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与调整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灿灿[1](2021)在《高质量发展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文中认为建国初期,东北地区依靠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仍然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受阻。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16年提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以新时代的东北振兴,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振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本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研究为基础。首先,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从高级化、合理化和高效化三重维度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其产业结构特征;然后,从高级化、合理化和高效化三重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体系,对东北三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在全国31个省份中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从体制因素、动力因素以及对外开放三个方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依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东北三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但在全国五个梯队中处于第四梯队,且与第三梯队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六大工业区中,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较慢,四大工业基地的对比中,辽中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最低,与其他工业基地差距很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主导、市场化水平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阻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原斌[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流动作为一种特定的人口现象,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也是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东北三省人口流动形势发生了较大改变,从之前人口的主要流入区逐渐转变为流出区,而且流出的人口规模日益增大。东北三省大量人口的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东北三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实施。自2004年始,党和国家提出全面振兴东北战略。2018年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并主持召开了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强调要通过留住人等6个方面来实现东北的全面振兴。因此,全面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通过研究窥视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的社会变迁情况,也可以为解决东北振兴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论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问题为研究对象,分四部分进行论述。首先,通过梳理人口外流历程和外流的基本情况指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流失是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突出特征。其次,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东北三省自身发展的弊病和东北三省民众社会压力的加大三个方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原因有: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东移、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思想解放的不够彻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局、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缓慢,东北三省民众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加大。再次,从使东北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社会治安不安定因素增多、社保体系负担压力加大,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履维艰、社会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等方面,探讨了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对地区经济发展、民生问题的解决和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的影响。最后,针对东北三省人口外流所造成的困局,从解放思想、制定合理的人才战略、实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内市场大环境四个方面提出解决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对策,指出东北三省要通过破除固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束缚、摒弃僵化的“官本位”传统思想、祛除狭隘的短视眼光;优化人才环境,留住用好人才、落实创新举措,培养紧缺人才、利用政策导向,引进新型人才;更新换代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改造产业模式;建构规范严明的投资环境、创设以人为本的就业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环境等举措遏制住人口外流的现象,以实现东北的全面振兴。
徐杰[3](2021)在《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步入新常态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再次放缓,明显低于首轮振兴期间增长水平,此次下滑暴露出东北经济发展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东北地区依赖粗放式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扭转,要素配置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要素产业间流动仍存在制度性约束。缺乏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导致要素在产业部门间配置低效的原因之一,进而了引发供需结构不匹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结构红利假说”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引致要素配置效率变化,这种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引发的生产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对此,研究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解决当前东北地区经济衰退问题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供给侧改革作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线。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东北地区结构调整应从供给端入手,重视生产环节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卡脖子”问题。为此,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再次下滑为问题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优化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设计,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制度背景和现实阻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归纳如下:(1)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明显制度性特征,且存在偏离一般规律现象。现阶段,东北工业增长乏力倒逼经济发展对一、三产业依赖程度加深,三大产业占全国份额均呈下降态势,亟待加速产业结构优化。(2)构建了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析框架。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与重置,即配置效率改进能够提升经济产出效率。面对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合理化有助于提升要素分布聚合质量,而高度化则能通过促进要素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转移,实现配置效率改进目的。进一步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因素进行研究。(3)实证检验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效应。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FAEC进行估算,结果表明FAEC大致经历了两次“先升后降”,其对TFP增长具有明显贡献,但程度在逐渐减弱。采用长面板数据模型,运用LSDV法、“OLS+PCSE”法、IV-GMM法等估计策略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对FAEC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而高度化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呈显着负相关,反映出东北工业增长乏力下的被动“去工业化”导致了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不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4)进一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PCA构建各项供给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同样设定长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整体来看,高质量供给因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及高度化方向演进。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与既往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文拓宽了东北经济衰退问题研究视角。结合当前东北经济形势与振兴发展要求,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方案,对调整方向及重点予以明确。通过全面剖析东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本文提出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在进一步研究中,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结构调整新思路。(2)对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往文献不乏对“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但从合理化和高度化双重维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将相关研究进行扩展,不仅对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对影响效应进行检验,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测度要素配置效率时,对传统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有益改进,充分结合并比较已公布数据,提出永续盘存法估算标准步骤,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数据。