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芪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49例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琼,范琳[1](2022)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文中提出结核病不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患者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结核病患者通常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方面存在异常,检测其免疫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可评价其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施行免疫干预提供依据。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应用免疫制剂进行免疫干预,可增强其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同时,可清除持留菌而降低复发率。尽管目前结核病免疫辅助诊断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对结核病的抗结核免疫和免疫异常机制及其在结核病中的作用尚认识不足、缺乏深入的研究;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指征、评估指标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免疫制剂的应用受到政策的限制,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干预与否、免疫治疗的指征、免疫制剂的选择也未达成一致意见,临床应用不规范。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联合组织专家拟定《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本共识概述了抗结核免疫及结核病患者免疫异常机制,介绍了我国临床常用的结核病患者免疫相关检测方法,提出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指征、方法及策略;系统介绍了我国临床可用的免疫治疗制剂,确定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帮助临床医师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适时、合理地进行免疫治疗。
叶锦欣[2](2021)在《云南省15县区首诊涂阴肺结核“过诊”现况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复核云南省15县区首诊断为涂阴肺结核的患者的诊断,来评估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的“过诊”情况,同时分析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复核的结果,探索涂阴肺结核患者“过诊”的影响因素,为减少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的“过诊”情况和正确评估云南省结核病负担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2.通过个人访谈了解县区级临床医生对肺结核诊断原则的掌握情况和应用情况,临床医生在肺结核诊断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医院和科室防止涂阴肺结核诊断过程中出现“过诊”的预防措施,为减少出现涂阴肺结的“过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云南省15县区(嵩明县、安宁市、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昭阳区、镇雄县、思茅区、隆阳区)首诊断为涂阴肺结核的5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痰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菌种鉴定)以及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胸部影像学资料。由3位省级临床医生组成专家小组对研究对象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胸部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复核并收集复核结果。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结果对研究对象的诊断进行复核,根据《WS288-2017肺结核诊断标准》把痰培养或者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判定为肺结核确诊病例,病原学阴性(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均阴性)患者且影像学复核结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判定为肺结核临床诊断病例,病原学阴性患者且影像学复核结果为“非活动性肺结核”,或菌种鉴定结果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判定为“过诊”患者。在EpiData 3.1中录入数据,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对涂阴肺结核“过诊”患者在18个变量中的分布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并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用卡方检验、kappa值对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影像学复核结果进行分析,用kappa值评价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第一阅片者和第二阅片者的阅片结果的一致性。2.选择隆阳区和安宁市的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感染科主任1人、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2人做为访谈对象。在取得访谈对象的同意后,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之后将所有录音文件整理成word文档,并与现场记录核对,整理出访谈记录。再根据研究目的、访谈提纲、访谈记录制定主题框架,按照主题框架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整体分析图谱,进行阐述。[结果]1.涂阴肺结核患者的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病原学阳性患者有184例(32.74%),说明通过强化病原学检测可提升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的病原学阳性率。2.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复核结果显示,513例(91.28%)患者复核结果一致,其中判定为肺结核确诊病例的患者184例(32.74%),判定为临床诊断病例的患者329例(58.54%);8.72%的患者复核结果不一致,为涂阴肺结核“过诊”患者。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复核结果显示,该群体中“过诊”患者有48例,“过诊”率为12.73%。3.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CT作为抗结核治疗前影像学检查方式(OR=3.82,95%CI=1.14-12.77),以及影像学结果提示病变较小(OR=3.24,95%CI=1.40-7.52)的涂阴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过诊”的风险更高。4.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复核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2.05,P<0.01),说明抗结核治疗对影像学复核产生了修正效应,抗结核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5.在诊断涂阴肺结核患者时,临床医生表示的诊断难点是通过影像学阅片进行鉴别诊断。为防止涂阴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过诊”,部分结核病定点医院组建了肺结核诊断小组对病原学阴性的患者进行病案讨论,意见一致后再定诊。[结论]1.在云南省基层首诊断为涂阴肺结核的患者中,的确存在“过诊”的问题,虽然“过诊”患者占比不高,但是由于云南省肺结核患者基数大,涂阴肺结核患者较多,所以“过诊”的存在是一个不可忽视公共卫生问题。2.通过强化病原学检测,可以提升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病原学阳性患者比例,从而降低可能出现“过诊”的涂阴肺结核患者数。3.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但基层临床医生在应用CT诊断涂阴肺结核患者,或是诊断处于病程早期、肺部影像学提示病变较小的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不足,易导致“过诊”的出现,此结果提示基层临床医生应提高自身影像学阅片能力,增强对涂阴肺结核患者影像表现的辨别能力和诊断能力。省市级卫生部门应增加关于涂阴肺结核诊断的相关培训,帮助基层临床医生提升诊断涂阴肺结核的综合水平。此外,为降低涂阴肺结核患者中的“过诊”,临床医生也可通过组建合格的肺结核诊断小组,或对疑似病例采取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曾艳平[3](2021)在《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大量移民、HIV患者数量的增加及耐药菌株的传播,给全球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中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大国,患者数量占全球结核总数的17%,防控形势严峻。