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xis实现的Web Services运行概况浅述(论文文献综述)
梁启森[1](2021)在《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压铸模具大型化是我国压铸行业发展新态势,受限于高昂的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高效完善的压铸模具运行维护系统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深度推进,压铸企业纷纷着力于数字化转型。压铸模具作为压铸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大部分企业仍缺乏有效的运行维护技术方案。本文针对压铸模具运行维护需求,结合压铸生产工艺特点,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B/S架构的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实现压铸模具运动副自动维护、状态数据远程监测和模具信息远程管理的功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压铸模具运动副集中润滑系统。根据压铸模具运动特点,以PLC为核心,接入各类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实现了压铸模具运动件的受力检测装置及自动润滑系统。设计了HMI触摸屏,提供现场即时数据展示和控制调试的终端界面,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维护模具运动副。(2)提出压铸模具Web端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DTU模块实现上下位机通信,搭建了压铸模具运维管理系统的云端数据库,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实现了Web端运维管理平台,为模具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种远程、异地监测模具状态,管理模具信息的云端平台。(3)开展系统功能现场实验测试。将本系统安装在相关模具上,在压铸车间连续压铸生产,测试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本系统可实现有效的自动润滑效果,远程运维平台可实现状态参数的远程展示及其他模具信息管理功能,达到系统开发要求。
任远嫚[2](2021)在《Consumer Behavior and Analytics(Chapter 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文属于经济学文本,以读者为中心,因此要求译文要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为读者理解与接受,笔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原文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后进行翻译实践总结。笔者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就词汇层面而言,-ly副词的翻译给笔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而笔者对-ly副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词性转换、词序调整、拆译、合并译法等翻译策略,验证了交际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在句法层面,笔者研究了句子翻译转换法,其中包括视角转换、被动转换。通过对该文本进行翻译研究,旨为国内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为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慈翠荣[3](2021)在《基于Unity3D的玉米果穗收获机设计与虚拟仿真试验》文中提出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收获效率,节省了劳动力,有效地解决了抢收玉米和抢种小麦的矛盾。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兴起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的发展生产,成为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玉米收获装备研发和试验的过程中,存在玉米收获试验受季节限制、玉米收获装备研发需要在田间进行大量试验、虚拟现实技术在玉米收获装备的研发和试验方面的应用较少等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基于Unity3D的玉米果穗收获机虚拟仿真设计与收获试验,设计了三行玉米果穗收获机并模拟其收获作业,进行仿真试验和收获性能评估,为玉米收获试验需要在田间大量进行和受季节限制等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了玉米果穗收获机虚拟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首先,对比当前流行的虚拟仿真平台,确定仿真系统的开发工具;其次,对包括玉米果穗收获机、玉米植株和虚拟收获场景在内的虚拟仿真系统关键模块进行总体设计;最后,确定仿真试验实现的技术流程、设计相关收获功能和试验,完成玉米果穗收获机仿真试验的总体设计。(2)设计了玉米果穗收获机、植株及虚拟收获环境。玉米果穗收获机的设计包括整机设计和关键零部件的设计,构建玉米果穗收获机三维模型并进行简化处理,提高仿真效率,降低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虚拟收获环境的设计主要包括玉米植株的设计和虚拟收获场景的设计,建立玉米植株模型并对玉米果穗收获机模型进行材质设计和渲染处理。设计收获场景和小地图导航等,形成完整的玉米果穗收获机虚拟收获环境。(3)实现了虚拟环境下玉米果穗收获机的收获作业和相关功能。设计了玉米果穗收获机和植株的物理组件,使其获得与现实相符合的物理特性;编写程序实现了玉米果穗收获机的运作、相机跟随、第一人称漫游、UI面板显示操作说明和实时显示玉米收获数量等功能;设计了玉米果穗收获机收获作业行为并确定交互规则。(4)进行了玉米果穗收获机在虚拟环境下的观察试验和仿真试验。试验表明:当玉米果穗收获机行进速度较低时,收获玉米较慢,植株飞出的状况也比较少;反之,植株飞出现象较明显。以漏果率为评价指标,探究收获机行进速度、玉米种植密度和割台高度三个因素对收获机收获性能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利用响应曲面法确定了影响漏果率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收获机行进速度2.986m/s,玉米种植密度6.904棵/m2,割台高度0.425m。对最优参数进行试验验证得到平均最低漏果率为2.17%。
