以上这些问题正是本文需要解答的核心问题。本文共分为七章,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简要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明确界定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制造业升级等核心概念,以及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研究方法、内容安排和技术路线及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文献综述。本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模块化生产网络、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升级、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发现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第三章是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理论研究。本章首先构建了一个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机理的一般性分析框架,解释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四大基本构成要素如何转化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动力,然后重点从理论层面对分工深化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市场竞争机制与社会资本运行机制四种制造业升级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第四章是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案例研究。本章先从总体上对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现状进行研究,分别测度了2005-2013年度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嵌入程度、制造产业的模块化水平、网络嵌入程度与制造产业模块化水平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接着,本章选取中国手机产业为典型模块化制造产业的代表,分析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手机产业的升级现状。第五章是对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首先,提出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设计,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分工深化程度、创新运行水平、市场竞争状态和社会资本积累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实际影响程度。最后,考虑到不同行业的模块化发展程度各不相同,本章还考察了受调研者所在企业的模块化水平对于制造业产业升级绩效的调节作用。第六章研究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路径。在前述理论研究、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嵌入时机、嵌入角色和嵌入模式的角度为中国本土制造业提出有效的升级路径选择。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本章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及研究结论,并从企业、产业和政府三个层而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启示。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张帆[9](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认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夏张佳[10](2016)在《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改造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步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且有日益普及的趋势。虽然其对新线路的建设有较明确的指导意义,但是无法完全应用于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监控系统的改造更新。本文对既有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改造更新模式。新的改造方案不仅改造成本较低,而且通过新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探索了一条对既有系统小成本改造的新的出路。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工程背景、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分析了实际情况,确定了对轨道交通J号线电力监控系统的改造方案。其次,本文介绍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对既有系统进行改造更新的思路与方法。通过精选思科UCS高可靠性的硬件和充分利用VMware虚拟技术在实现高可靠性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了系统在各方面的性能。使用新技术改造的系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其较传统方法改造,在软件开发、硬件配置、系统运维等方面的花费要显着降低。更为重要的是,使用新技术改造的系统显拥有更低的故障率,更高的可用性。最后,本文通过一系列功能测试完成了对既有系统的改造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对全新的改造方案的应用前景和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方案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二、巧识巧用LG光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巧识巧用LG光驱(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材料制备及其结构性能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形状记忆聚合物 |
1.2.1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 |
1.2.2 形状记忆性能的测试方法 |
1.3 新型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电致形状记忆聚合物 |
1.3.2 光致形状记忆聚合物 |
1.3.3 水致形状记忆聚合物 |
1.3.4 磁致形状记忆聚合物 |
1.4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应用 |