脊柱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常见及最严重形式。该病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小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脊柱交界区结核,是处于脊柱特殊区域的结核,其发生在脊柱应力过渡区,存在进展为脊柱后凸畸形并发截瘫的高风险,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脊柱交界区结核可分为:颅颈交界结核、颈胸交界结核、胸腰交界结核及腰骶交界结核,其中胸腰椎交界结核最为常见,颅颈交界结核最为少见。目前,脊柱交界区结核的治疗并无相关指南。一般认为,轻、中度脊柱交界结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即:抗结核化学疗法、全身营养支持、部分制动)达到治愈效果。对于合并脊柱不稳、神经功能损害、大面积椎旁脓肿、严重后凸畸形,以及耐药结核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外科手术根据入路的不同,可分为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且各手术方式有其适应症及优缺点。各脊柱交界区结核存在局部解剖结构、承力特点、病灶范围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尚无统一的共识及标准,而当前其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少,严重影响着手术医生的决策。本研究通过三个部分研究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各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各手术入路方式的适应症,以期能够帮助医道同仁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为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手术治疗和科研交流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一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5例颈胸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5例;B组,后入路,共18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2例。三组中共36例术前出现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NDI、JO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1±16.6 y、15.7±13.2 mon、21.4±9.7d,B组分别为26.4±12.9 y、21.8±13.0 mon、28.4±8.2 d,C组分别为31.3±15.9 y、23.4±12.8mon、26.3±6.8 d,各指标组间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分别为244.4±117.6 min、373.4±433.7 ml,B组为218.0±47.0 min、222.2±134.2 ml,C组为374.8±43.6 min、741.7±281.1 ml。三组中C组失血量最大,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2.9±23.5 mm/h、9.7±5.6 mm/h;B组,45.9±29.1 mm/h、5.7±3.1mm/h;C组,61.3±27.2 mm/h、6.3±3.4 mm/h。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15.7±10.6°、10.4±9.3°及11.0±7.7°;B组,19.8±7.7°、10.0±3.1°及11.0±3.2°;C组,13.8±5.3°、7.6±2.9°及8.3±2.8°。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明显改善,与各组术前相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同样,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JOA和NDI值,与术前相比,数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第二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胸腰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7例;B组,后入路,共57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28例。三组中共46例术前伴发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中,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35.5±13.6 y、20.3±13.0 mon、22.4±4.7d,B组为42.5±15.6 y、18.8±13.7 mon、19.8±8.3 d,C组为35.7±14.2 y、23.4±10.6mon、27.5±10.9 d。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2.7±91.6 min,B组为319.4±137.0 min,C组为434.8±121.4 min,结果显示三组中C组平均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A组术中失血量为923.8±421.3 ml,B组为967.5±813.5ml,C组为1157.1±994.6 ml。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53.9±25.0 mm/h、9.5±5.6 mm/h;B组,46.1±27.6 mm/h、12.4±11.9 mm/h;C组,49.2±27.0 mm/h、11.6±10.6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22.8±8.8°、14.9±5.3°及18.3±6.3°;B组,21.5±10.8°、7.4±4.9°及10.3±5.4°;C组,23.4±14.7°、9.7±6.0°及12.8±7.6°。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第三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腰骶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4例;B组,后入路,共25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3例。三组共19例术前伴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为37.4±13.3 y、16.6±14.8 mon、16.6±4.3d,B组为42.7±15.2 y、23.1±25.1 mon、26.3±6.8 d,C组为33.5±13.5 y、20.3±11.4 mon、23.6±7.6 d。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为181.2±77.2 min、375.3±271.4 ml,B组为320.0±169.1 min、910.0±861.9 ml,C组为454.1±154.3 min、1046.2±598.1 ml,结果显示三组中A组术中失血量最少、手术时间最短,与B、C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8.1±28.2 mm/h和13.3±16.3mm/h;B组,39.6±25.3 mm/h和21.0±22.5 mm/h;C组,52.8±32.3 mm/h和21.0±28.9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腰骶角分别为:A组,34.4±11.6°、36.7±6.5°及36.1±8.1°;B组,31.3±12.6°、34.6±7.8°及33.5±8.5°;C组,25.8±8.2°、34.3±6.8°及32.7±5.6°。而三组腰椎生理性前凸角(L1-S1)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分别为:A组,45.0±14.7°、48.5±13.2°及47.6±12.5°;B组,40.2±16.2°、45.0±12.4°及43.7±13.7°;C组,31.8±15.6°、37.2±13.6°及36.5±13.2°。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腰骶角和腰椎生理性前凸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均可有效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后入路适应症狭窄,应选择性使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创伤大、手术技能要求较高,需严格把握其适应症,而前入路疗效好且其适应症较广;2、对于胸腰椎交界区结核,三种手术入路均能实现病灶的清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减压、脊柱的稳定及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后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适应症广的特点,而对于前方巨大脓肿、多节段病变及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3、前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交界结核,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其适应症广,而对于严重后凸畸形或前中柱破坏严重仅通过前路难以有效固定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病灶位于后柱而无前方大脓肿的患者可采用后路手术;4、单靠任一手术入路不能治疗所有脊柱交界区结核患者,每种入路方案都有其适应症,应在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一般情况及术者的熟悉程度综合考虑。
