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后现代艺术形式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太明[1](2021)在《作为理性的异化的后现代——以伊格尔顿的后现代批判为中心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现代对现代性的反叛,在其论证话语中充满对以理性为根基进行自我构建的现代性进行解构的欲望。后现代实际上延续着现代性所意欲完成的理性解放的使命,虽然其反对理性中心主义所造成的宏大叙事,但是就其思想根源而言,实质上仍然隶属于现代性的基本语境。伊格尔顿批评后现代反对理性的同一性而诉诸差异和非理性,从而将自身显示为虚幻的表象与混乱的逻辑悖论。这并未深入到二者更为本质的内在关系中,后现代与现代性在理性概念上的对峙恰恰不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两极,而是理性的辩证法自我异化的发展过程。后现代单方面强调了理性自我分离的异化向度,而忽略了理性经由异化尚需回归从而更新自身这样一个完整的辩证过程。
胡友峰,梁向真[2](2021)在《论自然审美模式理论中的后现代问题》文中研究说明自然审美中的后现代问题集中体现在以后现代精神和思维方式构建的自然审美模式上。后现代自然审美模式理论对引入自然欣赏中的各种文化资源、想象和联想等思想元素秉持"一切皆可以"的态度。后现代自然审美模式对自然欣赏中思想元素的不设防,也将其理论置于审美相关性的一个极端标尺上,导致了它与具有伦理内涵的环境保护之间产生张力。后现代自然审美模式应克服自身过于开放的理论主张,吸收其他自然审美模式中的理性与严肃,从而成为一种富有创新性和新前景的自然审美理论。
王大桥,刘晨[3](2021)在《解放·治理·共同体:阿甘本政治美学的三个向度》文中指出批判理论参与并推动了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早期批判理论以审美救赎为进路,思考一种超拔的审美乌托邦拯救现实的可能,受后结构主义影响的后批判理论将宏大的审美救赎拆解为现实生活中微观的感性实践,后批判理论尽管将感知的变革指向现实生活,但脱离个体实际融入的生活语境,难以上升为一种群体之间普遍的社会行为。
曾军,朱立元,王宁,刘康[4](2021)在《世界中的中国和西方:“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对谈》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文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从面对西方理论的焦虑,中西交流的不对等、不平衡状况,到当下中国学者有意识地走向世界,与西方理论界展开对话,把中国问题带到世界和全球问题中去,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体现。鉴于此,上海大学曾军教授约请朱立元、王宁、刘康等三位教授就"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展开对谈,力图超越以往"中西之间"的讨论模式,而将问题设置于"世界中的中国和西方"维度上,尝试接近一种具有范式意义的中国式的研究路径,进而推动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主体性建构。现将对谈精华择要发布,以飨读者。
杨泽凡[5](2021)在《论后戏剧剧场“政治性”的生成与演化》文中认为"政治性"作为后戏剧剧场中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在当代思想家与戏剧理论家的阐发中已经发展出了一种复杂化的趋势和深刻的思想语境。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剧场在受到现代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潮的挑战后,逐渐摆脱文学文本与舞台艺术的限制,成为一种全新的剧场形式。其中,雷曼的后戏剧剧场理论是欧美现代剧场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成果,他主张通过剧场的方式介入"政治",但雷曼的观点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剧场中直接体现政治冲突或评说政治事件来体现剧场"政治性"的认识大异其趣。后者忽略了剧场诸多表现形式中所具有的美学潜能,而单一地将剧场的形式理解为一种接受的政治,使剧场的"政治性"的含义窄化为通过符号的应用方式而建立起来的象征体系,从而对于剧场与政治之间产生关系的方式缺乏一些普遍性思考。因此,对于剧场中所蕴存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的阐发应该回到当代剧场的实践之中。
阿瑟·丹托,秦兆凯[6](2021)在《现代、后现代和当代》文中提出译者序自从1986年发表的《艺术的终结》[1]引起广泛争议,丹托又在十几年后的《现代、后现代和当代》一文中,对艺术终结论予以进一步的解释和修正。通过对现代、当代和后现代的区别,澄清了艺术的终结与后历史艺术的具体所指。借用贝尔廷的"艺术前的艺术"概念,丹托提出了对应的"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说法。丹托表明,他在发表《艺术的终结》一文时"没有像十年后的今天这样清楚当时想要说什么。"在那篇文章中,丹托宣称由于艺术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因此艺术终结了。而在1997年的《现代、后现代和当代》中,他又修正说"艺术的终结"其实指的是某种艺术叙事的终结。而艺术本身并未终结。用他的话讲,"终结的是那种叙事,而不是叙事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生活确实在故事结束时才真正开始。"
李晶晶[7](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丁磊[8](2021)在《“后大片”时代:网络电影的发展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后大片"作为一个可以被探讨的、具有时代感的学术概念,应和着网络电影在中国的飞速发展,能够对网络电影的推进产生新的思考。从全球化的视角观照中国的网络电影发展,不难发现,网络电影在被vlog、VR等新事物不断补充的过程中,和传统电影产生了新的区别。中国的网络电影在内容生产和传播上仍具有局限性,但它的商业气质、对后现代的表述、对电影观众概念的挑战,都具有一定优势。对于网络电影来说,网络视听媒介的支撑意义大过于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构建。媒介既具有将中国的网络电影带入全球化浪潮中的可能性,也具备颠覆传统电影认知的力量。
陈后亮[9](2021)在《后现代主义“终结”论:分析与理解》文中研究说明后现代主义不仅与文学和艺术领域有关,而且几乎含纳了所有文化部门,它的繁盛期又恰好与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学术生产和传播阶段相重合,前所未有的话语密度在加速后现代话题发酵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含混和歧义,造成很多人都在谈论后现代主义,但实际上又很可能各有所指。因此,要讨论它是继续存在还是已然消逝,抑或演化出某种新的"主义",首先要做的仍是厘清它究竟是什么,以及我们的后现代话语到底涉及哪些方面?
