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埋弧自动角焊机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曹平[1](2020)在《核电箱型钢结构焊接工艺研究及设备改装》文中认为箱型截面构件由于具有结构力学性能好、双向抗弯刚度大、自重轻等特点,在工业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大型建筑企业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标准的制作工艺,主要涉及下料、组对、焊接,端铣等步骤,常规采用的焊接方法有气保焊,埋弧自动焊和电渣焊。但在核电钢结构的制作上电渣焊技术尚未被应用过,而国际核安全原则中明确要求核电必须采用经过验证的技术。XX公司在一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有一箱型钢结构的制作任务,箱型钢结构内隔板全熔透焊缝为一级焊缝,而构件截面高度较小,人无法进入内部焊接。该箱型体为重要构件,制作精度要求高,对于单件直线度控制在3mm以内,且全熔透焊缝焊后需要100%进行超声波检测。核电钢制品存在构件尺寸小,精度高的特点,复杂的箱型结构制作较少。焊接上也主要采用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在电渣焊工艺方面研究甚少,且没有现成的电渣焊设备。为了完成该箱型结构的制作任务,对其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工艺流程,但在焊接方案选择上,由于常规的气体保护焊不能满足箱型结构内隔板的焊接质量要求,因而采用了电渣焊。本文研究了基于埋弧焊设备的设备改装方法,使之具备电渣焊功能。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通过分析,确定了电渣焊设备改装的可行性,并提出三种改装方案供选择,通过比较,选择了埋弧焊电渣焊一体机的改装方案,进而按照改装方案完成了电渣焊机的改装,通过焊接试验件,焊接过程中能保持焊接持续、不熄弧,设备运转良好,可认为设备改装合格,已具备电渣焊功能。为了保证核电箱型钢结构的加工质量,使用改装完成的电渣焊设备开展了熔嘴电渣焊工艺研究。在掌握了熔嘴电渣焊工艺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渣焊工艺试验,确定了相关的工艺参数,对常见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最终在工程实体上进行了应用,焊缝质量满足要求,较好的完成了项目任务。
包志刚[2](2019)在《LPG独立C型全压式液罐P690QL1高强钢焊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用液化气储罐是LPG运输船主要装载装备之一,是整个LPG船的核心,液罐的制造焊接是整个LPG船建造的关键。而且在独立C型全压式LPG运输船制造领域,P690QL1高强钢材料在双耳液罐的应用是世界首次。针对双耳液罐材料所用P690QL1焊接存在接头性能要求高,Y接头焊接冷裂纹倾向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本课题研究了双耳罐应用P690QL1高强钢材料所使用的SMAW、FCAW、SAW焊接工艺。本文首先在高强钢焊接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P690QL1焊接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温度,为后续工艺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焊材工艺性能对比试验,确定三种焊接方法的焊材型号。随后进行斜Y形坡口拘束裂纹试验、拘束对接裂纹试验、HAZ热影响区最高硬度等试验,以此确定出合理的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温度参数。其次通过双耳罐Y接头3D模型应力分析,说明了Y接头在液罐结构中的特殊性。并针对此结构应力大、接头热影响区硬度高的问题,进行了Mock-up模拟试验,在刚性固定和非刚性固定情况下,采用不同坡口和焊接顺序,以及在焊趾处利用不同搭接量的回火焊道工艺,确定了适合Y接头焊接的焊接顺序以及一定搭接量的回火焊道工艺。最后根据液罐的制造流程和前文试验得到的试验参数,采用SMAW、自动FCAW、半自动FCAW、SAW在横、立位置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通过对接头无损检测、理化性能检测等试验,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对焊缝、熔合线和热影响区进行微观组织分析,进一步验证焊接热输入、预热和层间温度、后热温度等参数的合理性。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板厚45mm的P690QL1试验材料碳当量CEQ=0.52,焊接冷裂纹敏感指数Pcm=0.22,具有一定的冷裂倾向,焊接性一般。焊前需要预热150℃,层间温度200℃以下,焊接后热250℃×2小时。(2)Y接头侧板在板厚45mm的1/3处开K型坡口,先在1/3侧采用低强匹配焊打底,等强匹配焊条填充,再在反面碳刨去除根部焊缝打磨焊接。两侧进行交替5次焊接后,Y接头的侧板变形量最小,接头两侧应力平衡。Y接头两侧焊缝焊趾处采用6070%搭接量的回火焊道法,比采用搭载量3040%的回火焊工艺的硬度降低了10%。(3)试验钢在横、立位置采用SMAW、FCAW、SAW工艺,热输入1520kJ/cm,在适结论1条件下均可以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但SMAW和FCAW,随着热输入的增加,其立焊位置的低温冲击性能比横焊冲击性能弱,其焊缝晶粒变大,热影响粗晶区板条马氏体的数量多。