周清缘[4](2020)在《不同术式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又名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罕见的乳房良性炎症,是典型的非哺乳期乳腺炎。GLM通常以乳房肿块、脓肿、炎症和乳腺瘘管的临床症状出现,好发于三、四十岁有哺乳史的育龄妇女。随着发病率逐年上升,GLM开始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表明,GLM的发病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对自身乳汁的超敏反应引发的炎症反应,与妊娠史、吸烟史、口服避孕药史、α 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被完全阐明。现代医学主要以手术、抗结核、激素等治疗方式为主,然而其复发率较高,对乳房外形和功能损伤较大,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疗效更佳、创伤更小、复发率更低的治疗方法。导师祝东升教授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中药联合手术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复发率较低,另外融合了整形的理念,能最大程度保护乳房的外形和恢复乳房的功能,因此是目前临床上治疗GLM较理想的方案之一。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分期手术术式和组方改良前后的16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结合GLM发病的一般规律,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旨在评估中药联合手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GLM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住院的GLM病人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情况,研究GLM的临床特点,并通过我院GLM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分析,为目前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方案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我院治疗,且通过纳排标准的GLM病例。采集并整理原始病例信息,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情况及治疗情况等,并对数据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病例整理,以2017年5月23日起开始实施改良治疗方案为界限,在此之前住院治疗的病例作为治疗组,此组Ⅰ期手术术式采用“乳房脓肿切开清创引流术”;在此之后住院治疗的病例作为改良组,此组Ⅰ期手术术式采用“乳房脓肿锐性清疮术”。治疗全程联合中药治疗。研究终点为随访结束。结果:1.统计病例发现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人数为154人,期间治疗单侧乳房146人,治疗双侧8人,治疗单侧乳房共162例(治疗组80例,改良组82例)。2.GLM主要发于育龄期女性,多发于已婚且有生育史女性,仅4例无孕史,年龄最大者为48岁,最小者为20岁,平均年龄为32.81±4.673岁。3.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乳房外周象限及乳晕下腺体均可发病,病灶多累及外周象限。本病多表现为肿块和窦道,本研究中多肿块为主要症状,共有155例,仅有2例表现为无肿块,且入院前有近期院外手术治疗病史。74例伴有窦道,72例同时伴有肿块和窦道,占总数的44.4%。患者入院治疗前病程长短不一,病程最短为7天,最长为3年,平均病程3.00±3.506个月,中位数为2个月。既往病史中剖宫产为79例,流产为69例,患侧乳头畸形104例,哺乳障碍61例,入院前接受有创外科诊治94例。4.本院治疗的154名患者,其中8人双乳发病,2人以双乳同时发病来行治疗。多数以乳房肿痛为首发症状。共计治疗162例,经本院中西医综合治疗,162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100%,总体复发率3.7%。5.本院治疗的病人多为肝郁化火、肝郁痰凝两种证型,肝郁化火107人次,肝郁痰凝51人次。治疗组中药用药频率排名前16的为柴胡,夏枯草,紫草,蒲公英,白芷,白及,海藻,山楂,桔梗,茯苓,郁金,天花粉,金银花,白术,薏苡仁,白花蛇舌草。改良组中药用药频率排名前16的为柴胡、茯苓、白及、当归、黄芪、白芷、金银花、蒲公英、生地榆、甘草、生地黄、夏枯草、黄芩、赤芍、瓦楞子、牡丹皮。6.本研究中改良组换药天数明显少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中多次清创的情况也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改良组在复发率比较上并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病发病多为已婚产后女性。2.乳汁淤积、乳头畸形、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为本研究中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3.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以无明显诱因肿块起病,全身反应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形成脓肿破溃出现窦道,询问病史多有患侧哺乳障碍史和过敏史,体格检查可见患侧乳头畸形,病灶多累及乳腺外周。4.治疗方案:改良后的治疗方案能减少患者的换药天数,降低多次清创概率,效果明显优于改良前治疗方案。改良后治疗方案下的总体临床治愈率为100%,总体复发率为3.7%,整体疗效显着。5.彻底剔除坏死组织,口服中药中增加益气养血、敛疮生肌比例可以促进创面更快恢复,配合外用药更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乳房外形损失,降低复发率。6.改良后治疗方案效果优于改良前,可以推论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进一步增进疗效,减少副作用。
张超[5](2020)在《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对抗结核治疗胃肠不良反应影响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肺结核(Tuberculosis,TB)是一种营养相关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机体的营养状况与肺结核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常发生胃肠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停药而被迫中断治疗,是影响抗结核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TB患者膳食营养摄入及抗结核治疗期间胃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索胃肠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为TB患者营养改善和促进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9在山东省某市胸科医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访问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和临床症状;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肺结核患者体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淋巴细胞水平。使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表对其中258名患者的膳食情况进行调查,计算5大类食物(谷薯类、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类、豆奶类以及烹调油)每日平均摄入量,并应用NutriSurvey软件计算TB患者营养素每日平均摄入量。参照罗马委员会制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判断标准,随访观察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总体及各项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根据不同的营养不良评价指标(血清白蛋白、贫血、淋巴细胞计数、BMI)将肺结核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采用三分位数法将TB患者根据食物摄入量分为低、中、高三组;根据营养素摄入量是否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分为营养素充足组与不足组。以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因变量,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食物摄入量、营养素的摄入量与胃肠不良反应的关联。结果:研究共纳入肺结核患者1266例,结果显示TB患者抗结核治疗前低血清白蛋白营养不良、贫血、低淋巴细胞营养不良和低体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26.0%、21.7%、26.2%和17.9%。共有31.4%的TB患者发生胃肠不良反应(至少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不振中的一种),其中以食欲不振出现的人数最多,为16.8%。