(3)运用GPCA构造了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考察供给因素给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构建以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为主的供给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PCA得到各项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总指数,为进一步实证检验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张晨瑶[4](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任嘉敏[5](2020)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地理学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延续,相关研究也从理论以及方法论层面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人地系统耦合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绿色发展的根本指向即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共生发展。适时、客观的针对典型区域开展绿色发展相关研究,不仅能够深刻认知典型区域绿色发展核心特征、时空演变规律,也能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矛盾,寻求绿色发展语境下的优化提升路径提供参考,理论及现实意义较强。老工业基地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特殊地域类型,发展与演化规律独特。现阶段,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其复杂性、艰巨性也远超其它地区,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一批重要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经济命脉。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三省走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畸形化严重,为后来区域人地关系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长期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亟需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绿色发展思想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现有发展机遇,缓解人地矛盾,提升区域绿色竞争力,实现经济振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研究区,基于绿色发展及相关理论,遵循地理学“过程—格局—机制”经典分析方法,从理论以及实证两个层面展开相关研究。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基础上,综合利用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从绿色发展水平及绿色发展效率两个角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揭示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最后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的对策及建议。全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绿色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该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展开,首先从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目的及意义。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从地理学视角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也阅读了相关书籍和刊物等。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绿色发展测度方法、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制度6个方面。论文在对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水平、绿色发展效率等相关概念辨析基础上,结合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物质代谢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提出了包含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等内容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一是,论文对建国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进脉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对各阶段区域发展特点进行概括。二是,分析不同阶段区域发展理念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情况。三是,借助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对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进行定量测度分析。为后续开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演化机制及优化提升对策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从绿色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效率的不同视角出发,刻画振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一方面在老工业基地核心特征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效率内涵基础上,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及动态效率。第五章则在前一章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第四部分为论文的对策建议及结论,即本文的第六章、第七章。在前文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分析法及R/S分析法对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及差异演变做出预测,并提出优化提升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研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老工业基地传统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模式的对比,不难发现,老工业基地从发展动力到发展目标方面均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资源高效、产业绿色、高质增长、治理有效、绿色宜居构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在自然资本日益稀缺背景下,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区域内部物质代谢情况可以作为判断现阶段老工业基地人地关系的重要表征。此外,从水平及效率视角构建绿色发展判别模型能够较好的涵盖绿色发展系统属性以及系统运行两个方面,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根据各类影响因子作用方式及程度的不同,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机制可以概括为内生动力、外部推动以及引导调控三方面。三方面影响因子通过要素间不同比例组合也形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不同路径。2、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的形成与演变是建立在对特定时间背景下区域发展方式的不断反思和总结基础上。建国后,区域发展理念依次经历了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四个阶段,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到深、层层深入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也一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的主旋律,逐渐摆脱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物质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对物质依赖程度较高,生物质和化石燃料是直接物质投入(DMI)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生产过程排放(DPO)主要由固体废弃物组成。DMI正处于环境影响总量下降阶段,但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性,而DPO处于由排放强度高峰向人均排放强度高峰过渡阶段。经济规模效应推动了 DMI、DPO增长,人口效应对二者增长先正向拉动后负向拉动,技术进步效应的提升抑制了两者增长,而清洁生产效应并未很好抑制DPO增长。3、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产业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支撑。空间上,绿色发展水平及各准则层空间分异特征显着,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绿色空间格局愈发明显。马尔可夫链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市实现绿色发展等级的跨越式发展存在较大难度。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呈缩小态势,省域内差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内差异是造成绿色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以及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从静态及动态两个维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绿色发展静态效率结果表明,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相对较低,且最优地市数量有所下降。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高效率类型地市数量有所下降,空间上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高绿色发展效率聚集区愈发明显。绿色发展动态效率结果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自2014年后保持正向增长,技术进步及资源配置能力提高是TFPC的主要推动力,大部分地市TFPC均表现出正向增长的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TFPC分布与静态效率分布有所不同,空间上位于辽宁省的各地市TFPC增长速度较快。综合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具有如下特点:四大城市处于绿色发展核心地位,空间上“集群”状分布较为明显,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较为滞后。4、采用障碍度模型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影响因子进行识别。障碍度分析表明,环境保护支出占GDP 比重、人均GDP、科学技术支出占GDP 比重、政府财政自给率、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Tobit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显着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产业结构、政府调控以及命令型环境规制显着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梳理。内生动力因素包括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路径依赖效应;外部推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三方面;引导调控机制则分为宏观政策促进以及环境规制两方面。5、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显示,2018—2023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呈波动上升态势。可以预见,“十四五”末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较“十三五”时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R/S分析表明,2018年后的未来12年内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将与现在具有同样的演变趋势,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将会逐渐缩小。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最后从产业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刘志宇[6](2020)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地处北国边陲,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在支援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52年,毛泽东称哈尔滨为“共和国长子”。然而,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已是不争的事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龙江振兴发展事业给予极大关怀,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亲临黑龙江考察工作。