王皓[4](2021)在《面向零售行业电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零售行业是我国最悠久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支撑行业之一,是人们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对消费者提供生活或者工作所需要的商品以及附带相关服务。网上购物的便捷之处在于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自己有意向的产品并且可以进行产品质量、功能和价格的对比,同时可以经常获得各种相对传统零售行业更大的优惠力度。同时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运作成本不断升高,传统零售行业逐渐迈入了寒冬。这一现状就要求零售行业必须进行突破,需要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的世界里完成自我的救赎,走出一条路。所以说针对零售行业电商系统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同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课题将会围绕如何设计和构建一个零售行业电商系统平台展开论述,最终实现一个可以用于零售行业电商交易的系统,本文在设计和实现零售行业电商系统方面做了如下的主要工作:1、研究了电商系统微服务架构设计方法。本文针对电商系统的实现从系统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软件开发和测试等全过程,包括实际操作过程选用的开发工具、中间件等都做了详细的归纳和介绍。以微服务架构思路为核心进行设计和整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面向零售行业电商系统的开发设计模型。2、研究了如何提升电商系统用户体验的方法。本文从系统功能设计上、数据库高效使用上以及针对具体业务中数据库查询优化等方面入手,采用合适的中间件通过合理的部署应用以及具体业务过程查询方法优化等方式。提高数据库以及应用系统的效率,从而改善用户的系统访问体验。3、研究了用户和权限管理的方法。在涉及到用户和权限管理方面,本文研究过以人、角色、机构为核心的用户和权限管理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机构或者部门,角色负责权限的控制,人通过赋予不同角色从而获得不同的权限。这套方法具有便捷管理和灵活的权限控制的特性。4、设计了一套快速迭代开发的方式。本文以快速设计和实现零售商业电商系统为核心。针对快速这一落脚点,设计了一套开发、测试、交付的迭代模式,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明确一个开发周期的任务目标,并且以这一目标制定计划并实施通过不断的迭代,逐步的交付成果。这一方式在成果交付效率和质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贾田田[5](2020)在《基于SSM框架的资产证券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相应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极大的影响着现有的金融结构以及信用配置格局,逐渐成为世界金融领域重大和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由于传统的手工方式采用纸质单据文件作为载体加之证券化繁重的业务处理流程,对于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要求逐渐增高,使得处理周期较长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这种手工处理的方式已无法适应业务常态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将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各种短板结合计算机软件相关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本SSM框架的资产证券化系统。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某证券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需求为背景结合市场调研结果和先进的开发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本SSM框架的资产证券化系统。在需求分析时,根据各类用户对于系统不同的功能需求将系统的主要参与者划分为业务人员、管理员和OA系统。采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将系统划分为资产导入、资产筛选、现金流分析、投资者信息管理、证券交易信息管理和收益分配六个主要的功能模块并进行分析建模,采用功能用例表对各功能模块主要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描述。从系统响应时间和并发量两方面对各功能模块的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首先对系统网络层次结构和软件层次结构进行设计,系统采用Java语言作为主要编程语言,采用MVC三层架构设计模式明确系统层次结构,采用比较常用的SSM框架方便系统快速开发,系统功能模块之间严格遵守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然后对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实现,采用流程图对各功能模块主要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描述,并通过类图和序列图分别描述了不同模块的静态动态信息,实现了相关功能模块。在现金流分析模块实现过程中采用风险压力测试算法对银行抵御风险能力进行分析。最后通过E-R实体关系图对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相应的数据库主要表结构进行了介绍。在系统的测试阶段,通过Jmeter测试工具从功能性需求测试和非功能性需求测试两方面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完全符合需求分析阶段对于各类业务场景的功能分析并且完美的符合用户对于该系统所有的业务需求,表明资产证券化系统满足用户需求。该系统解决了证券管理中工作数量大、工作流程复杂、纸质文件容易丢失、业务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证券化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使信息化管理服务于证券化参与各方。以高效的线上办理方式极大节约了证券公司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资产证券化系统有效的推动了证券公司融资方式正规化、人性化和数字化进程,对于各类证券公司有着较大的意义。