总体症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白蛋白营养不良可增加总胃肠不良反应(GAE)的发生风险,其OR值1.81(95%CI:1.35-2.44)。各项症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白蛋白营养不良可增加胃肠道症状恶心、腹泻以及食欲不振的发生风险,其OR值分别为1.63(95%CI:1.10-2.42)、1.95(95%CI:1.14-3.34)、1.71(95%CI:1.20-2.45);低体重营养不良可增加恶心的发生风险,其OR值为1.69(95%CI:1.11-2.58);低淋巴细胞营养不良和贫血均可增加食欲不振的发生风险,其OR值分别为1.45(95%CI:1.00-2.10)和1.50(95%CI:1.03-2.17)。完成膳食调查的258名TB患者中有80人在抗结核治疗期间发生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胃肠不良反应与食物摄入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烹调油低摄入水平组(0~33g/d)相比,高摄入水平组(>83g/d)TB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GAE的发生风险增加,其OR值为1.99(95%CI:1.04-3.83)。烹调油中摄入量组(34~83g/d)与高摄入量组发生恶心呕吐的风险增加,其OR值分别为3.25(95%CI:1.17-9.01)和3.04(95%CI:1.11-8.34)。胃肠不良反应与营养素摄入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膳食维生素B1摄入充足可降低GAE发生率,其OR值为0.32(95%CI:0.12-0.83),维生素B1不足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14.5%)高于摄入充足组(0.0%)(P<0.05);钾摄入充足可降低GAE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其OR值分别为0.30(95%CI:0.14-0.68)和0.27(95%CI:0.08-0.91);镁摄入量充足可减低GAE和食欲不振的发生率,其OR值分别为0.41(95%CI:0.20-0.85)和0.30(95%CI:0.09-0.94);硒的摄入量充足可降低GAE的发生风险,其OR值为0.39(95%CI:0.19-0.82)结论:肺结核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其营养不良可显着增加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在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要特别注意肺结核患者烹调油的摄入量,保证维生素B1、钾、镁、硒等微量营养素的足量的摄入。
游楠楠[6](2020)在《血糖代谢异常影响结核病预后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糖尿病和结核病的共同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中国面临着糖尿病和结核病的双重负担,尤其需要重视。糖尿病改变了结核病临床表现,增加了不良结局的风险。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的免疫应答导致长期全身性炎症反应,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短暂性高血糖和血糖变异等血糖代谢异常的状态。目前研究主要关注糖尿病对结核病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的影响,而短暂性高血糖以及其他血糖代谢异常状态对结核病患者的影响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结核病引起的高血糖症是短暂性高血糖还是新发糖尿病,短暂性高血糖是否是影响结核病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是仅仅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标志,还需研究继续论证。这种高血糖状态在抗结核治疗后多久消失以及罹患结核病期间的血糖代谢异常对后续发生糖尿病的影响还没有研究进行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无论对改善结核病预后还是指导临床医生决策均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结核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代谢变化,并分析结核病患者的不同血糖代谢类型对糖尿病发生和结核病治疗转归的影响,为今后结核病/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研究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连续纳入江苏省镇江市和南京市结核病定点医院纳入治疗的药物敏感的初治患者。结核病患者均在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经临床诊断和细菌学检查确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采用标准治疗方案治疗(2HRZE4HR),同时定期对纳入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检测,收集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的血糖情况和治疗转归信息。根据结核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代谢变化情况,分为糖尿病组、短暂性高血糖组、持续性高血糖组、血糖变异组和血糖正常组。对定量数据进行分组,采用描述性分析等方法比较各组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血糖代谢类型以及治疗转归的因素。所有患者纳入时均进行糖尿病筛查(FPG检测),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定期检测(3月、6月、8月和10月末)FPG。经性别、年龄和其他因素调整的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血糖代谢类型对结核病治疗转归的影响。本研究中所有已知糖尿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降糖治疗,其他高血糖症或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未进行降糖处理。研究结果研究连续纳入626名初治患者,其中126例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被排除(包括54例复治患者、9例耐药患者、41例治疗期间FPG检测少于3次和22例患者无法获得治疗转归情况),最终纳入分析的共500例患者。纳入分析的患者中,治愈192例和260例完成治疗,治疗成功率为90.4%(452/500);治疗失败45例,死亡3例,不良结局发生率9.6%(48/500)。其中,95人完成治疗期间血糖检测(纳入时、3月末和6月末),405人完成了治疗结束后随访的两次FPG检测(8月末和10月末)。研究结束时,短暂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24.2%(98/405),血糖变异发生率11.6%(47/405),持续性高血糖发生率为6.2%(25/405)。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15%(75/500),包括已知糖尿病患者68例和新诊断糖尿病7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涂阳(OR调整=3.64;95%CI:1.84-7.23;P<0.001)增加了抗结核治疗不良结局的风险。结核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的类型中短暂性高血糖(OR调整=4.00;95%CI:1.48-10.75;P=0.006)、血糖变异(OR调整=5.94;95%CI:1.99-17.78;P=0.001)和糖尿病(OR调整=7.06;95%CI:2.33-21.33;P=0.001)是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论血糖代谢异常在结核病患者中非常常见,特别是短暂性高血糖,对于通过一次血糖检测诊断为新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多次血糖检测进一步证实其是否为糖尿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期间合并持续性高血糖或血糖变异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更容易发展为糖尿病。此外,痰涂片涂阳、糖尿病、与结核病相关的短暂性高血糖和血糖变异是患者产生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除糖尿病患者外,我们还应重点关注这些血糖代谢异常的结核病患者,虽然这部分人尚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这些人往往也是结核病不良结局和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需要开展结核病患者的血糖随访,加强糖尿病的筛查和再诊断,及时发现糖尿病和结核病不良结局的高危人群。