研究新时代龙江的振兴发展问题,有助于加深对其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凝聚共识,推动龙江全面、全方位的发展振兴。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背景,对龙江振兴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自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黑龙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外贸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人民生活也大幅改善。但是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龙江振兴发展的成绩是有限的,体现在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偏低、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偏弱等方面。实现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应该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等优秀文化传统,深刻领会习近平龙江振兴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汲取现实精神力量;应在结合实际省情的基础上,科学定位龙江振兴发展的基本方向,以转变陈旧观念,调整不良结构,营造适宜营商环境为重点,精准发力;紧紧抓住外部发展的有利条件,把龙江内在优势做大做强,推动龙江振兴发展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陈妍[7](2019)在《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完善的过程中,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既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国家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应该跳出长期以来单纯对经济总量的关注,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转型发展以来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变化。从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进行综合测度,可以有效地再审视东北地区转型发展历程,探寻转型期系统演变的内在驱动机理。为此,本研究利用20002017年面板数据,以“要素-过程-格局-机理-调控”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学科数理方法,尝试对东北地区20个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论文共八章,其中,第一、二、三章为文献总结、东北地区资源型现状分析以及研究基本理论和框架;第四、五、六章为研究的重点,包括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时空演变,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演变和驱动;第七、八章是在总结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提出分类的调控措施和建议。研究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利用熵值、泰尔指数、H-P滤波、集中度指数和DEA模型等方法分别对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时空演变进行评价,得出:(1)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三个经济发展周期阶段,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转型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状态加剧,其中石油型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优于森林型城市,而冶金型、森林型、煤炭型城市人口相对迁出为主。(3)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呈现“稳定-波动-上升”的走势,资源成熟型城市和资源再生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于资源成长型城市和资源衰退型城市。(4)环境系统方面,生活环境优于生产环境系统效率,空间分级现象越来越明显,但并不具有空间相关的规律性,其中石油型城市环境系统效率较好,煤炭型城市环境系统发展水平均较低,并以下降走势为主。其次,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间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协调关系的演变过程,得出:(1)转型期,各系统内要素相互作用和制约,其中经济系统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是未来促进深化转型发展的关键。(2)人口规模、人口空间分布的移动变化以及各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3)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往的社会遗留问题以及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现实发展的缺口,使得环境问题更加严峻,隐形社会贫困问题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再一次改变了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资源分配、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分配等。再次,通过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的构建,对转型期内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演变进行水平测度、分类分型、驱动机理分析,探讨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演变。发现:(1)20002017年,与各系统转型期内阶段性特征相似,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共经历4次较大波动。(2)无论是空间或是时间变化上方面,协调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的特征,钢铁型城市强于石油型城市,森林型城市协调转型能力较差。(3)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是靠单一系统驱动发展,协调性较差,只有极少数城市系统发展较均衡。(4)驱动因素方面,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是提高生产力和社会素质的根本保障,在转型期内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旧体制依然对新体制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最后,针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内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结果,系统间和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定量研究结论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未来促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可考虑以下几大方面:(1)树立系统协调发展关系意识、建立系统协调发展的管理机构、设立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预警系统,遵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坚持处理好政府、居民、企业间关系的合理性原则,坚持处理好产业、经济、环境关系的共同发展性原则。(2)通过构建经济投资融资、社会政策保障、环境保护修护的实现路径,按照协调发展水平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分型,应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储备、完善基本保障措施以及建立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等。(3)依据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与对应驱动因素,今后可提供分层级的政策支持、继续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展人才资源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建设。
姜帅[8](2019)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开启了第一轮东北振兴。在10年时间里,东北振兴通过作规划、上项目,改善发展环境等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增长效果。在第一轮东北振兴期间,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成为自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增长相对最好的时期。然而,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经济适应新常态的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出现经济增长整体性的下滑,并跌落到全国的后几名。这促使中央又启动了新一轮的东北振兴。如此,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摆在东北三省的面前,就是东北发展滞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找到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好环境。”这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也可以说是东北振兴的关键点。本文就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以法治环境建设对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影响为主线,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机理分析和典型考察相印证的梳理和解读。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述评,找到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进一步整理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区域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和法学中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和现实困境、法治环境现状及问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借鉴,提出了健全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的构想及对策。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最终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法治环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前提;第二,法治环境是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柱;第三,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制度建设、观念转变、严格执法等环节的努力。