李佳芮[6](2020)在《内蒙古电力公司信息综合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伴随内蒙古电力公司数据中心的建设,目前内蒙古电力公司需要管理和维护的设备数量越来越多,设备种类也日益繁多,复杂的系统架构及软硬件资源的共享给日常的管理维护增加了难度,使得系统故障的发现时间、定位时间和消缺时间都较长。因此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效率,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控制系统,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检查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论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电力网络的特殊性,对内蒙古电力公司信息综合监控系统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给出了面向对象的通信网监控设计方案。基于SNMP协议和相关技术设计了综合监控系统程序,研究了综合控制系统的特点、原则、使用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及综合控制系统的分配特点,分析了该综合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对内蒙古电力公司网络控制系统进行应用测试,并对具体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困难和解决办法进行汇总,从而解决长期以来通信监控管理难以工程化的问题,并为其他国内电力公司使用网络综合控制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张海潮[7](2020)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各电商平台的崛起,带动了物流及仓储行业的发展,诞生了许多新的技术和设备,新技术和新设备不仅使商品仓库的发展受到带动,也给传统的工业零件仓库带来了新的生机。仓储管理系统是一个仓库的大脑,它可以与仓储控制系统进行交互,控制仓库的自动化设备;也可以与制造执行系统协作,让生产活动在有效的监管下执行,从而智能高效地管理仓库资源。每个仓库使用的设备和规划有着独特性,本文中的仓库,采用半人工半智能的模式,由智能设备管理零件在仓库中的流转,由操作人员控制零件的出入库流程,而市场上已有的仓储管理系统并不能满足单位使用仓库的需要,所以为了更合理有效地管理仓库资源和仓库操作,本文将使用微服务架构设计并实现一个满足单位需求的仓储管理系统。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针对一个位于上海的某中小型工厂的仓库,对当前国内外市场上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成果进行介绍和分析,并调研目前市场上的先进开发技术,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本系统中。在需求分析时,将列出该系统的主要的业务流程,包括入库、出库、盘点、移库和补货等,并使用UML对其中最为关键的业务流程进行建模;同时,将系统的参与者进行划分,包括仓库管理员、仓库操作员、系统管理员、制造执行系统和仓库控制系统五个部分,使用UML用例图将系统的参与者和他们能做的操作进行建模;深入地从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两个方面对该系统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将上述关键业务流程涉及的重要用例通过图表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系统除了功能之外的性能需求进行分析。在设计阶段,本文将对该系统进行层次划分,纵向地设计用户层、视图层和微服务层以及微服务层中使用的组件,并将该系统运行时的网络层次结构使用拓扑结构图进行描述;同时,还会对系统涉及的数据库表进行设计,并将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通过图来表示;设计阶段的最后,还将对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通过类图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其中的供需接口和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使用UML序列图设计在功能流程中各类的调用顺序,并介绍在该过程中使用到的算法。本文会介绍该系统的测试过程,包括系统的测试环境、软硬件设备、系统运行的参数、测试工具、测试方法、测试用例以及测试的结果。对于系统功能的测试,测试用例将会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现,并使用实际的系统运行截图来展示对应的测试结果;对于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将通过多次测试绘制折线图的方式进行展示,并对结果进行说明。该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仓库的出入库、盘点、补货和移库等活动都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并能够在一定的并发数内平稳运行,推进了工厂的智能化生产。且该仓储管理系统采用的微服务架构系列框架较其它市面上的微服务系统有所不同,对已经进入维护期的组件进行全面替换,保证了系统未来的更新和维护。
