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兴科技 法人股被拍卖(论文文献综述)
梁若英[1](2009)在《我国上市公司MBO定价公允性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英文简称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者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与国外MBO单纯作为一种市场化的企业并购工具不同,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更多的担负着产权改革重任,尤其是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产权不明晰以及国有股减持退出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动机大大超出其本身的商业价值。而对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上市公司而言更加的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业绩。也正是因为此,管理层收购在出现之初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与追捧。但是,因为我国特殊国情造成的股权分割、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不健全使得不能准确判断管理层收购的交易价格是否真实公允反映了企业的产权价值,是否造成了国有和集体资产的流失,因此造成了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实施和发展的主要困境。本文正是围绕“管理层收购定价公允性”的主题进行研究开来。全文共有五章,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文章先介绍了MBO在国内外的发展进程以及国内的政策背景,并对MBO的定价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分析。第二章在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对公允性的含义进行了广泛地阐述,并具体论述了公允性评价原则的理论基础,为下文研究定价公允性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第三章的实证分析从财务角度考察MBO定价公允性的影响因素。具体先从MBO参与者、企业自身价值、国家政策法规以及对管理层历史贡献的认定四个方面来阐述它们对交易价格的影响作用;再通过回归方法对选取的74次交易活动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发掘实际股权转让中交易价格的显着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第四章则从证券法中“三公”原则为切入点,按照从上而下的逻辑,并结合前文实证分析的结果,选取其中显着性较高的三个财务因素作为衡量定价公允性的定量指标,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公允性评价体系,并利用模糊工具对影响价格的定性因素进行模糊量化,最后引入案例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应用。最后一章对全文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和不足之处。论文的最大特色主要体现在对MBO定价公允性的全面实证分析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引入了三个虚拟变量作为影响因素。分别是管理层收购阶段、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是否大于6%和转让股权性质,希望通过前两个指标来考察我国的政策规定对交易价格的影响,后一个虚拟变量旨在衡量政府部门和管理层在实际收购交易时是否会考虑具体的股权性质。第二,根据实证分析结论,从公允性的广义含义扩展开来,构建MBO定价公允性的指标体系,有效地对定性因素进行模糊量化,为定价公允性的判断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法。第三,根据前文的实证分析和评价体系,设想一套优化的定价程序,建议在竞价过程中使用听证会制度、问责制度以及完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说,通过搜集接近10年的数据,论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交易价格有了更全面的分析,突破以往研究样本数据少的限制,结果也相对更具说服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定价评价体系,为MBO在中国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个参考的作用。
许永斌[2](2007)在《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是建立在股权分散情况下,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之上。然而股权分散并非普遍现象,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股权不是分散而是相当集中的。在股权相当集中的公司中,最主要的代理问题已不是股东和管理者的冲突,而是控股股东和小股东的代理问题。这种代理问题的核心是控股股东通过隧道行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尤其在新兴市场中,由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制度不健全,这种利益冲突尤其严重。本文同时从制度环境和控制权结构两个维度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制度变迁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处于不断变迁中的制度环境以及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公司治理制度是强调社会公正的外在制度和强调公司效率的内在制度的“对立统一体”的观点,并从外在制度与通用公司治理、内在制度与剩余公司治理、诚信义务治理三个维度建立了公司治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体系。这一分析框架能够解释公司治理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包括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泛滥问题。(2)通过数理模型分析了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形成机理、发生动因,论证了投资者法律保护度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通过理论和实证方法分析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认为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产生源于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利益的不一致,而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则放大了这种不一致。(3)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环境下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种种“隧道行为”,认为在成熟市场国家,隧道行为多表现为法律条文之外的个别自利侵占行为;而在新兴市场国家,则常表现为普遍性的直接或欺诈式侵占行为,危害更严重。(4)从并购动机视角研究了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动机问题,发现2001-2004年的并购样本具有着显的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动机,而在2005年的并购样本中则发现了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法修订等制度变革对并购动机产生的影响。(5)从控制权特征视角研究了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随控制权的增加公司绩效呈“侵害-协同-掘壕”的非线性关系。这一结论与西方学者对西方资本市场的检验结果相反;但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检验结果比较,形态类似而协同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对这一结论的解读是:关系形态类似,说明两地市场相同的文化导致了类似的公司行为;而协同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则反映了两地制度环境的差距。这进一步验证了研究中国公司治理问题不能脱离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这一前提。论文最后从推动整体上市、转变监管思路、完善信息披露、强化诚信机制等方面就治理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或新发现包括:(1)在理论上,从外在制度与通用公司治理、内在制度与剩余公司治理、诚信义务治理三个维度建立了分析公司治理新的框架体系。(2)在实证上,一是证实了2001—2004年的并购样本具有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动机,而在2005年的并购样本中则发现了明显的与2001—2004年背离的特征;二是发现了控制权与公司绩效之间的“侵害-协同-掘壕”关系,并具体确定了控制权的侵害(掘壕)区间;(3)在控股股东及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认定方法上,本文没有简单地采用第一大直接股东的数据,而是通过层层追溯控制链辨认并合并了上市公司的最终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以每条控制链最小持股数之和求控制权,以每条控制链持股数乘积之和求现金流权,通过逐一整理、认定和计算,取得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及其掌握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宝贵数据。