蒋昌河[7](2020)在《吡嗪酰胺与中药联合抗结核杆菌的药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高传染性和慢性消耗性等特点的传染性疾病。直到上个世纪,抗结核药物链霉素的出现,结核病才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病以及与艾滋病的交叉感染的出现,使其致死率仅次于艾滋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急需研发新药物、寻找新靶点和全新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以应对结核病日趋严重的发展趋势。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在酸性条件下可杀灭处于半休眠期结核杆菌和持留菌。并且吡嗪酰胺能将结核病的治疗时间从9-12个月缩短到6个月的标准,在结核病短程化疗中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吡嗪酰胺能使结核病彻底根除,但在临床应用中就存在明显的缺点,与其他一线抗结核药物相比(如异烟肼的体外MIC值为0.061μg/m L、利福平的体外MIC值为60μg/m L),吡嗪酰胺的体外MIC值(50-120μg/m L)高,必须大剂量给药才能发挥治疗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吡嗪酰胺会导致明显的肝毒性,若不及时进行保肝治疗可导致病人死亡。故从中草药中寻找与吡嗪酰胺具有联合作用的药物,降低其用药量和肝毒性,为结核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化学成分复杂,是一个庞大的天然化合物库,也是抗结核新药发现的主要来源之一。本实验利用中草药资源的多样性,建立中草药乙醇提取物样本库。对15种中草药醇提物与吡嗪酰胺联合用药进行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筛选试验,发现吡嗪酰胺(60μg/m L)与中药醇提物(1000μg/m L)联用时,中药桂枝、乌梅、桑白皮、木香、大黄、当归、柴胡、茯苓、莪术等9种醇提物与吡嗪酰胺联用具有体外抗结核杆菌活性,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吡嗪酰胺(60μg/m L)与中药醇提物(500μg/m L)联用时,中药桂枝、桑白皮、乌梅、木香、大黄与吡嗪酰胺存在联合抗菌作用。故在后续工作中,对桂枝和乌梅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桂枝中抗结核杆菌活性的主要成分为肉桂醛,且肉桂醛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μg/m L;吡嗪酰胺(60μg/m L)与肉桂醛(4μg/m L)联用具有抑制结核杆菌活性。为推测肉桂醛的作用机制而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和分子对接实验,初步结果推测肉桂醛可能通过与脂肪酸合成酶I酶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而发挥抗结核杆菌作用,后续将在分子(酶)水平上对其进行验证。将乌梅乙醇提取物分段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和剩余物两个部分。进一步活性跟踪,结果显示乙酸乙酯层浓度为500μg/m L时,有较弱的抑菌作用;吡嗪酰胺(60μg/m L)与乙酸乙酯层(500μg/m L)联用有较强的联合用药抗结核杆菌活性;剩余层浓度为500μg/m L、1000μg/m L时,均无抑制结核杆菌活性,吡嗪酰胺(60μg/m L)与剩余层(500μg/m L)联用有较弱的联用抗结核杆菌活性,所以确定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层。将乙酸乙酯层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和硅胶层析分析,活性跟踪分离,分离得到具有体外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单体化合物WD-01。经过一系列的理化性质以及标准品对照鉴定,鉴定为熊果酸,其MIC为100μg/m L;为了推测熊果酸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子对接实验,初步结果推测熊果酸可能通过与环丙烷分枝菌酸合成酶I、阿拉伯糖基转移酶C、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而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后续将在分子(酶)水平上对其进行验证。综上所述,本论文发现了9种与吡嗪酰胺具有联合抗结核杆菌活性的中草药,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确定肉桂醛是桂枝的活性成分,肉桂醛抑菌作用较强,具有开发成抗痨药物的潜质;发现熊果酸是乌梅抗结核杆菌成分之一,并且熊果酸与吡嗪酰胺具有联合作用,熊果酸的保肝作用明显,因此与吡嗪酰胺联合,可降低吡嗪酰胺的肝毒性。
李星星[8](2020)在《基于GSTs基因型的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s)的基因型与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duced liver injury AT-DILI)发生的相关性,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为结核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两部分。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6月使用WHO推荐的治疗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239名患者,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性别,年龄,体重,民族,保肝药物使用情况,抗结核药物给药剂量与肝损伤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19年10月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4例,检测其GSTs(GSTM1,GSTT1,GSTP1)基因型和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从GSTs基因型与肝损伤发生的相关性,GSTs基因型与服用抗结核药物后的血药浓度的相关性,GSTs基因型对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GSTs基因型是否为肝损伤发生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1.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民族人群肝损伤发生有显着性差异(P=0.018),藏族和汉族人群肝损伤有显着性差异(P=0.005)。2.肝损伤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型的相关性的研究显示,GSTP1 rs1695(A>G)的基因型AA型,AG型和GG型三组在肝损伤组和非肝损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3),其AA型和AG+GG型两组在肝损伤组和非肝损伤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8)。rs1695的AA型和AG+GG型在藏族肝损伤患者和非肝损伤患者中没有显着性差异(P=0.254),在汉族患者中肝损伤患者和非肝损伤患者中有显着性差异(P=0.035)。3.GSTM1基因型与肝损伤指标(ALT,AST,ALP,TBIL)变化情况的结果显示服药4周后AST的变化值在GSTM1 non-null和GSTM1 null组有显着性差异(P=0.02);治疗4周后TBIL的变化值在GSTM1 non-null和GSTM1 null两组中有显着性差异(P=0.022);用药12周后GSTM1 non-null和GSTM1 null两组间TBIL的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24)。4.GSTT1基因型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的相关研究显示,治疗4周后ALT的变化情况在GSTT1 non-null和GSTT1 null两组基因型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34);服药4周ALT的变化情况在两种基因型中存在显着性差异(P=0.033)。5.GSTP1基因多态性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的相关性研究证明在服药12周后,AST的变化情况在rs1695的AA型,AG型,和GG型三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7);TBIL在服药2周,8周,16周,24周后的变化情况在三种基因型中有显着性差异(P=0.001,P=0.012,P=0.010,P=0.014);ALP在服药8周和16周后的变化情况在三种基因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35,P=0.043)。6.GSTs与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使用相同剂量吡嗪酰胺治疗,吡嗪酰胺的血药浓度在GSTP1 rs1695 A>G的AA型和AG+GG型基因型患者中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7)。研究结论:1.藏族和汉族是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存在显着差异。2.GSTP1 rs1695A>G与汉族人群肝损伤的发生有关。3.rs1695基因型与使用抗结核药物后TBIL和ALP这两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4.rs1695位点A基因型吡嗪酰胺的血药浓更高。