1.5 基于共混物的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EVA/PLLA共混体系形状记忆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测试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相形貌控制形状记忆行为 |
2.3.1 EVA/PLLA共混物的相形貌和微观结构 |
2.3.2 动态机械性能 |
2.3.3 形状记忆性能 |
2.4 结果与讨论—PLLA结晶控制形状记忆行为 |
2.4.1 DCP诱导微观结构的改变 |
2.4.2 PLLA组分诱导微观结构的改变 |
2.4.3 退火引起的微观结构的改变 |
2.4.4 结晶影响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EVA/PCL体系的电致/三重形状记忆材料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测试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EVA/PCL/CNT体系的电致形状记忆行为 |
3.3.1 EVA/PCL共混物的结构性能关系 |
3.3.2 EVA/PCL/CNT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 |
3.4 结果与讨论—交联EVA/PCL共混物的三重形状记忆行为 |
3.4.1 DCP诱导EVA化学交联反应的测定 |
3.4.2 EVA/PCL共混物的微观结构 |
3.4.3 三重形状记忆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EVA/PVA共混物的水致形状记忆效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样品制备 |
4.2.4 测试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VA/PVA共混物的微观结构 |
4.3.2 不同干湿状态下共混物的机械性能 |
4.3.3 水致形状记忆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U/PCL/GNP复合材料的多响应形状记忆效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样品制备 |
5.2.4 测试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共混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相形貌 |
5.3.2 电性能和电致形状记忆效应 |
5.3.3 光热效应和红外驱动形状记忆效应 |
5.3.4 机械性能和智能形状变化的结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2)大学生理想角色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一、回归角色本位:大学教育的新常态 |
二、"丑化":大学生角色的公众形象日益下滑 |
三、"未成年"的成年人:大学生角色适应不良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个人意义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核心概念 |
一、已有研究文献述评 |
二、理论基础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混合研究方法 |
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特征与差异 |
三、扎根理论 |
四、内容分析法 |
第二节 资料收集过程 |
一、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的"半结构式访谈" |
二、采用实物法收集第二手文献资料 |
三、应用基于自由联想法的开放式问卷收集资料 |
第三节 资料分析过程 |
一、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问卷资料进行分析 |
二、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
三、对优秀大学生事迹的质性内容分析过程 |
第四节 研究探索的视角 |
一、社会分析整合心理分析的视角 |
二、"角色-生活-人生"逐一递进的视角 |
三、本文的章节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构与认同:大学生理想角色的自我建构 |
第一节 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形象 |
一、"理想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人格类型 |
二、"理想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形象 |
第二节 大学生的理想角色形象 |
一、"公民"角色形象 |
二、"好学善学者"角色形象 |
三、"成年人"角色形象 |
四、"好人"角色形象 |
第三节 大学生理想角色自我建构的价值分析 |
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传统与现代兼具的价值取向 |
三、大学生理想角色自我建构之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面而卓越:学校建构的大学生理想角色 |
第一节 优势迁移式成长 |
一、"追求卓越"的动因考察 |
二、聚焦角色面具下面:人格优势 |
第二节 非连续式成长 |
一、遭遇与唤醒:非连续式成长的过程 |
二、"断裂"的价值:非连续式成长中的"挫折" |
三、社会资源的积极利用者:充分开发社会网络的价值 |
四、复原力与心理弹性:应对"断裂"的中介 |
五、优势迁移式成长和非连续式成长的结合案例 |
第三节 自我创造式成长 |
一、性格化表演 |
二、剧本:剧作者和剧中人 |
三、创造性自我 |
四、角色创造与自致角色 |
五、自我创造式成长与非连续式成长的结合案例 |
第四节 平衡发展式成长 |
一、学术型角色行为 |
二、社会活动型角色行为 |
三、角色内冲突及调适 |
第五节 社会关注式成长 |
一、自我:不是佳肴也不是毒药 |
二、"优秀"符号的稀缺性 |
三、自由竞争:获得稀缺性资源的途径 |
四、自由竞争不排他:关心他人的优秀大学生 |
五、入党:社会关注式成长的一种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起伏与新构:大学生理想角色的国家建构 |
第一节 社会身份视域下国家对大学生理想角色的建构 |
一、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 |
二、大学生"精英"身份的建构 |
三、天之骄子的危机 |
第二节 国家政策文本中的大学生理想角色 |
一、又红又专与三好学生 |
二、接班人和建设者 |
三、"四有"新人和"五有"青年 |
四、立德树人 |
五、理性平和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形象新期待 |
一、卓越专才 |
二、一流大学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我决定中成长:大学生理想角色偏差及其重构 |
第一节 大学生角色与大学舞台 |
一、登台前的"说戏" |
二、大:大学舞台的"空间特征" |
三、空:大学舞台的"时间特征" |
第二节 角色成长中的自我妨碍 |
一、自我妨碍:发展性的阻抗 |
二、角色固化:个人建构的紊乱 |
第三节 "逃避自由":自我应对自由的无能 |
一、回归安全状态 |
二、放弃责任 |
三、"应对无能" |
四、"逃避自由"才是出路 |
第四节 自我调节的失序 |
一、自我同一性的"碎片化" |
二、"休眠"的"意志力" |
三、被打败的"自律" |
第五节 自我肯定的勇气不足 |
一、缺乏主动即没有勇气 |
