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理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陈可[2](2020)在《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护理服务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提出,同时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二孩政策开放等国情国策的推动下,作为自贡市医疗卫生系统的主力军,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总体发展情况良好,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尤其在改变临床护理模式、创新护理服务方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等工作方面成效显着,在自贡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护理服务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目前从护理质量看,护理服务工作存在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医疗水平、低于患者就医期望的现状,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护理管理模式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绩效分配机制尚未完善,护理人才培养存在不足,制约了护理事业的未来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患者、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者三类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现状。在住院患者知晓度与满意度调查中,针对200名住院患者从病房环境、护理服务提供、护理技能、护理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在护士知晓度和满意度调查中,针对150名护理人员从工作量、薪酬待遇、护理管理、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在深度访谈中,对10名不同岗位的护理管理者就护理管理工作、护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个别访谈,找出了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如护理服务理念落实不够、护患沟通不足、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工作流程合理性不足等,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通过对国内外多家医院在护理服务工作的借鉴,结合自贡市三级医院工作实际,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明确了要推动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上新台阶,需要在服务理念、队伍建设、管理培训、优化流程、营造环境、完善保障、拓展服务等方面强化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最后,本文提出了改进护理服务工作的相关措施,如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强化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培养高素质管理队伍、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改善护理服务环境、完善护理支持系统、拓展服务领域等,希望能够借助这些方面的措施,完善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品质,为护理管理部门制定工作措施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依据,提升医院在医疗行业的竞争力,提高患者群众的就医感受。
王巧[3](2019)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现况及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目前ICU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现况并针对质量缺陷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讨ICU护理记录质量缺陷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护理文件质量管理的依据。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ICU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类型,结合质量缺陷类型运用小组讨论法制定调查工具,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1月~3月运行的护理记录,调查其存在的质量缺陷并对质量问题进行汇总分析。2.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2名ICU的护理管理者及现况调查中发生质量缺陷频次较高的12名ICU护士,针对质量缺陷的发生情况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运用Colaizzi法分析资料并形成导致ICU护理记录质量缺陷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本研究通过对677份ICU护理记录的调查结果显示,质量缺陷的发生频次为2042次,发生频次为2次的ICU护理记录单最多,为147份(21.71%);ICU护理记录的每个构成模块均有质量缺陷的发生,其中时间点项目模块的缺陷发生频次最高,为1197次(58.62%);质量缺陷涵盖了专家咨询法所确定的所有缺陷类型,包括:漏项、患者病情等方面记录不全、项目记录不完整、项目或记录等方面描述不准确、护理记录前后不一致、记录格式不正确、未使用医学术语、与医疗病历不一致、记录频次不符合要求、机械复制粘贴、标点、字符或符号有错误、未按实际时间记录、与实际不符,其中,项目记录不完整的发生频次最高,为 638 个(31.24%)。2.通过现况调查的量性研究的结果显示:护士的层级、职称、学历越高,ICU护理记录质量缺陷的发生频次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末及节假日、夜班等时间段,ICU护理记录质量缺陷的发生频次较工作日、白班等时间段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患者病情等方面记录不全、项目或记录等方面描述不准确、未使用医学术语这三类与疾病种类相关的缺陷类型的发生频次在ICU主要收治病种的护理记录中的发生频次较其它非主要病种要低,在低层级护士中发生的频次较高层级护士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的结果显示:人员方面的差异与不足、管理方面的不完善、环境设施方面的复杂性三个层面会影响ICU护理记录的质量。其中,人员因素主要涉及护士、医生、患者三个方面,主要包括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护士的工作能力、护士的年资及临床经验、护士的精力、护士的个体因素、医生医嘱的开立、医生对护理记录的态度、患者病情、医护、护患之间的沟通;管理因素主要涉及科室护理管理和医院护理管理两个层面,主要包括护理记录标准的制定及培训、护理记录质控的方法与力度、护理记录与护士评价奖惩的相关性、护士的配置、医辅人员的配置;环境设施因素主要涉及ICU的工作环境及设备系统方面,主要包括ICU的工作强度及负荷、媒体舆论导向、护理信息设备及系统。同时,导致不同的质量缺陷类型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会有所差异。其中,“项目记录不完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科室护理管理层面的标准的制定和培训;“漏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ICU工作负荷大不能随时记录、护士精力不足、患者依从性差及信息系统的不完善,等。研究结论ICU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发生频次较高,质量缺陷类型和覆盖面广泛,质量现况形式严峻,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 ICU的护理质量,更存在法律纠纷方面的隐患,应该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关注。ICU护理记录质量现况的影响因素也很复杂,涉及人员、管理、环境设施三个层面;不同的质量缺陷类型其影响因素虽是多方面的,但影响程度会有所不同。作为护理管理者,在进行护理文件质量管理时,既要动员ICU护理记录的书写主体护士,也要协调ICU护理记录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医生、患者、管理者及信息技术人员。通过ICU护理记录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在人员、管理及环境设施层面,尤其是在主要影响因素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其质量缺陷类型的发生,从而提高ICU护理记录的质量。