杨廷威[9](2018)在《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文中指出东北经济增长放缓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新难题。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需求发生转变,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就凸显出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破解东北经济发展难题的重要环节。我国制定了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对产业技术进行研发,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提升现有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输送必要的创新人才,成为经济新常态下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诚然,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单纯利用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显然是行不通的。任何新兴产业,背后要有国家的全力扶持。那么如何培育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促进东北地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都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东北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在机理,本研究对于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对从科学技术与社会角度对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明确了研究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以科学技术产业与社会互动论、科学技术创新的社会系统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理论等作为研究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目标、特征及外延进行了解析;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从科技研发、科技孵化、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服务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其次,从内、外两个角度,阐述了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驱动的内在机理及外部机制。对其发展逻辑、基本特点、驱动能力以及驱动模式作了分析,从理论上来总结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的规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四元论,是我们分别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从本质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较为鲜明的属性、特征。战略性产业,呈现长远性、全局性、导向性以及动态性这四大基本的特征。基于此,论述了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能力以及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模式等问题。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因素,分析了其动力机制、内在动力、形成路径及演化规律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社会支撑机制,指出了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之后,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描述,得出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区域分布,产业结构以及技术构成等问题,指出当前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最后,利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驱动的内在机理,并结合其现状,提出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对国内外部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利用内在机理理论从整体思路、合理布局、核心技术选择三个角度分析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部条件;提出保障其发展的一系列外部机制,如政府、市场、知识产权、人才策略、产业政策多个方面;并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具体思路与对策。
于凡修[10](2017)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东北三省以广袤的黑土地、丰富的森林、煤炭、石油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中国工业的摇篮”,被尊为“共和国工业长子”,为我国迅速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些资源型城市资源的枯竭和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的衰落,东北地区经济一度陷入困境,被称为“东北现象”。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东北三省经济迅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2%。然而,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并未带来发展方式的转型,东北地区依然保持着以要素驱动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发展模式。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低迷,三省增速集体跌破合理区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增长动力,实现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并以此推动东北地区充分发展、协调发展,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应当看到,相关研究在理论建构、研究方法和政策建议上都存在明显不足。为此,本文试图依照马克思主义创新经济理论、以及当前学者普遍关注的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和经济发展等理论,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研究框架,并通过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科学分析方法,讨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实施路径。基于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等角度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制约因素,并以理论分析为指导,实证分析为依据,制定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本文主要涵盖了以下研究内容:创新驱动发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转型的体制与机制设计;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东北老工业创新转型的要素配置及其路径与政策选择研究。这些研究既涉及理论与方法上的研究,如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研究、地区产业创新发展问题研究、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也涉及到实证研究,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能力、创新效率、以及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能力等现状的实证分析研究,东北老工业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研究等。综合上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本文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且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现有研究的盲点与不足,并据此制定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介绍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理论部分,重点介绍了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等相关理论以及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旨在梳理创新理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疏通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脉络,为文章提供理论分析基础,并从微观、中观与宏观角度探究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本章指出,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考虑内外两方面因素,即区域内创新主体自身因素与外部创新环境因素,这也是本文分析的逻辑框架。第三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本章通过单一指标以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因子分析和索罗余值等实证分析方法,对比了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与水平,为下文对东北地区创新驱动问题的分析提供事实依据。通过分析,本章认为,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应当辩证看待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东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在优化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层次,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竞争力,实现产业创新发展方面,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本章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以及区位环境等,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与动力转化机制。本章认为,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要素投入,区位差异等等。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应从制度创新动力、区位协同系统创新动力、人才管理创新动力、金融资本管理创新动力等方面加以培育,并辅以相应的动力转化机制,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转型。第五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微观主体研究。本章将企业分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种不同类型的微观主体,探求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微观主体培育问题。本章认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微观力量。在发展创业型经济,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同时,深化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与效率,并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与技术溢出效应,走不同所有制企业协同创新道路,是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微观力量的必由之路。第六章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要素与支持体系研究。合理配置创新要素,实现创新有关的资源的有效组合,尤其是构建科技创新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组合机制,是提升东北地区创新效率的重要保障。本章从人才要素、资金要素及其支持体系三个视角进行研究,考察创新要素与及其支持体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推动作用。本章认为,人才和资本要素短缺是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瓶颈,要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体系,加快创新人才培育和激励机制改革,保障创新资本供应和高效配置。第七章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的探讨。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制约因素与保障机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章给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当有效利用人口、资源、产业、人才、基础设施、区位等支撑力量,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要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指导下,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借助“一带一路”北线出口的区位优势,加强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要坚持换血与输血相结合,做好“加减乘除”,培育新产业与新业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通过完善财税政策等措施,激发经济活力,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促进老工业基地单一结构城市转型发展。
二、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与调整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与调整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东北老工业基地 |
2.1.2 高质量发展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解析 |
2.2.1 产业结构高级化 |
2.2.2 产业结构合理化 |
2.2.3 产业结构高效化 |
2.3 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 |
2.3.1 高质量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发展方向 |