二、自我肯定的勇气不足的案例 |
第六节 超越理性的自我决定式成长 |
一、超越工具理性的选择 |
二、自我决定中选择与成长 |
三、大学学习生活场域中的理性实践者 |
本章小结 |
结论、建议与反思 |
研究结论 |
一、大学生角色建设中的学校作为 |
二、大学生角色建设中的自我作为 |
研究的反思 |
一、研究对象选择的反思 |
二、对研究方法使用的反思 |
三、研究者自身的反省 |
四、研究效度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开放式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
附录四: 开放式问卷词频统计 |
附录五: 访谈的编码 |
附录六: 运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资料的编码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基于国产平台PCI-E多卡测试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操作系统和CPU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Linux驱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2 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分析 |
2.1 系统功能概述 |
2.2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系统主要组成部件 |
2.3.1 国产平台 |
2.3.2 PCIe(switch)扩展槽 |
2.4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2.4.1 PCIe协议 |
2.4.2 Linux字符驱动 |
2.4.3 Linux PCIe驱动 |
2.4.4 Linux驱动多卡调度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和开发环境的搭建 |
3.1 系统硬件 |
3.1.1 PCIe采集卡总体结构 |
3.1.2 采集卡上电流程 |
3.1.3 FPGA算法处理模块 |
3.1.4 FPGA通信模块 |
3.2 搭建开发环境 |
3.2.1 搭建编译环境 |
3.2.2 远程环境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4 PCIe多设备驱动软件的设计 |
4.1 字符驱动架构 |
4.1.1 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 |
4.1.2 分配和释放设备号 |
4.1.3 字符设备常用结构体 |
4.1.4 字符设备驱动的file_operations结构体重要成员函数 |
4.2 PCIe驱动结构体解析 |
4.3 PCIe配置空间 |
4.4 PCIe驱动支持多设备的设计 |
4.4.1 PCIe驱动架构的搭建 |
4.4.2 PCIe驱动的初始化和多设备的标识 |
4.4.3 IO通道的设计 |
4.4.4 DMA通道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应用层测试程序和内核层算法软件接口的设计 |
5.1 应用层测试程序的设计 |
5.1.1 测试界面的设计 |
5.1.2 动态库接口函数的设计 |
5.2 内核层算法接口的设计 |
5.2.1 信号量的解析 |
5.2.2 内核层算法接口的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系统调试 |
6.1 驱动的软件调试 |
6.1.1 Makefile的编写 |
6.1.2 驱动的编译 |
6.1.3 驱动模块的加载和卸载 |
6.2 测试程序的调试 |
6.2.1 动态库的编译 |
6.2.2 测试主程序的编译 |
6.3 功能测试 |
6.3.1 多卡测试 |
6.3.2 IO测试 |
6.3.3 DMA测试 |
6.3.4 测试界面的优化 |
6.4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中化学教师TPACK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
1.1.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学科教学知识(PCK) |
2.1.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
2.2 有关教师TPACK的研究综述 |
2.2.1 TPACK组成的研究 |
2.2.2 基于TPACK框架的教师教育研究 |
2.2.3 TPACK理论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 |
第3章 高中化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问卷的编制与修订 |
3.1.1 现存问卷的分析 |
3.1.2 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3.2 问卷的前测 |
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测 |
3.5 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 |
3.5.1 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5.2 人口学背景因素差异性分析 |
第4章 高中化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个案研究——以《原电池》的教学为例 |
4.1 《原电池》课堂教学视频的分析 |
4.1.1 研究对象 |
4.1.2 教学视频的编码 |
4.1.3 教学视频的分析结果 |
4.2 结合访谈的现状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针对化学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
5.2.2 针对国家教育与培训部门的策略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的不足 |
5.3.2 研究的展望 |
5.4 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化学课堂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分类表 |
附录2 高中化学教师TPACK调查问卷 |
附录3 WLX老师《原电池》教学数据编码记录表 |
附录4 CH老师《原电池》教学数据编码记录表 |
附录5 访谈提纲 |
附录6 问卷填写与课堂教学实拍图 |
致谢 |
(5)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价值 |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术语定名的研究历程 |
2.1 术语的界定 |
2.2 术语学的学科性质 |
2.2.1 学科综合性 |
2.2.2 术语学的研究内容 |
2.2.3 术语学内部的研究方向 |
2.3 国外术语学研究概述 |
2.3.1 国外术语学发展史 |
2.3.2 国外术语学派 |
2.4 国内术语学研究 |
2.4.1 国外术语学理论的引介与评述 |
2.4.2 术语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2.4.3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概述 |
2.5 我国术语译名审定的历史钩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误译术语的定名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与术语定名相关的核心概念 |