徐铭[4](2019)在《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对三甲医院内部社会资本和工作效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动态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对三甲医院内部社会资本和工作效绩影响,以期通过动态化岗位管理来解决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方法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门诊和静脉配液中心(简称静配中心)的护士资源库203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门诊和静脉配液中心应用动态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同时,统计护士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护龄、入库年限、职称、层级、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性别和籍贯等基本情况。评价应用前后社会内部资本和工作效绩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内部社会资本采用Nahapiet and Ghoshal(1998)的相关研究所制定的量表进行评价;对护士工作绩效的测量参考护士工资绩效、患者治疗等待时间、护士职业获益感、护士自评和护士长评价工作效绩情况,工作效绩主要参考Schwirian博士的护士工作绩效评价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内部社会资本:不同科室实行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后在静配中心平均得分达到较应用前得分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人数规模较少的门诊应用后问卷调查得分较应用前得分提高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诊/静脉配液中心不同空间位置的得分也不尽相同,在准备区平均得分应用前后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室应用前后平均得分应用前后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前门诊(连接型)平均得分和静配中心(紧密型)平均得分较应用后均有所提升,应用后两种关系均较应用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工作效绩:门诊抽血岗和静脉中心治疗等待时间应用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静配中心护士在良好护患关系、自身的成长、团队归属感、正向职业感知、亲友认同和职业获益感经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总分在应用前后比较t=10.15,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领导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专科护理能力、计划和评价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绩效均分护士自评和护士长评价指标上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在类似本研究对象的三甲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在动态护理岗位管理中得以合理分配,节约了人力资源,并且避免了少数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缩短了患者治疗等待时间,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理工作高峰时段的工作强度,同时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高水平,缓解了护士工作压力。(2)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对医院内部社会资本的影响明显,推动了不同协作关系、不同规模、不同密度科室管理水平的提高,容易形成科室内跨越型的协作关系,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医德医风形成。(3)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对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绩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这可能与护士的自评结果的提高所致护士长评价提高有关。
梁丹丹[5](2019)在《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护理工作是一个医院不可或缺的部分,其重要位置决定了护理绩效管理在整个医疗行业绩效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护理绩效体现的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与成效,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相结合,并发挥所创造的成绩和贡献的一种体现,也是对护理人员付出劳动而得到的结果。提高护理绩效管理,可以尽可能的让护理人员明确护理目标,积极主动的完成护理工作,从而增加优质护理的达标率。首先,通过对护理绩效管理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结合我国目前公立医院的护理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表明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是提高护理绩效管理水平。针对我国护理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新绩效管理观念、设置新的绩效管理方式等应用到护理绩效管理中,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理现状。其次,以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分析了护理绩效管理现状,并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一,对护理绩效管理缺乏正确认识;二,护理绩效管理和医院发展战略分离,护理工作战略计划和目标与绩效无关;三,护理绩效管理指标设置不合理;四,护理绩效管理作为奖金分配的重要手段;五,护理绩效管理不合理。对于以上问题如不重视并加以改善,该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将无法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引入新的绩效管理理念,以提高整个护理绩效管理水平,提出了以下对策:一,重视护理绩效管理;二,将护理绩效管理作为战略实施的有效工具,与护理工作目标结合;三,合理设置护理绩效管理指标,引入“以人为本”理念;四,建立激励机制,合理分配奖金;五,引入新的绩效管理理念,将绩效管理运用的更合理。