李井平[3](2008)在《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已经转移到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虽然削弱了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制度性基础,但实质上未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大股东侵害行为还会存在,并可能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形式。因此,对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侵害行为做出理论分析并预测其动向,以及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一个理论模型阐述了大股东侵害行为的机理。据此,本文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在股改彻底完成真正实现全流通后,在上市公司某时期内外部环境既定的条件下,大股东会在侵害利益与股权价值下降加上侵害成本之和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权衡之后决定是否实施侵害行为,在此基础上在不同的控股方式下决定主要采取的侵害方式。总体说来,股改后大股东侵害会以多种方式并存,隧道挖掘可能会相对减少,操纵股价行为会相对增多。其次,用股改以来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大宗股权转让的样本,测度出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水平为15.11%;之后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控制权私利与公司规模、公司财务状况显着负相关;与交易后买方持股比例、股权转让比例显着正相关;与其它流通股规模负相关,与财务杠杆正相关,但不显着。文章最后提出了基于研究结论的政策建议。
何江淮[4](2006)在《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及财务绩效实证分析》文中认为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它一度被认为是部分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降低代理成本、明晰产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和提高经营绩效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我国MBO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遭遇到很多困难,以至于到2005年4月中央政府暂时叫停了国内上市公司的有关MBO活动。 本文在系统阐述MBO的定义、理论、模式、动因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1997年~2004年之间进行MBO的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技术,对MBO实施过程的行为特征及财务绩效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进而通过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若干主要特征,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阐述了MBO的定义、模式、成功要素等内容,归纳了有关MBO现象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国内外MBO实践进展情况和国内学者对MBO的主要争议。 二、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分析。围绕MBO实施过程中的折价收购、融资结构、信息披露与监管以及MBO后的行为模式等重要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给予佐证。其中折价收购部分采用了35个有效样本的有效数据,深入分析了折价和融资中的违规性质及其与市场化程度、法规健全性、信息不对称、协议收购等的内在联系。 三、上市公司MBO财务绩效变化分析。采用了上市MBO公司42个有效样本的有效数据。以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每股收益等12项指标来衡量,并与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做比较,表明我国上市公司MBO整体上基本没有达到政策和市场所预期的发展状态。 四、针对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如采用市场估值模型或国际通行方式对MBO目标企业进行定价、改革开放MBO融资渠道、完善MBO信息披露机制、改变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名方式、加强MBO制度监管和建立中小投资者论坛等措施,保障和推动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我国中小国有企业早日实现经营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效率的提升,促进MBO的发展。
吕竺笙[5](2005)在《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购是兼并与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的简称,自19世纪末开始在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兴起并购以来,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生了5次并购浪潮,每次并购浪潮都表现出与当时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并购方式。对并购的理论研究也比较丰富,如有管理协同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资产组合理论、投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自1998年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以来,并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亟待理论上的创新来解释这些新特点。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并购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已经加入WTO的背景下,企业并购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的选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除导论之外,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回顾了中外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以及理论界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综述:第二章从经济利益理论入手来解释企业并购这一经济行为,认为不同的并购理论从不同的侧面解释了企业并购产生的原因,而从本质上来看,并购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达成均衡的结果;第三章分析了企业做出并购决策过程中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包括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博弈分析,以及纵向与横向情况下的一次博弈分析与重复博弈分析;第四章就并购决策过程中投资者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展开了分析,指出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结合状况会影响到企业的并购决策;第五章分析了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在并购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第六章就企业并购中债权人的利益博弈问题展开了分析;第七章分析了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利益动机。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突破了经济学对于并购问题的一般性分析与描述,从经济利益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并购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其次,论文在从经济利益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了实现并购并提高并购的效率,关键还在于要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这也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三,本文就协调企业并购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经济的对策、法律的对策等;最后,文章运用了较多的博弈论方法对并购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 由于对并购利益关系研究的尝试以及作者研究能力和占有资料方面的局限,文章仍有较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改进、充实。