丁亮[9](2020)在《护肝益肺方药对抗结核药减毒效应及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研究护肝益肺方减毒(防治抗结核药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的效应及物质基础,为护肝益肺方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结核病提供理论依据,并可有助于结核病辅助治疗中药制剂的研发。研究方法:1.提取护肝益肺方、拆分后的护肝方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再从护肝方中找出存在的物质成分;继而筛选出潜在的有效成分作为护肝方的物质基础加以验证;最后将单体成分与护肝方进行药效分析对比,研究治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2.通过肝脏病理学检查及血清生化指标两方面评价造模情况,从生理指标、病理指标、行为学指标等方面研究护肝益肺方、护肝方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等生化指标;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组织SOD活性及MDA、GSH含量测定;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肝细胞中CYP2E1 mRNA的表达、qPCR法检测肝细胞中Mrp2 mRNA的表达来探究其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通路,以确定其作用机制。3.运用UHPLC-Q-TOF/MS技术对护肝方中的五味药进行成分检测,以推测真正的药效物质基础成分。查阅国内外文献建立成分库,利用Peakview 1.2软件鉴别样品中化学成分,结合MarkerView 1.2.1软件对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异烟肼、利福平(剂量:100 mg/kg异烟肼+400 mg/kg利福平)联用两周可致药物性肝损伤,肝脏病理学检查及血清生化指标证明造模成功。护肝益肺全方、护肝方各剂量组能显着抑制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P<0.01)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升高(P<0.05),亦能抑制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升高(P<0.01),增强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水平(P<0.05)。病理切片观察也显示护肝益肺全方、护肝方各剂量组较模型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轻。2.将所得数据导入Peak View 1.2软件中,匹配度达到85%以上的化学成分被鉴别确认,正、负离子两种模式下共鉴别出156种化合物。3.对于五种成分联用的药对组,TBIL、ALP均远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甘草酸、虎杖苷、胡黄连等成分对于减毒效应并不明显,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提高Mrp2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CYP2E1 mRNA的含量水平。结论:1.护肝益肺方、护肝方能明显抑制TBIL、ALP的升高,显着升高药物性肝损害小鼠肝匀浆中SOD、GSH降低的水平且能抑制肝组织中MDA的升高;病理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发现能降低药物性肝损害小鼠肝组织变性、甚至坏死的程度,具有修复肝细胞,恢复肝功能的作用,且作用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2.初步探究出护肝方中的有效成分对血清中TBIL、ALP有抑制作用,升高SOD、GSH降低MDA,表明齐墩果酸、五味子醇甲、甘草酸、虎杖苷、胡黄连苷Ⅱ等几种单体成分对模型小鼠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提高Mrp2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CYP2E1的含量水平,明确其发挥调节作用的机制。虽未达到总方的减毒效应,但初步探明了护肝益肺方的物质基础。课题意义:通过研究护肝益肺方药减毒(防治抗结核药肝损伤等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初步探究其物质基础,为护肝益肺方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结核病提供理论依据、并可促进结核病辅助治疗中药制剂的研发。
朱思洵[10](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结核性溃疡内服及外用古方的规律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古籍中治疗结核性溃疡的内服、外用方剂进行用药规律的分析,以总结古人治疗结核性溃疡的理论基础和用药经验,从而为该疾病的现代理论发展、临床诊疗、和新方开发等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利用《中华医典》软件查找古籍中有关结核性溃疡内服、外用方剂,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记录古方,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清洗,最终得到方剂数据库。利用Excel 2019软件、SPSS Modeler软件和SPSS Statistics软件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分析和挖掘,统计得到内服、外用方剂的用药规律,包括用药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频次、关联规则统计和聚类分析统计。结果:1通过收集整理,共得到结核性溃疡的内服方剂308个,共涉及352味药,总计频次2516次。药物使用频次前三位分别是甘草、当归和连翘;药物功效分类以补虚类(11种,30.90%)、清热解毒类(11种,21.49%)、活血化瘀类(6种,14.46%)和理气类(9种,14.12%)的用药种类和用药频率为最高;在四气统计中寒凉性质类的药物与温热性质的药物使用使用频率相当;在药味统计中甘味、辛味、苦味药使用频次最多;在归经统计中,肝经、脾经、肺经药物的使用频次占前三位;二项关联规则得到30条药对,以芍药-甘草、当归-甘草、芍药-当归为最高的前三位;聚类分析得到比较有意义的药群共8组。2通过收集整理,共得到结核性溃疡外用古方外用232个,涉及药物295种,总计频次达1548次。药物使用频次前三位依次为麝香、铅丹、轻粉;药物功效分类以拔毒祛腐类(12种、25.87%)、活血化瘀类(8种、18.51%)和清热解毒类(8种、16.48%)的用药种类和用药频率为最高;四气统计中,寒凉性质类的药物要比温热性质的药物使用频率高出10%左右;药味统计中,辛味、苦味、甘味药使用频次最多;在归经统计中,肝经、心经、脾经、胃经药物的使用频次占前四位。在外用组方剂型分布中,膏剂(104次,44.87%)和散剂(89次,38.46%)所占比例最高;二项关联规则筛选出药对30条,其中支持度较高的药对为砒霜-轻粉、铅丹-斑蝥、铅丹-铜绿、黄芪-甘草、连翘-白矾;聚类分析得到比较有意义的药群7组。结论:1内服古方治疗结核性溃疡主要以扶正补虚类和清热类药物为主,此类疾病后期溃疡阶段多为阴虚火旺、气血虚弱,用药治则以养阴清热、调补气血为主。2外用古方治疗结核性溃疡治则为祛腐生肌法,主要以拔毒祛腐类、活血化瘀类和清热解毒类药物为主。注重清除伤口局部的腐肉,保持血液运行的通畅和帮助伤口祛除邪毒。3无论内服和外用组方都要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合理选方用药,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现代临床中可以借鉴古方经验,但仍需进一步通过实践去检验。
二、黄芪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49例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芪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49例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抗结核免疫 |
一、 固有免疫应答 |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 |
结核病患者免疫异常的因素及机制 |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方法、对象及策略 |
一、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方法及意义 |
二、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进行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指征 |
三、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进行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策略 |
结核病免疫治疗的定义、作用及目的 |
结核病免疫治疗制剂的种类和临床应用 |
一、免疫活性物质 |
(一)细胞因子 |
(二)小分子活性肽 |
二、治疗性疫苗 |
(一)灭活疫苗 |
(二)亚单位疫苗 |
三、化学制剂 |
四、免疫抑制剂 |
五、中成药制剂 |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2)云南省15县区首诊涂阴肺结核“过诊”现况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定义和名词解释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地区 |
2 研究对象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6 质量控制 |
7 数据录入整理和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基本情况 |
2 首诊断为涂阴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复核情况 |
3 首诊断为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过诊”影响因素分析 |
4 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复核情况 |
5 定性访谈结果 |
讨论 |
1 首诊断为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复核情况 |
2 涂阴肺结核“过诊”的影响因素 |
3 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影像学复核结果 |
结论 |
创新性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涂阴课题影像学检查结果 |
附件3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3)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 |