将新的绩效管理理念运用到护理绩效管理中,对护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对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徐长龙,郭晓敏,张连杰,赵勇[6](2017)在《FOCUS-PDCA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FOCUS-PDCA程序的实施步骤,对FOCUS-PDCA程序在护理管理如临床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教学管理、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提出FOCUS-PDCA程序的实施关键在于连续性,只有持续质量改进才能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贾婷[7](2016)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运用质性研究、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构建出基于军队医院平战时任务特点,包含野战医疗队及维和二级医院卫勤保障任务的军队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研究方法第一步,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对19名临床护士和12名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提取研究结果中与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相关的内容,为建立规范、高效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提供参考。第二步,通过现象学分析法,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中参加国际维和卫勤保障任务的护理人员,针对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现状进行深入访谈,选取结果中与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指标相关的内容,构建出军队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草案。第三步,运用德尔菲法,选取山东及河南省19所三级综合性军队医院中30名护理管理专家进行咨询,对初步形成的指标进行两轮专家咨询。采用Excel2007和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专家咨询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程度等,对其权威性及代表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1)军队医院护患双方对护理质量评价认识的质性研究:提炼出2个与指标体系相关的主题。(1)质量评价利弊:大部分临床护士与患者认为质量考评有助于患者获益,且能提升护士自身水平,使护士受益,但质量考评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导致临床护士与患者出现负性情绪。(2)护理质量内涵:护理质量评价应关注患者的健康结局与感受,护理管理者在强化专业技术检查的同时,还应注重体现人文管理。此研究关注护理质量标准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对护理质量考评的认识和感受,突出质量控制过程的人文属性,为建立规范、高效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人文导向。(2)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质性研究:概括出与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相关的主题3个:组织管理、病区管理、技术管理;亚主题9个:组织结构、制度规范、教育演练、环境安全、物资管控、文化交流与沟通、护理安全、消毒隔离、职业防护。本研究为构建规范化的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且为军队医院建立不同展开模式下(野战医疗队/所、野战方舱医院、医院船等)的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供参考和借鉴。(3)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81个三级指标;第二部分是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其中野战医疗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2)第一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6.67%,权威系数0.875,第二轮专家积极系数96.55%,两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经过卡方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要求。专家选择合理,结果可信度较高。研究结论本研究经质性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集中意见,研究结果可为军队医院提升护理质量管理和评价效能提供可靠依据,为军队医院规范多样化军事行动遂行卫勤保障任务中护理管理、增强伴随保障能力提供有益借鉴,为制定军队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完善军队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可用信息。
刘佳[8](2009)在《戴明环在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在护理单元质量管理的四个方面应用戴明环(即PDCA循环,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步骤组成。),通过对戴明环实施前后数据的全面分析与比较,科学地说明戴明环应用于护理单元质量管理的效果,为戴明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同时,系统分析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为改进护理单元质量管理提供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首先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2006年各护理单元的临床护理、护士的培训与教育、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四方面的数据资料,与《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的相应标准进行比较;对不达质量标准的内容系统全面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用戴明环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在此基础上,收集2007、2008年各护理单元四方面的数据与2006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并使用X2检验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察戴明环实施后各方面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①临床护理方面第一、基础护理方面实施戴明环后基础护理质量较06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妇科、心外等五个护理单元基础护理质量达标准要求;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中,“四及时,三保持”方面发现问题较多。主要原因为基础护理意识淡薄、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基础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不足。第二、护理记录方面实施戴明环后护理记录质量较06年有了很大的提高。特需5、风湿、消化三个护理单元的护理记录质量达标准要求。在护理记录质量检查中,发现护理记录单的问题最多,合格率仅为69.67%。其中未体现专科特点、涂改、错别字、缺乏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等是主要的问题。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够,缺乏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临床护士对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缺乏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等。