李高荣,乐悦[10](2021)在《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时空观下主体困境的批判与超越》文中认为20世纪晚期,随着资本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以及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时空现象的变迁引发了学界关于时空关系研究的后现代革命。作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敏锐观察到主体在后现代时空中遭遇的种种困境。就时间观来说,詹姆逊通过研究时间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演化逻辑,认为后现代主义时间观以时间空间化为特点,而主体身处空间化的后现代时间中将会逐步面临历史感的消逝、情感的削平甚至精神分裂的断裂困境。而就空间观来说,他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三种空间形式,指出后现代空间以超空间为特征,而主体位于超空间中将会陷入从距离感削平到方向感消逝的迷失困境。最终,詹姆逊针对主体困境提出了认知测绘理论,促进了主体空间思考方式的兴起,为解决后现代主体困境提供了思路。然而,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时空观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故其化解主体困境的策略也就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二、对后现代艺术形式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后现代艺术形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理性的异化的后现代——以伊格尔顿的后现代批判为中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性意涵辨明 |
二、后现代主义的诸诉求及其矛盾 |
三、理性发展的辩证法 |
四、余论 |
(2)论自然审美模式理论中的后现代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及内涵 |
二、后现代自然审美模式理论 |
三、后现代自然审美模式理论的困境与问题 |
(一)审美相关性对“一切皆可以”的检验 |
(二)基于伦理和环保对后现代审美模式的考量 |
四、自然审美模式理论中后现代问题的克服与展望 |
五、结语 |
(3)解放·治理·共同体:阿甘本政治美学的三个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命解放:向现实之外回撤的感知 |
二、生命治理:日常生活的感性治理 |
三、差异与共同:无属性共通的感觉方式 |
小 结 |
(4)世界中的中国和西方:“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对谈(论文提纲范文)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缘起 |
中西文论互传互鉴中的“不对等对话” |
建构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主体性 |
(5)论后戏剧剧场“政治性”的生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由来及思考 |
二、启蒙与变奏:“前”戏剧剧场理论溯源 |
三、狂飙与突进:“后戏剧剧场”概念发轫 |
(一)概念的缘起与发展 |
(二)概念在中国的传播 |
四、后戏剧剧场中政治性语义在国内的接受与争论 |
(一)国内后戏剧剧场研究的核心关切 |
(二)后戏剧剧场研究中的“政治性”问题 |
五、结语 |
(6)现代、后现代和当代(论文提纲范文)
译者序 |
一 |
二 |
三 |
(7)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之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
3.4 小结 |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
4.4 小结 |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
5.1.4 激进哲学 |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
5.4 小结 |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8)“后大片”时代:网络电影的发展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后大片”时代的产物 |
(一)中国视野下的网络电影 |
(二)以美国为参照的网络电影 |
(三)媒介的支撑意义 |
(四)不能被忽视的vlog等事物 |
二、中国网络电影的局限性 |
(一)内容生产上的局限性 |
(二)传播渠道和范围上的局限性 |
(三)技术型网络电影的匮乏 |
三、中国网络电影的优势和意义 |
(一)市场敏锐度高,商业气质浓厚 |
(二)后现代影像特征的延续发展 |
(三)电影用户而非电影观众的意义 |
(9)后现代主义“终结”论:分析与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几种谈论方式 |
后现代主义已然是过去时了吗? |
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幻象与后现代主义的新变 |
结束语 |
(10)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时空观下主体困境的批判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体在后现代时间中的困境 |
(一)时间的演化逻辑与主体体验的演变 |
(二)时间空间化与主体断裂 |
二、主体在后现代空间中的困境 |
(一)空间的演化逻辑与主体经验的演变 |
(二)超空间与主体迷失 |
三、主体困境的解救之路:认知测绘 |
(一)认知测绘概念的提出 |
(二)认知测绘对主体的重构 |
四、结语 |
四、对后现代艺术形式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作为理性的异化的后现代——以伊格尔顿的后现代批判为中心的分析[J]. 陈太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论自然审美模式理论中的后现代问题[J]. 胡友峰,梁向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解放·治理·共同体:阿甘本政治美学的三个向度[J]. 王大桥,刘晨. 文艺争鸣, 2021(10)
- [4]世界中的中国和西方:“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对谈[J]. 曾军,朱立元,王宁,刘康. 探索与争鸣, 2021(09)
- [5]论后戏剧剧场“政治性”的生成与演化[J]. 杨泽凡.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1(09)
- [6]现代、后现代和当代[J]. 阿瑟·丹托,秦兆凯. 美术观察, 2021(09)
- [7]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8]“后大片”时代:网络电影的发展与思考[J]. 丁磊. 文化艺术研究, 2021(04)
- [9]后现代主义“终结”论:分析与理解[J]. 陈后亮. 社会科学文摘, 2021(07)
- [10]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时空观下主体困境的批判与超越[J]. 李高荣,乐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