3.1.2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联 |
3.1.3 概念之概念 |
3.2 术语误译分析 |
3.2.1 假等义术语 |
3.2.2 误读造成的术语误译 |
3.2.3 字面翻译造成的术语误译 |
3.3 误译术语的定名 |
3.3.1 更新旧术语译名 |
3.3.2 完善翻译欠妥译名 |
3.3.3 纠正错误译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实异名术语的定名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2 辞书、期刊中的术语同实异名现象 |
4.3 术语同实异名现象溯源 |
4.3.1 翻译主体 |
4.3.2 翻译方法 |
4.3.3 概念特征的多维性 |
4.3.4 地域差异 |
4.4 同实异名术语的定名 |
4.4.1 确定正名与异名 |
4.4.2 学科协调 |
4.4.3 地域协作 |
4.4.4 术语标准的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实同名术语的定名研究 |
5.1 理论基础 |
5.2 术语译名的异实同名现象 |
5.3 异实同名术语的定名 |
5.3.1 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定名 |
5.3.2 分离同一学科领域内的异实同名术语 |
5.3.3 识别异实同名的术语元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语缩略术语的定名研究 |
6.1 理论基础 |
6.2 英语缩略术语的构成方式 |
6.2.1 截干法 |
6.2.2 首字母缩略法 |
6.2.3 拼缀法 |
6.3 英语缩略术语的特点 |
6.3.1 形式的简洁性 |
6.3.2 语义的多义性 |
6.3.3 语用的广泛性 |
6.4 英语缩略术语的汉语定名 |
6.4.1 截干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4.2 首字母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4.3 拼缀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5 缩略术语定名的优选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标准研究 |
7.1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翻译标准 |
7.1.1 从多元翻译标准到一元翻译标准 |
7.1.2 术语翻译的“极似”标准 |
7.2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专业标准 |
7.2.1 专业性 |
7.2.2 准确性 |
7.2.3 系统性 |
7.2.4 简洁性 |
7.3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呈现标准 |
7.3.1 定名的用字规范 |
7.3.2 定名的造字规范 |
7.3.3 定名的理据性 |
7.4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美学标准 |
7.4.1 定名的音韵美 |
7.4.2 定名的形态美 |
7.4.3 定名的意蕴美 |
7.5 定名的社会文化学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推广与运用 |
8.1 我国术语推广运用的现状 |
8.2 术语规范使用的措施 |
8.2.1 行政干预与主导 |
8.2.2 媒体宣传与引导 |
8.2.3 学术规范与辞书倡导 |
8.3 字母词形式术语的使用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9.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9.2 本文的局限性与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中的图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LearnSite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新要求 |
1.1.2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有问题亟待解决 |
1.1.3 翻转课堂对改善教学有极大优势 |
1.1.4 LearnSite平台支持翻转课堂具有优越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支撑平台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研究现状 |
1.2.4 关于LearnSite平台的研究现状 |
1.2.5 现状总结与思考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翻转课堂 |
2.1.2 LearnSite简介 |
2.2 理论基础 |
2.2.1 掌握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3章 基于LearnSite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
3.1 学习分析 |
3.1.1 学习者分析 |
3.1.2 学习内容分析 |
3.1.3 学习目标分析 |
3.2 学习环境的分析与设计 |
3.2.1 LearnSite平台功能及特点分析 |
3.2.2 基于LearnSite平台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 |
3.3 基于LearnSite平台的翻转课堂学习资源设计 |
3.3.1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
3.3.2 微视频的设计 |
3.3.3 电子文稿及课件的设计 |
3.3.4 测试与作业的设计 |
3.4 学习过程与活动的设计 |
3.4.1 翻转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 |
3.4.2 课前基于平台的自主学习阶段 |
3.4.3 课中教师辅导阶段 |
3.4.4 课后巩固与反思提高 |
3.5 评价设计 |
第4章 基于LearnSite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 |
4.1 LearnSite教学平台的搭建 |
4.1.1 基础工作 |
4.1.2 搭建平台的安装方法 |
4.1.3 LearnSite平台的文件组成 |
4.2 实验准备 |
4.2.1 实验内容分析 |
4.2.2 实验教学目标分析 |
4.2.3 实验环境分析 |
4.2.4 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
4.3 实验实施方案 |
4.3.1 实验目的 |
4.3.2 实验对象 |
4.3.3 实验材料 |
4.3.4 实验变量控制 |
4.4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翻转课堂教学举例 |
第5章 基于LearnSite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
5.1 实验效果分析 |
5.1.1 实验班与对照班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
5.1.2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对比分析 |
5.1.3 实验班对翻转课堂与LearnSite教学平台的满意度分析 |
5.1.4 访谈数据的分析 |
5.1.5 成绩数据的分析 |