②护士的培训与教育方面实施戴明环后新护士的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较06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26%、91.59%。在护士的培训与教育中,发现新护士对医院的文化、护理安全防范、院感知识等不了解,且她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是主要的问题。分析原因:护理专业所需的态度、价值、信念还未完全形成;沟通交流技巧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的自律性还需要在临床环境中不断培养;临床思维还未形成。③护理教学方面护生对教学及教师的满意度达到了84.00%,护生的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4.86%、94.00%。在护理教学中,临床带教老师方面的问题是教学理念缺乏,教学方法单一,不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实习学生方面的问题是心理应对能力缺乏、理论与实践转化缓慢。分析原因:带教老师的选拔与考核不严格、培训不系统、实习学生对医院环境的陌生。④护理科研方面2007年论文发表量突破了72篇。其中,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的论文发表量达到了26篇;临床护理研究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已达到22.22%。在护理科研中,发现初级职称护士的护理论文发表量最低;护理科研还局限在简单的经验总结阶段;各大专科的护理论文发表情况很不均衡。原因分析:护士科研知识缺乏、时间缺乏、资金缺乏等。研究结论①戴明环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单元中临床护理、护士的培训与教育、护理教学、护理科研的质量水平。戴明环是提高护理单元各方面质量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②戴明环的实施能有效能有效发现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促进护理单元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李慧芳[9](2000)在《护理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已成为当今的护理模式,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护理工作,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以来。我们就把护理程序应用在护理管理中,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管理者对护理程序的影响 1.1 管理者对护理程序的认识不足80年代初,国内就开展了责任制护理,广大护理人员对护理程序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由于运用护理程序的基础理论与技能不能摆脱传统护理的理解思维,管理者引导护士掌握护理程序偏于书写护理计划,流于形式,同时由于管理者护理观念末更新,护理工作范围及深度不能拓宽,使护士工作缺乏积极性,不能主动为病人解
闫媛媛[10](2021)在《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造口患者存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适应问题,使造口护理呈现专科性和复杂性特点,造口适应对于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造口适应过程复杂,有待探索一条有效途径全面解决造口患者身-心-社-灵综合需求。叙事循证医学模式提倡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联合,初步开发出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模型,可使客观数据与主观体验相互联合,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在解决造口患者综合需求方面具有优势。目的:本研究基于叙事循证医学模式理论框架联合行动研究实施,探索造口患者适应需求,调查造口专科护理实践现状;探索肠造口患者适应因素影响机制;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检验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的有效性,探索标准化实践方案联合叙事护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评估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循环过程作为研究实施基本框架,在每阶段实施过程联合不同方法:第一阶段,以质性研究描述性现象学调查造口患者适应需求与造口专科护理现状;第二阶段,通过整合综述法获取造口适应相关文献,分析造口适应因素影响机制;第三阶段,以循证方法检索、筛选、评价、汇总造口适应最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级别推荐,包括造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职责相关文献、第二阶段获取的造口适应相关文献;第四阶段,通过改良德尔菲法构建基于最佳证据,且适宜本土特色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确定模式的具体维度和标准实践方案的具体条目;第五阶段,以叙事探究结合个案研究形式,探索标准化实践方案联合叙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途径及临床意义,完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结果:(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调查与造口专科护理现状:通过对11名造口患者及7名相关医务工作者半结构化访谈和现场观察得出四个主题类属:主题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多元化,包含6个次级主题(生理性需求、支持性需求、信息需求、情感需求、社会文化适应需求、自我护理需求);主题2: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主题3:造口适应与个人经历有关;主题4:造口专科护理存在发展机遇。(2)造口适应因素分析:获取符合评价标准的造口心理-社会-文化适应相关文献22篇,获取45条相关证据,持续比较分析法得出结果,造口适应与支持具有相关性,通过作用于多种适应因素,促进造口患者达到个人-行为-环境的适应状态,由此构建造口适应支持要素模式图,包含3个适应条件:家庭支持、医疗支持、社会支持;9个适应因素:时间、认知、生理、心理、自我护理、信息、经济、文化、同伴支持;3个适应要素:个人、行为、环境。(3)造口适应最佳证据获取:共获取经AGREEII质量评价工具A级和B级推荐的造口护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8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职责相关文献6篇,结合前期获取的造口心理-社会-文化适应22篇相关文献,共提取实践者、评估、专项护理、自我护理、健康教育、生活重建、出院前指导、延续护理8个类属,获取最佳汇总证据30项。(4)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实践方案构建:通过一轮改良德尔菲法达成专家共识,问卷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6,最终确定造口适应实践模式6个维度:时间、实践者、实践内容、实践措施、实践工具、评价;时间维度:疾病诊断期、术后住院期、出院准备期、调整适应期4个分期;实践内容:评估、专项护理支持、信息支持、心理社会适应支持4项;实践措施:基于提取的30项最佳证据,以时间维度为纵轴,实践内容为横轴,确定每一阶段相应实践内容下具体执行措施,各执行措施以条目清单形式列出,可根据时间分期选择相应条目内容,共形成73条推荐建议;实践工具:提供经检验有效的相应工具;评价:各阶段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评价。(5)叙事与循证联合可行性评估:以前期拟定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为指导依据,研究者运用叙事探究方式介入造口术后患者生活,与患者、家属及相关医务工作者形成三维叙事探究空间,选取其中3例造口术后参与者,以个案护理故事形式展示标准化护理方案执行联合叙事干预过程,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未发生并发症,或已发生并发症患者在干预后得到缓解。结论: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可实现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联合,用于造口专科护理实践中,借助行动研究框架为最佳证据与人文关怀在同一情境下发挥共同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循证方法构建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在造口专科性护理实践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叙事与循证联合可用于造口适应实践的应用,叙事可发挥评估收集资料、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质性研究的联合作用,易于探索患者内心体验。