2.3.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三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历史、现实状况及特征 |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历史 |
3.1.1 计划经济时期 |
3.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 |
3.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
3.2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现实状况 |
3.2.1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
3.2.2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2.3 产业结构升级指数 |
3.2.4 产业结构偏离度 |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特征 |
3.3.1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不合理 |
3.3.2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不符合工业化发展趋势 |
3.3.3 工业结构偏重,国有经济成分高 |
3.3.4 研发投入力度小,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
第四章 高质量发展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产业结构高级化 |
4.1.2 产业结构合理化 |
4.1.3 产业结构高效化 |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3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及实证过程 |
4.3.1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
4.3.2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实证过程 |
4.4 时序全局主成分结果分析 |
4.4.1 东北三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动态分析 |
4.4.2 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动态分析 |
第五章 高质量发展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 |
5.1 理论分析 |
5.1.1 体制因素 |
5.1.2 动力因素 |
5.1.3 对外开放水平 |
5.2 实证分析 |
5.2.1 指标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5.2.3 实证过程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高质量发展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
6.1.1 科学制定战略规划与制度框架 |
6.1.2 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创新投入 |
6.2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
6.2.1 深化市场机制改革 |
6.2.2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6.3 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
6.3.1 改造传统产业 |
6.3.2 发展新兴产业 |
6.4 深化区域分工合作,坚持对外开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1.对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原因的研究 |
2.对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现状及特征研究 |
3.对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带来影响的研究 |
4.对解决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带来困局的对策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概述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历程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状况 |
1.人口外流规模逐渐增大 |
2.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流失严重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原因 |
(一)国家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 |
1.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东移 |
2.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东北三省自身发展的弊病 |
1.思想解放的不够彻底 |
2.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艰难 |
3.国有企业改革的缓慢 |
(三)东北三省民众社会压力加大 |
1.生存压力逐步加大 |
2.就业压力的逐步增大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带来的困局 |
(一)严重影响东北三省经济的发展 |
1.经济增长放缓 |
2.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
(二)制约东北三省民生问题的解决 |
1.社会治安不安定因素增多 |
2.社保体系负担压力加大 |
(三)滞缓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
1.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履艰难 |
2.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
四、解决东北三省人口外流困局的对策 |
(一)解放思想 |
1.破除固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束缚 |
2.摒弃僵化的“官本位”传统思想 |
3.祛除狭隘的短视眼光 |
(二)制定合理的人才战略 |
1.优化人才环境,留住用好人才 |
2.落实创新举措,培养紧缺人才 |
3.利用政策导向,引进新型人才 |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1.更新换代产业结构 |
2.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
3.调整改造产业模式 |
(四)优化区域内市场大环境 |
1.建构规范严明的投资环境 |
2.创设以人为本的就业环境 |
3.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要素、要素配置及效率内涵 |
2.1.2 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要素配置相关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要素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
2.3.2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方向研究 |
2.3.3 产业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效率的关联性研究 |
2.3.4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研究 |
2.3.5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
2.3.6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现状 |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过渡时期 |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 |
3.1.3 东北振兴“黄金十年” |
3.1.4 经济新常态时期 |
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
3.2.1 地区生产总值变动趋势 |
3.2.2 第一产业 |
3.2.3 第二产业 |
3.2.4 第三产业 |
3.3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低效与产业结构调整动因 |
3.3.1 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短缺并存 |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负担沉重 |
3.3.3 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缺乏动力 |
3.3.4 被动“去工业化”引发结构失序 |
3.3.5 沉没成本效应阻碍衰退行业退出 |
3.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 |
3.4.1 要素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 |
3.4.2 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约束 |
3.4.3 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张缓慢 |
3.4.4 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 |
4.1 总体思路 |
4.2 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再配置的效率改进机理 |
4.2.1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理论基础 |
4.2.2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前提条件 |
4.2.3 要素配置效率改进机理分析 |
4.3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理论机制 |
4.3.1 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指标构建 |
4.3.2 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
4.3.3 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
4.4 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4.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与理论逻辑 |
4.4.2 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类别 |
4.4.3 供给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实证分析 |
5.1 东北地区要素分布结构 |
5.1.1 劳动力要素分布 |
5.1.2 资本存量估计与资本要素分布 |
5.2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 |
5.2.1 随机前沿分析与模型设定 |
5.2.2 初始回归结果与模型修正 |
5.2.3 估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5.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衡量 |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5.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
5.4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4.2 数据检验 |
5.4.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5.4.4 内生性问题讨论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6.1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与说明 |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构造与分析 |
6.2.1 全局主成分分析 |
6.2.2 数据有效性检验 |
6.2.3 提取主成分及确定指标权重 |
6.2.4 东北地区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6.3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6.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3.2 数据检验 |
6.3.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6.3.4 内生性问题讨论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
7.1 加强人力资本培育与积累 |
7.1.1 着力提升教育体系水平 |
7.1.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
7.1.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
7.2 优化投资结构与存量资本布局 |
7.2.1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
7.2.2 稳固推进存量资本调整 |
7.2.3 积极探索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7.3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 |
7.3.1 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深入融合 |
7.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研协作能力 |