张朝华[3](2019)在《85000m3液化乙烯船三联体C型液罐5%镍钢复杂结构焊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85000m3超大型液化乙烯/乙烷运输船(VLEC)货舱三联体液罐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容积最大、结构最重、造型最新颖的独立C型液罐。焊接是该储罐5%镍钢结构建造的核心技术,具有极高的难度和复杂度,属于全球首创。本课题针对三联体液罐的结构特点,制定并优化了焊接结构的制作流程;根据产品的服役特点,对比分析了焊接材料对接头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用的焊材种类和成分;完成了焊接工艺试验,从焊接性、接头性能、工程复杂度等角度确定了最优的焊接工艺窗口,实现了埋弧横焊工艺的评定、改进和推广应用;针对部分熔透焊接接头,不但开发了坡口内侧用焊条焊,坡口外侧填角焊用气保焊的方法,而且开发了将坡口角度扩大至60°,并在根部焊道时将焊枪的气体喷嘴的长度截短10mm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坡口面和根部未熔合的缺陷问题;针对液罐首尾封头汇聚中央处的复合Y接头,提出了焊后热处理降低应力集中的方法,确定了合适的热处理参数为:升温速率80℃/h,保温温度540℃,保温半小时,降温速率60℃/h。本课题研发成果已在全球首艘85000m3超大型液化乙烯/乙烷运输船建造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所提出的星形三体结构、复合Y接头、新型部分焊透接头均为世界首创的焊接接头或结构,相关检测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在运输船独立C型液罐的建造中,埋弧横焊技术应用比例提高到18%,埋弧焊、气保自动焊等高效自动焊接技术的应用比例超过57%。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5%镍钢复杂结构焊接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实践指导。
蒋骁骊[4](2018)在《船舶高效焊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发展迅速,焊接机器人等高效焊接技术在造船企业开始得到应用。2000年以后,造船行业不断开发新的船型,如38000t化学品船、45000t集装箱船、LNG船,在新型船舶上采用了很多新的钢材,这给予船舶焊接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国内外造船企业对高效焊接技术给予了高度重视,新型焊接工艺和焊接设备研发层出不穷,采用高效率的能源和自动化焊接方式来提高焊接效率并降低焊接成本。本文对高效船舶焊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合船舶制造企业的实际,通过采用高效角焊丝解决了角焊缝单道焊接焊脚小,效率低的问题;用单电双丝埋弧焊提高了埋弧自动焊拼板效率;并用全位置CO2焊自动焊接小车部分替代CO2半自动手工焊。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船舶焊接效率,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罗滨,尤栋,闫大海[5](2015)在《船舶焊接技术向自动化、高效化、绿色化和数字化飞速发展》文中认为当前国际先进造船国家的船舶焊接技术正向自动化、高效化、绿色化、数字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船舶焊接技术和先进造船国家有较大差距,如何在船舶焊接技术领域大步赶超。首先,应该宏观上政策面上需要加大对船舶行业的政策支持;在微观科研层面上一是要加强先进、绿色焊接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应用研究,二是要加强船舶焊接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三是要引进先进船舶焊接机器人,努力提高焊接自动化水平。