5.2 实验结论 |
5.2.1 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 |
5.2.2 翻转课堂教学的局限 |
5.2.3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2.1 研究创新 |
6.2.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基本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前后测调查问卷 |
附录3:翻转谋堂及Learnsite教学平台满意度调查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多媒体作品参考评价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掌握学习理论 |
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 混合学习理论 |
第3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与设计 |
3.1 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
3.1.1 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 |
3.1.2 Jill Lawrence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 |
3.1.3 Jackie Gerstein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 |
3.2 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
3.2.1 张金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 |
3.2.2 钟晓流的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 |
3.3 学习者分析 |
3.3.1 学习者初始学习情况调查 |
3.3.2 学习者需求分析 |
3.4 学习内容分析 |
3.5 学习目标分析 |
3.6 翻转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
第4章 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制作与评价方式设计 |
4.1 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
4.2 微课程的制作 |
4.3 评价方式设计 |
4.3.1 评价设计原则 |
4.3.2 翻转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
第5章 翻转课堂的实施与评价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变量 |
5.4 研究过程 |
5.4.1 实验准备 |
5.4.2 问卷设计 |
5.5 课程实施 |
5.5.1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
5.5.2 师生面对面教学 |
5.6 实验结果分析 |
5.6.1 实验组和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
5.6.2 实验组和对照组协作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
5.6.3 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分析 |
5.6.4 学习成绩分析 |
5.6.5 访谈结果分析 |
5.7 研究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 |
(8)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 |
二、制造业升级 |
三、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适用范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进展 |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的产生 |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形成动因 |
三、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类型与特征 |
四、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组织结构 |
五、模块化生产网络的治理模式 |
第二节 有关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研究进展 |
一、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二、制造业升级的动力来源 |
三、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
四、制造业升级的测评指标 |
第三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相关研究 |
一、促进论 |
二、抑制论 |
三、折中论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机理的分析框架 |
一、分析框架构建 |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 |
三、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动力来源 |
第二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分工深化机制 |
一、模块化分工 |
二、模块化分工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创新运行机制 |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扩散机制 |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技术创新机制 |
第四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市场竞争机制 |
一、模块化网络的市场结构 |
二、进入与退出壁垒 |
三、市场竞争强度 |
四、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市场竞争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社会资本运行机制 |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信任机制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网络结构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嵌入状态的总体概述 |
一、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 |
二、中国制造业模块化程度 |
三、中国制造业的网络嵌入程度与产业模块化水平的相关关系 |
第二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手机产业升级的案例研究 |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手机产业的嵌入状态 |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手机产业的升级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模型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问卷设计 |