7.3.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7.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政策引领作用 |
7.4.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7.4.2 精准制定减税降费措施 |
7.4.3 释放产业政策引领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1.2.2 绿色发展测度方法 |
1.2.3 绿色发展时空演变 |
1.2.4 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 |
1.2.5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1.2.6 绿色发展制度 |
1.2.7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案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老工业基地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 |
2.1.4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
2.1.5 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物质代谢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2.5 路径依赖理论 |
2.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分析框架及理论辨析 |
2.3.1 总体分析框架 |
2.3.2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 |
2.3.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 |
2.3.4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思路 |
2.3.5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逻辑思路 |
2.3.6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 |
第3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 |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化的历史脉络 |
3.1.1 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阶段(1949—1977年) |
3.1.2 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阶段(1978—1999年) |
3.1.3 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阶段(2000—2011年) |
3.1.4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3.2 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演变 |
3.2.1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阶段(1949—1977年) |
3.2.2 调整与改造阶段(1978—1999年) |
3.2.3 巩固升级阶段(2000—2011年) |
3.2.4 深度调整阶段(2012年—至今) |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变化分析 |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输入、输出变化分析 |
3.3.3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演变 |
3.3.4 DMI和DPO减量化因素分解研究 |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优势分析 |
3.4.1 面临的挑战 |
3.4.2 绿色发展的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评价 |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测算模型 |
4.1.1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绿色发展水平测算模型 |
4.1.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模型 |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4.2.1 指标体系构建与内涵释义 |
4.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时序演化特征 |
4.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演化特征 |
4.2.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 |
4.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4.3.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效率对比分析 |
4.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动态变化分析 |
4.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特征总结 |
4.4.1 四大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较高且占主导地位 |
4.4.2 绿色发展空间格局“集群”分布特征较为明显 |
4.4.3 衰退型资源型城市滞后于其它地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机制分析 |
5.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识别 |
5.1.1 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影响因子检测模型 |
5.1.3 影响因子判断 |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 |
5.2.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
5.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外部推动机制 |
5.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引导调控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优化提升对策 |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预测 |
6.1.1 基于神经网络的绿色发展水平预测 |
6.1.2 基于R/S分析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分析 |
6.2 区域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 |
6.2.1 传统工业绿色发展 |
6.2.2 绿色新兴产业布局 |
6.3 培育内生增长动力 |
6.3.1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
6.3.2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 |
6.3.3 建立绿色导向机制 |
6.4 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 |
6.4.1 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 |
6.4.2 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 |
6.5 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 |
6.5.1 制定绿色发展路线图 |
6.5.2 差异化的绿色发展战略 |
6.5.3 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
6.5.4 健全绿色发展监测和评估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社会主义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龙江振兴发展的基本背景和阶段成果 |
一、黑龙江的区域基本概况 |
(一)黑龙江的自然环境状况 |
(二)黑龙江的人文环境状况 |
(三)黑龙江的产业基本状况 |
二、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贡献 |
(一)提供重要物资保障,推动工业体系建设 |
(二)贡献经济建设经验,输送大批专业人才 |
(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
三、龙江振兴发展的阶段成果 |
(一)农业改革成绩斐然,现代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 |
(二)对外贸易稳中有升,经济贡献率比重不断增加 |
(三)民生工作成效突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的局限性和基本原因 |
一、龙江振兴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 |
(一)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偏低 |
(二)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
(三)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偏小 |
(四)科技创新能力偏弱 |
(五)劳动力、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
二、制约龙江振兴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 |
(一)深处东北边陲,气候条件恶劣 |
(二)资源优势弱化,开发深度不足 |
三、制约龙江振兴发展的思想层面因素 |
(一)思维定式和保守观念浓厚 |
(二)大众创业创新积极性较低 |
(三)法治观念和服务意识不强 |
四、制约龙江振兴发展的产业层面因素 |
(一)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衡 |
(二)农副产品附加值较小 |
(三)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较少 |
(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凾待提高 |
(五)民营企业发展严重不足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指导思想 |
一、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的精神动力 |
(一)弘扬龙江干事创业的传统精神 |
(二)吸取党中央关怀的现实精神力量 |
二、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的根本遵循 |
(一)习近平总书记东北振兴重要指示精神 |
(二)五大理念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深入推进龙江振兴发展的对策 |
一、准确定位龙江振兴发展的基本目标 |
(一)打造独具特色产业集群 |
(二)建设法治公平市场环境 |
(三)坚持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 |
(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布局 |
二、全面重塑龙江振兴发展的软环境 |
(一)打破保守思想观念,增强干事创业意识 |
(二)优化龙江法治环境,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
(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关键少数” |
三、积极培育龙江振兴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塑造农业特色品牌 |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龙江企业集团 |
(三)发展龙江民营企业,促进多元经济格局 |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
四、充分利用龙江振兴发展的外部机遇 |
(一)借鉴转型发展经验,引进高端专业人才 |
(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吸引高新企业落户 |
(三)改善龙江营商环境,借助外来资金活力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进展与评述 |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对比与启示 |
第三节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三、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
四、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五、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资源与资源型城市 |
二、转型与转型期 |
三、机制与协调发展机制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系统科学理论 |
二、协调发展理论 |
三、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
四、生命周期理论 |
五、制度变迁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梳理参考方法 |
二、综合指数测度方法 |
三、趋势变量分解模型 |
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五、系统协调发展模型 |