白英杰[8](2019)在《国产操作系统云端服务部署对策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TELLARWIND”,即“星风”计划,是美国一项绝密电子监听计划,由“棱镜”、“核子”、“码头”和“主干道”四大监视项目构成。其目的是对全球范围内现代通信技术实施有效监控,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掌控。自“棱镜”计划曝光之后,各国纷纷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而我国也对信息安全高度重视,提出了实现信息自主可控的宏伟目标。2014年5月,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政府单位禁止采购Windows 8的政策,并加大对信息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大力倡导使用国产操作系统和发展相关配套的软件产业,力求从根源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作为国内操作系统中的优秀代表之一,中标麒麟操作系统采用Linux内核,展现出了强大的生机。目前,中标麒麟已应用到国家政府等各个重要领域,部分领域已深入到核心应用。2017年12月,虽然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国产操作系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国产操作系统起步晚且投入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导致发展水平低下;国产操作系统软件生态系统尚未有效建立,产业链发展有待提高等,导致国产操作系统相对小众,发展缓慢。鉴于上述面临的实际情况,本文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提出了大力发展国产操作系统的方案。从服务部署的角度出发,实现信息自主可控的应对策略,并且对服务部署策略在中标麒麟系统进行部署和验证。从国产操作系统面临的问题考虑,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将国产操作系统软件包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分类整理,使大众更加了解国产操作系统,增强对国产操作系统使用的信心。本文在国产操作系统软件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各类方法在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上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别实现;同时也在中标麒麟系统上,实现了不同方法、不同应用服务部署及不同Web服务部署等内容的测试验证;这些探索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国产操作系统,打造一条以国产操作系统应用为主的完善的软件产业链,对实现我国信息完全自主可控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王彬[9](2016)在《面向RESTful Web服务发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普及,机器可操作的API和网络资源,即服务越来越多。但在Web服务的技术领域,WS-*标准的复杂性迫使研究者和使用者寻求另外一种服务架构来替代它。同时表述性状态转移的RESTful服务开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同样可以应用于解决企业应用集成的问题,并简化了构建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随着面向RESTful Web服务的优点不断凸现,RESTful服务在互联网上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在大量的RESTful服务中发现满足用户需要的服务,逐渐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服务发现研究中使用的方法,非RESTful Web服务发现使用的方法通常是基于语法层面或者关键字层面来发现服务,因此在发现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准确率和召回率方面比较低。引入语义注释后的Web服务在发现过程中,虽然使准确率和召回率在一定的程度上面得到了提高,但是这种方法在匹配的时候是采用逻辑推理进行匹配的,所以也带来了耗时过长等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为了能使用户更快速准确的发现RESTful Web服务,使用hRESTS微格式对RESTful Web服务进行语法层面描述,并用MicroWSMO微格式对hRESTS描述文档添加语义注释。然后从描述中抽取本体,用RDF对服务本体描述并建模,用语义匹配引擎对请求服务的参数和供应服务中提供的参数进行基于双向图的匹配,当匹配失败的时候再使用基于概念距离相似度计算来弥补失败的缺陷。最后,通过面向RESTful web服务发现的原型系统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及系统在服务发现的准确率和召回率方面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BOUTAH Sainamthip(李小鱼)[10](2013)在《Web服务器性能测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Web应用程序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社交网站、电子商务,还是微博网站等都与Web服务器有着密切的联系。用户也越来越频繁的访问Web服务器,这样就会对服务器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大量用户访问Web服务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访问服务器中断、服务器响应效率缓慢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的影响子Ceb服务器的稳定性,因此,在进行Web程序开发设计的时候,了解和测试Web服务器的性能显得非常的重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学习了Web服务器性能测试的相关技术,包括Web服务器的基本概念,HTTP协议的运作方式、Web服务器性能测试知识和影响Web服务器性能的主要因素等。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款Web服务器性能测试系统,来对Web服务器的性能进行测试。本测试系统是使用.JAVA语言结合多线程编程技术来完成相关开发。系统测试中模拟多用户发送报文并接收,为Web服务器的性能测试提供数据依据,并对实验返回的结果分别在IIS服务器下和Tomcat服务器下进行对比。