梁华[6](2012)在《大型稀黑液储罐的施工分析与改进》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泉林纸业制浆黑液碱回收工程稀黑液储罐设计总体方案和施工过程的研究,选用CO2气体保护焊打底加埋弧焊填充盖面的焊接方法,并应用科学合理的焊接顺序,分析了罐底板焊接变形的机制及应对措施,保证底板整体平整度;合理制定壁板的组对方案,对壁板组对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减小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通过应用全位置的CO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横焊技术,提高了储罐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和建设效率;应用储罐液压提升倒装施工工艺进行壁板的组装和提升,减少了高空作业,改善了作业环境。针对储罐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使用后可能出现的隐患,对储罐设计提出改进建议,为将来碱回收工程的建设提出参考依据。
刘泽民,方平[7](2011)在《大型储罐横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型储罐的发展状况,比较了大型储罐目前常用的横焊工艺;论述了横焊焊接设备的发展和前景,重点阐述了当前应用较普遍的自动横焊机和正在重点研究的移动横焊机器人;论述焊接自动跟踪技术在横焊中的应用和发展,讨论了接触式、激光图像和激光测距传感器等几种常见焊接跟踪传感器。
赵伯楗,曹凌源,郑惠锦,毛信顺[8](2010)在《船舶高效焊接工艺及装备》文中指出1概述焊接技术是船舶建造工程的关键工艺技术,是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支撑技术。焊接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20世纪初,由于船舶业引进了焊接技术,造船模式由整体拼装发展到分段建造,使大型和巨型船舶得以顺利建造。
张智明[9](2010)在《110V埋弧焊送丝电机H桥驱动电路研究》文中认为埋弧焊是当今生产效率较高的机械化焊接方法之一,生产效率高、焊缝质量好、劳动条件好的特点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埋弧焊主要用于焊接各种钢板结构、造船、锅炉、化工容器、桥梁、起重机械及冶金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埋弧自动焊时,引燃电弧、焊接送丝、电弧沿焊接方向移动及焊接收尾等过程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在埋弧焊接的变速送丝系统中,其电弧电压的稳定是依靠调节送丝速度实现的。因此电弧电压的稳定性取决于送丝速度调节的快慢。而送丝速度的调节快慢除了受控于实际的控制系统外,还受电机惯性的影响。在一些对电弧电压、电弧电流要求很高的焊接场合,目前常用的送丝系统将难以满足要求。在下降特性电源-变速送丝埋弧焊系统中,使用高频率、推挽工作的H桥驱动送丝电路有利于提高电弧电压的稳定性。H桥驱动电路通过PWM方式驱动电机,在其驱动下,电机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即使是在转速为零的场合也是如此。这大大减小了电机的惯性,将其用于送丝系统将有望提高电弧电压的稳定性。然而,市售的H桥电机驱动模块主要针对低压电机而设计的,难以直接用于埋弧焊送丝电机的控制。本文基于低压H桥电机驱动模块L292,采用高速光电耦合器把模块电路和场效应管高压驱动电路隔离开,设计了快速调节的双极式可逆高压H桥送丝电路。结果表明当驱动模块电压与电机额定电压不同时,高速光电耦合器的应用是一种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使L292能够对110V送丝电机的转速和转向进行控制,所设计的电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送丝速度变化滞后现象,进而提高电弧电压稳定性。
黄石生,何宽芳,孙德一,李鹏[10](2008)在《数字化控制的埋弧自动焊装备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将数字化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方法、功率调节技术等应用于埋弧自动焊装备的研制中,以实现埋弧焊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与运行.在深入分析埋弧焊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引入电流双闭环控制,采用限制最小脉宽的方法,实现了一种恒流带外拖的埋弧焊电源外特性的稳定性.设计了基于80C320和80C552单片机双核处理器的埋弧自动焊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将80C320用于电源外特性控制,80C552完成埋弧焊焊接过程的控制;控制器之间通过RS-485串行接口交换数据.实验表明,该埋弧自动焊装备具有操作控制简单、运行可靠、焊接过程稳定、起弧成功率高、成形好等优点.