二、数据收集程序 |
三、变量定义与指标选择 |
四、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节 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 |
一、样本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数据合并分析的齐次性检验与方差分析 |
第四节 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第五节 SEM模型分析与结果 |
一、SEM模型的确立与检验 |
二、模块化水平的调节效应检验 |
三、假设检验与结果解释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路径 |
第一节 从产品系统的成熟阶段嵌入转向初期阶段嵌入 |
第二节 从单一的低端模块嵌入转向多方位的模块嵌入 |
第三节 从被动嵌入模式转向主动构建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启示 |
一、企业层面的启示 |
二、产业层面的启示 |
三、政府层面的启示 |
第三节 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
03 王韬《瓮牖馀谈》 |
04 王韬《遁窟谰言》 |
05 王韬《淞滨琐话》 |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
10 沈起凤《谐铎》 |
11 沈瓒《近事丛残》 |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
14 宋咸熙《耐冷谈》 |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
16 俞蛟《梦厂杂着》 |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
18 俞樾《隐书》 |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
21 孙橒《馀墨偶谈》 |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
24 徐昆《柳崖外编》 |
25 徐崑《遁斋偶笔》 |
26 徐震《女才子集》 |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
35 张贵胜《遣愁集》 |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
39 雷琳《渔矶漫钞》 |
40 杨望秦《巽绎编》 |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
42 叶承宗《耳谈》 |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
46 刘世馨《粤屑》 |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
50 缪艮《涂说》 |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
52 双保《铁若笔谈》 |
馀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改造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工程背景 |
1.2.1 本工程领域的历史渊源 |
1.2.2 本工程研究的背景资料 |
1.3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3.1 所取得的成果 |
1.3.2 目前的进展 |
1.3.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
2.1 主变电站子系统 |
2.2 牵引变电站子系统 |
2.3 降压变电站子系统 |
2.4 中压环网子系统 |
2.5 电力监控子系统 |
2.5.1 调度中心的主站核心系统 |
2.5.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硬件改造 |
3.1 调度中心系统的硬件改造 |
3.1.1 基本架构 |
3.1.2 系统硬件改造思路 |
3.2 硬件方面的关键技术 |
3.2.1 电力监控系统交换机的改造与选择 |
3.2.2 电力监控系统服务器的改造与选择 |
3.2.3 存储系统选择和接线 |
3.2.4 系统终端客户机的改造和选择 |
3.2.5 硬件选型 |
3.2.6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局部节能改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软件改造 |
4.1 调度中心系统的软件改造 |
4.1.1 软件架构 |
4.1.2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软件改造思路 |
4.2 软件改造中关键技术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改造效果的评估 |
5.1 改造后效果概述 |
5.1.1 更高的规范性和先进性 |
5.1.2 更短的响应时间 |
5.1.3 更突出的经济性 |
5.1.4 更高的用户满意度 |
5.1.5 更高的资源利用率 |
5.1.6 更灵活的管理 |
5.2 新系统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
5.3 迁移后系统基本功能测试 |
5.3.1 测试简介 |
5.3.2 功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巧识巧用LG光驱(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材料制备及其结构性能关系[D]. 张志兴.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2]大学生理想角色建构研究[D]. 李晓.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3]基于国产平台PCI-E多卡测试系统的设计[D]. 王伟. 西安工业大学, 2016(02)
- [4]高中化学教师TPACK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周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D]. 黄兵.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6]基于LearnSite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冯玲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7]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D]. 陈江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8]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 刘欣.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9)
- [9]《<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改造与实现[D]. 夏张佳.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