二、护理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理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护理服务工作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三级医院 |
2.1.2 护理服务工作 |
2.1.3 知晓度和满意度 |
2.2 理论依据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2.3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 |
第3章 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 |
3.1 住院患者知晓度与满意度 |
3.1.1 病房环境评价 |
3.1.2 护理服务评价 |
3.1.3 护理技能评价 |
3.1.4 人文关怀评价 |
3.2 护理人员知晓度与满意度 |
3.2.1 基本情况 |
3.2.2 工作量认知 |
3.2.3 薪酬待遇认同情况 |
3.2.4 护理管理 |
3.2.5 工作环境 |
3.2.6 福利待遇期望 |
第4章 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护理服务内涵质量不够 |
4.1.2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足 |
4.1.3 护理服务流程优化不足 |
4.1.4 就诊环境管理不到位 |
4.2 原因分析 |
4.2.1 护理服务理念落实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足 |
4.2.2 护理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成长需要时间 |
4.2.3 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稳定性不强 |
4.2.4 护理人员待遇相对较低,工作压力大 |
4.2.5 执行工作流程机械化,缺乏主动思考 |
4.2.6 部分干部管理经验不足,缺乏专业培训 |
4.2.7 创新性不足,激励机制不够 |
4.2.8 就诊环境满意度低,院科两级管理责任大 |
第5章 国内外护理服务工作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经验借鉴 |
5.2 国内经验借鉴 |
第6章 完善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
6.1 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理念 |
6.2 强化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
6.3 强化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
6.4 以人性化管理调动工作积极性 |
6.5 优化护理服务工作流程 |
6.6 创新思维拓展护理服务领域 |
6.7 创造更加安全、温馨的护理服务环境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现况及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ICU护理记录 |
(一) 护理记录的重要意义 |
(二) ICU护理记录的发展阶段 |
二、ICU护理记录质量现况的研究进展 |
(一) 护理文书的质量评价 |
(二) ICU护理记录存在的质量问题 |
(三) ICU护理记录潜在的护理风险 |
三、ICU护理记录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一) 护士方面 |
(二) 护理管理方面 |
(三) 其他方面 |
四、ICU护理记录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
(一) 质量控制的意义 |
(二) 质量控制的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 |
五、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质量现况调查工具的制定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及结果 |
(一)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质量缺陷类型 |
(二) 现况调查表的制定及标准的细化 |
第四章 ICU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现况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五章 ICU护理记录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性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ICU护理记录质量缺陷类型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2: ICU护理记录检查问题登记表 |
附录3: ICU护理记录书写标准 |
附录4: 访谈提纲 |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对三甲医院内部社会资本和工作效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护理人力资源 |
2.3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
2.4 社会资本 |
2.5 “护士动态资源库”内部的社会资本 |
2.6 护士工作绩效 |
2.7 内部社会资本、工作绩效与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关系 |
2.8 护理动态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研究 |
2.9 文献评述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场所 |
3.2 研究对象 |
3.3 动态护理岗位管理方法 |
3.4 资料收集 |
3.5 评价工具与方法 |
3.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被调查护士一般资料 |
4.2 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对医院内部社会资本的影响 |
4.3 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对工作效绩的影响 |
5 讨论与分析 |
5.1 我院现行护理行政管理困境 |
5.2 动态护理岗位管理行政管理优点 |
5.3 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对医院内部社会资本的影响 |
5.4 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对医院工作效绩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 1 |
附 2 |
附 3 |
(5)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现状 |
3.1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基本情况 |
3.2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人员岗位资源现状 |
3.3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现状 |