二、Axis实现的Web Services运行概况浅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xis实现的Web Services运行概况浅述(论文提纲范文)
(1)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压铸车间内压铸模具运行维护研究现状 |
1.2.2 设备远程运行维护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系统总体方案 |
2.1 压铸模具运行维护需求分析 |
2.1.1 压铸模具结构组成 |
2.1.2 压铸模具生产工况 |
2.1.3 模具维护需求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2.2.1 现场控制端总体方案 |
2.2.2 服务器端总体方案 |
2.2.3 远程终端总体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压铸模具现场维护控制系统设计 |
3.1 压铸模具现场维护控制系统整体功能介绍 |
3.2 集中润滑动作单元设计 |
3.2.1 模具润滑部件 |
3.2.2 润滑动作单元设计 |
3.2.3 传感器选型 |
3.3 PLC控制系统设计 |
3.3.1 PLC数据分配 |
3.3.2 PLC程序设计 |
3.4 HMI触摸屏设计 |
3.5 DTU通信模块设置 |
3.6 本章小结 |
4 远程运维管理系统开发技术选型及数据库设计 |
4.1 通信协议 |
4.1.1 TCP/IP协议 |
4.1.2 HTTP协议 |
4.1.3 Socket通信 |
4.1.4 BIO和 NIO |
4.1.5 Modbus协议 |
4.2 Java相关技术 |
4.2.1 SpringBoot框架 |
4.2.2 Netty框架 |
4.2.3 MyBatis框架 |
4.2.4 SpringSecurity框架 |
4.3 Web前端相关技术 |
4.3.1 Vue.js框架 |
4.3.2 Node.js运行平台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CDM概念结构设计 |
4.4.2 数据库PDM物理数据模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压铸模具Web端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 |
5.1 总体架构及相关技术选型分析 |
5.1.1 程序设计架构 |
5.1.2 开发工具及环境 |
5.2 服务端程序设计 |
5.2.1 .数据处理中心开发 |
5.2.2 数据层功能设计 |
5.2.3 权限管理功能设计 |
5.3 Web远程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
5.3.1 基于Restful的前端API设计 |
5.3.2 前后端服务API设计 |
5.4 前端系统设计 |
5.4.1 前端程序设计方法 |
5.4.2 用户管理模块页面设计 |
5.4.3 模具管理模块页面设计 |
5.4.4 状态监测模块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实验测试 |
6.1 现场实验装置搭建 |
6.2 Web端运维平台部署 |
6.3 远程系统模具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
6.4 系统运行维护功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Consumer Behavior and Analytics(Chapter 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ly副词的翻译策略 |
一、-ly副词 |
二、-ly副词翻译策略 |
第二节 英汉句子翻译中的转换模式 |
一、正反视角转换 |
二、被动结构转换 |
第五章 翻译实践与总结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附录4:图表 |
致谢 |
(3)基于Unity3D的玉米果穗收获机设计与虚拟仿真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 |
1.3.3 玉米收获机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玉米果穗收获机虚拟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
2.1 开发工具 |
2.2 虚拟仿真系统关键模块的总体设计 |
2.2.1 玉米果穗收获机整机结构设计 |
2.2.2 玉米植株的总体设计 |
2.2.3 虚拟收获场景的总体设计 |
2.3 玉米果穗收获机仿真试验的总体设计 |
2.3.1 仿真试验技术流程 |
2.3.2 玉米果穗收获机虚拟收获功能总体设计 |
2.3.3 仿真试验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虚拟仿真系统关键模块的设计 |
3.1 玉米果穗收获机结构设计 |
3.1.1 割台的设计 |
3.1.2 输送装置的设计 |
3.1.3 剥皮装置的设计 |
3.1.4 秸秆还田装置的设计 |
3.1.5 玉米果穗收获机的简化 |
3.2 玉米植株的设计 |
3.2.1 玉米叶片 |
3.2.2 玉米茎秆 |
3.2.3 玉米植株 |
3.3 玉米果穗收获机虚拟收获环境的设计 |
3.3.1 玉米果穗收获机模型的渲染优化 |
3.3.2 地块的设计 |
3.3.3 周边环境的设计 |
3.3.4 小地图导航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玉米果穗收获机虚拟收获功能的实现 |
4.1 物理组件的设计 |
4.2 第一人称漫游功能实现 |
4.3 相关程序功能的实现 |
4.3.1 相机跟随的实现 |
4.3.2 玉米果穗收获机移动与转向的实现 |
4.3.3 车轮与割台转动的实现 |
4.3.4 虚拟收获交互功能的实现 |
4.3.5 玉米果穗收获机虚拟收获轨迹的实现 |
4.4 玉米果穗收获机收获作业行为设计与交互规则 |
4.5 本章小结 |
5 玉米果穗收获机虚拟收获仿真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条件及过程 |
5.3 观察试验 |
5.4 影响漏果率因素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5.4.1 收获机行进速度对漏果率的影响 |
5.4.2 玉米种植密度对漏果率的影响 |
5.4.3 割台高度对漏果率的影响 |