二、新型埋弧自动角焊机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埋弧自动角焊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核电箱型钢结构焊接工艺研究及设备改装(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 本章小结 |
2 箱型钢结构焊接工艺分析 |
2.1 箱型钢结构特点及质量要求 |
2.2 箱型钢结构焊接方法 |
2.3 箱型钢结构制作工艺及焊接工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电渣焊设备改装及功能验证 |
3.1 电渣焊设备改装可行性分析 |
3.2 电渣焊设备改装方案比选 |
3.3 电渣焊设备改装方案设计 |
3.4 电渣焊设备改装 |
3.5 电渣焊设备功能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箱型钢结构焊接工艺试验及应用 |
4.1 焊接工艺试验 |
4.2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2)LPG独立C型全压式液罐P690QL1高强钢焊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液罐总体介绍 |
1.2.1 液罐结构 |
1.2.2 研究的难点与必要性 |
1.3 船用液罐高强钢焊接技术现状 |
1.3.1 国外技术状况 |
1.3.2 国内技术状况 |
1.4 本文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690QL1 焊接性分析 |
2.1 P690QL1 焊接性分析 |
2.1.1 焊接性理论分析 |
2.1.2 碳当量法 |
2.1.3 冷裂纹敏感指数评定 |
2.1.4 热裂纹敏感指数评定 |
2.1.5 预热温度的确定 |
2.1.6 层间温度的确定 |
2.1.7 后热温度的确定 |
2.1.8 焊材匹配选型 |
2.2 焊接性试验 |
2.2.1 焊接性试验目的 |
2.2.2 焊接性试验内容 |
2.2.3 焊材工艺性试验 |
2.2.4 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 |
2.2.5 拘束对接裂纹试验 |
2.2.6 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耳罐Y接头焊接 |
3.1 双耳罐应力分析 |
3.2 Y接头焊接试验 |
3.2.1 焊接应力变形试验 |
3.2.2 回火焊道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焊接工艺及接头组织性能研究 |
4.1 焊接试验方案 |
4.1.1 试验条件 |
4.1.2 焊接材料 |
4.1.3 焊接设备 |
4.1.4 焊接工艺参数 |
4.1.5 焊接接头探伤检验 |
4.2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 |
4.2.1 拉伸性能 |
4.2.2 弯曲性能 |
4.2.3 冲击性能 |
4.2.4 硬度性能 |
4.2.5 宏观检测 |
4.2.6 微观组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焊接工艺实际应用 |
5.1 工艺应用注意事项 |
5.1.1 焊接前注意 |
5.1.2 焊接过程注意 |
5.2 工艺应用情况 |
5.2.1 典型工艺应用 |
5.2.2 液罐制造简述 |
5.3 应用效益 |
5.3.1 经济效益 |
5.3.2 社会效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85000m3液化乙烯船三联体C型液罐5%镍钢复杂结构焊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来源和意义 |
1.2.1 课题来源 |
1.2.2 课题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三联体罐的结构特点和制造流程 |
2.1 三体罐的结构特点 |
2.2 三体罐的制造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焊接工艺应用和焊材选择 |
3.1 焊接工艺应用 |
3.1.1 埋弧焊工艺应用 |
3.1.2 气体保护焊工艺应用 |
3.1.3 焊条电弧焊工艺应用 |
3.2 焊材的对比和选择 |
3.2.1 埋弧焊材的对比试验和选择 |
3.2.2 气保焊丝和保护气体的选择 |
3.2.3 焊条的对比、选择和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埋弧横焊工艺的评定、改进和推广应用 |
4.1 埋弧横焊的工艺评定试验 |
4.1.1 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 |
4.1.2 适用范围 |
4.1.3 试验材料 |
4.1.4 焊接参数 |
4.1.5 试验与检查项目 |
4.1.6 评定结果 |
4.1.7 评定结论 |
4.2 埋弧横焊的工艺改进 |
4.2.1 总体效果 |
4.2.2 出现问题 |
4.2.3 分析原因 |
4.2.4 改进措施 |
4.3 埋弧横焊的推广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部分焊透接头的混合焊和气保焊工艺 |