4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4.1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5 国内外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内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经验 |
5.2 国内医院护理绩效管理启示 |
5.3 国外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经验 |
5.4 国外医院护理绩效管理启示 |
6 完善宜昌市第一人员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的对策 |
6.1 真正落实护理人员的科学绩效管理 |
6.2 加强和改进护理绩效管理的组织团队建设 |
6.3 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
6.4 确定护理绩效评估机构和职责 |
6.5 建立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
6.6 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护理绩效评估管理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附录(二):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绩效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6)FOCUS-PDCA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FOCUS-PDCA程序的实施过程 |
2 FOCUS-PDCA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2.1 FOCUS-PDCA程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2.2 FOCUS-PDCA程序在护理人员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
2.3 FOCUS-PDCA程序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
2.4 FOCUS-PDCA程序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
3 小结 |
(7)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军队医院护患双方对护理质量评价认识的质性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质性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研究设计 |
研究结果 |
讨论 |
总结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戴明环在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戴明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2.2 戴明环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护理单元质量管理及戴明环 |
1.1 护理单元的概念 |
1.2 护理单元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
1.3 戴明环的内涵 |
1.3.1 戴明环的概念 |
1.3.2 戴明环的主要步骤 |
1.3.3 戴明环的特点 |
1.3.4 戴明环与全面质量管理、人本管理的关系 |
第二章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
2.1 基础护理质量现状分析 |
2.2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 |
2.2.1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计划阶段 |
2.2.2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执行阶段 |
2.2.3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检查阶段 |
2.2.4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处理阶段 |
2.3 戴明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结果 |
2.4 讨论 |
2.4.1 戴明环切实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密切了护患关系 |
2.4.2 戴明环使基础护理管理有的放矢、有始有终 |
第三章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
3.1 护理记录的内涵 |
3.2 护理记录质量现状分析 |
3.3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实施 |
3.3.1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计划阶段 |
3.3.2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执行阶段 |
3.3.3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检查阶段 |
3.3.4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处理阶段 |
3.4 戴明环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实施结果 |
3.5 讨论 |
3.5.1 戴明环能持续不断的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
3.5.2 戴明环是强化护理记录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
3.5.3 戴明环有效提高了护士进行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
3.5.4 防止护理记录缺陷任重而道远 |
第四章 戴明环在护士培训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
4.1 新护士岗前培训前的评估与考核 |
4.2 戴明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 |
4.2.1 戴明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计划阶段 |
4.2.2 戴明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执行阶段 |
4.2.3 戴明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检查阶段 |
4.2.4 戴明环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处理阶段 |
4.3 戴明环在护士培训管理中的实施结果 |
4.4 讨论 |
4.4.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是新护士培训的重点 |
4.4.2 良好的沟通是培训成功的关键 |
4.4.3 专业态度、信念和道德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过程 |
4.4.4 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新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五章 戴明环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
5.1 戴明环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实施 |
5.1.1 戴明环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计划阶段 |
5.1.2 戴明环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实施阶段 |
5.1.3 戴明环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检查阶段 |
5.2 戴明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施结果 |
5.3 讨论 |
5.3.1 戴明环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