2.1 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典型病例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 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典型病例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背景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典型病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耐药结核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结核疫苗研发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不同术式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引言 |
综述一 中医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治概况 |
1 古文献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相关记载 |
2 现代中医对GLM的认识 |
3 小结 |
综述二 现代西医对GLM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病机 |
3 临床诊断 |
4 鉴别诊断 |
5 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纳排标准 |
3 诊断标准 |
4 分组 |
5 治疗方法 |
6 疗效评价标准 |
7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
3 治疗情况 |
4 换药期间中药使用情况 |
5 不良反应 |
6 泌乳素 |
7 随访乳房外观情况 |
讨论 |
1 一般情况讨论 |
2 临床情况讨论 |
3 治疗情况讨论 |
4 中医药治疗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对抗结核治疗胃肠不良反应影响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对胃肠不良反应影响分析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2.2 抗结核治疗前,TB患者的总体营养状况 |
2.3 抗结核治疗期间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
2.4 抗结核治疗前不同营养不良类型对胃肠不良反应影响分析 |
2.5 治疗前伴有多种营养不良对胃肠不良反应影响分析 |
3 讨论 |
第二章 食物摄入水平对胃肠不良反应影响分析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2.2 研究对象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 |
2.3 研究对象食物摄入情况 |
2.4 谷薯类食物摄入量对胃肠不良反应的影响 |
2.5 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对胃肠不良反应的影响 |
2.6 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量对胃肠不良反应的影响 |
2.7 豆奶类食物摄入量对胃肠不良反应的影响 |
2.8 烹调油摄入量对胃肠不良反应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营养素摄入水平对胃肠不良反应影响分析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膳食中营养素摄入情况 |
2.2 能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对抗结核治疗胃肠不良反应的影响 |
2.3 维生素对抗结核治疗胃肠不良反应的影响 |
2.4 矿物质对抗结核治疗胃肠不良反应的影响 |
3 讨论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血糖代谢异常影响结核病预后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结核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代谢变化情况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设计与研究现场 |
1.1.2 研究对象 |
1.1.3 样本量计算 |
1.1.4 定义 |
1.1.5 患者治疗 |
1.1.6 数据收集 |
1.1.7 研究方法 |
1.1.8 统计分析 |
1.1.9 质量控制 |
1.1.10 伦理审查 |
1.2 结果 |
1.2.1 纳入患者的基本特征 |
1.2.2 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血糖的纵向演变 |
1.2.3 不同时间点各组患者的糖尿病诊断情况 |
1.3 讨论 |
1.4 结论 |
第二章 结核病患者的不同血糖代谢类型对治疗转归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定义 |
2.1.3 治疗结局 |
2.1.4 研究方法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患者的基本特征 |
2.2.2 影响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 |
2.3 讨论 |
2.4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结核病患者参与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结核病患者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吡嗪酰胺与中药联合抗结核杆菌的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结核的防治现状 |
1.2 吡嗪酰胺在结核治疗中价值与意义 |
1.3 中草药抗结核杆菌的研究概述 |
1.3.1 中医对结核的认识和治疗概述 |
1.3.2 抗结核杆菌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
1.3.3 抗结核杆菌中草药的研发新思路 |
1.4 十五种中草药的简介 |
1.4.1 桑白皮 |
1.4.2 桂枝 |
1.4.3 车前子 |
1.4.4 地黄 |
1.4.5 乌梅 |
1.4.6 茯苓 |
1.4.7 大黄 |
1.4.8 苦杏仁 |
1.4.9 当归 |
1.4.10 柴胡 |
1.4.11 木香 |
1.4.12 京三棱 |
1.4.13 苍术 |
1.4.14 莪术 |
1.4.15 赤芍 |
第二章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课题来源 |
第三章 十五种中草药与吡嗪酰胺的联合抗结核杆菌体外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吡嗪酰胺最小抑菌浓度值测定结果 |
3.2.2 十五种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
3.2.3 桂枝、乌梅、桑白皮、木香、大黄联合抑菌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桂枝抗结核杆菌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桂枝提取物不同萃取层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
4.2.2 桂枝提取物石油醚萃取层的分离结果 |
4.2.3 单体化合物GD-01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
4.2.4 单体化合物GD-01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初探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乌梅抗结核杆菌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 |
5.2.1 乌梅醇提物不同萃取层抗结核杆菌活性实验结果 |
5.2.2 乌梅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层不同组分的活性跟踪实验结果 |
5.2.3 活性单体化合物WD-01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
5.2.4 活性单体化合物WD-01结构鉴定 |
5.2.5 活性单体化合物WD-01的机制初探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和后续研究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8)基于GSTs基因型的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结核病流行病史 |
1.2 结核病的治疗 |
1.3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概述 |
1.4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概述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其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工作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肝损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回顾性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2 纳排标准 |
2.1.3 给药方法及肝损伤定义 |
2.1.4 患者纳入统计数据 |
2.1.5 统计学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结核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 |
2.2.2 诱发AT-DILI的相关因素研究 |
2.2.3 AT-DILI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研究 |