5.1 部分焊透接头的结构特点和焊接预试验 |
5.1.1 部分焊透接头的结构特点 |
5.1.2 部分焊透接头的焊接预试验 |
5.2 部分焊透接头的混合焊工艺 |
5.2.1 部分焊透接头的混合焊工艺试验 |
5.2.2 部分焊透接头的混合焊工艺应用 |
5.3 部分焊透接头的气体保护焊工艺 |
5.3.1 部分焊透接头气保焊工艺再次预试验 |
5.3.2 部分焊透接头气保焊工艺评定试验 |
5.3.3 部分焊透接头气保焊工艺产品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合Y接头的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 |
6.1 复合Y接头的结构特点 |
6.2 复合Y接头的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评定 |
6.3 复合Y接头的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的产品应用 |
6.3.1 复合Y接头焊接工艺的产品应用 |
6.3.2 复合Y接头焊后热处理工艺的产品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船舶高效焊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外船舶高效焊接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应用 |
1.2.2 国内船舶高效焊接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应用 |
1.2.3 国内外船舶焊接技术应用现状对比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高效角焊丝提高角焊缝焊接效率的研究 |
1.3.2 单电双丝埋弧焊对提高拼板平对接焊接效率的研究 |
1.3.3 采用全位置自动焊接小车减少CO_2手工焊的研究 |
2 高效角焊丝提高角焊缝焊接效率的研究 |
2.1 本章概述 |
2.2 高效角焊丝DW-110EV |
2.3 高效焊丝自动立角焊 |
2.3.1 焊接设备、焊接设备及工艺参数 |
2.3.2 焊缝形貌观测 |
2.3.3 焊缝试验观测 |
2.3.4 焊接数据对比 |
2.3.5 高效焊丝用于立角焊的适应性 |
2.4 高效焊丝自动平角焊 |
2.4.1 试验设备及工艺参数 |
2.4.2 焊缝形貌观测 |
2.4.3 焊接试验观测 |
2.4.4 高效焊丝用于平角焊的适应性 |
2.5 高效焊应用效益 |
2.6 本章小结 |
3 单电双丝埋弧焊提高拼板平对接焊焊接效率的研究 |
3.1 本章概述 |
3.2 单电双丝埋弧焊 |
3.3 单电双丝埋弧焊对于不同坡口的影响 |
3.3.1 焊接设备 |
3.3.2 I形坡口双面单道工艺研究 |
3.3.3 Y形坡口焊接工艺研究 |
3.3.4 V形坡口焊接工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采用全位置自动焊接小车减少CO_2手工焊的研究 |
4.1 本章概述 |
4.2 焊接小车准备及前期改进 |
4.3 立对接自动焊新焊接工艺研究 |
4.3.1 试验材料及工艺参数 |
4.3.2 焊接试验观测 |
4.3.3 焊缝形貌观测 |
4.3.4 自动焊与手工焊对比 |
4.4 横对接自动焊焊接工艺研究 |
4.4.1 CO_2自动焊工艺可行性研究 |
4.4.2 CO_2自动焊打底填充、横对接埋弧自动焊盖面工艺可行性研究 |
4.4.3 横对接埋弧自动焊焊接工艺可行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大型稀黑液储罐的施工分析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燃烧法处理制浆黑液的原理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
1.1.2 储罐建设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 大型储罐建设的关键技术 |
1.2.1 大型储罐的设计技术 |
1.2.2 储罐建设用材料和焊接设备的国产化 |
1.2.3 储罐的制造和安装工艺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3.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泉林碱回收工程稀黑液储罐的设计 |
2.1 设计、制造和检验规范 |
2.2 稀黑液储罐的主要参数 |
2.3 罐体设计思想 |
2.4 储罐建造材料 |
2.5 储罐结构简图 |
第3章 稀黑液储罐的制造与施工 |
3.1 总体施工方案 |
3.2 预制施工 |
3.2.1 底板预制 |
3.2.2 储罐壁板预制 |
3.2.3 罐顶预制 |
3.2.4 附件预制 |
3.3 底板施工 |
3.3.1 弓形边缘板的施工 |
3.3.2 中幅板的施工 |
3.3.3 底板焊接变形的分析 |
3.4 壁板施工 |
3.4.1 顶圈壁板及顶板安装 |
3.4.2 液压提升倒装施工工艺 |
3.4.3 关于壁板组对质量的分析 |
3.4.4 壁板焊接 |
3.4.5 壁板立缝的焊接及质量控制 |
3.4.6 壁板埋弧横焊及质量控制 |
3.4.7 T 型大角焊缝的焊接及质量控制 |
3.5 附件安装及质量控制措 |
3.6 储罐设计的建议 |
第4章 稀黑液罐罐安装质量控制 |