六、时间序列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第一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概况 |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历史 |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阶段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划分 |
第二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现状 |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利用现状 |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现状 |
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环境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数据处理 |
一、研究的数据来源 |
二、研究的数据预处理 |
第四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时空演变 |
第一节 经济系统时空演变 |
一、经济增长的时空变化 |
二、产业转型的时空变化 |
第二节 社会系统时空演变 |
一、人口要素的时空变化 |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时空变化 |
第三节 环境系统时空演变 |
一、生产环境的时空变化 |
二、生活环境的时空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格局 |
第一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式与演化过程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间协调发展关系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式 |
三、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演化过程 |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设置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
三、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
第三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类型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分类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分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驱动机理 |
第一节 驱动要素的数理检验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检验 |
第二节 系统要素驱动的定量分析 |
一、协调发展驱动的模型构建 |
二、协调发展的驱动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制度安排驱动的定性分析 |
一、正式制度的驱动作用 |
二、非正式制度的驱动作用 |
三、制度变迁的驱动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原则 |
一、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
二、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经济投资融资措施 |
二、社会政策保障措施 |
三、环境保护修复措施 |
第三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调控路径 |
一、基于协调类型分层提供政策指导支撑 |
二、基于发展阶段分类制定产业转型方针 |
三、基于资源属性分划环境治理有效手段 |
四、基于转型需求强化专业人才服务体系 |
五、基于系统风险识别建立控制预警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三节 问题说明与展望 |
一、问题说明 |
二、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2000~2017年东北地区各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度值 |
附录2: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回归检验结果 |
附录3: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格兰杰检验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老工业基地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 |
三、法治环境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区域经济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和法学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与现实问题 |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史 |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
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时期的发展 |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问题 |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问题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观念问题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律体系现状 |
一、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现有的法律体系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待完善的法律体系 |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问题 |
一、法治文化薄弱 |
二、法治意识淡薄 |
三、法律执行困难 |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问题形成原因 |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
三、历史方面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体制建设的影响 |
一、法治环境对培养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主体法治观念的影响 |
二、法治环境对规范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秩序的影响 |
三、法治环境对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效率市场的影响 |
第二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影响 |
一、法治环境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
二、法治环境对劳动力集聚的影响 |
三、法治环境对资本集聚的影响 |
四、法治环境对技术集聚的影响 |
第三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依法行政的影响 |
一、法治环境对政府管理规范化的影响 |
二、法治环境对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影响 |
三、法治环境对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法治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
一、出台的法律 |
二、改造的结果 |
三、借鉴的经验 |
第二节 德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
一、出台的法律 |
二、改造的结果 |
三、借鉴的经验 |
第三节 英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
一、出台的法律 |
二、改造的结果 |
三、借鉴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的构想及对策 |
第一节 健全经济法律制度形成有效法治环境 |
一、配套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
二、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营商环境 |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加强人们的法治观念 |
一、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
二、普及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
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建立完备依法行政及监督体系 |
一、完善执法体系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
二、完善司法体系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
三、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建设的对策 |
一、强化法律服务 |
二、加强相关法治环境建设 |
三、强化法治研究 |
四、加强法治建设的多重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综述 |
1.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厘定 |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概念解析 |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 |
2.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
2.1.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延 |
2.2 科技创新驱动的基本阐释 |
2.2.1 创新的基本概念 |
2.2.2 科技创新的本质 |
2.2.3 科技创新的特征 |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基本阐释 |
2.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界定 |
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
2.3.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
2.4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理论阐释 |
2.4.1 科学技术产业与社会互动论 |
2.4.2 科学技术创新的社会系统论 |
2.4.3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理论 |
第3章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机理 |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 |
3.1.1 作为科技创新驱动行为主体的创新人才 |
3.1.2 作为科技创新驱动物质基础的新兴技术 |
3.1.3 作为科技创新驱动依托保障的创新环境 |
3.2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能力 |
3.2.1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科学创新能力 |
3.2.2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科学创新能力 |
3.2.3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创新能力 |
3.3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模式 |
3.3.1 以东北地区优势科技为核心进行科技创新 |
3.3.2 以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 |
3.3.3 以协同式的科技创新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力量 |
3.3.4 以系统式的科技创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
第4章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部机制 |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因分析 |
4.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机制 |
4.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动力 |
4.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路径 |
4.1.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规律 |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社会支撑机制 |
4.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设计 |
4.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 |
4.2.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文化支撑 |
4.2.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 |
4.3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
4.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集聚趋势 |