2.3 讨论 |
2.3.1 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讨论 |
2.3.2 诱发AT-DILI的外在因素的讨论 |
2.3.3 AT-DILI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的相关性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排标准 |
3.1.3 患者纳入统计的数据 |
3.2 主要的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2 基因多态性检测 |
3.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 |
3.4.1 结核患者信息描述 |
3.4.2 基因分布信息 |
3.4.3 GSTM1 基因型与AT-DILI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
3.4.4 GSTT1 基因型与AT-DILI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
3.4.5 GSTP1 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
3.4.6 GSTM1&GSTT1 基因型与AT-DILI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
3.4.7 肝功能指标变化与GSTs基因型相关性的研究结果 |
3.5 讨论 |
3.5.1 样本量及基因分型结果讨论 |
3.5.2 研究方案的讨论 |
3.5.3 GST基因突变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STs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血药浓度检测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血浆提取实验操作 |
4.2.3 血药浓度检测方法 |
4.2.4 方法学验证 |
4.3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异烟肼血药浓度与各基因型的相关性 |
4.4.2 利福平血药浓度与各基因型的相关性 |
4.4.3 吡嗪酰胺血药浓度与各基因型的相关性 |
4.5 讨论 |
4.5.1 样本基本信息讨论 |
4.5.2 异烟肼血药浓度与GSTs基因型的讨论 |
4.5.3 利福平血药浓度与GSTs基因型的讨论 |
4.5.4 吡嗪酰胺血药浓度与GSTs基因型的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9)护肝益肺方药对抗结核药减毒效应及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研究背景 |
1.1 结核病现状 |
1.2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
2.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2.1 不同肝损伤造模方法比较 |
2.2 探析护肝益肺方药的有效成分 |
3. 综述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护肝益肺方不同提取物对肝损伤模型的减毒效应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及试剂制备 |
1.3 实验仪器与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待测样本采集 |
2.2 实验样本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观察小鼠肝脏形态的变化 |
3.2 小鼠肝脏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3.3 小鼠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
3.4 护肝益肺方对小鼠肝匀浆GSH、SOD、MDA的影响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初步探究保肝方中的物质基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和饮片来源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供试品准备 |
2.2 液相及质谱条件 |
2.3 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方剂中有效成分对药物性肝损小鼠的调控机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及试剂制备 |
1.3 实验仪器与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待测样本采集 |
2.2 实验样本处理 |
2.3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观察小鼠外貌、体重和行为的差异 |
3.2 观察小鼠肝脏形态的变化 |
3.3 小鼠肝脏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3.4 小鼠肝脏病理切片检测结果 |
3.5 小鼠肝细胞Mrp2 mRNA、CYP2E1 mRNA的表达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结核性溃疡内服及外用古方的规律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 文献综述 |
1 结核性溃疡的中医研究现状 |
1.1 中医对结核性溃疡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结核性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病因 |
1.2.2 病机 |
1.3 结核性溃疡的中医药治疗 |
1.3.1 内治法 |
1.3.2 外治法 |
1.3.3 内治外治联合 |
1.3.4 其他疗法 |
2 西医对结核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研究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诊断 |
2.3.1 病史 |
2.3.2 临床表现 |
2.3.3 辅助检查 |
2.4 结核性溃疡的西医治疗 |
2.4.1 药物治疗 |
2.4.2 手术治疗 |
2.4.3 免疫治疗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1 研究内容 |
1.1 瘰疬发展而来 |
1.2 流痰发展而来 |
1.3 乳痨发展而来 |
1.4 子痰发展而来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纳入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数据清洗 |
2.4.1 药名规范 |
2.4.2 药物分类 |
2.5 方剂录入与核对 |
2.6 数据挖掘与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结核性溃疡内服古方的用药规律 |
3.1.1 频次统计 |
3.1.2 功效统计 |
3.1.3 性味统计 |
3.1.4 归经统计 |
3.1.5 关联规则统计 |
3.1.6 聚类分析统计 |
3.2 结核性溃疡外用古方的用药规律 |
3.2.1 频次统计 |
3.2.2 功效统计 |
3.2.3 性味统计 |
3.2.4 归经统计 |
3.2.5 外用组方剂型统计 |
3.2.6 外用药物关联规则 |
3.2.7 外用药物聚类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结核性溃疡内服古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讨论 |
1.1 用药频次讨论 |
1.2 用药功效讨论 |
1.3 用药药性及归经讨论 |
1.4 用药关联及聚类分析讨论 |
2 结核性溃疡外用古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讨论 |
2.1 用药频次讨论 |
2.2 用药功效讨论 |
2.3 用药药性及归经讨论 |
2.4 外用组方剂型讨论 |
2.5 用药关联及聚类分析讨论 |
3 结论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黄芪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49例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J]. 吴雪琼,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2022(01)
- [2]云南省15县区首诊涂阴肺结核“过诊”现况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D]. 叶锦欣.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D]. 曾艳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不同术式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D]. 周清缘.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对抗结核治疗胃肠不良反应影响的调查分析[D]. 张超. 青岛大学, 2020(01)
- [6]血糖代谢异常影响结核病预后的流行病学研究[D]. 游楠楠. 东南大学, 2020(01)
- [7]吡嗪酰胺与中药联合抗结核杆菌的药理学研究[D]. 蒋昌河. 贵州大学, 2020(02)
- [8]基于GSTs基因型的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星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护肝益肺方药对抗结核药减毒效应及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D]. 丁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结核性溃疡内服及外用古方的规律探索[D]. 朱思洵.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