5.3.2 戴明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5.3.3 戴明环法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六章 戴明环在临床护理科研中的应用与分析 |
6.1 护理科研现状分析 |
6.1.1 护理论文发表的基本情况 |
6.1.2 护士对护理科研的认识现状 |
6.2 戴明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实施 |
6.2.1 戴明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计划阶段 |
6.2.2 戴明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实施阶段 |
6.2.3 戴明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检查阶段 |
6.2.4 戴明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处理阶段 |
6.3 戴明环在临床护理科研中的实施结果 |
6.3.1 护理论文发表情况 |
6.3.2 护士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情况 |
6.4 讨论 |
6.4.1 戴明环的实施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
6.4.2 戴明环的实施规范了护理科研管理,提高了科研水平和质量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造口适应意义 |
1.2 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整合研究 |
2 理论基础 |
2.1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 |
2.2 行动研究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4 技术路线图 |
5 概念界定 |
6 研究内容 |
6.1 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
6.2 研究步骤 |
6.3 研究方法 |
7 伦理问题 |
8 质量控制过程 |
8.1 方法控制 |
8.2 研究团队协作完成 |
8.3 提高研究者可信度 |
第一部分 造口适应需求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参与者 |
3 研究内容 |
3.1 研究过程 |
3.2 研究工具 |
3.3 数据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主题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多元化 |
4.2 主题2: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 |
4.3 主题3:造口适应与个人经历有关 |
4.4 主题4:造口专科护理存在发展机遇 |
5 讨论 |
5.1 造口患者多元适应需求亟待关注 |
5.2 造口患者个人经历与社会文化具有相关性 |
5.3 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 |
5.4 造口专科实践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
6 反思评价 |
第二部分 造口适应因素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过程 |
3.1 确定研究主题 |
3.2 文献检索 |
3.3 证据筛选与提取 |
3.4 数据评估 |
3.5 数据分析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造口适应最佳证据总结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肠造口护理相关指南评价研究 |
2.2 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相关文献质量评价 |
2.3 肠造口适应最佳证据总结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纳入指南整体质量较高 |
4.2 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定位 |
5 反思评价 |
第四部分 造口适应模式实践方案的初步建构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内容与统计结果 |
4.1 文献回顾与证据整合 |
4.2 改良德尔菲函询调查 |
4.3 改良德尔菲专家论证会 |
5 研究结果 |
5.1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构建 |
5.2 《造口适应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 |
6 讨论 |
6.1 造口评估工具有待进一步完善 |
6.2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的重要性 |
6.3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
7 反思评价 |
第五部分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可行性评估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收集数据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患者资料 |
3.2 个案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叙事在造口适应实践中的作用 |
4.2 叙事在护理中的应用 |
5 反思评价 |
第六部分 讨论与建议 |
1 讨论 |
1.1 研究设计的适宜性分析 |
1.2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专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
2 未来建议 |
2.1 加强造口专科护理体系完善 |
2.2 研究的可持续性改进与优化 |
2.3 本研究后续展望 |
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一个理论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护理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自贡市三级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可. 西南大学, 2020(01)
- [3]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现况及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研究[D]. 王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9)
- [4]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对三甲医院内部社会资本和工作效绩的影响[D]. 徐铭.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 [5]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绩效管理研究[D]. 梁丹丹. 三峡大学, 2019(06)
- [6]FOCUS-PDCA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 徐长龙,郭晓敏,张连杰,赵勇. 护理研究, 2017(01)
- [7]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贾婷.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8]戴明环在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刘佳. 山西医科大学, 2009(03)
- [9]护理程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简介[J]. 李慧芳.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0(04)
- [10]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D]. 闫媛媛.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