5.5 影响漏果率因素的正交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 |
5.5.1 影响漏果率因素的正交试验设计 |
5.5.2 漏果率的响应面分析 |
5.5.3 最优参数组合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面向零售行业电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和工具介绍 |
2.1 原型设计工具 |
2.2 建模工具 |
2.3 开发工具 |
2.4 项目管理工具 |
2.5 数据库 |
2.6 服务框架和分布应用管理工具 |
2.7 缓存工具 |
2.8 服务部署工具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业务需求分析 |
3.1 项目概述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商品的搜索 |
3.2.2 选择商品添加购物车 |
3.2.3 订单流程 |
3.2.4 订单查询 |
3.3 需求的分析整理 |
3.4 非功能新需求设计 |
3.4.1 系统性能设计需求 |
3.4.2 系统可靠性设计需求 |
3.4.3 系统安全性设计需求 |
3.4.4 系统扩展性设计需求 |
3.4.5 数据库设计需求 |
3.5 界面原型的设计 |
3.6 需求的交付 |
3.7 设计约束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技术架构 |
4.1.2 网络架构和系统硬件设计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功能模块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系统数据库的整体架构 |
4.3.2 数据库表设计 |
4.3.3 数据库和查询的优化 |
4.4 系统接口设计 |
4.4.1 用户地址管理查询 |
4.4.2 查询用户订单情况 |
4.4.3 添加购物车接口 |
4.4.4 添加订单接口 |
4.4.5 订单的修改接口 |
4.4.6 物流情况查询接口 |
4.5 登录系统设计 |
4.6 支付系统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开发模块设计 |
5.2 代码介绍 |
5.2.1 系统相关类 |
5.2.2 系统工具类(Utils) |
5.2.3 业务层级类 |
5.2.4 文件上传类FileService |
5.2.5 商品类目类ItemCatService |
5.2.6 购物车管理类 |
5.2.7 订单管理模块类 |
5.2.8 前端页面效果展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 |
6.1 单元测试 |
6.2 测试用例 |
6.3 模块测试 |
6.3.1 系统首页测试 |
6.3.2 登录模块测试 |
6.3.3 添加购物车测试 |
6.3.4 订单页面测试 |
6.3.5 用户信息模块测试 |
6.4 系统迭代开发 |
6.4.1 开发与测试迭代 |
6.4.2 测试系统的部署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SSM框架的资产证券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 论文工作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SSM框架 |
2.1.1 Spring框架 |
2.1.2 SpringMVC框架 |
2.1.3 Mybatis框架 |
2.2 Redis数据缓存技术 |
2.3 MongoDB数据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3.1 系统总体分析 |
3.2 系统用例图 |
3.3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3.4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1 资产导入 |
3.4.2 资产筛选 |
3.4.3 现金流分析 |
3.4.4 投资者管理 |
3.4.5 证券交易信息管理 |
3.4.6 收益分配 |
3.5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1 网络层次结构 |
4.1.2 软件层次结构 |
4.2 系统功能分解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3.2 系统数据库表设计 |
4.4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4.4.1 资产导入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2 资产筛选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3 现金流分析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4 投资者管理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5 证券交易信息管理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6 收益分配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1.1 硬件测试环境 |
5.1.2 软件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性测试 |
5.2.1 资产导入功能测试 |
5.2.2 资产筛选功能测试 |
5.2.3 现金流分析功能测试 |
5.2.4 投资者管理功能测试 |
5.2.5 证券交易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
5.2.6 收益分配功能测试 |
5.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
5.3.1 系统并发数测试 |
5.3.2 系统的响应时间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内蒙古电力公司信息综合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目的和目标)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本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SNMP协议与相关技术 |
2.1 SNMP协议简介 |
2.2 网络管理体系架构 |
2.2.1 网络管理者(manager) |
2.2.2 网管代理(agent) |