4.1 质量检验计划 |
4.2 质量检验程序 |
4.3 施工进度控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泉林碱回收工程稀黑液储罐安装质量检验计划 |
附录 B 稀黑液储罐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点 |
(7)大型储罐横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储罐横焊焊接工艺 |
2 储罐横缝自动焊接设备 |
3 储罐焊接跟踪方法 |
4 结论 |
(8)船舶高效焊接工艺及装备(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船舶高效焊接工艺及装备发展现状 |
2.1 国外船舶高效焊接工艺及装备发展情况 |
2.1.1 日本 |
2.1.2 韩国 |
2.1.3 美国 |
2.1.4 欧洲 |
2.2 国内船舶高效焊接工艺及装备的新发展 |
2.2.1高效焊接生产线 |
2.2.2 快速搭载焊接工艺及设备 |
3 我国船舶高效焊接工艺及设备发展方向 |
(9)110V埋弧焊送丝电机H桥驱动电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埋弧焊的原理 |
2.2 埋弧焊的优点 |
2.3 埋弧焊机的选择 |
2.4 气体保护焊送丝方法 |
2.5 弧压负反馈调节原理 |
第三章 送丝电机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3.1 埋弧焊自动送丝系统结构框图 |
3.2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
3.3 电机驱动模块L292外围电路设计 |
3.3.1 电机驱动模块L292的原理 |
3.3.2 电机驱动模块L292芯片分析 |
3.4 绝对值电路设计 |
3.5 比例积分(PI)电路 |
3.6 送丝电压的预设、弧压负反馈电路 |
3.7 焊接过程逻辑控制电路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驱动电路设计 |
4.1 光电隔离电路设计 |
4.1.1 电路的隔离技术 |
4.1.2 光电耦合器的原理及参数 |
4.1.3 光电耦合器4N25的结构及参数 |
4.1.4 光电隔离电路的设计 |
4.2 高压驱动电路的设计 |
4.2.1 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
4.2.2 功率电子器件的选用 |
4.2.3 MOS管开关电路 |
4.2.4 H桥高压驱动电路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桥送丝电路的调试 |
5.1 电路调试的原则 |
5.2 L292输出波形的调试 |
5.3 光电隔离电路的调试 |
5.4 直流送丝电机两端波形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110V埋弧焊送丝电机H桥驱动电路图 |
(10)数字化控制的埋弧自动焊装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埋弧焊电源 |
1.1 电源外特性设计 |
1.2 外特性形成电路 |
2 埋弧自动焊控制系统 |
2.1 控制系统电路 |
2.2 送丝与小车行走调节 |
2.3 串行通讯接口电路 |
3 控制软件 |
4 实验 |
5 结论 |
四、新型埋弧自动角焊机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核电箱型钢结构焊接工艺研究及设备改装[D]. 曹平. 三峡大学, 2020(06)
- [2]LPG独立C型全压式液罐P690QL1高强钢焊接技术研究[D]. 包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85000m3液化乙烯船三联体C型液罐5%镍钢复杂结构焊接技术研究[D]. 张朝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船舶高效焊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蒋骁骊.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5]船舶焊接技术向自动化、高效化、绿色化和数字化飞速发展[J]. 罗滨,尤栋,闫大海.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09)
- [6]大型稀黑液储罐的施工分析与改进[D]. 梁华.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01)
- [7]大型储罐横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刘泽民,方平. 电焊机, 2011(03)
- [8]船舶高效焊接工艺及装备[J]. 赵伯楗,曹凌源,郑惠锦,毛信顺. 国防制造技术, 2010(03)
- [9]110V埋弧焊送丝电机H桥驱动电路研究[D]. 张智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1)
- [10]数字化控制的埋弧自动焊装备的研制[J]. 黄石生,何宽芳,孙德一,李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