4.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增强趋势 |
4.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完善趋势 |
第5章 科技创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 |
5.1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
5.1.1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分布 |
5.1.2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结构 |
5.1.3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构成 |
5.2 科技创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 |
5.2.1 科技创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 |
5.2.2 科技创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 |
5.3 科技创新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成因 |
5.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强 |
5.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模式不足 |
5.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动力不够 |
5.3.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驱动社会支撑机制不完善 |
第6章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
6.1 国内外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
6.1.1 国外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 |
6.1.2 国内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 |
6.1.3 对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启示 |
6.2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部条件 |
6.2.1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思路 |
6.2.2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理布局 |
6.2.3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选择 |
6.3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保障 |
6.3.1 促进创新要素流动的政府管理创新策略 |
6.3.2 培育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市场导向机制 |
6.3.3 完善增强持续创新动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6.3.4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策略 |
6.3.5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政策 |
6.4 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 |
6.4.1 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稳定提升 |
6.4.2 产学研用合力作用下的产业协调 |
6.4.3 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文化支撑 |
第7章 结论 |
7.1 培育与发展适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
7.2 整合创新资源实现融合发展 |
7.3 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营商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情况 |
(10)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评述 |
1.2.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问题研究 |
1.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与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
1.2.3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
1.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创新驱动发展的概念与研究基础 |
2.1 创新经济学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创新思想 |
2.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
2.1.3 创新系统理论 |
2.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
2.2.1 创新的内涵 |
2.2.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 |
2.2.3 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2.2.4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路径 |
2.2.5 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与创新发展理论 |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产生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发展 |
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系统化 |
第3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
3.1.1 基于因子分析的创新能力测度方法 |
3.1.2 基于索罗余值方法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
3.1.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创新效率测算方法 |
3.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 |
3.2.1 基于单一指标的对比分析 |
3.2.2 基于创新能力的对比分析 |
3.2.3 基于创新效率的对比分析 |
3.2.4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对比分析 |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3.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
3.3.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环境 |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 |
4.2.1 制度创新动力 |
4.2.2 区位协同系统创新动力 |
4.2.3 人才管理创新动力 |
4.2.4 金融资本管理创新动力 |
4.2.5 文化创新动力 |
4.2.6 科技服务创新动力 |
4.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转化机制 |
4.3.1 外部动力转化机制 |
4.3.2 内部动力转化机制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微观主体 |
5.1 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
5.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表现 |
5.1.2 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
5.1.3 加快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
5.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提 |
5.2.2 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 |
5.2.3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途径 |
5.3 东北老工业基地外商投资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
5.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现状 |
5.3.2 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对创新发展的影响 |
5.3.3 发挥外商投资企业作用的措施选择 |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要素与支持体系 |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要素 |
6.1.1 创新人才要素的基本构成 |
6.1.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人才要素的现状 |
6.1.3 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 |
6.1.4 创新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 |
6.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本要素 |
6.2.1 资本要素的形成及其与创新的关系 |
6.2.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资本要素的基础状况 |
6.2.3 创新资本要素的优化与融资保障 |
6.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体系 |
6.3.1 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体系的作用机制 |
6.3.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
6.3.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第7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
7.1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路径 |
7.1.1 着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
7.1.2 发挥企业家的关键作用 |
7.1.3 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才优先 |
7.1.4 加强国内外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 |
7.2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
7.2.1 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
7.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兴产业与新兴业态发展措施 |
7.2.3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7.3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
7.3.1 确立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核心地位 |
7.3.2 完善创新驱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
7.3.3 加强创新驱动的载体建设 |
7.3.4 增加科技创新的研发经费投入 |
7.3.5 建立健全企业创新投入融资体系 |
7.3.6 集聚创新驱动的高端智力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与调整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 杨灿灿. 河北大学, 2021(02)
- [2]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人口外流问题研究[D]. 原斌. 渤海大学, 2021(02)
- [3]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徐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5]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D]. 任嘉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6]社会主义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研究[D]. 刘志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 陈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D]. 姜帅.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9]科技创新驱动东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D]. 杨廷威. 东北大学, 2018(12)
- [10]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D]. 于凡修. 吉林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