二、创兴科技 法人股被拍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兴科技 法人股被拍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上市公司MBO定价公允性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MBO 定价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MBO 定价公允性问题的提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六节 研究框架及内容 |
第二章 MBO 及其定价公允性评价理论 |
第一节 MBO 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公允性含义的理论 |
第三节 公允性评价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上市公司MBO 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市公司MBO 定价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MBO 定价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结论比较与分析 |
第四章 上市公司MBO 公允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公允性评价体系构建的三公原则 |
第二节 MBO 定价公允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MBO 定价公允性评价体系的应用 |
第四节 优化的定价程序 |
第五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不足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本文逻辑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新发现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股权集中度与家族控制 |
2.2 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 |
2.3 控制权与控制权私有收益 |
2.4 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控制权私有收益 |
2.5 结论性评述 |
3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制度环境分析 |
3.1 制度环境与控制权私有收益 |
3.2 外在制度、内在制度与公司治理 |
3.2.1 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 |
3.2.2 外在制度与通用公司治理 |
3.2.3 内在制度与剩余公司治理 |
3.2.4 诚信义务治理:公司治理的隐性制度安排 |
3.3 中国公司治理制度分析 |
3.3.1 大规模制度变迁的演进方式 |
3.3.2 中国公司治理制度演进历程分析 |
3.3.3 对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环境的基本评价 |
3.3.4 对转型阶段中国公司治理目标定位的认识 |
4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形成机理分析 |
4.1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数理分析 |
4.2 控制权私有收益动因分析: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 |
4.2.1 控制权、现金流权及其分离 |
4.2.2 金字塔式控股结构及其运用 |
4.2.3 中国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结构分析 |
4.3 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隧道行为分析 |
4.3.1 隧道行为一般分析 |
4.3.2 中国资本市场隧道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分析 |
5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动机:理论与实证 |
5.1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
5.1.1 控制权私有收益与控制权溢价 |
5.1.2 控制权转移的协同效应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
5.2 鸿仪系掏空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
5.2.1 鸿仪系掏空国光瓷业案例分析 |
5.2.2 鸿仪系掏空张家界案例分析 |
5.2.3 鸿仪系掏空安塑股份/嘉瑞新材案例分 |
5.3 控制权转移动机的实证分析 |
5.3.1 研究目的与样本选取考虑 |
5.3.2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 |
5.3.3 统计描述与回归分析 |
5.3.4 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动机的验证 |
6 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与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 |
6.1 控制权特征与公司绩效相关研究概述 |
6.1.1 国外资本市场相关研究概述 |
6.1.2 国内资本市场相关研究概述 |
6.2 控制权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6.2.1 外部人控制权持有比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6.2.2 内部人控制权持有比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6.2.3 控制权取得途径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6.2.4 控制权实现方式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6.3 控制权特征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6.3.1 研究目的与样本选取考虑 |
6.3.2 研究假设及模型设计 |
6.3.3 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
6.3.4 模型的回归分析 |
6.3.5 控制权特征的内生性检验 |
7 研究总结、局限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局限 |
7.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局限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2.2 全流通背景下的控制权市场理论综述 |
2.3 控制权私利研究综述 |
2.4 大股东股价操纵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背景分析 |
3.1 股改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3.2 股改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现状分析 |
3.3 我国股票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股东侵害行为机理 |
4.1 股东行为及大股东控制的效应分析 |
4.2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大股东获利行为对比分析 |
4.3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侵害行为的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股东侵害的实证研究 |
5.1 股改后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 |
5.2 控制权私利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及财务绩效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2 管理层收购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实践概况 |
2.1 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理论基础 |
2.2 管理层收购的基本原理 |
2.1.1 MBO的动因 |
2.2.2 MBO的运行机制 |
2.2.3 MBO成功的要素 |
2.3 MBO的国外实践概况 |
2.4 MBO的国内实践概况 |
2.5 中西方MBO实践差异 |
3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3.1 研究样本 |
3.2 样本的选择依据 |
3.3 数据来源 |
4 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实证分析 |
4.1 折价收购特征及成因 |
4.1.1 折价样本概述及案例展示 |
4.1.2 折价收购的成因 |
4.1.3 我国上市公司MBO转让价格特征描述 |