2.3 SNM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 |
2.3.1 SNMP协议工作原理 |
2.3.2 SNMP协议工作方式 |
第三章 综合监控系统业务需求设计 |
3.1 综合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3.2 网络系统管理需求 |
3.2.1 网络系统管理目标 |
3.2.2 网络拓扑管理需求 |
3.2.3 网络监控管理和性能监测管理 |
3.3 主机系统性能管理需求 |
3.3.1 主机系统性能管理目标 |
3.3.2 主机服务器性能管理和系统性能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综合监控系统顶层设计 |
4.1 业务架构 |
4.2 应用架构 |
4.3 数据架构 |
4.4 系统功能分析 |
第五章 综合监控系统程序设计 |
5.1 工作台设计 |
5.2 网络设备监测 |
5.3 安全设备监测 |
5.4 链路监测 |
5.5 采集资源管理 |
第六章 支撑环境设计 |
6.1 软件平台设计 |
6.1.1 数据库管理系统 |
6.1.2 操作系统 |
6.2 硬件配置方案 |
第七章 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实现 |
7.1 系统功能的实现 |
7.2 终端设备配置信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组织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PDA终端 |
2.2 Spring Boot |
2.3 WebFlux |
2.4 Spring Cloud |
2.5 Redis集群 |
2.5.1 Redis Sentinel |
2.5.2 Redis Cluster |
2.6 消息队列RabbitMQ |
2.7 TX-LCN框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仓储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总体分析 |
3.2 关键业务流程分析 |
3.2.1 入库业务流程分析 |
3.2.2 出库业务流程分析 |
3.2.3 补货业务流程分析 |
3.3 系统功能分析 |
3.3.1 系统总体功能分析 |
3.3.2 入库管理需求分析 |
3.3.3 入库作业需求分析 |
3.3.4 拣货管理需求分析 |
3.3.5 出库作业需求分析 |
3.3.6 补货管理需求分析 |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1 响应时间 |
3.4.2 系统吞吐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仓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软件层次结构 |
4.1.2 网络层次结构 |
4.1.3 系统功能分解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2.2 入库服务数据库 |
4.2.3 拣货服务数据库 |
4.2.4 补货服务数据库 |
4.3 公共组件设计 |
4.3.1 数据库访问组件 |
4.3.2 分布式锁应用组件 |
4.3.3 Redis读写组件 |
4.3.4 服务间数据通信相关组件 |
4.4 入库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 入库作业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1 托盘绑定功能 |
4.5.2 请求库位功能 |
4.6 拣货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7 出库作业模块设计与实现 |
4.8 补货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与测试方法 |
5.1.1 硬件测试环境 |
5.1.2 软件测试环境 |
5.1.3 测试方法及数据 |
5.2 系统功能性测试 |
5.2.1 入库管理模块测试 |
5.2.2 入库作业模块测试 |
5.2.3 拣货管理模块测试 |
5.2.4 出库作业模块测试 |
5.2.5 补货管理模块测试 |
5.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
5.3.1 响应时间测试 |
5.3.2 吞吐量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国产操作系统云端服务部署对策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操作系统现状 |
1.3.2 国产操作系统现状 |
1.4 国产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部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研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国产操作系统云端服务部署的组成部分 |
2.1 相关术语 |
2.1.1 服务器 |
2.1.2 云端服务 |
2.1.3 软件部署 |
2.2 研究平台 |
2.3 边缘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产操作系统软件管理方法 |
3.1 国产操作系统软件管理体系 |
3.1.1 智能包管理 |
3.1.2 编译源码管理 |
3.1.3 图形化界面管理 |
3.1.4 其他管理方法 |
3.2 国产操作系统软件部署的实现 |
3.2.1 获取源码与解压文件 |
3.2.2 配置安装环境与生成Makefile文件 |
3.2.3 软件安装与变量配置 |
3.2.4 Qt-creator安装与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产操作系统应用服务部署 |
4.1 服务简介 |
4.1.1 DNS服务 |
4.1.2 DHCP服务 |
4.1.3 Samba服务器 |
4.2 服务部署的实现 |
4.2.1 DNS服务器的部署 |
4.2.2 DHCP服务器的部署 |
4.2.3 Samba服务器的部署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产操作系统WEB服务部署 |
5.1 国产操作系统PHP服务器部署策略 |
5.1.1 服务和技术介绍 |
5.1.2 PHP服务的部署 |
5.2 国产操作系统JSP服务器部署策略 |
5.2.1 服务和技术介绍 |
5.2.2 JSP服务部署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产操作系统远程维护策略 |
6.1 远程维护的模式 |
6.1.1 终端方式的字符界面远程管理 |