4.1.4 MBO转让价格与有关因素的关系特征 |
4.1.5 MBO转让价格决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 |
4.2 MBO融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 |
4.2.1 MBO融资结构特征 |
4.2.2 案例展示及分析 |
4.3 MBO监管及信息披露特征及其成因 |
4.3.1 我国MBO监管与信息披露的文件规定与特征 |
4.3.2 案例展示及成因分析 |
4.4 MBO后的企业行为特征及其成因 |
4.4.1 MBO后的行为特征与案例展示 |
4.4.2 MBO后企业行为特征的成因 |
5 我国上市公司MBO前后财务绩效变化实证分析 |
5.1 样本及财务指标的选定 |
5.2 MBO的财务绩效特征分析 |
5.2.1 MBO前后绩效特征分类对比分析 |
5.2.2 MBO前后财务绩效变化综合对比分析 |
5.3 MBO前后三年财务指标平均值差异的方差检验 |
5.4 MBO与上市公司绩效一般差异性比较 |
6 对策和建议 |
6.1 我国上市公司MBO存在的问题 |
6.2 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
6.2.1 对折价收购行为的建议 |
6.2.2 对融资行为的建议 |
6.2.3 对信息披露监管措施的建议 |
6.2.4 对MBO后经营行为的建议 |
6.3 本文的主要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1、选题的理论背景及现实意义 |
2、论文的框架结构 |
3、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企业并购理论与实践的动态分析 |
第一节 中外企业并购演进的历程 |
1.1 全球企业并购五次浪潮及其特点 |
1.2 中国企业并购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与类型 |
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并购问题的研究 |
2.3 西方经济学对企业并购的理论分析 |
2.4 西方经济学关于并购理论的发展 |
2.5 管理学者对企业并购问题的研究 |
第二章 企业并购的经济利益理论诠释 |
第一节 并购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的均衡 |
1.1 并购动机理论创新的方向 |
1.2 并购中的利益相关者及主要利益博弈关系 |
1.3 并购中的利益关系协调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
第二节 利益均衡并购动机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利益理论 |
2.2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谈判模型与博弈均衡 |
第三章 并购中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利益协调 |
第一节 企业兼并的博弈分析 |
1.1 企业并购决策的数理模型分析 |
1.2 斯塔博格讨价还价模型与企业之间的并购博弈 |
1.3 纵向企业兼并的动态博弈模型 |
1.4 横向并购的企业博弈分析 |
1.5 目标公司反收购战略的博弈分析 |
1.6 并购企业与潜在并购企业之间的博弈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博弈分析 |
2.1 国内企业并购的非效率特征 |
2.2 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博弈分析 |
2.3 非国有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博弈分析 |
第三节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并购中的作用 |
3.1 居高不下的并购失败率及其原因分析 |
3.2 国外中介机构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
3.3 并购过程中中介机构的功能与作用 |
3.4 强化中介机构在国内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
第四章 并购中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并购中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博弈 |
1.1 并购与反并购过程中管理层的利益 |
1.2 抓钱博弈与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博弈 |
1.3 一次博弈与重复博弈情况下的利益博弈均衡分析 |
1.4 MBO中管理层与股东利益关系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中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析 |
2.1 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管理层的利益目标及行为选择 |
2.2 中国MBO中的管理层与股东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并购中管理层与投资者利益关系的协调 |
3.1 深化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改革 |
3.2 培育控制权市场和经理人市场 |
第五章 并购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并购中大小股东的利益博弈 |
1.1 并购中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
1.2 并购与反并购中小股东的利益分析 |
1.3 并购与反并购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时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
2.1 我国企业并购中小股东的弱势地位 |
2.2 中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对小股东利益侵害严重 |
2.3 大小股东利益博弈非均衡导致并购失败 |
第三节 协调大小股东利益关系的制度创新 |
3.1 充分信息披露原则与目标公司股东平等待遇原则是立法指导思想 |
3.2 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企业股权结构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关键 |
3.3 投票权制度创新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途径 |
3.4 提高独立董事比重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力手段 |
第六章 并购中企业与债权人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并购中的债权人利益及其决策 |
1.1 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
1.2 并购中企业债权人处于弱势地位 |
1.3 并购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中债权人利益状况分析 |
2.1 我国并购中公司债权人保护的法律现状分析 |
2.2 我国企业并购中债权人的弱势地位分析 |
2.3 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债权人利益严重受损 |
2.4 国内企业并购存在严重的逃废银行债权现象 |
第三节 中国并购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制度创新 |
3.1 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比较分析 |
3.2 构建债权人利益优先的理念 |
3.3 借鉴主银行制强化银行债权人利益保护 |
第七章 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并购中政府行为的利益目标选择 |
1.1 “诺斯悖论”与政府干预并购 |
1.2 政府利益及其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
1.3 并购中政府行为的利益目标选择与寻租模式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2.1 中国企业并购的“政府主导型”特点 |
2.2 “政府主导型”并购的形成原因 |
2.3 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
第三节 中国企业并购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3.1 有限政府制度与并购中政府行为的变化 |
3.2 中国政府应在寡头利益与大众利益之间进行抉择 |
3.3 并购中政府功能的制度创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创兴科技 法人股被拍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上市公司MBO定价公允性评价的研究[D]. 梁若英. 浙江财经学院, 2009(03)
- [2]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研究[D]. 许永斌. 浙江工商大学, 2007(06)
- [3]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行为研究[D]. 李井平. 暨南大学, 2008(03)
- [4]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及财务绩效实证分析[D]. 何江淮. 浙江大学, 2006(06)
- [5]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D]. 吕竺笙.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