6.1.2 C/S方式远程桌面管理 |
6.1.3 B/S方式的远程管理 |
6.2 远程维护策略的实现 |
6.2.1 终端方式的字符界面远程管理 |
6.2.2 C/S方式远程桌面管理 |
6.2.3 B/S方式的远程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面向RESTful Web服务发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问题描述 |
1.2.1 现有问题的描述 |
1.2.2 本文的解决思路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RESTful Web服务发现介绍 |
2.2 Web服务发现的方法 |
2.2.1 基于WSDL或WADL的Web服务发现 |
2.2.2 基于业务流程的Web服务发现 |
2.2.3 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发现 |
2.2.4 基于混合匹配方式的Web服务发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ESTful Web服务相关技术 |
3.1 RESTful Web服务介绍 |
3.1.1 RESTful Web服务的不同之处 |
3.1.2 RESTful Web服务的架构特征 |
3.1.3 RESTful Web服务设计原则 |
3.2 RESTful Web服务技术—HTTP |
3.3 RESTful Web服务描述技术—hREST |
3.3.1 hREST简介 |
3.3.2 hREST的组成元素和使用方法 |
3.4 RESTful Web服务技术—MicroWSMO |
3.4.1 MicroWSMO的基本元素 |
3.4.2 MicroWSMO的使用方法 |
3.5 本体的描述语言 |
3.5.1 本体 |
3.5.2 RDF |
3.5.3 RDFS |
3.6 双向图匹配简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向图匹配和概念距离语义相似度的服务发现 |
4.1 服务的模型 |
4.2 服务匹配级别 |
4.3 基于双向图匹配 |
4.4 基于概念距离语义相似度的计算 |
4.4.1 概念距离语义相似度 |
4.4.2 概念的信息模型 |
4.4.3 概念的相似度计算模型 |
4.5 本文算法 |
4.6 算法分析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型系统设计实现与实验分析 |
5.1 实验场景 |
5.2 原型系统设计实现 |
5.2.1 系统开发环境 |
5.2.2 系统的总体框架 |
5.3 服务发现系统的简介 |
5.4 系统测试和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 |
本文的创新点 |
本文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重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Web服务器性能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eb服务器概述 |
2.1 Web服务器的基本概念 |
2.2 HTTP协议的运作方式 |
2.2.1 HTTP协义基本介绍 |
2.2.2 HTTP协议组成 |
2.2.3 TCP对HTTP的影响 |
2.3 Socket通信 |
2.4 Web服务器性能测试 |
2.5 影响Web服务器性能测试的主要因素 |
2.5.1 用户访问特征 |
2.5.2 网络状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
3.2 系统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 |
3.2.1 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 |
3.2.2 http报文发送与接收设计与实现 |
3.2.3 多线程采集设计与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eb服务器测试案例分析 |
4.1 Web服务器简介 |
4.2 测试案例 |
4.2.1 IIS服务器测试htm网站页面 |
4.2.2 IIS服务器测试asp网站页面 |
4.2.3 Tomcat服务器测试htm网站页面 |
4.2.4 Tomcat服务器测试jsp网站页面 |
4.3 测试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Axis实现的Web Services运行概况浅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压铸模具远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D]. 梁启森. 浙江大学, 2021(09)
- [2]Consumer Behavior and Analytics(Chapter 2)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任远嫚.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3]基于Unity3D的玉米果穗收获机设计与虚拟仿真试验[D]. 慈翠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面向零售行业电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皓.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SSM框架的资产证券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贾田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内蒙古电力公司信息综合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佳芮.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海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国产操作系统云端服务部署对策的探讨[D]. 白英杰.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9]面向RESTful Web服务发现的研究与实现[D]. 王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10]Web服务器性能测试研究[D]. BOUTAH Sainamthip(李小鱼).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